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屋檐下(7):恰當的距離
06-08
泰戈爾詩里有一句很有智慧的言語,就是:「人好像刺蝟,遠了覺得冷,近了又有刺。」這給我們一個提醒,就是遠近要得當。前一段時間我們討論了很多各種各樣的關係:父母跟子女之間的關係、弟兄姐妹之間的關係,甚至講到婆媳之間的關係、親家之間的關係、三代同堂之間的關係。在這個關係里,比較難的是怎樣又保持親密無間,又保有個人的私人空間。怎樣在人與人之間保持一種距離,說起來是一種藝術,實踐起來真的很難。比如,我們做父母的,我們巴不得要了解我們孩子的一切的事情,因為覺得如果沒有足夠的了解,就很難掌握。當孩子進入青少年期時就開始知道有個人隱私這樣的一個權利,特別是在北美長大的孩子。如果父母親出於好奇,看他們跟朋友的互動,而且因為他們的對話不合父母的觀念,去跟孩子談,那孩子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你們怎麼可以看我們的對話?就會覺得長輩們管太多了。這樣的問題其實是靠雙方的,如果你對孩子有信任,知道在大方向家庭教育之下你覺得孩子是值得信任的,在某種程度上要讓他們慢慢地獨立學會去處理他們的事情。在小孩子的時候,父母跟孩子的距離很近,一天都盯著他,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要一點一點放手,他們有事情自然會跟你說,用分享的方式遠遠超過用質問或者是報告這樣的態度了。做父親的對女兒更加關心,除了關心她的飲食起居外,還關心她的交友等。當有男孩對女兒表示有好感時,做父親的不要過分緊張,因為這樣,反而會讓女兒對你有戒心。要放手,關心她的生活,教導她要如何保護自己,這樣女兒反倒要把她的事情告訴你。這個空間感、距離感真的不容易拿捏,但是從孩子對你的反應上要知道如何來調節。如果她什麼都對你防備了,可能就是一個信號——你太過分了,她什麼都不跟你談了。怎麼能又了解孩子、又不過多地干涉他呢?在互聯網時代,微信、微博等的使用,我們可以成為他的好友,可以了解他跟誰交往。知道了也不要太緊張,小孩子之間有他們之間談話的方式。所以,父母對高科技的東西要了解一下,這樣他們說起什麼事情也不至於太外行。這樣對孩子有了解,又不過分干涉,可以跟孩子保持一種距離,一種很美的感覺。夫妻之間的距離也是一門大學問。即使是夫妻,也有一些只想自己知道的事情,這些事當另一半想要知道,不要去輕易地碰觸,或在適當的時候,大家可以聊開來,願意用傾聽的方式給對方支持,這遠遠比惡意地質詢或者故意挑起那個不願意被人觸碰到的傷心事要好,這樣的距離互相才幸福、開心。隱私權現在越來越被重視,但隱私不是互相隱瞞。說到距離,男女之間的理解會不同。做太太的希望丈夫什麼事情都彙報,可能就是表示丈夫很愛自己。很多時候,看到有些家庭丈夫會躲開太太,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個就是對距離的理解不同。太太要了解男人對距離的理解,男人也要了解太太對距離的理解。在雙方的關係中,有些事情是一個人完成,比如太太有時候希望有一個自己獨處的時間;丈夫如果去看一個展覽,而太太不喜歡,就沒有必要非要拉著太太去。所以,如果夫妻之間有一個良好的溝通,有一個個人生活隱私的空間,對夫妻的關係上是加分的。如果丈夫出差了,請記得每天要打一個電話給你的太太,這是必要的距離。我們做基督徒的,都喜歡讀《聖經》。我們讀的時候,就發現上帝跟人的距離感真的是很欣賞的。《聖經》中的一些人物故事,當人覺得自己很厲害的時候,上帝都不出聲,關鍵的時候,上帝給你一個聲音,給你一個提醒,很多時候就學到功課了。這就如同我們跟小孩子的關係,如果你什麼都管,他學不到功課,他付了代價了,他動了腦筋了,他也努力了,他不太成功,那時候你再給他一個提醒,他真的學到功課了。夫妻之間也是一樣,很多時候我們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生活在自己的生活、工作、社會的環境里,很多時候你想控制他、想讓他成為你的另外一個人的時候,他的成長就被封閉住了。你讓他自己去闖、去打拚,當有一天他徵求你意見的時候,你給他一個意見,很多時候那真的是一個好的提醒。無論是孩子,還是夫妻之間,很多時候往往認為「我」的觀點是最好的,會用這樣一個錯誤的出發點來看事情,來說話。如果這個距離沒有拿捏好的話,這種很自我的表達方式就會造成家裡大大小小的問題。這些小小的問題累積起來,就會造成大的反響,造成夫妻常年失和;孩子和父母親的關係一開始沒有處理好,有一天忽然間爆發,孩子就離家了等。其實,所有的小問題不要輕看它,你就會發現有足夠的智慧好好理解、彼此幫助的時候,家裡就有和樂的氣氛。這就是我們的重點所在。距離怎樣才能產生一種美的效果、好的效果,就是每一個人都要從自己的角度來反省自己,很多時候要感同身受,要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聖經》教導我們,你願意讓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距離1%的人將掌控全球2/3財富,還有12年
※距離,讓思念生出美麗 [一點資訊]
※百家廊:朋友之間的距離
※沒距離感,一拍即合的星座配對
TAG: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