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發源地在達州------蜀文化的來源
蜀文化的形成由舉世聞名的廣漢三星堆古城遺址 發現 ,是目前面積最大的蜀文化遺址。三星堆遺址的發掘表明,「以小平底罐、高柄豆、鳥頭形勺等器形為代表的這類文化遺存,在川西平原是自成體系的一支新文化。」從而證明,遠在西周以前,川西平原就有一支與中原文化有別的、地方特色濃厚的土著文化——蜀文化的存在。古蜀文化是一個影響範圍較為寬廣的地域文化,它是由一個「中心」、四個「板塊」構成的,即以三星堆文化(包括十二橋)為中心,並由成都平原、漢中盆地、秦嶺地區和蝸江上游四個部所組成,它在江漢與二里頭夏文化相遇,在陝南與商文化相遇,在渭濱與周文化相遇。古蜀先民創造了光燦奪目的古蜀文明,三星堆文化是其鼎盛時期的代表。
古蜀文化的主要代表體現形式2000多年前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至今仍發揮著灌溉成都平原的巨大作用,這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是僅有的奇蹟。而色彩艷麗的蜀綉蜀錦、「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清幽閑適的茶文化等都是古蜀文化的具像表現,有些還被視為中國文化的象徵,發展創新幾乎空白。
蜀文化歷史史料佐證
在古代文獻中有蜀人的記載,甲骨文中亦有蜀的記載。根據彭州出土的「覃父癸」、「牧正父己」銘文的銅觶,證明參與武王伐紂的蜀就在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從《尚書·牧誓》記,當時參加伐紂八國有蜀,以後與周王朝關係一度親密。平王東遷後,特別是戰國時期與秦交往較多,之後成為秦地,在統一戰爭中成為秦對楚作戰的前方基地《華陽國志》所載:「江、潛、綿、洛為池澤。」這就決定了蜀人進入成都平原時,必須首先同洪水和湖沼作頑強鬥爭,也就必然有一個輾轉遷移治水的過程。新津寶墩、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和紫竹城等古城遺址,多分布在成都平原的西部、西南部到腹心一帶,說明古蜀人為了尋找合適的城市聚落生長點,經歷了長時期的發展過程。先從平原西南邊緣治水建城起,再逐漸推進到平原腹心地帶。這批古城代表著成都平原地帶最早誕生的城市文明。
蜀文化的歷史積澱
位於四川廣漢南興鎮的三星堆。1980年起發掘。在遺址中發現城址1座,據認為,其建造年代至遲為商代早期。已知東城牆長1100米,南牆180米,西牆600米,為人工夯築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圓形、方形、長方形3種,多為地面木構建築。自1931年以後在這裡曾多次發現祭祀坑,坑內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銅器。1986年發現的兩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銅器、玉石器、象牙、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製作精美。青銅器除罍、尊、盤、戈外,還有大小人頭像、立人像、爬龍柱形器和銅鳥、銅鹿等。其中,青銅人頭像形象誇張,極富地方特色;立人像連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頤大耳,戴冠,穿左衽長袍,佩腳鐲,是難得的研究蜀人體質與服飾的資料。祭祀坑的年代約當商末周初,被認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諸自然神祗的遺迹。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銅器、金器、玉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銅器。其中,一號坑出土青銅器的種類有人頭像、人面像、人面具、跪坐人像、龍形飾、龍柱形器、虎形器、戈、環、戚形方孔璧、龍虎尊、羊尊、瓿、器蓋、盤等。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器有大型青銅立人像、跪坐人像、人頭像、人面具、獸面具、獸面、神壇、神樹、太陽形器、眼形器、眼泡、銅鈴、銅掛飾、銅戈、銅戚形方孔璧、鳥、蛇、雞、怪獸、水牛頭、鹿、鯰魚等。器形高大、造型生動、結構複雜是三星堆青銅器重要特點。二號祭祀坑中出土的立人像高達2.62米,重180多公斤,人像頭戴獸面形高冠,身著衣服三層,最外層衣服近似「燕尾服」,兩臂平抬,兩手呈持物獻祭狀(圖31)。這樣高大的青銅鑄像在商代青銅文明中是獨一無二的。同坑出土的大型獸面具寬138厘米,重80多公斤,造型極度誇張,方形的臉看起來似人非人,似獸非獸,角尺形的大耳高聳,長長的眼球向外凸出,其面容十分猙獰、怪誕,可謂青銅藝術中的極品。青銅神樹高384厘米,樹上九枝,枝上立鳥棲息,枝下碩果勾垂,樹桿旁有一龍援樹而下,十分生動、神秘,它把有關古代扶桑神話形象具體地反映出來了。
位於成都市西郊青羊區蘇坡鄉金沙村的金沙遺址是中國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一項重大考古發現,2006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沙遺址」是民工在開挖蜀風花園大街工地時首先發現的,在沉睡了3000年之後被發掘出來,「一醒驚天下」。遺址所清理出的珍貴文物多達千餘件,包括:金器30餘件、玉器和銅器各400餘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餘件,出土象牙總重量近一噸,此外還有大量的陶器出土。從文物時代看,絕大部分約為商代(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晚期和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早期,少部分為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而且,隨著發掘的進展,不排除還有重大發現的可能。金沙遺址博物館是為保護、研究、展示金沙遺址及出土文物而設立的主題公園式博物館,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5000平方米。由遺迹館、陳列館、文物保護中心等部分組成。
金沙遺址博物館位於成都平原的東南邊緣地帶,東距成都市中心約5公里,現已探明的遺址面積約5平方公里,遺址範圍地勢平坦,起伏較小,遺址內及周圍河流較多,遺址的南面1.5公里處是清水河,摸底河更是在遺址內蜿蜒東流,將遺址分為南北兩半。自2001年以來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10餘萬平方米,發現各類遺迹3000餘個,又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據考古學對遺址命名的基本原則,將包括黃忠村在內的這一區域的商、周時期遺址統一命名為「金沙遺址」。
蜀文化在川西平原的發展
四川盆地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根據考古學的發掘和研究,蜀地史前文化最早發端於舊石器時代早期。早期古人類的化石、舊石器遺址等代表人類從蒙昧狀態走向野蠻狀態的遺存,在區域內時有發現,如資陽人、漢源富林舊石器文化遺存、廣元中子鋪文化以及茂縣營盤山文化、廣漢三星堆早期文化等。
古蜀地區史前文化包括舊石器時代文化和新石器時代文化。由於目前還存在許多缺環,兩者之間是否是有直接的繼承演變關係,史學界說法不一。但如果以最早文明的誕生作為史前文化結束的標誌及古蜀文化的開始的話,那麼,古蜀史前文化基本結束於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末葉。
古蜀文化產生和發展是一種歷史過程。在這樣的歷史過程中,盛衰興亡不可避免。縱觀古蜀文化的發展進程,其文明演變的時序是:
第一期——濫觴期,這個時期相當於舊石器時代結束後的時期。形成了以廣漢三星堆古城為中心的早期蜀文明,它是在寶墩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顯著標志是早商時期的規模宏大的古城。這表明最初城市的聚合過程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早期的城市生活方式初步確立。青銅製作業已經出現,代表器物主要是兵器和工具。對應於文獻,正是傳說中的「三代蜀王」時期。
第二期——勃興期,這個時期相當於商代中期到周初的時期。在此期間,城市生活方式基本確立,並初步形成了以廣漢三星堆古城為中心,以成都、雅安沙溪、漢中盆地等為支撐點的文化圈層。社會結構日益複雜化,神權政治達到極盛的頂點,經濟也空前繁榮。這一時期蜀地青銅文化進入全盛期,代表器物主要是禮器和酒器。
第三期——擴張期,這個時期相當於西周到春秋早期。古蜀文明在物質和技術方面的文化廣延性大為增強,古蜀文明的空間架構不斷擴大。通過文獻記載和反映,這一時期在精神領域和政治制度、社會結構等方面已向縱深發展,城市體系擴大,國家形態日益成熟。
第四期——鼎盛期,這個時期相當於春秋至戰國晚期。青銅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城市體系的成熟,文字制度的形成,禮樂制度的完善。通過文獻記載和反映,這一時期之初是春秋早期的鱉靈入蜀,推翻了杜宇王朝,建立起了無論是政治勢力還是文化影響都比較大的開明王朝。這一時期末是公元前316年秦國滅蜀,然後秦從中原向蜀地移民,古蜀文化從政治形態上消失,古蜀文明的相對獨立發展的進程也隨之中斷了,逐步融入中國大文明的範圍中了。
第五期——轉型期,這個時期相當於戰國晚期至西漢初葉。古蜀王國雖然退出歷史政治舞台,但是其所代表的古蜀文明還存在相當大的慣性,一方面與外來文化迅速融合,一方面仍在繼續發展演變,最後演變了新的區域性文化——新意義上的蜀文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