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解謎《紅樓夢》(2)

  三十一:一點補充  其實,《紅樓夢》誕生兩百多年來,有太多的紅學家和紅迷在探究:「元妃省親」有必要建造這麼一個「人間天上諸景備的大觀園」嗎?榮國府建造大觀園到底需要用多少錢?榮國府有這麼多的錢建造大觀園嗎?作者如此濃墨重彩的寫榮國府建造大觀園到底是為什麼?林家有錢在榮國府嗎?等等一系列問題。  比如,清朝舊紅學家塗瀛在《紅樓夢問答》中認為王熙鳳、賈璉合夥竊取了林家的遺產,理由是七十二回賈璉發急說:「。。。這會子再發個三二百萬的財就好了。」「再」字十分可疑。  我認為,作者筆下的賈璉還是道德猶存的。  賈璉是不會做這樣的事的。比如石獃子案中,賈璉就對他的父親賈赦和賈雨村狼狽為奸,為幾把扇子害的石獃子家破人亡的行為表示不屑。  況且,賈璉也不敢吧。  三十二:元妃省親(一)  大觀園建造好了。  這一段時間,王夫人等人是「日日忙亂,直到十月將盡,幸皆全備。」賈政更是忙前忙後,後來「又請賈母進園,色色斟酌,點綴妥當。」賈政方「略心意寬暢」。  這一對夫婦如此忙亂辛苦,為了誰?為了什麼?以前他們可不是這樣的。  但不管怎樣,賈政這次又是親自「擇日題本」了。  「本上之日,奉硃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賈妃省親。賈府領了此恩旨,一發日夜不閑,年也不曾好生過的。」  作者筆下的元妃省親:  雖然真的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  雖然大觀園內是「只見院內各色花燈閃爍,皆系紗綾紮成,精緻非常」,「園內香煙繚繞,華彩繽紛,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盡這太平景,象富貴風流」;  雖然真的是「皇恩浩蕩」,「體仁沐德」;  雖然大觀園——「省親別墅」的「行宮」里也是「但見庭燎燒空,香宵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說不盡簾卷蝦須,毯鋪魚獺,鼎飄麝腦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是『金門玉戶神仙府,桂殿蘭宮妃子家』」。  但,我們好像作者始終在提醒讀者,「賈妃省親」,這只不過是元妃在「錦衣夜行」而已。  因為所謂的「元妃省親」,只是晚上的幾個小時而已。  元妃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晚上「戌初才起身」離開皇宮的,也就是晚上七點左右起身離開皇宮的。而元妃「省親」結束離開賈府是「丑正三刻」,也就是第二天凌晨早上二點到三點之間,這時天還沒亮呢。而且還是大冬天,天氣是很冷的。大家都跟著元妃受冷「虛熱鬧」了一夜,包括賈母。。。這就是作者筆下的「元妃省親」。  我感覺作者好像在提醒我們讀者,其實元妃的省親,也就是個「虛熱鬧」和「假富貴」而已;元妃的「光宗耀祖」也就是「錦衣夜行」而已。作者筆下的寶玉是很不堪這樣的熱鬧的。。。  三十三:元妃省親(二)  不過,作者筆下的「元妃省親」,還是有一處地方有看頭的。  那就是:元妃在大觀園——「省親別墅」行宮的「正殿」里,用皇家的「國體儀制」「升座受禮」以後,退入側殿更衣,備省親車駕出園,到了賈母正室欲行「家禮」時,賈府這些主子們和元妃的言行表現,很有看頭。  作者寫道:元妃出園「至賈母正室,欲行家禮。賈母等跪止不迭。賈妃滿眼垂淚方彼此上前廝見,一手攙賈母,一手攙王夫人,三人滿心裡皆有許多話,只是俱說不出,只管嗚咽對泣。邢夫人、李紈、王熙鳳、迎、探、惜三姐妹等俱在旁圍繞,垂淚無言。」  這就是元妃「省親」;這就是「當今」、「太上皇皇太后」所看重的「孝」、「仁」、「天倫」、「天和」;這就是人性、人情;這就是「太上皇皇太后」深贊的「至孝純仁,體天格物」。  在這裡,我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是:元妃一手攙賈母一手攙王夫人。元妃的這個動作後面還有,那是在「省親」時間已到,「皇家規範違錯不得」準備回去時,元妃又是「卻又勉強堆笑,拉住賈母王夫人的手緊緊的不忍釋放」。這個動作後面我有解析,和大家討論。我們還是先回到賈母正室。  元妃安慰賈母王夫人等人說「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可見,就算薛寶釵入京原本就是來「備選」的,現在為什麼一直不去「備選」的原因可能就在這裡吧。何況寶釵原本就不是來「備選」的。寶釵原本就是奔著「金玉良緣」來的。。。  而後來賈政卻又來到簾外問安,這按說原本也正常。元妃含淚和賈政說「田舍之家,雖韮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也是至情之話。  但賈政這時卻在這樣的「行家禮,講孝心,論天性,談離別情景及家務私情」的場合,來了這麼一篇:「臣,草莽寒門,鳩群鴉屬之中,豈意得征鳳鸞之瑞。今貴人上賜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遺德鍾於一人,幸及政夫婦。且今上啟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曠恩,雖肝腦塗地,臣子豈能的報於萬一。惟朝乾夕惕,忠於厥職外,願我君萬壽千秋,乃天下蒼生之同幸也。貴妃切勿以政夫婦殘年為念,鏋憤金懷,更祈自加珍愛。惟業業兢兢,勤慎恭肅以似上殿,不負上體貼眷愛如此之隆恩也。」賈政真是大煞風景了。  這賈政假如是在「省親別墅」的「正殿」里,元妃按皇家「國體儀制」接見他時說的這麼一篇話,還無可厚非。賈政在這「賈母正室」——「私室」里說一大篇「正經」的話,豈止是「勢力心」太重了!賈政簡直是太無聊!  而且賈政的言行,是與皇帝以及「太上皇皇太后」的旨意相違背的。「私室」是元妃省親時談親情的地方,賈政何必如此虛張聲勢的論「國體」頌「皇恩」?  可見賈政骨子裡除了「金玉」就是皇家的「勢力」,其餘的人情、親情等東西早已是蕩然無存了。賈政真正就是賈母說的「只剩一顆富貴心和只剩一雙體面眼」的怪物了。。。  三十四:元妃省親(三)  我在這裡提醒一下大家:作者是用一支同情之筆寫元妃的。  這點我們從元春的「判詞」及元妃的「紅樓十二支曲詞」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對元妃的態度。  元妃當然與賈政、王夫人不是一樣的人。  但賈政、王夫人卻是她的父母,賈母是她的奶奶,黛玉和寶釵都是她的「表妹妹」,關於寶玉的婚姻到底是「金玉」和「木石」的問題,元妃是必須要表態的,元妃的表態確實有些處於兩難。  元妃最後選擇了支持「金玉良緣」,所以元妃只能是個又有「孝心」又缺少「孝心」的人,元妃對黛玉是個缺少「仁愛之心」的人。這點對我後面的敘說很重要。  接下來的元妃「省親」,無非就是元妃見薛姨媽、寶釵、黛玉;再就是元妃見寶玉;然後就是筵宴、游幸、在「正殿」作詩;元妃不喜歡「紅香綠玉」;寶釵作了寶玉「一字師」;黛玉代寶玉作詩一首;賈府的小戲子演戲;元妃遊園玩樂;元妃進入佛寺「焚香拜佛」;元妃回皇家之前賜物等等。  這些就是元妃省親的全部內容。我好像沒什麼特別的東西可寫的。但有一點我必須要特別說一下,那就是元妃雖然是賈母的孫女,是賈政和王夫人的女兒,但元妃現在又是至高無上的皇家的人了,元妃回來省親,不但賈政王夫人等所有的人都要下跪,連賈府中至高無上的「太上老君」賈母也是要下跪的。這一點對我後來的敘說也很重要。  所以,王夫人、賈政、薛姨媽等人為了實現「金玉良緣」,為了對抗賈母的「木石姻緣」,她們是要拉攏元妃的,她們還須要打元妃的牌子的。。。  關於元妃為什麼不喜歡「紅香綠玉」以及寶釵做了寶玉的「一字師」的事,我在後面將專門解析。  元妃這個人物,在《紅樓夢》中正式出現,也就是這次。作者筆下的元妃,在省親之時的形象這麼豐滿,有血有肉有情感,然後作者就基本讓她消失了,或者只是時隱時現的,為什麼?  難道說作者請元妃出現,就是為了讓寶玉和姐妹們入住大觀園?或者為了顯擺顯擺賈府現在的富貴和勢力?元妃在《紅樓夢》中有什麼真正作用?這些問題搞清楚了對真正讀懂《紅樓夢》都是很重要的。  三十五:元妃判詞(一)  《紅樓夢》第五回的元妃判詞,作者是這樣寫的: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一香櫞,也有一首歌詞云: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 相逢大夢歸。  有太多的紅學家和紅迷說,這首元春判詞的解釋問題,是《紅樓夢》誕生兩百多年來爭議最多、爭議最大的問題之一。  劉夢溪先生在他的《紅樓夢與百年中國》著作中有「紅學與『死結』」一節,劉先生說「四條不解之謎」的頭一條,就是元春判詞。劉先生認為「第二、三句不難解釋,主要是一四句。」  當然,兩百年來紅學界提出過此問題的人還很多。  蔡義江先生在他的《紅樓夢詩詞曲賦鑒賞》中的解釋是:這是說元春到了二十歲(大概是她入宮的年紀)時,已經很通人性世故了。  張國風先生在《紅樓夢趣談與索解》一書中的解釋:指元春入宮二十年,已經看透人間的曲折是非。  紅學大師周汝昌先生在他的《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一書中說,這句話應該是「二十年來辨是誰」。周先生並在邊上作「周按」:「『誰』字令人矚目,今知楊藏本、己卯本作『辨是誰』。」  但這「二十年來辨是誰」做何解釋?周先生沒說。  著名作家劉心武先生在《紅樓望月》中是按他的「秦學」來解釋的。。。等等  那麼,這元春判詞到底作何解釋呢?  「二十年來辨是非」,這「二十年」指的是元妃的「享年數」?指的是元妃被封為貴妃時的年齡?指的是元妃省親時的年齡?等等。這「辨是非」或者「辨是誰」又是什麼意思呢?  三十六:元妃判詞(二)  我也來作個解釋,和大家共同討論一下。  按照小說文本第二回中說,元春「現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中作女史去了。」那麼,我們先要來考一下元春是多少歲被選入宮中作女史的。因為作者沒有明確說清楚。  過去皇家從「世宦名家」之女中「選聘妃嬪」,年齡是不可能很大的。  據清代吳振棫《養吉齋叢錄》卷二十五記載,當時挑選八旗秀女的年齡要求是「其年自十四至十六為合例」。而且過去封建社會女孩十五歲的「及笄之年」就稱為「成年」了。  第二十二回,賈母蠲資二十兩銀子,擺家宴,在榮國府大張旗鼓的給寶釵作「將笄之年」的「成年」生日,真正的目的何在?  有人說這是賈母「棄黛取釵「的表現。我不這樣認為,我想,賈母應該是在提醒薛姨媽:寶釵可以談婚論嫁了,你們不能老是呆在榮國府了。  賈母當然不相信什麼「金玉良緣「的鬼話。這其實就是賈母和王夫人薛姨媽的「金玉良緣」作鬥爭的一種智慧的表現。賈母以後這樣的表現,還有很多,我在後文中將逐漸和大家分析。  元春從小在賈母身邊長大,賈母不可能和薛姨媽一樣,讓身邊的女孩超過「及笄之年」還不談婚論嫁的(其實薛姨媽和王夫人早就有心「金玉良緣」了,也算給寶釵談婚論嫁了,只是不敢和賈母說,賈母也裝作不知道而已)。女孩太大留在家中耽誤青春不說,其實可能就是「剩女」了。  我們先設定元春十五歲入宮,按照作者在第十七、十八回中的說法:  「當日這賈妃未入宮時,自幼系賈母教養。後來添了寶玉,賈妃乃長姊,寶玉為弱弟,賈妃每上念母年將邁,始得此弟,是以憐愛寶玉,與諸弟待之不同,且同隨祖母,刻未暫離。那寶玉未入學堂之先,三四歲時已得賈妃手引口傳,教授了幾本書,數千字在腹內了。」  那麼,我們就應該理解成寶玉三四歲時,元妃這時正好十五歲左右,就被「送入宮中」「作女史」去了!否則,寶玉在五六歲還沒請「業師」或入「家塾」讀書念字之「學齡前」時,假如賈妃還住在榮國府中,賈妃當然還是要繼續「手引口傳」,再「教授」寶玉數千字在「腹內」的,那麼作者上面這句話就應該改成:寶玉「五六歲時已得賈妃手引口傳,教授了十幾本書,上萬字在腹內了。」  三十七:元妃判詞(三)  元妃回賈府「省親」時,寶玉已經十三歲了,準備入住大觀園了。  這也就是說,這時寶玉和元妃已經分別近十年了。也就是元妃入宮已經十年左右了。  而元妃十五歲入宮,十年左右後回來「省親」,元妃省親時,這時元妃的年齡也就是二十五歲左右吧。  是啊,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呢?榮華富貴和親情相比,榮華富貴和青春年華相比,榮華富貴和天性相比,又能算什麼呢?!  何況元妃原來在榮國府就已經有了「榮華富貴」了。所以元妃回來省親時會和賈母王夫人賈政有那麼多的感慨!元妃說:「當日送我到那見不得人的去處。。。」元妃心中是有太多的「幽怨」的。  元妃能怪父母賈政和王夫人嗎?!  父母賈政王夫人只有「一顆富貴心、一雙體面眼」,女兒又能怎麼樣呢?!  賈妃所說的「那見不得人的去處」之說,其實也是相對的。那可能說的是以前之事。  現在「當今」和「太太上皇皇太后」已經是「體貼萬人之心」、「體天格物」,「下諭」不但可以「省親」,而且「如今天恩浩蕩一月許進內省視一次,見面是盡有的,何必傷慘。」(十七十八回)  況且元妃以前雖不能和王夫人等人經常見面,送一封信,帶一句話還是可以的。否則,賈政夫婦把女兒送入宮中就馬上斷了聯繫,豈不是個神經病了。  再則,失去了和娘家的聯繫,元妃這寂寞的漫長的宮中時光怎麼打發呢!更且,元妃還是個有些孝心、仁心、有些道德的人。元妃就是被晉封為「賢德妃」的嘛。  元妃對榮國府是很關心的;元妃對賈母是很關心的;元妃對父母是很關心的。。。  元妃還有一個最關心的人,那就是寶玉。  寶玉的一切,寶玉的生活、讀書教育、婚姻等一切事情,元妃都是很上心的。元妃「自入宮後,時時帶信出來與父母:千萬好生撫養,不嚴不能成器,過嚴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憂。眷念切愛之心刻未能忘。」(十七十八回)等等。  我們從《紅樓夢》中處處可見元妃的「寶玉之心」。  還有,那就是,就算元妃不主動關心賈府,不主動關心寶玉,王夫人後來的一個月進宮一次,也會主動和元妃談到賈府,談到榮國府,談到寶玉的,談到「金玉良緣」和「木石姻緣」的。否則,王夫人每月一次進宮和元妃談什麼呢!(當然,賈母也可能進宮去和元妃見面,但賈母畢竟年紀大了。)  這其實就是說,賈府,特別是榮國府,和皇帝家的宮中是通過元妃聯繫在一起的。  三十七:元妃判詞(三)  元妃回賈府「省親」時,寶玉已經十三歲了,準備入住大觀園了。  這也就是說,這時寶玉和元妃已經分別近十年了。也就是元妃入宮已經十年左右了。  而元妃十五歲入宮,十年左右後回來「省親」,元妃省親時,這時元妃的年齡也就是二十五歲左右吧。  是啊,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呢?榮華富貴和親情相比,榮華富貴和青春年華相比,榮華富貴和天性相比,又能算什麼呢?!  何況元妃原來在榮國府就已經有了「榮華富貴」了。所以元妃回來省親時會和賈母王夫人賈政有那麼多的感慨!元妃說:「當日送我到那見不得人的去處。。。」元妃心中是有太多的「幽怨」的。  元妃能怪父母賈政和王夫人嗎?!  父母賈政王夫人只有「一顆富貴心、一雙體面眼」,女兒又能怎麼樣呢?!  賈妃所說的「那見不得人的去處」之說,其實也是相對的。那可能說的是以前之事。  現在「當今」和「太太上皇皇太后」已經是「體貼萬人之心」、「體天格物」,「下諭」不但可以「省親」,而且「如今天恩浩蕩一月許進內省視一次,見面是盡有的,何必傷慘。」(十七十八回)  況且元妃以前雖不能和王夫人等人經常見面,送一封信,帶一句話還是可以的。否則,賈政夫婦把女兒送入宮中就馬上斷了聯繫,豈不是個神經病了。  再則,失去了和娘家的聯繫,元妃這寂寞的漫長的宮中時光怎麼打發呢!更且,元妃還是個有些孝心、仁心、有些道德的人。元妃就是被晉封為「賢德妃」的嘛。  元妃對榮國府是很關心的;元妃對賈母是很關心的;元妃對父母是很關心的。。。  元妃還有一個最關心的人,那就是寶玉。  寶玉的一切,寶玉的生活、讀書教育、婚姻等一切事情,元妃都是很上心的。元妃「自入宮後,時時帶信出來與父母:千萬好生撫養,不嚴不能成器,過嚴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憂。眷念切愛之心刻未能忘。」(十七十八回)等等。  我們從《紅樓夢》中處處可見元妃的「寶玉之心」。  還有,那就是,就算元妃不主動關心賈府,不主動關心寶玉,王夫人後來的一個月進宮一次,也會主動和元妃談到賈府,談到榮國府,談到寶玉的,談到「金玉良緣」和「木石姻緣」的。否則,王夫人每月一次進宮和元妃談什麼呢!(當然,賈母也可能進宮去和元妃見面,但賈母畢竟年紀大了。)  這其實就是說,賈府,特別是榮國府,和皇帝家的宮中是通過元妃聯繫在一起的。  三十八:元妃判詞(四)  「榴花」指石榴花。  石榴花開,鮮艷似錦,艷麗紅火,石榴花是「榮華富貴」的象徵。  榮國府是個「榮華富貴」的地方,不就是「榴花開處」嗎!  而「榴花開處照宮闈」,不就是指「榮國府」和「宮闈」通過元妃可以相互「映照」嘛!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二十年來辨是非」或者「二十年來辨是誰」這句話怎麼解?  這「二十年來」,當然就是元妃的年齡,指元妃二十五歲左右。  這「辨是非」、「辨是誰」呢?辨什麼「是」?辨什麼「非」?或者,辨什麼「是誰」?  現在賈政王夫人最心煩的事是什麼?那當然是:寶玉的婚姻到底是「金玉良緣」還是「木石姻緣」這個問題了。也就是:寶玉到底是娶黛玉還是寶釵了。  元妃的這個「辨是非」,不就是「辨」:或者支持「金玉良緣」或者支持「木石姻緣」的「是」、「非」嗎?  這個「辨是誰」,不就是要元妃選擇:寶玉的婚姻到底是「娶黛玉」還是選擇「娶寶釵」嗎?  三十九:元妃判詞(五)  以目前賈政和王夫人的身份和地位,賈政和王夫人想和賈母對抗,無異「以卵擊石」,更何況賈政王夫人目前還要那些「孝、賢、仁、義、禮」等東西裝門面。雖然是假的。但就算是假的,總比沒有好啊。  這可是孔聖人留下的東西!更者,現在的「當今」和「太上皇皇太后」很重視這些東西,賈政在政治上還是要進步的,賈政王夫人敢和賈母公開對抗嗎?這就要背上「不仁不孝不禮無義」等罵名和指責的。假如賈政王夫人公然對抗,政治上的代價太大了。賈政王夫人可不會這麼傻的。  所以後來賈政「笞撻」寶玉時,賈政的理由是:寧願打死寶玉,也不能讓寶玉的「不肖」達到「弒父弒君」的地步,賈政總是要給自己臉上貼金的,就是這意思。  那麼,賈政和王夫人只有請元妃出面了。  賈政王夫人請元妃來「辨是非」了;賈政王夫人請元妃來「辨是誰」了;賈政王夫人請元妃來和賈母對抗了。因為元妃省親時,賈母見到元妃都是要下跪的。  這就是「二十年來辨是非」或者「二十年來辨是誰」的問題的答案。  寶玉的小老婆「姨娘」可以娶幾個,但這正規的「寶二奶奶」卻只能娶一個。  元妃怎麼辦?一邊是自己最尊重的,從小跟著長大的老太太賈母;一邊是「生我養我」,卻只有「一顆富貴心一雙體面眼」的父母賈政和王夫人。元妃的選擇也很矛盾。但這件事,元妃是必須要表態的。。。  賈政王夫人能想到用林家的錢來做「大觀園」以及做「大觀園」中的那些個風格別異的園林建築,來對付賈母的「木石姻緣」和對付林妹妹,這時,這一對夫婦當然又能想出利用身份比賈母高貴些的自己的親女兒元妃,來對付自己的親母親、親婆婆。賈政和王夫人確實是一對奇才!世上可能難見!  至於最後一句「虎兕相逢大夢歸」,我以後再和各位共同分析。。。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在《紅樓夢》的文本當中,前八十回早就有了端倪了,根本不用去探佚考證。也根本不用到皇家鬥爭中去找答案。因為作者一開始早就反覆強調,這部書是「毫不干涉時政」的,是絕不「訕謗君相,貶人妻女」的,是「無朝代年紀可考」的。考證探佚當然是徒然的。。。  《紅樓夢》畢竟只是一部小說嘛!何必考史?何必探佚?。。。  四十:元妃為什麼不喜歡「紅香綠玉」(一)  讀《紅樓夢》的第十七、十八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時,作者筆下有一個謎,二百年來引得許多紅迷和紅學家們入迷。各種分析屢見不鮮,並「猜謎」不止。  大觀園建成後,元妃回賈府「省親」。雖然時間很短,而且元妃還是晚上回的賈府,屬於「錦衣夜行」。但那樣的場面,真箇是「說不盡這太平景象,富貴風流」。  元妃登舟、下與、遊園;  元妃到了「正殿」,用「國體儀制」接見了在「月台下排班」的賈府男男女女;  元妃到了賈母正室,行家禮、敘離別情景及家務私情;  元妃又進入大觀園中筵宴、遊園。。。  這時作者寫道:元妃來到「正殿」,諭免禮歸座。。。元妃乃命傳筆硯伺候,親愵湘管,擇其幾處最善者賜名,按其書云:  顧恩思義 匾額  天地啟宏慈,赤子蒼頭同感戴;  古今垂曠典,九州萬國被恩榮。 此一匾一聯書於正殿  大觀園 園之名  有鳳來儀 賜名曰「瀟湘館」  紅香綠玉改作怡紅快綠 即名曰「怡紅院」  衡芷清芬蘅 賜名曰「蘅蕪苑」  杏簾在望 賜名曰「浣葛山莊」。等等  元妃在「正殿」命賈府諸姐妹及寶釵、黛玉題一匾一詩。  然後,元妃又說:「且喜寶玉竟知題詠,是我意外之想,此中『瀟湘館』『蘅蕪苑』二處,我所極愛,次之『怡紅院 』『浣葛山莊』,此四處必得別有章句方妙。前所題之聯雖佳,如今再各賦五言律一首,使我當面試過,方不負我自 幼 教授之苦心。」。。。寶玉奉元妃之命作詩四首。  作者這時接著寫道:「彼時寶玉尚未作完,只剛作了『瀟湘館』與『蘅蕪苑』二首,正作『怡紅院』一首,起草內有『綠玉春猶卷』一句。寶釵轉眼瞥見,便趁眾人不理論,急忙回身悄推他道:『她(元妃)因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改了「怡紅快綠」;你這會子偏用「綠玉」二字,豈不是有意和她爭馳了?。。。』寶玉見寶釵如此說,便試汗道:『我這會子總想不起什麼典故出處來。』寶釵笑道:『你只把「綠玉」的「玉」字改著「蠟」字就是了。』。。。寶玉聽了,不覺洞開新臆,笑道:『。。。真可謂「一字師」了。從此後我只叫你師父,再不叫姐姐了。」  那麼,貴人為什麼不喜歡「紅香綠玉」四字?或者說貴人為什麼不喜歡「香玉」二字?或者說貴人為什麼不喜歡「玉」字?這就是個迷了。  作者在此還強調了寶釵當了寶玉的「一字師」!其實,寶釵也是教寶玉改掉了一個「玉」字而已!  四十一:元妃為什麼不喜歡「紅香綠玉」(二)  我認真找過、讀過一些紅學家的文章,有很多紅學家都提出了這個問題。  比如紅學大師周汝昌先生就提出過,但是沒有答案。  著名作家劉心武先生也專門提出過,他在《紅樓望月》中有一篇文章就是「元春為什麼見不得『玉』字」。不過,劉先生是按照「秦學」考證、探佚的思路作解答的。等等。  那麼,元妃為什麼不喜歡「紅香綠玉」四字呢?  或者說,元妃為什麼不喜歡「香玉」二字呢(因為元妃改「紅香綠玉」為「怡紅快綠」,只改掉了「香玉」二字,所以有人就說,元妃不喜歡「香玉」二字)?  元妃為什麼不喜歡「玉」字呢(寶釵叫寶玉把「綠玉」二字中的「玉」字改掉了,寶玉稱呼寶釵為「一字師」了,所以說元妃不喜歡「玉」字)?  讀《紅樓夢》小說文本,讀到這裡,我還有幾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只有寶釵在看到寶玉的詩中有「綠玉」二字時,就「急忙回身悄推他」,一定要叫寶玉把「玉」字改成「蠟」字?  為什麼寶釵就知道元妃一定不喜歡 「玉」字?  難道元妃改了「紅香綠玉」為「怡紅快綠」,元妃就一定是不喜歡「香」、「玉」二字?或者說元妃就是不喜歡「玉」字?  為什麼寶玉和黛玉以及三春等人就根本沒體會出來元妃不喜歡「玉」字或者不喜歡「香」「玉」二字呢?  難道寶釵真的就是比寶玉和黛玉以及三春等人更聰明一些?  作者之筆總是喜歡「虛虛實實」的。  四十二:元妃為什麼不喜歡「紅香綠玉」(三)  那麼,作者筆下的元妃不喜歡「紅香綠玉」,隱去了哪些真事呢?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探究!  「紅香綠玉 」與「怡紅快綠」有什麼區別嗎?好像看不出有什麼區別。按說,富貴之人應該是更喜歡「香」「玉」的,比如他(她)們身上總是喜歡掛上玉佩以及香囊之類的東西的。元妃犯不著不喜歡「紅香綠玉」或者不喜歡「香玉」或者不喜歡「玉」嘛!  這事確實蹊蹺!  我也來作個解答,以便和大家討論。  我先來說說元妃為什麼不喜歡「玉」字。  元妃當然不會是不喜歡身上掛的「玉」,中國是個崇尚、崇拜「玉」的國度。上下幾千年,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中國人人都喜歡「玉」。  古人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中國人認為,玉有「知、義、禮、忠、信」五德,孔夫子就說「君子比德於玉」。  「玉」還是榮華富貴的象徵,賈府就是「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嘛。  元妃雖然不一定是君子,但,元妃可是個富貴之人。元妃犯不著和「玉」慪氣。  元妃不喜歡這個「玉」字,當然只能是和某件事或者某個人有關。  而人的名字中,只有寶玉和黛玉的名字里有「玉」字。但,寶玉是元妃的愛弟,元妃不可能不喜歡寶玉吧。  元妃的此次回賈府,最重要的事當然是「省親」。即回家探望奶奶賈母,看望父母賈政和王夫人,看望賈府的所有親戚。  但,元妃其實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要考察一下寶釵和黛玉。  「榴花開處照宮闈」,王夫人的每個月一次進宮「省視」探望元妃時常和她說的「金玉良緣」事和「木石姻緣」事,寶釵和黛玉事,元妃總是要表態的。元妃是必須要「辨是非」或「辨是誰」的。  這個時候,我們作者筆下的這位充滿「幽怨」之情的、從小在賈母身邊長大的、對弱弟疼愛有加的、現在又是富貴已極的、地位顯赫的元妃,是做出了選擇的。  元妃是選擇了支持「金玉良緣」而反對「木石姻緣」的,元妃是選擇了喜歡寶釵而不喜歡黛玉的。這可以從接下來元妃的「賜端午兒節禮」的事件中可知(我的後文將會專門分析)。  我們也不能據此就說元妃沒有孝心。元妃選擇了支持「金玉良緣」,元妃選擇了支持寶釵,元妃當然是對賈母不孝不順不敬,但,元妃卻是對自己父母賈政王夫人很孝順孝敬的。這也是一種賢德的表現嘛。更何況元妃畢竟一直在榮華富貴長大。這榮華富貴就是她的本分嘛。  四十三:元妃為什麼不喜歡「紅香綠玉」(四)  元妃雖然可能是早就和王夫人明確表態支持「金玉」而反對「木石」了,但二位姑娘寶釵和黛玉,元妃卻是至今還沒有見過面的。元妃喜歡寶玉,她當然對這個寶釵和黛玉要好好考察一下的。  而寶釵進賈府這麼多年來,也肯定是早就已經從王夫人和她母親平時的「家常聊天」中得知了元妃是支持「金玉良緣」而反對「木石姻緣」的了。特別是這次的「元妃省親」,寶釵更會努力的給元妃留下好印象的。  所以,這次貴人回來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寶釵當然都是很認真很上心的(更可能受到王夫人或者薛姨媽的吩咐)。而元妃在看到寶釵後,當然是滿意的(黛玉當然也不錯。所以元妃見到寶釵和黛玉時有「寶林二人一發比別的姊妹不同,真是嬌花軟玉一般」的感覺,但「木石」畢竟不能比「金玉」)。  元妃認可寶釵後,要向寶釵暗示自己對寶釵是滿意的,自己是支持「金玉良緣」而不支持「木石姻緣」的。以便讓寶釵放心,讓寶釵以後在賈府好好乾。所以元妃改了「紅香綠玉」為「怡紅快綠」了。而寶釵也當然心領神會了。  這就叫姐妹兩人「心有靈犀一點通」了。所以寶玉作詩時寶釵特別高興,就當了寶玉的「一字師」了。  假如元妃回賈府「省親」的時間是在她「下諭」叫賈府姐妹們和寶玉搬進大觀園後,或者乾脆是在元妃的賞賜「端午兒的節禮」以後(第二十八回,元妃的端午兒節禮是寶釵和寶玉一樣,林姑娘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的一樣)。以寶玉的不笨和黛玉的「心較比干多一竅」的慧心來說,也是肯定會知道貴人為什麼不喜歡「玉」了  四十四:元妃為什麼不喜歡「紅香綠玉」(五)  我說,此次的元妃「省親」時改「紅香綠玉」為「怡紅快綠」,也僅只為暗示寶釵,表示自己的「取釵棄黛」態度而已。也只是元妃和寶釵兩個人之間的「心有靈犀」而已。  後來的元妃「下諭」讓眾姐妹和寶玉住進大觀園,元妃也還是「巧借名目」的支持父母的「金玉良緣」來反對賈母的「木石姻緣」,目的是配合父母把寶玉和黛玉從賈母身邊分開而已。  這時的元妃還是躲在幕後的。元妃賈政王夫人也還是把自己隱蔽起來的。他們只是讓賈母和黛玉受了打擊卻無話可說。賈府眾人還是不一定都知道的。  這個時候的「金玉良緣」和「木石姻緣」的鬥爭,還是在暗中進行的。  那麼接下來的元妃的「賜端午兒節禮」,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元妃是公開站出來了。元妃是在公開的和賈母、寶玉、寶釵、黛玉等等人說,她是喜歡寶釵而不喜歡黛玉的;她是支持「金玉良緣」的。  「元妃賜禮」,這也就是元妃在公開向賈府上上下下宣示自己是支持「金玉良緣」而反對「木石姻緣」了。這也是元妃在公開向賈母的權威挑戰了。這也是元妃在試探賈母的底線了。這當然也是賈政王夫人等人在向賈母挑明態度了。  從這以後,榮國府中的「金玉良緣」和「木石姻緣」的鬥爭,就進入了賈府中人人心知肚明的、半公開或者公開的爭鬥之中了。  假如賈母沒有動作,元妃接下來就可能是「賜婚」了。因為寶釵也不小了,已經十五歲了。賈母會有動作嗎?我後文再和大家討論。  所以說,元妃的不喜歡「玉」,是元妃在向寶釵暗示她的「取釵棄黛」的態度。其實也就是元妃在向寶釵暗示,她是支持「金玉」而反對「木石」的。  寶釵當然很高興。可憐可愛的黛玉此時卻還被蒙在鼓裡。她還一直在準備著在元妃回來「省親」時要好好表現一下呢!她準備在元妃面前好好表現一下自己的詩才,結果看到元妃命只叫每人作一首。沒了機會。黛玉只好幫助寶玉作了一首。  可嘆的是寶玉,只知寶釵當了一回他的「一字師」,卻不知其中原因是什麼。懵懂的寶玉後來也沒有去細究。假如此時的寶玉也和我們這些紅迷們一樣,「省親」結束後去追著問寶釵是怎麼知道貴人不喜歡「玉」的,或許寶釵經不住寶玉的追問,把答案告訴寶玉,也就沒有了今天這麼許多麻煩了。  四十五:元妃為什麼不喜歡「紅香綠玉」(六)  也許還有人會問:元妃不是改了 「香玉」 二個字嗎?你怎麼總是講「玉」字呢(講「玉」是因為寶釵當了寶玉的一字師)?不是還有人提出了元妃為什麼不喜歡「香玉」嗎?  請看作者在緊接著的第十九回里的「意綿綿靜日玉生香」這段文字。這裡有作者的答案。  這就是作者常用的「草灰蛇線」、「伏脈千里」的寫作手法。這種手法作者是爐火純青的。只不過我們可能沒有去認真領會而已。而只是讓我們自己去沉迷於作者的那個香艷的故事中去了。  在這一回里,作者的筆下寫了一個寶玉和黛玉「兩小無猜」(其實二人也不小了,一個十二歲,一個十三歲,馬上要住進大觀園了)的「意綿綿靜日玉生香」的故事。注意,這回目里就有「香玉」二字。  在這裡,作者讓寶玉和黛玉在入住大觀園之前最後一次又一起共同玩了一個「憐香惜玉」的香艷故事。  作者讓寶玉給黛玉講了一個小耗子的「偷香竊玉」的典故。。。最後,小耗子現形了。「小耗子現形笑道:『我說你們沒見過世面,只認得這果子是香芋,卻不知鹽課林老爺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黛玉聽了,翻身爬起來,按住寶玉,笑道:『我把你爛了嘴的。我就知道你是編我呢。』。。。。。。」  讀者讀到這裡,應該知道作者厲害了吧。「香玉」是誰?不就清楚了嗎!元妃為什麼不喜歡「香玉」?元妃為什麼不喜歡「玉」?不就清楚了嗎!  作者讓「二玉」在入住大觀園之前,又共同的最後玩了這麼一次溫馨的、浪漫的「偷香竊玉」和「憐香惜玉」的這麼一個香艷的遊戲。真是太感人,太動人。兩百多年來,讓我們這些讀者心醉麻木心馳神往流連忘返寢食俱忘。。。  從此,二玉入住大觀園。從此,二玉從賈母身邊分開。從此,黛玉不再有這樣的心境。。。  四十六:元妃為什麼「極愛」「瀟湘館」(一)  大觀園建成後,賈政在眾清客的簇擁下,帶著寶玉先游過一番,第一站是先到的「瀟湘館」。  眾清客的感覺是:「好個所在」(應該是為了那片竹子叫的好),賈政的感覺是:「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  但他們看到「瀟湘館」的建築卻是」上面小小兩三間房舍,一明兩暗,裡面都是和著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一小門」、「兩間小小退步」。。。  看來「瀟湘館」建築滿眼都是「小」、「暗」而已。周圍的環境也就是幾根竹子而已。    賈母后來也帶劉姥姥王夫人薛姨媽等眾人游過大觀園(第四十回),第一站也是到的「瀟湘館」。此時黛玉已經住進了「瀟湘館」。  賈母對瀟湘館的感覺是「這屋裡窄,再往別處逛去」、「這院子里又沒有個桃杏樹,這竹子已是綠的,再拿這綠紗糊上(窗紗),反不配。」(只有綠色,不見一點紅色。)  並且賈母看到的情況是:「瀟湘館」窗紗用的「綠紗」居然還是舊的,賈母確實看不下去,賈母為了她心疼的黛玉,叫鳳姐馬上用上等的「銀紅色」的「霞影紗」來換了。  我們應該體味到:賈母當時對「瀟湘館」的「小」、「窄」、「暗」以及周圍不見一點紅色,滿眼只有綠色,且窗紗還是舊的綠的,所謂「幽靜」的環境是很不滿意的。  劉姥姥對「瀟湘館」的感覺,就更只是一個「小」字。    元妃「省親」遊園時,元妃「命寶玉導引,遂同諸人步至園門前。早見燈光火樹之中,諸般羅列非常。進園先從『有鳳來儀』『紅香綠玉』『杏林在望』『蘅芷清芬』等處,登樓步閣,涉山遠水,百般眺覽徘徊,一處處鋪陳不一,一樁樁點綴新奇。」  看來元妃第一站也是到的「瀟湘館」。  遊園結束後,元妃在「正殿」特別命寶玉作詩四首。元妃說:「此中『瀟湘館』『蘅蕪苑』二處,我所極愛;次之『怡紅院』『浣葛山莊』,此四大處必別有章句題詠方妙。」  這裡我就有點不解了:  元妃憑什麼說「瀟湘館」是她的「極愛」呢?而且還排在「蘅蕪苑」之前,放在第一?  元妃此時是寒冬夜遊大觀園(錦衣夜行),我認為,賈政和眾清客所說的「瀟湘館」「好個所在」的感覺,元妃都是不會有的。  難道元妃真的心中有賈政說的「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這種感覺?所以,元妃就有了第一「極愛」了?  或許有人會說,元妃省親的當晚,大觀園是「處處燈光相映」的,是「諸燈上下爭輝」的。而且又是正月十五,有很好的月亮,當然元妃能看的很清楚。  這也確切。但我認為,元妃月夜下看「瀟湘館」外那「千百竿竹子」,決不可能會有那種「翠竹遮映」的感覺,況且元妃省親時正是寒冷的時候,不比賈政遊園的時光。這「好個所在」的感覺,元妃是肯定不會有的。  再者,元妃「百般眺覽徘徊」後,為什麼就偏偏看不出「瀟湘館」建築的「小」、「窄」、「暗」?  我認為元妃這是故意的。元妃是該看到的東西沒有看到,根本看不到的東西,好像卻看到了。。。  四十七:元妃為什麼「極愛」「瀟湘館」(二)  若說元妃是厭倦了「宮闈」中那種寂寞無聊的且是「那見不得人的去處」的生活。元妃想過這種「窗下月夜讀書」的生活。那麼「瀟湘館」這麼「又小又窄又暗」的地方,作為長久的生活場所,也肯定不會是元妃的選擇。  元妃這「富貴已極」之人,元妃這住慣了「深宮大院」之人,怎麼會喜歡這「又小又窄又暗」、「桃杏樹」一株也沒有、滿眼綠色、不見一點紅色的「瀟湘館」呢?  難道元妃就是除了不喜歡「紅香綠玉」外,再就是不愛紅妝只愛綠色?  難道元妃是看到了「瀟湘館」的「依山傍水」的美麗?  難道元妃是看到了「瀟湘館」的「鋪陳」、「點綴」的「不一般」和「新奇?」  當然都不是。  所以,我們後來看到賈母「兩宴大觀園」時,鳳姐的安排是:早飯擺在「秋爽齋」;中飯擺在「綴錦樓」;小戲子唱戲安排在「藕香榭」;  就是後來賈母「身上乏倦」了,也是到「稻香村」去休息的。連劉姥姥醉酒了,誤闖的地方,也是「天宮裡一樣」的「怡紅院」。這一切似乎都與「瀟湘館」無關,但我們可以用心體味作者之意,我們可以用這些地方的建築、裝修、擺設等和「瀟湘館」對比、對照一下。  至於「蘅蕪苑」的「雪洞一般」(後文再析),至少還寓有個「大」字和「光亮」二字。而且當時「蘅蕪苑」是「異香撲鼻」的。  「蘅蕪苑」有太多的奇花異草,當然會有紅色、綠色。不比「瀟湘館」,不見紅色只見綠色。  所以,難怪後來賈母帶鳳姐、寶玉、黛玉、寶釵、李紈等人坐船遊園時,寶玉看到河中的破荷葉可恨,說:「怎麼還不叫人來拔去。」黛玉馬上說了:「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她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寶玉馬上說:「果然好句。以後咱們別叫人拔去了。」(第四十回)  黛玉的喜歡「留得殘荷聽雨聲」,是心中帶有太多的「幽怨」的。  四十八:元妃為什麼「極愛」「瀟湘館」(三)  元妃為什麼偏偏就是說「瀟湘館」是她的「極愛」之處呢?且還是放在第一的。而且是鄭重其事的在眾人面前叫寶玉專門作詩吟詠,「必別有章句題詠方妙」。這是為什麼?  這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此時的元妃,早已和她的父母賈政和王夫人及薛姨媽,為了共同的「金玉良緣」這個目標,成了一個戰壕的戰友了。元妃是在故意先造聲勢。目的就是為了讓黛玉住進「瀟湘館」後無話可說。  這也是王夫人賈政薛姨媽的慣技。薛姨媽入府後,賈府「金玉良緣」輿論滿天飛就是如此。  難怪黛玉後來要說喜歡「留得殘荷聽雨聲」了!  再說,後來元妃一「諭」,寶玉和寶釵、黛玉、三春、李紈等人住進了大觀園。假如「瀟湘館」是最好的地方,這地方也應該分給寶玉的。怎麼會分給黛玉呢?  我說這也就是這次元妃省親的目的之一。  有人會說,書中明明寫的是黛玉自己選的「瀟湘館」。黛玉和寶玉說:「我心裡想著瀟湘館好,我愛那幾杆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的更覺幽靜。」我說,我們要仔細品味《紅樓夢》,黛玉的這個話中,隱有太多的無奈(黛玉是個真正知性的人)。。。(這個事以後再細說)  可憐的我們的林妹妹,其實早就被她的舅舅、舅母、貴人姐姐、薛姨媽等人用心算計了,但元妃省親時,我們的林妹妹卻還被蒙在鼓裡。。。  可敬的我們的賈母,元妃省親時還在充滿憐愛之情的看著、撫摸著這個從小在自己身邊長大的,現在已是「貴妃娘娘」的大孫女,卻不知這孫女早就對自己心生異心了。  四十九:元妃為什麼「極愛」「瀟湘館」(四)  至此,「金玉良緣」已經結成一股強大勢力,賈政、王夫人、元妃、薛姨媽等人已經是同一戰壕的戰友了。我把他們稱為榮國府「小集團」。  她們借著建造大觀園和元妃省親事件機會,用陰謀手段,做好了與賈母的「木石姻緣」鬥爭的準備;做好了警告黛玉和「蓄意欺負」黛玉的準備。  「君子不黨」,這幾個人當然不是君子。  元妃結黨,似乎是有「難言之隱」,元妃處於兩難的選擇之中:一方是老太太、黛玉,這是親情,要講「孝敬」、「仁愛」;一方是父母、薛姨媽、寶釵,這也是親情,也要講「孝敬」、「仁愛」。一方是「草木之人」,父母雙亡,就算原來有些錢,也可能被賈政和王夫人用來做大觀園用光了;一方是「現有百萬之富」的「皇商」。  我們相信,元妃做選擇時,是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的;我們相信,元妃的「辨是非」、「辨是誰」時,是一定經過一段時間的煎熬的。因為我們可以從作者對元妃的筆下留情的態度可知。  但「富貴」畢竟是元妃的本分。  元妃從小在「富貴」的「榴花開處」中長大;後來又來到了「更大的富貴」的「宮闈」中來發展。別看元妃和賈政說「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之話,元妃能夠在 『終無意趣「的地方生活十年甚至幾十年,而叫元妃在」終能聚天倫之樂「的地方生活個十天,都是很難的。元妃選擇天平的傾斜,實在正常。而且元妃還有受賈政王夫人要挾之嫌。我們不好過多苛責。  賈政卻是個「偽君子」。  所以,後來賈政和賈赦在賈母跟前承歡時,賈政也不好意思,賈政感覺對母親不孝不敬,對不住自己的母親,賈政就把責任推給了王夫人,在賈母跟前說了一個「怕老婆」的笑話。  而賈赦卻是直來直去的說了一個寓有「老太太偏心」的笑話,所以,賈赦是個「真小人」。  後來的情況表明,王夫人和薛姨媽這一對姐妹,他們更是一點「惻隱之心」都沒有的。她們沒有一點人性,她們連被稱為「真小人」都不配的,他們簡直就不能被稱為人!他們結黨謀私,結黨搞陰謀,又有什麼辦法呢!  而且,現在她們已經成了強勢。只等元妃下諭,寶玉、寶釵、黛玉、三春、李紈等人入住大觀園,「金玉」這股勢力也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賈政王夫人當然很高興。她們在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節節勝利。。。  五十:元妃下諭(一)  大觀園建好了,「元妃省親」也結束了,寶玉和黛玉在賈母身邊最後一次玩的香艷迷人的「憐香惜玉」、「偷香竊玉」的遊戲也玩好了,史湘雲也進府了,賈母蠲資給寶釵「及笄之年」的生日也做好了,等等。  接下來的事,就是賈政王夫人在準備借元妃之手,如何安排寶玉、寶釵、黛玉、三春、李紈等人入住大觀園了。  初讀《紅樓夢》,我感覺到作者筆下的大觀園簡直是太美麗了,似乎賈府中的所有美麗、好事,都和大觀園有關。  大觀園簡直就是污濁齷齪的賈府中的一塊清新乾淨之地;  大觀園簡直就是年輕人的「失樂園」或「伊甸園」。。。  再讀、又再讀《紅樓夢》,我感覺到,大觀園的實際情況決不是這樣。  我感覺作者在用「春秋筆法」告訴我們:這大觀園就是用林家留在榮國府中的林妹妹的嫁妝和林妹妹一生的生活保障金做的。  我感覺作者在告訴我們:大觀園從真正意義上來說是屬於林妹妹的,而林妹妹生活在屬於自己的大觀園中,林妹妹只能住進大觀園中的「可能算是丙級房」(著名作家李國文先生《樓外談紅》)的「瀟湘館」中。  生活在「大觀園」和「瀟湘館」里的林妹妹,是很少有過快樂和幸福的。  林妹妹生活在大觀園中和「瀟湘館」里的實際情況和感受是:  「一年三百六十天,風刀霜劍嚴相逼。」(第二十七回)   「紫鵑雪雁素日知道林黛玉的情性,無事悶坐,不是愁眉,便是短嘆,且好端端的不知為什麼常常的便自淚流不幹的」(第二十七回)  「近來我只覺心酸,眼淚卻像比舊年少了些的。心裡只管酸痛,眼淚卻不多。」(第四十九回)  「大約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滿足的。」(第七十六回)等等等等。  這根本就是一種奇怪和悖理。  五十一:元妃下諭(二)  有人會說,人生總是會有太多的奇怪和悖理說不清楚的,人生命運總是變幻莫測的。  「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陰」,或許人生在世,有些事是根本不好解釋、不必解釋的。  但,我認為林妹妹入住大觀園和瀟湘館,決不能用「命運的安排」來解釋,而是賈政和王夫人小集團「人為刻意的」、「蓄意的」、「陰謀的」結果。  林妹妹住入大觀園和瀟湘館後如此差的心境,決不是因為林妹妹有個「愛哭」的「毛病」和「失敗的性格」那麼簡單的事;也絕不是僅僅因為林妹妹的從小「父母雙亡」、「寄人籬下」那麼簡單的事。  賈政王夫人小集團中人人知道:有些事是只能做不能說的,而有些事又是只能說卻不會做的。  有些話只能是「假話真說」,有些話卻又是只能「真話假說」。等等。  賈政王夫人小集團利用元妃省親事件,不顧榮國府經濟基礎的不許可,挪用了林家留給黛玉的銀子,超規格的建造了「省親別墅」——大觀園,目的就是為了把黛玉搬進大觀園中的「丙級房」「瀟湘館」,目的就是為了警告黛玉,目的就是為了把黛玉和寶玉從賈母身邊分開,目的就是為了對付賈母主張的「木石姻緣」。      賈政王夫人「小集團」利用元妃「下諭」,讓黛玉住入不見一點紅色,只見綠色,且是「又小又窄又暗」的「丙級房」「瀟湘館」,目的就是為了警告黛玉不準和寶玉戀愛。  這一切對黛玉來說,當然是舅舅舅母在「蓄意欺負」自己而已。  我們曹雪芹大師筆下的這個 「孤弱的」、「多情的」、「可愛的」、「冰雪聰明的」、「美麗善良的」、「高潔純真的」、「靈心慧性的」林妹妹啊!  「林黛玉有什麼法子?只好住瀟湘館。」(著名作家李國文先生《樓外談紅》「大觀園分房」)  五十二:元妃下諭(三)  元妃下諭入住大觀園之事,有太多的可疑、古怪之處。  我們先來看看元妃下諭的理由:  「如今且說賈元春,因在宮中自編大觀園題詠之後,忽想起那大觀園中景緻,自己幸過之後,賈政必定敬謹封鎖,不敢使人進去騷擾,豈不寥落。況家中現有幾個能詩會賦的姊妹,何不命他們進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無顏。卻又想到寶玉自幼在姊妹叢中長大,不比別的兄弟,若不命他進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時不大暢快,未免賈母王夫人愁慮,須得也命他進園居住方妙。」(第二十三回)  這些話就有許多可疑、古怪之處:  賈政又不是榮國府的「府長」,也不是賈府的「族長」, 賈政憑什麼「必定敬謹封鎖」?何況賈政不是「素性瀟洒,不以俗務為要」(第四回)嗎?。  就算賈政是「教子有方,治家有法」,這大觀園又不是榮國府一府的,還有寧國府的份的,「賈政必定敬謹封鎖」,賈珍會同意嗎!  而且,賈政剛剛「命人各處選拔精工名匠,大觀園磨石鐫字」(二十三回),賈珍率領賈蓉賈萍賈菖賈菱監工的。賈政怎麽又會「必定敬謹封鎖」呢!  賈府這幾個「能詩會賦的姊妹」不住進大觀園,就會「佳人落魄,花柳無顏」?  還有,就是寶玉根本就不應該住進大觀園?  賈政和王夫人不是口口聲聲很不高興寶玉「從小在姊妹叢中長大」嗎?賈政和王夫人不是一直恨寶玉不喜歡讀書嗎?  現在假如姊妹們住進大觀園了,寶玉住在外面,不是正好可以和姊妹們分開嗎?  現在的寶玉已經十三歲了,不住進大觀園,不是正好可以讀書發奮、光宗耀祖嗎?      其次,我們來看一下元妃下諭的內容:  我們分析一下元妃的這個「諭」,也有可疑和古怪之處。  元妃「遂命太監夏忠到榮國府來,下一道諭,命寶釵等只管在園中居住,不可禁約封錮;命寶玉仍隨進去讀書。」(第二十三回)  過去,皇帝說的話叫「旨」,元妃說的話叫「諭」,現在,毛主席的話叫「最高指示」,一般領導的話叫「指示」。  雖然都是叫「說話」,他們說的話,與我們老百姓的話可是不一樣的。  太監夏忠來到賈府宣元妃之「諭」,應該是會「一字不漏」,不會、也不敢出錯的。  那麼,元妃此「諭」中為什麼單點了寶釵和寶玉的名字?卻為什麼沒有點李紈之名呢?李紈職責是負責管這些姑娘們的,元妃豈能不知?  元妃此諭豈不是有公開鼓勵寶玉和寶釵入園「戀愛」之嫌?  元妃此諭豈不是有藉此公開自己的「金玉良緣」之心之嫌?  寶玉入住大觀園,沒有了人管束,能夠認真讀書嗎?榮國府公子寶玉讀書是須要有好的「學友」、「伴讀」和好的學習環境以及好的老師的。。。  五十三:元妃下諭(四)  我們再來看看榮國府目前的經濟狀況能夠容許寶玉和寶釵等人入住大觀園嗎?  元妃下諭後,作者寫道:「薛寶釵住了蘅蕪苑,林黛玉住了瀟湘館,賈迎春住了綴錦樓,探春住了秋爽齋,惜春住了蓼風軒,李氏住了稻香村,寶玉住了怡紅院。每一處添兩個老嬤嬤,四個丫頭,除各人奶娘親隨丫鬟不算外,另有專管收拾打掃的。」(第二十三回)  寶玉、寶釵、黛玉、三春、李紈一共七個人入住大觀園,「每一處添兩個老嬤嬤,四個丫頭,除各人奶娘親隨丫鬟不算外,另有專管收拾打掃的。」也就是說,每處可能需要增加十人左右,就是七十個人。  大觀園還需要值班的、看門的、巡邏的、栽花種樹的等等人員,後來還有大觀園的食堂,都是需要人的。  這增加的人,至少就有一百多人的。    另外,原來在寶玉寶釵黛玉三春李紈等身邊的「奶娘親隨丫鬟」,也就是原來的「二小姐」、丫鬟、乳母、教引嬤嬤、洒掃房屋來往使喚的小丫頭等等人,平均每個主子身邊按十個伏侍的人算 ,也有將近一百多人,也同時住進了大觀園,  當然,寶玉寶釵黛玉三春李紈等人就是不住進大觀園,這些原來伏侍的人也是不能少的。  但這些為了寶玉寶釵等七人住進大觀園而增加的人,也確實不少。而這些人住進大觀園,都是需要花銀子的。  還有這七處「風格別緻院落」的裝修費用等等,都是需要花銀子的。    第五十三回,寧國府賈珍、賈蓉和烏進孝聊到榮國府目前的經濟艱難時,賈蓉就說過榮國府是:「這二年,那一年不多賠出幾千銀子來」,這應該就是指的這些增加的人住進大觀園的另外開支吧。  第六十二回,黛玉和寶玉說:「咱們家裡也太花費了。我雖不管事,心裡每常閑了替你們一算計,出的多,進的少,如今若不省儉,必至後手不接。」黛玉是在說,榮國府現在早已是「入不敷出」了.   鳳姐在王夫人執意要抄撿大觀園時,也勸過王夫人:「不如趁此機會,以後凡年紀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難纏的,拿個錯兒,攆出去配 了人,一則保得住沒有別的事,二則也可以省些用度」(第七十四回)。  而寶釵在鳳姐受王夫人之命帶人抄撿大觀園後,堅決執意要搬出大觀園,王夫人一心挽留,寶釵也對王夫人說:「據我看,園裡這一項費用也竟可以免的,說不得當日的話」(七十八回)。  連林之孝和賈璉說到榮國府家道艱難時,都勸賈璉說:「人口太重了。不如撿個空日,回明老太太老爺,把這些出過力的老家人,用不著的,開恩放幾家出去,一則他們各有營運,二則家裡一年也省些口糧月錢。再者裡頭的姑娘也太多。俗話說『一時比不得一時』,如今說不得先時的列了,少不得大家委屈些,該使八個的使六個,該使四個的使兩個。若各房算起來,一年也可以省得許多月米月錢」(第七十二回)。  更者,元妃回賈府省親時,看見園內如此豪華,也總是「默默嘆息奢華過費」,並吩咐王夫人:「倘明歲天恩乃許歸省,萬不可如此奢華靡費了」(第十七十八回)。等等。    以榮國府剛剛經歷了建造大觀園和元妃省親大事的經濟狀況,寶玉和這些小姐這時住入大觀園合適嗎?  就算元妃不知榮國府經濟狀況內情,賈政王夫人豈能不知?賈政王夫人為什麼不勸阻呢?  而且賈政王夫人不但不勸阻,反而是很高興、很熱情,為什麼呢?  五十四:元妃下諭(五)  元妃下諭後,賈政在王夫人的陪同下,親自找三春、賈環、寶玉作了一次入住大觀園前的 「訓話」。賈環是陪襯者。  作者寫道:(賈政把寶玉叫去,)「半晌,說到:『娘娘吩咐,說你日日外頭嬉戲,漸次疏懶,如今叫禁管你,同姊妹在園裡讀書寫字,你可好生用心習學,若再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細。』」(二十三回)  賈政打著元妃牌子的這個「訓話」, 更是古怪和話中有話的。我們應該去認真體味一下:  元妃什麼時候說過寶玉在賈母身邊是「日日外頭嬉戲,漸次疏懶」,必須住進大觀園才能「禁管」?  我們好像元妃只是說過:對寶玉要「千萬好生撫養,不嚴不能成器,過嚴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憂。」(第十七十八回)  賈政的「訓話」和前面的:元妃「卻又想到寶玉自幼在姊妹叢中長大,不比別的兄弟,若不命他進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時不大暢快,未免賈母王夫人愁慮,須得也命他進園居住方妙。」豈不矛盾?  寶玉住進大觀園後就能夠「禁管」?誰來禁管?  寶玉在大觀園裡能保證「好生用心習學」?  賈政對寶玉「訓話」中的:「若再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細。」又是什麼意思?    賈政的「訓話」,句句經典,別有深意。賈政看似在「訓斥」寶玉,我們仔細體味,句句都是沖著賈母來的。  其實,賈政打著元妃牌子對寶玉「虛張聲勢」的「訓話」,就已經充分暴露出了賈政王夫人為了賈母的「木石姻緣」, 是心懷恨意,且「蓄謀已久」的了。  他們借元妃省親事件,高規格建造大觀園,利用元妃下諭,讓寶玉寶釵黛玉等人住進大觀園,目的就是把寶玉和黛玉從賈母身邊分開;目的就是為了「金玉良緣」。  賈政這個口口聲聲要寶玉讀書考功名「光宗耀祖」的人,賈政這個口口聲聲罵寶玉「只會在濃詞艷賦上做文章」的人,按道理說,這次是決不會同意寶玉入住大觀園的。  但賈政不但同意寶玉入住大觀園了,賈政還很積極,為什麼?  只有一個答案:賈政的所謂「教子有方,治家有法」,完全是假的;賈政的所謂的要寶玉讀書考功名和「光宗耀祖」,在「金玉良緣」面前,都是次要的。。。    這裡,作者在讀者面前,插入了一段寶玉和賈環兄弟兩的對照特寫:  「賈政一舉目,見寶玉站在跟前,神采飄逸,秀色奪人;看看賈環人物葳蕤 ,舉止荒疏」(二十三回)。  作者為什麼偏偏在此如此著筆?  寶玉的「神采飄逸,秀色奪人」,那可是與賈母分不開的。因為寶玉從小在賈母身邊長大。  而賈環的「人物葳蕤,舉止荒疏」,責任在誰?  有人可能會說:賈環不是有個不堪的趙姨娘嗎?「有其母必有其子嘛」。  我認為,事情決不是如此簡單。否則,鳳姐教訓趙姨娘的話又怎麼解釋?  第二十回,大正月里,賈環到寶釵處去玩,和寶釵的丫鬟鶯兒「趕圍棋作耍」,輸了錢耍賴,被寶玉講了幾句,賈環受氣回去,趙姨娘用不堪的話講了賈環,被鳳姐聽到了,鳳姐教訓趙姨娘:「憑他怎麼去,還有太太老爺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現是主子,不好了,橫豎有教導他的人,與你什麼相干!」  看來賈環雖然是「庶出」,卻是「主子」,而趙姨娘雖然是賈政的小老婆,也只是個「奴才」,趙姨娘是沒有資格管教賈環的(我在後面將有專門的文字來說明賈府的「主子」「奴才」此問題)。  看來賈環的「失於教育」的責任是在賈政和王夫人身上。  再者,探春不也是趙姨娘生的嗎,為什麼不和賈環一樣?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探春是在賈母身邊長大的,寶玉是在賈母身邊長大的。  賈環是在賈政王夫人身邊「言傳身教」的「管教下」長大的,賈環才會變得如此不堪。    賈政王夫人生活的「上房裡」,是從來沒有歡樂和笑聲的,有的只有「仇恨」和「鬥爭」和「虛張聲勢」。第四十九回,湘雲和薛寶琴說,王夫人的屋裡「你別進去,那屋裡人多心壞,都是要害咱們的。」  「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子女」,這句話用在這裡非常合適。  後來賈政借寶玉給襲人取「刁鑽古怪」的名字為借口,罵寶玉「不務正」,「專在這些濃詞艷賦上做功夫」,對寶玉「斷喝一聲」:「作孽的畜生,還不出去!」賈政這話應該是有所指吧?只不過寶玉當時不以為然罷了。  王夫人這時表現出來的是少有的「慈愛」。因為王夫人現在是「事多」卻「心不煩」了。不但不心煩,而且很高興。王夫人這次打了一個真正的「打勝仗」了,能不高興嗎!、  五十五:元妃下諭(六)  我們在這回里還看到了一個奇怪:那就是寶玉被賈政「訓斥」後,「一溜煙」的回到了賈母跟前,和賈母說明了情況。  寶玉說他父親不過是怕他進園去住後「淘氣」,叫他去「吩咐吩咐」,自己害怕不敢去,不過是「虛驚一場」。  然後,作者筆下寫到:「(寶玉)只見黛玉正在(賈母)那裡,寶玉便問她(指黛玉):『你住哪一處好?』黛玉正在心裡盤算這事,忽見寶玉問她,便笑道:『我心裡想著瀟湘館好,我愛那幾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處更覺幽靜。』寶玉聽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樣。我也要叫你住這裡呢。我就住怡紅院。咱們兩個又近,又都清幽。』」(二十三回)  這裡,我們感覺到黛玉住「瀟湘館」好像是自己選擇的。而且寶玉住「怡紅院」也好像是寶玉自己選擇的。      但仔細一推敲:有可能嗎?  那麼,請問:探春住「秋爽齋」也是自己選擇的了?寶釵住「蘅蕪苑」也是自己選擇的了?如此,迎春、惜春的住處都是自己選擇的了?李紈也會自己選擇「稻香村」了?  其實,我們想一想:賈政王夫人會 讓他們這些公子小姐們自己選擇住處嗎?寶玉敢在他父親面前選擇嗎?是賈政王夫人委派寶玉來問黛玉喜歡住哪一處的嗎?  再者,假如真的是叫黛玉自己選擇的話,黛玉會選擇元妃第一「極愛」、賈政「最喜歡」的「好個所在」的「瀟湘館」這個地方給自己住嗎?  所以,說黛玉是因為喜歡「那幾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處更覺幽靜」而自己選擇的「瀟湘館」是不可能的。  這是作者把「真事隱去」後留下的「假語存焉」!作者在讓我們自己去用心體味,然後自己做出判斷。  這當然就是賈政王夫人的「別有用心」分的房子。  五十六:元妃下諭(七)  賈政王夫人在用分房子「警告」黛玉:  你不是我們選擇的「寶二奶奶」人選!你以後和寶玉離得遠點(黛玉第一次剛入賈府去見舅舅賈政時,王夫人就口頭兩次警告過黛玉)!我們現在只不過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才沒有對你怎麼樣,否則,假如不是老太太,我們早就公開對你不客氣了。。。  紫鵑後來就和黛玉說過這樣的話:「若是姑娘這樣的人,有老太太一日還好,若沒了老太太,也是憑人去欺負了。」(五十七回)。  這裡,我感覺到黛玉在回答寶玉的問話中,隱含有太多的無助和無奈!也隱有黛玉不想讓寶玉知道她內心之疼的「知性」。。。  我們的黛玉,此時已經感到元妃之「諭」的背後的幾雙大手是誰了!   「心較比干多一竅」的「敏感」的「靈心慧性」的黛玉,此時已經感覺到了這個元妃姐姐所下的「諭」的真正目的何在了!  我們的黛玉,此時甚至感覺到,在賈府很「強大」的賈母也不是那麼強大了,賈母也不能保護自己了。  黛玉此時就已經感覺到了「風刀霜劍嚴相逼」了。。。  五十七:元妃下諭(八)  而後來黛玉住到「又小又窄又暗」的「瀟湘館」後,那最簡單的裝修,那窗帘也是舊的,那一顆桃杏樹也沒有,瀟湘館沒有一點紅色,只見幾根竹子,則當然含有更多更大的「警告」的意思在內。  「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瀟湘館」的「幽靜」也確實是過了頭。  我們試想:一個十二歲的正是「少女懷春」年紀的青春女孩(過去封建社會,女孩子十二歲都可以談婚論嫁了,湘雲就是如此。湘雲比黛玉小),面對萬紫千紅的大觀園,每天卻叫你住在沒有一點「紅色」的地方,是什麼意思?每天只是叫你住在一片「綠色」之中或者坐在窗前月下去讀書,是什麼意思?  在作者筆下:寶玉的住處叫「怡紅院」,寶玉原來住處叫「絳芸軒」,寶玉有「愛紅的毛病」,寶玉最愛「怡紅院」就是因為「怡紅院」有紅有綠,等等;就是「心如槁木死灰」的李紈住的「稻香村」,也是「有幾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呢。  作者自己寫《紅樓夢》時的書房也叫「悼紅軒」。。。而偏偏黛玉住處,卻為什麼不能見到一點紅色?  紅學大家周汝昌先生有一篇文章,就是:「《紅樓》文化有『三綱』」。周汝昌先生在這篇文章中說:「《紅樓》文化之三綱:一曰玉,二曰紅,三曰情。常言:提綱擎領。若能把握上例三綱,庶幾可以讀懂雪芹的真正《紅樓夢》了。」  在作者筆下,在寶玉心中,「紅色」就是「水做骨肉的美麗的女兒」的代名詞;而賈府中最美麗的「女兒」林妹妹卻每天只能生活在不見一點「紅色」的「瀟湘館」中,豈不奇怪?  董仲舒讀書「目不窺園」,難道賈政王夫人叫黛玉讀書也「目不看花」嗎?  黛玉說她只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之詩,意味深長。  黛玉此時當然是「冷暖自知」的。      寶玉接受完賈政「訓話」後,來到賈母身邊問黛玉「你住哪一處好」時,作者此時用了「黛玉正在心裡盤算這事」的「盤算」二字,意味深長!這個時候,黛玉已經是從賈母處得知,賈政王夫人已經是分好了房子了。。。  著名作家李國文先生在《樓外談紅》「大觀園分房——等級制是人類社會永遠的話題」中說:「因此,不難想像,從要省親蓋造這個園子起,王夫人就定了盤子。」「林黛玉有什麼法子?只好住瀟湘館。」「因此,林黛玉在瀟湘館裡寫的『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詩句,是蘊含著許多感慨的。『風雨幾時休』的風和雨,實際不是泛泛而談的。」  五十八:元妃下諭(九)  賈政王夫人這次對元妃「下諭」之事特別熱心、特別認真、特別積極,更是一件奇怪的事:  賈政王夫人接了這諭,待夏忠去後,便來回明賈母,遣人進去各處打掃,安設簾幔床帳。」(二十三回)  賈政王夫人親自出面,找寶玉、三春、賈環「訓話」,然後,「就有賈政遣人來回賈母說:『二月二十二日子好,哥兒姐兒們好搬進去的。』這幾日內遣人進去分派收拾。」(第二十三回)  我們看:賈政王夫人對寶玉寶釵等人入住大觀園真是太積極了,太迫切了。。。  賈政王夫人:又是親自安排裝修,又是親自安排打掃,又是親自安排安設簾幔床帳,又是「親自分派收拾」,又是親自選的好日子。。。  這時居然都沒有賈璉和鳳姐的事了。  賈政確實是個「教子有方」、「治家有法」的人哪!王夫人確實是個「如今年紀大了,不大管事了」的人哪!一嘆!再一嘆!      關於賈政選的這個好日子是「二月二十二日」,我一直納悶了很長一段時間,也查過不少書籍,總弄不懂是個什麼「好日子」。很是鬱悶!  後來我讀到了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侯會先生的《紅樓夢貴族生活揭秘》一書,侯先生的這部書中有一篇文章是「從居室布局看曹雪芹的『二房情結』」。  侯先生是這樣寫的:「《紅樓夢》有個有意思的現象,曹雪芹似乎有一種『二房情結』:榮寧二府中寧府居長,而小說的鏡頭卻始終對準二房榮國府。榮國府中賈赦居長,而曹雪芹的筆墨則更鐘情於二房賈政。賈政本來有珠、玉、環三個兒子,但在作者的安排下,長子賈珠早死,只留下玉、環兩個,而「寶二爺」則成為小說的核心人物。」  「此外,賈赦之子賈璉也是『二爺』『璉二爺』。。。」  「除此而外,小說中還有不少『二爺』。如寧國府的家長賈敬也是二房,其兄賈敷早死,由賈敬襲了爵位,又傳給兒子賈珍,再如賈府親戚賈芸也行二,人稱『芸二爺』或『廊上的二爺』。此外如賈薔稱『薔二爺』,柳湘蓮稱『柳二爺』,連賈芸的潑皮鄰居也行二——『醉金剛倪二』。。。『二爺』何其多也!」  「非但如此,就連王夫人在家也行二,故劉姥姥說她是王家的『二小姐』,嫁給賈家的二老爺賈政,又成了『二姑太太』了。江南甄府派人來送禮的那一回,賈母與甄府來人聊天,提到甄家的幾位姑娘,賈母說:『你們二姑娘更好,更不自尊自大,所以我們才走的親密。』原來甄家也有個得人緣的『二姑娘』。。。」      侯會先生慧眼識真:看來作者確實有「二房情結」。。。  不但如此,作者筆下的賈政為了寶玉、寶釵等人入住大觀園,選的好日子也居然是 「二月二十二」。。。  我忽然似乎受到啟發,並恍然大悟,作者所謂的「二房情結」,作者是不是一直在拐彎抹角的提醒我們讀者:賈政王夫人這一對夫婦就是「一對二」啊!  這可是一句地道的罵人的話!  假如真的是這個意思,那麼作者的罵人的藝術,簡直就是太高超了。。。  作者筆下的寶玉平生「愛紅」並與「紅」無法分開,作者目的在提醒我們:黛玉住處卻怎麼可能不見一點「紅色」?  作者筆下時時寫「情」,作者在提醒我們:賈政王夫人最是「無情」;  作者筆下處處的「二房情結」,作者在提醒我們:賈政王夫人其實就是「一對二」。。。  這異曲同工之妙,簡直可以出神入化了!  這真是:「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五十九:元妃下諭(十)    從此,寶玉、寶釵、黛玉、三春、李紈等人就住進了「萬紫千紅、鶯歌燕舞、鳥語花香、花柳增色、佳人。。。」的大觀園了。    「大觀園」,自從《紅樓夢》誕生兩百多年來,總是讓我們這些讀者「流連忘返」、「如痴如醉」並「讚嘆不已」。    有過多少紅迷和紅學家研究過大觀園?不知道!大概是個天文數字吧!    有人說大觀園是「桃花源」;有人說大觀園時曹雪芹的「失樂園」;有人說大觀園是賈府小姐和姑娘們的「伊甸園」;有人說大觀園就是個「烏托邦」。。。    有人在考證大觀園的真實所在地到底是在南方還是北方;有人在考證大觀園到底是誰家的園子。。。    有人看到了大觀園的「佳人歡笑」、「花紅柳綠」;有人看到了大觀園的「千紅一窟」、「萬艷同杯」;。。    還有人說,大觀園的後門是通向「梁山」的。。。    大觀園是說不盡的,大觀園時說不完的。。。    但不管怎麼樣,賈政王夫人等人的「蓄謀已久」的發難,讓賈母和黛玉來了個「措手不及」。。。    而王夫人「小集團」卻是初戰告捷了。。。        寶玉寶釵以及李紈、賈家姐妹們對入住大觀園應該是高興的吧?    其實也不一定。探春和李紈就是個頭腦清醒的人!    寶玉當然是最高興的。寶玉不用讀書了嘛,當然高興。    而且寶玉的一生願望,就是能夠天天和這些姊妹們在一起,特別是能天天和黛玉在一起,共同化灰化煙。。。    只是可惜此時的寶玉沒能夠體味到黛玉的心境。沒有探春、李紈的見識。    魯迅先生說:「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會之者,獨寶玉而已。」只是可惜這時寶玉還沒有真正「領會」、「體悟」而已。    寶釵當然是高興的,寶釵還有任務,就是儘快和寶玉「戀愛」起來;同時寶釵還要監督寶玉和黛玉這一對「戀人」不能「移了性情」。因為這個「寶二奶奶」是屬於寶釵的。。。    寶釵要保護屬於自己的、已經被元妃賈政王夫人薛姨媽等人認可了的、似乎已經「合法」了的權益,當然是無可厚非的。。。    只有我們的十二歲的黛玉——我們的林妹妹啊。。。    此刻,林妹妹那顆「孤弱的心」,林妹妹那顆「多愁善感的心」,林妹妹那顆「多情的心」,林妹妹那顆「高貴的心」,林妹妹那顆「驕傲的心」,卻在隱隱作痛。。。    從此,我們的林妹妹,就要離開賈母的那寬廣、偉大、溫暖的懷抱,住進那有「鳥語花香」、卻更是有「寒風冷雨」、並且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大觀園了。。。  六十:黛玉「葬花」(一)    寶玉入住大觀園,心滿意足。    「每日只是和姊妹丫頭們一處,或讀書,或寫字,或彈琴下棋,作畫吟詩,以致描鸞刺鳳,鬥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無所不至,倒也十分快樂。」(二十三回)    寶玉作「即事詩」幾首,「真情真景」,表達了自己知足的心情,「寶玉再無別項可生貪求之心」。        而我們的黛玉,入住大觀園後做的第一件事,卻是:「肩上擔著花鋤,上掛著紗囊,手內拿著花帚」的來「葬花」(二十三回)。    雖然瀟湘館院子里「又沒有個桃杏樹」,瀟湘館的院子里根本沒有花。    但,我們的林妹妹卻是大觀園裡最愛花惜花的人。        在這個百花盛開的春天的時節里,當寶玉和黛玉在大觀園中沁芳閘橋邊桃花樹下相遇時,寶玉建議把落花「掃起來,撂在那水裡」,林妹妹卻不忍,林妹妹怕的是這「落花」有可能被「再次」「糟蹋」。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林妹妹和寶玉說:「撂在水裡不好。你看這裡的水乾淨,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髒的臭的混倒,仍舊把花糟蹋了。那犄角上我有一個花冢。如今把他掃了,裝在這娟袋裡,拿土埋上,日久不過隨土化了,豈不幹凈。」(二十三回)        林妹妹要葬的是大觀園裡地上的落花。    林妹妹怕的是這地上的落花被流水帶走後,有可能「再次」被「糟蹋」。        這很有些奇怪。而且簡直是太奇怪了。    黛玉愛花惜花並不奇怪,但黛玉因為愛花惜花,怕落花被「再次」「糟蹋」,黛玉居然有「葬花」這種「雅興」,就有些奇怪了。    那麼,黛玉在榮國府住了這麼多年,怎麼以前沒看到黛玉有這種「雅興」呢?    為什麼其他姊妹們沒有這種「雅興」呢?  六十一:黛玉「葬花」(二)    以前我讀《紅樓夢》,對黛玉入住大觀園後總是哭哭啼啼,「無事悶坐,不是愁眉,便是短嘆,且好端端的不知為什麼常常的便自淚流不幹的。」(第二十七回)總是百思不得其解:我們的黛玉為什麼會這樣呢?    不但如此,後來的黛玉居然和寶玉說:「近來我只覺心酸,眼淚卻像比舊年少了些的。心裡只管酸痛,眼淚卻不多。」(第四十九回)    黛玉和湘雲說:「大約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滿足的。」(第七十六回)    而且,黛玉的心境居然還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第二十七回)。    我們的林妹妹這是怎麼了?        我認真找過、讀過一些紅學家的「批評」:無非說黛玉有個「失敗的性格」,黛玉有「人格缺陷」,黛玉的「小性兒、尖酸刻薄」造成了黛玉愛哭的毛病等等;    再就是說黛玉從小父母雙亡、寄人籬下、遠離故土、自嘆命薄、身體多病等等;    但黛玉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卻怎麼解釋?    所以,就有人把黛玉之所以有如此心境的原因,解讀成黛玉身上有失意文人的高潔品格,黛玉是自覺的不容於榮國府的骯髒和污濁的,等等。。。        說黛玉是「小性兒、尖酸刻薄」,說黛玉是「性格失敗」,但,我們眼中的黛玉卻是那麼的「知書、知性、知情和知禮」!(我後面還會有專門的文字來進一步分析黛玉的性格,黛玉決不是個「小性兒、尖酸刻薄」之人。)        還有,黛玉性格的好與壞,對賈政和王夫人始終堅持主張「金玉良緣」有任何意義嗎?    說黛玉「父母雙亡、寄人籬下、自嘆命薄」,那賈府中類比黛玉或比黛玉更「命薄」的人簡直太多:湘雲、妙玉、寶琴、平兒、鴛鴦、晴雯、甚至十二個小戲子中的多數等等太多太多的女孩子,都是「父母雙亡」甚至不知自己來歷的。    寶釵就勸過黛玉何必作「司馬牛之嘆」,並說她也比黛玉好不了多少。    就是賈府三春:迎春雖有父親,還不是和沒有一樣!探春不也是如此!惜春就更是如此!    他們為什麼沒有像黛玉這樣,每天總是哭哭啼啼的?    更何況,黛玉自入賈府後,擁有賈母的特別「疼愛」,擁有寶玉的「宿命」的「愛情」,還擁有姐們們的「閨中友情」。。。    我們甚至感覺黛玉好像還擁有賈政王夫人這兩個舅舅舅母的「親情」。。。    黛玉好像並不缺少什麼,怎麼會這樣呢?    而黛玉居然會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感覺,豈不是太不可思議的事了?    至於說黛玉是因為「身體不好」而「哭哭啼啼」,就更是不可能的事了(黛玉的病的問題,有一個更大的陰謀,我後面也會有專門的文字來和大家討論的)。  六十二:黛玉「葬花」(三)    直到有一天我讀到了著名作家李國文先生的《樓外談紅》中的「大觀園分房——等級制是人類社會永遠的話題」這篇文章,才心臆大開。    李國文先生文章中說的:「林黛玉有什麼法子?只好住瀟湘館。」這句話給我震撼。    李先生文章中說的:(林黛玉住的瀟湘館)「可能算是丙級房」,(林黛玉說的)「『我心裡想著瀟湘館好,我愛那幾桿竹子,隱著一道欄杆,比別處幽靜些。』這不過是她自己在尋找一種心理平衡而已。」「賈寶玉住甲級房,自是無可非議。薛寶釵也享受同等待遇,著實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的,論親,同是外戚,舊時姑表還要略勝姨表一籌的。」等等,讓我深思。        是啊,林黛玉只能入住瀟湘館。    這個被元妃口口聲聲說成第一「極愛」的「瀟湘館」,只不過是「遠不負郭」、「後不背山」、「近不臨水」的這麼一個很普通很普通的住處而已。「小」、「窄」、「暗」是這裡的基本特點,在大觀園只能算是個「丙級房」。    而且,瀟湘館裡面的裝修、擺設及栽花種樹不見一點紅色的刻意、簡單和潦草,就更加的顯示了賈政和王夫人是在借用分房來「故意警告」和「蓄意欺負」黛玉。    「鞋合不合腳,自己知道」。林妹妹豈能不知!    這種「欺負」豈止是「欺負」?簡直是人格的「羞辱」!我們的林妹妹什麼時候受過這樣的「羞辱」?    這一切,當然都是因為「木石姻緣」和「金玉良緣」惹的禍!這一切,當然都是因為林妹妹心中的那個「宿命的愛情」惹的禍。    我們的「靈心慧性」的林妹妹豈能不知!    為了不被「再次」的「受傷」,為了不被「再次」受到更大的傷害,我們「孤弱的」黛玉決定「葬花」了。    林妹妹葬的這花,看起來是葬大觀園裡的落花,其實林妹妹是要葬掉自己心中的「愛情之花」。。。    林妹妹身上與生俱來的尊貴高傲的品格,豈能「再次」接受賈政王夫人的「蓄意的」「欺負」和「羞辱」!    這就是黛玉「葬花」的「雅興」的真相本質!  六十三:黛玉「葬花」(四)    所以,作者筆下就有了這樣的故事:    當已經心滿意足的公子哥兒——「富貴閑人」——寶玉,在這百花盛開的大觀園的春天裡,「靜中生煩惱,忽一日不自在起來,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來進去只是悶悶的」,已經有了滿腹心事,「只在外頭鬼混,卻又痴痴的」時,「茗煙見他這樣,因想與他開心」,「便走去到書坊內,把那古今小說並那飛燕、合德、武則天、楊貴妃的外傳與那些傳奇腳本買了許多來引寶玉看。寶玉何曾見過這些書,一看見了,便如得了珍寶。」    寶玉也不管茗煙的囑咐了。「寶玉那裡舍的不拿進園,躊躇再三,單把那文理細密的撿了幾套進去,放在床頂上無人時自己密看。」    「那一日正當三月中浣,早飯後寶玉攜了一套《會真記》,走到沁芳閘橋邊底下一塊石上坐著。展開《會真記》,從頭細玩。正看到『落紅成陣』,只見一陣風過,把樹上桃花吹下一大半來,落的滿身滿書滿地皆是。」這時,寶玉放下了書,「兜了花瓣,來到池邊,抖在池內。那花瓣浮在水面,飄飄蕩蕩,竟流出沁芳閘去了。」    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的黛玉肩擔花鋤,上掛紗囊,手拿花帚,過來「葬花」了。    寶玉黛玉這一對有著「宿命愛情」的年輕人,相遇在了大觀園裡沁芳閘橋邊的桃花樹下。    作者這時用了他的那支「如椽之筆」,寫了這兩個年輕人同在沁芳閘橋邊桃花樹下共讀《西廂》的故事:那景,那情,那書,那落花,那流水,那兩個年輕人的心。。。    這簡直更是一個「香艷迷人」的愛情故事。    黛玉是「從頭看去,越看越愛。不頓飯功夫,將十六齣已看完,自覺辭藻警人,余香滿口。雖看完了書,卻只管出神。心內還默默記詞。」。。。    歌德說:「那個少女不懷春?那個少男不鍾情?」    更何況春天就是個多情的季節,春天就是個戀愛的季節。而黛玉又是個多情的姑娘,寶黛二人的愛,又是「宿命的」、不必探究的、早已「證心」了的「木石前盟」。。。    寶釵老是勸黛玉不能看「移了性情的書」,其實只能怪寶玉對她沒有「這種感覺」而已。    而寶釵自己後來也承認,自己是老早就讀過了這種可以「移了性情」的書的。寶釵的心中,也曾經有過屬於自己的「愛情」。。。    這個「二玉」沁芳閘橋邊桃花樹下共讀《西廂》的故事,兩百多年來,迷醉了多少中外讀者?又有誰知道呢?    。。。。。。  六十四:黛玉「葬花」(五)    我在這裡,只是提醒一下我們的讀者:作者筆下的寶玉黛玉在大觀園裡桃花樹下共讀《西廂》的故事,與之前剛剛發生過的,寶玉黛玉兩個人在賈母身邊共同玩的「憐香惜玉」和「偷香竊玉」的遊戲的故事,有什麼不同和區別嗎(十九回)?    有不同和區別的地方,應該就是:一個是發生在大觀園內,一個是發生在賈母身邊;    還有一個不同和區別,那就是:一個是在沁芳閘橋邊桃花樹下,一個卻是兩個人共同的躺在一起,且躺在黛玉的床上和枕頭上;    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和區別,那就是:這次黛玉是專門來「葬花」的。。。黛玉的心境卻與上次截然不同了。    當寶玉對黛玉笑道:「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時,按上次的兩個人的「遊戲」經驗,最多是黛玉過來「按著寶玉」,再加上一句「黛玉式」的「我把你爛了嘴的」笑罵而已。最多也是「擰得寶玉連連央告」而已,然後一笑了之(十九回)。    而這次卻是:「林黛玉聽了,不覺帶腮連耳通紅,登時直豎起兩道似蹙非蹙 的眉,瞪了兩隻似似睜非睜的眼,微腮帶怒,簿面含嗔,指寶玉道:『你這該死的胡說!好好的把這淫詞艷賦弄了來,還學了這些混話來欺負我。我告訴舅舅舅母去。』說到『欺負』兩個字上,早又把眼圈兒紅了。。。」    黛玉為什麼會變成如此呢?    而且,黛玉的話應該是話中有話的。    黛玉說的是:「我告訴舅舅舅母去」。    黛玉為什麼沒有說:「我告訴老太太去」呢?    還有就是:(黛玉)「說到『欺負』兩個字上,早又把眼圈兒紅了。。。」    是誰「欺負」黛玉了?寶玉這叫「欺負」黛玉嗎?    這是不是就可以說明問題了呢!        黛玉的這種「心中有愛卻又不敢愛」,黛玉想「葬掉心中的愛情之花」,卻又感覺決不是那麼一件簡單的事的這麼一種複雜的心情,在桃花樹下「寶黛共讀《西廂》」,以及接下來的黛玉在梨香院牆角上的「黛玉聽曲」時的那麼一種「如痴如醉」神態中,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黛玉在大觀園裡「葬花」了,看來賈政王夫人元妃的「別有用心」的、「蓄謀已久」的、「手段惡劣」的「欺負」和「警告」黛玉,開始起到了作用。。。        而剛剛進入賈府去拜見賈政王夫人時的黛玉,也曾經受到過王夫人的「警告」和「蓄意的」不懷好意的「考驗」,只是那時的黛玉不是這時的黛玉而已。。。  六十五:黛玉「葬花」(六)    黛玉真正意義上的「葬花」,是在第二十七回。    黛玉這次不僅「葬花」了,而且黛玉因為傷感,黛玉因為「心中的痛」,黛玉的那積鬱得太深太久的情感,終於借「寶玉狠心」以及晴雯沒有開怡紅院門之事,來了一個大爆發。    黛玉在「嗚咽」之中,吟出了那首兩百多兩年來引的無數讀書人為之慨嘆不已的「葬花吟」。    一首「葬花吟」,更是字字都是黛玉的血和淚啊!        事情的起因是:這日是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節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需要餞行。」    所以,這一天的大觀園是:「滿園裡秀帶飄飄,花枝招展」,人人是打扮的「桃羞杏讓,鶯妒燕慚」。    這時,大觀園裡所有的小姐和丫鬟們,都在園內玩耍,都在園內一展自己的美麗風采,只是不見黛玉。    原來黛玉因為頭一晚「夜間失寐」,起來遲了。    而黛玉頭晚「夜間失寐」的原因,卻是因為寶玉「狠心」 的緣故。(第二十八回,「。。。林黛玉看見,便道:『啐,我當是誰,原來是這個狠心短命的。』剛說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長嘆一聲,自己抽身便走了。」)    那一天的寶玉,因為「百無聊賴」,「葳蕤煩膩」,「無精打采」,「歪在床上,似有朦朧之態」。    總之,那天寶玉心中只是「膩膩煩煩的」的。。。    寶玉在襲人的勸說下「晃出了家門」,在大觀園東逛西盪的。。。    寶玉卻「信步」「順腳的」,就來到了「鳳尾森森,龍吟細細」的「瀟湘館」。        我們要注意一下:此時的大觀園裡,到處都是「桃紅柳綠」以及「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的。    而我們的瀟湘館,在寶玉眼中,卻是只見「鳳尾森森,龍吟細細」而已。    真搞不明白:兩百多年來,我們有那麼一些紅學家,在這時讀到「瀟湘館」院子里的這個「鳳尾森森,龍吟細細」,憑什麼總是這麼興奮?    這當然都是上了脂硯齋的當。    我們設想一下:在黛玉的那個年齡,在這樣的春天裡,是天天對著「鳳尾森森,龍吟細細」感覺好呢?還是能夠看到「鳥語花香,桃紅柳綠」心情好呢?    說了幾句皮外話而已。  六十六:黛玉「葬花」(七)    作者這時寫道:「寶玉信步走入,只見湘簾垂地,悄無人聲。走至窗前覺得一縷幽香,從碧紗窗中暗暗透出,寶玉便將臉貼在紗窗上,往裡看時,耳內忽聽到細細的長嘆了一聲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寶玉聽了,不覺心內癢將起來,再看時,只見黛玉在床上伸懶腰。」    寶玉的「心內癢將起來」,這應該就是寶玉心中「宿命」的愛情吧!    寶玉只要看到黛玉,或者聽到黛玉的聲音,都會在心中激蕩起那麼一種「不同的」「異樣的」感覺的。    寶玉走到窗前,早早就聞到了那「一縷幽香」,同時看到「黛玉在床上伸懶腰」,就更是情不自禁了。    這個時候的寶玉,不再是「葳蕤煩膩」、 「無精打采」了。。。        而寶玉和湘雲,從小「青梅竹馬」的在賈母身邊生活過幾年,長大後又常在一起遊玩,寶玉卻居然不知道湘雲有一隻「金麒麟」(二十九回)。    湘雲在《紅樓夢》文本中的第一次亮相是在第二十回(湘雲當然不會是第一次進入榮國府),湘雲和黛玉同睡在一張床上,寶玉那天早早的來到黛玉房中,看到「那史湘雲卻一把青絲拖於枕絆,被只齊胸,一彎雪白的膀子掠於被外,又帶著兩個金鐲子。」這時寶玉的感覺,也只是嘆道:「睡覺還是不老實。回來風吹了,又嚷肩窩疼了。」一面說,一面輕輕的替他蓋上(二十一回)。        寶玉和寶釵之間,就更是如此。    在「金玉良緣」輿論滿天飛的賈府里,寶玉對寶釵成天掛在脖子上金燦燦的項圈和金鎖,寶玉的表現,根本就是無所謂。後來,在寶釵的有心建議下,寶玉也只是拿出了「通靈寶玉」和寶釵的金鎖「比比看看」而已(第八回)。    而寶玉後來因為要看元妃所賜的紅麝串,寶釵當時籠在左腕上,因為寶釵「原生的肌膚豐澤,容易褪不下來。寶玉在旁看著雪白一段酥臂,」寶玉當時的感受,也只是暗暗想道:「這個膀子要長在林妹妹身上,或者還得摸一摸,偏生在他身上。」(二十八回)  六十七:黛玉「葬花」(八)    又說了一段皮外話。言歸正傳。    寶玉這時在窗外就迫不及待的對黛玉說話了。    作者筆下寫道:「寶玉在窗外笑道:為什麼『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寶玉一面說,一面掀帘子進來了。林黛玉也自覺忘情,不覺紅了臉,拿著袖子遮了臉,翻身向里裝睡著了。。。」    故事的細節,大家當然會「過目不忘」。        紫鵑這時進來了。    紫鵑與其說是黛玉的丫鬟,倒不如說就是黛玉的貼心姊妹。一部《紅樓夢》中,主子小姐和奴才丫鬟的關係,能夠達到黛玉和紫鵑的「知心姊妹一般」的關係的,可以說,絕無僅有。    假如黛玉是個「小性兒、尖酸刻薄」之人,黛玉能夠和紫鵑擁有這樣的關係嗎?!    「豁達大度、隨分從時」的寶釵,就教訓過貼身丫鬟鶯兒(第二十回),寶釵還「借扇機帶雙敲」罵過無辜的丫鬟靛兒。我們看到過黛玉責罵身邊的丫鬟嗎?!        寶玉看到紫鵑,「寶玉笑道:『紫鵑,把你們的好茶倒碗我吃。』紫鵑道:『那裡是好的呢。要好的,只是等襲人來。』黛玉道:『別理他。你先給我舀水去吧。』紫鵑笑道:『他是客,自然先倒了茶來再舀水去。』說著,倒茶去了。」    這時,作者筆下接著寫到:「寶玉(對紫鵑背影)笑道:『好丫頭。「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捨得疊被鋪床。」』黛玉登時撂下臉來,說到:『二哥哥,你說什麼?』寶玉笑道:『我何嘗說什麼。』黛玉便哭道:『如今新興的,外頭聽了村話來,也說給我聽;看了混賬書,也來拿我取笑兒;我成了替爺們解悶的。』一面哭著,一面下床來,往外就走。」        奇怪了吧:這時只有寶玉和黛玉兩個人,紫鵑倒茶去了,又不在身邊,當時又沒有個第三人在場,黛玉何必如此生氣?    寶黛二人的「宿命愛情」,在入住大觀園之前早就已經「證心」過了,黛玉這時怎麼就會說寶玉是:「也來拿我取笑兒」?    黛玉這時居然稱寶玉為「爺們」,並責怪寶玉:「 我成了替爺們解悶的」了?    確實怪怪的吧。        其實,住入「瀟湘館」後的黛玉,已是不敢再聽到寶玉口中與「愛情」相關的話語了。黛玉自己也不敢再講與「愛情」有關的話了。。。    黛玉是「心中有愛卻愛不起」啊!    黛玉是「心中有愛卻不敢」啊!        這個時候,作者沒給寶黛二人「和好」的機會,作者讓襲人趕來,以「老爺叫你呢」的理由,把寶玉叫走了。留下了獨自在瀟湘館哭泣的黛玉。        在這裡,我要說:黛玉假如不是心中有特殊的原因,黛玉至於這樣嗎?    這特殊的原因,當然就是黛玉心中的「有愛又怕又不敢又不舍」的那種「隱隱的疼」。    這也就是黛玉「葬花」的原由。  六十八:黛玉「葬花」(九)    到了晚上,黛玉因為寶玉被賈政叫去(其實是寶釵吩咐他哥哥請寶玉提前去吃他的生日飯去了,薛蟠怕寶玉不去,所以想出了這麼一個好點子)而一天沒有到她這裡來,很是不放心寶玉,要去看看什麼情況。    黛玉心中根本丟不下寶玉。    黛玉來到怡紅院,偏偏遇到晴雯和碧痕拌嘴,晴雯很不高興。    晴雯先是把氣出在寶釵身上:「有事沒事,跑了來坐著,叫我們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覺。」    這時正好黛玉叫門,晴雯動了氣,晴雯不知道是黛玉,沒有開門。    晴雯使性子說:「憑你是誰,二爺吩咐的,一概不許放人進來呢。」讓黛玉氣的個「發昏章第十一」。黛玉此時是「不覺氣怔在門外」。    不但如此,此時黛玉居然聽到了怡紅院里有笑語聲。黛玉「細聽一聽,竟是寶玉寶釵二人,林黛玉心中一發動了氣。」黛玉是「越想越傷感起來,也不顧蒼苔 露冷,花徑風寒,獨立牆角邊花陰之下,悲悲戚戚,嗚咽起來。」     作者這時寫道:「這林黛玉秉絕代容姿,具稀世俊美,不期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鳥棲鴉一聞此聲,俱忒愣愣飛起遠避,不忍再聽。真箇是:花魂默默無情緒,鳥夢痴痴何處驚。」    作者這時為黛玉賦詩一首:    「顰兒才貌世應希,獨抱幽芳出綉閨。    嗚咽一聲猶未了,落花滿地鳥驚飛。」    這時的黛玉,真正是「感時花濺淚,別時鳥驚心」了。        黛玉後來待寶釵回去後,也回到了瀟湘館。    「那林黛玉依著床欄杆,兩手抱著膝,眼睛含著淚,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二十七回)    這一晚,黛玉會流多少眼淚呢?只有黛玉知道!只有天知道!    哎。。。林妹妹啊!     「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夜,太漫長。。。」    這就是黛玉一晚沒睡的原因。    第二天芒種節,黛玉來到了花冢旁,因為心中的「傷、痛 」等原因,因為所謂的「寶玉狠心」,黛玉吟出了那首催人淚下的「葬花吟」。        入住大觀園後的黛玉的心,我們應該知道了吧:黛玉是深深地愛著寶玉的。但又是有「欲愛不敢」之心的。黛玉受到了賈政王夫人元妃的蓄意的惡毒的「欺負」和「警告」,黛玉高貴的心中有了一種刻骨銘心的痛。黛玉在每天的「晨昏定省」時,從王夫人等人的臉上讀出了「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感受。。。    這就是入住大觀園的瀟湘館後的黛玉。。。  六十九:黛玉「葬花」(十)    一首「葬花吟」,字字都是黛玉的血和淚。    一首「葬花吟」,寓有作者曹雪芹大師的那顆悲天憫人的大情懷。        作者筆下「葬花吟」思想內涵的厚重和深沉,決不是所謂的「寶玉『欺負』黛玉」、「寶玉狠心」以及「晴雯沒有開怡紅院門」這件事所能夠承載的。    況且,寶玉從來就沒有「欺負」過黛玉以及對黛玉「狠心」過。        我們讀《紅樓夢》,感覺在寶玉和黛玉這兩個有情人的感情糾葛中,寶玉是處處「作低服小」、「低三下四」的。寶玉面對黛玉的「小性兒、行動愛惱的人、會轄治你(寶玉)的人」(湘雲語。第二十二回),寶玉的表現總是「又自悔言語冒撞,前去俯就」(第五回)以及「打疊起千百樣的款語溫言來勸慰」(第二十回)等等。    而黛玉在入住大觀園之前,因為賈母擁有一顆「木石姻緣」心,因為賈母的「疼愛」,黛玉為了心中的那個「宿命的愛情」,黛玉時常在寶玉面前顯得「蠻不講理」,黛玉有時簡直就是寶玉的「野蠻女友」。    寶玉從來沒有「欺負」過黛玉,寶玉不會、也不敢「欺負」黛玉。    所以說,黛玉的「葬花吟」,決不是因為寶玉「欺負」黛玉或者寶玉對黛玉的「狠心」或者「晴雯沒有開門」那麼簡單的原因所能夠「感花傷己」「吟誦」出來的。    「詩窮而後工」。「詩言志,歌詠言。」    孔子說「詩可以怨」,司馬遷說「發憤著書」, 韓愈說「物不平則鳴」。     司馬遷所謂的「憤」,其實就是「怨」。    「去感憤之怨,立終身之名」。     所以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也。」        黛玉的「葬花吟」,也是心中積鬱有太多太重的「不平」,心中有太多的「怨」,才「發憤」而「吟誦」出來的吧。    當然,「葬花吟」更是作者曹雪芹借黛玉之口而「吟誦」出來的,字字更是作者曹雪芹的血和淚。    清朝紅學家二知道人說:「蒲聊齋之孤憤,假鬼狐以發之;施耐庵之孤憤,假盜賊以發之;曹雪芹之孤憤,假兒女以發之:同是一把辛酸淚也。」可謂真知灼見。    所以有些紅迷紅學家在黛玉身上讀出了失意文人的高潔品格,也就不稀奇了。  七十:黛玉「葬花」(十一)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葬花吟」中的思想內涵吧。    我在此先說明一下:這可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強求大家的一致認同,只求能夠給喜歡《紅樓夢》的紅迷們有些提示或者幫助就是我的目的達到了。    因為詩詞一類的文字,根據每個人的人生閱歷的不同以及心境的不同知識結構的不同等等原因,解析起來一定是不一樣的。    我還在此聲明一下,歡迎大家的批評。因為只有批評,才可以進步。        閱讀「葬花吟」朗朗上口,並不困難。真正解析讀懂「葬花吟」,理清作者到底想告訴我們些什麼,確實有些不易。    紅學家蔡義江先生在《紅樓夢》詩詞曲賦鑒賞》中說:「《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藉以塑造這一藝術形象,表現其性格特徵的重要作品。」「這首詩並非一味哀傷凄惻,其中仍然又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就寄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豈不是對長期迫害著她的冷酷無情的現實的控訴?『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飄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歇溝渠』。則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不願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啊的性格。這些,才是它的思想價值之所在。」        「葬花吟」四句一小段,四句表達一個思想或者一個意思。    我讀「葬花吟」,我感覺有些難懂的,最重要的或者說作者寄寓的思想內涵最多最深的,還是以下三個小段:    其一:「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其二:「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其三:「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下面,我試著來解析這三個小段的思想內涵。從中可以進一步幫助我們解讀《紅樓夢》,從中更可以看到曹雪芹大師的那顆偉大的「悲天憫人「的大情懷!  七十一:黛玉「葬花」(十二)    其一:「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蔡義江先生說:「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就寄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    我們可以看一下作者筆下的榮國府和寧國府這些主子們,他們每天在幹些什麼?他們關心過賈府的下一代嗎?他們「教子有法,治家有方」嗎?。。。    先看榮國府的這些主子:    賈赦,榮國府名正言順的襲了爵的「府長」,賈母的長子,賈政的兄長,賈璉的父親,黛玉的大舅舅,迎春的父親,每天在榮國府幹些什麼呢?    襲人說「這個大老爺太好色了。略平頭正臉的他就不放手了。」(第四十六回)這句話可能有點過了,但賈赦每天是「如今上了年紀,作什麼左一個小老婆右一個小老婆放在身邊,沒的耽誤了人家;放著身子不保養,官兒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第四十六回)卻是真的。    賈赦為了娶鴛鴦,居然是「牛不喝水強按頭」,惡劣至極。假如沒有賈母的保護,鴛鴦的命運是可想而知的。    賈赦為了幾把「破扇子」居然聯合賈雨村,把「草民」石獃子搞得「家破人亡」,賈璉都看不下去。    賈赦為了那麼幾千兩銀子,可以不顧女兒迎春一輩子的幸福,把迎春嫁給了「中山狼」。等等。    賈赦是個「真小人」,是個「無情之人」,更是個「惡劣之人」。    賈赦「膽大妄為」,賈赦一肚子的「男盜女娼」,賈赦「心狠手辣」,賈赦作惡,是不需要那些假的「禮義廉恥」做幌子的,是不顧面子的,這點與賈政不同。賈赦劣跡斑斑,枚不勝舉(賈赦我後面還會有專門的文字來和大家討論的,賈府的轟然倒塌,是與賈赦分不開的)。    這樣的主子,當然是「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了。        賈赦的老婆邢夫人,只是個「秉性愚犟,只知承順賈赦一自保,次則貪婪財貨為自得。家下一應大小事務,俱由賈赦擺布。凡出入銀錢事務,一經他手,便克嗇異常。以賈赦浪費為名。須得我就中省儉,方可補償。兒女奴僕,一人不靠,一言不聽的。」(第四十六回)。    這樣的主子,當然也是「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了。        賈政和王夫人。    賈政仗著「自幼酷喜讀書,祖父最疼」(第二回),仗著女兒元妃的勢力,仗著「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聯絡有親,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王家的勢力以及薛家的財力勢力,仗著所謂的「賈母的偏心」,賈政住在了象徵著榮國府「榮華富貴」的「正室」附近不走,並結婚生子。    賈政早早的就擠走了賈赦這個襲了爵的榮國府的名正言順的「府長」。賈赦只能住到榮國府外面的花園裡去「尋歡作樂」去了。    賈政和王夫人利用賈母的放權,利用「代府長」賈璉的年輕和輩分小,賈政和王夫人在榮國府暫時「奪權」成功,成了榮國府的實際掌權人。    按理說,賈政和王夫人是榮國府的「實際當家人」,這一對夫妻理應把心思花在「治家、教育榮國府後代」之大事上,賈政王夫人應該「教子有方,治家有法」的,他們的能力也是不用懷疑的。    「有多大的權力,就要負多大的責任」。「力量越大,責任也越大」。    但是他們的心事根本不在「治家」和「教育」上。特別是王夫人,她後來千方百計的封閉賈母,她後來甚至對鳳姐的「治家認真」懷恨在心。。。她一直總是對鳳姐敲敲打打的(以後再析)。。。    賈政王夫人的心事只有一個,那就是「金玉良緣」心和「勢力眼」。為了「金玉良緣」,他們可以不擇手段。。。    這樣的主子,當然也是「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了。        至於寧國府的「臟」,寧國府主子的沒有道德底線,賈珍賈蓉父子有「聚麀之誚」,我在前面已經說過了,也就不再說了。    這樣的主子,當然也是「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了。  七十二:黛玉「葬花」(十三)    有人讀《紅樓夢》,不相信「陰謀」二字,不願意說到、看到「陰謀」二字。    其實,我說中國人最大的特長,就是會「計謀」。    這「計謀」對個體生命來說,就是「城府深」「成熟」「穩重」,是「至少有一萬個心眼兒」是「心較比干多一竅」。    假如這個「計謀」是用來「損人利己」,那就是「壞心眼」了;那就是「虛偽」了(有人說寶釵就是個虛偽的人)。。。    這「計謀」對「小集團」來說,或許也是「集體的智慧」,但假如這個「集體的智慧」是用來「損」大集體利益乃至國家的利益,「利」自己小集團的利益,「損公肥私 」, 「損大肥小」,而且行為不是那麼的光明正大,這毫無疑問的就是「陰謀」了。。。        中國是人治社會,中國是權謀社會。。。    幾千年來的中國,是「時時處處」都充滿「陰謀、陽謀、計謀、心眼、城府、點子、成熟、智慧」等東西的。    假如賈政王夫人等賈府主子們不會這些,除非他們不是中國人。    我們不要以為賈府是「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賈府 到處「歌舞昇平」,大觀園裡到處是「鶯歌燕唱,鳥語花香,佳人歡笑」,我們就認為賈府是「和諧社會」了,大觀園就是「桃花源」了,賈府里就沒有「陰謀」了,賈府就沒有「卑劣,骯髒,齷齪,醜陋,無恥」了。。。那隻不過是我們的一廂情願而已,也是我們的美好願望而已。    柳湘蓮就和寶玉說「你們東府里,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幹凈。」(第六十六回)    賈蓉也說「各門各戶,誰管誰的事!都夠使的了,從古至今,連漢朝和唐朝,人還說『臟唐臭漢』,何況咱們這宗人家。」(第六十三回)    權貴者的本性啊。。。    賈府中的主子,人人只有「一顆富貴心,一雙勢利眼」。。。    為了「富貴和勢力」,至於玩「陰謀」,對賈政王夫人等來說,那又算什麼!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作者也在提醒我們:要「睜眼看世界,用心品人生」。    「識破人情驚破膽,看穿世間心膽寒」。。。    賈寶玉就是因為眼睛睜開的太遲了一些,所以沒有保護好自己心愛的林妹妹。        不過,這是我的一己之見,套用當下流行的一句話,不知你信不信,「反正我相信」。哈哈,見笑了,說了一些皮外話!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綉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綉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把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溝渠。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七十三:黛玉「葬花」(十四)    其二: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其三:「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我們再來看看「葬花吟」中的這二小段的內涵。        自古以來,寄情於燕,吟唱愛情的詩歌簡直太多。    「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燕子雙雙梁間繞」    「燕爾新婚,如兄如弟」    「雙燕歸來細雨中」「微雨燕雙飛」等等。    燕子素以雌雄頡頏,成雙成對,飛則相隨。    有情人寄情於燕,渴望比翼雙飛,燕子以此而成為愛情的象徵。    但作者筆下的燕子卻是:「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這確實有點古怪。        讀《紅樓夢》,我們知道,引發了黛玉心中的積鬱已久的「怨」 和「不平」,並讓黛玉「發憤」,讓黛玉在「嗚咽」之中吟誦出字字都是血和淚的「葬花吟」的導火線,是「寶玉的狠心」和「晴雯的沒有開門」。    但,黛玉這裡的「梁間燕子太無情」,決不會是「控訴」寶玉。因為寶玉最多只是「狠心」,而不是「太無情」。我們千萬不能被作者虛虛實實的筆法給迷惑了。    一首「葬花吟」,黛玉「感花傷己」,黛玉「哀傷凄惻」:「葬花吟」中「有一種抑塞不平之氣」,有「憤懣」,有「不甘」,有「不屈」,也有「消極頹傷的情緒」等等。    但我認為黛玉的「葬花吟」中的主旋律,還是黛玉的「控訴」。 七十四:黛玉「葬花」(十五)    「葬花吟」中真正要控訴的,除了「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外,應該更是「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以及「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我個人認為(歡迎討論):作者這裡的「三月香巢已壘成」,表明的是入住大觀園之前,寶玉和黛玉的「木石姻緣」——寶玉和黛玉的婚姻,在賈母的堅決主張下,在賈府已是眾人皆知(賈母就是賈府,賈母的主張就是合法的)!    而「梁間燕子太無情!」,則應該是「控訴」賈政王夫人元妃等人的「太無情」。是他們為了「金玉良緣」,在用陰謀手段堅決反對賈母的「木石姻緣」,是他們在蓄意「欺負黛玉」。    所以黛玉接下來的感嘆就是「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了。        (A)黛玉第一次被賈母接入賈府,賈母的那些不同尋常的表現:賈母不顧王夫人的「事多心煩」;賈母不顧「男女七歲不同席」、「男女不雜坐」等古訓;賈母不管不顧的堅決把寶玉黛玉安置在自己身邊「同吃、同睡、同樂、同學習」,直到黛玉十二歲,寶玉十三歲,靠元妃的入住大觀園「一諭」,才把二玉分開。而賈母卻把三春交給李紈,同住在王夫人那邊。賈母的「木石姻緣」心可鑒。這當然就是「三月香巢已壘成」的證據之一。    (B)黛玉第二次被賈母堅決的接入賈府,可以說就是奔著「木石姻緣」——寶玉和黛玉的婚姻來的。所以賈母聽到林父生病要接黛玉回去,賈母「未免又加憂悶」,賈母一定要賈璉「送去送回」。這當然也是「三月香巢已壘成」的證據之一。    (C)在榮國府,因為賈母的強勢,因為賈母堅決主張「木石姻緣」,別看薛姨媽入府後「金玉良緣」輿論滿天飛,在寶玉黛玉等人入住大觀園之前,應該說,「木石姻緣」是占絕對優勢的。因為寶玉和黛玉的「有情」大家盡知,賈母的態度大家盡知,就連小廝興兒也說寶玉是「將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第六十六回)。這當然也是「三月香巢已壘成」的證據之一。  七十五:黛玉「葬花」(十六)    (D)榮國府用了林家留在賈母處的銀子建造了大觀園(這銀子可是黛玉的嫁妝以及未來一生的生活保障),這也是「三月香巢已壘成」的證據之一。    有人讀《紅樓夢》,始終堅持「大觀園」就是作者「信筆塗鴉」而「杜撰」出來的。每個人都有一部自己的《紅樓夢》,不可強求。    當然,現實中有沒有這麼一個真實的「大觀園」,我們不知道。清朝袁枚說大觀園就是他的「隨園」,也只是他的一廂情願而已。    但作者筆下的這個「大觀園」,卻是個「藝術的真實」存在,它真實的存在於《紅樓夢》的文本當中。    作者為了「建造」這個「大觀園」,決不是不負責任的「信筆塗鴉」的:    這個大觀園有具體的面積大小和圖樣:「老爺們已經議定了,從東邊一帶借著東府里花園起,轉至北邊,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蓋造省親別墅了。已經傳人畫圖樣去了,明日就得。」(第十六回)而且後來賈母叫惜春畫大觀園「美人圖」時,惜春還不忘記找來大觀園圖樣。    建造這個「大觀園」有專門的設計者:「全虧一個老明公號『山子野』者,一一籌畫起造。」    建造這個大觀園成立了一個領導小組:「賈政不慣於俗務,只憑賈赦、賈珍、賈璉、賴大、來升、林之孝、吳新登、詹光、程日興等些人,安插擺布。。。」    這個大觀園有具體的位置:「先令匠人拆寧府會芳園牆垣樓閣,直接入榮府東大院中。榮府東邊所有下人一帶群房盡已拆去。。。」等等。    還有賈政、賈母、元妃等眾人的遊園,更是流連忘返、美不勝收。。。    看來作者筆下的這個大觀園決不是作者「信手拈來」的。作者在小說文本中「藝術的真實」的建造了這麼一個「人間天上諸景備」的大觀園,至少是有寄託的,有目的的。    作者的這個寄託和目的,我認為就是在用「隱筆」告訴我們,這個大觀園,就是用林家放在賈府中的林妹妹的嫁妝以及林妹妹的一生的生活保障金建造的。    因為作者始終在告訴我們,榮國府的經濟基礎,現在早已經是「入不敷出」了,榮國府根本就沒有這麼一筆「官中錢」來建造這個「天上人間諸景備的大觀園」。。。    這個大觀園,就是林妹妹的嫁妝。這當然就是「三月香巢已壘成」的證據之一。        而「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黛玉控訴的是每天的「晨昏定省」時,王夫人給黛玉的冷臉色。    黛玉每天面對王夫人的「冷若冰霜」,黛玉情何以堪?    黛玉的感覺當然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了。    。。。。。。。。。  七十六:黛玉「葬花」(十七)    黛玉在大觀園中花冢旁「感花傷己」,黛玉因「積怨」、「不平」、「傷慟」而「發憤」地吟誦出了字字都是血和淚的「葬花吟」。    入住大觀園不久的黛玉,在大觀園裡完成了這麼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葬花」。    這就是黛玉入住大觀園後所做的第一件事。    我們由此可見大觀園和黛玉的關係,真的是非同一般!        當黛玉在吟誦「葬花吟」時,被也趕來「葬花」的寶玉聽到了。    「不想寶玉在山坡上聽見,先不過點頭感嘆,次後聽到『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等句,不覺 慟到山坡之上,懷裡兜的落花撒了一地。」    寶玉也是傷悲不已。    寶玉的「傷痛不已」,卻是因為:「試想林黛玉的花容月貌,將來亦到無可尋覓之時,寧不心碎腸斷?既黛玉終歸無可尋覓之時,推之於他人,如寶釵、香菱、襲人等,亦可到無可尋覓之時矣!寶釵終歸無可尋覓之時,則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則斯處、斯園、斯花、斯柳又不知當屬誰姓矣!。。。」    這時,黛玉看到了寶玉,黛玉當然不會理寶玉的。    作者這時寫道:黛玉罵了寶玉一句「啐,我當是誰,原來是這個狠心短命的。」剛說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長嘆一聲,自己抽身就走了。    黛玉心中不忍啊!寶玉畢竟「多情」而不是「太無情」。    寶玉悲慟傷感了一回,不見了黛玉,也只得準備回到怡紅院,卻又正好在回去的路上,看見了走在前頭的林黛玉。    這時的黛玉是不準備和寶玉說話的,因為黛玉之所以被賈政王夫人「蓄意」「欺負」,黛玉之所以「葬花」,黛玉之所以「心慟」,黛玉之所以「感花傷己」, 黛玉之所以「不平」,黛玉之所以「積怨」,黛玉之所以「發憤」,等等,就是因為這個「狠心」(而不是「太無情」)的寶玉;就是因為這個讓她「心疼」的「木石姻緣」。。。        但寶玉怎麼能夠有黛玉的心境呢?    這時的寶玉還在為能夠入住大觀園,能夠天天和姊妹們在一起而「心滿意足「呢!        接下來就是寶玉黛玉兩個人之間的有名的「既有今日,何必當初」了。還是請我們的讀者自己去讀文本吧!作者之筆,精妙無比,妙不可言!  七十七:黛玉「葬花」(十八)    我只是在想:寶玉對黛玉的這個「既有今日,何必當初?」以及黛玉問寶玉「當初怎麼樣?今日怎麼樣?」,是不是還隱有「追本溯源」的、更久遠的「莽古洪荒」之問呢?    「當初」寶黛在那「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過去」,寶黛是不是還「記憶猶存」呢?    那寶黛「今日」的問題也就更加好解決了!    總之,兩個人又和好了。黛玉再一次原諒了寶玉。        試想,我們的黛玉,一個正是懷春年歲的妙齡少女,且心中深藏著「宿命」的愛情,又是正值這麼一個多情的春天季節,又是生活在這麼一個「百花盛開」的大觀園裡,就算「瀟湘館」園子里沒有一點粉紅、桃紅,可大觀園裡卻是到處「桃紅柳綠、鶯歌燕舞」的。黛玉想「葬花」,且是想葬去心中的「愛情之花」,能那麼容易嗎?    更何況還有這麼一個也是「身懷宿命之愛」的多情的寶玉,每天總是「低三下四」的、「跟屁蟲」一樣的跟在黛玉身後「服軟作低」,黛玉能忍心嗎?    但,不管怎麼樣,自從入住大觀園後,黛玉的心境是和以前絕對不一樣了。        有人說《紅樓夢》中有三次葬花,還有一次,就是第六十二回里,香菱和芳官等人鬥草,「香菱看見寶玉蹲在地下,將方才的夫妻蕙與並蒂菱,用樹枝兒摳了一個坑,先抓些落花來鋪疊了,將這菱蕙安放好,又將些花兒來掩了,方撮土掩埋平服。」    並且還有人據此考出了寶玉最後是和香菱結婚的。說作者的「真意」,就是讓筆下的寶玉和香菱這兩個人最後共度晚年等等。    所以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紅樓夢》,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賈寶玉和林妹妹,這是一點不假的。    其實,寶玉的這次「葬花」,嚴格意義上來說,不叫「葬花」,只能叫「葬草」。    而且,寶玉「葬花」「葬草」的心境是另外的一種心境。寶玉的「葬花」「葬草」和黛玉「葬花」時的心境完全不是一樣的。    人生最美好的東西是個「情」字。人生最難最痛最苦的也是這個「情」字。。。  七十八:黛玉「葬花」(十九)    想來想去,我覺得為了林妹妹的「葬花吟」,我還要再說幾句。        葬花吟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綉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綉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把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溝渠。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A):現在,我試著用白話文來解讀「葬花吟」,為了增加一點閱讀時那種「朗朗上口」的感覺,我在中間增加了「啊」字,歡迎大家的批評。        花謝花飛花滿天啊,大觀園裡紅消香斷的落花有誰憐憫?    姑娘們系在春榭上的綉帶隨風飄啊,滿天花絮輕輕的隨風飄舞著沾撲向閨中綉簾。    瀟湘館的女兒疼惜暮春啊,擁有滿腔愁緒卻不知能夠向誰傾訴?    手拿著花鋤走出閨中綉簾啊,來來去去卻不忍踩踏著地上的落花。    柳絲榆莢只顧著自己芳菲啊,他們根本不管不顧桃花的冷落和李花的飄飛。    桃花李花明年還能夠再發啊,卻不知道明年大觀園的閨房中還能有誰?    春三月愛的香巢原本已經壘成了啊,卻不料梁間的燕子是這樣的太無情。    明年春天的花開是依舊啊,瀟湘館裡卻可能是人去了梁空了原來的香巢也傾了。    一年三百六十日啊,風刀霜劍在自己的周圍緊緊相逼。    明媚鮮妍的青春時光很短暫啊,就像落花一樣一朝漂泊再難尋覓。    花開易見花落難再尋啊,站立在階前的葬花人心中愁悶無限。    手中把著花鋤眼中卻在暗暗的流淚啊,熱淚滴灑在無花的空枝上看到的卻是血痕。    又是黃昏的時候杜鵑也無語啊,葬花人肩荷花鋤回到了瀟湘館掩上了重門。    青燈照壁愁緒滿懷的躺在了床上啊,外面是冷雨敲窗室內更是冰冷亦且被子未溫。    怪只怪自己的心事太傷神啊,一半為憐惜「心中的春」一半為惱恨「心中的春」。    「心中的春」來的突然離開的也很突然啊,來的時候無言去的時候也無聲。    昨晚獨自在怡紅院外哭泣發悲歌啊,不忍再聽只能遠避的卻是大觀園中的花魂和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啊,鳥也無言了花也自羞了。    願我能夠脅下生出雙翼啊,也隨著飛花飛到那個遙遠的天邊盡頭。    天邊的那個盡頭啊,什麼地方才有能夠埋葬落花的香丘?    不如用錦囊來裝艷骨啊,再用一抔乾淨的土來埋葬掉原來的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啊,決不能被再次受污而陷渠溝。    你今天花落了我來收葬啊,卻不知道我是那天把命喪。    我今天來葬花別人笑我痴啊,不知道他年葬我的卻是誰?    春天即將過去眾花都將飄落啊,這個時候也就是紅顏老死之時。    春天過去了紅顏也老了啊,花落了人亡了誰又能知道大觀園裡曾經發生過什麼呢!  七十九:黛玉「葬花」(二十)    (B):再說幾句:    一首「葬花吟」,字字都是黛玉的血和淚!    一首「葬花吟」更寓有作者悲天憫人的大情懷!        讀「葬花吟」,我個人認為,我們千萬不能以為黛玉心中的「不平」、「怨」、 「哀傷」、「悲憤」、「愁緒滿懷」等等,都是因為寶玉的「狠心」和「晴雯的沒有開門」造成的;或者是因為黛玉父母雙亡的悲慘身世造成的。等等。    我們千萬不能以為黛玉的 「抗爭」、「不屈」、「控訴」、「發憤」等等,是沖著寶玉的「狠心」以及「 晴雯的沒有開門」來的。    這樣理解「葬花吟」的思想內涵,就是被作者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的文筆給蒙蔽了。    我個人認為,「葬花吟」思想內涵的主旋律,決不是黛玉的「哀音」,決不是黛玉的「哀傷凄惻」以及詩中所謂的「消極頹傷情緒」。    「葬花吟」思想內涵的主旋律,是黛玉的「控訴」,是黛玉的「抗爭」,是黛玉的「不甘」,是黛玉的「不屈」。。。    從小父母雙亡的可憐的黛玉,千里迢迢從南方來到了偌大的賈府,最渴望的,就是大家庭的溫暖啊!最需要的,就是親情啊!當然,還有愛情和婚姻。    而賈政王夫人等人所給予黛玉的,偏偏是「蓄意的欺負」、「太無情」以至於後來王夫人等人的「毫無惻隱之心」。    這更是黛玉心中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啊!        「葬花吟」的這些「主旋律」,當然都是作者曹雪芹大師借黛玉之口而「發憤」「吟誦」出來的。    作者在「控訴」賈府這些權貴階級的本性就是:「自私」、「虛偽」、「卑劣」、「惡毒」、「醜陋」、「無恥」、 「太無情」、「無人性」 、「吃人」等等。。。    這就是作者「悲天憫人」的大情懷!    林黛玉,這麼一個集「美麗的、多情的、孤弱的、高貴的、天真的、淳樸的、知書達理的、冰雪聰明的、靈心慧性的。。。」等等優秀品質於一身的人物,她對賈府里這些貴族階級有「危害」嗎?黛玉心中擁有「宿命的愛情」,這是黛玉的錯嗎?賈母的「木石姻緣」會錯嗎?「木石姻緣」就算危害了賈政王夫人「小集團」的利益,錯在黛玉身上嗎?他們為什麼對「至親的」、「孤弱的」黛玉如此「太無情」甚至沒有一點點「惻隱之心」呢?。。。    黛玉生活在榮國府這個「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里,每天只能「以淚洗面」, 「大約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滿足的。」(第七十六回)並且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是為什麼?。。。    大觀園裡所有的這些美麗女孩的最終命運,為什麼只能是「千紅一哭」、「萬艷同悲」?。。。    我認為,這就是作者終極的「拷問」,這就是作者「悲天憫人」的大情懷!        孟子認為,孔子作《春秋》的動機是:「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    大師曹雪芹用「隱筆」「曲筆」,用《春秋》筆法,把「真事隱去」,用「假語存焉」作《紅樓夢》,作者深沉的寄託更是在「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中。    王國維先生在他的《[紅樓夢]評論》中說:「《紅樓夢》,哲學的也,宇宙的也,文學的也。」作者曹雪芹的哲學觀、宇宙觀、大情懷寓於《紅樓夢》之中。        我認為,這就是兩百多年來我們為什麼如此喜愛《紅樓夢》的根本原因之一。    這就是《紅樓夢》至今仍居於一個偉大的無法超越的高度地位的原因之一。        說到這裡,再說幾句皮外話。    脂硯齋在讀「葬花吟」後有個批語說:「余讀《葬花吟》凡三閱,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加批。」「想先生身非寶玉,何得而下筆?即字字雙圈料難遂顰兒之意,俟看過玉兄後文再批。」「噫唏!客亦《石頭記》化來之人,故擲筆以待。」    脂硯齋的評語簡直莫名其妙。    脂硯齋假如真的懂作者曹雪芹,脂硯齋假如真的是曹雪芹同時代的人,脂硯齋為什麼「擲筆以待」?脂硯齋為什麼「凡三閱。。。舉筆再四,不能加批」?而且後來也根本沒有看到脂硯齋的批語。    脂硯齋說:「想先生身非寶玉,何得而下筆?」    「葬花吟」的內涵與寶玉有很大的關係嗎?假如寶玉真的知道黛玉為什麼「發憤」而「吟誦」字字血淚的「葬花吟」,黛玉也不會有如此大的痛苦了。。。    脂硯齋類似的莫名其妙的批語簡直太多。。。
推薦閱讀:

漫談新版紅樓夢(二)
《紅樓夢》導讀 2
我國《紅樓夢》版本知多少
紅樓夢中心最苦的男人
紅樓夢小型張珍藏良品 價值如何?

TAG:解謎 | 紅樓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