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南懷瑾先生講述)

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南懷瑾先生講述1今天應洗塵、顯明兩位老和尚暨本院從智、明光兩位法師之邀,指定講述「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這一專題。在座也許有已成就的菩薩或阿羅漢,而本人為一地道凡夫,卻冒昧的來談此無上乘的重大問題,極為惶恐,然承諸法師們之命,而又無從推辭。每次應邀演講,我都感覺好像回到學生時代,接受口試時的緊張,兢兢業業,不知所云。現在也是以此同樣的心情,來討論這個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已經傳聞兩年多了,也曾有人當面問及:到底是「帶業往生」?抑或「消業往生」?每當我聽到這個問題時,只有報之一笑。因為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應該成為問題,只在修持的人,自己去研究參詳,自求解答。一直到最近,聽說佛教界,幾時才能到凈土?幾時才能往生極樂世界呢?這一來就很嚴重了,比起世間做股票生意的人,遇到跌停板時,短短時間,便受到傾家蕩產的打擊,還更嚴重。所以這次應幾位法師之邀,也不能不談一談了。2實際上「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這兩句話,都有道理,並不是那一邊對,那一邊不對。這兩句名言,是前輩善知識以及現代的善知識們,說法的方便話。一個有成就的人;教化別人,每每因時間的不同,地區的不同,對象的不同,在說法上,就有各種不同的方便,所謂「觀機設教」,便有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作用。我們知道,「帶業」與「消業」這兩方面的辯論,重點在一個「業」字。那麼,我們學佛的人,當然先要了解什麼是「業」。業並不是絕對的壞事。我們知道,佛說的業,內插三種:善業、惡業,以及不屬善不屬惡的無記業,統稱之為業。既然如此,那麼,修行的人是否也在造業?答案是肯定的。修行人也在造業,諸佛菩薩也在造業,因為修行是在造業,造就至善純凈的善業,以至於菩提道業。既沒有無記業,更沒有惡業的雜染。如果說,往生西方,都要善業成就,那麼善業成就的人,在理論上,是否也是「帶業往生」呢?答案很肯定,當然也是「帶業往生」,是帶善業而生。如果說帶業不能往生,必須消業才能往生,會使人認為消了惡業、無記業還不夠,一定要修成一切善業如菩薩,才能往生。只因「消業」兩字,在定義上,說得太倉促含混了,因此引發了爭論。更進一步說,倘使必須消了一切的業才能往生,那麼極樂凈土,就不歡迎我們,不歡迎一切眾生,只歡迎成就菩提道果的大菩薩,甚之成佛的才能往生了。沒有這個道理,也不是這個道理。且別說大菩薩們,只講一般修行的人,真正將善、惡、無記等一切的業都消盡了的,能有幾人?況且根據佛的聖教,只有轉業,而不能消業。「轉識成智」,轉識成佛。所謂「帶業往生」,固然是古代善知識方便的說法,「消業往生」,也是一時方便的說法,如果徹底窮究,便要試問:消掉了什麼業?譬如小乘成就的阿羅漢們,甚至證得了有餘依涅盤的阿羅漢們,他的業還是存在,只是暫時內伏下去,因此也能成道。我們不要以為回羅漢們已經成道了,他的業就此能消滅了,只是暫時潛伏下去而已。甚至於「地」上菩薩,以及沒有到「地」的菩薩,還都是帶業的,只能說:「地」上菩薩的業,轉化、凈化到一個層次,或轉化、凈化到某個程度。佛說:「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例如世尊釋迦牟尼佛,現生還得示現,接受往劫的果報。絕對不能說我已成就了,就可賴債不還報而消業得了。所以,如果一定堅持要捎了業才能往生,否則便不能往生,此說似乎太過固執了。如果認為非如此不可,則落在「見取見」和「所知障」中。主觀成見的「見取見」容易形成法執。例如世間成見說:此事非如此不可!但是,佛法沒有如此不圓融的。再進一步研究「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的爭辯。「帶業往生」一語;在佛法的經論上,是沒有明確的看到。這句話最初的出現,是元朝一位有成就的大和尚——惟則禪師,他著作的「凈土或問」中,針對某些人就凈土法門所-提-出的疑難,作了一些解答。在他這一著作中,提到一句話一「帶業得生」,他的方便語意,是說即使帶業,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凈土。到了明朝,凈土宗的澫益大師,也提到這個問題,他提出的意見,是「帶惑往生」。所謂惑,就是「見思惑」,也即是業。一直到現在,七八百年以來,我們中國佛教,在家出家的道友們,都熟悉澫益大師此話而更不疑。他所提出來的,比元朝惟則禪師所說的更明白。至於提不管倡「帶業往生」「最有力的,便是現代前輩善知識印光法師當民國初年到二十年之間,中國文化,也隨時代的改變,政體的革新,受到西方文化的激烈撞擊,一切在不今不古,不中不西,不新不舊的大紊亂中激蕩不安。根深蒂固的中國佛教文化,受到激進派的打倒軍閥、打倒迷信等等口號下,遭遇很大的破壞。身任佛教會長的敬安法師(八指頭陀),被北洋軍閥積威之下的內政部長親手打了一記耳光,活活被氣死。在這一段時期,佛法的淖、凈、密、律等,都一蹶不振,不像現在受到學術上的重視,憲法上的保障,可以說五濁紊亂的現象,如火燎原,方興未艾。印光法師以亦佛亦儒的善巧方便,筆伐口誅,大聲疾呼大家好好念佛「帶業往生」,實為法師的無上悲願,一片婆心,善巧運用方便法門,才使佛法佛教,更為普及。什麼是「惑業」呢?惑與業的名詞,有時候,是連在一起來講。所謂「惑」,即無明迷惘。什麼是我們的惑?在教理上有兩種,「見惑」與「思惑」。簡稱為"見思惑」。所謂「見惑」,包括:邪見、身見、邊見、禁戒取見、見取見五種。以現代語來說,就是不正確的思想、觀念、看法。例如現在討論:「帶業往生」是對的?還是「消業往生」是對的?雙方都是在「見取見」的見惑上引起爭執。所謂「思惑」,即是思想觀念中不好的性情,包括:貪、嗔、痴、慢、疑五種。如果把「思惑』了掉,發大願力,往生極樂凈土,那就是已經成就大半的大士了。我們凡夫,沒有一個絕對真能把「思惑」完全了掉的。這樣一來,只有已經成就的菩薩。大阿羅漢們才能往生凈土,我們這些帶業凡夫,絕對沒有希望,只好暫住在東方也不錯。現在我們明白了所謂的業,包括了「見思惑」惑業的道理,當然也就是包括了世間做壞事的惡業。如果說古代的祖師們所說「帶業往生」是錯誤的,乃至於對大家非常佩服的近代的印光法師,幾乎口口聲聲主張「帶業往生」是講錯了的,那就使大家失去了無比的信心,無比的方便。假如我們要標奇立異,別出心裁,推翻古代祖師所說,認為他們完全不對,只有「消業往生」,這才是現代有成就的善知識的確定名言,那也未免太過了。其實「消業往生」,也只是一時的方便話,對某一種人或對某一個人,某一時,某一處說的.並無不可。比如某人平常造業很多,現在要勸他學佛,至誠懺悔,消滅惡業,使得將來往生凈土。如果他說自己造業多端,怎能往生凈土?這時勸他,沒有關係,帶業可以往生。這樣,確是菩知識們的善巧方便。而有一些人學了佛以後,我慢、貢高、師心自用,好像天上天下,唯他獨尊。我常對這些人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而不是你。對於這一類的人,就要告訴他,消業才可以往生。不然你的人我貢高還那麼重,如果能往生,那麼「阿彌陀佛」那裡管人出境的就太不公平了。所以說:這些都是善知識一時的方便說法,不可執著,也無爭論的必要。只要大家自己好好修持心地,絕對正確,佛說的沒有錯,何必為了這些話,爭來爭去,爭了半天,爭得臉紅耳赤,又在那裡大造口業,有什麼好處?有這麼多爭辯的功夫,用來多念幾句佛號,該有多好!何必去爭論這個呢?所以說不要標新立異吧!更可惜的是,本來「帶業往生」已經給予人們無比的信心,個個有希望,人人有機會。現在一定說非小消業不可往生,那麼許多入都會自認此生造業如此之多,既消不了,又何必學佛!於是更走極端,更去造業,那可真的完了。那麼隨聲附和,高唱「消業往生」這句話,就語氣太重了。因此說,說法要留意,「觀機設教」——觀察一切人,以及當時當地的機緣。不然也很容易犯口過。可見善知識、法師是很難做的。因此我更要聲明,我不是一個善知識,只是一個亂七八糟的凡夫,也許凡夫的資格還不夠,說不定將來要下地獄。地獄有十八層,加上現代化的地獄,可能還有地下室,有了十九層、二十層都不一定。恐怕將來我要下到十九層半。在第十九層陰暗角落的我,說的話不見得真確,只能供大家作參考而已。3古人說:「一句合頭語,千古系驢橛。」這是說,善知識們說法,「言出如箭,有力難拔。」如果有時掉以輕心.偶有一字之差,在善知識本身,也許無關宏旨,但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弄得不好就使他人造作惡業,這就是「一句合頭語,千古系驢橛。」有如偶爾在路旁打了一根給人們掛東西的木樁,不料後來的人們,無論是騎驢子的、騎馬的、放牛的、放羊的、乃至牽狗的人,經過這裡,都揀現成的便利,把牲口們繫到這根樁上去。再說,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並沒有肯定說過,非消業不可能往生,或帶業絕對可以往生的話。可是,學佛的人,大多都念過(阿彌陀經),這本經典上,記載佛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必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一個普通的人們,在最短的七日七夜,就真的能把業力消得乾淨嗎?你不妨試試看。其實,只要人們一念回機,在真誠悔悟的靈明一念之中,專誠皈命念佛,不起雜染意念,則「一念萬年;萬年一念。」豈非當下即與佛的凈土心心相印?如此七日,晝夜一貫,當然可以得生極樂凈土。這是佛說的話,其中含義,豈非是說帶業也可以往生嗎?所以大家不要懷疑。大家都知道,《華嚴經)是佛經中的大經之一,也涵蓋了一切宗派的大經大要。在華嚴會上,一切諸大菩薩,最後都躬身合掌,迴向凈土。在《華嚴經》第八十捲入法界品中,普賢菩薩也曾教導我們念佛的法門,如說:「或有眾生,一日一夜憶念於我,即得成熟。或七日七夜,半月一月,半年一年,百年千年,一劫百劫,以及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憶念於我:而成熟者。或一生,或百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生,憶念於我而成熟者。或見我放大光明,或見我震動佛剎,或生怖畏,或生歡喜,皆得成熟。」普賢菩薩在這裡說,有些眾生,只要念他一日一夜,就可以成熟。但也有延長到七日七夜;甚至,無量數劫等等,才得成就。可見劫數無定,端在一心。為什麼要排列這樣多的數字?其中隱藏了一個秘密,須得仔細參詳。不過,這是另一個問題,不必在此多談。或者說,上引經文,只是普賢菩薩的境界,不是「阿彌陀佛」的凈土。但是,我們要知道,佛佛道同,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諸佛的大光明法藏。因此再將普賢菩薩所說的長偈中,有關帶業往生或消業往生的這一部分,摘要:提供大家參考。如說:「隨諸眾生心智業;靡不化度令清凈,如是無上大導師,充滿十方諸佛國。「若人志劣無慈愍,厭惡生死自求離,令其聞說三脫門,使得出苦涅盤示。(三脫門:空。無相。無作。)「如來無礙智所見,其中一切諸眾生,悉以無邊方便門,種種教化令成就。「菩有聞斯功德海,而生歡喜信解心,如所稱揚悉當獲,慎勿於此懷疑念。」普賢菩薩說的「隨諸眾生心智業,靡不化度令清凈。」任何一切眾生,不問其任何種心。任何種業,只要心智清明,沒有不能得到他的度化。可見志誠一念,就可以轉業凈化。被化度眾生的我,以及發願度化眾生酌菩薩或佛,都是「如是無上大導師,充滿十方諸佛國。」十方無上的大導師,當然也包括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如果自己已經消盡了一切業力,自己就已轉心化佛,轉身成佛。那麼,心凈則國土凈,也可以度化一切眾生.來生在自己的國土裡,又何必一定要到西方或他方去呢?譬如世間法,現在大家都想去美國,因為現代美國的生活水平比其他各地好,假如其他地區的生活水平也比美國一樣的好,甚之全球都同樣的好,又伺必一定非到美國去不可呢?現在我們所說的往生問題,其實,也是釋迦牟尼佛的善巧方便,說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力所化的凈土,實是無上方便善巧的法門,井非說諸佛菩薩成就了,消業了,都要往生那裡。十方三世一切堵佛,都有國土,無扯不在,無時不在。就是我們這個婆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也曾經親自示現過,他用手一按,立即顯現這個世界清凈面的佛土。他方菩薩也有到此來生的,所以說往生著,究竟往哪裡去?生到哪裡呢?如果真正善業完全成就;惡業消除,則盡可生面不生,往而不往,隨方皆凈,何土不生?又何必有來有往?既然無處不是生,無處不是往,無往也無來,拿什麼叫做「消業往生」?或「帶業往生」呢?如果三業真正清凈,完全成就了的人,無所謂往生,既不往生,則所謂「帶業」與「消業」都沒有關係,當然不成其為一個問題了。就因為我們沒有成佛,才須至心皈命,效法「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信心清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阿彌陀佛」那裡去再求學,在那裡好好學,好好繼續修持,轉化潛伏的業力,終而成佛。但有人發願往生西方,也有人發願往生東方。東方有藥師佛,北方有不空如來,南方有寶生如來。中央有毗盧遮那如來。都因眾生願力不同,往生方所也不同。可是佛佛遭同,各各的佛土清凈,並無差別。有差別的,只是外相而已。現前娑婆世界雖為穢土,這是因為我們的染污業力所現。但佛在別的經典也獸說過,要想成佛的大菩薩,必須要到娑婆世界來,才得迅速成就。因為這裡有苦樂、善惡、煩惱、清凈,各各層面兼具,凡聖同居,魔佛俱在,處處有障,才易澈發解脫慧力,比起他方世界,反而客易成就得快。這也是佛說的道理啊!那麼,說不定西方極樂世界,還有諸大菩薩,回到我們這裡來呢,君不見普賢菩薩說的:「如是無上大導師,充滿十方諸佛國」嗎?「若人志劣無慈愍」,假如有人心力差,志力差,頑劣而沒有慈悲心。「厭惡生死自求離」,有一天想通了,不再留戀這個世界,找個好地方去往生,於是也可以「令其聞說三脫門,使得出苦涅盤樂」。告訴他空、無相、無作的三解脫法門,就可以使他轉業成道了。「如來無礙智所見,其中一切諸眾生。」我們必須注意「一切」這兩個字,業力很重的人,當然也在這一切眾生之內。佛智所見,慈悲願力所被,不是只度好人,壞人更要度。這是佛的精神,也是我們學佛的人要學的精神。善業成就了的人固然要度;善業投有成就的人也要度;惡業深重的人更須要去度。所以佛所見的,所注意的是一切諸眾生,不只是消了業的人。「悉以無邊方便門,種種教化令成就。」教化的法門不是固定的。因此可知,不一定是帶業才能往生.也不一定說消業才能往生,如果固定一式而不圓融無礙,即非佛法。正如普賢菩薩的教示:「若有聞斯功德海,而生歡喜信解心,如所稱揚悉當獲,慎勿於此懷疑念。」倘使我們偏執如何才能往生;如何又不能往生;似乎都是自生懷疑,是「見思惑」上的爭論事,何苦自於佛頭著糞呢?又《華嚴經》八十一卷,普賢菩薩行願品,最後的偈語說:「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所謂沉溺諸眾生,他又沉溺在哪裡呢?凡是沉溺在業海中的一切眾生,當然都是帶業的。縱然帶業,只要體真正依照普賢菩薩的行願,趕快發心速往無量光佛剎,驀直而去,又有何疑?因此,希望大家不要在「帶業往生」或「消業往生」這個問題上去爭論。重點只在我們自己好好發願修持.自然可以速往無量光佛剎,也就是過此以往「阿彌陀佛」願力所成的西方極樂世界的凈土佛剎。這次受幾位法師堅邀講「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的問題,暫時到此為止,最後向大家報告的,如有堅定信心.帶業絕對可以往生。當然能消惡業而成就善業的,多帶些善業往生去的更好。善業成就,乘願往生,蓮花大如車輪,即使善業未純,小一點的蓮花也可以。(一笑。)但是,業是消不了的。無論大小乘的教理,沒有真正消業的事,只有轉業,才是正論。因此,可讓我們大聲疾呼一句:凡諸善信,迅速「轉業往生凈土」吧!可是這樣一講,好像愈講愈糟了!這句話又要變成第三種主張了。奉勸諸位,切奠再去搞這些人我的是非之見,只須依照古德的一首名偈修去便好:「修行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直趨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一個人修道.先把自己肯定下來,此心不再動搖,有如鐵鑄一般。自己用功,自己念佛,自己境界,自己成就,都是自己造的業。好與不好,自己明白。只要一條大道.一直走去,管它那些是非論辯作什麼!請看:龍樹菩薩所作《大智度論》云:「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三惡道,歷無量劫,雖修余行,不能滅罪,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乃得滅障,超生凈土。」讀此經論,便知「帶業往生或消業往生」兩語,各各善巧方便不同,無非無是,正如《楞嚴經》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斯而已。4現在,貢獻大家念佛的法門.也就是習慣所稱的凈土法門。我們一千多年來,所流傳凈土宗的念佛法門,到了近代幾百年來,大多都是採用「持名念佛」的途徑,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持名念佛。「阿彌陀佛」是佛的名號。「南無」是皈依的意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須我來饒舌多談。「南無」兩個字,要念成 na3mo1.但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有一點須要注意,不可以念成「哦(o)彌陀佛」,要念「阿(a)彌陀佛」。阿(a)是開口音,嘴巴張開,在喉部、胸部發音。這個」阿(a)字門,也就是密集的「陀羅尼」——總持法門之一。密乘修法中,具有「阿」字門的觀想和念誦法。「阿」字是梵文字母的生髮音聲,是一切眾生的開口音。所有佛經,大都從梵文翻譯過來。梵文的真言咒語,有三個根本咒音,也就是普賢如來現身金剛薩埵的根本咒。這三個字是「唵(ong1)」「阿(a1)」「吽(hong4)。簡略的說:。「唵(ong1)」的意義是:永恆常住,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遍滿法界。「阿(a1)」是無量無邊,無際無盡,生生不息,開發光明。 .「吽(hong4)是無邊威德,無漏果圓,無上成就,迅速成就。如果念成「哦(6)彌陀佛」,就有偏差了。哦(o)的發音是嘴部收縮成為一小圈,單從喉部(生死輪)所發出的聲音,是輪迴的音,輪迴音是下沉的。所以不可以念成「哦(6)彌陀佛」,必須要規規矩矩念出「阿(a)彌陀佛」的清朗音聲。一切眾生,既有生命,首先發音的一定是「阿(a)」。它是開發的,上揚的,示現生命的生生不息。例如嬰兒所發的第一聲,以及開始學說話.都是「阿(a)的發音。至於「哦(o)」音是沉沒的,向下的,甚至可以說是沉墮的音聲。即如念唱華嚴字母的梵音,起腔由「阿(a)」字開端,到「陀「字完結,便是咒音的「聲明」內義。持名念佛的法門,如果只念「阿彌陀佛」四個字也就夠了。人在臨命終時,氣息將絕,這四十字也念不出來時,就繫心一緣,「阿……」也就夠了.絕對夠了!我說此話,絕對負責任,如果錯了,我願下地獄。但千萬記住,繫心一緣在「阿彌陀佛」的這個「阿(a)」字。甚至這一聲也來不及念,念不出聲了,就要斷氣了,那就不要出聲,只要憶念就夠了。「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就是一個大秘密。「阿」在梵文中的含義,包含了:無量、無邊、無際、無限、空、大、清凈等等,很多的意思。總之,是一切眾生的生髮音,是開口音。「彌」是時間、壽命、無限的延長、延伸、連續綿遠.無盡止的延續、伸展。「陀」是光明,無限的光明,乖量的光明,無邊無際、無盡的光明.大而無外,小而無內。5因為「阿彌陀」這三個字的意思,無法用少數幾個中文字表達出來,於是就照梵文名號譯音。根據巴利文的發音,或根據後期的梵文發音,對於「阿彌陀」的:「陀」字,就念成「達」的字音。總之,「阿彌陀」即是無量壽、無量光。這便是一個大秘密。光和壽,代表空間和時間。「阿彌陀」即包括了無量美好的、殊勝的時問與空間。一切物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都有生滅,只有時間、空間——光壽無量,沒有生滅。它充滿了法界,盡法界、遍虛空,無處沒有光。白色白光,紅色紅光,黃色黃光,藍色藍光。黑色的也有光。雖然說:現代的光學常識.把光與色加以界說,白是融射一切光的表色,黑是隱役一切光的表色。其實,黑只是不反射光的相,它同為光之體所含攝.五彩、七彩、多彩的光,只因光波長短的不同,它所顯示的表相~一光色即有不同。而光是無所不在,無所滅處的。所以說盡虛空,遍法界,無不在佛光普照之中。但虛空無盡,法界無窮。諸佛性光,也無窮盡。無量壽、無量光的「阿彌陀佛」,他究竟在哪裡?我們的身心內外,無所不在,處處都在。那麼,那光從何麗來?從跟見的電訂光而言,它是從電能發生的,而電能是從宇宙問的能源而來的。但「能」又從何而來呢?最初最初的能,不是物理的,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自性光所感發的。所以「阿彌陀佛」無量壽光,即是我們的自性心光。念「南無阿彌陀佛」,自性心光就出現了。並且光與音聲都同時遍滿。心光通於佛性,佛性自在心光。光有很多層次,有很深奧的內涵,隨便介紹出來。在有些學習密宗的人看來,是一項很嚴重的事。但在我的觀念中,密宗與顯教本無差別,無所謂密與不密。一切都就公之世人。「道」是天下的公道,有利於人的,不應該保守什麼秘密。如果另有秘密,而不可傳,豈非佛法也有藏私嗎?既然不能公開,尚須藏密.則此秘密何以值得相信?大公無私的道,不屬於我之所有,也不屬於任何人所應該秘密擁有的。這就好比空氣、陽光,人人都有權分享,應該獲得。所以不管顯密,只要有益人群的,凡是所知的,都可以付出,一切都布施,一切都供養,不必藏為己有。真的秘密,秘密在每一位自己的身心中。所以雲門禪師說:「我有一寶,秘在形山。」光有子光、母光。凡有相的光明,都是子光。眼前的燈不是物理世界的子光。假如將燈熄了,一片黑暗,黑暗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在電燈光中念佛,燈熄了,就在黑暗中,照念下去。念久了,自性心光發出,與「阿彌陀佛」的無量壽光融接了,在黑暗中也自發現光明照耀,這種境界,不是想像所得。要知道,我們人類是在白天的日光中才能看見東西的生物。在這個世界中,有比人類更多得眾生,在白天日光的強度下,看不見東西的眾生,更多的不知其數。如蝙蝠、貓頭鷹、蟲孚等等,有的反而要在黯淡的光線下才能看得見東西。他們都在黑夜才出來活動,它們有的看見日光,反而受不了,甚至會導致死亡。各各眾生的業力不同,感光就不同。所以「阿彌陀佛」也在它們中間放出各各感應不同的光。大家須要懂得這個秘要,才可了知佛的慈悲廣大.心愿。當你念佛,念到光明現前的時候,不要執著它就是勝境。這種光明還是子光,不是母光。到了~念不生,清凈圓明,既無所謂光,也無所謂不光,自性心光現前,方可與「阿彌陀佛」的心光相接了。如果你在念佛時,見到有相的光明,便以為是「阿彌陀佛」放出光來接引你了,那就未免太小器了。那你拿四十元買一支手電筒,輕輕用手指一按,就會發出光亮.豈非比念佛打坐要便宜得多!。總之,有相光明,還是子光。換言之,它是母光的反映。有些人在靜坐中,發現了光,就很高興,認為自己有功夫,有道行了,這才是傻瓜。豈不聞佛在《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屬虛妄。」所以必須了知,那是子光,不是母光。那麼這類的有相光明好不好呢?不執著就好,執著了就不好。如果不執著、不著相,那有相的光明,與自性心光便自漸漸融會一體。如果執著了,便落在生滅妄緣中,那就不好了。所以說,持名念佛,如果能體會得佛號無量壽光的涵義,那就更好。再說持名念佛的法門,也即通於普賢如來和觀自在菩薩的大光明藏的法門,光壽無量,無所在而無所不在。6其次,修「阿彌陀佛」的凈土法門,有三本大經,最好先要了解。(一)《無量壽經》、(二)《觀無量壽經》、(三)《阿彌陀經》。後世的習慣,對《阿彌陀經》,稱之為小本《彌陀經》。因為內容扼要,經文字數較少,故叫小本,能熟讀三經,對於凈土法門,必可瞭然於心。歸納起來,修持凈土,除「持名念佛」以外,還有很多其他法門,現在先介紹簡略的「觀想念佛」。觀想念佛,先要將小品《彌陀經》所說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以乃《無量壽經》所說的境界,乃至《法華經》中佛所說的奧秘,作基本的認識。觀是心觀.想是心想。老實說,修行就是造業。不過不造五濁惡世的惡業或無記業,而是造善業,進而修造成佛的菩提大業。觀想就是轉業的方法,因為觀想也是「見」「思」的境界。在凡夫的「見」「思」上.未曾明道,一切皆在無明雜染中亂起「見~思」,所以叫做「見思惑」。明道以後的「見」則轉為般若智的見地;「思」則轉為「正思惟」的觀照成就。一念之間,轉識成智的關鍵即在此,只要將此一念轉過來就行。可是多少修行人,最難得的便在此無可著力的一轉啊!觀想念佛有許多方祛,將來如有機緣,再作詳細講述,現在先簡略說~容易做到的方法。首先,應請一尊莊嚴相好的佛像。或雕、或塑、或畫、或磁造、或銅質都可以。修習者,自身或立、或坐---跏趺坐,須面對佛像。但佛像的頭面,必須略高過於自己的頭額,佛相的雙目與自己雙目平視而略高些許。自己看著佛的眉間,或清凈妙目,這樣長留影像。不管他是真身佛或塑造畫像的佛,初步只須存念觀想清清明明習慣性所見的影像,「繫心一緣」,念念不忘。但是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剎那間是不容易觀起來的。因此,初修者,或者只觀佛像眉間的一點亮光,或觀佛的清凈妙目也可。這樣也就是「繫心一緣」的念佛法門。但有人看見佛的雙目笑了.自己也笑了,這卻不可以。因為,動了散亂心念。此時仍應一心不亂,繫心一緣的觀想下去。觀好以後。有了深刻印象,不須太加著意,漸漸的,隨時隨地,都有「阿彌陀佛」一點亮光的深刻印象現前,而此心念中的「阿彌陀佛」,念念不忘。乃至觀佛全身,以及極樂世界的凈土境界,一一歷歷分明.這樣便是初基的觀想成就。在開始修觀的時候,也可以直接觀佛的全身,或觀佛像胸前的「*」放光。在修此觀想念佛的法門中,真的看見「阿彌陀佛」現前時,切莫亂動歡喜心,或種種散亂心,這隻表示你觀想對了。所以這時,不要歡喜,也不要恐懼,只是澄心止意,一念不亂,我在佛的心中,佛也在我的心中,了了分明,無有差射。但也不是說好像投胎一樣,投在佛的身中,而是覺得我心與佛合而為一,佛我一如,了無分別。既不我慢貢高,也無歡喜也無悲,一心清凈自在,一念「阿彌陀佛」。所謂「萬年一念,一念萬年。」如此即可。如果有時候觀到自己身體內外充滿光明,心中不要起分別,不要問此光是真是假,是佛是魔。是真的佛光也很平凡,是魔光也沒有什麼可怕,即使放光動地也不希奇。這些境界,都是自性心光的偶然顯露而已。一切眾生,本來就具備了這些功能,現在只是回復了白性心光,不希奇、不執著就好。如果一生執著之心,就白起魔障了。有時觀想念佛下去,自己頭頂會呈現光明。但要注意,頭頂放光,同樣也不是用自己的眼睛看見的。如果是用眼睛看見的,則兩眼必已上翻,那樣會影響眼神經與腦神經。凡是念佛念得好的人,外面的形貌,更顯得慈祥、可親、活潑、和藹、清凈、莊嚴。心身更健康,頭腦更清楚。是一個活活潑潑的平凡人,慈悲喜捨得平凡人。稍有怪異,即不是佛,而是胡塗的「糊」了。所以說,頭頂放光,身體內外放光,都是自己觀照而知的,不是肉眼所見。肉眼看見的光影,必須小心求證,是否是眼病現象。如在靈明中,見一片光明,常時修習,永不退轉,將來臨命終時,從頂囟門驀直往生西方極樂凈土,就有把握。但年紀大的人,平常日子念佛觀想,如無真正定力功夫,切切不可隨便就觀想頭頂,否則,很容易走掉,或者引起血壓升高。所以密乘傳法時,往往同時傳授藥師佛的長壽法,觀想藥師佛的法門,是從頭頂下降,不致虛脫。強健的人也可以修此法門,因為年青人壽元充沛,未來的日子還長的很,須知一個人求生不易,求死也很難,所以要真能修到來去自在,可不容易。7再說「持名念佛」的三種法門:一「出聲念佛」。念「南(na1)無(m62)阿(a1)彌(mi1)陀(tuo2)佛(fo2)字字要發音清楚,可以大聲念出,但不要只在喉嚨嘶叫,心裡卻在打妄想。要由喉嚨以下的胸腔發音。由丹田的氣,連接上來發聲,一口氣念下去,念到氣接不上來時,閉上嘴巴,不要用任何特別呼吸的方法,只任其自然,聽任鼻子自然呼吸。此時心中沒有雜想,片刻之間,非常清凈,既不造妄想業,也不動祈求心。這樣一口氣,一口氣的念去,心氣合一,心念合一,便得大利。如果念到聲光合一,也不必志得意滿,此中道理已如前面所說,不必多講了。二、微聲念佛。雖然還是一口氣,一口氣的念,但旁人聽不太清楚,只是自己耳根反聞內聽,一字一句的清晰念去。大聲念或微聲念,都要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最好耳根不要分昕外界的聽音。在念佛中間,縱有一個雜念,要立即自凈其意,要以念佛之念來遮斷一切雜念,專心注意在返聞內聽上,雜念自然中止不生。念到六根不受外界影響,念念是佛,這樣也就是合於觀世音菩薩「返聞聞白性」的法門,同時也可進人大勢至菩薩「凈念相繼」的念佛境界。如此念去,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直念下去,當然沒有不成就的。如是修去,在活著的時候,身體鍵康,百病消除。一旦臨命終時,可以不麻煩自己,也不拖累別人,那便恭喜自在了。三、瑜伽念佛。持名念佛是出聲念佛,要聲氣合一。瑜伽念佛,是意念合一,達到如《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講:「凈念相繼」的境界。這也就是心心念佛的法門。如活在世間,能修到「凈念相繼」,將來臨命終時,往生凈土,必然成就。所謂「凈念相繼」,就是由持名念佛或觀想念佛,而到達隨時隨地,念念在佛念之l中。這種瑜伽念佛,最初正如白居易的詩倡所說:「坐也阿彌陀,行也阿彌陀,縱使忙似箭,還是阿彌陀。」隨時都念念在阿彌陀佛。平常一般人說,現在是超音速的時代,一切都講究快,講究速度。所以許多人都說,我太忙了,工作太緊張了,沒有辦法念佛,聽來好像蠻有道理,但是忙到極點,也不會像射出去的箭,發出去的子彈那麼急速吧。縱然忙到這個地步,身忙心不忙,能夠做到還是一念在「阿彌陀佛」上,必定成就無疑。如此隨時隨地念下去,漸漸的念也念不起來了。只是一片清明,了無雜念的閑心。也許有人認為這是業重障深,念佛念不|起來了,其實並不一定。有的正是到了凈念境界。.清凈現前。這樣身心清凈,突然斷念,既無過去心,也無未來心,現前一念清明,佛也沒有,念也不生,清凈現前,正是凈念。此時保持身心一片,了了常知,任運自在,這樣就是凈念相繼了。然後一旦身心解脫,當然凈土現前,絕對不會不成就的。如果在凈念中,了了常知,既不昏沉,也不敢亂,頓然定住似的,你就讓他多定一會,更好,試看五百羅漢的造相,各個不同,有的正在掏耳垢,有的正在捏腳,他就如此地人定不動了。佛國禪師偈云:「有時且念十方佛,無事閉觀一片心。」諸位若能念到如此境界,當然無不成就念佛三昧。我當隨喜,我當歸向,暫且講到這裡為止,講太久了,謝謝諸位,同聲念佛,迴向凈土。
推薦閱讀: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重溫《我們仨》——緬懷楊絳先生
幸福之道 耕耘先生 主講
【轉帖】孫存周先生文集
李宗仁先生史料館

TAG:南懷瑾 | 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