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耀:金大中與韓國民主之路(新民周刊 2009-8-26)
1987年,頒布了第六共和國憲法,這是韓國漫漫民主路上的里程碑。
撰稿·林光耀
金大中走了。
除了爭議中的「陽光政策」,他在韓國民主化進程中的作為,也成為公眾緬懷的素材。
金大中為韓國民主做了什麼?
初出茅廬
金大中初涉政壇是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在李承晚的獨裁統治下,戰後的韓國政壇烏煙瘴氣,懷揣民主夢的金大中毅然站在了獨裁者的對立面。1961年,金大中迎來了個人政治生涯的第一縷曙光,他參加了仁濟地區國會議員補缺選舉,並成功當選為國會議員。可好景不長,僅僅在他當選國會議員三天後,朴正熙便發動了「5·16」軍事政變,解散了國會。這時的金大中,連國會議員的宣誓儀式都還沒來得及參加。
朴正熙上台後,對韓國依然進行著軍事獨裁統治。
「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張璉瑰教授說,「他獨裁的目的性很明確,即用獨裁的方式來促進國家發展。他制定了國民經濟計劃,以此來促進韓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朴正熙接手政壇後,在肅貪上下了狠手。在李承晚執政期間,官員多半無所事事,碌碌無為。朴正熙上台後便對舊的官僚體系進行了大規模清洗,矛頭直指貪污腐敗。他先後清洗了數萬人,甚至連周六跳舞都被視作腐敗現象而遭到打擊。與此同時,他也提拔了不少有理想、有才幹的少壯派軍人和知識分子。朴正熙對官僚隊伍的大換血直接導致了韓國政壇的巨大變革。
與此同時,朴正熙對民主活動也抱著「零容忍」的態度,對政見異己者極力鎮壓,躊躇滿志的金大中自然揭竿反對,逐漸在政壇活躍了起來。
金大中與朴正熙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
1971年,金大中首次參加總統大選就一舉獲得540萬張選票,險些將以大規模舞弊手段謀求連任的朴正熙拉下馬。當時就有評論認為,「如果有公正的選舉機構監督,正確計算選票,金大中肯定當選總統。」
歷史沒有「如果」。不過,縱使當時金大中成功當選,對韓國的發展或許未必是件好事。
張教授指出,「就意識形態而言,金大中接受的還是美國的那套東西。」他在政治方面的最大主張就是反對軍事獨裁、實現民主化,具體的實施辦法便是普選;但在經濟方面,他並未提出多少具有建設性的構想。因而就當時看來,金大中的政見還是比較稚嫩的,反對現有制度但又提不出更好而可行的解決方案。他的主張雖然有利於韓國的民主化,但對於國家發展,尤其是經濟發展卻缺乏考慮。從這個意義上講,金大中當時單純的民主構想仍顯得乏善可陳。
與此同時,朴正熙對於韓國發展的貢獻卻可圈可點。他1961年上台時,韓國的經濟落後於朝鮮。而20年後,韓國成了經濟的「動力工廠」,韓國的鋼鐵、油輪和電視機大量湧入全球市場。這一經濟奇蹟使韓國人擁有了一種久違的自豪感,並嘗到了經濟呈兩位數增長的甜頭。
由此可見,那時的金大中還不夠成熟,無論是作為「政客」還是「領導人」都尚欠火候。有人提出,獨裁對於70年代初的韓國未必是件壞事,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英明的獨裁比稚嫩的民主對於國家的發展來得更好。
浴火重生
金大中在總統選舉中「公然挑戰」朴正熙的「權威」,使得朴正熙決心不惜使用非常手段除掉這一眼中釘。雖然金大中的民主思想難以扼殺,但朴正熙至少要在肉體上消滅他。
大選後一個月,在一次朴正熙蓄意製造的車禍中,金大中的座車被一輛迎面開來的卡車撞飛,與金大中同行的三名支持者當場死亡。金大中雖在車禍中幸免於難,但受傷後留下的後遺症使得他步履蹣跚。
大選後的第二年,金大中被迫流亡美國。1973年,金大中來到東京,出版了《獨裁和我的鬥爭》一書,不料被朴正熙派遣的韓國中央情報部特工綁架,險遭滅頂之災。幸好金大中和美國的關係不錯,在美方的干預下才撿回一條命。
1976年3月1日,金大中因同其他民主人士一同發布《三一民主宣言》而被朴正熙當局逮捕,被大法院判處5年監禁。
朴正熙對於金大中等人的打壓並沒有削減開明群眾對於民主的渴望。朴正熙遇刺後不久,全斗煥故伎重施,繼承了朴的衣缽,成為了新一代軍事獨裁者。金大中經歷了暗殺、監禁後,「反獨裁、爭民主」的頑強信念絲毫沒有動搖,仍然在19 80年5月16日奮起領導了著名的「光州民主化運動」。
因為這一事件,金大中於次日再次遭到逮捕,並於當年11月被法庭以「陰謀內亂罪」判處死刑。在美國的壓力下,金大中相繼被改判為無期徒刑,20年徒刑,緩刑,並於1982年到美國「就醫」,直至1985年才得以回國。
在由「維憲政治」演變為「民主政治」的過程中,韓國社會充滿了動蕩與衝突,「光州運動」是其中最為激烈的一次。在今天看來,這一運動在韓國歷史上的意義非同小可。
「光州運動」以後,韓國民眾的民主鬥爭變得「經常化」,這使得韓國社會早已存在的兩極越來越對立,獨裁政權勢必會因民眾的巨大壓力而有所收斂。
1987年,韓國執政黨終於與反對黨達成協議,頒布了第六共和國憲法,這是韓國漫漫民主路上的里程碑。這部憲法取消了總統宣布緊急狀態和解散國會的權力,並規定總統實行直接選舉,只能一任,任期五年,從而限制了總統專制的可能,從法律上保證了民主制度的實施。
雖然金大中在1987年和1992年的總統選舉接連敗給對手,直到1997才當選,但在這十年間,金大中扮演的更多是「政客」而非「民主鬥士」的角色,因為他懷揣多年的民主夢在1987年新憲法頒布之時就已經基本實現了。
這隻韓國政壇的「不死鳥」,終獲「重生」。
征途漫漫
韓國的民主雖已步上正軌,但民主征途依然漫漫。
朴正熙對於獨裁曾這樣辯解:「韓國的許多現實沒有為西方世界的政治家所理解,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之所以未能從理論上說服批評他們國家的西方輿論界,是因為發達的西方國家難以理解發展中國家在經濟方面所承受的巨大的壓力,發展中國家控制經濟是為了避免大起大落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對超級大國來說無所謂。因此,韓國不能為了裝潢憲法的門面,而把自由鐫刻在大理石上拚命標榜,人民在晚上睡覺前要吃飽肚子,自由並不能解決飢腸轆轆的問題。」
此語雖有詭辯之嫌,但也並非全無道理。理想的民主不一定就能在現實中行得通,還得結合本國國情考量。當年韓國的國情是經濟落後,民眾貧困;而今天韓國的政黨建設及政客自身依然存在著不小的問題。
韓國的政黨存在的時間很短,變化很快,不少都只存在三四年,七八年就算是「有歷史」的政黨了。在韓國民主化的過程中,利益集團分化非常厲害,黨內也有不同派別,政黨的組織也相當鬆散,缺乏統一的、長期存在的黨派。在過去的政府當中,此種弊病司空見慣:執政黨專橫武斷、缺乏耐心,反對派故意掣肘、中傷誹謗。韓國的政治靈魂還沒有真正改觀,政治黨派的各持己見、唯我獨尊幾乎成癖。
張璉瑰教授進一步指出:「在韓國,普遍存在著先有黨的領袖後有黨的現象。只要一個人有威信,並且有追隨者,就立即成立一個黨。領導人不在了,黨也就不在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黨派之間的掣肘、扯皮在所難免。這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
除了政黨建設,韓國政客自身也或多或少存在著問題。
近幾年,韓國政壇有個「386世代」的說法。「3」是指他們的歲數大都三四十歲;「8」是指上世紀80年代,即他們上大學時,韓國獨裁統治逐漸轉向了民主政治;「6」是指他們出生於20世紀60年代。「386」人士大多積极參加了當年的民主運動。他們主張社會正義,代表社會進步的力量,而與親美的保守勢力針鋒相對,大多成了今天韓國政壇的核心人物。2003年盧武鉉上台時,總統的參謀班子大多數是「386」人士,盧武鉉稱他們為「改革的核心力量」。
上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民主之風吹遍韓國,但「金權政治」的陰霾卻揮之不去。目前的韓國仍難以從根本上擺脫固有文化與舊政治體制的影響。-
http://news.sina.com.cn/w/2009-08-26/115918515556.s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