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人教版歷史必修三筆記(一)

?

01

第1課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1、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

(1)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

(2)經濟上:井田制崩潰(鐵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漸確立

(3)階級關係上:「士」階層的活躍和受重視

(4)思想文化上:學術逐漸下移,「學在民間」(私學)出現

2、「百家爭鳴」的含義

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各派主張各不相同,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處。儒、墨、法諸家,側重於政治道德;道家側重於對宇宙本體及其發展規律的探索。各家學說的中心及其最後歸宿,都是為了求治國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這反映了中國文化的共同精神。

3、「百家爭鳴」意義

(1)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長的過程中形成發展起來的,並在日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2)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對當時和後來社會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早期儒學思想家的思想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與「禮」的學說;主張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注重政治與人事,對鬼神敬而遠之。

(2)教育思想:開創了中國古代私人講學之風;把自己的思想主張貫穿到教育活動中;注重人的全面發展。

(3)孔子的歷史地位:儒家學派創始人,教育家,文化傳播者。

2、孟子

(1)思想內容:孟子繼承了孔子學說,並對其「德治」思想進行發揮,提倡「仁政」學說,並提出「民貴君輕」思想。

(2)影響:對儒家思想發展有重要貢獻。

3、荀子

(1)主要思想:強調「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還對「禮」進行深入的討論。

(2)地位:廣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華,豐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內容,成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其他學派的主要思想

1、道家(老莊之學)

(1)老子

「道」是世界根本;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小國寡民」社會。

(2)莊子

宣揚天道與自然無為;追求「逍遙」。

(3)影響

老莊崇尚自然,主張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傾向,對中國古代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2、法家

(1)李悝

在魏國變法:獎勵耕戰、嚴刑峻法。

(2)商鞅

在秦國兩次變法:廢舊制度、重農抑商、加強中央集權、以吏為師。

(3)韓非子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將法家理論系統化;主張加強君主集權、厲行賞罰、獎勵耕戰;主張「事異則備變」。

(4)影響

對中國專制主義政治體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統一全國,起到了重大作用;兩漢後,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體系中,成為維護專制政權的工具。

3、墨家

(1) 墨子

「兼相愛、交相利」;非攻、尚賢、尚同、非樂、非命、節葬、節用;在認識論和邏輯學貢獻。

(2)影響

漢代以後,逐漸湮沒失傳。

2

第2課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一、從「無為」到「有為」1、漢初的「無為而治」(1)原因秦末戰火頻繁,社會經濟破壞嚴重——漢初社會貧困。為了恢復生產和安定人心,統治者吸取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2)措施: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休養生息政策)①減輕田租;②免自賣為奴婢者為庶人;③讓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④免除一定的賦稅和徭役。(3)影響①積極作用:經濟恢復和增強;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繁榮,國力日盛②消極作用:社會潛伏著危機:王國問題、土地兼并、匈奴為患等2、從「無為」到「有為」(1)原因①漢初的休養生息使漢朝經濟恢複發展,國力日盛(基礎、條件)②社會潛伏著危機( 王國問題 諸侯勢力膨脹 ;土地問題 階級矛盾尖銳;邊境問題 匈奴為患)(2)目的加強中央集權適應國家統一發展的形勢 鞏固統治(3)主要措施①政治上 ——頒布推恩令(諸侯王死後,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郡統轄。)②軍事上——對匈奴採取強硬政策北擊匈奴 衛青 霍去病③思想上——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④經濟上——改革幣制;鹽鐵官營;平抑物價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1、提出者:董仲舒(1)董仲舒的歷史地位漢代儒家代表人物,使儒家思想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關鍵人物。(2)董仲舒的生平生活在文帝、景帝、武帝時代,大學問家,三次應對,得到武帝賞識。著作:《春秋繁露》 《天人三策》董仲舒對《春秋》的解釋十分著名,他的各項學說都可以從《春秋》中找到根據,換句話說,他的理論權威來自《春秋》,這是他把自己的著作稱為《春秋繁露》的緣故。(3)貢獻(其思想特點)把道家、陰陽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2、思想主張(1)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中央集權需要(2)提出「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和「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學說——加強君權需要(3)提出「三綱五常」,——為人處世標準3、影響(扭轉局勢 付諸實行)董仲舒的思想主張,對於扭轉內外鬆弛的局勢十分有利,深受漢武帝的賞識。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並付諸實行。三、儒學成為正統1、漢武帝尊儒的措施(1)政治方面:起用很多儒學家參與國家大政。他規定,地方定期選出孝子、廉吏當中央任官,甚至還擢昇平民、儒士為相。這明顯擴大了官員的隊伍,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鞏固了封建統治基礎,成為漢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給後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迪。(2)思想方面: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3)教育方面:儒家經典「五經」為國家規定的教科書。興辦太學和設立地方學校進行儒學教育。(這是封建國家利用政權的力量興辦教育、提倡儒學,其必然對整個社會的教育事業有一定的導向作用。)2、西漢的儒學教育狀況(1)儒家經典成為國家規定的教科書,教育為儒家所壟斷。(2)設立太學,儒學地位大大提高。(3)在各郡縣設立學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統。3、獨尊儒術的結果——正統思想 文化主流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逐漸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3

第3課 宋明理學

一、三教合一1、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的獨尊地位被動搖。儒學地位動搖的原因:從漢末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士人對儒家思想產生懷疑;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對儒學的衝擊。2、隋唐時期三教合一,儒學正統地位受到嚴重挑戰(1)隋朝,儒學家提出三教合歸儒的主張,又稱「三教合一」,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並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論。(2)唐朝,統治者奉行三教並行的政策,即尊道、禮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發展,開始挑戰儒學的正統地位。3、儒學復興運動的掀起(1)先聲——韓愈(2)掀起——北宋士大夫們二、程朱理學1、理學(1)概念:北宋時期,儒家學者衝破漢唐儒學的束縛,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的義理。他們建立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稱之為「理學」。(2)興起的社會條件:宋代為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重文輕武,倡導尊儒讀經;宋代農業、手工業經濟的發展,科技文化的進步,理學對自然及社會規律的思考正是宋科技文化發展的結果;從魏晉至唐,儒、佛、道三教長期論爭和融合奠定了基礎。2、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程顥、程頤、朱熹。3、程朱理學的主要思想(1)二程理學(北宋)①「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萬物只有一個天理,先有理後有物。——核心思想(這是理學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觀唯心主義。)②天理」和倫理道德直接聯繫起來。認為「理」不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則,也是人類社會的最高法則。三綱五常等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體現,是不可改變的。認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體現在社會上是儒家的道德倫理,體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③主張通過「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程、朱主張就世間萬事萬物而體認天理。格物窮理,是教人從待人接物的具體事情中去體認道學家所講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基礎,致知則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知是指通過格物達到對於天理的真知。(2)朱子學——朱熹理學的集大成者 ①天理與三綱五常的緊密聯繫,提出天理就是作為道德規範的三綱五常,強調「存天理,滅人慾」②「格物格致」的深化:「物」的概念——「物」,指天理、人倫、聖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於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學之真。4、程朱理學的在當時產生的影響(1)適應了統治階級的需要,南宋以後成為官方哲學。(2)《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後世科舉考試的教科書。(3)學術思想流傳海外,在日韓形成「朱子學」。(4)用三綱五常維繫封建專制制度,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儒學士大夫積極維護封建統治秩序,還致力於社會道德教化工作)三、陸王心學1、代表人物:陸九淵(南宋)、王陽明(明朝)2、陸九淵的「心學」主張①把「心」作為宇宙萬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張②強調「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認為天地萬物都在心中③認為窮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內心就得天理3、王陽明的「心學」主張(1)王陽明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2)「致良知」「知行合一」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強調道德的自覺和主宰性四、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比較1、共同點:(1)內容相同:都是儒學的表現形式,都繼承了孔孟「仁」「禮」的思想,都認為世界本原是「理」。(2)影響相同:①都有助於統治者維護專制統治,都壓制、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②都重視主觀意志力量,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積極影響。2、不同點:(1)對世界本原的具體認識不同: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陸王心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內在的「心」,認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徑不同:程朱理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克服私慾,回復良知就能成為聖賢。

4

第4課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一、明清之際儒家思想活躍的主要原因

1、經濟上: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並有所發展,但受到重農抑商政策和封建專制統治的嚴重阻礙(根因)

2、 政治上:君主專制統治空前強化,封建制度漸趨衰落;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尖銳,人民起義不斷;

3、思想上:宋明理學僵化,束縛思想、扼殺個性;

4 、階級關係上:工商業者階層擴大,要求發展商品經濟,反對封建束縛;

二、明朝後期進步思想家李贄「離經叛道」

李贄自稱「異端」,代表作——《焚書》《藏書》

1、李贄的主要思想主張(即:李贄「離經叛道」的表現)

①挑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反對以孔子的是非為標準,認為是非標準應隨時代變化而變化

②揭露道學家的虛偽,強調人不應脫離基本物質生活去談仁義道德

③反對男尊女卑和封建禮教,主張個性解放

2、對李贄思想的評價

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帶有民主色彩

②他的思想,直接衝擊了儒學的獨尊地位,促進人們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產生

③具有鮮明的反封建的叛逆色彩和頑強的戰鬥精神

三、明末清初的三大進步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

1、三人共同的生活背景

(1)三人都生活在明末清初民族矛盾和階級鬥爭十分激烈的動蕩年代

(2)都參加過抗清鬥爭

(3)都隱居著書立說

2、三人各自的代表作

(1)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2)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日知錄》

(3)王夫之——《讀通鑒論》

3、三人主要思想觀點

(1)黃宗羲

①黃宗羲的主要觀點

a/ 猛烈抨擊君主專制制度,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b/ 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

c/ 提倡法治,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

d/ 反對重農抑商,主張工商皆本

②對黃宗羲思想的評價

黃宗羲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對以後反專制鬥爭起了積極作用。

(2)顧炎武①顧炎武的主要思想觀點

a/ 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進步思想

b/ 提倡「經世致用」,到實踐中求真知,力求解決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

②評價

以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捨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3)王夫之

①王夫之的主要思想觀點

a/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發展的,發展變化是有規律的

b/ 主觀的認識是由客觀對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過考察都是可以認識的(王夫之是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

c/ 認為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王夫之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②評價

王夫之的唯物主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式,具有劃時代意義。

4、對三人進步思想的評價

①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是明清時期封建社會漸趨衰落、資本主義萌芽產生髮展在思想文化領域內的反映,對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三人進步思想的實質是:儒家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發展】

②三人對傳統儒學的批判繼承,構建起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 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③三大進步思想家反對君主專制、倡導經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對近代民主思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

5

第5課 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萬物的尺度」——智者學派

1、智者學派出現的背景

(1)古希臘經濟的繁榮

(2)人的地位的提高

(3)民主政治的發展

2、「智者學派」的概念

(1)公元前5~前4世紀希臘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職業教師的統稱。公元前五世紀,雅典成為人文薈萃的中心,人們崇尚公開的精神。在公開的討論或辯論中,必須具有雄辯、修辭、哲學及數學等知識,於是「智者學派」應運而生。

(2)智者以教授文法、邏輯、數學、天文、修辭、雄辯等科目為業。是一些在哲學、邏輯學、認識論、倫理學、政治學、講演術和其他一系列知識領域內深刻而大膽的改革家。他們並不構成一個固定的學派,也沒有統一的學說,只是在思想傾向上有共同之處,遂被稱為一派。由於智者的觀點與蘇格拉底、柏拉圖相對立,被後者貶稱為詭辯家。

(3)智者的哲學研究的中心是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問題,換句話說,他們注意的是社會政治和倫理方面的問題。他們之所以注意社會政治和倫理方面的問題,是和他們本身出現的社會背景分不開的。

3、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

公元前5世紀希臘 哲學家,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著作除少數片斷外,均已失傳。他的思想,只能從柏拉圖的對話《泰阿泰德篇》、《普羅泰戈拉篇》中見到。

4、思想主張

①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人的價值

②反對迷信,強調自由,認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為的產物

③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判斷標準,不應強求一律

5、影響

智者學派是希臘社會發展,特別是民主政治發展的產物,他們很少有系統著作傳世,但他們在當時和對後世(尤其是西方)仍有相當影響。

(1)智者開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觀察世界的有益嘗試,並從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了與以往不同的結論。

(2)智者的啟蒙作用在於對自然、社會、國家、政治、法律、道德、人類社會的形式和規則,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與作用的認識明顯合理化了。

二、「美德即知識」——人文主義的升華

1、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並稱為「希臘三賢」。他被後人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2、思想主張

(1)倡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們的道德值觀,以挽救衰頹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識」的思想,認為社會中的人應該具備美德,美德來自於知識,最高的知識就是人們內心深處的道德知識;

(3)主張「認識你自己」,提出善是人的內在靈魂,教育可使人認識自己靈魂之內已有的美德。

3、意義

(1)蘇格拉底對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類精神覺醒的一個重要表現,他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2)崇尚真、善、美。鼓舞人們追求整理和知識。對西方哲學和科學教育起了重要的啟蒙作用。

三、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

1、柏拉圖

(1)生平介紹

柏拉圖(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臘最著名的唯心論哲學家思想家,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使唯心論哲學體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對後世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2)代表作:《理想國》

(3)思想主張

①理念論:其主要特點是不相信客觀存在的世界萬物,認為在世界萬物之外有一個「理念」世界,理念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存在於人的頭腦中,人類的目標就是發現自己靈魂深處的理念。

②理性主義:柏拉圖把蘇格拉底對真、善、美的認識,發展為對真、善、美的追求,集中體現在他的「理想國」中,這是他描述頭等好的完善無缺的國家之作,是他用以改造現實社會的一種理想模式,這個「理想國」有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哲學家,他們有「智慧」的天性,應該成為國家的統治者;第二等級是武士,他們有「勇敢」的天性,應該保衛國家;第三等級是農民和手工業者,他們有「節制」的天性,應專門供養以上兩個等級。每個人應該安於自己的職位,恪盡職守,別不它鶩。「每個人只有從事一種適合自己天性的職業才能做得最好」。在這個體系中,權利是存在的,但他不屬於個人,而是天生存在於個人所履行的勞務或職責中,它體現了「給每個人以公平對待」的原則;它也存在著不平等,然而這種不平等是依據人的素質的不平等。

2、亞里士多德

(1)生平介紹

亞里士(斯)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臘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2)思想主張

①「我愛我師,但我更愛真理」

②強調理性,但也承認感覺是認識的起源,認為如果沒有感覺,人們就不能理解任何東西

③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生活:他以科學調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創建了嚴密的邏輯論證系統,充分體現了人類不斷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6

第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一、文藝復興的興起

1、文藝復興首先在義大利興起的原因(義大利有很多得天獨厚的條件)

(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萌芽首先出現

(2)人才優勢:眾多博學多才的學者

(3)文化環境:更多的保留了古希臘羅馬的文化

2、文藝復興的核心——人文主義

(1)重視人的價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從宗教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2)宗教神學: 以神為中心 禁慾和來世 等級觀念 蒙昧主義

(3)人文主義: 以人為中心 現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和科學

3、代表人物及成就

文藝復興14世紀發源於義大利,16世紀進入全盛時期,首先表現在文學和藝術領域,其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如下:

(1)薄伽丘: 《十日談》為歐洲近代短篇小說開了先河

(2)但丁: 《神曲》文藝復興的先驅

(3)彼特拉克: 《歌集》人文主義之父

(4)達.芬奇: 《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美術三傑

(5)米開朗琪羅: 《大衛》

(6)拉斐爾: 《西斯廷聖母》

4、文藝復興的含義和實質

(1)含義

文藝復興是對古希臘、羅馬文化中人文主義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是反映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從表面上看是歐洲先進知識分子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運動,當時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但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卻衰敗湮沒,直到14世紀以後才獲得「再生」與「復興」。這表明了文藝復興的新文化以古典為師的一面,但它不是單純的古典復興,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創造,它表現在科學、文學和藝術的普遍高漲和創新,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

(2)實質

文藝復興是反映歐洲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解放運動。

5、文藝復興的傳播和意義

(1)傳播:義大利→西歐諸國

15世紀後期,新航路的發現刺激了西歐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文藝復興運動由義大利擴展到西歐廣大地區。

(2)意義

①思想方面:文藝復興衝破了基督教神學桎梏,喚醒了人的自我意識,高揚了為創造現世幸福而奮鬥的精神,為後來啟蒙思想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②精神方面: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和發展開闢了道路。

③文學藝術方面:文藝復興時期眾多的精湛藝術成為人類藝術史上的絢爛篇章,永放光芒。

④自然科學方面:人文主義提倡科學實驗、注重實踐,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學。

二、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藝復興的影響。文藝復興中,人文主義學者儘管對宗教保持較為溫和的態度,但其以人為中心的思想極大地衝擊了天主教的精神獨裁,天主教的權威日益受到人們的懷疑。

(2)天主教會對歐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壓榨。

2、性質

是在宗教外衣掩飾下發動的反對封建統治和羅馬神權統治的政治運動。宗教改革是發生在16世紀的一場爆發於德意志,並迅速席捲西歐的社會思想政治運動。實質上是早期資產階級的反封建鬥爭,人文主義思想得以進一步弘揚。

3、代表人物及主張

(1)代表人物: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 標誌著德意志宗教改革的開始)

(2)主張

①他認為信仰耶穌就可得救,這實際上否認了教皇的權威。

②簡化宗教儀式,僧侶可婚配和還俗。

③堅持《聖經》高於教皇和教會,並依據希臘文原本把《聖經》翻譯成德文。

④君主的權利高於教士甚至教皇,激發德意志的民族意識,得到了很多封建諸侯的支持。

4、擴展及意義

(1)擴展

①路德教派

路德教派→德意志北部和東北部→北歐(瑞典、丹麥、挪威)、美國

②加爾文教派

加爾文派→瑞士→法國、英國和美國等地

③英國國教

英國國教(又稱安立甘宗或者聖公會)→英國(仍是封建教會)→愛爾蘭、蘇格蘭和英屬殖民地。

(2)意義

①打擊了西歐的封建勢力,摧毀了天主教的精神獨裁,新教成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並對後來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

②促進了西歐各國民族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③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和發展。

7

第7課 啟蒙運動

一、理性時代的到來1、啟蒙運動的含義(1)含義:發生在17、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對封建專制和教會壓迫的思想解放運動。(2)核心思想:理性(人的思考和判斷)(3)性質: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2、背景(1)科學:自然科學的推動(2)經濟:資本主義的發展(3)階級:資產階級的壯大(4)思想: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推動二、法國的啟蒙思想家1、伏爾泰(1694-1778)(1)生平簡介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 18世紀,伏爾泰成了啟蒙運動的旗手。他的名字至今仍是世界上一切不願戰爭、反抗暴力、捍衛民主自由的人們的崇拜對象。(2)代表作:《哲學通信》、《路易十四時代》(3)思想主張:①猛烈抨擊天主教會②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君主立憲制;③提倡「天賦人權」,認為人生來就是平等和自由的;④相信法律應以人性為出發點,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孟德斯鳩(1689—1755)(1)代表作:《論法的精神》(2)思想主張:反對君主專制,提出「三權分立」學說,認為國家的法律不能違背人的理性,法律應當是理性的體現。(3)影響:孟德斯鳩的學說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資產階級有關國家和法的理論基礎。3、盧梭(1712—1778)(1)代表作:《社會契約論》(2)思想主張:①「天賦人權」和「人民主權」;②社會契約;③認為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三、啟蒙運動的擴展1、擴展:法國→西歐諸國2、代表人物及主張(1)代表人物:康德(德意志哲學家)(2)代表作:《純粹理性批判》(3)主張①強調人的重要性,主張主權在民,相信自由、平等的天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相信主權屬於人民,自由、平等是人生來就有的權利。③堅持人應該自律,所有的自由和平等都只能是在法律範圍內的。四、啟蒙運動的影響1、從對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影響來看,啟蒙運動所批判和主張的內容,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2、啟蒙運動的實際指導意義:首先,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其次,啟蒙運動對歐洲其他國家和美洲的影響,啟蒙運動所宣傳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動了資產階級的革命和改革,成為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立國之本;同時,啟蒙思想在英屬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爭取獨立。3、對整個人類社會的影響,啟蒙思想成為人們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8

第8課 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

一、四大發明1、古代的四大發明(1)造紙術A 成就①我國甘肅天水放馬灘漢墓出土的西漢早期的紙,是現已發現的最早的紙。②至東漢時,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使植物纖維紙逐漸取代竹木簡成為古代中國的主要書寫材料。③魏晉南北朝時期,造紙技術進步明顯,紙逐漸成為最主要的書寫材料。B 影響書寫材料的革命,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2)印刷術A 成就①隋唐時期中國即盛行雕版印刷。②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黃金時代,人們已經使用了彩色套印技術,宋刻本被後世藏書家視為珍品。到北宋年間,雕版工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B 影響極大推進了中國的文化事業發展。後來傳播到東亞、西亞、歐洲等地,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3)火藥A 發明歷程①商周時期,人們在冶金實踐中已經廣泛使用木炭。②春秋戰國時期,製作火藥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經為人們所熟知。③東晉葛洪的《抱朴子 仙藥》中已提到「火藥」。古代在煉丹時偶然發現了火藥。④唐末,火藥開始應用于軍事。⑤宋元時期各民族政權之間戰爭不斷發生,火藥在軍事上的應用更為廣泛,技術也得到進一步發展。B 影響火藥傳至歐洲後,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擊,靠冷兵器耀武揚威的騎士階層日益衰落。(4)指南針A 發明歷程①戰國時期中國人就已經知道了磁性指南的特徵,發明了司南。②漢代就製作出了實際可用的司南。③至北宋時即製作了用於航海的指南針,並在南宋時期製作了更為方便和精確的羅盤針,大量使用於當時的海上商船。B 影響後經阿拉伯人傳入西歐,指南針的應用,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2、概況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是在兩漢時期,火藥應用于軍事始於唐末,雕版印刷術出現於隋唐;指南針和活字印刷術出現於北宋時期。四大發明先後經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東亞、東南亞、西亞、非洲和歐洲,逐漸走向世界,極大地促進這些地區生產力的發展。3、對歐洲的影響(1)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使紙張很快代替了歐洲中世紀長期使用的書寫材料羊皮紙和小牛皮紙,促進歐洲文化的發展(書的成本降低);(2)火藥推動了歐洲從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使歐洲騎士階層日益衰落,封建制度走向瓦解;火藥成為西歐資產階級開拓殖民地的有力武器;(3)指南針的使用,使西歐人開闢了新航路,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4)印刷術經濟、便捷,是印刷業的一大革新;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從此,西歐率先進入近代社會,整個世界在其推動下,逐步從古代向近代演變,奠定了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二、《九章算術》和珠算1、《九章算術》(1)成書年代:東漢(2)特點:採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十進位值制記數法,彙集了許多算術命題。(3)地位:這些命題的解法採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運算方法,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4)意義:標誌著中國古代以計算為中心的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在世界數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2、珠算中國古代的計算工具,早期採用的是算籌。三、《石氏星表》和渾儀1、天文學產生髮展的原因古代的天文學是在採集、獰獵和農牧業活動中萌生和發展起來的。其目的是觀天象、明方向、知季節、告農時。2、成就(1)設置天象觀測機構據說,堯設有火正、羲和之官,負責觀察日月星辰。後世不少朝代也都設有專門的天象觀測機構。(2)天文觀測記錄(世界公認最悠久最系統)①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陽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記錄②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星表)(3)天文觀測儀器:渾儀、簡儀等四、《授時歷》和四大農書1、曆法(1)曆法發達的原因古代農業與曆法制訂和農學研究密切相關,歷來備受重視。(2)成就:夏朝:《夏小正》商朝:「殷歷」秦漢以後:越來越精確元朝:郭守敬編訂《授時歷》,這比現行公曆的頒行早了三百年。2、農書西漢汜勝之的《汜勝之書》、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元朝王禎的《農書》和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是中國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農書。其中,《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業科學著作。五、《傷寒雜病論》和《本草綱目》1、中醫(1)《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書。戰國問世、西漢編定。是中醫學的奠基之作,中醫學思維方式和理論體系的奠基之作,它總結了前人醫療實踐經驗,提出經絡學說。(2)《傷寒雜病論》東漢末年,張仲景總結前代中醫診斷和治療的理論與經驗,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寫出了集大成的中醫專著《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創造性地提出辯證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後世中醫臨床學的理淪基礎,被後世醫家譽為「萬世寶典」。2、中藥:《本草綱目》明朝卓越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寫成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藥學的系統總結。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3、針灸療法針灸療法是我國祖先獨創的治病方法。自《內經》問世以來,歷代針灸名家無不將經絡學視為醫途之瑰寶,針灸學與經絡學的關係就如同魚和水一樣不可分離。針灸療法是我們祖先獨創的治病方法。特點:不吃藥,只在人體一定部位用針刺或火灼。前者稱「針法」,後者稱「灸法」,統稱為「針灸療法」。


推薦閱讀:

無語了。。。。。。元清是中國朝代
唐朝的一場刺殺事件——主犯被砍頭並受巨大表彰
中國歷史:三國 (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從秦朝到清朝:細數歷史上的那些亡國之君們(5)
乾貨 | 從三國開始的茶歷史

TAG:歷史 | 筆記 | 乾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