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不好情緒,我們都可能成為腳踩孩子的暴虐父母

最近,有條新聞躍入人們的視線,也引發了一陣陣熱議,雖說討論熱度並未達到「王寶強離婚」那樣的量級,但從教育的角度上,這件事還是有必要拿出來說說的。

事件的主角,就是當街腳踩女兒的母親黃瀟瀟。

最初,一段令人觸目驚心的視頻中,一位女子在使勁腳踩躺在地上的小女孩,這引發了周邊目擊者100多個報警電話,和無數網民的轉發討論。

愕然之餘,人們都在疑惑,無論是陌生人還是母女關係,用如此大的力量去踩一個幼小的女孩,這個女人是不是精神有問題?

而後,隨著警方的深入調查和媒體的抽絲剝繭,事件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原來,這是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

一位婚姻觸礁、無家可歸,與父母關係不好,又因為帶著兩歲女兒而找不到工作的單親媽媽黃瀟瀟,在連續數日露宿街頭、食不果腹的境況下,因為用最後的2元錢買的香腸,卻被女兒吐了出來,才最終引發了她的情緒崩潰。

自己忍著飢餓,把最後的錢拿來給孩子果腹,卻被如此「不珍惜」,黃瀟瀟自然暴跳如雷。

於是,責罵不過癮,看孩子哭也解不了心頭之恨,而此時路人的勸解聲音和異樣眼光,又進一步引燃了她更深層次的怒火,如此才有了視頻中令人心疼的那一幕。

單親、貧窮、飢餓和絕望,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足以耗盡殘存無幾的耐心。

而黃瀟瀟連續數日,在處處碰壁中積累下的巨大壓力,就等著一個導火索將其引爆。毫無疑問,對媽媽需求甚多,還不懂目前生活艱辛,且尚無反抗之力的2歲幼女,自然是首當其衝,第一個成為了媽媽的情緒靶子。

這一點,其實根本不需要驚訝。

我們以前的文章也說過,學歷低、階層低,而且生活壓力大的父母,更容易成為暴力體罰的實施者,尤其類似背景的母親,還更可能成為產後抑鬱的患者。

而在事件調查中,黃瀟瀟確實有過產後抑鬱,還曾生出過帶著女兒自殺的念頭。關於教養方式,她也的確經常抑制不住衝動,虐待女兒,事後也會像無數暴脾氣的父母一樣,悔得肝腸寸斷,恨不得當即揮刀自盡。

她愛女兒,曾經在最餓的時候,寧願自己灌白開水,也要把最後的一丁點饅頭留給女兒。

但正如我們的《樊勝美:有毒的母女關係中,毫無界限感的母親,和失去自我的女兒》一文中說的,媽媽們通常會把有創傷的自我,投射到女兒身上。

所以她可能也恨女兒,恨女兒的出生影響了自己的婚姻關係,恨自己帶著這樣一個「累贅」,遭受父母的嫌棄,也恨女兒對自己依賴,讓她根本無力尋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她的遭遇令無數人扼腕長嘆,也將輿論一邊倒的謾罵,稍稍轉為了對母女二人的同情。

不過,拋卻情感成分,進行一些理智分析的話,我們就不禁要疑惑,如此曲折的身世故事,如此巨大的生活壓力,和如此愛恨交加的悲情母愛,就能讓「狠命腳踩女兒」的行為得到諒解嗎?

換句話說,黃瀟瀟的虐童行為,僅僅因為悲慘遭遇,就和她自己脫開了干係嗎?

當然,在事件曝光之前,圍繞這對母女周圍的眾多外在因素,比如丈夫、父母、政府和社會,都是難辭其咎。

然而,縱使外界支持甚少,也並非所有的底層母親,都會在生活壓力下虐待自己的孩子。所以貧困、單親和無助,其實也不應成為她失去理智的理由。

歸根結底,黃瀟瀟自己也應該負有一定責任。

那就是作為母親,情緒的自控能力,她是幾乎不具備的。

說起情緒的自控能力,它既是情商的組成部分,還是五大人格特質的其中一點,也是自控力的情感分支。

五大人格特質和自控力,我們都有過涉及,但並沒有專門的篇幅,來進行對情緒自控力的分析和研究。

(關於五大人格特質,點擊《月薪五萬的人,都擁有什麼樣的性格和能力?| 孩子職業規劃第二彈》;關於自控力,點擊《有什麼能力,比智商、情商和家庭背景更重要?》

而對於我們父母來說,擁有理智的情緒和鎮定的心態,不僅對我們自己的社交、事業至關重要,還會影響夫妻之間的婚姻關係,以及更重要的——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

所以,要想與孩子維持親密、和諧又穩定的親子關係,家長就必須具備情緒管理能力。

不過,在現實中,雖然少有像黃瀟瀟那樣當街虐待孩子的父母,也依然有無數一言不合就怒吼,越說越氣乾脆動手的父母們。

至少從我個人的育兒經歷來說,生孩子以後,哪怕我一再告訴自己,要對孩子溫柔包容,可依然會有無數個夜晚,我都會因為白天吼了孩子而自責慚愧。

其實很多時候的怒吼,孩子僅僅是因為一件毫不起眼的小錯誤,在錯的時間錯的地點,不小心點燃了我們從家人(尤其是丈夫)、職場和社會積累下的怨氣,孩子不僅冤枉得很,受的傷害也不小。

所以,今天的文章,就來和各位管不住脾氣的父母討論一番,我們為什麼總是忍不住炮轟孩子,以及如何在情緒引爆之前,成功阻止自己再一次對孩子怒火相向。

你的童年,你的環境,都將成為憤怒的觸發源

請你回想一下自己對孩子發火的經歷,有多少次的發火的起因,是孩子真正做了非常錯誤、非常糟糕的事情呢?

我想,對於那些小孩子的家長來說,大多數讓你怒目圓瞪的事情,可能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比如孩子不小心弄髒了衣服,玩耍時弄亂了房間,或某天莫名其妙和你使了小性子。

而這些原本可以不用發火來解決的事情,為什麼又會引爆我們內心的火藥桶呢?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家長之所以那麼容易被孩子觸發激烈的情緒,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孩子的行為讓我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尤其是喚起了那些痛苦、恐懼、委屈的消極記憶。

而這些記憶,雖然都發生在十幾年、幾十年以前,連我們自己都不大可能清楚記得發生經過,但其中摻雜著的負面情緒,則融入了我們的潛意識,以至於之後再目睹相似的情境時,這些惱怒、委屈、煩躁的情緒又會湧上心頭,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左右我們的行為。

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ghost in the nursery」(童年幽靈),說的就是童年時期的痛苦回憶,以及附帶的恐懼和憤怒,即使被深埋心底,其實也像是被暫時關起來的幽靈,在我們的成年生活中如影隨形,時不時就要跑出來遊盪一番,操縱我們的情緒和行為。

舉兩個例子就明白了。

小時候經常因為弄髒衣服、擾亂房間而遭到批評和打罵的孩子,做了父母以後就容易對孩子的此類行為忍無可忍。當他們看到孩子身旁的玩具、書籍一片狼藉時,內心就會砰地燃起一團無名怒火,於是便開始了對孩子的訓斥。

而相比之下,從小就被允許自由捏泥巴,哪怕弄髒衣服也不會遭受父母責罵的孩子,做了父母以後,就會覺得自由玩耍無可厚非。

另一個例子,就是被孩子的哭泣、不悅情緒,引發童年消極記憶的家長。

很多家長都會因為孩子哭泣、不愉快而煩心不已,一看到孩子哭了,無論是情有可原,還是莫名其妙,他們通常並不想詢問孩子哭泣的原因,也不給孩子一點時間,讓他自己止住哭泣、平復情緒。

反之,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各種方式讓孩子停止哭泣,哪怕一分鐘也無法忍受孩子的消極情緒。

而他們採取的方法,不是暴力威逼,就是好言利誘。比如「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寶寶不哭,媽媽給你糖吃」。

我還看過更誇張的,不過尚不知真假。

說有的地方,老人覺得孩子哭鬧是晦氣、厄運的徵兆,所以只要看到孩子哭鬧不止,輕則照著孩子屁股狠狠一巴掌,重則抓起一把鹽,直接塞進孩子嘴裡,讓孩子在驚愕中張不開嘴,簡直可怕。

那麼,為什麼大人要想方設法不讓孩子表露出負面情緒呢?

這是因為,受到文化的影響,在上一代的教育理念中,負面情緒被看作是不好的、不應流露出的,而孩子的哭泣、沮喪和不悅,更加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認可。

大人只允許孩子表達愉快、開心等積極情緒,而表達消極情緒的人,會被看作壞孩子。

所以,從很小的年齡開始,我們就已經學到,無論是不是事出有因,如果我們表達氣憤或沮喪,那我們就是不好的人,父母也不會喜歡我們。

相反,如果我們時刻表現出積極陽光,那我們就是被人喜愛的好孩子。

想想看,從小到大,看到別人哭泣,你的第一句安慰詞是不是「別哭了」,而不是問問對方為什麼哭,也不是靜靜陪伴哭泣的朋友,等待ta自己恢復情緒呢?

於是,這種「積極情緒——被喜愛,消極情緒——被訓斥」的模式,一直延續到成年時期,我們就自然而然形成了這種思維定式——「如果我是一個好人,那我不會隨意流露出負面情緒」,並且還會因為自己偶爾的消極情緒而自責、不安。

等做了父母以後,我們的潛意識裡自然就會植入這個模式,並以此來要求孩子。

當看到孩子流露出各種消極情緒,我們就相當於遇到一個trigger(觸發源),讓我們的潛意識,一下回到那個沒有機會表達真實情感,沒有人願意接納我們消極情緒的童年,想起了曾經委屈的自己,從而激發起深埋已久的內心創傷,讓我們感到非常不舒服。

而此時,為了緩解自己的不舒服,我們只想讓孩子停止哭泣,所以也會自然而然沿用父母的那套管教方法。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有時候我們因為孩子表現出消極情緒而感到不舒服,繼而怒火中燒,其實並非孩子的全部責任,而僅僅是因為我們自己曾被壓制的情緒,碰到了一個觸發源。

以上兩個例子,就是我們對孩子產生憤怒的原因中,有關童年經歷的部分。

還有一個原因,和我們對孩子生氣時的環境、情緒和當天經歷有關。

這一點,可能很多為育兒、教育親力親為的媽媽們更有共鳴。

研究都說,相比於職場媽媽,全職媽媽更容易情緒消極,也有更高几率患上抑鬱症,而與此同時,她們對孩子的態度和教養方式,也更有可能偏向消極。

其中的原因,想必很多人都感同身受。

全職媽媽要做幾乎全部的家務,以及各種採購、付賬單、聯絡親友的瑣碎事宜,同時她們也要肩負孩子近乎所有的照料和教育任務,所以這些媽媽的每一天,都可能是單調、瑣碎、忙碌而又缺乏生氣的。

如果再攤上一個甩手丈夫、隱形爸爸,那麼繁瑣生活帶來的壓力,就必然是空前的。

於是,當這些背負壓力的媽媽們,看到孩子把自己剛收拾好的房間弄亂,將自己剛剛精心做好的餐食給打翻,或者孩子辜負了自己嘔心瀝血的教育,拿到了不盡人意的糟糕成績,那她們對甩手丈夫的怨懟,對自己枯燥生活的反抗,以及長久以來積壓的無價值感,就會一起引發情緒崩潰,以十倍的火力對準孩子。

而此時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只是一個導火索,也根本無法理解媽媽度過了如何糟糕的一天,以及她的心裡積壓了多少憤懣和不甘。

孩子只會覺得,自己一定做了非常糟糕的事,從而在擔驚受怕中自我厭惡,承受傷害。

除了全職媽媽,有時職場媽媽在工作中遇到了高壓任務,或遭遇了同事的排擠或老闆的刁難,那麼她大腦中的壓力系統也是處於開啟狀態的。

我們也說過,當人處於高度的壓力中時,體內會分泌出更高程度的皮質醇,讓人焦慮、緊張,「反抗還是逃跑」的反應機制就一觸即發。

此時如果再遇上孩子的頑皮行為,即使是一件小事,也有可能提醒我們是個失敗的父母,而這種無能感和無力感,就有可能使父母開始對孩子的怒吼。

至此,現在各位家長可以回憶一番,最近你對孩子難以自控的怒吼和訓斥中,是否曾有一些情況,是被自己糟糕的一天,或者不悅的童年經歷觸發的呢?

如果有這樣的經歷,以後你可能就知道了,如果自己本身處於一個焦慮緊張的狀態,那麼就要時刻提醒自己,切勿將別處積累而來的怒火,全部發泄在正好撞了槍口的孩子身上。

而究竟要如何在怒火上升的一瞬間,將其剎住,就是下一部分我們要呈現給到大家的方法論了。

如何在孩子面前控制住情緒?

1、接納孩子和自己的消極情緒

如果孩子在我們面前表露出消極情緒,我們要允許這件事的自然發生。也需要告訴孩子,每一個普通人,都會有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我們需要接納這種情緒。

可以用鎮定的語氣引導孩子體驗這種情緒,比如「我知道你現在很憤怒/沮喪/失望,是因為你今天遇到了XXX事,這些情緒都是成長必經的,爸爸媽媽也會有感覺很糟糕的時刻」。

然後,繼續用理智、鎮定的方式,教會孩子如何處理自己的憤怒和沮喪。而最好的示範方式,就是你自己在憤怒的時候,成功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2、多問幾個為什麼

當你看到孩子有某種讓你惱怒的行為時,先別急著發火,想想孩子為什麼這樣做,並且不要憑著自己的主觀臆斷,過度解讀孩子的意圖。

比如,孩子之所以把地面弄得全是垃圾,是否是因為在幫你掃地時,不慎打翻了垃圾桶?孩子打碎了你心愛的碗,是否只是他在試圖給你做早餐,才失手犯下了錯誤?

而不要過度解讀的意思,就是如果看到孩子打了小朋友一巴掌,父母先不要急著想「我的孩子居然打人,他是不是心理有問題,是不是反社會,是不是會變成愛打人的變態」。

這種想法,只會觸發「我是一個失敗的媽媽,會被別人看作熊家長,遭到指責和輕視」的想法。

而比起孩子的實際行為,反而是這種「我很無能」的想法,更容易引發我們的憤怒,繼而開啟防禦和攻擊機制。

人的憤怒,很大程度都來源於自己的無能,這個道理放之四海皆準。 只不過,有的人只對自己生氣,有的人要遷怒於他人。

3、憤怒的時候,先別說話和行動

和我們的《別人說你不好,要懟還是認慫?| 攻略:如何優雅應對批評?》一文相似,感到即將憤怒的時候,先憋住別說話。

因為基於本能,我們會因為憤怒而開啟抵禦、逃跑或攻擊的模式,身體會自動產生荷爾蒙和神經遞質,這會讓我們肌肉緊張、脈搏加快、呼吸急促。

另外,此時控制我們的,並非大腦的前額葉(理智),而是關於情緒的部位(衝動)在控制你,是你的憤怒在操控你。

所以在這情緒爆發的臨界點,我們很難迅速將情緒剎車。

此時,我們會只想著怎麼宣洩憤怒、傷害對方。

但對於孩子,傷害往往是不可逆,且難以彌補的,所以無論要動用多少意志力,家長都需要提醒自己,此時不能動口動手,不要立即懲罰,否則你必將後悔。

至於方法,不妨試著進行十個深呼吸,或者轉移注意力,暫時離開孩子所處的房間,讓自己喝口水、看看外面、聽聽音樂或笑話,或者哪怕是強迫自己假笑一陣。

總之,你需要用身體實際行動來告訴自己的大腦,「現在的壓力和憤怒,並非是因為遭遇了威脅和危險,不需要開啟攻擊和防禦模式,孩子不是我的敵人」。

這可以幫助大腦重新啟動一下,增強你的瞬時自控力。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孩子的年齡足夠離開你一陣子,才可以暫時離開他。如果是幼小的孩子,父母暫時的離開行為,會被他們解讀成遺棄,那麼會讓孩子更加處於極度恐懼的狀態,使大腦分泌出更多有害的皮質醇。

(關於皮質醇,請參考這篇文章《高考、中考、期末考,「考試焦慮症」患者需要的治癒良方》。)

你可以去衛生間,打開水龍頭,讓自己的手沖沖水,或者洗把臉,然後坐在孩子視線內的沙發上,深呼吸,並不斷自我暗示「孩子很小,還沒有發育成熟,控制情緒的能力好,但我是個成年人,我不能幼稚」。

有些人在憤怒的時候,會通過擊打物體來發泄憤怒,但家長如果一定要這樣,就需要單獨做,不要讓孩子看到。因為孩子十分清楚,父母在擊打的東西,其實就是自己的替代品,這會非常恐怖。

不過,這種擊打的方式,也並非有效。

因為研究顯示,如果在憤怒的時候擊打某物,哪怕不是打人,身體也會認為你處於緊急狀態,從而啟動攻擊機制,讓你更加憤怒和緊張,根本不會幫助你鎮定冷靜。

一個比較好的辦法,是形成每天冥想15分的習慣。

冥想的效果,我們已經說了,可以幫助增加專註力,鎮定情緒,緩解焦慮和緊張,也可以幫你漸漸形成內心的平衡機制,讓你在憤怒面前更有能力急剎車。

而憤怒發生之前,也可以利用深呼吸的機會,來進行一次冥想。

冥想過程中,你可以思考,自己憤怒情緒的背後,是否有過往經歷引發的無助、沮喪、恐懼和失望,是否有外在環境出發的焦慮情緒,如果有,那麼將憤怒發泄給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他們不是替罪羊。

靜靜體會這些情緒,感受情緒的變化,憤怒程度就會慢慢降低,讓你逐漸恢復理智。

4、留出緩衝時間,然後找孩子談話

在獨處、深呼吸或冥想之後,你的憤怒可能已經減少了20%。

此時可以面對孩子,告訴他「我不敢相信,在我強調過不可以做這件事以後,你還在做。我現在需要思考一些事情,下午我會找你談,在這之前,請你去做其他事情」。

在找孩子談話之前,先不要再在大腦中反覆琢磨剛才的情境,因為這隻會讓你更加憤怒。而找孩子談的時候,需要用鎮定、理智並權威的語氣,給孩子強調規則,並嚴格地設限。

談話過程中,要弄清楚孩子犯錯的原因,以及他內心的需求,明確孩子是否因為是得不到父母的關注,才故意付諸不良行為。如果是,那麼請更加註意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可能就會少許多親子矛盾。

5、無論如何,不要體罰和威脅。

體罰和威脅的害處,這兩篇文章有詳盡解釋。

(關於體罰的危害,請參考《棍棒底下出孝子?| 研究:體罰對大腦的影響》;關於威脅的危害,請參考《以愛之名的威脅和欺騙,到底如何毀了一個孩子?》)

另外需要強調一點,研究證明,體罰會讓家長上癮,因為當你得到了一個途徑去發泄憤怒,並且感到舒服了很多,那麼大腦中的報償機制就會記住這種模式,讓你在下一次對孩子憤怒的時候,繼續採用暴力體罰的方式,通過一遍遍重複,繼而上癮。

6、強迫自己用鎮定的語調

曾有研究顯示,我們說話越鎮定,我們的大腦和身體也會覺得自己越鎮定,那麼別人對我們的回應,也自然會溫和鎮定許多,這樣就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衝突。

所以下次如果孩子惹惱了你,先深呼吸,提醒自己使用鎮定的語調和孩子說話。

其實有時候,我們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憤怒,只不過是語調的尖銳,和說出來的詆毀語言,更加激化了情緒,自己越來越憤怒不說,孩子也會被影響得沮喪而氣憤。

7、過去了的,就讓它過去

如果你依然忍不住和孩子發了火,或者最近一段時間內有過發火記錄,情緒恢復理智,給孩子道歉以後就不要再糾結。

自責可以,懊悔也可以,但適度即可,關鍵在於下次不要再犯。

而過分的細想和自責,只會讓消極情緒捲土重來,令你焦慮不已,同時也更容易誘發憤怒,陷入情緒的惡性循環。

8、製作一個憤怒觸發源清單

當你鎮定下來以後,可以製作一份容易引發憤怒的觸發源清單。

比如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如擁擠、炎熱、寒冷等),你會更容易失去耐心?

家庭處於什麼狀況下(如丈夫對家庭事物的分擔不夠、經濟緊張,或缺乏外界支持時),你訓斥孩子的次數更頻繁?

當列出來一系列觸發因素後,就可能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做好充分準備,避免這些因素。

就好比,天氣太炎熱,或目的地過於擁擠的時候,儘可能不要帶孩子出去;與丈夫商討好育兒和家務的工作分配,做好家庭財務規劃,或者積極尋求老人、保姆或朋友的幫助等。

這些措施,都可以幫助你分散壓力,以免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對孩子發泄憤怒。

9、多用溫暖的小事,改善親子關係

一件小確喪,需要很多件小確幸來抵消。而多個溫馨快樂的親子相處瞬間,才能讓有裂痕的親子關係慢慢痊癒。

多和孩子一起玩耍,進行親子閱讀,或僅僅是一場輕鬆的聊天,都能增加親子關係中的小確幸。

10、多肯定,少否定

研究顯示,如果不停用「不要XXX」的句式,附帶憤怒的語氣管教孩子,只會更加強調錯誤的行為,讓孩子有越來越多行為問題(試想有人告訴你「不要想大象」,你是不是滿腦子都是大象?)。

不如用「應該XXX」,來替代各種否定句,鼓勵孩子的壞行為,那麼這種積極管教的方式,也能幫助孩子有效管理自己的行為。

11、保證睡眠

關於考試焦慮的文章中,我們說過,人一旦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底下,第二天血液中的皮質醇就會高出50%,讓人更加焦慮不安、煩躁易怒。

所以為了讓自己好過一點,也為了讓孩子少受點遷怒,各位家長需要保證自己的休息時間,第二天方有足夠的耐心與孩子相處。

11、如果實在有管理情緒的困難,請尋找心理醫生、憤怒管理課程等專業幫助。

結語

做了媽媽以後,我才意識到自己在管理情緒方面,是有多麼低能。

每當孩子哭鬧、反抗或故意做錯事,我就會氣得七竅生煙,想來自己經歷過十幾年寒窗苦讀,克服過無數學習上的困難,現在卻搞不定一個3歲的小屁孩。

這種挫敗感,讓我覺得自己簡直是最失敗的媽媽。

看了黃瀟瀟的新聞,並了解了她的故事以後,我很能理解她。

在對孩子憤怒的瞬間,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有故意傷害孩子的邪惡念頭,而成熟家長與幼稚家長的區別,就在於前者能及時將自己拉回理智世界,而後者任由憤怒操控自己,最終不斷對孩子施以怒吼和暴行。

情緒控制,說起來簡單學起來難,要真正將理智和鎮定形成習慣,恐怕更需要假以時日。

自控力就像肌肉,越鍛煉越強勁。

希望本文能為大家提供一個方向和思路,日後不要再被憤怒牽著走,做出令自己後悔萬分之事。

最後,小長假快樂~

References:

NataliMoyal*, Avishai Henik and Gideon E. Anholt. Cognitive strategies to regulate emotions—currentevid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January 2014

LuísaBARROS, Ana Rita GOES, Ana Isabel PEREIRA. Parental self-regulation, emotional regulationand temperament: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 6/4/2015


推薦閱讀:

消除緊張、恐懼情緒的三種心理學技術
情緒克制
不良情緒誘發皮膚病
6大「情緒陷阱」逼死婚姻
別讓壞情緒毀了你

TAG:孩子 | 情緒 | 父母 | 控制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