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4.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4.凈界法師講楞嚴經--第一卷B 2012-05-02 11:51閱讀:

X丁二、放光說咒表示密因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佛陀回到祇桓精舍的時候,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安座,安座以後就入定。入了《首楞嚴王三昧》以後,頭頂放出百寶無畏光明。「百寶的無畏光明」表示佛陀的根本智,也就是佛陀的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一切執取的智慧。這光明中出現了千葉寶蓮;「千葉寶蓮」表示十法界,理具事造,十如是的千如之法,也就是我們說的假觀;十法界的因緣果報叫「千葉寶蓮」。佛陀的空假二觀的智慧當中,在寶蓮光中出現一尊化佛。這化佛是怎麼有的呢?是由佛陀的根本智跟後得智所成就的,結跏趺座,宣說《楞嚴神咒》。也就是說整個《楞嚴咒》是從佛陀清淨的心中顯現的空假中三觀的攝受所成就的咒。為什麼說表示密因?放光說咒也就是我們整個修學六波羅蜜,我們應該具足的心態;就是你應該以什麼心態來修習六波羅蜜呢?就是用即空即假即中的心態,這也是一切佛陀能夠成就功德圓滿的一個密因。丁三、文殊往救破邪歸正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這時候佛陀說完咒以後,就馬上命令文殊師利菩薩拿著這個咒語去救阿難尊者,文殊菩薩把這咒宣說出來以後,邪咒就消滅了,消滅後阿難尊者如酒醉初醒。這時候文殊菩薩就把阿難尊者跟摩登伽女這二個人,這二個顛倒的心,醒過來以後一同帶到佛所。這地方的破邪歸正,蕅益大師說邪不勝正。為什麼邪不勝正?外道的邪咒是一念的妄想顯現出來,佛陀的神咒是從真如本性清淨心顯現光明,顯現蓮花而宣說出來,那是證真實的心現出來的,所以真實能破黑暗。(這地方說明破邪歸正的情況)到此一部經的序分(通序、別序)都說完,下堂課講 正宗分甲二、正宗分 淨業學園 09講次 講義08面35印度的大祖師馬鳴菩薩,他把整個大乘佛法的修學分成二個次第:一、生滅門的修學;二、真如門的修學。我們剛開始修學的時候是從生滅門下手。「生滅」的意思是你修學的時候那個心是生滅的、變化的,也就是我們剛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開始是依止一種攀緣的心來修學,所以它產生的相貌是對立的:譬如說我們用善心來對治惡心,譬如我們今天產生的貪愛,我們就攀緣不淨觀來對治我們的貪愛心;我們產生了瞋恚,我們就攀緣慈悲的心,慈悲的相貌來對治我們的瞋恚,所以剛開始的修學是生滅的對立的。這樣的修學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功德很難圓滿,因為我們都在局部的修學,我們很難掌握內心的整體,我們總是覺得疲於應付,把這地方修好了,那個地方又出問題了,把這個地方補好了,那個地方又破一個洞。因為我們沒辦法做一個整體的轉變,所以功德很難圓滿。第二、我們的功德很難持久,因為你的攀緣心只要外面的因緣一變化,你就產生障礙,所以很容易被破壞。所以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初學的人在修學佛法有二個問題點:一、你的功德很難圓滿,二、功德很難持久。所以馬鳴菩薩要我們提升,從生滅門的修學開始進入到真如門。真如門的特色,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心帶回家」。就是你剛開始不要急著修學,你先找到你的本來面目,你那一念不生不滅的清淨的本性先找到;就是你不能再用攀緣心了,你要找到你的常住真心,我們講「隨緣不變」那個「不變」的體性先找出來。從這一念清淨的本性發動,從空出假,觀察這一切法是如夢如幻的,再從隨緣當中去對治。對治以後最後再彙歸到我們的本性「稱性起修,全修在性」「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生滅門的基本思考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你內心的功德開展出來,它完全是向內觀察的。舉一個例子,你為什麼要去對治貪愛的煩惱呢?因為我們本性沒有貪愛,我們本性是清淨的;我們本性沒有貪愛,這貪愛的煩惱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所以你應該捨掉,因為本性沒有貪愛,它不稱合本性。為什麼我們要修布施呢?因為我們本身的本性就具足布施的特性,所以我們應該把它顯發出來。他的思考是借外境來修心,整個修學就是開發你內心本具的六波羅蜜的功德;所以它整個修學是不向外追求,它只是假借外境來修你這一念的清淨本性,所以我們講「稱性起修,全修在性」。這就是本經告訴我們所謂的《首楞嚴王三昧》的法門,當我們這樣的真如門開始修學起動以後,我們發覺,我們開始修學是全面性的修學不是局部的,功德是圓滿的而且是不容易破壞的。甲二、正宗分(分六:乙一、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乙二、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觀門。乙三、明正助行所成伏斷圓三德位。乙四、結成經名以彰圓體圓宗圓用。乙五、借破戒惡法為問端而廣示七趣差別。乙六、借無聞比丘為語端而備明五陰摩境)乙一、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分二:丙一、正明理性。丙二、廣破餘疑)「顯」就是開顯,開顯如來藏性。「如」表示我們內心當中有不變的體性,叫做「如」。你的外境怎麼變,它永遠是不變的,你前生是一隻螞蟻,它也是清淨本然,你今生是個人,它還是清淨本然,你不管是造什麼業,它永遠都是清淨本然的,這叫做「如」。二、我們這一念心有「來」的作用,它有隨緣的作用,你用人天五戒十善業力薰你這一念心,它現出人天果報,你用殺盜淫妄的業來薰你這一念心,它顯現三惡道的果報,所以它有這個「來」,有隨緣的作用。我們這一念不但具足不變之體又具足隨緣之用,這叫做「藏」。就是含藏二種的道理,不變跟隨緣二種道理。這道理是妙真如性的,是微妙而不可思議的真實道理,這些道理的確不容易了知的。我們這一念心有不變之體跟隨緣之用,這個道理是微妙的。這種道理當中有三種諦理:一、真諦理是不變,二、俗諦理是隨緣,三、中諦理是二個之間的平衡。第一大科先講不變跟隨緣這二種道理。(分二:丙一、正明理性。丙二、廣破餘疑)丙一、正明理性。先說明真如的理性,正明理性本經分二大段,首先發明不變之體,從經文的七處破妄,十番顯見,都是在顯不變的理體。後面的會四科,融七大再顯隨緣之作用。《楞嚴經》的修學,它是先成就不變再成就隨緣。說以不變應萬變,所以你要先找到不變的體是非常重要;因為你找不到不變的體,你永遠在生滅的攀緣心中活動,永遠不能了生死。正明理性。(分四:丁一、當機悔請。丁二、大眾願聞。丁三、如來答示。丁四、大眾圓悟)丁一、當機悔請。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我們前面講到阿難尊者在自恣那一天去托缽,結果遇到摩登伽女的災難,文殊菩薩持《楞嚴咒》把他救回來。救回來以後,阿難尊者在這個地方做了二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心中悲悔,他感到非常的悲痛悔恨。第二、祈請大教,他正式的向佛陀祈請《首楞嚴王三昧》的大教。阿難見佛,頂禮悲泣,阿難尊者被文殊菩薩救回來以後,他首先看到佛陀的時候,他先頂禮佛陀。為什麼呢?因為感恩佛陀的救護,佛陀若不在這個時候持《楞嚴咒》去救他,他可能就要將毀戒體了,所以他對佛陀感恩。其次他的內心世界是什麼相貌呢?感到非常的悲泣,他感到非常的悲痛悔恨。悔恨什麼東西?恨無始刧來他內心的修學只是一向多聞,而未全道力。36我們知道阿難尊者身為佛陀的侍者,他做了十二年的侍者,佛陀到處講經,阿難尊者都在旁邊聽「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但是他聽了那麼多道理,他遇到摩登伽女那邪咒在障礙他的時候,那還是心隨境轉,作不了主。為什麼呢?因為他只是一種聽聞,他只是假借耳根來聽聞法義,而沒有把這道理產生一種內心的觀照,他沒用這道理來觀照他的清淨本性,找到他的家…這叫「未全道力」。因為只有聽聞,沒有產生智慧的觀照,所以才會遭到摩登伽女的障礙。這是說明以攀緣心來修學的一個問題點,你如果是風平浪靜的時候,在一個如法僧團的時候什麼事都沒有,但是你遇到災難的時候,遇到魔要障礙你的時候,你就受不了了。因為你心中沒有家,沒有家來保護你;所以外境一旦刺激你的時候,你就控制不了,就是他還沒找到清淨的本體,這就是個問題。這是阿難尊者回來以後,他對他十二年修學的一個反省。第二、他正式向佛陀請求開示,這時他很至誠懇切的祈請十方如來,成就無上菩提。無上菩提是一個果,成就這種果要有三種因:一、奢摩他,翻成中叫做「止」,他要能夠止息妄。蕅益大師說這是一種空觀的智慧,以空觀來止息我們心中有所得的妄想。二、三摩地,翻成中文叫「等持」,它能夠平等執持一切萬法在一念心中。這地方等於是一個假觀,他從一念清淨不變的本體看出去的時候,就能夠看到一切法是如夢如幻的,所以能不為一切法所動,而他能夠掌控一切法。我們剛開始是被外境控制,這時候他開始控制外境,因為他找到了本體;從本體當中看出去的時候,看一切法是如夢如幻,這時候他能執持一切的萬法在心中,叫「三摩地(假觀)」。三、禪那,就是中觀,翻成中文叫「靜慮」,空假不二的一種中道的智慧。這三觀是成就無上菩提最重要的基礎,而修學三觀它必須有一個最初的方便。我們講道理是修觀的方便,依教起觀,圓三諦理,最初方便就是講到「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三種諦理。這段經文蕅益大師提出一個觀念說:「阿難尊者的反省,一向多聞,未全道力。」很多的祖師就責難阿難尊者的多聞;但蕅益大師他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說:問題不在一向多聞,多聞是入道的因緣,重點在未全道力。因為我們在修習止觀一定依止多聞產生正見,依止正見才生起止觀,所以依教起觀。六祖大師說:「從大乘的角度,只問明心見性,不問禪定解脫。」因為你沒有明心見性,嚴格來說你沒有資格談修行,你還是在生滅法中活動,你內心當中還是一團糟,這地方處理完了,另外一個地方照樣出問題,你只能做一個局部的對治,你不能夠把內心當中做一個返妄歸真的整體改變,你做不到,因為你沒有找內心本體,所以這地方是一個關鍵,找到你心中的「家」是一個關鍵。這時阿難尊者就請示佛陀,我怎麼找到我的家呢?丁二、大眾願聞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阿難尊者在請示佛陀修學空假中三觀內心的依止,所謂的「常住真心」。這時與會大眾還有從十方來的恆沙菩薩,我們前面說過這些恆沙菩薩都是來請教佛陀,都是來聽法的,還有這些十方的大阿羅漢,辟支佛。阿羅漢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二千五百個常隨眾,還有這些辟支佛等,這「等」包括了波斯匿王、長者、居士,這些當初在齋供的這些居士們,這時候都回到了祇桓精舍。阿難尊者在祈請《首楞嚴王大教》的時候,他們的內心當中有一個共同的心情,就是「俱願樂聞」,都是以歡喜好樂的心來聽聞。這種心情在《華嚴經》作一個譬喻說:「如病思良藥,如饑思美食,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這時候大家的心情就像是一個重病的人來追求良藥,一個饑渴的人追求美食的心情。這時阿難尊者祈請完以後他就退回來自己的坐位,坐在那個地方保持默然,來納受佛陀的教法。這段等於是說明,阿難尊者從摩登伽女那個地方回來以後的一個狀態,他自己感到非常的悲悔,也正式向佛陀請法。因為阿難尊者的請法,就使令佛陀有因緣開顯以下的整個教法。丁三、如來答示(分二:戊一、就事以顯理。戊二、明性本具相。)戊一、就事以顯理。「理」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就是我們心中的家,那種清淨的本性,叫做「理體」。因為它不變所以叫「理」。我們理體在哪裡呢?就在這個「事相」,就在我們五蘊的身心世界當中,就在我們生滅變化五蘊身心世界當中去開顯我們的本性。我們講「就路還家」從生滅的路當中找到我們真實的家,就是「就事顯理」。(分二:己一、逐破妄執密顯真心。己二、顯示妙理兼破餘妄)己一、逐破妄執密顯真心(分二:庚一、徵其發心本因。佛陀在開顯楞嚴大教之前,他問阿難尊者,他最初發心出家的一個因緣。庚二、示以常心直道。庚三、廣破七番妄計)庚一、徵其發心本因(分二:辛一、如來問。辛二、阿難答)辛一、如來問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這時阿難尊者哭得很悲痛,哭完以後就坐在位子上,請佛陀開示。但佛陀這時候並沒有馬上開示,佛陀問阿難尊者一個問題。在問問題之前他跟阿難尊者先攀一個世俗的感情,佛說:「阿難尊者,你跟我不是普通的關係,你我同氣(氣:同一家族),我們二個的關係是非同小可,不但是同一個家族,而且在世俗的情感、在世俗倫常方面還是均(均:同輩分,堂兄弟)。」這地方的經文是很不尋常的,佛陀在經典當中很少跟自己的弟子們攀世俗感情,但這地方佛陀跟阿難尊者說:「我們二個的關係是一個家族的關係,而且是一個天倫同輩的關係。」佛陀很明顯的跟阿難尊者談談世俗的感情,這道理何在呢?古德說:「因為這時候阿難尊者,心中受到這麼大的災難,說是他出家以後最大的災難,他心中的打擊悲痛可想而知。這時候佛陀必須用世俗的感情來安慰他,使令他能夠心平氣和,才能夠去領受以下的大法,尤其佛陀以後開始要破除阿難的妄心。所以如果他心靜不下來他根本受不了,所以佛陀這時候就用世俗的感情來安慰阿難尊者。說我們二個之間是同一個家族,在人情的天倫上又是一個堂兄弟的同輩。」佛陀說:「你當初在發心出家的時候,你一定在我的佛法當中,你用你的眼睛看到一種很特別的相貌,你一定有感受到一種很特殊的功德相,才會讓你下這麼大的決心,來捨掉世間的恩跟愛(恩:最恩是父母之恩;愛:愛莫大於妻子之愛),你能夠捨棄父母之恩妻子之愛。」這地方的意思是說,阿難尊者是白飯王的兒子,也是一個王子,所以他能夠享受世俗五欲之樂,而且他能夠得到父母的寵愛妻子的恩愛。他這時候會放棄世俗安樂果報的相狀而追求另外一個出家,他一定看到一個更好的相狀,才會產生這麼大的決心,才夠產生這麼大的取捨。這時佛陀就提出一個問題來問阿難尊者:「你一定是對三寶的因緣當中,有一個地方特別的吸引你讓你感動,所以你才會出家的」。辛二、阿難答依相發心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瑠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阿難尊者這時候就很坦誠回答佛陀說:「是的。我當初的出家決定不是一時的衝動,我的確是有看到一種很殊勝的功德相。我看到佛陀從頭頂的無見頂相乃至於腳掌的平滿相,佛的三十二相是非常的殊勝微妙而無法加以形容。」「勝妙殊絕」是指它的形狀,而且三十二相它的本質上是「形體映徹」它的體質映徹就像鏡子一樣,能夠放出種種清淨的光明;譬如世俗的琉璃寶,他不但是形狀特別的美妙,還能夠放大光明。阿難尊者說:「我當初的出家就是看到佛陀有這麼一個美好的相狀,我看到這相狀以後,我就產生一個想法。我經常思惟,哎呀!這殊勝相狀絕對不是世俗的雜染的愛欲所產生的。」這地方就是阿難尊者,他剛開始來到三寶出家的第一個發心。蕅益大師說:「擒賊要先擒王。」治病先要治病相,先把阿難尊者的攀緣心調出來,然後再把它破斥。相生之由 何以故?欲氣麤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阿難尊者說:為什麼這三十二相不是欲愛所生?因為欲愛所產生的精氣是非常麤濁的,如此麤濁的氣,它會創造一種腥臊的這種父精母血相互的交流,依止父精母血產生的結果,是一種不乾淨的膿血雜亂的果報體。因為它因地不清淨,因地是一種貪愛煩惱的躁動,所以造成這種膿血不清淨的果報。一種不清淨欲愛的心,決定不可能產生如此殊勝而微妙的紫金光聚(聚:色身),不可能產生佛陀您這麼清淨光明的色身,不可能。因為你貪愛的煩惱是雜染的,所以他不可能產生這麼乾淨的色身。所以我這樣思惟以後,我就非常仰慕佛陀的三十二相,所以我就出家修學,我也希望能得到您這樣的相狀。蕅益大師說:「攀緣心,其實從這個地方阿難尊者已經漏出消息了,說我為什麼出家呢?很簡單,因為我看到佛陀出家修行以後,我看到佛陀的相狀改變了,你以前在家做太子的時候不是這種相狀,你現在出家成道以後再回來王宮,哎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阿難尊者看到這樣的相狀產生感受。」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個影像,這影像會感生一個感受。從經文當中阿難尊者的感受,是一種快樂的感受,歡喜的感受,由感受就產生想法……佛陀的相狀絕對不是欲愛所生,一定是清淨的戒定慧所成就。這樣的想法,這樣的感受,有什麼缺點呢?因為你這想法最初的根源是從相狀而來的,由相引生感受,由感受產生想法,由想法推動他的出家。所以你整個出家的想法都是因為有三十二相的關係,那麼當佛陀的相狀改變的時候就麻煩了;當佛陀有一天變老了,變醜了,甚至於佛陀死亡了,他的色身三十二相消失了。因為他是有為法,那你的想法是不是也改變了呢?因為你當初的想法是由感受來的,感受是由外境來的,而外境是生滅的,所以你的心也就跟著生滅了。所以你的發心是很脆弱的,隨時可以破壞的。《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因為你用相狀來求佛陀的功德、用音聲,這都是生滅法。我們修學的心有二種情況,蕅益大師說:第一個心是外面給你的,你的心接觸到外境產生發心,我為什麼要修學?我看到三寶的形象非常的清淨莊嚴,我以我願意來皈依三寶。師父說:「我看你皈依三寶的心不會持久,因為你看到三寶的相狀很清淨莊嚴,而萬一三寶的形象被破壞了,你就不修行。」你最初的心是由外面來的,外境刺激你才有這個心的,這就是生滅心。說你為什麼修行,因我的內心當中具足跟佛一樣的功德,因為我有清淨的本性,我修行跟外面沒有關係,我是在開顯我的真如本性。所以當你在修行的時候,這一念心是從裡面生起來的,這個「心」誰都不能破壞,魔王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印光大師文鈔就有這樣的開示:有人問印光大師說:「大師,你一生弘揚淨土法門,你到底看過多少感應的事情,多少人因為念佛的關係,有感應消業障,有多少人你親眼看到他求生淨土。『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印光大師說:「全世界的人念佛都沒有感應,全世界的人念佛都沒有求生淨土,我照樣念佛,我照樣求生淨土,跟外境沒有關係。」不生滅心,印光大師這種心,第一個功德圓滿,第二他的心不受外境所破壞。這個心就是我們後來,七處破妄,十番顯見,講了三卷就是要把它找出來。師父說:「你現在不能在你生滅變化當中,找到一個不變的清淨本性,你找不到那個心,你就很難修行。因為你這個心「動」得很厲害,稍微有一點八風一吹,你就動。」這地方佛陀要破阿難尊者的妄之前,先把他的妄逼出來,你當初為什麼修行?這樣一逼就把它逼出來了,我當初是看到佛陀的相狀而修行,緣外境而產生的心。這是先把病相找出來,佛陀後面會開始破除。庚二、示以常心直道。(分二:辛一、點示常心。辛二、勸修直道)辛一、點示常心。迷真起妄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我們是怎樣生起妄心呢?因為我們迷失了真心,所以才有妄心;當我們迷失光明的時候,黑暗就出現了。佛陀說:「善哉阿難!」這「善哉」是很奇怪了,因為佛陀最後是要破他的,為什麼「善哉」呢?「善哉」有肯定的意思,就是說阿難尊者你說得很對啊!這地方的「善哉」有安慰的意思,也有讚歎意思。安慰的意思是說:阿難尊者你畢竟剛出家沒有多久,身為一個初學者,我們剛開始依止攀緣心是可以理解的。我們一開始不要說攀緣心不好,因為每一個人剛開始都是依止攀緣心,你看我們一定要眼睛看到佛像,我才能拜佛,我一定要把外面整個環境弄得很乾淨、很寂靜,我才有心念佛。所以我們剛開始這個修行的心是不能離開外境而安住的,剛開始不可以的。所以身為一個初學者他緣殊勝的相來修行這是很合理的,我們不能說他錯,只能夠說他不圓滿。所以佛陀要提升阿難尊者修學層次之前,先讚歎他說:「不錯!雖然你剛開始的時候依止生滅心,依止對立的思考。捨棄了世俗的愛,而追求一個更好的愛,以愛來捨愛;以一個殊勝的相狀,來捨掉另外一個相狀。雖然不圓滿,但也不妨是一個初學的方便。」所以佛陀基本上對於一個初學者是讚歎的「善哉阿難!」因為你至少能夠知道善惡的因果相狀。佛陀說:「你應該進一步了解一個道理,一切眾生在六道輪迴當中,他的生命是生死相續的。」我們的生命是有來生的,這很重要!37我們一般人很容易忘掉我們還有來生,因為我們被現在的因緣搞得團團轉。如果一個人沒有來生,那事情很單純,那你不用修行。因為我們死掉以後,人死如燈滅,那修行幹什麼呢?可怕的是我們死掉以後事情還沒解決,還創造另外一個生命,所以我們必須要面對這個問題。就是生死是相續的,因為煩惱產生業力,業力創造一個果報,這果報又創造一個五蘊的身心,然後我們的心攀緣五蘊身心的時候,又產生另外一個煩惱,又造業又得一個五蘊身心,就像車的輪子一樣輾轉的相續,沒有停止的時候。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一個生死相續的果報呢?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內心當中有一個「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常住」的意思是不生不滅,它沒有生滅相;「真心」是指它不隨外境而變化,指它不增不減,從生跟滅的中間它沒有變化相叫「真心」。這樣的一個「常住真心」它的體性是「性淨之體」是「性明之體」。「淨」指的是它空觀所成就一個不變的體;「明」指的是它隨緣的作用;它有不變跟隨緣二種的體性,這就是「常住真心」。也就是我們今天之所以會生死輪轉,因為我們沒有很認真的去觀照,去安住在「常住真心」。這樣的結果。依妄輪轉 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用諸妄想」這是關鍵點。我們今天一個生死的根源,就是我們的心沒有安住在一個清淨光明的本體,而安住在一個妄想。妄想的重點在「此想不真」不真就是它變化,所以才有流轉的果報。我們解釋一下:「用諸妄想」妄想的產生,是從外面來的,「真心」是從裡面生起。妄想就是說我們有一個境,由境當中產生一個感受,而這感受產生一個想法。譬如說我們今天看到了財富,我們看到財富以後會產生一個感受,會產生一個想法;有些人看到財富的想法是,我應該把這財富跟這些貧窮人的人分享,產生一個布施的想法,這個人以後會有富貴的果報。有些人看到財富以後心想,這財富我應該我自己受用,慳貪的想法,你以後就是貧窮。又譬如說:我們遇到了事情,有些人遇到逆境的刺激,他產生了想法就是瞋心,脾氣就發動起來,這個人果報會比較醜陋;有些人遇到事情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慈悲寬恕包容的想法,你以後的果報會比較莊嚴。想法會決定我們造業,你生起正面的想法你容易造善業,你生起一個負面的想法你容易造惡業。但是不管你造善造惡,它的關鍵點是「此想不真」,它是變化的,所以他就產生了生死流轉。我們不能夠說妄想不好,因為你剛開始修學也是依止妄想,只是說我們剛開始先生起一個好的妄想,產生一個布施的妄想、持戒的妄想、忍辱的妄想。但是當我們想要了生脫死的時候,要破那最後的生死關頭的時候,那你就要用這「常住真心」,你心要進入「常住真心」,否則你沒辦法破除妄想。這地方等於把我們生命的二種根本挑出來:一、「涅槃安樂的根本」常住真心:二、「生死輪迴的根本」所謂的妄想。佛法的道理是講諸法因緣生,也就是說每一件事情會出現,一定有它的道理,一定有它的原因,事出必有因。為什麼在我們的生命會出現生死輪迴,為什麼文殊師利菩薩他就沒有生死輪迴?這絕對不是上帝的意思,因為我們習慣性以妄想思考事情,文殊菩薩用常住真心在思考事情,根本不一樣。什麼叫根本?後面會解釋…;佛陀問阿難尊者:「你知道什麼是根本嗎?你用沙去煮飯,你用沙放進電鍋煮三個小時,這叫做熱沙。你不可能煮成飯,飯的根本是米,你要找到米,你沒有找到米,你一輩子就不可能煮成飯。」意思是說:你沒有找到「常住真心」你就用你妄想的心,隨著外境動動動動…,遇到好的因緣你就開始學佛。遇到不好的因緣你就放逸,你一輩子不可能成就無上菩提。因為你依止的是妄想,他根本是妄想,一個虛妄的根本不可能創造一個真實的功德,就好像說你今天是沙,你一輩子煮不成飯,是這個道理。淨業學園010m 講義第十面辛二、勸修直道38佛陀在破除阿難尊者的妄想之前,他先講出二種根本。佛教的根本理論是講諸法因緣生,一個人會生死流轉,另一個人會產生涅槃安樂,背後都是有它的原因。當然所謂的原因主要的就是我們那一念心,就是我們心態的不同。如果我們今天是用一種攀緣外境的妄想來修學,我們可以創造一種非常殊勝的善業,成就一個安樂的果報。但是這果報會有個問題?它不會持久。你看生到天上的人都不會持久,他享受天福,有一天他一定要從天上掉下來。為什麼?因為他剛開始的時候是用生滅心來攀緣殊勝的三寶境來修學,它的本質是生滅的,所以他的果報會有一定的期限。但是我們看佛陀,成就佛陀以後,我們沒有看過哪一個佛陀又掉下來,沒有過!他成就佛陀他永遠是佛陀,他不會受時間空間的障礙,因為他剛開始的時候就依止不生滅心,這就是問題點。我想我們在座很多人學過《唯識學八識規矩頌、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頌》。《唯識學》跟《楞嚴經》的確在思考模式上不太一樣。我們可以這樣講,《楞嚴經》是在破《唯識》的,我們剛開始依止《唯識學》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要怎麼修學呢?這要「根、境」的和合才產生「識」,所以第六意識一定有外境的刺激,才能夠產生心識的活動。學《唯識》都知道,我們的心不能單獨存在,沒有外境就沒有內心。我們剛開始在修《唯識》的時候,是有一個外境的刺激產生一個善心,由這善心再創造一個外境,由這一個外境再產生另外一個善心。然後才能夠所謂的斷惡修善,然後才能夠輾轉增深。所以《唯識》的第六意識是受阿賴耶識的影響,阿賴耶識要變現好的因緣,第六意識就能夠好好的修學;阿賴耶識變現一個不好的因緣,第六意識就開始造業放逸。《唯識》的思考是這樣子,心隨境轉。《楞嚴經》它否定這種思考模式,它說這種觀念是不對的。《楞嚴經》的心它不是從外境,它是你的心,你開始迴光返照你的真如本性;我的真如本性沒有二法,它是清淨的,所以我應該斷除惡法。為什麼?因為我本來就沒有這個東西,我的內心本來就沒這個東西,我就不應該存在這東西,這是我捏造出的,所以我應該捨掉;我的內心本來就具足無量的功德,所以我必須把它開顯出來,所以我要修善。所以它整個修學是「稱性起修」它是從內心發動出來,然後再創造外在的因緣。我希望大家把內心要分清楚,我們這一念心,一個是從外面來的,這就叫生滅心;一個是從你內心發出來的,這就是不生滅心,這是容易判斷的。所以真實的修行,你一定是從內而外,不能從外而內。如果你現在的修學,整個功德還是從外而內,那你這修學不會持久,絕對不會持久!因為你是生滅心,而且你這樣修學也不能了生死,因為你的本質是生滅。以生滅心不可能得到不生滅果,因為本質不一樣。所以佛陀說:「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你拿一盤沙,你煮了三小時,頂多叫做熱沙,只是溫度增加而已,沙本質沒有改變。我們一定要將心地法門弄清楚,你到底是依止妄想還是依止真心,這樣的結果是不一樣的。辛二、勸修直道隨順直心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詶我所問!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你今天問我一個問題,怎麼樣成就無上菩提。你今天所追求的目標是一個成佛的目標。成佛目標這樣的結果一定有它的因地。那它的因地是什麼呢?就是「真發明性」你必須真正的去了解我們內在的清淨本性。如果阿難尊者你今天問我說:「怎麼樣能夠生天,怎麼樣創造來生的安樂果報?那我就不會跟你講那麼深入的東西。」既然你今天要問的是一個無上菩提,所以你就必須要理解這無上菩提,它是有一個真實的因地的,就是你要找到你的清淨本性。基於這樣成佛的一大事因緣,你現在要好好的以正直的心,來詶答我的問題;我問你什麼你就直接回答,不要彎彎曲曲,不要有太多的想法,根據事實直接回答就好了,這叫做「直心」;用直心來詶答我的問題。」為什麼要用直心?佛法講出一個道理,說「直心」是成佛之道。直心即道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十方如來都是我們修學佛道當中,已經成就圓滿果報的佛陀,他們之所以能夠成佛,其實都是依止同一個道路而成就的。依止一個道路而能夠出離,分段變異二種生死,而能夠成就佛道。什麼道路呢?都是依止「直心」。這地方的「直心」蕅益大師的意思是「正念真如」,從你的真如本性發動出來的叫「直心」;從外境刺激你而產生的想法這叫做「妄想」。這地方判定很簡單,從你真如的本性直下發動出來的就叫「直心」,外境產生的叫「妄想」。43十方諸佛在修學聖道的時候,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同一道故,都是依止「直心」才能夠成佛的。也就是「心直、言直」內心能夠正直,言語也能夠正直。這樣子從最初的發心到最後成佛,這整個成佛之道的過程,中間都不能夠有彎曲的相貌。什麼彎曲呢?就是你的心攀緣外境,產生很多很多生滅的妄想,這就彎曲之相。一個人為什麼在修學的過程中會產生極大的煩惱而退墮?一個人為什麼在修學過程中會著魔,成就五陰魔境?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妄想活動,他的心開始攀緣外境,所以它產生極大的煩惱,產生很大的魔障,把他前面修習的功德完全破壞掉了。也就是說,當我們不能直心正念真如的時候,你的障礙就會出現。禪宗說一句話:「直心是道場,能辦大事故。」成佛的大事一定是以正念真如,從真如本性發動的修學,才能夠成就大事的。我們一再強調一個觀念,印光大師說修學只有二句話:「無不從此法界流」。我們講「稱性起修」,你所有的功德要從你內心的真如本性,去思惟真如本性,而發起你的一個菩提心。最後的修學「無不還歸此法界」所有的修學都是在開顯你自性的功德,從你這一念真如的心出發來修波羅蜜,最後還是回歸到你這一念真如的本性。」所以到最後「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只是在過程當中假借外面的人事因緣,來開顯你內心的功德而已,「借境修心」如此而已。整個過程當中都必須要正念真如、正念真如……,當你的心忘失了真如,當你的心向外攀緣,就會產生彎曲之相,就會產生種種的障礙。這是十方諸佛在成就無上菩提道路的時候,沒有一個例外的,都一定要「直心」才能夠遠離障礙。佛陀在破除阿難尊者妄想的攀緣心之前,先講二個道理:一、講到生死涅槃的根本;二、講到 「直心」是成佛唯一的道路。庚三、廣破七番妄計(古人說七處破妄)。(分七、辛一、正破計內。辛二、破轉計在外。辛三、破轉計潛根。辛四、破轉計見內。辛五、破轉計隨生。辛六、破轉計中間。辛七、破轉計無著)從七處來破除阿難尊者向外攀緣的一個妄想。辛一、正破計內。破除阿難尊者他執著我們這一念明了的心是在身體之內,破除身內的執著(分五:壬一、徵起緣心。壬二、喻明降伏。壬三、牒其內執。壬四、懸示定名。壬五、正破非內)壬一、徵起緣心。佛陀先徵問,阿難尊者當下這一念攀緣心,你到底是怎麼生起的?生起以後又在什麼處所?徵問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佛陀問阿難尊者說:「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你當初發心要跟佛陀出家,你說你是因為你這一念心去攀緣佛陀殊勝的三十二相。」這當中有一個能所,能緣是我們這一念攀緣的心,所緣的是三十二相。佛陀問阿難:「你現在說一說,你是將何所見?誰為要樂?」這當中一定有一個見跟一個愛,你是用什麼來見到三十二相,又用什麼東西來愛這三十二相呢?回答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 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阿難白佛言:「世尊!我在整個愛樂三十二相的過程,我是用二個東西來愛樂:第一、心;第二、目。」「心、目」就是本經後面說的六根門頭,39我們整個心對外面的造作沒有離開六個門,六根門頭分成二個部份:一、前五識,前五識依止五根去取外面的色身香味觸,這五種的塵境,產生一個影像,色有色的影像,音聲有音聲的影像。假設我們是善業比較強的人,我們會產生比較美好的影像,如果我們是比較屬於罪業深重的人,就會產生一個卑賤苦惱的影像。總而言之,這影像的取得,就是用這個「目」,用前五識來取得這個影像;然後前五識把這影像再丟給第六意識來分別,第六意識就會產生一個感受跟想法,這想法就會發動它去造業。如果產生一個正面的想法就造善業,如果產生負面的想法就造惡業。所以阿難尊者說:「我是用我的眼睛來取得佛陀三十二相。」因為佛陀三十二是外面的東西,那你要把這相變成你受用,要經過眼睛的轉換。你看我們今天看這佛像,每一個人看到不同,這表示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眼識。所以你的前五識去攀緣佛像的時候,每一個人得到自己的影像,因為我們過去所造的業不同。所以我們一定先由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先取得外在的相狀,然後再交給第六意識,去產生種種快樂的感受,產生種種善惡的想法。阿難尊者說:「因為我產生一種好的想法,所以我就發心要出家,願意能夠捨離生死,這就是我攀緣三十二相的整個過程。」這地方蕅益大師說:「其實佛陀已經露出一個消息了。佛陀的意思是說:你攀緣我的三十二相有什麼用,這是我的三十二相,也不是你的三十二相。你對我的三十二相產生一個什麼樣的想法,跟你完全沒有關係。因為這畢竟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不是你阿難尊者的三十二相。你要成就你的三十二相,你還得向你內心中去求。」這地方就是說我們在修行過程中,我們在念佛的時候,禪宗都會說:「念佛是誰?」你要迴光返照你那個明了的心,本來就具足阿彌陀佛無量的功德,你是假借這個佛號把他開顯出來而已,你的心不要老是心向外攀緣,你是「托彼名號,顯我自性」。這地方佛陀有要阿難尊者去迴光返照的這一層意思,但阿難尊者從經文當中知道他還沒有體會出來。徵問 阿難尊者去攀緣勝相的這一念心 ,主要就是根據他的眼睛去取相,由第六意識來分別,來創造一個殊勝的想法。壬二、喻明降伏。佛陀在講道理之前先講出一個譬喻,譬喻容易了解,從譬喻當中再回歸到道理就容易了解,再說說明降伏妄想的方法。徵問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佛陀先提出一個問。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正如你阿難尊者所說的,你真正愛樂三十二相的過程,是由於心目的關係;你是用眼睛來取相,然後再由第六意識來分別產生很多的想法,所以才產生行動而出家。如果你不能真正了解心目所在的處所,你就不能降伏它的煩惱。」我們今天要降伏攀緣心,你一定要知道它在哪裡。我知道攀緣心是生死的根本,我想把它消滅,但是到底攀緣心在哪裡呢?如果你連它的處所都找不到,你怎麼消滅它呢?這道理講出一個譬喻:譬喻 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譬如有一個國家很大,國王有一個困擾,就是他的珍寶經常丟掉,雖然他的國家有很多的珍寶,但是經常被盜賊侵入把珍寶給奪走。後來這國王實在受不了了,下定決心要發兵來消除這些盜賊。但國王必須在出兵之前要知道一個重點,盜賊在哪裡?他藏在哪裡?你說你的軍隊很厲害,很會打仗,要打敵人,那敵人在哪裡,你要先找到!合法 始汝流轉,心目為咎!其實盜賊就在我們的六根門頭,在我們的心目當中。蕅益大師說:「這國王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是「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本來我們的本性就具足無量無邊的性功德;說這國王本來很多的珍寶,這國王有依止一個國土,這國土就是六根。國土六根當中產生了盜賊,這盜賊有二種:一個是外賊,一個是內賊。外就是六塵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活動去刺激六識,這六識就是內賊。六塵六識二個交互作用,在六根裡面活動,在這國土中活動,最後傷害的是誰?傷害的是我們的「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國王的功德一天一天的被遮蓋了。」我們知道這賊有內賊跟外賊,外賊是六塵,內賊是我們內在的六識,我們的分別心。40我現在要問大家一個問題:阿難尊者去托缽遇到了盜賊,破壞他出家的功德。第一個賊是摩登伽女,摩登伽女用咒術來誘惑阿難尊者,這叫外賊:第二個、阿難尊者他遇到這外賊的時候,他產生了內賊,他的煩惱開始活動,內外和合就造業了。這問題錯在哪裡?你說這事情是摩登伽女錯,還是阿難尊者錯呢?說:我們今天去造業,是外境錯還是我們內心錯?蕅益大師說:「內賊不生,外賊不會生起。」色不迷人人自迷,你不能夠說外境有錯,因為外境它沒有自性,它只是一個業力的顯現;你內心要是不動,你安住在「真如本性」,這外賊沒辦法真正傷害你。所以蕅益大師說:「問題在內賊。」六根當中我們第六意識的攀緣心,這是內賊。這地方是把他攀緣的相貌給標出來。使令你生死流轉的,就在你六根當中有六個賊,六個賊當中以第六意識作主,是個賊王,它是破壞我們功德的一個賊,它是一個過失的根本。壬三、牒其內執。牒:很明白的指出來。內執:內在執著的處所。(分二:癸一、正牒。先正式的指出它的相貌。癸二、立例)徵問 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佛陀說我問你:「你今天之所以受到摩登伽女的災難,之所以內心當中產生盜賊,就是你六根門頭第六意識的賊,那我問你這賊到底在哪裡?心跟目在哪裡?」回答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祇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阿難白佛陀說:「世尊!這道理很簡單的。這世間是有十種的凡夫眾生(異生性就是凡夫,聖人叫同生性。凡夫的心受外境的刺激產生很多的妄想,每一個人的妄想不同,每一個人的業力也不同,果報也不同,叫「異生」。其實這十種異生具足來說是有十二種,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一切有情眾生十二種的種類,都是把我們這一念的攀緣心,都是居在身體之內的。怎麼說呢?縱然像佛陀,您看您的眼睛像蓮花一樣,也是在佛陀的臉部上面。所以我今天觀察我的眼睛,這所謂的浮塵根是由地水火風四塵所成(浮根是所塵,四塵是緣塵);地水火風所成的眼根,也是在我的臉部上,那麼我心中的意識分別心,這攀緣心也在我的身體之內。」佛陀問阿難尊者:「你這攀緣心,這個內賊在哪裡?」阿難尊者說:「在我的身體之內」(先把他執著的相貌標出來)癸二、立例所見之境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佛告阿難:「你現在是坐在如來說法的講堂,你從講堂中透過大門窗戶向外觀察,看到外面很多很多祇陀太子所布施的樹林,這樹林到底在哪裡呢?」(佛問阿難樹林在的處所)阿難尊者說:「這道理很簡單。世尊!這廣大的樓閣的清淨講堂,它的位置是在給孤獨園的中間,樹林是在講堂之外。」這地方有一個能見跟所見,能見的是阿難尊者,所見的是講堂跟樹林。然這所見有內境跟外境,有內在的所緣境跟外在的所緣境。什麼是內在的所緣境?講堂是內在的所緣境,因為阿難尊者在講堂當中,所以講堂是他的內境,內在的所緣境;透過講堂看出去外面,樹林是外在的所緣境。所見次第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佛陀說:「阿難!你現在人是能看到東西,是能見,那你到底先看什麼?它的先後次第是什麼呢?」「世尊!我在講堂當中,當然先看到講堂內的境界;我在講堂當中我先看到佛陀高高坐在法座上,先看到佛陀,然後看到聽法的大眾,我看到整個講堂內的境界,然後再透過窗戶往外看,看到外在的境界是種種的樹林。當然是先看到內境再看到外境。」遠見之由「阿難!汝矚(ㄓㄨˇ)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ㄧㄡˇ)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戶:大門;牖:窗戶。「阿難尊者你看到樹林,是用什麼為見呢?」阿難尊者回答:「世尊!因為這大講堂這大門開得很大,窗戶也很多,這大門跟窗戶都是內外開通的;所以我在講堂當中,依止這窗戶,依止大門,就看到外面的樹林。」蕅益大師說:「有二層的譬喻,有能所。能見的是阿難,所見的是有內境跟外境:內境是講堂裡面的佛陀跟與會的大眾,外境是外面種種的樹林。因為阿難尊者本身是居在內,所以他一定先看到內境再看到外境。」壬四、懸示定名。 佛陀在破斥阿難尊者妄想之前,先指示三昧的名稱示名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 「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這時阿難尊者回答以後。世尊就在法會大眾中,展開他的金色手臂摩阿難尊者的頭頂(摩頂有安慰跟鼓勵的意思)。告示阿難及大眾說:「在佛法當中有一種殊勝的三摩地,它的名稱是『大佛頂首楞嚴王』。」大佛頂就是我們在修學之前所要找的真如本性,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生滅變化當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家。因為他是『佛』他是了了常知的,他是廣大的、圓滿的,他是殊勝尊貴的,所以叫『大佛頂』。當我們找到《大佛頂》以後,我們所產生的作用,每一個作用都是《首楞嚴王》,都是功德圓滿,都是堅固不可破壞。依止《大佛頂》而能夠成就自力的《如來密因修正了義》;依止《大佛頂》而能夠成就《諸菩薩萬行首楞嚴》。以《大佛頂》來出發,產生的六波羅蜜,每一個波羅蜜都是功德圓滿的,都是不可破壞的,稱之《首楞嚴王》。我們看它所顯現的功德:顯德 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勸修 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它是具足萬行,它能夠統攝一切萬行的功德沒有欠缺,這地方是指它的因地「統攝一切萬行」。在果地就是「十方如來」都是經過《大佛頂》的修學,才能夠成就福德智慧,二種莊嚴的妙覺佛果,沒有一個例外。一門就是說只有一個門,你找不到第二個門;這門是我們要趨向福慧二種莊嚴妙覺的莊嚴路,就是依止《大佛頂》,就是要依止真如本性之門,才能夠成就這樣的一個莊嚴路。所以你應該好好的諦聽。」阿難尊者這時候就頂禮佛陀,非常虔誠恭敬的來納受佛陀的開示。41佛陀在破除妄想之前為什麼把《首楞嚴王大定》的名稱講出來呢?古德的註解有三層的意思:一、要使令阿難尊者產生歡喜,令生歡喜。因為阿難尊者這個時候他打擊很大,好像一個人得到重病一樣。佛陀說:「沒關係!佛陀裡面有的是藥,我在佛法當中有一「三摩地」,它是《大佛頂首楞嚴王》,它一定能夠救拔你,讓你成佛。」這時候就像一個病人預知有藥物的想法,他就覺得自己有希望、有救,這個攀緣心可以消滅,佛道可以成就。所以這個地方,讓阿難尊者產生歡喜的心、產生了希望。二、遠離怖畏。佛陀即將要七處破妄,破到阿難尊者他的妄想根本就沒有存在的餘地。那麼阿難尊者會產生斷滅之想,說我的妄想我說在內也不對,在外也不對,…在哪裡都不對,破到最後整個妄想根本覓之了不可得。阿難尊者會恐怖,因為他習慣性都是用妄想來做事,習慣性用妄想來拜佛,用妄想來出家。這時候佛陀將妄想破了以後,他的內心沒有依止處,所以產生怖畏。佛陀說你不要怕,你不依止妄想還有一個東西讓你靠著,就是《大佛頂性》。三、引生渴仰。《大佛頂》的功德,它是具足萬行,它是能夠成就妙莊嚴路。讓它產生渴求仰慕之心,那麼他就能夠很安定的來聆聽以下的教誨。在破妄之前先治病理,有令生歡喜、遠怖畏跟引生渴仰之心。壬五、正破非內(分二、癸一、引例。癸二、正破)癸一、引例。難問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佛告阿難:「正如你所說的,你身在講堂,你透過大門窗戶的開通,看到外面的林園。那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是不是有一種眾生在講堂當中,它既然沒有看到講堂裡面的東西,而直接看到外面的東西呢?有沒有這種人呢?」就是沒有見到裡面的內境,直接看到外境呢?回答 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阿難尊者回答說:「世尊!一個人在講堂裡面安住,既然沒有看到比較近距離的講堂,而看到比較遠外境的林泉,這是沒有道理的。他既然身體在裡面,他一定先看到裡面的東西,再看到外面的東西的。」癸二、正破難問「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頗=不定「阿難!你所說的道理就是這樣!你這心靈的心是能明白的去了別萬物,假設你這明了的心是住在身體之內,那你應該先看到你身體裡面的東西,再看到外面的東西啊!就像你這個人在講堂,你一定先看到講堂裡面的境,再看到外面的境啊!既然你的心是住在身內,那是不是有一些眾生,它真的看到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再看到外物呢?」比況 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正破 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你說心肝脾胃離我們太近了,我們眼睛不能看到近距離,但是手爪毛髮它的生長情況,這個離我們內部很遠啊!還有筋脈的轉動,你總應該看得到吧!那麼近為什麼看不到呢?你的心有明了性,而你的心住在身體裡面,那你應該先看到五臟六腑,看到手爪毛髮的生長,你才能夠看到外境啊!但事實上我們看不到裡面的東西。既然我們看不到身內的東西,只看到外面的東西,這表示我們明了的心住在身體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我們看不到身體裡面的東西。我們一個人在講堂,一定先看到講堂裡面的東西,再看到講堂以外;如果心是住在身內,一定看到身內的東西再看到身外,所以住在身內是不可得。42蕅益大師說:「一個利根人,七處破妄到第一觀的時候就應該開悟了「覓心了不可得」。」為什麼叫,覓心了不可得?我們這一念心一動,我們的心已經跟影像結合在一起了,《楞嚴經》叫做「緣影之心」,已經是一個所緣不是能緣;當你的心一動的時候,這是一個所緣境,不是能緣的心。什麼叫「能緣心」?就是你心「不動」的時候,你還沒動的時候,你父母未生之前,那叫「能緣心」,你念頭不要動,一念不生的時候。你說我現在很高興,那個是所緣境,因為你的心跟高興的影像結合在一起高興,高興有高興的相貌;我現在很悲傷,這個都不是心,這個已經落入了所緣境,你的心已經跟影像結合在一起。我們今天「把心帶回家」,觀察你從什麼地方來,向內印證,找到最後,啪!覓心了不可得,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就對啦!你念頭沒有動之前,那個就是你的「家」。古人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你一個人一直回家,找到家的時候,你一切相不生,沒有寸土;之所以有寸土,那是你向外一動,念頭一動,才有一切的影像出來。整個《楞嚴經》它一直破,破到最後「覓心了不可得」的時候,就是要阿難尊者迴光返照,你還沒有動念頭之前你是什麼相貌,那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要把它找出來。當你動了念頭,那就是影像,那不是你的心,那是一個生滅的影像。整個七處破妄就只有一句話,就是要你「覓心了不可得」,從這個地方去找到真心。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凈業三福的時代意義——大安法師主講
    圓覺經講義附親聞記-諦閑法師(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1)
    慧律法師講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六)
    智宗法師-略談居士學佛(下)

    TAG:法師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