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太極十三勢解說

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十三勢歌》探釋[日期:2011-07-07] 來源:KungFu 作者:鄭確【提示】本文共分為10篇,首次從多學科的知識角度對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十三勢歌》逐字逐句加以嚴謹周密地探釋,尤其是首次依據古代漢語的語法修辭對《十三勢歌》的詞句加以探析,並盡量窮盡地考究清楚每一個字詞在古代的當時含義,避免了由於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由於詞義與語法修辭的不同而發生的誤解,從而提出了一系列現代太極拳界前所未有的、與眾不同的有機整體的新的解釋,力圖使讀者對這篇古代經典拳譜的理解盡量符合拳譜原作者所要表達的拳術思想,從而盡量充分地從這篇古拳譜中汲取對於太極拳的繼承發展所需要的經典指導作用。【提要】《十三勢歌》是一首闡述十三勢長拳(古太極拳)重大法則的古歌訣,歌訣蘊含的拳術思想與王宗岳拳譜完全一致;歌訣中出現了一些王宗岳拳譜中所沒有的、十分精闢的經典提法,如「動猶靜」、「聽自由」、「頂頭懸」、「尾閭中正」等等,概括性地涉及到了太極拳的本質特性,是對太極拳學練具有重大指導作用的一篇經典作品。【原文】B1 十三總勢①莫輕視②,命意③源頭④在腰隙⑤。【字詞注釋】①十三總勢——太極拳在古代被稱為「十三勢長拳」或「十三式長拳」,簡稱為「十三勢」。古太極拳有多種鍛鍊形式,如根據楊家所傳,按開展與緊湊可分為大、中、小架,按姿勢的高低可分為低、中、高架等,但總的說,各種拳架的基本框架相同;又因為《十三勢歌》為每句七字,為湊滿字數,因而在「十三勢」中加上一「總」字。②輕視——「輕」的意思是不貴重。如《管子·乘馬數》:「彼物輕則見泄。」「輕視」是指將太極拳當作一般的武術等閑視之。③命意——古文化所謂的「心」,包括了現代醫學所說的神經中樞,被認為是人的生命最高主宰。「意」則被認為是「心」即神經中樞的功能。如《黃帝內經·靈樞·本神》說:「可以任物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所以,古文化的「意」可以泛指神經中樞的所有功能,包括「顯意識」就是日常思維,和不經過顯意識支配的「潛意識」﹙無意識﹚等。古文化常將「心」比喻為一個國家的君主,古代國家君主封派之人在稱謂之前可加一個「命」字,以示其特殊的社會地位,比如「命官」、「命臣」、「命吏」、「命士」、「命婦」等等。稱「意」為「命意」就是表示「意」是君主「心」所直接支配的,是「心」的代表。太極拳經典大多所說的「心」是指靜極默篤之精神,就是神經中樞的一種特殊的功能和狀態,「命意」主要就是指這種「心」所支配的不假思索的神經活動,又被稱為「真意」。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將「命」解釋為腰脊2與3椎之間的「命門」,顯然是與文意不合的。中醫學說中的「命門」一詞最早見於《內經》,是指眼睛;其後的《難經》首先用「命門」表示腎臟,提出「右腎為命門」之說;元代的滑伯仁等醫家倡「兩腎命門」之說;明代的趙獻可又首倡「兩腎之間為命門」之說;此外,還有命門為腎間動氣說和命門為產門、精關說等,這些「命門」學說都一直存在於中醫學說中並且沿用至今。中醫學說中的各種臟腑「命門」是生理組織概念,督脈經穴「命門」僅僅是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間、直徑約1毫米左右、深約0·8寸左右的一個點。這些「命門」與人體正常生理活動包括生理之氣關係密切,但與太極拳所謂的反映為力量的內氣和勁力都沒有直接的關係。雖然武術中所謂的「命門後突」也包括了腰骶關節部位,如果將「命」解釋為腰骶關節,那麼,與「腰隙」又重複了。所以將上文「命意」之「命」解釋為「命門」顯然屬於牽強附會。④源頭——指根源,如《朱子語類》卷二四:「若從源頭上看下來,」上文中之「源頭」明顯是指心通過意指揮人體中與動作有關之氣運行的始發部位。⑤腰隙——「隙」有多義,如《孟子·滕文公下》:「鑽穴隙相窺,」文中之「隙」指空隙;《漢書·地理志下》:「上谷至遼東北隙烏丸。」文中之「隙」指連接。人體腰椎脊柱之間均有椎間盤,每一塊椎間盤都與上下脊柱有纖維環緊密連接,並無空隙,所以,這「隙」是引申應用,不是指空隙,而是引申為表示人體腰骶部位兩個脊柱體之間相連接的間隙,其實是指腰5骶1關節部位這麼的一個橫段面。而太極拳的實際體驗對全身肢體活動起主宰作用的也確實是腰骶關節部位。所以「隙」之用詞就將松腰與實腰統一起來了,就是整條腰骶部都必須始終放鬆,對全身運動起主宰作用發生動態之實的只是腰骶部的一個關節的橫段面。因此「隙」之用詞十分精到。起到避免將這一主宰全身動作的腰骶部位理解為實的一個直段、一個直面或一個點。【語法修辭分析】「十三總勢莫輕視」之主語「學練者」(或「後學者」)被省略,「十三總勢」為賓語前置,按現代常見語序敘述應為「學練者莫輕視十三勢」。【今譯】你們後學者不要等閑而視這十三勢長拳,人體最高主宰「心」之「意」支配全身的始發處在腰隙。【探討】(一)歌訣開頭就說「不要輕視這十三勢長拳」,其含意有三:其一,此拳能夠得到傳授是極不容易的,也就是「得傳很難」;其二,此拳的學悟練難度遠遠大於一般的拳術,包括了入門很難、理解很難、深造很難,總起來也就是「成功很難」;其三,此拳的武術和健身效果尤其神奇,不是一般的拳術所能夠比擬的,也就是「功效很奇」。十三勢長拳﹙清末近代開始被改稱為太極拳﹚確實非一般拳術可比,因為其主張局部不用力、雖動猶靜、體力消耗極小,即使是發勁,發出同樣的力量,體力消耗相對也較小;十三勢長拳還十分重視精神高度入靜達到無思無欲的狀態,當能長期維持這樣的精神狀態鍛煉,就會與道、佛、儒及瑜珈、催眠術等靜功一樣出現人的某些潛能被開發的功效,使得太極拳的任何動作對人都有良好的整體性的內環境調整作用,具有良好的袪病健身、轉弱為強的作用,同時還能使人獲得獨具的以弱勝強的武術功夫,這是健身體操和許多拳術所無法相比的。所以,說太極拳「功效奇」是毫不為過的。《武當》雜誌1994年5期李派太極拳傳承者雍陽人的一文公開了相傳為李瑞東先生所寫的一篇《序》,《序》文中記錄了其師王蘭亭先生的一段話:「余當年以楊祿禪先師學藝得訣之時,於授受之際,楊老師潛然淚下云:『我學藝於河南溫州(「州」為對古代對某地域之習慣泛稱。)陳長興先師門下,苦練三十餘年,屢試無二,方肯傳授余之真訣,余得藝甚非易耳,余半生精力盡在於斯矣;倘一失傳,深為可惜;溫州蔣派真傳,既蒙陳恩師已盡傳之於我矣,倘若從我而失傳,則余之罪過大矣;余時刻以擇人傳芝為己任,余已耄年,閱人多矣,皆非可教之材,惟爾從餘數載,毫無過犯,敬師同於敬父,孝我之情勝於我子,余今將各種重要口訣盡數傳之於爾,但爾必須按訣努力練習藝業;藝成後,爾時刻要以發揚師門藝業,代師傳藝為己任,留心選擇弟子,勿使失傳,並且不得有妄傳、濫傳之失。避免妄傳、濫傳之失,並非保守秘密而存私心也,因本門之拳技甚為厲害,倘爾不慎傳授不得其人,遇有好勇鬥狠之輩持此傷人,則爾我之罪過大矣。』自此以後,始得楊祿禪先師將拳理妙義、口訣真傳一一詳加指示,講解其中藏蘊各種之奧妙,並將拳譜劍術及宗派譜系盡付之於我矣……」且不論這篇《序》是否真實,文中所言太極拳之武術功效是可信的。從《楊氏老譜》中可知,太極拳不僅是「以柔軟而應堅剛」化解敵人的攻擊,而且主要制敵在於點穴,可傾刻致人斃命。因此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雜說》中說:「如同志成功之後,千萬留一分善念,不可輕易用毒手打人,勿負先師遺教也。」所以,太極拳是不可能全部在社會上公開傳授的。歷史無可辨駁地證明古代的太極拳確是如此傳承的,太極拳歷代先人的傳承均是遵循既不許不傳,又不許濫傳的原則,甚至在某些歷史階段每代盡得太極拳真傳者僅屈指可數幾人而已,往往是師覓徒擇徒授藝,乃至僅為單傳,充分反映了古太極拳「得傳很難」的傳承情況。如據《中華武術》、《武當》等雜誌介紹的自古以來至近代在武當山極少數高層道士中秘傳的拳術現代也稱為「太極拳」,該拳也尊奉張三丰與王宗岳的拳術思想,拳法也與楊、武各家太極拳一致,套路動作也有相似之處,其傳承情況就是如此。《武當》雜誌1983年1期各篇介紹了十九世紀末武當山明了真人僅將徐本善﹙乾乙真人,後為道總﹚一人納為弟子傳授拳術,無第三人知曉。徐本善道總也僅傳了李合起、冷含斌、梁合奇、水合一、李合林﹙傳授傅寰先生太乙五行拳者﹚屈指可數的幾個人,並且在教授這些弟子習拳之時,嚴加制止未經准許習拳的道徒偶爾遇到觀看;而太乙五行拳,如果傅寰先生不違誓公開於世也就失傳了。即使到了廣為傳橎太極拳的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據《武林》雜誌2004年1期瞿世鏡先生之文介紹,楊家在社會上傳拳也分學生、弟子和傳人,學生僅集體教授養生鍛煉的內容,不傳內功,不傳武藝;只有少數經嚴格禮儀拜師入門的弟子才教授練功和武藝;儘管從楊露禪開始,楊家以傳拳為業,得教授者不計其數,但楊露禪、班侯、健侯、少侯的入門弟子均各不滿十人;而且也並非個個盡得真傳,如相傳得楊露禪真傳者不過數人,其中僅僅王蘭亭與楊班侯得其全,健侯稍遜於班侯,全佑、萬春、凌山則各得一體。《十三勢歌》寫作於太極拳的傳承尚屬隱秘的古代,能夠得到傳授當然是屬於萬幸而十分不容易的了。有人說:「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沒有高難度的高難度動作。」這句話十分辯證地反映了太極拳的難易特性。根據太極拳的原理,太極拳既不複雜,也沒有高難度,所謂是「大道至簡」,太極拳正是如此;然而太極拳確實又十分深邃,如果憑現在一般武術習慣的正向思維,太極拳仍然簡直是沒有辦法理解與學習的,因此太極拳任何動作都是屬於高難度的。綜合分析太極拳經典,可以發現太極拳根本的追求有兩個,其一是「神內斂」也稱為「虛靈」,這種追求與道、佛以及瑜伽等入靜練功的追求是一致的,這一追求關係到太極拳健身益壽與武術功夫獲得的本源,與道家內功相同,是不可能容容易易地達到的,這既是十分簡單的又是高難度的;其二是太極拳特殊的「運氣」,其實質就是人體中的「動量傳遞」,追求所有的動作都要由「氣」也就是「動量傳遞」來完成,如果動作姿勢不是用這樣的方法完成的,那麼即使外形與楊澄甫先生的拳架似乎無異,實質上也不是太極拳。這就是說:動作姿勢只是太極拳內涵的載體,太極拳的所有動作姿勢既可以用太極拳內在的方法完成,也都是可以用體操和其它武術的方法完成,從而可以作為體操和其它武術的載體;這就是說太極拳每個動作正確與否並不在於外形姿勢完成的結果,而是在於方法,也就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弗惟外之是鶩,而惟內之是求」。所以,如果內理不明白,只知動作姿勢和武術意圖,實質上可能就不是太極拳,其姿勢也不可能是完全正確的,這就如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雜說》中所說的「雖姿勢類太極,與外家拳無異也。」因此學練太極拳必須要在太極拳特殊思維的指導下,培養許多非同一般的特別的神經反應,形成特別的條件反射的習慣,這就是所謂的「用意」。太極拳最終所要追求的這種「用意」也是不可能容容易易地達到的,這也既是十分簡單的又是高難度的。總的說,太極拳是一種充滿老子相反相成哲學思想的拳術,比如「不用力反有力」、「柔能生剛」、「雖動猶靜」、「捨己從人」等等,沒有一定的能辯證認識世界和善於逆向思維的天賦,如果經驗地按照一般的習慣思維是難以理解的;並且,太極拳的內涵又難以用語言全面、具體、透徹地講述清楚,如果企圖無師自通地悟及太極拳之個中三昧,即使十分聰穎之人沒有正確的指導也是極難實現的。正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的「太極拳是聰明人練的拳,如無練拳的天才就練不好。既要有真的太極拳老師傳授,又要捨得下苦功學習,尤其要有聰明智慧,不然就成不了好手。」所以太極拳的學悟練是很不容易的,正是如王宗岳拳譜所說的「非有夙慧之人未能悟也」﹙A4·4·13﹚。武術界素有太極拳「學者多如牛毛,成者寥若晨星」之說,就反映了學練太極拳的「成功很難」。太極拳的武術功夫尤其以不用力的使人終不得力的沾粘連隨化解別人的攻擊為見長,被稱為「四兩撥千斤」,從而能夠有效地實現「以弱勝強」,這種情況是其他所有武術所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太極拳所發生和使用的力量強度極大的「氣」又被稱為「內勁」也與一般武術所說的「內勁」不同,是必須放鬆不用力而由行氣鍛煉獲得的一種傳遞的力量,能使手臂發出比手臂局部之力大得多的力量,也反映了一定程度的「以弱勝強」。太極拳學練如果能夠得到真傳,持之以恆,對於防病療疾、變衰弱為強健、提高生命質量、延年益壽就會出現不可思議的效果。所以,從健身效果看,太極拳不是單純的武術,然從武術效果看,太極拳又是一種令人矚目的與眾不同的特別的武術,可見太極拳確實是應該「莫輕視」的。(二)王宗岳拳譜明確指出十三勢之「氣」是「主宰於腰」﹙A2·2·2﹚的,十三勢是「氣為旗,腰為纛」﹙A5·3·1﹚的,反映太極拳引起所有動作的包括「勁」的「氣」都是腰所主宰、由腰向四肢發送的。腰前方小腹之「丹田」是全身之「氣」發生、蓄存之處,但「丹田」中的「氣」是不可能直接傳遞至四肢的;「丹田」中的「氣」只有由於腰的主宰通過腿作用於地面,從而由腳發生支配全身動作的「氣」向上傳遞,在腰的主宰下才能傳遞至四肢。所以這「腰」就象是「氣」運行於全身的中轉站和大本營。太極拳古拳譜還反映太極拳古人認識到這種引起人體動作的「氣」都是稱為「心」的神經中樞所支配的,而太極拳鍛煉則還要追求這「心」是「神內斂」的。這「心」被認為是人的最高主宰,對於古代而言,就相當於是一個國家的皇帝;這種支配「氣」運行的「心」的活動就被稱為「意」。所謂「命意」就是指這「意」是人體的皇帝也就是「心」的代表。所以,腰是「心」通過「意」運行「氣」的始發處也就是「源頭」。但是必須明白「意」不是物質,「意之所至」不應理解為「意」到了那裡;這就象說「我的視力達到了遠處山頭」,不等於說我眼睛裡有東西飛到了遠處山頭;「意」是屬於精神而離不開「心」即精神器官的。所以,「命意源頭在腰隙」並不是說「意」的始發部位在腰隙,而是說「意」指揮每一動作都是從腰隙開始的。具體地說,初學太極拳必須有意識地使得「氣」能夠「主宰於腰」,而太極拳鍛煉到了純熟以後,「氣」的「主宰於腰」就必須漸漸擺脫意識支配,而是要追求精神入靜,對於「氣」的「主宰於腰」要若有若無、勿忘勿助,按照生理學與心理學的語言,就是要追求動作形成條件反射、潛意識(無意識)。這種潛意識之「意」才是歌訣所說的「命意」。古代的「意」比現代的「意」有更多的詞義,包括了現代所說的「意識」與「潛意識」。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將古代的「意」理解為就是現代所說的「意識」是不正確的。「意」在現代太極拳界又被有的人說成是神玄莫測的東西,有解釋為可以打擊人的一種力量,從現存的太極拳文獻看,這些解釋在1949年之前的中國近代都是沒有蹤跡的,顯然是現代人誤思臆想的產物。太極拳經典中常出現的「意」主要有兩種概念,一是指精神活動,學練初期主要是指思維意識,「懂勁」後至上乘階段則主要是指潛意識;二是指神經的感覺或反應。「命意」就是既指神經反應又指感覺。太極拳的任何動作都要以丹田為原動力之處而由腰隙支配,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的「心腦是全身之發令官」、「每練功,意念要想腹下丹田的部位,意思要使靈機出現在手上」、「腰脊為使用手腳之樞紐」、「在練時要隨時體會腰脊上的源動力它是如何的勁帶動、挑動著兩臂兩手而動轉的」等。太極拳所說的「腰」也有多義,其一是指腰骶部位,其二是指腰胯。太極拳的練用中全部腰脊都是必須放鬆的,起到全身中轉力源作用的是腰骶關節這一很短的橫段。這一概念就是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所謂的「松腰」。但現代太極拳界有人認為對於太極拳而言,「腰不能松,必須始終是實」的,這種認為是違反近代所有太極拳家所尊奉之「松腰」法則的;從人體運動力學分析,也是不符合動量傳遞所必需之人體各環節「相向運動」要求的;因為腰都「實」了,就難以進行「相向運動」了。可見腰始終「實」這樣的實踐是違反太極拳原理的。腰主宰全身運動必然需要「實」,但這「實」必然又是動態的、是以松為基礎的,而且這腰動態之「實」的部位僅僅應是一個很短的橫面段。品味歌訣將這個很短的橫面段稱為「隙」,就應該在太極拳鍛煉中,主宰全身活動的動態之「實」的腰骶部位要盡量追求短,也就是沒有太明顯的外形反映,動態的「命門後突」部位應該是松彈的,而不是固定硬挺的。王宗岳拳譜提出了「主宰於腰」,但沒有具體地說明起主宰作用的是的什麼部位與範圍。「命意源頭在腰隙」則披露了這一內容。與別的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相比,這是《十三勢歌》尤其突出的一點。【考辨】上句的前一句在《乾隆抄本》、陳微明先生《太極拳術》和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中均為「十三總勢莫輕視」,楊氏《太極拳使用法》中為「十三勢來莫輕視」。【原文】B2 變轉虛實①須留意②,氣遍身軀③不少滯④。【字詞注釋】①虛實——「虛實」一詞有多義。作為哲理性的詞語,是指以某一事物作為比對參照的有無多少等。太極拳中的具體「虛實」有多種概念,如承重不承重、有力無力、力與反作用力、正反方向、柔化頂抗等等。②留意——關心,注意,如《戰國策·秦策一》:「願大王稍留意。」③身軀——指全身肢體,如漢·王褒《洞蕭賦》:「託身軀於後土兮,經萬載而不遷。」④少滯——「少」之義同「稍」或「略」,如《莊子·徐無鬼》:「今子病少痊。」 「少」又有少頃(很短暫時間)之意,如《孟子·萬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悠然而逝。」【語法修辭分析】B2句中的「須留意」與「不少滯」是互文。因為前句的「變轉虛實須留意」不完整,沒有說明對「變轉虛實須留意」些什麼;而後句的「氣遍身軀不少滯」也不完整,沒有說明是怎麼「氣遍身軀」的。其實對「變轉虛實須留意」的就是「不少滯」;而「氣遍身軀」也是屬於「須留意」的。因此不能將「須留意」僅僅理解為是對「變轉虛實」而言的、「不少滯」僅僅理解為是對「氣遍身軀」而言的;而是「變轉虛實」所「須留意」的是「不少滯」,「氣遍身軀」的「不少滯」也是「須留意」的。所以,B2句應該理解為「變轉虛實須留意不少滯,氣遍身軀須留意不少滯」。對於太極拳而言,「氣遍身軀」是「變轉虛實」的條件和原因,「變轉虛實」是「氣遍身軀」的結果。B2句為了突出結果而將「變轉虛實」提前了,是屬於倒敘的表述。所以,B2句其實是將「氣遍身軀變轉虛實須留意不少滯」一句分拆為了兩句。全句的最後重點在於「不少滯」。【今譯】要勿忘勿助地留意氣傳遞流行於全身各處引起的虛實變化不要有稍微的獃滯。【探討】B2句傳遞、透露了十三勢長拳(太極拳)十分重要的四個信息。那就是①「變轉虛實」是由「氣遍身軀」所引起的;②「氣」所活動的範圍是「遍身軀」;③「氣遍身軀」所引起的「變轉虛實」是「不少滯」的; ④「不少滯」的「變轉虛實」與「氣遍身軀」都要「須留意」。(一)所有武術的肢體活動都可抽象地概括為虛實變化,太極拳也是如此,所以,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說:「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就是說,太極拳術的所有姿勢動作變化一言以蔽之就是「變轉虛實」。但是,太極拳與許多非太極拳武術的「變轉虛實」是不同的,那就是太極拳「變轉虛實」的動力原因是「氣遍身軀」,決定因素是太極拳所特有的武術需要。「氣遍身軀變轉虛實」就是從動作的動力原因方面反映了太極拳與許多非太極拳武術的不同。所謂「氣遍身軀變轉虛實」就是所有姿勢動作變化都必須是由動量傳遞之「氣」所引起的。王宗岳拳譜強調指出太極拳的這種「氣」都是由腳而起的,所以,太極拳的所有動作也都是腳動作的延伸,太極拳首先就是腳在打拳。由「氣」所引起動作的最末端就是手,就太極拳而言,手對於身軀而言總是被動的,是沒有主動的,從而也是表現為避免使用一般人所用之力的。李雅軒先生在他的一封信中指出:「太極拳所以異於其他拳者……如抽絲掛線一氣完成。」所謂「抽絲掛線」,就是當太極拳的動作是由這種「氣」所作用時,就會感到象蠶抽絲,其力是從腳抽上來的,手臂才能沒有主動的一般的用力,手臂就會象是掛在肩上似的被身軀所帶動,如果沒有這樣的感覺,姿勢動作不是由「氣」所引起的,而是由肢體局部主動自動的用力所引起的,那就不是太極拳。這是所練的拳是不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的檢驗標準,也是太極拳與許多非太極拳武術的一個重要的鑒別標準。太極拳的虛實變化也完全不同於許多非太極拳武術,比如往前的動作,往往靠前的肢體反而是不用力的,是「虛」的,靠後的肢體反而是有勁力的,是「實」的;往左的動作,往往靠左的肢體反而是不用力的,是「虛」的,靠右的肢體反而是有勁力的,是「實」的等等。這完全都是太極拳特殊的沾粘連隨的需要與太極拳特殊的發勁的需要。如果虛實變化不是這樣,就不是太極拳的「變轉虛實」。(二)從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與《楊氏老譜》中可以發覺太極拳與道家有密切的關係,如《楊氏老譜》中的「懷藏八卦、腳踏五行」、「己身之采戰」、「盡性立命」等都是道家的語言。太極拳就是道家的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尤其是所謂「拿住丹田練內功」反映太極拳鍛煉者也兼練道家內丹功。因此,古代太極拳鍛煉也肯定有內丹功鍛煉內容,而內丹功修鍊的重要內容就是被道家認為是煉內丹的原料而稱為「葯」的「氣」,但太極拳古代經典中大量提到的「氣」是指引起人體動作原因的「氣」,也就是「如練一氣」。用現代語言說,這「如練一氣」就是人體的「動量傳遞」,實質就是力量;而道家內丹功之「氣」是一種人體特殊的生理之氣,因此,道家內丹功之「氣」與太極拳之「氣」是根本不同的。而道家內丹功之「氣」與中醫經典書籍中所說的所有人體之「氣」也都是迥然有別的。從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與《楊氏老譜》中又可以發覺太極拳之「氣」不僅與道家內丹功之「氣」迥然有別的,而且與中醫經典書籍中所說的所有人體之「氣」也是迥然有別的。太極拳之「氣」尤其明顯有別於道家內丹功之「氣」與中醫經典所說的所有人體之「氣」表現在:①太極拳之「氣」的運行是主宰於腰的,②太極拳之「氣」是起於腳的,③太極拳之「氣」不需要回歸丹田,④太極拳之「氣」是引起太極拳動作的原因。太極拳之「氣」的這四個特點是道家內丹功之「氣」與中醫經典所說的所有人體之「氣」所都沒有的。《十三勢歌》之「氣遍身軀」的「氣」指的就是太極拳之「氣」。「氣遍身軀」還反映了太極拳之「氣」的活動範圍就是在「遍身軀」。也就是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說的「骨外肉內」的「滿身」。用現代解剖學的語言說,就是在全身運動骨之外的運動肌肉中。上世紀八十年代,現代太極拳界受到了「氣功熱」中某些人對於各種氣功之「氣」天花亂墜胡編瞎造的影響,也出現了一些有關太極拳之「氣」的奇談怪論至今仍然流傳著,比如太極拳之「氣」隨動作沿「十四經脈流行」之說;比如身體出現以身軀為中心的直徑1米的「氣圈」、氣圈能夠旋轉擊人之說;比如氣能夠將人罩住、打進人的體內之說等等。這些說法既經不起中醫理論推敲和科學檢驗,在1949年之前的中國近代也是根本沒有任何太極拳和道家文獻依據的,純粹都是屬於自欺欺人之說。因為中醫文獻清楚反映十四經脈與丹田是沒有關係;經脈之氣的運行既是人無法感覺到的,是有其時間、速度等固有的規律的,不是人的意志所能夠任意控制、也是不允許憑意念去控制的、經脈與經脈也是不能隨意穿越的,十四經脈與人體運動和力量也是沒有直接關係的;而如果太極拳真的能夠不與人接觸而用氣控制人和用氣擊人,太極拳先人又何須再苦苦學練借人之力的沾粘連隨?也用不著追求以弱勝強了。《十三勢歌》之「氣遍身軀」既清楚反映太極拳之「氣」活動於「遍身軀」,並不是如經絡之氣限於經脈,又超不出身軀而跑到身體之外形成什麼「氣圈」與擊人。可見沿「十四經脈流行」之說、「氣圈」之說、「氣擊人」之說,根本都是違反太極拳經典的荒唐可笑的無稽之談。(三)追求「氣」在全身流動不息,是太極拳三大綱要性的法則之一,也就是古歌訣《三十七周身大用論》所說的「二要遍體氣流行,一定繼續不能定」,所謂的「一定繼續不能定」也就是《十三勢歌》所說的「不少滯」。武術的「虛實」包括了承重與不承重,有力與無力,主動與被動,向前與向後,輕與沉,從人與控制人等等。歌訣中所謂的「不少滯」反映了突變,這是《十三勢歌》再次對王宗岳拳譜中的「忽隱忽現」這一太極拳重大要領的強調。反映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所說的「太極拳尚慢不尚快」是錯誤的。武術「變轉虛實」中最基礎的就是腳的虛實變化。所以,太極拳練用中腳的虛實變化是存在著突變的。這不僅表現在瞬息萬變的武術應用中,在緩慢的太極拳習練中腳的虛實變化也是存在著突變的。主要體現於在練拳中體重幾乎始終是由一腳所承擔的,儘管外形方面身軀在兩腳之間緩慢移動,體重在兩腳之間的變換卻是開關式突變的,是不能在兩腳之間緩慢游移的;因為如果體重在兩腳之間緩慢游移,緩慢游移的過程就會使得兩腳不能任意提起靈活移動。可見腳的虛實是不能僅僅憑外形來判斷的。這是因為人是生命體,人的內力變化會引起身體重心位置的變化,練太極拳中,內力就可以使得體重迅速地從這一腳移到那一腳。比如說當弓步形成時,其承擔體重的可能是前腳,也可能仍是後腳。一個人武術活動是輕靈還是雙重的主要原因都是腳的虛實變化是不是恰到好處的靈活迅速。而腳的虛實變化如果不能靈活迅速就是發生了雙重,太極拳的一切武術活動就都會失敗,因此,腳的虛實變換是太極拳武術活動的基礎。太極拳鍛煉中腳的虛實變化必須有兩個效果,一個效果是沉穩,太極拳的站立是絕對不能不穩的,凡是承擔體重之「實」腳必須是似乎「落地生根」、「抽絲掛線」之「有根」的,近代太極拳家還將這種「有根」之站立沉穩稱為「入地三尺」,這是許多太極拳家所十分強調的。其二是「抽絲掛線」的輕靈,不僅不承擔體重之腳能夠輕靈地移動,承擔體重的腳也能夠迅速地移動,而且全身動作有「抽絲掛線」的感覺,這也是許多太極拳家所十分強調的。現代太極拳界有人強調太極拳必須是「無根」,「無根」才能有效化解別人的攻擊。但是,一個人如果站立「無根」,那就必然站立不穩定,也很容易被人引動;而太極拳對別人攻擊的化解分為動步與不動步,並不是必需都是要動步的,從「以靜制動」出發,太極拳還尤其重視不動步地化解別人的攻擊;而化解別人攻擊的表現為「無根」的不動步的身軀則更需要「有根」。所以,這種太極拳唯有「無根」的說法是屬於一種很片面的錯誤。凡是地球上的人都必須有下支撐才能穩定的,一個人只有站立沉穩也就是「有根」才能實施對敵人的化解與攻擊,所以,站立沉穩之「入地三尺」的「有根」是太極拳「變轉虛實」必須具有的一個基礎性的條件。雖然太極拳表現為「無根」的輕靈是太極拳特徵性的「變轉虛實」反映。但太極拳「無根」的輕靈只有在「有根」的沉穩基礎上才談得到,輕靈的鍛煉也必須在沉穩有了一定的基礎才能進行和成功;當然太極拳鍛煉到了一定的程度,太極拳的輕靈之中又必須寓有沉穩。就是說太極拳必須追求沉穩沒有遲滯、輕靈又有沉穩。這才能夠達到《十三勢歌》所說的「不少滯」。而太極拳無論是沉穩還是輕靈,都必須是有如李雅軒先生所說的有「抽絲掛線」的感覺,既是沒有斷續的,又是可疾可緩的。這才是太極拳的沉穩與輕靈。怎樣來理解《十三勢歌》所說的「須留意?應該明白,這「留意」在初學「著熟」的階段與「懂勁」後的階段是不同的。「著熟」階段的「留意」主要是後天的意識,而「懂勁」後階段的「留意」則主要是「心中不知」的潛意識的,也就是不假思索的,是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的:「不稍疏忽,但又切忌專註一面,防止有所照則有所不照;更不宜用意過度,致精神外露;要做到有意無意,無意之意,彷彿象一盞燈置於密室之中,自然無處不照一樣。」必須明白,王宗岳拳譜中所說的「神內斂」、「虛靈」是太極拳鍛煉自始至終都必須追求的,初學階段與上乘階段無非是程度的不同。太極拳鍛煉在動作純熟後追求無意之「真意」來「心中不知」地「留意」,不僅是太極拳達到性命雙修的保證,而且,這樣的精神狀態比運用後天意識的反應更迅速敏捷、準確正確,從而才能達到太極拳的輕靈。(四)怎樣來理解《十三勢歌》所說的「須留意?應該明白,這「留意」在初學「著熟」的階段與「懂勁」後的階段是不同的。「著熟」階段的「留意」主要是後天的意識,而「懂勁」後階段的「留意」則主要是「心中不知」的潛意識的,也就是不假思索的,是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的:「不稍疏忽,但又切忌專註一面,防止有所照則有所不照;更不宜用意過度,致精神外露;要做到有意無意,無意之意,彷彿象一盞燈置於密室之中,自然無處不照一樣。」必須明白,王宗岳拳譜中所說的「神內斂」、「虛靈」是太極拳鍛煉自始至終都必須追求的,初學階段與上乘階段無非是程度的不同。太極拳鍛煉在動作純熟後追求無意之「真意」來「心中不知」地「留意」,不僅是太極拳達到性命雙修的保證,而且,這樣的精神狀態比運用後天意識的反應更迅速敏捷、準確正確,從而才能達到太極拳的輕靈。【考辨】上句的前一句《乾隆抄本》、楊氏《太極拳使用法》和陳微明先生《太極拳術》中均相同為「變轉虛實須留意」,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中則為「變轉虛實須留神」,但李亦畲先生贈郝和先生抄本中也為「變轉虛實須留意」。後一句李亦畲先生贈郝和先生抄本中為「氣遍身軀不少痴」,其它本均為「氣遍身軀不少滯」。【原文】B3 靜中觸動①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字詞注釋】①因——介詞,意為依據,根據,如《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見功而與賞,因能而授官。」【語法修辭分析】所謂「靜中觸動」就是「靜中因觸而動」將一些虛詞省略的說法。上文主語「十三勢長拳之練用」被省略,兩句是分承句,因為「靜中觸動」只有與「因敵變化」相聯繫才是完整的,「因敵變化」是「靜中觸動」的一個成分,其意為「靜中因敵變化之觸而動」;「動猶靜」則是對「靜中因敵變化之觸而動」的抽象概括;「示神奇」則是對「動猶靜」的說明;因為「因敵變化」是所有武術的屬性,是談不上「示神奇」的,只有這種太極拳所特有的「靜中因敵變化之觸而動」也就是「動猶靜」才是「示神奇」的。所以,「靜中觸動」是與「因敵變化」相承接的,而「動猶靜」則是與「示神奇」相承接的。這兩句應該理解為「靜中觸動因敵變化,動猶靜示神奇」;之所以採用分承,一個原因是為組成七言詩歌的需要。【今譯】全身肢體始終保持著安靜,由探察敵人變化的觸覺引起肢體動作,這種十三勢長拳所特有的雖動又靜體現了其神奇。【探討】歌訣披露了太極拳應用時的化解動作都是因於「觸」而動的,,王宗岳拳譜稱這種「觸」為「一羽不加」,《楊氏老譜》稱其為「知覺」,現代太極拳界則普遍稱這「觸」為「聽勁」。這種「因觸而動」是太極拳與非太極拳武術十分重大的一個區別,一個主要特徵就是化解敵人的攻擊是「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而己意已動」和「緩應急隨」的。學習太極拳的人在推手中外觀上似乎完全相同的化解動作,有的有立竿見影的化解作用,有的卻毫無化解作用,一個根本性的原因就是有立竿見影化解作用的是「因觸而動」的,而毫無化解作用就是沒有「因觸而動」的主動自動。「因觸而動」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動猶靜」。對於「動猶靜」似乎難以理解,其實這是一種辯證的說法,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動猶靜」其實是並不陌生的。物理學中的動和靜是以某個認為是不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所確定的相對的物理概念,動靜的判斷方法是當某物體與參照物發生相對位置變化了就是動的,不然就是靜的。日常所謂的動和靜都是這樣相對的概念,比如確定公路上的汽車是行駛還是停著,就是以公路等作為不動的參照物;參照物不同,物體被認為的動靜就會不同,如從運輸角度出發以公路為參照物,行駛中汽車上的貨物就是動的,而從相對固定角度出發以汽車為參照物,行駛著的汽車上的貨物就是靜的,從辯證地全方位地看待,這貨物就是一種「動猶靜」的例子。太極拳與所有其他武術相比較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動猶靜」。「動猶靜」的實質就是內家拳所謂的「以靜制動」的一個反映,從力學方面講就是太極拳活動的肢體,總可以從某角度發現其動態中的靜態,實質就是不主動、不用力。楊澄甫先生則稱其為「練太極拳者不動手」。由於「動猶靜」,太極拳任何拳式的動作都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其一、從某角度看,人體的某些輪廓姿勢是基本不變的,人體的某些部位對軀體的相對位置或對其原來的空間位置基本上是不變的。比如從俯視角度看,兩大臂似乎總是呈現著向前圍抱狀的「開合按勢懷中抱」的姿勢,兩大臂與胸部的角度似乎基本上是不變的,兩大臂幾乎沒有明顯的以肩為軸的左右運動;又如從俯視角度看,在右野馬分鬃整個過程中左手臂在原來的空間位置上似乎沒有動,而右手臂對於軀體的相對位置又似乎沒有動;再如拳或掌在運動中與身體的相對位置似乎始終變化很小,即使象搬攔捶拳式搬拳的始終,這拳與胸部的相對位置幾乎始終沒有變,而這捶拳,大部分過程中這拳與胸的輪廓相對位置也沒有變。這就是一種就相對位置幾乎沒有變化的雖動猶靜。其二、練拳中手腳的動作是被動地被由腳而起傳遞而至的內力即「如練一氣」所催帶動的,練拳中手腳的內外旋也都是因為「如練一氣」和軀體運動的影響而被動發生的,手腳本身並沒有主動自動;而由腳而起之內力又是小腹丹田部的內力沉降引起腿發力所發生的,小腹丹田部的內力又是由於頂勁和氣沉丹田所引起的,而頂勁和氣沉丹田又是由全身松沉和地心引力等所引起的,因而人體所有部位雖然都在運動,但似乎都是被動的,其本身都沒有動,這是一種靜態與動態互存中的雖動猶靜。其三、太極拳發勁瞬間,手臂移動很少,甚至幾乎是不動的,這是因為實質為「氣」的強大內勁的傳遞需要這種狀態,這也是一種動態與靜態互存的雖動猶靜。其四、手臂及全身是借人之力隨人而動的,與人接觸的手臂是不主動自動的;練拳中則是以適當的慣性模擬與人接觸的隨人而動,手臂也是沒有主動自動的,這也是一種動態與靜態互存的的雖動猶靜。在推手中,如果攻擊一方接觸的是另一方的手臂,另一方雖動猶靜的化解會使得這一方明顯地感到其所攻擊的手臂雖然在動,但手臂是沒有絲毫主動自動的。這是很顯然的「動猶靜」實例。「雖動猶靜」使得太極拳成為了「靜中之動」、「動中之靜」、「似動似靜」,從而能夠使得在練拳中追求精神的十分松靜,全身肌肉的十分鬆弛不用力,既體力消耗很小又具有一定的運動量,這樣不僅對健身益壽十分有利,而且其武術應用尤其由於能夠使人「如捕風捉影處處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蘆終不得力」,因而令人感到莫明其妙,這正是太極拳與眾不同的「神奇」之處。這種「雖動猶靜」充分體現了內家拳的「以靜御動」,是太極拳的精髓,太極拳最根本的特性和奧妙也正在於此。【考辨】《乾隆抄本》、楊氏《太極拳使用法》和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中,上句都相同。後句在李亦畲先生贈郝和先生抄本中為「因敵變化是神奇」,其它本均為「因敵變化示神奇」。【原文】B4 勢勢揆心①須用意②,得來不覺③費工夫④。【字詞注釋】①揆心——「揆心」即「揆於心」,「揆」之義為度量、揣度等,如《漢書·董仲舒傳》:「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質諸人情」。上文中「揆心」被引申為指在心裡分析、揣度。②用意——「用」是指使用、施展。「意」指精神功能。③不覺——「不覺」有多義,可表示沒有發覺,如漢·張衡《東京賦》:「放心不覺樂而無節。」又可表示想不到,如《水滸傳》二回:「不覺荏苒光陰,早過半年之上。」清·古奘《山行》:「偶然乘興往,不覺入雲深。」上文中之「不覺」之意為始料不及,一般人想不到。④工夫——所用的時間和精力。如《抱朴子·遐覽》:「藝文不貴,徒消工夫。」【語法修辭分析】「得來」的賓語「用意」和主語「習練者」均被省略。【今譯】在心裡細細分析十三勢長拳的每一勢動作都是由意所支配的,獲得這種本領,想不到是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精力的。【探討】「勢勢揆心須用意,得來不覺費工夫」反映太極拳達到懂勁以後每勢每式都是「意」作用的結果,這種「意」的獲得是十分不容易的,所以這「意」不是日常的思維意識,因為日常的思維意識之「意」對於誰都是不需要經過專門學習、不需要化費想不到的工夫去練習而能夠做得到的。這種「意」應該就是《楊氏老譜·太極懂勁解》所說的「無須有心之運用耳」之「意」,就是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說的「心中不知」之「意」,就是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所說的「有意無意」、孫祿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所說的「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之「意」,這句話中的「用意」指的就是「用真意」。所謂「真意」就是指不需要思維意識活動、沒有意識活動的「意」,相當於是近現代催眠術研究中的所說的不經過意識支配的潛意識、條件反射,練拳用「意」就是要達到不假思索地完成動作。《楊氏老譜·太極懂勁解》指出能夠這樣進行武術活動是太極拳所謂「懂勁」的重要標誌,這種功境是需要有很大的毅力和化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孜孜不倦地去實踐和體悟才能達到的,沒有這樣經歷的人是想不到的,所以是「得來不覺費功夫」;這種功境也是許多中華武術所追求的。當然各種拳術所追求真意支配的具體內容是不同的。然而,這種「真意」的獲得是必須經過相當時間的日常思維意識的工作才能形成的,「勢勢揆心須用意」也反映太極拳懂勁之前的初學階段每勢每式也是必須使用日常思維意識的,比如在一定心靜前提下有意識地專心地記憶、回憶動作,指導動作、想像動作的用途等等,由這樣的方法來形成潛意識。然這種「用意」是初步的、臨時的、過渡的,不是太極拳所要最終追求的「用意」。因此,這「勢勢揆心須用意」的「意」既是包括了初學時日常的思維意識,但主要是指先天的「真意」。「用意」功夫如何才能「得來」呢?那就是《三十七周身大用論》首句所說的「一要性心與意靜」,也就是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說的「澄心息慮」,這是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多次反覆強調的太極拳鍛煉頭等重要的功夫。具體地說,無論在初學還是十分熟練,都要首先追求心靜,而到了十分熟練以後,還要逐漸追求精神安靜至不假思索,即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說的「無須有心之變化」。對此,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還具體地說:「練太極拳的,胸中是渾然一氣的,是無所為的,是泰然的,不能專想某一手一勢的作用;如想每手每勢的作用,那就用意不均勻了,那拳意也就始終不會上手了,不會發現了;拳意不上手,靈感沒有,將來在用的時候,就不能聽勁,聽不了勁,也就取不了勝。」「用意」功夫獲得以後是怎樣一種情況呢?那就是會出現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說「無須有心之變化」與「心中不知」的情況,在武術實戰中,會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的「未來未見之事若有所知、恍然若明,如這種情況不知是什麼道理,是人的靈機充實了以後,自然而產生的嗎?是以往情形事迹而推斷出來的嗎?不得而知。」就是說能夠象預先知道了對方意圖的感覺,並且會不需要思索地自動作出最佳武術反應來;其實這是一種速度極快神經反應的反映,由於實在太快了,以至於使人產生了似乎是預知的錯覺和不知道自己的動作是如何完成的感覺。太極拳鍛煉到了這種地步,練拳時由於大腦的十分入靜,使體內發生了十分有利於提高生命質量的變化,在由於局部不用力的低體耗運動協同作用下,從而激活開發出人的一些潛能來而發生了高效的祛病延年、健身強體的效果,也就是《楊氏老譜·太極懂勁解》所說的到了懂勁階段的「性命葆真矣」。由此可見這「用意」對於太極拳健身和武術功效的作用之大,所以,太極拳鍛煉是應該「須用意」的,而且要尤其投放大量的時間精力。而這「用意」鍛煉既關係到「神內斂」,又關係到「氣遍身軀」,是太極拳能獲得其神奇的健身益壽與武術功夫的一個奧秘,是太極拳的精髓所在。現存太極拳經典最早明確提出「用意」的文獻就是《十三勢歌》,其次出現「用意」的是李亦畲先生約作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的《五字訣》,最後尤其著名和影響最廣泛的是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所提出的「用意」。李亦畲先生對其《五字訣》中所說的「用意」之含義在《五字訣》中解釋為是「須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相當於現在所說的「聽勁」,與《十三勢歌》中所說「用意」的含義有些差異;而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所說「用意」的含義與《十三勢歌》中所說「用意」的含義是完全相同的。現代太極拳界普遍所說的「用意不用力」中的「用意」則都是源於楊澄甫先生的《太極拳術十要》。現代太極拳界的不少人把「用意」之「意」理解為日常的思維意識,還有把「意」說成是一種力量,這些都是與太極拳經典相違背的,是錯誤的。【考辨】上句的前一句《乾隆抄本》和陳微明先生《太極拳術》中均為「勢勢揆心須用意」,而楊氏《太極拳使用法》和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中則均為「勢勢存心揆用意」。後一句楊氏《太極拳使用法》中為「得來不覺費功夫」,其它本均為「得來不覺費工夫」。對於表示時間精力,「功夫」與「工夫」完全同義而屬於通用。【原文】B5 刻刻①留心②在腰間③,腹內松凈氣騰然。【字詞注釋】①刻刻——即每時每刻,如《醒世恆言》卷十九:「大恩未報,刻刻於懷。」②留心——即關注,如《文子·微明》:「聖人常從事於無形之外,而不留心於已成之內。」所謂「留心」也就是「用意」。③腰間——指腰際部位,主要是指腰脊。【語法修辭分析】兩句歌文是一個整句,不能當作兩個意思,這一整句省略了主語「十三勢長拳學練者」和有關虛詞。句中「刻刻留心」的賓語是「腰間腹內」。而「松凈氣騰然」的主語也是「腰間腹內」,就是說「松凈氣騰然」是「腰間腹內」共同的謂語。【今譯】要時時刻刻關注腰間腹內的十分放鬆和氣的運動。【探討】對於太極拳,人體小腹的丹田部位和腰脊部位是身軀中原動力的始發部位,小腹丹田就象是發電機;腳是動力的轉換處,就象是電動機,而腰脊則是向腳輸送原動力與向全身輸送內勁的總樞紐;或者說丹田部位就象是自來水公司的水塔,腳是自來水公司的總輸出管道口,而腰脊則是自來水公司的總開關。上述兩句歌文闡明了處於人體腰間的丹田和腰脊對於太極拳的重要關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也多次提到練拳要注意丹田與腰脊;傅聲遠先生在《論楊式太極拳練習法》的一段話也反映了近代太極拳家對於腹部的認識:「太極拳之動作以腹為主,腹為人身最中處,此處一動全身無不動矣……太極拳動作之發動以腹(丹田)為主,不用劇烈之力,全身之動作無有不到。」有的拳家將丹田部位形容為「腹球」,肢體的任何動作及勁力的發生均與「腹球」關係重大,這些都反映了「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是貫串古今的一個太極拳真傳。「虛胸實腹」是中華許多武術拳種所遵循的重要法則,也是道家內丹功的重要法則,其出處是《老子》第三章的「虛其心,實其腹」。當然,道家與武術對丹田重視的具體內容是不能等同的,是有所區別的,然而抽象的原則是相同的。那就是「實其腹」是以「虛其腹」為基礎的。太極拳之所以全身的動力源在小腹丹田部,是由於小腹丹田部的氣最能不斷「鼓盪騰然」,就是「實腹」;而這「實腹」必須以「腹松凈」或「腹松靜」也就是「虛腹」為條件的;腹內只有越松凈,即越「虛」,「氣騰然」的強度才能越大,腹也才能越實;腰脊也是如此,實質為撐脊的所謂「命門後突」就反映了「實腰」,沒有「實腰」也就沒有了太極拳的所有動作,但「實腰」又必需腰的十分放鬆也就是「虛腰」,所以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將「松腰」列為其中之一要。這一相反相成的現象也就充分體現了老子「有無相生」的自然辨證法。所以,「腰間腹內松凈氣騰然」是對武術之「虛胸實腹」的辨證闡釋。【考辨】《乾隆抄本》、楊氏《太極拳使用法》中,上句都相同,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中上句的後一句則為「腹內松靜氣騰然」,古代的「靜」也可以表示乾淨,如《國語·周語中》:「靜其巾冪。」唐·杜甫《渼陂行》:「菱葉荷花靜如拭。」所以,「腹內松靜氣騰然」中的「松靜」與「松凈」是字異而義同的,因此,「腹內松凈氣騰然」與「腹內松靜氣騰然」也是相同的。【原文】B6 尾閭①中正②神貫頂③,滿身輕利④頂頭懸⑤。【字詞注釋】①尾閭——「尾」指動物尾巴,由此引申為稱事物的末端,如《史記·張儀列傳》:「乃令工人作為金斗,長其尾,令可以擊人。」也引申為指江河的下游,如《惠子》:「昔王季歷葬於渦水之尾。」也引申為指邊緣,如《列子·湯問》:「遂率子孫……箕畚運於渤海之尾。」另還引申為指終了、未了等義。「閭」最初可能泛指門戶,如《荀子·大略》:「慶者在堂,吊者在閭。」後引申為指民戶聚居處、里巷,如《周禮·地官·閭胥》:「閭胥各掌其閭之徵令。」又引申為指里巷的大門,如《書·武成》:「式商容閭。」又引申為指聚集,如《莊子·秋水》的「﹙天下之水﹚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等。《莊子·秋水》中的「尾閭」指古代傳說中許多支流彙集到某地一江河通泄於大海之出口處。古人有用自然景物命名人體部位和穴位的習慣,如前額中央被稱為「天庭」,下巴被稱為「地閣」;又如人體穴位中的天柱、神闕、神庭、靈台、靈墟、中庭、玉堂、步廊、湧泉、華蓋等也都是用景和物命名的,古人可能將肛門與江河之出口處相聯想,而至遲唐宋時的古人已經將肛門之後尾骨之前的長強穴稱為「尾閭穴」了﹙見《實用針灸辭典》、《中國針灸大辭典》等,引自《針灸經穴圖考》﹚,如宋·張伯端《悟真篇》中卷第五十:「房中空閉尾閭穴,誤殺閻浮多少人。」文中的「尾閭穴」就是指長強穴;「尾閭穴」又簡稱為「尾閭」;如明·楊繼洲《針灸大成·卷七·督脈經穴主治》:「默想黍米之珠……緩緩納入丹田,衝起命門,引督脈過尾閭,而上升泥丸」;脊椎下端的尾椎骨因在肛門近端,因而至遲在唐宋時也已經被稱為了「尾閭骨」,也簡稱為「尾閭」﹙見《中醫大辭典》﹚。在宋代的《悟真篇》和明代的《針灸大成》等文獻中,「尾閭」已經沒有了「江河之水彙集入海之處」之義了,在當時的中醫與道教文獻中,「尾閭」就是直接指尾骨或長強穴。當人體直豎站立時,由於人體脊椎的骶曲,尾骨下部從側面看總是彎向前方的,所以從側面看,人體直豎站立時﹙矢狀面的﹚尾骨是不可能垂直向下的,也就是任何人的尾骨都不可能「中正」或「正中」的;由於尾骨位於脊椎的最下端呈遊離狀態,其本身是不能左右轉動或前後擺動的,從前面看,可以反映人體﹙冠狀面﹚脊椎的正斜;而尾骨略微的左右歪斜和前後偏傾,人體脊椎的上部就會發生很大的歪斜俯仰,所以,上文中的「尾閭」顯然是借代指整條脊柱,是不能再理解為「尾骨」的了。這就象「大興土木」一語中的「土木」已從指「泥土木頭」轉移為指「建築工程」,而不能再理解為「泥土木頭」了;還有如唐·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沉船側畔千帆過」中的「帆」是借代指船,不能將其僅僅理解為「帆」了。現代太極拳界有人將「尾閭中正」解釋為「尾骨中正」,這是錯誤的。現代太極拳界還有人將「尾閭中正」中的「尾閭」解釋為「排泄海水之處」,或解釋為由「排泄海水之處」引申而來的都是錯誤的,因為莊子「尾閭泄之」之「尾閭」與「尾閭中正」中的「尾閭」,詞義已經發生了很遠的轉移,兩者是沒有引申關係的。這就象「小姐」一詞,宋時是對樂戶、妓女的稱謂,並沿用至清代;而古代也有稱縉紳、仕宦家的青少年女子和未婚女子為「小姐」的,如元·王實甫《西廂記》一本楔子:「只生得個小姐,小字鶯鶯。」妓女之「小姐」與縉紳、仕宦家女子之「小姐」這兩個詞就沒有引申關係的,而是屬於詞義的很遠的轉移了。②中正——「中」有多義,有指居於中間、中央的,如《孟子·盡心上》:「中天下而立。」又指正,如《晏子春秋·問上十六》:「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又指合適,恰當,如《戰國策·齊策二》:「是秦之計中,齊燕之計過矣。」 「正」也有多義,有表示當中,不偏的,如《周禮·春官·典同》:「凡聲,高聲琨,正聲緩,下聲肆。」又指直,不彎曲,如《書·說命上》:「惟木從繩則正。」又指端正,不斜不歪,如《論語·鄉黨》:「席不正不坐。」 「中正」常指得當,不偏不倚,正直,如《書·呂刑》:「明啟刑書,胥占,咸庶中正。」《管子·五輔》:「中正則雅。」上文中的「尾閭中正」即指人的脊柱骨不偏不倚,就是指「脊柱中正」,或稱為「立身中正」。「中正」與「正中」在古今漢語中都可用作同義詞,如《易傳》中出現了11個「中正」和2個「正中」,它們的詞義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也可以將「尾閭中正」稱為「尾閭正中」,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之《十三勢行功歌》中就是「尾閭正中」。但歷史上,「正中」一般指正當中,如明·謝肇淛《五雜沮·地部一》:「今天下之勢則似荊襄為正中。」又稱中午,如《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昆吾,是謂正中。」當然,「尾閭正中」中的「正中」不能理解為正當中,結合有關太極拳的歷史文獻絕大多數都為「尾閭中正」,所以「尾閭中正」之稱較為合適。現代太極拳界個別人認為「尾閭中正」之稱謂是錯的,「尾閭正中」是對的;又有認為「尾閭正中」比「尾閭中正」合適;這些認識是根本沒有語言學根據的,是錯誤的。③神貫頂——「頂」即頭頂;由於精神昏糊、不悅常被稱為「精神低沉」;所以「貫頂」是形容精神之「提起」,表示精神清醒、愉悅;精神之處所在上,「貫頂」中所包含的精神向上就是指精神歸聚其所而安靜無拘束的清醒;所以,上文中之「神貫頂」是對張三丰歌訣中的「神內斂」﹙A2·1﹚、王宗岳注文中的「虛靈」 ﹙A1·1·1﹚的另一種稱謂。④輕利——「輕」有不費力之義,如唐·杜甫《江漲》詩:「輕搖逐浪鷗。」又有靈巧、輕便義;「利」有迅疾、方便等義;上文中之「輕利」有不費力、靈活之意,是對上文所說的「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少滯;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的概括。⑤頂頭懸——「頂頭」即頭之頂部,與「頭頂」完全同義,「頂頭」是「頭頂」的錯序措詞。「頂頭懸」之意為頭頂如被懸提,因而既不能上升又不能下降,這是對古歌訣中的「順項貫頂」﹙A1·1﹚、王宗岳注文中的「頂勁」 ﹙A1·1·1﹚、「提頂」 ﹙A1·2·1﹚的另一種稱謂。【語法修辭分析】這兩句歌文為分承句,「尾閭中正」與「滿身輕利」相承接,「神貫頂」則與「頂頭懸」相承接,應理解為「尾閭中正滿身輕利,頂頭懸神貫頂」【今譯】脊柱中正自然豎起就能全身肢體輕靈圓活地運化,頭頂懸豎就能精神提起安靜清醒。【探討】這句歌訣指出了太極拳的又重要特性,就是《十三勢行功心解》所說的「立身須中正安舒」,《三十七周身大用論》所說的「三要喉頭永不拋,問盡天下眾英豪」也是反映了這一特性。「立身中正」也就是「尾閭中正」的主要特徵是包括頭容端正的脊柱自然直豎;「頂頭懸」指的是「虛領頂勁」是「立身中正」的一個部分。「尾閭中正頂頭懸」既是太極拳沾粘連隨與發勁的必需,同時又是正確的沾粘連隨與發勁的必然結果。所以,「尾閭中正頂頭懸」也是太極拳諸多要領的綜合反映,並不是單單的刻意講究身軀直豎。近代不少太極拳前輩指出:所謂的「立身中正」主要是指身體重心穩定,就是身體實際重心總落在下支撐面的中點,也就是說「立身中正」是身體重心最穩定的反映。由此可見應該毋庸置疑地認為身軀自然豎直是「立身中正」最經常的重要的形式,但不能認為身軀自然豎直是「立身中正」唯一的形式。因為決定一個物體的重心是不是穩定,除了幾何形狀,還有物體各部分重量的分配。人的身體各部分重量雖然基本不變,但是,人的內力變化是可以引起重心位置改變的。所以有的情況下,雖然身軀並不符合豎直,但由於內力的影響、動態中各種合力的影響等,並沒有豎直的身軀也起到了身軀自然豎直的效果。但這並不等於任何情況下,斜的身軀總是屬於身體重心最穩定的,尤其是身體中沒有內力變化的靜態姿勢,斜的身軀不僅往往身體重心不可能最穩定,而且,脊柱不可避免地承擔著橫向的負擔,身軀肌體是不可能很放鬆的,這也就是說,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斜的身軀總是屬於「立身中正」的。如果一個套路,身軀始終是明顯前傾的,這就是明顯違反「尾閭中正」而不利於「滿身輕利」的,因此,太極拳鍛煉應該盡量在符合各種要領的前提下,自然地形成身軀自然豎直。太極拳的「立身中正」應該體現「以靜御動」,在放鬆的前提下保持穩定的持續,身軀就象是安置在兩胯這條船上的集裝箱而不主動、自動,這也是太極拳「立身中正」的重要內容之一。如果身軀形態不斷主動自動地波浪形地前傾後仰、左右扭轉地變換,必然不利於和不符合內家拳「以靜御動」之「滿身輕利」。有的人練拳時身軀上部忽地向側方一移,雖然兩肩仍是相平的,卻是局部主動的反映,而且身軀的放鬆被破壞了,動態的含胸拔背、命門後突等根本也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對於太極拳而言,這種練拳方式也是很錯誤的。【考辨】《乾隆抄本》、楊氏《太極拳使用法》中,上句的前一句都為「尾閭中正神貫頂」,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中,上句的前一句則為「尾閭正中神貫頂」。對於表示端正直豎,「中正」與「正中」完全同義。【原文】B7 仔細留心向①推求②,屈伸開合③聽自由④。【字詞注釋】①向——介詞,表示動作的對象,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對」。②推求——尋求、探索,如《後漢書·王烈傳》:「烈使推求。」上文中之「推求」指研究、琢磨、體悟等。③屈伸開合——「屈伸」包括了王宗岳注文中的「隨屈就伸」,也就是沾粘連隨;「開合」是武術中常用的術語,指展放和收縮,不同的武術拳種有不同的概念,太極拳的「開合」主要是指「內開外合」,是由內及外的,也包括了沾粘連隨;而太極拳的發勁也是「屈伸開合」的反映;因此,十三勢長拳的所有動作都可以用「屈伸開合」來概括,所以,「屈伸開合」是借代指太極拳的所有活動。④聽自由——由己作主,不受限制和拘束,如南北朝《孔雀東南飛》:「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聽」為任憑之義,如《莊子·徐無鬼》:「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上文中之「聽自由」也就是王宗岳所說的「從心所欲」,是太極拳達到「懂勁」之後的功夫境界。【語法修辭分析】「仔細留心向推求」中的介詞「向」所涉及的內容﹙即以上B1至B6所闡述的內容﹚被省略。【今譯】仔細潛心地對上述法則進行推研,就可達到屈伸開合從心所欲的懂勁與神明的水平。【探討】太極拳鍛煉的目的是要「由著熟而漸至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達到「從心所欲」,也就是「聽自由」。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須一絲不苟地遵循太極拳的各種法則要領,但是形成文字語言的法則要領是具有一定抽象性的,雖然有的為太極拳所獨有的,但有的也可以用以表述非太極拳的概念,所以是應該「仔細留心向推求」的。太極拳的「屈伸」包括了「緩應急隨」的「隨屈就伸」,也就是「沾粘連隨」,與非太極拳的「屈伸」是不一樣的。那麼,太極拳的「開合」是指什麼?太極拳的「開合」有多種所指,「開合按勢懷中抱」也就是手臂的「掤勁」是太極拳特徵性的「開合」;太極拳的「開合」表現為展放和收縮,而且如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所說的「所謂開者,不但手足開,心意亦與之俱開;所謂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與之俱合」,十分清楚地反映了「開合」包含了手足的向外擴展運動和向內的收縮運動,語中所說的「心意」其實是還包含了胸脊,就是說太極拳的四肢「開合」都是軀體運動的體現和延伸,就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的「如一勢之開,不但四肢開,而心意胸脊必先為之開;如一勢合,不但四肢合,而心意脊部必先為之合,凡一切動作必須由內達外」,這段話清楚地說明了無論是開是合,都是胸脊首先動作的,而太極拳的動作是「開」是「合」,也可以以胸脊的感覺來判斷,胸脊主要是撐開的感覺那就是「開」,胸脊主要是裹攏的感覺那就是「合」;也可以這樣認為:一個動態的含胸拔背就是一個開合。所以,太極拳的一個拳式往往有幾個開合,有的動作先開後合,有的動作先合後開;太極拳所謂的「吞吐」其實也是「開合」,「吞」往往屬於先開後合的,而「吐」往往屬於先合後開。由於一個詞往往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地因人而異,不同的人可以用同一個詞表示不同的概念,「開合」也是如此,比如攬雀尾的按,有人著眼於手與身體的距離關係表示為「開」,而又有人著眼於兩手的距離關係而表示為「合」,所以,對於有些「開合」的表述,必須弄清楚其著眼點,「開合」畢竟是具有一定抽象概括的詞。根據太極拳「根於腳」的特性,太極拳的「開合」應該是全身整體性的。金仁霖先生就指出太極拳的「開合」是由下而上發生的,具有「里開外合」的特性,就是里開之後必定外合。具體地說,「里開」是從下往上開,就象整個人緊貼擁抱著一個漸漸膨脹擴大的氣球,擁抱者的腿、腹、胸就依次向後貼,再而,胸的兩外側向外擴大,但由於背脊向後靠而使得小臂在前方合攏了,從而又形成了「前合」;所以,太極拳開的兩手臂無限延長線必定會相交。由下而上的「里開外合」反映了「如練一氣」的由下而上,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是「屈伸開合」的表現。具體地說,太極拳每一個手臂的開,都是由下而上再由胸脊開始開,手臂的外側和背脊就象是自行車的外輪胎,手臂的內側和胸部就象是自行車的內輪胎,開就象是內輪胎被充氣,隨著充氣,內輪胎擴大擠向外輪胎,使外輪胎不斷擴大,因而含胸拔背尤其地加強,促使兩手臂均勻地向四面八方擴張開,但不論如何地開,都包含著合,不會出現兩臂向背脊方向反張,如不論倒攆猴拳式中兩臂向前後張開135°還是似乎成了180°,其實兩臂仍然如擁抱著一個大球,因為這兩臂是自行車輪胎的一部分,如果出現兩臂向背脊方向反張或伸直,那這是散而不是開了;每手臂的合都是由下而上由胸脊開始合,兩手臂也是均勻地由外向內收攏,不會出現肘部或大臂進入了胸部,不然的話,那不是合而是癟了。又如單鞭的兩手雖然很開展,但仍然如擁抱著一個十分大的球,這樣的拳式才存在著太極拳的武術價值,因為套路中的拳式往往是實際應用適當的誇張,單鞭的勾手主要是承擔著捋化作用,而豎掌主要是承擔著攻擊作用,這個拳式實際應用時兩手的距離是根據實際需要決定的,往往可能還是很小的。如果拳式的開合不具有這樣的特徵,那就不是太極拳的開合。比如有的人單鞭拳式的完成時,從俯視角度看,推掌的大小臂和勾手的大小臂各都是一條直線,這樣兩手臂的無限延長線必定是不可能相交的,這樣的姿勢是難以實現太極拳特有武術作用的,就不是太極拳的拳姿。所謂的「屈伸開合」顯然就是表示太極拳外觀上的全部姿勢動作,但歌訣要闡述的是:只有「仔細留心向推求」了,這「屈伸開合」才能「聽自由」;這「仔細留心向推求」也是歌訣首句所說的「十三總勢莫輕視」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勢勢揆心須用意」的內容。那麼,「向」什麼呢?就是「向」從歌訣第二句至第十二句的「命意源頭在腰隙,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少滯,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勢勢揆心須用意,得來不覺費功夫,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凈氣騰然,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這些要領,也可以用「腰為主宰、氣為旗、左宜右有虛實處、一羽不能加、雖動猶靜、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立身中正、虛領頂勁」等等來表示,其實歌訣第二句至第十二句所述及的這些要領是太極拳所有要領的框架,涉及到了太極拳古拳譜所闡述的內外表裡方方面面無論巨細的各種要領。歌訣要闡述的就是只有遵循了太極拳的這些要領,太極拳的「漸至從心所欲」才能實現。【考辨】《乾隆抄本》、楊氏《太極拳使用法》和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中,上句都相同。【原文】B8 入門引路①須口授②,工夫③無息法自休④。【字詞注釋】①入門引路——「入門」即進門,語出《論語·子張》:「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後又引申為指學習學問和技藝的初步得到了門徑,如宋·陸遊《跋蘭亭序》:「觀《蘭亭》當如禪宗勘辨,入門便了。」 「引路」意為帶路,如唐·劉禹錫《答張侍御賈喜再登科》詩:「春風引路入京城。」②口授——指口頭傳授,如《漢書藝文志》:「仲尼思存前聖之業……有所褒諱貶損,不可書見,口授弟子。」借代指老師親自教導示範的帶領。③工夫——造詣、本領。如唐·韓偓《商山道中》:「始知名畫有工夫。」④自休——「休」有完結之義,引申為表示完成,是對「工夫無息」的說明。民國時,有的拳譜轉抄將「自休」改為了「自修」,「自修」就不是原作之「完成」的意思了。【語法修辭分析】「入門引路」前省略了其主語「初學者」。「口授」 前省略了其主語「老師」。「工夫」的主語「十三勢長拳」和「自休」的主語「學練者」也被省略。後一句中的「無息」與「自休」形成意義相反的對偶,表示功夫的提高的前途既是沒有止境的,又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有一步一步達到的結果。民國時有人將「自休」改為了「自修」,「無息」與「自修」的意義不構成相反,也沒有了前途與結果的對照,因此這種擅自改動是錯誤的。【今譯】十三勢長拳初學入門必須由老師親自口授身傳,入門後的功夫沒有止境,進步的方法就是每一步都要依靠學練者自己去完成了。【探討】幾乎所有的學問技藝學習都是「入門引路須口授」的,這是因為所有的學問即使通過文字閱讀完全可以自學,但是相關聯的許多知識和細節是不可能全部形成文字和由文字表述清楚的,尤其是武術,至今許多內在的東西尚沒有被深入細緻地總結成文字。太極拳的動態外形似乎與有的武術相同,其實與一般的武術有很大的差異,這是因為太極拳的絕大部分動作是屬於沾粘連隨,肢體的動作是既不用力又有力,這樣才能使對方感到「終不得力」,太極拳發勁所使用的力其實是一種傳遞的力量被稱為「內勁」,更是必須有面對面、手把手的教授才能掌握的,所以,自古至今的太極拳是極難自學成功的,一般是不可能自學成功的,雖然高科技發展的將來可能有幫助自學太極拳的手段出現,但至今為止尚沒有這樣的條件。往往有的人僅憑介紹動作的書和教學碟片自學,其中有的人甚至數天至數十天就用這樣的方法將一套太極拳學完,自認為已經完全窮盡和掌握了太極拳,實則是「畫餅充饑」。這是因為太極拳的拳式姿勢動作是可以由舞蹈、體操以及非太極拳武術的方法來完成的,然這樣的太極拳並不是太極拳;而不少介紹太極拳的書和教學碟片是很難進行深入教授的,所以,至今的太極拳學練仍然是必須「入門引路須口授」的。現代太極拳的「入門引路須口授」還應該認識到現代太極拳界存在著許多誤區,比如:㈠簡單地將太極拳當作僅僅是動動手動動腳的健身運動,認為太極拳的全部內容就是不足五十個的拳式姿勢動作,只要動作「規範」、「到位」那就是學會太極拳了,而這「規範」、「到位」又是可以人為規定的,沒有與借人之力隨人而動的沾粘連隨有關的理由,這種規定的著眼點與舞蹈、體操、戲劇武打相同主要是觀賞效果,與其它武術比較,也僅僅是練習速度緩慢些,實質上就是將太極拳當作一種舞蹈、體操、戲劇武打性質的有氧運動,或者是一種動作難度較低的、有規定緩慢練習速度的仿武術運動;至於對太極拳健身機理的分析更是與舞蹈、體操毫無二致。㈡口頭上也使用太極拳理論方面的辭句,然有不少辭句的概念被曲解,或者言不符實,尤其多見的是用主動自動來解釋,只要一看其推手,就可清楚了;有不少人將「打人是否能贏」當作了鑒別太極拳的標準,有將使用持續僵拙力、與一般武術無異的擒拿說成是「太極擒拿」的,有將太極拳的發人於丈外視為誇張而代之以許多非太極拳武術拳種所共有必須使用拙力之原地摔跤,將太極拳完全視為了是主動的力量、速度加技巧的武術。㈢把是否有道家內丹功當作了鑒別太極拳的標準,其實中華武術中有不少非太極拳拳種都是以道家內功為基礎的;還有以是否用《易經》理論解釋拳理當作了鑒別太極拳的標準,將歷史上著名的《易經》學者都當作了太極拳家,其實,幾千年來,《易經》是中國各種文化﹙包括各種拳種﹚共同的哲學指導理論,比如八卦掌、形意拳、八極拳等等都是如此,尤其是自古以來的讀書人至少大多數都精通《易經》;更有一些人畫蛇添足地將太極拳強加上了原本沒有直接關係的一些理論和玄化的東西自欺欺人。㈣有的人認為要對太極拳古代經典理論進行認真的疏理,要將古代經典理論中有的觀點修改和否定;甚至還有人認為「對於古典太極拳論,只能批判地吸收,取精棄粗,使古為今用」,於是用非太極拳的觀點批判王宗岳「有嚴重的宗派門戶觀點,技術上有片面的主張」,從而將太極拳的精奧當作「形而上學」來批判;他們不知道太極拳古代經典理論中任何一句的被修改或否定都是對整個太極拳的否定。㈤有的人認為太極拳要不斷創新發展,比如嘗試同其他武術混合或結合起來練;又有人認為太極拳應該是中華武術的代表,拳術中應該有各種武術的成分和反映等等。這種認識客觀上是要將太極拳加以扼殺;其中有的人對太極拳根本還沒有理解就自認為是太極拳的資深專家,躍躍欲試地想改造太極拳,其實王宗岳所說的「無極而生」和《授秘歌》所說的「無形無象」,已經十分明白地啟示太極拳是有無窮的可以發展變化的,但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如何發展其本質是不變的,太極拳既然是「無形無象」,當然完全可以容納其他武術的一些東西,但是這容納是指可以將不少拳術中的某些動作改造為太極拳的動作,不是說可以照搬兼容其他拳的動作,所以許多太極拳前輩都指出太極拳是不能與其他拳同練的,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就多次強調「練時不可參雜外功之思想,否則必流入歧途;練此功不可與外功拳兼行並練,否則徒勞而無功」、「硬拳不宜同太極拳兼行並練也」,不然就必然會「將太極拳弄成兩種混合勁的運動,以表面看之好象是太極拳,如在內容上體會則無太極拳滋味。如這樣太極拳的人去擔任太極拳教師,那樣必定以誤傳誤,收不到太極拳的效果……不知者以為是太極拳已大量的推廣了,但有心人正恐其教人愈多而太極拳失傳性亦就愈大,恐不到十年,吾們的先輩幾千年來苦心發明創造出來的太極拳體育就要經吾們的手將他失掉了,豈不可惜。」由此可見一個人是不可能將太極拳家與非太極拳都兼得精通的。如果一個人既會太極拳又會其他武術,那麼,要麼這個人兼練的其他多種拳都被改造成了太極拳,要麼,這個人根本沒有學會太極拳。孫祿堂先生兼太極、形意、八卦,然他的形意、八卦都已入於化勁,也都達到了不著力,實質上都已成了太極拳。李瑞東先生雖然溶合了多種拳術,但也都用太極拳作了改造,所以才稱為「李派太極拳」。㈥有人認為太極拳應該有統一的標準模式,這種認識正好與《楊氏老譜》所說的「萬不得有一定之架子」相反,這就如同書法,每一體中的每一字並非只有一種寫法,如果說要將顏體書法定一個統一標準模式,顏真卿作品中每個字的多種寫法只保留一個,其它都淘汰,這種統一的標準模式不是十分荒謬嗎?還有人認為酷似楊澄甫先生的拳架才是「正宗」、「純正」,實際上是把楊少侯、楊鑒侯、楊班侯、楊露禪等所傳下來的拳都劃為了不正宗、不純正,也是把太極拳學練的不斷深造否定了。在上述這樣的情況下,太極拳傳承在現代的「入門引路須口授」尤其比一般學術和武術的「入門引路須口授」還要不容易,因為不少被稱為的「太極拳家」其實名不符實;不少太極拳傳承者的太極拳技藝並不純粹,不少認識是自己悟出來的,有悟對的,也有悟錯的。有不少人初學往往與各種碟片中的、網上的錄象作對比,以自己的水平來決定取捨,結果是人云亦云,改來改去,學練了多年,還在原地踏步。應該認識到現代學習太極拳畢竟與近代和古代有了很大的不同,如現代文字的表述遠比古代文字能夠更具體細膩,現存的各種太極拳經典著作也都全部公開於世了。所以,現在學習太極拳,對於「入門引路須口授」最好還是先對太極拳經典理論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只有對太極拳經典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比較正確地鑒別那些人可以作為老師,老師的哪些「口授引路」是符合太極拳的,從而自己應該虛心誠懇地遵循老師的教授不折不扣地學練,這樣,刻苦學練才不會成為瞎練,太極拳學習才能真正的「入門」。【考辨】《乾隆抄本》中上句為「工夫無息法自休」。楊氏《太極拳使用法》中上句為「功夫無息法自休」。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中上句為「功用無息法自休」。李亦畲先生贈郝和先生抄本中為「工用無息法自休」。對於表示造詣與本領,「工夫」與「功夫」完全同義而屬於通。【原文】B9 若①言體用②何為準③,意氣君④來骨肉臣⑤。【字詞注釋】①若——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至於」,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如《左傳·哀公十四年》:「若以先臣之故,而使有後,君之惠也。」②體用——「體」指內容,如《左傳·閔公元年》:「六體不易,合而能固。」引申為指效法、取法,如《禮記·喪服四制》:「﹙禮之大體﹚體天地,法四時。」「用」指施行、行動、行事。「體用」指本體和作用,如《參同契》卷下:「春夏據內體……秋冬當外用。」唐·元稹《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策一道》:「是用發懇惻之誠,咨體用之要。」上文之「體用」應是指平時的學習鍛煉。③准——水之平稱「准」,也指其它物體的平,如《周禮·考工記·輈人》:「輈注則利准,利準則久。」之後引申為指標準、準則,如《荀子·致仕》:「程者物之准也,禮者節之准也。」上文之「准」指學練十三勢長拳必須遵循的綱要性的法則、準繩。④意氣君——「意氣」指精神,比如「意氣風發」之「意氣」。「意氣」中的「氣」是精神的意思,與「氣遍身軀」之「氣」是兩個概念;「君」指古代大夫以上的統治者﹙包括帝王、諸侯﹚等,引申為指主宰、統治,如《書·說命上》:「天子惟君萬邦。」引伸為指第一位的。⑤臣——古代稱國君所統屬的民眾、官吏等,引申為指配屬,如《禮記·樂記》:「宮為君,商為臣。」引伸為指第二位的。【語法修辭分析】前一句「體用」之定語「十三勢長拳」和後一句「意氣」與「骨肉」之定語「十三勢長拳練用者」均被省略。「意氣」是借代「心」,「骨肉」則是借代指肢體動作。【今譯】至於說到十三勢長拳的學習鍛煉以什麼作為綱要性的準繩呢?那就是精神、神經的鍛煉是實質,是為主的;肢體動作的鍛煉是形式,是輔助的。【探討】太極拳鍛煉其形式是運動,而運動所需要的肢體活動必須要消耗體力、要有骨骼和肌肉參與,但太極拳先人認為對於有關骨骼和肌肉的鍛煉不要當作為主導的,具體地說不要追求主觀主動的技巧,不要過分太追求肌肉的結實。肌肉結實可以使得人的體重增加,比如央視武林大會上習武打擂者體重有二百三十斤以上的,體重增加了,人的沉穩度也能增加,骨槓桿性質力量的攻擊強度也能增加,但比較一般人而言,心臟的負擔也加重了,人容易疲勞,動作的反應靈敏程度也下降了,所以對於人體健康和武術也有弊端。太極拳追求的力量是傳遞性質的,正常一般的肌肉結實已經足夠了,而太極拳又尤其追求在不用一般的力的低體耗之隨人而動中打送上門來的;許多一般武術所十分重視的複雜的主觀主動的武術技巧如果用不恰當是並不能奏效的,而且要消耗較大的體力,所以太極拳不看好這類對於肌肉結實和主觀技巧的鍛煉;當然太極拳也不是排斥這類鍛煉,比如太極拳也有增大關節活動幅度與柔韌性的鍛煉。但一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在鍛煉時間精力的分配上,太極拳先人尤其重視的不是這一類鍛煉,所以稱為「骨肉臣」。不少武術都鍛煉肌肉的緊張,如有一種樁功的鍛煉是每一呼吸就將手臂肌肉用力緊張一次,手用力握緊一次,這樣的肌肉緊張鍛煉能夠促進肌肉結實、增強抗擊打能力;而太極拳正好相反是要鍛煉肌肉的放鬆、鍛煉肌肉的不用力,是要通過這樣的鍛煉使得全身運動肌的肌纖維能夠有較長的初長度,從而肌纖維能夠有較大的伸縮差,使得因此肌肉能夠產生強大的力量,並且能夠高效地傳遞體內的力量;由於全身肌體的放鬆,因此也就有了健身的良好條件。大腦的高度入靜能夠產生促進人體健康、提高人體生命質量和祛病等效果,也能夠提高人的智能和技巧能力,所以,太極拳先人尤其重視大腦高度入靜的鍛煉。但是太極拳是運動,運動所需要的肢體活動又必須要有軀體運動神經的工作;這軀體運動神經的工作往往是由意念也就是大腦思維活動來支配的,這樣精神就不可能達到高度入的靜,但是軀體運動神經也可以由不經過意識的潛意識由條件反射的形式來支配,而且這種支配的靈敏、準確、協調等要超過由意識來控制,當能夠這樣來運動時,太極拳古人就稱其為達到了所要追求的「用意」了;所以,太極拳為了達到精神的高度入靜,就首先要進行培養「用意」的神經鍛煉;這「用意」的神經鍛煉其一是培養能夠不假思索地沾粘連隨,其二是能夠在全身放鬆前提下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地發生和傳遞強大的內勁。因為單單的放鬆是不可能具有使人「終不得力」之沾粘連隨能力的,也是不可能使得肌肉產生強大內勁的,只有「不用力」的放鬆與「用意」相結合,太極拳才會漸漸獲得沾粘連隨能力與真正的內勁。所以太極拳鍛煉將追求精神入靜與培養「用意」的神經鍛煉放在了第一位。只有這樣以「靜」為根本基礎,將精神的高度入靜作為太極拳最根本的追求,才會具有太極拳尤其的健身、祛病、益壽延年與神奇的武術功夫,這就是「意氣君」。可見所謂的「意氣君來骨肉臣」也就是「先在心,後在身」,也就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弗惟外之是鶩,而惟內之是求」。這種觀點與《三十七周身大用論》所說的「一要心性與意靜」是一致的。對這一條法則的遵循,具體地說就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在太極拳鍛煉中一定要在「澄心息慮」的前提下「用意不用力」。【考辨】《乾隆抄本》、楊氏《太極拳使用法》和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中,上句都相同。【原文】B10 想推①用意②終③何在④,益壽延年不老春⑤。【字詞注釋】①想推——即「推想」的錯序措詞,為推研、推究思索之意。②用意——意圖。如《論衡·順鼓》:「說者用意異也。」③終——到底、終究之意,如《墨子·天志中》:「欲以此求賞譽,終不可得。」④何在——原為在哪裡的意思,這裡引申為表示是什麼。⑤不老春——「老」可作「死」的婉辭,如《紅樓夢》十五回:「以備京中老了人口,在此停靈。」上文中的「老」意為消逝、過去。【語法修辭分析】前一句中「用意」的定語「學練十三勢長拳」被省略;後一句中「益壽延年不老春」的定語「習練者」及介詞「使」也被省略。「何在」為賓語「何」前置。古代漢語中疑問代詞作賓語一般前置,如《論語·子罕》:「吾誰欺?欺天乎?」《論語·顏回》:「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史記·項羽列傳》:「項王曰;沛公安在?」按現代漢語語法,上述例句中的「誰欺」應為「欺誰」,「何懼」 應為「懼何」,「安在」應為「在安」。上句中的「何在」就是「在何」。【今譯】推究學練與終生鍛煉十三勢長拳的用意到底是什麼呢?就是使習練者益壽延年,使生命如同永遠不會過去的春天一樣旺盛美好。【探討】這兩句歌文明確指出了十三勢長拳學練的根本宗旨是「益壽延年不老春」。這一思想與王宗岳注文中「以上系武當山張三丰祖師遺論,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的思想是一脈相通的,就是說:武術技藝只是十三勢長拳的載體,「益壽延年不老春」才是十三勢長拳的宗旨即「靈魂」。這是十三勢長拳古代創編者創編此拳術的主要動機,是十三勢長拳歷代隱秘傳承中的一條重要法規和擇徒要則,也是學練者提高武術技藝有密切關係的一條要訣;《楊氏老譜》認為十三勢長拳的宗旨是「盡性立命」正是對這樣觀點的繼承。中華武術中的上百個拳種儘管都反映為搏鬥技術,但很多古人的主要鍛煉目的並不是為了搏鬥,而是將拳術作為了修身養性與延年益壽的載體。孫祿堂先生所說的「拳即是道」就反映了這種情況。太極拳的拳理拳法充滿了老子所總結的「有無相生」自然辨證法,即認為相反能相互促成。凡拳術都耗損人的體能即「耗氣」;而人要「益壽延年」就要補益這生理之氣,太極拳創編者就是立足於「有無相生」的哲理,選擇有耗損人生理之氣作用的十三勢長拳技藝來補益生理之氣,從而借武術鍛煉達到「益壽延年」。損耗與補益是相反的,但又是相互依存的,如《周易·損》所說:「損益盈虛,與時偕行。」﹙大意為:損耗盈餘的和補益虛少的同時進行。﹚這就是說,補益和損耗是相互依賴的,現代醫學證明了這一思想在保健方面的正確性;比如運動會消耗體能散熱,必然增加心臟的負擔,需要消耗心臟的營養,這是「損」;而心臟的營養需要冠狀動脈提供,如冠狀動脈血流量大,供給心臟的營養也就多;醫學實驗測試顯示:一般成人安靜時冠狀動脈的血流量為每分鐘250毫升,輕度運動可增至350毫升,中度運動可增至750毫升,劇烈運動﹙在人能耐受的範圍內﹚可增至1000毫升﹙《中老年的體育和健康》﹚,這就是說在一定的條件下,運動量增加既使得心臟的負荷增加也使得心臟獲得的營養增加;不僅如此,運動使得心臟活動的神經調節被改善,吸取營養的能力增強,血液粘度降低,冠狀動脈壁的沉積物被加快清除,冠狀動脈壁的老年性改變被阻遏等。這就是說人的生命動力源心臟的補益必需要與補益相反的耗損。太極拳極低體耗的運動正是這種損耗與補益結合的十分完美的手段。人類生命質量的提高、體質的強壯離不開運動,但運動不僅必然引起消耗,而且過度的運動也會造成器官、組織的損傷,加速人的衰老,而精神和身體的休養安靜能進行人體的內環境調整和進行自我修復但對人體的強壯作用不足,如運動和安靜結合則就能相得益彰,所以人不僅離不開運動,同時也離不開靜止。生命在於運動,生命也在於靜止,運動和靜止都是生命不能離開的。太極拳雖動猶靜的運動則正好又是運動和靜止的完美結合。歌訣說:「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從有關太極拳的文獻看,古人的這一提法為近代所有太極拳家所崇尚。然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不認可這一提法,他們認為古人創編太極拳的動機或宗旨就是為了打人,認為「技擊是太極拳的靈魂」,認為太極拳的健身功能是後來發現的,是太極拳的副產品。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觀點,武術對於人可比擬為軍事對於國家,軍事有進行戰爭的功能,但正義的國家掌握軍事的目的﹙也即「靈魂」﹚是保證國家安定、制止戰爭;正如《老子》三十一章所說:「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勿美也;若美之,是樂殺人也;夫樂殺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大意為:武器和搏殺行為是不吉祥的東西,萬物生靈總是憎惡它的,所以追求社會安定繁榮者是不讓其存在的……所以,兵不屬於君子的東西;兵作為不吉祥的東西,是君子不得已才動用的……不要喜歡它;如果喜歡它,那就是愛好殺人了;愛好殺人就不能夠實現統治天下的志向了。﹚如果國家統治者以進行戰爭為軍事目的和樂趣,那就會如《三國志·吳書·陸抗傳》中所說:「窮兵黷武,士卒雕瘁,寇不為衰,而我已大病矣。」世界歷史雄辯地證明喜好戰爭窮兵黷武的國家統治者,但其結局總是很快國破己亡。任何武術對於人也是如此,武術有打人的技擊搏鬥功能,但如果一個人掌握了武術喜好顯示,到處追求發揮自己的打人技擊功夫,動輒拳腳相向,好勇鬥狠,這種人必然會被社會唾棄,其前途一片黑糊,這種人的健康也會很快被摧殘,其武術功夫也會很快頹衰;所以,任何武術的「靈魂」都應是制止武力,而不是提倡用武力去處理生產生活中的事情;這就象醫生使用毒藥是為了以毒攻毒地治病,不是為了毒死人;使用致病細菌是為了防疫免疫,不是為了傳播疾病;不少醫學家傾注畢生精力研究毒藥,目的不是為了毒死人,是為了治病救人,毒人是末,治病才是本。《十三勢歌》的「意氣君來骨肉臣」也反映了太極拳的宗旨是「意氣」而不是各種搏擊技藝的「骨肉」;許多太極拳家一生精研太極拳武術技藝,欲罷不能,但真正與人搏鬥可能一生僅數次而已,其實,他們醉心喜愛太極拳武術技藝其深層的目的是借武術技藝強身延年,太極拳能代代傳承下來,主要也是借其武術載體具有很好的以消耗體力達到強身延年之功效;現代有不少其他拳種的武術家到了晚年改練太極拳也是出於這樣的目的;由此可見,歷代太極拳傳承者並不是以技擊為宗旨的,也就是並不是以技擊為靈魂的。太極拳雖蘊含有以弱勝強的技擊功能,但以技擊爭強好勝不是太極拳的特徵,其實,其他有些拳術如形意拳、八卦掌鍛煉達到高深境界者也是不認為拳術的宗旨是技擊,近代孫祿堂先生一生的武術實戰之多無疑可堪稱一絕,然孫祿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明白表示他和他的形意拳老師們都認為「拳即是道」、「拳術與丹道是一理也」,孫祿堂先生進而認為這一觀點是太極、形意、八卦三派共同的「精義」。由此可見,太極拳的古代創編者和歷代傳承的宗師大家都是以「益壽延年不老春」為宗旨即為「靈魂」的。世界上往往有許多所從事的內容並不是目的,而要達到某種目的又往往去從事與目的似乎無關的事情,宋代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所寫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這樣。山水之樂和酒之樂其實歐陽修事先都是知道的,但歐陽修醉酒之所「樂其樂也」並不是醉酒,而是對於山水之樂「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就是說歐陽修醉酒之目的不是醉酒,而是為了山水之樂;山水之樂也不是醉了酒才發現的。太極拳是我國古人運用相反相成的辨證法借武術寓寄養生健身之魂的高智慧結晶,拳術能打人是史前古人就所熟知的,所以,毫無疑問,太極拳的創編者在創編此拳之依始就明白該拳有打人技擊的作用,《老子》八十章「弱之勝強」理論應該有古代雛形太極拳的因素在內,雛形太極拳應該萌芽於史前,但太極拳直到清末近代才為世人所知曉,反映了太極拳的創編者、歷代傳承和不斷完善者並不炫耀和輕易使用太極拳的技擊功能;運動能強身這也是先秦時的古人就早已認識到的道理,如華佗就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可見太極拳的古代初始創編者就是利用這打人技擊的武術來強身延年,這就同醫生利用毒藥能毒死人來治病救人相仿;也與歐陽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相仿。以「益壽延年不老春」為太極拳學練的「靈魂」,還是學好太極拳、不斷提高功夫水平的一個前提,有的人學太極拳老是想如何不吃虧、如何能立竿見影地學以致用打人,於是不肯將自己身上的拙力消除掉,這樣的人要學會太極拳是困難的。「太極拳的靈魂是技擊」這樣的觀點必然會使有頭腦的學練者對其失去興趣,所以,「技擊是太極拳的靈魂」這種提法是不正確的。太極拳之所以能「益壽延年不老春」的根本條件是精神和肢體的異乎尋常的放鬆,這放鬆是在低體耗的動態中求得的,太極拳特性的放鬆如果達到了,太極拳的武術技藝和養生作用也就不求自得了。可見將「益壽延年不老春」作為學練太極拳的宗旨﹙或稱「靈魂」﹚對於初練者是要尤其強調的。當然,醫生用毒藥治病,毒藥必須具有能毒死人的作用。學練太極拳要想取得「益壽延年不老春」的效果,這所學練的太極拳也必須是真的能夠以其特有的沾粘連隨與內勁等功夫克敵制勝、以弱勝強,這樣的太極拳學練才能真正的放鬆,而太極拳的健身功效就在於這放鬆;太極拳武術技藝的純粹,取決於太極拳之放鬆,而這放鬆又取決於太極拳鍛煉的動作姿勢是否符合太極拳的武術要領;所以,太極拳鍛煉如果不符合太極拳的武術要領,就不可能會有太極拳的武術功效,也就不可能會有太極拳的放鬆效果,顯然也不可能有太極拳「益壽延年不老春」的效果了。這就是說從非太極拳武術中移植來的武術動作、象徵性不實用的武術動作濫竽充數地當作太極拳來習練,是不可能有太極拳「益壽延年不老春」之效果的。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認為太極拳鍛煉可以撇開太極拳特有的武術技能,認為存在專門養生的不具有武術技擊性的「養生太極拳」,實際上是以完全沒有太極拳放鬆性味的不倫不類的氣功活動冒充太極拳。說太極拳以技藝為末,這是就終生鍛煉而言的,而就鍛煉內容而言,太極拳的實質就是武術技藝。這就象一個人的靈魂與身體是不能分離的,說養生是太極拳的靈魂不等於可以否定武術技藝就是太極拳的身體;如果否定了武術,太極拳的靈魂也就被否定了。所以,認為太極拳可以沒有武術技擊性這是完全錯誤的。【考辨】上句的前一句《乾隆抄本》和楊氏《太極拳使用法》、陳微明先生《太極拳術》中均為「想推用意終何在」,而和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與李亦畲先生贈郝和先生抄本中則均為「詳推用意終何在」。【原文】B11 歌兮歌兮百卌①字,字字真切②意無遺③;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工夫貽④嘆息。【字詞注釋】①卌——音xì,即四十。②真切——真實確切,清楚明白。③無遺——「遺」有缺漏、失誤之義,如《呂氏春秋·重言》:「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故言無遺者」。上文之「無遺」,意為沒有空洞的、錯誤的和多餘的。④貽——上文「貽」之義為遺留、致使。【語法修辭分析】第三句「若不向此推求去」被省略了主語「學練者」。【今譯】這首歌一共有一百四十個字,真實地傳授了十三勢長拳的奧妙拳理,沒有一個字是錯誤的和多餘的;學練者如果不向歌訣所述的去研究追求,那麼就會白白耗費時間精力,落得一個嘆息達不到目的的結果。【探討】這段話對太極拳的學練始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對現代太極拳的學練尤其具有普遍指導的意義。陳微明先生在《太極答問·序》中寫道:「乙丑來滬,創辦致柔拳社教授太極拳。當時太極拳之名知者尚鮮;不謂四年以來風發雲涌,學者必太極拳之是學,教者必太極拳之是教,浸浸乎盛矣。」從1925年(乙丑年)至今,太極拳在民間基本上長盛不衰,求學者人數之眾始終是所有中華武術拳種之冠,然而許多前輩對於太極拳學練的評價都是「學者多如牛毛,成者寥若晨星」,這確實是不容懷疑的事實;另外還有一句諺語叫「太極十年不出門」,也誇大地反映了太極拳之難學。但「太極十年不出門」這句話其實沒有哪一位真正的太極拳家說過。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凡例》中就指出「十三勢初學期三個月學會,一年習熟,五年練好,日後愈練愈精。」這就是說如果得到正確的傳授,基本上至多五年時間內是屬於需要「入門引路須口授」的,五年後就是「功夫無息法自休」了。所有真正的太極拳家都是否認學練太極拳是十年出不了門的,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就說:「太極拳……並非十年不出門。」但是所有真正的太極拳家也都認為如果得不到真傳、接受不了真傳,別說十年出不了門,就是學練一輩子也入不了門的,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凡例》中就說:「但非真傳不可,太極拳不得真傳不過身體略壯耳,拳理十年終糊塗,焉能知精微奧妙知覺運用。」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也說:「漫說十年,苟無真傳,則一輩子亦出不了門。」這就是說,學練太極拳在「入門引路須口授」階段,老師是否將真傳給學生,往往決定了學生這一階段時間的長短,當然,老師是否有真傳,學生能否接受真傳也決定了學生這一階段時間的長短。在將太極拳的評析簡單化的認識影響下,不少人將楊澄甫、李雅軒等先生的這些教導拋到了九霄雲外,甚至有人說:「楊祿禪到陳家溝要學十八年才完成陳長興的太極拳課程,從常理而言,不是誇張其事,就是楊的智商出了問題。」按照這種說法,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述口訣》中所寫的「……此皆澄師所不輕易傳人者,每一語出,輒叮嚀曰:余如不言,汝雖學三世不易得也,此言何止重提數千遍」,難道楊澄甫先生此言不是事實,難道鄭曼青先生等的智商出問題了?其實現代仍然有人從1982年至1992年十年中五次赴陳家溝學拳的。世界上的許多學問和技藝都是屬於「易學難精」的,許多學問和技藝的學習和研究進程中都會存在若干難以通過的瓶頸,所以,進程線大多是呈現為波浪形曲線的。太極拳也是如此,學習太極拳能不能達到「精」,至少有真傳、悟性、刻苦練習三個決定因素,在「入門引路須口授」階段,真傳有十分重要的決定作用這一點是不容忽視的,然這真傳正概括抽象在《十三勢歌》中,所以,學練太極拳必須「向此推求去」,初始學練太極拳者只有嚴格遵循歌中所述及的法則,才能沿正確的學練路徑進入太極拳之門,不然的話,必將如注文所說的「枉費功夫貽嘆息」。這是真正想學習太極拳者所不能掉以輕心的。【考辨】上段文字的前一句《乾隆抄本》和陳微明先生《太極拳術》中均為「歌兮歌兮百卌字」,而楊氏《太極拳使用法》和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中則為「歌兮歌兮百四十」。上段文字的第二句《乾隆抄本》和楊氏《太極拳使用法》均相同,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中則為「字字真切意無疑」。上段文字的第四句《乾隆抄本》和楊氏《太極拳使用法》均相同,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中則為「枉費功夫遺嘆惜」。這四句歌文是對《十三勢歌》的評註,包括了主要對初學者的告誡,顯然時間上寫於《十三勢歌》完成之後;這評註有可能是後人所寫,也有可能是作者本人所寫。【附記】《十三勢歌》在《乾隆抄本》、楊氏和武、李氏拳譜中都有,三個抄本對照,僅極個別字有差異,並不影響內容的完全相同。此歌之名在1929年出版的《太極拳講義》中的《乾隆抄本》中為《十三勢歌訣》,1930年出版的楊澄甫先生《太極拳使用法》和1925年出版的陳微明先生《太極拳術》中均為《十三勢歌》,1935年出版的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中為《十三勢行功歌》(李亦畲先生贈予郝和先生的抄本中是《十三勢行工歌》)。這些歌名究竟哪個為原作者所命,哪些為後人所加,或者均為後人所加,現已不得而知;但楊氏傳本中此歌名與武、李氏傳本中此歌名的不同這一事實也反映或者武、李氏此歌與楊氏此歌來源不同,或者是兩者之其一對此歌名作了更改。《乾隆抄本》中此歌被作為第六首古歌訣,但從每首古歌訣的字數分析,其它六首古歌訣均為七言四句,而《十三勢歌》卻為七言二十四句;其它六首古歌訣要比《十三勢歌》更為措詞簡約;對照字數和措詞風格,將其當作第六首古歌訣顯然牽強而不協調,最大可能是後人在輾轉傳抄時錯頁顛倒將其與其它的古歌訣相混雜,從而發生了誤會;所以,本節按照太極拳界的傳統習慣仍將其作為一首單獨的歌訣。《十三勢歌》的拳術思想和寫作風格與王宗岳注文完全相同,其內容是有側重地對古代太極拳術思想的進一步深入闡發,歌中出現了一些王宗岳注文中所沒有的經典提法,由此分析,此歌應該是作於包括《王宗岳太極拳論》的注文之後的;從《十三勢歌》中頻頻出現的一些清代幾乎絕跡的語法修辭現象來看,此歌應為明代作品;最有可能此歌為王宗岳所作,也有可能為王宗岳的後人所作,近代太極拳界則基本上均認為《十三勢歌》的作者是王宗岳。《十三勢歌》從首句至「不老春」共二十句,一百四十個字。接下去的「歌兮歌兮百卌字」開始的後四句是對以上歌文評述性的文字,可能為《十三勢歌》的後人所作,但這四句也不失有重大指導意義;當然,這四句也可能是《十三勢歌》作者本人之所作。全首歌訣除了開頭兩句,基本上都是每兩句形成一對偶,合成一個完整的意思。全首雖然僅168個字,卻涉及到了太極拳本質性的一些重大法則,是太極拳的一篇重要經典作品。作者 魏坤梁本篇文章來源於 功夫資訊網(www.kungfunews.com) 原文鏈接:http://www.kungfunews.com/gongfu/2011-07/27920.html
推薦閱讀:

[轉載]十二地支的相刑與相穿
中國二十四山龍脈朝向(轉載)
[轉載]楚國年表
[轉載]李三素:紅囊經四十八局坐穴(4)
[轉載]人面「痣」相吉凶表

TAG:解說 | 轉載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