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word代購!BBC叫他們「自由零售顧問」
在中國大陸,「代購」這個詞早已深入人心。
近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對焦了在澳大利亞從事代購的中國人,還為代購取了個高大上的英文名稱「freelance retail consultant」。
BBC在片頭稱,在悉尼,有一個涉及數百萬美元的出口產業,而這僅僅起始於一次次簡單的商店購物。
但這個有數百萬數千萬澳元出口額行業的背後,難道真的只是出入幾趟商店這麼簡單?
BBC視頻↓↓
據BBC報道,目前在澳大利亞,從事代購工作的有4萬人左右。他們大部分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年輕移民和留學生,希望通過這種較為靈活的賺錢方法,支付在澳大利亞的房租或學費。
Rika Wenjing,是一位來自湖北武漢的會計系畢業生,從事「代購」已超過兩年。她的代購工作主要就是從打折店買東西,然後寄走。
記者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吃力地拎著兩大包保健品。
「一開始的時候,我僅僅是幫我的朋友和親人買一些嬰兒奶粉和澳大利亞特有的商品,如UGG雪地靴。後來我希望建立一個平台來向他們展示更多的商品。」Wenjing對BBC記者表示,「對我來說賺錢不是唯一目的,我也希望能夠幫我的朋友買到他們想買的東西。」
Wenjing認為,相比於價格,中國人現在普遍更注重質量。
目前,Wenjing已經建立了300人左右的客戶群,他們都願意花相對較高的價格,來購買自己看來「更信得過」的澳洲商品。
BBC稱,不同於歐洲的代購商品主要為皮包等奢侈品,中國人在澳大利亞的代購商品以食品、化妝品、衣服和酒為主,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相關。
而嬰兒奶粉,當仁不讓地坐上了代購商品的頭把交集。近幾年,中國人奶粉代購量一直在飆升,最後甚至導致奶粉斷貨,有時候當地人也買不到奶粉,所以,很多商家開始實施限購。
對於一個行業來講,有小規模的家庭式作業,就一定會有大規模的公司經營。代購也不例外。
Think China (悉尼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聯合創始人Benjamin Sun表示,一些代購者也在嘗試建立自己的物流網路和電商網站。不過更關鍵的,還是在於建立與客戶之間的信任,這也是代購產業的核心。
在悉尼郊區,來自大連的會計學在讀學生Bob Sun和他的三名同學一起租下了一個倉庫,用以拓展他們的業務規模。
他們在包裝奶粉、維他命等產品時,總會附帶一些澳大利亞當地的報刊雜誌,以證明貨物的來源。
「代購的收入相比於在餐館打工等兼職要合理的多,足夠支付我們自己的房租,而且做起來也不難。」Bob Sun表示,自己選擇做代購的最大原因在於工作的靈活性,不用每天固定去公司或餐館報到。
Bob Sun說:「我們班上至少30%的同學都在做代購。 」
代購者們在定價時,通常會在澳洲當地的零售價上再加50%左右作為酬勞。但即便算上運費,這個價格一般仍低於中國消費者在國內購買這些商品的價格。
事實上,對於代購,外媒已經有過很多聚焦。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一篇題為「On the floor with the daigou, China』s overseas shoppers」的報道中,講述了職業代購人「Chunmei Pei」和兼職代購「Doris Zhao」的經歷。
20多歲的Chunmei Pei是一名專職代購,專門幫中國內地人在海外購買手錶、珠寶、衣服和化妝品等奢侈品。
她經常會在倫敦哈羅德百貨公司逛街代購。哈羅德在當地是最為高檔的百貨公司之一。
逛街時,裴春梅(音譯)一直盯著自己的手機,在微信上和好幾個客戶同時聊天。
由於擔心商品被仿造,大多數的奢侈品店不允許拍照,她只能通過微信或者電話告訴客戶商品的價格、顏色和產品細節。如果對方確定購買,她就去辦免稅手續,刷自己的卡買下商品,再郵寄出去。
Pei不願意透露自己代購費具體是多少,不過這個費用大概是所購商品價格的5%到15%。
Doris Zhao的本職工作是幫中國學生安排簽證,申請大學。
她會在午休的時候去一趟哈羅德,不過大多數是幫親戚買東西,這樣價格會優惠很多。
Doris Zhao一般每月會買4件商品寄回中國,此外她還會定期回國。
在一篇題為「Pity the personal shopper as snack packs replace Gucci bags」的文章中,Catherine也講述了自己的代購生活。
Catherine是生活在德國的兼職中國代購,不過是從去年下半年才開始。
她覺得自己入行有點晚了,代購最好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不過,她發現,現在國內對嬰兒用品和零食的需求量很大,德國的威化餅乾,日本產巧克力以及俄羅斯蛋糕是都被買家所青睞。
一般來說,她在海外代購,再寄回中國,郵費和利潤都算在售價中。起初,Catherine只是想賺點零用錢,開始代購後她意識到作為兼職,代購工作量大,利潤低,時間也不夠,就想把代購當成職業。
代購,看上去簡單直接,利潤也比較可觀。
但同樣,代購產業也面臨著挑戰,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讓客戶相信他們拿到的貨物是貨真價實的,而非仿冒的,這也事關代購者的誠信。
因此,代購者們通常會直播他們在澳大利亞超市和藥房的購物過程,以證明產品的來源。
BBC稱,這些「自由出口人」已經在中澳之間建立了數千條規模不一的「貿易」條線。越來越多的當地公司正在通過專業顧問尋求和代購合作,以通過這些「自由出口人」的關係網和專業度來銷售自己的產品。
「我認為代購行業對當地的經濟有促進作用,同時對我們自己公司的業務也有好處。」Peter Nathan,A2奶粉的執行總裁表示,「我確信這是一股積極的力量,我們也正在努力接近這個群體。」
新聞多一點
今年4月8日起,我國開始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企業對消費者,即B2C)進口稅收政策,並同步調整行郵稅政策。這也就是說,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網站從國外購買貨物將會開徵關稅。根據這項政策,單次海外購物免稅額度是2000元,全年累計額度是20000萬,超出以外都會徵收關稅。那如上文提到的代購併郵寄回國內的物品,怎麼繳稅呢?
1、個人自用購買境外商品,通過郵寄或其他方式帶入境內是否要繳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規定,我國對進出境商品主要區分為貨物、物品兩大類,並適用不同的管理規定,包括稅率、許可證件等。「貨物」指貿易性商品;這類商品以貿易為目的,當然要交稅,稅率較高。另一種是「物品」,包括入境旅客隨身攜帶的行李和物品、個人郵遞物品、各種運轉工具上的服務人員攜帶進口的自用物品、饋贈物品以及其他方式進人國境的個人物品。這類商品也是進口稅的徵稅對象,不過稅率較低。
2、通過郵寄方式帶入境內的商品的進口稅起征點?
根據《海關總署公告2010年第43號》規定:
(1)個人郵寄進境物品,海關依法徵收進口稅,但應徵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徵。
(2)個人寄自或寄往港、澳、台地區的物品,每次限值為800元人民幣;寄自或寄往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物品,每次限值為1000元人民幣。
(3)個人郵寄進出境物品超出規定限值的,應辦理退運手續或者按照貨物規定辦理通關手續。但郵包內僅有一件物品且不可分割的,雖超出規定限值,經海關審核確屬個人自用的,可以按照個人物品規定辦理通關手續。
推薦閱讀:
※八字算命之十二地支類象 - 八字算命 十二地支 類象 - 八字算命 - 周易顧問-免費算命...
※一個人的平台模式——顧問模式
※2013年誰能做自己的投資顧問
※有才華的當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