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
06-08
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 目錄 一、序 二、前言 1、早教帶給孩子什麼 2、說一說我兒子的情況 3、早教的意義 4、早教的原則 5、正確的早教 6、如何具備一個優秀媽媽的智慧 7、適合自己寶寶的才是最好的早教 8、用心與孩子相處 9、讀懂寶寶的心 10、感受教育的樂趣 11、消除教育觀念差別阻力 12、給孩子犯錯誤的權力 13、授之以漁 14、一個月的孩子的早教 15、四個月的孩子的早教 16、逆反期教育 17、青春期教育 (1)方法 (2)早戀問題 (3)吸煙問題 18、網友提問 (1)寶寶性格的決定因素 (2)父親在寶寶成長中的作用 (3)母親性格對寶寶的影響 (4)職業媽媽的苦惱 三、能力培養 1、科學家的品質—專註力 2、獨立性 3、探索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 4、學習能力培養 5、學習興趣培養 四、心靈教育 1、一個真實的故事 2、解釋死亡 (1)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2)給寶寶宣洩的機會 (3)讓寶寶遠離不良刺激 (4)給寶寶體驗悲傷的時間與機會 (5)給寶寶明白事實真相的權力 五、吃飯 1、吃飯的故事 (1)追著吃還是自己吃 (2)拙劣而高效的推銷員 (3)嚼食恐龍 (4)外星人的食品 (5)煩惱的終結 2、不好好吃飯的煩惱 3、讓寶寶自己吃飯 六、記憶 1、寶寶記憶力發展進程 2、決定記憶力水平的4個要素 3、寶寶的記憶特點 七、語言 1、《語言盜俠》 2、用成人的語言與孩子交流 3、語言發展與學習英語 4、語言環境對語言的影響 八、識字 1、輕鬆識字 2、識字卡片 3、識字遊戲 4、識字早晚的問題 九、聽覺 1、聽覺訓練 2、寶寶聽覺發展進程 3、促進聽覺發展方案 (1)營造豐富的聲音環境 (2)聆聽周圍世界 (3)特別提醒 十、閱讀 1、談談閱讀的重要性 2、培養閱讀興趣 3、讓寶寶愛上讀書 4、選擇適合寶寶的圖書 十一、孩子在玩中長大 1、玩垃圾 2、製作玩具 3、冬天的遊戲 (1)變臉雪人 (2)幻彩奇冰 (3)神秘印記 4、網友提問 (1)不要一次給孩子太多玩具 (2)玩遊戲 十二、藝術修養 1、塗鴉 2、音樂 3、培養音樂智能 4、認顏色 5、感官刺激 十三、習慣培養 1、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 2、培養良好習慣 3、假想的朋友 4、睡覺的問題 5、大小便問題 6、網友提問 (1)親子班、看電視 (2)如何改掉打人習慣 十四、幼兒園 1、整托與日托 2、雙語教育 3、入托年齡小 十五、社會交往 1、如何與小朋友相處 2、與小朋友打架時怎麼辦 3、如何面對霸道的孩子 4、網友提問 (1)在幼兒園情緒不好 後記 一、序 家裡有個2歲的小寶貝,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關注的問題,總是在網上四處遊盪,以解決我的困惑,找到答案,終於有一天,我看到了ilovekids,也就是林怡的帖子,我有一種怦然心動、相見恨晚的感覺,一口氣看完了一個多月以來的所有貼子,感覺僅僅把她放在精華區里遠遠不夠,應該把這些貼子進行歸納整理,以便更有利於網友們來分享。這樣,再如果有網友有類似的問題,可以先在這裡找一找答案,就不用我們可愛的林怡辛苦地重複回答了,也讓林怡有更多的時間來發新貼子。 整理的過程中全憑自己的感覺進行的分類,如有不當之處,請大家多多指正,也便於今後整理得更好。 至於今後陸續發的貼子,如果大家還喜歡,我還會根據情況,不定期進行整理。 願意與大家共同分享育兒經驗,把我們的寶貝培養成為優秀的人才。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留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二、早教 1、早教帶給孩子什麼 ilovekids於10/4/200510:42:50寫到 我是一個12歲孩子的媽媽,我不想在這裡吹噓我的孩子,更不想讓大家認識我是誰。我在這裡發帖子,僅僅因為拗不過好朋友的糾纏,而且也希望我的帖子確實能為年輕的媽媽們提供一些幫助。我不認為我是個特別成功的母親,但是我確信我是一個非常輕鬆的母親,因為我用不著像很多媽媽那樣費盡心思去輔導兒子的功課,或者算盡機關來誘惑兒子聽從我的教導。從他三四歲起,我就一直採取放羊似的養育策略,但是,兒子依舊好學上進,成績優異,並且日漸成為一個幽默風趣,富於同情心,社會交往能力、自學能力、組織能力都很強的令我非常省心的孩子。從兒子三四歲起,尤其上小學後,我基本不怎麼管他,他完全處在一種自己管理自己的狀態,但這並不妨礙我成為一個非常負責任的母親,因為我所有的功夫都下在他3歲之前。正因為有了這3年的鋪墊,我才有了今天的輕鬆與愜意。 關於早期教育,有太多的是是非非,讓我們深感莫衷一是,但是,無論學術界如何爭鳴,也無論父母們有著怎樣的體驗,我仍然堅持認為,合適的早期教育確實會對人的一生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我不贊同那些所謂養育神童的說法,我認為教育不僅僅是開發孩子的智力,更重要的是要全方位地塑造孩子的心靈與行為模式。畢竟智力只是孩子將來成才或者說讓孩子活得更好的因素之一,並不是孩子成長的全部。如果我們的教育能讓孩子多一分自信,多一分自我管理的能力,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性格與良好的心態,而父母也因此多一分輕鬆,少一分煩惱,那難道不是最成功的教育嗎? 每個孩子都是個獨特的個體,有著他與眾不同的優勢與劣勢。父母的責任就是給予孩子恰當的引導,讓這個獨特的個體最大限度地發揮他的優勢,並且終究有一天令為人父母者的我們為這個繼承了我們優秀基因的個體深感驕傲。那麼作為父母,我們究竟能帶給孩子些什麼呢? ●好的性格 ●好的心態 ●好的行為模式 ●令孩子開心而有效的智力開發遊戲 ●良好的自理能力 ●自主學習的能力 ●高尚的精神與充實純凈的靈魂 ●藝術鑒賞力 ●有品味的生活 …… 我們還可以列出很多。所有這一切都可以歸結為一句話: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儘可能早地達到「可以不教」的目的。這種論點聽起來有些玄乎,如果與3歲前的教育掛鉤就更顯得玄乎,但是每位用心的媽媽確實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這個目標。即便你養育不了天才或者幹才,但是,至少你可以儘早給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間,同時也給自己一種比較輕鬆的生活狀態。 接下來,我將慢慢地講述一切。 2、說一說我兒子的情況 ilovekids於10/27/20058:59:30寫到 其實,我真的不太想談兒子的情況,因為他才上初中,還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另外我也確實不想給他戴上什麼光環,畢竟他未來的路很長。他不是那種循規蹈矩的孩子,所以老師既喜歡他又拿他頭痛。說他不循規蹈矩,不是說他調皮搗蛋,而是他不會盲從,有自己很多的想法。從三四歲到現在,他讀了很多書,文學的、藝術的、科普的,也包括一些英文版的圖書,看了很多光碟,尤其是美國國家地理的DISCOVERY系列,基本都看全了,而且是英文版的那種。喜歡計算機,有一段時間狂玩電腦遊戲,後來被我打壓,於是開始自學編程自己編遊戲,做動畫,做數學作業嫌麻煩,會自己編程幫著自己計算。雖然是偷懶的做法,但是畢竟這還算是一種比較智慧的偷懶方式,所以我不說他。參加過市裡的一些競賽,像英語,計算機等等,獲過幾次獎,相聲、小品、歌唱、主持節目等等都很感興趣,但是不是三好生,因為小學階段經常不交作業,後來被老師特許課間可以隨便做什麼,只要不影響課堂紀律就行。因為他自學能力比較強,所以小學課本基本不用老師講,每次拿回來自己看幾眼就明白,於是上課不聽課,經常挨老師批。小學畢業後考上市重點中學,現在成績名列前茅,愛好廣泛,好奇心特彆強,自學能力也不錯。為了滿足大家一點好奇心,把他前兩天編的一篇短文放在這裡博大家一笑。這樣的短文據他說有一個系列,用來跟同學取樂,但是我只見到這篇。其他都沒給我看,說放學校了。他後來說要把小日本的結局改得慘兮兮的,但是還沒來得及。先把這篇貼上來博大家一樂。 小泉 古時有白痴者,名小泉。時有強國曰日本,小泉乃往,為首相。時又有一國名中國,眾恨小泉入骨,意欲斃之。乃挑十餘猛男往日本,欲刺小泉。日本武士強悍,到得首相府,所剩無幾。其一入,持劍刺小泉,忽一武士閃出斃之。次者以弓斃其武士,持劍刺小泉。小泉憚之,恐命歸天國。忽該猛男劍斷,墜於地。猛男跪地拾之,曰:「曾經有一把貼有正版標誌的好劍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直到失去才後悔莫及。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會買下它。如果非要再這份佔有上加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小泉乃斃之,從此不復用盜版。 我問他為什麼裡面要有白話,他說有白話才好玩。我兒子就是這麼個小孩。:) 3、早教的意義 ilovekids於10/5/200511:32:35PM寫到 我無意於誇大3歲前所謂早期教育的作用,但是我仍然認為3歲前母親給予孩子的一切都會對他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是孩子的智商還是情商,早期教育帶來的影響都是非常深刻的。 有研究表明,影響人智力發展的因素有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人類的性格也基本在3歲之前就已經成型,所以中國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毫無疑問,遺傳因素在卵子受精的瞬間就已定型,而環境則千變萬化,因此我們唯一可以調控的是環境因素,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早期教育環境。在寶寶早期發展的關鍵期里,如果有合適的方法加以干預,那麼,個體的智力和其他能力、包括性格等等各方面都會獲得良好的發展。相反,如果寶寶早期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機會或被剝奪了學習的機會,即使寶寶有著優越的天賦,也無法獲得良好的發展。寶寶是學習的天才,只要媽媽用心,並且採取合適的方法,就可以輕輕鬆鬆開啟寶寶智慧之門,養育出真正高智商高情商的寶寶。 有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在寶寶降生的那一刻起甚至當寶寶還在媽媽腹中的時候,他就已經在接受周圍環境帶給他的一些信息,所以近些年才興起了胎教和早教的熱潮。不管這些研究成果能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至少每個媽媽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從寶寶降生開始,他就會對媽媽的聲音與動作有反應,甚至做出某些回應。寶寶的潛能遠遠出乎我們的意外,因此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總在帶給我們驚喜。在每個父母的眼裡,那個小傢伙簡直就是一本書,一本深奧的書,我們每天都會讀懂他一點點,但是我們永遠不可能完全讀懂他。 記得兒子降生那天,從醫生倒提著他的兩條小腿到護士將他抱到我的胸前,僅僅隔了3個多小時。在我雙手接過兒子的那一剎那,他居然睜開眼睛看我了。我開心地輕聲地對著他說了一句話,而他居然用定定的眼神看著我,彷彿聽懂了我的每一個字。儘管隨後他就入睡,但這並不妨礙我堅定地相信他聽到了我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就因為這個堅定的信念,在我的心目中,兒子不再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小人兒,相反,我堅信他是個什麼都懂的聰明的小傢伙,只是他以他自己的方式在理解我回應我。因此,儘管在他成長過程中,我們常常在付出很多以後看不到顯著的進步,因為看不到成效,甚至可能讓我們誤以為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費。但是請不要著急,也許某一天,我們會突然看到他在某方面產生一個飛躍,他會突然明白很多的事情。只有這時候,我們才會幡然醒悟,原來我們一切的付出終究都會得到回報。 ilovekids於11/1/200512:34:28AM寫到 其實當年影響我最深的是一套武漢出的叫《0歲方案》的小書,我只看了一小段,其中有句話我印象深刻,大概意思是:如果孩子出生後三天對他施行教育,那麼父母的教育就晚了三天。就因為這句話,我才決定對兒子施行早教。而我的早教方法純粹憑感覺或者本能,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不同之處的話,那就是我有足夠的耐心與興趣去觀察兒子,琢磨兒子,並在這個基礎上,跟隨他的需要給予他積極的回應。 我後來去了解一些關於兒童教育的知識,僅僅因為我辭職後從事了一份與教育有關的工作,並對這份工作充滿了熱情。在這之前,我沒有任何理論知識作為鋪墊,僅僅憑一個做媽媽的本能與直覺在決定自己應該做些什麼。所以,憑這一點,我就想對所有的父母說上一句,只要用心,你一樣可以成為育兒專家。 4、早教的原則 從寶寶出生那天起,請記得每天跟寶寶相處時,遵循以下的原則: ●用溫柔的話語和他對話,親吻他 ●對著他微笑,並輕輕地撫摸他的小身子 ●給他聽優美的音樂,給他讀一些優美的兒歌,甚至給他講故事……(也許他聽不懂這一切,但是他一定能感覺到媽媽對他深深的愛意,並且這一切都將在他的內心深處沉澱,成為養育他的心靈沃土)。 ●經常捏捏他的小手指、小腳趾 ●給他翻看一些色彩鮮艷但是很雅氣的圖畫、適合寶寶的讀物、卡片 ●自創一些有趣的適合自己寶寶的遊戲,逗寶寶發笑 ●不管寶寶能否對你的一切努力做出適當的回應,當你和寶寶相處時,記得始終要把自己當成孩子,把孩子當成智者。 ●利用寶寶熟悉的兒歌編一些聽起來很有趣甚至顯得有些愚蠢可笑的歌詞,培養寶寶的幽默感,帶給寶寶快樂,讓寶寶因此當你是朋友。 ●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無知,無知並不可怕,不懂的東西和寶寶一起去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他會摸索到正確的思維和探索事物奧秘的方式。 ●即便你是個百事通,也可以適當地假裝自己是個白痴,讓寶寶失去依賴,逼著他嘗試自己去解決問題,千萬別當全能父母。 ●找機會和寶寶一起到泥巴里草地上摸爬滾打,和寶寶一起去發現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 ●不管你認為寶寶的觀點有多可笑,他的發現多沒意思,都要滿腔熱誠地讚賞他,並充滿激情地參與寶寶的活動。 ●永遠不要指望寶寶正頸危坐地讀書、學習,讀書、學習完全可以成為充滿樂趣的遊戲。 ●如果寶寶犯了錯誤,不要苛責他,畢竟他是孩子,父母需要給他自己在錯誤中學習的機會,錯誤對孩子來說是最有說服力最有鞭策力的老師。。 ●如果寶寶有問題,首先是父母的錯,因為你不理解寶寶,或者你的行為無意識地對寶寶產生了不良影響。經常拿寶寶當自己的鏡子,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科學有效。 上面列舉的僅僅是一些基本的原則,接下來我會用一些事實從各個方面印證這些原則的可行性與實用性。 5、正確的早教 很多人反對早教,原因就是早教給孩子增加了太多的負擔,讓孩子疲累不堪,結論就是讓孩子學多了不好。其實,關於早教,我們有太多的誤解,不少人將早教單純地理解為「教」,於是,「早教」就演變成了「早期的灌輸」,因為孩子們無法接受父母的這種灌輸方式,於是不少父母反映:「我們家孩子就是不肯學。」「我們家孩子就是笨,教他多少遍他都記不住。」另一方面,也確實有不少孩子在父母的「早教」模式影響下變得沒有了想像力、創造力,成了一個純粹承載知識的被動而沒有活力的載體,或者成了一個雖然懂不少事情,但是情商低下、自理能力極差、性格怪異的小東西。父母的教育導致這樣的後果惟一的原因就是父母的教育不得法。因此,孩子的問題首先是父母的問題,一旦發現孩子出現問題,我們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養方式是否得當,反思我們是否給予了孩子最需要的東西。 既然早教成了一個叫人如此矛盾如此無所適從的東西,那麼我們還要不要早教呢?當然要。狼孩的事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它從一個側面說明孩子早期養成的一些習性可能伴隨他終生並且有可能無法更改。實際上,從寶寶降生那一刻起,他就一直都在利用他的各種感官接受各種信息,在環境的刺激下逐漸了解、適應他周圍的一切,並學會和諧地與他周圍的環境相處,學習應對各種隨時都在變化的情況。父母真正需要做的就是根據寶寶生長發育特點,跟著他的需要走,而不是想當然地按照我們自己的想法牽著寶寶的鼻子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給予他最恰當的教育,讓寶寶這顆嬌弱的小苗,在我們給予的陽光照耀下,雨露滋潤下茁壯地成長起來。 當寶寶小的時候,因為他不能及時而恰當地對父母的行為給予回應,因此,不少父母認為這個時期只要保障寶寶的溫飽,讓他身體健康就可以了。其實不然。我不想誇大孩子的潛能,但是不管多小的孩子,只要你用心去觀察,你都會發現很多令你驚詫的事實。比如新生兒,你跟他說話,他會表現出在聽的樣子;你輕輕地撫摸他的身體,他會表現出很愉快的表情;你給他放音樂,即便他正在哭鬧,他也會立刻變得安靜下來,對周圍傳來的美妙樂音產生興趣…… 給寶寶放些古典音樂、優美的兒歌;抱寶寶在手的時候,溫柔地跟寶寶說說話;拉拉寶寶的小手,捏捏寶寶的小腳丫;適當地製造一些聲音,讓寶寶聽;給寶寶看一些色彩鮮艷、輪廓分明的圖片,用各種色彩鮮艷的玩具在寶寶眼前逗引他;經常給寶寶講解他見到的一切事物,不管他懂與不懂,確信他有一天會突然明白這一切……即便寶寶只是偶爾看你一眼,但是,這些有益的刺激都會幫助他更好地發現了解周圍這個有趣的世界,積攢足夠的經驗,並在某一天爆發似地向你展示他的本領。 寶寶生來就是什麼都不懂的,如果因為他不懂,我們就不向他展示一切,講解一切,那麼他永遠也不會懂。正因為我們什麼都給他講解,他才會了解他遇到的一切事物,並在逐漸了解這些事物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小腦袋,不斷積累經驗,在這個基礎上一步一步向更高的層次發展。所以那些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就不必給他念兒歌,講故事,甚至不必向他解說周圍環境的觀念很顯然是錯誤的。我們給予孩子的一切更多的是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的,因此,即便他不會說,不會走,只要我們始終當他是個懂事的孩子,給予他最美好的一切,他就會在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朝著我們期望的方向發展。 從兒子出生那天起,我就一直當他是個小大人,在他清醒的時候陪他玩耍,給他講解他遇到的任何事物,儘管我看不到任何成效,但我一直都在堅持,因為我確信,總有一天,他會明白一切。果然,到兩三個月的時候,他開始對我的各種遊戲做出回應,他會明顯地期待我與他嬉戲.更出乎我意外的是,到他3個多月的時候,他居然已經能夠轉動小腦袋去尋找我懸掛在牆壁上的幾種小動物,並且能夠準確地區分那幾隻小動物了。那一刻,我欣喜若狂,有什麼比看到那個還在母腹就與你聲息相通的小東西對你的一切做出回應更令人激動的事情呢?進我的小店看看吧,總有您寶寶需要的東西,呵呵.. 淘寶鑽石店鋪: http://shop33012941.taobao.com/6、如何具備一個優秀媽媽的智慧 ilovekids10/19/20058:35:10PM寫到 謝謝各位JM的鼓勵,因為你們的鼓勵,我才有信心在這裡繼續嘮叨下去,也因為你們的鼓勵,我才不斷地想到一些新的話題,找到繼續嘮叨的題材。寶貝樹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如果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恐怕不是一個帖子的使命,而是一本書甚至多本書的使命。不過,我不能辜負寶貝樹,所以還是決定在這裡就「如何具備一個優秀媽媽的智慧」嘮叨幾句。:) 要具備做優秀媽媽的智慧,讀書、通過別的各種途徑獲取一些育兒經驗當然必不可少,但是我覺得光讀書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無論你讀的是一本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書,還是一本具有實戰經驗的書,它都可能只能部分地解決你的疑惑,甚至對處理你的問題毫無指導意義。讀書獲得的是他人的智慧,我們還需要將這些智慧內化成我們自己的智慧,它才會發揮作用。與讀書比較而言,我覺得以下的一些特質也許對你能否成為一個智慧的優秀媽媽更重要:愛孩子,對孩子有耐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處理問題、引導孩子朝著你期望的方向發展……做優秀媽媽的智慧就在你與孩子不斷變換方式溝通的過程中產生,這種智慧始終是動態的,是隨著孩子的需要與改變而改變的。需要強調的是,這仍然不是一個需要耗費多少時間的問題,而是怎樣提高親子交流質量的問題。也許你這一天只花了5分鐘和孩子一起玩耍,但是這5分鐘帶給孩子的享受與快樂,帶給孩子的影響與觸動,也許是你花一整天,甚至一個禮拜,一個月,半年,一年都無法實現的。 這些話聽起來有些虛,也許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因此,我決定用實例來補充說明我的觀點。很多朋友跟我交流,談到孩子的許許多多問題,我聽了以後,第一感覺就是,其實這完全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的問題。有個朋友跟我說:「我孩子不喜歡看書,就喜歡撕書。」這可能是很多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當寶寶突然有一天發現他會撕紙了,他會對自己的這項新技能十分驚詫,並試圖不斷地實踐來印證自己的這種能力,通過印證這種能力獲得一種自信的感覺,同時也從這個遊戲中找到樂趣。一張完整的紙在那雙小手的作用下變成了不同大小、不同形狀、以不同的方式飄飄揚揚落向地面的碎紙片,這本身是多麼有趣多麼富於喜劇色彩的一件事情,他為什麼不想方設法從中找到樂趣呢?既然寶寶能從中找到樂趣,我們又為什麼要阻止他撕紙呢?如果換了我,我會這樣處理這個問題: 1.給孩子找一些廢舊的刊物,讓他撕個夠,充滿滿足他想要撕書的慾望。 2.參與寶寶撕紙的遊戲,並在遊戲中加入自己的教育內容。 第一條就不用細說了。第二條如果展開說,或許也可以寫成一本書,所以我還是在這裡簡單地說一說,拋一下磚,引大家的玉吧。為了增加閱讀的趣味性,我把我要展開的內容以劇本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不過我不是學文科的,不知道劇本的正確寫法,姑且按我想像的方式寫吧。;)反正能說明問題就行了。天天這麼板著面孔嘮叨,我自己都厭煩了哈哈。 人物:ilovekids、son 布景:兩把椅子或者一塊地毯 道具:一摞廢舊雜誌或者報紙,少量彩紙,奢侈一點的可以全部用彩紙或者更高級的材料 幕起:SON坐在地毯上壞笑壞笑地撕著剛剛到手的一本書,ILOVEKID笑眯眯地抱著一摞廢舊雜誌或者報紙彩紙等上場。以下簡稱I(ILOVEKIDS)、S(SON)。 I:寶貝乖,撕紙很好玩對不對?我們一起撕好不好? S:(喜出望外地)YEAH!媽媽陪我一起玩。 I:我們比賽,看看誰撕的紙片小好不好? (S欣然同意) 畫外音:I和S一起撕紙,讓S明白了什麼是大小、同時也節約了紙張,一箭雙鵰哈哈。 I:現在我們比賽扔碎紙片,看看誰扔得高好不好? (S高興地往上蹦著跳著扔碎紙片) 畫外音:S明白了什麼是高矮,S在蹦蹦跳跳的過程中增強了體能。 I:現在看看我們誰能撕出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正方形……)你看,我撕了個圓形,像我們家的什麼呀? S:媽媽,我也撕出一個圓形,像餅乾…… 畫外音:S就這樣撕著紙明白了各種圖形,並且通過擴展的遊戲提高了想像力。 I:我現在要撕蘋果,一個大蘋果給奶奶吃,一個小蘋果給寶寶吃,還有一個給誰吃啊? S:給爸爸吃吧? I:現在還有誰餓著肚子沒吃蘋果呀? S:爺爺 I:誰關心爺爺就給爺爺撕個大蘋果吧。 S:媽媽,我來撕 畫外音:這就是培育情商:) I:我撕了一根胡蘿蔔,一條魚、一根骨頭……誰喜歡吃胡蘿蔔(魚、骨頭……)呀? S:小白兔…… I:我不會撕小白兔,怎麼辦呢?畫一隻吧!(我們到花園看看能不能找到一隻小白兔吧!) 畫外音:I看到一摞紙都撕完了,於是狡猾地結束了撕紙的遊戲,將遊戲轉移到畫畫了。S明白了小白兔喜歡吃胡蘿蔔,小貓喜歡吃魚,小狗喜歡吃骨頭等常識。同時對畫畫也有了興趣。遊戲呀,誰沒興趣呀!如果想要寶寶到戶外活動活動,去找小白兔不是個順理成章的好借口嗎?遊戲可以不斷地這樣變換著進行下去。每天有5分鐘時間以這樣的方式跟孩子遊戲,你就已經是個充滿智慧的優秀媽媽了:) 我在這裡拋了這塊磚,大家的玉應該已經琢成器了。 明天繼續跟大家嘮叨,實在是有好多活要干,抽不出大塊的時間來寫帖子,只好每天堅持抽點時間在這裡浪費大家一些時間,希望繼續支持。:) 7、適合自己寶寶的才是最好的早教 qxzhong2005發言:很佩服林怡的智慧。前幾天的帖子已經收藏起來,同時發給了一個朋友。今天看到還有這麼多的精彩回復,真是很高興。在此也說說我的困惑,希望得到林怡的回復。從懷孕開始我就進行胎教,做得不多,但能堅持。孩子出生後,也很主意對他進行早期教育,如聽音樂,經常和他說話,講故事,看書。現在寶寶四個月了,特別喜歡別人和他說話,整天咿呀不停。我的困惑是:1、雖然還有四個月的假期,但要查資料寫論文,又擔心錯過教育孩子的好時機,我該如何做才能提高親子質量?。林怡能不能把你在此階段(寶寶四五個月)的經驗和我們分享?2、如今的早教教材讓人眼花繚亂,林怡以前用過什麼教材嗎?現在很熱門的愛和樂、經典誦讀,你覺得有必要嗎? ilovekids於11/2/20055:55:07PM寫到 其實說到早教並不是說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去給予孩子刺激,他也需要休息,需要有自己單獨呆一會兒的時間。如果他自己開開心心咿咿呀呀說著玩耍,不妨讓他自己單獨呆一小會兒。如果他煩躁了,他會以哭聲來表達他的不滿。因此,每天給他一些時間就行,時間的長短並不影響親子交流的質量。最關鍵的是,你在跟孩子玩耍的時候一定要全心全意,不僅用遊戲本身,而且要用你的情緒,你的愛來感染寶寶,影響寶寶。另外,即便你沒有時間,也可以通過給孩子放音樂、兒歌、DVD,讓他自己玩玩具等給予他一些刺激,這些一樣對他的成長會有幫助。我覺得你已經做得不錯了。 至於早教的教材,我那時候能買到的早教教材其實不多,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利用現有的教材在發揮,融進一些自己的東西,再和孩子交流。多好的教材也只是教材,做個「好老師」才是關鍵。因此,選擇教材只是早教的一個方面,不管多好的教材,要讓寶寶接受,還是需要融進你自己的很多東西。因為只有你自己最了解寶寶,知道他的興趣點在哪裡,他的需求在哪裡,根據這些做些調整,對教材進行改版,才能讓這些好教材發揮最好的效能。比如給寶寶講故事,有時候不能完全按照書本上的文字來講,那樣會很枯燥。你可以將一個故事講成很多版本,甚至講成一個你和寶寶都很享受的遊戲,其中夾雜一些寶寶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的並且能理解的辭彙,或者加入一些寶寶親眼見到的事實,用這些附加的事實來幫助寶寶理解故事的內容,同時也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像你提到的這些早教材料,我覺得對孩子應該是有益的,但是不能像他們宣傳的那樣把他們完全作為早教的重心,它們可以成為早教的內容之一,但是單有這些肯定是不足的。孩子需要多方面的刺激,畢竟他將來不能完全靠這些來延續一切。因此,在購買這些的同時,還需要參考其他一些教材,各種類型的教材都選用一些,比如,認知圖書,故事書,介紹遊戲的書,這些都會帶給新媽媽很多的啟示。全方位地給予寶寶刺激才是值得採取的方式。 四五個月的寶寶,主要還是多跟他說話,多跟他遊戲,讓他有時間聽聽音樂、兒歌,或者唱些兒歌歌曲給寶寶聽,媽媽的聲音對寶寶來說如同天籟,他永遠都不會厭倦,永遠都會給予積極的回應。此外還可以經常帶他到戶外看看各種事物,將這些講給他聽,不管他懂也不懂。總之,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來說,還是以給予他各種感官一些有益的刺激為主。很多東西是不能完全以年齡界線作為分水嶺的,雖然年齡確實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同樣的刺激對三四個月的寶寶甚至兩三歲的寶寶都是有益的,關鍵是你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引導寶寶,挖掘這種刺激可能帶來的效果。 比如同樣是撕紙的遊戲,幾個月的寶寶撕著玩,撕紙本身就是一種樂趣,而且對鍛煉他手指小肌肉很有好處,1歲多的寶寶就可以把撕紙遊戲擴展一下,讓他撕出各種形狀,並利用這些撕出來的小紙片開展各種各樣的遊戲,甚至編故事。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媽媽的思維應該是發散型的,不要局限於某一點某一面,與之相關的所有遊戲與活動都可以開展,這樣一點點輻射出去,你就可以找到很多很多拓展寶寶各種能力的教育內容,同時媽媽與寶寶之間的這種遊戲方式也會無形中幫助寶寶形成一種不受約束的思維模式,對培養他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很有好處。用心想一想,你總可以找到A事物與B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繫,在這二者之間架一座橋樑,讓寶寶的思維無限地拓展與延伸。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為什麼目前教育中還在大量使用黑板而非白板?
※The 6Th Asia Oceania Camping Congress第六屆亞太營地大會分享
※探索學習的終極目標——遷移
※有種愛恨情仇,叫「我們是室友」
※監考老師監考的時候都在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