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精品欣賞(四)

國家寶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精英(四)

龍紋璜春秋。1957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出土。長7.3厘米、寬2.3厘米、厚0.3厘米。此器單面雕陰線刻雙龍合體紋。雙龍首分別位於器端,左上而右下,呈斜向對稱、回首相向狀。龍長吻、向後翹卷,大口長舌,舌下垂至器緣。方形眼,長眉。龍角有所不同,各鑽一圓孔。龍身盤捲成S形,中部向左右各有一個凸起。

龍紋玉玦 春秋 (前770 - 前476年)。1957年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出土。直徑3.7厘米、孔徑1.2厘米、厚0.4厘米

組玉佩 戰國 早期(前475 - 前376年)。1955年河南省洛陽市中州路1316號墓出土。大瑪瑙環直徑5.5厘米、小瑪瑙環直徑3厘米、玉環直徑3.6厘米、夔龍長7.1厘米。

雙龍形佩 戰國。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一號墓出土。長7.7、寬3.3、厚0.4厘米。此器雙面透雕,扁平璜形,由聯體雙龍和獸首紋組成。兩端為龍首,回首相望,拱身聯體。吻部與角分別向前後伸展,口部形成圓形鏤空。獸首位於龍身拱起的空襠處,仰置,口抵龍腰,雙角和頾須與龍身相連。此器作用相當於珩。

雙龍首珩 戰國 長9.4、寬2.5厘米。此器璜形,雙面透雕。兩端為龍頭,口鏤空,似捲雲狀,上頜有獠牙,下顎露成排牙齒,唇上各有一孔。龍身滿布乳丁紋,排列規整,每三個乳丁由一條陰刻線相連,象徵成片的鱗甲。璜下部鏤雕花蕾紋,枝蔓向兩邊伸展至龍頭下。珩頂正中有一孔。珩為組佩上部橫向的玉,是組佩的骨架,珩底部的鑽孔與鏤空處應為懸掛功能而設。拱式造型可承受較大的重力,二或三孔利於保持組佩的均衡與對稱,各部件密切相聯構成完整的佩飾組合。

夔龍形佩 戰國。1951年河南輝縣趙固村出土。高3.5、長10.9、厚0.6厘米。龍作回首屈身狀,雙面雕刻,遍體以隱起手法雕飾勾雲紋,立體感極強。龍身中部偏上鑽一個透孔,頸部鑽兩透孔,可以穿綴,應為組佩的飾件之一。龍身以單卷或雙捲雲紋裝飾,吻、顎、耳等器官及鱗甲等也依捲雲形進行刻畫,形式簡約,頗具動感。

瑪瑙瑗 戰國。直徑6厘米。此器環形,紋理鮮亮,加工規整,磨製光潤。瑗面呈斜削狀,邊緣扁薄,近孔處較厚,環體內、外邊緣部分均以倒棱方式進行磨製。

瑪瑙瑗 戰國。直徑9.5厘米。此器環形,紋理鮮亮,加工規整,磨製光潤。瑗面呈斜削狀,邊緣扁薄,近孔處較厚,環體內、外邊緣部分均以倒棱方式進行磨製。

絞絲紋瑗 戰國。直徑7.5、孔徑5.8、厚0.8厘米。此器圓環形,斷面呈橢圓形。兩面紋飾相同,均以斜陰線琢刻相互不交叉的粗線絞絲紋。絞絲紋又稱繩紋、扭絲紋等,因其紋線陰陽相間,形如扭曲的束絲而得名。最早的絞絲紋玉器實物見於良渚文化玉鐲,鐲內側光直無紋,外圍呈半圓,雕琢繩紋,屬於半絞絲紋的形式。春秋戰國時期是繩紋玉的鼎盛時期,均為貴族使用,繩紋較細密,呈360度斜向絞圈,是真正的絞絲紋玉器。

勾連雲紋瑗 戰國。1951年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直徑6.5、內孔徑4.2厘米。此器扁薄圓環形,兩面紋飾相同,局部殘留硃砂痕迹。瑗的內外邊緣分別有陰刻同心圓,兩圓之間雕琢勾連雲紋。雲紋均勻細密,在瑗面上分三層排列。為組佩重要飾件之一。

串飾 戰國。1957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長20厘米。此器由大小不同的瑪瑙珠、琉璃珠、玉珠、綠松石管、玉管及蠶形和蟬形玉飾穿綴而成,為墓主佩帶之物。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國墓地內出土多件串飾,其特點是講究不同組件之間的排列次序和不同材質之間的搭配與組合,突出色彩方面的對比,個體雖小巧,但與組玉佩一樣都能達到彰顯身份的目的。

龍首紋璜 戰國/1950年河南輝縣固圍村一號墓祭祀坑出土。長9.6、寬2.1、厚0.4厘米。此器雙面對稱雕刻。兩端為龍首,龍頭有楔形角,扁圓形眼。吻前突並向上捲曲,下頜低垂,舌內卷。龍首及玉璜周邊以陰線紋刻出輪廓線,器身雕刻密集的谷紋。頂部正中鑽一小孔,可供系佩。

卧蠶紋璜戰國。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出土。長13,寬3.2厘米。此器呈扇面形,周邊有對稱的脊齒,一般於中部和兩端各穿一孔,少量只在中部鑽一個小孔,供系佩。邊緣刻陰線輪廓,內飾卧蠶紋。卧蠶紋因器形略有差異,有的是以減地法使蠶紋凸起,也有用粗陰線勾勒反襯出蠶紋形象的。這些手法的應用,表明戰國時期璜形器及其圖案裝飾的製作達到了非常成熟的加工水平。

圭 戰國。1951年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高14.8厘米、寬5.4厘米、厚0.4厘米。此器呈尖首長方形,表面光潤無紋飾。圭為重要的禮器,多為尖首狀,也有平首或凸首造型,它不僅用於禮天地四方,也象徵著身份等級,多用於祭祀和喪葬等活動。

騎獸人形佩 戰國。1957年河南洛陽西郊小屯村出土。高2.6、長1.8、寬0.9厘米;高2.6、長1.8、寬0.9厘米;器圓雕,獸均作虎形。一件虎四足前伸,背部雕刻一童子,仰首,頭頂梳偏髻髮式,雙手緊握獸耳,曲膝騎伏於獸背上。獸身中部有縱向圓透孔。另一件虎呈低眉伏首狀,童子雙腿屈膝,雙手前伸執獸雙角。從人頭頂至獸腹底部縱貫一圓孔。遠古文化中不乏人獸合體形象,應與當時的神話或宗教相關。良渚文化神徽形式的神人獸面紋,圖案上方為戴羽冠人像,下方為獸面,有圓眼和獠牙大口,底部有爪等,象徵著神人騎獸縱橫穿梭的情形。騎獸人玉佩取材和構圖原則與神人獸面紋相同,表現馭虎乘風的神異氣氛。兩佩同出土於墓道內接近墓室一端的亂土中,似乎成對設置作為墓道內的特殊陪葬器。

螭食人紋佩。戰國。長6.2、寬3.8、厚0.4厘米。器片狀,鏤雕,兩面紋飾相同,器表殘存硃砂痕迹。中部雕刻一隻蟠成圓環形的螭,背脊正中有寬頻紋,內填飾陰線紋。螭攔腰咬住一裸人,並一爪抓臂,一爪抓腿,似乎正在將人吞噬。在螭的左右,分別鏤雕一個人首蛇身的神人形象。在商代晚期的青銅器上有類似的虎食人形象,被食之人與本器相同,神態安祥,毫無驚懼和掙扎之狀,應該與當時的宗教神話有關。

玉透雕雙夔龍紋佩 戰國 中期(前375 - 前276年)。佩飾。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一號墓出土。長8.9厘米,寬3.4厘米,厚0.3厘米。玉質白色泛黃,有褐色沁斑,半透明。主體由雙龍和牛首組成。龍體彎曲陰線雕刻網紋及捲雲紋為鱗,呈回首狀,頭有尖角,上吻長於下吻並上卷,身下一足前伸握拳,肢體明顯。兩龍中央是一牛首。

玉夔龍 戰國。1954年河南洛陽出土。長2.8厘米。玉質白色,略帶褐色斑點。龍體為扁形,頭長獨角,圓眼,張口,口朝下,長吻較長並上翹;獸身拱起,尾尖上揚微卷,足前伸,似前進狀。

雲紋龍形玉佩 戰國。佩飾。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楚墓出土。長10厘米,寬5.3厘米。碧玉,半透明。龍有獨角,上吻長於下吻;身下兩足,前肢似由鰭演化而來,足以淺雕線條分趾,後足似鰭較小,肢足不分;尾分叉。龍體飾勾連雲紋代表鱗,呈回首弓身狀,這種造型是戰國中期玉龍的常見姿態。

龍形玉璜 戰國。佩飾。1950年河南輝縣固圍村大墓出土。長9.4厘米,寬2.1厘米。玉質呈黃綠色,間有白斑。璜體扁平,呈弧形,飾有穀粒紋,兩端雕琢成龍首。這種形制的龍又被稱為並逢龍。

雲獸紋青玉璜 戰國 魏 (前375-前276年)。佩飾品。1950-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一號墓祭坑出土。長20.5厘米,寬4.8厘米。這件玉璜由七塊和闐青白玉和兩個鎏金青銅獸首銜接而成,中間五塊玉以銅片穿連,青銅片從五塊玉中穿出後,左右兩端各裝飾鎏金青銅獸首,兩隻獸首分別銜著透雕的橢圓形玉,青銅片與玉銜接吻合嚴密,至今毫無鬆動。這件玉璜集陰刻、浮雕、鏤空、接榫、碾磨等多種工藝於一身,尤其用若干節玉片配合金屬銜接,製作難度極大,代表了當時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璜是一種圓弧形玉器,目前所知最早的璜出土於浙江餘姚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遺址。除用作日常佩飾外,璜具有重要的禮儀功用。《周禮》就將玉璜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稱為「禮天地四方」的禮器。春秋戰國時期,玉被賦予了很多文化內涵,《禮記·玉藻》云:「君子於玉比德焉。」王公貴族皆以佩玉為時尚。在考古發掘的墓葬中,玉璜多發現於人的胸腹部,往往是一組玉佩中的主要佩件。

包金嵌玉獸首銀帶鉤 戰國 魏 (前475-前221年)。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五號墓出土。長18.7厘米、寬4.9厘米。帶鉤呈琵琶形。中部凸起,呈弧狀,底部為銀托。鉤首為獸首,青玉雕刻,獸首用細線刻畫出圓眼、長鼻和長嘴喙,喙兩側有數道橫線紋。額頭正中有一花蕾紋,上斜刻小方格紋,有角。面為包金組成的浮雕獸面,兩側盤繞兩條夔龍,倒向勾端,合為一首。與兩側夔龍方向相反,又蟠繞著兩隻鳳鳥紋。脊背正中,均勻嵌入三塊白玉玦,玦面刻有卧蠶紋。前、後兩玉玦的中心孔各嵌入一個琉璃珠。玉玦色呈青白色,刻紋較為精細。整個帶鉤把金屬鑄造工藝和琢玉工藝結合起來,堪稱中國古代最華美的帶鉤。 1950年至1953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輝縣琉璃閣、固圍村一帶進行過三次發掘,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一批戰國時代的大墓及其附屬的車馬坑,此件製作精美的帶鉤就出於固圍村5號墓中。當時的發掘者認為此墓是戰國時代魏國的墓葬,長期以來學術界也持此觀點。近年有學者提出疑問,指出此處墓地很可能是趙國墓地。

卧蠶紋璜 戰國米面1957年河南洛陽小屯村出土。長8.3、寬1.9、厚0.4厘米。此器呈扇面形,周邊有對稱的脊齒,一般於中部和兩端各穿一孔,少量只在中部鑽一個小孔,供系佩。邊緣刻陰線輪廓,內飾卧蠶紋。卧蠶紋因器形略有差異,有的是以減地法使蠶紋凸起,也有用粗陰線勾勒反襯出蠶紋形象的。這些手法的應用,表明戰國時期璜形器及其圖案裝飾的製作達到了非常成熟的加工水平。

卧蠶紋璜 戰國。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長10.3-10.6、寬2.8-2.9、厚0.3-0.4厘米。此器呈扇面形,周邊有對稱的脊齒,一般於中部和兩端各穿一孔,少量只在中部鑽一個小孔,供系佩。邊緣刻陰線輪廓,內飾卧蠶紋。卧蠶紋因器形略有差異,有的是以減地法使蠶紋凸起,也有用粗陰線勾勒反襯出蠶紋形象的。這些手法的應用,表明戰國時期璜形器及其圖案裝飾的製作達到了非常成熟的加工水平。

谷紋環 戰國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一號墓出土直徑6.5厘米、孔徑2.5厘米、厚0.5厘米環內外緣各有一周陰刻線,形成內外邊廓。兩線內雕琢谷紋,排列成行,錯位相對。谷紋是穀物發芽的樣子,也稱蝌蚪紋、渦紋、卧蠶紋等,象徵萬物復甦和對豐收的盼望。谷紋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玉器中,《周禮·典瑞》載:「子執谷璧,男執蒲璧」,「子」和「男」都是當時的爵位名稱,表明貴族在一些重要禮儀場合經常手持谷紋玉器作為信物。

青玉鉤雲紋環 戰國 14厘米1955年葉叔重先生捐贈局部有沁斑,環身陰刻勾連雲紋,一面並有當時開料的痕迹。環在古代可能是一種佩帶的飾物。

青玉柿蒂紋劍首 戰國 徑5.5、厚0.2厘米。 1981年章立凡先生捐贈。玉質蒼潤,有褐色沁斑,內心扁圓,正面外緣飾陰線弦紋一圈,中間有五瓣花紋。弦紋與花瓣紋之間滿飾勾連雲紋。背面呈弧凸,中有一孔以納劍柄。周飾雲紋,雲紋間夾有斜方格紋。由此說明劍首自春秋晚期出現至南北朝一直沿用,其中戰國至西漢尤為盛行。以後逐漸減少。玉劍首為玉具劍的一部分。

玉鳳鳥佩。戰國 中期(前375 - 前276年) 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二號墓出土 長7.6厘米、寬3.4厘米、厚0.4厘米

玉璜 戰國 曾 佩飾品 1978年湖北省隨縣擂鼓墩1號墓出土。 長10.3厘米、厚0.3厘米 這兩件玉璜為青白色,窄長微弧,中間和兩端各有一個對鑽小穿孔,兩面刻谷紋。該墓除出土幾多大型青銅器、竹木器外,還出土玉、石、水晶、玻璃、紫晶等飾物528件,且多出於墓主內棺,說明大部分為墓主生前所用。古代傳說以玉隨葬能使人的屍體不朽,這是該墓出土很多玉器的原因之一。

「君之信璽」玉印。戰國 (前475 - 前221年)。高2.1厘米、邊長2.5厘米、邊寬2.5厘米,重20克。

「公孫榖印」玉印。秦 (前221 - 前206年)。

白玉釵 漢。頭飾。長13厘米、寬1.8厘米。釵是一種婦女最常見的頭飾,用以插定髮髻,因其分作兩股,形似叉,以金玉製成,故名釵。此釵釵首方折,釵股圓潤,白玉素麵,造型質樸無華。

珠飾 漢 西漢。裝飾品。1956年遼寧省西豐縣西岔溝出土。西豐縣西岔溝墓葬出土的大量瑪瑙、碧色玉石、綠色石、白色石、各色玻璃質的管狀珠、圓形珠、瓜棱形珠、扁方、長方形或菱形的石佩,構成了當時所稱東胡部族所特有的裝飾風格。

金縷玉衣(金縷玉柙) 漢 西漢。殮服。1973年河北省定縣八角廊村40號漢墓出土。長182厘米。在漢代,人們深信玉能使屍體不朽,一些貴族死後常穿上一種形似甲胄的王制殮服,這種玉衣用各種形狀的玉片和金屬絲編綴而成。西漢玉衣使用制度未留下明確記載,編綴玉衣的縷線質料的等級規定不明。已發現的西漢玉衣既有金縷、銀縷或銅縷,還可以用絲縷。東漢玉衣使用制度明確,規定皇帝玉衣用金縷,諸侯王、列侯、貴人及公主用銀縷,大貴人、長公主用銅縷。曹魏黃初三年(公元222年)玉衣被禁用。這件金縷玉衣共用玉1203片,金絲2567克,墓主人為中山懷王劉修,死於公元前55年。此墓曾在盜掘中被火燒過,這件玉衣是受過焚燒後的劫餘之物,但色澤卻更為繽紛。此玉柙分為頭罩、臉蓋、上衣前片和後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褲筒和左右腳套等部分,共用玉片1203片,金絲約2567克,系分片連綴而成。玉柙主人為中山懷王劉修,是著名的河北滿城漢墓墓主劉勝的後代,死於公元前55年。玉柙,又稱玉衣、玉匣,系全部用玉片製成,玉片之間用金絲、銀絲、銅絲或絲縷編綴。由於編綴玉片的質料不同,所以將它們分別稱為金縷玉柙、銀縷玉柙、銅縷玉柙和絲縷玉柙,其中絲縷玉柙迄今僅出土於廣東廣州象崗山西漢南越王墓中。西漢時期,玉柙初行,還沒有根據死者生前地位的高低,確定嚴格的等級。東漢時期,玉柙明確分為金縷、銀縷和銅縷三個等級,確立了分級使用的制度。根據這項制度,皇帝死後使用金縷玉柙,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使用銀縷玉柙,大貴人、長公主使用銅縷玉柙。

龍紋玉璧 漢 西漢 (前206 - 8年)。直徑26.3厘米。先秦時,壁、琮、璋、璜等物被稱為祭玉和瑞玉,用於祭祖和朝覲等禮儀。到漢代,祭玉和瑞玉的使用已漸趨衰落。不過璧在燎(燒柴祭天)和沉(沉壁祭川)這樣的大祭祀中仍被使用,用於隨葬的也不少,有的放在死者的胸部和背部,有的放在棺槨中間,還有的鑲嵌在棺外作為裝飾。這件碧玉谷紋壁,谷紋細若「粟文」,由排列有序的同形顆粒組成,外緣飾以一圈圖案化的夔龍紋,質地堅硬,晶瑩悅目,代表了漢代石器工藝的水平。

「淮陽王璽」玉印 漢 (前206-8年) 高1.6厘米、邊長2.2厘米、邊寬2.2厘米,重20克。
推薦閱讀:

中國國家博物館 清朝瓷器藏品賞析 三
首都博物館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
【陶瓷】大英博物館藏中國國寶文物
楊柳青博物館(石家大院)

TAG:中國 | 國家 | 博物館 | 國家博物館 | 寶藏 | 國家寶藏 | 精品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