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萬事萬物,這是你最深的存在

文/武志紅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我們的鏡子。你看著它們時,你也在它們的鏡面上留下了鏡像,由此你也可以看到自己。

反之也一樣,你看著一個事物的那一刻,那個事物也因你的注目而得以存在。

媽媽,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一面鏡子。生命的最早期,媽媽注目著嬰兒,嬰兒就從這面鏡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若注目一直在,嬰兒就會感覺自己一直存在。若注目時,媽媽與嬰兒有共鳴,且帶著接納與喜悅,嬰兒就感覺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好媽媽的鏡子從不吝於對嬰兒打開。

有時,媽媽這面鏡子總是沒有光的,它不能注目嬰兒,於是,嬰兒就覺得,自己是不存在的。

若這面鏡子偶爾才會打開一下,嬰兒會在這一片刻形成一定的自我感,但是破碎的。在做碰觸你的內在嬰兒的練習時,有人會說,他看不到一個完整的嬰兒,原因在此。

【練習:碰觸你的內在嬰兒】安靜,閉上眼睛,花五分鐘感受身體,足夠放鬆後,想像一個嬰兒在你身邊,它會在哪個位置?它是什麼樣子?什麼神情?看著它,它會和你構建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它,便是你內在的嬰兒,是嬰兒時的你在你內心中的留影。

媽媽這面鏡子的打開若很少,而且打開時都是兒童在極力討好魔鏡,就易導致一個結果:一個人對別人的反應極度在意。

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在小說《人格失格》中寫道,別人寥寥數語的責備,對我如晴天霹靂。有來訪者說,別人隨便一個批評,他都覺得自己瞬間破碎。以前還寫過一位來訪者的意象,一個小球在追著一個大球轉,小球一刻都不敢放鬆,生怕一不留意,大球就不見了。大球就是他的媽媽,而小球就是他自己。這三個故事,都顯示,一個人之所以對別人的反應極度在意,都是因為,對方好的反應,會讓他有短暫的存在感,對方壞的反應,會讓他的存在感瞬間崩毀。

一個人太脆弱,很少是寵出來的,而多是幼時沒被看見。

在中國,常見情形是,媽媽這面魔鏡是否打開,關鍵是,兒童要讓魔鏡高興,因中國的媽媽第一缺乏尊重孩子感受的意識,第二即便有這一意識,但因與自己的感受缺乏鏈接,而難以給孩子的感受以確認,這一確認,必須是身體對身體,心對心,而不是頭腦對頭腦,語言對語言。當然,若沒有身體與心的呼應,頭腦與語言的承認,如果有,也遠比沒有好。

兒童願做一切努力去討好媽媽的魔鏡,因這面魔鏡打開,他才存在,所以這值得付出一切。讀孝道的書,中國歷史上多名天才在幾歲時就悟到了孝道是大道,原因僅僅是,他們知道自己這個人的存在感有賴於討魔鏡高興讓魔鏡打開,這種體驗讓他們推論出,所有人的存在感都有賴於討魔鏡高興讓魔鏡打開。

所以,若一位媽媽想讓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嬰幼兒時,多和他互動,看到他,並帶著喜悅,是至關重要的。

不過,與孝道形成的悖論是,一旦孩子得到的愛足了,形成了一個健康的自我,他就不會去順著父母的意思了。他會很愛父母,但他做事情,首先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而不是服從父母的語言。若一心希望孩子孝順,最好是做一面冷漠乃至殘酷的魔鏡。

我們是鏡子,也是鏡中的容顏。波斯詩人魯米如是說。他的意思是,我這面鏡子照見了你,那一刻,我也就是你。太多哲學家重複過這樣的觀點: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將這一觀點延伸,還可以說:世界在你眼中,而世界在你眼裡的投影,絕非僅是世界本身,更是你自身。

譬如方舟子,他偏執打假時,構成的那幅畫面,不僅是我們社會的反映,更是方舟子的一幅自畫像。

要有你即鏡子,你即鏡像的這一意識,你才能看到了別人乃至你自己的全貌。

你如何看待萬事萬物,這是你最深的存在。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645590102eabh.html

左岸記:關於孩子心理,再分享一篇林愈靜的日記——非常弗洛伊德

原文:http://www.douban.com/note/266485095/

正文:

很慚愧,我從沒系統的讀過弗洛伊德,只囫圇吞棗的看過一個小小的牛津通識本,但又時常自以為是的引用。看電影時寫東西時,覺得像,就拉上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創建了精神分析學科,大致意思是,人的一切精神疾病,性格缺陷,其實都是童年陰影造成的,病根兒可以上溯到出娘胎的那一刻。這些陰影大部分都是些不好的事,人出於本能想忘記,就用意識壓抑它們,以為真的忘了,其實,是壓到了潛意識區,潛意識區是一片不受人控制的區域,指不定什麼時候就發生作用,蹦出來影響人。造成了種種精神疾病和性格缺陷。

要想治癒,必須得找到病根兒,弗洛伊德懂得催眠術,有關著名的長沙發,人進入催眠狀態,會回憶起童年的事–多早的都能回憶起來。完整的講述一次,重演後,就釋然了。嗨,原來就這事兒啊,於是就治好了精神病。比毛澤東思想管用。

扯了這麼多弗洛伊德,是因為我其實還是不理解弗洛伊德。

我爸來這兒幫我,看到我們倆帶個小孩兒挺忙的,就說不如讓他帶回去,這樣我們就輕鬆了,我一聽立刻就不同意。首先,我自己一天見不到女兒都會想。(比如現在,我就挺想她的),其次,我堅決不想讓孩子在1-3歲時離開父母,我也說不上為什麼,大概就是因為弗洛伊德。

我有不少朋友都是這麼做的,生個孩子,放家給父母帶(或者岳父岳母帶),然後倆人繼續高效的工作掙錢。以圖以後可以一家人在一起開心過日子,可是大部分的情況是,孩子一直到了五六歲,十幾歲,還是這個狀態。甚至覺得也沒必要了。

有一次我下班回家,葉卡同學抱著女兒出來接我,在商場的電梯上,她們向上,我向下,兩個電梯交錯時,女兒終於看清楚是我,而且,我離她越來越遠,於是她大哭起來。

十八九歲時,我養了十三年的狗,終於在睡眠中過世,去狗市買了只小狗,連續三個晚上,她都要叫上半個小時累了才會睡去,直到她習慣了新家,習慣了離開媽媽和兄弟姐妹的籠子。

小孩兒也是這樣,離開一個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跟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回去,也會哭,會想媽媽爸爸,但最後得接受現實。就這麼接受了。我不知道這有什麼影響,有多少恐懼和不安,去了潛意識。這得弗洛伊德解釋吧。

我從不會給女兒開一種玩笑:你今天就在這兒跟××一起玩吧,爸媽先回去了。我見過無數次這樣的玩笑,小孩兒正玩的開心,聽到這話也會突然大哭撲向爸媽。大人這時候往往自以為得計的大笑一通。非常滿足。

哈!我真不知道這有什麼好笑,開這個玩笑是想證明小孩兒離不開你們嗎?

我上三年級時,我哥哥上五年級,爸爸去趕集,說好給我們買新書包,回來後,拿出一個書包給哥哥。然後對我說,你還小,沒給你買哦。我當時就哭了,然後爸爸又拿出另一個書包說,逗你玩的,見我仍在哭,就不高興了,訓斥我一通。我至今都記得那種感覺,是屈辱、不公、委屈。這並不好玩兒,爸爸,你期待我怎麼反應?若無其事?一笑而過?我才十歲。你期待哥哥怎麼反應?孔融讓梨?他才十二歲。

這種玩笑並不可笑,也毫無意義。我懷疑自己現在的某些性格上的弱點–比如不喜歡競爭,甚至懼怕競爭,過分較真等等,都是那時留下的童年陰影。這非常的弗洛伊德。

還有一次,我還讀小學時,哥讀了初中,爸爸把一個閑置的房子收拾出來,分成兩間,布置成我們倆的書房。然後關上門,讓我們抽籤選擇,我抽到了外面那間,結果爸爸反悔,說我還小,用不著這麼大。我進去一看兩間房子布置是不同的(當然,不是故意而是的確物質條件所限)。我的房間只有個放衣服的箱子,沒有書桌。這時候哥哥說沒關係的,讓我用那間大的。但爸爸強行替我們做了決定。

我至今都性格敏感,有時對不公平的事會反應過度。這非常的弗洛伊德。

我做了父親,不會對兒女做這樣的事,陪她們玩。一起捉迷藏是很好玩的,一起搭積木是很好玩的。甚至一起默默的走路都是好玩兒的。不需要開這樣無聊又無益的玩笑。

世界的不美好,她們不需要這麼早知道,她們長大了,自然會知道。

您可能也喜歡:

  • 孝道是對孩子的逆襲
  • 打開心理之門(三)
  • 莫非定律——非常有趣的心理
  • 你是心理的奴隸嗎?
  • 給孩子正確的性別教育,溫暖的保護,別讓他們的路從此艱難
  • 推薦閱讀: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
    駭人聽聞!原來《鬼吹燈》中的九層妖塔竟然真實存在!
    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
    男人普遍存在的心聲有哪些?
    吳冠軍:「女人並不存在」——再論酷暑里的「第二性」

    TAG:存在 | 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