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羌族碉樓營造技藝

「羌族碉樓營造技藝」產生併流傳於阿壩藏族自治州汶川縣、茂縣、理縣、黑水、松潘、綿陽北川、平武等地。古羌人的民居大多以"眾皆依山居止"、"壘石為室",其住房就地取材,以塊石砌成,謂之"碉樓",兼有居住和防禦之功能。

羌寨的碉樓牆體都很厚,不但外牆厚,房間之間的隔牆也很厚。砌牆所選用的石頭,必須是又薄又寬的塊石,第一層如果豎著鋪,第二層就必須橫著鋪,這樣可以讓石頭與石頭之間形成抓力。砌牆時必須兩面都整齊,中間還要用大石頭填心。此外,黏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修建羌寨的房屋都是採用粘合力特彆強的黏土砌築。

石剛土柔,這些黏土不但能起到很好的連接和鋪墊作用,也能使整個砌體變得結實並增強其剛度和強度。同時,房間的層高比較低,一般用於生產和生活的建築只有三層,功能極為合理,碉樓建造時都是採用現地建材,以土石為原料,不用繪圖、吊線,全憑傳統世代相傳的技藝和經驗,碉樓層次不一,結構嚴密,不僅堅固、耐久、實用,而且冬暖夏涼,從平面上看多呈六角,八角甚至多達十二角。在內部結構上採取石砌與木樑「空間劃割」手法,砌牆每達丈余,便架直徑20厘米的木橫樑,上鋪木板,以增加碉樓內部的抗拉力,每層均如此。

現狀:大地震給羌碉文化傳承和保護帶來了巨大威脅,大地震使羌寨被埋,碉樓被毀,走出深山的羌人面臨傳統漢化、西化等問題。羌碉文化傳承的主體、碉樓文化傳承的載體都受到很大的破壞,使得傳承工作面臨巨大威脅。

(來源:羌族文化網)


推薦閱讀:

如何做好一個暑期社會實踐主題調研?
白石牧羊—羌族篇
為何羌族人口如此之少?

TAG:技藝 | 羌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