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06-08
古人一旦離別便很難再見,甚至「今日」一別就是永訣。因此古人常被相思困擾。古代「相思病」患者多為婦人,染上此病的人常見癥狀:一是流淚,「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守空房淚如雨」(李白《烏夜啼》);二是消瘦,「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三是內臟劇痛,「長相思,摧心肝」(李白《長相思》);更有甚者,胡思亂想,行為乖戾,「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金昌緒《春怨》)。雖說心病無葯可治,但自古就有許多文人譜寫出無數相思曲來撫慰天下的同病相憐者,唐代的思婦詩也就成為我國詩歌史上的一絕。 古代男子出門遠行往往不能攜帶家眷,思婦因此出現。她們大 致分三類:被征戍邊地的徵人妻、重利輕別離的商人婦和「十載長安跡未安」的外出遊學求取功名的舉子妻。 思婦詩,不論哪類都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所以鑒賞時聯繫生活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首先,奇思怪行常有。「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劉采春《啰嗊曲》)。這位少婦在獨處空閨,百無聊賴之際,想到經商夫婿的離去,一會怨水,一會恨船,既說「不喜」,又說「生憎」,想到離別之久,已說「經歲」再說「經年」。「自家夫婿無消息,卻恨橋頭賣卜人。」(施肩吾《望夫詞》)女子望夫心切,去橋頭佔了一卦,賣卜人欺以其方,一旦丈夫不歸,試想她不恨賣卜人恨誰呢?更有趣的是金昌緒《春怨》中,女主人公因黃鶯啼曉驚醒了她去遼西見徵人丈夫的夢,因此,她要打它,不讓它叫。 雖說常常無心做事,但思婦們為表達感情也常常做一些事:搗衣、制衣、寄衣、寄書。「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陳玉蘭《寄夫》)「一行」與「千行」強烈對比,極言紙短情長,少婦心中焦慮著與嚴冬賽跑的寒衣是否已到丈夫手中。「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李白《子夜吳歌》)「秋月揚明輝」的季節正是趕製征衣的季節,在如晝的月光下,女子邊搗衣邊思念玉關的徵人。 除用上述言行來表達思婦情感外,詩人們還用常見的觸景生情手法來表達。天氣變化、春秋景物、成雙的動物尤其是月光,都是讓思婦們生情的常見之景。這在上面的分析中已經提到了。「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陳玉蘭《寄夫》)「青青水中蒲,下有一雙魚。君今上隴去,我在與誰居?」(韓愈《青青水中蒲》)雙游歡愉的魚兒讓女主人公多麼伶仃落寞。「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李白《長干行》)門前佇立等待時留下的足跡已長滿了青苔,蓋上了綠葉,再加上西園雙飛的蝴蝶,這怎能不教女子容貌憔悴? 總之,詩人們以他們豐富的積累,生活化地為我們再現了當年思婦的伶俜形象。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當我路過你的憂傷
※憂傷的句子說說心情:帶著我的愛,悄無聲息的離開。
※散文|花兒的憂傷
※憂傷的語句【傷到骨子裡,倔強依然】
※哥的憂傷你不懂
TAG:憂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