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調查:生豬價格下降散養戶退出加快

熱點調查:生豬價格下降散養戶退出加快

【 2011-11-23 09:00 】【來源: 農民日報 】 今年5月以來,一路走高的豬價再一次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豬肉價格居高不下並成為CPI上漲的重要推手。但進入10月以後,生豬價格開始從每斤10元以上的高位掉頭向下,目前約在每斤8.5元。後市生豬價格是否還會繼續下降?未來一段時間發展趨勢如何?近日,本報記者走進生豬養殖大縣河北省安平縣,希望一探究竟。

  三因素促使豬價高位回落

  安平年出欄生豬78萬頭,全縣現分別有年出欄10萬頭以上和萬頭以上的規模化豬場1個和18個,是河北省15個生豬調出大縣之一。

  在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河北裕豐京安養殖有限公司,公司副總經理閻恆普告訴記者,根據京安自己對市場的監測,2010年3月26日是京安本地豬價最低的時候,豬價每公斤7~8元,持續不到一周,豬價開始上漲,一直漲到2011年7月的高峰。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閻恆普認為,豬價低其實就是市場供過於求,價格高就是供不應求,這是市場規律。但是怎麼造成的,一個就是散養戶的退出,這次特別厲害。據他們調查,僅安平本地和周邊地區,從去年5月份以來,散養戶退出比例大約在15%以上。再一個就是疫病,2010年12月到今年4月,仔豬腹瀉病發生率較高,尤其對7日齡的哺乳豬造成比較大的死亡率。豬病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生豬生產能力下降。散養戶的退出,豬病的發生,導致豬價上漲。為什麼現在價格下降?今年4月份後豬病平息,不鬧了,尤其是仔豬腹瀉病減少,死亡率降低,生產走向正常,生產效率提高,產能得到恢復,供應市場的豬也就逐漸多了。從今年4月到10月正好是6個月,當時養的豬現在開始上市了。再加上2008年豬價高的時候,一部分資金流入養豬行業,當時建成的一些規模豬場,其中一部分生豬正好現在開始上市。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進口豬肉的增加。豬病減少,效率提高,一部分規模豬場投產,導致生豬產能提高,再加上豬肉進口增長,三個因素使市場供應能力增加,生豬價格下降。

  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分析本輪豬價下跌主因時也認為,一是一季度以後,以腹瀉為主的豬病形勢明顯好轉,仔豬成活率大幅提升,9月後大豬存、出欄量較5、6、7、8月有一定回升;二是每年9、10月份為豬肉需求從淡季向旺季過渡的時期,需求旺季並未真正到來,待南方開始做臘肉需求旺季才真正開始;三是進口豬肉開始大量進入國內市場,由於進口豬肉質優價廉,極具競爭力,隨著進口量的大幅增長,其對國內豬市的影響和衝擊也將逐步加大。幾個因素中,大豬存欄、出欄增加,加上養殖戶恐慌性出欄,是目前價格持續走低的基礎。

  豬價漸趨合理價位

  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分析,目前豬價已跌破17元/公斤大關,11月15日已跌至16.57元/公斤,創6月份以來新低;最近二個月以來,養豬盈利縮水近300元/頭,跌至400元以內。

  談及未來一段時間豬價走勢,裕豐京安養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閻恆普認為,現在京安公司一頭豬賺200多塊錢,應該是合理的水平,也是理性的回歸,處於正常的盈利範圍。但豬價再往下走的可能性不大。首先生產成本上漲較多。以人工成本來說,2006年工人平均月工資800多元,現在低的也得2400多元,就這還難以找到合適的飼養工人。再看飼料,玉米作為養豬業的主要原料,現在價格是1.28元/斤,而2006年才0.58元/斤,麩皮價格也上漲了五成。養豬總成本比2006年漲了一倍還多。當時一斤豬成本3元多,現在達到7.2元,一頭200斤的豬每斤按8.5元算,利潤也就260元。一方面豬價下跌,另一方面飼料價上漲,一跌一漲,養豬業利潤已遠不能和豬價最高時相比。今年全國玉米豐收,後市玉米價格會不會有所下跌?閻恆普說,雖然今年玉米豐收,但由於需求旺盛,加上農民惜售,後期玉米價格很難下降。在玉米保持高價位的情況下,豬價也難以大幅下降。另外,進入冬季後,特別是從10月到12月,隨著氣溫下降,豬病進入高發期,特別是豬呼吸道疾病多發,這在北方地區尤為明顯。養殖戶往往會提前拋售,這也是豬價下降的一個原因。從掌握的情況,價格應該在目前的水平上保持相對穩定,除非國家大批進口豬肉。

  安平冀華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業傑也認為,價格繼續下走的可能性不大,他估計這波行情可以持續到明年3月。原因是現在生豬存欄量並不大,今年上半年補欄的生豬要到明年4、5月份才能出欄;進入冬季後,為減少豬病損失,許多養殖場(戶)都已提前出欄,正常情況下200斤、230斤出欄的生豬,現在可能170斤、180斤就出欄,尤其是散戶和小戶表現得最為明顯,這也是後市豬價保持相對穩定的原因之一。

  散養戶退出頻率加快

  裕豐京安養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閻恆普認為,最近五六年以來,隨著養豬業波動幅度加大,農民經濟來源越來越多元,散戶退出的速度越來越快。一是養豬對散戶的誘惑力已經不大,養豬不再是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掙錢的機會多了,養10頭母豬一年掙個二三萬元,還不如出去打工掙的錢多;再一個是養豬面臨較大風險,頭年辛辛苦苦掙的錢,第二年價格暴跌,損失嚴重,再加上現在豬病嚴重,一鬧病就全賠進去了。這樣反覆幾次就挫傷了散戶信心,而且大的經營環境又給了養殖戶退出的條件。

  閻恆普說,養殖成本提高是散戶退出的又一個原因。2000年以前,如果一個散養戶建一個豬舍,一頭母豬的固定資產投入加上流動資金,也就7000元到10000萬元,現在得兩萬多元,漲了一倍不止,門檻越來越高,而且還沒有融資渠道,養殖場戶沒有擔保,不能抵押,貸不到款,這也加速了散養戶退出。

  另一方面,隨著社會資金進入養豬業,一批規模養殖場陸續投產,規模養殖正逐漸替代散養。閻恆普說,一個散戶養30頭母豬,一個規模化萬頭豬場養500頭母豬,就約相當於17個散戶了,完全能夠替代。近兩年到京安來引種的養豬企業規模都很大,甚至母豬規模達到1萬多頭,出欄豬就是20多萬頭。從2009年以來,到京安一次引種1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佔到60%以上,以前都是30到50頭,大一點的百八十頭,現在300頭、500頭是小戶,一簽合同都是上千頭、幾千頭,雖然三五十頭的引種戶也有,但已經很少,小規模退出得快,大規模上得快,這是這幾年市場發生的根本性變化。

  安平縣畜牧局孫彥棟局長介紹,過去安平養豬業以散戶養殖為主,但到去年底,安平縣年出欄生豬49頭以下的養殖戶只剩535個,出欄50~99頭的養殖大戶1260戶,出欄生豬100~499頭的養殖企業670個,出欄500~999頭的養殖企業155個。現在全縣規模養殖的比重佔到70%以上。雖然養殖戶數呈不斷遞減趨勢,但全縣養殖數量並沒有減少,年出欄量仍然保持在80萬頭左右的水平。

  據謝業傑介紹,安平冀華養殖有限公司是2008年8月才進入養豬業的,雖然時間不長,但發展很快,目前公司共投資700多萬元,佔地40多畝,存欄母豬3000頭,公司還計劃明年再建一個佔地80畝的新場。

  規模企業加快發展的同時,一些養殖場戶也在改造升級。馬店鎮安泰養殖場場長張二動告訴記者,他從養殖6頭母豬開始,現在養殖場共有19棟豬舍,存欄豬3000多頭,其中基礎母豬340多頭。目前還有三棟豬舍正在建設中,明年還要對老舊豬舍陸續進行改造。

  面對規模養殖的快速崛起,閻恆普提出,養豬業向規模化、工廠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是趨勢。從產業發展的角度講,規模化養殖場抗風險能力更強。馮永輝認為,以標準化推進為核心,提升規模養殖水平,培育大型龍頭企業,提高行業集中度將是畜牧業未來五年主要發展目標。記者 何定明 通訊員 劉恩

推薦閱讀:

調查發現丈夫更需要擁抱
婚戀調查揭秘高端單身女富豪緣何恐懼愛情(第1頁)
周恩來怎樣搞調查
【特稿】監察委員會履職中,調查、處置是主導性職能,是監察權運行的剛性支撐
古代農民起義領袖職業調查

TAG:價格 | 調查 | 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