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解璽璋:堅定的超級立憲派梁啟超

解璽璋:堅定的超級立憲派梁啟超發布時間:2012-09-10 09:35 作者:解璽璋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點擊:307次

  梁啟超比較早地注意到立憲在中國政治體制改革以及建構現代文明中的重要性,至少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他就寫了《各國憲法異同論》發表在《清議報》上。此時,距戊戌政變發生不足一年,梁啟超流亡日本亦不久,嚴復所翻譯之《群己權界論》尚未發表,在中國,即使知識界,對憲法、憲政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一無所知。所以,梁啟超的這篇文章在一般意義上普及了關於憲法和憲政的知識,同時,也在總結百日維新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推進新的政治改革的目標。

  在他看來,中國實行立憲的時機已經到來。光緒二十六年(1900),他發表了《立憲法議》一文,向清政府提出了六條建議,懇請皇上昭告天下臣民,「定中國為君主立憲之帝國,萬世不替」。他認為,中國的立憲可以經過以下幾個步驟:派重臣出洋考察、成立立法局,草定憲法、向國民解釋和宣傳各國憲法的相關知識、公布憲法草案,請全國士民展開討論,並全民公決,他預測這個時間需要二十年。不管這個時間表是長是短,他一再提醒大家,由於日本已經「得風氣之先」,順應時勢,實行立憲,一躍成為亞洲強國,中國要迎頭趕上,則不能不將立憲作為當務之急,而「須臾不可緩」。他總結戊戌變法、百日維新所以失敗的原因,看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忽略了從制憲入手。他說:「日本之實行憲法也,在明治二十三年,其頒布憲法也,在明治十三年,而其草創憲法也,在明治五年。當其草創之始,特派大臣五人,遊歷歐洲,考察各國憲法之異同,斟酌其得失,既歸而後開局一製作之。」他希望清政府也能像日本這樣,將立憲確定為基本國策,並有條不紊、持之以恆地做下去,終有一天,中國也將以君主立憲國的新面目出現在東方。五年後,他的這套方案終於被清政府採納,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決定簡派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顯然是在梁啟超的啟發下做出的重大決策。有意思的是,這時的梁啟超,其實是個清政府懸賞十萬兩白銀通緝的「大逆不道」的罪犯。

  立憲非止一種,有君主立憲,也有民主立憲,前者以英、日為代表,後者以法、美為代表。他看到,「民主立憲政體,其施政之方略,變易太數,選舉總統時,競爭太烈,於國家幸福未嘗不間有阻力」;而君主立憲就不同了,以英國為例,「君位之承襲,主權之所屬,皆有一定,而豈有僉壬得乘隙以為奸者乎?大臣之進退,一由議院贊助之多寡,君主察民心之所向,然後授之,豈有曹莽安史之徒,能坐大於其間者乎?且君主之發一政施一令,必謀及庶人,因國民之所欲,經議院之協贊,其有民所未喻者,則由大臣反覆宣佈於議院,必求多數之共贊而後行,民間有疾苦,皆得提訴於議院,更張而利便之,而豈有民之怨其上者乎?」也就是說,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杜絕了野心家、陰謀家的權力慾望,並將每個人的權力限制在一定範圍之內,防止出現國家權力集於一身的情況,不必因權力的更迭而引發動亂或流血衝突,國民的訴求和疾苦也有了伸張和落實的機會,從而使民怨得以化解。於是他得出結論,「君主立憲者,政體之最良者也」;而且是「永絕亂萌之政體也。」他希望當權者能看清時勢,實行立憲,這樣才能使國家走上獨立富強之路,免除被列強瓜分的危險。

  實際上,在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之前的幾年裡,梁啟超一直在民間進行憲政的啟蒙與宣傳。光緒二十八年(1902),他寫了《論立法權》、《論政府與人民之許可權》等文章,同一年,他還創作了晚清第一部政治寓言體小說《新中國未來記》,當時便有人指出,這篇所謂小說,純是為了梁啟超要闡發他的憲政理想和見解,穿插幾個人物於其間,裡面最精彩的部分,正是黃克強與李去病關於政見的長篇辯論,整個第三回,寫了一萬六千餘字,只寫這一件事,翻來覆去的辯駁,你來我往,四十四次,在小說寫作中也算作「至是而極」了。所以,五大臣出洋考察歸來,請梁啟超代為起草考察憲政的報告,以及奏請立憲、赦免黨人和請定國是的奏摺,可謂找對了人。他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給徐佛蘇的一封信中透露了這個絕大的秘密:

  爾來送生活於海上者二十餘日,其間履陸地者,不過三十餘小時。公聞當亦大訝其行蹤之詭秘耶。……

  近所代人作之文,凡二十萬言內外,因鈔謄不便,今僅抄得兩篇,呈上一閱,閱後望即擲返。此事不知能小有影響否,望如雲霓也。(諸文中除此兩文外,尚有請定國是一折亦為最要者,現副本未抄成,遲日當以請教。)

  任公此信未記日期,徐佛蘇多年後追記為「乙巳年」,即1905年,應該屬於誤記。不過,請一位流亡海外的朝廷要犯起草給朝廷的奏摺,這樣的奇聞恐怕只能發生在清末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很顯然,他並不相信中國的立憲可以一蹴而就,他始終認為,中國的立憲應該有步驟地進行,既然日本前後用了大約二十年的時間,那麼,「中國最速亦須十年或十五年,始可以語於此」。這是因為,「立憲政體者,必民智稍開而後能行之」。在這裡,制度建設和思想啟蒙,應該表現為互為因果的辯證關係,沒有絕對的誰先誰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他有一篇長期以來一直為人們所詬病的文章,就作於1906年初,這篇名為《開明專制論》的文章,一直是梁啟超「反對革命」、「維護專制」的鐵證。其實,細讀此文就會發現,梁啟超所謂「開明專制」,並非維護專制制度,而是希望在實行立憲之前能有一個預備期,一個暫時的過渡階段。當然,「此時代不必太長,且不能太長,所過之後即進於立憲,此國家進步之大順序也」。如果不是從某種觀念出發,而是從中國的歷史和現狀出發,那麼就應當承認,梁啟超的主張自有其道理在。這個道理就在於對國民素質的認知,應該實事求是,對於國家社會組織的狀況,亦應實事求是。

  然而,形勢發展之快,變化之速,卻是梁啟超始料所不及的。自從光緒三十二年(1906)七月十三日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以來,朝野上下都以談立憲為時尚。梁啟超也主動結束了與《民報》長達兩年多的論戰,準備全身心地投入到立憲運動中去。他說:「從此政治革命問題,可告一段落。此後所當研究者,即在此過渡時代之條例如何。」為此,他和蔣觀雲、徐佛蘇、熊秉三等籌劃成立了政聞社,並出版《政論》雜誌,鼓吹立憲,製造輿論。這時的梁啟超儼然就是立憲派的幕後導師和精神領袖。應當看到,清政府在關於預備立憲的上諭中對形勢的估計,與梁啟超並無矛盾,其中講道:「目前規制未備,民智未開,若操切從事,塗飾空文,何以對國民而昭大信。故廓清積弊,明定責成,必從官制入手,亟應先將官制分別議定,次第更張,並將各項法律詳慎釐訂,而又廣興教育,清理財務,整飭武備,普設巡警,使紳民明悉國政,以預備立憲基礎。」這一番說辭都是梁啟超在《開明專制論》中反覆講過的,而且,清政府提出九年的預備時限,較之梁氏先前關於二十年的建議,至少縮短了一倍。但也許是受到時代風尚的影響,又為形勢所迫,光緒三十三年(1907)六月之後,梁啟超逐漸放棄了穩健的主張,轉而要求速開國會,及時立憲。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民國之初,梁啟超對君主立憲仍然情有獨鍾。他在宣統三年(1911)九月十六日冒險回國,就是看到了還有實現君主立憲的可能,還想為此而搏一搏。他說:「本初(袁世凱)觀望不進,今欲取巧,今欲取而代之,誠甚易,資政院皆吾黨,一投票足矣。」他還說:「所幸武漢之事,出自將軍黎元洪,而湯化龍參之,皆士夫也,或可改為政治革命。」但南北雙方的政治博弈不僅沒給清皇室留下太多時間,也沒給梁啟超留下太多時間。他這次回國,幾乎一事無成,很快就失望地回到日本,這時,他發表了《新中國建設問題》,儘管文章對於英國式的虛君共和政體與其它五種政體的利害得失做了非常詳盡和深入的對比,認為前者最適宜於中國,並且詳述其理由,但他對於君主立憲在中國的前景已經表示了深深的絕望。他在文章的結尾慷慨痛憤地說:

  然則中國亦可行此制乎?曰:嗚呼!吾中國大不幸,乃三百年間戴異族為君主,久施虐政,屢失信於民,逮於今日,而今此事,殆成絕望,貽我國民以極難解決之一問題也。吾十餘年來,日夜竭其力所能逮,以與惡政治奮鬥,而皇室實為惡政治所從出。於是皇室乃大憾我,所以戮辱窘逐之者,無所不用其極。雖然,吾之奮鬥,猶專向政府,而不肯以皇室為射鵠;國中一部分人士,或以吾為有所畏,有所媚,訕笑之,辱罵之,而吾不改吾度。蓋吾疇昔確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決不適宜中國,欲躋國於治安,宜效英之存虛君,而事勢之最順者,似莫如就現皇統而虛存之。十年來之所以慎於發言,意即在是,吾行吾所信,故知我罪我俱非所計也。雖然,吾蓋誤矣。今之皇室乃飲鴆以祈速死,甘自取亡,而更貽我中國以難題。使彼數年以來稍有分毫交讓精神,稍能布誠以待吾民,使所謂十九條信條者,能於一年數月前發布其一二,則吾民雖長戴此裝飾品,視之如希臘、那威等國之迎立異族耳,吾知吾民當不屑斷斷與較者。而無如始終不寤,直至人心盡去,舉國皆敵,然後迫於要盟,以冀偷活而既晚矣。夫國家之建設組織,必以民眾意向為歸,民之所厭,雖與之天下,豈能一朝居。嗚呼,以萬國經驗最良之虛君共和制,吾國民熟知之,而今日殆無道以適用之,誰之罪也?是真可為長太息也。

  梁啟超此時頗有些感傷,但也無可奈何。隨著清室退位,民國成立,《臨時約法》頒布,他選擇了接受民主共和這個現實,但在政體方面,他希望能採取政黨內閣制,以促進民主立憲的落實。這期間他參與了進步黨的創建,並依託進步黨,與袁世凱合作,對同盟會及後來的國民黨加以制衡。他說:「吾黨一面既須與腐敗社會為敵,一面又須與亂暴社會為敵,彼兩大敵者,各皆有莫大之勢力蟠亘國中,而吾黨以極孤微之力與之奮鬥,欲同時戰勝兩敵,實為吾力之所不能逮,於是不得不急其所急,而先戰其一。」他從中外歷史經驗中看到,「革命之後,暴民政治最易發生。而暴民政治一發生,則國家元氣必大傷,而不可恢復」,所以他選擇了不甚滿意之政府,勉予維持,而集中力量對付「禍國最烈之派」。於是便有了在二次革命期間對袁世凱的支持,有了在總統選舉中力挺袁世凱,有了在國會中對國民黨勢力的排斥,直至最後宣布解散國民黨、解散國會。它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袁世凱權力慾望的極度膨脹,最終走到恢復帝制,黃袍加身的老路上去。

  民國四年(1915)八月十四日,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在北京發起籌安會,使帝制運動公開化,梁啟超隨即發表了著名的《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不僅痛斥帝制之非,而且,藉此機會闡明了他堅持立憲的態度:「吾以為國體與政體本絕不相蒙,能行憲政,則無論為君主為共和,皆可也。不能行憲政,則無論(為)君主為共和,皆不可也。」很顯然,梁啟超是個堅定的超級立憲派,有人看到他曾經主張君主立憲,對他反對袁世凱稱帝很不理解,或者以為他已改弦易轍,更醉心於共和。他則聲明,我只是個「立憲黨之政論家,只問政體,不問國體」。他說:「蓋國體之為物,既非政論家之所當問,尤非政論家之所能問。」如果政論家一定要對國體問題說三道四,那他就是「不自量之甚也」。不僅政論家如此,政治家也應如此。「常在現行國體基礎之上而謀政體政象之改進,此即政治家唯一之天職也,苟於此範圍外越雷池一步,則是革命家之所為,非堂堂正正之政治家所當有事也」。

  在他看來,一個國家的國體是君主制還是共和制,主要的並不在於政治家的選擇和政論家的鼓吹,而要看歷史發展的必然性。政治家或政論家都沒有理由也沒有權力把自己的好惡強加給國民,如果他們強行選擇一種國體要國民接受,都可能給國家帶來動亂和災難。所以他解釋道:「昔吾對於在君主國體之下而鼓吹共和者嘗施反對矣,吾前後關於此事之辯論,殆不下二十萬言,直至辛亥革命既起,吾於其年九月猶著一小冊子,題曰《新中國建設問題》,為最後維持舊國體之商榷。吾果何愛於其時之皇室者?彼皇室之僇?辱我豈猶未極,苟微革命,吾至今猶為海外之僇民耳。複次當時皇室政治,種種予人以絕望,吾非童騃,吾非聾聵,何至漫無感覺?顧乃冒天下之大不韙,思為彼匄垂絕之命,豈有他哉,以為若在當時現行國體之下,而國民合群策合群力以圖政治之改革,則希望之遂或尚有其期。舊國體一經破壞,而新國體未為人民所安習,則當驟然蛻變之,數年間其危險苦痛將不可思議。」現在,經過數年的社會震蕩,國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喘息未定,不過,共和國體畢竟確立起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是每個人都應該珍惜的。所以,他絕不能容忍一班文人鼓吹第二次變更國體,更不能接受袁世凱要當皇帝的事實。雖然他一再表示「君主立憲」最適宜中國的國情,但既然共和國體已然既成事實,他寧肯選擇「民主立憲」。他說:「平心論之,無論何種國體皆足以致治,皆足以致亂。治亂之大原,什九恆繫於政象,而不繫於國體。而國體與國情不相應,則其導亂之機括較多且易,此無可為諱也。故鄙人自始不敢妄倡共和,至今仍不敢迷信共和,與公等有同情也。顧不敢如公等之悍然主張變更國體者,吾數年來懷抱一種不能明言之隱痛深慟,常覺自辛亥壬子之交,鑄此一大錯,而中國前途之希望,所余已復無幾,蓋既深感共和國體之難以圖存,又深感君主國體之難以規復,是用怵惕彷彿,憂傷蕉萃,往往獨居深念,如發狂易,特以舉國人方皆心灰意盡,吾何必更增益此種楚囚之態,故反每作壯語,以相煦沫。然吾力已幾於不能自振矣。」這裡所說,應該是梁啟超真實且矛盾的心理活動,隨後他與蔡鍔等起兵反袁,與其說他功在再造共和,再造民國,不如說他心中的共和與民國,還是立憲的共和與民國,而並非專制的共和與民國。這一點,對當今的政治改革也有很多的啟發。

來源: 《財經》 | 來源日期:2012年第22期 | 責任編輯:王科力

推薦閱讀:

梁啟超
梁啟超:中國人注重「私德」 但缺少「公德」
梁啟超2
梁啟超與日本:學術回顧與展望
梁啟超:改變孩子一生的不是道理,而是習慣

TAG:梁啟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