太上感應篇﹝第二四五集﹞ 2000/4/5 / 新加坡凈宗學會 / 檔名:19-12-245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感應篇》第一百一十五節: 【又以灶火燒香。穢柴作食。夜起裸露。八節行刑。】 這都是說明對於天地鬼神的失敬。現在在我們這個時代,可能在比較落後的地區還是用灶,但是用灶火燒香,可能已經很少見了。過去有這個情形,但是也不太多。『穢柴作食』,就是不幹凈的燃料,從前燃料用柴火,柴火也要乾淨。無論做什麼都要存一個「敬」,所謂「存誠、存敬」,它真正的原因,都是幫助我們明心見性,這才是主要的原因。性德第一條就是恭敬、誠敬,普賢菩薩十願,第一願就是「禮敬諸佛」,這些全都在「禮敬諸佛」範圍之內。因為「諸佛」不但是過去、現在佛,未來佛是指一切有情眾生,無情眾生也包括在其中,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以平等的禮敬、真誠的禮敬、清凈的禮敬,性德才能透得出來。對一部分敬,一部分不敬,性德不能開顯。如果諸位要證得法身大士,你一定要學。不想出三界,不想出十法界,誠敬心沒有達到這個程度。如果真正想脫離十法界,去證得一真法界,這是決定要學的,一定要很認真努力在學。
批註裡面說得很詳細,多半都是從前的事情,現在科技進步,我們用火,現在用火柴的機會都比較少,火柴就相當乾淨了。注子裡頭引用《諸經集要》裡面一段話,這段話我念一念,很好!「夫因事悟理」,這是說一般修學的過程,為什麼修行要著重在事相?事相幫助你開悟,幫助你明心見性,所以一定要「藉相以導真」,用意在此地。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這不是迷信。所以底下講「瞻仰聖容」,這是講佛菩薩形像,我們供奉佛菩薩形像,用意在哪裡?有人來問,你要能夠答覆得出。供養佛菩薩形像,「賴花香以供奉」,香花代表我們自己一點敬意。香與花都要潔凈,不能污穢,一定要處理得很乾凈,佛家講很莊嚴,表示我們的恭敬心。接著又說「佛言如來滅後」,這世尊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若復有人以一華一香」,一花一香是少,量少,以一朵花、以一支香,這是講最少的,「用作供養」,「以一掬水,除去不凈,舉足一步,詣諸佛前,一稱南無佛,世人若墮三惡道者,無有是處」,這是講禮敬的功德。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句話,我們決定不能夠疏忽,「除去不凈」,你看看這樣的作法,借著形相來作法,是除自己不清凈的心,「心凈則佛土凈」。又肯念佛,「一稱南無佛」,這就是皈依三寶,「南無」是皈依的意思,當然不會墮三惡道。縱然造作三惡道的業因,他沒有緣,現前的緣殊勝,心緣三寶,他不緣三惡道。三惡道的業因,諸位記住,是貪瞋痴慢。 我們自己在平常生活當中,要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整齊、潔凈,清潔、清凈,要養成這個習慣,這個習慣養成了,果報就是決定不墮三惡道。諸位曉得惡道污穢,我們一般人講骯臟、凌亂。餓鬼、地獄,我們沒有見到,你看看畜生,畜生居住的環境凌亂。我們的行為,要是跟畜生差不多,那就墮畜生道;過分了,那就餓鬼道、地獄道。這是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謹慎的。像供佛的香,諸位要記住,一定要好香。我們過去在台灣,我們曉得有很多做香的,買賣香的這些店,有很多是用很髒的東西來做的。這種香燃燒這個香氣,現在人講不衛生,我們呼吸對人、人體都有傷害,怎麼可以拿來供佛?為什麼一般人要買這種香?這香便宜。如果是寺廟裡頭也買這種香,給信徒來供佛菩薩,這個罪過很大。我們從前在寺廟裡頭看到,出家人買很便宜的香,知道這個裡頭成分不好,貪圖便宜。買好的香一斤要幾千塊錢,甚至現在台灣有幾萬塊錢一斤的,那是用檀香,用楠木,那是好的質料。所以香不必燃很多,一支就夠了,這是我們必須要懂得選擇的。 「穢柴作食」,現在都市裡面已經沒有了,必須要曉得煙火是往上升的,這些燃料不幹凈,不但是對鬼神不恭敬,對人也不恭敬,這個我們一定要曉得。我們燃香是表我們恭敬心的,如果用質料非常低劣的香,反成了我們大不敬,不如不燒香,這個道理要懂。特別是住在現在這個都市,住在公寓的房子里,現在的公寓愈來愈小,人口愈來愈密集,我們燒香鄰居不歡喜聞,他就會來干涉。尤其現在的房子建築,為了空調的關係,房屋建築愈來愈低了,像我們這個房子,蓋得很矮,個子高的站著,伸手就摸到天花板了。我們居住這個環境,就可以不必燒香,我們有這種真正恭敬心就可以,要注意維持大家的健康,不要讓別人起反感,這條很重要。世出世間法,你要能成就,一定要得大眾的歡喜心,大眾對你尊敬,你的事情容易成就。你所作所為讓大眾心理起反感、厭惡,你就得不到任何人的援助,無論做什麼事業都很難有成就。這個道理古今中外一樣,沒有例外的,所以古德常講「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小注裡面有幾句話,我念給大家聽聽,「正人君子,明則畏人,幽則畏神」,「畏」是什麼?怕別人指責,我們做錯了事情,別人指責我們,現在講輿論,所以他不敢做錯事,做錯事怕別人指責他,這是明的;暗中沒有人見到,鬼神指責他。人能夠相信這些道理,相信這些事實,無論在明處、在暗處,決定不敢起一個惡念,決定不敢為非作歹。現在有不少年輕人說這是迷信,說這是過去人用這些東西來約束人,讓人不敢為非作歹,是一種手段,不是事實,說這個是迷信。中國人、外國人,迷信了幾千年、幾萬年,現在這個時代的人聰明,他不迷信了。一個學說,一個修學的方法,能夠傳千百年,假如它沒有真實的理論與事實來支持它,早就被人淘汰掉了。它能夠延續這麼長的歷史,幾千年當中就沒有聰明人?你比他們聰明,這個話我很難相信。 經過歷史的證驗,天地鬼神這些事情,雖然現在人都說它是迷信,可是我們在報章雜誌上、信息上,常常有傳聞。最近我們從悟行師送來一個訊息,從美國報紙上傳來的,一個一歲的女孩,能夠講古老的印地安的土話,這怎麼解釋?沒有學過,不但沒有學過,她才一歲,現在說話還說不清楚,怎麼可能說一口古老的印地安的語言?這個語言現在已經很少人懂,我們看到報紙上登的,全美國能夠懂這個語言的只有十幾個人。她前生是美國土著轉世過來的,足以證明人有前生、有後世,說明輪迴是事實。許許多多科學家現在在探討,希望能把這個事情證實,這些年當中,他們努力在做,也有一些成效。在美國書店,這一類的書很多,常常可以看到,真有! 所以在明處、暗處,不但不能做不善的事,不善的念頭都不可以起。我們起心動念,自己以為別人不知道,天地鬼神知道。這些道理實在講也不難懂,起心動念都有形相,你心裡想什麼事,你想它就有相,這個相凡夫看不到,鬼神看得到。真正有修行的人,在定中看得到,功夫高的得清凈心了,所謂行住坐卧都在定中,這些人你不能瞞他,你起心動念現的相,他統統看見,統統明了。這就是說高維次空間的人,能夠看到低維次的,看得很清楚,起心動念,一切行為,哪裡能夠瞞人?果報,說實在話,不是天地鬼神主宰的,佛經裡頭沒有這個說法,果報是你感召的,善因一定得善果,惡因決定有惡報。 末後說了一句,『夜起裸露』,大概在現在也很少了,現在人夜晚睡覺,也都是穿著很講究的睡衣。都是不敬,對鬼神的不敬。夜晚雖然沒有別人看到,要知道鬼神跟我們是雜居,確實是住在一起。『八節行刑』,「八節」批註上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八個節日。這八個節日,道教裡面所講的,這是有諸天天神到人間來巡察、來巡視,所以在這幾天當中,一定要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縱然是死囚,也不應該在這個時候行刑,可以把行刑的時間延後,這是慈悲心。換句話說,天地鬼神降臨巡視的時候,我們在他的面前行刑,這是很不禮貌的一樁事情。譬如說有貴賓、貴客到我們這個地方來,我們在他來的時候,在他面前懲罰一些人,你說這個多難看!這不是好事情,決定延後,讓他看到我們社會現象一片祥和,大家都歡喜。我們要以這種好的景象,也是供養天地鬼神,不應該在這個時候處理死囚犯,當然更不可以在這個時候造作一切惡業。這一段我們就說到此地。 今天有一位同學問了兩個問題,順便答一下,從天津來的方居士。第一個問題,現在我們家鄉有個助念團,他們說人斷了氣之後,數小時之後,還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種說法是否正確?他們說《中陰自救》書上說的。 有可能。能不能往生還在他自己的意念,他在臨命終的時候迷惑,把求願往生這個事情忘記掉了。但是人斷氣之後,佛經上講八個小時神識沒有離開,雖然斷氣了,神識沒有離開,我們中國人講靈魂,魂沒有離開,這個時候別人給他助念,他能聽見。所以助念的時候,提醒他。如果提醒他在這八個小時之內,他要是覺悟,要是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行!因此我們對於亡人,幫他助念的時間,最好能夠延到十二個小時,這是最安全的。他斷氣之後十二個小時,我們幫他助念,念佛的佛號不中斷,這個很有利益。縱然他不能往生,他在惡道受的苦難輕,決定有好處。 第二個問題,有一位高居士自己開了一個中醫門診,在給病人用草藥的時候,草藥有一些昆蟲做配藥,當然不是他自己親自殺生的,是否有罪過?應如何去做?
這個沒有罪過,藥用沒有罪過。中藥裡面有很多配的這些昆蟲、鳥獸都有,這個沒有過失,可以用。還有很多葯需用酒做藥引,這個也沒有過失。在戒律裡面這叫開緣,因為這是治病的,你把你自己的病治好,你好好的修持,以你的功德迴向一切眾生,所以這是一樁好事。 太上感應篇﹝第二四六集﹞ 2000/4/6 / 新加坡凈宗學會 / 檔名:19-12-246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感應篇》第一百一十六節: 【唾流星。指虹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 這些都是屬於不敬。如果是講天地鬼神,現代科學他們不能夠接受。『流星』,幾乎每天都能夠見到,在晴朗的夜晚,這是太空物理的現象。『虹霓』,這是空中水蒸氣受陽光反射而產生的現象。『三光』,是指日月星。整個合起來,我們用合理的解釋,無非古德都是教我們修敬,就是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萬物,常存恭敬心,這是教學的原理。是不是像道教裡面所講的,這是由司命之神在主宰,像陰陽之氣,這又是一個說法。如果歡喜研究,也是一門學說,我們聽他們講,也能夠講出一番很完美的道理,有興趣可以去研究。如果對這個沒有興趣,知道教學整個的大宗旨,無非是教誠教敬而已。誠敬是性德,誠敬能夠開發自性,誠敬到極處,就是佛家講的「戒定慧」三學,也就是自性的流露。下面一節是一百一十七節: 【春月燎獵。】 『燎獵』,就是現在印尼講的燒巴,就是屬於這一類,火燒山。這樁事情非常殘忍,為什麼?山上小動物一個都跑不掉,這個殺傷力比什麼樣的戰爭還要殘酷。所以罪報,佛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上講得很清楚,果報在地獄。地獄罪受滿之後,你欠的這些眾生的命債,欠命的要還命,欠錢要還錢,這一把火燒死多少這些動物,將來償命的時候可麻煩了,你要償多久才把這些命債還清?這個事情不能幹,萬萬做不得,即使無意,無意也要背這個因果責任。所以在山林當中,用火一定要小心謹慎。如果我們生火有許多因素,我們煮東西吃會生火;如果夜晚在野外露宿,一定要生火,這個火野獸看到它迴避,所以叫營火。但離開的時候,這個火一定要熄滅得很乾凈,不要在無意當中引起災難,要小心謹慎。還有不好習慣抽煙的人,煙蒂隨便丟,如果在乾旱的氣節當中,也能夠引起火災,這火燒山,都必須要小心謹慎。批註裡面注得很詳細。下面兩句: 【對北惡罵。】 『北』,在前面我們讀過,代表上方。
【無故殺龜打蛇。】 龜跟蛇在動物裡面,壽命都很長,靈性很高。你們聽到天目山齊居士給你們做的報告,他們放鱉,鱉跟龜是屬於一類的,放生的時候,它們懂得。在船上放生,放完了之後,它會繞那個船繞一周,然後回頭看,再離開、離去,它有靈性,它很感激你。只是它不通人類的語言,語言上面沒有交通,但是你看它的表情,它跟人有什麼兩樣!決定不能夠殺害。 人要真正懂得愛人愛物,決定不會去吃眾生肉。可是有的人也問,動物有生命,植物也有生命,為什麼你不吃動物,你還吃植物?當然一個真正仁慈的人,植物也不吃。可是我們是凡夫,我們還沒有能夠到達這個境界,你飲食都可以離開。在六道裡面,色界天離開了,色界天不需要飲食,真的連植物他也不吃了。人家養分從哪裡得來?諸位在經上常看到,「禪悅為食」,他的養分是從禪悅裡面得來的,不需要從外面的物質。我們今天沒有到達這個境界,沒有飲食不能維護這個生命,因此我們的選擇,是選擇非不得已,我們決定不傷害它。佛在戒經裡面告訴出家人,「清凈比丘,不踏生草」,那些草是植物,它長得活活潑潑,你怎麼能忍心從它上面走過?除非一定要從這裡走,沒有道路,這個可以,有開緣。如果有路,你就一定要在路上走,不能夠踏生草。這是對於植物的愛護,花草樹木的愛護,非不得已決定不可以傷害。 戒經裡面告訴我們,從前出家人住山,住山總要搭個茅篷,就地取材,一定要砍幾棵樹。砍樹的前三天,要給它誦經、念咒、給它祝福,請樹神搬家,這一般人很難理解。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樹木高度超過一個人就有樹神,現在我們跟年輕人講,他不相信。何謂樹神?實在是說有鬼神依附在樹裡面,那個樹是他的家,他住在那個地方,依附樹木花草,就變成了花神樹神。哪一類的眾生?特別喜歡樹木花草的,喜歡樹木花草,死了以後還喜歡,還離不開,就變成花神樹神,精靈附在這些物體上。我們要毀壞他居住的所在,他也生煩惱,他雖然會離開,但是他會生煩惱,所以必須預先要去告訴他,預先去祭祀,誦經、超度、結緣,讓他離開搬家,他另外再選一棵樹木。 這些事情決不是迷信,諸佛菩薩他們心地清凈,耳目聰明,我們凡夫見不到的,他能見得到;我們聽不到的,他能聽得到。他教我們這種作法,決定是有道理,決定對我們有利益,對於樹木花草都愛護,哪有不愛護動物的道理?所以凡事我們都要細心去思惟,冷靜的去觀察,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不可以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強詞奪理。這些動物,動物是應該被人吃的,生下來就是被人吃的,人也是動物,那為什麼不吃?你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都是動物,你為什麼不吃?怎麼講也講不通,純粹是一個滿足自私自利的慾望,造無量無邊罪業,還以為他有理,這個錯了!明白的人,有道心的人,對於飲食這一方面都生慚愧心,我們今天在遇難,不得已,沒有法子。所以飲食所需慎重的選擇,盡量減少對人對物的傷害,儘可能的減少,這是慈悲心的流露。壽命長的更不可以傷害它,這個地方特別說明龜蛇,這都是壽命很長的。 「燎獵」,為什麼他講『春月』,他不講夏月、秋月,他一定要「春月」?春天是萬物生長的時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個季節是一切萬物生長的一個季節,怎麼能夠忍心殺害?這個心是很殘忍的心,沒有仁慈,沒有愛心。我們讀古聖先賢的教誨,從這些地方體會到他們的仁慈博愛,也要從這個地方來學習,養成習慣,仁民愛物的習慣。 這裡講的『唾流星』,這是很小的事情,極其微細的事情。現在是文明社會,大家都懂得不隨地吐痰,這是個好習慣,這是養成自己的恭敬。實在要吐痰的時候,我們用衛生紙包起來,也不隨便丟棄,沒有垃圾桶的地方,包起來放在口袋裡面,必須到有垃圾桶的時候才可以丟棄,一定要養成習慣。很小的事情,在這裡能夠觀察,你對人事物的敬心、敬意。這些要教,不但要教,而且要知道把敬意擴大,從這個極微細之處,擴大到敬一切人、敬一切事、敬一切物。 今天我們在新加坡,經常與九大宗教往來,每一個宗教所奉祀的神聖都不相同,我們平等的恭敬,清凈讚歎,普同供養。我們的目的是希望求得,不同的國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在這個社會上都能夠和睦相處,都能夠彼此尊重,互助合作,平等對待。這是所有宗教所希求的天堂,佛家講的極樂世界、華藏世界,穆斯林講的天園、天國,說法雖然不一樣,但是那個社會狀況是一樣的、祥和的,沒有一絲毫的缺陷,美滿的!怎樣能夠達到這樣理想的目標?必須要有行動,接受古聖先賢教誨,我們要做到。特別是佛家的《華嚴經》,《華嚴經》裡面多少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種類,天地萬物、一切眾神,都包括在其中,大家都能和睦相處,平等對待,這是最好的教學,最好的示範,我們應當要學習,應當要落實。不但我們對於不同的宗教,對於一切萬物都要以大慈悲心、真誠的愛心,將我們這個身體做出全面的貢獻,為一切大眾服務,這是佛陀教導我們的。 這個書到此地是一個大段落,把善與惡都介紹了一個大概。下面是總結,善惡兩大段的總結,差不多佔全書十之七、八,這是結罪。文也有幾段,並不是很長,他後面特別又把「殺、盜」這兩條給我們做了一個詳細的勸勉,這很難得!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太上感應篇﹝第二四七集﹞
2000/4/7 / 新加坡凈宗學會 / 檔名:19-12-247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感應篇》第一百一十八節,這個以下幾節是善惡果報的總結。請看經文: 【如是等罪。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算盡則死。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 這幾句我們細分它有兩段,前面這一段是正明「罪報」,後一段是別明「餘殃」,末後這兩句。『如是等罪』,這是總結上文。我們講的時間講得很久了,這是作惡,造作種種惡業。《感應篇》上所說的,幾乎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知不覺去造這些罪業。為什麼會造?在前面我們也曾經研究討論過,總結原因不外乎兩種,一種就是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壞習氣。佛在經論上告訴我們,譬如大家常常讀的《百法明門論》,這是我們佛教屬於佛學常識的教材,不管是學哪一宗、哪一派,都應當要學習的。這個小冊子裡面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八識五十一個心所法裡面,噁心所就二十六個,善心所十一個,這個比例超過一半都不止。又何況善心所的力量薄弱,噁心所的力量強大,這通常我們講的惡習,在佛家講的噁心所,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不知不覺它就起現行,所以人很容易造惡是有道理的。 在外緣上來說,尤其是今天的社會,惡緣多,善緣少,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可以說無一不是叫我們去作惡。所以裡面有嚴重的煩惱習氣,外面有惡緣的誘惑、勾引,他怎麼會不造罪業?造罪業的時候無知,果報現前的時候就可怕了,這個時候恐怖也來不及了。所以我們這些人是極少數、極少數的人,非常幸運能夠讀到佛的這些教誨,讀了之後,就應當生起高度的警覺,知道這個事情的恐怖,後果不堪設想。人能夠有畏懼之心,他自然就不造業了,想到果報之可畏,不敢造作。念念有畏懼之心,才能夠防止造罪,念念能想到佛菩薩、聖賢人教導我們要勤修善業,我們希求得善果,一定要斷惡修善。惡的心、惡的念頭、惡的行為,希求善果,哪有這個道理? 這本書我們快要念完,到這個地方總結,不是書本上做總結,我們自己要好好反省,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上做一個總結,然後才真正明了善不可不修,惡不能不斷,我們這一生還有救。如果繼續像以往迷惑顛倒,隨順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這上面所講的果報,決定不能夠避免。文字上說「如是等罪」,這是總結「造惡」這一個大段,也是《感應篇》裡頭最重要的教誨。 『司命隨其輕重』,「司命」是講鬼神,現在人不相信了。這個事情不是說不信就沒有,信就有,不信就沒有,那這個事情好解決了,我們不相信就沒有了。不相信它還有,它真有。司命鬼神很多,欲界有天神,道教講的玉皇大帝,佛法裡面講的忉利天主。他們講玉皇大帝,就是佛教講的忉利天主,一般宗教裡面講的上帝,這是司命之神之大者。其次、再其次的,有許多天神,還再加上鬼神,我們六根接觸不到,但是他們看得清清楚楚,所謂是「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與我們最接近的是三屍神,前面我們講過了,介紹過了。在佛經上告訴我們,有兩個神常常跟我們在一起,一時一刻都不離的,一個叫「同生」,一個叫「同名」,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他們都看到,他們都做記錄,都做報告。我們做善做惡,他們兩個作證,決定不要以為我們起心動念沒有人知道,這個想法就錯了。 人有命運,所以一般看相算命,真正高明的人算得很准,諸位讀《了凡四訓》,孔先生對袁了凡算得就非常準確,不是對一個人,對所有的人都能算得很準確,這就說明人有命運。命運從哪裡來的?要知道。命運是過去生中所造善惡業,業力主宰著命運。命運不是鬼神主宰的,不是司命之神主宰的,是自己主宰的。自己能夠斷惡修善,你的命運當然好;你如果是毫無忌憚,隨順自己煩惱習氣,無惡不作,那你的命運當然不好。佛菩薩不能為我們增減一絲毫,司命之神也沒有權力增減。就如同我們世間司法人員、執法人員,不可以隨便加給一個人之罪名,不可以;也不可以隨自己意思去獎懲一個人,這不可以。必須他對社會有貢獻,做很多好事,政府執法人員獎勵他;他造作惡業,根據他的惡業,所作所為,法律來判斷,來懲罰他。由此可知,他雖然主管執行獎懲,他並沒有權力隨便獎勵或懲罰一般人,一定依他的造作。司命之神亦復如是。 所以「隨其輕重」,隨著我們造作惡業的輕重,『奪其紀算』,「紀算」是講壽命,這是懲罰之大者。人能行善可以延壽,所謂是「延年益壽」。造作哪些善能夠延年益壽?《感應篇》前面講的善行,利益社會,利益一切眾生的事,多多的去做。利益最大的是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明了因果的理事,這是大善,幫助眾生轉迷為悟,人要是能行這個大善,決定延年益壽。長壽是一切眾生希求的,如果自己不多多的積德累功,壽命長而身體不健康,那是苦報,那不是善;必須壽命長,身體又健康,這是福報。我們在新加坡看到許哲居士,這是我們學《感應篇》最好的活榜樣,人家長壽健康,一百零一歲了還跟年輕人一樣,她怎麼修的,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修,決不是她的專利。我們看這個樣子,仔細問問她的生活、思想、行持,我們從這個地方就能學到,一定要力行善事。如果造作一切不善,你不相信因果報應,這個罪惡做多了,你的壽命就減少了。 這些事情是比較不容易理解,古書裡頭記載得很多,《感應篇彙編》裡面所引用的公案因緣也非常之多,我們看了信不信?袁了凡先生遇到雲谷禪師之後,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非常認真努力改過修善,他的命運轉變了,他的壽命也延長了。孔先生算他的壽命五十三歲,他活到七十多歲才念佛往生,這一類的事情,自古以來很多很多。下一次遇到許哲,問問她有沒有算過命?以前算命的人算她壽命多少?我相信她這個壽命是積善而延長。我年輕的時候,很多人給我算命,說我活不了四十五歲,四十五歲一定要死。我很相信,我一絲毫都不懷疑。我學佛沒有求長壽,現在能活到這個年歲,這也是延年益壽。所以造作惡事,『算盡則死』,所以造是損壽之死。這幾句是說的罪報,這正是給我們講的罪報,這幾句。
下面兩句這是「餘殃」,『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他的子孫不幸。可是我們要曉得,父子、兄弟、夫妻都有過去生中的緣份,不是偶然的。一個人積德,修善積德,自然有過去生中修積善業的這些人,到你家裡來投胎,善與善感應。你造作的不善,決定有一些不善的冤親債主,到你家裡來投胎,作你的子孫。由此可知,「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子孫也不是冤枉受先人之殃,也不是冤枉的,必有業因。可是這一些作子孫的人,如果有善緣,遇到善知識的開導,他能夠接受,他能夠相信,他能夠轉惡為善,他的前途還是光明的。 由此可知,功德裡面,最殊勝的功德是教化。古代這一些帝王,乃至於地方政府的首長,都是把教化做為他們施政最重要的一條,所謂是「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我們民間稱為父母官,官是我們人民的父母,他愛人民就像子弟一樣,教人民就像自己學生一樣,那個有功德。死後他要是不念佛往生,都生天作神明,接受後人的奉祀,這些事迹在中國民間很多很多。如果是貪官污吏,必定墮惡道。 這一節文裡面,批註注得非常之多,這裡面很長一篇擷取《楞嚴經》上講的「十習因,六交報」,佛在這經典裡面講這個講得太清楚了,所以這一段諸位同學自己可以做參考。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太上感應篇﹝第二四八集﹞ 2000/4/8 / 香港 / 檔名:19-12-248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感應篇》第一百一十九節: 【又諸橫取人財者。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漸至死喪。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疾病口舌諸事。以當妄取之值。】 以下兩段,這是重申偷盜的果報以及殺生的果報,這是把這兩種罪業又重複的提出來。「殺」跟「盜」是世出世間德行最大的障礙,而一般人很容易犯這些過失,所以太上非常慈悲,前面詳細的開導之後,到最後又特別提醒我們。盜是負債,負債一定要還債,不能說是負債就不還,沒這個道理!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欠命的要還命,欠錢的要還錢。所以對於這兩樁事情,無論是世出世法,修行人以及讀書人、明理的人,決定不願意做。唯有讀書明理,才真正通達因果的事實真相,所以這是修行重大的障礙,批註裡面這個文雖然不長,但是非常重要。這樁事情前面已經講得很清楚,已經說明隨事受報,講得很多。 這一節裡面,特別著重在『橫取』。「橫」是什麼?蠻橫霸道,以種種不正當的手段逼迫著人,不敢不將財物奉獻給你,但是決不是甘心情願的,是被逼不得已的,這叫「橫取人財」。當然這種人是有勢力的,我們講有威德、有勢力,他取財容易,可是果報也夠他受的。具體的事實,在現在社會到處都能看到。特別留意的是我們自己,自己有一點權勢的時候,是不是也是仗著自己的權勢欺壓別人?這是我們特別要留意的,往往我們自己做了,自己不知道,不能覺察,也不知道這樁事情的嚴重性,總是疏忽了,做這些罪業。造罪的時候容易,要知道受害的人心有不甘,縱然這一生他不能報復,待來生「因緣相遇時,果報還自受」,這是千古的名言。 我們要記住,決定不可以說這是迷信,這只不過是勸人為善的,並非事實,我們這樣想法就錯了,要知道這是事實真相,佛家常講「因果通三世」。細細想想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接受佛菩薩的教誨,勉強可以說心善、念善、行善,照理說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應該沒有障礙,應該一帆風順才對。何以我們的障緣還是這麼多,這是什麼道理?不要說我們自己了,我們從佛經裡面看到釋迦牟尼佛,這是已經證得究竟圓滿菩提的果報,他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真正徹底做到了無私無我,純善之心,純善之行,在當時還有許多嫉妒障礙找麻煩的。有人批評他,有人毀謗他,有人去障礙他,這又是什麼原因?我們明白了,世尊在未成佛之前,在凡夫地修行的時候,也是得罪了不少人;成佛之後,冤親債主還是會找上門來。世尊在物質生活上,這經典上記載有三個月「馬麥之報」,圓滿福德的人居然沒有糧食,那麼簡單的生活,吃的東西得不到,這是遇到饑荒的時候。佛家常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們今生所受的是過去生中造的業因,現在所現的果報,過去生中的業因不好,所以才遭受這個不好的果報。
可是我們再細細想想,我們這一生所造的因好,沒有冤枉一個人,沒有瞋恨一個人,完全是以善心善意處事待人接物,這是我今生修的因,果報在來世,果報在後世。第三世往後都叫做後世,後世的果報好,這一生遭遇一些不幸,這個帳就了了,那個不善的因果,一筆一筆勾消,前途是光明的。這個理很深,要參透我們才肯行善,知道行善對自己有大利,決定不作惡。這一生行善受盡艱難困苦,我們這個行善的念頭,決定不會改變。這是佛家所說的「不昧因果」,不是沒有因果,是不昧因果,受報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怨天、不尤人。我對他真誠、對他好,他為什麼惡意相向?過去生中的冤結,我們承受、歡喜接受,仍舊以真誠至善相待,這個結就化解,所謂是「冤家宜解不宜結」。決定不可以說,別人以不善對我,我也以不善對他,那就錯了。太上在此地舉出這個例子,這個例子意思非常深廣,果報很可怕。凡是仗勢欺人,有時候不知不覺。 下面講的是果報,『妻子家口以當之』,就是你的家親眷屬。你造罪業,為什麼牽連著你的家親眷屬?你所取得的財,你的家親眷屬都受用,不是你一個人享受,你決定有家親眷屬受用。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想到,不義之財我們要沾一點,將來也受牽連,是這麼一個道理。不義之財,人家送給我們,我們都不能接受,會牽連受果報。所以佛家講布施,要凈財、凈施,不可以說我搶別人的錢、偷別人的,我來布施供養,這是不凈財,這受惡報。你供養佛,佛會接受嗎?佛要接受,將來被你牽連,業因果報,諸佛如來也不能避免,這是真理。不能說成了佛、成了菩薩,欠錢就不還帳,欠命就不要還命,哪有這種道理!我們在《高僧傳》裡面看到,安世高是得道的高僧,過去生中曾經誤殺兩個人,不是有意的,誤殺的,到中國來還兩次命債,也被別人誤殺,他清楚,他明了,這個帳非還不可,才知道這個事情的嚴重可怕。 非義之財我們不可以用。我們今天出家了,自己不做營生謀利的事業,一切財用是四眾同修供養的,供養時你要冷靜清楚觀察,他這個錢干不幹凈,不是凈財不可以收,避免將來我們受累贅。人家供養,尤其供養數字多的,要問他「你錢從哪來的」?往年韓館長她就有這個智慧。有一次在「圖書館」,有一個居士送了五十萬來供養,她就問他,你錢從哪來的?你做什麼事情?你家庭環境生活如何?這一打聽他很平常,館長講你這個拿回去,我不接受你的。不是說見錢就眼開,那還得了!那開的是什麼?那是餓鬼三惡道的門。一定要知道他錢從哪裡來的,我們然後才考慮可不可以接受他的,以免受連累,後患無窮。 『漸至死喪』,我們現在講家破人亡,這個世間古時候有,現在更多。有一些經營很大的一個公司,欺騙顧客,用種種不正當的手段,現在這個股票就是不正當,不正當的手段,沒有幾年他的公司倒閉了、破產了,人受到法律制裁。法律制裁是花報,果報生生世世要償債,何必干這個事情?這個事情在今天,真的是有能力、有機會騙人的人,把別人的財騙到自己口袋裡,世間人都說這個人本事大,這個人有智慧,非常高明。哪裡知道他造惡道罪業?世間人愚痴,都有這麼一個錯誤觀念,你說怎麼得了!我們也以為這個是有本事,他能騙,我還騙不到。這種業因果報,如果我們稍微冷靜一點,就在我們眼前,我們看到太多了。想想佛菩薩,這是古聖先賢跟我們講的這些話,完全正確,完全相應。『若不死喪』,也有災難常常跟著他,『水火盜賊』。 如果沒有「水火盜賊」,下面這一句,『遺亡器物』,這也常有。我們看到許多富貴人家,今天在全世界許多風景好的地方,他置的有產業,建的有別墅,到死了之後,他別墅一天也沒去過,一天也沒住過,這就叫「遺亡器物」,這個事情多了。我在很多年之前,在台北講經,大概應該差不多有三十年了,有一位居士帶我到陽明山,住在一個非常豪華的別墅。是誰的?陳查某的,那棟別墅確實非常豪華,我在那裡住了一天。建那麼大的別墅,他沒有時間去住,請兩個人住在裡面給他照顧。那兩個人有福報,住那麼好的房子,還要給他錢,請他去住。而他自己,我聽說在他一生當中,在那個別墅只住過一晚上,造業!這個錢為什麼不拿去做好事?世間苦的人很多,為什麼不去幫助別人,去做真實功德,干這種傻事。我們曉得這些人,在全世界許許多多地方他都有別墅,他都有產業,這一口氣不來,死了的時候,一樣也帶不走,都是為了自私自利,沒有替社會想,沒有替眾生想,這些事情多了。 『疾病口舌』,「口舌」是遭受別人批評,遭受別人毀謗、侮辱,這個事情太多了。『以當妄取之值』,你為什麼會有這些障難?是你過去生中,以你的威勢強迫取得別人的財物,你遭受這些果報。我們這段文不長,已經給我們顯示果報的廣泛,果報的複雜。我們回頭想想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我們在生活上遭遇的,工作上遭遇的,處事待人接物遭遇的,你去想想種種不如意,都是過去生中造的罪業,這一生當中應該接受果報。決定不可以說,一切造作沒有果報,這是邪知邪見。只有真正明了業因果報的道理與事實真相,那個人才真正會回心轉意,不再起一個惡念了。為什麼?起一個惡念替自己找麻煩。惡念尚且不起,哪裡會有惡念?哪裡會有惡行?菩提道上才一帆風順。 諸位要知道,自從開悟這一天起,生生世世才不作惡。成佛之後還遇到這些果報,是沒學佛之前乾的,沒有懂得這些道理以前所乾的,成佛之後還要受。成佛尚且不免,行菩薩道的時候,那還用得著說嗎?所以菩薩應化在世間,雖然是四相四見破盡了,他過去世的業因果報,依然現前。這個現前,就是百丈大師所說的「不昧因果」,他知道,他清楚,他知道什麼樣的果報,是過去什麼樣的業因現在起現行。我們凡夫不知道,不知道事實真相,就是怨天尤人,怨天是罪上又造罪,這個罪業就重了。人要不覺悟,說實在話,一世不如一世。為什麼?他累積的是罪業,不是功德。只有真正覺悟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積德累功,不再造罪業了,什麼樣的災難,什麼樣的屈辱,甘心情願的忍受,就是接受果報,我過去造的不善,我今天接受果報。要不是真正覺悟人,他不肯,他心不平,不平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而冤冤相報太可怕了,這是一世比一世嚴重,它不會減輕,它會加重的,所以非常非常恐怖,最後必墮地獄。冤冤相報,兩個人都會墮地獄。我們非常幸運讀到佛書,明白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從此之後,一定要把這個事情戒除、斷絕。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太上感應篇﹝第二四九集﹞ 2000/4/15 / 新加坡凈宗學會 / 檔名:19-12-249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感應篇》第一百二十節:
【又枉殺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殺也。】 前面講過「橫取人財」,這是屬於盜。盜決定是負債,負債當然要償還,佛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佛所說的全是事實,因果通三世,所以欠債要還錢。這一段講的是殺生,殺生是欠命,欠命決定要還命。由此可知,「殺」跟「盜」其實是真正的自害,決定在這個地方占不到便宜,得不到利益。如果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決定不幹這個事情。反過來,不盜得大富,不殺得長壽。你想想看,富貴、健康、長壽是人希求的,為什麼造這個惡業,損自己的財命,這是愚痴到了極處。批註裡面注得非常好,雖然注得不多,但是確實能夠提醒我們對這個事實的重視。小注裡面說,「上言橫取」,前面一段講橫取人財;「而以枉殺繼言者」,接著是講冤枉殺人;「以枉殺之事,恆由愛財惜財而起也」。古今中外,這些事情我們聽得太多了,看得也太多了,尤其在近代,我們在報章雜誌信息裡面,幾乎天天都見到。 「與孟子然則非自殺之也,一間耳,語意相同,最為直捷痛快。枉殺之事,略言其故,有七」,冤枉殺人舉了七個例子。人,這是佛經上講的,命有身命,有慧命。殺人,一般只知道是斷人身命,還有一種障礙別人慧命、斷慧命的,那個罪過比殺人身還要嚴重。這個道理與事實,確實不是大聖大賢說不出來的。殺人身命,在一般世俗裡頭有這麼個說法,四十九天之後他又投胎了,他是被人冤枉殺的,如果他的福祿還沒有盡,他又到人道來投胎,所謂是「二十年之後,又是一條好漢」,這是講因果循環輪迴的現象,這是真的,他會來報復的。黃念祖老居士好象是在《谷響集》這個小冊子後面記的一段公案,一段故事。有一個人,這個人總算是有相當的善根,他能記得前世事情,他被國民黨殺了,痛恨國民黨。國民黨為什麼殺他?他當土匪,被國民黨抓去的時候,被槍斃了。死了以後,他又投胎,還不錯又到人道,當共產黨,殺國民黨。冤冤相報,殺來殺去,沒完沒了!你殺別人,人殺你,這些少數能夠記得前生事情的,把這個業因果報說出來了。遇到明白人,給他一開示,給他講清楚,他自己也想想,這個事情做得不如法,不是正確的。 正當的行為,聖賢人教我們,「冤家宜解不宜結」,何必跟人結怨?極力的要把冤讎化解,大家和平共處,互助合作,這有多好!何必要討債還債,要冤冤相報?這個世世的恩仇,就是輪迴果報裡頭第一個因素。這些總而言之都是從貪瞋痴起的,所以佛講「貪、瞋、痴」叫三毒煩惱,三毒要不消除,不但是輪迴無盡,三惡道總是不能離開。《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講得好,我們常常讀、要記住,菩薩慈悲在惡道裡頭度眾生,只要你有毫髮善根,菩薩都幫助你,可是幫助你超生,你再得人身,沒多久又回到惡道去了。他不能從人道往上超生,人道打個轉,又回到惡道去了。這個現象、因果,我們看得清楚,只要你稍微冷靜一點,就在我們周邊,就在我們眼前。我們能沒有警惕嗎?沒有警惕,愚痴!還隨順煩惱,還隨順習氣,這是經上講的「可憐憫者」,講的「一闡提」。「一闡提」、「可憐憫者」,不是講的別人,佛在經上字字句句是講的自己,應當警覺,應當覺悟。 這個地方他給我們舉了七個例子,第一個是「斷獄」,這就是法官判案受到人的賄賂,冤枉別人,屈殺別人,這是冤枉殺人的第一種,古今中外都有。第二這是「行師」,行師是什麼意思?行軍,這個師是軍隊。行軍作戰的時候,放縱屬下士兵去擄掠人民的財產,殺害無辜,這是冒功。這些事情有,歷史上也很多。所以我們從歷史上去觀察,自古以來作大將的,能有好兒女、有好後代的太少太少了。什麼原因?濫殺無辜。將帥明理,讀過聖賢書,愛護老百姓,這個少,後代也非常好。在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是郭子儀,儒將,他的後代好。所以我們在歷史上仔細去觀察,凡是不愛惜人命的,這種將帥後代都非常凄涼,甚至於自身都不保,這個很多很多。第三種是「用藥」,這是講醫生。現在這種醫生太多了,你這個病本來很簡單、很容易給你治好的,他為了要錢,故意不給你治好。為什麼?你天天找他,天天送診斷費。這個心很不好,等於殺人一樣,把人家病拖延,輕的病拖成重病,到最後不能醫治。這是有意去殺人,比那個無意殺人的罪還要重,其目的不過是取財而已。 第四種是「破孕」,這個就是現在所講的墮胎,墮胎是殺人,罪過極重,現在人不懂這個道理。佛所講的,小孩投胎到你家來,跟你家有四種緣。有報恩的,如果是報恩來的,你把他殺掉了,恩將仇報,恩又結成冤讎,你說麻煩不麻煩?如果是報仇、報怨來的,這一下子是怨上又加怨,這加重了。所以這個事情決定干不得,極重極重的罪業,讀佛書才了解這個業因果報的可畏。世間人為什麼現在做這個事情這麼普遍?我們常常出門坐車,看到車上都有廣告,「墮胎一千兩百元」,醫生在打廣告,專門替人墮胎。這個醫生,說個不好聽的話,劊子手,專門殺人的,他殺一個人得多少錢?不過一千兩百塊錢,這個罪不得了!你這一生欠多少的人命,你得到的利益又有幾何?干這種傻事情。世間許許多多謀生的行業,他不幹,他要干這個事情。這是講殺人。殺畜生那就更不必說了、更多了,畜生也是命,你要殺一條命,將來你要拿一條命去償還它。 世間為什麼會有戰爭?為什麼會有流血?無非是殺業的果報。佛說得好,如果要想世間永遠免除刀兵劫,刀兵劫就是戰爭,永遠免除戰爭,佛說了一句話,「除非眾生不食肉」,眾生要完全斷絕肉食,世間的戰爭就沒有了,就真正能避免。換句話說,你還想吃眾生肉,你就不能避免戰爭的禍害。我們學佛,特別是念佛,希求在這一生當中永脫輪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們想想還能不能吃肉?雖然佛在經上沒有說這麼一條,我們自己要能想到,還吃肉決定不如法。換句話說,你要能夠把肉食斷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把握;還不能斷掉,勉強說「我吃三凈肉」,往生確實沒有把握。理與事都要清楚,都要明了。第五種是「衙蠹」,「詐財陷害,蒙上橫虐」。這個事情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抗戰期間我在貴州念書,湘西、雲貴一帶少數民族他們養蠱,放蠱害人也多半是為謀財害命,干這個事情。 第六種是「風水」,「遷墳害人,絕地致禍」,這是看風水先生,往往也是因為貪圖錢財,破壞別人的風水,這個居心就不善了。佛家對這個事情,《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就說得很清楚,說得很明白,佛在經典上講這些東西,說明其所以然的道理。風水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居住環境。我們人有居住環境,鬼神也有居住環境,我們破壞鬼神的居住環境也惹禍,戒經里佛告訴我們,樹木高度超過一個人都有樹神。樹神是什麼?有一些靈鬼依附草木,他依附那就是他的家,他住在那裡。不是樹成精成神,是有鬼神居住在這個地方。所以佛告訴比丘,從前在山上住小茅篷,就地取材搭個茅篷,那當然要砍樹,砍樹一定在三天之前去祭祀、去誦經、祝願,請他們搬家,先打交道,要借他的房子我來搭個茅篷修行。人與人的關係要處得好,人與鬼神的關係也要處得很好,請他遷居,不是任意可以能砍伐的。今天天災人禍這麼多,究竟是怎麼發生的,沒人曉得。今天人只講科學,科學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這也是屬於殺人。 第七個是「庸師」,這就講是殺人慧命。這個師是老師,誤人子弟,誤人終身,害人子弟。這個殺人是不一樣,一個是殺人身命,這個是殺人慧命,罪過等同。後面結論說,「不有人禍,必有天刑,雖曰殺人,適足自殺耳」,尤其是殺人慧命的,這個在佛經里講的,這個罪業比殺人身命,不知道要超過多少倍。這樁事情,我們過去曾經講過《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大家讀讀這個經就了解,就知道破壞人學佛,障礙人學佛,這個罪過有多重。經一開端,佛舉一個例子,有兩個比丘講經說法,有一些人因為嫉妒來破壞,造謠生事,使聽眾對法師失去信心。這個講經道場被破壞了,造作這個罪業的人,我們在經上看,經上是講我們人間的時間,一千八百萬年墮地獄。我們人間一千八百萬年,地獄跟人間有時差,時差很大,地獄裡面感受的是無量劫,所謂是「度日如年」。 何必要造這個罪業?念頭一轉,隨喜功德,你的福報就無量無邊。隨喜是決沒有嫉妒,決沒有破壞,歡喜讚歎,勸導人好好的學,你這個功德跟講經說法的功德一樣,殊勝的果報不可思議。你看看「禍」、「福」,常言說得好,都在一念之間。一念覺,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修無量無邊的福報;一念迷,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佛菩薩對我們有什麼樣的恩德,有多大的恩德,諸位從這裡可以能體會得,這是佛真正救度我們,我們要感恩。用什麼方法感恩?依教奉行,真正聽懂了、相信了,認真努力去做,這是報佛恩。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