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錦之戰簡介
崇禎八年(1635年),皇太極命多爾袞等統軍三征察哈爾部。林丹汗的繼承人、其子額哲率部民1000戶歸降,並獻上傳國玉璽。據說這顆印璽,從漢朝傳到元朝,元順帝北逃時還帶在身邊。他死之後,玉璽失落。200年後,一個牧羊人見一隻羊3天不吃草,還用蹄子不停地刨地。牧羊人好奇,挖地竟得到寶璽。後來寶璽到了林丹汗手中,他死後,由其妻蘇泰福晉、子額哲收藏。皇太極得到「一統萬年之瑞」,如同自己的統治地位得到上天的認可,自然大喜過望。親自拜天,並告祭太祖福陵。他認為這是上天的眷佑,要他做一統天下的君主。於是,皇太極在眾臣的擁戴下,於天聰十年即崇禎九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舉行隆重典禮,宣布即皇帝位,正式改國號「金」為「清」,改年號「天聰」為「崇德」。
總之,皇太極改國號「金」為「清」,標誌著原先以女真—滿洲為主體的女真國(金國),已經發展為以滿洲為主體,包含漢族、蒙古族、東北和漠南等地域其他民族在內,民族多元、國家一統的大清帝國,並為清軍入關後移鼎燕京、入主中原做了政治準備。皇太極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繼續同明朝爭奪天下,一場重要的戰爭即將發生,這就是松錦大戰。
祖大壽是錦州總兵,在大凌河之戰投降皇太極,並答應回錦州作內應,裡應外合,奪取錦州。但是,祖大壽沒有履行諾言,獻出錦州,而是堅守錦州。皇太極當然很生氣,他的貝勒們也一致要攻下錦州,活捉祖大壽,再取寧遠城,進逼山海關。此時的皇太極,在東邊兩征朝鮮,先結「兄弟之盟」又結「君臣之盟」;在西面征服蒙古察哈爾部,漠南蒙古臣服;在北面已經統一黑龍江流域;可以專註於南面——向明朝關寧錦防線的前茅錦州發動進攻。
此時的明朝,已經腐敗到了極點,清內秘書院副理事官張文衡向皇太極奏報說:「彼文武大小官員,俱是錢買的。文的無謀,武的無勇。管軍馬者,克軍錢;造器械者,減官錢。軍士日不聊生,器械不堪實用,兵何心用命?每出征時,反趁勤王,一味搶掠。俗語常云:「韃子、流賊是梳子,自家兵馬勝如篦子。」兵馬如此,雖多何益!況太監專權,好財喜諛,賞罰失人心。在事的好官,也作不的事;未任事的好人,又不肯出頭。上下里外,通同扯謊,事事俱壞極了。」。
在遼東,孫承宗告老還鄉,又失去了袁崇煥、趙率教、滿桂、何可綱等一批重臣武將,關寧錦防線的防禦能力大為削弱。
皇太極趁著這種形勢,確認:必先破關寧錦防線,佔領遼西走廊,奪取山海關。他選擇的突破口,就是錦州。錦州正當東北與華北的咽喉要道,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實乃兵家必爭之地。奪取錦州是皇太極入關的第一步。
...查看更多
松錦之戰的經過:皇太極率部擊潰最後的明軍主力初戰
公元1641年(崇禎十四年)四月下旬,洪承疇部至松山與杏山之間。四月二十五日,雙方在乳峰山戰事膠著,「清人兵馬,死傷甚多」,清軍失利,幾至潰敗。洪承疇將吳三桂列為首功,說:「吳三桂英略獨擅,兩年來,以廉勇振飭遼兵,戰氣倍嘗,此番斬獲功多。
洪承疇不敢冒進,駐紮寧遠,以窺探錦州勢態。並向朝廷表示:「大敵在前,兵凶戰危,解圍救錦,時刻難緩,死者方埋,傷者未起。半月之內,即再督決戰,用紓錦州之急。」兵部尚書陳新甲以兵多餉艱為由,主張速戰速決,催承疇進軍,崇禎帝詔令洪承疇「刻期進兵」,又分任馬紹愉、張若麒為兵部職方主事、職方郎中督促決戰。
突圍
同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在寧遠誓師,率八總兵、十三萬人,二十八日抵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二十九日,命總兵楊國柱率領所部攻打西石門,楊國柱中箭身亡,以山西總兵李輔明代之。此時明軍士氣正銳,皇太極對清軍失利心急如焚。
皇太極帶病急援,「上行急,鼻衄不止」,晝夜兼行500餘里,七月十九日到達錦州城北的戚家堡(遼寧錦縣齊家堡),分軍駐王寶山、壯鎮台、寨兒山、長嶺山、劉喜屯,就地挖壕,緊緊包圍在松山一帶,「斷絕松山要路」。
洪承疇與清軍決戰於松山、錦州地區,皇太極秘令阿濟格突襲塔山,趁潮落時奪取明軍屯積在筆架山的糧草十二堆。明軍「因餉乏,議回寧遠就食」,決定明日一早分成兩路突圍南逃。大同總兵王朴一回營便率本部人馬首先乘夜突圍逃跑,結果「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黑夜中,明兵「且戰且闖,各兵散亂,黑夜難認」。總兵吳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入塔山。洪承疇等人突圍未成,困守松山城(錦州松山區松山鎮),幾次組織突圍,皆告失敗,不久「轉餉路絕,闔城食盡」,松山副將夏承德遣人密約降清,以為內應。
決戰
公元1642年(崇禎十五年)二月十八日城陷,總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被殺,洪承疇、祖大樂兵敗被俘至瀋陽,三月八日,祖大壽率部獻城歸降,清軍佔領錦州。四月二十二日,清軍用紅衣大炮轟毀杏山城垣,副將呂品奇率部不戰而降,松山、錦州、杏山三城盡沒,至此松錦大戰結束。洪承疇為表示忠於明室,宣布絕食,到了五月剃髮降清。洪承疇投降以後,明朝不知道他已經變節,思宗聞之大震,輟朝特賜祭九壇,祭到第九壇的時候,又得到軍報,說洪承疇降清了,京城大嘩。 據《清太宗實錄》記載:「是役也,計斬殺敵眾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胄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蕩,多如雁鶩。」松錦大戰標著著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完全崩潰,明朝在遼東的最後防線僅剩下山海關的吳三桂部。
...查看更多松錦之戰雙方所處環境的對比:明軍失敗無懸念松錦大戰,又稱松錦之戰、松錦大會戰,由皇太極發動,明清雙方各投入十幾萬大軍參戰,從公元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軍圍困錦州城起,到公元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松山城被清軍攻陷,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止,戰爭共經歷了兩年,以明軍慘敗告終,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三萬殘軍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之後明朝在關外的城池悉數陷落,僅剩孤城寧遠。此役是明清雙方最後的關鍵戰役,以後明朝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對清軍的有效反擊。
清朝方面
自皇太極即位以後,審時度勢,對明清之間將不可避免的要進行一次大決戰是作了充分的各方面準備的,如進行內政改革,加強君權,對外入侵朝鮮,與其結盟,征服蒙古,與其聯合,於是孤立了明朝。因此,清不僅上下團結一致,而且又無後顧之憂。所以,它就有了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這場戰爭,從而保證了松錦大戰贏得勝利。
另外,皇太極在松錦大戰中,戰略打擊目標的選擇,作戰時機的掌握,用兵方略和臨陣指揮等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最為突出的是:他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如以往八旗精兵良將善於奔襲野戰之長,為了避其不長於攻堅城之短,因此在松錦大戰中,始終採取圍城打援的戰術,不僅消滅了洪承疇率領的十三萬援軍,而且困逼松山、錦州、杏山的明軍守將獻城投降,摧毀了明軍經營多年的寧錦防線,為進取中原鋪平了道路。
明朝方面
這次松錦大戰失敗,致使關外明軍精銳盡喪,松錦杏三城俱失,造成這種慘敗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明廷的政治腐敗,在此戰役中反映尤為突出的有以下幾點:
盲目催戰。當時崇禎皇帝、兵部尚書陳新甲等人,偏信「原屬刑曹,本不知兵」的遼東監軍張若麒輕敵冒進之言,一味催戰。因此,洪承疇「輕進頓師,進不能突圍,退不能善後,形見勢絀,……遂使重臣宿將選率驍騎,十萬之眾,覆沒殆盡」。
督監不和。薊遼總督洪承疇根據關外兵力和錦州守將祖大壽「逼以車營,毋輕戰」的意見,主張且戰且守,步步為營,逐步向前推進以解錦州之圍。而監軍張若麒卻反對,「振臂奮袂,扶兵之勢,收督臣之權,縱心指揮」,於是明軍「但知有張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無可為矣」。總督和監軍兩者互相掣肘,明軍不知所從。
指揮失誤。洪承疇雖然精通兵家權謀,由於考慮到個人的得失安危,所以屈從於陳新甲、張若麒等人的權勢。當「陳新甲趣之,未免輕進以頓師」時,他就孤軍深入;當「張若麒惑之,倏焉退師以就餉」時,他就率軍南逃。因此,洪承疇在指揮作戰上,表現出猶豫和動搖,這就必然導致明軍失敗。
將官畏死。明軍在松山與清軍對陣時,兵員和火器都勝於清軍,本應決一死戰以解錦州之圍,但是一些明軍將領畏死,卻棄戰南逃,如總兵王朴為了自己活命,不顧全軍安危,違約先遁,造成明軍松山大敗。又如明廷為了解救洪承疇,命順天巡撫楊繩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軍赴松山解圍,可是「皆斂兵不敢出」。
...查看更多松錦之戰的責任不在崇禎:洪承疇用兵特點被掌握歷史將松錦之戰明軍失敗歸於崇禎催兵過急,但研究發現問題在洪承疇計戰不及皇太極所致。個人意見,文明話題,歡迎善意批評指正、拒絕謾罵。
崇禎13年4月,後金軍(這時應叫清軍了)圍困錦州開始,先是外圍據點陷落,然後被清軍掘壕圍困,明守將祖大壽彷彿又見一個大凌河的慘劇要開始,趕緊派人突圍求救。明廷調兵號稱13萬集寧遠(今遼寧興城),令洪承疇馳援錦州,洪承疇吸取薩爾滸分兵四路教訓,大軍集成一體步步為營,受命解圍到進抵百里之外松山耗時10個月,崇禎14年3月抵達松山。
皇太極又用挖壕辦法斷洪承疇明軍歸路,截斷明軍糧路,將圍困錦州兵力部分調出反包圍洪承疇軍。這和白起長平之戰戰術類似,大凌河戰役也用過。洪承疇沒有採納馬紹愉「乘銳出奇擊之」、張斗「防其抄襲我後」的用兵建議。清軍沒有等他的穩打穩紮,而是用壕溝圍困了這13萬明軍。
8月,13萬解圍明軍開始給自己解圍。明清兩軍,列陣大戰。接戰良久,矢飛炮鳴,殺傷相當,未分勝負。皇太極先派阿濟格率軍進攻塔山,奪取了明軍在筆架山的12堆儲糧。其時,明軍糧食被搶奪,退路被截斷,因為無糧秣,而氣挫勢窮。洪承疇擔心明軍步、騎兵被分割,將步騎數萬之眾,收縮在松山城內。明軍被迫突圍退回寧遠,錦州不救了,可是等待這些明軍的是清軍層層戰壕防守。死於弓箭,自相踐踏,被迫投海死者和俘者近十萬,除吳三桂少數將領逃出外,洪承疇剩餘萬餘守內城,崇禎15年二月困餓城破。
錦州被圍年余,肯定困餓交加。洪承疇合兵解圍,受命到進抵百里之外居然耗時10月,可見其對清軍一戰之畏懼和沒有把握。軍隊的糧路沒有分派強大後軍保護,雖集中重兵有所小勝,也和趙括一樣結果被戰壕圍困。兵貴於速,貴於奇,畏首畏尾,緩緩前行,等著對方充分地掘壕製造墳墓。明軍就沒有機會挖壕圍困後金和清軍,這就是對方動作快,你沒那麼多時間去做。而且,松山戰時,臨時儲糧又被截斷。先期不敢戰,後來想打卻被困無糧,處處被動,不戰自亂。自薩爾滸之後,明不敢主動進攻,不敢摧毀對方後方和糧草供應,不得不戰勉而戰之,怎能不敗。危而立斷,對方分兵截糧掘壕之時和將士講明利害,全力一戰才是出路。韓信背水列陣就是這個道理,而韓信5000騎兵出擊拔旗換旗是摧毀趙軍士氣的奇著。可這些洪承疇都沒有,他的失敗和崇禎沒有關係。
...查看更多松錦之戰的戰略意義:明軍徹底失去了關外的控制發生在1639年歷時3年的松錦之戰,是明清生死存亡,而又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一場大決戰。為此,雙方均投入了強大的軍事力量,最終,以皇太極的智慧,和八旗子弟這支虎狼之師的浴血奮戰取得戰爭勝利,而終結。此役,為日後滿洲八旗入主中原掃清了障礙,並奠定了基礎。
一 松錦之戰的背景
明朝末年,太祖努爾哈赤「十三副遺甲」起兵,以「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的策略,先後統一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實現了女真各部的大統一。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四月十三,太祖努爾哈赤又以「七大恨」為由,發動對明宣戰。自萬曆四十六年即:天命三年(1618年)撫順第一次與明廷交鋒,至崇禎十七年即: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在近30年間,對明清興亡產生深遠影響的戰役有三:薩爾滸之戰、沈遼之戰和松錦之戰。
當說,薩爾滸之戰是明清正式軍事衝突的開端;沈遼之戰是明清激烈軍事衝突的高潮;松錦之戰標誌著明清遼東軍事衝突的結束,雙方軍事僵局的打破——明軍頓失關外的軍事憑藉,清軍轉入新的戰略進攻,為定鼎燕京、入主中原奠下基礎。這是最大的政治背景。
明「寧遠大捷」致使清軍在遼西的軍事政治行動受阻。為此,皇太極審時度勢,在內部進行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思想等方面一系列重大改革。與此同時,征服了漠南蒙古,使林丹汗走死青海湖;曾兩度用兵朝鮮,使李廷臣服於清,極大瓦解了明廷的勢力。繼而又出兵統一了黑龍江流域,從新滿洲得到了充足的兵源;期間,還多次繞道入關作戰,消耗了明廷的實力;同時也掠奪了大量物質充盈國庫。(1636年)四月,皇太極棄汗稱帝,改後金為清,這無疑是向明公開挑戰。皇太極稱:「今為敵者,惟有明國耳。」大舉進攻明朝,決計奪取錦州,打通遼西入關通道,的時機已經成熟。
而這個時期,明朝早已是「紀綱紊亂」、「吏治腐敗」、「財政竭絀」、「邊備廢弛」各種社會矛盾不斷積累惡化。大順李自成的起義軍正風起雲湧般攻城掠地。明王朝陷入腹背受敵朝野上下惶惶不可終日的局面。
恰在這時,皇太極發動了松錦之戰。明、清雙方各投入十多萬大軍,從崇禎十二年(1639年)二月,到崇禎十五年(1642年)四月,戰爭經歷了三年。此役是一場決定兩個王朝命運的大對決。
二 松錦之戰
崇禎十二年(1639年)明廷調任洪承疇為薊遼總督,系東北邊防,防衛清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三月,皇太極命鄭親王濟爾哈朗、多羅貝勒多鐸等人領兵修築義州城(遼寧義縣),「駐紮屯田,令明山海關外寧錦地方不得耕種」。錦州守將祖大壽向明廷報稱:「錦城米僅供月余,而豆則未及一月,倘狡虜聲警再殷,寧錦氣脈中斷,則松、杏、錦三城勢已岌岌,朝不逾夕矣。」
明廷命洪承疇領王朴、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步騎十三萬,馳援錦州解圍。洪承疇不敢冒進,駐紮寧遠,窺探錦州勢態。由於當時明朝財政困難,兵部尚書陳新甲主張速戰速決,催洪承疇進軍。崇禎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在寧遠誓師,率八總兵、十三萬餘人;二十八日抵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二十九日,命總兵楊國柱率領所部攻打西石門。楊國柱中箭身亡。之後雙方在乳峰山戰事膠著,「清人兵馬,死傷甚多」,清軍失利,幾至潰敗。
崇禎十四年八月十八日,皇太極帶病急援,「上行急,鼻衄不止」,晝夜兼行500餘里,到達錦州城北的戚家堡(遼寧錦縣齊家堡),緊緊包圍在松山一帶。洪承疇與清軍決戰於松山、錦州地區。皇太極秘令阿濟格突襲塔山,趁潮落時奪取明軍屯積在筆架山的糧草十二堆。明軍「因餉乏,議回寧遠就食」,決定分成兩路突圍,屆時「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總兵吳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入塔山。承疇等人突圍未成,困守松山城,幾次組織突圍,皆告失敗,不久「轉餉路絕,闔城食盡」。松山副將夏承德遣人密約降清,以為內應。
...查看更多
皇太極對大明的最後一擊:松錦之戰耗盡大明帝國皇太極對大明的最後一擊
松錦之戰,使大明帝國的有生力量消耗殆盡,是大清帝國與大明帝國之間的最後一次殊死戰。這場大會戰,是皇太極生前親臨前線指揮的最後一場戰役,其判斷和指揮稱得上出神入化,是他軍事生涯的巔峰之作。從此,明王朝再也沒有力量對付自己的內外敵人了。兩年後,大明帝國轟然垮台。
大明崇禎二年、後金汗國天聰三年(公元1629年)。這一年,皇太極第一次繞道蒙古奔襲大明帝國首都北京。就在這差不多同一時刻,西北山陝地區陸續發生了高迎祥等領導的農民暴動。
此後,大明帝國烽煙四起,它不得不在對抗大清鐵騎的同時,費盡心機地力圖遏制四處流竄的暴動農民。在這種情形下,不論是皇太極,還是張獻忠、李自成,均大受其益。他們結成了事實上的統一戰線,成了素不相識、素無往來卻親密無間的戰友,他們奮戰於不同的戰線,向他們備受憎恨的共同敵人大明帝國發起攻擊。
就這樣,大明帝國曾經強橫無比,由於自我感覺過好而極度傲慢,如今受到了來自外部敵人和自己內部治下人民兩個方面的憎恨。帝國無比艱辛地周旋於內外強敵之間,幾乎是在轉眼之間,便陷入了腹背受敵、四面作戰的窘境。皇太極曾經和他的部下談起過自己對於明王朝的總體戰略:大明就像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要想一下子推倒它不是那麼容易。因此自己要帶領他們砍伐這棵大樹的枝枝杈杈、根根梢梢。等到這樹枝禿根朽之後,輕輕一推,它也就轟然倒地了。第一次打到北京城下時,皇太極看著壯麗如畫的北京城,不無輕蔑地說道,此時拿下那皇城中的「痴兒」,大約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但是攻之易而守之難,於是他放棄了攻打北京城。皇太極具有極強的定力,其戰略思想顯然是明確而一以貫之的。為此,甚至有部下認為他太過於瞻前顧後,太過於謹小慎微了。
這一次繞道奔襲大明京師,皇太極獲得重大戰果。在後來的歲月里,他又陸續發起了四次大規模的長途繞道奔襲,每一次都戰果豐碩,大體上達到了下列兩個目的:其一劫掠了大量人畜物資,其二極大消耗了大明的力量。此外,於有意無意之間,還在第二戰場、兩線作戰的意義上,特彆強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張獻忠、李自成們的發展壯大。
松錦之戰,則大體上可以看成是他對大明這棵老朽的大樹,完成了諸多砍伐工作後的最後一擊。
被認為是國家棟樑的大將滿桂,死了;號稱一代名將、被袁崇煥倚為臂膀的趙率教,死了。無論如何,他們畢竟戰死沙場,死在了抗擊敵人的陣地上,算是死得其所。有蓋世之才的熊廷弼,死了;號稱肝膽義氣奇男兒的袁崇煥,死了。他們則是死在了自己的皇帝手中,死得慘烈無比,死得充滿了負面的價值。而另外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孫承宗,也被皇帝不由分說地免去職務,黯然回鄉了。
時人和後人談到此時的大明帝國,時常使用的辭彙是:賄賂公行,黨爭劇烈,刑章倒錯,宵小橫行。意思是說,貪污受賄成了公開的秘密,帝國官場中不問是非善惡只看是不是自己人,黑白顛倒是非混淆,國家重用獎勵的大多是些壞蛋,品行高尚才幹卓越之士或者命運悲慘或者很快便被邊緣化,而貪官污吏、宵小壞蛋們則興高采烈地奔走於帝國堂皇的廟堂之上。在內外敵人和上述因素的作用下,大明帝國似乎在目不暇接的轉瞬之間,便完成了從花團錦簇淪入百孔千瘡的全過程。速度快得令人目瞪口呆,幾乎沒有反應的時間。
...查看更多
結語松錦之戰,使大明帝國的有生力量消耗殆盡,是大清帝國與大明帝國之間的最後一次殊死會戰。這場大會戰,是皇太極生前親臨前線指揮的最後一場戰役,其判斷和指揮稱得上出神入化,是他軍事生涯的巔峰之作。從此,明王朝再也沒有力量對付自己的內外敵人了。兩年後,大明帝國轟然垮台。
推薦閱讀:
※北方四島簡介
※能簡介下開門大吉最近一期嗎?
※上法下實法師簡介
※唐睿宗李旦簡介
※小清新經典網站大全(簡介版)
TAG: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