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宗教問題

馬加力印度是一個政教分離的國家,堅持世俗主義。但是,宗教對其政治具有巨大的影響。在印度,絕大多數人都信奉宗教。根據199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蘭教。此外,還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錫克教徒,佔1.99%;佛教徒,佔0.77%;耆那教徒,佔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猶太教的信仰者約佔0.43%。①目前,各種宗教信徒的人口構成已發生一些變化,但基本格局依然如故。一、主要宗教的基本情況(一)印度教。印度教信眾超過人口的82%,也就是說多達8億以上的人口信奉該教。印度教由大約形成於公元前10世紀的婆羅門教發展而來。印度教是多神教。據說,印度教的神有3.33億之多②。印度教經典繁多,教義十分繁雜,它既有崇尚神明的理論,也有一些無神論的思想。它既是一種禁慾的宗教,又是一種縱慾享樂的宗教,而在實際生活中,它則變成一種哲學、一種生活方式和一種風俗習慣。正如馬克思所說:「這個宗教既是縱慾享樂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義的宗教;既是林加(男性生殖器)崇拜的宗教,又是扎格納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③印度教的組織形式比較鬆散,但也有一種獨特的社會組織形式,即所謂的「種姓制度」。這種制度的典型特徵是:社會分隔、等級制度、飲食與社交限制、不同集團具有不同的世俗和宗教權利、職業世襲以及內婚制和順婚制(即高等種姓的男子可娶較低種姓的女子,反之則被視為大逆不道)。印度教的宗教儀式相當繁複。一個正統的印度教徒一生中要經過家庭祭祀和公共祭祀的16種聖禮。(二)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在印度的地位僅次於印度教,信奉者約有1.2億左右,公元8世紀前後由阿拉伯傳人印度。15—18世紀莫卧兒帝國時期,伊斯蘭教在印度得到迅速發展,並被定為國教。作為統治階級的思想工具,伊斯蘭教統治印度長達幾個世紀。不少印度教徒特別是那些低種姓的印度教徒,由於傾慕該教教友平等的思想,紛紛改宗信奉,當然也有一些是被迫改宗的。現在,印度的穆斯林主要集中在北方邦、西孟加拉邦、比哈爾邦和安得拉邦,80%屬於遜尼派。(三)基督教。基督教信徒超過2000萬,是除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以外信眾最多的宗教。教徒主要分布在南部諸邦,其中以喀拉拉邦為最,其次分布在印度東北部和一些大城市。相傳,基督教於公元1世紀時就已傳到印度。由於基督教主張「只有一個上帝」,「人皆平等」,「人皆兄弟」,因此在種姓制度盛行的印度頗受歡迎,不少低種姓的印度教徒皈依該教。另外,由於傳教士的說教和教會的善舉(如在落後地區修路架橋、建立醫院、學校、孤兒院等),影響不斷擴大。(四)錫克教。錫克教是在伊斯蘭教影響下經過改革的一個印度教教派。它原是印度教一個反對種姓的支派,是對婆羅門統治和教義的一種反叛,後來又在反對穆斯林的統治中形成了軍事力量。它的產生受到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兩方面的影響,可以說是兩大文化融合的產物。創立者是那納克(生活於1469一1538年間)。該教強調信仰唯一的真神,認為各種宗教在本質上是同一的。主張業報輪迴,提倡修行,但反對印度教的祭祀制度和一切形式的禮儀,反對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反對種姓制度,反對寡婦殉葬和童婚,主張消除教派間的對立和衝突。錫克教的主要特徵可概括為「四反五K」。「四反」,即反對禁慾,反對繁瑣的祭祀禮儀,反對多神論,尚武但反對強權政治。「五K」,是錫克教徒畢生實踐的五件事的印地語縮略語,即Kesh,蓄髮留須;Kanga,佩戴長梳;Kachh,包裹頭帕,kara右手戴鋼鐲;Kirpan,身配短劍。錫克教徒男子名字後面均加「辛格」(意為獅子)二字,以勇猛彪悍著稱。(五)佛教。佛教是其誕生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迦毗羅衛王國(今屬尼泊爾)始祖釋迦牟尼於公元前6世紀創立的。佛教在印度曾獲很大發展,一度近乎普及整個次大陸。孔雀王朝時達到鼎盛。當時,阿育王大力推行佛教,實行「大法」,使得佛教空前發展。貴霜王朝時代,佛教仍有發展。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開始急劇衰落。19世紀開始出現復興,20世紀50年代以來僧眾人數有所增加,但總的來講,勢力比較弱小。(六)耆那教。耆那教創立時間與佛教相仿,也是公元前6—5世紀前後。它是當時反對婆羅門教的主要思潮之一,後分裂為天衣派(裸體)和白衣派,中世紀時得到廣泛傳播,一直保存至現代。耆那(Jain)本身的意思是勝利者,是該教傳說中的人物筏陀摩那的稱號。耆那教在印度一直得到穩步發展,這一點與佛教的情況完全不同。據統計,該教在全印共有4萬多所寺廟④。近年來,它還向印度以外的地方傳播,在斯里蘭卡、伊朗、阿富汗和阿拉伯國家均有不少信徒。二、教派衝突的基本情況在印度,各教派間都存在這樣那樣的衝突,但最為突出、最為嚴重的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衝突。印度教是印度次大陸本土形成的宗教,而伊斯蘭教是隨著穆斯林進入印度的。一些激進的印度教徒認為,伊斯蘭教是入侵者的宗教,它在次大陸的繁衍,是印度教的恥辱。從歷史上看,早在13世紀,進入北印度的穆斯林建立德里蘇丹王朝以後,就產生了印度教和穆斯林的關係問題。由於當時的穆斯林統治者執行宗教寬容政策,問題並沒有嚴重激化。到18世紀初,一場復興印度教的運動在印度各地蓬勃興起,兩種宗教之間不斷發生流血衝突。到了近代,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民族矛盾上升,教派矛盾暫時得以緩解。英國殖民主義者在撤出次大陸前,玩弄「分而治之」的陰謀,使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仇恨又形膨脹。印巴分治後,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矛盾衝突嚴重激化,曾發生大規模的教派衝突。在印度,由於當地教派主義分子的煽動,大批穆斯林被殺害,土地財產遭搶劫。在巴基斯坦,大批印度教徒遭到驅逐或屠殺。結果,居住在兩國的少數派居民在極度恐懼中分別向另一方逃亡,在兩國邊界地區形成巨大的難民潮。據不完全統計,從1947年8月到1948年春的9個月時間裡,大約1400萬難民在印巴之間遷徙,60萬人死於教派仇殺⑤。近年來,特別是1992年,印度再次發生嚴重教派衝突、造成2000多人死亡的悲劇。事件的直接起因是印度教徒要拆掉已經在阿約迪亞矗立幾百年的巴布里清真寺,修建印度教的羅摩廟。他們一直認為,阿約迪亞是印度教大神羅摩的誕生地,印度教徒曾在此地修建過羅摩廟,400多年前被佔領北印度的穆斯林拆掉,改建巴布里清真寺。但是,印度的穆斯林學者和印度教的左派學者認為上述情況並非信史,因此筆墨官司不斷。1992年12月6日,在一些印度教極端分子的煽動下,數以萬計狂熱的印度教徒從全國各地來到阿約迪亞,強行拆除巴布里清真寺。隨後在全國範圍內發生嚴重的教派衝突,並導致當時的政府倒台。拆寺建廟的過激行動引起印度1億多穆斯林的極大憤慨,導致全國各地發生一連串暴力恐怖事件。由於政府干預,拆寺建廟的計劃未能實現。印度法院裁定,阿約迪亞是爭議之地,在最後宣判之前,爭議雙方必須維持現狀。在過去10年中,印度教派衝突有所緩和,局面還算平靜。但是印度教極端勢力一直在向政府施加壓力。今年年初,印度教團體之一的「世界印度教大會」突然揚言,將不顧法院和政府的禁令,要於3月15日開始在阿約迪亞重建羅摩廟。該組織隨即在那裡準備建廟用的石柱,並號召全國各地的印度教徒前往聲援助威,大批「志願者」隨即前往阿約迪亞。這使得形勢急劇惡化,廣大穆斯林的情緒也開始失控。據報道,2月27日在古吉拉特邦發生的焚燒火車事件中,乘客大多是剛剛從阿約迪亞歸來的「志願者」。此案造成58人被活活燒死。慘案發生後,印度教徒開始對穆斯林實行大規模報復,他們成百成千地出動,矛頭直指穆斯林聚居區,並搗毀穆斯林的商店、飯店、旅館、機關(包括伊斯蘭文化中心和麥加朝聖辦事處)。在離火車被焚地點不遠處的一個小車站,大約2000多名暴徒將汽油澆在6個無辜穆斯林男女身上並縱火焚燒。附近還有一個穆斯林上流社會的居住區也被縱火燒毀,38人在家中被燒死⑥。前國會議員賈福利也未能幸免於難。更為嚴重的是,這些事件大多是在戒嚴期間發生的。由於暴徒人多勢眾,警察力量單薄,無法控制局面,甚至出現警察袖手旁觀的情況,僅幾天時間,就已有800多人遇難。鑒於事態十分嚴重,印度政府被迫在卵個城鎮實行宵禁,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現在,印度政府已經採取各種措施,調動大量軍警前往可能出事的敏感地區,並下令如發生縱火、搶劫、殺戮等情況,可以開槍鎮壓,就地正法,竭力避免教派間發生大規模流血衝突,同時,印度政府正在緊張地進行工作,力爭說服「世界印度教大會」的領導人,不要強行採取行動。儘管事態開始緩和,但教派衝突的根本原因並未徹底根除,局勢仍然比較嚴峻。印度的教派衝突對印度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產生了很大影響。1992年的教派衝突,直接引起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強烈反應。巴孟兩國均出現民眾攻擊印度使館事件,同時發生對國內少數教派的圍攻事件,導致雙邊關係嚴重緊張。三、教派衝突的原因對印度的教派衝突仔細分析,就會看到這個問題具有深刻的宗教和社會根源。(一)宗教原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差異,首先在於宗教信仰上。伊斯蘭教信奉真主,不搞偶像崇拜,印度教信奉多神,偶像崇拜盛行;穆斯林把牛肉視為主要的肉食來源,而印度教徒則把牛視為神,對神牛頂禮膜拜。因此在伊斯蘭教的宰牲節時經常發生教派衝突,有時甚至發生流血事件。其次在社會生活上,他們之間不能通婚,也不能共同進餐,居住區彼此明顯分開。另外,兩教的教義、習俗迥然不同。還有,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大量不甘忍受印度教種姓制度壓迫的「不可接觸者」皈依伊斯蘭教,希望擺脫自己的悲慘命運,而印度教高等種姓則因此把伊斯蘭教等同於「不可接觸者」,視之為不潔凈而加以鄙視。這些都是造成印穆兩大宗教難以和睦共處的文化心理根源。(二)經濟原因。由於種種原因,印度社會財富的分配大都集中在印度教徒的手中,穆斯林的經濟地位向來較低。雖然經濟發展給他們帶來了不少利益,但總體上還是少於印度教徒所得的份額。據統計,在印度獨立後發展起來的50個工業財團中沒有一個是穆斯林的,在擁有5000萬盧比資產的2832個工業資本家中只有4個穆斯林。⑦穆斯林在政府機關、軍隊、警察和入學人數上都低於它在整個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一些富裕起來的穆斯林工商業者和手工藝人往往成為教派衝突首當其衝的攻擊目標。而那些原屬低種姓的穆斯林,則一直生活在貧困之中。(三)政治原因。獨立以來,印度實行政教分離的基本國策,執政的國大黨堅持世俗主義原則,反對教派主義,印度教的強硬勢力受到國大黨政府的嚴密控制,穆斯林的利益尚能夠得到較為充分的保障。70年代中後期特別是80年代以來,印度政府領導人威望下降,經濟發展遲滯,民眾生活遇到嚴重困難,教派衝突開始曲線上升。特別是由於經濟發展的失衡,廣大穆斯林與印度教徒的經濟地位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加之某些政客和某些帶宗教色彩的政黨利用宗教矛盾,玩弄政治騙局,借題發揮以謀私利,事態平靜時,他們往往煽風點火、製造事端;形勢緊張時,他們往往推波助瀾、火上澆油,使教派問題不斷升級。特別是近年來,印度教的一些極端分子公然宣稱穆斯林是入侵者或者是印度教的叛逆者,提出建立「印度教特性國家」的主張。而伊斯蘭教的一些極端分子特別是那些原教旨主義者,利用國際上「伊斯蘭復興運動」狂潮,宣揚維護本教利益的聖戰。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國內印穆兩教的對立日趨尖銳,衝突日趨劇烈。(四)國際因素。印度獨立之後,留在印度境內的一些穆斯林組織,在某些外國勢力的支持下一直鼓吹穆斯林應該單獨組織起來,保護自身的利益,保持原有文化、語言和宗教。1967年成立的全印穆斯林宣稱,它只為印度的穆斯林講話。還有一些地方穆斯林組織在外國勢力的支持下公開主張從印度分離出去,這無疑加劇了印穆兩教的教派衝突。近年來,國際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嚴重泛濫,對印度的穆斯林產生了一定影響。印度穆斯林中某些組織和個人在國外力量的支持下堅持分離主義,在相當程度上危及了對國家統一的訴求,刺激了印度教徒的情感,使教派衝突不斷激化。四、處理教派問題的經驗教訓印度教派衝突的情況告訴人們,只有堅持世俗主義,才能減少或控制教派主義。在處理教派衝突的問題上,印度有很多值得借鑒的教訓。首先,忽視了穆斯林的宗教特性。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雖然印度政府的政策是尊重伊斯蘭教,但是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做法在客觀上導致了強化印度教甚至歧視伊斯蘭教的後果。例如,全印廣播電台在獨立日時播送的是印度教的頌歌;在穆斯林兒童讀書的學校里講述印度教的教義和宗教儀式;對一些學校不教授穆斯林使用的烏爾都語的現象不予過問。其次,忽視了穆斯林經濟地位的改善。在印度的消費結構中,穆斯林處於相對劣勢甚至處於絕對劣勢。特別是那些因逃避印度教種姓制度壓迫而改宗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經濟地位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雖然政府做出過一些努力,但其生活水平並沒有從根本上提高。一般說來,穆斯林的收入低於印度教徒,所受教育程度也不及印度教徒,在政治與經濟事務的競爭中也處於不利地位。再次,未能果斷處理教派色彩濃厚的組織或政黨。政府對諸如國民志願團、濕婆軍等印度教教派組織或教派色彩濃厚的政黨沒有嚴加管束或予以取締,發生暴亂時也未能及時採取堅決果斷的措施,甚至出現軍警袖手旁觀和聽之任之的情況。另外,對在教派衝突中遭受嚴重損失的穆斯林沒有給予充分的安撫、救濟和補償。最後,執政黨出於某種黨派利益考慮而有意利用教派衝突,從而激化矛盾。印度人民黨的領袖阿德瓦尼曾在10年前親自率領印度教徒前往阿約迪亞,對造成那起嚴重的教派衝突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在,阿德瓦尼在政府中擔任內政部長,對印度教教派主義力量的傾向性相當明顯。另外,政府內不少官員與一些激進的教派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難以真正公正地處理有關問題。①印度政府新聞與廣播部出版司編:《印度2000年參考年鑒》,第18頁。②朱明忠著:《恆河沐浴——印度教概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2頁。③馬克思:「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第2卷,第62—63頁。④王樹英著:《印度》,當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頁。⑤培倫主編:《印度通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第l版,第670頁。⑥新加坡:《聯合早報》,2002年3月4日。⑦高鯤、張敏秋主編:《南亞政治經濟發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頁。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北海禪院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分享到:更多

上一篇:古印度宗教文化傳統的基礎    下一篇:印度民族性格及其對印度國家的影響
推薦閱讀:

印度種姓制度的始末《摔跤吧爸爸》中的「吉塔」是什麼種姓?
從友好鄰邦到「中國最強大對手」,中印這些年經歷了什麼?
龍象爭鋒50年——中印兩國國力軍力的今昔對比
【電影】《摔跤吧!爸爸》,國家榮譽與女權覺醒
漫天要價討嫁妝:印度男子結婚3小時被甩,新娘當天改嫁!

TAG:印度 | 宗教 | 印度宗教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