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民俗 | 歡迎光臨廣西地情網!

漢族的神龕設在堂屋,迎賓、議事、祭祀均於此。按常規,左為大,右為小,堂屋左邊的房間是家長或長子的卧室,右邊為兒子或次子的卧室。

廣西各民族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本地本民族特色的居住、飲食、服飾、器用、遊藝等生活民俗。各民族多聚族而居。壯、仫佬、毛南等族「干欄」為樓居式房屋,樓上住人,樓下置物,既避濕熱,又防蟲獸,是南方少數民族住房的基本形式之一。漢族院落式,住房縱深三四進,高牆大院,甚為氣派。瑤、苗等族的房屋因地而異,各具特色。

  各民族主食略同,平原多食大米,山區多食玉米,均佐以薯豆。副食豐富多彩,很有民族風味。壯族的粽子、糍粑、五色糯飯、生魚片,漢族的年糕、米粉、扣肉、紙包雞,瑤、苗、侗等族的酢鳥、油茶、肉湯粥、腌酸菜等,都是民間喜愛的吃食。各民族風味小吃花色品種更多,蕉葉糍、五色糕、酸嘢、燜田螺、馬肉米粉、打油茶……有的為某一民族所專有,有的為各民族所共有。  古代,各民族均有其民族服飾,衣多尚青、藍,以自織土布製作。近代,機織布逐漸取代土布。建國之後,各民族男子服飾逐步趨於一致,婦女仍多穿民族服裝。以瑤、苗、侗等族婦女最為顯著。喜佩帶銀飾,多者數十件,重達一二十斤。古代壯族有紋身、鑿齒之俗,近現代少見。  歷史上。廣西各民族家庭陳設和日常器用都較為簡單。糧食加工多用木臼、石臼或水碾,鑿木、鋸竹為碗、勺、瓢、杯使用。建國後,日常生活器用逐步增多並趨於現代化。  各民族遊藝淵遠流長,且各有民族特色。每逢節日或農閑,群眾自發地組織各種遊藝活動,如春節舞獅,元宵舞龍,三月三對歌。壯族的扁擔舞,瑤族的長鼓舞與銅鼓舞,苗族的蘆笙舞,侗族的春牛舞,彝族的跳公舞等在民間流行,久盛不衰。傳統壯劇、桂劇、彩調、山歌別具風格。拋繡球、射弩、爬竿、搶花炮、打磨秋等為群眾喜聞樂見,成為各民族群眾喜愛的傳統活動。    第一章  居  住    第一節 村 落  選  址 廣西各民族村落的選址因地形、氣候和宗教信仰的影響而不盡相同,但依山傍水,背風向陽卻是共同的特點。大多數村落建在地勢較高、乾燥向陽的地方,村後靠近大山或山林,寨前視野開闊,靠近田地、河流。民諺「高山瑤,矮山苗,漢族住平地,壯、侗住山槽(峒場)」,基本上反映了廣西各民族的居住分布和村落選址情況。  壯族村落多選在地勢較高,背靠青山,面臨溪河的地方。以向陽為佳,坐西向東,或坐北朝南。習俗認為,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象徵生活蒸蒸日上;向南風和日暖,人畜興旺。  漢族村落多選擇在地勢平坦開闊,背風向陽,交通便利的地方。  .  瑤族古代依山險而居。近現代除部分瑤族(平地瑤)村落選在丘陵、河谷地帶外,大部分瑤族仍居住在高山密林中,河池地區的瑤族則大多居住在石山或半石山地區。村落的選向依山勢而定,不一定要坐北朝南或坐西向東,只要是靠近水源和耕種區域,易找建築材料,野獸出沒較少的向陽處,便可建寨。  苗族村落大多建在山坡、山坳以及半山腰較開闊的地方。龍勝的苗族村落則大多建在山麓、河邊或田壩旁。南丹、隆林等地的苗寨則多建在山腰或山頂。  毛南族村寨大多選在平地,以山峰為依託,村前一般有片開闊地。京族村落大多選在海島和海岸邊。仡佬族村寨大多選在l3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侗、水、仫佬、彝等族的村落一般選在依山傍水,光照充足,村旁樹木參天,寨邊溪水長流之處。  構  成  歷史上,各民族多聚族而居。秦漢之後,隨著各民族的遷徙、通婚,逐漸打破「舉峒純一姓」的狀況,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使聚族而居的村落結構至今仍未徹底改變。  壯族村落至今多為同姓聚族而居,遠離城鎮的村寨,這種情況更為顯著,較大的村寨也有幾個姓氏的家族共同居住的。一般說來,城鎮附近的壯族村落相距不很遠,村與村之間的距離,近者二三里,遠者三五里。邊遠山鄉和交通閉塞的山區,兩村之間相距約八至十里。村落大小不等,大村幾百戶,小村十來戶。人們習慣於從山腳開始,一棟靠一棟地往山坡上建造干欄,形成梯形干欄群;或將若干個干欄排為兩行,中間留一條通道,兩端有圍牆和院門,形成一個長方形的院落。在村落邊緣,如有那麼幾家離得稍遠一些,或者散居他處山邊,一般是從別處遷來的外族或外姓人。  漢族一般由若干個姓氏的家族雜居在一個村落中,但桂北等地則多同姓住一村。小村數十戶,中等村落上百戶,大村寨數百上千戶。  瑤族村落比較小,分布比較零散,村與村的距離,近者相距二三里,遠的相距三五十里。只有富川、恭城等地的瑤族(平地瑤)和金秀的瑤族(茶山瑤、花藍瑤、坳瑤)村落比較大,住戶較為集中,數十戶有血緣關係的家庭組成一個村寨。其餘大部分瑤族(盤瑤和布努瑤)的村落一般只住十多戶有血緣關係的同姓家族或親戚,最多二三十戶;大部分村落比較分散,有的人家住在山腰,有的人家住在坳頂,有的則住在坳下。每戶之間大都相距半里到一里,有時一個村落分布在數個山頭或 場,每個山頭或 場只住一二戶。民諺稱「講話聽得見,見面走半天」。  苗族大多聚族而居,幾家或幾十家一個村寨,大的村寨一二百戶。村寨的房屋緊密相鄰,三五十棟或一二百棟緊挨在一起。隆林等地的苗族一般與壯、彝、仡佬族雜居,每寨七八戶、十幾戶不等,三四十戶的大寨較為少見。  侗族聚族而居,單家獨戶居住的情況極少。大寨三五百戶,小寨也有十五六戶。  仫佬族有血緣關係的同族人往往居住在同一村寨,只是在一些較大的村寨,才與別的民族或別的姓氏雜居。羅城下里一帶的仫佬族,同姓不同祖宗的人同住在一村時,分段居住。大村百來戶,小寨二三十戶,村與村之間的距離多在五六里之內。  毛南族多同族、同姓聚居在一起,很少和外族、外姓雜居。山區村落比較分散,三五戶為一村者頗多;平地村落多為十多戶至數十戶,大的百餘戶。平地村寨相距較近,二三里內有一村落;山區村寨相距約十里到數十里之遙。寨內房屋零星分散,各房族自成一棟,互不相連。  回族多聚族而居。在城鎮,多集中於幾條街道居住;在農村,則多自成村落聚居。  京族大多聚族而居。村落多位於茂盛的樹林之中,這些茂盛的樹林可阻擋、減弱從海面吹來的熱帶風暴,所以嚴禁砍伐。村落中的房屋零星分散,沒有整齊的排列。每家四周留有開闊的空地,周圍種植一些劍麻、仙人掌之類植物,既可作為籬笆,又能點綴美化村落。  水族大多聚族而居,同一村寨的人大都有血緣關係。村落大多較為集中,少的幾十戶,多的百餘戶。  設  施  壯族村落習慣用石頭壘一道圍牆,牆外種荊棘,不少村落附近還生長著高大蔥蘢的榕樹、龍眼樹和大竹。建國前,村頭巷口都建有門樓,門內設柵欄,有的還築有炮樓,聳立於村中或寨側,以保護村寨的安寧。村前寨口,靠近溪水之處,設有水碓、水碾或水榨房,供村人加工糧油。建國後,社會治安良好,生產有了發展,門樓、炮樓逐步拆除,機械粉碎機代替了昔日的水碓、水碾與水油榨。  東蘭等地的壯族還在寨中較平坦的地方建一座涼亭,供寨上的人休息、乘涼、議事。村中兒童也常於月明星稀之夜在這裡做遊戲、唱歌、猜謎語,或聽老人講故事。  村中的巷道多用鵝卵石或石板鋪平,巨族大姓在寨內建有祠堂。村頭寨尾一般建有廟宇。廟內神台有泥塑神像。「文化大革命」中,祠堂、廟宇基本夷為平地,或改作他用。近年來,有些村寨又籌資重建祠堂廟宇。  50年代中以前,多數壯族鄉村不建廁所,人們到村外偏僻處拉屎,有拉屎「打游擊」戲稱。合作化後,大多已修建了廁所。  漢族村落周圍林木蔥鬱,多種植榕樹、桉樹、龍眼樹等。相當部分的村落過去建有圍牆、門樓和炮樓,村邊十字路口或大樹底下,多設置社廟。村中設祠堂。  瑤族村落大都竹木青翠,風景秀麗。建國前,居住在石山區的部分瑤族為防盜匪打劫,在出入村寨的坳口上建有石頭砌的山牆。住在平地的瑤族也於村口及村的四周修建層層閘門和圍牆,用以防衛匪盜。村旁一般保留有一片古老的樹林,俗稱「神林」,林中設社壇。村寨習慣破竹為槽,架設水梘,將水引到家中飲用。一般是幾家人共用一條主水梘,各家再引一條分水梘入屋,讓水直接流入水缸或木桶。水梘百數十米,甚至上千米,盤山過坳,飛越幾個山坡。河池地區居住在大石山區的瑤族,由於缺乏水源,過去習慣在村中低洼處挖一泥塘,用以儲積雨水供食用。建國後,國家撥專款在這些地區修渠引水,或修建水櫃儲存雨水,供人畜飲用。  苗族的村落旁常保留著幾株或幾十株參天大樹,俗稱「水口林」。過去,還在村寨四周種荊棘為籬,高五六尺,縱橫交錯,人畜均難通過;在進村的路口建一小木樓作寨門,晚上由守寨人或最後收工者關閉寨門。建國後,寨門多已倒塌,但荊棘籬笆仍然保留。寨中一般有公共場所,並建有戲台,平時供人們休息和兒童做遊戲,節日時供人們聚會娛樂。三江等地的苗寨,村寨中還挖有水井,井上建有亭閣,既可保持水源清潔,又可供人乘涼。  建國前,侗族村與村之間的主幹道多為石板路,用石板或大鵝卵石鋪成。斜坡築有石階,平地鑲鋪石板,雨天不滑,晴天無塵。建國後,由於修築公路和機耕道,鄉間石板路大多廢棄。過去,在交通要道的山坳上,多建有茶亭(又稱涼亭),內設長條木凳,供來往行人乘涼休息。熱心的侗族婦女還常把一雙雙草鞋掛在茶亭內的柱子上,免費供行人穿著。茶亭過去有專人管理,夏日免費供給行人茶水,冬天采樵生火,讓行人歇腳取暖。大的茶亭還建有公房,供管亭人居住,來往行人亦可少量留宿。設置於三岔路口的茶亭立有路碑,指明各條道路的去向。建國後,公路通入侗鄉,來往旅客多改乘汽車或自行車,鄉間古道幾無行人,茶亭雖仍存在,但已無人住守。  侗族村落多為綠樹環抱,古木參天。村民將這些古樹視為保佑村寨平安、興旺的標誌。過去村寨多用籬笆圍住,進出寨子都要推開兩扇關閉的「把門」。寨內鼓樓高聳,四周布滿魚塘。有的還把糧倉建於塘上,既可防火,又可防鼠。鼓樓是侗族一村一寨或一族姓的標誌,是議事和文化娛樂的中心。如全村同一姓,就共建一座鼓樓於村寨中心;若是數姓雜居,則各姓所聚居的中心分別建鼓樓。鼓樓是寶塔式的亭閣,分上下兩個部分。下半部為四方形的殿式建築;上半部是重檐斗拱,一般呈四面流水或六面流水,也有呈八面流水的。由下而上依次縮小,呈寶塔狀,層數多為奇數,三五層至十五層不等,高於全村所有房屋。著名的三江馬胖鼓樓,是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侗族聚居的地方,有河必有橋。橋樑大都建在村前寨後的交通要道,有石拱橋、石板橋、竹筏橋等。其中長廊式「風雨橋」最為著名。整個建築為石礅木身結構。橋礅以青石加工後壘砌而成,不用鋼筋水泥;橋身以木頭鑿榫穿枋銜接而成,不用一顆鐵釘,橋面並排數根木頭為底,上鋪木板。橋頂豎柱立架,蓋以青瓦,形成能避風雨的長廊通道。橋上有亭台樓閣,有欄杆坐凳;橋內各頂梁與排枋上,雕刻或繪有各種圖案及飛禽走獸等裝飾。「風雨橋」既是通行的要道,擋風避雨的場所,又是休息娛樂的好去處。建築規模視河流的寬窄而有大有小,結構有簡有繁,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的三江程陽橋。  侗族有唱歌、演戲之俗,故近百戶人家的村寨除修建鼓樓外,還建戲台。戲台形似鼓樓,一般為二層,每層高約二米。第二層為舞台。台前建有岩坪,以青石板鋪成,為觀看演出之場地,也是人們茶餘飯後休息乘涼之處。  侗族一般不飲用河水,每個村寨旁和茶亭附近都有泉眼,村民常用大石板將泉眼圍成水池,俗稱「石井」。井上蓋一塊大石板,用以遮住雨水和隨風飄落的樹葉、雜草,保持泉水清潔。較大的石井還修建井亭,亭柱上掛著一排竹筒做的竹杯或竹瓢,供人取水飲用。亭內有木板長凳,可供小憩。  侗族家家戶戶都選定通風向陽、光照充足、靠近村寨的地方起牌搭架,專作晾曬禾把,或黃粟、椮子用,俗稱「禾晾」。禾晾高約四米,每排由兩根杉木柱與兩塊穿枋構成,中間橫穿一二十根活動圓木,可取下可安上,供晾曬東西。 建國前,每個侗寨都建有先母壇。壇旁種有冬青、萬年青等,壇屋外砌一小岩坪,供人們進行祭祀活動。建國後,隨著先母崇拜的逐漸消失,先母壇亦逐漸廢棄。  仫佬族的村寨過去築有圍牆和閘門,以防盜匪。就是村中巷道,也有重重閘門。一些富裕戶還在屋內修建二層高的炮樓。建國後,國泰民安,這些圍牆、閘門和炮樓逐漸拆除。村中巷道,大多是用石板鋪就,晴雨都便於行走。  建國前,毛南族村寨無論大小,在進村的道口旁常有用三塊料石砌成的小亭,上蓋石板或瓦,內置一塊形狀奇特的石頭,稱李大將軍廟。在村寨前的大樹下,還立社王以保五穀豐收和人丁興旺。在村、峒的交界處,或水井邊、橋頭、山坳等行人過道處,常用石頭或木頭刻寫鄉規民約,習俗稱「隆款」。  在回族聚居的街道與村落,一般建有清真寺。  京族村寨中建有「哈亭」。「哈亭」既是京族「唱哈」用的歌亭,又是神廟和祠堂。「哈亭」以優質木料建成.牢固美觀。「哈亭」正堂兩旁用木板和料石築有台階,到「唱哈」時,供村人入座聽「哈」。    第二節 房 屋  基址選擇  建國前,壯族建房先請地理先生看風水,卜凶吉。住宅對面的山峰,一般選擇圓形山,如錢袋;遠山一般選擇形如筆架或有三角形白崖(旗山)的山,認為以上均是房屋朝向的佳選。若山峰有岩洞或為紅崖,建房的朝向必須避開。建國後,此俗略有減弱。  漢族屋基選擇講究乾燥向陽、交通比較方便。建國前的習俗認為,最佳屋基為「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即房屋的左邊有流水,右邊有路,前邊有池塘,後邊有丘陵。房屋不能對著白崖與山尖,否則認為將於主家不利。又信「有錢難買向南居」之說,向南的住宅冬暖夏涼,是理想的朝向。建國後,尤其是7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文化的發展與人口的增長,建房之地越來越緊張,建房擇地之風漸失。  瑤族建房請巫師擇地,房屋的朝向不講求一致,有的向南,有的向北,依地形而定,但門口都向山左,不向山右。房屋建在哪座山,門口就對著腳下的山向。  苗族過去建房除較富裕的人家有能力請地理風水先生擇地外,一般人家多按傳統習慣選擇屋基。屋基多選在山樑或山樑兩側的當陽處,不能建在山窩潮濕處,房屋的朝向不能前後山相對。  仫佬族建房多選在背靠青山,屋前向陽、開闊之處。  毛南族把建房選址稱為「定山向」,把請地理先生選擇基址叫「定課」。在建房前半年或一年,就請地理先生定課。用羅盤在宅地看坐落方位,然後根據主家夫婦的八字推算出建房日期及房屋坐落的朝向,最後用紅紙寫出文書,供建房時用。  彝族房屋多建在山腰,房屋的朝向視山勢而定,東南西北均有。  建築與結構  壯族建房時間一般選在秋收之後天氣晴朗乾燥的農閑季節。動工時日須擇吉,以人和、財和、丁旺三吉利的日子為最佳,還要測算當年的吉利方向,如所建的房屋坐向與該年的吉利方向衝突,則當年不建房。建房請人做木匠有講究。天峨白定壯族過去請木匠的人要走夜路,抄小道避開扛鋤頭的人。木匠建屋不放大樣,全憑師傅傳授的經驗,有的按官、劫、本、財、害、病、離、義八字尺規格,並以「財」為本,即以主樑柱的尺寸為準。也有的按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青、七赤、八白、九紫的九曲尺來定尺寸,以利為準。破土之日,天等、上林等縣,先由師公念咒,殺一隻公雞,將雞血灑在屋基上,然後由主家挖第一鋤。馬山等縣在挖好基礎後,用紅布或紅紙包上五塊新磚或新料石,由主家朝房屋的坐向跪拜,親手將磚放到基礎中,擺成「仝」形。也有用四塊新磚擺成「口」字的,意指人丁興旺。待主家下好奠基磚後,才砌大腳。此後,主家不能參加喪事等不吉利的事,不能外出過夜,不能過性生活,也不能吃狗肉,直到新居落成,搬入新房居住為止。  立柱、安門、上樑、架檁椽也要擇吉日。環江壯族在立房柱時,要在柱礅上放一枚銀幣墊柱頭,認為可避邪。建國後改用伍分硬幣。寧明等地,當牆起至平門頭時,必須請師公喃神,燃放鞭炮,在門頭上掛一塊紅布,然後才砌磚或舂牆過門頭。東蘭、資源等縣砍樹作大梁木時也要擇吉日,而且要趕在天沒亮、路上沒有行人時去。到山上選好樹後,要殺一隻公雞,燒香、焚紙錢供祭樹神,然後方砍伐。砍伐的梁木不準放落地,由幾個年輕人用繩索將要倒的梁木拉住慢慢放在木架上,按尺寸鋸斷後扛回來,復放在木架上。大多數壯族地區上樑時辰不能逢午,據說午時忤逆,意味著子孫將來不孝;也不能讓禽獸到屋宅上斗咬,否則預兆雞飛狗走,主家不得安寧。梁木砍回來按尺寸修整好後,要全部塗紅,中間畫太極圖,梁木正中釘一塊紅布,上書「吉星高照」、「紫微正照」或「上樑大吉」等字,以求吉祥如意。  上樑儀式隆重。這一天左鄰右舍青壯年男子都主動到場幫助抬梁扶柱,遞檁架檐。如果主家手頭拮据,村鄰親友還會送些米、肉及檁、椽。上樑前,主家要殺一隻公雞,到梁木前燒香紙供祭。一些地方還請道公喃神。道公將公雞冠咬破,以血滴灑梁木,口念贊梁詞,祝賀主家富貴大吉,四季平安。上樑吉時一到,主家便點燃鞭炮,高喊:「上樑大吉」、「四季平安」等吉詞。眾人一邊隨聲附合,一邊用繩索將大梁吊起,徐徐上升。安好大梁後,主家給上樑者獻糯米糍粑等食物。上樑的人接住後,吃一部分,將另一部分擲下。先擲給主家夫婦用衣襟或圍裙接住,然後撒向四方,讓眾人爭搶,誰撿得誰要,以示主家今後生活富裕,家業興旺,俗稱「拋梁」。上樑時,大家只能講吉利的話,誰胡言亂語,定遭眾人斥責。當晚,主家設筵席招待建房師傅和幫工的親友。  壯族的房屋建築形式主要為干欄式樓房和院落式平房,有磚木結構、土木結構和茅柵結構等。土木結構的干欄式建築是壯族的傳統建築形式。干欄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有發現,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魏書·僚傳》記壯族先民僚人事說:「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日干闌。干闌大小,隨其家口之數。」干欄建築形式經歷了長期的發展過程,最初的干欄只是在大樹椏上架木搭棚,上層用竹或木為樓板,供人居住,下層敞空。後來移到地面,豎柱建屋,下層圍以竹、木或砌石為牆,用以飼養牲畜,便於防獸防盜。再後來,則發展為具有較高建築藝術和布局合理的干欄建築。  壯族干欄建築大致可分為全樓居、半樓居二種形式。全樓居即高腳干欄,在地上立柱,凌空而起,這種樓居主要分布在龍勝、德保、靖西、龍州、天等、大新等地及邊遠山區。半樓居多依山而建,劈山為平台,以平台為屋基的後半部或左部、右部,另一半則立柱懸空為樓,上鋪樓板,與平台齊,成為半樓,這種樓居主要分布在河池地區。建築的用料與式樣因地而異。山區一般都是草木結構,樓板、外牆都用木板合成,木柱下墊石礅或石板,有的樓下支柱間用木條或竹籬圍起,或用石頭砌牆,房頂蓋茅草。丘陵和平地,多為泥瓦或磚瓦結構,除樓板與隔牆用木板外,四周牆壁均用三合土舂牆或砌磚石,房頂蓋瓦。干欄分為上層、下層與閣樓三個部分。上層住人,下層關養牲畜、堆放雜物,閣樓主要是存放糧食。干欄有三開間、五開間的,也有七開間的。建國後,隨著壯族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干欄建築又增加瞭望樓、挑廊、抱廈、偏沙等。望樓供乘晾、眺望;抱廈作為望樓的擴大部分,突出在建築的前部,打破了一般干欄的「一字」體型,使造型更為美觀;偏沙相當於半個開間,多設在一年之中風來得最多的方向,以增強幹欄側向的抗風能力。此外,在上層火塘間的室外向陽面還建有曬樓,供洗滌、晾晒衣物用。這些附屬結構使房、樓、閣、舍、廊融為一體,形成一個造型多變、高低相就、整體豐滿的多層建築。在干欄的四周,人們喜歡用荊棘為籬笆圍上一圈。籬笆與干欄之間的環形空地是院子,一般種上蔬菜、木瓜、柚子、芭蕉、柑桔與翠竹。  壯族的院落式住房建築,多是三間一幢。生活較貧困的人家也有二間一幢或僅一間的。生活較富裕的人家,在正房前建有門樓,門樓與正房之間是天井,天井兩側有圍牆將門樓和正房連為一體。靠圍牆的內側建有廚房、豬欄或廂房。院落式建築無論是幾間一幢,窗都開得很少、很小,所以室內光線較差。其結構多為泥磚瓦頂、三合土舂牆瓦頂或茅草頂,少數為火磚瓦頂。建國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少地區都建了青磚瓦房。一些生活富裕的人家還蓋起鋼筋混凝土樓房。  漢族房屋多是院落式。起房屋時,房屋的朝向要請地理風水先生拿羅盤來測定,動土要擇吉日良辰,有的還要請道公喃神。鐘山縣等地,需備豬肉、全雞、全魚及一盆燒開的柚樹葉水,由道公或風水先生祭祀土地神後,將柚樹葉水灑向地基四周,俗稱清潔地基。民間認為,用柚樹葉水灑地基,可將宅地內的野鬼趕走。舉行祭祀儀式後,由主家分別在屋基的四個角挖幾鋤,然後眾人方可動手挖地基。參加破土儀式的人,均得到主家送的紅包,每個紅包三角六分或一元二角不等。屋基挖好後,由主家下第一塊奠基石。恭城、合浦、南丹等地,奠基時是放一塊平整的石頭;玉林地區多是放8塊青磚,房基四個角,每個角放二塊。有的人家還在基石或基磚上放貳分或伍分錢硬幣,硬幣面朝上,俗稱「下金磚」。下奠基石必須擇吉時,良辰一到,哪怕是半夜或遇大雨,也要按時動工。主家下好奠基石後,工匠們什麼時候動工都行,但不能移動奠基石。基礎全部下好後,主家要設宴請做工的人吃一餐。在恭城、永福等地,豎大門時,主家要準備一隻公雞,請木匠師傅用木工斧將雞殺死,說一些「出入兩利,進退均安」,「新屋大門八字開,左招金榜右招財,門前來往商客到,榮華富貴此門來」之類的彩話,然後將雞血塗在門框兩邊,剩下的灑在地上。並在門框上貼一張紅紙,上書「開門大吉」之類的祝詞。晚上,將這隻雞煮給建房的工匠吃,雞頭則給殺雞的木匠師傅吃。舂完最後一板牆或砌完最後一塊磚時,泥水師傅又拿一隻公雞走到廳堂正中的牆上,說一些「今日富貴起大屋,青石打根萬年固,地生黃金人添福」之類的吉利話,然後將雞殺死,把雞血滴在四周的牆上,把刀朝宅中的地上扔去,接著扔雞,並大聲頌祝詞:「鋼刀落地,萬年大計」、「金雞落地,大吉大利」、「一年起新屋,子孫萬代住」。隨後大放鞭炮。漢族上樑有拋梁習俗。新居落成之日,主家辦筵席,招待建築工匠和幫忙的人。喬遷之日,主家先在舊居神龕前祭祀,請祖先神靈及灶神等搬去新居。武宣、來賓等地,喬遷之日,還要在米上放蒜頭、算盤、蔥、發糕等物,一同挑入新居。蒜、算盤含會算之意,蔥寓意聰明伶俐,發糕表示發財。是日,主家除辦筵席慶賀喬遷之喜外,有錢人家還請舞獅隊舞獅慶賀。  漢族居城鎮者的院落式住房,一般為一棟二層至三層的單間樓房。臨街多為騎樓。在主樓與廚房之間有一個小天井。居農村者,多為三間一幢的平房,正房的前面建有門樓、廚房、耳房,有圍牆將正房、門樓廚房、耳房等連在一起,使主房與門樓之間形成院子。建國前,有錢的人家還在門樓上修建炮樓,建國後多改建卧室或儲藏室。鐘山、富川等地,房屋建築受湖南省漢族建築風格影響,砌磚蓋瓦,一棟橫排三間,正中一間略凹進尺余,屋檐四角上翹,或於前面二角上飾龍頭,屋頂飾葫蘆、金錢等吉祥物。桂東一帶客家人的院落式建築呈東西橫長的平面,房屋縱深三四進,房前圍高牆,將天井、客房、廚房、雜物房和正屋連成一片。整個建築群高低相就,層層相套。建國前,一般人建房多用泥磚砌牆或春泥牆,上蓋茅草或瓦。建國後,紅磚青瓦和鋼筋混凝土平頂房逐漸成為主要的建築結構。  瑤族建房破土、上樑、蓋瓦等都要擇吉日。河池、南丹等縣建房多擇龍、虎、牛、豬、貓等日。破土前要殺一隻公雞祭祀魯班,請巫師喃神,敬請祖先、山神、姜太公、張天師。據說請了這些神靈後,便可驅避凶鬼惡神。在金秀等地,吉日選定後,如遇上農忙或有其他要事,可先在中間或左右角建好牆基,春好一板牆,然後用杉木皮蓋好,俗稱「安根」。安根之後,有空閑隨時都可以動工建築,不需再擇吉日。安大門時,不僅要殺雞敬供門神,在部分瑤族(坳瑤)地區,還要將若干個銅錢放在門框上,擺成戽斗形,大口朝內,尖角朝外,表示今後錢財流進。南丹縣瑤族砍樹木建房時,認為樹倒向東方最吉利,倒向北方或南方還可以,倒向西方則主凶。建國後,這些習俗多有改進。  瑤族建房歷來有互相幫助的美德。建房時全村人或出勞力,或送米、酒、木料等物給主家。幫工不計報酬,主家只招待幫工者一日三餐酒飯。直到現在,這種習俗仍大部保留。巴馬等地,岳父家起房屋時,女婿必須送梁木和糍粑。上樑要擇吉日良辰,吉時一到,要鳴炮,誦「上樑吉慶詞」。安好大梁後,將綁梁木的布匹垂下,把二筒米、幾枚銅錢、幾個糍粑從樑上順布投入主家夫婦的懷中,然後再撒糍粑讓眾人搶吃。當晚,主家不僅要宴請幫忙的親友,還舉行打銅鼓等文娛活動以示慶祝。金秀瑤族建房上樑時,用紅布系幾根谷穗於大粱中間,謂之「禾魂」,表示禾魂在家,生產順利,糧食豐收,生活富裕。蓋房要卜卦選「好日子」,請木匠師傅吃三天酒、肉;在宅地旁搭個棚子,裡面放張桌,將木匠的工具和三斤豬肉、一隻雞擺在桌上,祭祀魯班。蓋房過程中,每餐吃飯時都要拿一碗飯供祭魯班,直到完工日為止。凌雲等地的瑤族,新房蓋成後,要請老人拿一碗水淋各個柱頭,認為這樣可使房屋穩如泰山,家人長壽。新房落成後,要請全村人痛飲一餐,同時擇吉日「安香火」,把祖先的神祗與香爐一塊請入新房的神龕。  歷史上,瑤族由於長期過著刀耕火種的游耕生活,生活貧困,住房較為簡陋。宋代,瑤族「穴居野處」或「剪茅叉木」為屋。直至建國前,在邊遠山區還有相當一部分瑤族居住在「人字寮棚」中。這種「人字寮棚」搭在略為平整的地面,以橫木為梁,破竹篾綁紮桁條,整個建築既不鑿榫,也不打眼,用芭芒桿、小木條或破竹編籬,圍住四周,割茅草蓋頂即成。籬笆的孔隙很大,夏夜月光射孔而入,冬日寒風穿隙而過。屋頂形如「人」字。兩面坡度較大,屋檐低矮,四壁無窗。而大部分瑤族居住竹舍、木屋和茅屋,少部分住磚瓦屋。竹舍除柱子用木外,其餘大多用竹;架竹為檁,編竹為籬,破竹為瓦。這種竹舍,又稱為「千枝落地」。木屋以木為柱及檁檐,四周圍以木板或小木條,屋頂蓋木板或杉樹皮。茅屋頂蓋茅草,下圍木板或竹籬或小木條,或舂泥牆。無論是竹舍、茅屋還是木屋,四壁一般無窗,屋檐低矮,大門用竹籬或小木條做成,也有釘木板為門者。其中泥牆茅屋、泥牆杉木皮屋等屋檐較高。就建築形式來說,竹舍、木屋和茅屋又可分為平房和干欄房。平房多為三開間一棟。建國後,多為泥牆瓦頂屋,少數為泥牆茅草頂屋或茅舍。泥牆瓦頂屋比較寬敞、高大,牆上開有一二扇小窗,房內較暗,光線不足。在左、右兩間房的前面或側面分別搭一曬台或建豬牛欄。屋後多設有澡棚。老式的平房共開兩個大門。左為人進出的門;右為鬼門,平時不開,只有死人時才打開。左右兩間各開一個側門,一個通向曬台或屋後,一個作為日常出入的大門。瑤族的干欄式建築有自己的特點。金秀部分瑤族(茶山瑤)的干欄建築,房屋狹長,縱深二至三進,有門無窗。樓上住人,樓下關養牲畜。大門雕龍刻鳳,繪花飾草;門框刻有橫匾、對聯,整個門庭裝飾得如花似錦。大門側上方的牆上開有一扇側門,直通陽台,亦稱曬樓,即從正門的牆上伸出幾根長約一米的木條,上鋪厚板,面積約二平方米,四周匿有木柵,供晾晒衣物和姑娘晚上與情人談愛。這類房屋多是一間緊靠一間,前後成排,在緊靠左鄰右舍的兩面牆上,各開一扇側門。過去,遇到土匪搶劫村寨,打開側門便可從一家跑到另一家,一直跑到村外。  苗族建房也要擇日,並有幫工習俗。隆林苗族除建杈杈房外,建其餘的房都要舉行上樑儀式。梁木必須由舅家贈送,如無舅,則由姐夫或妹夫贈送。上樑這天,送梁木的親戚還要送五六元錢硬幣和十二元紙幣,以及四塊大糍粑和半籮小糍粑。上樑時,將硬幣與小糍粑混雜於一個籮筐內,面上放四個大糍粑,再將十二元錢分為四份放在四個大糍杷上,然後將籮筐吊在梁木上,由送梁木的親戚將梁木與籮筐一起吊上房頂。安好梁後,將四塊大糍粑連同十二元錢一起拋下,讓主家接住。又把小糍粑與硬幣一起撒下,讓眾人搶,並燃放鞭炮。之後,主家為上樑的人敬酒,以表謝意。  苗族地區盛產木材,房屋大多為木質結構,以杉木皮、茅草或瓦片蓋房頂。建國前,大多數苗族住在杉木皮蓋的木房、草房或十分簡陋的「杈杈房」里。「杈杈房」以樹榦交叉搭棚,上蓋茅草,用茅草、樹枝或竹片編籬為牆,再塗以泥,用以擋風。建國後,多建樓房。融水、三江、龍勝等地的苗族多住吊腳樓。人們利用山坡的斜度,在山坡的下方豎較長的木柱支撐,上方則豎較短的木柱支撐。鋪板為樓,樓下堆放雜物。木樓的窗戶一般開得很小,室內陰暗,但適宜避御風寒。融水、三江等地的苗旗村寨,寨內房屋大都緊鄰相靠。禾倉則建在村邊寨頭,以免一旦村寨失火,殃及糧食。 苗族住房多為五柱三間,也有七柱五間的。有的人家還根據地勢,在兩頭配建橫屋,在正屋前檐下再配上比檐口低五十公分左右的重檐,以加大門樓的寬度。 侗族建房不用圖紙。建築師傅在實踐中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建築符號,代代相傳。經常使用的建築符號主要有3(前), (後)、右(左)、 (右)、 (上)、z(下)、≯(中)、ヲ(天)、土(土)、 子(桂)、井(梁)、鄉(方)、川(柱)等十三個,他們在「香桿」和大小方條上都用這種符號來標明用途及尺寸,以便施工。「香桿」用毛竹破開製成。房屋的柱子、大梁、檁檐等的圖形、尺寸,全部繪製在半邊竹片上。「香桿」的長度根據房屋的高矮而定,一般與房屋中柱的長度相當。在建房過程中,木匠師傅把「香桿」往木頭上一放,一根根柱子、檁、檐就很快地截割出來了。  侗族一家建房,全村相幫,建房所需近百根粗大的杉木,全由左鄰右舍幫忙到山上砍倒扛回。上樑、蓋瓦和進新房那天,遠近親朋好友聞訊都到場,主家殺豬備酒飯招待。上樑時,梁木上系著紅布、谷穗、銀毫、筆墨、筷條和日曆,紅布象徵生活火紅,谷穗表示五穀豐登,銀毫預示富裕,筆墨表示有文化,筷條寓意人丁興旺,日曆象徵永久。當大梁徐徐上升時,主人燃放鞭炮,向圍觀的人群拋撒糍粑。大梁安好後,便舉行「踩梁」儀式。由術匠師傅手拿三個糍粑和一匹侗布走上樑木,把布的一端系在樑上,另一端懸空垂下,讓主家在地上跪接。木匠師傅把第一個糍粑順著布匹滑下去,讓主家接住,把第二個糍粑收進衣兜里,將最後一個糍粑順布滑給主家,同時口講彩話。「踩梁」完畢,主家向木匠師傅敬獻豬頭、谷穗和布匹,表示酬謝;親朋好友則向主家贈對聯,張貼在屋柱上,慶賀新居落成。  配黑白圖片:侗族干欄房(摘自《三江侗族自治縣民族志》)侗族的干欄房一般為木瓦結構。一座木樓一般二三層高,除房頂蓋瓦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成,整座建築不用一顆鐵釘,但十分堅固。一般為二開間或三開間一幢。每間寬約四米,兩端有偏廈,呈四面流水,屋頂壘一堆瓦,或砌一「金錢」。廊前皆設門窗,有的裝以木格或花格窗門,有的用木條於外壁鑲幾何圖案。有的還在四周廊道上圍以欄杆,呈「走馬轉角樓」。干欄建築一般是一家一幢。三江苗江、八江、林溪一帶侗族,因聚族而居,人們便將同一房族的房屋建在一起,廊椽相接,可以互通。地勢較平坦的村寨,房屋緊連,前後成排,整齊美觀。建在河邊或陡坡的寨子,則依地勢建吊腳樓,外面的柱腳,有的高達二三丈。有的干欄建築還於樓前檐附以木格門窗,龍頭穿柱,檐柱吊以「金瓜」,窗子雕縷龍鳳,造型美觀大方,富有濃厚的民族藝術風格。  仫佬族建房時,凡挖屋基、下基腳、安門和砌牆完工都要擇吉日。安門和砌最後一塊磚(或舂最後一板牆)時,要請木匠、泥水匠師傅殺雞、燒香、焚紙錢,祭祀神靈。祭畢,主家要架梯爬上牆頭,幫泥水師傅挑工具,接泥水師傅下牆。  仫佬族住房多是泥牆瓦頂的四合院建築,茅房極少。一些富裕戶則建磚瓦樓房。80年代以來,磚瓦樓房不斷拔地而起,大有取代舊式平房的趨勢。房屋基本上都是三開間一棟。有的門樓大門正對堂屋的大門,有的則在正房前面建一道圍牆,然後再向左面開大門。一般是人畜分居。牛欄、豬舍建於正房前,中間為天井。天井兩側蓋走廊,用於存放農具和雜物。房屋外面的牆壁一般不批漿、不粉刷,而室內四壁批漿、粉刷得潔白明亮,並繪有各種花草。  毛南族建房有很多儀式,其中開墨、上樑最有特色。建房吉日,主人請木匠師傅到家,辦一桌酒,放一隻活公雞和八尺黑佈於桌邊,木匠師傅也把墨斗、角尺等工具擺在酒桌旁,燒香祭祀魯班師傅。祭祀儀式結束後,木匠便用墨斗在用來作第一根木柱的木頭上打一條墨線,俗稱「開墨」,此後才可動土開工建房。上樑儀式亦頗隆重。吉日這天,凌晨三四點鐘時,村中的男勞力便來到主家的新房基地旁,把柱子櫨梁豎好,並趕在天亮前把「排檐」全部豎好,接著便吃早餐,準備上樑。這時,外祖父家、舅家、叔伯姑姨家的親屬紛紛挑糍粑、棕子、布匹等禮品趕來慶賀。進餐後,稍事休息,便開始上樑。正梁塗成硃紅色,寫上「梁文」。「梁文」以正梁的中心點為界,向兩端分開書寫,一側寫上樑年、月、日、辰,另一側寫主家的地址、姓名。開始上樑時,主家把一架特製的九級木梯靠在副樑上,木梯的每一級都掛有一個紅紙做的封包。外祖父首先走到木梯前唱起上樑歌,每上一級梯唱一首,祝賀主家萬事如意。唱完一首時取下一個封包,一直唱到登上第九級。然後,木匠登梯爬上另一頭,與外祖父遙遙相對。兩人各拿一條黑土布,把另一頭拋到地面,讓下面的人用布將紅梁兩頭纏緊,再緩緩提上。安好梁木後,木匠下梯,外祖父則走到紅梁正中,手中持一條紅布和一條黑布,將一頭垂下來給主家夫婦接住,併攏成布槽,放到主家夫婦的衣襟里。外祖父將雞蛋、橙子、硬幣等,一個接一個地沿著布槽放到主家夫婦的衣襟里,表示送福,並唱送福歌。歌畢,主家夫婦收起布條,分吃外祖父送給的禮品,表示受福。接著,外祖父口含糖水,向新宅四方噴洒,意為灑甘露。然後,一邊唱頌歌,一邊向來賀喜和幫工的鄉親撒糍粑、粽子、橙子、甘蔗、糖果、硬幣等,一方面表示向親朋道謝,另一方面表示主家萬事亨通。最後大聲祝頌:「室內外來賓親朋永遠安康!大吉大利,大發大旺!」至此,上樑儀式在一片歡呼聲中結束,主家設宴招待來賓和幫工的鄉親。筵席將散時,木匠師傅拿兩桶瓦(每桶四塊)到屋頂擺好,寓意新居落成。  毛南族的房屋稱「干欄石樓」,多是泥牆瓦頂,少數為磚牆瓦頂,屋基多用精製的料石砌成,正門的樓梯也用長條的料石砌成登門台階,堅固而美觀。房前一側建有一石砌成或竹、木架成的曬台,供乘晾和晒衣物用。建國前,大部分毛南人都住在低矮的泥牆茅屋中,有的人還住岩洞,只有少數富裕之家才住磚牆瓦房。建國後,高大寬敞的泥牆瓦房取代了低矮的泥牆茅房。房屋建築多為三間一幢,也有五間、七間、九間一幢的。  京族過去多建竹木結構的矮長住房,竹篾為壁,塗上泥土,蓋茅草或瓦。屋的四角有四根木柱,用石頭墊高五六寸,以竹條或木條密排作地板。建國後,這類房屋已逐漸減少,大部分人家蓋起了磚瓦房。因海風較大,房屋仍建得較矮,瓦面壓上磚石。近年也有的用條石和鋼筋水泥建成二層小洋樓,堅固美觀。  彝族建房時,立好柱後,即舉行上樑儀式。梁木由姑、舅等親屬送,樑上寫「五世其昌,萬代興隆」等吉祥詞語。此外送一塊紅布,俗稱「獻梁」。主家用親屬們送給的紅布包裹硬幣(過去是銀毫)、谷種、農曆、毛筆等。系在粱上,繼而將一隻公雞放在梁木上,請一老人念「頌梁詞」。然後將雞冠弄破,以雞血滴梁後,即可升梁。梁安置好後,撒核桃、糍粑、硬幣等,讓孩子們搶。新房落成後。入宅的那天晚上要舉行慶賀儀式,主家的親屬都要送東西慶賀。入宅慶賀的高潮是打銅鼓「跳新房」。銅鼓要掛在堂屋的正樑上,銅鼓一響,全寨的人都來跳,有時要連跳三個晚上才結束。  彝族的房屋屬干欄式建築。過去多為茅屋,建國後泥牆瓦房和磚牆瓦房逐漸增多。隆林彝族的房屋多為一棟三開間,舂泥為牆,厚牆小窗,便於避風擋寒氣。  水族的房屋為干欄式建築。早在宋代,水族地區就出現了「樓屋戰棚」,並有竹柵護衛。後來發展為「人樓居,梯而上」,「上以自處,下居雞豚」。最後又把底層圍起,除關養家畜外,還堆放雜物。一般為三開間一幢,也有五間一幢的,高二至三層。修建時,先在地面上立約二米高的底架,作為上層的承重部件。底架多用粗大的圓木為柱,用枋木拉穿,上面鋪樓板,顯得十分平穩。不少人家還在房屋上加挑枋,豎長瓜,蓋成重檐,重檐下作為走廊,並設有欄杆。有的還在長瓜上鑿孔穿上橫條,作為晾曬農作物的支架。建國前,貧苦農民多住在狹小的茅屋裡,用竹篾或蘆葦編成大排,圍在四周的柱子外邊,也有夯土為牆的。屋頂蓋茅草,四壁少開窗戶。建國後,茅屋已逐漸被淘汰。  仡佬族建房擇吉日。過去,貧苦農民多住茅房,有的甚至住「塌塌房」或「千腳棚」。「千腳棚」呈三角形,房檐接地,用樹枝架撐為屋架,頂上蓋茅草。「塌塌房」用短小的樹枝編為「牆壁」,有低矮的屋檐。這二種房,屋內狹窄黑暗。有錢人家的房屋用大木柱和厚木板建造,房頂蓋瓦,屋內的壁板塗上油漆,寬敞明亮。建國後,雖然仍有部分人住茅屋,但房屋建得比過去高大,一般是三開間一棟,高約七米。富者以石砌基礎,立木為柱,圍以木板,上面蓋瓦。人畜分居,每家都在房屋旁建一間小木屋,分為上下二層,上層養羊或雞、鴨,下層關牛、馬或豬,也有的用作雜物房。  房舍配置  歷史上,廣西各族住房的布局、配置,神龕與火塘的方位等,受到傳統習俗的規定和制約。  壯族家庭中的神龕設在堂屋隔牆中間高約三米多的地方。隔牆位於房屋的中線處,或是距大門五分之三的地方,有的用木板相隔。神龕上供天地君親師財帛灶君等神位,神龕下面是一張高腿方桌,方桌兩側置兩把椅子,是為家長和客人的坐椅。婦女和兒童,尤其是兒媳婦,過去是不能坐家長和客人專座的。堂屋兩邊是卧室與客房。入中門,後面是廚房與卧室。一般說來,男客是不能進中門的。60年代後,有相當一部分人家已不再設置神龕,堂屋的正牆多貼字畫,掛年曆、掛鐘等。各地壯族住宅的布局與房舍配置不完全相同。龍勝龍脊一帶的壯族,堂屋是煮食、吃飯、祭祀及進行社交活動的地方,神龕、爐灶、火塘均設置於此。神龕後面是家公房,家公房的兩側分別為家婆房與媳婦房。家婆房有一側門與家公房相通。兒子房在堂屋右側,女兒房在大門右角的樓梯旁,而客房位於大門左角突出處。天峨白定壯族的神龕與火塘也設置在堂屋,但神龕後面為子女房,父母房在左后角。上思壯族神龕仍留在堂屋中,但廚房已搬到正房之外,神龕後面的房間是父母及小孩住。堂屋兩邊的卧室,長子婚後一般住在左前房,次子婚後住右前房,三子住左後房,四子住右後房。若家中兒子小,父母親亦可住左右後房。  壯族對大門的安置十分講究。一般習俗認為,大門是一個家庭招財進寶的門戶,所以一般都開在正中,以便進財。但龍勝壯族則認為,大門開在正中,「開門見山,祖宗不安,人丁不旺」,而將大門開於左側。凌雲等縣的壯族住房大門一般要朝東開,但如果門前有向東的流水,大門就不能再向東開,否則認為全年生產得來的東西會象流水一樣流逝。同時,後門和前門不能開在一條直線上,否則認為財氣會從前門進,後門出,還會給家人帶來災難。家公、家婆的住房,在他們沒有死時是不可變動的,只有待他們死後,子媳才能搬進去住。來客若為夫婦,須分住客房,不能同居,否則必須給主人家「掛紅」,輕者要用紅紙包錢送給主人,掛紅佈於床上,放鞭炮驅邪;重者則罰買肉殺雞,請師公做法事「去穢」。  漢族的神龕設在堂屋,迎賓、議事、祭祀均於此。按常規,左為大,右為小,堂屋左邊的房間是家長或長子的卧室,右邊為兒子或次子的卧室。  瑤族的房屋靠近大門的地方主要用於煮食、社交和祭祀。在距離大門五分之三的地方編竹為籬,將整棟房屋分為兩大部分,後為卧室。神龕設在堂屋。部分瑤族(盤瑤和山子瑤)的神龕設在堂屋左側的竹籬上。神龕下置一小桌,用以陳列香爐、燭台、祭品。卧室的多少因人口而定,神龕後面是家長的卧室,左右分別為子女兒媳卧房。大門居堂屋正中,兩側各開一小門,左為男人門,右為女人門,姑娘的卧室一般設在女人門的旁邊。在女人門旁設有一鋪床,供客人住宿。石磨、碓多設於堂屋的右前方,火灶置於堂屋左邊的前半部。金秀部分瑤族(茶山瑤)的神龕置於堂屋正中,與大門相對。一些富裕戶還用一個木架套在神龕四周,木架雕刻龍鳳,裝飾花紋,神龕後面及樓上為卧室,卧室之後是廚房,接人待客可在堂屋,亦可在廚房的火塘旁。  瑤族住房大門的朝向有一定規矩,金命朝北,木命朝南,土命朝西或朝南,火命朝東或朝南,水命向西或向西北,如因地勢、房屋建築面積的限制,也可折中行事。  苗族現在的房屋正中一間是堂屋,左邊一間做火塘,右邊一間分里、外兩個卧室,卧室的上方鋪木板為樓亦作卧室。也有的在堂屋香火壁後面圍個房間,用作家長的卧室,或是用作貯藏室。  ,  過去,苗族的屋內布局以火塘為中心,人們的起居、飲食、祭祖敬神,均在火塘旁。火塘用青石板砌成,再用椿木圍成正方形,然後在火塘周圍用質地堅硬的木板鋪「地樓」。「地樓」離地面約三十厘米,苗族稱之為「拉總」或「總站」,意為「床鋪」或「冷鋪」。平時,火塘總是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有的人家還用桐油油得明亮發光。儘管現在苗族大都製做了木架床,有的立了香火牌,晚上睡覺不再卧在火塘旁,借火取暖禦寒,但火塘邊仍是安靈設位祭祀祖先的地方,節日或喜慶日、忌日,均在此擺酒、肉、飯菜等供品,敬奉祖先。所以,到苗家作客,如未得到主人的邀請,不能在「地樓」火塘邊的凳子上坐。當主人邀請就坐時,必須到外面擦掉鞋子上的泥巴,然後再到火塘旁坐。晚上睡覺時,主人總是熱情地招呼客人「包拉總」(睡覺),安排客人睡在火塘旁的「地樓」上。此時客人千萬不能說是「睡地鋪」。苗家叫「睡地鋪」為「包大斗」,專指睡在地板上的牲畜。安排客人「包拉總」,意思是讓客人與祖先的神靈一樣在全家最好的地方,表示尊重客人。  侗族木樓多分為三間,二樓正中一間是堂屋,在堂屋的中軸線用木板隔開作中壁,設神龕於壁上,兩廂為卧室,內間是火爐堂。火爐堂正中設火塘,置三腳架煮食物;或於一端砌灶。全家大小多在火塘就餐,冬天則在此休息取暖,男女青年「行歌坐夜」也在火塘旁。外間一般是長廊,設有長凳給人休息及給婦女紡紗、刺繡、做針線活。另一端是客房。二樓一般是父母與兄嫂居住,未婚子女則住三樓。姑娘的卧房也是織布房。四樓多為倉庫,存放糧食。  仫佬族房屋一般內分六室,正中一間分為二室,前為正廳,後為後堂,左右兩間共有四間房。正房廳堂內,在正面牆壁的上半部用木板做成長方形的神龕,兩邊貼對聯,中間貼香火榜,神龕下的壁上懸掛鏡屏,張貼年畫等,在神龕的下方,放有一張方桌,兩旁各放一張長條凳。廳堂左側或右側挖地砌一地爐,燒煤煮飯菜。後堂用來堆放雜物,或作青年婦女休息與做針線、紡織之場所。正房兩側為卧室,左前屋為老人卧室,後屋為青年人卧室。右前屋也有用作關養牲畜,或是於大門外的圍牆邊建牛欄。前有院子,後有菜園。  毛南族房屋中為堂屋,堂屋架設板壁,用木板鑲花邊為小閣,是為神龕。神龕中間多用整張紅紙寫「天地君親師位」,或「天地民親師位」,或「天地國親師位」,兩側一般寫「守龕童子,護宅郎君」。兩邊多用紅紙寫閣聯:「心香一炷沖牛斗,手澤千年寄子孫」,橫額為「天賜純嘏」。閣台上擺有香爐,閣台下放一張八仙桌,左右兩邊分別是兩張長條凳或太師椅,供客人就坐。堂屋左邊是灶房,右邊放石磨、圍籮等。堂屋後面是父母的卧室,大門兩側是子女或客人的卧室。有的還在卧室上鋪樓,存放糧食,也有的是在房前一側建糧倉。堂屋內有專用於供奉祖先的靈台,有的設在堂屋左邊靠近火塘的地方,有的設在吃飯的地方。靈台是一張四方桌,上面擺有祖宗的牌位、香爐、茶壺、茶杯等。在爐台旁靠牆的地方,有的還用紅紙寫上「灶王之位」。在靠近正房大門左邊的柱子上設財神位,用紅紙寫「本坊下界廖尹二氏神位」,兩邊貼對聯:「日進千鄉寶,時找萬里財」等。  隆林彝族的房屋多人畜分居,住房周圍建關養牲畜的小舍。那坡彝族的房屋,地層主要是關養牲畜,左前廂養豬,左後廂養馬,中間養牛,右前廂放石碓。二樓住人。左右兩間鋪設竹樓,用來放置糧食、飼料及晾曬辣椒,但互不相通。有的人家還在竹樓上放一副質地和式樣都很好的棺木,這是全家晚輩對長輩孝敬的表示。堂屋設神位,神位的牆上有的貼對聯,有的只貼幾張棕樹葉和紅紙條。貼棕樹葉和紅紙等事必須由男主人或長子來做,婦女不能參與。堂屋的左右兩邊分別為卧室與廚房。  水族房屋的堂屋設在正中一間,左右兩側,一邊為廚房,一邊是子女卧室和客房。堂屋設神位,兩側各放一條長凳,稱「春凳」。神位後面是家長的卧室。卧室上均鋪板為樓,用以存放穀物、飼料。  仡佬族的堂屋不住人,也不放置雜物。神台設在堂屋的中牆上,用隔板搭成。神台下是灶神的台位,財神的台位在祖公牌右方的水平位置上。神台上放有香爐與香桶。神台的左邊或右邊,一般是安置石磨的地方。另一間為卧室與廚房。比較富裕的人家將廚房與卧室分開,將作卧室的房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公婆住房,另一部分是兒媳住房,在房屋的兩側開一小門,以便出入。    第二章 飲 食    第一節 飲食品類  主  食  廣西各民族以大米或玉米為主食,食品的做法和種類豐富多彩,具有民族風味和地方特色。  壯族多以大米為主食,雜以玉米、紅薯等;在山區及缺水的平壩,則以玉米等為主食,間食大米。建國前,貧苦農民一天三餐吃粥,多以玉米、木薯、喬麥磨成粉混合煮粥,搭配紅薯、芋頭而吃,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大米乾飯。中等之家多為兩稀一干。即早、中餐吃大米或玉米粥,配以紅薯、芋頭等;晚上吃大米乾飯。只有富裕戶才能稀干悉便。現在大多數地區的壯族都能吃上乾飯。80年代以後,隨著生產的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主食中的玉米、紅薯、木薯等消費量正在逐漸減少,除部分山區外,大部分地區基本上以大米為主食,但早餐仍多吃粥。大新、扶綏等地過去有吃餿粥的習慣,人們為趕早工,常備隔夜粥,待第二天早上吃。建國後,此俗漸失。靖西等地的壯族,每到夏天,人們都喜歡吃艾草粥。艾草清香味微苦,具有溫氣血、祛寒濕、增進食慾的功能。將鮮嫩的艾葉洗凈放入鍋中與大米一塊煮粥,老幼皆宜。有的地方還愛吃肉末粥。待粥熬熟時,在粥中加肉末、精鹽、蔥、姜等,趁熱食,清甜微辣,冬日吃它,可以驅寒。山區多吃玉米粥。將玉米磨成粉,待水沸後,一邊將玉米粉均勻地撒下鍋里,一邊用一根木棍不停地攪拌,煮成糊狀即可。也有將玉米磨碎為小顆粒,去皮後煮成粥或飯的。東蘭等地的壯族種植墨米,因其顏色黑如墨而得名,用其熬粥煮飯,有健身活力之功效。在百色、河池兩地區,人們還愛吃南瓜飯。將一個老南瓜切開頂部作蓋,挖掉中間的瓜子、瓜瓤,將泡漲淘洗乾淨的糯米、臘肉等放入瓜中,適量加水拌勻,蓋上瓜蓋。將南瓜放於灶上,用文火將瓜皮燒到焦黃,再用炭燼火灰圍住南瓜四周,使之熟透,便可將瓜剖開而吃,風味別具一格。或將收回貯存數月的老黃南瓜削皮,取出瓜子、瓜瓤,然後切成小片,放於鍋內加水將南瓜片煮爛,搗為南瓜泥,再將糯玉米粉撒下去攪勻,用文火煮熟,其味清甜。有的壯族愛吃竹筒燜飯,砍青竹一節,兩頭的節留住,在一頭鑿個口,將肉、油、水、鹽和淘凈的糯米等裝入竹筒,封好之後用文火燒熟,風味極佳。居住在山區的壯族還將剛灌漿的玉米粒磨成漿,用玉米棒葉包成扁平的三角形狀或扁平的長方形狀,蒸熟後,色黃而味甜,新鮮可口。  糯米糍粑是壯族過節必備的食品,也是漢、瑤、苗、侗等族喜愛的食物。桂北地區,將優質大糯浸泡後蒸熟,倒入木槽或石臼中,用木杵春成泥狀,再用手捏成茶杯大小的扁平圓塊,即為糍粑。趁熱吃,柔軟可口。如夾些芝麻、白糖為餡,其味更佳。留冷後堅韌,吃時可油炸、油煎、水煮或火烤,使之膨脹柔軟,清香誘人。用作送禮的大糍粑,每個用米數斤,直徑尺余,面上打上紅色花紋,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清明時節,人們還將鮮嫩的野生艾草摘回洗凈舂爛,加入糯米粉搓勻,以芝麻、紅糖為餡。蒸熟,味道別緻,是時鮮上品。配黑白圖片:壯族包的各式粽子。(摘自《壯族》畫冊)  粽子是壯族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食品,也是親屬間互相贈送的禮品。粽子大者數斤,小者幾兩,有三角粽、枕頭粽、牛角粽、羊角粽、涼粽、肉粽等。先將粽葉用沸水燙軟、洗凈,然後將浸泡過的糯米用棕葉包成所需的形狀,用稻稈或龍鬚草綁好後煮熟即成。將精選的五花肉切成長條,加上三花酒、五香粉、精鹽等佐料,再放些綠豆、板栗,包在中間作餡,便成為美味可口的肉粽。將糯米用鹼水浸泡後做出的涼粽,淡黃透明,沾上蜂蜜或黃糖汁等來吃,味甜而清涼,是端午節的精美食品。上思等地壯族還有每家過春節包一隻主棕的習俗,全家有多少個人,主粽就放多少斤米,以五花肉為餡,上桌時每人只吃一兩片就飽了。一隻粽就夠一家人食用,以示全家團圓美滿。廣西各民族都有做粽子的習俗。  五色飯是壯、瑤、侗、仫佬、毛南、彝及部分漢族群眾普遍愛好的一種特有食品。每年農曆三月三、四月八和清明節,壯族家家戶戶都做五色飯。用紅藍草、黃花、楓葉、紫蕃藤的根莖或葉花泡煮或搗爛擠壓,取其汁水,將上等糯米分別染成紅、黃、藍、紫四色,加上糯米本色為白,放入多格蒸籠蒸熟即成五色飯。其色彩斑斕,質地柔軟,味香襲人。  生菜包飯是壯族三月三與四月八的特有吃法。將雞蛋、蒜苗、蔥、姜、鹽等與煮熟的飯一起放油炒香,放於一張洗凈的生菜葉中,再夾一些酸菜、筍與佳肴,包好即可食用,風味獨具。  煨紅薯的吃法別有風味。在收穫紅薯的季節,在地里壘土做窯,將窯洞燒得通紅後,把紅薯放入窯里,再將窯踩倒,用燒紅的泥土覆蓋紅薯,半小時後將泥撥開,煨熟的紅薯一個個皮黃香甜。這是壯、瑤族野外常用的野炊法。  漢族大多以大米為主食,輔以紅薯、木薯、大薯、芋頭,在邊遠山區則以玉米為主食。建國前,貧者一天三餐皆食粥,間或吃些雜糧飯;富者早餐吃米粉、麵條,中餐、晚餐吃乾飯。建國後,大多數家庭都解決了吃飯問題,一般為一粥兩飯,一些家庭早餐吃米粉、包子、麵條。  陸川、憑祥等地的漢族(客家人)喜歡吃撈水飯。比平時煮飯多放些水,將水煮沸,待米成飯時,將飯用竹篾織的飯撈撈起盛於缽中待食,撈不盡的飯留於鍋中加火熬成粥。合浦等地的漢族愛吃魚生粥與及第粥。魚生粥是將斑魚切成薄片,佐以姜、酒、醋、糖等配料,放入煮開的粥中,即可食。吃時放些古月粉、味精、蔥,其味更為鮮甜。及第粥是將豬肝、瘦肉、粉腸佐以姜、鹽、蒜等調味料,放入煮開的粥中煮二分鐘即食,其味香甜,脆爽。  年糕與粉利是漢族過春節的食品。年糕多在春節前製作,取「年年高升」之意。將洗凈燙軟的芭蕉葉鋪在蒸籠底及四周,再把糯米粉與紅糖姜水伴勻裝入蒸籠中,蒸熟後趁熱吃,柔軟香甜。留冷後堅韌,吃時可火烤、油煎、油炸。粉利也在春節前製作,取其「大吉大利」之意。將浸泡過的粘米磨成米漿,經過煮漿、搓粉,蒸熟後做成一節節直徑約一寸、長約三寸的粉條。吃時可切成薄片條,與瘦肉、大蒜、菜花、芹菜等共炒;要吃甜的,則放入糖水中煮沸,其味香甜。  米餅也是漢族過春節的食品。將炒香的糯米舂成細粉,用白紙或布墊地,鋪米粉於其上,讓米粉回潮後,拌以白糖、芝麻等調勻,再用雕刻有花紋圖案的木模壓製成一個個直徑約三厘米、厚約一厘米的小餅,用蒸籠蒸熟,再用竹搭烤乾,潔白柔韌,甘甜爽口。昭平等縣還以薏米製作米餅,其味更佳,不僅有營養價值,且能治病。  瑤族以玉米、稻米為主食。稻穀有水稻與旱谷之分。居住在山區的瑤族多吃旱穀米。建國前,一日三餐為粥。因糧食不足,常將木薯粉、飯豆、黑豆、瓜、蔬菜等放入鍋中與玉米及大米同煮。百色等地的瑤族還將蔬菜切碎,與玉米粉搓和作粑粑吃。遇上荒年,則採集蕨根、芭蕉心,取其澱粉充饑。不少地區以野菜、竹筍等為度荒的主要食物。建國後,大多數地區的瑤族豐年都能吃上了乾飯,以玉米摻雜大米、紅薯等煮食。平時天亮出工前吃一餐,天黑後收工回來吃一餐,中午則以芭蕉葉或竹篾籮裝飯到田間食用。80年代,多數人家採用鋁飯盒裝飯到田間。  瑤族過春節有做粽子、打糍粑的習俗,但因缺少糯米,居住在山區的瑤族除用糯米外,還用玉米、高粱、蕎麥等做糍粑。  恭城瑤族有二月初一吃「安心粑」的習俗。將入冬後腌制烤乾的豬、雞、鴨的腸、肝、心與香菇、木耳等剁碎,拌以五香粉作餡,包於糯米糍粑中,再放到蒸籠里蒸熟,祭祀祖先後,全家圍坐而食。吃了安心粑,意味著春節的探親訪友等娛樂活動已結束,從此安心搞生產,直到秋收五穀入倉。  苗族一般以大米、玉米為主食。融水、三江等地的苗族以大米、糯米為主;隆林苗族則以玉米為主食。建國前,一日三餐,富者以食大米為主;中等之家以大米、玉米、紅薯、芋頭相雜而食;貧戶則以雜糧與蕨根等植物的澱粉做粑粑充饑。建國後,以食大米、玉米為主,紅薯、芋頭等已成副食。隆林等地的苗族,常將玉米磨成粉,放到蒸籠里去蒸,待上汽後便倒出來洒水拌勻,然後再放入蒸籠中蒸熟,其質柔軟,味甜可口。融水、三江等地的苗族,用木質蒸籠(俗稱飯甑)蒸出來的糯飯,質軟乾爽。吃時將手洗凈,用手捏成飯糰,邊捏邊吃,不用碗筷,風味別緻。  苗族喜吃肉湯粥。用清水煮豬、雞、鴨等,待肉煮熟撈起來後,將糯米、青菜、薑末、蔥、鹽等先後放入鍋內,煮成肉粥,味甜鮮美,是宴席上不可少的食品。  醋泡飯是融水苗族等地苗族過節時的食品。將剛出飯甑的糯飯用手捏成團,放入自製的酸醋中浸泡而食,味香而易於消化。  建國前,侗族以糯米、大米為主食,富者一日三餐蒸糯米飯吃;中等之家糯米、粘米、紅薯、芋頭等雜配而食;貧戶多以紅薯、芋頭、糯米等混雜煮乾飯和粥吃。建國後,漸以大米為主食,一日三餐多吃乾飯。早上蒸一甑飯,足夠一日三餐之食。也有的地方有時早餐吃油茶,中餐吃米飯,晚餐吃油茶,夜餐復吃米飯。年節用煮雞、鴨的湯水煮糯米粥,熟後趁熱放些姜、蔥、薄荷等香料而食,既可禦寒,又開胃。  仫佬族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平時一干二稀,農忙時二干一稀,或三餐都吃乾飯。粥用大米摻玉米和大麥來煮。糯米種植很少,僅供節日時做粽子、糍粑、糯飯等用。有些節日要專做糯米食品來慶賀,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包大粽子,做狗舌糍粑和斗糍粑。仫佬族過春節時包的大粽子,每個都有好幾斤重,象個小枕頭。按傳統規矩,過春節時包的粽子,不管家裡多麼貧窮,都要留一二個到清明節掃墓時作祭祖用。狗舌糍粑即桐葉粽,因其扁長柔軟形似狗舌而得名。用浸泡過的糯米磨細後裝在一個布袋裡濾干,然後把燙軟、洗凈的桐葉放在手上,抹一層豬油,撒一層芝麻粉,放一層濾乾的糯米粉,再撒一層芝麻粉,最後把桐葉四周包捲起來,用禾稈綁好,放到沸水中煮熟。煮熟後撈起,打開葉子,油滑光亮的粽子上覆蓋著一層灰濛濛的芝麻粉,十分好看,吃起來鬆軟可口,味道鮮美。包狗舌糍粑時,根據各人喜歡的口味,在糯米粉中摻糖或鹽,風味各異。斗糍粑的做法與做壯族糍粑相同,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做,少則做三五十斤糯米,多則做三四百斤糯米,除食用外,還是走親訪友及送親必不可少的禮品。  毛南族山區以玉米為主食,平原地區以大米為主食,輔以紅薯、芋頭。建國前,一般人平時一日三餐,早上吃粥,中午吃南瓜、紅薯或芋頭,晚上吃乾飯或紅薯等。建國後,早上仍多吃粥,中午、晚上吃乾飯。在夏日,人們喜歡做「毛南飯」吃。將磨碎、舂得圓滑的玉米粒用清水燉熟,加入玉米粉、竹筍、豆角、南瓜,混合煮熟後,再將剛摘回的南瓜苗、南瓜花及適量的油、鹽、青椒、生薑末等,放入鍋中攪勻即成。吃入口中,有飯有菜,味道鮮美。  甜紅薯是毛南族喜吃的食品。秋季收紅薯時,選出飽滿個大、無傷痕的紅薯,放在太陽下暴晒,晚上留在露天讓露水浸打,經過二十至三十天,收回放在火灶邊或地窯里貯藏二十天後,便充分糖化。吃時,洗凈放在鍋里蒸或煮,紅薯皮上溢出一層飴糖,油亮發光,薯肉如膠汁狀,入口清甜,有如蜜餞,故名「甜紅薯」。  回族以大米和麵食為主食。喜吃蒸饃、烙餅、包子、餃子、湯麵、拌面等。逢年過節炸油香、饊子以及各種油炸食物。  京族以大米為主食。建國前,由於生活貧困,一般人都以玉米、紅薯、芋頭等雜糧,混雜著少量大米煮粥為主食,只有漁汛、農忙時才吃乾飯。建國後,一日三餐多吃大米乾飯,逢年過節喜歡吃糯米飯與糯米糖粥。  「風吹 」是京族男女愛吃的傳統食品。將粳米浸泡後磨成米漿,盛於直徑約70厘米的圓托盤中蒸熟,再撤上炒香的芝麻,取出晾乾後,放在炭火上烘香烤脆即成。吃起來香脆爽口,既可作出海打漁時的乾糧,也可作小吃。  彝族以玉米為主食,一日三餐都吃乾的。將磨好篩過的玉米粉拌水蒸二次,使其上、下均勻,乾濕一樣,早上一次蒸好後分三餐吃。枕頭粑是彝族過春節時做的傳統食品,將浸泡過的糯米蒸熟,放在石臼中用木杵舂爛如泥,做成長一尺、寬三寸、高四寸的枕頭狀,放入大瓦缸的清水中浸泡,吃時撈起切成薄片,放入煮沸的甜酒鍋中,味道十分甜美。  清中葉以前,水族以糯米為主食,此後粘稻種植逐漸推廣,大米變成主食。做飯多用木甑,少數地區也用鼎鍋燜飯。  仡佬族的食物,山區以玉米為主,平原地區以大米為主。仡佬族喜將玉米做成「玉米乾飯」。先將玉米磨成細粉,篩去皮,在簸箕里用水淘勻,放進蒸籠去蒸。冒汽後,取出用水淘過,再放到蒸籠里蒸熟,鬆軟且香。混合飯是玉米飯的另一種做法,先將大米煮熟,玉米粉也蒸過,各對半,或多少不定,將二者撈勻,放少量水,再蒸十至十五分鐘。即可吃。混合飯質地鬆軟,味香撲鼻,是過小節和招待客人的佳食。  副  食  廣西各民族的副食花色品種豐富,做工細,富於民族特色與地方特色。  嶺南四季炎熱,園圃冬夏常青,人們終年都可以吃到鮮靈嫩脆的蔬菜。壯族的副食,菜類有芥菜、包菜、生菜、苦馬菜、空心菜、大白菜、小白菜、菠菜、茄子、黃花菜、韭菜、蘿蔔、蔥、蒜、辣椒、番茄等;瓜豆類有南瓜、絲瓜、節瓜、冬瓜、黃瓜、苦瓜、木瓜、黃豆、豌豆、扁豆、飯豆、四季豆、綠豆、豆角等;肉類主要有豬、牛、羊、狗、蛇、雞、鴨、鵝、魚等;油類有花生油、菜籽油、茶油、芝麻油、火麻油等;菜肴的烹調過去很簡單,多是先將水燒沸,再用手將洗凈的蔬菜摘斷放入水中煮熟,少加鹽、油即食。貧苦之家,多以米湯代油放入菜中,或是將黃豆,或將火麻籽,或將南瓜籽舂成粉拌菜煮,另做鹽碟,吃時挾菜蘸鹽而食。近、現代,特別是建國後,菜的烹調方法增多,烹、燜、燉、煎、炒、涼拌等方法都有。人們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等放入鍋中,只炒到七八成熟,即拿出鍋,以防維生素在高溫中遭受破壞,吃起來清脆爽口。桂西北、桂北等地冬天還有吃火鍋的習慣,將鮮嫩的豬肉、魚肉、雞肉等洗凈後切成小薄片,拌以鹽、酒、姜、醬油等配料,各裝入盤中,待鍋中的水燒沸後,將部分肉片、雞片、魚片及蔬菜陸續放入鍋中,邊煮邊吃,其味清甜鮮嫩。  白斬雞是壯、漢、侗等民族最喜愛的節日食品與宴客佳肴。將閹雞和未下過蛋的雌雞(俗稱項雞)殺好,掏出內臟,腹腔內抹鹽,放一團姜(以沙姜最好),放入白水中煮到九成熟(骨中略帶血絲)撈起,切塊,蘸以姜、蒜、蔥、香菜、醬油、鹽、香油等調成的佐料,鮮美嫩脆。  煨鴨是環江等地壯族一種特有的烹調方法。將鴨敲死或放入水中溺死,不拔毛,取出內臟後,將姜、鹽、酒、醬油、五香粉等佐料塞入腹腔,再用線縫合,然後用爛泥塗抹在鴨毛上,做成個泥球狀,埋入燒紅的炭火或火灰中煨熟,拿出來將泥與毛一齊拔下,即可破開食,其味香脆誘人。  桂西一帶的壯族有養「年豬」的習慣。除夕前幾天,各家各戶紛紛殺年豬,除留夠過年吃外,其餘全部用做臘肉。將豬肉切成二寸多厚、一尺多長的長條,拌以鹽、酒等腌好後,用小繩索穿綁掛晾,滴干水後,掛到火灶上,讓火煙熏烤。如能用生甘蔗渣或椿樹枝葉燒火熏烤,不僅顏色晶黃透亮,而且氣味芳香。吃時將臘肉放到熱水中洗凈,整條放在飯面,蒸熟後切成薄片排在碟子里,其味奇香。  釀豬血腸,又稱灌「龍棒」,是壯、毛南等族的一種特有吃法。將剛流出豬體的豬血與煮熟的糯米飯、生蔥、五香粉等拌勻,然後灌入洗凈的豬腸中,再放到熱水中,一邊煮,一邊用針在釀好的豬血腸上扎孔,不使其破裂,半小時後煮熟即可撈起食用。  烤全豬是壯、漢、瑤、毛南等族的拿手好菜。一般選用肥嫩的小豬,尤以巴馬、環江、上思等地的香豬為上品。這種豬一般只長到五六十斤,烤全豬一般只用十五、六斤的小豬,肉質細嫩,不長肥膘,將其殺好去內臟後,在肉皮上塗一些佐料,用鐵條整個穿起,架在炭火上慢慢地轉動烘烤。待豬皮焦黃,豬肉熟透時,便將整個豬上席。主客用餐刀切割,各取所需,其肉肥而不膩,香氣四溢,是招待貴賓的佳肴。  豆腐圓也是壯、漢、毛南等族節日的食品與待客的名菜。將鮮嫩的水豆腐放入盆中抓爛如泥。濾干水,放於掌心壓為薄片,將豬肉、蝦、花生、蒜、蔥、鹽、木耳、五香粉等剁溶為餡,包好後放於鍋中煎。或放入油鍋中炸,待表皮呈黃褐色時起鍋,吃時加水、醬油等燜熟,或在打邊爐時放在鍋里煮,既可送飯,又能充饑,味道極美。  雞雜酒是壯族的特製酒肴,把煮熟的雞腸、雞肝、雞心剪碎,分放在杯里,斟上酒即成,喝這種酒要一飲而盡,留存在嘴裡的雞雜再慢慢咀嚼,既解酒,又鮮美好吃。  釀苦瓜是壯、漢族待客菜肴。將苦瓜一節節斜切為二寸長,掏盡瓜瓤,將蔥、豬肉、花生等剁爛如泥,與糯米飯、鹽、五香粉等拌勻作餡,放入鍋蒸熟,其味清新鮮美。除此之外,還有釀辣椒、釀茄子、釀南瓜花、釀竹筍等。  油魚與沒六魚風味獨特。油魚僅產自巴馬瑤族自治縣的一眼泉水中,二指寬,幾兩重;沒六魚產出於平果縣沒六魚洞,該洞連通地下河,其中通道的一些地方比較狹小,超過六市斤的魚,體大出不來,故名「沒六魚」。這兩種魚的產量都不高,其特點是煎時都不用油,加工洗凈放於鍋中煎,魚體便慢慢滲出油來,用自身的油煎它自己,魚香四溢,故有「一家煎魚百家香」的美譽,其味清香甜美。  馬山等地的壯族喜吃骨丸。將帶少量肉的豬骨或羊骨用斧頭或鐵鎚砸碎,加姜、蔥、鹽、醬油、五香粉等捏成手指大的骨丸,或煮或炸,既脆又香,對正在長身體的兒童尤有好處。與此齊名的還有羊丸、魚丸、肉丸等。  壯族喜歡吃蛇,吃法很多,風味也各異,其中清燉「龍虎鳳」是民間常見的吃法。將蛇剝皮後,砍成一段段,每段一尺左右,然後把肉從骨上剝下,切成薄片,與切好的雞肉、貓肉一起用姜、酒、鹽等拌勻清燉吃,其肉鮮甜。一餐蛇宴,可以起到嘗新、補身、治病之多種作用,非貴賓難有此口福。  磨芋豆腐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佳肴。將磨芋的根莖挖回,去皮洗凈,切碎磨為漿,放在盤裡凝結成塊,取石灰水或燒稻稈取鹼水,與磨芋漿塊一起放於鍋中發酵,結為晶體,再取出放在清水中浸泡,即成磨芋豆腐。吃時切成小薄片,拌以辣椒、西紅柿、大蒜、生薑等炒食,富於營養,據稱可以防癌,是壯、毛南等族喜吃的佳肴。 漢族做菜講究烹調方法,追求菜肴的色、香、味及營養價值。炒油菜是日常及宴客時必不可少的名菜。將鮮嫩的蔬菜洗凈後頭尾擺齊,放油用爆火炒至八成拿起,青翠鮮嫩。  扣肉是漢族春節食品與待客的菜肴。選用五花豬肉,先燉熟,在豬皮上刺上密密的小孔,擦上精鹽,放入油鍋中炸至黃褐色,撈起泡軟,切成五寸長、半指厚,用蔥白、蒜頭、檸檬、五香粉、腐乳、醬油、酒、白糖等調配的佐料塗抹,夾以油炸過的荔浦芋裝入碗中,放於蒸籠中蒸熟,便為扣肉,若配些酸菜墊底,則鮮香而不膩。    狗肉亦稱「地羊肉」或「香肉」,是漢族喜愛的佳肴,民間諺語說:「不食狗肉,不知天下美味。」狗肉的吃法很多,可以紅燒、紅扣、清燉、白切、打邊爐等,其中以打邊爐吃狗肉最有風味。將帶皮狗肉切為一斤半左右的大塊,拌水、姜、酒、桔皮、八角等配料煮到八成熟,撈起放到油鍋中爆過,使皮焦黃,加醬油、酒、腐乳等燜熟,讓味入肉中,再重新放入原湯中燉到皮軟熟,切為小塊配以水豆腐、蔬菜、蒜等,香氣四溢,邊煮邊吃。隆冬季節吃之,既可禦寒,又能補身。  紙包雞是漢族有名佳肴,最早出於梧州,相傳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選用肥嫩的三黃雞(未生蛋的雌雞),殺後除去頭腳,切成一寸寬、三寸長的肉塊,用醬油、酒、蔥白、胡椒粉、味精、白糖、五香粉、香麻油等腌透,然後用玉扣紙將雞塊和一兩片香菇、一條香蔥頭一同包好,放入將沸的花生油鍋中炸,待紙包雞浮起時即可上碟,打開包紙,雞肉鮮嫩,香味撲鼻,吃起來滑而不膩。  玉林牛肉巴是漢族下酒的名菜。牛肉巴也叫「牛羓」,是用上等的新鮮黃牛肉經腌烤製成。吃時先將牛肉巴放入油鍋中烹炸,然後配以甘草、八角、草果、陳皮、姜、蒜、糖、鹽、醋、檸檬、醬油等佐料汁燜透,色如咖啡,鮮明透亮,鮮美爽口,韌而不堅,越嚼越有味道。  蛋卷是漢族宴客的佳肴。蛋卷,又叫春卷。將雞蛋打溶,放於鍋中煎成蛋皮,將豬肉、花生仁、蔥、鹽等剁碎為餡,用蛋皮卷包成一尺長的圓條,放在蒸籠中蒸熟。吃時拿出來切成薄片,香甜嫩滑。  釀田螺是漢族筵席上的名菜。將田螺放在清水中養一二日,讓其吐盡泥漿,然後取出敲掉尾端部分,將螺肉挑出,去掉肚、腸,用鹽水洗凈螺殼與螺肉,將螺肉與半肥瘦的豬肉、蔥、蒜等剁爛如泥,拌上鹽、味精等佐料,塞入螺殼中為餡,在鍋中放油用猛火略炒後加水燜熟,吸食螺餡,味清香鮮美。瑤族種植的菜類有芥菜、白菜、蘿蔔、番茄、南瓜苗、辣椒、茄子等;野菜類有野苦麻菜、野蔥、野芹菜、飛機菜、竹筍、香菇、木耳等;瓜豆類有南瓜、黃瓜、冬瓜、豆角、黃豆、飯豆等;肉類主要有豬肉、雞肉,次為牛肉、羊肉,以及野豬、山鼠、竹鼠、松鼠、鳥、黃麂、穿山甲、山雞、山青蛙肉等;油類有豬油、茶油、火麻油、向日葵籽油等。  建國前,瑤族過著游耕生活,較少種菜,多吃竹筍、蕈子和野菜。建國後,實現定居,每戶都有一小塊菜圃,種些蔬菜;或是在玉米、黃豆地中間種南瓜、黃瓜等,以解決吃菜問題。不足部分則以野菜補充,或到山外圩場購買一部分。除獸肉外,一般肉食多是過年、過節或待客時吃,平時很少吃。80年代以後,農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肉食的比例逐漸增加。過去菜肴的烹調方法簡單,以煮食為主,兼或炒食,不論蔬菜或肉,放點水和鹽油,煮熟或炒熟即可。由於缺鹽少油,常以米湯代油煮菜,用辣椒代鹽作調味品。建國後,這種狀況有了根本的改變。葷菜的製作主要有火煙臘肉、酢肉、酢魚。  火麻豆腐菜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而又容易做的便菜。將火麻籽搗碎除渣,與磨好的黃豆漿一塊煮,沸開後將蔬菜、南瓜苗、番茄等放下去煮熟,其味鮮美清香。都安、巴馬、大化等地瑤族常吃此菜,據稱可以長壽。  白漂肉是常用於待客和節日的食品。將半肥瘦的豬肉切為一市斤左右的長條,放於清水中煮熟,撈起後切為三四指大的肉片,蘸辣椒鹽水吃,肥而不膩。  羊骨圓是都安、大化、巴馬等地瑤族的名菜。宰羊時,將骨搗碎如骨漿,然後拌上玉米粉、芭蕉根,搓成一個個小圓球,用油炸,香酥脆甜,或放入鍋中煮熟,清甜可口。都安、大化、巴馬等地瑤族宰羊必做此菜。  吃「肉山」,是金秀瑤族為小孩做「三朝」時招待客人的特有吃法。肉山一般由九層菜肴組成,最底一層由竹筍、香菇、青菜、豬腸、豬肉等組成;第二、第四層是瘦肉、豬肝、豬肚等,每塊都有一巴掌大;第三層是肥肉片,大小與第二層同;第五層也是肥肉片;頂層肉用一塊約二斤多重的肥肉蓋住,整座「肉山」裝在一個大簸箕里,約有二三十斤重。前來賀喜的客人,圍著「肉山」團團坐下,吃時各取所需。  山鼠肉是瑤族特有的佳肴。將加工處理烘乾後的山鼠砍為小塊,加酒、姜、白糖、蒜、鹽等,用油炒熟,香脆爽口,很有嚼頭,一般作招待貴客用。  蜂蛹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營養佳肴。將馬蜂、地雷蜂等野蜂的蛹略加清水、鹽和酒煮沸,待水干後,用油炒香,鮮美爽口。  山青蛙肉是瑤區有名的野味。將山青蛙加工洗凈,去掉內臟,砍成小塊,用鹽、酒、姜、蒜等略腌片刻,放在鍋中炒煮,味美鮮甜。  苗族種植的菜類有芥菜、白菜、青菜、蘿蔔等;瓜豆類有冬瓜、黃瓜、南瓜、水瓜、茄子、黃豆、飯豆、豆角、辣椒等,尤其喜吃辣椒。野菜類有蕨菜、竹筍、香菇等,肉類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鴨肉,及野獸肉和魚等;油類有豬油、菜油。  建國前,苗族缺鹽少油,常吃酸菜,或用大米煮成米湯為油,再將菜放入。建國後,食油與鹽的問題已解決,開始講究烹調,但舊習亦未徹底改變。此外,各地還喜作豆豉、豆腐等。葷菜的加工保存,主要有熏臘肉、腌肉、香腸、乾魚等,但不常食。雞、鴨宰殺後,多用火將毛燒掉。  霉豆腐是苗、彝等民族中特有的名菜。將干豆腐切成塊,放於竹篩中,用樹葉覆蓋,待其發酵後用酒、生薑、辣椒拌勻,放入壇中,二三個月後拿出來吃,辣甜可口。  辣椒骨是苗、彝等族喜愛的食物。將舂碎的豬骨與干辣椒粉、酒、生薑末、八角、花椒和鹽等拌勻,放進瓦壇密封腌制而成。可作佐膳的菜肴,又可作調味品,或當鹽碟,或放入水中煮辣椒骨湯,用以泡飯或作湯喝,其味香辣,冬日食之,渾身發熱。  白水菜是苗、侗族的家常菜。燒一鍋水。抓一把糯米放入鍋中,再扭斷芥菜放入鍋中同煮熟,食之風味別具。  羊癟湯是苗族的上乘佳肴之一。將新鮮的羊血、羊腸、羊肝、羊筋等煮熟後切碎,放在事先煮好的湯水中,然後破開羊膽,把膽汁慢慢滴入湯中,攪拌調勻,直到其色如天藍狀,一股濃香味自鍋中慢慢升騰時,食之入口,頓感口腔內濕潤清苦,精神為之一振,常食能避寒消暑,潤胃滋肝。  烤燒鯉魚是苗、侗等族秋收時節的野餐食品。苗、侗等族有稻田養魚之習俗,待稻穀成熟時,人們帶上鹽、辣椒、米酒去勞動,下田剪禾捉魚。中午在田頭生燃篝火,將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用樹枝夾住,或穿過魚嘴,放在火上烤熟,其味清香可口。  侗族普遍栽培蔬菜,品種繁多,主要有青菜、蘿蔔、白菜、油菜、韭菜、絲瓜、黃瓜、葫蘆瓜、辣椒、番茄等。肉類有豬、牛、雞、鴨、鵝、魚等。此外,還採集竹筍、蕨菜、香菇等作菜肴。  蔬菜的烹調,一般是先把水煮沸,再用手把菜扭斷,或是用剪刀剪斷,放入鍋中煮熟,然後再加辣椒、鹽等,即可食用。好吃牛肉、魚、辣與酸。酸是侗族的家常菜,平時進餐,招待貴賓,走親送禮,紅白宴席都少不了酸,故有「侗不離酸」之民諺。  「肉串」是侗族筵席上必備的食品。將煮熟的肉片、魚片用竹片串起來吃。60年代前逢紅白喜事才上肉串,每人前面一串,每串二塊豬肉,一塊草酸魚,既是份菜,也可帶回。現在凡筵席均上肉串,每串數片豬肉,一片酸魚,作禮物敬送。  魚是侗族最喜愛的菜肴,不論是家常便飯,還是請客送禮,祭祀祖宗,都離不開魚。侗家吃魚,除了煎、蒸、煮之外,最喜歡的就是腌酸魚。將鮮魚放入壇中腌制,時間越久越好。食時不再烹煮,其味酸香,是侗族待客的佳肴。婚宴、壽宴都少不了這道菜。  仫佬族的蔬菜品種主要有空心菜、芥蘭菜、芹菜、辣椒、蘿蔔、豆角、黃瓜、南瓜、黃豆,肉類主要有豬肉、雞肉、鴨肉、牛肉、魚等。烹調方法也較簡單,早、中餐不煮菜,多以酸菜、辣椒佐食。晚餐煮菜,也很簡便。除逢年過節或宴客做各式炒菜外,平常都是將各種菜放入一個鍋煮。肉類的煮法是把整塊豬肉或去掉內髒的雞鴨放入鍋中煮熟,然後取出切為小薄片,蘸辣椒鹽碟吃。  豆腐菜是仫佬族常吃的菜肴,先將黃豆舂成粉,或磨成漿。再放入清水內,加少許酸壇水,用力攪拌,然後放到鍋里與蔬菜一起煮熟,味道新鮮清甜。  毛南族多在玉米地裡間種白菜、青菜、南瓜、黃瓜、番茄、蘿蔔、豆角、辣椒等,不足則採集竹筍、蘑菇等野菜補充。肉食有豬、牛、雞、鴨肉等。平日每餐一菜,即使有數樣菜,也是放入一個鍋煮,配以必不可少的辣椒佐味。人們普遍喜吃酸辣食品,民諺說「吃不得辣椒,上不了高山」。還有「百味用酸」之說。  粉蒸肉是毛南族清明節和分龍節的食品。將五花豬肉切好,用鹽腌透,再將沙薑片與糯米放於鍋中炒熟,呈黃褐色時拿起,磨成粉,與五花肉拌勻,蒸熟即可食用,味香可口。  肉腸子與豬雜酒是毛南族特有食品。殺大豬時,把煮熟的豬肚、豬肝、豬脾、豬心等切成長條,用豬網油捲成圓長條,再用燙熟的黃花菜葉捆成節,放入鍋蒸成肉腸子,吃時橫斜切成薄片,蘸上鹽水,軟甜滑嫩,清香可口。將新鮮豬肝、豬腎切成小塊,各將一片豬肝、豬腎放於盛白酒的酒杯中浸泡片刻,然後將豬雜拿出放入口中,再將酒喝乾,酒醇肉香,十分好吃。  雞血糕的吃法很別緻,將香糯米鋪平於一個碟子中,殺雞時把雞血淋在香糯上,待血與香糯凝結成塊,在雞湯中煮熟即成「雞血糕」。吃時切成薄片,既軟又香。  毛南菜牛肉是打邊爐的特有菜肴。其肉一層瘦肉夾著一層肥肉,肉質脆嫩清甜,不膻不膩。切成薄片,拌以生薑、蒜、酒、番茄等,用來打邊爐,邊煮邊吃,如涮羊肉,味道格外鮮美。  鹽碟是毛南族吃飯、喝粥、吃肉菜和青菜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毛南族的鹽碟格外講究,除了鹽、醬油外,還配有許多香菜。吃雞肉時,除鹽、醬油外,還要有蔥、小薄荷、芫荽等。吃牛肉時,要有生薑、辣椒、番茄;吃狗肉時,要有辣椒、香油、馬蹄香、椿芽葉、檸檬葉、番茄、酸姜等。  回族的肉食多為牛、羊、雞、魚肉,忌食豬、馬、狗、騾和一切兇猛禽獸的肉。常吃的蔬菜有白菜、蘿蔔、茄子、黃瓜、韭菜等。  京族的肉食以魚、蝦為多。魚汁又稱鯰汁,即魚露,是京族喜愛的傳統食品。把在海上捕撈得的小魚洗凈後,裝在大瓦缸或木桶里,分層加鹽壓實,然後加蓋封好,腌至數月後,小魚逐漸溶解,分泌出一種紅色的溶液,經過濾後得出的魚汁如醬油狀,其味鮮美,香氣濃郁,是送飯的佳料。  [米壹]絲螺肉湯是京族喜愛的菜肴,將「[米壹]絲」(干米粉)與海螺肉、蟹肉伴煮為 絲螺肉湯,入口甘香,既嫩滑又爽口,風味獨特。  彝族的副食品一般以豆類、青菜、霉乾菜為主。喜吃牛肉、豬肉和蝦。烹調方法簡單,菜多為煲食,不炒。放鹽少放辣椒多,煮得很爛。  牛乾巴是彝族喜愛的菜肴。將新鮮牛肉切條,用鹽水洗凈後掛在火灶上烘乾,製成「牛乾巴」,吃時放進炭火中燒至散發香味後,再洗凈切成片,配以姜、酒、糖、蒜等炒吃,香脆而有嚼頭。  「迎祖菜」是彝族過重大節日時吃的一種特殊菜肴,用豆芽作底,河蝦鋪面,煎蛋、豆腐片作頂花蓋面。  水族常食的副食品有豆角、豌豆、南瓜、冬瓜、韭菜、辣椒、青菜、腌制過的酸菜和豬、牛、狗、雞、鴨、魚肉等,喜吃酸辣食。  酥蛋排骨是水族愛吃的菜肴。將雞蛋打爛攪勻,再與麵粉一起拌勻,然後將切好腌制過的排骨放到麵粉雞蛋漿里,裹上一層蛋麵漿,放入油鍋中炸至黃褐色,撈起後再倒入雞湯或肉湯中燉半小時,吃起來皮嫩肉軟,別有風味。豆腐圓也是水族的名菜。水族亦有吃火鍋的習俗,將火麻籽搗碎後與水煮汁,再用汁加水煮菜。  仡佬族地區盛產黃豆、飯豆、花豆、豌豆、南瓜、黃瓜、葫蘆瓜,以及白菜、芥菜、莧菜等;肉類有豬肉、羊肉、雞肉、鴨肉,還有山禽肉。除豬油外,還吃少量的香油、豆油。仡佬族十分愛吃辣椒,每天都少不了一鍋辣椒湯,此外還做辣椒粥、辣椒霉豆腐、辣椒豆豉與辣椒骨。  風味小食  廣西各民族各地區都有製作風味小食的習慣。舊志說,廣西人吃食較雜,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樹上生的,草里長的,不少東西均進入食譜。清代至民國年間,各種風味小食的用料和製作加工都比較講究,形成各自的傳統風味,受到群眾喜愛。有的風味小食為各民族所共有,有的則為某個民族所專有。建國後一段時期,由於原料及管理等原因,風味小食的生產被削弱。80年代又得到恢複發展。  蕉葉糍 壯、漢等族逢年過節喜歡吃的食品。將浸泡過的糯米磨為米漿,用布袋盛著,壓干水份,將洗凈燙軟的芭蕉葉剪成六寸左右的方塊,塗些生油,以防粘連,用蕉葉包裹米漿成長條形放入鍋中蒸二十分鐘即熟,名日蕉葉糍。要吃甜的,便將糖煮成濃漿,加適量豬油,倒入干米漿中搓勻,以白糖、芝麻、碎花生仁等為餡;如吃鹹的,則在千米漿中加少量鹽,或用甜皮包咸餡,吃起來除了有一般糍粑的風味外,還有蕉葉的清香。除民間做來食用、送禮外,現在廣西各地的旅遊飯店一般都有出售。  沙糕 壯族走親訪友時用來饋贈親友的禮品。將浸泡過的糯米、粘米按一定的比例炒熟,舂成粉,加紅糖粉與炒香的芝麻作佐料,用木模壓成一指厚、口杯大小的圓餅,兩邊都有花紋,其味香甜。  五色糕 壯族別有風味的糕點。將浸泡過的粘米磨成米漿,倒入五個盆中,分別調以紅、黃、綠、藍四色,加上米漿本色共五色,然後先將一種顏色的米漿舀入塗抹過油的鍍鋅鐵皮盤中,蒸熟後,在上面再加另一色的米漿,放入鍋中蒸熟,然後再加另一色米漿蒸熟,直到五層米漿全蒸熟為止。晾涼後,用刀切成方塊,每層各現一個顏色,味美色艷,為節日小食或送人佳品。  素米糕 壯、漢等族夏日常吃的食品。將浸泡過的粘米磨為米漿,然後調以過濾乾淨的石灰水攪拌,蒸熟冷卻後切成小方塊,拌以辣椒、米醋、蔥、蒜、番茄、鹽等,涼拌而食,別有風味。  馬蹄糕 壯、漢等族喜吃的糕點。馬蹄,又名荸薺,洗凈去皮,磨為水漿,經過濾沉澱後,將濃汁拌糖少許,舀入鍍鋅鐵盤中。入鍋蒸二十分鐘左右即熟,味道甘甜,清涼解熱。  芋頭糕 壯、漢等族秋季喜歡做的食品。將檳榔芋去皮,切為細丁,拌蔥、蒜,炒至半熟,然後將磨好的米漿舀入鐵盤中蒸熟,再將炒過的芋頭細丁舀在面上蒸,一層米漿一層芋頭,如此反覆加料蒸到三五層後。端起晾涼,用刀切成塊,即可吃。或加以油、鹽、醬、醋、辣椒、番茄等涼拌吃,味道更佳。  扁米包 壯、苗、侗族興吃扁米。那坡等縣壯族於秋收前將剛灌滿漿的大糯谷剪下,用文火烤至穀殼焦黃,舂穀去殼,將青綠的米粒舂成扁平形,加白糖拌勻,再用荷葉包好,放到石磨下壓一小時,即可取來吃。其色青翠,入口細嚼,軟硬適度。  陰米糖水 壯、漢等族春節期間常吃的小食。將浸泡好的大糯染上紅、黃、綠等色,蒸熟,取出曬至半干時,用石磨磨過,使其還原為原顆粒狀態,再晒乾。吃時先放於鍋中用猛火炒,待鍋冒煙時,再用文火將米粒炒爆為一顆顆松泡的米花,盛入沸開的薑糖水中,清甜可口,趁熱吃,可發熱禦寒。  糯米甜酒 壯、漢、侗、仫佬等族喜歡吃的食品,把蒸熟的糯米留至溫熱時,拌入適量酒餅,放到瓮中加蓋密封,待其發酵後,即可連水帶渣一塊盛出,或取水濾出生喝,或將甜酒放入薑糖水中煮沸,再打雞蛋下去,做成蛋酒吃,味甜而微有酒味。家有產婦,必做一兩瓮,以滋補身體。平常習慣什麼時候想吃什麼時候做。  涼粉 壯族夏天的傳統消暑小食。將涼粉果中的白色籽粒加工榨出液體,加熱冷卻後形成晶瑩透明的晶體,將熬過的紅糖水加入,搗碎晶體作涼拌吃,清涼甜爽。近年來,雖然冰淇淋、汽水之類的飲料已進入平常壯家,但涼粉仍是民間的傳統消暑小食。  馬蹄粉 壯、漢等族有名的小食。將馬蹄(荸薺)磨細、過濾、沉澱、晒乾後,加糖調勻,再用數倍沸滾的開水沖勻,清涼潤肺。夏日吃效果尤佳。  瓦煲飯 南寧、梧州等地的漢族廚師從廣東引進的小食。選用優質油粘米,嚴格按比例將米與水放在有名的合浦沙煲中,置半邊鍋於火上,半邊鍋於火外,不停轉動瓦煲,使每半邊鍋都在火上燒一定的時間,用猛火煮沸後,把鍋轉到無火之處,並將已炒好的菜肴或易蒸熟的肉、菜鋪在飯面,讓其自行焗熟。因煲內有一層釉,不吸水分,不跑飯氣,煮出的飯不爛、不硬、不生、不焦,軟度適中,飯熱菜香,味道極佳。 米粉 漢、壯、侗等族常見的小食。米粉可分為蒸粉與生榨粉兩種,其中以桂林榨粉最為著名。將米磨為米漿,煮到半生熟,然後搓揉,壓榨成圓條粉,放在水中煮熟,撈入碗內,面上鋪幾片鹵牛肉、叉燒、油炸酥黃豆、蔥、滷汁等,酥香鮮美。桂林馬肉米粉,將米粉在馬骨頭湯中燙熱,用粉勺將粉與湯帶入特別的小碗中,再將腌、臘過的馬肉鹵好切成薄片,鋪在粉面上,加入滷汁,其湯清嫩鮮美,香味格外誘人。吃馬肉米粉,不重在吃米粉,而重在吃馬肉,更重在喝馬肉湯。喝湯須趁熱,故要小碗盛。吃時另碟配有花生、辣椒、青菜等配料,味道更佳,為桂林有名小食。俗有「到桂林不吃馬肉粉,不算到桂林」之說。米粉質量以桂平縣羅秀鄉產的羅秀米粉最負盛名。用當地清澈晶瑩的山泉水做出的羅秀米粉,粉質柔軟,粉條勻稱,細膩爽口。經試驗,將曬好的米粉摺成一卷,用力向牆猛擲而不碎;一條幹粉絲能吊起一點八公斤重的鐵桶。  卷粉 南寧等地漢族的風味小吃。將鍍鋅鐵盤塗上一層薄油,舀米漿入內,鋪上薄薄一層,蒸熟後如一張薄紙,包上炒得半熟的韭菜、蛋皮絲、豬肉絲、冬筍絲、香菇絲,再放入鍋中蒸一次,吃時配以黃皮醬或蒜溶醬,味美鮮香。 粉餃 漢、壯等族有特色的小吃。將油粘米磨成米漿,蒸熟後加入適量薯粉(生粉),搓成粉團,然後用棍壓成薄片,剁豬肉、馬蹄、涼薯、蓮藕等,拌食鹽、小磨麻油、味精、五香粉等為餡,然後用粉皮包上餡心蒸熟即成,食時配以黃皮醬或海鮮醬,香滑爽口。  八寶飯 漢族著名小吃。將廣西產的優質香糯浸水濾干,蒸熟後倒在盆里,拌以適量的豬油、白糖,接著將一些蜜棗、杏仁、糖、蓮子、桂圓肉、青梅糖、桔餅、葡萄乾等乾果、蜜餞放入碗底,擺成花紋圖案,再將一些乾果、蜜餞拌入糯飯中,放於碗中壓緊,當中壓個窩狀,放上蓉餡,再蓋上糯飯,壓平重新置於蒸籠中蒸三四十分鐘,吃時將碗中的八寶飯覆扣在深碟中,澆上玫瑰色糖液調成的莧粉,飯軟味甜,香氣襲人。  薏米白果粥 漢族夏日常食的小吃。將薏米、白果去皮和心,拌以油粘米同煮,將熟時加糖,吃時甜中略帶苦澀味。  燜田螺 漢、壯等族喜愛吃燜田螺。春夏時,將田螺撿回放在清水裡養數日,讓其吐凈泥沙,然後將其外殼洗刷乾淨,用刀或剪將尾部尖端去掉一點,剝開螺蓋,以利油、鹽、配料入螺肉。煮時先用猛火將田螺炒一下,加少量油、鹽、酒、姜,以除腥味,再加水燜煮。起鍋前,將調好的油、鹽、蔥、蒜、紫蘇等佐料在鍋里炒一下,螺湯鮮美,螺肉爽脆。除鄉間吃燜田螺外,城鎮還有人燜田螺賣,愛吃田螺的人,可飽口腹。  雲片糕 柳州地區漢族的有名小吃。將大糯粉、花生油、蜜糖等拌以桂花、金桔等天然香料,經過精緻加工,做成片薄、均勻、質地柔軟的雲片糕。食之香甜可口。 茶泡 玉林地區漢族將優質石瓜(冬瓜的一種,形長堅實)或木瓜去皮與瓤後,根據需要,切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圓形瓜片,在瓜片上雕刻飛禽走獸、花卉、民俗風情、如意吉祥的圖案紋飾,配以白糖等多種佐料,經過浸泡、過礬、澆糖、消毒、晒乾等多道工序,放入盛好的熱茶中,浸泡數分鐘後吃,名曰「茶泡」。其味甜清香,飲後清心潤肺,心曠神怡。據《鬱林州志》記載,鬱林(今玉林)茶泡,宋代已有。每當女子出嫁,常以茶泡敬奉賓客,故又稱「新人茶」。 冰泉豆漿 梧州漢族的有名小吃。取梧州城東北側山下冰泉井的泉水浸泡優質黃豆,作生豆漿,將生豆漿下鍋,用文、猛火三滾三撤,然後加糖,起鍋後,放在熱水中慢慢燉後才吃。將加工後的豆漿斟入碗內,其質如脂似乳,用湯匙舀起讓其滴下,就如一串斷線的珍珠,入口瑩滑香甜,皓齒留香。80年代用冰泉豆漿濃縮而成的豆漿晶,極受各地旅遊者的歡迎。  打油茶 瑤、苗、侗等族有「打油茶」的習慣,尤其是侗族,筵賓待客,更是非吃油茶不可。打油茶頗有一套章程,先將糯米蒸熟晾晒乾,做成「陰米」,把陰米投入燒沸的茶油鍋內,炸成香甜爽脆的米花,再將黃豆、花生炸好,將瘦豬肉、豬腳、粉腸等煮熟,作為配料,然後抓一把粘米放進鍋里炒至焦黃,拌上茶葉再炒片刻,加水煮開,濾出茶葉渣,將米花、黃豆、花生、豬肝、瘦肉等配料加入茶水中,就成為色、香、味俱全的油茶了。慢慢品嘗,只覺茶香撲鼻,配料香酥可口。侗族吃油茶也有俗規。主人和客人圍坐在火塘邊,由主婦操作。第一碗油茶先敬給在場的長輩或貴賓,以示敬意。然後按坐序一碗碗遞給其他客人和本家人,同時還遞給一根筷子。人們接過茶碗後,暫將油茶放在自己跟前,待主婦請喝時,大家才一起執筷端碗,邊吃邊談。吃完第一碗油茶後,把茶碗遞給主婦或幫忙的人,筷子則自己拿著,主婦按眾人的坐序依次把碗擺在桌上,盛第二碗油茶。按照侗家「酒三茶四」的習俗,吃油茶每人一般至少要吃四碗。四碗之後,若不想再吃,就把筷子架在自己的茶碗上,以示飽嘗油茶,感謝主人的盛情款待。否則,主婦會不斷地給你盛上油茶,直到你把筷子架在碗上為止。  「米蜂籽」 毛南族盛夏人人喜愛的小吃。將浸泡過的大米或玉米磨為米漿,將米漿煮成米糊時,再把過濾的石灰水倒入鍋中與米糊攪拌、煮熟。趁勢將米糊舀入米篩中,米糊通過篩孔流入清水盆中即成,故稱「米蜂籽」。與青椒、番茄、醬、蒜、麻油等涼拌而食,清涼嫩滑。    第二節 飲食規矩  日常規矩  壯族平時進餐,一般都在火塘旁。建國前,人口多的家庭,男女不同桌吃飯;人口少的家庭,翁姑子媳同桌而坐,但座位有嚴格的規定。家公、家婆坐正坐,左右兩側為兒子和女兒的坐位,媳婦坐在公婆對面的下坐。剛娶進門的媳婦一般不能與家公和夫兄等同桌吃飯,只能挾些菜,端著飯碗到廚房裡吃。這習俗和新媳婦的害羞有關,也有封建思想的影響,一般經過二三年或生小孩後,方能與家公等同桌吃飯。龍勝龍脊一帶的壯族,吃飯時全家人圍在火塘周圍,家公坐正面主位的右邊,家婆坐正面主位的左邊。家婆的對面是媳婦位,家公的對面與右側為普通位。右側為兒子坐,對面是女兒坐,左側是放柴燒火之處,空著不坐。如有客人,則在普通位加坐,家公家婆在世時,兒媳是不能坐到家婆的正位上去的。建國後,除保留正坐給老人坐,以示敬老外,其他的規矩已逐漸消失。  平常進餐,一般都很注意禮節,尊敬老人,如必須等全家人到齊才能開飯。吃飯時,晚輩必須給長輩端碗裝飯,特別是兒媳婦,要主動裝飯。接遞飯碗時,必須用雙手,遞飯碗時,不能從別人面前遞過去,必須繞到老人後側,雙手恭敬呈上。壯族認為雞、鴨的肝、心營養豐富,尾部與胸脯肉多肥嫩,所以,吃雞、鴨時,必先挑肝、心、胸脯、尾部敬給老人。飯後,要給老人、客人送茶水或清水漱口。  建國前,漢族進餐規矩頗多,尤其是望族世家,多尊崇儒家禮教。坐次男女老幼尊卑有序。端碗持筷,須尊家訓。吃飯不許蹲在地上,挾菜不許多挾亂扒,不許用左手持筷,端碗不許用手托著碗底,必須分出拇指扣住碗口,吃飯不許嘴巴發出響聲,否則皆以為不敬。  瑤族平常進餐多是全家共桌而吃,實在不能按時回來吃飯的,必留一份飯菜。金秀部分瑤族(花藍瑤)的媳婦不能與家翁共席進餐,有一部分瑤族(盤瑤)的媳婦雖能與家翁共席,但只能站著或蹲著吃,不能坐著進餐。坐位一般無嚴格的規定,但西林等縣的瑤族認為背對祖先神龕坐是不禮貌的行為,所以,入席時,靠神龕一側的上位多虛設,不坐人。老人坐左邊位,媳婦坐右邊位,其他人任坐一方。進餐時,婦女,特別是媳婦,必須為長輩裝飯。  苗族過去吃飯多不用筷,將米放於飯甑中蒸熟後,裝在簸箕或盤中,家人洗凈手,環集以手掬食。建國後,除吃蒸糯飯外,平時吃飯均用碗筷。  侗族一般在堂屋進餐,合家共桌而食。部分居住在邊遠山區者,家中老小多圍於火塘四周就餐。侗族有敬老之俗,凡殺雞、鴨、鵝時,每家都把心肝、胸脯、尾翅三個地方的肉大塊地砍下,煮熟後,專門挾給家中的老人吃。  仫佬族每家都有地爐。除炎熱的夏天外,一般都用砂鍋裝些水置於地爐上,進餐時,全家人圍著爐子坐,把生菜逐漸往鍋里夾,邊涮邊蘸調料吃。  毛南族吃飯時,不能用筷子敲打飯碗。若進餐時打爛碗、杯,認為是造化不好。掉下地的飯、肉、菜等不能用腳去踩。進餐時不能談喪事和不幸的事,不能離席去解大小便,席間不談糞尿、進廁所及豬、牛糞等臟臭東西,放屁更被視為極不禮貌。每逢殺牲時,都要把煮熟的雞、鴨、乳豬和酒、飯等擺在祖先靈桌上供奉,然後才能進餐,否則就是忘了祖宗。進餐時,大人先嘗一口,然後小孩才能動筷。雞、鴨的腿要讓給小孩吃,大人吃雞、鴨腿被看作是不懂人事。小孩忌吃雞、鴨爪和心及尾部肉,民間認為,小孩吃雞、鴨尾部肉,以後讀書做事樣樣落後;吃雞、鴨心,以後記性不好;吃雞、鴨爪,今後寫字象雞爬。  彝族的餐桌都擺在堂屋中間,只準直擺,不能橫擺過去。進餐時男女不同桌,特別是媳婦不能同公公和夫兄同桌。如有桌,婦女可另擺,但婦女多是圍在火灶邊吃。現在男女均可同桌吃飯。  筵席規矩  壯族筵席一般是男女分席,男席在堂屋,坐高凳用八仙桌,女席在後屋或廚房,坐矮凳,擺矮桌,或鋪地席。小孩與婦女同席。其原因,一是受男尊女卑的影響;二是男人喝酒,女人不喝酒,散席的時間不同;三是女席有「打包」的習俗,每位女客桌面都放有一張芭蕉葉或冬葉,女客們在席上多是象徵性地吃一些雜菜,而將主菜,如扣肉、白切雞等,用芭蕉葉或冬葉包回去讓全家人分享。  壯族注重禮節,筵席請客,主家要請年老客人或貴賓與主家老人坐正位,主人坐靠近中門一側,客人在另一側。桌上的賓客,要待長者或貴賓坐下時,方能坐下。筵席一般先飲酒,主家要先給客人斟酒,再給自己斟酒。主人的女兒或媳婦,要站在一旁給客人裝飯,客人吃完一碗飯,女兒或媳婦立即幫添,並從客人後側雙手接碗,裝好後再雙手遞上。裝飯時,飯勺不能碰鍋沿發出響聲,以免客人誤認為飯少,不敢吃飽。席中吃菜,無論葷菜素菜,每上一個菜,都由一席之主舉筷招呼,並先挾最好的送到長者或貴賓的碗里,然後其他人才能下筷,特別是好菜,如自切雞、扣肉等,都按先客後主、先老後少的次序挾到碗里。盛情的主人,總是不斷地往客人的碗里挾好菜,不讓客人的碗里缺菜,菜堆得越高,就越表示尊敬。  交杯酒是壯族筵席上敬酒的特有方式,將酒倒入碗中,先由主人用湯匙舀一匙酒,說幾句歡迎的話後,將酒灌入客人的嘴中,客人飲盡之後,也用湯匙舀一匙酒,說幾句感謝的話,將酒回敬主人。也有的雙方同時各舀一湯匙酒,互相敬入對方嘴中。交杯酒達到高潮時,全桌人都互相交杯痛飲,盡興方散,俗稱「串杯」。  紅筵一般八至十人一桌。建國前,壯族鄉村的筵席較節簡,豬肉、排骨、灌血腸、白切雞、青菜等,白煮白煎,每樣一小碗。近年來,筵席越辦越大,根據各人家庭的經濟情況,少的十來桌,多的三五十桌不等。婚筵一桌要有八至十二個菜,酒一壇一壇地開,飯一籮一籮地抬,菜隨要隨添,有的人為此而負債。一般宴席要有白切雞、魚生、肉丸、扣肉、炒竹筍、炒肉片、木耳炒肉片、香腸花生、豆腐、燒鴨、炒油菜、三鮮湯等,其中又以烤全豬最為隆重,按規矩,見人算一份,嬰孩在席上也佔一個座位,並有他的份菜,婦女小孩的份菜常挾於碗中,用冬葉等包回家。  白筵較紅筵簡單。70年代以前,白筵不上桌,將豬肉、水豆腐、蘿蔔、青菜等放在一鍋中自煮,眾人圍鍋而吃,不猜拳行令。主家招待不周到之處,不可責怪。近年來,鋪張之風蔓延,白筵不僅可以上桌,而且也要有十碗八碗菜肴,其鋪張之程度,幾近於紅筵。  馬山、柳城、南丹等地壯族,一家殺豬,必須請全村各家來一人,共聚一餐。飯後各贈一節灌血腸和一點肉回去。  漢族筵席多分男女席,堂屋設上席,招待外家、貴賓中的男客,後堂設女客上席。其他地方設普通席。進餐時,由席上長者或主家先舉杯邀請眾人,眾人方飲;每上一個菜,席上長者或主家動筷,眾人方動筷。婦女赴宴,有的地方也有「打包」習俗。  筵席多為八人一桌,或十人一桌。建國前,一般人家筵席菜肴不過七八碗。除魚、肉外,多為蔬菜,只有富有人家才大操大辦,上十道、十二道菜,並以山珍海味宴客,以示闊綽。近年來,無論城市農村及家庭經濟狀況,一般每桌至少要十大碟,常上的菜肴有白切雞、燒鴨、扣肉、雲耳炒魷魚、五柳全魚、酸甜排骨、酸筍炒豬肚、冬菇燉全雞、清燉豬蹄及蛋卷、三鮮湯等,最隆重者上燒乳豬。  白筵的菜肴稍次於紅筵,其中必有水煮白豆腐,席間不準猜拳行令、高聲喧嘩。  樂業等地漢族殺年豬時,有請鄰居吃一餐的習俗,但酒足飯飽之後不再饋贈豬肉。  瑤族筵席,男客多在中堂,婦女在火灶旁。三江、富川等地的瑤族,進餐前還以油茶招待客人,而且至少要敬三碗,故民諺說:「一碗疏,二碗親,三碗見真心。」瑤族有個規矩,凡筵賓待客,進餐時總是先敬客人一碗酒,不管你是否會喝,都必須喝一點,否則認為你是看不起主人家。就餐時,主人先動筷,客人才能動筷。都安、大化、百色等地的瑤族有雞肝、雞心敬客的習俗。進餐時,主人先挾雞肝、雞心等敬給客人,謂之「交心」。馬山、都安、大化、隆安等地的瑤族不僅幫客人挾菜,而且還向客人灌肉串。主人用一根乾淨的筷子,穿上七八塊肥肉,說幾句敬重的話,然後把肉串一次灌進客人的嘴裡,請客人一口氣吃下去。龍勝瑤族則有筵席「看肉」之俗。其筵席每桌必有一塊五花豬肉。少則半斤,多則八兩。准看不準吃,它表示全家富有,吃不完,用不盡。  紅筵席上常唱歌、猜拳、換杯助興。都安、大化等地還在筵席上舉行一種笑酒活動。由主人安排八人(笑酒對手)共席,席間各對手端起酒碗互敬,並根據對方生平業績、功過,運用比喻、諷刺等方法進行評論、辯駁,言詞幽默含蓄,辛辣激烈,妙趣橫生。雙方一問一答,直到辯出輸贏,才在滿堂歡笑聲中離席。  過去,部分瑤族(盤瑤)的紅筵多是鋪木板為長桌,所有的人圍著長桌兩邊坐,每四人的面前各放三四碗菜,多為豬肉、黃豆、蔬菜、豆腐,吃完又添。近代以來,受漢、壯族影響,個別地方也開始分桌而吃。常將大塊豬肉用清水煮熟後,切成小片,醮辣椒鹽碟而吃。此外,還有炒雞、酢肉、野豬肉、黃麂肉、鼠肉等。  瑤族白筵較節儉。多將祭神的豬肉煮給眾人吃。南丹瑤族除殺牛給眾人分享外,還要將一部分牛肉分給來參加喪禮的舅舅帶回去吃,帶銅鼓來參加祭禮的人也分得一份。  苗族逢客人進家時,一般先敬一碗酒,龍勝等地則先敬三碗油茶,很注重待客的禮節。筵席無論規模大小,大家都熱情洋溢地圍著長桌或火塘開懷暢飲。進餐時。主人要讓客人坐上位,先斟三碗酒敬客,表示主人酒源不斷,吉祥幸福。酒過三巡後,主人再與客人喝「交杯酒」,喝了交杯酒,接著就唱「酒禮」歌。主人要向唱歌的老人與客人敬酒,歌唱者接過酒碗與主人一飲而盡時,人們齊聲喝彩:「唷——意!」歡聲回蕩。  苗族有「分雞心」的習俗。筵席上,主家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把雞心或鴨心挾給客人,但客人不能單獨吃,必須與席上的老人分享。苗家以雞、鴨為招待客人的佳品,而雞心、鴨心又是最貴重的部分,把雞心、鴨心挾給你,說明把「心」交給你了,而在座的人也等著你把「心」交給他們,如果你獨吃,就會失去他們的幫助,被認為是靠不住的人。  60年代以前,苗族一家來客,主人都要邀請房族、鄰居來共同陪客。先由主人招待,再由房族、鄰居招待,最後由主人將客人帶來的雞、鴨、魚等辦一桌,回敬眾人。席間賓主相互對歌,互相詰難,誰輸誰就喝一碗酒。  隆林苗族接待遠方來的陌生客人與其他民族兄弟時,常要對他們進行「試飯」,即當著客人的面,用洗過臉的水或蒸籠水拌玉米粉煮菜,對客人進行試探性的考察。其實,這都是拿去喂家畜的。如果客人為此懷疑主人不衛生,悄悄溜走,主人就認為你嫌棄他,第二次登門找飯吃就會發生困難。如果經得住考察,不逃跑,主人就會把你當知心朋友,殺雞切臘肉招待你。  進餐時,婦女尤其是主家的女兒和媳婦,必須隨時為客人添飯。最有趣的是「壓飯」,這是隆林苗族未婚青年考察對方的一種方法,只能在未婚青年之間,或可以開得玩笑的客人當中進行。客人上席吃得差不多時,壓飯的姑娘就一齊湧出來,每個客人後面站兩個人,她們要使客人碗中的飯堆得象小土堆一樣。壓飯不準撒出來,不準失手,如果客人機靈,能躲過一次壓過來的飯,造成姑娘失手,姑娘就得認輸,不得再給客人壓飯;如果客人手快,在姑娘的飯瓢飛過來時,不但能控制住自己碗里的飯不撒,而且能及時抓住壓飯者的手腕,那麼壓飯的姑娘就要受罰,要坐下來分吃客人碗中的飯;如果客人自始至終都無法制服壓飯的姑娘,最後就得由姑娘洗手喂「鴨子」——給客人喂飯,被喂飯的人往往被嘲笑為「笨人」。    侗族待客有吃「合攏飯」的習俗。如果村中某家來了貴客,同村的幾兄弟或同房族,甚至全村每家都來一個成年男子,大家各自殺雞、殺鴨,開酸壇取腌魚、腌肉,拿飯提酒,紛紛聚集到主人家中,共同設筵招待客人。若人多。可用木板或杉木皮擺在地上,成為一個長桌,將飯菜擺成一條線。開始吃合攏飯時,先由主人或族長或寨老端起酒杯致歡迎詞。然後開始喝酒,酒過三巡後,便開始喝「轉轉酒」,每個人都向鄰坐敬酒,你敬我喝,我敬你喝,依此往下轉,表示親密、團結。吃菜也要吃「轉轉菜」,一家的菜碗一人接一人傳過去,使人人都能吃到。  侗族筵賓請客,菜肴多至十多種,雞、鴨、魚、肉無一不有,有的還備山珍海味,水果美酒,其中魚和酸是待客必不可少的食品。在「月也」筵席上,常給每人一串熟肉,客人可自由結合,圍成一席,由主人供給酒飯,肉食則各吃各的。  毛南族的習慣是打邊爐辦筵席,在火塘上置一口鐵鍋,眾人圍坐四周,將生肉、生菜等倒入鍋中的沸水裡涮熟,蘸佐料吃。  京族凡逢客人進家,先煮紅薯、芋頭叫客人吃。客人無論飽餓,都要吃一些,以示主人真心待客。  彝族熱情好客,他們平時習慣喝冷水,但客人一到,立即燒開水接待。筵席有自己的規矩,第一次到彝族人家作客,主人都會熱情地殺雞待客,給客人挾菜,敬雞頭。客人必須接受主人的盛意,否則主人會認為客人嫌棄他。如果遇上給老人做壽的筵席,客人在喝完主人遞過來的酒後,必須在酒碗里放上一元錢。祝福老人長壽。婚筵上,不能做辣椒碟,否則認為今後容易與別人吵架。  水族筵席開餐前,兒孫先敬老人一杯酒,長者僅做個品飲的樣子,也有的在給老人斟酒時先不斟滿,開餐時兒孫再把自己杯中的酒倒一點到老人的杯中,以表敬意。當老人用手或筷子把一隻雞腿或鴨腿撕下,放在一個空碗里,雙手一攤,說:「開餐痛飲!」年宴才正式開始。    第三節 嗜 好  一般嗜好  酢肉是壯、漢、瑤、苗、侗等族的傳統佳肴。將豬肉洗凈晾乾,切成半斤重左右的長條,用食鹽、炒米粉拌裹,放入瓮中,先灑一層炒米粉和食鹽,再放一層豬肉,依次循環,層層壓緊,然後用蓋子蓋住瓮口,瓮沿上要經常保持有水,以免漏氣。數月後,酢肉腌熟,肉香味甜,不用煮炒,切片裝碟,即可上桌。好的酢肉,可保醇五至十年。除豬肉酢外,還有鳥肉酢、獸肉酢、魚肉酢,其製做方法基本相同。酢肉是瑤(茶山瑤)、苗、侗等族待客和過節必不可少的佳肴。  豬肝酒是龍勝等地壯族特有的吃法。將新鮮豬肝切成寬約一寸的薄片,然後放於酒杯中,七八分鐘後,待豬肝變白時,便可食用。其酒格外鮮美,豬肝甜脆,別有風味。  生魚片是壯、漢、苗、侗等族的傳統菜肴。先用三至五斤重的鮮活草魚或鯉魚,刮鱗洗凈,除去內臟,取出骨頭,將肉切成薄片,然後拌上糖、醋、酒、鹽、姜、蒜、醬油、花生油等,略為腌制,即可食。其味鮮嫩香甜。  壯、瑤、苗、侗、毛南等族都有吃生血的習慣。殺豬時,將適量的食鹽放入豬血中,使其凝固,然後將豬肝、瘦肉、豬腰、豬肺、大腸等切碎,拌花生、姜等炒熟,冷卻後加蔥末,分別盛於小碗中,每碗加三四湯匙豬血。再加適量涼開水或冷肉湯攪勻,凝結後即可食用。人們認為生血有營養,可以增血補氣。除生豬血外,還有吃生羊血、生牛血、生雞血、生鴨血等,其做法大致相同。仫佬、毛南等族,在殺雞時取生血,加鹽、醋、香料、辣椒、生薑等,用來蘸鴨肉吃。苗、侗族喜愛食鴨血醬,殺鴨時,將血滴入醋中,加薑末、辣椒、蒜等與醋血煮或蒸熟,用以蘸白切雞吃。  瑤、苗、侗、毛南、仫佬等族都愛吃腌酸菜,差不多每家都有酸壇,自己製作酸類食品。常吃的有酸菜、酸豆角、酸姜、酸筍、酸辣椒、酸檸檬、酸肉、酸魚等。酸菜是家常菜,平常進餐,招待上賓,紅白筵席,都少不了酸菜,民諺有「侗不離酸」、「苗不離酸」和「毛南百味用酸」之說。到仫佬人家作客,主人請客人吃酸食,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壯、侗、苗等族喜歡將整條鮮魚去掉內臟和魚鱗,洗凈晾乾,拌以糯米飯、辣椒、酒、生薑、大蒜、食鹽,裝入瓮中,加蓋密封,腌制酸魚,一個月後拿出,不用烹煮,即可食用。酸肉的做法與酸魚一樣,但密封的時間要長些。酸魚、酸肉平常難得吃到,只有過節和貴客來時才能食用。侗族待客時,不管菜肴多麼豐富,但如席上缺了酸魚,客人將不悅而去,所以侗族民諺說:「十年酸魚送老酒,做人一世也抵得。」  南寧人素來愛吃用果、菜腌制而成的小酸品,俗稱「酸嘢」。市內到處可見酸嘢攤,特別是當陽街、新華街、民生路等繁華地段,街頭路尾,酸攤林立,生意興隆。若逢年節,酸攤前更是食者濟濟,人們圍著酸攤,不分男女老少,有的坐在小廳內,一手端酸碟,一手執筷,津津有味地品嘗;有的則用竹籤串一串酸嘢,一路走,一路吃,一付悠然自得的樣子。  苗、侗、仫佬等族常將淘米水放進火塘旁的陶瓮中,五六天後即成酸水,用來煮菜、竹筍、瓜豆或魚蝦,味道鮮美。將青菜、蒜苗、蘿蔔、薤頭等切碎晒乾後,用鹽搓勻,拌辣椒、糯米甜酒糟等,放入瓮中密封,月余可食。味酸、甜、辣。挾出不煮,便可送飯,用於涼拌,其味更佳。  螺螄酸是「毛南三酸」中最有特色的一味酸食。將螺螄洗凈、炒熟,趁熱倒入壇中,拌以糯米、洗米水及烤香的豬骨,密封於壇中,三個月後取壇中螺螄水拌以蔥、番茄、青椒、食鹽等煮沸而喝,既可送飯,又能解熱去痧。  居住在桂北、桂西高寒山區的壯、瑤、苗、侗、仫佬、毛南、仡佬等族以及靠近湖南邊境幾個縣的漢族愛吃辣椒。壯、仫佬等族民諺說:「吃不了辣椒,上不了高山。」在這些民族地區,幾乎家家種植辣椒,餐餐吃辣椒,人人吃辣椒。仡佬族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吃辣椒的花樣很多,除每餐都要吃一鍋常見的辣椒湯外,還常吃辣椒粥、霉豆腐辣椒、豆辣椒、辣椒骨等。如果有一道菜不放辣椒煮,仡佬人就會說,這是「無味的菜」。  壯、漢、瑤、苗、侗、毛南、彝、仡佬等族一般都愛好喝酒。所飲的酒,一部分由圩上買回,大部分是自家釀造。各地所釀的酒皆戲稱「土茅台」,味香醇,度數不高,但酒性持久,醉後不易蘇醒。各民族的成年男子,幾乎人人飲酒。龍勝等地壯族,家家設酒庫,戶戶有熬酒房。瑤族成年男子有的可以一餐不吃飯,但不能一餐沒有酒。苗族民間有「苗家好客又好酒」,「情以酒為主」之說。侗族俗語說:「桌上客常有,杯中酒不空。」彝族民諺也說:「漢人貴在茶,彝族貴在酒。」仡佬族家家戶戶都有一罐玉米酒和一大壇甜酒,每天勞動回來喝它一二碗,小孩、婦女則拿甜酒當水喝。婚喪祭祀、節日喜慶則開懷暢飲。有的到山上或田間勞動也帶酒去,休息時以酒解渴,上街趕圩更是非喝不可。有的人甚至發展到「逢酒必喝,逢喝必醉」的地步。有的以酒代茶,以碗代杯盛酒,客人進門,先敬酒一碗;紅白筵席,先干三碗;家來貴客,不灌對方醉倒,被視為失禮。  壯、瑤、苗等族部分地區男子嗜煙。過去多抽晒煙,現在除老人外,青年人多抽烤煙。龍勝、天峨等地的壯族男孩十多歲就學抽煙,男子百分之八十抽煙。建國前,南丹等地還有以數十、百包煙葉為聘禮之俗。一些地區的瑤族男子幾乎人人抽煙。都安、巴馬、大化等地瑤族,不論男女,有的七八歲便開始學抽煙,青年姑娘還以煙葉為定情物。  特殊嗜好  嚼檳榔 宋代,壯族、漢族好嚼檳榔,客至不斟茶,唯以檳榔為禮。此俗延至明清。筵賓請客,也先吃檳榔。嚼檳榔如喝茶抽煙一樣,不限次數。方法是用小尖刀將檳榔削下少許,用象火柴頭大的麵灰摻和著,加上指甲大的一片煙葉,揉在一起,再用蔞葉包起來,放進嘴裡咀嚼,慢慢品味吞下,不用多久,唇紅齒黑臉發脹,大有「醉檳榔」之態。龍州、防城、上思、寧明等地農村壯族,建國前仍有部分中老年婦女嚼檳榔,建國後已少見。  京族過去也有嗜檳榔的習俗,吃時摻以蔞葉和石灰。建國後,此俗消失。  嚼蔞葉 龍州、大新、憑祥、崇左等縣的壯族過去有嚼蔞葉的習俗。將蔞葉塗上少量熟石灰,用樹葉或桃樹皮包好,放入口中咀嚼。常吃口唇鮮紅,牙齒烏黑。建國後,此俗消失。  吃羊醬 史籍記載,宋代廣西部分民族有吃「不乃羹」之俗,將牛羊小腸里未及消化吸收的食物做成醬料佐餐,並視為佳肴待客。建國後,廣西部分瑤族仍保留此俗。吃羊醬是都安、大化等地瑤族喜吃的傳統食品。羊醬,又叫羊精、羊別。殺羊時將小腸割下,把小腸中的溶液放入鍋里,與青菜、羊肉等煮熟,食之味微苦而甘,別具風味,俗稱「百草藥」。當地殺羊請客若無此菜,客則不滿。    第三章 服 飾  廣西各民族在古代皆有各自的民族服飾。近代,機織布逐漸取代自織土布,城鎮漢族及部分壯族知識分子、官員、商紳中開始流行西服。民國年間,廣西當局推行「風俗改良運動」,強迫少數民族剪髮易服,但收效甚微。建國後,黨和國家貫徹民族平等團結政策,少數民族服飾受到尊重和保護。隨著經濟文化交流的進一步加強,各民族男子的服飾逐步趨於一致,女子大多仍穿著民族服裝。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在年節喜慶日子和參加傳統民族文化活動時喜歡穿民族傳統服飾,西裝、牛仔褲、茄克等服飾與時裝流行城鄉,服飾日趨多樣化。    第一節 服  裝  衣  服  歷史上壯族先後用蕉、竹、棉、麻等植物纖維織布做衣。宋代,冬天曾編鵝毛為被裘。近代兼用洋紗洋布,民國時期兼用洋紗洋布及國產紗、布。建國後多用國產機織布。70年代後,使用人造化纖,衣服質地比過去考究。  漢代,嶺南之民多著短衣短褲。唐代,男子著左衽衣,女子則穿「橫布兩幅,穿中而貫首」的通裙。宋代,壯族多穿青花斑布衣。明代,壯族服飾的顯著特點是「花衣短裙」。男子著短衫,名曰黎桶;婦女上穿黎桶,下圍花幔,或著蠟染青衣褲,在衣領、袖口等處用五色絨線刺繡花紋。  明末清初,在土司統治區,土官規定土民只准穿黑、藍二色衣服,讀書人可穿灰、白二色衣服,土官及其官族可穿綢緞和白色、花色衣服,考中秀才者仿漢制穿大襟長衫馬褂。清代,各地壯族男衣短窄,裂布束脛,出入常佩刀。女衣不掩膝,長裙細褶,或藍或紅或花。更有穿夾裙者,厚三四層,重五六斤,綴五色絨於襟袂裙幅間。懷遠(今屬三江侗族自治縣)男女皆著斑布衣,長僅至臍,裙不過膝。宣化縣(今南寧市及邕寧縣)男女衣皆青色,或以薯染紅。盛服則錦兜花裙,綴以古銅錢。永定土司(今屬都安瑤族自治縣境),婦女穿青藍花布大袖短衣,袖口鑲四五寸紅布,下著青藍布短裙,間有穿青布及月藍布細褶長裙者。白山土司(今屬馬山縣境)人衣尚青,男子間有著藍色的;婦女則純青,行路以青布一幅卷於發上,短衫長裙,裙極寬而褶極細,著長衫的,則無裙。貴縣(今貴港市)女子青衣綉裳,系紅綠彩色帶。賀縣男子青衣綉緣,女子衣錦邊短衫,系純棉錦裙。馬平縣(今柳州市及柳江縣)男子黑衣花帶,婦女短衫緣帶,袖連彩帛三四重,裙則純錦。西林縣男子著紅綠衣,女子著花領衣,系綠裙,或紅衣廣袖,外系綠裙。西隆州(今西林、隆林),男子藍衣花帶,女子綠衣紅領花袖,外系細褶長裙。束以飄帶。慶遠府(今河池地區北部),人身著青布,衣多緣綉,長及腰,內圍花兜,敞襟露胸。也有的用鵝毛做球綴於衣上。下穿長裙,裙色皆深青,多於邊緣刺繡。腰束花巾,行走時將左右兩幅裙角扱於腰。上林縣男子穿長衫,女子則短衣長裙,衣上綴鵝毛為飾,圍花兜護胸。永福縣婦女的裙分十幅做成,刺繡花紋。大新縣下雷一帶婦女所穿的衣服分為上下二節,上節衣長九寸,領、袖均刺繡,下節則用布幅圍住。  清末至建國初期,大多數壯族男子上穿對襟唐裝,下著長褲。有錢人家,老人冬穿右衽大襟長袍,外出工作、學習的人改著中山裝或西裝。婦女多穿圓領對襟或偏襟上衣,腰系四周綉一道花邊的圍裙,下著長褲或裙。桂林地區婦女上身穿深藍色或帶花短衫,外套對襟白上衣。衣長至腰,胸前只釘兩組布紐扣,露出帶花內衣,內外襯托,顯得淡雅秀麗。下身穿青黑色寬腳長褲,離褲腳數寸處或膝蓋處鑲有一寬一窄、顏色或紅或藍的兩道彩色闌干,十分鮮艷。清末之前,龍勝男子穿銅扣大襟衣;清末民初,改穿銅扣小襟衣;本世紀20年代,又改為穿破胸對襟衣。老年婦女穿黑色圓領對襟衣。青年女子身穿綉有紅、綠、藍、白、黑五種色彩鑲邊的上衣,下穿綉有各種顏色圖案的裙子,長至膝蓋。民國初年,婦女因穿裙勞動不方便等原因,逐漸棄裙改穿寬腳繡花長褲。  東蘭、鳳山、巴馬等地,未婚姑娘在冬天所穿的幾件衣服,顏色互不相同,從裡到外依次縮短,最外面的那件最短,彷彿樓梯式,歷歷可數。  清末,今天等縣男子穿對襟圓領闊袖寬身衣,用布條繫結,下穿寬腳疊襠褲。女子上身穿右襟圓領窄袖緊身短衣,長僅至肚臍,衣襟袖口壤絲絨大花邊,下穿寬長折襟褲。縣境天南、愛天一帶,婦女下身穿裙,裙子正面兩腿心處各綉一條垂直對稱的人花邊,在臀部處打幾個縐折。臀部下的裙腳約捲起一寸,兩邊縫數針,使後裙腳弓形翹起,從前面看去是桶裙,從後面看是折褶裙。  大新縣板價一帶婦女上身穿右衽緊身短衣,長僅到腰間,袖長六寸,襟邊、衣領、袖邊綉彩色花邊。老年婦女一年四季都穿黑色或深藍色上衣,中年婦女春夏穿白色上衣。裙用黑色土布縫製,裁為扇形,兩邊連有長帶,穿時用帶打結,然後把左邊裙底插到右腰間,右邊裙底插到左腰間,在腰後形成交叉的裙幅。民國21年(1932年),國民黨當局嫌這種裙子怪異,派警兵拿剪刀在圩上剪裙子,遭到壯族人民的激烈反對。本世紀60年代,當地婦女仍穿這種裙子。男子則穿圓領琵琶上衣,褲子的褲腳稍寬。配黑白圖片:那坡壯族婦女服飾(摘自《壯族》畫冊)  那坡縣婦女穿土布衣裙,從頭到腳都是黑色或藍黑色,故稱「黑衣壯」。上穿右襟短衣,長僅及肚臍,下擺左右兩側開叉,兩衣角上收呈弧形。周邊用綵線鎖扣,袖口、襟里滾一道淺色布邊。下身穿寬腳長褲,外套黑色百褶裙,長至膝蓋。用淺色布作裙頭,裙腳滾三條邊。穿時由前向後系,走路時將裙擺掖在腰帶里。這種裝束從上到下明顯地分為三層,故又稱「三層樓」。  凌雲縣男子穿無領長襟上衣,褲與漢族同。婦女穿長衣長褲,上衣長過膝蓋,袖口寬約七八寸,胸部有三條紅布條和大塊黑布從前面繞到後面,十分顯眼,褲腳寬一尺二寸。結婚、走親戚、趕圩時多穿裙,用塊大白布作裙頭,裙身寬大,鑲紅、白、黃三色,滾星格銀邊,穿時由左往右圍。  隆林男子過去穿右衽圓領大襟衣,民國後改穿唐裝。婦女上衣短窄,長至腰,右衽無扣,在腋下襟邊縫上黑、藍、白三色布帶代替紐扣。上衣分白色、藍色、黑色三種。白色、藍色上衣後頸處綉一道三分寬的花邊,一直繞到胸前,外襟也鑲一道三分寬的白布或藍布,如用白布鑲,還要在布旁綉一道長八寸、寬三分的花邊。藍衣還用紅色或深藍色、黃色布鑲邊。黑衣的縫製更為講究,鑲邊布用黃綢緞為底,再用各色花線綉出精美的花紋圖案,同時在袖口、衣襟底、衣緣、領口處鑲黃、紅、黑邊。下穿寬腳長褲,外套一長至膝蓋的扇形百褶裙。裙頭用三寸寬的白布縐褶,白布邊上鑲一道三寸寬的紅布或藍布,在離裙腳一寸處織藍色或黑色方格花紋,裙頭兩側各縫有兩根長短不一的綉帶,作系裙用,帶的末端有彩色穗子。系裙時兩根短帶垂於身後腰部,兩根長帶從腰前繞過身後,回到前面繫緊,垂於兩腿前。行走時,四根彩穗隨風飄舞,頗為美觀。其裙亦分為黑、藍、白三種,但黑裙的裙頭有兩道不同顏色的鑲邊布,裙腳無方格花紋;藍裙、白裙的裙頭沒有紅、黃兩道縐褶鑲布,裙腳飾方格花紋。婦女以黑為貴,視黑衣、黑裙為禮服,只有結婚、赴宴、走親戚、過年和參加傳統節日活動及冬天才穿。白衣、白裙則為平時的勞動服裝,故布質比較粗糙。藍衣、藍裙為不勞動時在家穿。  50年代,各地壯族服裝,除幹部增加中山裝、列寧裝,學生著學生裝,軍人著軍服外,其餘變化不大。60年代中後期,壯族青少年崇尚軍裝,身穿綠色仿軍服及藍色、灰色國防裝。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青年男女已逐漸穿著現代時裝,但中老年人一般仍保持穿青黑色服飾的習俗。  漢族自入嶺南以來,長期與少數民族相處,其服裝既帶有中原漢族的傳統,又有受少數民族影響的痕迹。古代多用棉、麻等織布縫衣,少數殷富人家才穿綾羅綢緞。近代洋紗洋布輸入,用洋布做衣之風漸興。民國期間,富者多以洋布為衣,貧者仍用土布。建國後,縫衣褲多用機織布。70年代後,始用化纖紡織品。  清代,男子多穿青色或藍黑色枇杷襟上衣,下穿寬腳長褲。婦女多穿長到膝蓋的大襟衣。官紳富戶。男穿長衫馬褂,女穿短衣長袍,衣襟及袖口多鑲邊。民國時期,男子多穿對襟圓領唐裝,婦女穿大襟或小襟衣,右衽。城鎮政界人物、富豪之家和學生等分別穿中山裝、西裝、學生裝等,婦女穿旗袍。  建國初期,農村仍流行唐裝和右衽大襟、小襟衣。城鎮興學生裝、中山裝、列寧裝、青年裝、西裝。「文化大革命」期間,多穿軍裝、國防裝、工作服。80年代,時裝流行,不僅青年人,甚至中老年人亦穿西裝革履。各種各樣的時裝名目繁多,人們的衣服穿著變化比較大。  瑤族服裝五彩斑斕,絢麗多姿。漢代,瑤族先民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隋代,男子著白衫褲,女子著青布衫、斑布裙。宋代,男子多穿斑布袍褲,包白布巾,頭人則包青巾,穿紫袍;婦女上衫下裙。清代,大多數男子穿花領短衣,領、袖緣以花布,或衣領繡花,衣緣鑲以紅綠布,下穿青布短褲;婦女穿短衣短裙,衣服綉飾瑤錦。  近代以來,除外出學習、工作者及部分瑤族(平地瑤)服裝有變化外,其餘變化不大。建國前後,瑤族大多保留傳統民族服裝,式樣約有六七十種。男子一般穿對襟或右衽的銅扣上衣,有的穿交領花邊衣,下穿寬腳長褲,腰和小腿綁紮布帶。婦女一般穿圓領花邊對襟或右衽長衣,下穿挑花長褲或百褶綉裙,扎繡花腰帶、圍裙和綁腿。瑤族男女服裝一般都用青布或藍黑布製作,喜用黃、藍、綠、白、紅等色點綴.運用綉、挑、織、染等工藝裝飾,其中尤以挑花最為精美別緻。  田林部分瑤族(盤瑤)婦女的衣服用藍靛染成的黑土布製成,紗粗布厚,穿著暖和。上衣分為內外衣。外衣為圓領無扣對襟長衫,衣長過膝,幾乎和褲腳相平,腰部以上的兩邊衣襟綉有八至十種不同圖案,兩側各掛一串硃紅色絨球,領口用紅、黃、藍、黑、白五色布鑲邊,後頸部衣緣用三角形紅、白布鑲邊,背上掛幾十根紅色絲穗,絲穗上端是玻璃珠串,也有的掛一塊中間黑、四周藍的方布披肩,藍、黑布相接處及方布邊緣均鑲紅、白布條。外衣無扣,用一條二丈長的黑布腰帶將衣服繫緊,腰帶兩端有挑花圖案和長穗。內衣較簡單,用一塊布挖領穿頭擋在胸前,布的正胸處為紅布底,邊緣鑲紅、黃、藍、白布條,非常醒目。掛黑底青布邊圍裙,長過膝蓋。裙緣鑲花白色的邊線,與青色或黑色的寬腳長褲相配,顯得雍容大方。  金秀部分瑤族(盤瑤)多用藍色、黑色、青色土布作衣褲。老年婦女上身多穿圓領對襟無扣衣,中青年婦女則穿胸衣遮胸,胸前縫上兩塊紅底或黑底的布,左右各一塊,俗稱「衣襟」。用紅、白、綠、黃等彩色絲線在衣襟上綉寬約五寸的圖案,袖口用紅花布鑲邊,腹部掛一塊菱形小圍裙,用自布作腰帶,再用一條二寸寬的紅、黃、綠、白,黑條紋帶將腰帶扎住。條紋帶的兩端有尺余長的彩穗,垂於腰的兩側,行走時,穗須飄動,彩色飛舞。  桂平縣瑤族男子穿開胸對襟衣,背上披兩塊重疊的方形黑色繡花鑲邊披肩,腰扎三五條錦帶,系黑色繡花圍裙,裙帶末端的絲穗垂於臀部左右兩側,下穿長褲,腳纏綁帶。女子穿無扣交領長衣,襟邊繡花,前胸綴上、中、下三排紅絲串珠穗,後背的披肩上也吊一排紅絲穗,腰束七條錦帶,腰前系繡花圍裙,腰後扎一條用數百條紅絲線聯成的腰裙,下穿寬口褲,褲腳處鑲五寸寬的繡花布條。  那坡縣正華鄉瑤族女子習慣穿長到腳踝的長袍,袍緣綉有紅、黃色花紋,束腰帶,勞動時把袍腳捲入腰帶中。下穿黑土布長褲,褲腳上鑲自土布邊,纏腳綁。長袍、腳綁均用絲線綉邊。  十萬大山部分瑤族(山子瑤)婦女上身穿襟長過膝的交領無扣鑲紅邊上衣,領口繡花,胸前掛一塊繡花胸圍,兩邊各吊串珠彩穗,垂至腹部。腰束紅、黃、白、藍色絲線織成的彩帶,兩端綴紅絨線彩穗。下穿鑲邊短褲,長僅一尺五寸,小腿打綁帶。行走時,將上衣後面的一幅衣角撩起扎在腰帶上,露出大腿,冬夏均如此。部分瑤族(板瑤)則男子著唐裝,已婚男子於肩上披兩塊花毛巾,扎於胸前。女子穿圓領對襟衣,胸前、領口和袖口周圍均鑲有花邊。腰系兩端繡花的白布腰帶。褲長過膝,在褲腳處用紅、黃、黑三色絨線綉四寸寬的花邊。一身花衣花褲。  融水部分瑤族男子上衣以紅為底,四周鑲藍布邊,衣襟綉瑤錦。婦女穿交領無扣上衣,衣袖鑲滿彩色布條,系藍黑色布腰帶,扎菱形圍裙。下身穿百褶裙,裙上嵌深紅色的長布帕,打腳綁。衣服上裝飾較多的幾何形紋飾。另一部分瑤族(花瑤)男子,秋冬時節多穿數件上衣,裡面為開胸對襟衣,外衣為右衽藍黑衣,從裡到外依次略短,每件衣服的顏色各不相同,一眼望去,所穿上衣歷歷可數。下穿藍黑色窄口緊身褲,整個打扮顯得十分精悍。  龍勝部分瑤族(盤瑤)服色尚青。男子穿低領對襟衣,長至肚臍下。下穿窄口褲,長至膝蓋稍下,綁青色三角腳綁。婦女穿開胸對襟衣,上披一個工藝極為精緻厚實的墊肩。衣襟繡花邊,結實多彩的腰帶扎住一條圖案古樸的圍裙。下穿長至膝下的窄筒褲,褲腳滾花邊,紮腳綁。  都安、大化、巴馬等地的瑤族男子,上穿對襟無領短衣,袖口寬大,下穿寬腳長褲。衣、褲邊緣均鑲繡花紋。女子穿右衽短上衣,長到肚臍。肚臍下系一條長約一尺的百褶短裙,長及臀部。下穿寬腳長褲。袖口、衣襟、褲腳均鑲繡花邊。  南丹縣瑤族(白褲瑤)服裝簡潔古樸。男子衣服分為便裝與盛裝兩種。上衣為交領無扣藍黑布衣,在後脊樑對直下來的衣腳處開一燕尾形小口,穿時以腰帶束身。便裝分為有領、無領兩種。有領便裝在衣襟、袖口、衣腳等處鑲一塊一寸寬的天藍色土布,衣腳的鑲邊上還用紅、黃等色絲線綉上各種紋飾。無領衣不鑲邊,只在兩側衣襟上各綉一條紅條,胸部左右兩邊用白絲線各綉一個一寸長的長方形圖案,兩相對稱。下身穿白色土布燈籠褲,長至膝蓋,褲襠大,褲腳窄小並以黑布鑲邊。盛裝在褲腳邊緣綉一寸寬的瑤錦,兩邊褲筒各綉五條垂直紅線,中間一條最長,兩邊兩條依次略短,形如人的五指。據說其祖先為保護民族的尊嚴帶傷奮戰,在膝蓋處留下五指血痕,為紀念祖先及其功績,男子便在位於膝蓋的褲腳上,各綉五條垂直的紅線。膝蓋以下用黑土布綁帶纏裹小腿,綁帶外用彩色絲線編織彩繩綁緊。婦女的服裝分夏裝與冬裝。冬衣為右衽短衣。夏衣別緻獨特,胸前背後由兩幅方布鑲拼而成,長至裙頭,兩肩處有十公分的地方相連。上端開一大圓子,以便穿著,兩邊腋下不縫合,讓其敞開。前幅用藍黑布,無圖案裝飾。後幅用淺藍灰布。綉一正方形圖案,多為回形紋、正字紋、卍字紋等幾何紋飾。據說這些圖案是模擬當年被莫氏土官奪走了的瑤王印而綉制,用以紀念這一被欺壓凌辱的歷史。下穿蠟染百褶短花裙,長到膝蓋,裙底邊緣用絲線綉上紋飾,冬天打綁腿。  田林縣瑤族(木柄瑤)男子穿左衽短衣,用二寸寬的白布帶束腰,布帶兩端綉錦綴纓。下穿長褲,褲外圍百褶裙,褲腳鑲白邊,小腿扎綁帶。女子服裝大致與男子同,但衣袖短,且鑲邊,下身穿平膝或過膝百褶裙。  賀縣瑤族(土瑤)男子上穿淺藍色對襟短衣,衣長僅四十公分,胸前左右兩邊各安一個衣袋。隆冬季節和參加婚宴時,穿近十件上衣,一件一種顏色。下穿寬腳大檔長褲,褲頭用白布鑲邊。婦女穿青色或淺藍色長袍,長至腳面,類似漢族旗袍。開叉較高,無扣,穿時以花布帶束身。只穿短褲,天冷就多加幾件長袍。  龍勝瑤族(紅瑤),因其婦女穿一身紅色上衣而得名。其衣為交領無扣短衫,長至肚臍下,以錦帶束身,衣腳左右開叉,袖長及手腕。下穿黑土布百褶裙,長至膝蓋,小腿用白布帶扎住黑色綁腿。婦女穿大紅上衣,間配淺紅、黃、藍、綠、紫等色絲線,直接按衣服布料的經緯挑花,左右對稱。每縫一件,約要一年時間,這是中青年婦女最華麗珍貴的服裝,逢年過節和走親友時才穿。  金秀部分瑤族(花藍瑤)婦女,上穿交領無扣花衣,長至臀部以下,以白布帶束身,衣袖與衣的下擺飾滿瑤錦。下身穿長到膝蓋的短褲,扎綁腿,用彩色瑤錦帶將綁帶繫緊,錦帶兩端還有彩穗,垂於小腿兩側,十分美麗。  金秀部分瑤族(茶山瑤)男子穿對襟短衣,下穿寬腳長褲。婦女穿右衽無扣衣,衣緣、襟邊、袖口均綉上以紅色為主的花紋圖案。腰扎兩端繡花、穿綴銀珠和彩絮的腰帶。盛裝上衣五件為一套,裡面一件最長,是白色的,從裡到外依次縮短,除第二件是藍色的外,第三、四、五件均為黑色的。每件都用大紅彩帶鑲邊。下穿過膝短褲,小腿著以製作精美的腿套;也有部分婦女穿長褲。部分瑤族(坳瑤)婦女上穿交領無扣黑色或深藍色衣,襟緣綉有瑤錦,以白布帶束腰。在白布帶外,再用彩錦帶纏繞。下穿黑布短褲,小腿著黑布腿套。  田林瑤族(藍靛瑤)的衣服均用藍靛自染的藍黑色土布製成。男子上穿開襟短衣,左襟用紅布鑲邊,釘銅扣。左右腋下和後脊樑對直的衣腳處都開有二寸長的叉,下穿長褲。婦女上衣長過膝蓋,為無領開胸對襟衣。穿時把前後衣襟都翻上,然後用彩色織錦帶系在腰間。衣兩邊從腰部起一直開叉到衣腳。衣襟及開叉處均用紅布鑲邊,袖口往上依次鑲四寸寬的紅布,四寸寬的淺黑色布及半寸寬的紅布。下穿長褲。  三江瑤族婦女,穿無領短花衣,圍花肚兜,束花腰帶。下穿紫青色長裙,纏素色綁腿。行走時裙幅飛舞,有如張網之狀,十分引人注目。高基一帶的瑤族,在腹前圍三角形繡花圍裙,下穿長褲,顏色多為藍、黑二色。  唐代,苗族男子穿左衽衣,婦女則「穿中而貫其首」的衣裙。清代,羅城苗族男子穿綉緣短衣,婦女著純錦衣,敞衣胸露花圍兜。龍勝等地男子穿紫袖青衣,女子穿緣錦短衣,下圍花兜錦裙,或是男子穿長到膝蓋的青衣,下穿青圍布,非裙非褲;婦女上穿花領青布短衣,下穿青布短裙。清末民初,男子穿大襟大袖短衣或長衫,婦女易裙為褲。  建國前後,各地苗族服裝都有其特點。男子一般穿對襟或大襟短衫,有的穿長袍,下穿長褲,束腰帶,冬天裹腳綁。婦女服裝款式多,色彩鮮艷。一般穿大襟右衽衣,長齊腰,下穿百褶裙或寬短褲。裙長短不一,有的長過膝,有的僅至膝蓋。色彩有藍靛色、青藍色、黑色、紫色與白色等。有的裙緣鑲或綉闌干,尤其是白裙,花紋斑斕,佳麗厚重。  融水苗族男子上穿直領對襟短衣,下著長褲。女子上穿無領無扣對襟短衣,衣襟、領邊、袖口都鑲苗錦花邊,束腰帶,衣內掛一塊上寬下尖的菱形胸圍。下穿齊膝短褲,外套百褶裙,小腿著青布腿套,用綠綢帶綁緊。該自治縣桿洞、滾貝、白雲、拱洞、四榮、安陲等地,男子穿閃閃發亮的紫紅色對襟短衣,衣上縫四個口袋,釘九至十一顆布扣。下穿藍黑色寬腳長褲,大襠,褲頭交叉插入綁帶內。女子服裝用自己製作的亮布縫製,短衣長裙。衣服飾花邊和飄帶。上衣開襟無扣,衣襟可交叉繫緊,也可放開不系。掛一塊菱形胸圍,下圍肚兜,用一條二寸寬的綢帶繫於背後,一節綢帶垂於裙子底部,俗稱「燕子嘴」。下穿深藍色百褶裙,長約一尺六寸,後幅略比前幅長二寸,小腿套兩端鑲有花邊的腿套,用一條一寸五寬的綢帶綁緊腿套上端,綢帶的兩端垂於腿兩側,分外漂亮。龍勝苗族男子上穿對襟窄袖短衣,下穿滿襠長褲。女子穿右衽短衣,下穿滿襠長褲,冬天打腳綁。 三江苗族男子一般穿藏青色便服,夏天穿白色便服,下穿寬口長便褲。女子一般穿圓領大襟短衣,分便裝與盛裝。便裝多為紫藍色,衣、裙不繡花。冬衣較短,右開襟無領,襟口與領口略鑲綠綢襯飾。盛裝衣腳及兩側、領口處均綉滿花、鳥、蟲、魚等紋飾。圍兜上部中間綉一大朵葵花,周圍密綉各種山花紋飾,再加苗錦及綢緞配製而成的方形圖案,裝飾美麗。下身多穿百褶裙,扎綁腿,淡雅素凈。盛裝平時不穿,只有逢重大節日或出嫁才拿出來穿。該自治縣部分苗族姑娘則從不穿白色衣服,她們穿紫紅或黑色開襟衣,長至膝蓋,釘銀扣或銅扣,袖口、衣襟鑲花邊,腰系苗錦寬腰帶,下穿百褶裙。未婚女子穿窄筒褲。  隆林、那坡等地的苗族,服裝全用麻布做成。男子上穿長過膝的對襟衣,束腰帶。女子穿齊腰圓領短衣,頸後有片領,上綉紅、藍、黑等色花紋,下穿百褶短裙,系花腰帶。部分苗族婦女上衣長至腰,無領,右側開襟。裙長到腳面,裙中間有一條約二寸寬的蠟染花圈,花紋上有幾條闌干。裙頭蠟染或刺繡兩條大花圈,十分漂亮。部分苗族上衣為天藍色,側開襟,前胸側開扣處綉有三條彩色圖案,衣袖綉有八條不同顏色的花紋,直繞到胳膊上。裙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長約五寸,純白;下部長約一尺,綉橫格子花邊,腰系黑圍裙。部分苗族衣服的顏色為白或藍色,但衣領稍大,圓領,側開襟,頸後繡花紋。裙分三節縫成,上層長三寸,為粗布;中層塗紅蠟染花,長約一尺;下層繡花,長約三寸。打白布綁腿。部分苗族仍保留古老的服裝,他們叫長衫服。男子服裝為內、外兩件套在一起,內長外短,扎圍腰。女子古裝衣領翻向兩肩,兩邊滾五六厘米的白布。從頭套下,分內外兩層,外層背後綉小方塊圖案,長至腰,前襟短至裙頭,束腰帶。古裝逢節日和結婚才穿。婦女平時穿黑衣和蠟染素長裙,腰系黑圍腰。  60年代後,部分苗族男青年先後改穿中山裝、國防裝、青年裝、西裝,只有老年人才保持穿著民族傳統服裝。  建國前,侗族服裝的衣料以自紡自織的侗布為主,機織布和綢緞等多做盛裝或配飾用。近幾十年來,已普遍用機織布。衣服顏色有青、紫、白、藍等。清代,三江侗族男子著半邊花袖衫,有袴無裙。衫最短,袴最長。女子有裙無袴。裙最短,露其膝,胸前裹肚兜,以銀綴之。龍勝等地,男子上穿青色無領斜襟寬袖衣,腋下以兩度布帶束身,下穿長至腳面的寬腳青色長便褲。女子上穿青色無領無扣直襟衣,胸前衣襟內掛繡花胸圍。衣襟用兩度布帶結系,胸襟大,袖短而寬,衣邊、袖口均鑲花邊。下穿青色百褶裙,長過膝蓋,小腿包三角形青布腳綁。  民國至建國初期,男子多穿對襟短衣,裝束與唐裝相似。下穿寬腳便褲。節日著盛裝。三江侗族男子穿的蘆笙歌舞裝,上身是侗錦花衣,下身是侗錦、雞毛吊珠花裙,頭圍銀片,上插白雞尾。程陽花炮會上的武士裝,身穿青衣白褲,裹綁腿,頭圍白巾,扎腰帶,頸佩銀項圈,戴手鐲、戒指,腰懸火葫蘆,肩扛烏銃,一派武士雄姿。女子衣著有明顯的地區差別,大致可分為穿裙和穿褲兩種。三江的良口和里地區,女子多穿無領無扣青布衣,冬春為右衽衣,夏天為對襟衣。圍肚兜,腹前系二寸寬的布帶,下穿百褶細裙,扎綁腿。苗江、溶江一帶,冬春穿右衽衣,長至膝。夏秋穿花邊對襟衣,圍花肚兜。出嫁、趕坡會或逢節慶喜日,全著盛裝。上穿三四件花衣,衣襟、袖口鑲寬邊,上織侗錦,從外至里一件比一件長,使花邊外露供人欣賞。下穿百褶裙,扎花邊綁腿,以綠綢帶繫於綁腿上。一身打扮,花團錦簇。  近二三十年來,侗族服裝變化很大,除中老年婦女仍穿無領無扣對襟衣外,青年婦女平時很少穿民族服裝,勞動、趕圩都穿褲子,很少穿百褶裙。中青年男子的服裝與當地漢、壯民族相同。逢年過節,才穿民族傳統服飾。  仫佬族衣著簡樸。明代以前,婦女上穿滾邊闊袖寬袍滿襟衫,下穿繡花桶裙。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封建統治階級曾強迫改裝,以後衣著才逐步發生變化。  清末民初,男子上衣至臀部,襟袖較寬大,前襟為琵琶襟,右衽,無風領。褲子與現在無多大差異。長至腳踩,寬八九寸。婦女穿大襟無風領上衣,襟袖寬大,長至臀部以下,有的長至膝蓋。釘扣一邊的衣袖和前襟都緣三道花邊,邊上的兩道花邊寬約一分半,裡邊的一道寬約一寸半,褲與男子同。此後,男子上衣前襟改為右大襟,袖筒比過去稍窄。民國10年(1921年)左右,男子逐漸改穿對襟衣,身、袖都比過去縮窄、縮短,一般長到臀部的中部。青年人上衣還要短些,褲筒改窄。婦女逐漸改著有領上衣,不再鑲邊,襟、袖也比過去稍短窄些。  建國後,男子多穿對襟上衣,著長褲;一般婦女穿大襟上衣,長褲;老年婦女腰系青色圍裙,系帶用黑白相間的棉絲織成幾何圖案,裙邊有抽紗擰線編成網狀的花紋,色澤勻稱,精緻美觀。近年來,青年男子著西服、茄克,姑娘穿時裝,傳統民族服裝多在節日才穿。老年人的衣著無多大變化。  建國前,仫佬族無論男女都穿自織自染的青色土布,故史籍記載說,仫佬族「服色尚青」。建國後,男女服裝在質料、顏色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變,現機織棉布、化纖等基本取代了過去的家織土布,但在農村,姑娘出嫁時,無論多富有,仍要穿一身自織的土布衣,據說這是勤勞聰明的標誌。  過去,毛南族的衣服,以自己生產的土布為主要原料。建國後,逐漸大量穿用機織棉布、化纖,現在還穿絲綢、呢絨、針織品。清代,毛南族男衣細葛,婦女則著長裙,刺繡花紋,長曳地。建國初,男女均穿右開襟上衣。男上衣釘五顆銅扣,衣服口袋縫在右衣襟里,不外露。下穿寬筒長褲,勞動時扎三角腳綁。盛裝時腰纏八尺長的黑布腰帶,腰帶兩端用紅、綠、黃、藍、白絨線鑲成鋸齒形的布須,纏腰時讓布須外露。赴宴作客的長者要穿長衫,外套黑布銅扣「馬蹬衣」,衣背下開四寸長的口子,衣袖象馬蹄形。有名望的長者,騎馬趕圩或走親訪友,要穿「騎馬褲」,這種褲無褲頭,褲襠、褲筒不相連,穿時套在里褲外面,褲筒口用絨線紮緊。婦女穿鑲有三道黑色花邊的右開襟上衣,滾邊褲子。  毛南族喜歡用藍靛染的青色和藍色布做衣服,很少穿黃色和白色的衣服,忌穿白色衣服串門。他們對自己穿的衣服,特別是對貼身內衣很珍視,叫作「本身」,即「靈魂」之意,因此,自己穿的衣服絕不亂丟。  回族視白色為最潔凈之色,喜穿白色衣服。男子愛穿雙襟白襯衣,在白襯衣上套一個青坎肩,下穿白褲子,對比鮮明,顯得乾淨清新,文雅莊重。婦女穿大襟衣,少女和少婦喜歡在衣服上嵌線鑲色、滾邊,有的還在前胸、前襟處繡花。童裝不分男女,一律用花布和其它顏色的料子,上衣的袖口和褲子的膝蓋處都綉有各種圖案。小孩穿過的衣服忌送給別人。建國後,除少數老年人外,男女服裝已與漢族無多大區別。  過去,京族男子穿窄袖袒胸過膝的上衣,腰際束帶,下穿長而寬的褲子。女子穿窄袖緊身無領對襟短上衣,胸圍菱形遮胸布,下穿長而寬的黑色或褐色褲子。外出作客時,加穿窄袖白色長外衣,形如旗袍。富有人家的衣服質料多用絲綢、香雲紗。顏色為黑、白色和薯茛染成的紅褐色。建國後,京族除節慶時穿本民族服裝外,平時所穿服裝與當地漢族大致相同。  彝族人多不織布。建國前,靠買貴州來的青布和本地壯族織的土布為衣料。隆林德峨地區的彝族男子穿對襟衣,較短,下穿寬大的唐裝褲,衣褲均為黑色。婦女平時穿寬大而長的唐裝衣褲,多為黑色,也有藍色、淺藍色、綠色的。節日的盛裝黑底滾藍邊或黑底滾綠邊,並於袖口處滾三道邊,中間一道長約二寸,其餘兩道長約五分。老年人的衣服只滾前領和右衣邊,背後的領圈不滾。青年婦女和小孩則衣領前後滾成圓形的邊。  那坡者祥等地的彝族服裝,為白上衣,黑褲子。男子穿右開襟低領上衣,袖較長,左下角縫一個袋子,胸正中綴有一塊稱之為「檔花」的民族標誌,圖案為光芒四射的太陽。腰系自布帶,打三角黑布綁腿。女子的上衣僅至肚臍,平領無扣對襟,內有一張繡花胸裙,遮住胸部與腹部。衣襟兩側有用錫鑄制的小花粒裝飾的紅底方格布,格中綉有紋飾。長袖,近袖口處也綴有用小顆錫花裝飾的圖案。袖緣、領口滾黑邊,胸襟上方脖子處有四條用紅、白、黑、藍等色絨線綉成的長彩帶。腰圍一條榆樹皮做的橢圓圈腰環,樹皮寬三四寸,表面用兩條一寸寬的彩帶裝飾,未滿十八歲的少女和六十歲以上的老婦人的腰環沒那麼寬。除了夜間睡覺,平時腰環都不離身。逢年過節,婦女們還將精心織繡的錦帶包紮在腰環外,顯得英武多姿。下穿大筒短褲,與膝平,扎三角形黑布綁腿。據說在遠古時代,彝族婦女因戴腰環護身,刀槍不入,十分英勇善戰。後來,彝族婦女就把腰環當作護身符,常捆在腰間。  水族過去多穿黑色或藍色衣服。清代以前,男子穿圓領無扣長衫。清初,南丹水族男子穿對衽衣,俗稱「四塊瓦」;婦女上穿袖長而窄的上衣,下穿花裙。後來,男子改穿大襟無領闊袖的青藍布長衫,袖寬七八寸。內襯自布短褂,下穿青藍色寬筒便褲,冬天穿棉長衫和夾褲。青壯年穿大襟無領短上衣,少數穿長衫,下穿直筒便褲。女子多穿對襟無領短上衣,身大袖寬,銀扣,衣角鑲有彩色花邊;下穿百褶裙,系青布圍腰,並在前後繫上兩塊長條腰巾,有的還扎綁腿。後來又改穿長衫,著便褲。清末,封建統治階級強迫水族改穿緊身衣服,著馬褲,遭到水族人民的反對。建國後,老年男子多穿無領布扣長衫,中青年多穿對襟便服,束腰帶,下穿滿襠褲,大襟腳。女子上衣為滿襟寬袖,胸部、袖口、兩側均滾花邊。穿裙或著便褲,裙多褶紋,膝下滾花邊,扎綁腿。近數十年來,水族服裝變化很大,除部分老年人還穿民族服裝外,青壯年的服裝已與當地漢、壯民族相同。  仡佬族男子民國初年還穿右衽大襟長衣,腰束長帶。婦女著短衣長裙,上衣僅齊腰,右衽,袖背上全綉上鱗狀花紋。青壯年婦女多穿深藍色和黑色右衽衣,頸部和右下腋分別用紐扣繫結,衽上無花紋,衽下有襟。新婚年輕女子襟邊有簡單的淺色布條紋二至三道,外邊套以斗篷。斗篷用整塊青布製成,中間挖一個洞為領口,無袖,前短後長,斗篷上多繡花紋,穿時從頭上套下。斗篷的項帶和腰巾的繁帶用金屬花鏈構成。下穿直桶裙,無褶,分上、中、下三節,上、下兩節多用麻織成,飾青、白色條紋,中間用羊毛織成,染為紅色。建國前,男子逐漸改穿唐裝。女子穿無領右衽衣,袖上嵌兩道黑邊,從頸口至右腋下鑲一條三寸寬的與衣色不同的襟邊,並綉上花紋細邊。下穿長裙,裙頭垂數根五寸長的彩色絲絨,鮮艷奪目。現在,男子除部分老人還穿長衫外,青壯年服裝與漢族相同。中年婦女穿長至膝蓋的右開襟上衣,著長褲。青年女子穿齊腰短衣,下穿長褲,顏色以淺藍為主。婦女的衣領扣處每邊各有四顆銀扣,頸下、胸前、袖口及兩肩均用黑布鑲邊。一般為大邊一條,小邊三條。    冠  戴  古代壯族男子多以黑布、青布、藍布或花布帶裹頭,出門作客亦有戴竹笠者。婦女多用彩帛或綉帕蓋頭或包頭。民國時期,男子逐漸不再包頭,女子冠戴變化不大。建國初期,除左右江流域一帶少數老人仍用布帶裹頭外。絕大多數男子在家多為免冠,出門或寒冬季節,戴布帽、棉帽。女子仍慣用布巾或毛巾包頭,頭巾多為黑、白兩種,毛巾多為提花毛巾和西華毛巾。其包頭法一是將頭巾打開,正中蓋住頭頂,兩端平均垂於兩側,然後將左側一端繞於腦後,蓋住髮髻,再將右側一端經後腦殼繞到左邊耳旁紮緊,讓須條下垂,不露頭頂。一是將頭巾摺成三四寸寬,從左往右包,繞到左邊耳朵旁紮緊,露出頭頂。大新等地的壯族婦女包頭十分講究,將整個頭頂蓋住後,讓兩端須條垂在左右耳兩側,走起路來,須條迎風飄動,頗為美觀。天等縣的壯族婦女出門,將平時圍身的四方圍裙疊折為四層,蓋在頭上,既能擋風遮太陽,又可增加美感。崇左縣壯族婦女的黑布頭巾兩端綴有絲線條,纏頭時,將頭巾在頭上盤繞成正人字形,絲線從左右兩側垂下,顯得大方漂亮。  一些地區壯族女子的冠戴乃是某種標誌。風山縣長州、砦牙一帶,未出嫁的少女包純白色頭巾,兩頭各織三條一厘米寬的五綵線,兩端綴白色絡纓絲墜。已婚少婦包白底藍線方格巾,兩端有黑白混染的絲墜。老年婦女包純藍或純黑頭巾,兩端無絡纓。頭巾的包法也有講究,少女包成羊角形,少婦包成盤碟形,老人包成桶箍形。懂得其風俗的人,一看頭巾的布紋圖案、顏色及包法,便知她們是否結了婚。都安、大化一帶的壯族婦女,在趕街、走親戚或歌圩上時,每人頭上都蓋一條嶄新的白底花邊毛巾,未婚姑娘將毛巾疊折三四層,使之成為手帕一樣大小的方塊,蓋在頭上;若已婚,則用毛巾包頭打結。武宣、象州、柳江等地,青年姑娘戴不封頂的黑色、青色或藍色箍頭帽,四周飾有珠子;中年婦女頭上扎白毛巾;老年婦女包黑頭巾。環江、宜山等地,女子婚後都要用二三尺長的黑細布疊折成三寸多寬的長帶,把頭髮包起來,讓頭巾的一端在右耳上露出一二寸,形如獨角,作為區別於未婚少女的標誌。隆林壯族婦女的頭巾有藍、白、黑三種,黑頭巾長六尺,巾的一端織有網狀的格子,末端有三寸長的垂線,纏頭時,從左向右繞二三層後轉回左耳之上;藍頭巾長二尺,兩端用黃、紅色花線滾邊,無垂線;白頭巾長二尺。巾的兩端織有黑色花紋或方格花紋,寬三分,末端有垂線。白頭巾是勞動時戴的,將頭巾蓋在頭上,把左邊的一端向上翻,再把右邊的一端翻上去蓋住就行了,極為簡便。平時在家和趕圩多戴藍頭巾。黑頭巾在出嫁、赴喜慶宴、過年和冬天時戴。男子頭巾也有黑、白二種,式樣和長短與婦女同。夏秋二季和勞動時多戴白頭巾,將頭巾摺成二三層,繞在頭上,巾的兩端交扣於前額。冬天多戴黑頭巾,纏頭後留一端的垂線垂在左耳外。走路時垂線擺動,分外美觀。  古代,漢族的貴族一般戴冠、弁、冕,平民戴幘。《禮記·典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是說男子二十便算成年,始行加冠之禮,並起別名。女子成年不加冠,只用笄簪固定髮髻。冕、弁則只有皇帝和貴族才能戴。平民不戴冠,於髮髻上覆以布帕,一直蓋到前額,即是幘。民國時期,殷富人家男子頭戴瓜皮帽、絨帽,官員、公務員戴禮帽或布帽,老人戴棉帽和布帽,一般男子戴布帽。婦女多用青布或藍布包頭,富者戴絨帽或毛線帽。建國後,帽的式樣越來越多,有布帽、毛帽、絨帽、毛線帽、棉帽、皮帽、風雪帽、太陽帽……,隨各人喜好而選擇佩戴。個別地區的漢族婦女仍保留傳統包頭法。如賀縣信都等地,婦女喜用黑布包頭,未婚女子多用紅布做成一寸寬、三尺長的繡花布帶,將包頭的黑布綁緊;已婚婦女則用不繡花的藍布帶將包頭黑布綁緊,以示區別。  古代,瑤族男女大多以繡花青布頭巾、紅布頭巾或藍布頭巾包裹頭部;有的婦女則用白棉紗或毛線纏頭。清代,羅城瑤族(盤瑤)男子用五色布裹頭,女子以竹片綴珠覆首。興安瑤族(平地瑤),男子用花帛裹頭,女子用錦纏頭,綴以珠玉。直到建國後,瑤族冠戴的式樣仍千姿百態,有平頂式、塔式、圓筒式、飛檐式、銀簪式、絮帽式等等。近二三十年來,除節慶和參加傳統民族活動外,大部分中青年男子已免冠或改戴商店中出售的帽子,老年男子和婦女仍多保持民族傳統冠戴。  部分瑤族(平頭瑤)用平頭式包法。平頭式即用白紗線或紅紗線纏頭,然後用瑤錦帶纏繞在紗線之外。在左右耳上方的錦帶上,分別垂下九束彩穗,頭頂蓋瑤錦。金秀瑤族女孩十歲左右便開始纏頭,用白紗線從齊耳的上端繞起,一層層纏繞,一直繞到頭頂,讓白紗線與頭頂形成一水平面,外圈呈喇叭形。白紗線之內戴一個長形夾層黑布筒帽,讓黑布筒從白紗線裹纏的中間空檔處伸出,拖到後腦頂部,向天的一面挑有花紋。在橫切邊緣綴上紅、黃等色玻璃珠。在前額白紗線外端鑲上彩色錦帶,花線形如狗牙,俗稱「狗牙齒」。此外,還有闌干齒、闌干烏等紋飾。中青年婦女則在白紗線帶的外圈裝飾彩珠,再在白紗線上罩一塊瑤錦,或是頭帕,或是花毛巾,以防勞動進出密林、草叢時,被樹枝、荊棘勾掛包頭的白紗線。  田林等地瑤族的平頭式包法又略有不同。婦女多用數根一丈多長、一尺寬的黑布纏頭,布兩端綉有紅、綠、黃、白相間的彩色紋飾。包頭時,先把頭帕折成四分之一寬,層層纏繞,使繡花的兩頭形成「人」字形,讓瑤錦全露於前額,再在前額的頭巾上插一朵紅花,讓人感到一種純樸的青春美。  桂平瑤族男女的平頭式裝飾種類繁多,大都是用長條彩帶包頭,層層疊疊地扎住頭部,或圓或扁,或高或低,各自配上多色花巾、彩帶或絲穗,顯得風度翩翩。一般說來,男子多為圓盤形,頭頂用布蓋住頭髮,然後用長條繡花帶盤頭,在左耳上方的圓盤上伸出一節長約數寸的瑤錦帶,末端綴穗,垂於肩上。女子則在圓盤形的盤頭上蓋一塊繡得十分艷麗的瑤錦,除前額外,其餘部位的瑤錦邊緣全綴有紅色彩穗,垂於左右兩側和腦後。也有的用布疊成板狀帽頂,蓋於圓盤上,上面再蓋兩條花毛巾,讓毛巾的絲穗分別垂於左右兩側的耳旁。  金秀、荔浦等地的部分瑤族(盤瑤)婦女則為塔式頭飾。她們在頭頂罩上圓錐形的竹筍殼,在腦後留可以通風的洞孔,再用邊緣綉有花紋的黑布蓋住筍殼,布外用飾有銅釘、銅鈴的錦帶將布綁緊,做成尖塔狀帽子。據說這部分瑤族原來也是平頭式裝飾的,後來因住到平地和山腳,氣候較暖和,平頭裝飾十分悶熱,就改為尖頭打扮,被稱為「小尖頭」。  賀縣瑤族(過山瑤)的尖塔式頭飾稱為「大尖頭」。取一塊長約二尺、寬五寸的布帶將頭髮包成尖形,然後用綉有瑤錦的深藍色或青色布重重纏繞十餘層,四周垂彩穗。有的帽特大,帽的下部將整個前額、眼眉、雙耳罩住。帽上所綴的紅金絲線特別多,整頂帽重達十餘斤。瑤胞說,戴這種帽子,進密林,入草叢,可以打草驚蛇,保護自身的安全。部分瑤族(土瑤)男子平時用七八條毛巾裹頭,參加婚禮時,有的用十條毛巾裹頭。毛巾外面用五斤絲線與珠串紮上,整個頭飾重八斤左右。女子多剃光頭,然後再包頭。女孩子多戴似西瓜皮形的小帽,邊緣綉有幾何紋飾,帽頂有絲線下垂,上面飾穿了孔的銀幣或人民幣硬幣。十四五歲以上的女子戴用桐油樹皮製作的圓形帽,根據各人頭顱的大小,用樹皮圈箍固定成型,在外圈垂直地塗上黃、綠相間的顏色,再塗以桐油,色澤油亮鮮艷。在圓筒似的帽頂上蓋數條毛巾,毛巾上撒披紅、黃、綠相間的彩色絲線串珠,串珠越多,越說明其人勤勞、富裕,也越顯得美。節日或參加婚禮,上面蓋的毛巾多達二十餘條,絲線重約二三斤,垂一二十串珠子,整個帽子重約七八斤。  融水瑤族(花瑤)婦女,過去頭戴用鐵條嵌成的架子,勾上瑤錦,左右兩邊對稱地吊著銀色串珠,顯得莊重、古樸。這種頭飾稱戴板,平時很少佩戴,只有在重大節日活動中才能見到。  十萬大山部分瑤族(山子瑤)婦女是戴一個銀質梅花發罩罩住髮髻,發罩頂部是一個八角星圓形銀片,四周上下兩行排列插上三十二塊小圓銀片,再用紅絲線纏頭部七八圈,將發罩箍緊頭,最後用一塊綉有紋飾的方形頭巾蓋住頭部,位於左右兩耳上的頭巾角用彩珠和紅絨線連結成穗,垂於兩耳旁。因頭部裝飾花色,他們亦稱「花頭瑤」。小孩戴西瓜型帽,帽頂有穗,四周有許多彩穗和小銅鈴。男孩的帽上綉有垂直波紋,女孩帽則綉葵花紋飾。男女孩的帽子忌交換戴。部分瑤族(板瑤)在頭髮上綁一塊紅布包的頂板,頂板用二尺紅布、三尺其他顏色的布疊成二寸寬、四寸長的長條,依次共疊二十八層紮緊而成。戴板時將板固定在頭頂的蠟發上,然後用一條二尺長,兩端綉有花紋的白布或白花布蓋住頂板和耳朵,扎於脖子上。  那坡瑤族男子包黑頭巾。女子頭戴頂板(又稱頭蓋),頂板邊插上兩條骨釵,下邊掛兩條小銀鏈,銀鏈下端拴一束紅纓,四周環佩彩色串珠。戴頂板時,先把長髮捲在頭頂,再墊上一條白頭巾,然後把頂板戴上。  都安、大化等地的瑤族(布努瑤)男子頭纏黑布帶,兩端綉瑤錦,綴彩穗。纏頭時,讓兩端的彩穗分別垂於腦後左右兩側。女子在髮髻上插銀釵、銀簪等首飾,頭頂豎一塊銀牌,再纏上繡花帕,帕上掛銀鏈,串珠垂掛在額前。滿頭的串珠、銀飾,象一朵盛開的菊花。  金秀聖堂山周圍的部分瑤族(花藍瑤)婦女用銀夾夾住頭髮,然後用黑布纏繞,形成網狀,頭頂蓋白布巾,整個頭飾外表呈梯形。部分瑤族(坳瑤)婦女用竹殼做成梯形的竹帽戴在頭上,外邊裹扎頭巾作為點綴裝飾。部分瑤族(茶山瑤)婦女頭飾則別緻多樣,其中尤以飛檐式最有代表性。用三條不同色調的布帶包頭,扣緊頭頂,再用三塊長約四十厘米,寬七厘米,重約一斤四兩,兩頭翹起似飛檐的銀板頂戴在頭上,雪白的布巾披在腦後。姑娘們戴這種頭飾出現在人群中,標誌著自身的勤勞、富有,也有比美的意思。  西林部分瑤族(藍靛瑤)男子以頭帕的長短來顯示富有。一般人頭扎一丈多長的布帕,富有者更長,頭帕一端以紅絲絨繡花邊點綴。婦女頭頂扎髮髻,上蓋白土布,用紅、黑二色絲絨綉成花紋,圍扎一塊染印著有點白色花蕊的藍布,兩頭用紅線結紮成若干個毛球,用各色小粒串珠穿好,兩端繞於腦後繫結,讓毛球集中於後頸之上。頸上另披一塊方圓形的肩布。  田林縣謂標鄉瑤族男孩帽子分成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紅布,鑲帽口;第二部分為黑布,在黑布中間分十二個格,每格分別用彩色絲線挑綉「保命長生福壽主生保照訓敲注經」十四個字,圍繞在帽子四周;第三第四部分均為紅布,紅布的下端綉有齒形花紋;第五部分是黑布圓頂,帽頂上系若干根紅布條,帽的四周還間隔著掛硬幣、絲穗、銅錢和穿山甲麟片。女孩帽子在方格內不寫字,用綠線綉八角形紋飾,帽頂多蓋一塊紅布,四周多掛兩條珠鏈。成年男子用一丈多的黑土布包頭。婦女頭上蓋一塊頭巾,中間綉黑色圖案,兩端為六寸長的白細紗,用一個圓形銀簇將頭布套在發上,銀簇由三十多片形如魚鱗的銀飾組成。那兵鄉瑤族已婚婦女戴有紋飾的圓形銀質發蓋,蓋上罩以用棉紗扎的頭罩,最後再用一張兩端綉有圖案的頭巾包在外面。未婚女子則不戴發蓋,新娘的頭飾最漂亮,頭上插銀釵,掛銀鏈、銀珠,銀釵末端掛用薄銀片做成的銀片,行走起來,叮噹作響。  近二三十年,瑤族男青年基本上已不包頭纏巾。瑤族女青年的包頭日趨簡化,有的到商店購買花布、紗巾、綢緞製作包頭,較少再花時間挑繡花巾、花帕。老年人仍多保持傳統冠戴。  苗族男女過去多包頭。清代,龍勝苗族男子纏頭插雉尾;女子挽髻遍插銀簪,復以長簪綴紅絨。建國前後,男子多以青布纏頭,女子則裹青色繡花頭帕。三江苗族男子平時以六尺長巾纏頭,長巾兩面綉有「鋸齒」式的花紋,巾邊插一枝短煙斗。女子裹青色滾花邊頭帕,帕角垂至兩肩。龍勝部分苗族男子過去喜歡包頭巾,建國後多改戴帽。未婚女子現在多包從街上買回的花頭巾,在家時常包二三條,節慶及走親戚包八九條。已婚婦女包黑頭巾。部分苗族婦女的包黑頭巾,每條長約五尺余,把它摺成一寸寬繞在頭上,平時繞一條,逢喜事或走親戚則繞八九條,繞同草帽一樣大。部分苗族過去多包紅頭巾,現在多包藍白色繡花頭巾,長約二米。  侗族男子過去多包長頭帕。三江侗族男子包的青布頭巾,長一丈二尺,卷在頭上如大圓盤。近二三十年來,除老年人外,中青年多戴帽。婦女雖然都包白頭巾,但良口和里地區的婦女多包對角白頭巾,苗江、溶江一帶的婦女則包三角蜂窩白頭巾。  清末以前,仫佬族男子喜包頭巾,清末民初改戴六片三角形合成的青布帽,形如碗,故名碗帽。其中老年男子戴的是硬殼平頂碗帽。婦女冬天包黑頭巾,夏天包白頭巾。中青年婦女戴頭勒(抹額),或扎較窄的頭巾。建國後,男子多到商店買帽戴,青年婦女改用毛巾包頭,或戴繡花箍頭帽,或不再包頭戴帽。小孩多戴繡花帽。  仫佬族有「編麥稈為帽」的習慣。中老年婦女、青年婦女甚至小女孩,人人都會編麥稈帽。除拿到市場上出售外,每人都留一頂自戴。有的姑娘還將自己親手精編的麥稈帽送給情人,以示手巧。  毛南族男子在清代和民國年間大多用一條七八尺長的黑布包頭,也有的戴青色或藍色布帽,帽頂開小孔。女子出嫁後用青布包頭,露出發頂。建國後,男子不再包頭,冬天戴絨線織的小帽。婦女外出勞動或走親串寨,尤喜戴花竹帽。毛南語叫「頂卡花」,或「頂蓋花」,意即帽底編花。「頂卡花」分表裡兩層,主要用金竹和墨竹的細篾編織各種美麗的圖案,編好後,裡層上覆蓋一層薄紗紙,頂部覆蓋一塊花布和藍布,再將表層蓋上,用細篾把兩層複合串緊,配以絨線花帶。「頂卡花」編製精緻工整,美觀耐用,是婦女們常戴的雨具和裝飾品。小孩多戴布帽,用黑土布摺二層二寸寬的布帶,將邊縫好,再根據小孩頭部的大小縫成圓帽,中間留雞蛋大的洞孔。這種帽戴起來既保暖又通氣,拆下來洗也很方便。  回族男子一般戴白帽,也有部分人戴黑帽。白帽過去用棉布做,現在則多用的確良等滌綸紡織品做。黑帽多用華達呢、平絨等製作。婦女頭戴白圓撮口帽,戴蓋頭(也叫搭蓋頭)。建國後,婦女戴蓋頭之俗逐漸改掉,頭飾多與漢族同。  彝族嬰孩多戴飾有銀飾的小壽星紅帽,象徵「長生保命」。成年人的冠戴各地略有不同。隆林彝族男子頭上包紮一塊長一丈、寬一尺五寸的黑色頭帕,紮成圓圈形。婦女頭上圍一塊黑頭巾,有的在頭巾的一端綉細花邊,另一端綴絲線。那坡城廂地區的彝族婦女,頭戴二根帶形的頭帕,一根花格,一根黑色。花格頭帕裹在裡面,長約三尺,寬六寸;黑色頭帕包在外面,長五尺,寬八寸。  水族男子在清代以前以布束髮。清代時受封建統治階級強迫改裝,老年人多戴瓜皮帽,青年人則用青白布包頭,婦女用青布包頭。民國時期,男子多用青藍色頭帕包頭,婦女包青白色長頭巾。建國後,除老年人外,中青年男子已不包頭,冬天戴布帽;中青年婦女包紗巾、尼龍巾。  鞋  襪  古代,壯族平時多跣足,遇年節和喜慶宴會,男子穿鞋襪,女子穿繡花鞋襪。這種情況一直到民國時期仍無多大變化。建國前後,壯族男女勞動時均跣足,趕圩、走親戚和喜慶節日,多穿用茅草和稻草編織的三耳或五耳草鞋,有的穿繡花涼鞋,有的穿布鞋、繡花鞋,晚上多穿木屐。壯族男女十分愛惜鞋,趕圩、串村訪寨,多是將鞋揣入懷內,或掛在扁擔頭,赤腳走路,待近村口街頭時,才洗腳穿鞋入村進街。  各地鞋襪的式樣互有差異。隆林壯族男子穿的花鞋,厚底圓頭圓槽,黑布面,頭部用五片黑色硬布做花瓣蓋住,象一朵盛開的黑牡丹。五片布中最上面的一片綉一朵花,鞋面兩側也綉各種花色。這種鞋是男子,特別是青年男子訪親、赴宴、會情人、結婚時穿的禮鞋。婦女的花鞋尖口、翹頭、厚底,鞋面以紅布或黃布為底色,上綉各式各樣的花色,逢吃喜酒或出嫁時才穿。平時穿便鞋和草鞋。襪子一般用土布製做。婦女穿的襪子用兩層白布做成,外層是柔細質好的細布,裡層是粗糙的土布。襪長到膝下或腳踝,襪底兩邊和後跟用藍士林布鑲邊,再用白線綉上各種紋飾,穿起來既保暖,又美觀大方,通常是在結婚、吃喜酒、訪親、過年時配花鞋穿。龍勝壯族男子穿雲頭布鞋。有錢人穿雙橋龍頭鞋,鞋底有四十八個奶釘。婦女穿尖頭蝴蝶鞋。天峨縣男子穿龍鳳鞋,尖頭雙橋,十分漂亮。凌雲、樂業等縣男子穿無扣翹頭鞋,鞋尖翹起一條或兩條橋樑。婦女穿的繡花拖鞋極為別緻,圓頭無後跟,鞋面綉滿花紋,十分華麗,多為在家時穿。大新、憑祥等地婦女穿的翹頭船形花鞋,鞋面綉有花卉和各種紋飾,尖頭無扣。它是姑娘出嫁時必不可少的嫁妝之一。  本世紀60年代後,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草鞋已逐漸絕跡,穿木屐的人也越來越少。絨襪、尼龍襪、絲襪、線襪取代了過去自製的土布襪。膠鞋、塑料涼鞋、泡沫拖鞋、皮鞋、皮涼鞋等已進入平常壯族人家,打赤腳、自己做布鞋和繡花布鞋的現象已不多見。  清末民初,漢族貧困之家多穿草鞋、棕板鞋或打赤腳;一般人穿布鞋、布草鞋;富裕人家穿繡花布鞋、皮鞋、布襪。建國初期,一部分家庭富裕者穿膠鞋、皮鞋,大多數人仍保持穿布鞋的習慣。富川部分漢族(客家人)姑娘除下雨外,一般都穿自做的布鞋,熱天穿布涼鞋。所穿的鞋襪極為講究。涼鞋鞋面用絲線編織或用布條精工做成,鞋面和腳後跟兩側的布面綉有銅錢形狀的圖案和「熱愛生活」,「保家衛國」等漢字文飾。天氣涼時穿寬口布鞋,用青布做鞋面,鞋帶和鞋口均用藍布滾邊。腳跟與後部分的鞋面相接處用綠線縫製,以表示姑娘的忠貞;鞋扣用白色,表示心地善良、純潔;鞋底用數層白布墊底,藍布鋪面,再用手工納上密密的粗紗線,在鞋底的外圍邊緣,還納上一行細密、整齊的白線,與黑色的鞋面相映襯。獨具風格。近數十年來,穿塑料鞋、膠鞋、皮鞋的人越來越多,布鞋和草鞋已基本被淘汰。  古代瑤族多跣足。建國前後,部分生活較富裕者和婦女穿龍頭鞋、布鞋。六七十年代後,中青年人逐漸穿膠鞋。近年來,穿鞋的人日益增多,打赤腳的現象越來越少。  清代以前,苗族祖輩多跣足。清末民初後,逐漸穿鞋。男子穿草鞋、木屐,婦女穿麻草鞋。逢喜慶節日穿單梁布鞋,這種鞋用青緞或青絲絨作鞋面,上綉彩色花紋,配穿青布或陰丹布縫製的布襪,襪底納以細密的針線,襪跟繡花紋。清代,龍勝苗族男子穿厚底翹頭的龍頭鞋,婦女穿龍頭繡花鞋;民國時期改穿平頭鞋;建國後,自己做鞋穿的人逐漸減少,多到商店買鞋穿。  清代初期,龍勝侗族男女白天打赤腳,晚上洗腳後穿草鞋。冬天用木板為鞋底,邊上穿孔,用草繩編成木底草鞋穿。清乾隆以後,受漢族習俗的影響,始做布鞋。此後,白天出門穿草鞋,晚上在家穿布鞋,婦女則穿厚底白邊青面翹頭的尖口紅花布鞋。三江侗族婦女穿繡花船形踏跟勾鞋。近數十年來,自己做鞋穿的日益減少,多到商店買鞋。  仫佬族無論男女,平時多跣足,外出時多穿草鞋,晚上洗腳後多穿布鞋。其草鞋種類很多,有龍鬚草草鞋、竹殼草鞋、稻稈草鞋、黃麻草鞋等,其中以羅城大羅村的竹麻草鞋最有名。將砍回的嫩竹放於火上烤軟,用刀刮皮、抽絲、輕捶、晾乾,然後與麻編織成鞋。既易做,又耐穿。未婚男子趕圩、「走坡」多穿布底棉線草鞋,未婚姑娘則穿布底絨線草鞋。這兩種鞋製作較講究,均用布做鞋底,棉線草鞋鞋面用白棉線編織而成,樸素大方;絨線草鞋鞋面用五顏六色的絲絨編織,前面有一個大絨球,十分美麗。一直到現在,仍有人穿。布鞋有雲頭鞋、貓頭鞋、單梁鞋、雙梁鞋幾種。過去,婦女多穿尖頭花鞋,鞋頭用彩絲扎花。建國後,逐漸改穿平口素麵鞋。近二三十年來,穿鞋多到商店購買。  毛南族過去多跣足,走遠路則穿竹篾鞋,只有晚上在家和節慶時才穿布鞋。婦女赴宴、走親戚多穿尖頭繡花鞋。繡花鞋有雙橋、貓鼻、雲頭三種。雙橋繡花鞋用紅、綠兩色在鞋面上鑲兩條花邊,象兩座石拱橋橫跨在河面,故名。貓鼻繡花鞋用五色花帶在鞋面上構成勾頭形的鞋尖,尖頭形如小花貓的鼻子,栩栩如生。雲頭繡花鞋的鞋面綉有雲藕花紋,文靜大方。平時在家多穿黑布鞋。近二三十年來,穿鞋多到商店購買。  歷史上,京族白天多跣足,晚上多穿木屐。建國後,始多穿鞋。  彝族過去很少買鞋穿,均由婦女自己做。姑娘如買鞋穿,將會被人笑為笨與懶。近數十年來,鞋襪多到商店購買。  清代,水族青壯年男子穿布襪和元寶蓋布鞋;老年男子穿貓頭鞋和翹尖布鞋;婦女穿翹尖布鞋或繡花鞋。建國後,多到商店買鞋穿。  民國時期,仡佬族男子多穿元寶鞋、勾勾鞋和橋鞋。元寶鞋因鞋前面有一用布做成的圓形蓋而得名;勾勾鞋因鞋前邊有二道臉,到前邊尖端直向上挑,故名;橋鞋因鞋前邊有一布條形如橋而得名。這三種鞋都不分左右腳。後改穿分左右腳的布鞋。女子喜歡穿花鞋。近數十年來,穿鞋多到商店購買。    第二節 裝 飾  發  型  古代壯族先民多剪短髮。《淮南子·齊俗訓》說:「中國冠笄,越人劐發。」《史記·趙世家》也說:「夫剪髮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有部分壯族先民披長發。《戰國策》卷十九說:「被發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唐宋時期,壯族男子仍斷髮,女子挽髻於腦後,用三四寸長的竹片斜貫其中。清代,封建統治階級曾強迫壯族人留長辮子,但除官吏文人外,壯族一般仍斷髮挽髻。乾隆《慶遠府志》記載:「女子綰大髻,多向前,亦有橫和捲軸者,有疊作三盤者,有雙髻者,未嫁女也。嫁則一髻上扎大梳,或銀或木,或牙花簪。圍插多寡不同,隨貧富也。」辛亥革命後,男子多剃光頭或剪短髮。青年女子多梳長辮或剪齊頸短髮,已婚婦女多盤發於腦後。  配黑白圖片:平果壯族姑娘的髮型。(摘自《壯族》畫冊))建國後,男子髮式與漢族相同,但各地婦女的髮型仍有特色。龍州一帶的壯族婦女有三種髮型:一種是頭上梳有劉海,讓其直垂前額,以表示她們仍是少女,正當青春年華,還沒有對象;二是把前額的劉海梳向右邊,用髮夾夾起來,而頭的左邊和右邊仍留劉海,以表示她們已經有了對象或結了婚,但還未生孩子;三是不留劉海,而把頭髮往後邊梳起來,結成一個大髻,表明已成家有了孩子。知情者一眼望去,便知道誰是少婦,誰是未婚姑娘。都安、大化等地姑娘多剪短髮,前額留劉海;也有的梳長辮。結婚已生育的少婦則挽髮髻,並用棉紗線絞凈面部的汗毛。隆林少女從十五歲左右就梳長辮,以紅繩系之,垂於腦後,前額和耳邊的發大都剃光。十五歲以上則結髮髻,垂於腦後,插銀簪,有的橫豎共插四五枝,垂銀鏈,並用紅線繞系,然後再包頭巾。她們很少露髻於外,認為這是沒有禮貌的行為。天峨自定女子向來留長發,不打辮子。已婚的結髻,或梳好後由左向右繞,用頭巾紮上;未婚者披頭散髮,或由右向左繞,再用白印花毛巾包紮。柳城古砦一帶少女,剪平肩發,用綢、布帶將頭髮扎於頭上,形如兩隻角;未婚姑娘留長發,打兩根辮,辮尾用紅綢布結兩個蝴蝶結,形如兩朵鮮花,前額有劉海;已婚姑娘剪平肩發,在左耳後邊用紅綢布扎個結;已生育的少婦剪齊肩發,不編不結,打扮隨意;寡婦留長發,梳一根長辮。或盤髻於腦後;壯年婦女剪平耳根發,再戴帽或包頭巾;老年婦女留長發,梳髻於腦後,用銀針扎住,再戴帽或包頭巾。梳裝打扮,老少分明。龍勝婦女的髮型又略有不同,老年婦女不結髻,把長發翻過頭頂打旋,再包以黑布;青年女子只留頭頂的長髮,四周剪成披衽,再把頂上的長髮翻到前額,用布包好,插上銀梳。女孩子先剃光頭,戴外婆送的銀飾帽,長大再留頭頂發。  近二三十年來,壯族中老年男子多剃光頭,男青年多剪小平頭和分頭,女青年剪短髮、運動裝或燙髮,老年婦女剪短髮或盤髮結髻於腦後。    清代,漢族男子留長發,梳辮;婦女梳辮或盤髻。民國年間,男子剪辮剃光頭或留分頭,女子剪平肩發或梳長辮。建國後至70年代初期,男子髮型無大變化,多剪分頭、小平頭。近年來,城市青年流行各種髮式,有的男女不分,鄉鎮青年亦受影響。  古代,瑤族將頭髮捲起豎如椎形,稱椎髻。民國年間,國民黨推行風俗改良運動,一部分瑤族被迫剪髮。建國後,大多數地區的瑤族男子留分頭,或剃光頭,女子多留長髮結髻,但也有的瑤族髮型仍保留傳統裝式。  金秀部分瑤族(盤瑤)和龍勝部分瑤族(紅瑤),男子過去都將頭頂的頭髮留得很長,而將四周剃光,將長發打辮子,再用黑色包頭巾盤在剃光頭髮的部位,髮辮盤在包頭布空擋的中間。民國年間,廣西當局強迫剃光頭,他們便用包頭布將頭頂也蓋住。建國後,男子又重留髮,但不長,不能再打辮子。田林部分瑤族(盤瑤)婦女的髮型是把周圍的頭髮剃掉,只留頭頂部分蓄成長發,將長髮結辮盤於頭頂,再用二丈長的黑布包上,形如草帽。  十萬大山部分瑤族(板瑤),女孩從十四歲起就拔掉四周一圈頭髮,將留下的頭髮編一條辮子卷於頭頂,先用繩扎住,再用黃蠟膠好,然後才綁頂板。三江瑤族男女都喜歡蓄長發。該縣良沖、孟龍、老巴一帶婦女均留長發,平時常將洗米水留酸,取其沉液洗髮,然後盤上頭頂。龍勝部分瑤族(紅瑤)女子普遍留長發,梳頭時加以假髮編辮。未婚姑娘挽髻於腦後,已婚女子梳發盤頭,前額結髻。  金秀六巷瑤族(花藍瑤)婦女將長發梳半邊倒向前額,至平眉線處又將發倒挽於頭頂,用銀夾夾住,然後再用布纏如網帽,每日塗豬油於發上。金秀部分瑤族(坳瑤)婦女則將長發作髻聳立於頭頂,每日用豬油膠結頭髮,以免散亂。南丹縣瑤族男女小時多剪短髮,十三四歲後便開始留長發,標誌已為成年人,從此便可參加成年人的社交活動。婚後,男子將長發盤於頭,外纏布帶;女子則將長發束於頭頂,結成從腦後伸向腦前的長形髻子,然後再包頭巾。「文化大革命」期間,曾出現過強迫瑤族男子剪髮的做法。近一二十年來,瑤族青年男子開始剪短髮,青年女子也逐漸改留短髮或梳辮。除中老年人外,留長發、梳長辮包頭的人越來越少。  清代,苗族男女多盤髻插簪。龍勝苗族男子留長發挽髻子,婦女頭髻挽於額前,髻上插銀簪。清末民初,男子大部分剃髮包頭巾,婦女仍蓄長發,盤旋纏壘成螺螄狀於腦後,插銀簪,裹青布頭巾。建國後,男子多剃光頭或剪分頭,女子挽髻於頭頂。三江苗族婦女一般留長發盤椎髻,插一把木梳。小姑娘從六七歲起便開始蓄髮,挽髻於頂,並經常浣洗,每天早晨梳頭時,要在發上插一把柚木梳。已婚婦女挽髻於腦後,未婚女子挽髻於頭頂,插銀簪、木梳,喜修髮際,留細彎眉毛。龍勝等地的苗族女青年打辮子或剪髮,中老年婦女仍蓄長發,盤髻插簪於腦後。融水安泰等地的苗族婦女,未婚時把頭髮全梳到左邊,然後纏頭一圈,用木梳在左邊別住。結婚生育後,挽發於左邊結為螺髻,別木梳於髻上。  宋代,侗族男子未婚者以金雞羽插髻,女子以海螺數珠為飾。清代,懷遠(今三江)侗族,男子頭插雉羽,椎髻,裹以木梳;女子挽偏髻,插長簪。龍勝侗族男子則留長發,摻數兩白絲線入發內,梳長辮盤在頭上,以大盤者為美;婦女挽螺螄髮髻於腦後,插一根銀簪入髻中,並別一粗短銀皮大木梳於髻上。民國時期,男女皆椎髻。女子未嫁者,或編辮子,或挽雙髻;已嫁者,挽平髻,別以銀梳。後來,國民黨強迫改裝,男子剪去長辮留短髮。  建國後,男子多剪髮包長頭帕。女子的髮型有地區差別,在三江林溪、八江、獨峒一帶,挽髻於腦後,插銀梳;在溶江地區,挽髻於額前;梅林、匡里、里碑等地,青年婦女則把長髮捲成一束從左到右圍繞一圈,在髻根插上銀簪。近數十年來,包頭帕的男子越來越少,青年女子亦多剪短髮。  明代,仫佬族多蓬頭散發。清代,男子多薙髮結辮。男孩十二歲以前,於頭頂處留一塊如小碗大的頭髮,其餘的全剃光。十二歲以後便開始留髮,結三股辮,並在辮尾扎一根紅頭繩。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辮子也就越留越長,勞動時必須把長辮盤結在頸上或頭上。富豪人家有的以發多為榮,花錢買假髮編入髮辮里,作為裝飾,以誇耀闊綽。女孩子十一歲以前的髮型與男孩同。十一歲後,讓頭髮長出蓋住額眉,其餘的頭髮梳到腦後,結一條長辮。出嫁時,除蓋額眉的頭髮保留原狀外,其餘的讓它散開在面部兩側,象徵性地遮住臉目。頭頂和腦後的頭髮,仍梳往後邊結成長辮,或於腦後結髻。待生育後,就把所有的頭髮都梳到腦後,膠成一團,用發簪插住。辛亥革命後,男子開始剪髮如漢族。建國後,未嫁的姑娘剪髮或梳辮,姑娘出嫁後結髻,少婦額前有劉海。近一二十年來,男女青年有燙髮者,中老年人髮型如舊。  清代,毛南族男子也留辮子,並用青布纏頭;女子未婚時留一條長辮,出嫁後梳髻。建國後,男子剪短髮,中青年婦女剪齊肩短髮。近年來,一部分男女燙髮,尤以青年人為多。  京族婦女有留「砧顏髻」髮飾的習俗,將頭髮從正中分開,兩邊留「落水」,結辮於後。  彝族女孩十二三歲以後便開始蓄長發,編成髮辮,纏繞於腦後,再包頭巾,不讓頭髮露在外面。已婚婦女將前額上的汗毛絞凈,並在腦後的髮髻上戴簪子和鏈形的銀髮飾。  唐代,水族男女多椎髻,並束以紅布。明代,綰結於頂。清代,受清王朝強迫改裝的影響,男子年長者剃髮留辮,青壯年剃髮綰辮盤結於頂。青壯年婦女將長發梳成一根辮子,斜綰於頭上,側面插一把梳子。老年婦女則綰髮於頭頂,上插一把梳子。建國後,除老年人外,青年男女的髮型已基本上與當地漢、壯民族相同。  飾  物  廣西各民族都有佩帶飾物的習慣。這些飾物與服裝一樣,既有實用的目的,也有美化人體、標誌族別及標誌社會地位的作用。建國後,佩帶飾物的習俗趨弱。  銀飾 各民族群眾喜愛佩帶銀飾,而且佩帶的銀飾種類繁多。清代,白山土司境內(今屬馬山及大化之一部分)的壯族,未嫁女子頸掛銀圈,耳懸燈籠墜,拇指束一銀箍,名曰桶箍。用琴樣銀簪,長尺許,橫貫於髻。太平府(今左江一帶)婦女手帶銀釧,多者三四個。西林縣婦女頭插鳳釵,頸飾銀圈。賀縣壯族男子頸飾銀圈,女子環髻遍插銀簪。民國時期,百色的女子飾品,有發箍、簪及指約、手鐲等。恩隆(今屬田東縣)婦女裝飾,城廂多尚金玉,鄉村則重玉器銀器。西林縣,女子最愛佩戴簪釵、耳環、手鐲等。富者用金質,貧者用銀質。  建國初,大新縣的壯族婦女佩帶的銀飾有簪、耳環、頸圈、手鐲、腳環、戒指、銀針。節慶時的盛裝,有的佩帶四副頸圈,十多隻戒指,二隻手鐲,全部銀飾重約一斤多。東蘭縣婦女銀飾有簪、耳環、手鐲和銀髮繩。隆林的壯族婦女,富裕人家戴金耳環,中等人家戴銀耳環,貧困之戶戴銻耳環。女子十五歲以上便在髮髻上插銀簪,有的婦女髻上橫、豎插簪四五枝,並綴銀鏈。這些銀飾有的是父母傳下來的,有的是自己買的,有的是情人送的,也有的是出嫁時外婆送的。龍勝的壯族女孩,二三歲便穿耳戴環,頭戴外婆家送的銀帽。出嫁時戴二個大耳環,下掛銀鏈。青年姑娘戴手環、頸圈,有的戴頸圈多達九個,加上耳環、手鐲、銀鏈、銀簪、胸排等銀飾,重達數斤,行走起來,叮噹作響。靖西壯族女子過去結婚戴的銀質冠帶,做工精緻,造型美觀。一般說來,壯族銀飾有銀簪、銀針、銀釵、銀圈、銀帽、銀耳環、銀鏈、銀鎖、銀排、銀頸鏈、銀手鐲、銀戒指、銀腳環等。這些銀飾有的打製成栩栩如生的動物,有的打製成秀麗多姿的自然景象,有的打製成各種幾何紋飾;有浮雕式的,也有透雕和圓雕式的,立體感強,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年輕姑娘的手鐲、戒指不僅可以裝飾人體,而且還是愛情的信物。在歌圩或婚宴上,青年們通過對歌尋覓對象,遇情投意合者,男青年就可以去搶姑娘的手鐲或戒指作為信物,姑娘如同意,往往半推半就,如無意,則必須搶回自己的飾物。  「文化大革命」中,飾物被視為封資修黑貨,無人敢再戴銀飾。進入80年代以來,又漸有人佩帶,但多為耳環、戒指。  漢族過去也佩戴銀飾。建國前,平南縣的城鎮女青年戴耳環、戒指,農村姑娘戴手釧。武鳴等縣漢族,孩子一出生就請人算命,如認為「命不好」,父母親就給他(她)戴銀質頸圈、手釧、腳環,用以避邪,求長命富貴。鬱林縣漢族婦女喜戴銀質耳環、手釧、頸鏈、戒指等,富者則多為金質。富川等地漢族富家子女胸前多掛銀質「長命鎖」和頸圈。姑娘出嫁時,必備銀簪、銀釵、銀手鐲等。融水等地,女孩子從小就戴銀質手鐲、耳環、頸圈和長命鎖。建國後,佩帶銀飾者漸少。「文化大革命」中基本絕跡。近年來又恢復。  瑤族男女都喜歡佩帶銀飾,婦女佩帶的飾物更為普遍多樣。男子的銀飾有手鐲、手釧、戒指、煙盒、銀鏈、吊牌等。女子的銀飾有銀簪、銀針、銀帽、耳環、串珠、項圈、銀釵、銀牌、銀鏈、銀鈴等。每逢節日,姑娘們的頭上、手上、頸上、胸前、衣背都佩帶銀飾,琳琅滿目;遇喜慶婚嫁,銀飾更是新娘必不可少的裝飾品。佩帶銀飾的多少,不僅是對美的追求與顯示,而且也是勤勞富有的象徵,佩帶得越多,就表示越勤勞、富有和美麗。田林縣凡昌鄉瑤族婦女每逢年節和喜事,胸前掛六塊有不同花紋的長方形銀牌,衣領上釘二十八或三十五個八角形銀星,兩耳掛花盆形耳環或銀條耳環,雙腕戴四個銀手環,除兩拇指外,其餘八個手指全套上戒指,整個打扮顯得豪華富貴。賀縣部分瑤族(土瑤)男子去參加婚禮時,有的人十個指頭全戴上戒指。婦女平時戴手鐲、戒指,參加婚禮時,不僅十個指頭全戴戒指,而且兩手腕所戴的手鐲多達二十餘個。  金秀的瑤族都喜歡用銀作飾品,主要的銀飾有頭釵、頭釘、頭針、耳環、頸圈、手釧、戒指、吊牌、煙盒等。部分瑤族(花藍瑤)婦女用一枚銀針釘在覆蓋髮髻頭巾的摺合處,用以穩固頭巾。部分瑤族(坳瑤)婦女則用數枚至數十枚圓如星的銀釘插在椎立高聳的髮髻上。部分瑤族(茶山瑤)婦女頭頂扎三條兩頭往上翹的銀板,每根重約半斤,顯得氣概軒昂。瑤族婦女都戴耳環,有的戴二三對,每邊重二三兩,將耳孔墜崩後,又用小繩系環掛於耳褶之上。每人一般都戴一至三副手釧和頸圈。部分瑤族(盤瑤)青年女子則雙手常戴十多副手釧,胸前掛銀吊牌,佩帶銀煙盒(多作裝飾品),用銀作排扣,吊牌用一尺長的銀鏈系住,一頭掛在胸前,一頭系綴飾花紋的銀牌,牌下還綴有銀質的挖耳、牙籤、針、刀、劍、矛等。男子佩帶的銀盒用作裝煙絲、火柴,繫於腰旁。男子也佩帶手釧、吊牌。手釧不僅是裝飾物,而且還是青年男女愛情的信物,老年人也用它作重大事件的信證。  龍勝瑤族婦女頭插銀簪、銀針,佩帶耳環、頸圈、銀鏈、戒指、手鐲等。銀鏈有連鎖式的、泡花式的,手鐲有空心的、實心的、圓柱形的、六方形的,其中泡花手鐲,精雕細刻,花樣新穎,尤為上乘之工藝佳作。都安、大化、巴馬等地的瑤族,髮髻上插數枝銀釵、銀簪;頭頂豎一塊銀牌,纏上繡花帕,帕上掛銀鏈,鏈上綴小銀響鈴;兩耳戴耳環;胸前掛頸鏈和五塊半月形的項圈,最下面一塊項圈上垂有幾個銀響鈴;手腕上戴手鐲;腰旁掛一銀質煙盒,全身打扮得銀光閃閃。  近數十年來,大多數瑤族人平時只佩帶戒指和手釧,至於銀牌、銀鏈、頸圈等,多是過節或參加民族活動著盛裝時才拿出來佩帶。  苗族銀飾以婦女佩帶為多。常佩帶的銀飾有銀針、銀花、戒指、手鐲、針筒、銀鏈、項圈、鳳尾頭釵、腳圈等。龍勝一帶的苗族婦女頭插銀花,戴耳環,雙手腕戴一至四對手鐲,頸上套三五個項圈,腳套銀圈,腰拴銀鏈。隆林一帶的苗族青年女子佩戴手鐲,少則一對,多的八九對不等。三江一帶的苗族婦女佩戴的銀飾有手鐲、項圈、戒指、銀扇、銀花、銀鏈、銀簪等十餘種,每逢民族傳統節日,姑娘們頭上、手上、頸上、胸前都佩帶銀飾,少則幾斤,多則二十餘斤,周身銀光閃閃。婚嫁時,銀飾更是新娘必不可少的裝飾品。  侗族佩帶銀飾,以多為美,以重為貴。沒有銀飾的姑娘不僅自己認為不美,甚至連父母也覺得低人一等,省吃儉用也要買幾樣銀飾來打扮姑娘。侗族銀飾種類繁多,有項鏈、項圈、手鐲、戒指、耳環、銀花、銀梳、銀冠、銀簪等,其中最大最重的要算項圈和銀冠。三江的婦女掛的銀項圈,大約重七八斤,從頸脖掛到腰部。而做工最精緻的要數銀花。銀飾浮雕造型栩栩如生,花朵爭相吐艷,蝴蝶、小鳥展翅若飛,花紋凸出,富有立體感。每逢喜慶佳節和婚嫁,年輕姑娘耳環滿耳,手鐲滿臂,項鏈、項圈層層疊疊列於胸前,全身銀飾重量達一二十斤,顯得富麗堂皇。兒童常佩帶銀帽、銀鎖、銀項圈、銀腳圈。男子佩帶銀牙籤、銀煙嘴和銀戒指。青年男女談戀愛,若雙方情投意合,男青年要送一些珍貴的銀飾給姑娘作訂婚信物。第一個孩子生下三天後,外婆家要送項圈、銀鎖、手圈;孩子滿周歲時,要送一頂銀帽,以表示對外孫的寵愛。  仫佬族男孩多佩帶銀頸鏈,下墜麒麟或長命鎖,以求平安長命。婦女平常佩帶銀針、銀簪、銀鐲,出嫁或作客才佩帶銀環和銀釵。民國20年(1931年)左右,銀環和銀釵已很少有人佩帶,其餘的銀飾只有中老年人才佩帶。  毛南族婦女、兒童都愛佩帶銀飾。常見的銀飾有銀簪、銀顫花、銀釵、銀梳、「五子登科」帽飾、耳環、頸圈、麒麟、銀環、銀牌、銀鐲等。婦女胸前佩帶銀牌,以重數斤為榮。小孩佩帶銀鎖、麒麟,以求驅邪禳災。青年婦女戴耳環,表示已經訂婚或出嫁了。建國後,除小孩仍多佩帶飾物以求安吉外,女婦佩帶飾物的已逐漸減少。  彝族婦女過去佩帶的銀飾有銀釵、耳環、項圈、手鐲、戒指等。女子十五歲以後,父母和親友就送手圈給她戴,項鏈則從小就開始掛。一個婦女掛的項鏈條數越多,就表明她家越富有。  建國前,水族青年婦女喜佩各式各樣的耳環、項圈、手鐲等。  仡佬族婦女喜戴銀手鐲和銀戒指,最少也戴一二對,富裕人家的姑娘戴的銀手鐲多至七八對,此外還戴銀簪、鏈形銀髮飾。銀飾上的花紋以龍鳳紋飾最多,也有少量花朵紋飾。  特有飾物 壯、瑤等族的男子過去都隨身佩帶一把鋒利的腰刀,刀長五至七寸,用於防身或外出勞動時砍木、修農具。建國後此俗方失。  壯族婦女,特別是已婚婦女,常於髮髻上插一根銀針或鐵針,用以驅邪避災,以及應付性生活中的突發事變。  瑤族男子過去常佩帶鳥槍,這和他們過去的狩獵生活有關。近二三十年來,由於定居下來和野獸難找,佩帶鳥槍之俗漸失。三江等地的瑤族男子過去還佩帶獸蹄、獸角等裝飾品,表示他們勇敢無畏。  肢體變形裝飾  文身,即用刀、針等銳器在身體上刻劃花紋符號,然後塗上顏色,使之永久保留。《淮南子·原道訓》說:「九嶷之南。陸事寡而水事眾,於是民人劗發文身,以象鱗蟲。」《史記·趙世家》也說:「夫剪髮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唐代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樟汀封連四州》詩說:「共來百粵文身地」。明人張治《送蕭尚點之忠州因寄雲東》詩也說:「忠州(今屬扶綏)百粵文身地」。文身因部位不同,有文面、文胸、文臂、文腳等稱。文身所用的顏色多為青黑色,與服裝顏色一致,表現了壯族以青黑色為美的審美觀。建國前,居住在河邊的部分壯族仍保留文身習俗。建國後已少見。  古代,壯族曾流行鑿齒習俗。宋人樂史《太平寰宇記》說,貴州(今貴港市)「有俚人,皆為鳥滸。……女既嫁,便缺去前齒。」邕州百姓,亦多「鑿齒」。欽州「又有僚子,巢居海曲,每歲一移,椎髻鑿齒。」宋代之後,壯人鑿齒之俗逐漸被飾齒與鑲牙代替。建國前,左右江一帶的壯族婦女出門、走親戚時,在牙上包一層金銀箔,以為裝飾,無事再取出來。岑溪等縣的壯族還喜歡用茜草將牙齒染紅,以示美。桂西一帶的婦女,直到建國前還有含簍染齒的習俗。由於長期含簍葉、吃檳榔,久而久之,牙齒自然變黑。田林、百色等地的壯族婦女,建國前用牛甘果汁塗抹牙齒,使之漆黑髮亮,以示美麗。紅水河一帶的壯族男女,現在還將鑿齒與鑲牙結合,將兩顆門牙拔掉,鑲上金牙,逢人一笑,露出黃燦燦的金牙,十分得意。這些飾齒、鑲牙之俗,正是鑿齒的演變與延續。    第四章 器 用  廣西各民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就地取材,創製了許多有民族特色的器用,其中相當一部分至今仍在使用。建國後,各民族家庭的擺設逐步增多,日常生活器用逐步現代化。    第一節 日常器用  灶具餐器  建國前,居住在平原丘陵地區的壯、漢等族,乃設土灶以燒柴草。貧戶多舂泥為灶,富戶則用泥磚乃至火磚砌灶。機關學校人多,多用火磚砌灶,廚工逢圩日向農民購買木柴回來燒飯煮菜。居住在高寒山區的瑤、苗、侗等民族,向來不設土灶,習慣於家中堂屋或灶房掘地為坑,坑中置一三腳鐵灶,名曰火塘。火塘四周可鑲木板供踏腳,木板外放置數張凳供人坐,山高地寒便於向火取暖。桂西一些邊遠地區的壯、瑤、苗、仡佬等族部分生活貧困戶,無力購買三腳鐵灶,只好將三顆石頭放於火塘中,擺成三角形,用以為灶。建國後,北煤南運,廣西亦自產煤,城市機關幹部、街道居民逐漸改為燒煤,土灶逐漸為煤灶、煤爐所代替。鄉間則仍使用土灶燒柴。山區少數民族習慣用火塘三腳灶之俗不變。80年代中期,居住在南寧、桂林、柳州等市的部分居民,又逐漸使用煤氣灶或電爐烹食。在農村,則推廣省柴灶和沼氣灶。  仫佬山鄉蘊藏著豐富的煤炭,現家家戶戶掘地為爐燒煤。其作法是在大門一側挖個坑,用磚砌好爐底和爐膛,在膛中架上爐隔後再砌好爐口即成。爐面一般與地面平,也有高出地面一寸左右的。在爐前另挖一圓形灰坑,蓋以活動木板,以便把燒過的煤渣、煤灰掏出來。地爐一天到晚不熄火,隨時可以煮飯、炒菜。在地爐的一側挖有一小洞,安一砂罐,利用地爐散發的熱量暖水。在仫佬族人家裡,一年四季都有熱水使用。  建國前,廣西各民族大多使用鑄鐵鼎鍋煮飯,用鐵鍋炒菜。桂西、桂東南的部分漢、壯族有用銅鍋、砂煲(陶砂罐)煮飯、燒水的習慣。後來人們從長期的實踐中發現了銅中毒的現象,而砂煲則不易傳熱,浪費燃料與時間。建國後,隨著鐵鍋的大批量生產,逐漸淘汰了銅鍋和砂煲。但在那坡等地,仍有部分壯、漢族使用銅鍋煮飯、熱水。在農村,還有不少壯、漢、瑤、苗、彝族群眾使用砂煲煮飯、燒茶。  60年代後,隨著輕工業的發展,加上燃料緊張,傳熱快、用柴少的銻鍋、鋁鍋、不鏽鋼鍋、高壓鍋逐漸取代鐵鍋。近十年來,城鎮居民又興起用電飯鍋和電炒鍋來煮飯菜。  仫佬族多用砂罐煮飯菜。他們利用當地十分豐富的煤矸石和白泥作原料,碾碎後和水搗成泥團,放在石模上,用手工輪製成胚,晾乾後,以煤為燃料燒製成夾砂陶罐。其砂罐種類很多,有煮飯的、炒菜的、裝酒的、盛菜的、腌酸的、儲水的,應有盡有。煮飯一般為高單底、矮單底、十二筒篾、八筒篾等;炒菜用的有單底有柄菜罐、單底無柄菜罐、雙耳淺菜罐等。用砂罐煮出來的飯鬆軟香醇,鍋巴鮮黃香脆。用砂罐煮的菜,味美可口。  壯、侗等族還喜用飯甑蒸糯飯。用圓木挖空或將木板鑲拼箍緊成為桶狀,上端兩邊有耳,底部置一井字形木格,上墊編有稀孔以便透氣的竹篩或竹簟。將飯甑置於鍋中,放水入鍋,以不淹著竹篩為宜。將水燒沸後,在竹篩上鋪一塊乾淨的白紗布,將洗凈浸泡過的糯米濾干放入甑中,加蓋用猛火蒸熟。用飯甑蒸出來的飯,鬆軟乾爽,顆粒完整,香醇撲鼻,別有滋味。飯甑適合蒸糯米飯做甜酒。  建國前,廣西各民族盛飯、盛菜多用瓷碗、瓷碟和燒制的泥土碗碟。山區的貧困戶,多以木、竹自製木碗、木瓢、木勺、竹碗、竹瓢、竹杯等使用。建國後,各民族基本上都使用瓷碗、瓷碟、瓷杯,但使用竹、木為餐具的現象仍然存在。  壯、侗等族有的還用一種特製的「飯菠」來裝飯。將成熟的大葫蘆瓜鋸開頂部,掏凈瓜瓤,洗凈晒乾後即可使用。用「飯菠」裝飯帶到田間地頭,大者可以裝十餘人一餐所食之飯,小者只夠裝一人一餐的飯。用於裝粥外出,既方便攜帶,又不易發餿和燙手。  那坡縣的苗、瑤族過去也有用葫蘆制瓢盛飯、裝酒的習慣,建國後才改用瓷碗、瓷杯。  彝族過去多使用葫蘆和木製作器具。將葫蘆瓜收回加工,小的作碗裝飯、盛酒,中的作瓢舀水、舀飯,大的作桶提水。炒菜用的鍋鏟,吃飯用的匙羹都是木做的。彝族的馬勺用木鑿成,柄長五寸至一尺,匙部呈橢圓形,長約一二寸,代湯匙舀湯和菜肴入口。民國年間,彝族才結束使用葫蘆器具和木器具。建國後,瓷碗代替了葫蘆碗,木製水桶和鐵皮鍍鋅桶代替了葫蘆桶,陶瓷匙羹、金屬瓢取代了馬勺和葫蘆瓢。  永福等地的壯族和金秀部分瑤族(盤瑤)過去鑿木鋸竹為碗,用以盛飯、裝酒。桂東南一帶漢族和桂西的壯、瑤族,過去常用竹筒盛茶水上山、下地勞動。將一節毛竹鋸下,兩端留節,在上端鑿一個孔,用以裝、倒茶水。也有的人用來裝粥帶到田間地頭作午飯。這種竹筒既清潔衛生,又簡單耐用,是農戶必備之物。建國後,仍有少數人使用。桂西大石山區山高路陡,水源缺乏,壯、瑤等族便將大根的楠竹、毛竹鋸下,每節約長一米,將頂部和中間的節全打通,放於背簍中,到水源去裝水運回。雖翻山越嶺,也不會將水潑出。又就地取材,鑿大石為水缸,大石缸可裝十餘擔水,小石缸裝三四擔水。  壯族的砧板很有名氣,其中尤以龍州砧板質地最好。其砧板用蜆木樹榦的橫面鋸斷刨光製成,質地堅實,橫斷面上的年輪偏心象貝殼上生長的線紋,美麗而具有光澤。切菜、剁肉篤篤有聲,不起木屑。使用得當,經百年而不朽,遠近聞名。到南寧旅遊、出差的人,都想買一塊回去自用或送人。但現在蜆木資源已近枯竭,政府將其列為保護植物,禁止砍伐,真正的龍州 木砧板已很難買到。  起居器用  建國前,廣西各民族的卧床大多很簡單,擺兩條長木凳,將木板或竹片鋪在木凳上作為床板即成。夏天,鋪席子於木板上而睡;冬天,鋪稻草於席下取暖而眠。建國後,農村多做床架,夏鋪涼席,冬墊被褥。城鎮在80年代後多做高低床、西式床、彈簧床,墊被褥、席夢思。  古代,瑤族無床、無被、無蚊帳。入夜,於火塘四周擺些長條矮凳或木板,全家人分別躺或坐在矮凳、木板上,圍著火塘生火取暖而眠。夏天,投藁草入火中驅蚊;冬天,則在火塘四周堆玉米稈、稻草,男女老少分別鑽入稻草、玉米稈中取暖而眠。宋人朱輔《溪蠻叢笑》說:「瑤僚睡不以床,冬不覆被,用三叉木支闊板,燃火炙背,板焦則易,蓋以板之易得也。以展轉之意名骨浪。」明人王仁仕《桂海志續》說:瑤人「男女終身不用床,亦不知制被,惟於室內造一火爐,四周鋪板,中為炊爨具。夏夜投藁草以燎蚊,男婦長幼俱集其上,新客對卧,亦不避嫌也。」此俗近代在部分瑤族(過山瑤)中仍保存。清末民初,富裕者家中始設床休息。建國後,絕大部分瑤族家中都有了床、被和蚊帳,昔日圍火取暖,用煙熏蚊蟲的現象已很少見。  那坡縣苗、彝族在建國前有睡火塘和堂屋的習俗。晚上將竹席鋪於火塘邊或堂屋中,一家人睡在一起,早上起床後,又把竹席捲好收藏。  三江、融水一帶的壯、苗族多睡竹卷席。將砍回的大竹破開,製為竹席,酷暑季節,躺在竹席上,冰涼舒適,暑氣盡消。  毛南族的涼席用竹篾編織而成,席面平滑無結,色澤光亮,質地柔軟,不用時,可摺疊捲成圓筒狀收入箱、櫃,中,十分方便。  農村過去多坐四腳小木凳、竹椅,或用三塊木板釘簡易木凳,壯族地區還坐草墩。草墩是用稻草編草辮,然後圈成圓團,綁緊,豎在地面上。草墩邊上有耳,坐之柔軟舒適。山區瑤族以圓木墩為凳。城鎮坐方凳、條凳、靠椅。建國後,活動靠椅、彈簧沙發逐漸取代過去的木凳。    第二節 家庭陳設  廣西許多地方歷史上是窮鄉僻壤,人們生活困苦,家庭陳設極為簡單。建國前,一般人家只有幾張小凳和椅子、桌子、木箱、櫃、木盆、床、被、蚊帳、鍋灶。殷富人家,屋內有高櫃大床、綢緞錦被、八仙桌、太師椅,庭院栽花、種草、養魚。壯、瑤、苗、彝等族一些生活貧困的人家,全部家產用一隻背簍便可裝完背走。  建國後,各民族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50年代開始,不少家庭添置了桌椅、箱櫃等傢具。60—70年代,添置了自行車、衣車、收音機、錄音機等較高檔的傢具。80年代,城鎮中許多家庭添置了書桌、組合櫃、高低床、洗衣機、電視機、電冰箱、收錄機、電風扇等。鄉村中不少家庭有了新式坐鐘、掛鐘、縫紉機、收錄機、衣櫃、自行車,一些富裕戶還購買了彩電、冰箱。邊遠山區的瑤、苗、彝、仡佬等族,家中也添置了床、箱、桶、盆等日常生活用品;較富裕的人家添置了收錄機、黑白電視機。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家庭擺設逐漸增多,並開始思考美化家庭陳設。第三節 特殊用具  廣西的少數民族過去多用臼、碓、石磨等脫穀殼或加工雜糧。木臼、石臼是壯、瑤、苗等族的春米器具。將質地堅硬的圓木或石頭挖製為臼,高約二尺,直徑一尺,取小圓木為杵,杵長五尺,呈圓筒形而略有細腰。將谷放入臼中,由一人舂或二人對舂。碓是壯、瑤、苗、侗、仫佬、毛南等族用來加工糧食的工具。碓由石臼和木碓組成,木碓一端修為扁平,以便人踩踏,另一端鑿孔安一節小圓木,圓木的嘴部用鐵箍上,木碓中間有一支點利用槓桿的原理安裝;石臼安裝在地里,臼邊與地面平。使用時,一足站地面,一足踩木碓扁平的一端,放開踩木碓的腳,另一頭的小圓木就對著石臼里的糧食舂去。石磨是加工雜糧的工具,分為上、下兩半,相向面用鐵鑿有淺齒槽。上半部頂部與側旁分別各鑿一孔,側孔安裝一木柄,用以手執推磨,玉米、小麥、薺麥等則由頂孔放入磨中研磨。  谷囤是壯族用來儲藏穀子的器具。用竹篾編織成圓囤,身大,口部略收小,如長頸瓶形,外部塗以牛糞或黃泥。將晒乾的稻穀或玉米等裝入谷囤中收藏,一個谷囤可裝五六百斤干谷,大的可裝上千斤。桂西壯族地區,幾乎每家有兩三個谷囤。  曬簟是壯、漢、瑤、苗、侗等族民間晾曬稻穀、玉米等用的粗竹席。用竹篾編織成一丈見方左右的竹簟,晴天將其置於平地上打開鋪平,把收回的稻穀、玉米、黃豆、花生等鋪於簟上曬,既方便曬、收,又可免泥沙混入。一張曬簟,大者可曬穀二三百斤,小者可曬百餘斤。  在龍州金龍地區的壯族村寨,人們出門或進村都要踩著高蹺行走。出門到村口,就把高蹺掛在特定的釘子上,然後下地勞動或到其他地方去,進村時就從釘子上拿下高蹺踩著,走到家門口的石階前跳下,將高蹺掛在門邊,洗凈手腳,方踏台階上樓。據說這是他們祖先傳下來的鞋。該地地處亞熱帶,常年多雨,道路泥濘,行走不便,帶著泥腳進家,極不衛生,於是他們的祖先就發明了這種呈「非」字形的高蹺鞋。併流行至今。  瑤族趕圩、上山勞動常背背囊。用粗紗線織成網袋,或裁布縫袋以綵線或粗紗線編為繩索繫於袋上作背帶,背於背上。上山勞動時用來裝衣服、飯盒,背收割的玉米、紅薯、芋頭等;趕街時裝土特產、山貨到街上賣,回來時裝日用生活品。這種背囊美觀實用,既是生活用品,又是工藝品。  壯、瑤、苗、水等族用來背小孩的背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這些民族凡有嬰孩的婦女,下田勞動或趕圩時,多用背帶將嬰孩背在背上。背帶的製作十分精緻,特別是水族的背帶製作最有特色,先在白色的馬尾上裹以白絲線,然後用這種裹好白絲線的馬尾與彩色絲線,在青色布殼上鑲成各種式樣的幾何圖案或花草蟲鳥,構成一幅結構完整、形象生動、色彩鮮明的美麗畫面。  風燈是漢族過去常使用的燈具。由四塊玻璃組成一個長方體,上、下兩端用木板做底和蓋。內有一盞小煤油燈,開啟玻璃點燈,既能照亮,又防風雨。建國後,平常人家都有了手電筒,風燈已被淘汰。  在桂北和桂西等高寒山區城鎮中居住的漢、壯族,冬天除圍火盆取暖外,還用火籠取暖。火籠外面用竹篾編織,形如橢圓形陶瓷,上用竹篾編織耳,以便手拿。內放一燒制的土陶器,陶器內放些火灰墊底,將燒燃的木炭放於火灰上,木炭上再略蓋些熱火灰,將手放於火籠上即可烤火取暖。火籠多為上了年紀的老人和小孩使用。  宋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說瑤人以背簍負物,此俗近現代仍保存。居住在桂西一帶的瑤族,習慣用背簍背東西。用竹篾編成橢圓形的長簍,以棕絲編成兩根寬頻,繫於簍上,用雙肩背負。上山勞動,百來斤貨物背在背上,翻山越嶺,十分方便。  金秀等地的瑤族(盤瑤)有用大黃桶洗澡之俗。每家的熱水灶旁都有一個大黃木桶,高一米多,直徑約一米,專門用來洗澡。將從山上採集回來的草藥熬水,倒入大黃桶中,然後加入泉水,當水溫合適時就下桶洗澡。洗澡時,全身浸泡在藥水中,非常舒適爽快,不僅補氣提神,而且還可治療皮膚病,故為當地瑤胞代代相傳。洗澡有個規矩:即先男後女,先老後少,先客後主。過去每洗一人就往黃桶里加熱水,現在則是每洗一人就換一次水,更為衛生。  仫佬族民間走親戚必用竹籮。在羅城東門、四把一帶居住的仫佬族,每家都有三四對用竹篾編織的工藝精巧的小竹籮,編織竹籮的每根竹篾都細勻相等,十分光滑。這種小竹籮,又名「走親籮」,每隻能裝一二十斤東西,由族內手藝高超的匠人編織。走親籮的使用有嚴格的規定:參加婚禮時,只有外家的親戚才有資格用走親籮裝禮品挑來賀喜,一頭的籮里裝白米與布匹,另一頭的籮里裝白米,籮旁掛一隻公雞,叫送「米擔」,而別的親戚好友只能送封包。二月社,剛結婚的新娘回夫家過節時,新郎家要用走親籮裝粽粑送新娘回娘家。新郎第一次到岳父家拜年,岳父家也要用走親籮裝禮物相送。此外,春節、清明、喬遷新居、滿月酒、慶生日等,都要挑走親籮送禮物。此俗現在仍保存。第五章 游 藝  廣西遊藝民俗豐富多彩,表現在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戲曲、民間競技與民間遊戲等諸多方面,是各民族生活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節 民間美術  崖 壁 畫  左江流域龍州、寧明、崇左、扶綏、憑祥、大新等縣都有崖壁畫。規模最大的是寧明縣明江東岸馱龍鄉耀達村的崖壁畫,當地壯族人稱為「岜來」(花山)。主要是正面人像和側身人像,正面人像立正中,四周圍繞側身人像,雙手平伸彎肘上舉,雙腿叉開半蹲,呈幾何形造型,還有器物形象如銅鼓、羊角紐鍾、鈴、環刀、舟船等。此外還有犬的形象,多繪在中心人像下面。崖壁畫作畫年代,據14C測定,應在公元前420年至公元前165年左右(戰國至西漢期間)。崖壁畫的顏料,經發射光譜分析,從其譜圖推斷,是以三氧化二鐵為主的鐵系天然礦產品顏料(赤鐵礦)與動物蛋白粘合劑調和而成。  銅  鼓  古代銅鼓鑄造中的雕塑和繪畫,反映了當時群眾的各種生活習俗和信仰習俗。主要表現在:  青蛙塑像 各種類型銅鼓的面部大都飾有青蛙塑像。冷水沖型銅鼓一般有四隻,形體碩大,空身扁腹,兩眼圓突,四足挺立,身披辮形紋帶。北流型銅鼓的青蛙塑像分兩種,一種為兩兩相背或相對的單體蛙,一種為兩對累蹲蛙。靈山型銅鼓為六隻單體蛙和累蹲蛙相間環列,背飾辮紋、同心圓紋、複線平圓紋,後腿臀部飾螺旋紋。西盟型銅鼓有四單蛙、四累蹲蛙。青蛙俗名田雞、螞[蟲另],兩棲類。雄蛙有鳴囊,叫聲如雷,有預報風雨之特性,故駱越人視之為「雷王之子」,並祭祀它。東蘭、南丹至今保存「螞[蟲另]節」習俗是蛙神崇拜之遺風。  銅鼓除飾蛙外,還鏤刻和壓印各種畫像,如魚、鷺、鹿、犬、羽人等。按圖案種類,可分為太陽紋、翔鷺紋、鹿紋、舟船紋、羽人紋、雲雷紋、錢紋、席紋、圓圈紋、網紋、水波紋、羽狀紋和花瓣紋等,反映了壯族先民的古俗。  太陽紋 飾於鼓面中心,有圓形光體和銳角形光芒兩部分,芒道呈輻射擴散組合,芒數少至六道,多至十六道,一般以十二道最普遍。銅鼓太陽紋反映駱越民族太陽崇拜的習俗。  翔鷺紋 多飾於鼓面中心點與邊緣,六至二十隻翔鷺逆時針組成一個暈圈。翔鷺紋與左江花山崖壁畫鳥形和岩棺鳥形近似,反映駱越民族鳥崇拜的習俗。  鹿紋 多飾於銅鼓腰部上半截,與下半截的舞人相對應。銅鼓鹿紋與花山崖壁畫相佐,表明駱越人常用鹿作祭品的習俗。  舟船紋 貴港和西林出土的四面銅鼓,鼓身飾有舟船紋。船的首尾翹起,有羽毛裝飾,船身窄長,船上坐或立二至三人,這些人頭戴羽冠,或划槳,或執羽標。舟船紋反映駱越人競渡遊戲之古俗。  羽人紋 羽人頭戴高聳羽冠,上身裸露,腰間圍兩幅羽編,前幅長過膝,後幅長拖地。手臂彎曲側伸,雙腿作跨步狀,若舞。羽人頭上有翔鷺銜魚作伴。羽人紋與駱越人鳥崇拜習俗有關。  雲雷紋 雲雷紋是北流型銅鼓和靈山型銅鼓的主要紋飾。雲紋多為單線自中心向外旋出,雷紋指幾個菱形相套疊的回形圖案。雲雷紋表現了駱越人對雷神的崇拜習俗。  裝  飾  裝飾包括織錦、蠟染、刺繡、挑花、貼花、銀飾、剪紙、面具八方面內容,多方面表現了廣西各民族的裝飾習俗。  織錦 古代壯錦多以鳳凰、龍獅、花卉、卍字、十字等為題材,用直曲線條組合為幾何形圖案,色彩多為紅、黃、藍、綠、黑,構圖講究對稱和諧,據考證,「卍」「十」為太陽光芒的象徵符號,表現了壯族先民太陽崇拜的習俗。現代壯錦,織有桂林山水、天安門、萬字菊花、奔馬帶花等幸福吉祥的象徵圖案。  瑤錦 多以菱形正方形組合圖案,排列格式多為單母題重複。菱形框中織有卍、十、井、米、己、丫、女等字。錦幅上常有花、鳥、樹、龜等動植物圖形。苗錦多用菱形排列組合,織有魚、蝦、鳥、蝶、花等動植物形象,錦沿有工字形和捲雲形圖案。侗錦圖案多為花紋、錢紋、人紋和蛛紋組成,有花、蝶、鳥、蜘蛛等造型。  蠟染 興安縣瑤族蠟染多以網紋為地(底),羽毛、飛鳥、飛蝶、卍字、電閃、三角等為形;桂西瑤族蠟染圖案多為菱形排列組合,菱之四角狀以葉脈紋、水波紋或花紋。融水苗族蠟染圖案主要有飛蝶、鮮花、雲龍、飛鳳的形象,邊沿多染藤紋、錢紋,卍紋和米紋。  刺繡 廣西各族刺繡常以鮮花、蝴蝶、雞、鳥、鳳凰、麒麟、游龍等為題材。壯族和漢族的背帶也綉有「福」、「長命富貴」等字樣的。南丹、龍勝的壯族刺繡多有卍字、藤蔓和花朵。龍勝壯族的「仿八卦」刺繡圖案頗有特色。它以縱向組合的八截蓮藕構成三個互套的內圓,圈內綉上鳳凰、麒瞵、鮮花、太陽和星星,綉有鳥蝶嬉戲於花枝上的圖像,意蘊豐富。瑤族刺繡圖案有雲龍遊動、雙馬對立,龍背馬背龍州絨面。上站立著鳥,有樹、藤、花等植物,有斜十字、正十字、人字、米字、S字形,還有獵人捕鹿的場面。融水、三江苗族的刺繡,在領袖上多選藤蔓攀纏,瓢蟲戲水,飛燕出窩,細蝦潛游,畫眉歡唱,龍花吐艷,山茶新蕾;在錦囊吊袋上多為牯牛對陣,銅鼓爭鳴;在背帶上多綉紅日當空,明月高懸,朗星閃爍,彩霞輕飄等。有些純為菱形、T形和圓形等圖案。三江侗族和環江毛南族的頸圍綉有捲雲動態連續的組合圖案,頗有神韻。配黑白圖片:龍州絨面壯綉(摘自《壯族》畫冊)  挑花 挑花是利用布料經緯線、十字綉法挑出花紋。金秀瑤族挑花圖案一般以龍、馬、鳥、樹為題材,更多的是純幾何圖形的重複排列,如菱形、卍形、井形、十形、人形等。侗族挑花圖案多為銅錢形、花瓣形、變態交叉形的重複排列。水族挑花圖案多為蔓藤狀。  貼花 天峨、南丹、龍勝等地壯族婦女貼花成習,圖案多以菊花、茶花、石榴花、蓮花、牡丹花以及鳥、雞、魚、雲、蝶、鹿、鼠為題材,構圖注意平行對稱或交叉對稱,繪法多用誇張、變形、象徵。隆林彝族貼花圖案主要為亭亭玉立的茶花樹,干粗葉鮮花紅,富有活力。多用於窗花、背帶、服飾。  銀飾 龍勝壯族銀飾風盛。銀手鐲邊沿呈繩紋,中間隆起,飾一排均等的白圓點,圓點兩邊以有色的葉形襯托。銀手圈套的圖案多為直或長的方塊相間排列,布以柳條紋和螺鉚壓花紋。銀耳環在玉墜下掛有五雙練帶。胸前銀牌一般為雙練掛圓盾,盾上飾有大牡丹,牡丹花左上角和右上角都有一個小太陽。銀項圈由三條銀圈組成,胸前部分飾有雙鳳戀花、雙龍戲花或雙雞搶花等圖案。興安瑤族的銀耳環,玉墜部分飾有雙鳳翻飛的圖案。銀手鐲上多飾斜紋、鉚釘紋和大花紋。融水苗族銀手鐲多飾絞繩紋和竹節紋,胸銀牌圖案有二,一為雙魚並立,一為12條銀練掛刀戟或8條銀練掛著護身符。頭戴銀飾多為展翅鳳凰和串珠,並有紅綠絲線小球,走路或舞蹈時,前後左右搖晃,頗具神韻。侗族銀飾與苗族相似,頭飾較苗族簡單,但項圈和手釧則較苗族豐富多彩。  剪紙 廣西各民族都有剪紙習俗,可分婚喜剪紙,迎春剪紙,祭祀剪紙。婚嫁喜事多剪雙喜、大紅花圖案;春節多剪鳳凰、十二生肖和各種花卉圖案;清明、中元、除夕等時節或辦喪事、祭祀、卜占等,剪招魂幡、冥間紙錢、紙橋、紙屋、紙鞋、紙帽、紙衣等。  面具 面具源於古儺。清代嘉慶七年(1802年)《臨桂縣誌·風俗篇》提及桂林儺:「其假面皆土人所制」。廣西各族跳神都戴假面,俗稱「鬼臉殼」。面目依三十六神七十二相的身份特性繪刻,以點、線、面的具體形狀,配以顏色,構成自然流露情感的最直接效果,手法誇張,造型質樸。如右眼眯、歪嘴巴的魯班,半邊黑臉的焦爐,表現詼諧風趣;紅面的盤古、二郎、靈官(後二者長三隻眼),表現勇猛和神奇;黑面的趙公元帥和雷神,嚴厲肅穆;以青藍紅紋面的門神和開山神,顯示鎮邪驅鬼的威勢,青面獠牙的山魈是兇惡猙獰的可怕形象;而梅山、聖母、三姑、嵩山、哪吒等則是白面黑眉紅唇,五官端正的善神。桂劇、粵劇等劇種人物臉譜也是圖案化,如粵劇包拯腦門畫月牙是因為他出世時被拋於磨房被驢蹄踩傷留下了月牙形的驢蹄印,臉上太極圖表示他均能斷陰間陽間的冤案。鍾馗臉上畫蝙蝠,因為他是法師;曾在嫁妹之時引「福」入堂驅鬼,除了圖紋,還配以顏色,白表陰險,紅表忠誠,黑表剛直,綠表兇狠,藍表桀驁,黃表溫厚,銀表神怪等,成了俗規。    第二節 音樂舞蹈  樂  器  廣西民間樂器,比較有特色的有鼓、床頭琴、蘆笙、笛、琵琶、馬骨胡、格以琴、獨角琴、鳴角、嗩吶、莽筒、七弦琴等。  鼓 廣西各族主要使用銅鼓、陶鼓和木鼓。使用銅鼓的民族,有漢代至隋代的駱越、句町、烏滸、俚、僚,唐宋以後的壯、瑤、苗、侗、彝、水等。《文獻通考》稱南方少數民族俗尚銅鼓,用金銀釵擊之。現代壯族螞[蟲另]節,瑤族盤王節、祝著節、迎新春和送葬,苗族侗族的蘆笙節,彝族的跳公節,仍然使用銅鼓。陶鼓和木鼓是陶制、木製的框架上蒙以牛皮、羊皮或蟒皮而得名,也有稱作皮鼓的。現在普遍使用木製皮鼓,並因木製的形狀取名。如鼓身兩頭大中間小,壯族稱「蜂鼓」,漢族稱「腰鼓」。瑤族根據皮鼓鼓身的長短大小取名,鼓腰長稱「公鼓」、「長鼓」,鼓腰短稱「母鼓」。金秀瑤族坳瑤支系擊鼓時,用黃泥漿水糊在鼓面上以定準鼓音,故又稱「黃泥鼓」,多用於祭盤王的習俗活動。  床頭琴 金秀瑤族吹奏樂器。銀制,長三寸,寬三分,吹奏時一端置於齒間,左手扶琴另一端,右手食指輕撥簧片,運氣吹響。俗傳為女子深夜在床沿等待男子幽會而吹奏的樂器,故名床頭琴。深夜點火把來幽會的習俗已失傳,但床頭琴今仍為娛樂吹奏所用。  蘆笙 苗、瑤、侗、水、仡佬等民族俗用的吹奏樂器。蘆笙又稱六笙、六管、蘆管、鵝笙等。以竹、木、簧片、白藤為原料,木鑿空腹,微曲而扁,叫笙斗。斗腹面背鑿六孔,貫以竹管六根;管各有二孔,一孔在腹外,一孔在腹內;簧片置於孔間。管上系斜口竹筒作音箱。吹奏時,氣由管口入腹,腹中簧片受氣流衝擊而嗡嗡作響。蘆笙依外表結構分排蘆笙和對蘆笙兩類,按音域和使用場合分為敘事蘆笙和抒情蘆笙。敘事蘆笙最短的音管裝雙簧,全部音管尾部都密封;抒情蘆笙最短的音管裝單簧,全部音管尾部都打通。敘事蘆笙音色較沉,抒情蘆笙音色悠揚。兩種蘆笙都有曲調和詞脾。苗、侗民族民間傳說吹響蘆笙才會使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俗有蘆笙節。  笛 吹奏樂器,各族廣泛使用。因制笛原料不同分為竹笛、禾笛、葉笛等種類,竹笛最為普遍。竹笛有直吹橫吹兩種,直吹的稱「洞簫」。今常見的是橫笛。橫笛除吹孔、膜孔外,有六個指孔。苗族竹笛一尺多長,在吹口一頭剖竹青為片,片長三寸,終點薄露竹空,中間束布,使片微成弓狀,片以下鑿六孔。音響與漢笛略有差異。鳳山壯族民間喜用禾笛,取粗壯禾稈一截制之。禾桿一頭留節,一頭去節,留節一頭劃開小簧片,去掉內膜,再開一排小孔,吹之有聲。桂東桂南和桂西南的壯漢民族和桂北侗族民間,也喜吹葉笛,取龍眼樹葉、桉樹葉、小榕樹葉為之。葉子老嫩厚薄要適中。吹時,兩手的母指和食指輕抓木葉兩邊尖端,口腔稍為隆起,舌頭壓在齒根下方,木葉背面緊貼下唇,上唇下略有空隙以送氣,葉面受氣振動發出音響,氣小音低,氣大音中,氣強音高,能吹奏八至十度音。葉笛古已有之,據《文獻通考》稱,春秋時代有男女吹木葉索偶之俗。今農村青年男女談情也用之。  琵琶 撥弦樂器。漢族、侗族皆有。漢族琵琶的音箱從圓形向半梨形漸變,琴頸從直向後彎曲。古代琵琶從四弦發展到五弦,近代增至六相二十三品。侗族琵琶有四根弦,分大小兩種。大琵琶長三尺許,腹(音箱)如小盆,多用牛筋作弦,音色低沉、柔和,長於伴奏敘事性唱詞。小琵琶長尺許,腹比碗稍大,多用銅絲、鋼絲作弦,聲音響亮,適合於彈唱抒情性短歌。侗族常彈琵琶作樂。  馬骨胡 壯族高音拉弦樂器,流行於田東、田陽、百色、隆林、西林等地。馬骨胡形同二胡,用馬腿骨作琴筒,鐵木作琴桿,鋼絲銅絲作弦,琴音激越高亢,多作獨腳戲伴奏。民間傳說此胡產生於明代嘉靖年間,瓦氏夫人帶俍兵赴江浙抗倭,戰士用從戰場帶回的戰馬骨頭製成,以說唱當年戰績,給戰死的英雄招魂,並控訴朝廷排斥忠良之昏政。後人便把這類馬骨胡的曲子稱作「招魂曲」。壯族民間常以拉馬骨胡作樂。  格以琴 侗族拉弦樂器,俗稱「牛巴腿」,形象小牛腿。琴內置傳音柱,二弦,五度定音,以馬尾或棕絲作弓毛,以弓拉奏,音量不大,音調纖細帶嘶。是侗戲、大歌的主要伴奏樂器。  獨弦琴 京族撥弦樂器,又名匏琴。以三片桐木組成方形長匣或半邊大竹筒作琴身,長約一米。右端約15公分處鑿一孔,置一小圓木作琴碼,左端約5公分處也鑿一孔以立搖桿即把手,用鋼絲獨弦把琴尾和琴頭竹(木)柄繫緊。演奏時左手制柄,右手以竹片撥奏,琴音柔和悠長,富於裝飾音和長顫音。善於演奏各種音響,如軍號聲、大炮轟鳴聲等。據有關專家考證,獨弦琴原產於中國,後流傳於鄰國。現為防城各族自治縣京族主要樂器之一。  鳴角 號子樂器,多為瑤、苗、侗、彝、仡佬等民族所用。鳴角以牛角為料,把角頭鋸掉一截,露出一孔,鼓氣則鳴。  嗩吶 管樂器,俗稱喇叭,管口銅製,管身木製。各族都用於紅白喜事之演奏中,尤以漢瑤兩族最為流行。  莽筒 苗族特有的吹奏樂器,大的直徑為八九寸,用樹榦挖空而成,內安一支有簧塞的竹管,吹奏時兩人抬一人吹,聲音渾厚宏亮。多用於喜事。  七弦琴  東蘭、鳳山、巴馬等地壯族民間拉奏樂器,因形似瓦蓋,又名瓦琴。用半邊管狀泡桐木作琴身,杉木塊作琴底,琴身凸面裝上七弦,琴上以柚木作軫,牛角作柱,牛筋為弦,用馬尾弓拉奏。多用於節日喜慶,放牧或空閑時也用以娛樂。  二弦、三弦、月琴古今盛傳。鋼琴、揚琴近代傳入廣西,建國後較為普遍。進入80年代,不少家庭也使用電子鋼琴。  樂隊樂師  舊志記載,廣西各地區民間多能合樂。城廓村落,祭祀婚嫁喪葬,無一不用樂。雖耕田亦必口樂相和,蓋日聞鼓笛之聲。每年秋收之後,各地紛紛招請樂師歌師來教習子弟。潯州平南縣,有舊教坊,聘請亂離中到平南的樂師來教土人合樂。此風俗至今還在不少地區存留。  壯族唱歌成俗,民間依歌手才華的高低賜予歌手、歌師、歌王、歌仙的美名。以往很多村屯設有教館,延請名師傳授技藝。民國21年(1932年),廣西民情調查組在柳城縣調查歌王黃三弟,讚譽他「天資敏慧,頗有平民文學天才,曾在附近各縣設館傳授歌謠,能隨口唱數晝夜而無雷同之詞」。柳城、宜山、柳江、鹿寨、柳州郊區都有他授歌的事迹流傳。  侗族至今有「請歌師」的禮俗。當寨里商議決定拜請歌師時,就選派幾對能歌善唱的青年男女,挑著眾人湊集的糯米糍粑和鞭炮,擔頭懸掛一塊五斤左右的豬肉,上貼紅紙,到歌師居住的村寨去。到了村口,燃炮報信,歌師及家人來迎。如果歌師收下禮品,當即與請師隊一同前往。歌師一到主寨,青年即吹笙迎進歌堂。歌師盡心傳授各種歌詞和曲調。學習一段時間之後,歌師陪歌徒出陣賽歌。賽歌結束,主寨又派出幾對男女送歌師回家,並贈給一些禮物。  廣西各地大都有樂隊組織。武宣漢族民間藝人建國前在春節、三月三常抬著「鑼鼓櫃」遊街串村,到了寬敞地坪上,取出鑼、鼓、鈸、嗩吶、簫、笛等樂器,吹打演唱。建國初此俗還盛行,今已消跡。玉林等地漢族以往也有吹師班。由五六人組成,吹嗩吶,擊鑼鼓鈸,熱鬧非凡。婚嫁喜慶,出遊,舞龍等活動均請吹師班助興。田林縣瑤族逢春節有樂隊演奏八音的習俗。其八音指鑼、鼓、鈸、長號、小號、嗩吶、洞簫、笛。人數十人上下,大年初二晚雞叫頭遍開始演奏。宋代周去非於《嶺外代答》曾提及瑤樂蘆沙、統鼓、葫蘆笙、竹笛之類,合奏之時眾聲雜作,喧鬧異常。今各族劇團均有樂隊伴奏。  樂  調  廣西民間歌曲和民間器樂曲十分豐富。1980年由廣西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廣西民間歌曲選》,及即將出版的《中國民間歌謠集成·廣西卷》,全面地集中了廣西各民族民間歌曲的曲調;民間器樂曲調的發掘整理近年來也取得顯著成績。這些曲調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廣西各民族的生活情趣和民俗特色。  號子 南寧、梧州地等漢族船民流行船工號子,包括平水調、過淺調、上灘調。北海等地漁民也有勞動號子「推船號」、「拖船號」、「拉錨號」、「封網號」等。桂林、柳州等地劃龍船有遊船號子和賽船號子。  融水苗族《拉木歌》號子包括拉上調、拉下調、輕木調、重木調、平地調、山路調、跑步調;三江侗族《拉木號子》以「嘿扎拉」調子較普遍。  山歌調 桂北壯族的「歡」多為五言四句,押腰腳韻。有單聲部、二聲部和多聲部,曲調多為上下句變唱為四個樂句或八個樂句。有一種迴旋復唱的「勒腳歌」,八句兩節復唱成為十二句三節,即第二節三四句重複第一節一二句。第三節三四句重複第一節三四句。其格式如下:OOOOA…………lOOAOB…………2OOOOB…………3OOBOO…………4OOOOC…………5OOCOA…………6OOOOA…………1OOAOB…………2OOOOD…………7OODOB…………8OOOOB…………3OOBOO…………4    清代陸祚蕃在《粵西偶記》中所說「俍之為歌,五言八句,唱時疊作十二句,多用古韻,平仄互押,或隔越跳葉,曲折宛轉」,指的就是這類歌。桂南壯族的「西」為七言四句,押腳韻,有單聲部、二聲部和多聲部。流行於桂北的「比」,格式介於「歡」和「西」之間;流行於壯漢雜居區的「加」七言四句,有襯詞,以襯詞音定韻。桂西南的「論」,屬高腔山歌,有六種格式,即拉腔、短腔、直唱、高彈、中彈、低彈。各地山歌因地域不同,曲調也不同,如平果縣一個地方的歡,就有歡螺調、吹溜調、歡櫓調、歡哼調、歡文調;那坡縣的「西」,有西鳴調、西仲調、西儂調;羅城縣的比,有農娘調、農奈調,嗓野調。  漢族的山歌,一般為七言四句,因地域、方言不同,曲調也有很多品種,如客家調、蔗園調、平話調、棒冬棒、溜溜切、採蓮船調、柳里花調、採茶調、梳妝調、打杯調、撐船調、悠悠調、撐的調、鹹水調、遊河歌等。  瑤族的山歌調有香哩歌、吉冬諾、蝴蝶歌、啦嚕歌、瑤山歌、熱諾尼、勉字調、唻唻調、咳咳調等。苗族的山歌調有卡哈歌、笛子歌、拉鼓歌、堅岩歌、拉苗腔、谷扎調、握手歌等。侗族歌調有大歌、知了歌、蟬蟲歌、進堂歌、賴油歌、笛子歌、琵琶歌等。仫佬族有三種歌:正口風、爛口風、古條。毛南族有歡條、歡早、比條、比單等歌調。京族有飲茶歌、搖船曲、季節歌、賞月歌、採茶摸螺歌等歌調。彝族山歌有哈喂調、門仰調、臘蓋調、內吧調等。水族山歌有酒歌調、大歌調,酒歌調屬敘事歌,多用於婚喪和宴會;大歌調多為即興短歌,頭韻腹韻尾韻互押。  樂曲調 各地有奏八音習俗,特別是桂南漢族、壯族地區風盛。其演奏形式是以絲弦和竹管器樂相配合,常用琵琶、二胡、揚琴、三弦、笙、簫、笛、鼓、鑼、鈸、板、鈴、木魚等。玉林漢族吹師樂調有大開門、小開門、大鑼調、大鼓調、八仙賀壽調等。仡佬族的八仙樂曲由八人合奏,兩人拉二胡,兩人吹橫簫,四人打鑼、鼓、鈸、鈴,多用於迎賓,反覆演奏招柳、曬糧花、南山北等曲調。  龍勝瑤族的嗩吶調有:恭賀調、迎客調、勸酒調、謝情調、告辭調、歡送調、蝴蝶觀花調、蜜蜂過坳調等。三江侗族蘆笙調也很多,據不完全的統計有:集合曲、啟程曲、借路曲、通知曲、團結曲、引路曲、入堂曲、開堂曲、轉身曲、畫眉曲等數十種。  舞  蹈  廣西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有以舞蹈方式表達情感的習俗。  壯族舞蹈主要有:繡球舞:流行於邕寧、大新、天等、德保、馬山、鳳山、靖西、田東、田陽、南丹等地。繡球用皮革,土布製作,邊緣粘有彩羽,內盛豆粟,宋代稱為「飛綸」。於歌圩佳節,男女列隊對立,在銅鼓聲中互相拋接,女方有意把繡球拋給心愛的男方以表愛情。繡球舞即由拋球活動中的迴旋、擺旋、遠拋、跳躍、搶接等動作所組成。扁擔舞:流行於馬山、都安、東蘭等地。勞動之餘歡慶之際,男女手執扁擔(古用春杵)對立成兩行,在木槽或長條凳上敲擊,發出清脆而有節奏的響聲。唐代時稱「舂堂」,壯語稱特礱。舞蹈動作摸擬各種勞動動作,如耙田插秧、戽水耘田、收割打場、舂米嘗新等,舞至高潮發出「呼喂」的高喊聲,歡樂氣氛濃重。採茶舞:流行於邕寧、武鳴、龍州、賓陽、馬山、崇左、德保、靖西等地。壯族採茶舞由廣東漢族地區傳入,多用壯話演唱,吸收師公舞步伐動作,手拿摺扇、手巾轉動,肩胯部反覆扭動,情趣盎然,形成了壯族的風格。撈蝦舞:流行於靖西、德保、龍州一帶。男女青年通過釣魚撈蝦的漁獵勞動邊舞邊唱,頗有韻昧。銅鼓舞:流行於巴馬、東蘭、環江等縣。一男一女,「母打子追」,即女左手拿母指般大的木棒敲鼓頸,右手拿粗如鋤柄的木棒敲鼓面;男則持一根粗如鋤柄的木棒「追」打。他們邊打邊舞動身體和腳步。銅鼓舞一般在大年初二至正月十六進行,以往「鬧銅鼓」目的在於壓邪,現在全為娛樂。師公舞:壯族地區普遍流行,邕寧、象州、來賓、武鳴、河池等地更盛。各地師公舞表演形式不同,但一般為肩擺動、手繞擺翻托、膝屈伸顫動,腿有頓點步、吸踹步、朝陽步等。河池師公舞很多片斷演化為獨立的莫一舞、三界舞、抗旱舞、豐收舞、蜂鼓舞、朝陽舞等;武鳴師公舞有棍舞、綢舞、祭祀舞、法器舞、篩米舞、踩罡舞等一套程式。經過不斷改革,推陳出新,師公舞面目一新,如橫鼓舞、豐收樂、新風贊、花山戰鼓等廣受各界觀眾歡迎。壯族還有許多摸擬禽獸的舞蹈,如寧明的鯉魚舞,來賓的白馬舞,斑鳩舞,龍州的白鶴舞,上林的鴻鵠舞,馬山的金雞舞,凌雲的鬥雞舞,武宣、象州的龍魚舞、蝴蝶舞、翡翠鳥舞,賀縣南鄉的貓舞,橫縣靈竹的鳳凰舞。桂西一帶的 quan (音權)舞,形象表現了壯族先民的古老的原始意識。舞獅舞龍也很普遍。南丹縣的板鞋舞是當地壯族「三人穿板鞋」的傳統舞蹈,源於明代嘉靖年間那地州土司的刑具練兵法,三人連成伍,九人排成隊,帶著木枷出操,只能前進不能後退。經過嚴格訓練,兵士個個英勇頑強,後隨瓦氏夫人赴江浙平息倭患。現跳此舞已流行成俗。  漢族民間舞蹈很多,仿獸舞如舞獅、舞龍、舞麒麟最為普遍,舞獅習俗更為盛行。全廣西漢族地區皆有之。舞獅活動於春節期間進行,村裡由武藝高強的壯年或青年領頭,組成舞獅隊。從正月初一開始,舞獅隊到各村莊和鄰近圩鎮表演。獅子由獅頭獅身(包括獅尾)兩部分構成,獅頭用竹篾構架,紗紙壓模,塗以顏料和油料即成;獅身長約丈二,寬約四尺,用布製成,布上綴以彩絨,或鱗片狀。或絲線狀,色彩斑斕。舞時,一人持獅頭,一人舞獅身以配合。獅子前頭有「大頭佛」持青枝作前導,有「猴子精」在旁邊嬉戲。舞獅活動一般程序有六項:發帖、拜社、拜屋、舞獅和武術表演、采銀牌、燒獅。發帖是獅隊派人到要去的村子發紅帖,送去瑞獅何日前來拜年的信息。傳說獅子是龍的兒子(一說獅子是萬獸之王),迎獅才會吉祥安康,大家都有虔誠開門迎獅子的風氣。拜社是獅隊到了那村村頭先拜社神才進村。拜屋是獅隊挨家挨戶拜年,規矩是到了大門前先左右上下地看一陣才進去;到了廳堂門口,彎腰慢舞,走近廳堂門口時,抬頭看門額,然後左右看對聯,以表示獅子已看主家的春聯;然後轉到天井。在廳堂舞一陣之後,隨著緊鼓三陣之後鞠躬三拜,待主人放了鞭炮再退出廳堂,退出前主人給獅隊送「利市」(封包)。拜屋後選擇廣闊場地進行舞獅和武術表演。舞獅表演有戲獅逗獅、獅子「動地舞」等。武術表演有拳舞、刀舞、棍舞、矛舞、跳高桌、鑽火圈等。采銀牌又叫「吃青」,東道主把錢封為「利市」,與煙、肉、布、衣等類吃用東西系在一起,尾部繫上樹葉,掛在長竹竿上或高樹枝上,獅隊人馬搭起人梯,一人舞著獅子登上人梯去「采青」。最後是獅子撤退離村,象徵性地燒獅,然後轉移到另一個村莊。我國唐代已有獅子舞活動習俗,名日「太平樂」。  玉林一帶盛行麒麟舞。每年春節期間,一行六人組成的麒麟隊就到各家各戶拜年。民間傳說麒麟是仁獸,象徵吉祥幸福,故舞麒麟久已成俗。麒麟舞隊一人身背麒麟模具,一人撐羅傘,一人頭戴狀元帽身穿紅袍手持葵扇扮裝成「龜精」,他們在鑼鼓聲中邊唱邊舞。來到村前對鄉親行三鞠躬後唱:「麒麟移步到貴鄉,貴鄉是個好村莊,村前池塘鵝鴨叫,村後果樹滿山崗」。隨即逐戶登門慶賀:「進一步,到門邊,麒麟上門賀新年,門口對聯光閃耀,福氣臨門子孫賢」。主家以煙茶果品接待,賜予「封包」,表示感激。舞麒麟以唱麒麟歌為特點,觀眾出歌激將,舞隊則以歌對答,歌來歌往,別有風味。舞龍習俗也頗廣泛。玉林的採茶舞表現了桂東南茶農特定的勞動生活和愛情生活,依情節可分解出撐船舞、五更里舞、十打舞、九連環舞等獨立的名目。柳江一帶的花燈舞久已成俗,相傳始於明末清初。舞者手持四方花燈,花燈朝外一面寫有「福」喜」等字,兩側剪貼四季花,舞者在琴弦伴奏下邊舞邊唱「十二月花」、五更調」等,後來民間藝人將其改作《車馬燈舞》,融入了中原龍燈舞和旱船舞的一些內容,編糊紙馬、紙車。用繩系套掛在舞者腰間,舞者仿騎馬和推車動作翩然起舞,與花燈舞者穿插交錯,名曰「車馬燈舞」。漢族師公舞廣泛流行於桂北、桂南。陽朔師公舞一般在還願、打醮、祈雨等場合表演,舞步與中原古巫舞的「禹步」相似,其風格特點為環跳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最後還原歸中,意為請各方神靈會合以驅邪消災。傳統節目有三元舞,莫王舞、倪家三姐妹、仙娘舞等。北海、合浦等地的「耍花樓」,原名「跳六郎」、「跳六娘」,用於「跳鬼」,後演變為群眾娛樂節目。男女舞者持扇撐傘,隨鼓樂聲邊唱邊跳,舞步輕快,車盤步、搗碓腳等舞姿活潑優美。「耍花樓」新名源於傳統唱詞「灑花樓」、「酒樓穢」的襯音。靈山「跳嶺頭」出自當地農曆八、九月間的「嶺頭節」習俗。「跳嶺頭」內容有「跳三師」、「跳四帥」、「跳忠相」、「捉妖精」等,以驅邪消災為目的,隨後演化為娛人舞蹈。漢族的舞蹈如柳江的穿花舞,靈川等地的春牛舞,博白等地的紡紗舞等也廣為群眾所欣賞。  瑤族習俗舞蹈主要有:長鼓舞,又名黃泥鼓舞。每年農曆十月六日跳長鼓舞以紀念民族祖先盤瓠王。長鼓形狀兩頭大,中間小,分公鼓和母鼓兩種。公鼓身長面窄,音韻清脆高亢;母鼓身短面寬,直徑尺許,高約三尺,音韻渾厚柔和。為使鼓音動聽多變,於鼓麵糊上厚度不同的黃泥漿,故稱黃泥鼓。長鼓舞以往只在盤王節舉行,現在春節或喜慶婚禮也使用。舞蹈形式有雙人舞、四人舞和集體舞數種。始由一人胸掛橫置的母鼓上場,雙手分別掩著鼓的兩端拍擊,左右舞動,或向前跳躍,或彎腰後退,以諧趣的動作和鼓聲逗引觀眾;接著四個手拎公鼓的舞者上場,邊拍鼓邊起舞,與母鼓應和,並以母鼓為軸心,圍成圓圈順時針方向跳轉。這時,一位歌師帶領一群手持花巾的姑娘翩躚起舞,穿插其中,隨著鼓聲的喧嘯,觀眾也情不自禁地加入歌舞行列。盤王舞是還「盤王願」習俗的舞蹈,祭神色彩濃重,包括銅鈴舞、花棍舞、出兵舞三段內容。銅鈴舞即舞者右手拿銅鈴。左手執「天師莧」(做道用具),在鑼鼓聲中邊舞邊唱,節奏緩慢,一拍搖一次銅鈴;花棍舞即兩舞者右手拿花棍。相對而立,然後晃棍跳踏,以表敬請客人;出兵舞為兩舞者持棍對打,表現盤王五旗兵馬的操練場面。捉龜舞:在金秀、桂平、昭平等縣(自治縣)「還盤王願」習俗中流行。傳說十二姓的瑤族人逃難,江上船翻雷姓遇難,大家江中捉龜祭盤王以求保佑。果然「靈應」。此舞表現了捉龜前後的經過:立柱,織圍(圍江中一角),探龜,戳龜,捉龜,綁龜,殺龜,破龜,剁龜,串龜,分龜,挾龜,背龜,拆柱。舞時四個舞者手拿鈸子圍繞置於中間的缺一角的香缽和缺一截的牛角,隨著鑼鼓節奏起舞,動作粗獷有力。興郎鐵玖舞:流行於都安瑤族自治縣和馬山、上林、忻城等地節慶習俗活動中。「興郎鐵玖」是瑤族的布努語音,漢譯為「慶祝達努節而歡跳」。此舞包括猴鼓舞、藤拐舞、獵獸舞、開山舞、南瓜舞、採茶舞、豐收舞、牛角舞、蘆笙舞、花傘舞等諸多內容。猴鼓舞舞者四人,一人扮猴王,背酒葫蘆,負責打鼓,一人打小鈸,二人閑耍,舞者隨鼓聲齊舞,並學著猴子各種動作,如摘桃、收桃等,詼諧有趣。其他舞蹈反映了瑤族人爬山、狩獵、耕種、拼搏、歡慶等勞動、戰鬥的生活場面。銅鼓舞:流行於南丹、河池、環江、宜山、田林、樂業、凌雲、上林、馬山等地節俗之中。此舞先將銅鼓、皮鼓置於庭前,一人槌擊銅鼓,一人雙手持鼓,集合鼓聲,使之分出輕重快慢;同時一人持皮鼓,半蒙牛皮,用手拍之,大家圍繞鼓器盤旋而舞,舞時動作如猿,應和著銅鼓響聲之節拍。南丹不少舞蹈內容古樸。如跳猴舞,仿母猴教小猴跳躍;誘虎舞,仿虎捕食小豬而跳躍陷入籠內;擋虎舞,模仿人虎相鬥的動作。此外,龍勝的龍燈舞。田林的繡球舞,金秀的白馬舞、山郎舞、雷王舞、三元舞、灶王舞等,各有特色,與俗相伴。  苗族的習俗舞蹈主要是蘆笙舞。每年正月初六的「坡會」和秋收之後的喜慶習俗活動都跳蘆笙舞。蘆笙舞是一種集體舞,十幾個幾十個蘆笙手圍成圓圈而跳,稱為「堂」,故蘆笙舞又稱踩堂舞。蘆笙舞在漫長的生活歲月里不斷發展,內容豐富。融水苗族的蘆笙舞有「嘎任舞」、「嘎坐舞」、「嘎里舞」、「嘎蘆舞」四種。嘎任舞用於「打同年」(交朋友)場合。苗族打同年不是一戶請一戶,而是一村請一村。在坡會上若甲方蘆笙隊圍著乙方蘆笙堂跳三圈,即表邀請。乙方蘆笙隊應邀而去,甲方全村老少盛情款待(以往牽來一牛,用紅紙包角,紅花掛於頭,紅毯披於身,然後圍著「紅牛」歡跳,再宰牛舉行酒宴),酒宴後老年促膝談心,青年則走寨坐妹,三五成群圍著火堂對歌。數年後,由乙方邀請甲方,乙方以同樣方式接待。嘎任舞就是互邀時跳的,三人一橫排,四人一直排,吹著蘆笙左右換腳往前跳躍,順圈成圓。「嘎坐舞」是男女青年於節日時歡跳,以大蘆笙群為軸心,男一圈,女一圈。軸心內有大蘆笙和單音筒管蘆笙合奏,男圈舞者吹奏中、小蘆笙,女圈舞者手持彩巾隨身擺動。「嘎里舞」是舞者圍著掛有水牛角形十字叉的七米高的矗立圍桿起舞。「嘎蘆舞」為雙人舞,一人吹笙在前,一人持棍在後,相互配合,時高時低,對著四方起舞。隆林各族自治縣苗族的蘆笙舞有踢桿舞、麻娘舞、掃棺舞、地龍舞、地步舞、天步舞、初機舞、鍋轉舞、織布舞、紡麻舞等諸多名目。踢桿舞是在大年初一到十五的傳統坡會上舉行,四至八個笙手圍著坡場上掛著葫蘆、樹葉、臘肉和酒的數丈高的豎桿邊吹邊跳,每八拍即踢坡桿一腳,故名踢桿舞。此舞保存了古代「祭柱」的習俗。麻娘舞為單人獨舞,「麻娘」是討媳婦的意思。掃棺舞是替亡人引路超度時所舞。舞者繞棺轉舞九次。地龍舞是在「做道場」空餘時間跳的舞,有九轉、小滾地、大滾地、翻筋斗、穿刀、穿燈、翻碗等動作。地步舞是獨舞,用於「做道場」之末尾,意為「神靈」送行。天步舞是在牛樁上表演,表示對賓客的謝意。初機舞是群舞,由一男笙手作前導,一群婦女手拉手地飛快旋轉,讓裙子飛揚起來。鍋轉舞是做道場時跳的觀賞舞,舞者吹著蘆笙,笙管上擱著盛滿牛肉湯的碗,慢慢踏上橫在裝著滾燙牛肉湯的大鐵鍋上的桑木扁擔,並單腿跪在扁擔上,再旋轉九圈,然後下地,以牛肉湯不外潑為佳。織布舞和滾麻舞是摹擬婦女織布、滾麻的勞動生活的舞蹈,從悲調演變為喜調。此外,資源縣苗族的開山舞,也別具一格。 侗族以蘆笙舞最盛行。三江侗族自治縣、龍勝各族自治縣等地的侗族一般從農曆六月六至八月底節慶習俗中跳蘆笙舞,八月十五進行蘆笙舞比賽,俗稱「蘆笙會」。蘆笙舞有娛樂性和表演性之分。娛樂性的蘆笙舞有一套程式:「同拜」,離開本寨啟程時跳;「同塔」,中途經過他寨時跳;「同登」,到達東道寨寨門時跳;「倫依」、「倫周」,進寨、出寨、進堂、退堂和正式節目間隙時跳;「倫堂」,踩堂時跳;「倫哈」,比賽時跳;「同沾」,比賽結束時同跳。其中的「倫堂」是大型的集體舞,一般一個寨子為一隊,一隊即一堂,一堂由十幾、幾十把蘆笙組成,大的多達一二百把蘆笙。有時男女合跳,有時男為內圈、女為外圈分開跳。一共有十二支舞曲。表演性的蘆笙舞一般在春節期間「也哼年」和三月約青時跳。舞者全為男性,青少年為第一組,青壯年為第二組,老年人為第三組。表演蘆笙舞分為前導曲、進堂曲、踩堂曲、日神曲、天神曲、地神曲、風神曲、雷神曲、火神曲、水神曲、道賀曲、邀請曲十二支。一曲就是一個完整的舞蹈。侗族的「多耶」舞也是一個集體舞蹈,漢譯「踩歌堂」,邊唱邊跳,無樂器伴奏。分為「耶堂」「耶鋪」兩種類型。耶堂舞自大年三十祭祀「先祖母」至「三月約青」期間在鼓樓坪或先祖母壇前舉行;耶鋪舞則是在送賓迎客、寨宴和慶賀修建風雨橋、鼓樓等公益工程竣工之時舉行。侗族的款會舞蹈頗有特色。款會舞蹈如擊盾舞、長短刀舞、牛角盾刀舞、出征舞等都表現當年款會武術操練的真實情景。侗族的巫師舞常見的有「踩八卦」、「令劍舞」、「盤炬舞」、「投標舞」、「穿雞腸」等。春牛舞流行於龍勝各族自治縣的平等、寶贈一帶。立春那天晚上,人們便趕到岩坪舞春牛。春牛頭用竹篾紮成,牛角用竹編的鐮刀簍代替,牛身和牛尾用白布做成,尾系麻絲。兩人持春牛配合起舞,舞步穩健。引春牛的人口呼「嗚喂」出場,隨後拿鋤操耙、提鴨籠、背魚簍、拿撈網的男女青年出場跟著「春牛」起舞,表演耙田、施肥、撈蝦等春耕動作,熙熙嚷嚷,鑼鼓喧天。接著舞春牛隊伍到各家各戶「送春牛」預祝農事順利,五穀豐登,受訪者端出香茶、紅糖和糍粑招待,並放鞭炮歡迎。匏頸龍舞也有特色。龍頸有個凸出的大圓泡囊故名匏頸龍。舞時一人持龍頭高高揚起,一人持金球(神匏瓜)作前導。舞場上豎一根高數丈的標竿,竿頂懸掛封包和彩禮。竿旁置放三張八仙桌,兩人在台角、檯面豎蜻蜓、跳躍嬉戲,舞至高潮將桌子壘成高台,舞龍者攀援而上,周圍觀眾不斷鳴炮助威,直至舞龍者在不斷騰越中登上高台取彩。相傳匏頸龍是侗族祖先姜良姜妹的大哥,它在洪水中搶救了匏瓜,拯救了人類。此舞久已成俗。 仫佬族逢春節有舞獅舞龍的習俗,舞草龍尤為新奇。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小長安鄉地州屯善編草龍,龍頭龍身龍尾全用禾草編織而成,用彩紙略加裝飾即可。晚上舞草龍游村拜年時,每家把點燃的香火插在龍身,舞時猶如火龍。拜完後拿到河邊燒毀。建國前舞草龍祈求神龍保佑,建國後純為民間娛樂活動。以往衣飯節有戴面具跳神的舞蹈,但不盛行。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毛南族的木面舞是從「肥套」舞中脫穎而出的新舞。舞者7人身著獸皮衣、樹葉裙,面戴木面具,以轉胯、點跳步的舞步表現割草、砍樹、開路、架橋的勞動生活,表現了毛南人民的傳統美德和生活習俗.  京族的花棍舞流行於防城各族自治縣節慶習俗活動中。姑娘們在唱哈節時身著白色長衫,雙手各持1尺多長的木棍,棍上纏著各色紙花,邊唱邊舞,以雙手腕轉繞花棍為主。  彝族的跳公舞一般在農曆四月初三至十二這段時間舉行的跳公節上表演。曬坪上種有金竹叢。麻公威(將領)橫刀張弓跨馬(以竹棍象徵)作前導,一隊討吞亞(衛士)抬著祭品(豬、雞)隨後,再是所有的男女老少的隊w u笙舞,二胡舞、銅鼓舞。 wu 笙即胡蘆笙,五根竹管兩端都插入葫蘆內,一隻葫蘆作吹口,一隻葫蘆作回氣。 wu 笙舞主要舞步是踏足靠步、擦地踢步、勾腳跳。二胡舞的舞步有走步和雙晃手步。銅鼓舞的舞步按母鼓節奏邁步起跳。  水族除了跳銅鼓舞和蘆笙舞外,還有斗角舞。兩個男舞者戴上牛頭面具,仿水牛斗角動作,半蹲式邊斗邊舞,用5支蘆笙和5個莽筒伴奏,5個頭插雉尾、腰拴白雞毛花裙的姑娘伴舞。斗角舞一般在開春前和秧苗拔節抽穗後舉行,久傳不衰。  仡佬族的牛筋舞是敬老習俗活動的祝壽舞。年過古稀的老人一旦大病初癒,親戚就來祝賀。大姑爺背著一個竹蒸籠,蒸籠里放著一個空碗,右手拿著一尺多長的熟牛筋起舞,陪舞的全是女性親戚,每人拿一根筷條,看準時機敲擊蒸籠里的碗,如果敲中,大姑爺被罰酒一杯;如果誰的筷條被牛筋撥開掉地,誰也被罰酒一杯。因此大家都在相互躲閃地跳著舞著。最後主跳人將熟牛筋和鮮牛肉奉獻給老人。    第三節 曲藝戲劇  說  唱  師公調 壯族曲藝,又名唱師,流行於紅水河流域唱師習俗活動中,「唱師」原是宗教迷信活動,但其利用民間神話傳說故事改編成為師公唱本,吸引了群眾的興趣。群眾逐漸把唱師公調的迷信成分剔除,使之成為群眾娛樂的曲藝形式。唱師的唱詞一般為五言七言,也插進三言的,押腰腳韻,不分段落。一唱到底,沒有道白,後來一些唱本唱、白相間。一鑼一鼓伴奏,每唱兩句就響一次鑼鼓,有簡單的曲調,有簡單的舞步和動作。本有《布伯》、《雷王》、《莫一大王》、《董永》、《魯班》等150多個。  末倫 壯族曲藝,靖西、德保、那坡一帶娛樂活動中演唱成俗。「末」即「巫」的音變,「倫」有不間斷地詠唱的意思。建國前,壯族中有的因迷信鬼神,有病不事醫,延鬼婆至家徹夜彈唱。鬼婆多為女青年,手拿三弦,腳抖鐵鏈,雲以鎖鬼。末倫一節六句,每句七、五、三言不等,押腰腳韻,調子平緩哀切,多轉韻,中間可插說白。建國之後,壯族藝術工作者將末倫加於改造,成為普遍流傳的曲藝形式。  比魚 壯族曲藝,流傳於東蘭、巴馬、都安一帶民間喜慶習俗中。由兩個藝人說唱,一個代表主家,一個代表賓客,輪流講唱,以豐富的比喻敘說故事,段不定句,句不定字,但有腰腳韻,故事寓意讓對方和聽眾去猜測領會,內容多為讚頌主家德高望重和富有以及鼓勵青年艱苦奮鬥、同心同德等。「比魚」說唱結合,無樂器伴奏。  唱天 流行於防城各族自治縣峒中、板八、灘散等鄉壯族民間的一種彈唱曲藝。「天」是琴名,人們邊唱邊彈天琴。唱天可分為獨天(獨唱)、對天(對唱)和奠天(敘事)三種形式。說唱時以七言為主,每雙句同押尾韻,每單雙句互押尾腰韻。如:今日打柴進深山 泉水叮咚歡人心決心造琴來奏彈偏人世代傳佳音蜂鼓調 流行於河池縣東江一帶的壯族民間說唱曲藝,因主要伴奏樂器為蜂鼓而得名。唱白結合,用壯話或桂柳官話演唱。多見於節慶習俗活動。  文場 漢族曲藝,流傳於桂林、柳州、平樂、宜山一帶民間。明末清初從江浙一帶傳入廣西。廣西各地以桂柳話演唱,形成「廣西文場」。曲調單純、優美,唱自結合。多見於娛樂活動場合.  漁鼓 漢族民間曲藝,流行於桂北一帶。源於唐代道士曲,宋時始名道情,南宋開始以漁鼓和簡板作伴奏樂器,故稱「漁鼓」。明代傳入廣西後,各地均用本地話表演對白、數板和唱腔,因此又有桂林漁鼓、柳州漁鼓、宜山漁鼓之稱。節慶娛樂常有表演。  山歌彈唱 用廣西各地山歌彈唱故事的漢族民間曲藝,流行於桂西地區。多見於節慶娛樂活動。  木魚說唱 流行於桂東南民間的漢族曲藝,用粵語演唱。  零零落流 行於桂北地區的漢族曲藝,因曲藝襯詞有「零零落」而得名。唱腔有七種,以板胡、三弦伴奏。建國後,經過改革的「零零落」更為群眾喜愛。  南音說唱 流行於桂南粵語地區,由曲牌「南音」而得名。除用南音調外,還用木魚調、流水調等。  春鑼 流行於南寧、桂南、桂東、桂北一帶的曲藝形式,講說為主,以打擊小銅鑼為伴奏。常見於春節習俗活動中。  鈴鼓 流行於都安、大化、巴馬、馬山等地瑤族民間的曲藝,由「土別」說唱發展形成。唱者在銅鼓鼓點節奏中即興編唱笑話和故事,有唱有白,韻律較自由。春節娛樂常用。  吉冬諾 瑤族民間曲藝,流行於巴馬民間,說唱結合,因襯詞「吉冬諾諾」而得名。春節娛樂常見。  果哈 融水苗族的民間曲藝,果哈是苗族民間樂器名稱,敘唱故事時以果哈伴奏而得名。喜慶場合常見。  琵琶歌 三江、龍勝侗族民間曲藝,因以琵琶伴奏而得名。常見於喜慶習俗活動。  戲  劇  師公戲 師公戲是在師公調和師公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民聞戲劇,流行於壯、漢、瑤一生活民俗等民族地區。多見於春秋兩季節慶習俗活動中。壯族師公戲,主要流傳於貴港、來賓、武宣、象州、柳城、忻城、上林、馬山、宜山等地;漢族師公戲,主要流傳於南寧市郊區、武鳴、賓陽等地;瑤族師公戲,流傳於馬山等地。  壯族師公戲最先於清代同治年間(1862—1874)在貴縣(今貴港市)形成(也有明代已經形成的說法)。它基本上是師公跳神和民間唱詩的融合。其音樂和曲牌以壯族民歌為基礎,用壯話演唱。至二十世紀40年代,師公戲又吸收了彩調的唱腔和動作,有所提高。1958年後,師公戲演出現代題材,獲得新的生命,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禁錮,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得以恢復。1981年秋,僅來賓一個縣就有91個業餘唱詩劇團演唱師公戲。師公戲的劇目據初步統計有150多個,其中有歌頌傳奇英雄的《莫一大王》、《岑遜王》,有民間傳說的《劉三妹》、《蛇郎》,有反映堅貞愛情的《達七》、《梁山伯與祝英台》。師公戲的劇目以唱為主,最早是一唱到底,沒有道白。唱詞也象壯歌一樣押腰腳韻。早期也沒有舞台,在平地表演。開唱正本前,由幾個姑娘踩台,在鑼鼓聲中每人一手執扇一手拿手帕,上下左右、上前退後、左右旋轉地起舞,一般有花扇舞、撲蝶舞、扭扇舞、滾扇舞、背手舞、揚手舞等。男的手執馬鞭,一腳向前抬起,一腳單跳三下就換腳跳。鑼鼓轉平鑼慢鼓時,男女走三角顫步,進三步退兩步。台步中走顫步是主要特點。唱腔三十多個。樂器先前只有蜂鼓、銅鑼和厚邊鑼,其中一個厚邊鑼要裂了的,取其嘶音。後來加用嗩吶、笛子及各種弦樂伴奏。  漢族師公戲用平話演唱,有《梁山伯與祝英台》、《董永》、《蔡百喈》、《目蓮救母》等傳統節目。民國期間演出多戴面具,沒有固定劇本,只有故事梗概,多在群眾喜慶「安龍」、「游神」習俗活動中演出,每次演出通宵達旦。戲班多以自然村莊為單位組織。賓陽縣1980年統計,全縣漢族壯族的業餘師公劇團已達二百一十四個,佔全縣業餘劇團百分之六十三強。馬山的「下批師公戲」是瑤族師公戲,用瑤話演出,借用壯族師公戲唱本。  彩調劇 又名採茶戲、唱燈戲、調子戲、花燈戲、「哪嗬嗨」,1955年定名為彩調。彩調劇廣泛流行於廣西各族民間,成為各地娛樂活動的常見劇種。最早的彩調班社是永福縣羅錦鄉林村彩調班,成立於清代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至嘉慶年間(1796一1820年)。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扶綏、宜山、寧明、昭平、賀縣、荔浦等地陸續有彩調班建立。民國以後更為普遍。新中國建立後,又有新的發展。僅宜山一個縣,1984年底就有業餘彩調劇團50多個。業餘彩調劇團(5人左右)一般在秋收後集中排練,春節期間走村串寨去演出,不議酬金,由邀請者提供伙食,演出時或演出後給一個封包(用紅紙包錢,俗日「利市」)以表謝意。崇左、武宣等地農村,若有進新居、吃壽酒、結婚等喜事,常請彩調隊去演戲助興。壯族彩調劇隊演出常用桂柳官話、白話和壯話演唱,甚至臨時增加本地山歌對唱。演出場地一般設在屋前或圩亭里,鋪上一張曬穀的竹笪當舞台,演員在竹笪上邊舞邊唱。開端為「開台茶」,宣告開台演出,向觀眾致意,接著為「乃茶」,托著煙、茶送到東道主面前請飲茶抽煙,東道主則回敬封包錢。接下去才正式演出小戲。宜山農村在春節演彩調有拜花習俗。各家各戶在廳堂八仙桌上擺上一束鮮花,花叢中放著「利市」,桌上還擺上糍粑糖果之類。前來拜花的彩調隊派出四個粉裝打扮的女演員在鑼鼓聲中載歌載舞進到廳堂表演《拜新年》,恭賀主人新年快樂,萬事吉祥,然後用歌舞形式道出桌上的名花。拜花結束,主人請彩調隊品嘗糖果年糕,把「利市」送給拜花演員。就這樣挨家挨戶地拜下去。漢族彩調劇演出有「打加官」的習俗,即一旦角演員在鑼鼓和音樂聲中舞步出場,手捧托盤,托盤上盛著加官帽,表示全體演員對前來觀戲的父老兄弟加官晉爵的預祝。托盤裡還裝著邀請者和觀眾送給彩調隊的禮品,幕後司儀宣讀贈送者的姓名和禮品名稱,台上演員就把禮品向觀眾展示。禮單報完之後,司儀代表演出隊向邀請者和觀眾講「彩話」致謝,最後一句彩話是「加官謝賞」。建國後,這種習俗趨於簡化。1959年彩調劇《劉三姐》在南寧彙報演出,引起極大反響。隨後經過加工完善,脫穎而出,名揚海內外。  木偶戲 流行於靖西、德保的木偶戲,是漢族木偶戲傳入後壯族群眾用末倫曲調創造新的唱腔而形成,因有「哈哈」的襯腔,故稱哈哈戲。流行於武宣、平南、桂平等地的木偶戲,唱腔多為白話山歌調和民間小調。戲隊只需兩人,一人操縱木偶兼說唱,一人打擊鑼鼓釵。木偶戲演出頗受群眾歡迎。  絲弦戲 清代中葉傳入廣西,流行於賓陽、上林、馬山、都安、來賓、忻城、邕寧等地。賓陽縣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就有絲弦戲的業餘班社。在本地,常在二月二、端陽、中元等節日演出;九、十月後,多被各地廟會所請,一演就是三天三夜。民國26年(1937年)以後戰亂,戲班解散。新中國建立後重又振興。現新賓、新橋、蘆圩等鄉鎮都有業餘絲弦戲劇團。民國時期,馬山縣古零、永州、喬利、周鹿等鄉鎮先後成立絲弦戲班;新中國成立後,有十個絲弦戲班。  壯劇 壯族戲曲劇種。因方言、音樂唱腔及流行地區不同,分為南路壯劇、北路壯劇。南路壯劇流行於靖西、德保、那坡、大新、天等一帶,最早形成於德保縣馬隘鄉。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1年)。馬隘藝人將邕劇藝術與當地民歌調子和壯話揉合在一起形成了馬隘壯劇,以後逐漸流傳。唱腔多用「呀嗬嗨」,台步主要有「三穿花」。北路壯劇流行於田林、隆林、西林、凌雲、樂業、百色一帶,清代道光年間由坐唱形成的「板凳戲」發展形成。它吸收了粵劇、民間歌舞的表演藝術和腔調,用北部壯話演唱,長期的演出形成了掃台、開台、打加官和閉台的習俗。田林壯戲班的掃台,是在開台之前立下三張牌位:第一張牌位是社神「本境社令岑大將軍之位」,安放在戲台正對面,觀眾背後,並撐傘燒香供果品;第二張牌位是老郎「唐皇天子老郎華光大帝之神位」,設在後台左邊化妝台上;第三張牌位是祖師「前傳後教歷代一派祖師……之靈位」,兩邊還寫「千里眼,順風耳」和「聲音童子,鼓板三娘」的對聯,設於後台右邊供桌上。演出期間香火不斷。接著是老師和巫公拜台、念符、殺雞以卜吉凶,巫公在敲響三聲鑼鼓之後樂隊可起音吹奏。演員對牌位作揖三叩頭後開始化妝。掃台之後有開台儀式,包括華光開台、八仙開台、金童玉女開台。其中華光開台必不可少。華光臉譜畫三隻眼,意為管上界、陰間(下界)和陽間(中界)三道邪氣,頭戴武盔,身披戰甲,一手執槍,槍上掛著鞭炮,在密鑼緊鼓中上場繞三圈後入內,待爆竹響完即衝出跳台,作三門開山把,在台中定場後高聲念白:「呔!初一十五天門開。華光大帝下凡來!唔!華光大帝在仙山,奉玉帝之命下凡而來,巡邏四大都州,今巡邏到△△省△△縣△△鄉△△村,新搭戲台,為慶祝春節(或歌圩),演唱土戲,特為開台!」接下去念:「前五里聽著,後五里聽著,左五里聽著,右五里聽著,五五二十五里聽著!不準妖魔作亂。尚有惡鬼在此作亂,先斬後奏!」接著再念:「上一槍,風調雨順;下一槍,國泰民安;左一槍,妖魔拱手;右一槍,萬鬼收藏;前一槍,本街(村)男女老少福壽康寧,戶戶發財,六畜興旺,生產豐收;後一槍,祝願本班眾位弟子唱戲勝利,個個平安!」內應「個個平安」後下場。開台後有「打加官」儀式。男「加官」叫羅漢,女「加官」叫美女。男戴假面具,女穿旦裝,手執寫有「祿位高升」的紅紙條幅出場,拜完四方後向觀眾行禮,打開條幅念自:「恭喜△△△官長(鄉長、村長、寨老、老闆)身體健康、新年愉快,年年順利,加官高升!」被喊到名字的頭面人物頓感榮幸,即送「利市」一上台答謝。「加官」儀式之後演正戲。正戲演完的最後一晚,有「封台」(俗叫「倒台」)儀式,由金童玉女出場念日:「百日已滿,倒下花台。……我倆下凡恭賀。」並叫出當晚上台演員,每人持一根香火列隊,面對觀眾唱《保寨歌》、《祝神歌》、《送妖歌》、《送神歌》,隨後大放鞭炮,演員向觀眾行三鞠躬禮,把香火丟地,燒掉紙錢,卸妝。部分觀眾把馬門、台板、桌椅搬倒,巫師作法把三個牌位燒掉。以上所述掃台、開台、打加官、倒台等習俗在新中國建立後已逐漸消失。  牛娘劇 流傳於岑溪民間的漢族戲曲,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傳說當地河中神牛能通天降雨,造福於人間,故人們供奉它,並於明代形成「舞牛」的習俗。牛娘劇便是在「唱春牛」曲藝基礎上形成的小戲。建國前無固定劇本,建國後經過改革,吸收粵劇特點,增加樂器伴奏,改編和創作了百個以上的劇目。1990年岑溪縣已有一百三十多個牛娘劇隊。  桂劇 流行於桂北、桂東的漢族戲曲。明末清初,崑腔、高腔、徽劇和祁劇傳入廣西,改用桂林話演唱,吸收彩調的曲藝,形成了桂劇。桂劇唱腔以二黃、西皮為主,還有趕板、吊板、緊打慢唱等獨特的唱腔;表演以細膩見長。平樂等地桂劇於光緒年間設立專門科班訓練生徒,拜唐明皇為「皇爺」。陽朔的桂劇科班組織於咸豐年間,學員120人,學藝二年,幫師一年,練習異常嚴格。桂劇演出,多於農曆二月十九、八月十五演唱觀音戲,六月演唱岳飛戲(求雨戲),五月十三演唱關夫子壓台的「鎮邪戲」,大小傳統劇目八百多個。建國後,廣西有省級桂劇團演出,桂南壯、漢各族群眾也喜看桂劇。三江、龍勝侗族民間也有不少業餘桂劇班子。  粵劇 流行於梧州、玉林、欽州、南寧、百色等地區,清代咸豐年間從廣東傳入廣西漢族地區和部分壯漢雜居區。粵劇腔調以梆子、二黃、西皮為主,腳角分行同漢劇基本相同。南寧、梧州、玉林、百色等市縣均有粵劇戲班。民國時期及新中國建立後,廣西壯族漢族喜看粵劇喜聽粵曲更為普遍,有「未看戲,先熟曲」的俗語。壯族地區出現了以壯語演粵劇的勢頭。  邕劇 漢族戲曲劇種,清代道光、咸豐年間形成於古稱邕州的南寧市,故稱邕劇。其唱腔和劇目都與祁劇、桂劇相似,吸收了粵劇的部分表演程式,比較注重武打,演唱用白話,道白用桂柳話。今南寧市有邕劇院。  侗戲 侗族傳統的戲劇形式,它是在侗族敘事大歌基礎上受桂劇、彩調劇、祁劇等地方戲曲的影響逐漸形成的獨特劇種。其產生年代大約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盛行於過去稱為「六峒」、「九峒」一帶,即廣西與貴州毗鄰的從江、三江兩縣交接處。侗戲最早的演出是坐唱,發展到後來分別上台走唱。由演員出場報身份、姓名,然後甲唱一段,乙唱一段,各唱完一段橫走八字,交換位置後再唱。調有平調和哀調。但演出時,演員常把當地流行歌調穿插進來,更受群眾歡迎,也逐漸豐富了唱腔。傳統節目五十多個,以《珠郎娘美》為代表作。現在,侗戲遍及三江、龍勝侗鄉。  仫佬劇 新興的民族劇種,它以傳統的民族節日——依飯節的歌舞為基礎開始形成,仫佬劇目《潘曼》上演後受到歡迎。1989年在羅城召開仫佬劇研討會對仫佬劇提出了「立足民族,廣泛吸收,發展劇目,逐步定型」的新要求。  毛南戲 新生的毛南戲以毛南族「肥套」曲藝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戲曲種類。內容多為傳統的歷史傳說和民間故事。近年來上演反映時代風貌的毛南戲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頗有影響。  嘲戲 京族戲劇名稱。嘲戲流傳於防城京族地區,它是以唱哈曲藝為基礎吸收漢族粵劇唱腔和表演藝術形成的戲曲。傳統劇目有《等新娘》等。  山歌劇 流行於壯族地區的民間戲曲。它以本地山歌對唱為基本形式。百色市龍川鄉的山歌劇大約在七十年前已經流行,《卜婭》劇目僅有一個「過場調」和一個「唱腔調」,以竹笛、葉笛、二胡等樂器伴奏。武宣縣壯族地區山歌劇於建國初期形成,它融匯壯族山歌和漢族民歌的特點,編就一整套唱詞,用壯話和本地歌腔演出,語言通俗,生活氣息濃郁。80年代依然流行於廣大農村。    第四節 競技遊戲  競  技  上金山 舞獅子的競技活動,流行於左右江壯族和漢族地區。春節期間,人們用十幾張幾十張八仙桌或長凳壘疊起來,讓舞獅人一邊舞獅一邊向上攀登,名曰「上金山」。田陽縣獅隊以精湛技藝攀上由三十六張長凳壘起十七層、高達八米五的「金山」,贏得廣大群眾好評。以往各地有「上金山」賽俗。  跳桌子 群眾性的競技活動,流行於全區各地,多在春節期間舉行。用三張八仙桌,兩張平排放,一張擱在上面,四周鋪上禾草和竹墊。人員雙數,分兩組互相對跳。先跳桌角,再跨桌面,進一步跳高桌,下到平桌翻筋斗下地等。類似現代跳木馬運動。  爬竿 苗族傳統的競技活動,流行於隆林一帶。每年春節期間舉行「跳坡」節時,在坡場上豎一根高約二丈的木竿,竿頂掛著一葫蘆酒和一塊臘肉。爬者爬竿手腳並用。爬上時要求頭向上,滑下時則頭朝下。上下爬完全竿為優勝者,可得到竿頂的酒肉和其它獎品,並獲得未婚姑娘的愛慕。建國後,壯、漢、彝、仡佬等民族青年也參與苗族的爬竿習俗活動。  射雞 壯族射擊活動之一種,流行於大新縣寶圩鄉板價、板六等地。三月歌節時,用雞作靶子,以繩捆雞腳,綁在一百米外的山腳下。射雞者自帶粉槍,粉槍只上一顆鉛彈,按抽籤排好順序。主辦者先鳴槍,驚動靶雞,靶雞不停地跳躍騰飛,射中者除得靶雞外,還獲得其它獎品。  打灰包 仫佬族的射擊競技活動。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鄉中石村農曆五月五為「款」日,人們以蚊帳布縫成直徑約五寸的小袋,裝上石灰粉作為靶物,射擊者在四十米外用粉槍射擊,若粉袋有粉塵飛出,即算擊中,給予獎勵。  射弩 瑤族傳統射擊競技之一,流行於巴馬東山鄉一帶。弩用一截一米多長的木杆刨成方形,頂端鑿橫孔,套上一條竹板,竹板兩頭綁上牛筋或麻繩做的弦線,木杆正上面挖幾道箭槽,中下段鑿孔安上扳機,使用時將弦線拉下搭在扳機上,射程可達幾十米。  推杠 瑤族傳統體育競技活動之一,用一根長二三米、直徑約七八公分的木杠或竹杠,兩人或多人分雙方,各方手握杠的一端,站定位置,裁判員宣布開始,各方儘力向前推,被推出劃界為負方。也有橫推方式,即雙方緊握橫杠互推。推杠流傳於桂北和桂南瑤族民間。  頂棒 毛南族民間傳統競技,兩人對立,用一根木棒頂住肚皮,用力相頂,被頂出線外算輸。  頂竿 京族傳統競技,雙方各執約三米長的竹竿一端,單手平伸,裁判員宣布開始,雙方用力向前推,誰的手被推彎曲即為輸。頂竿源於頂推漁船戰海浪的生產活動。  同填 毛南族角力比賽方式。雙方用肩膀衝撞,被撞出圈外為敗方。多於節慶期間舉行。  拉鼓 融水苗族傳統文體活動,類似拔河。用長2米,圍徑60公分的木皮鼓一個,兩頭以粗繩捆綁,各頭留繩長約3米。賽時,雙方在大小蘆笙助興助威下使勁拉住繩索,把鼓拉過來為勝方。拉鼓活動每隔十三年舉行一次。  象步虎掌 仫佬族的競技遊戲。地上劃一條「界河」,兩人(或多人,偶數)面對面站在「界河」兩岸,站穩馬步。裁判員下令開始,雙方雙掌(也可單掌)對合,各施其力,把對方腳掌推離原位或使對方身體突然前傾、腳掌越過「界河」就算勝利。  比武 唐宋間,廣西習拳棒之風益興。清中葉,民間拳術教館設立,人多習南拳。民國時期,拳術教館甚興,賽風漸濃。河池鎮職業拳師廖高楊設館教徒,子弟不下400。靖西縣頻峒鄉弄懷村於民國初年常有水上比武活動。每年三月三全村老少彙集村前大塘邊,圍觀水中格鬥之情景:習水青年於塘中分隊(或個人)游水揚波,互相攻擊,不顧污泥沾身,從上午戰至夕陽西斜才罷休。傳說為土司提倡水中比武之遺風。羅城縣東門鄉鳳立村仫佬族群眾每年夏天來到河邊水庫邊投下水果數十斤,然後分兩組潛入水中比賽摸水果,摸得多者為勝。輸者則被罰游水潛水直至嘴唇發紫、手腳不能動彈。此亦是水中比武之遺風。  龍舟賽 廣西各地龍舟賽俗歷史悠久。桂林龍船競賽過去每逢戊年舉行。即十年一次大賽,五年一次小賽或中賽。明代鄺露的《赤雅》曾對桂林龍船競賽作過記述。凡大賽之年各街、村先召開耆老會議,決定後舉行「開鼓」,鳴炮後打划船鼓,敲划船鑼,唱划船歌,把大劃龍船的信息傳送到城區和郊區各劃龍船的街、村,各街、村派人前來進香、供神、祝賀。農曆二月二,挑選四個未訂婚的十四五歲少年,用柚樹葉熬水沐浴之後,抬龍王爺下殿,為來日出遊作準備。接著推舉龍船「首事」,即龍船的總指揮,俗稱「出山龍老翁」。凡龍船大事皆由他主持,如龍船首次出遊,「首事」即站在船頭執手旗指揮,游三轉後再由耍頭旗的青年接手。「首事」的條件是:年齡六十歲左右,德高望眾,最好是兩代夫妻雙全同堂,子孫眾多;家庭生活小康;家庭和睦,鄰坊友好相處,樂於助人。有了「首事」,就籌聚費用,物色船頭五名旗手,伐木造船。龍船長柳葉形,頭矮尾高;船長五六丈十幾丈不等;船頭有龍頭裝置,塗以紅彩或黃彩;船頭還披金花紅彩,以示吉祥;船中段豎一桅杆,桿上裝一隻木斗,下系長幡,上書「敕封得道金角老龍王」字樣,以示神聖。船尾扎有鮮綠竹枝一束,以示勃勃生機。龍船下水時,敲鑼鼓、鳴鞭炮以壯其行。劃龍船鼓調分:遊行鼓、一方獨唱鼓、雙方唱和鼓、前進鼓、催進鼓、得勝鼓、退堂鼓、急鼓、緩鼓。船過他村前,忌打急鼓和得勝鼓,免受「挑釁」之責備;過他船附近,忌作「嗚呼」之聲,以免他船認為「大不敬」而圖報復。農曆五月五「龍王爺」首次出遊,出遊前所有划船者齋戒3天,洗凈身體,四日晚集中廟裡住宿,當晚十二時開始「封喉」。不準講話和動響,初五早晨起床後由大師父帶領到河邊龍船上發兵起水,船游三轉。然後整裝待發參賽。五月十五(大端陽)第二次出遊。六月六第三次出遊,八月十五第四次出遊。九月九第五次出遊,出遊後收兵,抬「龍王爺」上殿。大劃龍船盛會宣告結束。1948年桂林龍船賽多達二十多個船隊。50年代以後仍然盛行。梧州龍船賽,可追溯至明代,魏浚《嶠南瑣記》曾有「梧江競渡龍舟,長十餘丈,坐可五十餘偶」的記載。蒼梧縣龍圩、人和等鄉鎮於民國時期每年五月五參加梧州的龍船賽,建國後仍有此傳統。參賽者穿一色衣服,或紅、或白、或黑、或藍。獲1、2等獎者得全豬1頭、錦旗1面、酒若干。橫縣龍船賽也很盛行,明代王濟《日詢手鏡》曾記述其盛況:端陽前初一至初五為「競渡之戲」,船十多艘,每艘長七八丈,船頭船尾刻龍形,每艘有五六十人,都著紅衣綠衫,「鳴鉦鼓數人,搴旗一人,余各以槳棹水,其行如飛。二舟相較勝負,迅疾者為勝,則以酒肉紅帛賞之。」柳江一帶龍船賽興盛,建國前後均有賽事,柳江縣裡雍、中廠、白沙等地的龍船,還到柳州市、鹿寨縣、柳城縣參賽。邕江、融江、左右江的龍船賽也形成風俗。  拋繡球 流行於左右江流域的壯族傳統文體活動,又名「丟包」。每年春節或歌節,男女青年到曠野對歌之後舉行拋繡球活動。球由女子備辦,稍大於拳,呈扁圓形,內充滿棉子或豆粟,球面用棉布做成,下繡花朵。四旁密綴五彩小帶,上系棉繩,長約二尺,以作拋球之用。拋球時,男女雙方對向,由男女兩隊各出一人對拋。其餘退到外圍觀看或唱歌。先由女子手執球繩旋球多圈後拋出,由男方接球。接到為勝,想接而接不到為負,感覺來球過猛難於接到而讓過一邊,謂之「和解」,不分勝負。輸球的男子拋球還給女子時,將禮品系在球上以答謝女意。女子若鍾情於該男子,把自己禮品隨繡球拋還。男方會意,即默認「同年」,退出球場,讓另一對進場。男子則找熟識者介紹與那女子相互認識。此後中秋年節.男子以綢巾糖餅送給女方,女以鞋子衣服送給男方,「同年」之事告成。建國後拋繡球演變成為一項體育活動。人們常在草坪上豎立約五丈的高桿,桿上有一直立圓圈。男女對拋的繡球以能穿過圓圈為勝,獲得獎品。  搶花炮 流行於壯、漢、侗、仫佬民族民間的傳統競技活動,一般於春節、三月歌節在曠野舉行。花炮用鐵炮或厚紙做成圓筒狀,中盛火藥,一端內置小鐵環一個。炮燃後,鐵環直衝霄漢。參加競賽的各個隊伍,每隊十至二十人不等,大家都以鐵環為目標,待落下時蜂擁而上,拚命爭奪,又巧妙在同隊中轉移,把鐵環交至主持者手中為勝。每屆放頭、二、三炮,分別標有「福祿壽喜」、「升官發財」、「人丁興旺」的彩語,依次頒獎。獲獎者相互簇擁慶賀,認為搶得花炮是「天賜之福」。此俗源於古時賽神之集會。建國後純粹為群眾文娛活動。三江富祿鎮的花炮節於每年農曆三月三舉行,幾萬人參加,有來自貴州、湖南和廣西等省區的侗族和各族群眾,多數穿著自染自繡的藍靛服裝,肩挎錦袋,摩肩接踵,熱鬧非凡。放花炮的指揮台上置放三個炮棚,十幾個搶炮隊每隊一二十人,個個精神抖擻,等待炮令。指揮者點名後,先後點燃鐵炮,各隊爭奪落地的炮環,緊張熱烈,熱汗淋漓。奪取頭炮的獎一百元,二炮的獎八十元。三炮的獎六十元。歲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鄉鳳立村的花炮節手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除仫佬族外,壯、漢、瑤、苗族的群眾也來助興。80年代以來,已成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廣西七次民運會項目之一,三、四次全國民運會競賽項目之一。在第三次全國民運會上廣西隊榮獲冠軍。  打磨秋 流行於隆林的壯、漢、彝、仡佬等族民間的競技活動。磨秋取一米多長的堅木作樁固定於空曠地上,用一根長約六米的木杆橫置立柱頂上,使其轉動,如同鞦韆能上下升降,狀如推磨,故名磨秋。玩時,橫杆兩端人數相等,雙方推動磨秋,略跑幾步後即騎上橫杆或匍匐桿頭,隨桿旋動起伏,落地一方用腳蹬地,使桿彈起並向前推移,旋轉不止。彝族姑娘在春節期間打磨秋,身著盛裝,邊唱山歌邊磨秋,在磨秋上不用手扶杆子也能翻上翻下,動作嫻熟,歡樂無比。  褲襠棋 又名馬門棋。棋盤為岡形,雙方各於直邊布二子,先動上子,每人一步,依線路行走,把對方圍死為勝。廣泛流行於壯、漢、侗民族地區。  三三棋 雙方各執十二子,分別置於棋盤,一次置一子,任意選擇位置。若自己三子同在一條線上,即可吃掉對方一子,將其取下。最後以剩下兩子為負方。廣泛流行於壯、漢、侗民族地區。  虎棋 又名豬婆棋,因以子借代虎(或豬)而得名。甲方執一大子代虎,乙方執十六小子代獵人。小子將大子圍逼至死角(欄)才能取勝。甲方則以「挑擔」方式吃掉對方。即大子兩邊均有一小子為挑一擔,兩邊均有兩小子為挑雙擔,直至挑完為勝。此棋流行於壯、漢、侗民族地區。  鍋耳棋 流行於桂北和玉林、陸川、邕寧等地,因棋盤四方狀如鍋耳,故名。雙方各布六子,誰先動由雙方商定。每次走一子,一子走一步。若一方子把對方一子堵住,使之無路可走,即可除掉。除盡對方棋子者為勝。 此外還有炮棋、五行棋等。雜  藝  廣西各地有鬥蟋蟀、鬥雞、斗畫眉、鬥鵪鶉、鬥牛、斗馬之習俗。  鬥蟋蟀 農曆七八月間,兒童、大人尋養蟋蟀以相鬥。建國前,武宣、憑祥、寧明等地舉辦鬥蟋蟀會,主持者先期告知,屆時各人攜籠而至,待報名抽籤後將蟋蚌對放於盤中,怒聲騰擊,張牙交嚙,角勝爭雄的,奪彩而去,興緻勃勃。  鬥雞 流行於廣西各族民間,一般在農曆四五月間進行。參賽的公雞都經過挑選和培養,首先在本村較量,確定「雞王」。參賽前半個月加於抱養。使之與人接觸,以養成在廣庭大眾之中不怯場的習性。壯、漢民族賽雞多採用抽籤輪賽淘汰方式,全勝為頭獎獲得者。龍州、寧明、武宣,象州、宜山、融水、柳城等縣建國前後都有鬥雞會的組織活動。武宣、象州於1985年、1986年由文化部門舉辦鬥雞會,群眾踴躍參加。羅城仫佬族鬥雞賽採用「滴水記分法」,即在鬥雞籠(場)外放一隻木桶或鐵桶,桶里盛水,桶下用一隻有刻度的玻璃瓶(杯)接水。另有一隻水桶也盛水,桶里放一竹筒,竹筒下穿一小孔,以作鬥雞「計水」之用。鬥雞比賽時有四個裁判員,一個計「積分水」和「橫身水」,一個計「游籠水」.一個記分,一個報斗情。鬥雞的順序按雞重的斤兩排列,先輕後重。鬥雞開始,若一隻退卻,互不相鬥,但又不能斷定輸贏,就停放「橫身水」。有兩次「橫身水」就取消比賽資格。若一隻退卻,另一隻追斗,就抽「游籠水」,即用竹筒打水,讓水從小孔流出,如果抽了兩筒「游籠水」,退卻者仍不還擊就算敗籠,將其取出,放下另一隻與勝籠者斗。每斗完一局計一次「水」,積水多者為勝,共獎六籠。配黑白圖片:仫佬族鬥雞(摘自《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畫集叢刊·廣西》)  斗畫眉 一般在農曆三四月舉行,壯、漢、瑤、苗、侗等民族均有斗畫眉鳥的習俗。壯族斗面眉抽籤排次序,斗時兩鳥籠相靠,籠門相對,啟開籠門讓兩鳥相鬥。裁判員以中速口念「一打一,二打二……」,數到「十打十」就放下一根香或倒一勺水作記,然後又從頭數。哪只鳥豎起頸毛或叫著逃跑就算失敗,接著換另一籠鳥來與勝者相鬥。最後以香數或勺數多少決定名次,取五名,俗稱籠,即一、二、三、四、五籠,獲獎金若干,彩旗一面。苗族斗畫眉多在市場上進行,以鳥會友。侗族斗畫眉多在農曆四月初八的「坡會」舉行。斗鳥時,先是讓兩隻鳥隔著籠門相鬥,若勢均力敵,再打開籠門讓它們在籠內追逐廝殺。敗者垂尾逃竄,「咯咯」呼救;勝者翹起尾巴,「咕咕」威逼。敗者不敢再斗則另換別的鳥兒對陣。  鬥鵪鶉 一般在冬季臘月、正月舉行,不很普遍。欽州一帶有之。  鬥牛 壯、漢、苗、侗等民族有鬥牛習俗。參賽的牛大都經過挑選,並精心照料飼養。苗族鬥牛,村民先將牛牽至鬥牛場,觀者吹號鳴笛,興高采烈。待兩牛相近,牽者把遮牛眼的樹葉取掉,兩牛即怒目交角,勢不兩立。經過激戰,有死的,有傷逃的,有兩敗俱傷的。比賽獲勝的村寨則以紅綢披掛牛身,用紋銀飾牛角,用紅彩紅綾繫於牛項和牛尾,鳴炮吹笙,擁牛回村,歡歌會飲,慶祝勝利。侗族鬥牛,一般於農歷二、六、八月進行。以自然村寨為單位,選出強壯的公牛,喂以精料。屆時,還喂糯飯、米酒,戴上鐵角,身上披紅,背上背有旗座和幾面小旗。踩場時,前頭有一青年手舞「馬牌」開道,接著是手持月斧的前衛隊,跟著是鑼鼓手和蘆笙隊,最後是兩個紅帕包頭、身著綠裝的青年牽著「牛王」,繞場三周。當裁判下令,雙方領隊舉著火把,領著牽引人把「牛王」從兩頭引進場內,相距15米左右,鐵炮轟響,領隊拋出火把,牽牛人放手,兩牛便頭碰頭角抵角地展開血戰。若難於分勝負,男青年即用棕繩套牛腳往後拉,算是平局;若決出勝負,敗者的彩旗就被對方的姑娘們奪走,勝利的牛王入場顯威,人們放炮祝賀。幾天之後,姑娘們給敗方還旗,男青年們以禮相待,互唱幾天侗族大歌,並贈送贖旗的彩禮,增進兩個村屯的情誼。配黑白圖片:侗族鬥牛比賽(摘自《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畫集叢刊?廣西》)  斗馬、賽馬 融水苗族自治縣苗族於農歷六月六傳統的「新禾苗節」舉行的文體活動。斗馬安排在節日的第二天中午,兩匹馬被脫下韁繩,在場內或相互對咬,或背向相踢,觀者吶喊助威。獲勝者得以技紅挂彩,主人也得到獎勵。賽馬安排在節日第三天進行。馬背無鞍,騎者在五六米外快跑,飛身上馬,在崎嶇的盤山道上賓士,最先抵達終點就可得到獎勵。  游  戲 打陀螺 壯漢瑤侗等民族兒童有打陀螺習俗,多在秋冬和開春舉行。陀螺用金剛術、油茶樹、栗木、蜆木等堅硬木頭製作,形似圓椎,斜削芒頂如圭首,小的象雞蛋,大的象拳頭。作長三四尺的布繩或麻繩一條,自芒頂至大處有次序地緊纏,將繩一端挾於右手指縫間,用力一丟一抽,陀螺落地旋轉多時。賽陀螺有單打、雙打和集體打三種,方法靈活多樣。比旋轉時間的長短是基本的方法,久旋為勝;一方旋放一方攻擊又是一法,以擊中為勝,有的則以擊中而又久旋才為勝者。另一法是雙對打,在旋轉前進中互相撞擊,一方被撞退或撞倒者為負。南丹白褲瑤每年正月十五賽陀螺之風甚盛,觀眾多達幾百人。侗族兒童則多在鼓樓上或岩坪上玩斗陀螺。 打尺 又名打棍,打雞仔,古名地鵑、機(雞)頭。用一尺多長的木棍(直徑七八分)做「雞母」,用幾節約四寸長的木條做「雞仔」,在地上挖一狹長小坑做「盆」。打法有二:或放雞仔一頭入盆內,用雞母敲打露在盆外的一頭令其彈起,再橫打之,使之遠飛,計其長度決勝負;或把雞仔橫置盆上,用雞母用力挑起,使其遠拋,讓對方用雞母攔擊,擊中為勝。兒童打尺遊戲習俗在靖西、來賓、陸川等桂中桂南壯漢族地區皆盛行。  甲魚護蛋 又名「南蛇孵蛋」,兒童遊戲習俗。一人扮演甲魚角色,手腳著地,守護著六個代替甲魚蛋的鵝卵石;周圍有六人千方百計搶蛋,搶者不及時,被甲魚踢中,被判為輸者,即輪扮甲魚;若甲魚護蛋不力,五個蛋被搶走,即被判輸。壯漢民族地區普遍有此遊戲習俗。羅城仫佬族的「鳳凰護蛋」遊戲類似。  鷂鷹抓雞 兒童遊戲習俗。人數不限,列成縱隊,推一人代表「母雞」站在隊首,其餘為「小雞」,依次拉著前面一人的衣尾,猶如長龍;另選一人代表「鷂鷹」做抓雞表演。「母雞」伸展「雙翅」左右擺動保護小雞。「鷹」則機靈撲向小雞,抓著誰誰被罰為「鷹」,繼續表演。此遊戲廣泛流傳。  虎捕豬 兒童遊戲習俗。人數不限,手拉手圍成圓圈為「欄」,一人扮豬坐在欄里,一人扮虎在欄外東闖西竄欲入攔抓豬,若欄不牢(兩人拉手鬆開),虎闖欄內,豬可跑到欄外。人欄可逐漸縮小,拳打虎死;如果豬被抓住則豬輸。大家輪扮虎、豬繼續遊戲。此遊戲廣泛流行各地市。    踢毽子 毽子俗稱燕子,取雞翅毛或雞尾毛數根,用麻線或銅線繫緊,插在一小竹管內,以筍殼或銅錢數枚做成底座,墊起管子,即成毽子,拋而踢之,亦可拍之。打法有單人打,兩人對打,多人輪打多種。龍勝三江的侗族青年喜歡拍毽子或擲毽子,是男女社交的遊戲活動。用作擲的毽子的底座,疊起二十至三十枚銅錢做成,頗有重量,但投擲規定只能打在對方膝盞以下的部位。此俗今仍普遍盛行。  抓石子 女孩子遊戲習俗。把四顆石子撒在地上,順手揀起一顆拋起,再去揀一顆,然後又接住拋起未落地的那顆,直至揀完石子。隨後把四顆石子同時拋起,用手背接住為最佳。此遊戲廣泛流傳於桂東、桂南、桂北城鄉。  打花籠 仡佬族遊戲習俗。「花籠」是竹篾編織的小圓球,大若雞蛋,內裝銅錢、陶片或砂石,搖動有聲。兩人相對拍打,或用手掌,或用硬筍殼,以花籠久不掉地為勝。  打篾蛋 仡佬族遊戲習俗,篾蛋比花籠稍大,裡面塞稻草。打時分兩方,每方人數均等,手拋腳踢都成,但不能讓篾蛋碰到身體,否則算輸。  捉述藏 兒童遊戲習俗,廣泛流行於壯、漢、瑤、侗民族地區。推舉一人用手巾蒙住自己雙眼,待其他小孩躲藏好之後扯下手巾,四下尋找,找到誰就由誰蒙眼繼續玩下去。另一法是大家圍成圓圈不停地轉動,蒙眼者抓著誰並能準確喊出他的名字,則算找到替身。

  • 推薦閱讀:

    峨眉雜俎(一)
    我和我女朋友在一起兩年了,不過她家人強烈反對,說姐妹不能嫁同村,這樣迷信的說法有什麼起源嗎?
    介子推有沒有可能是被重耳活活吃掉?
    古時候打更的都喊」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那不是天乾物燥的時候都喊什麼呢?

    TAG:生活 | 民俗 | 廣西 | 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