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焦點]14期:揭密真實的精神病院

我和精神病人跳了一支舞——揭密真實的精神病院囚籠般的病房、昏暗的燈光,甚至還有鐵鏈、鐵護欄,充滿歇斯底里的瘋狂,或是痴痴獃獃沒有存在感,又或在自己的世界裡喜怒哀樂……這是我們從電視電影里看到的精神病院。精神病醫院到底是什麼樣的醫院?在難產27年之久的《精神衛生法》5月1日正式實施前夕,作為精神衛生領域十大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之一的北京回龍觀醫院,向媒體開放,騰訊健康記者為您揭密真實的精神病醫院。[詳細]    {相關新聞}首部精神衛生法5月1日實施,專家解讀新法

揭密1:精神病治療也有藝術范兒

北京日報記者在回龍觀醫院體驗書畫治療

記者到北京回龍觀醫院藝術行為治療中心體驗——陶藝治療室此次開放的包括治療室、重症病房、康復工廠和心理援助熱線。該院黨委副書記劉靜告訴記者,老百姓有很多誤解,覺得精神病醫院很恐懼,認為看護的過程很粗暴,其實都是不了解。在位於病房樓一層的藝術行為治療中心,在這裡,你看不到醫院的味道,唯一當我們走進去,醫護人員隨手就把門鎖上,你才明白,這裡不一樣。據治療師介紹,這裡有三個治療組,包括音樂舞蹈治療組、造型藝術治療組、認知行為治療組,三個行為組,一共九個治療室,包括音樂、舞蹈、心理劇,書畫、陶藝治療室等。當我們剛進去時,舞蹈室的治療師正在教患者們練習瑜合伽,之後是治療師們專門為患者編排的一支綢帶舞。治療師熱情地邀請記者們加入集體舞體驗,一名患者把自己的舞具借給了騰訊健康記者,兩條系在手柄上的長長綢帶,跟著音樂揮舞,很簡單的動作,但跳著讓人很快樂。一曲下來,竟然微微有些出汗,邊上是一名很年輕的秀氣的女孩,完全看不出她與常人有什麼不同,有些害羞,但主動與我聊:你跳得真好。治療師說,音樂舞蹈對普通人都很簡單,但有精神疾病的人要做這些簡單的動作,需要很長時間的練習。因為每一次興奮、躁動對大腦都是一種損傷,會導致思維退化。所以這個治療中心主要是通過簡單的音樂、簡單的電腦遊戲、患珠子、畫畫、做陶藝等練習去幫助他們恢復,穩定情緒,恢復認知功能等,以達到全面康復。揭密2:病房不是囚籠,沒有鐵欄杆

記者到北京回龍觀醫院藝術行為治療中心體驗——書法治療室在許多的電影電視劇中,關於精神病患者的鏡頭,總是少不了,囚籠般的房間,小小的透氣窗子,鐵護欄等,而在現實中,有些家庭由於支付不起住院治療的費用,為避免精神病人對他人或親人有危害行為,也往會採取將他們用鐵鏈拴在家裡,或者關進籠中。這次在回龍觀醫院,徹底顛覆了這些印象。與一樓的治療中心一樣,我們一進入病區,醫護人員就隨手把門反鎖了。但這裡寬暢明亮,所有病房都是開著門,寬大透亮的窗戶——與普通病房並無兩樣,而這裡竟然是重性精神病的病房。醫務科主任李娟告訴騰訊健康記者,以前最早的時候,的確是小方格的房子,鐵大門、鐵窗戶,很壓抑。但現在都是家居式的病房,只不過,窗戶的大玻璃是有用特殊材料製成的防撞玻璃。當時病房驗收時,驗收人員突然抱起另一個工作人員猛踹三下玻璃和門,都沒踹動,說「行,過關了。」據介紹,重性精神病主要有六種,包括精神分裂症、雙相障礙(情感性精神病)、偏執性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相關新聞:[《鐵籠里的精神病人》]揭密3:精神科醫生經常受傷,但依然有愛一位醫生接診時,突然被就診的精神病患者藏著的利器扎傷眼睛,造成這些眼睛完全失明,出院後繼續出診。這是回龍觀醫院一位副主任醫師的經歷。這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都或輕或重經歷了這種被患者傷害的事情。有一名抑鬱症患者,突然拿起輸液架掄一名小護士,小護士下意識手一擋,骨折了。如今這名護士依然在精神科病房工作。在精神疾病護理工作29年的護理部主任趙麗俊說,在精神科工作肯定得承擔風險,這類患者生病後,生活懶散很明顯,那有時候就連幫病人剪個手指甲,或者勸他們洗個澡,都可能被追著打。「有一年大年三十,一名病人叫著我的名字,我一回頭就一個嘴巴,然後病人走了,沒有任何理由。他就是覺得突然間他有這麼一個衝動的念頭出來了。」這是醫務科的副主任田玉英大夫親歷的故事。一名病人正吃著飯,突然覺得對面的人要傷害自己,就站起來端起飯碗砸了過去,護士為了保護對面的患者,下意識抱著攻擊方,結果被患者反過來把護士傷了。事後,這名患者者很後悔。在回龍觀醫院,去年一年護士受傷就達近百人,抓傷、咬傷、骨折、韌帶撕裂的全都有,全院七級、八級、九級傷殘的護士有四人。醫務科主任李娟說,精神病患者是受癥狀支配,如果有被害妄想,他就會認為你跟某個集團是共同來對付他的,在這種狀況下,他就有可造成對你攻擊,而且他們的很多衝動行為是隱性的,無法預料也難以防備。正因為這麼大的風險性,再加上待遇普遍較低,精神科的醫護人員流失非常嚴重。揭密4:洗洗涮涮種菜種花也是康復

記者到北京回龍觀醫院職業康復工廠進行體驗對於精神病患者來說,除了有醫學康復、心理康復,還有職業康復和社會康復。在北京回龍觀醫院,有一個康復工廠,這也是全國走在前列,從招聘、應聘到上班、下班,整個流程均按照正常的工作一般。這個康復工廠是一個洗滌中心,是回龍觀醫院和北京市衛生局聯合創辦的,包括熨燙車間、縫紉車間、分類和整理車間,都是在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在這裡工作的患者都是經過評估處於穩定期的患者,經過洗滌中心的工作人員培訓之後就可以上崗了。精神康復專家崔勇主任告訴騰訊健康記者,對於一些經過評估職業技能比較好的患者,處於穩定期就可以直接出院,而對於社會功能和職業技能稍差一些的,為了幫他們回歸社會,可以應聘到康復工廠來工作半年。據崔主任介紹,為了幫助患者康復,醫院除了這個洗滌中心,還有農療的基地,讓患者種菜、養花。此外,還有圖書館管理員,推著流動圖書車到病房裡去借書、記錄、還書、收押金等。還有一個小賣部,從進貨到售賣、記賬等,都是由處於康復期的患者來完成。揭密5:每一次興奮、躁動對大腦都是一種損傷每一次興奮、躁動對大腦都是一種損傷,所以,對於精神病患者更需要早治療,如果治療得早很多患者能恢復得很好,而如果拖得晚了,尤其是嚴重的精神障礙,精神衰退的就會越明顯。醫務科主任李娟有一名患者,十多年前患了精神分裂症,除了家人的關心,工作單位也很信任他,讓他繼續負責重要的工作,再上正規治療,十多年來一直把工作做得很好,連出國進修都不耽誤。據權威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精神類疾病的患病率為17%,而精神病的發病因素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揭露。一個人能不能得精神病,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精神分裂症一種多基因的遺傳,有很大的遺傳傾向。但遺傳也不是絕對因素,還有其他的因素,包括本人的性格是否開朗,有沒有遭受周圍環境的嚴重刺激,如地震、災難、強姦等,有沒軀體疾病等。揭密6:精神病類的藥物真的會把人吃傻嗎?電影中,狂躁中的患者,一針下去就蔫了。在許多人認識中,長期服用精神病類的藥物之後,人會變得呆呆傻傻。 醫務科主任李娟表示,那都是以前的藥物,現在的藥物副作用已經小多了。李娟教授說,我剛上學時,老師會告訴你,要看某種葯對病人什麼時候有效,出現副反應了就有效了,你看他變得呆呆傻傻的他這時候就有效了。「當時的觀點是有問題,現在醫學發展,各種新葯很多,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很多藥物副反應非常輕,病人吃藥後根本看不出來。」她說。她再解釋說,如今除了藥物副反應輕,醫生在治療手段也增加了很多,在控制好病人癥狀的時候,護理人員會努力保持他的生活質量。此外,醫生強調,對於在服用精神病類藥物的患者,都要定期檢查,主要是看病情是否控制和有沒有副反應,如果出現了較嚴重的副反應,醫生隨時減葯或加一點抗副反應的葯,讓患者保持較好的精神狀況去工作和學習。揭密7:精神科醫生如何減壓精神科醫生如何疏導情緒?去年,北京晚報一篇報道,北京的一家三級綜合醫院精神科醫生「抱團」出現精神障礙。有的抑鬱,有的焦躁,還有的出現異常行為。這4名醫生有兩人病情較重,需住院治療。與普通人相比,精神科的醫生會面臨更多的負面情緒。但是精神科醫生心理修復能力比較強,越是優秀的精神科醫生這種修復能力就越強。李娟告訴記者,儘管如此,每個科主任也都有對本科室職工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督導的責任,而且醫院有專門的減壓房,還有減壓室、發泄室、宣洩室。根據目前的研究,精神科醫生罹患精神疾病的概率與其他職業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在國外,心理諮詢師都有「督導制度」。督導師會為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分析,剖析他的心理弱點。1997年,原湖南經濟電台的談心節目《夜渡星河》主持人李尚能因患有抑鬱症自殺,警醒了大家對談心類節目主持人的心理關注,長期與「負面情緒」打交道。在北京回龍觀醫院還有一條全國知名的心理援助熱線8008101117,這條熱線已經建立了十幾年,接聽來電16萬多人次,其中處理的高危來電達6千多人次。所謂高危來電,即當時正在實施自殺,或者已經實施自殺行為時打來的電話。據負責這熱線工作的梁紅主任介紹,這些接聽熱線的工作人員,都是有醫學背景,並經過專門心理熱線培訓之後才能上崗,對於熱線接線員,上一級精神科醫生需要對她們進行心理保護,一般每周一次一對一的輔導,兩周有一次群體督導,每兩周還有一次舒緩活動,比如演一些心理劇等,以幫助這些長期與負面情緒的人打交道的人舒緩壓力。記者了解到,北京目前在檔治療和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有6萬餘人,幫助他們控制疾病、回歸社會的正是精神科醫生這支隊伍。很少有人關注負面情緒對精神科醫生的感染和影響。這支隊伍不不僅需要在經濟上給予更多的投入,同時也要在心理支持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我國首部精神衛生法的出台,明確了精神障礙患者住院實行自願原則,設計了非自願治療的前提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對於患者提供了保障。我們同時也希望國家和社會能給精神科醫務人員給予更多心理和生活關注。
推薦閱讀: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真實內幕:三大理由不打不行
【李向東】判斷一個男人最真實的人品
活出你的真實
揭秘孝庄太后和多爾袞的真實關係,真實歷史中兩人的主次應互換
這才是真實可敬的日本

TAG:健康 | 精神病院 | 精神 | 真實 | 精神病 | 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