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比例影響社會健康 中國需為光棍做好規劃

中國男女失衡日益嚴重。福建政府統計人員預計,全國的單身男子人數將在未來5年內超過澳大利亞的整體人口。

據估計,20至29歲的男子比同年齡群的女子至少多出950萬人。如此大規模的性別失衡,在中國屬前所未見,在世界歷史上也極為罕有。昔日的美國大西部就是一個罕見例子,當地男性人口曾經大大超過女性,而正是這種性別失衡情況,令大西部成為一個混亂的社會。

中國擁有逾13億人口,佔全球兩成。其性別失衡問題將令國家出現前所未見的問題。國內單身男子(俗稱「光棍」)有可能被社會孤立,引發眾多連鎖反應。

其中一個後果是:單身男子如此之多,有可能引發衝突,令社會敵對氣氛加劇。

哥倫比亞大學一項研究指出,社會若存在大批年輕單身男子,有可能導致犯罪率及暴力事件增加到異常水平。研究發現,1998至2004年間,中國的男性對女性比例每增加一點,暴力罪案及偷竊案犯罪率就會上升六至七點。這對國內城市有何影響?建築和技術能否締造環境,令男女比例重歸平衡?

我們打造的建築物和互相溝通的方式,可以充份反映社會狀況和文化。

中國無論在性別或社會方面都存在不平等。在男性比例較高的情況下,未來20年男性主導的文化將成為影響中國社會的龐大力量,影響範圍涵蓋職場兼容性、體育、教育和城市規劃等。

這與西方追求性別中立的趨勢大相徑庭;舊金山一家小學今年首次引入不分性別的洗手間。中國的路向似乎相反,城市規劃者和公民領袖將須為女性較少的城鎮營造和諧氣氛。

二戰後,歐洲為應對衝突的餘波和殘留的敵對氣氛,興建了大量防禦建築;1960年代美國爆發民權運動之後,當局也採取了相似的應對措施。所謂防禦建築,即建築物外牆朝內,文化機構、使館區和開放式的大門都被關閉,取以代之的是保安嚴密的私密入口。社區愈來愈多圍牆、鐵絲網、毫無個性的建築物和帶刺的長椅;這種環境保障了一些人,也排斥了另一些人。歷史告訴我們,圍牆可以導致社會分化,將民眾硬性區分成不同群體。

香港的建築事務所正協助有關方面收回荒地和廢棄的建築物,將之改建成多用途文化中心。這些建築物的窗戶原本以磚塊堵上,如今都重新開通,各條走道也連接起來,並打造綠色開放空間和聚會空間。這些微小的工序,方向都是正確的。

這又引出另一個問題:是否需要打造出更兼容的空間,配合不同性別和群體的需要?以內地為例,探究人們在餘暇時間會做什麼,是挺有趣的研究。經合組織就亞太區民眾如何利用餘暇時間的研究發現,內地人一半時間用於個人護理,當中以睡眠為主(75%),但也參與休閑活動(25%)。

令人意外的是,該研究也發現,內地人的睡眠時間平均為9小時,多於亞太其他地區民眾;而男性睡眠時間多於女性。

如果民眾的空閑時間都用於睡覺,而非購物、社交或參與文化活動,這有可能改變中國城市的功能類別及公共空間的使用情況。

隨著民眾生活水平提升,許多人都開始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費者能力提高,也更有個性。

此外,中國有數百萬年輕男女從鄉村移居城市,這個現象也大大改變了家庭生活。儒家的核心價值在於家庭,而「修身」這個基本道德原則也以家庭為基礎。但人口遷移動搖了這個價值觀,對其構成考驗。

此外,中國社會日趨老齡化,因此有必要改造社區空間,令其更便於長者使用。而專為老齡化人口而設的豪華村莊式退休居所,也日益受到歡迎。

要在中國建立起健康的社會,關鍵在於讓老齡化人口和單身男性等群體融入社區。在這方面,建築和技術可以發揮作用,例如提供教育及娛樂設施和網路連接,以及改善醫療服務等。

雖然單身男子人數大增,但不應鼓勵性別定型,也不代表應該增建體育館、汽車陳列室或雪茄館;重點應在於提高社會兼容性。中國需要為這批「光棍」做好規劃,讓他們重新與社會聯繫,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時也為未來留出空間。

推薦閱讀:

打光棍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光棍節,女人想結束單身所必須知道的事
白領男:寧做光棍不娶「嫁房女」
光棍節祝福語
「光棍節」熱的無奈:「大齡青年」為何還沒戀愛

TAG:健康 | 社會 | 中國 | 規劃 | 影響 | 比例 | 光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