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考古專家說已經找到曹操墓大家都笑了?曹操墓到底在哪裡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陽安豐鄉西高穴村搶救性發掘一座東漢大墓獲得重大考古發現,經權威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根據古資料現場考證研究,認定這座東漢大墓為文獻記載中的曹操高陵。曹操高陵在河南省安陽安豐鄉西高穴村南,曾多次被盜。
2009年12月27日,國家文物局認定,經考古發掘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其就是曹操墓 。按理說曹操墓的發現是考古的一個重大發現,官方文件也為曹操墓的發現蓋棺定論了,但是很多人對這個發現保留了意見。
曹操高陵平面為甲字形,坐西向東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主要由墓道前後室和四個側室構成。斜坡墓道長39.5米,寬9.8米,最深處距離地表大概是15米,墓平面略呈梯形,東邊寬22米,西邊寬19.5米,東西長18米。
大墓佔地面積740多平方米。曹操高陵,是一座多墓室的大型磚室墓。墓平面呈甲字形,墓葬坐西曹操墓向東,墓葬全長近60米。墓室墓壙平面呈前寬後窄的梯形,東面最寬處寬22米,西面較窄處寬19.5米,東西長18米,墓壙面積接近400平方米,整個墓葬佔地面積740平方米左右。由墓道、墓門、封門牆、甬道、前後主室和四個側室組成,結構複雜,規模宏大。
證明墓主的證據並非第一手材料,都不是很有力的證明,所以許多國內學者和專家例如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徐蘋芳、魏晉南北朝文學專家袁濟喜、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魏晉南北朝史博士張國安、中國盜墓史研究學者倪方六等,對是否是曹操墓持有爭議意見。
從現存史料和考古發現來看,曹操並沒有秘葬,更未設疑冢,只不過是主張喪葬從簡,沒想到這"簡辦"了的喪事反而給歷史平添了不少繁雜。據《三國志》等史料 記載,公元220年曹操卒於洛陽,靈柩運到鄴城,葬在鄴城的西門豹祠以西丘陵中,沒有封土建陵,沒有隨葬金玉器物,也沒有建設高大堅固的祭殿。數百年後,墓葬簡單的曹操墓就湮沒在歷史的陳跡之中了。宋代以後曹操被視為奸雄,其墓址不詳也成了他奸詐的一個證明,七十二疑冢等說法在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廣為傳布,不少人信以為真。
曹操墓本不是謎,但從宋代起就無人知道曹操墓所在,並有曹操了設七十二疑冢的傳說,經過《三國演義》等的宣揚,曹操墓就成了個婦孺皆知的千古之謎。曹操對自己的喪葬有明確「說法」,他死前一年多《終令》稱「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臨終前《遺令》中更是明確了要穿著平時衣服 入葬,不要珠寶陪葬。他的兒子曹丕、曹植都有文描述葬禮和入殮的情況,交待了葬在鄴城之西,晉代文人陸機、陸雲作品中也有關於曹操喪葬情況的介紹。史書中司馬懿、賈逵等人的傳記里有他們護送曹操靈柩到鄴城入葬的記載。如曹操設疑冢的話,那他就是在留給後人的許多史料上都作了假,不僅在生前,改朝換代後還有 人出力,且隨後的幾百年無人發現,這有些荒誕。
史料顯示,由於喪葬從簡,過了沒幾年,曹操墓上的祭殿就毀壞了。沒有隨葬金玉器物,也不為盜墓者所重視,再加上沒有封土建陵,沒有植樹,幾個朝代之 後,曹操墓所在便無人知曉了。不過,到唐代人們對曹操墓的位置還沒有什麼疑問,唐太宗李世民還曾為曹操墓作祭文,但從北宋開始,雖然曹操墓位置在史書上有記載,但 現實之中沒有人知道曹操墓的所在。也是從北宋開始,曹操被定型為奸雄,其墓址不詳也成了他奸詐的一個證明。鄴城以西有北朝墓群,被傳為曹操的七十二疑冢。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稱,曹操遺命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冢七十二,渲染了曹操的奸詐。蒲松齡《聊齋志異》中有一篇《曹操冢》點出曹操墓可能在其設的 七十二疑冢之外,更顯示出其詭詐。隨著這些傑作的流傳,曹操墓之謎就更加引人注目,也更加撲朔迷離了。
最重要的隨葬物品極為珍貴一共有8件,分別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等銘文。在追繳該墓被盜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項石」銘文,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為研究確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歷史依據。在墓室清理當中發現有人頭骨、肢骨等部分遺骨,專家初步鑒定為一男兩女三個個體,其中墓主人為男性,專家認定年齡在60歲左右,與曹操終年66歲吻合,是曹操的遺骨。
對於大墓的質疑中,自始至終都有關於「魏武王」稱號的質疑。有觀點指出,這種稱呼將陰名和陽名混為一體,沒有任何文獻中提及。研究院綜合既有的研究成果列出了文獻中的相同表述:東晉孫尷《魏氏春秋》中「魏武王姿貌短小,神明英徹」;南朝時期沈約編著的《宋書·卷二十三·五行三》:「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禿鶖鳥集鄴宮文昌殿後池。明年,魏武王薨」。
曹操生前是魏王,有自己的封地,武王雖是謚號,但也只能是有封地前提下的「武王」,故應稱「魏武王」。歷史上還有中山靖王、魯恭王等稱呼存在。曹操墓熱議中,早年發掘並指出了曹操墓現今方位的魯潛墓誌,此番也連帶受到了質疑。質疑者認為,墓誌本應記述墓主生平,但魯潛墓誌卻指出了曹操墓的位置,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
研究院指出,墓誌內容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歷史演變,不能用今天的眼光衡量最初的階段。此外,也有觀點質疑魯潛墓誌的文字跟曹操墓石牌字體相近,因此認為是同一人造假。但是研究院調出圖片比對,指出這是個「偽質疑」,事實上魯潛墓誌的字體同曹操墓石牌字體有很多差別,但與同時期的西門豹祠後趙建武六年刻石相同。反對者以此來判定曹操墓是假的,不僅缺乏對那一時代文字的認識認知,同時也有悖科學的態度。
曹操墓出土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但史書中都沒有準確出現過關於『魏武王』的記載.」郝本性說,古代地位高的人去世,都有謚號,而這個謚號至少是當時經過漢帝同意的。也可能是因為層次比較高,民間知道的不多,沒有流傳下來,也可能是因曹操死後20多天就入了葬,加之當時又是高層權力動蕩之時,歷史背景比較複雜,時間又太短,沒有史書記載,或者有記載已丟失,或者有記載到還沒有發現,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時,即使下葬再匆忙,刻個「魏武王」的石牌,也是件很簡單的事情。
推薦閱讀:
※清純型美女和明艷型美女到底差在哪?
※克夫女人痣都長在哪裡
※廚房在哪個方位風水好
※八字中如何看愛人在哪裡?
※男女之間曖昧與友誼的界限在哪裡?把握不住你就會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