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莆田市林氏族譜填?了莆田林氏無總譜的空白

莆田市林氏族譜作者是林鳳粼先生,他雖是現代人,但他引用的晉安林氏、莆田林氏、闕下林氏、九牧林氏的資料不是杜撰,沒有人有這樣的本事杜撰,也沒有要這樣杜撰的理由。我關注譜牒多年,象莆田市林氏族譜對莆田林氏開基袓林格及其後裔有這樣系統和詳細的介紹實屬少見。莆田林氏一直沒有總譜,林鳳粼先生主編莆田市林氏族譜是對莆田林氏的一大貢獻,填?了莆田林氏無總譜的空白,我們莆田林氏後人應感謝他。林鳳粼先生主編的莆田市林氏族譜所引用的資料應是有出處的,他沒有附註出處是他的權利,族譜的價值取決於該族譜開基袓的開基時間,越早越好,開基世系資料的翔實,資料的年代也是越早越珍貴,與族譜的再版時間無關,只有無知的人,連基本譜系常識都不懂的人才會說莆田市林氏族譜、林氏蕃衍遷徒淵源譜、蓮峰闕下林氏族譜是現代人編的,或是現代人出版的。

現把莆田市林氏族譜關於莆田林氏開基袓林格1~11世轉錄如下:

恪公入蒲口居瀝潯村(入莆始祖開始)。

1世:恪公、入莆始祖恪公於東晉孝武帝寧康元年(373年)授郎中令,恪公與其二哥群公子侄由侯官大都鄉里(福唐大義、福州市福清侯官都鄉)373-----457年》遷居(恪公入莆時,興化還未至府,莆田市均屬晉安郡)瀝潯村現莆田市城廂區霞林街道霞林居委會〉;是為入莆啟族始祖。是林氏入莆第一個村落,率後葬於霞林山,由於其子孫九代俱葬同一山脈,故霞林村林氏後裔後改稱此山叫九代墓山,此山曾被東圳渠道所分隔,加上造林造果墓穴無存。

恪公生五子:長子初之;次子昌之;三子根之(後居大義);四子靖之;五子充之(後居潮州、湖州);

註:如無註明遷居地的恪公子裔孫,均居住在瀝潯村 現在的霞林村〉》。

2世:初之公,恪公長子,南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任功曹。妣黃氏、生三子,

長子福寧,次子壽寧,三子安寧,其子孫居瀝潯村。

2世:昌之公,恪公次子,南北朝宋時授吉安郡廬陵縣主薄。妣邱氏、生一子,子:兆之,其子孫居瀝潯村。

2世:根之公,恪公三子,南北朝宋時補功曹。妣陳氏、方氏、生二子,

長子林容,遷居樟林村(今華亭樟林);

次子林寶,任建州刺史,其子孫回居福州大義村。

2世:充之公,恪公五子,南北朝宋時補泰州功曹。妣占氏,生二子,

長子文玉、次子文清(子:象明),其子孫分遷居廣東潮州、淅江湖州。

2世:靖之公,恪公四子,宋景平元年(423年)授雄戰將軍,終建陽令,夫人陳氏:生子六:僉之、藹之、熙之、遂之、諱之、濤之。居瀝潯村「霞林村」。南北朝(420----589年)。

長子僉之生子孫居石步村。

次子藹之生子孫居淅江台州。

三子熙之生子孫隨姑父出外。

四子遂之,宋文帝元嘉十六年,(349年)為郡三禮主薄,宋景平二年(424年)任主薄,晉太元十二年由郡三禮任主薄,遷東莞郡南海令。生子孫居瀝潯村。

五子諱之生子孫回居福州大義。

六子濤之生子孫遷居福州大加村、桃枝村、莫子村。

恪公孫:---------------

3世:僉之公,靖公之長子,生七子,長子休達、次子公翼、三子佛義、四子智象、五子世文、六子世省、七子世爵。其子孫遷居石步村。

3世:藹之公,靖公之次子,夫人鄭氏:生五子,長子超全、次子超稀、三子稠文、四子稠燭、五子信保。其子孫居淅江台州。

3世:熙之公,靖公之三子,宋任侍郎,妣生二子,長子道明、次子國匠與姑父丘永立外出。

4世〉:道明,----- 5世》:休達,----6世》:公翼,----- 7世》:佛義,-----8世》:智象、友祿、

9世〉:世文,--- 10世〉:原省,--11世〉:長子君爵(子國敏)、次子君防、三子君盪、四子乘、12世〉:君爵生國敏。分別衍溫台。

4世〉:國匠,----- 5世〉:超全,-----6世〉:希令,----- 7世〉:稠,-------8世〉:文燭

9世〉:寶信,----- 10世〉:原清,--11世〉:長子義昌、次子義甫、三子君述分別衍溫台。

10世〉:原斌,-- 11世〉:長子義舉、次子叔譽,衍居溫台。

3世:遂之公、靖公之四子,南北朝宋少帝景平二年(424年)任郡三禮主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349年)晉太元十二年》遷東莞郡南海縣令。夫人李氏、鄭氏:生子八:肖史、長賓、安仁、權祚、兆真、國容、堪時、遁民。

3世:偉之公,靖公之五子,宋北朝齊時任定平將軍。妣陳氏:生八子,長子伯樂、次子仲響、三子繼常、

四子厥時、五子不疑、六子僧鑒、七子桑扈、八子琴張。其子孫後代回居福州大義村。

3世:濤之公,靖公之六子,生七子,長子靈奮、次子靈惠、三子靈樞、四子靈液、五子靈度、六子靈智、

七子靈光,其子孫後分居大加村、桃枝村、莫子村、石鼓村、延壽村。

恪公四世孫:

4世:肖史公:遂公之長子,南北朝宋時授右殿將軍(居任上)。

4世:長賓公:遂公之次子,南北朝宋時授右殿將軍,妣紀氏:(居任上), 生一子:顯祖〉。

4世:安仁公:遂公之三子,南北朝宋時授象洲武令郎 武仙令》,妣張氏、孫氏:(居任上),

生子5世汝道、汝陽〉。

4世:遁民公:遂公之八子,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任郡功曹,轉授給事郎中,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授兵科給事(回居瀝潯村)。夫人方氏黃氏:生七子,玉童、玉質、玉琦、玉象、玉器、玉珍、玉鍾。

4世:遂公之四子懵忭》權祚,五子綮 真》容,六子國容,七子堪時。(另述)

恪公五世孫:

5世:玉童公:遁民公之長子,南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授安遠將軍。妣夫人吳氏:生二子,長子邁、次子楷。

6世:邁公,玉童公長子,南北朝梁武帝大通二年(528年)授安遠將軍,妣夫人胡氏:

生三子,惠朗、惠朝、惠期。

7世:惠朗公:邁公長子,南北朝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7年)為郡功曹,妣李氏:生德在。--

8世:德在公:惠朗公之子,妣生二子:士弘、士成。

9世:士弘公:惠朗公長子,士弘公、隋煬帝大業十二年(616年)十二月,士弘攻陷豫章郡(虔州「今贛州」)(今江西省南昌),建立楚國,稱太平皇帝(楚皇帝),歷時7年,聲勢日盛,曾控制北起九江、南達番禹(今廣州)的廣大地區。武德五年(622年)戰敗,

士弘公:德在公長子,妣生二子,長子大材、次子大棟,隨叔父林士成(威),隱匿淅江武林山中,改林姓為柴姓,部分族人流離於河北邢州。歷三百餘年後的後周,士弘的十三世孫柴守禮、柴穆。守禮的胞妹嫁於後周太祖郭威,被立為皇后。柴榮自幼家境衰落,曾做過小商販。後棄商習武,善騎射,通兵書,很快被郭威重用,任澶州刺史,後周廣順三年(958年)升開封府尹,被郭威收為義子,封晉王,立為太子。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太祖郭威病逝。柴太后以侄子柴榮繼位,為周世宗,執政六年,親自統帥軍事,選用賢才,勵精圖治,他率軍西征後蜀,收復秦、鳳、成、階四州。三年間他三次親征南唐,迫使南唐於顯德五年(958年),獻出江北淮南十四州十六縣,劃江稱臣。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趁遼內亂,率師北劃契丹,連克莫、贏、易三州。於是瓦橋關以南盡為後周收復。世宗欲乘勝取幽州(今北京市),因在軍突發急病,才回京城。六月,周世宗病故。歷史上稱他為五代第一君。兒子宗訓七歲繼位,稱後周恭帝。第二年春,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迫恭帝禪,建立宋朝。封宗訓為鄭王,出居房州。其時柴榮之弟柴穆及其子柴提起兵反宋,兵集鄭州。宋太祖派兵鎮壓。柴穆兵敗,率子侄及眾族逃往濟南山,而後返汀州一帶

「陳橋兵變之後」,部分莆田林氏人士不忘周世宗,棄官或參預謀反,最後都回莆田,如林恫、林提、林詔、林泮、還有林居裔也在游洋舉兵反宋。宋初莆田林氏不願出仕為官近達60年之久,直至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林徽首登進士第。宗訓曾孫林九郎的裔孫,在武平中堡上濟洞村建宗祠,祠聯曰:「東魯衍宗支,始莆田,禮樂衣冠,且沐武城之北;南閩綿世澤,遷中堡,桑麻雞犬,別開上洞之風」

2:次子士成「威」、妣生國敏、國權、國侃、國琛,)

7世:惠朝公:邁公次子、(妣及子孫:另述),

7世:惠期公:邁公三子,妣夫人:生二子,長子國深、次子國寧。

8世:國深公:惠期公長子,國深公,妣夫人生四;長子玄俊、次子玄爽、三子玄景、四子玄頊,

8世:國寧公:惠期公次子,國寧公,妣夫人生四;長子元素、次子元爽、三子元莫、四子

元禎,(子孫衍湯洽村)。

6世:楷公,玉童公次子。妣夫人生子,另述。

5世:玉質公:遁民公之次子,妣吳氏:生二子,長子彬、次子佛進生三子:智清、智蒲、智溢》(生子孫居長樂,是長樂開基祖)。

6世:彬公,玉質公長子,妣夫人:生子,另述,

6世:佛進,玉質公次子,妣夫人:生三子,長子智清;次子智蒲;三子智溢;

5世:玉琦公:遁民公之三子,妣鄭氏:生子忠清(生子孫居延壽是延壽開基祖)。

5世:玉象公:遁民公之四子,梁天監年間(502---519年)任西平將軍,妣夫人梁氏 生三子,

長子延堅,次子延翼,三子延欣。居瀝潯村『霞林』。

6世:延堅,玉象公長子:妣宋氏:生一子,譽,譽生一子義牒(生子孫衍百棕村、百梭村》。

6世:延翼,玉象公次子;妣方氏:生一子:英,

7世:林英公:妣夫人生三子闕、閻、閱。之子孫自莆田 興化府瀝潯村即霞林〉遷居洪州。

闕妣夫人生子孫另述,

閻妣夫人生子孫另述,

閱妣夫人生子孫另述,

6世:延欣,玉象公三子;補郡功曹,妣方氏:生一子聲,聲生五子翮、翻、翔、梧、禮,居瀝潯村。

7世:長子翮公;生三子:智琛、法才、智煥,衍蛇鷹村。

7世:次子翻公;生二子:文德、武德,

7世:三子翔公;生四子:智存、智閉、智暇、智琛(子友善)。

7世:四子梧公;生四子:智能、智侃、智達、智通(子文立)。

7世:五子禮公;生七子:智適、智逞、智迥、細基、細經、細隱、細春。

5世:玉容公,遁民公五子,梁武帝大通年間(527---529)為征北將軍,妣夫人鄭氏:生一子鷹。

6世:鷹公,玉容公子,陳武帝永定三年(559年)官彭州貴平縣令,妣夫人李氏:生三子,闕、閻、閱。之子孫居任上。

5世:玉珍公,遁民公六子,宋明帝太始元年(465年)為主薄,入梁大通間授兵曹郎中,傳梁建安令;妣夫人黃氏:生子三,原顯、原周、原次。

長子原顯;妣黃氏生二子,長子道誘、次子道梁。

長子道誘 道誘生子扁,孫:寶、慎思,〉衍長樂,次子道梁。

次子原周;妣錢氏生三子道明、道高、道宏,其子孫後由瀝潯村衍梨嶺烏石,(梨嶺今埭頭鎮英田村嶺頭)。是恪公入莆後林氏出現的(第二個聚居村落)》,其後部分子孫遷北螺村為莆田林氏出現的 第三個聚居村莊》。

達公,道明公之子,妣夫人生公翼,公翼生佛義,佛義生智象、友祿。智象生世文,世文生原省(列祿公的十三世孫),原省生君爵、君防、君盪、君乘。君爵生國敏,

三子原次;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年),任主薄。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授建安縣令,妣夫人陳氏、方氏生三子既、茂、詵。

6世:原次公:玉珍公三子,南朝梁武天監十年(511年)補功曹,南朝齊高帝建元二年(480)任功曹,太清三年(549年),入梁任建安縣令。夫人方氏:繼陳氏,生子三:長子既、次子茂、三子詵(均在瀝潯村)。原次為金紫林、辜氏後裔、九牧林、闕下林、錢塘、尤溪、龍溪林的共同始祖。

7世:既公:原次公長子:官梁彭州主薄,妣夫人:生二子;辜、律(其子孫後官居金紫光祿大夫,故其後代稱辜氏、金紫林氏。

長子林辜(以辜為姓氏),裔於唐初改以辜姓,開族於閩、晉安郡瀝潯村》,後因亂,部分子孫遷居莒溪,恪公入莆林氏出現的(第四個後聚居村莊)》,其子孫後部分遷居張城。裔多聞人,最著者:近代辜鴻銘,當代辜振甫》。次子林律(金紫林氏)。

8世:林辜,既公長子;生於梁武帝中大通三年(532年),率於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妣夫人王氏:生二子,長子廣、次子孝。

9世:廣公;妣夫人黃氏:生一子,效誠,效誠,妣夫人梅氏生二子:宜國、宜民,宜國生一子,林正(唐帝賜辜姓)。

林正公:唐貞觀八年登進士第,授江西觀察史,由於愛民如子,廉政奉公,太宗嘉其辛苦之德,義賜辜焉。為辜氏之始祖。故「辜林是同宗」。

8世:林律:既公次子;官朝列大夫,知化州事,妣夫人鄭氏:生一子,文慎,--

9世:文慎公,陳宣帝太建八年(576年)官義曹長史。妣夫人陳氏:生一子:世饒。

10世:世饒公,隋大業間任功曹刺史,妣陳氏:生五子:君融、仕融、伯鎖、仕選、仕合。

長子,君融公,妣陳氏:生二子:仁律、仁遂。

次子,仕融公,唐內孝博士,妣陳氏:生一子:仁待。

仁待公,唐高宗永隆九年(680年)補太寧監,有功授騎都尉,妣卓氏:生三子,大謀、大諒、大諶。

大諶公,任漳州錄事參軍,妣夫人葉氏:生子法幔;由北螺村遷居莒溪。既恪公入莆後林氏出現第四個村落。

法幔生元省;元沙(生三子:昌、寶、昱;析居長城);

昌:遷居黃石國清塘上,

寶:居長城,

文 昱,上日下文〉:遷居蚶山後徒梨嶺,

大謀公,妣王氏:生四子,琅琊、琅瑕、琅連、琅千。

大諒公,妣陳氏:生四子,琅權、琅蓋、琅琦、琅球。

大諶公,妣夫人:生一子,法幔;法幔生元省、元沙,「元沙生昌、寶、文」

昌,遷居黃石國清塘上。

寶,居長城。

文,遷居蚶山後徒梨嶺。 生宦孫、貴孫、德孫》。

貴孫生暉;暉:長子誼遷京師。

次子讜:(讜生長子琨琨生長子慎微:「慎微生嘉元、嘉會」,琨生二子慎福:「慎福生悅、監」〉),

(讜生次子瓏 瓏生長子穎、原、是 是生季逢〉〉、

(讜生三子禹 禹生長子舒:「舒生成珠、道珠〉,

禹生次子扶:「扶生望珠」,

禹生三子政:「政生令孫」,

禹生四子恩:「恩妣生子」,

禹生五子石:「石妣生子」。

三子琚:(琚生子汝為 汝為生子驤、駿〉。

四子琥:

德孫生長子弼〉;

德孫生次子輔;輔:生微;

微生:長子復仁:(復仁生長子植 植生梨嶺祖〉)

(復仁生次子培 培生田乾祖〉)

次子復羲:(復羲生子伯遠 伯遠南店祖〉)

三子複信:(複信生子伯顯 英田西頭祖〉)

(複信生子伯興 英田東頭祖〉)。

7世:茂公,原次公次子:茂公官隋右中丞,妣夫人衛氏,生子孝寶,(生在瀝潯村),之後裔稱闕下林氏、九牧林氏,其後裔部分遷居沿海尊賢里北螺村。霞林村莊內的上觀月亭(月亭)現被荔園大道所用,仍有闕下林後裔。其孫自開皇元年(583年)後定居莆田北螺村(今西天尾林峰村,舊稱鳳林村)(恪公入莆後林氏出現的第三個聚居村落)》後,子孫隧成閥閱,世稱九牧闕下林氏始祖。

7世:詵公,原次公三子,妣夫人宋氏,其後部分遷居錢塘,為錢塘之祖,其子孫後再遷尤溪及龍溪。

另據載隋洪州別駕,遂家焉,生子愛,厥後士弘建國豫章是也,恪公六世孫英,子士弘。隋末,領導農民起義於虔州,國號楚,建元太平,立國七年,後由於戰敗,率於鄱陽。新舊唐書有傳,後裔為了避禍改姓柴氏,後裔傳至後周,柴榮「周世宗」建元顯德(954—960年)統一了五代分裂局面,勝利果實卻被其親密戰友趙匡胤篡取,柴氏部分子侄歸閩複姓林。

恪公六世孫既公之後代:林辜公;林律公;

七世:既公房:長房,既公為辜公後裔及莆田梨嶺、長城、定庄之三支系派共同祖。

8世:辜公,既公長子,夫人陳氏,532----601年外出為官。其後代被皇帝錯雜,皇帝封姓為辜〉生子二:長子廣,廣公之後仍裔莆田瀝潯村〉次子孝廣。孝廣:生子三,長子漸、次子懷、三子愛「遠」,其後裔遷居福建長樂縣灣村、晉安晉溪。其後代外遷開族於閩,正是辜林同宗源由所在。

9世:廣公,辜公之長子,夫人不詳:生子效誠

10世:效誠公:廣公長子,夫人不詳:生二子,長子宜國(生子林正;唐賜辜姓),次子宜民〉。

9世:孝公,辜公之次子,夫人不詳,生三子,漸妣夫人方氏生二子叔譽、叔韜〉、懷 妣夫人陳氏生四子叔鎬、君憲、君琰、君璐〉、遠。

10世:長子漸淅〉,妣方氏:生二子,長子叔譽、衍居尤溪永春,次子叔韜。

10世:次子懷,妣陳氏:生四子叔鎬、君憲、君琰、君路。遷居長樂,

長子叔鎬,妣陳氏:生二子,師利、雲門,遷居長樂灣村。

次子君憲,妣王氏:生四子,仁德、仁望、仁居、仁想,衍長樂灣村。

三子君琰,妣鄭氏:生二子,仁騫、仁凝。

四子君路,妣吳氏:生一子,仁及。

10世:三子遠,居瀝潯村。

七世:既公房:二房,

8世:律公,既公次子,官朝列大夫,知化州事。夫人鄭氏,生子一:文慎。(在瀝潯村)

9世:文慎公,律公子,陳宣帝太建八年(576年)任義曹,從事長史,夫人陳氏,生子一:世饒。

10世:世饒公,文慎公子,隋大業二年(606年)間任功曹刺史,妣夫人陳氏,生五子:仕融、仕選、仕合、君融、伯鎖。

11世:仕融公,世饒公長子,唐內教博士,妣吳氏:生一子,仁待。

11世:仕選公:世饒公次子,居原地。

11世:仕合公:世饒公三子,居原地。

11世:君融公:世饒公四子,妣陳氏:生二子,仁律、仁遂,居原地。

11世:伯鎖公:世饒公五子,居原地。

恪公六世孫隋右丞茂公之後代:孝寶公;

茂公子房:「後六世孫萬寵公生九子具為官故稱九牧」

8世:孝寶公,官泉州刺史,茂公之子,夫人,生三子:長子文強、次子文濟、三子文干。(生在瀝潯村、其孫(自開皇后583年遷居北螺村)。

9世:文強公,孝寶公長子,妣生二子:國照、國規。

9世:文濟公,孝寶公次子,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官除侍御史奉命安撫廣州、洛州等地,妣夫人陳氏、張氏,生五子:國揚、國清、國任、國都、國陣。國都(遷居北螺村上丘山、今西天尾鎮紫霄山下)。

9世:文干公,

唐五代十國公元618---------907年,共歷20帝290年,

五代十國公元907---------960年,共歷53年13世。

10世:國都公,文濟公四子,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為建安郡,官常侍參軍,妣陳氏、吳氏生三子,玄興、玄潭、玄泰。遷河北省獻縣東南。

11世:玄泰公,官瀛州刺史,國都公子,居住地河間郡,妣生五子:萬寵、半詿、尚智、萬春、思歸。


推薦閱讀:

山東萊陽有個姓「粘」的村子,是女真皇族完顏氏的後人
【族譜/姓氏/名字】A1
龔氏族譜(三)
萬氏族譜(連灘)
劉氏族譜 總譜

TAG:族譜 | 莆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