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魯迅與舊詩

文學時空魯迅與舊詩作者:張宗子 《 光明日報 》( 2014年12月19日 16 版)

和朋友聊天,說起各自最喜歡魯迅哪首詩,我想都沒想,說最喜歡他1933年題寫給日本友人的那首《無題》:「一枝清采妥湘靈,九畹貞風慰獨醒。無奈終輸蕭艾密,卻成遷客播芳馨。」

魯迅還有不少詩,短短几句寫自己的形象,非常生動,如「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還有著名的《自嘲》(運交華蓋欲何求)。朋友喜歡的《亥年殘秋偶作》,其中的「老歸大澤菰蒲盡,夢墜空雲齒髮寒」寫出了魯迅心中的寂寞,這一聯在魯迅的七律中也是我特別珍重的。

魯迅舊詩功底深,但不有意作舊詩,這和他一貫的文學主張是統一的。發誓從文,立意在啟蒙,「抨擊舊禮教,暴露社會的黑暗,鞭策中國病態的國民性」,所以他選擇最有力的武器:雜文和小說。這一點他在書信里,特別是致楊霽雲的信里,曾反覆申明過。他的終生摯友許壽裳說:「魯迅之舊詩,多半為索書者而作。」許廣平也說:「迅師於古詩文,雖工而不喜作。偶有所作,系應友朋邀請,或抒一時性情,隨書隨棄,不自愛惜。生嘗以珍藏請,輒遭哂笑。」儘管如此,許壽裳說:「詩雖不多,然其意境聲調,俱極深閎,稱心而言,別具風格。」

讀魯迅的詩,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和楚辭的親密關係。許壽裳說,魯迅熟讀屈原作品,詩中採用屈賦詞語最多,像「一枝清采妥湘靈」這一首,「全首用騷詞」——類似的還有另一首《無題》中的「洞庭木落楚天高」。小說集《彷徨》的題詞選用的是《離騷》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北京時,魯迅書房「老虎尾巴」的牆壁上掛的是他集離騷句,由喬大壯書寫的一聯:望崦嵫而勿迫,恐鵜鴂之先鳴。

許壽裳回憶說,早年和魯迅談天,曾經問過魯迅,《離騷》中最愛的是哪幾句?魯迅馬上答出下面四句:

朝吾將濟於白水兮,

登閬風而緤馬。

忽反顧以流涕兮,

哀高丘之無女。

高丘無女,即回望故國、茫然無同道之人的意思。王逸註:女喻臣。這個典故,魯迅曾反覆引用,既見於《摩羅詩力說》:「靈均將逝,腦海波起,通於汨羅,返顧高丘,哀其無女。」又出現在悼丁玲的詩中:「瑤瑟凝塵清願絕,可憐無女耀高丘。」《湘靈歌》中也有「高丘寂寞竦中夜」的句子。《離騷》此四句所表達的情懷,正應和了「老歸大澤菰蒲盡」那一聯。如果說,上下求索代表了魯迅精神中的一面,哀高丘之無女,則代表了另一面。明知無望,依舊鍥而不捨,以無望為希望,同時又憤惋於現實的強大和個人力量的微薄。魯迅身上始終有一種易水蕭蕭的悲壯氣氛,這正源於他對黑暗的決不妥協和對現實的無奈。

文章,魯迅最重南北朝,這是人所共知的。詩,周作人在《魯迅的青年時代》里說:「詩歌方面他最喜愛的,楚辭之外是陶詩,唐朝有李長吉,溫飛卿和李義山,李杜元白他也不菲薄,只是並不是他所尊重的。」有意思的是,李賀、李商隱、溫庭筠,都是深受楚辭影響的,儘管表現不同。

魯迅愛陶詩,愛李杜詩,但他很少寫古體,寫的多半是律詩。他的律詩,看得出來,技法是中晚唐和宋以後的,但沒有晚唐的衰頹氣,也不像宋人那樣一意精雕細琢,氣魄和寓意則是高古的。他的七律重理,偏向宋詩一路,七絕則有唐人的風致,比如這一首:「皓齒吳娃唱柳枝,酒闌人靜暮春時。無端舊夢驅殘醉,獨對燈陰憶子規。」他有一兩首絕句和龔自珍相像,那是因為龔自珍也很受楚辭影響,並非魯迅學他。像《自嘲》和《無題:慣於長夜過春時》,則有近代詩的影子。

魯迅個性強烈,文如其人,作為「餘事」的詩也是如此,所以要說像誰,接近誰,實在很勉強。古代常有某人詩作混入他人集子的情況,僅看詩本身,無從分別。他的文字風格獨特,是不容易和別人混淆的。

魯迅的日記里有一條:為楊霽雲書一直幅,錄夏穗卿詩:「帝殺黑龍才士隱,書飛赤烏太平遲。」其後開玩笑似的註明:「此夏穗卿先生詩也,故用僻典,令人難解,可惡之至。」魯迅不用僻典。他的戲擬詩用「今典」,如不知本事,難以明白,又多反話,便無異於雜文了。

(張宗子(旅美)作者居住於紐約,寫作以散文、隨筆、書評及影評為主,並有大量翻譯作品發表,著有《垂釣於時間之河》《書時光》《空杯》《開花般的瞻望》《一池疏影落寒花》等)

推薦閱讀:

劉勇:一個中國人,讀不讀《紅樓夢》和魯迅,可以從臉上看出來
摸思路319|魯迅雜感的時代:能殺能生能憎能愛才能文
魯迅名言
勇猛的魯迅為何不參與革命,止於口炮?

TAG:魯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