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

  羅素說,西方文化是關於物質的文化,東方文化是關於心靈的文化。此話不謬也。  羅素把(西方式)哲學理解為不計利害的探索,是一種非功利性的沉思。西方文化對世界的態度是站在旁邊去看的,人和世界是分離的,所以他們能做到客觀冷靜。去追尋事物的緣起和變化過程,這當然是極有趣的,羅素把這種人對萬物的好奇心看成是人的天性,我很贊同。西方文化從一開始就走的是這個路子,即理性的路子。在過去,人們是通過神話故事去解釋萬事萬物的,但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漸漸開始用自己的理性去解釋這個世界。古希臘人不僅用理性去認識外部世界,還用理性去認識自己,由人自身所產生的諸多問題,比如幸福、道德等等問題,無不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理性的思想一直是西方主流思想,直到很晚的時期才出現了感性的思想。  而東方文化中物質的那部分就很弱,與此對應的是關於人自身心靈的那部分,就比西方強多了。西方大航海時代後的轉變,是和東方的思想傳到西方有關的。《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理阿諾斯在描述那段歷史時說:當時的西方人被東方文化迷住了。我想最迷西方人的就是東方文化中關於人自身的那部分思想,這是西方文化所缺少的,就如近代的中國人被西方文化中關於物質那部分的思想迷住一樣,原因都是自己本來缺少的,所以嚮往得歷害。在早期殖民時代,西方人對東方文化是很尊重的,比如英國人,儘管他們用武力征服了印度,來到印度的不少的英國人表現出自以為是的驕傲,但更多的英國有教養的人把印度看成是比自己更高級的文明。直到20世紀中期,英國人才對印度的態度徹底改變了,隨著英國國力的增強,他們對印度的態度從尊敬變為蔑視。  這樣的情況對於中國也是差不多,啟蒙時代的西方思想家接觸到中國文化後,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哲學國家,而自己的文化是沒有思想的。然後過了兩百年,不止西方人,就連中國人也認為自己是一個沒有哲學、思想貧乏的國度了,開始要「全盤西化」了。歷史,把它拉開來看,是極有趣的。隨著時代的變遷、形勢的變化,人們對同一樣東西的評價是可以完全不同的。但是文化、思想的本身是不會變的,它不會因後人的評價而減弱它本來散發的光芒。  西方如果沒有基督教,無法想像它會變成什麼樣——文化中只有物質的內容而沒有精神的內容是可怕的。所以儘管中世紀如此黑暗,但有些西方學者還是給了它正面的評價。憑著對上帝的忠誠,西方建立了自己的道德社會。和西方不同的是,印度宗教是印度自己的文化,它極注重人的內心,以致對物質的文化發展不起來。而中國文化恐怕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不需要依靠宗教建立的文化,它依靠的不是對神靈的崇拜,而是人自身的內省。梁瀨溟對此評價道,中國文化是一種極危險的文化,它把自由與決定權交予個人,這實在需要人的素質有很高的水平,否則這個社會就危險了。當我們回顧歷史,確實常在歷史中讀出這份「危險」來,中國社會遠遠沒有西方或者印度那樣穩固和平靜。但你也不能不佩服中國人,他們在這種極「危險」的傳統中,創造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雖然有時會動蕩和反覆。  再比較同是注重精神的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別。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雖然同是注重人的心靈,但注重的方面是不同的。印度文化更為貼近人的心靈,是關係人心靈中最柔弱的哪一部分;中國文化則把人與社會、人與他人和諧的統一起來,人不是一個獨立的存在(這是印度文化強調的),而是存在於社會各種關係中的存在,對單個人的關注就意味著對社會和他人的關注。  現在的中國人已經充分認識到了西方文化的價值,正在重新發現中國文化的價值,但還沒有開始探究印度文化的價值。這似乎是合乎邏輯的:人首先追求的是物質的在豐裕,然後再是他們與社會的和諧,最後才會把眼光轉向自己的內心,去認識單純的個體生命的意義,那是一種極高的文化,得把前兩件事先辦妥好了,先去追尋外在的幸福,然後再去尋找內在的本質。在近代,西方文化傳遍世界,中國文化次之,印度文化最弱,就是這樣一種原因。梁瀨溟斷言以後的世界將漸漸脫離西方文化走向中國文化,最後走向印度文化,這樣的判斷不無道理。當然這只是說著玩玩,畢竟這是太久遠後才會發生的事了,未來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而且現實的世界又是充滿模糊性的,只有當千萬年後,當人們整理回顧我們這段歷史的時候,他們才會明白:原來當時歷史是這樣走過來的——這時歷史的線條才會展現在人們眼前。
推薦閱讀:

非?審訊
為什麼會理所當然
一個工種的基本修養與2B
[轉載]閑聊八字里的類象
閑聊太歲符~善嘉幢唐清元

TAG:中國 | 文化 | 印度 | 印度文化 | 西方文化 | 中國文化 | 西方 | 閑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