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多舛的《好太王碑》
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區好太王陵東200米處,刻立於東晉安帝義熙十年(414)的《好太王碑》,又稱《高句麗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碑》。該碑由一塊天然的基本呈方柱形角的礫凝灰岩(火山石)稍加修琢而成,其造型有如巨大的陽物,表現了高句麗民族生殖崇拜的原始觀念。《好太王碑》無碑額,其基礎是一不規則的五邊形花崗岩石板,再下面是雙重花崗岩石板夾沙礫構成的抗震基礎。
碑高6.39米,寬度在1.35—2米之間。碑底周長達6.29米。碑陽朝東南,四面環刻碑文,每面文字均橫豎成行,並且行間有豎刻的界格,共44行,滿行41字,合計1757字,現存1590字左右。各面寬度分別是:東南面1.48米,西南面1.35米,西北面2米,東北面1.46米。到清末民初時,已有141字無法辯認。
碑文內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記述了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傳說,並簡述了好太王的經歷;第二部分記述有好太王征夫余、伐百濟、救新羅、敗倭寇等史實;第三部分則根據好太王遺教,對好太王墓守墓人煙戶來源和家數作了詳細記載,並刻記有不得轉賣守墓人的法令。《好太王碑》碑銘是研究高句麗古國歷史的珍貴資料,由於其內容涉及朝鮮半島和當年日本列島倭人的活動,所以自光緒初年發現以來,備受中外史家關注。
所謂「好太王」即墓主人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名安,又作「談德」,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即位,時年18歲,在位共22年,於東晉安帝義熙八年(412)去世。在位期間,高句麗「國富民殷,五穀豐登」,「威武震披四海」,曾先後征服了百濟、扶余,並多次擊敗倭寇。一生共攻取城池64座、村鎮1400多個,可謂功勛卓著。他的兒子即第二十代高句麗王長壽王即位後,為紀念其父開疆拓土的功績,謚其父為「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於高句麗長壽二年(414)勒石豎碑。13年後的427年,長壽王遷都平壤。
作為來源於中原一帶東夷族的高夷後裔高句麗,早在商周時期,就已北遷至遼東、遼西,與歲貊族(歲族與貊族之結合)系雜居。一部分融入漢族或女真、滿族;另一部分則南遷朝鮮半島,與古朝鮮族、三韓族、沃沮族和漢族一起,形成了現在的朝鮮族。夏時,高夷人活躍于山東、河南一帶,屬東夷族鳥夷的一個分支。商代,高夷人自山東遷至豫北一帶,為商朝屬國。周滅商後,高夷遂為周朝屬國。周武王時,高夷即高句驪,居於正東,當在今山西晉城一帶。到高麗建國時,因國王喜騎驪馬而獲名高驪。
漢元帝建昭2年(前37),高句麗由夫餘人朱蒙(鄒牟王)建國,定都訖升骨城(今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五女山城)。夫余,在西漢、東漢時均屬玄菟郡管轄,為九夷之一鳧臾之後。朱蒙建國後,沸流國(在今富爾江流域)來降。先於公元前32年,發兵征服了長白山東南(約在今朝鮮慈江道一帶)。公元前28年,再以武力攻滅北沃沮(今圖們江流域)。琉璃王類利是朱蒙之子,在位時屢受夫余、鮮卑騷擾,乾脆在公元3年遷都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開始發兵侵梁貊(今太子河上游)。公元22年,類利親率兵馬,斬殺夫余王帶素,將來投的萬餘名夫餘人安置國內。公元26年,又兼并蓋馬國(在今朝鮮狼林山脈地區),殺其國王,收其地為郡縣。鄰近的句茶國王同年舉國來降。公元53年,宮繼位,稱太祖大王。為佔有人煙稠密、物產富庶的遼東地區,宮及以後諸王在不斷擴張過程中,先後受到東漢王朝、公孫氏、曹魏、慕容氏的多次打擊,數瀕滅亡。長期以來,高句麗主要活動於中國鴨綠江北岸。公元312年美川王時,攻取了漢朝屬地樂浪郡,將勢力擴大到大同江流域。但接下來,高句麗進一步南下的宏圖受到了強勢阻擊。公元369年,發兵2萬侵百濟敗還,百濟於公元371年傾全國之力發兵北上,圍平壤城,故國原王斯由出城拒戰,中矢身亡。為重振基業,小獸林王丘夫繼位後,將主要精力用於內政,經過十餘年治理,實力有增。公元384年,故國壤王伊連為王,次年又開始向外拓展。這時,好太王談德(一名安,又稱廣開土王、廣開土大王)即位了!
這個英年早逝王的最大業績,是使高句麗終於佔據遼東,稱雄東北。執政前期,他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征伐百濟的戰爭中,尚無暇攻遼東。再加上當時控制遼東的慕容氏政權(後燕)很是強大,高句麗不得不對其採取臣附朝貢、接受封王的策略。在順利擊潰百濟之後,公元404年,談德與慕容氏進行了殊死博斗,終將遼東一舉拿下。從太祖王首次進攻遼東,到好太王最後佔據遼東,歷時300年。此間,歷經大小數十次戰爭,高句麗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後,在談德手裡,實現了十幾代國王的東進目標。
「民戶三倍於前魏時,其地東西二千里,南北一千餘里」(《魏書·高句麗列傳》)——到談德之子高巨連即位,高句麗達到了疆域空前的全盛時期,其境東臨日本海、西濱黃海、南至漢江、北抵遼河,兵強馬壯,雄視一方。公元427年,長壽王將都城遷徙到今朝鮮境內的平壤地區。為了征服高句麗,公元644年,唐王朝開始出兵東征。在隨後二十餘年中,唐朝一直保持了對高句麗的強大攻勢。公元668年,高句麗被唐朝和新羅聯軍所滅。高句麗第27代國王寶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虜。據《資治通鑒》載,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國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遼東,成為渤海國臣民。其餘小部分則融入突厥及新羅。
《好太王碑》從某些方面填補了高句麗從建國到好太王統治時期450年的空白,成為研究高句麗國家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史料。只是它刻立之後1400年間偏居遼吉東隅,置身於被人遺忘的角落。清軍入關後,長白山一帶和鴨綠江流域曾長期封禁,《好太王碑》剛好在封禁區內。由於當地叢林茂密,蒿遮藤繞,苔蘚封蝕,致使無人問津。直到光緒三年(1877),一位名叫關月山的縣衙小吏,偶然發現了《好太王碑》。此人嗜好金石,平日最喜訪古尋碑,發現後欣喜若狂,立拓數字分贈友人。消息傳開,訪碑椎拓的人越來越多。拓本也很快傳入京師,愛好者爭相求購、鑒賞和收藏。一時間,考釋《好太王碑》形成熱潮。
然而「人怕出名豬怕壯,碑刻出名也遭殃」。光緒十年(1884),當地縣官為使拓本更清晰,竟讓一位農民把馬糞塗在碑版上面,待晾乾後用火焚燒,苔蘚雜草倒是燒乾凈了,可碑版卻被燒裂。這位農民為了便於椎拓,競異想天開地用白石灰把有溝有窪的地方抹平,結果嚴重損壞了碑文書法的真跡,造成了拓本的嚴重失真。也就在這一年,日本陸軍曾派參謀本部的間諜來到當地,帶回日本一套雙鉤加墨本拓文,此後陸續有日本學者前來考察此碑並著書立說。
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又幾乎使《好太王碑》葬身異域。1905年,有個叫百鳥庫集的日本人建議把《好太王碑》運到日本去。1907年,日軍第五十七聯隊長小澤德平又提出用軍艦把《好太王碑》運到日本,結果遭到當地民眾的強烈抗議和堅決反對。當年,法國人沙畹來到集安,進行拍照併購買了拓本,把古碑介紹到西方。1927年,當地各界有識之士為防止日本侵略者把古碑盜運出境,發動民眾集資修建碑亭,把《好太王碑》遮蔽起來。1949年建國後,文物部門對《好太王碑》進行了有效保護,把填補在裂縫處和缺損部分的白灰除掉,對被火燒後殘缺的部分進行了轉接。1979年9月,文物部門決定拆除舊碑亭,改建新碑亭。1982年11月,新碑亭竣工,為四角攥尖,琉璃寶頂,4條垂脊飾以怪獸,12根淺豆綠色水刷石方柱,瓦當為仿高句麗蓮花紋。整個造型古樸而美觀
推薦閱讀:
※「痣」的位置與命運有何關係?
※於大有:八字空亡對命運的影響
※解析三命通會————乙亥日不同時辰生人的命運
※看手相之命運線
※道教十五種迅速改變命運的方法,助你走上人生巔峰!
TAG: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