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的格式韻律平仄
格式韻律平仄分別是什麼意思。不同的詞牌的格式韻律平仄分別是怎樣的
喂﹎ 尕皛 回答:1 人氣:21 解決時間:2010-08-22 09:44滿意答案
好評率:0%
1:簡單說,在現代漢語四聲中,第一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
2:古代的詞牌的種類以及平仄:
詞,詩歌的一種。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始於隋,定型於中晚唐,盛於宋。隋唐之際,從西域傳入的各民族的音樂與中原舊樂漸次融合,並以胡樂為主產生了燕樂。原來整齊的五、七言詩已不適應,於是產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為活潑的詞。 詞最早起源於民間,後來,文人依照樂譜聲律節拍而寫新詞,叫做「填詞」或「依聲」。從此,詞與音樂分離,形成一種句子長短不齊的格律詩。五、七言詩句勻稱對偶,表現出整齊美;而詞以長短句為主,呈現出參差美。 詞有詞牌,即曲調。有的詞調又因字數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體」。比較常用的詞牌約100個。詞的結構分片或闋,不分片的為單調,分二片的為雙調,分三片的稱三疊。按音樂又有令、引、近、慢之別。「令」一般比較短,早期的文人詞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夢令》、《搗練子令》等。「引」和「近」一般比較長,如《江梅引》、《陽關引》、《祝英台近》、《訴衷情近》。而「慢」又較「引」和「近」更長,盛行於北宋中葉以後,有柳永「始衍慢詞」的說法。詞牌如《木蘭花慢》、《雨霖鈴慢》等。依其字數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調」、「長調」之分。據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之說,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0字以外為長調。最長的詞牌《鶯啼序》,240字。 一定的詞牌反映著一定的聲情。詞牌名稱的由來,多數已不可考。只有《菩薩蠻》、《憶秦娥》等少數有本事詞。詞的韻腳,是音樂上停頓的地方。一般不換韻。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還有的幾句押。象五、七言詩一樣,詞講究平仄。而仄聲又要分上、去、入。可以疊字。 由於詞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娛賓遣興之作,故有「詞為小道、艷科」、「詩庄詞媚」之說。隨著詞的發展,經柳永、蘇軾,逐漸擴大了詞的題材,至辛棄疾達到高峰,成為和詩歌同等地位的文學體裁。 暗香 暗香與《硫影》調,都是姜夔同時創作以詠梅花的,是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近黃昏」兩句的首二字作為調名。以後張炎用此二調詠荷花荷葉,改名《紅情》、《綠意》。九十七字。前片四十九字,九句,五仄韻;後片四十八字,十句,七仄韻。 八六子 八六子,此調初見《尊前集》收杜牧詞。有多種體式,《詞譜》以顯補之詞為正體。九十一宇,前段六句三平韻,後段十一句六平韻。前段第四句是以一字領以下兩個六言句。後段四至七句是扇面對句法。秦觀詞有「黃鵬又啼數聲」句,故又名《感黃鸝》。 八聲甘州 八聲甘州,唐教坊大麴有《甘州》,雜曲有《甘州子》,是唐邊塞曲,因以邊塞地甘州為名。《八聲甘州》是從大麴《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因全詞前後片共八韻,故名八聲,慢詞。與《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詞不同。《詞語》以柳永詞為正體。九十七字,前片四十六字,後片五十一宇,前後片各九句四平韻。亦有在起句增一韻的。前片起句、第三句,後片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領句字。另有九十五字、九十六字、九十八字體,是變格。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 卜運算元 卜運算元,《詞譜》以為此詞取義於「賣卜算命之人」。《詞譜》以蘇軾詞為正體。雙調,仄韻,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在偶數句用仄韻,奇數末字須用平聲。兩結句有增襯字為六字句的。另有《卜運算元慢》,八十九字,是別格,與本調無關。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缺月掛疏桐》、《黃鶴洞中仙》、《楚天遙》。 採桑子 採桑子,唐教坊大麴有《楊下採桑》,《採桑子》可能是從大麴截取一遍而成獨立的一個詞牌。又名《醜奴兒令》、《羅敷媚歌》、《羅效媚》。《詞譜》以五代和凝詞為正體。雙調,四十四字,八句。上下片都是起句反收,以下三句用平韻。另有在兩結句各添二字,變為前四字後五字的兩句。另有雙調五十四字體,前段五句四平韻,後段五句三平韻。 長相思 長相思,本為唐教坊曲。調名出古樂府「上吉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句。一名《雙紅豆》、《相思令》、《山漸青》、《山漸青》、《長相思令》、《長思仙》、《青山相送迎》、《億多嬌》等,前人多用以寫男女相思之情。始見白居易詞。雙調,平韻,三十六字。前片各四句,句句用韻.亦有後片起句不用韻的。 楚辭 楚辭體,又稱「騷體」。為辭賦的一類。起源於戰國時楚國,以屈原的《離騷》為代表作。特點為富於浪漫氣息,較多抒情成分,突破了四言定格,形式自由,字句較長,傾向散文化,多用「兮」、「些」助語勢。後世多以《離騷》為楷模,故名騷體。 翠樓怨 翠樓怨,此調為姜夔自度曲。宋孝宗淳熙年間,武昌安遠樓建成,姜夔與友人同登此樓,寫此詞志感。詞中有「層樓高峙,看檻曲縈紅,□牙飛翠」句,故名《翠樓怨》。此調一百零一字。上片五十字,十一句六仄韻;後片五十一字,十二句七仄韻。上下片第七句及下片第二句,都是一字豆句法。 搗練子 搗練子,宋人黃大輿編《梅苑》中收入無名氏詞八首,其一首起句為「搗練子」,即以作詞名。或云:「李後主詞,即詠搗練,乃唐詞本體也。」(見《升庵詞品》)前人多用為婦女懷念征夫之作。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另有雙調三十八字體,是別格,一名《搗練子令》。 點絳唇 點絳唇因梁江淹《詠美人春遊》詩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繹唇」句而取名。《詞譜》以馮延巳詞為正體。四十一字。前片四句,從第二句起用三仄韻;後片五句,亦從第二句起用四站韻。《詞律》認為,前片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聲,「作平則不起調」。按前人此字時用平聲,如王禹□詞「江南依舊稱佳麗」、蘇軾詞「今年身健還高宴」、「風流公子方終宴」等句,江、今、風都是平聲字,用在此處音律和諧,何至不能起調。此說不可從。 又名《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萬年春》等。 調笑令 調笑令,此調在唐時有《古調笑》、《宮中調笑》、《調嘯詞》、《轉應曲》等多種名稱,南唐馮延已改稱《三台令》。據白居易寄元微之代書詩自注「拋打曲有《調笑令》」,可知是當時宮廷中或宴會場中作拋打遊戲時供演唱之曲。始見韋應物詞。單調,三十二字,八句,四仄韻,兩平韻,兩疊韻。平仄韻遞轉三次。第四、五句從仄韻轉平韻,從第六句起又由平韻轉仄韻。第六、七兩個二言疊句,必須用第五句的末二字倒轉使用,這是此調一名《轉應曲》的由來。北宋以後,此調只用仄韻,不再轉韻,字數和句式亦有變化,是此調的變格。 蝶戀花 蝶戀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鵲踏板》。曼殊詞改今名。調名取梁簡文帝蕭綱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中的三字。雙調,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 又名《黃金縷》、《風棲梧》、《一籮金》、《魚水同歡》、《細雨吹池沼》、《明月生南浦》、《卷珠簾》、《江如練》等。 定風波 定風波,唐教坊曲名。始見於後蜀歐陽炯詞。平仄換韻,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十字,三平韻兩仄韻;下片六句,三十二字,四仄韻兩平韻。由於句式參差,平仄交錯,聲律別具特色。另有仄韻體,為柳永創作,一百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六仄韻。 又名《卷春空》、《定風流》、《定風波令》、《醉瓊枝》。 洞仙歌 洞仙歌,唐教坊曲名。原用以詠洞府神仙。敦煌曲中有此調,但與宋人所作此詞體式不同。有中調和長調兩體。中調八十三字至九十三字,長調一百一十八字至一百二十六字。《詞譜》以蘇軾、辛棄疾詞為初體。八十三字。上片三十四字,六句;下片四十九字,七句。各三仄韻。上片第二句,是一字逗句法,亦有用上二下三句式。下片八字句,以一字領七字。結尾二句,以一字領兩個四言句。調為詠仙而作,故節奏徐緩,情致超脫。 又名《羽仙歌》、《洞中仙》、《洞仙詞》、《洞仙歌令》、《洞仙歌慢》。 風入松 風入松,《樂府詩集》收有古琴曲《風入松》,傳為晉嵇康所作;唐僧皎然有《風入松歌》,是此調名稱所本。又名《遠山橫》,平韻雙調,《詞譜》以晏幾道詞及吳文英詞為正體。晏詞七十四字,吳詞七十六字,都是十二句,前後片各六句,四平韻。上下片第四句,多用上三下四句法。另有七十二字、七十三字體,是變格。 又名《風入松慢》、《遠山橫》。 桂枝香 桂枝香,調見《樂府雅詞》張輯詞。唐裴思謙狀元及第後賦詩,有「夜來新惹桂枝香」句,當是此調取名所本。《詞譜》以王安石詞為正體。一百零一字。上下片各十句五仄韻。上下片第二句,是一字豆句式。上下片四、五兩句,既可作上六下四,也可作上四下六。 又名《疏簾淡月》。 好事近 好事近,「近」是詞的種類之一,屬一套大麴中的一個曲調。自詞和音樂分離,此字只是某個詞牌名稱的組成部分,已無實際意義。《詞譜》以北宋宋祁詞為正體。仄韻,四十五字,上片四句,二十二字;下片四句,二十三字。上下片各兩仄韻。此調前人習慣用入聲韻。兩結句都用一字豆句式。 此調又名《釣魚船》、《翠圓枝》、《倚鞦韆》等。 何滿子 何滿子,唐教坊曲。據《樂府詩集》八十引白居易雲,何滿子是唐玄宗開元年間滄州的歌者,臨刑進此曲以贖死,競不得免。詞名本此。單調,三十六字,六句三平韻。另有三十七字體及雙調七十三、七十四字體。北宋毛滂並將雙調改用仄韻。 又名《河滿子》。 浣溪沙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於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紗》或《浣沙溪》。上下片三個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兩體。平韻體流傳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韓偓詞,是正體。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仄韻體始於南唐李煜。另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位不變。 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又有《小庭花》、《減字浣溪沙》等二十餘種異名。 賀新郎 賀新郎,始見蘇軾詞,原名《賀新涼》,因詞中有「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句,故名。後來將「涼」字誤作「郎」字。《詞譜》以葉夢得詞作譜。一百一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壓韻。此調聲情沉鬱蒼涼,宜抒發激越情感,歷來為詞家所慣用。 減字木蘭花 減字木蘭花,《木蘭花令》始於韋莊,是五十五字仄韻體。南唐馮延巳制《偷聲木蘭花》,五十字,八句,前後片起句仍作七言仄韻,結處乃偷平聲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自此才有兩仄兩平四換韻體。《減字木蘭花》是就《偷聲木蘭花》上下片兩起句各減三字而成。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兩仄韻轉兩平韻。 江城子 江城子,唐詞單調,始見《花間集》韋莊詞,單調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韻。或謂調因歐陽炯詞中有「如(襯字)西子鏡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為雙調,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韻。歐陽炯單調詞將結尾兩個三字句加一襯字成為七言句,開宋詞襯字之法。後蜀尹鶚單調詞將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兩句,開宋詞減字、攤破之法。 晁補之改其名為《江神子》,韓□調有「臘後春前村意遠」句,故又名《村意遠》。 酒泉子 酒泉子,唐教坊曲名。因甘肅有酒泉郡而取名。四十字,平仄韻轉換。上片五句,十九字,起句和結句用平韻,二四兩句用仄韻。下片五句,二十一字,三仄韻,後結用平韻。 蘭陵王 蘭陵王,唐教坊曲名。據《碧雞漫志》引《北齊書》及《隋唐嘉話》說,齊文襄帝長子長恭封蘭陵王,與周軍作戰,帶著假面對敵,打敗周軍,勇冠三軍,「武士共歌謠之曰《蘭陵王入陣曲》」。宋人當是據舊曲另制新聲。始見秦觀詞。《詞語》以秦詞為定格。三疊,二十四拍,一百三十一字。首段四十八字,十句七仄韻;二段四十二字,八句五仄韻;三段四十一字,九句六仄韻。宜用入聲韻。此調聲情雄渾,氣勢不凡,宜狀寫壯烈場面或激越情感。 浪淘沙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原為七言絕句,白居易詞有「卻到帝都重富貴,請君莫忘浪淘沙」句,劉禹錫作的《浪淘沙》屬是此體。以後的雙調小令《浪淘沙》,是南唐李煜創製。北宋張舜民用此調改名《賣花聲》。《詞譜》以李煜詞為正體,平韻五十四字,十句,前後片各四句用韻。此調並由柳永、周邦彥演為長調《沮淘沙慢》,是別格。 臨江仙 臨江仙,唐教坊曲名。最初是詠水仙的,調見《花間集》,以後作一般詞牌用。雙調,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常見的有三體,一是六十字,如蘇軾詞;一是五十八字,上下片第四句較蘇軾詞少一字,如李煜詞;還有一體也是五十八字,上下片起句較蘇軾詞少一字,如曼幾道詞。前人也有在後片換韻的。另有《臨江仙引》、《臨江仙慢》,九十三字,是別格。 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 六幺令 六幺令,唐教坊大麴有《綠腰》一調。《綠腰》又名《六么》,是唐代從西域傳來的一個大麴名稱。白居易《琵琶行》有「先為霓裳後六么」句,元鎮《琵琶歌》有「綠腰散序多擾捻」句。或云:「此曲拍無過六字者,故曰六么。」後用作詞名。《詞語》以柳永詞為正格。九十四字,上片四十六字,下片四十八字,各九句五仄韻。 又名《宛溪柳》、《樂世》、《綠腰》、《錄要》。 六州歌頭 六州歌頭,據程大昌《演繁露》說,此調本鼓吹曲,近世詞人根據它的曲調創製弔古詞,音調悲壯,又把古代興亡事實作為曲詞,聽到曲就使慷慨之情進發,絕對不同於一般艷詞。宋代舉行大祀、大恤典禮都用此調。此調有三種用韻形式,一是平韻體,如劉過「鎮長淮」詞;二是平仄韻互葉格,如賀鑄「少年俠氣」詞;三是平仄韻轉換格,如韓元吉「春風著意」詞。後兩體句式與平韻體略異。王體中以平韻體為主。以劉過「鎮長淮推」詞為例,一百四十三字,前片七十一字,後片七十二字,各十九句八平韻。 滿江紅 滿江紅,此調唐人名《上江虹》,以後改今名。《詞譜》以柳永「暮雨初秋」詞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後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格調沉鬱激昂,前人用以發抒懷抱,佳作頗多。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韻,後片十句五平韻。 本調尚有異名作《念良游》、《傷春曲》。 滿庭芳 滿庭芳,調名出晚唐吳融詩「滿庭芳草易黃昏」。《詞譜》以晏幾道、周邦彥詞為正體。都是九十五字。晏詞前後片各十句四平韻;周詞前片十句四平韻,後片十一句五平韻,中有換頭二字用暗韻。換頭二字,晏詞不用暗韻而與下句合為五言句。上片起首兩個四言句,前人多用對仗。另有九十三字、九十六字體。 又名《鎖陽台》、《瀟湘夜雨》、《滿庭霜》、《活桐鄉》、《江南剛》、《滿庭花》等。 摸魚兒 摸魚兒,唐教坊曲有《摸魚子》,宋人始見顯補之詞,名《摸魚兒》。《詞譜》以晃補之、辛棄疾、張炎三家詞為正體。晃詞一百一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十句六仄韻;下片五十九字,十一句七仄韻。前片第四韻、後片第五韻的十字句,須一氣呵成,句式可以靈活。 另有《買陂塘》、《邁陂塘》、《陂塘柳》、《雙蕖怨》、《山鬼謠》、《安慶摸》等名稱。 木蘭花 本蘭花,唐教紡曲有《木蘭花令》。宋人《木蘭花》詞,皆《玉樓春》體,七言八句,五十六字。五代毛熙震、魏承班、韋莊,各有《木蘭花》調,為此調正體。毛詞五十二字,雙調,上下片各六句三仄韻;魏詞五十四字,上片六句三仄韻,下片四句三仄韻;韋詞五十五字,上片五句三仄韻,下片四句三仄韻,上下片不同部。 按《花間集》載,《木蘭花》、《玉樓春》兩調,其七字八句者為《玉樓春》體,《木蘭花》則韋詞、毛詞、魏詞共三體,從無與《玉樓春》同者,自《尊前集》誤刻以後,宋詞相沿,串多混填,《詞譜》已為校正。 南歌子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調名本漢張衡《南都賦》「坐南歌兮起鄭舞」句。又名《南柯子》、《風蝶令》、《望秦川》、《十愛詞》等。分單調雙調兩體。單調體始於晚唐溫庭筠,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韻。雙調平韻體始於五代毛熙震,五十二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雙調仄韻見《樂府雅詞》。以後宋人五十二字、五十三字及五十四字體,都本毛詞。 南鄉子 南鄉子,唐教坊曲名。原為單調,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體,平仄換韻。單調始自後蜀歐陽炯。南唐馮延巳始增為雙調。馮詞平韻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韻。另有五十八字體。 又名《好離鄉》、《蕉葉怨》。 念奴嬌 念奴嬌,念奴是唐天寶年間著名歌妓,調名本此。此調有仄二體。《詞譜》以蘇軾「憑空跳遠」詞為仄體正格。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後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韻。此令宜於抒寫豪邁感情。東坡赤壁詞,句讀與各家詞微有出入,是變格。另有平韻格,以陳允平詞為正體,用者較少。 又名《大江東去》、《千秋歲》、《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謠》、《壺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十多個名稱。 女冠子 女冠子,唐教坊曲名。女冠即女道士,此調最初是詠女道士的。始見溫庭筠詞。四十一字,平仄轉換。上片五句,二十三字,起首二句仄韻,三、五兩句平韻。下片四句,十八字,二、四兩句平韻。另有長調,始於柳永。 拋球樂 拋球樂本是唐人古詩,後入教坊譜曲供演唱,遂成詞調。《唐音癸簽》:「《拋球樂》,灑宴中拋球為令,其所唱之詞也。」此調始自劉禹錫。單調,三十字,六句四平韻。中二句例作對偶。另有三十三字、四十字體,句式及韻位都有不同。以後柳永又演為長調,一百八十七字,上片十九句七仄韻,下片十七句七仄韻,與唐詞小令,體制迥然各異。又名《莫思歸》。 破陣子 破陣子,唐教坊曲名。一名《十拍子》。唐太宗李世民任秦王時制大型舞曲,名《破陣樂》。本七言絕句,後因舊曲名,另倚新聲。現存雙調小令,始見晏殊詞。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菩薩蠻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菩薩蠻本女弟子舞隊名。據《詞譜》引唐蘇鶚《杜陽雜編》說:「大中(唐宣宗年號,850年前後)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按大中一百年前開元時期成書的《教坊記》中已有此曲名,但蘇說對這個詞牌名的由來也有參考價值。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均兩仄韻轉兩平韻。《詞譜》定李白詞為正體。 又名《子夜歇》、《巫山一片雲》、《花間意》、《花溪碧》、《城裡鍾》、《重疊金》、《梅花句》、《晚雲烘日》等,迴文詞體又名《聯環結》。 齊天樂 齊天樂,《詞譜》以周邦彥詞為正體。雙調,一百零二字,上片十句,下片十一句,上下片各五十一字六仄韻。上下片起句亦有不用韻的。上片第七句、下片第八句,是一字豆句式。 又名《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台城路》。 千秋歲 千秋歲,唐教坊大麴有《千秋樂》調。據郭茂倩《樂府詩集》本曲題解,是唐玄宗生日,大宴群臣,百宮上表請定此日為千秋節,可能由此產生《千秋樂》調。宋人根據舊曲另制新曲。又名《千秋節》、《千秋萬歲》。仄韻雙調,七十一字,十六句,上下片各八句,五仄韻。上片起句比下片起句少一字,其餘句式全同。 另有游仲文詞名《千秋歲》,即《念權嬌》。 沁園春 沁園春,「沁園」二字出漢代沁水公主園林。有一百一十二字至一百一十六字諸體,以一百一十四字為正格。上片四平韻,下片五平韻。前人認為換頭句第二字有人用暗韻,實系偶合。上片第四句第一字和下片第三句第一字,必須用一字豆領以下四句,而所領四句例須用扇對。 此調始見於北宋張先詞。原屬婉約派詞,因其格調開闊,韻位較疏,讀起來更感沉鬱,故豪放派詞入及後人常用此調抒發激越情感。 又名《壽星明》、《東仙》、《洞庭春色》、《念離群》等。 青玉案 青玉案,出自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案」與「碗」同,青玉案即青玉碗。調見宋蘇軾《東坡詞》。六十七字,上片三十三字,下片三十四字,各六句。上下片不同的是上片起句後的兩個三字句,下片改為七字句。上下片各五仄韻。也有上下片結句前一句不用韻的。 又名《西湖路》、《青蓮池上客》、《橫塘路》。 清平樂 清平樂,唐教坊曲名。乃祈求海內清平之樂曲,非指清調平調。《尊前集》載有李白詞四首,如非後人偽作,則為此調的首見。平仄轉換格。雙調,四十六字。上片四句二十二字,仄韻,每句用韻;下片四句二十四字,轉平韻,三句用韻。 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這非常詳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