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上海公園那些事兒

日期:2010-02-07作者:楊忠明來源:新民晚報

復興公園舊景

兆豐公園正門

虹口公園舊景「鄉下人進城,第一步就踏錯了草地,那就是黃浦灘公園。頭上包著布的紅頭阿三揮著打狗棍來趕鄉下佬:『去!去!』他要鄉下佬抬頭看看那草地上的木牌:『狗與華人,不得入內。』」這是曹聚仁先生回憶舊上海的幾句話。這個曾經給中國人帶來恥辱與憤怒的滬上最早的英美租界里的公共花園(今黃浦公園)清代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竣工。早年上海灘,租界內公園都把中國人拒之門外,我想起一句老話:燒香趕出和尚……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上海的公園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公園既是市民休憩的場所,也是孩子們遊玩的樂園。本期將在樁樁往事中回望老上海那些公園。——編者壹中西文化匯公園舊上海幾個老牌公園名氣很大:外國花園、顧家宅公園、兆豐公園、靶子場公園等,抗戰時期,上海華界大部分公園被毀,倖存者亦面目全非,到上海解放時,市區尚存公園有14座,面積有65.88萬平方米。清同治四年冬,英美租界工部局在蘇州河口南端灘地填灘建公共花園,疏浚洋涇浜工程同時開工,用浜里挖出來的泥填築灘地,同治七年公共花園正式對外國人開放,園近韋爾斯橋頭處,滬人稱它為外國花園、外擺渡公園、大橋公園,後改名為黃浦公園至今。民國以前此地是申江消夏絕佳處,夜坐於此,月明星稀,船燈閃爍,長風來無浪,江流去有聲。早期這裡常開音樂會,由英國兵艦上的樂隊來演奏,以後由工部局的管弦樂隊演奏,音樂會每場聽眾數百人,真正的冒險家樂園!老上海《洋場竹枝詞》中寫道:「行來將到大橋西,回首窺園碧草齊。樹矮葉繁花異色,雨余石上錦雞啼。」地處法租界的復興公園落成於清宣統元年,名顧家宅公園,其前身是農田,有小村顧家宅,滬人俗稱法國公園,民國33年改為大興公園,兩年後又更名為復興公園。公園早期景色有歐洲風情,園內有幾何形花壇和大草坪,音樂演奏亭,復興公園西南部為中國園景,有假山、瀑布、小溪。民國5年,園內開始飼養小動物,後發展成為動物園。舊志記載:「極司非爾公園位於滬西,為公共租界公園中最優美者,園中布置合東西洋美術之意味,冶於一爐……」中山公園舊稱兆豐公園,又叫梵皇渡公園,早期此園由幽林、碧草、鮮花、小溪組成鄉村自然景色,極富歐陸古典園林情調,鳥聲悅耳清,芳草灼目明,遊人往來,野餐小聚,其樂融融。民國13年公園中部闢建山地植物園,植物園南有一片蘆葦叢生沼澤地,水色波光映入眼目,閑步到此莫不心曠神怡,野趣無限……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共租界工部局採用英國園林風景專家斯德克設計方案建造的靶子場公園(現在的魯迅公園),1909年對外國人全面開放,是典型的英國式自然風景公園,有大草坪、音樂台、溪流小橋,歐洲鄉村小景巧妙布局。1956年,魯迅墓遷葬於此,成為紀念性公園。貳尋跡滬城老公園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寶山縣園林改為城西公園,是中國地方政府所建首座公園。滬人記憶中的老公園有:崇明廟鎮公園、朱涇第一公園、高橋公園、黃渡中山林公園、堡鎮中山公園、餘姚路新加坡公園等28個已廢公園。建於民國31年的蘭維納公園(現襄陽公園),原為江陰顏料鉅賈薛葆成家屬墓園,進園一條大道,兩旁法國梧桐遮天蔽日,草坪、噴水池、對稱式花壇,法式風情無處不在。民國17年嘉定縣政府將匯龍潭、孔廟、應奎山、奎星閣、龍門橋、文昌閣闢為奎山公園(現匯龍潭公園)。這匯龍潭早在明末清初,潭水與孔廟建築和應奎山相映成趣,晚清,匯龍潭林木蔭翳,柳蔭深淺,是嘉定古鎮一個清逸幽靜風水寶地。崇明縣鰲山公園落成於民國8年。山,人工而為,築於宋代,為航海之標識,康熙七年總兵張大治改建壽安寺,又與知縣王恭先在寺後復築金鰲山,山有九峰,中峰最高,山上有鎮海塔。目前鰲山公園內尚存200年古樹有6株,最大一株是康熙七年植的檜柏,樹齡有300餘年。民國2年(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滬遇刺身亡,6月葬於閘北象儀巷,墓地百餘畝,此地後被稱為「宋園」,民國35年更名為教仁公園(現閘北公園)。上海市立動物園位於文廟路200號,園地面積原僅七畝三分,後擴充至十畝九分,有虎、豹、獅、象、兔、孔雀、白鶴等大小動物78種。民國時,年參觀者達105萬人,每年門券收入計銀17000餘元。叄文物古迹舊公園舊時「邑廟公園」就是現在的秋霞圃,為嘉定名勝,原是龔、金、沈三家私園和邑廟。園景分桃花潭、凝霞閣、清鏡塘、邑廟四區。園內明清古屋,芳卉異草、奇樹珍木,怪石、古橋、樓、台、亭、閣移步皆景,現存百年老樹22株,春夏秋冬四時花開不敗,霜月賞菊最為相宜,可得淵明採菊東籬幽然之閑趣。素有「奇秀甲江南」的豫園,原是明代滬人潘允端的花園,後幾度易主,乾隆二十五年鄉紳集資購得豫園土地重建修復豫園,直到乾隆四十九年基本竣工,園內有三穗堂、大假山、仰山堂、點春堂、玉玲瓏、九龍池等景。修復後的豫園已經成為公園性質的寺廟園林,但晚清又屢遭戰爭破壞。南翔古猗園建於明萬曆年,園名取自《詩經》「綠竹猗猗」句,得「猗園」之名,園由嘉定竹刻名家朱三松設計布置,後幾經轉讓,乾隆五十三年古猗園成為城隍廟的廟園,有缺角亭、不系舟、聽雨軒、小雲兜、唐代經幢諸景,香客均可入園遊玩,抗戰時毀壞嚴重,抗戰勝利後鎮政府籌款重修古猗園開闢為公園。青浦曲水園清乾隆十年建,曾名「一文園、靈園」,嘉慶三年改名曲水園,宣統三年歸縣管轄改為公園,園以水景取勝,荷花池水與城河連通,園內以凝和堂建築為中心,古木森森,池水粼粼,藤蘿滿牆,野芳遍地,滬人尋幽好去處。肆往事樁樁在公園若問,老上海人是如何遊園休閑的?且讀一段舊籍寫邑廟之景:「內園清靜幽雅,夏日避暑,冬日賞雪,均覺適宜……常人入內游賞不取遊資,有老者專司烹茗,小池中金魚歷歷可數。每逢蘭花或杜鵑花盛開,設有花會,取佳種陳列廳上,任人品評,洵城市中一清靜地也。」晚清文人楊伯潤豫園看菊詩云:「豫園團聚一樓花,鬨動江城十萬家。誰賞荒齋破籬下,傲霜剩有數枝斜。」民國初年,豫園萃秀堂的大假山特於重陽節開放,供市民遊人登高望遠,聽鄭逸梅先生說,小時候他隨大人去豫園爬假山登高,還要帶些插著紙旗的豆沙重陽糕助興哩!但是,舊上海的公園不是一味清靜休閑的。1925年,「五卅」反帝示威遊行隊伍經過外灘公園,憤怒的學生從小皮匠處借來榔頭把那塊侮辱中國人民的「公園園規」砸爛!3年後,北伐軍節節勝利的形勢下,租界當局不得不通過議案。1928年7月1日起,外灘公園才對中國人開放。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結束後,4月29日日寇在虹口公園「慶祝大捷」,愛國人士王亞樵安排一位叫尹奉吉的朝鮮革命志士混入司令台下一連扔了兩顆炸彈,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講台轟塌,血肉橫飛,日本侵華軍總司令白川義則大將被炸3天後斃命。日寇首領死傷慘重消息傳出,滬人拍手叫好!1937年,八·一三,日軍進攻上海後,上海市轄公園大都毀於炮火,損失慘重。上海解放前夕,國民黨一度把閘北公園當作屠殺革命志士的刑場,以後每當春天來臨,曾經滲透著革命烈士鮮血的閘北公園裡的花開別樣紅!相關鏈接老上海部分老公園一覽1871年外擺渡橋南堍西側有個兒童公園(預備花園)1890年建立四川路橋東側的新公共花園(華人公園)1898年建立崑山路虹口公園1911年建立匯山公園1916年楊樹浦路東端有個周家嘴公園1922年建立南陽路兒童遊戲場1924年建立霞飛路寶昌公園1928年血華公園建立1932年市立第一公園開建1934年龍華路市立植物園開放
推薦閱讀:

滴滴專車運營商不認罰 上海首張專車罰單被擱淺
日式拉麵哪家強?招牌拉麵大公開!|魔都拉麵店評測
一級方程式賽車F1上海站購票指南:除非身臨其境
即將離開杭州到上海工作,求教社保轉移的問題?
上海哪裡租房最便宜?

TAG:上海 | 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