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概略(1)
佛家怎麼說
佛家概略(1)
選擇字型大小:大 中 小 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窄屏閱讀
佛教產生於印度。相傳公元前6~前5世紀中,古印度迦毗(ji`p!)羅衛國王子悉達多·喬答摩創建。傳入中國後,其教義開始同中國傳統倫理和宗教觀念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許多宗派,對中國哲學、文學、藝術和民間風俗產生了影響,發展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佛是梵文音譯,意思是覺悟了的人。那麼,人需要覺悟嗎?如果需要的話,覺悟的關鍵是什麼?根本途徑又是什麼?
這三個問題分別涉及三個理論領域,即人生觀、世界觀、方法論。
先看第一個問題。佛家的回答是需要覺悟。因為人生的本質是苦難,任何一個人,不管是誰,都生活在痛苦和煩惱中,然而可悲可嘆的是,人們卻不明白造成苦難的原因,繼續原來的追求,以為這樣就可以減輕和擺脫苦難,孰不知結果正好相反,人在苦海中輪迴不已。所以人需要從沉迷中覺醒過來。那麼,覺醒的關鍵是什麼呢?這是我們說的第二個問題,佛家的回答是空 ,也就是根本扭轉人的世俗觀念,把原先認為是實有的東西,諸如財富、美色、權位,乃至人自己,總之整個世界視為幻象,從而放棄以往的追求。沒有了追求也就不再有痛苦。那麼,怎樣才能實現觀念轉變呢?這是我們說的第三個問題,佛家的回答是修心。因為所有的一切,不僅思想觀念,也包括物質現象,都是心的產物。人們心中的世俗念頭寂滅了,達到超然狀態,也就獲得了解脫。可以說,苦難、空幻、修心,是佛家思想的三大支柱。
人們往往將燒香拜佛視為佛家的最重要特徵,其實這是天大的誤解。佛學恰恰是否定神的。在佛教的誕生地古代印度,包括社會等級制度在內的世界被認為是神創造的,因而是神聖不變的。佛教顛覆了這個觀念,把神降低為與人、動物一樣的眾生,不僅剝奪了它創世造物的資格,而且把它也放進六道輪迴中旋轉。這樣一來,現實世界的神聖性也就被打破了,它不過是處在變化中的幻象。打倒了神,也就解放了人。人生不由神來決定,也不由佛來決定,沒有誰能支配人的命運,人的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人想的、說的和做的,一定會帶來相應的結果,佛家叫業報,所謂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就是命運,一種由人自己創造出來但又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力量。所以說求佛不如求己。
譬如,一個優秀運動員,由於壓力過大,心理失常,技術變形,敗下陣來。造成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有人說是媒體,他們太關注了;有人說是追星族,他們太狂熱了;有人說是業內官員,他們希望太大了。是這樣的嗎?媒體怎麼說,那是他們的工作;追星族的情緒怎麼樣,那是他們的樂趣;官員怎樣制定指標,那是他們的考慮。你不能要求別人以你的意志為轉移。其實,這一切完全取決於你自己,你把名聲、利益、面子看得太重了,形成了只能贏不能輸的心障,這才是問題的癥結。你的心念是業因,輸掉比賽是果報。強調外界的壓力對解決問題沒有一點用處,只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正途。這樣看問題就是佛家思路。
在古代,佛學是外來文化;在今天,佛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綜觀這個轉變,真應了那句老話: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佛教大約最早在公元前1世紀末,也就是西漢晚期,開始傳入中國漢地。對於這種西來的異質文化,中土知識界的心情是複雜的,經歷了一個由懷疑、抵制,到接受、默認的過程。其間的風風雨雨很難用幾句話說清楚,這裡只講兩件事。一件是南北朝時期佛教的規模。南方的寺廟在梁代已經有2800多所,僧尼80多萬人;北方的寺廟在北魏末年達到了3萬多所,僧尼200多萬人,氣勢和影響力蓋過了本土宗教道教,而此時距離佛學傳入中土不過五六百年的光景。另一件是唐代韓愈對佛教的口誅筆伐。導火線是憲宗皇帝迎接法門寺恭奉的佛骨,大長佛教風頭。代表儒家正統立場的韓愈站出來堅決反對,上
書皇帝曆數佛教不講傳統思想、不遵傳統禮制、不守傳統道德之罪狀,總之為夷狄 之法,即外來異質文化,不僅不應該受到禮遇,反而應該給予徹底革除,以解後患。皇帝沒理這個茬兒,把這位大思想家、大文學家貶為潮州刺史。
中國的皇帝並非一概禮佛,如果佛教的力量過大,威脅到地主階級的統治地位和皇權,佛家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小的打擊不說,大的劫難有四次,史稱滅佛運動。它們依次發生在南北朝的北魏太武帝時期和北周武帝時期、唐代武宗時期、五代的後周世宗時期,簡稱三武一宗 。四次滅佛,力度有所不同。較輕的是第一次和第四次。第一次在道教的掩護下,和尚都跑到南方去了,只留下了廟,朝廷便拿佛像出氣,砸毀了不少佛像。第四次仍有道教參與其中,不過是站在敵對的方面。嚴格地說,這一次應該屬於整頓,主要是加強國家對寺院的管理,諸如頒發寺額、對僧人進行資格考試等。中間的兩次就不同了,那才叫真正的滅佛,包括拆佛塔、毀佛像、沒收寺院及其田產、強令僧尼還俗,等等。
但不管打擊如何殘酷,佛家都挺了過來,而且很快就恢復了元氣。原因很簡單,民眾需要它。那麼,中國的百姓為什麼如此強烈地需要一種來自西方的異質文化呢?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佛學的基本道理具有普遍意義,無論是印度人還是中國人,處境都是相似的,心靈都是相通的,大家有著共同的思想語言。另一個是佛學在傳播過程中,同時進行著本土化改造。
從思想上看,這種改造主要沿著兩個方面進行。一個方面是加強和補充道德內容。佛家提倡出家 ,從思想意識上脫離家庭和社會,而儒家道德強調的就是家庭和社會責任,由此也就形成了佛家與傳統的矛盾。結果佛家做了妥協。最明顯的例子是北宋高僧契嵩用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的五常 來解讀佛門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的五戒 。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是佛家思想中本來沒有孝道的地位,後來突出了這方面的內容。佛家把修習佛理與盡孝相掛鉤,強調修行本身就是孝,不僅可以使自己得到福報,同時還惠及父母和祖先,使親人得以轉生人世或天界。契嵩把孝道視為首要之善。明代高僧智旭甚至把孝道看成是所有道理的源頭。孝道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道德了,而被說成是佛家思想的出發點。
另一個方面是強化人本主義精神。佛教本來就以熄滅煩惱、普度眾生為宗旨,充滿了人文關懷。中國高僧進一步抹平了佛與人之間的界限,從本心、本性、智慧上把二者統一起來。提出人的心性之外沒有佛。這個觀點並沒有背離佛教基本教義,而是有關思想的出色發揮,體現了中國學者的文化底蘊和大智慧。在他們看來,如果承認人之外有一個佛,那麼佛就是一種現象,按照一切現象都是虛幻的觀點,佛便成了虛假的事物,這等於否定佛。所以佛只能是一種精神、一種性質,只能存在於我們的心性中。因此佛不是別的,就是覺悟了的人。在這裡,佛被人化了,人被佛化了;人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人性。深受傳統影響的高僧們就這樣將人本主義思想不露痕迹地融進了佛學。
佛家最初是在儒、道兩家的夾縫中生存和發展的,對兩個方面都有所借鑒、吸收。從人的地位的角度看,佛家更接近儒家。儒家主張以人為本;佛家主張人就是佛,人的本性是最終的存在:二者有著共同的精神。在這個問題上,佛家與道家有明顯區別。在道家那裡,人只是宇宙中最大的東西之一,此外還有地、天、道,關係是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自然。自然排第一,人排在最末。佛家主張人應該放棄一切世俗追求,唯如此人才能跳出苦海,這就與道家有共同語言了。它們在人生方向上,都提倡去掉世俗的東西,去掉得越多,越接近人的本真狀態,遵循的都是生活的減法。
佛教本土化的最大成果就是禪宗的形成。禪宗產生於唐代,它既不同於
外來的佛教,又獨立於儒、道等學說。正如上面所說的那樣,它把佛教理念與人本主義完美地結合起來,從而為來自域外的靈魂安放了一顆中國心臟。同時,它在修習佛道的方式上也做了顛覆性改革,把修行變成了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凡此種種,佛教才能被中國各個階層所接受,也才能當它在印度沒落後把中國作為它的發展中心,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禪宗只是佛教傳入中國後形成的一個宗派。除禪宗外,還有產生於隋代的天台宗、三論宗、三階教,產生於唐代的華嚴宗、法相宗、律宗、凈土宗、密宗等宗派。這些宗派的劃分,在理論源頭上與印度佛教的內部派別有關,其中主要是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分歧。在佛教經歷了早期階段和部派階段後,一些僧人不滿現狀,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被視為邪魔外道,他們稱自認為正統的一方為小乘 ,由此也就造成了大乘和小乘的對立。簡單地說,大乘佛教具有較多的大眾色彩,而小乘佛教更注重個人的解脫。
佛教是一種世界性宗教,由於其創建者為釋迦牟尼,所以在中國又被稱為釋教 、 釋家 ,人們習慣上說的 儒、道、釋 三大家,其中的釋指的就是佛家。佛教的傳播主要沿著兩條路線:一條是南線,方向是東南亞;另一條是北線,經阿富汗進入中國新疆,然後向東深入內地,再轉入朝鮮、日本。到了13世紀,佛教在印度便衰落了,中心轉到了中國。
佛教不僅是一種宗教,還是一種哲學、一種藝術、一種文學。佛家一般不談改造社會,這不是它的議題,它關注的是人的精神的解脫。佛是覺悟了的人,教是教化、教育,合起來就是使人覺悟的教育,我們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解讀佛家的。
卷首語
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
(《壇經·般若品第二》)
把人生的全部內容歸結為苦難,是佛家思想的理論起點。那麼,為什麼說人生是苦難的呢?1. 生死之苦
回放
從前有四個修行者,深為死亡而苦惱。一天,他們聚在一塊兒說: 死亡到來的時候,就是豪族大姓也難以躲避。從現在起我們就應該找個隱秘地方藏好,讓死亡找不到我們。
於是大家便分頭藏了起來。一個人攀到高高的空中,藏身於雲天;一個人潛入深深的大海,藏身於水底;一個人跑到所在世界的中心須彌山,藏身於天神居住的地方;一個人躲到最低俗的去處大市場,藏身於販夫走卒之中。然而,他們全都白忙活了,最後沒有一個能逃過死亡。
生命不永恆,人生是苦難,一切都是空,根本無自我。要想熄滅生、老、病、死帶給我們心靈的磨難,只有通過智慧,才能達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出曜(y3o)經》
原文摘要
昔時有四大梵志,聚一處共言: 死之來也,豪族亦難避,然我等自今隱藏避死耶。 即一人梵志欲免死,高登空中;次一人梵志欲免死,入大海中;次一人梵志欲免死,入須彌山中;次一人梵志欲免死,至猥鬧大市。然四人梵志皆命終而死。一切無常也,一切苦也,一切空也,一切無我也。於是思惟免斯生老病死之愁憂與苦惱,達到涅彼岸。
簡議
這四個行者之所以逃避死亡,是因為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死亡的痛苦只是人生諸多苦難中的一種。佛家有二苦(內苦和外苦)、三苦(苦苦、壞苦和行苦)、四苦(生苦、老苦、病苦和死苦)、五苦(生老病死苦、恩愛別苦、所求不得苦、怨憎會苦和憂悲惱苦)、八苦之說,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八苦。
所謂八苦,是將五苦中的生老病死苦的每一項單獨列為一苦,變為四苦,加上其他四苦,就是八苦。我們可以把這八大痛苦分成兩大類,一是生苦、老苦、病苦和死苦,為人生自然性之苦;一為恩愛別苦、所求不得苦、怨憎會苦和憂悲惱苦,為人生社會性之苦。
什麼是生老病死之苦?我們看看佛經是怎樣說的。《五王經》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有五位國王向佛求教,佛給他們講解人生八大苦惱。佛說,人的孕育出生並非快樂,而是充滿了痛苦和危險:母親懷孕的時候,嬰兒壓迫母體,致使媽媽吃不下飯喝不下水;嬰兒出生的時候,身軀從產門穿過,就像是兩塊巨石牢牢夾著一坐山,嬰兒痛苦,母親危險,父親擔憂;等到嬰兒墜地,嬌嫩的皮膚接觸到茅草,就像落在鋒利的刀刃上,疼得大聲哭叫所以生是苦難。
老也是苦難:頭髮白了,牙齒掉了,眼睛看不見了,耳朵聽不到了,皮膚鬆弛,臉上爬滿皺紋,身上所有的關節都疼痛,步履艱難,起坐困難,內心悲苦,精神恍惚。
病痛之苦更加明顯。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要素聚合而成的,只要有一個要素出現問題,就會生病。地的要素不協調,身體沉重;水的要素不協調,身體腫脹;火的要素不協調,身體發熱;風的要素不協調,身體僵硬。到時候種種病痛找上門來,手腳不聽使喚、氣力衰竭、口燥、鼻漏、眼盲、耳聾、大小便不能控制。內心沮喪,言辭悲觀。親人服侍照料,晝夜看護而無法休息。病人不管吃什麼,哪怕是山珍海味,到了嘴裡都是苦的。
死亡是身體的離散,風的要素去了,人的氣息絕了;火的要素去了,人的身體涼了。此時魂魄惶恐,極為痛苦。
以上是佛家對生老病死的理解。四種苦難中,死亡是人們最為恐懼的,因為它是對生命的最終否定,作為生命體,人沒有不害怕死亡的。俗話說,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喜生厭死是所有動物的本能,但人比其他動物多了一重負擔,就是憂慮。由於人具有死亡意識,便不可避免地時常陷入對生命終結的苦惱。為了延長生命,人們也像上文中提到的那四個人一樣,想方設法地逃避死亡,當然結局也跟他們一樣,不管你是上天還是下海,不管你是靠神的庇護還是隱居,死亡都能找到你,所有的努
力都挽救不了生命,於是人們更加苦惱。人永遠生活在死亡的焦慮中。
人即使死了,這種焦慮仍然存在,只不過轉移到了親人身上。佛典《百喻經》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位老媽媽死了兒子,悲痛欲絕,獃獃地守在墳墓旁,四五天不吃不喝,一心想跟兒子一塊兒走。這時候佛出現在她面前,問道:想讓您的兒子復活嗎? 想! 老媽媽說。佛說: 拿香火來 必須是從來沒有死過人的家裡的香火。 老媽媽連忙去找香火,然而跑遍了各處,也沒有求到這樣的香火,因為沒有一家沒有死過人。
沒有人能逃避死亡之苦,同樣也逃不過生苦、病苦、老苦。《百喻經》中有則故事,說的是一個人想治好自己的禿頂,打聽到有個醫生很是高明,能醫治許多疑難病症,便前往求醫。醫生聽完他的傾訴,一聲不響地摘下帽子,原來這位仁兄也是一個禿頭。醫生訴苦說:我害的也是這個病,真叫人喪氣。要是能治好,我的頭髮早就長出來了。 經文議論道,世上的人也是這樣,忍受不了生老病死的痛苦,就去找人請教,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幸福無憂的地方,然而靠著世俗的辦法,是根本不可能實現這個願望的。
人只要獲得了生命的軀體,就一定要忍受生老病死之苦,佛家對此有一個術語,叫生死海 ,意為生死是充滿了痛苦煩惱的界域。
這就是生的代價。
2. 欲求之苦
回放
從前有一個國王,離棄了他的國家,投入佛門當了一名和尚。
他在大山中精心修行,思索佛家道理,住的是茅草結成的棚舍,睡的是蓬蒿草鋪成的床,自由自在,身心輕鬆。不由得大笑著說:啊,真是快樂呀!
一旁修行的人見他高興成這個樣子,就問: 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大山中修習,能有什麼快樂呢?
他說: 這你就不懂了。當年我做國王的時候,操心的事情太多了。鄰國的國王不懷好意,企圖奪取我的領土,我為此憂慮;不少人眼紅我的財物,處心積慮地算計我,我為此憂慮;大臣們不安分,惦記著我的權位,謀劃篡權,我為此憂慮。現在好了,我當了和尚,一無所有,再也沒有人打我的主意了,其中的快樂難以用語言來表達。所以我說快樂呀!
《舊雜譬喻經》
原文摘要
昔有國王,棄國行作沙門。于山中精思,草茅為屋,蓬蒿為席。自謂得志,大笑言:快哉! 邊道人問之: 卿快樂。今獨坐山中學道,將有何樂耶? 沙門言:我作王時,所憂念多。或恐鄰王奪我國,恐人劫取我財物,或恐我為人所貪利,常畏臣下利我財寶,反逆無時。今我作沙門,人無貪利我者,快不可言。以是故言快耳。
簡議
這是一個出家做了和尚的前國王的感慨,一個跳出了苦海的人的現身說法。國王不如和尚幸福,因為前者的苦惱太多,整天擔驚受怕,不得片刻安寧。這苦惱來自哪裡?欲求。對國土的欲求,對財富的欲求,對權位的欲求。這些欲求導致爭鬥,使人陷於痛苦之中。
這種痛苦屬於八苦中的怨憎會苦。下面,我們按照《五王經》中的記載接著上一個問題的內容繼續敘述後四苦,也就是人生的社會性之苦。人來到世界上,一定要與他人和事物發生關係,其中充滿了苦澀的滋味。
佛對五位國王說,每個人都有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一家人相親相愛,其樂融融。一旦災禍降臨,家破人去,妻離子散,父子母女,天各一方,淪落為他人奴婢,不知何時才能相見。這種痛苦就叫恩愛別苦。
追求富貴是人之常情,發大財、當大官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為了實現夢想,人們不知要付出多少辛苦。好不容易積累起一些財富,不想又失去了,只好從頭再來。即使人們實現了設定的目標,成了大財主,當上了大官,但人沒有知足的時候,又向更高的目標追求。然而,人追求越多,越難達到。追求實現不了,憂慮焦躁,這種痛苦就叫所求不得苦。
人們之所以去追求,是因為自身愛欲的驅動,愛財富、愛權位使人想去佔有它們,正是
對物質的愛帶來了人們之間的恨。人們從小事上的爭執開始,發展到相互謀害,終於釀成大怨恨。人們雖然也想跳出爭鬥,但身不由己,不管到哪裡,都會與他人發生衝突,因為心中的愛欲始終存在。結果,每個人都磨刀霍霍,給箭桿裝上鋒利的金屬箭頭,張弓持棍,一旦與對方相遇,就像是兩把刀一樣相互碰撞。人們只要相會,就一定要產生怨恨和憎惡,這種痛苦就叫怨憎會苦。
人這一輩子,幸福時光有多少?命長的最多活100年,命短的在娘胎中就夭亡了。對命長100年的人來說,50年的時間用來睡覺,5年在醉酒和病得不省人事中度過,加上出生後15年的兒童時代懵懂不開竅,這就是70年;人過了80歲,智慧已失,遲鈍、耳聾、眼盲、生活全無章法,從80歲到100歲這20年之間,也不屬於自己支配;兩項相加,就是90年。這樣,真正屬於人的只剩下了10年。這10年中,苦多樂少,憂傷始終伴隨著他:世道混亂讓人愁,天氣乾旱讓人愁,雨下得大讓人愁,霜凍讓人愁,莊稼的長勢讓人愁,自己和家人的疾病讓人愁,保護財物讓人愁,親人被關在牢獄中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出來讓人愁,兄弟妻子離家遠行讓人愁。可以說,人生一世,充滿著悲苦。這種痛苦就叫憂悲惱苦。
這就是佛告訴人們的:只要生活在世界上,就一定要忍受恩愛別苦、所求不得苦、怨憎會苦和憂悲惱苦。
這就是做人的代價。
3. 歡愉之苦
回放
印度的阿育王有一個弟弟,名字叫善容,認為人根本不能克服淫慾,與其修行還不如縱慾享樂。對此阿育王很是憂慮,決定採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教育弟弟。
他打發一些妓女到善容家裡,同時對大臣們做了一番布置。這天,善容正與妓女們取樂,阿育王突然駕臨,責罵道:你怎麼敢跟我的妓女姬妾一起娛樂? 接著下令處死他。大臣們連忙勸阻,阿育王執意不肯。大臣說:請大王寬限七天,容我等一一陳述理由。 阿育王勉強答應了,吩咐道:王子還有七天可活,在這最後的日子裡,他可以穿著我的服飾,到我的王宮裡,盡情與妓女娛樂。 同時命令一個大臣,身披鎧甲,手持利劍,去對善容說: 七天後你的生命就結束了,現在你盡可以完全敞開人所具有的色、聲、香、味、觸這五種慾望全力享受。不要錯過這最後的機會,以免死後悔恨。
一天後,這位全副武裝的大臣又來了,對善容說: 還剩六天。 就這樣,每天提醒一次。到了最後一天,阿育王親自來了,問道:七天中,自由自在,縱情聲色,一定很快樂吧? 善容沒好氣地說: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有什麼快樂的! 阿育王奇怪地問:明明與眾妓女在一起娛樂,怎麼能說不見、不聞、不快樂呢? 善容說:判決死刑的人,儘管還活著,跟死有什麼兩樣?哪裡還有心情滿足五欲?
阿育王點點頭,說: 你終於開竅了。現在你心中充滿了愁苦,得知生命即將結束,即使身處溫柔鄉中也快樂不起來。人應該把精力放在超度苦難上,而不是放在享樂上,這就是人們注重修行的原因。
善容猛然醒悟,一心修行,終於達到了羅漢的境界,超越了生死之苦。
《求離牢獄經》
原文摘要
阿育王有弟,名善容 時阿育王聞弟有此議論,即懷憂戚:吾唯有一弟,勿生邪見,恐永迷沒,我宜除其惡念。即還宮內,教諸妓女各自嚴妝,至善容所共娛樂。且預敕大臣:吾有所圖,若我教卿殺善容,卿等便諫雲,須待七日殺之。 遂至七日,王自出問曰:我弟,七日中,意志自由、快樂否? 弟報曰:不見不聞,有何快樂! 王更問曰: 著吾服飾,入吾宮殿,與眾妓自娛;且食以甘美,何以欺面而言不見不聞不快樂也? 弟答曰: 應死之人,雖未命絕,與死何異,當有何情可著五欲。王曰: 愚之所啟,汝今一身之憂慮尚多苦,聞一身斷滅,在欲亦不樂
簡議
人生一世,不
僅經歷痛苦的磨難,也享受幸福的歡愉,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然而用佛家的眼光來衡量,這歡愉並不純粹,它同時意味著苦難。為什麼這樣說呢?主要理由有以下三點。
首先,歡愉是在苦難的大背景下發生的。前面說過八苦,人從生苦開始,以死苦結束,苦難始終貫穿整個人生,這才是生命的真正含義,歡愉不過是苦海中一朵異樣的浪花。在這種情況下,人怎能感受到幸福?正如上文中善容的最後七天那樣,死亡的焦慮時時刻刻糾纏著他,即使完全有條件自由自在地享受歡樂,也感到沒有一絲心情、一點滋味。善容的故事其實是一個寓言,它提醒人們,所有的歡愉都不過是苦中作樂。當一個人在享受歡樂的時候,總有一個聲音在耳邊迴旋:苦難在等著你呢。以如此的不安和惶惑的心態面對幸福,歡樂還能是歡樂嗎?
其次,歡愉導致痛苦。善容是一個追求感官享受的人,他不懂得剋制肉體慾望,縱情聲色,歡愉過了頭,結果遭到懲罰。幸虧覺悟得早,否則還真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亂子。這絕不僅僅是一個故事,現實生活就是這樣的。譬如,享受美食是一種快樂,然而過度的營養攝取會造成肥胖,還會導致多種疾病,使人飽受臃腫的體態和病痛的折磨。
再次,歡愉往往帶來情緒上的落差。關於這一點,道教理論家葛洪有個說法可以作為註腳。他說:享樂到了極點,悲哀就會隨之而來,物極必反,月盈而虧。所以,曲終人散,人們就會發出感慨嘆息;宴會結束,人們就會惆悵傷懷。(葛洪:《抱朴子內篇·暢玄卷之一》)在歡愉的襯托下,人生的苦難越顯沉重。
由於歡愉意味著苦難,在佛家看來,世上並不存在著真正的快樂。《百喻經》中有一個故事,說有這麼一個人,他餓極了,買了七張煎餅,一口氣兒吃了六張半,吃完最後半張,覺得肚子飽了,後悔得不得了,氣得自打嘴巴說:早知道這樣,我幹嗎吃前面的六張餅呢?只吃這半張好了。 經文議論道:世上人也是這樣。從根本上說,從來就沒有什麼快樂,然而由於痴心妄想,非要生出快樂的想像不可。和那個愚人的想法一樣,以為吃最後的半張餅就可以填飽肚皮。世上人昏暗無明,以追求富貴為樂趣。那些富貴的人,在追求的時候非常辛苦;得到了富貴,要守住它也非常辛苦;而一旦失去它,念念不忘,更加苦惱正如諸佛說的那樣: 在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中,沒有安樂,全都是大苦;凡夫俗子心智顛倒迷惑,硬生出快樂的想像來。欲界主要是物質世界,生活在其中的眾生慾望最多;色界的物質現象比較精妙,眾生的慾望也少一些;無色界中沒有物質,是純粹的精神世界,眾生的慾望最少。不管在哪個世界,都找不到真正的快樂。
這位吃餅人還不是最愚昧的,因為他起碼還在想一些問題,最可憐的是那些渾渾噩噩(=)的眾生,對苦難麻木不覺。佛經曾用等待屠宰的牛來比喻這類人。有一個屠夫,養了上千頭牛,為的是育肥了再殺。他每天殺一頭牛,已經殺了500頭。剩下的那些牛沒有絲毫異常,照樣跳躍撒歡,要不就用頭上的角頂撞對方,相互爭鬥。佛感慨萬分,說了幾句話,意思是人與牛一樣,都是要死的,但人與牛又不一樣,人有智慧,人應該認識到生命的短暫和緊迫,通過思索找到擺脫苦難的辦法。(《阿育王譬喻經》)
拾得
佛家說,人天生就長了一副 苦 相:眉眼像是草字頭,鼻子好比十字,嘴巴就是最下邊的那個口。做人並非是一件值得多麼驕傲、慶幸的事情,談不上幸福和歡樂,人生不過是一次苦難的旅行。人要想脫離苦海,極其困難。有這樣一個比喻:有人想解救一隻海龜,往大海中拋下一塊木板,板上有一個小洞,大小剛好能容下龜的頭。這隻龜每一百年才往上探一次頭,而且眼睛還盲了,又是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大海上,海龜要遇到這塊漂浮不定的木板,並且正好從小孔中探出頭來,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是試圖擺脫
苦難的人的寫照。人只要還停留在人的境界,就永遠也別想逃離苦海。
在佛家看來,這苦難不是誰強加給人的,而是命定的,只要獲得生命的身軀,就要忍受生、老、病、死的磨難;只要獲得人的身份,就要忍受離別、追求、怨恨、憂愁的苦惱。換成現代語言說,就是人生之苦是由人的自然性和社會性決定的。人只要有生命,只要生活在社會上,只要有親人,只要與人打交道,就不能避免痛苦。這就是生活的本質內容,佛家將其概括為苦諦 。諦是真實存在的意思,可以理解為真理。
佛教自創立之初,便以 四諦 為基本教義。四諦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其中以苦諦打頭,足見苦諦在佛家學說中的重要地位。
把人生歸結為苦難是否正確,可以討論。這裡要說明兩點。第一,佛家不是泛泛地議論生活,而是從本質上界定現實的人生。在這方面,我們不妨看一下其他學說。儒家把人性視為善,然而常識告訴人們,人性中也有惡的成分,但儒家談的不是人性的構成,而是本質。基督教把人生的目的視為贖罪也許你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人類的祖先亞當、夏娃有罪,所以你一出生就帶著罪,所謂的原罪 也是從根本上講解道理。因此,從邏輯上看,佛家提出苦諦並沒有什麼不妥當。第二,佛教形成於公元前6~前5世紀印度北部的奴隸社會,其時戰爭頻繁,壓迫深重,加上氣候炎熱,疾病流行,人命極為輕賤。嚴酷的現實,動蕩的人生,使人很容易產生人世苦難的想法。佛家的苦諦是對那個時代現實生活的概況,所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然而,時間早已過去了兩千五百多年,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的狀況今非昔比,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皈依佛教呢?因為現代物質文明並沒有解決人的心靈安樂問題,科學技術的奇蹟反而使人更加惶惑,且不說它拉大了各民族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不平等,僅高科技武器就不知道可以把人類毀滅多少次。科技作為人的工具,本來應該為人服務,但情況正好顛倒過來,工業時代的人隨著機器的節奏生活,信息時代的人隨著電腦的節奏生活。人們不是越活越輕鬆,而是越活越緊張;人與人之間不是越來越和諧,而是競爭越來越激烈。沒有了心靈的寧靜,富裕的物質生活又能帶給人多少樂趣?用佛家的眼光來衡量,人生的苦難本質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有苦難,就有佛學。
佛家突出、放大苦難,意在使人從苦難中解脫出來,走的是重症須用猛葯的路子。比如你看中了一件衣服,站在商鋪前捨不得走,這時一個人出現了,把這件衣服從布料到樣式再到做工、顏色細細評論一遍,說得一無是處,而你也覺得他的話有道理,那麼你還留戀這件衣服嗎?佛家告訴人們,人生無時不苦、無處不苦,就是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使人對生活不做要求,不抱希望,由此採取一種超然的態度,至少也能產生這樣一種想法,即人生本來就多災多難,要生活就要受苦,吃苦受累是天經地義,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麼一想,心境自然就平和多了。
然而新的問題又出來了,苦諦同時也帶來了人們對生命的蔑視。既然人生一點樂趣也沒有,人何必還活著呢?的確,從佛家思想中是看不到對現實生命的高揚的,在這一點上,它與道家形成了鮮明對照。道家關於生命高於道德和富貴、柔順的生存態度、養生長壽,以及後來道教的煉丹和修仙,等等,都強烈地表現出對生命的尊重和追求。道教思想家葛洪說:天地最大的德行,就是使萬物生存。生存,是使人喜好的事情。 (葛洪:《抱朴子內篇·勤求卷之十四》)又說: 長生之道,是道的最高境界。 (同上,黃白卷之十六)佛家不這麼看,現實生命並不是最重要的,覺悟才是最要緊的,而覺悟的前提則是對人生的否定。
由於這種否定態度,早期佛教徒中不少人選擇了自殺。其實,這一極端做法有悖於佛家思想體系。在佛家看來,人的苦難是命定的,其肇始者不是別
人,就是你自己,人的世世代代的所思所想所說所為,也就是所謂的 業 ,決定了你今生今世投胎做人,經歷人生種種苦難的折磨,這是自作自受,沒什麼好說的。所以,人沒有權力結束自己的生命,必須服從既定的命運。人要想改變今後的命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遵守佛教教規,譬如五戒 、 十善 。五戒中的第一戒就是不殺生,十善中的第一善也是不殺生。而自殺就是殺生,是違背教規的大罪惡。自殺雖然可以終結今生的苦難,但這個罪過是要記在靈魂的賬簿上的,它加重了自己的惡業,使人墜入輪迴,世代受苦,難以翻身。
總之,佛家放大苦難,否定現實的人生,是為了使人不為世俗生活所迷惑,從而在精神上超越苦難,達到靈魂的解脫。然而,僅僅明白了人生的苦難本質就能實現這一目的嗎?要知道,人所生存的世界充滿了太多的誘惑,面對著這些東西,人的心靈怎能平靜?
那麼,應該怎樣看待人的世界呢?
虛幻的人世(1) 人所生存於其中的世界是虛幻不實的,根本不值得追求。為什麼這樣說呢?
1. 人世是幻象
回放
從前,海邊有一片茂密的森林,綿延幾十里,林中生活著五百多隻猴子。
一天,猴子們來到岸邊,正趕上漲潮。潮水大極了,層層涌動,波浪翻滾,激起無數白色泡沫,高達數十丈,重重疊疊地累上去,像是一座雪山。泡沫被潮水送到岸邊,停留在海面上。猴子們被眼前美妙的景色驚呆了。
猴子們紛紛議論: 那裡一定特別好玩,我們爬上山去,盡情遊戲,該是多麼快樂啊! 一隻猴子奮力一躍,跳向泡沫山,瞬間就不見了。
猴子們等了半天也不見這隻猴子回來,很是奇怪,便推測泡沫山上有著無限的快樂,以至於它都忘了回家。於是便爭先恐後地跳到泡沫里。
不用說,猴子們一個也沒回來,海水把它們都埋葬了。
《雜譬喻經》
原文摘要
昔者海邊有樹木數十里,其中有獼猴五百餘頭。時海水上有聚沫,高數十丈,像如雪山,隨潮而來,住於岸邊。諸獼猴見,自相與語:吾等上是山頭,東西遊戲,不亦樂乎! 時一獼猴便上頭,徑下沒水底。眾獼猴見,怪久不出,謂沫山中快樂無極,是以不來。皆競踴跳入沫聚中,一時溺死。
簡議
直到今天,泡沫仍然是虛假的代名詞。
泡沫不是山,但在猴子的眼中,它就是一座山,一個散發著無限誘惑力、能帶來極度快樂的地方。正是這樣的認識和追求,斷送了它們的性命。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人的世界其實就是這樣一座泡沫山,一點真實性都沒有。
什麼是真實?佛學著作《大乘止觀法門》說: 由於既沒有產生也沒有滅亡,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所以稱之為真。 顯然,真實是超越生滅變化的,因此,要弄明白真實的意義,首先必須要搞清楚生滅變化。在佛家看來,一切事物的產生都是由於因緣聚合,一旦因緣離散,事物就滅亡了,事物的增加和減少也是由因緣關係所決定的。既然事物取決於因緣,它的存在就是不真實的。譬如,兩個人結為夫妻,這是因緣的造作,緣分到了就走到一起,緣分盡了就各奔東西,他們的夫妻情分寄存在因緣上面,因此不能說是真實的存在。
佛學經典《金剛經》中有一首偈(j#),專門講這個道理:
一切因緣聚合而成的現象,
都如同夢中的幻覺和泡影,
如同草葉上的露珠和閃電,
修佛法的人都應該這樣看。
偈是梵文音譯,意為頌。也當 竭 講,意思是徹底揭示其意義。在這首偈中,一切事物都被看成是幻象,既如此,世界就沒有真實性可言。對此,佛學另一部經典《壇經》也有幾句偈:
一切現象沒有真實,
不要顛倒看做真實。
若是說見到了真實,
所見完全不是真實。
這裡的意思很明確:人們自以為是真實的東西其實都是誤讀,世界就是虛假。《華嚴經》講得更徹底:了達諸世間,假名無有實,眾生及世界,如夢如光影。 意思是,事物不過是人們起的一個名字,並非實實在在的東西,所謂的有名無實。就像佛經中那個著名故事《獼猴救月》里的月影,猴子們叫它月亮,但它並不是真正的月亮,只是一團光影。
如果說從因緣的方面難以理解事物是幻象的話,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道士葛洪說過這樣一個意思,在有道的人看來,爵位就像是用來懲罰犯人的裝滿了開水的大鍋,官印上的絲帶就像是服喪的人身上系的麻布條,金銀玉器就像是糞土,華麗的殿堂就像是深牢大獄。(葛洪:《抱朴子內篇·論仙卷之二》)在這裡,爵位對於人的願望來說,就是虛假的東西,本來指望它帶來富貴,然而它卻是災難的信號人一旦當上官,離牢獄也就不遠了。爵位之類的東西名不副實,它不符合我們當初的想像。
佛家所謂無實,並不是說絕對不存在。就事物由因緣決定而言,它是幻象,本身並不是真正的存在;但就幻象來說,確實又有這麼一個東西,它又存在著。所以,事物是既存在又不
存在。正因為這樣,佛家把它稱為無實,即不是實體。
顯然,佛家的這種見解與常識相去甚遠。譬如夫妻關係,不管今後發生什麼,它現在都是真的。然而,佛家在這裡談的不是常識,而是比日常現象更深一層的根本性問題,也就是價值觀問題,其意圖在於告誡人們,世俗的東西不過是幻影,是根本不值得追求的。人們追求金錢,以為它能帶來一切,當他幸運地成為大富豪時,會突然失去興趣,覺得自己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的錢,而為了得到這些東西,最寶貴的光陰和青春卻悄悄地溜走了。一個人熱戀一位姑娘,此刻的姑娘在他眼中是所有美好的集合,當他們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有一天他竟然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大方原來是浪費,認真其實是計較,潔身自好不過是孤芳自賞,就連俏麗的眉眼看著也不協調起來。凡此種種,如果你是當事人的話,你會怎樣想?這個時候你就會理解什麼叫虛幻了,你會覺得當初的痴心追求真有些可笑。
2. 人世無根基
回放
從前有一隻大鱉,在海中游來游去,自得其樂。一天,它游到岸邊,在水邊卧下來。這隻鱉非常大,身體每一邊的長度足足有60里。它在那裡睡著了,多少天來就這麼卧著,一動也不動。
這時,從異鄉來了500個商人。他們遠遠望去,把大鱉隆起的身子看成了海邊的高地。於是,商人們便把鱉背當做理想的駐紮營地,人、車馬,還有幾千頭牲畜,都在鱉背上安頓下來。
他們劈柴生火,準備飲食,給牛馬驢騾駱駝喂草料,有人走來走去,有人躺下休息。大鱉被火焰燒痛了,身子搖了一下,隨即開始移動,爬向大海。商人們嚇壞了,以為是大地崩裂,海水上涌,哭叫道:這下我們死定了,可怎麼好啊!
大鱉在水中游來游去,可背上的火仍未熄滅。它痛得不能忍受,沉沒身子,潛入水中。結果上面的人都被淹死了,牛馬牲畜也跟著被淹死了。
《生經》
原文摘要
昔者有一鱉王,遊行大海,周旋往來,以為娛樂。時出海邊,水際而卧。其身廣長,邊各六十里時有賈客,從遠方來,遙視見之,謂是可依水邊好處高陸之地。五百賈客,車馬六畜,有數千頭,皆止頓上。炊作飲食,破薪燃火,飼諸牛馬騾驢駱駝,行來卧起。於時鱉王身遭火燒,(x$)然擾動,因即移身,馳入大海。遊走東西,火害不息。賈人見之,謂地為移,海水流溢,悲哀呼嗟:今定死矣,當奈之何! 鱉身苦痛,不能復忍,因沒其身,入大水中,溺殺眾人。牛馬六畜,皆共並命。
簡議
大鱉象徵世界,意為沒有根基。用哲學語言來表述就是,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現象而不是本體。本體的最根本特徵是自己獨立存在,不依賴其他東西。現象則不同,它不能獨立自存,必須依附在某種東西上面。譬如前面說的泡沫,海的泡沫依附於海浪,它隨著水流的激蕩而顯現,又隨著水流恢復平靜而消失。經濟泡沫依附於生產和交換,經濟生活過熱,加之投機和炒作,就會出現泡沫,一旦經濟運行發生問題,泡沫就會破裂。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1724~1804年)把本體稱為 物自體 ,而把人與本體發生認識關係而形成的認知稱為現象。現象是第二性的東西,它沒有自立性。
佛家的看法與康德有共同之處。佛家認為,人所生活於其中的世界其實就是現象界,對世俗的人來說,他們根本認識不到實相 ,也就是本體,或者說事物的本來面目,而是把現象錯當成真實的存在來追求。其實,現象不過是呈現在人心中的東西,這就是現象世界的依他性 。所以佛經說: 一切現象都是幻象,其本身並沒有自己的本性,也不顯示其他事物的本性。
《雜譬喻經》中有這樣一個比喻:龍升到空中,天降大雨。雨落在天宮,變成七種寶物;落在人間,就是滋潤禾苗的甘露;落在餓鬼身上,就化為大火,焚燒餓鬼全身。同樣的雨水,落在不同的地方就變成了不同的東西。這說
明事物沒有固有的性質,完全以接受對象的罪過和福德為轉移。
將這種哲學觀念用於人生,就是世界是根本靠不住的,一切事物都是暫時的。人們付出艱辛努力,得到了財富,然而能夠永久守住它嗎?人們費盡心機,佔有了美色,然而她能夠永遠與你相伴嗎?常言道生不帶來、死不帶走,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國西部有句民謠說得更透徹:霸了千貫霸萬貫,臨亡了霸下四塊板(棺材)。 對於根本靠不住的東西,值得人們去痴心追求嗎?
3. 人世無常
回放
從前,有三個修行的人,相互詢問對方是通過什麼因緣得道的。
一個人說: 那天我在王的國度里,看到葡萄長得非常茂盛,生機盎然。不想到了傍晚,有人闖進園中折取,枝葉敗落,狼藉遍地。我見到這些,突然醒悟了,一切都是無常,由此而得道。
一個人說: 我坐在河邊,看到婦人洗刷器皿,手臂上的環佩隨著手的搖動互相碰撞,發出聲響,這聲音的產生完全是由於因緣相湊。我因此而得道。
一個人說: 我坐在蓮花池旁,蓮花盛開,非常美麗。然而傍晚時分,有幾十輛車子駛來,人和馬都下到池中洗浴,還把花朵都摘走了。在蓮花上面,我看到了萬物的無常,於是便得道了。
《舊雜譬喻經》
原文摘要
昔有三道人,共相問: 汝何因得道? 曰: 我於王國中,觀葡萄大盛好,至晡(b$)時,人來折, (mi=)取悉敗,狼藉在地。我見,覺無常,緣是得道也。 一人曰: 我於水邊坐,見婦人搖手澡器,臂環更相叩,因緣合乃成聲。我緣是得道也。一人曰: 我於蓮華水邊坐,見華勝好。至晡,有數十乘車來,人、馬於中浴,悉取華去。萬物無常乃爾,我覺是得道也。
簡議
道 是佛家的根本道理,所謂得道,就是大徹大悟,拋棄世俗偏見,感悟佛家真理。葡萄和蓮花本來充滿生機,美好可人,但轉瞬之間便遭遇禍害,成為殘枝敗蓮;臂環相碰,發出悅耳聲響,但馬上就消失了,再也找不回來。這就是無常,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一切有形體的事物,不管是善的還是惡的、美的還是丑的,也不管是高貴的還是低賤的,都不能永遠存在,一定要發生變化,由生而死,由盛而衰。人世不永恆,事事皆無常,這就是三位得道之人得到的道 。
《法句譬喻經》中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佛在舍衛國說法。有一個人死了女兒,他非常傷心,精神幾乎崩潰,於是便找到佛,傾訴心中的苦惱。佛說,人世間有四件事情不可強求。哪四件事?一是有常,因為人所希望恆久的東西其實是無常的,一定要變化;二是富貴,因為有上就有下,富貴遲早會變成貧賤;三是聚合,因為合久必分,別離一定會發生;四是強壯健康,因為盛極必衰,死亡不可避免。
道理很簡單,人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就能體會到,但世人就是執迷不悟,一心去追求永恆的事物。《法句譬喻經》中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妙齡女子,非常美麗,追求者無數。突然有一天,她厭倦了這種浮華生活,便動身前往清靜的地方。她來到小溪旁,從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被自己的美麗驚呆了。驀地,她後悔了,為什麼要換一種生活?於是她沿著來路往回走。這時,她身邊出現了一個女子,比自己還要美麗,她們結伴同行。休息的時候,那女子身子一歪,頓時就沒了氣息。緊接著女子的屍身開始腐爛,雪白的牙齒轉眼就掉光了,一頭秀髮變得像乾枯的亂麻,俏麗溫柔的面龐變成了猙獰的骷髏。她嚇得跳了起來,真是不可思議,剛才還如此美妙動人,瞬間便如此醜陋。突然間她醒悟了,這不就是自己的寫照嗎?艷麗的容顏會變老、變醜,美好的青春會消失,沉溺於自己的美貌不是太愚蠢了嗎?原來,那個女子是佛祖變的,給她樹起了一面鏡子。
佛家就是這樣反覆告誡人們,人世間從來就不存在永恆,一切都處在生滅流轉的過程中,所有對永恆的追求到頭來都是白忙活。中
國有句老話: 富不過三代,說的是成功人士,積累了大量財富,自己臨終時無法帶走,把它留在家裡,由子孫繼承,然而,沒有一個家族能夠永久保存這筆財富,最多三代人,偌大的家業就會被揮霍一空,這時候子孫們比窮人活得更慘。有一個笑話,說的是尚書的孫子敗了家,利用先人的老關係討來一袋米,便僱人把米袋背回來。沒走出多遠,背米的人便氣喘吁吁。尚書的孫子說,我家從前是尚書,當然幹不了力氣活,可你怎麼連一袋米都背不動呢?那人將米袋往地上一蹾,說:那又有什麼奇怪的,我還是宰相的兒子呢!
面對無常的事物,人們還值得執著追求嗎?
拾得
在上一節我們談到,佛家否定現實的人生,這裡我們又看到,佛家也否定現實的人世。兩個否定構成了對現實的完整否定。人生是苦難的,人世是虛幻的,這就是佛家對現實的根本看法。佛家之所以否定人世,其意圖與否定人生一樣,都是為了拯救人的心靈,使人從苦惱中擺脫出來。運用的手法依然是下猛葯,以極端的觀點刺激人的覺醒。
人的煩惱其實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人自身,也就是慾望和意識;另一個就是外物,親朋、美色、佳肴、華屋、權位、金錢、財產、名聲,等等,都是外物。正是它們的誘惑,導致了人的不懈追求,從而帶來了種種煩惱。
現在佛家說,這一切都是虛假的,即使人們把它追到手,也不會感到滿足,反而會使人生出更多更大的願望來;這一切都是無根的,人們不可能牢牢地抓住它們,即使僥倖佔有了這些,到頭來終究也會與它們分離;這一切都是無常的,事物一定要走向自己的反面,富貴會變成貧困,美麗會變成醜陋,相逢會變成別離。總之,正如《金剛經》所說,凡是叫得出名字的東西,都是虛幻不實的,所有諸微塵,按照如來的說法,並不真正是微塵,所以才叫微塵;所有世界,按照如來的說法,並不真正是世界,所以才叫世界。如來是佛的一個名號,他告訴人們,叫得出名字的東西都是不真實的。為什麼?因為只要有名字,就一定是有形象的具體事物,而一切形象狀態,都是虛幻的。
這就是佛家對人世的根本看法,以世界觀來闡述人生觀。人生活於虛幻的世界中,周圍的一切在本質上都是過眼雲煙,所以外物不應該成為人生的目標,所有世俗的追求都是人生誤區,也是苦惱的一個來源,而這種苦惱毫無意義,因為它的對象是虛幻的泡影。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國王,愛錢如命,為了搜刮錢財,竟然把親生女兒安置在妓院青樓里做誘餌,用這個辦法來觀察誰還有錢,然後將來人的錢沒收掉。有一個寡婦的兒子,被公主的美貌迷住了,一定要去見公主,但一個錢也沒有,不要說家裡了,就是全國的錢都進了國王的口袋,上哪兒弄錢去?寡婦見兒子害了相思病,再這樣下去就沒命了,一急,終於通過一個途徑找到了一枚金幣。兒子拿著錢去青樓,被人抓了起來,帶到國王面前。國王問:全國所有的錢都在我這裡,這枚金幣是從哪兒來的?莫非你發現了地下埋藏的寶庫? 青年老實供認: 聽我母親說,我父親死的時候,嘴裡含了一枚金幣。我挖開墳墓,從我父親的嘴裡把它取了出來。國王聽罷,沉默良久,心想,那位死去的父親連一個錢都留不住,更何況我這麼多的錢呢?他終於醒悟了,人所追求的東西其實是空的。(《大莊嚴論經》)
這種認識不全是消極的東西,有智慧在裡面。就拿今天來說,現代文明加強了人們對物質的依賴,追求高度物質享受已經成了一種時尚潮流。人們愛用中國老太太與美國老太太相比較說事:美國的那位靠貸款買了房,早早地就住了進去;中國的這位靠自己攢錢買了房,到末了才住進去。前者住了一輩子的房,而後者一輩子才住上房一個蠱惑力超強的故事。結果,中國的年輕一代猛醒,紛紛以美國老太太為樣板,湧向房地產市場和銀行。於是,一個新名詞誕生了
: 房奴。有人給它下了一個定義,所謂房奴,就是月供佔到家庭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房貸一族。他們是不敢請假、不敢調換工作、不敢參加聚會、不敢生病、不敢要孩子、不敢孝敬父母、不敢吃烤鴨、不敢的房主!除了房奴,還有車奴、卡奴、電腦奴,等等,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是外物的奴隸。那麼,有了房子、汽車,人們快樂嗎?能夠踏踏實實地享受生活嗎?恐怕難以做到。他們是奴 ,自有 奴 的煩惱。這樣的生活,佛家是絕對不會贊成的,按照他們的見解,寧可不享受也不做外物的附庸。
將外物虛幻化無疑具有心理平衡的效果。譬如,看到不如自己的人提升了職務,心中自然不平,生出一腔鬱悶煩惱來,這一定是因為你太在意職務以及它所帶來的物質利益和名聲之類的東西,越是看重這些,煩惱越重。如果你把這些東西看成是虛的,是身外之物,得到了是你佔便宜,得不到也沒有任何損失,心裡就會好受一些;如果你能認識到世界上絕對沒有光進不出的道理,佔有意味著付出,提升意味著束縛,心裡就會平靜一些;如果你能意識到萬事無常,隨著地位的提高,外物的誘惑同時也在加強,從而增加了人生風險,心中就會釋然了,說不定你還會對競爭者產生出一些同情呢。
把人世看成是幻象,並非佛家一家之言,古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也持相近觀點。在他那裡,世界被分為兩個:一個是具體的世界,也就是我們這裡所說的人世;再有一個是理念世界。後一個世界我們不談,只說人間世界。這個世界不是實在(本體),只是現象,因為它沒有自己的根據,不過是對理念的摹寫,譬如,形象地說,具體的桌子是以概念的桌子為樣板。同時,具體世界處在變化中,一切事物都在生滅流轉。柏拉圖把人世看成不真實,一個重要意圖就是告誡人們不要沉溺於世俗生活,而應該超越具體事物去追求精神的升華,只有在那裡,人才能體驗到真善美的充實。
佛家也是這樣,為了心靈的得救而否定現實世界。這種超出常理的觀念自然會引來非議。儒家理學大師朱熹就這樣詰(ji9)難佛家,你說一切都是虛幻不實,這豈不等於說,天天吃飯,不曾咬破一粒米;天天穿衣,不曾披掛一條絲,這不是荒謬絕倫嗎?其實,佛家所講的虛幻,不等於絕對的無,虛幻也是一種存在;況且,佛家所謂的虛幻,更多的是從原因上來強調的。這個原因從理論上概括,就叫做集諦 。
集諦是前面所說的佛家四諦中的第二諦。所謂集,就是因素的聚合,意指所有事物都是由多種因素相聚而成,當然也就隨著這些因素的分離而滅亡。對物質現象來說,組成它的因素叫色陰 。色,通俗地說,就是有質地、有形狀的東西,色陰主要可以歸結為地、水、火、風,簡稱四大 ,世界上的一切具體物質都是四大 聚合的產物。由於它們是第二性的、派生出來的,是虛而不實的,就被稱為空。我們平常說的色空 、 四大皆空 就是這個意思。
人也是世界中的一類,那麼,人是否也是由因素聚合而成的呢?這個問題我們在下一篇集中論述。
靈魂與肉身(1) 人可以分為神和形這兩大部分,那麼,在二者的關係上,佛家是怎樣看的呢?
1. 人的構成
回放
五個人合夥買了一個女僕,共同使喚她。
一個人吩咐女僕: 把我的衣服洗了。
另一個人也吩咐道: 把我的衣服洗了。
女僕說: 我先給他洗吧。
後面的那個人不高興了,責問道: 我跟他一樣出錢買下你,為什麼你只聽他的不聽我的? 於是便拿起鞭子打了她十下。
其他四個人也一樣不如意,也拿起鞭子打她。就這樣,五個人每人都打了她十下。
聚合成人的五陰也是如此。以往的煩惱憑藉因緣生成了人的身體,五陰承受著生、老、病、死,產生出無限的苦惱來折磨眾生。
《百喻經》
原文摘要
譬如五人共買一婢,其中一人語此婢言: 與我浣衣。 又有一人復語浣衣。婢語次者:先與其浣。 後者恚(hu#)曰: 我與前人同買於汝,云何獨爾?即鞭十下。如是五人各打十下。五陰亦爾。煩惱因緣合成此身,而此五陰,恆以生、老、病、死無量苦惱搒笞(p9ngch~)眾生。
簡議
這裡的女僕比喻為人,五個主人比喻為五陰。在佛家看來,人是由五陰聚合而成的,它們共同支配人。
五陰又稱五蘊(y&n)。 五 指的是五種因素, 蘊 是積聚,五蘊就是五種因素的會合。五種因素除了前面說過的色之外,還包括受、想、行、識。它們共同組合成了人。
色陰基本上是物質要素,它構成人的肉身。與其他物質形體一樣,人的肉體也歸結為地、水、火、風這四大 。其中,肌肉骨骼屬於地,精血體液屬於水,體溫熱度屬於火,呼吸氣息屬於風。由於肉身是由色陰聚合而成的,便叫做色身。它是具體的、有形的,人們通過感官就能夠知覺它。
受陰是精神要素,它構成人的感官知覺。受是接受,人通過感官體驗苦、樂、悲、喜,產生知覺和情感。
想陰也是精神要素,它構成人的意象,也就是思維。想的意思是 取象 ,對現象進行攝取,形成概念。
行陰與想陰一樣,也是人的思維活動,但不同之處在於,它不是一般的思維,而是意志性的東西,如目標、決心等,是思維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東西。
識陰是人的認識能力的總稱。人為什麼能夠去感覺、去思維?因為人有識別的能力。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八識(六識加上轉識、含藏識),表達的就是這樣的認識能力。
不難看出,五陰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物質和精神。色陰是物質性的東西,受、想、行、識四陰是精神性的東西。佛家將前一部分稱為形 ,後一部分稱為 神 ,形與神在本質上是不同的,現實生活中的人就是這樣的形神合一。
2. 靈魂不死
回放
從前有一個人死了,但靈魂還是不忘自己的遺骨,親切地撫摸它。
一旁的人問道: 這副骨頭跟你已經沒有關係了,幹嗎還如此戀戀不捨?
靈魂說: 這是我前世的身體。我的這具肉身不殺生、不盜竊、不淫亂、不搬弄口舌是非、不惡語傷人、不撒謊、不阿諛奉承、不嫉妒、不怨恨、不痴迷,從而使我死後得以轉升天上,了卻平生宿願,快樂無邊,所以我非常愛它。
《舊雜譬喻經》
原文摘要
昔有人,死已後,魂神還自摩娑其故骨。邊人問之: 汝已死,何為復用摩娑枯骨? 神言: 此是我故身。身不煞生,不盜竊,不他淫、兩舌、惡罵、妄言、綺語,不嫉妒,不嗔恚,不痴。死後得升天上,所願自然,快樂無極,是故愛重之也。
簡議
在佛家那裡,人的精神並不叫靈魂,而是叫做 神 ,在佛經故事中,也有叫它是命 的,而人死後的精神被稱為 中陰身 。靈魂是中國本土的叫法,意思有相近之處。為方便起見,我們稱人的精神為靈魂。佛家認為,靈魂並不隨著肉身的死亡而消失,正如上文中的小故事一樣,人去世了,但靈魂仍舊活著。靈魂與肉體是兩碼事。
按照傳統觀念,
人是由陰陽這兩種氣和合而生,靈魂雖然精妙,但與肉體一樣,都一樣有生有滅。氣聚在一起,就有了靈魂和肉體;氣消散了,靈魂和肉體也就死了。二者始終一體,同生同死,就像是薪火,薪材好比肉體,火焰好比靈魂,木頭燒完了,火焰也就熄滅了。佛家是從印度傳進來的,對生命有自己的一套見解。東晉高僧慧遠(334~416年)認為,靈魂是極為精緻奇妙的東西,完全不是氣的理論所能解釋得了的,即使是智慧再高的先賢,也沒能解決靈魂的奧秘。在他看來,靈魂與肉身並不同一,而是可以分開的,靈魂既可以與這個肉身相結合,又可以與另一個肉身相結合,仍以薪火來比喻,原來的薪材燃燒盡了,火焰可以點燃另一支薪材,接著燃燒下去,一支支薪材成為灰燼,而火焰永恆不滅。
佛經中有一個故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一個出門人晚上住在一所空房子里,半夜進來一個鬼,擔著個死人,接著又跟進來一個鬼,兩個鬼各抓住那具屍身的一隻手爭執起來,都說是屬於自己的。先進門的那個鬼說:這屋裡有一個人,你問問他,死人是誰擔進來的? 這人照實說了。後來的鬼大怒,一把抓住這個人,拔下他的一隻手,丟在地上。先前的那個鬼不平,從屍體上拔下一隻手給他裝上。就這樣,這人身體上的各個部位都被後來的鬼拔了下來,又被先前的鬼一一裝上了屍身相對應的部位,從頭到腳整個身子都換了一遍,靈魂還是他的,但肉身已經不是原來的了。(《雜譬喻經》)
由於靈魂不死,生命的終結就不是徹底的結束,而是一次新生。《舊雜譬喻經》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僧人去一座城市,到達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城門緊閉,僧人只好坐在草地上等候天亮。這時一個閱叉鬼看見了他,一把抓住僧人說:我要吃掉你! 僧人一點都不怕,說: 好啊,如果你吃掉我的話,咱們離得就更遠了。 鬼問:為什麼離得更遠了呢? 在他看來,應該是離得更近了才對,因為僧人被他吃進了肚子里。僧人解釋道:你害了我,乃是犯大罪。我因為修行將轉生到天上,而你因為罪惡將墮入地獄。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獄,這不是離得更遠了嗎?鬼聽了覺得有道理,便放了僧人,又道謝又行禮,然後一溜煙地跑掉了。
總之,肉體有生有滅,而靈魂不死。
3. 不沉迷肉體
回放
從前有一個貴婦人,容貌端正,儀態出眾,出家修行做了女尼,已經獲得了佛道。一天,她在城外樹林中獨自行走,半路上遇到一個男人。
那個男人見女尼美貌,頓生愛慕之心,上前攔住去路,對她發誓說: 你要是不順從我,別想從這兒走! 女尼對他講解體液不潔凈的道理,最後說:面容、眉眼、手腳,難道有什麼可以貪戀的嗎?
那個男人根本聽不進去,說: 我就是愛你美麗的眼睛。
女尼當即用手指挖出一隻眼睛,遞給那人看,鮮血流滿了她的面龐。男人見她這個樣子,慾望馬上消退了。
女尼回到佛那裡,佛使她的眼睛恢復了原狀。
《雜譬喻經》
原文摘要
昔有一貴女人,面首端正,儀容挺特,出家修學,得應真道。於城外林間獨行,道逢一人。見此比丘尼顏貌端正,意甚愛著。當前立而要之,口宣誓言:若不從我,不聽汝去! 比丘尼便為說惡路不凈之法:頭眼手足,有何可貪? 彼士夫便語比丘尼言: 我愛汝眼好。 時彼比丘尼右手挑其一眼,示彼男子,血流於面。彼男子見之,欲意便息。比丘尼手捉一眼,還到佛所,以複眼本處
簡議
這個故事表達了佛家對肉體的基本態度,即肉體不值得貪戀。這個態度是佛家關於人是五陰聚合的觀點用於現實生活的必然結論。既然人身是一系列因素聚合而成的,也定然會隨著這些因素的分離而消亡,肉體是無常的,所以人不應該執著於肉體。佛經中說,有一個名叫薩薄的商人,與人結伴前往一個國家做買賣,半路上被閱叉鬼攔住了。鬼
問: 你是幹什麼的?薩薄答道: 我是開路的。 鬼大笑著說: 你難道沒有聽說過我的大名嗎?薩薄說: 我就是來與你搏鬥的。你要是贏了,可以吃掉我,要是輸了就讓出大路,讓大家自由通行。鬼同意了,請他先動手。薩薄一拳打向鬼的肚子,不想手立即就被吸住了,又一拳打過去,同樣也被吸住了,兩隻手怎麼也拔不出來。鬼說偈道:從頭到腳,五體被縛,死在眼前,掙扎何益? 薩薄也用偈回答:從頭到腳,五體被縛,心如金剛,你奈我何? 鬼又說偈:我本神中王,做鬼力無窮,前後食汝輩,其數不可計。大難臨汝頭,狂言有何用? 薩薄仍舊用偈回應: 身體本無常,早想拋棄它,你今償我願,就算行布施。由此我覺悟,成就佛智慧。閱叉鬼被他的無畏征服了,閉塞的心靈開了竅,表示願意接受佛家戒律。(《舊雜譬喻經》)
這是一個寓言。薩薄之所以能夠戰勝惡魔,就在於他把肉體看成是無常的受肉體支配只能遭到束縛,接受失敗的人生 從而能夠做到不以肉體為中心,保持心靈的完整和堅定。
不貪圖肉體不等於鄙視肉體。佛經中有這樣一段話:500個大力士一起出家當了和尚,正在大家誦經時,來了一夥強盜,把所有的東西都搶走了,只給這些大力士留下了身上穿的內衣。他們到佛那裡去訴苦,佛奇怪地問他們,為什麼不反抗?接著,經文說:世人所看重的,是身體、生命、財產。其實這三樣事物,都不值得吝惜,但也不可以輕視。之所以說身體不值得吝惜,是因為它是無常的,要衰敗毀壞,不堅實。世人愚頑迷惑,吝惜身體,以為他屬於自我,貪戀不舍,由此產生出許多不善的因緣,最後墮入輪迴中的惡道,所以身體不值得吝惜。之所以說身體不可以輕視,是因為正是由於有了身體,遇到賢聖,才能夠頂禮膜拜,通過修行獲得金剛不壞之身,脫離無常,所以身體不可以輕視。
佛家主張不貪圖肉體,是為了靈魂得救,使它不受肉體的左右;佛家主張不輕視肉體,同樣是為了靈魂得救,給它提供一個皈依佛門的機會。
拾得
人是由什麼構成的?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看法。由於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當然也就不同。佛學是一種哲學、一種宗教,其目的是為人的精神提供一個寄託,它對人的見解自然也就滲透了撫慰心靈的意圖在裡面。
佛家提出人是色、受、想、行、識五種基本因素相聚合的產物,五種因素最後又可以歸結為形與神或者肉身與靈魂這兩大部分,這也許缺少科學根據,但在哲學上是站得住腳的。追求本原是哲學的學科特徵,佛家的這個思想指向的就是這樣的根本性問題。
在佛家看來,肉體與靈魂的成分有質的區別,構成肉體的是物質,具體說就是被稱為四大 的土、水、火、風。這種說法乍一聽像是神話,其實不然,這四大 是從世界本原的意義上來講的,包括人身在內的所有事物,最終都統一於這四種物質。這個思路我們在古希臘哲人那裡也能看到。西方歷史記載的第一位智者泰勒士(約公元前624~約前547年)的哲學就是以世界的基質是水的觀點為核心的。這似乎可以說,人類的哲學從對水的思考開始。其後,這個本原又被哲學家們分別理解為氣、火、原子,等等,直到恩培多克勒(公元前490~約前430年)提出的 四根 。所謂四根,就是水、火、土、氣,這個觀點與佛家的 四大幾乎完全一樣,其中的氣與風的差異只是名稱的不同,內容並沒有實質性區別。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世的時間大約是公元前565年到公元前486年,比恩培多克勒早半個多世紀。佛家把人的肉體歸結為土、水、火、風,表達了人與世界同根、同源、同構的觀念,是一種哲學眼光。
但人畢竟不是一般物質,他有著靈魂。在佛家看來,靈魂是無形的,只能來源於無形的東西。它的構成因素受、想、行、識就是無形的精神。由於靈魂與肉體的構成有著
本質的不同,二者就是彼此獨立的,靈魂可以脫離肉體而存在,這樣,人就有了兩個來源:精神和物質。這不是佛教一家的看法,基督教也持相類似的觀點,基督教哲學家托馬斯·阿奎那(1226~1274年)認為,當一個人在孕育的那一刻,上帝也就創造了一個靈魂,注入剛剛產生的身體中。在佛家那裡,靈魂與肉體不僅在構成上有所區別,更重要的是在性質上也不一樣。肉體有生有滅,而靈魂則是不死的。
這也就是佛家為什麼高揚靈魂、抑制肉體的一個主要原因。佛家對肉體的評價不高,慧能說它是一具臭骨頭 。(《壇經·頓漸品第八》)在這一點上,道家與佛家大不相同,儘管道家也把精神放在肉體之上,但認為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同一體。葛洪說:蠟燭耗盡了,燭火也就熄滅了。人的身體勞損,精神就會渙散,氣力用盡,生命就會終結。 精神與肉體,誰也離不開誰,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就拿得道升天來說,人修成了神仙,不是靈魂獨自飛升,而是帶著身體一起走,共同享受不死的快樂和仙境的榮華富貴。所以道教特別重視生命養護和生存技巧,而對於這些,佛家根本不屑一顧。
那麼,佛家關於靈肉分離以及靈魂不死的思想有什麼意義呢?
從現實方面看,首先,這一思想具有撫慰人們心靈的功能。佛家提出人是色、受、想、行、識五種基本因素相聚合的產物,意在表達人是虛幻的這樣一個觀點。在上一篇我們說過,佛家把人間世界歸結為空 ,而在這裡人也被歸結為 空 ,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因緣所決定的無常,人以及他所生存於其間的世界都是暫時的、變化的、有生有滅的,因緣相聚就產生、就存在,因緣離散就消失、死亡。所以人們受苦受難、失落、死亡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根本不值得為此煩惱。
佛家給人們帶來的最大安慰就是死亡不是絕對的、全面的終結,死只是肉體的事情,只是此生的幻滅,而靈魂卻仍然存在著。這使人們在苦難的現實生活中看到了希望:死亡不過是靈魂重新置換一個肉身,說不定這個新身體比原來的那個更好。這就是希望。懷抱著這樣的希望,再大再多的苦難也可以忍受下來。
其次,這一思想具有導向的作用。它告訴人們,肉體是暫時的,肉體所佔有的一切,財富、美色、權力、奢華,等等,都會隨著肉體的死亡而變得毫無意義,所以人們根本不應該沉迷於肉體,而應該關注靈魂,因為靈魂才更長久、更根本。
從理論方面看,這一思想具有樞紐的作用。佛家關於輪迴、報應、修心、積德行善等思想,都是以靈肉分離和靈魂不死的觀念為前提的。譬如輪迴,作惡的人變成了畜類,一定是無形的靈魂與畜類相聚合,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一個人都絕無可能變成一頭牛或一匹馬。如果靈魂始終與肉體不分離,人怎麼能進入輪迴?
在佛家看來,肉體與靈魂的結合不是任意的,而是取決於一定的因緣,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緣(1) 人的生命和生活,乃至世界上的一切,都遵循著一定的軌跡,這就是因緣的作用。
1. 什麼是因緣
回放
從前有一所老房子,傳說裡面經常有惡鬼出沒,大家都非常害怕,沒有人敢在房子里過夜。
終於有一個自以為膽子很大的人想試一試,說: 我要到這房子里住一夜,看看究竟怎樣。 於是便住了進去。
接著,又有一個人站了出來,誇口說自己的膽子比先前的那個人還要大,聽說這房子里時常鬧鬼,要住到裡面去。
他來到房前,推門進屋。不想大門被裡面死死頂住,他以為鬼在裡面,不讓他進去。其實,裡面的不是鬼,而是先前進去的那個人,他以為來的是鬼,所以用力頂住門。就這樣,兩個人都以為對方是鬼,一個在門裡,一個在門外,一個要進去,一個不讓進,你推我扛,各不相讓,一直折騰到天亮。這時才發現,原來對方不是鬼,而是人。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一切事物都是因緣的暫時會合,並不是自己的主宰,分析來分析去,能找到事物的我自己 嗎?然而世人認定了事物有自己的本性,各執一詞,爭辯不休,跟那兩個人沒什麼兩樣。
《百喻經》
原文摘要
昔有故屋,人謂此室常有惡鬼,皆悉怖畏,不敢寢息。時有一人,自謂大膽,而作是言:我欲入此室中寄卧一宿。 即入宿止。後有一人自謂膽勇勝於前人,復聞傍人言此室中恆有惡鬼,即欲入中。排門將前,時先入者謂其是鬼,即復推門,遮不聽前。在後來者復謂有鬼。二人鬥爭,遂至天明。既相睹已,方知非鬼。一切世人,亦復如此。因緣暫會,無有宰主,一一推析,誰是我者?然眾生橫計是非,強生諍訟,如彼二人等無差別。
簡議
在佛家看來,事物無所謂 自我 ,因為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會合而形成的,大家爭來爭去,其實都是虛的,就跟故事中的那兩個人一樣,是在與想像的東西作鬥爭。其實,那兩個人生出的這件事,何嘗又不是因緣造成的?老房子、惡鬼的傳聞再加上兩個傻大膽,三個因素湊到一塊兒,就有了一台戲。
什麼是因緣?在佛家那裡,因和緣講的雖然是同一個東西,但側重點有所不同。
這方面的一個經典事例是 金獅子喻 。工匠以黃金為材料打造出一尊獅子,對金獅子而言,黃金是因,工匠的製作是緣。
佛教禪宗六世祖慧能在《壇經》中有這樣一段話,大意是天降大雨,如果降水的地方是大海,雨水再大也不會造成海水的變化,但要是大雨落在城市和居民區,就會把那裡變成澤國。前面我們曾引用過《雜譬喻經》中的幾句話:大雨落在天宮,變成七種寶物;落在人間,是滋潤禾苗的甘露;落在餓鬼身上,就化為大火。同是降水,對象不同,效果也就不同。在這裡,天降大雨是緣,對象是因。
不難看出,因和緣說的都是事物形成的條件,無論缺少哪一個,事物都不會產生。沒有黃金,工匠手藝再高,也製造不出金獅子;沒有工匠,黃金再好,也不可能自己變成金獅子。
但因和緣在事物產生過程中的功能並不一樣,可以這樣說,因起著主要作用,緣起著輔助作用。由於這種區別,有人把因稱為主因,把緣稱為助緣。就拿下雨這件事來說,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當然跟雨量的大小有關係,但決定性的因素是對象本身的情況,對於大海而言,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但對城市而言,過大的降水量就是災難了。
按照現代哲學語言,可以把因理解為內部作用和條件,把緣理解為外部作用和條件。就此而言,緣也是原因。這樣,因緣會合形成事物的過程也就是一個因果過程。黃金和工匠是原因,金獅子是結果;天降大雨和地點是原因,造成的災害是結果。
2. 十二因緣
回放
從前有一位在家修行的女信徒,努力學習佛法,同時每天施捨一個僧人,請他們到自己家裡吃飯。由於她通曉佛經,又非常喜歡與僧人探討問題,學問差一些的僧人怕露醜,都盡量躲著她。
這天,輪到一個和尚去她家吃
飯。這位僧人出家很晚,一無所知。他走路很慢,半天才到達婦人家。婦人見他白鬍子一大把,不慌不忙,步態沉著莊重,心說這個和尚舉止端莊,一定有大智慧,便給他做了一桌上好飯食。
飯後,婦人安放高座,請他講說佛法。老和尚本來就沒有學問,如今又被高高地安排在上面,心裡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說些什麼。想來想去,越發苦惱,便倒起了苦水:人愚昧無知,實在是苦啊!
婦人聽到這話,心中一動: 人生之苦,來自十二因緣,而愚昧無知正是十二因緣的根本,這樣看,要擺脫人生的苦難,一定要破除愚昧。 這麼一想,竟然醒悟得道了。
《雜譬喻經》
原文摘要
有一優婆夷,精進明經,去寺不遠,日飯一沙門。眾僧自相差次,從頭至竟,周而復始。其有往者,優婆夷輒從問經義。自隱學淺者,每不喜往。有一沙門摩訶盧,晚作沙門,一無所知。次應往食,行道遲遲,卻不時至。優婆夷逢見之,言:此長宿年老,行步庠(xi1ng)序。 謂是大智慧,益用歡喜,與作好食。畢,施高坐,欲令說法。道人上坐,實無所有知,自陳體中言:人愚無知,實苦! 優婆夷聞是,便思惟之:愚無所知,則是十二因緣本,是生死不絕,致諸苦惱,是故言甚苦。思惟反覆,即得須陀洹(hu1n)道。
簡議
表面看起來,這位婦人的得道充滿了偶然性。一個什麼都不懂的老和尚,逼得沒轍了,冒出了一句此情此景的真實感受,竟然正中要害,打通了婦人心結。其實,婦人的覺悟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老和尚的話是緣,外部條件;婦人鑽研佛經,與僧人探討交流,日積月累,形成了深厚基礎,是因,內部條件。這兩個條件聚合在一起,就造就了婦人覺悟的結果。人愚無知,實苦 ,這句話實在平常得很,佛家時常掛在嘴邊,想必婦人不知聽到過多少遍,為什麼早先不為所動?由於自身的因不具備。
因與緣這兩方面的條件都成熟了,二者相遇,就有了效果,事物便產生出來。佛家把事物的產生叫起 ,由於產生是條件作用的結果,就稱其為緣起 。這裡的 緣 是因緣一詞的簡稱,不單單指緣。
在佛家看來,一切事物都是緣起,人也不例外。為了說明人的緣起,佛家把人的生活及其流轉分成不同的部分,稱為分 。 緣分 一詞大概就是這麼來的。在佛家諸種分法中,前文提到的十二因緣,使用最為普遍。十二因緣與前面說過的五陰 都以人為對象,但二者不一樣,五陰講的是人這個事物的構成,而十二因緣講的則是人生過程的構成。可以說,五陰側重的是人的靜態分析,十二因緣側重的是人的動態分析。
十二因緣也叫十二支緣起,由十二個因素構成。它們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下面,我們參照《增一阿含經》,為人生過程勾畫一個線條。
1. 無明。指的是人對人生大事愚昧無知,昏暗糊塗。主要是不知道人生的本質是苦難,不知道人以及人的生活是因緣會合而成的,不知道人到頭來是一場空,總之,不知道根本道理。
2. 行。指的是身、口、意三種行為。身是感官知覺,口是言說,意是思維活動。由於無明,人的這三種行為就會陷於世俗,執迷於外物,造成各種業 。
3. 識。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心)這六種認識所形成的精神,俗話說就是靈魂。此處專指人的肉體死後,靈魂投胎時的狀態。靈魂具有怎樣的狀態,由行所造成的業來決定。
4. 名色。名指的是思想或者說是靈魂,色指的是肉身。靈魂投胎,有一個與肉身結合的問題,進入什麼樣的肉身,取決於靈魂的狀態。由於這個時候靈魂與肉身還沒有結合,各是各的,所以用名色這兩個字來表示。
5. 六處。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心)六種認識器官。因為它們具有產生認知的能力,又叫做六根 ;因為它們是人與世界相通的渠道,又叫做
六門 。靈魂與肉體相結合後,人的這六種器官產生什麼樣的認知,由靈魂的狀態來決定。
6. 觸。指人與外界的接觸。人對世界的認識,必須通過自己的認識器官來進行,所以受器官認知水平的制約。
7. 受。指人對世界的感受,可以概括為苦、樂、不苦不樂三大類。人的感受是觸的結果。受不是單純的生理過程,有思想認識在裡面。
8. 愛。指人的世俗追求,主要是性慾和食慾,引申為一切貪慾。其基礎是受,正是人對外界的感受推動著人的追求。
9. 取。指人執著於自己所追求的東西,或者是物質的或者是精神的,或者是善的或者是惡的,其動因都是愛。人之所以被追求的東西束縛住,是因為貪愛。
10. 有。指的是人的行為積累起來的善的和惡的業 ,它對人的未來具有關鍵作用,所以稱為有。業的直接原因是取。
11. 生。指來世的狀況。人由於自己的業 ,結束此生後,轉入來世,繼續為人,開始新一輪人生。
12. 老死。指新一輪人生的終結。有生必有老和死,老與死是生的結果。
以上就是十二因緣的大致內容,它們構成了人生流轉的基本環節。其中,各個環節互為因果、條件。譬如無明與行、識,無明是原因,行是結果,因為人愚昧無知,他才會產生糊塗念頭,說錯話、做蠢事。但行也是原因,是識的原因,行所造的業 決定了靈魂的狀態。這個關係同時也體現了互為條件,無明是行的條件,行又是識的條件。由於各個環節互為因果、條件,就稱為十二因緣。
需要指出的是,各因緣之間的界限是相對的,每一因緣都滲透到其他因緣之中。行不是單純的想和說,裡邊包含有無明的意識;同樣的,識也不是單純的精神,裡面貫穿著業。所以,無明又被稱為無明緣行,行又被稱為行緣識,如此等等。這種叫法是為了突出因緣之間的相互滲透,無明進入行,而行又進入識,由此形成環環相扣的人生鏈條。
《十二因緣論》把諸因緣歸納為煩惱、業、苦這三個部分。無明與愛、取屬於煩惱;行和有屬於業;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屬於苦。三個部分的關係是這樣的:煩惱產生業,業產生苦,苦又產生煩惱。人生就這樣在其中循環往複,充滿了無奈和苦澀。
3. 三世因緣
回放
從前,有個國王追趕獵物,來到曠野中,又飢又渴,疲憊不堪。向四周瞭望,發現遠處有一片樹林,還有一所房屋,便縱馬直奔過去。
房子里住著一個女人。國王站在院子中跟她說明來意,討要飲食和水果,女人答應了,讓人拿給他。
國王想當面感謝女主人,請她出來相見。但侍從報告說,女主人沒法出來見國王,因為她光著身子,沒有衣服穿。國王便脫下自己的衣服,讓侍從送進去。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衣服突然自己燃燒起來,很快就變成了一堆灰燼。國王又脫下一件衣服,不想又燒著了。接著,國王又脫下一件衣服,還是燃起了火。
國王驚訝極了,問其中的原因。女人說: 上一輩子我曾經是一位國王的妻子,國王向修行的人施捨飯食,還要送給他們衣服。我說: 只供給飯食就夠了,不必再額外負擔衣服。 結果此生我就沒有衣服穿。國王您要是可憐我,就縫製衣服送給修行的人和學習佛經的人,請他們為我祈禱,使我從這種苦難中解脫出來。
國王回到城裡,做好了衣服,可怎麼也找不到修行人。就去問擺渡的人,因為他成天送人過河,見多識廣。擺渡人說:以前有個人坐船過河,身上沒有錢,把一卷《五戒經》留給了我,現在我已經讀完了。 國王把衣服送給了擺渡人,請他為那個女人祈禱。
於是,那個女人有了衣服穿,來世轉生到更好的地方去了。
《舊雜譬喻經》
原文摘要
昔有國王,行射獵於曠澤中,大饑渴,疲極。遙望郁然,有屋、樹木,即往趣之。中有一女人,王從求飲食、果實之輩,所求奚得。王請女人與相見,侍人白言:裸形無衣。
王即解衣與之。有自然火燒衣,如是至三。王驚問女: 何因如此? 女人答言: 前世為王妻。王飯沙門、梵志,又欲上衣。我時言: 但設飯則可,不須與衣。故受此罪。若王相念,作衣與國中沙門道士若曉佛經者,咒願女人得脫此勤苦。 王受其言 問舍度父 度父言曰: 昔有人度,無錢,以《五戒經》一卷相與,讀之耳。王言: 汝知佛經。 則以衣與度父,使咒願,令裸形女人得福無量,解脫勤苦;女人則時有新衣著身,故在鬼道中命盡,當生第一天上也。
簡議
人們常用 三生有幸這個詞來表答自己的無限感激之情。什麼是三生?上文的故事中已涉及,就是現在的一生、過去一生、將來的一生,所謂的今生今世、往生往世、來生來世。
為什麼要說三生,不說四生、五生?因為三生形成了一個體現因果關係的完整周期。現世的狀況是結果,造成它的原因在往世;而現世的所作所為也是原因,來世有怎樣的結果,由現世的表現決定。這就是三世因緣。故事中說的就是這種關係:那位女人現世沒有衣服穿,是結果,其原因是前世的貪吝;而她在今天的醒悟和慈悲又形成了新的原因,造成了她在來世進入美好境界的結果。這樣看,一個覺悟、一個收穫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而是一個樞紐,雖然發生在現在,但聯繫過去,影響將來。所以,一件好事,貫穿三生 ,乃是大幸運。
三世因緣與十二因緣其實是一體的,十二因緣就分布在三世中。十二因緣裡面的無明和行屬於往世,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屬於現世,生、老死則屬於來世。現世中的識是靈魂,它之所以選擇現在的肉身,而成為人之後具有如此意識、感受,做這樣的追求,執著於世俗生活,是由前世愚昧無知造成的業 所決定的。同時,他的追求又造成了新的業,轉入來世的生命,伴隨終身。
三世中的主體是現世。佛家把它分成兩大板塊: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緣為一個板塊,是前世造就的結果,指向前世這個原因;愛、取、有這三緣為另一個板塊,是決定來世的原因,指向來世這個結果。
這樣,三世關係就體現出兩重因果,一重是往世與現世,一重是現世與來世,所以稱為三世二重因果。
拾得
因緣說是最富有佛家特色的思想,也是最具影響力的觀念。只要提起佛家,人們自然會聯想到因緣或者緣分這個詞。
把因緣理解為條件以及因果規律是不錯的,但體現不出佛家特色。佛家講因緣,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意味在裡面,正如我們平時說到緣分,時常為其中的不可思議所驚詫一樣。譬如一雙情人,茫茫世界中人來人往,與你相遇的人數以萬計,為什麼單單是你們兩個人結合在一起,而任由別人擦肩而過,各奔東西?難道冥冥之中真的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縱著這一切?為此人們等著,靜靜地期待著緣分的到來。正是由於這樣的說不清、道不白,不可琢磨,不可預測,生活才更加柔媚,更有味道,更耐讀。
關於佛家的因緣,有幾點需要強調。首先,因與緣必須相契合,雙方才成其為因緣。譬如,前文中的婦人得道。我們說過,婦人自身的條件是因,老和尚的那句話是緣。如果婦人平時對佛經沒有多少心得,老和尚即使每天在她耳邊說一百遍人愚昧無知,實在是苦啊! 也等於對牛彈琴,不會成為緣。同樣的道理,如果沒有老和尚的出現,婦人研習經文再認真,也不會此刻猛然醒悟,不會成為因。這就告訴我們,只有當內在條件發展到一定程度,外在條件也同樣具備的情況下,二者互相符合對方的需要,內在條件才能夠成為因,外部條件也才能夠成為緣。
這裡有一個時機問題。這就是我們要強調的第二點,機緣。婦人研習佛經達到了一定程度,心得積累頗豐,蓄勢待發。恰恰在這個時候,老和尚出現了,一句話將婦人的覺悟引發出來。這就是機緣,不經意和碰巧,哲學上叫偶然性,指的是既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
的事件,也就是平常所說的不一定。機緣這個詞本身就意味著因緣的偶然性。老和尚與婦人因緣相湊,充滿了一系列偶然性:這天剛好輪到他來婦人家吃飯,他因年老走路緩慢,由於剛出家不久而對佛法一無所知。走路緩慢,被婦人誤認為莊重有才學,從而為他後來說出的話的權威性奠定了前提;沒有佛法知識,被逼無奈,才會不由自主地以那句大實話傾訴衷腸。這些都是偶然因素。當然,這只是表面上看來如此,其實背後有著必然的原因。
第三,因緣是命運。因緣表達的是必然性,原因一定要造成結果,這是不可避免的。佛家的十二因緣告訴人們,人的整個生活都在因果鏈條中,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其實都是結果,一定有某種原因在前面,同時它自己也是原因,一定要帶來相應結果。這就是命運。發生什麼,不發生什麼,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由因緣來決定。這因緣不是一時一事,而有世世代代所想所為形成的業在裡面。《雜譬喻經》中有這樣一個小插曲:佛召集大會,在座有位弟子的耳朵上戴著一朵花。按照佛家戒律,僧人不能有花飾。佛對那位弟子說:去掉耳朵上的花。 弟子摘下花,但馬上又有花出現在他耳朵上。佛命令他用神力去掉花,他變出千萬隻手,從空中探下來摘取花朵,然而還是取之不盡。這時在座的人才知道,這是弟子修行的因緣造成的,不是有意為之。
雙方的條件互相激蕩,產生反應,形成因緣關係,機緣的後面是隱隱的命運之手在操縱,這些就構成了緣分的魅力、生活之網的一個個紐結一個說不盡的話題。
佛家講十二因緣,與前面的通過 五陰 來說明人的虛幻一樣,最終要說明的也是人生的虛幻。因緣這個詞本身就意味著虛幻,佛家說:因與緣一相逢,幻相就產生出來了。 因為它是暫時的相湊。因與緣會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事物,然而有合必有分,因與緣一旦分離,所謂的緣分盡了,事物就消亡了。人生流轉就是這樣的現象,不管是誰,最後都歸結為一場空。
凡是由因緣聚合而成的事物,都沒有自己的根,無所謂自我,佛家把這叫做無自性 ,也就是沒有自己的根性, 由因緣而產生的東西,一定沒有自性。 人生也是如此,它不是你自己的,你不能任意支配它、留住它,它按照自己的因果關係運行,早晚要離你而去。
佛家講這些,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告訴人們,不要過於計較、執著於自身以及自己的生活,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過去。看開了,心就寬了、靜了,痛苦就少了、弱了。
佛家講因緣,並不局限於人,而是以人為主體擴展到一切生命上面,人由於自己的所作所為,來世可能繼續做人,也可能當牛做馬,這就涉及另一個問題:輪迴。
世界(1) 世界是人的安命之所,那麼,在佛家看來,世界的構成是怎樣的呢?
1. 世界圖式
回放
當末日到來的時候,大火燃燒起來,毀滅了一切,世界歸於空無。
眾生所積累下的福德因緣形成的合力,化作十面來風,大風一陣接著一陣,連綿不絕,帶來了大水。水面上生出一個人,他長著一千顆頭顱、兩千隻手和腳。他的名字叫違紐 ,又叫 大自在天 。他的肚臍中長出襯托著千片葉子的金色蓮花,蓮花大放光明,就像是一萬個太陽當空照耀。
蓮花中有一個人,兩腿交疊端坐,放射出無量光芒。他的名字叫梵天王。從他的心裏面生出八個兒子,八個兒子又生出天、地、人。
《雜譬喻經》
原文摘要
劫盡燒時,一切皆空。眾生福德因緣力故,十方風至;風風相次,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頭人,二千手足,名為違紐。是人臍中生千葉金色蓮華,其光大明,如萬日俱照。華中有人,結加趺(f$)坐。此人復有無量光明,名為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
簡議
這是世界劫後再生的情況。這裡有時間也有空間。
佛家的世界就是由時間和空間組成的。先看空間。我們常說的 大千世界 就是一個佛學用語。佛家認為,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是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組成一個單位,叫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個單位,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單位,叫大千世界。這裡面有三個千,即小千、中千和大千,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
這還沒有完。許多大千世界,多到像印度恆河的沙粒那樣數不清的大千世界,構成一個國土。這樣的國土又有許多,像微塵那樣多。每一個國土都尊奉一個最高的佛為教主,所以叫做佛國 。我們這個國土的教主是釋迦牟尼。
儘管世界如此之大,但與所有事物一樣,也是有生有滅的,只不過經歷的時間要長久得多。它不能以日月年來度量,而是以劫 來計算。世界有四劫,一是毀壞,就是上文中所說的末日大火,二是毀滅之後的空曠荒涼,三是天地的產生,四是世界形成後的存在,分別稱為壞劫、空劫、成劫、住劫。每一個劫段的時間都幾乎無限長,四個劫形成一個周期,叫做一劫。一個周期結束,又開始新的周期。世界就這樣在漫長的時間中運行不息。
不難看出,這裡的世界相當於我們平常說的宇宙。它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都是無法計算的,在這個無限中,我們所知道的世界不過如同一粒沙子、一顆微塵。世界尚且如此,那麼個人呢?渺小到不能再小了。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重要,人類也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放在這樣的背景下,自我還重要嗎?人類還偉大嗎?
從與佛法的關係的角度,佛家把世界分為 十界 ,所謂的 六凡四聖 。六凡是凡俗的世界,四聖是得道者的世界。十界按低向高排列,處在1~6層次的是六凡,7~10層次的是四聖。四聖分別是聲聞、覺緣、菩薩、佛。聲聞指的是聆聽宣講佛法的覺悟者,覺緣指的是領悟了因緣之理的得道者,菩薩是心中裝著眾生而未來將成為佛的修行者,佛是取得了最高成就的修持者。由於他們與佛法關係密切,故稱為聖 ,不再受生活磨難之苦。六凡就不同了,那是充滿了苦難的世界。
2. 三界六道
回放
一天,佛與眾弟子來到舍衛城中,準備在路邊化緣。
他們看到一個坑,全城的污水和所有骯髒的東西都集中在這裡。有一隻老母豬,領著許多小豬,在泥水中打滾。
這時,佛面帶微笑,現四十齒之相,口中露出四顆牙齒,從四顆牙齒中,放射出大光明,照耀著三千國土,遍及十方。光芒返回時,環繞佛的身體三周,從胸口進入。
按照佛的規則,如果要說的是關於地獄的事情,光芒從佛的腳底進入身體;如果要說的是關於畜生的事情,光芒從佛的胳膊進入身體;如果要說的是關於餓鬼的事情,光芒從佛的大腿進入身體;如果要說的是關於人的事情
,光芒從佛的肚臍進入身體;如果要說的是關於諸天神的事情,光芒從佛的胸口進入身體;如果要說的是關於聲聞的事情,光芒從佛的口中進入身體;如果要說的是關於緣覺的事情,光芒從佛的眉間進入身體;如果要說的是關於諸佛、菩薩的事情,光芒從佛的頭頂進入身體。
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難看到光芒從佛的胸口進入身體,知道佛打算說諸天神的事情,便跪在佛的面前請教。佛說了一個女孩的往事,由於因緣,她轉生在天界,後來又轉生於世間,變成豬的身形,就是面前的這隻豬。
《雜譬喻經》
原文摘要
昔佛與諸弟子入舍衛城,欲乞食道邊。見有一坑,舉城污露諸不凈物悉在其中。見一老母豬,將諸肫(zh$n)子,共卧不凈坑中。時佛微笑,現四十齒,並出四牙,從四牙中,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周及十方。其光明還繞佛身三匝,從胸上入。諸佛之法,說地獄事,光從足下入;欲說畜生事,光從膊入;欲說餓鬼事,光從脾入;欲說人事,光從臍入;欲說諸天事,光從胸入;欲說聲聞事,光從口入;欲說緣覺事,光從眉間相入;欲說諸佛、菩薩事,光從頂入。阿難見光從胸入,知佛欲說諸天事,即時長跪白佛,請問其意。佛語有一女 女後命終,上生無所有處。過四十劫,盡彼天壽,來生此間。爾時長者女者,此老母豬身是也
簡議
這裡說的地獄、畜生、餓鬼、人、天神,再加上阿修羅,就是十界中的六凡 。六凡又叫 六道 、 六趣 。其中的生命都是不覺悟者,凡俗之輩,所以被稱為凡 。
六凡中最底層的界域是地獄,一個幾乎無法想像的極其苦難的去處。地獄也分層級,由低向高,分為根本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根本地獄最苦,深入地下,有八熱八寒十六層,最下面的叫無間地獄,黑暗無邊,深重的痛苦永無終結。根本地獄中的生命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忍受各種殘酷刑罰的折磨。人們平常所說的上刀山、下火海在這裡屬於最輕的,不每天在翻滾的油鍋中炸三遍,就算是幸運的了。最難熬的是,靈魂一旦墜入地獄,生命存在的時間特別長,苦難沒完沒了,無盡無期。佛經中有一個故事,說的是有六個人在地獄的一隻大鍋中受煎熬,想說點什麼,可是由於身子隨著鍋里沸騰的水上下翻滾,每個人只來得及說一個字。前兩個人一個說的是沙 ,另一個說的是 那 。這兩個字是梵文音譯,說 沙 字的人的意思是,地獄中的一天合人間60億萬年,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能完結?說 那 字的人的意思是,沒有期限,哪裡能知道熬到哪天是個頭?(《舊雜譬喻經》)
第二層界域是餓鬼,一個眾鬼居住的地方。鬼的名目繁多,前面故事中出現的閱叉鬼即是其中之一,屬於處境最好的鬼。最倒霉的鬼就是餓鬼,想吃想喝,但就是吃不著喝不到,眼睜睜地干著急。其他鬼也好不到哪兒去,大都身患各種奇怪疾病,備受病痛折磨。鬼或者雜居人間,或者在深山曠野處安身,儘管遭罪,但比地獄強得多。在鬼的世界中,餓鬼佔了絕大多數,過得又最慘,有代表性,所以鬼的界域就以它的名字命名。
第三層界域是畜生,泛指所有動物。這裡的生命大多生活在人間,也有出現在地獄和天上的。畜生是人在前世造了孽而後轉生投胎形成的,所以又叫旁生 。畜生的日子比鬼好過,但仍然苦重。當人們受人之恩而又無力報答時,往往許下來世當牛做馬 給予相報的願,可見,畜生是個受苦的角色。
第四層界域是阿修羅,一個介於鬼和神之間的族群,可以理解為魔。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意思是非天 。這些生命有著天神的能力,但性格缺陷明顯,它們好勇鬥狠,動不動就生氣,而且是暴跳如雷,所以時不時地向天界挑釁,打上一仗。阿修羅原本生活在天上,由於不安分,被攆了出來,在海底以及荒山老林中棲身,精神上很是苦惱。
第五層界域是人。人生活在閻浮提等四大洲上,由於人種不
同,相互隔絕不通。人的生命貫穿了八苦,可以說人是苦難的代名詞。
第六層界域是天,所謂的天堂,包括天神和天人。佛經中時常出現的天王、天帝就居住在這裡,儘管它們本事很大,但終究沒有覺悟,因此地位比不上四聖 。但比人強得多,它們身上放出光明,享受著自然之樂。這裡雖然是天上,但仍然沒有脫離三界 ,所以這裡的生命免不了還要追求凡俗的東西,一不留神就會墜落到下面的世界中。有追求就有痛苦,天界也迷漫著苦澀。
六道中,地獄、餓鬼、畜生被歸為一類,稱三惡道;阿修羅、人、天被歸為一類,稱三善道。
除六道外,佛家還有三界之說。按照引發慾望的強度,佛家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界和無色界,這三個界域就是三界。欲界主要是物質主導的世界,生活於其間的生命,慾望最多最強,主要表現為愛欲、物慾、食慾和淫慾。色界中的物質比較精妙,這裡的生命慾望比較少,思想意識逐漸凈化。無色界中已經沒有了物質,是純粹的精神世界,生命的慾望雖然壓到了最低,但有時也會浮現出一些不好的念頭。
三界與六凡或六道是重疊的,人以及其下各道中的生命生活在欲界;天堂中的生命生活在欲界的最高層次以及色界和無色界。所以說天堂仍在三界中。
佛家把三界六道中的生命稱為 眾生 ,也稱為 有情 ,意在突出生命的煩惱,也就是苦難。佛經說:三界沒有安生,就像是火坑。 佛家以熄滅眾生的煩惱為自己的使命,無論是天神還是人,都屬於拯救對象,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悲天憫人 吧。
3. 六道輪迴
回放
從前有一個屠夫,來到阿闍(sh9)世王居住的地方,請求國王滿足自己一個願望。國王問什麼願望?他說: 節日舉行宴會的時候,需要屠宰牲畜,請您把這個差事交付給我,我一定好好做。
國王很是奇怪,問: 屠宰牲畜的活計,沒有人樂意干,你為什麼主動要求做這樣的事情呢?
屠夫說: 我過去是一個窮人,以殺羊賣肉來維持生計。不想卻因此在死後轉生到天堂,在那裡過了一世,之後轉生為人。我接著以殺羊為業,死後又轉生天堂。就這樣,我當了六世屠夫,轉生天堂六次,在那裡享受了不盡的福分。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我請求您把宰殺的活兒交給我。
國王根本不相信,以為他在瞎編亂造,就去問佛。
佛說: 他講的是真的,但原因沒有搞對。這個人在過去曾經遇到過辟支佛,心裡很高興,專心致志地瞻仰佛的風采,抬頭看佛的頭,低頭看佛的腳,善心頓時產生。就是這個功德,他才得以六次轉生到天上,然後又六次轉生於人間。之所以沒有受到懲罰,是因為他修的福德已經成熟,而造的罪孽還沒有成熟。一旦他這輩子完結,就要墮入地獄,接受殺羊的懲罰;受完了地獄之苦,還要轉生為羊,繼續償還生命之債。
《雜譬喻經》
原文摘要
昔有屠兒詣阿闍世王所,乞求一願。王曰: 汝求何願? 答曰: 王節會之際,宜須屠殺。願王見賜我,當盡為之。 王曰:屠殺之事,人所不樂。汝何故願樂為之? 答曰:我昔為貧人,因屠羊之肆以自生活。由是之故,得生四天王上,盡彼天壽,來生人中,續復屠羊。命終之後,生第二天上。如是六反屠羊。因是事故,遍生六天中,受福無量。以是故,今從王乞。佛答曰: 實如所言,非妄語也。此人先世,曾值辟支佛。見佛歡喜,至心諦觀,仰視其首,俯察其足,善心即生。緣是功德故,得一一生六天上,下生人間,自識宿命。福德以熟得故,六反生天人中也;罪未熟故,未便受也。畢此身,方當墮地獄,受屠羊之罪;地獄畢,當生羊中,一一嘗之也。
簡議
這位屠夫在死後升入天堂,過了一世,轉到人間,如此六個往返;之後就墮入地獄,再上升到畜生這個過程就叫做輪迴。這是一個形象的說法,生命在生死之間的歷程,或者上升或者下降,或者回到原地,就
像是車輪轉動一樣,循環往複,以至無窮,所以稱為輪迴。
佛家認為,生命的輪迴僅僅發生在十界的六道之中,只在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人、天神這六個界域之間流轉往返,而十界中的四聖,聲聞、覺緣、菩薩、佛這四個界域,是超越輪迴的。也就是說接受輪迴之苦的是不覺悟的凡俗者,那些覺悟者置身於輪迴之外,擺脫了生死煩惱。由於這個緣故,佛家把輪迴叫做六道輪迴 。
六道中的任何一個界域都不是生命的最終歸宿,而是暫時居所。譬如生活在天界的神,由於往世今生的所想所為,也會轉生到人間,甚至變成畜生。《雜譬喻經》中有一個故事就是這麼說的。有一位天神,脖頸上發出的光芒消失了,頭上佩戴的花飾枯萎了,華麗的衣服也落上了塵土,他知道自己的壽命即將終結。想到就要離開富貴自在的天堂,前往長著一身癩瘡的母豬肚子里投胎,他心中極其鬱悶。於是就去見佛。佛告訴他,沒有永恆的東西,一切都歸於無常。天神表示,雖然來世做豬,儘管心中鬱悶,也不敢有絲毫怨恨。經過最後時日的修行,他終於沒有做豬,而是做了人。
同樣的,其他眾生的命運也在發生著改變。《舊雜譬喻經》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僧人養的一隻狗,因為受了主人修行的熏陶,終於結束了畜類的生涯,來世托生為人。
總之,眾生在世界中的位置是不固定的,一個生命絕無可能永遠坐在神座上,也絕無可能永遠棲身於牛棚羊圈,絕不會享受永久的輝煌,也絕不會忍受永久的黑暗,一切都在流轉更迭中。
拾得
輪迴思想的提出,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
佛教形成時期的古代印度,實行的是 四種姓 制度。這種制度將社會族群劃分為四個等級,用以規範和維護社會秩序。處於第一等級的叫婆羅門,執掌宗教和文化權力;處於第二等級的叫剎帝利,控制軍事和行政權力;處於第三等級的叫吠舍,包括農民、商人和手工業者,他們的任務是從事物質資料的生產;第四個等級叫首陀羅,是奴隸身份,職責是為前三個等級提供服務。
與 四種姓制度相適應的宗教是與第一等級同名的婆羅門教,具有社會意識形態的地位和作用。婆羅門教宣稱,這四個種姓是神創造出來的,所以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是永恆不變的;第一等級婆羅門就是人間的神,至高無上,他的話語具有無限的威力,人人都必須遵從。
輪迴思想就是對 四種姓制度和婆羅門話語權的挑戰。首先,它否定了種姓制度的永恆性,主張眾生的地位是變動不居的。即便是處在最高位置的天神,也有到頭的那一天,會跌落到下層,如果作惡多端,甚至會墮入地獄。天神尚且如此,不要說自詡為人間神的婆羅門了。同樣的,處在底層的眾生,也有熬出頭的時候,升到上層,畜生都能實現這一點,不要說奴隸了。
其次,它否定了神的至高地位,認為神不過是芸芸眾生中一個比較幸運、最有力量的族群,除此以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其境況在四聖 (也就是那些覺悟者)之下。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名叫婆伽的天神,活了很長時間,便狂妄自大起來,以為自己是永恆的。佛察覺到了他的心思,率領弟子騰空而起,坐在婆伽的頭頂上。佛告訴他,他從前曾經在大海上救過遇難者,還保護過老百姓,因此才得以成為長壽的天神。但也就到此為止了,再過一段時間,他就會死去。於是婆伽猛醒,放棄了糊塗認識。(《雜譬喻經》)這就告訴人們,以佛為代表的覺悟者的認識能力遠在神之上,所以,諸如婆羅門教所宣揚的神所確立的制度,以及神在人間的代言人婆羅門的話語,就不是最後的真諦。現實中神聖的光環就這樣被打破了。
輪迴是一件科學和經驗都無法證實的事情。我們說過,佛學不是科學,也無意成為科學,不能用科學的要求來衡量它的觀點的真偽,它只是揭示世界和生活的一種認識、一種觀念。從這個方面說,它至少可以為我們提供兩點啟示。第
一,正如眾生在各個界域轉生一樣,人們之間社會地位的界限也是相對的。靜態地看,地位有高有低,但動態地看,就很難說誰高誰低了。所以不要迷信任何一個人,也不要輕視任何一個人。第二,正如生命不可能永久駐足於某個界域一樣,人永遠擁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哪怕境遇再糟糕,只要努力不放棄,當然還要學會等待,再加上一些運氣,就一定會迎來出頭之日。同樣的道理,人也不可能永遠把好運留在自己身邊,所以一定要明白,所有的成功都是暫時的。有了這個思想準備,可以提高心理抗擊強度,一旦遇到變故,不至於發生情緒上的大起大落。
我們說輪迴無法驗證,指的是六道輪迴,譬如人投胎到豬肚子里之類,但如果不拘泥於形式,換一個角度來看,現實生活中是存在著輪迴現象的。比方一個公務員,剛被任命為某個關鍵部門的領導的時候,是一個好人。經過自己的努力,干出了成績,造福一方百姓,被民眾視為青天 ,在大家心目中,那幾乎就是神的形象。可以說,他由人變成了神。然而可惜的是,在一片讚揚聲中,他變得忘乎所以起來。漸漸地竟覺得自己吃了虧,上了那麼大的項目,創造了那麼多的效益,自己卻仍然拿那麼一點點死工資。於是就開始受賄,甚至索賄,錢多得沒處花了,就多處包養情婦。遇到有人反對或者舉報,便動用關係網打擊報復,甚至僱用黑社會進行肉體消滅。按照儒家說法,這種踐踏規則、喪失是非之心、不知羞恥、違背人性的行為與畜類是沒有多少區別的。從人格上說,他墮落成了畜生。做了這麼多壞事,儘管表面上還保持著鎮靜,但心裏面一定極其緊張、恐懼。雖然可以找出種種理由來安慰自己,可沒有一個理由靠得住,明白的時候連自己都覺得可笑。他就這樣在惶惶不安中過日子,跟等待判刑的罪犯的心理是一樣的,備受煎熬,覺得日子特別長。從精神上的壓力說,他進了地獄。
總之,佛家的輪迴說既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又離我們的生活很近。那麼,為什麼會發生輪迴呢?
因果業報(1) 眾生之所以在六道中受輪迴之苦,是由自己的所想所為造成的,這就是業報。
1. 業因
回放
從前有個國王到海邊打獵,得到了一個僧人,便命令他當藝人。這位僧人白天黑夜地誦讀經文,讚頌佛陀。國王覺得他的聲音很好,認為他非常適合唱歌。每當貴客來臨,就安排他出場唱歌。
一天,一位外國商人來到這個國家,他是一位在家修行的信徒。國王請他到宮中做客,吩咐僧人出來唱歌。僧人給他講說高深的經文,商人被強烈地打動了。他回去後,他的國家派人來贖取僧人,價錢出到三千萬,國王才答應下來。
商人對僧人行禮說: 我出了三千萬錢,才把你贖出來。
僧人彈了下指頭,跳上半空,說: 你哪裡是為我贖身,其實是為你自己贖身。 見商人驚愕地望著他,就解釋道:前世,國王是個賣蔥的販夫,你去買蔥,錢不夠,欠了三個錢,直到那一生結束也沒有還上。到今天,這三個錢的利息積累下來,已經達到了三千萬。你給國王的三千萬,就是償還前世欠下的債。
《舊雜譬喻經》
原文摘要
昔海邊有國王行射獵,得一沙門,持作伎。沙門夜誦經,作梵聲。王言:此伎大工歌。 有客,輒伎歌。時有異國優婆塞賈,往到其國。王請之,出沙門,令歌。優婆塞聞說深經,內心踴躍,即去。國人以千萬往贖,至三千萬,王乃與之。賈人作禮曰:我以三千萬相贖,在所到。 道人即彈指踴在空中曰: 卿自贖,不贖我也。所以者何?往昔王為賣蔥人,汝來於王買蔥,不畢三錢。我時任卿,卿遂不還三錢。今此生子息,乃至三千萬。汝當還本三錢也。
簡議
這位商人用三千萬巨款贖取一個僧人,是有原因的,由於他前世欠了債。他買人家的蔥,欠下三個錢,但卻一直到死也沒還,造成了欠債這件事。佛家把這種造成原因的行為叫做業 ,也稱業因。
業包括原因,但不等於原因,更多強調的是人的所思所行,也就是導致原因的行為。業的梵文音譯是羯(ji9)磨,意思是 造作 ,表示的就是人的活動一定要造成什麼,留下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作為原因將帶來相應的後果。
按照主體,業可以分為三種。
一是意業,指的是意識活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思想活動、心理活動。佛經中曾提到一個小和尚,跟著師傅在深山裡修道。他吃了師傅碗中剩下的三粒米,味美無比,後來知道是龍宮中的食品,羨慕得不得了。師傅說,修行的人將來是要升上天堂的,那裡比龍宮要好得多。別看龍宮豪華,但那畢竟屬於畜生道,飯食雖然精美芳香,龍吃到嘴裡就變成了癩蛤蟆;女性雖然美麗動人,但親熱的時候就會變成蛇;行進雖然威風凜凜,但鱗片倒生,每行進一步都痛到了心裡。但小和尚就是不聽,一心想進龍宮,荒廢了學業,結果死後給龍當了兒子,受苦去了。(《舊雜譬喻經》)這就是意業,思想認識上的問題。
二是口業,指的是言說。佛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有一個國家,風氣很不好,佛率領弟子去教化他們。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ji`n)連首先出馬,他對眾人說,如果繼續這樣作惡下去,罪孽越來越重,定會受到嚴懲。結果遭到大家的痛打。後來文殊菩薩前往,讚揚那裡的賢者,當著國王的面表揚他的百姓,說某人勇敢、某人仁義、某人孝順、某人聰明,老百姓聽說了,感到非常親切,就跟他做了朋友。文殊把大家帶到佛那裡聽講,終於達到了教化的目的。這就是口業,話語導致了民眾的不同態度。(《雜譬喻經》)
三是身業,指的是實際行動。佛經上說,有一家人僱人採摘棉花,為了讓幫工賣力氣幹活,讓廚師做肉羹給大家吃。正好一隻老鷹飛過,爪子上抓的一團糞掉到了肉鍋里。廚師嗅了嗅,聞不到糞的臭味,便想,又不是給自己吃,是給幫工吃的,怕什麼?便把肉羹端上了桌。不想幫工很客氣,盛了一碗肉讓廚師吃。沒有法子,廚師只好硬著頭皮吃了下去。儘管大家都吃
了不幹凈的菜,但只有他一個人明白,這份噁心就別提了。(《雜譬喻經》)這就是身業,行動造下的因緣。
業與前面講過的因緣是同類型概念。意、口、身的行為所形成的條件,對於人生流轉過程來說,叫做因緣,而對行為所引起的回報來說,就叫做業。
按照性質,業可以分為兩大類:善業和惡業。符合佛家價值標準的、能夠結成好的因緣的,是善業;反之即為惡業。上面幾個例子中,文殊菩薩的話語屬於善業,小和尚的心思和廚師的行動屬於惡業。
業的最大特點就是決定性。業一旦形成,便表現為一種力量,就像是生物學上的遺傳密碼一樣,牢牢地嵌入生命中,為其後的所思所為打下了深深印記;就像是物理學上的驅動力一樣,推動著、牽引著人朝著設定的方向走,不導致一定的結果決不罷休。佛家把這種力量稱為業力,它是貫穿因果報應的東西。
業力與我們平常所說的命運差不多,不管人怎麼想、怎麼做,後面都有一股超然的力量起作用,就跟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手心一樣,人也擺脫不了業力的支配。
2. 果報
回放
從前有個人叫羅雲珠,是舍利佛的弟子,而舍利佛是佛的弟子。
羅雲珠曾在前世搶奪辟支佛的食物。辟支佛是修行者,通過思考因緣而得道的人被稱為辟支佛。由於這個惡業,羅雲珠轉生到餓鬼道中,經受了漫長無邊的痛苦,接著又轉生人間繼續受苦,五百次輪迴人世飽受飢餓的折磨。
羅雲珠最後一次托生為人的時候,正好趕上佛來到世間,便出家修行。他身穿僧人的衣服,流浪討要食物,但沒有人肯給他,有時竟然一連五天,甚至七天,討不到一點東西。佛的弟子目犍連看他可憐,要來食物給他吃,可是食物一落到缽(b4)子里,不知道從哪兒飛過來一隻大鳥,一把就將食物抓走了。舍利佛要來食物給他吃,剛剛放進缽子里,就變成了泥土。佛的另一個弟子大迦(ji`)葉要來食物給他吃,羅雲珠送到嘴邊,嘴立刻就閉合上了,怎麼也張不開。
最後,佛出面了。他施展大悲的法力,使羅雲珠終於能夠吃到食物,而且味道特別好。接著,佛又運用多種方式給他講說佛學道理。
羅雲珠聽到了最精妙的道理,悲喜交集,全部的心思都投了進去,終於得道。
《雜譬喻經》
原文摘要
昔羅雲珠者,舍利佛弟子也。本曾奪辟支佛食,以是罪故,生餓鬼中,無量劫受苦。畢餓鬼身生人中,五百世受飢餓罪。以末後身,值佛在世,出家學道,服三法衣,遊行乞食,無肯施者。或五日,或七日,不得。目連憫之,乞食持與,適墮缽中,為大鳥搏去;舍利佛乞食施之,適入缽中,變成泥土;大迦葉乞食施之,適持向口,口即時合,無有入處。佛以食施,以大悲力故,即得入口,口味殊特。復以種種方便,兼為說法。時羅雲珠聞上妙法,悲喜交集,一心思惟,得應真道。
簡議
羅雲珠由於前世造下了搶奪修行者食物的業因,結果轉生為餓鬼和沒有飯吃的人,而且時間特別漫長。佛家把這種由業因所導致的結果叫做報 ,也稱果報、報應。
在佛家看來,業因一定要帶來果報,這是業力的作用,是必然的,絕對不可避免。就像羅雲珠的故事一樣,造下了孽,一定要遭受懲罰,不罰到頭決不罷休。你願意也好,不願意也罷,都必須接受這個後果,它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不僅你自己改變不了這個事實,別人也幫不上忙,哪怕是再有力量的人,也一樣無可奈何。目犍連、舍利佛、大迦葉屬於佛的十大弟子之列,法力無邊,目犍連被譽為神通第一,舍利佛被譽為智慧第一,大迦葉被譽為頭陀第一,如何?還不是一一敗下陣來。最後還是佛親自出面,才使事情有了一個了結。
佛經中有個故事,說的是一位名叫月女的公主,國王給她衣服和珠寶,她不表示感謝,反而說:自然也。 父親很生氣,說: 這是我給你的,怎麼說是自然呢? 於是,國王指著一個乞丐說:這是你的丈夫。 月女
說的還是 自然也,結果做了乞丐的妻子。一對要飯的新人來到一個大國,守城人問他們來路,得到的回答是 自然 ,結果乞丐竟然被臣民迎立為國王。各屬國的國王都來祝賀,月女的父親也在其中。月女說:我現在已經得到自然了。 父親說: 是啊。王后按自然行事,老臣比不上啊。 (《舊雜譬喻經》)人生中所發生的一切早就安排妥當了,這就是自然,就是業力,就是命運的必然。
總之,因果業報是超人力的,不可抗拒。
概括佛家有關敘述,可以看出,因果業報遵循以下三個規則。
第一,同質回報。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上面故事中月女夫婦為什麼會有如此經歷?原來他們在前世就是夫妻。一天,兩人在田間幹活,丈夫讓妻子回家取飯菜。妻子回來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僧人討要飯食,女人就分出一些給僧人吃。丈夫遠遠看見妻子跟男人說話,心裡不高興,提著一根手杖走過來,僧人趕緊迴避了。妻子把剩下的飯讓給丈夫,丈夫把飯分成兩份,和妻子一起吃。妻子的這個善行在來世得到了好報,她先當公主,後當王后;丈夫曾經動過惡念,所以來生當了乞丐,但由於最終回到了善,得以沾上妻子的光。
第二,超量回報。報應對於業因,在性質上是對等的,但在數量上是不對等的,人得到的報應要遠遠大於他當初所造成的業,無論是善業還是惡業,都是如此。月女只是施捨了僧人一頓飯,就獲得了當公主和王后的回報;羅雲珠不過搶奪了修行者的食物,就遭到了當餓鬼和當食不果腹的窮人的報應,而且受的是無期徒刑,挨餓的日子沒有盡頭。
第三,時效回報。上面引用的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的話,緊接其後的就是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有人犯了惡業,一時沒有遭到報應,以為從此逃脫了,其實這是誤區,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報應早晚是要來的。從時間上看,報應有兩種,一種來得遲一些,叫來世報 ,也叫 他世報 ;另一種來得快,叫 現世報 ,也叫 此世報 。月女、羅雲珠的故事就屬於來世報 ,前面那位廚師的故事就屬於現世報 。無論是哪一種報應,都說明業報在時間上是絕對不會作廢失效的。有因必有果,有業必有報,時間永有效,誰也跑不掉。所以,做了壞事的,不要心存僥倖;做了好事的,要耐心等待。
業報最重要最關鍵的作用體現在輪迴上面。前面故事中講的都是某一件事帶來一生的報應,那是為了敘述方便。其實,一個生命的業因並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在時間上,它是包括了這一生乃至以往數代的積累;在空間上,它是包括了所有事情的總和。正是這一切所思所為構成的總的業因(因緣),決定著報應(結果),支配著眾生的輪迴。這裡算的是總賬,而不是個賬。那種以為不妨做盡壞事,偶爾做一件好事,就可以一筆勾銷掉惡業,以圖獲得好報的想法,本身就是邪念,只能遭到更壞的報應。
3. 一切在己
回放
婆羅門教的徒眾都這樣說: 大梵天王是世界之父,能創造萬物,是創造萬物的主人。
他的一個弟子說: 我也能創造萬物。
這個想法實在是太愚蠢了,可他卻自以為很智慧,就告訴梵天王: 我想創造萬物。
梵天王說: 你不要有這樣的念頭,你是不可能創造出萬物的。
這個弟子不聽,偷偷地幹了起來。
梵天王看了弟子造出來的東西說: 你造的東西,頭太大了,而脖子卻過於細;手太大了,而胳膊卻過於小;腳太小了,而腳後跟卻過於大;活像是毗(p!)舍闍鬼。
從其中的意義可以得知,所有眾生都依據各自的業因果報造就自己,而絕非梵天創造出來的。
《百喻經》
原文摘要
婆羅門眾皆言: 大王是世間父,能造萬物,造萬物主者。有弟子言: 我亦能造萬物。 實是愚痴,自謂有智,語梵天言: 我欲造萬物。梵天王語言: 莫作此意。汝不能造。 不用天語,便欲造物。梵天見其
弟子所造之物,即語之言: 汝作頭太大,作項極小;作手太大,作臂極小;作腳極小,作踵(zh6ng)極大;如似毗舍闍鬼。 以此義當知各各自業所造,非梵天能造。
簡議
婆羅門教是佛教出現前即已在印度盛行的宗教,它尊奉梵天為創世主、造物主,主張包括四種姓 在內的一切都是神造的。按照這個觀念,一個人是出生在最高等級的婆羅門家,還是屬於最低等級的首陀羅奴隸;是享受榮華富貴,還是當牛做馬;最終都是由梵天神決定的。佛教顛覆了這個觀念,把梵天神降為與人、動物一樣的眾生,不僅剝奪了他創世造物的資格,而且把他也放進六道輪迴中輪轉。
沒有了神,誰來決定眾生的命運呢?自己!就像上文中所說的,一切眾生,天神也好、人也好、畜生也好、地獄鬼怪也好,擁有一個怎樣的自身,進入輪迴中的哪一個界域,享受什麼樣的福分,遭受什麼樣的磨難,完全由自己造下的業因來決定。
人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命運,但卻可以創造自己的命運。這似乎是一個矛盾的說法,其實不然。人之所以不能選擇自己的命運,是由於有業因在管著,而這個業因正是人自己的所思所為造出來的。業因一旦產生,便成為一種獨立的力量,按照本身的規則運行,正如我們不能改變自己的歷史軌跡一樣,我們也不能支配業力,不能改變它帶來的結果。
那麼,人為什麼會造出業這種東西呢?因為無明。無明是十二因緣中的一個因素,表示的是思想上愚昧無知,認識上昏暗糊塗,也就是不懂得人生的根本道理。正是由於無明,才有了後面的其他因緣,也正是由於無明,才有了意業、口業、身業這三種業因。業是無明的產物。
惡業是無明的產物,這容易理解,愚昧昏暗,自然要做出糊塗事來。然而善業呢,也是無明的產物嗎?是的。業因是在六道輪迴這個框架中來講的,是相對果報而言的。人們為了得到好的回報,為了在來世升入天堂,至少是仍舊做人,而且是做人上人,就去做好事,在這裡,善是有目的的。這種想法就是俗見,仍然屬於自討苦吃,因為人生的本質是苦難,選擇做人意味著選擇苦難,即便真的成為神,也免除不了痛苦。這說明抱著這樣想法的人,還是沉迷在對物質享受的追求中,沒有能夠做到超脫世俗而成為覺悟者,所以說善業仍舊來自無明。
那麼,業力是怎樣牽引眾生進入六道的呢?這是一個問題。前面曾提及,佛在準備講說六道之事的時候,口中放射光芒,然後光芒返回,根據要講說的界域,光芒從佛身的不同部位進入佛的身體。眾生進入六道,憑藉的也是光明。六道中的界域,光明程度是不一樣的,天堂最光明,其次是人世,依次排下去,逐漸暗淡,到了地獄這一界域,幾乎變成了黑暗,處於最底層的無間地獄,漆黑一團,沒有一絲光亮。積德行善的眾生,心地光明,喜愛光明,轉生的時候,自然奔著六道中最明亮的地方去,於是就進入了天堂。好事做了不少,但偶爾也做個把壞事,靈魂上有污點,這樣的眾生就不那麼光明了,與其光明度相對應的是人界,於是便轉生為人。作惡多端的眾生,心地陰暗,投胎來生時,選擇的也是黑暗的地方,結果便走進了餓鬼道,或者往地獄裡邊跳。
總之,人得到怎樣的回報,人的處境是怎樣的,人擁有怎樣的命運,根本原因完全在自己。
拾得
佛家的業報說是命定論和自主論的奇妙結合。從人的主觀意志與人自己命運的關係來說,表現為命定論,人改變不了什麼,一切都已經由業報安排好了。從業報的根源來說,表現為自主論,業報不是誰從外部強加於人的,而是人自己造成的。這個觀念必然導致世界觀上的無神論。
本文引用的兩個故事可以成為佐證。一個是關於世界毀滅後的再生,講的是創世;另一個是梵天弟子造萬物,講的是眾生。當世界歸於空無的時候,首先產生的是風,接著是水,然後是神人,之後是天、地、人。那麼大風從何而來?從
眾生來,是無數眾生世世代代積累的業因聚成的合力化為十面來風,而風帶來水,並由此帶來一切。這就告訴人們,世界不是神創造的,而是包括人在內的眾生的活動創造的。眾生也是這樣,它擁有一個什麼樣的自我,完全取決於自己造就的業因,不僅人是這樣,神也是這樣。這就告訴人們,人的命運跟神沒有任何關係,純粹是人自己個人的事情。同樣的,世界和眾生也不由佛來安排,他只是以悲天憫人的胸襟普度眾生,啟發他們的覺悟,使他們自己走出六道輪迴之苦海。從這個角度說,佛教是一種無神論宗教。
本書開篇我們曾說,把人生的全部內容歸結為苦難,是佛家思想的理論起點;接著我們談到因緣,說人生流轉是由一系列因緣構成的鏈條。如果說這根鏈條貫穿的是苦難的話,那麼這裡講的輪迴和業報,就是苦難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無限延伸。這種無限性我們可以從故事中的羅雲珠身上看到。他的報應是來世轉生為餓鬼和人,反覆流轉於這兩個界域,這是空間上的無限性。同時時間上也是無限的,他在餓鬼道中無量劫受苦 ,一劫是世界從產生到毀滅的一個周期,無量劫是多久?永無止境。這還不夠,又轉生人間繼續挨餓五百輩子。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既然人生那樣苦,為什麼還要做人?在佛家看來,人之所以做人,有以下幾點益處。
第一,人處在六道中的第二個層次,僅僅比神低一級,高居其他眾生之上。這裡儘管也充滿了苦難,但比畜生受的苦要少,比餓鬼和地獄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所以做人其實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
第二,人在世間所經受的苦難,可以起到抵消以往惡業的作用。《金剛經》說:人如果遭受別人的輕賤,是他在先世造就的惡業導致的,因為那種惡業他本來是要墮入畜生、餓鬼或者地獄的,所以今生今世才會被人們所輕賤。但由於遭到了輕賤,也就抵消了先前的惡業,同時應該下決心求得覺悟。忍受苦難本身就有著善業的意義,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信眾在常人難以容忍的生存狀況下仍然能夠頑強地活下去的一個原因。
第三,做人提供了修行的機會。首先,有可能遇到佛。佛並不是永遠都出現在世間,有時候現身,有時候不現身。《雜譬喻經》列出了世上十七件難事,第一件是,正值佛在世難;第二件是,即使正值佛在世,得以成為人難。 故事中的羅雲珠最後一次轉生人世,正好趕上佛也來到人世,從而經佛的教誨而大徹大悟,脫離了輪迴的苦難。其次,即使遇不到佛,人也可以獲得覺悟。人因為苦難而心生煩惱,由此人就要思考如何才能擺脫煩惱,這就為覺悟打開了大門。慧能在《壇經》中說:煩惱原本就是覺悟。
以上這三條可以說是佛家關於人生的意義。由此可以將人生的目的概括為:在苦難中經受磨礪和獲得覺悟。
這也是人們擺脫輪迴、跳出苦海的路徑。那麼,在這條道路上,人應該具體做些什麼呢?
推薦閱讀:
※正法:【在家律儀】若處於居家,成就於八法,現法得安隱,後世喜樂住
※(1 條消息)佛家是否提倡純中醫治療癌症?
※佛家禪語里的愛情秘籍
※佛家「六道」走一遭是種怎樣的體驗?| 如是我聞
※原始佛教問題?
TAG:佛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