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這樣的
日本: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這樣的 作者:徐靜波
日本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屬於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
日本人生下孩子後,你就別期望有公公婆婆或者外公外婆幫你養,因為養孩子是父母親自己的事,不是上一代人的事。所以,許多的公司白領在結婚後,要麼推遲生孩子,要麼生了孩子立即辭職。日本社會有許許多多的專業家庭主婦,就是這麼產生的。
日本人也有望子成龍的思想,但是不會刻意地去要求孩子一定要出人頭地,也就是說,日本的教育,不是競爭教育,幼兒園沒有小紅花,中小學沒有名次榜。在東京等一些大城市,除了一些明星和富家子弟,很少有人會刻意地把自己的子女送往私立學校去讀書,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在就近的公立學校上學。
日本也有一年一度的全國統一考試,類似於中國的高考,但是你會發現,在高考的日子裡,警察不需要出動,因為很少有父母親在校門外陪考,都是孩子自己坐電車或者騎自行車去參加考試。大學畢業以後找工作,也是孩子們自己的事情,爸媽找關係都沒用。
豐田汽車公司創始人的孫子豐田章男,大學畢業後要進入豐田汽車公司工作,也是隱姓埋名和所有的大學畢業生一樣,去參加考試參加面試,最終才進入自己家族經營的公司,而且進去以後,就被分配到一個小城市去賣汽車,一賣就是5年。
日本也有許多剩男剩女,孩子們的婚姻問題也是令許多父母親操心的問題。但是,日本會有年輕人自己搞的相親會,或者找婚姻介紹所,父母一般不會介入。
在日本,孩子結婚是不需要父母親準備房子的。東京都大學生生活協會做過這樣一個調查,20-30幾歲年輕人結婚,租房子結婚的比例高達85%,還有10%是在單位宿舍里居住或者與父母同住,只有5%的人是買房結婚。從這一個調查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日本租房子結婚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也就是說,孩子結婚時,婚房不是雙方父母親必須考慮的一大問題。孩子有多少收入,就租什麼檔次的房子,量力而行。
當然,日本的稅金制度,也限制了父母給孩子買房。因為,根據日本的稅金制度,父母親買一套房子送給孩子居住,是屬於「贈與」行為,這一種行為跟遺產繼承一樣,需要支付高額的稅金,叫「贈與稅」。例如,價值超過1000萬日元,也就是63萬元人民幣的房子的贈與稅金是50%。
按照這一個概念,你在上海花了500萬元人民幣給孩子買了一套房子,那麼你還得去稅務局繳納250萬元人民幣的贈與稅,一套房子的總價就變成了750萬元。
有朋友會說,房子由父母親的名義買,買好後讓孩子居住,不就行了嗎?在日本,那孩子得給爸媽付房租,不然的話,父母親就犯了「偷稅罪」,那事情就大了。日本的稅務官比警察還精,企業和個人偷稅漏稅金額如果達到60萬元人民幣以上,是要遭逮捕的。
所以,日本人的家庭關係,有兩個「清清楚楚」,第一個清清楚楚是錢,第二個清清楚楚是時間。父母親的錢是父母親的錢,孩子的錢是孩子的錢。如果孩子想用父母親的錢,那得寫借條立字據。日本法律規定,只要是用於孩子教育的錢,用多少都不徵稅。但是如果孩子成年後,與孩子之間產生的大額金錢關係,那就得向稅務局說清楚,不然就有麻煩。
時間上的清清楚楚,一個最大的標誌,就是父母親有自己的生活時刻表,孩子不應該佔用父母親太多的時間。譬如說。你在日本的幼兒園也好,小學門口也好,到放學的時候,很少發現有老人接送孩子,基本上都是媽媽接送。這就是說,日本老人不承擔養育第三代的責任。他們可以去養花、外出旅遊、拿相機拍照和參加各種老年人登山或者體育活動,子女不能拿第三代綁架老人的生活。
日本人家庭的這種清清楚楚,看起來,使得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相互客客氣氣,如同鄰居一般生疏,沒有像我們中國人家庭那樣纏綿一起的親密。但是,這一種生疏真的讓日本的父母與孩子的感情變得冷漠了嗎?我倒是沒有這種感覺。總體來說,孩子在成人之前,日本的父母親啥都要管,媽媽甚至要辭職回家當家庭主婦,專業養育孩子。但是孩子成人之後,父母親會對孩子放手,讓他們一個人出去闖蕩。如果成年男子還與父母一起生活的話,反而會被鄰居們認為不可思議。
成年以後的孩子,如果在外地工作,他一年至少有兩個假期可以回家看望父母,一次是新年期間,還有一次是8月中旬,也就是盂蘭盆節,類似於中國的清明節,也有一個星期的假期,可以回老家祭祖,與親人團圓。日本的公共交通十分發達,一般坐上三四個小時的新幹線,或者兩三個小時飛機,都可以回到家。
日本一年還有四個孝敬父母的節日。一個是母親節,一個是父親節,還有7月份的中元時節,12月的歲末時節,遇到這四個節日,孩子們都會送一點禮物孝敬父母。而父母親也常寄一些孩子喜歡吃的家鄉特產給遠在外地的子女。不少在地方城市生活的母親,甚至常做一些孩子希望吃的飯菜,委託物流公司保鮮送給在外地讀書、工作和生活的孩子品嘗。
對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多數日本人有這樣一個觀點:年輕人不能總躲在父母的大樹底下,靠轉嫁自己的生活壓力來獲取幸福,必須自己去奮鬥,自己去努力;只有這樣,你才能知道:一個人的一生,不能依靠索取獲得所有,必須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才能擁有一切。
推薦閱讀:
※女孩父母最應掌握的教育藝術
※父親把當年給我作陪嫁的傳家寶從我家偷走,送給弟媳,我該如何處理?
※「痛苦」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不能理解父母,我是不是做錯了?
※當自己的痛處被父母以嫌棄or嘲諷的語氣戳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