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一種平衡能力

佛說,人生有四苦:生老病死。說病與死是苦應該沒人會質疑,衰老是苦也還能理解,一則因為面對逝去的青春美好年富力強,眼前的蒼老衰弱而生悲涼苦痛,還有就是想到死亡將近的恐懼。而生為何也是苦呢?這是我看到這句話時不由自主產生的疑問。是不是僅僅因為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意味著母子肉體分離雙方要承受的巨大痛苦,抑或認為他來到這世間就將要承受人世間如荊棘林中穿行的種種刺痛。其實除了生老病死,人們的苦的種類還很多的,生活的陰影面多大,苦的面積就有多大。曹操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古人之所以發明了酒這種飲料,大概有一半是為了消愁吧。辛棄疾說「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羞,卻道天涼好個秋」告訴我們少年是咀嚼不到苦味的,只有成熟的需要面對生活現實的種種矛盾的人才會有說不出的苦。一直在思考在尋找那把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痛苦與煩惱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我們總是才從一個苦痛的泥潭中爬出來,然後又栽進另一個?終於明白:快樂實際上是一種駕馭能力,準確地說,就是一種平衡能力,需要在以下幾個極點之間達到一種平衡。

在 慾望與現實之間達到平衡

也許馬上有人說,這可不是一對反義詞,對,字典上,邏輯上都不是,但是在很多時候,很多人那兒,它就是。我們想要的與現實所擁有的就是一對矛盾 。人的慾望,我想應該是來自於兩個方面:

一是必備的物質與精神需要。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與自我實現的需要。人有這樣的慾望是生活著所必須的,可以說是天經地義。比方解決溫飽問題才可以活下去,需要有親情愛情友情使人不至於陷入孤獨,像古人所說的「幼有所養,老有所依」正是這種需要。」

還有一種慾望,我想就是來自於誘惑吧,有誘惑的地方就會慾望。比方說美食,美色,名車,別墅,高高在上的權力地位,一切我們自己不曾擁有的具有誘惑力的好東東都會激起人的佔有的慾望,秦始皇南巡時威風凜凜,前呼後擁的架勢就激起了兩個人的強烈的慾望,一個是劉邦,他口吐唾沫說:「大丈夫當如是也」,還有一個是項羽他睥睨周遭人自信滿滿地說「彼可取而代之」。世上每個人出生時上帝給他的並不一樣多,所以羨慕嫉妒別人擁有的,希望得到也是人之常情。一個小孩子,家裡特別窮,沒什麼玩具,某天走在大街上,看到富人家的孩子手上玩的玩具手槍好漂亮好神氣,於是他心裡就會沉澱下一個慾望,得到這樣一把玩具槍。從一定程度上說,是人的慾望推動了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沒有劉邦的慾望,就沒有漢高祖,就沒有大漢朝,也許劉邦不過只是歷史上湮沒無聞的市井人物。有時我們給那種比較大氣的慾望一個很美好的名字:理想。如果人的慾望都能擁有,那人世就沒有痛苦了,問題是社會財富從來沒有哪個時代做到平均分配,也從來做不到各取所需,人的貧富貴賤,人的通達窮困,人的賢愚差別就是橫亘在慾望面前的大山。慾望達不到,於是痛苦就來了,都想當皇帝,劉邦贏了,項羽的慾望實現不了,那麼他遇到的就是痛苦,他用殺敵的劍殺死自己來結束這個痛苦。

普通人的慾望一般不至於用劍來解決,但是很多實現不了的慾望糾結在心裡,經常讓人內心烏雲滿天,活得毫無幸福感。為什麼現代社會物質越來越充盈,科技越來越發達,而我們的煩惱與痛苦越多,心理越壓抑呢?就因為誘惑越來越多,貧富的差距越來越大,物質越多,誘惑也會越多行走在慾望與現實之間,我們如何才能撥開內心的烏雲呢?其實古人已經提供了許多答案,像道家,提倡清心寡欲,佛家,告訴人們要徹底消除內心的慾望,以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快樂。。其實人的需要層面的東西已經基本解決,而社會中的誘惑才是人們痛苦的根源。喜歡一句話:人不一定學佛,但要有點佛性,有點佛性才能在誘惑中涅槃。還有,人要明白這世界,對於每個人來說,就是個旅館,終究是要走的,一切一切,我們都做不了永遠的主人,如果你不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東西我該擁有,那麼何談失去呢?還有讓生活過得更簡單點,我們擁有的很多東西其實都是人生行囊中的累贅,物如此,名也如此。笑對誘惑,減少慾望,回歸平靜。徘徊在慾望與現實的邊緣,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平衡自我,不要在一大堆的慾望中迷失自我,喪失道德底線,做出違背良知的事,學會沉澱自我,沉靜自我,正如楊絳先生所言:「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從容與淡定」(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在物質與精神之間實現平衡

如果把人比做一隻鳥, 物質與精神就是兩翼,只有扇動兩個翅膀,我們才可以飛得更高更遠,也更輕快。

說到這個話題,很容易想起中國文學史上有著眾多粉絲的大詩人陶淵明,極力主張追求精神自由的人,「不為五斗米折腰」精神自由絕對壓倒物質追求,即使住的房子「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穿的衣服「短褐穿結」,經常是廚房裡「簞瓢屢空」,甚而最愛的小酒也喝不上「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還能「晏如也」開開心心的,據說他的小孩就有餓死幾個的。另一個是被迫在精神世界裡尋求安慰的大詩人杜甫,杜甫可沒說他不想做官,其實他特別想,當然主要不是因為物質本身,而是想替朝廷國計民生的問題,可是生不逢時,碰上安史之亂,不只是做不了官,基本的生存問題都解決不了,四處漂泊,大半輩子棲棲遑遑有人傳言杜甫最後漂泊在湘江,常常餓著肚子,有天遇到一位朋友用美酒與佳肴款待他,結果據說酒與肉吃多了點,孱弱的病體受不了,因此而喪命,你能說一代大詩人不是被物質的貧乏困死的嗎?古時候不流行稿費,精神產品不值錢,所以大文人不當官,沒有一個有好日子過的。雖說文章憎命達,但你無法否認這兩位的日子過得有些狼狽。相反的,王維當著高官,卻可以悠哉悠哉地在他的藍田別墅「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時滄桑只是看起來很美的東西,每次讀老杜的詩,總有種鼻頭髮酸的感覺。所以,我覺得,再豐盈的精神生活其實無法彌補物質的巨大漏洞,因為生存都難以保證,孩子老婆都安頓不好,你的精神怎麼可以安然舒展呢?

現代社會,物質很充盈,人們的生存壓力依然很大,住房,教育,醫療還是壓在人們頭上的三座大山,底層的百姓生活的確充滿了困難。但是目前整個社會人們的生存與基本的物質需求都已不再是問題,在這樣一個時代,人們對於物質的追求,對物質享受的追求已經遠遠壓倒了了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領地已經被擠佔得所剩無幾。人們的精力人們的金錢基本都花費在衣食住行的花樣上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滿衣櫃的衣服,滿鞋櫃的鞋子,豪車別墅,追求名牌,競相攀比,大講排場。明星大款們辦個婚禮一擲千金,換來的是普通百姓的嘖嘖讚歎。人人都迷戀成功學,夢想一夜暴富,然後成為物質上的令人艷羨的成功者。無論你做什麼,都會有人問:能賺錢嗎?有用嗎?繁華的大街上吃喝玩樂,扮高雅的地方比比皆是,找一個書店不容易,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裡面堆滿的全是中考高考考研考公務員的資料。在這樣的生存環境里,不排除有的人能得到物質滿足虛榮滿足的快樂,但是絕大部分人是焦慮的,不是每個人都是富二代,官二代?在攀比之中,人的內心那裡還會有真正的自由與輕鬆了?

一旦物質與精神不平衡了,人的身心就難以健康了。我想活在現代社會,面對滿世界的繁華以及由此帶來的浮躁,就像生活在北京的霧霾里,我們別忘了戴上口罩,好好保護自己。記得學會用靈魂來呼吸,留點時間讓自己在精神的領地上耕耘,做一些不帶功利性卻能愉悅自己心靈,提升自己靈魂的層次的所謂無用之事。

在自我與他人之間達成平衡

人活在世上有一個不快樂的重要原因:那就是活在人群里,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異導致的矛盾。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首先表現在利益的衝突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辛苦奔波,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的確就是為了錢,在大家都謀取利益的時候,難免會有利益的衝突,在衝突的時候,如果互不相讓的話,那麼矛盾就來了,輕則言語齟齬,重則拳腳相加,甚而動刀動槍,賠上性命。一味說要讓,那麼會有許多人覺得那是縱容別人過分。我覺得,對方太過分的時候,我們可以不讓,但是要懂得鬥爭的智慧,有點策略去對付,不要硬碰硬,當然絕不能背後搞下三濫讓人格掉價的的手段。問題是很多時候一點蠅頭小利被我們搞成了一場世界大戰。為一找一根火柴,浪費一盒火柴的事就千萬不要做了,適當地放棄一些小利益,有時成全的是我們更大的利益。

其次是人與人之間的觀念的差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言不合就可以撕破臉皮,大打出手,或者耿耿於懷,把自己關心靈緊閉。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學識,理解水平都會有差異,我們不要指望自己成為教父,去給別人洗腦,不管一個人是什麼學歷層次,他可以對自己的知識能力不自信,但他一般對自己的世界觀與價值觀是有著足夠的自信的。所以不要試圖去改變別人的的觀念,除非他真的很信任你,希望聽你的意見。尊重每個人的價值觀,只要他沒有妨礙世界,沒有妨礙他人。學會傾聽別人,也許你會從一個補鞋匠,一個清潔工的話里悟出人生真諦。

最後就是如何面對自己與別人的能力成績地位的差距,《三國演義》里著名的帥哥軍事家周瑜,年輕有為,事業愛情令人眼熱,就因容不得一個諸葛亮而被被活活氣死。一個人可以好強,可以自信,也許會很優秀,但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容不下別人比自己優秀,最終陷入痛苦的就是自己。還有一種人就是老覺得別人不如自己,認為別人憑什麼可以擁有比自己更高的地位,更多的金錢,這種情況有時也許是自己對自己能力的錯覺;有時的確某個人比你差,但他混的比你好,人家可能是人脈更好,運氣更好。決定一個人能否取得世俗的成功的不只是智商,也可能還不僅是能力。,如果你真覺得世界不公平,那你要明白你不能改變世界,你只能改變自己,生氣不如爭氣,用努力去達到自己的高度。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睜大眼睛盯著別人的風光,不如用心感受自己擁有的點滴幸福,不如退回自己的園地,辛勤耕耘,讓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碩果累累。

我們始終要穿行在在人群里,記得讓自己活得不卑不亢,活得更坦然,更大氣,在自我與他人之間達到一種平衡,實現一種和諧。

多少人,多少年,一直走在追索幸福快樂的路上,往前狂奔,卻忘了快樂其實就在身後的角落,像個影子在追隨我們。當我們學會平衡自我的時候,我們的理性自會覺醒,靈魂自會蘇醒,然後我們就會發現快樂已經已經盈滿心間了。


推薦閱讀:

投行 | 投行的人是如何平衡工作和感情生活的?
幸福夫婦的秘訣:15個方法維持婚姻的平衡和幸福
愛情關係中的扭曲和平衡
以平衡的方法達到和諧的狀態

TAG:快樂 | 能力 | 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