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挂面村 輕盈流水挂面如琴弦(組圖)

中國三大挂面村 輕盈流水挂面如琴弦(組圖)

  • 列印
  • 2011年12月31日09:17

    大河網

    說兩句0分享  【導語】:《挂面本是一種普通的食物,即使做出來香,但你或許從未想到原來手工挂面的製作過程也那麼美,一排排晾曬的挂面琴弦般玩弄在村民的手中,這一刻你才發現質樸跟優雅還能結合的如此完美。  【關鍵字】挂面村 中江縣覺慧村 安徽肥東縣橋頭集鎮竹塘村 陝西時下村  四川覺慧村  在四川中江縣,有一個挂面村,每當太陽高照時,家家戶戶的房前屋頂就會掛出如絲綢一般的麵條,勞作的村民紛紛置身在輕盈如流水的線條間拉杆曬面,似舒緩優雅的舞蹈……  位於凱江河畔的覺慧村是中江縣一個有著40多戶人家的普通小村莊,家家戶戶均以制面為生。每年小雪節氣過後,如絲一般的手工面便會出現在村民的房前屋頂,陽光照射下,猶如瀑布一般。手工制面早已成為覺慧村一張名片,人們親切地稱它為「挂面村」。

      84歲的村民劉光初大爺說,中江挂面起源於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氣溫和濕度的原因,每一年,留給中江挂面的製作時間,只有五個月,即上一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3月。「而每年正月里,才是做面的最好時節,無論溫度或陽光都是最好的。」  18道工序 需要18個小時  「中江挂面要經過和面、劃條、盤條、發酵、抻大條、抻小條、上竹、撲粉、曬面等18道傳統手工工序的"磨練"。」

    和面

    盤條

    上竹

    架面  中江挂面第五代傳人鍾全德介紹說,麵條雖小,但是卻要受溫度、光線、水源的影響,前前後後有18道工序之多,因此中江挂面的製作工藝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通往挂面村的小道  手工制面是一門純粹靠天吃飯的傳統工藝,制面者首先要考慮的是氣候因素,根據日照和空氣濕度選擇開工時間。通常在天晴的情況下,和面、劃條要從下午四點開始進行,當天晚上做面師傅不能睡覺,每隔一兩個小時就有一次高強度的勞動。

    勞作的村民置身在輕盈如流水的線條間,似舒緩優雅的舞蹈  抻條和上竹環節,必須在次日的凌晨完成,而最後的晾曬則要放在中午太陽高照時。從第一道工序到最後出成品,要經歷18個小時。

    從高處俯瞰下去,整個村子猶如披上一層潔白輕柔的「紗衣」  4米長面 曬面猶如「高空作業」  4米長面,真的是掛出來的。 這樣一根手工製作的麵條,可以拉伸到4米長,不僅不會斷裂,而且粗細均勻、細如髮絲,讓人看了十分驚奇。也正因為這個長度,曬面的架子也要4米多高,每當曬面時,就會看到村裡的男女老少搭起特製的梯子,像踩高蹺一樣在架子上勞作。這種起早摸黑的辛苦活,現在很少有年輕人吃得消了。

    梳理麵條的動作猶如撥動琴弦  在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中江挂面雖然一次次走上全國和國際舞台,但與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它也面臨著同一個問題「生存危機」。如何將文化遺產轉化成文化財富?作為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這項古老傳統工藝,正尋求一種傳承與發展的突破口,「力求讓這門老技術創造出新價值。」鍾全德說。  安徽劉王村  肥東縣橋頭集鎮竹塘村有個劉王自然村,是個遠近聞名的挂面村,許多莊戶人家用手工做的挂面成為一種品牌的土特產,成為老百姓家庭婚喪嫁娶必不可少的食品。

      劉王村現有80多戶人家,其中從事挂面業的有近40戶,多數人家做挂面的傳統延續至今已經有100多年,每年午季麥收之後,做挂面的人家就開始收購優質小麥,經過精選麥仁豐滿的品種進行儲存。每年冬季就成為做挂面的旺季,紅紅火火的挂面業成為當地農民的一條致富之路。一冬一春每戶純收入少則5000多元,多則7000多元。  據70多歲的老挂面師傅范育才介紹,他的曾祖父年輕逃荒到外省一個小鎮上,在一家做挂面的作坊打雜,通過留心學習,久而久之掌握了做挂面的手藝,後來回鄉之後,辦起了家庭挂面作坊,當時由於是獨家經營,作坊由小變大,由弱變強,銷路前景看好。村子裡許多人家在范師傅的帶動下,紛紛向他學藝,范師傅也毫不保留地把掌握的知識和技術向求技者傳授,從精選小麥到加工麵粉以及製作等各個工藝流程手把手教。從此村子裡大多數農戶都辦起了大大小小做挂面的作坊,成了名副其實的挂面村。  經過百年的風風雨雨,劉王村的挂面業從沒有間斷過。如今劉王村每天產出的幾千斤挂面既豐富了遠近的市場,又鼓起了村民的腰包。劉王村的挂面成了消費者的搶手貨,許多城裡人紛紛上門購買。  陝西時下村  關中平原,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氣候宜人。平原上有渭河流經,從古至今,這裡的農業便非常發達,是小麥的高產穩產區。這裡種植的小麥品質優良,粉白麵筋,備受人們喜愛。正是由於這些條件的影響,在關中這片大地上誕生了豐富的麵食文化,同時也造就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喜好麵食的特點。吃面成了關中人最具代表性的習慣,對於很多關中人來說,「一天不吃面,就會渾身不舒服」。  關中麵食製作手法豐富多樣,揪成片狀的揪片子,搓成棍狀的棍棍面,扯成條狀的扯麵……其中,手工製作的挂面,可謂關中麵食一絕,它潔白如雪,形如絲線,入口潤滑,在乾燥的環境下久放不壞。在關中很多地方,為老人祝壽,招待親朋好友,嫁女娶妻的宴席上,都離不開挂面,細長的挂面也寄託了人們對長壽、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嚮往。  關中地區手工挂面的製作具有悠久的歷史,其中興平市時下村製作的挂面獨具特色,遠近聞名。每到天氣晴朗,幾乎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掛上千絲萬縷、細若遊絲的挂面。近日,記者便來到了興平市東城街道辦時下村,親眼目睹挂面製作的全過程。  時下村挂面製作以家庭為單位,村裡年長的人幾乎都精通挂面製作手藝。挂面製作要經歷和面、揉面、盤條、醒面、上面、開面、挂面、晾面、收面、切面、捆紮等工序,要經歷近30小時,方可完成。  做手工挂面的頭道工序是和面,這也是決定挂面品質的關鍵環節。將小麥粉按一定比例加鹽和水,攪拌即可。別看說得簡單,但是要和出上乘的面可絕非容易的事。「食鹽加得多了,和出的面會過"硬",不易拉細。鹽少了,面會太軟,容易扯斷。要依據麵粉多少、天氣狀況和製作季節來決定當天和面鹽和水的加入量」,時下村村民袁西輝向記者講道。  村子裡的老人常會給年輕人講這樣一個故事:以前手工和面,在給瓮缸里倒進麵粉後,還要給麵粉裡面扔進七顆麥粒。當你在面水混合物里不斷翻找,全部揀出那七顆麥粒後,面才算和好了。翻找的過程便是不斷的攪拌,除了鹽水的比例,長時間的反覆攪拌,也是和面的關鍵。  面和好後,便要揉面。將面放在案板上反覆揉搓,待麵糰表面變得光滑後,進行盤條。盤條要盤三次,將揉好的麵糰搓成胳膊那麼粗的麵條,再一圈一圈盤在瓮缸里,這叫盤大條。大條盤好後,給瓮缸蓋上厚厚的棉被,等待面發酵。等面發酵的步驟叫醒面,整個挂面製作過程中要醒面四次,每次醒面的時間長短依據面的軟硬程度決定。等面醒了,開始進行倒二條和三條了,三條有指頭般粗細,盤完三條繼續醒面。盤條的工序一般在前一天下午開始,天黑結束。  次日凌晨一兩點,就要開始上面。上面就是將盤好放在瓮缸的三條,交叉纏在兩根平行放置的拇指般粗細的約五十厘米長的竹棍上,熟練的師傅上一百斤面需一個多小時。面上好後,依次平行擺放在面窖里,面窖上要蓋著厚厚的草簾和棉被,以便使面窖的溫度和濕度保持在恆定的狀態。等面醒的差不多了,把纏好的面放在專門的架子上進行開面,開完面再將面放入面窖進行醒面。  上午吃完早飯,就開始挂面。挂面需要兩個人協作完成,將面窖中的面拿到院子,一人將面上的一根竹棍插在面架上,另外一個人攥住另一根竹棍慢慢往下拽,此時站在架上的人就用兩根竹棍劃面,面劃開了就不會粘在一起,也有助於麵條均勻受力,在拽拉的作用下麵條變得纖細。掛完所有麵條,就能休息了。接下來就是等待麵條晾乾。此時的挂面已經基本成型了,挂面絲兒細細長長的,在陽光的照耀下銀光閃閃,整條街望去,格外美麗。  下午兩三點面就能晒乾,將面切成短截兒,紮成捆,三捆一包,這挂面也就算做成了。  行走在時下村,每戶人家的門前都會架著一根兩側滿是孔眼的橫杠子。如果你有幸來到這裡,你會看到杠子上面掛滿了正在晾曬的細如髮絲的麵條。白色的麵條,青灰色的房屋,湛藍的天空,一切都將這個寧靜的小村子裝扮得分外美麗。  (責任編輯:千嬌百媚)  分享到:來源搜狐旅遊)
    推薦閱讀:

    秋月落花,誰動了我的琴弦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小提琴弦?
    是誰在敲打我窗 是誰在撩動琴弦 (無間道 影評)

    TAG:中國 | 琴弦 | 挂面 | 組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