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介紹

一、功德介紹(意)

觀音菩薩,梵文Avalokite?vara,亦稱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等,代表著三世諸佛之大悲總集體,被稱為「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浙江普陀山為其應化道場,被譽為「大悲觀音菩薩」。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凈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我國古來即有「家家彌陀、戶戶觀音」之諺語,足見觀音菩薩信仰之深入民間。

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詳見《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根據《法華經》,「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

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

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法門,利益眾生,於生死苦海,為作船筏,於無明長夜為作明燈。恆觀眾生稱念聖號之音聲,無苦不拔,無樂不與。尤其是眼目有病者,可專念普門品之一頌即易愈:「無垢清凈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又云:「爭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凈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

《楞嚴經》中,觀音菩薩說:「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法華經》中釋尊亦告無盡意菩薩:「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卧具、醫藥,與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佛說十一面觀音神咒經》中,觀音菩薩言:「世尊,我觀世音菩薩名字,難可得聞,若復有人,稱十萬億諸佛名字,或復有人稱觀世音菩薩名字者,彼二人福,正等無異。」又云:「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及一切眾生,晝夜殷勤,稱我名者,皆得阿毗跋致地,現身得離一切苦惱,一切障難,一切怖畏,及三業罪,悉得除滅。況復有人,依此經教,如法修行,當知是人,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在掌中。」釋尊亦在《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中告訴阿難:「但常稱名號,等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數如來功德。何況至誠供養,其福無量。」

因為觀音菩薩,無論是因地修行或果上利生事業,皆本乎大慈大悲的精神,平等愛護眾生,作無限度、無止境的救濟工作;何止悲心拔苦,且大慈與樂。所以慈悲,是觀音菩薩的志願;慈悲,是觀音菩薩的德性;慈悲,亦是觀音菩薩的特殊功德。觀音菩薩,由於無限慈悲的驅使,曾經救拔無邊眾生的苦惱,成就無量眾生的道業。凡稱念菩薩聖號之人,其功德不但與稱念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法王子相等,且與稱念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數如來功德相等。

十一面觀音像

二、讚頌(語)

如是發凈信心思觀音菩薩本尊無量功德而生歡喜、敬重而念頌言:

1、離諸過染身白色,頂上彌陀妙莊嚴,以大悲眼視眾生,觀自在前我贊禮。

2、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3、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三、禮敬(身)

思維觀音菩薩之無量功德,內心發歡喜,而虔誠頂禮三、七或廿一、百八遍,或右繞三匝、七匝、百匝。

四、祈願方式

心中默想自己現前當來之如法善願而念南無觀音菩薩(三遍),然後口念自己之願,希望觀音菩薩加被自己善願成滿(例如願求男女、求祛病、求離苦厄、求家庭和睦、事業順利、身體健康、一切世出世之善願成辦等)。

所謂有求必應心誠則靈,祈願成功之關鍵在於:(一) 虔誠恭敬,相信三寶有力量成辦自己之心愿,持續地祈求;(二) 所求應是不損害他人利益之事,也就是要明白佛菩薩對善願滿足,對惡願不會滿足的;(三) 體會觀音菩薩大悲心行,不惱害一切眾生並發拔除一切眾生痛苦的大悲心;(四) 不論此尊之像做工莊嚴、細緻與否,皆不應說此像不好、不美、甚難看等等;不論此之像以銅、金、木、石、泥乃至巴掌大的一張紙或商標上形式出現,皆應存恭敬,皆能得福。

五、詳細介紹觀音菩薩事迹功德之經文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楞嚴經》、《佛說十一面觀音神咒經》、《法華經》、《大乘莊嚴寶王經》等。


推薦閱讀:

佛乘金剛密印觀音禪論——重說《六祖壇經》(1)
走進廣西恭城瑤鄉觀音梅山文化發祥地——水濱村(轉載)
安溪鐵觀音茶葉,2010年怎麼走
神話世界五大女神仙,個個楚楚動人,觀音只能靠邊站,第一神通廣大
佛陀箴言:佛說觀音前世早已成佛為了眾生才示現為菩薩|智慧法語|佛陀箴言

TAG:菩薩 | 介紹 | 觀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