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中風、偏癱名方:補陽還五湯

治療中風、偏癱名方:補陽還五湯

補陽還五湯出自《醫林改錯》王清任之手,王氏將人體陽氣比擬為有十成,「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虧五成還剩五成,十去其五則氣虧,歸併一側則半身不遂,故創用本方,使氣足、血行、瘀去、絡通而「還五」,氣行周身則「十全」。故方名為「補陽還五湯」。

〖方源〗 《醫林改錯·卷下·癱痿論》: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大便乾燥, 小便頻數,遺尿不禁。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風一錢,服四、五劑後去之,如先有入耳之言,畏懼黃耆,只得遷就人情,用一、二兩,以後漸加至四兩,至微效時,日服兩劑,豈不是八兩?兩劑服五、六日,每日仍服一劑。如已病三、兩月,前醫遵古方用寒涼葯過多,加附子四、五錢。如用散風葯過多,加党參四、五錢,若未服,則不必加。此法雖良善之方,然病久氣太虧,肩膀脫落二、三指縫、胳膊曲而搬不直、腳孤拐骨向外倒,啞不能言一字,皆不能愈之症。雖不能愈,常服可保病不加重。若服此方愈後,葯不可斷,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不吃恐將來得氣厥之症,方內黃耆,不論何處所產,藥力總是一樣,皆可用。

〖組成〗 黃芪 生,四兩[120g] 當歸尾 二錢[3g] 赤芍 一錢半[5g] 地龍 一錢[3g]川芎 一錢[3g] 紅花 一錢[3g] 桃仁 一錢[3g]

〖用法〗 水煎服。

〖方歌〗 補陽還五赤芍芎,歸尾通經佐地龍,四兩黃芪為主葯,血中瘀滯用桃紅。

〖主治〗 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脈緩。

〖功用〗 補氣活血通絡。

〖運用〗

1.本方是體現王清任所創氣虛血瘀理論的代表方劑。常用於中風後的治療。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脈緩或脈細無力為證治要點。

2.常用於腦血管意外後遺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癱、截癱,或上肢或下肢痿軟屬氣虛血瘀者。

〖注意事項〗

1.使用本方需久服緩治,療效方顯。愈後還應繼續服用一段時間,以鞏固療效,防止複發。

2.本方證以正氣虧虛為主,故生黃芪用量宜重(可以30~60g開始,效果不顯再逐漸增加),祛瘀葯宜輕。

【加減】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風3克,服四五劑後去之;如已病三兩個月,前醫遵古方用寒涼葯過多,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風葯過多,加党參10~15克。【方論】本方重用生黃耆大補元氣,歸尾、川芎、赤芍、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地龍通行經絡。諸葯合用,使氣旺血行,瘀祛絡通,諸症自可漸愈。【實驗研究】(1)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浙江中醫雜誌》1986(3):110,中風患者血液處於"粘、濃、凝、聚"的傾向,運用本方後,能增加血小板內環磷酸腺甙的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釋放反應,抑制和溶解血栓,以改善微循環,促進側枝循環。(2)對心、腦血管系統的藥理作用 《中藥通報》1987(2):51,補陽還五湯靜脈注射,有緩慢、持久的降壓作用,對麻醉家兔能顯著地增強心肌收縮幅度,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心肌張力時間指數顯著降低,心肌營養性血流量明顯增加。(3)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陝西中醫》1986(10):466,補陽還五湯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增加,提高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從而表明本方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藥理學基礎。

【禁忌】中風正氣未虛或陰虛陽亢,風、火、痰、濕等余邪未盡者,均忌用。

[方解]:方中重用黃芪大補脾胃之氣,益氣活血,為君葯;當歸尾長於活血,且化瘀不傷血,為臣葯;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助歸尾活血祛瘀;地龍通經活絡,均為佐葯。

本方的配伍特點:大量補氣葯與少量活血葯相配,使氣旺則血行,活血而不傷正,共奏補氣活血通絡之功。

[1] 本方證以正氣虛為主,故用生黃芪量宜重(從30~60g開始,效果不顯再逐漸增加),祛瘀葯宜輕。

[2] 本方證是由於氣虛血瘀所致,為「因虛致瘀」。

補陽還五湯

【方解】本方證由中風之後,正氣虧虛,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致。正氣虧虛,不能行血,以致脈絡瘀阻,筋脈肌肉失去濡養,故見半身不遂、口眼喁斜,正如《靈樞·刺節真邪第七十五》所言: 「虛邪偏客於身半,其人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氣虛血瘀,舌本矢養,故語言謇澀;氣虛矢於固攝,故口角流涎、小便頻數、遺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為氣虛血瘀之象。本方證以氣虛為本,血瘀為標,即王清任所謂「因虛致瘀」。治當以補氣為主,活血通絡為輔。本方重用生黃芪,補益元氣,意在氣旺則血行,瘀去絡通,為君葯。當歸尾活血通絡而不傷血,用為臣葯。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協同當歸尾以活血祛瘀;地龍通經活絡,力專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藥力,亦為佐葯。全方的配伍特點是:重用補氣葯與少量活血葯相伍,使氣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絡以治標,標本兼顧;且補氣而不壅滯,活血又不傷正。合而用之,則氣旺、瘀消、絡通,諸症向愈。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既是益氣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療中風後遺症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本方生黃芪用量獨重,但開始可先用小量(一般從30-60g開始),效果不明顯時,再逐漸增加。原方活血祛瘀藥用量較輕,使用時,可根據病情適當加大。若半身不遂以上肢為主者,可加桑枝、桂枝以引葯上行,溫經通絡;下肢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葯下行,補益肝腎;日久效果不顯著者,加水蛭、虻蟲以破瘀通絡;語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鬱金、遠志等以化痰開竅;口眼喁斜者,可合用牽正散以化痰通絡;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黃以化痰;偏寒者,加熟附子以溫陽散寒;脾胃虛弱者,加党參、白朮以補氣健脾。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腦血管意外後遺症、冠心病、小兒麻痹後遺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癱、截癱、或單側上肢、或下肢痿軟等屬氣虛血瘀者。 4.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需久服才能有效,愈後還應繼續服用,以鞏固療效,防止複發,王氏謂:「服此方愈後,葯不可斷,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但若中風後半身不遂屬陰虛陽亢,痰阻血瘀,見舌紅苔黃、脈洪大有力者,非本方所宜。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醫林改錯》卷下:「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下肢痿廢,小便頻數,遺尿不禁。」

2.方論選錄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至清中葉王勛臣出,對於此證,專以氣虛立論,謂人之元氣,全體原十分,有時損去五分,所餘五分,雖不能充體,猶可支持全身。而氣虛者,經絡必虛,有時氣從經絡處透過,並於一邊,彼無氣之邊,即成偏枯。爰立補陽還五湯,方中重用黃芪四兩,以峻補氣分,此即東垣主氣之說也。然王氏書中全未言脈象何如,若遇脈之虛而無力者,用其方原可見效;若其脈象實而有力,其人腦中多患充血,而復用黃芪之溫而升補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凶危立見,此固不可不慎也。」

【臨床報道】

本方對缺血性中風及腦出血恢復期或後遺症期均有較好療效。黃氏等將68例急性腦梗塞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34例,治療組用補陽還五湯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療;對照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腸溶阿司匹林治療,觀察治療前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甲狀腺素(T4)、遊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遊離甲狀腺素(FT4)、促甲狀腺素(TSH)水平的變化與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療效優於對照組(P<0.05)。治療後治療組的T3、FT3和TSH由治療前的低水平升高至正常範圍,兩組用藥後各項指標變化比較,在T3、Ft3、 TSH有明顯變化(P<0.01)。臨床研究表明了補陽還五湯在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環作用的基礎上發揮了更有效的治療作用,對腦梗塞急性期所致的下丘腦—垂體—甲狀腺功能紊亂及激素分泌異常有顯著恢復作用。[黃婷,等.補陽還五湯對急性腦梗塞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內分泌激素變化的影響及臨床觀察。浙江中西醫結合雜誌2000:10(5):257]

【實驗研究】

補陽還五湯中黃芪的用量為其餘各葯總和的5倍多,是否合理?張氏以黃芪120g60g30g分別組成補陽還五湯Ⅰ號、Ⅱ號、Ⅲ號方,並分別治療腦梗塞恢復期32、34、43例。結果:臨床療效以Ⅰ號方最優、Ⅱ號方次之、Ⅲ號方療效最遜,而且工號方對改善血液粘度,增加紅細胞表面負電荷及血小板聚解率改善最為明顯,使血液的流動性增強,有利於腦梗塞病損的改善,而其他兩方,均不甚明顯。因此,實驗證明足量黃芪是補陽還五湯治療中風取得療效的重要保證。[張鶴年.補陽還五湯中用不同劑量的黃芪治療腦栓塞恢復期108例對比觀察。上海中醫藥雜誌 1997;(7):11]《方劑學》:本方證系由正氣虧虛,瘀血阻絡所致,治當補氣活血通絡。方中重用黃耆以補氣,使氣旺血亦行,祛瘀而不傷正,為方中主葯;輔以歸尾、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地龍活血通絡。因其主要目的不在於祛瘀,而在於補氣通絡,所以重用黃耆,取其力專性走,周行全身,以助推動諸葯之力使氣旺血行,瘀去絡通,諸症自可漸愈。 新加----: 1.《世補齋醫書》:方以黃芪為君,當歸為臣,若例以古法當歸補血湯,黃芪五倍於當歸,則二錢之歸宜君以一兩之芪,若四兩之芪即當臣以八錢之歸。今則芪且二十倍于歸矣,大約欲以還五成之虧,有必需乎四兩之多者。 2.《醫學衷中參西錄》:至清中葉王勛臣出,對於此證專以氣虛立論,謂人之元氣,全體原十分,有時損去五分,所餘五分,雖不能充體,猶可支持全身。而氣虛者,經絡必虛,有時氣從經絡虛處透過,並於一邊,彼無氣之邊,即成偏枯。爰立補陽還五湯,方中重用黃芪四兩,以峻補氣分,此即東垣主氣之說也。然王氏書中,未言脈象何如,若遇脈之虛而無力者,用其方原可見效。若其脈象實而有力,其人腦中多患充血,而復用黃芪之溫而升補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凶危立見,此固不可不慎也。 3.《岳美中醫話集》:補陽還五湯是王氏以補氣活血立論治病的代表方劑,方中選葯精,配伍當,動靜得宜,主次分明。主葯黃芪用以培補已損失之五成元氣,藥量達四至八兩,助葯歸、芍、芎、桃、紅、地龍輔黃芪流通血脈,化瘀行滯,每味僅在一至二錢之間,其總量為七錢半,是主葯的五至十分之一。適用於中風右半身不遂,神智清醒,右脈大於左脈,重取無力,舌苔右半邊尤白,舌質淡,動轉困難,屬於氣虛不運者。此方對左手不用者療效較差,黃芪用量不足一兩無效,而且原方服後還可能有發熱反應,使用時應予注意。 4.《湯頭歌訣新義》:本方所治半身不遂症侯,系由氣虛血瘀所致。半身不遂亦稱中風。肝主風又主藏血,喜暢達而行疏泄,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氣為血之帥。本證中風半身不遂,一屬中氣不足則邪氣中之,二屬肝血瘀滯經絡不暢,氣虛血瘀發為半身不遂。治宜補氣活血為法。氣虛屬脾,故方用黃芪120克補中益氣為主;血瘀屬肝,除風先活血,故配伍當歸尾、川芎、桃仁、赤芍、紅花入肝,行瘀活血,疏肝祛風;加入地龍活血而通經絡。共成補氣活血通絡之劑。 5.《中醫方劑臨床手冊》:本方是補氣葯與活血祛瘀葯配伍的方劑。黃芪生用、重用則力專而行走,周行全身,大補元氣而起痿廢;配合歸尾、赤芍、地龍、川芎、桃仁、紅花多種活血祛瘀之葯,但每種藥物的用量較小,故本方使用祛瘀葯的目的,不在於逐淤,而在於活血以通血絡;其所以用大劑量黃芪為主葯的目的,就是以補氣來行血通絡。 6.《醫林改錯評註》:補陽還五湯是治療半身不遂和痿症的有名方劑,將補氣和活血化瘀結合運用是王清任對臨床治療法則的重要發展。方中重用黃芪補氣,使氣足而血行,經絡通暢;配合歸尾、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活血祛瘀,地龍通經絡,共同起到補氣活血,逐瘀通絡的作用。

補陽還五湯的最新應用

  補陽還五湯第一次改良:就補陽還五湯而論,《醫林改錯》劑量為:黃芪50~100克,當歸10克,赤芍7.5克,地龍5克,川芎7克,桃仁5克,紅花5 克,同樣用於中風(ct診斷腦血栓形成),中老年體質較好而無其它器質性病變的病人連用兩周卻不顯效。通過劑量改良為:黃芪500克,當歸20克,赤芍 20克,地龍25克,川芎20克,桃仁20克,紅花50克,陳皮20克,用藥5劑後大有成效。  補陽還五湯第二次改良:通過大量的(近100例同類病人)臨床應用,經改良後的補陽還五湯尚有不足之處。中醫認為腦血栓形成、腦梗塞和腦血管痙攣病人,均屬中風的中經絡範疇,中風病因是風痰入絡而致瘀血阻滯。所以,又改良為:黃芪500克,當歸20克,赤芍20克,地龍25克,川芎20克,桃仁20 克,紅花50克,陳皮20克,僵蠶20克,蟬衣50克,防風10克,荊芥10克,半夏10克,而後又用於臨床,效果更加顯著,甚至無後遺症。  補陽還五湯功用是補氣、活血、祛瘀通絡,生用黃芪大劑量則力專而行走,周行全身,大補元氣而起痿廢。配其它六味活血、祛瘀之葯不在於逐瘀,而在於活血通絡,所以,用大劑量黃芪為主葯的目的,就是用補氣來行血通絡,第二次改良再加上搜風祛痰之葯,效果更是顯著。筆者僅僅把補陽還五場的個人應用體會介紹給大家,目的在於拋磚引玉,啟迪廣大醫務人員能研究出更多更好的妙方,服務於廣大患者。

補陽還五湯新用

新中醫 1999年第6期第31卷 古方新用

作者:邢 桂 堂

單位:河北省承德縣三家中心衛生院,承德縣(067405)

  補陽還五湯出自清代王清任《醫林改錯》,由黃芪、當歸尾、赤芍、地龍、川芎、桃仁、紅花組成。具有補氣活血、疏通經絡之功。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之症。筆者運用此方加味治療多種病證亦獲良效。茲舉例如下。

  1 格林巴利綜合征

  蔡某,女,9歲,學生,1996年11月12日初診。發熱,消瘦,面黃,四肢痿廢不用1個月。在某醫院診為格林巴利綜合征、多發性神經炎。經治療半個月,發熱已退,雙上肢功能稍恢復,前來我院門診治療。症見:面白,消瘦,雙下肢痿廢不用,稍咳嗽,舌紅、邊有齒痕、瘀點、少苔,脈滑澀。證屬氣虛血瘀。治以益氣活血,化瘀通絡,方用補陽還五湯加味。處方:黃芪15 g,當歸尾、紅花各9 g,地龍、山茱萸各6 g,川芎3 g,桃仁、女貞子各10 g,蜈蚣1條,甘草3 g。每天1劑,水煎服,連服7劑。

  二診:面色紅潤,雙腿可動,余症同前,病有起色,葯已顯效,守方又進7劑。

  三診:患兒雙腿可抬能伸,精神轉好,去地龍加麥冬、半夏各6 g。囑其下地活動,加強鍛煉,又進5劑後雙腿可做下蹲、站立等動作。改用其他葯調理善後,隨訪至今未複發。  按:格林巴利綜合征屬中醫痿證範疇。現代醫學認為病毒微生物感染神經所致。辨證當屬邪氣侵犯經絡,日久耗氣傷血。氣虛血瘀是主要病機,氣虛不榮,則面黃消瘦;氣行則血行,血不達四肢則雙腿痿廢不用,血瘀不潤筋脈則肢體不動。方中黃芪補氣固澀,當歸尾活血補血,赤芍、地龍、桃仁、紅花和血化瘀通絡,山茱萸補腎固澀,女貞子滋腎通陽,蜈蚣引葯入經,甘草和中調脾胃。全方補氣固澀,活血化瘀,扶正不留邪,化瘀不傷正,取效甚捷。

  2 顏面神經炎

  何某,男,56歲,1996年5月10日診。口眼歪斜,面部發冷、麻木感1個月。以中西藥並針灸治療3周,未改善而前來就診。症見:口唇鼻眼向左側歪斜,閉嘴時露齒,流涎,閉目時眼裂增寬露睛,鼓頜漏氣,面部肌肉抽動,皺眉額紋左側消失。患側咀嚼無力,眼瞼下垂,舌紫暗、苔膩,脈濡細。診為中風(中經絡)。邪中經絡,形成血瘀。治以益氣活血,祛風活絡,方以補陽還五湯加味。處方:黃芪30 g,赤芍、桃仁、白附子各10 g,紅花9 g,防風、當歸各12 g,全蠍、地龍各6 g,每天1劑,水煎服,5劑。

  二診:流涎、流淚減少,面抽次數亦減,可閉目皺眉,能咀嚼但無力。上方加鉤藤8 g,陳皮12 g,續服5劑。

  三診:口眼鼻歪斜基本消失,面部仍有麻木,又服10劑,配合其它藥物調理1月而愈。

  按:本例證屬風邪入侵頭面部經絡,邪入肌膚則麻木不仁;風邪中絡,日久耗氣傷血,引血動風;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血液依賴氣的推動,氣虛則血瘀,血虛動風則口眼歪斜,肌肉抽動;氣虛不能固澀則流涎流淚面癱,咀嚼無力。氣為血帥,治以益氣活血祛風通絡。本著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原則,在原方基礎上加白附子祛風活絡,防風祛風解表,引葯上行直達病所。二診時加鉤藤入肝經祛肝風,瀉肝熱,陳皮燥濕化痰。全方祛痰以補氣,活血兼祛風,祛邪不傷正,諸葯合拍,標本兼顧,故獲良效。

  3 顱底骨折後遺症

  呂某,男,18歲,1998年7月8日初診。患者在課餘時間打籃球,攀登球架時球架倒地砸傷頭部,某醫院診斷為顱底骨折,經手術後轉危為安。住院1個月好轉帶葯出院。又治療3個月,仍遺有頭痛,目呆,輕度口歪,頭暈、眼花、失眠健忘、耳聾、耳鳴等後遺症。前來我院門診。症見:症如前述,舌淡紅、舌體瘦、邊有齒痕、苔黃,脈細澀。證屬血瘀腦絡。治以益氣活血,方用補陽還五湯加味。處方:黃芪30 g,夏枯草、當歸各12 g,赤芍、地龍、桃仁各10 g,紅花9 g,鉤藤、川芎、全蠍各6 g。每天1劑,水煎服,5劑。  二診:頭痛頭暈、耳聾耳鳴減輕,夜可入睡4小時,記憶改善,余症同前。效不更方,守方調治又進10劑鞏固療效。4周後家長來院告知各症均愈,仍有表情獃滯,少言寡語,患者不願再服湯藥改服其他葯調治。  按:頭為元神之府,腦主神明,居於巔頂,不受任何侵犯,頭顱外傷當屬血瘀,絡脈受阻,則頭痛、頭暈,血不充目則眼花目呆,氣不上榮則痿靡,瘀久生風則口歪,口、耳、目、頭面均離不開血的運行,靠腦的主宰與支配。治以益氣活血,化瘀通絡,兼清肝熱,方用補陽還五湯加夏枯草,清肝熱,祛肝風,可明目聰耳不傷正氣。抓住瘀血病機施治,故獲良效。

(收稿日期:1998-11-23


推薦閱讀:

專家述評:兒童交替性偏癱診斷現狀
偏癱患者坐起及坐位平衡訓練
腦卒中偏癱性肩痛的預防和康復護理
偏癱的拔罐療法

TAG:治療 | 偏癱 | 中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