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動戰爭的目的與預言

冷戰時代世界發生的戰爭,多與美蘇爭霸相關:

一者是兩個超級大國的全球戰略實施。

二者是兩個超級大國在世界爭奪盟友,特別是全球戰略要地上的爭奪。 這兩個國家會利用其他國家的內部矛盾,如果進入戰爭模式,美蘇兩國就會積極介入,所以一些關鍵性國家會出現政權的顛覆,這都是美蘇暗鬥的結果。

第三是世界其他兩個國家之間的矛盾爆發,形成軍事衝突時,美蘇兩國也會積極介入,從而造成這個國家的內部爭戰,兩個國家相互支持對抗的一方,展開軍事上的博弈。有時還會挑撥離間他國矛盾,引爆軍事衝突,美蘇兩國於其中博取利益。

第四是世界重要戰略要地之國,美蘇兩國都會因為戰略價值而採取入侵方式、或者顏色革命方式來顛覆其政權。

經濟利益與戰略利益控制是美蘇兩國發動戰爭以及干涉他國內政的根本動機。

如果細緻分析,從二戰結束到1991年之間,世界各地區發生的戰爭,前後間都可以找到美蘇兩國的影響,因為這兩個大國的手會伸向這些地方。

中共建國之後,與周邊國家發生的幾場戰爭,基本都是中美蘇三國之間的博弈,而這些國家只是被利用的對象。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領土爭端,也就成為美蘇兩國可以利用的矛盾,另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美蘇兩國通過對中國周邊國家的軍售來達到制衡敲詐中國的目標,他們相對地會對中國進行先進武器的禁運與軍事技術封鎖。所以說大國之間並沒有什麼好心腸,唯獨是利益爭奪,這也造成了中國選擇了唯一的鬥爭技巧來尋求發展的方式,當然這本來也是當局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

(1950-1953)之間的朝鮮戰爭,也就是抗美援朝戰爭,其實是美蘇博弈將戰火燃燒到中國領土的戰爭。中國最終選擇了果斷出兵,在陣營對抗中用武力的方式打出了一個世界的三極格局,這就是中蘇美三個大國,這都是利用戰爭打出的地位,毛在中國建國國慶時莊嚴宣布中國人們站起來了。這在西方可能不以為然,但通過抗美援朝戰爭,還是讓世界承認了事實。之後中國也就成為第三世界國家的老大,成為聯合國五常國之一。這場戰爭也及時解決了中國的北方領土問題,戰爭讓中蘇站在同一陣營中,世界出現兩極對抗局勢。這場戰爭加劇了世界的分化。

冷戰-百度百科

冷戰(英語:Cold War,俄語: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間,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鬥爭。[1]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國杜魯門主義出台,標誌著冷戰開始。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標誌著兩極格局的形成。1991年華約解散,之後蘇聯解體,說明了蘇聯模式下的社會主義失敗,標誌著冷戰結束,同時也標誌兩極格局結束,前後共44年。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格局變為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一超多強」。[1]

當時的美國和蘇聯同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兩國及其盟國展開了數十年的鬥爭。在這段時期,雖然分歧和衝突嚴重,但雙方都儘力避免世界範圍的大規模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其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太空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不動武力」,因此稱之為「冷戰」。

冷戰主要表現為以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對峙。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爭奪,是世界長期不得安寧的主要根源。兩大軍事集團實力相當,誰都不敢輕易動用武力來結束對方與其的世界霸權爭奪。兩國都儲存了大量核彈頭,彼此相互保證毀滅。冷戰結束後再加上經歷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磨難,世界各國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為了遏制蘇聯,實現稱霸世界的目標,美國推行了「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三根支柱,它們是在1947、1948、1949三年內相繼出台的。這意味著美國從政治、經濟、軍事上三管齊下,對蘇聯實行政治上的孤立打擊、經濟上的封鎖和軍事上的包圍。其中「杜魯門主義」是「冷戰」政策的核心部分,出籠的由頭是代替英國挽救希、土危機,鎮壓兩國的共產黨。由此推而廣之,只要哪個地方有進步運動,美國就宣布這個地方有「共產主義威脅」,就立即提供經濟、軍事援助,乃至出兵干涉。

「杜魯門主義」由此便成了對世界的干涉主義。

「馬歇爾計劃」表面上是一項純經濟援助計劃,但實際上同樣是為了壓制共產主義的發展,進而從政治和經濟上取得控制西歐的主導權。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是一個完全由美國領導和控制的純軍事組織,美國將西歐防務掌握在自己手裡,牢牢地確立了美國在歐洲的霸主地位。[2]

冷戰中的重要戰爭

冷戰在中國周邊發生的幾場戰爭,首先是抗美援朝戰爭,這場戰爭戰火燃燒到中國家門口,中國果斷出現,戰爭同時解決了中國的北方邊界問題與利益問題。戰爭讓中蘇站在同一戰壕中,朝鮮戰爭結束就開始了漫長的美蘇爭霸。其次是1962年中印戰爭是美蘇兩個國家通過印度來算計中國,美蘇兩國都出裝備給印度,利用印度軍隊來挑戰中國。當時美蘇還實現了軍事信息共享,但中國毫不猶豫地給予反擊,擊敗了美蘇與印度的陰謀。但這一戰與印度結下了怨恨,另外是中蘇關係出現裂痕。這一年爆發了古巴導彈危機,美蘇一度處於戰爭狀態,但經歷中印戰爭之後,中國也就沒有站在蘇聯一邊,中蘇關係開始走向惡化,終於在1969年爆發珍寶島衝突,蘇聯還陰謀著對中國進行核手術式打擊威脅。這之後中美關係開始解凍。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

越南戰爭(1955-1975年)這是冷戰中在中國周邊發生的另外一場重要戰爭,中蘇都支持越南,使美國陷入戰爭泥潭而不能自拔,最後是中美關係回暖讓美國結束越南戰爭。

而1979年爆發的中越自衛反擊戰,這又是中蘇關係惡化帶來的,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蘇聯解體。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這是冷戰後期,蘇聯處於佔上風時期,因為搶佔戰略要地,蘇聯開始入侵阿富汗,戰爭一拖就打了十年,最終蘇聯從阿富汗撤軍,之後蘇聯於1991年12月解體,結束冷戰。

冷戰結束後美國發動的戰爭

冷戰結束之後,美國開始使用軍事打擊手段,針對中東幾個不聽話的國家展開軍事教訓,顛覆他國政權。

1991年發動海灣戰爭。這場戰爭也可以稱為美蘇的軍事較量。另外是美國教訓伊拉克,1991年的海灣戰爭不僅揭除了伊拉克「世界第4軍事強國」的虛假面具,也戳穿了蘇式武器的神話。

柯林頓,42任(1993~2001)

1、1993年七月,美國突擊索馬利亞,遭埋伏。

2、1994年,美國入侵海地

3、1999年,入侵南斯拉夫,轟炸中國大使館

小布希,43任(2001~2009):

4、2001年,入侵阿富汗。戰爭一直持續到現在。

5、2003年3月21日,美國以伊位克隱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借口,入侵伊拉克。

6:2011年,美國對利比亞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利比亞戰爭。於2011年10月21日卡扎菲死亡。2011年5月1日擊斃本-拉登。

7:2014年組建世界聯軍打擊isis,強力推行亞太戰略,讓美國挑起同時對抗俄羅斯與中國的重擔,打造兩個北約針對俄羅斯與中國。特別是建立美日同盟。

通過1996年中國台海危機,中美兩國漸漸進入對決狀態,而1999年美國入侵南斯拉夫,轟炸中國大使館,這更加劇了中美兩國之間的對決,一直持續到美國亞太戰略實施,給中國帶來致命威脅,從而於2012年中俄戰略協作出台。2017年中美經貿合作得以展開,世界的危機是重新回到冷戰中,俄美對抗在各個層面開始展開,特別雖軍事對抗方面的針對性軍事部署,武器更新,以及相關的戰爭準備,特別是致命性核武部署與更新。

這一次是解體之後的俄羅斯的重新崛起與軍力恢復,冷戰結束之後的新冷戰來臨,這回可能是一切皆有預備的,對抗會走向火藥爆發系統。

俄羅斯與美國針對北極的爭端,看到俄羅斯當前對於北極的軍事裝備與基地建設,只怕佔領北極的野心會實現。這是世界爭端中的資源之爭,一方面是北極航線開闢,縮短了東西半球之間的航程,另一方面是北極軍事基地建設有利於實現全球打擊。縮短導彈飛行距離。

俄羅斯對於北極的大胃口-想霸佔北極?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22日宣布,俄羅斯在北極新西伯利亞群島科捷利內島的軍事基地建設已經完工,將陸續在北極各處建立較小規模的基地,並於2018年前完成軍隊部署。

  紹伊古表示,「我們不向任何人隱瞞,俄羅斯在北極新西伯利亞群島科捷利內島的基地建設已經確定完工。這是前蘇聯時期從未有過的大規模軍事基地,能為這個地區提供一切所需設備。」

世紀風雲友情提示:

俄羅斯想霸佔北極的野心是肯定的,只是西方國家也不會輕易承認,博弈只能在政治上展開,但軍事卻是充分的保證,未來不久俄羅斯還會宣布他們統治北極事實,因為諸世紀預言了此事,人類的貪婪野心促進當今人類的錯誤選擇,最終人類還會在貪婪的行動開啟大爭戰。

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大部分衣缽,俄羅斯的軍事並不是如西方媒體所宣揚的那麼弱小,這也是預言中提到的就是強大的美國也將遍地流血的可悲結局。因為戰爭的本質只是實現火力與目標之間的行動,火力投送也不完全就是如今媒體所認為的那種方式,不對稱甚至是不擇手段的軍事手段多得是。在這一點上科學卻給不道德的人類帶來了可怕的威脅,這被諸世紀預言中稱為邪神的遺骨。

現代世界博弈,經濟競爭雖然一直在進行,經濟制裁成為遏制其他國家的手段,但對於一個大國,這種制裁也作用不是太大,因為最多是限制了此國吸取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成果,如果一個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的國家,也不會有太多的作用,現代世界的技術已經處在一個相當的高度之上,但一些前沿研究特別是尖端武器方面的研究,還是要世界聯手才能完成,這是世界一體化的趨勢所在。光吸收消化保存這些前沿的科技技術,人類就需要足夠的努力了。

俄羅斯如今在戰略上選擇小型導彈艇為發展目標,這卻是一種能發揮最大的導彈進攻與防禦手段最實用的方式。這就是哲學意義上的軍事上的火力投送問題,而很多講究排場的現代軍事裝備,成本實在太昂貴了,而且技術難度也極大。

當然在俄美博弈上,現在俄羅斯在軍事上還相對弱小,不是北約的那麼強大,但普京已經在開始重建新的軍事聯盟了,以求得與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的對抗地位,土耳其的倒戈已經讓普京更加雄心壯壯了。


推薦閱讀:

那曾奪走無數性命的化學武器,如今還有多少人為之恐懼?
日本「奪島」部隊向美軍取經,對中國而言意味著什麼?
關於中國會有戰爭的夢以及占察的結果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禮儀
土豆與三將軍孰美?(上)

TAG:美國 | 戰爭 | 預言 | 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