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荊楚傳說之漢東霸主楚武王

荊楚傳說之漢東霸主楚武王

楚武王熊通(前740年—前690年,霄敖熊坎次子)

前740年,熊通殺其兄熊眴之子自立為楚國國君,繼續了熊渠的開疆拓土歷程。熊通殺其侄自立為楚君後,與鄧國相親(湖北襄樊),娶其公族女子為夫人,史稱「鄧曼」,以鬬伯比為令尹、子屈瑕為莫敖,國力日增。楚武王即位不足三年就揮師渡漢,遠征南陽盆地,部擊周朝設在漢北的重鎮,但沒有得手。

熊通滅權國(商王武丁後裔建立)後,以權國故地設權縣,命斗緡(權國國君)為權尹。熊通滅權,值得後人注重的,不是伐權的用兵方略,而是滅權後的設治決策。以縣為一級地方行政區域,即自熊通滅權國而置權縣始。不久,斗緡反叛。熊通作出果斷決策,發兵平板,包圍權縣,捕殺斗緡,然後將權縣遷到那處(湖北荊門)。此後,楚每滅一國,便把該國公族遷到楚國後方,嚴加監管,對該國故地則通常設縣,因俗以治之。

前710年,「蔡侯·鄭伯會於鄧,始懼楚也」。《左傳·桓公二年》。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一度強大起來,一路南征,滅掉隨國(湖北隨州),迫使隨侯投降。熊通因此在前704年自稱為王(後諡武)。被楚國消滅的小國還有古麋國(湖北鄖陽、房州一帶)、盧國、羅國(湖北襄樊、荊門一帶),一路向南征伐江漢地區等大小諸侯國,成為南方霸主。楚君後人多以熊為姓,稱為熊氏,史稱熊氏正宗,即江西熊氏。湖北武漢黃陂區前川街大熊灣(無雜姓)和小熊灣(有雜姓)熊氏為南北遷移時由江西遷至於此地。

前706年,斗伯比(若敖熊儀之子,霄敖熊坎之弟,楚武王叔父)參政,參與楚武王國政決策,他為楚武王攻隨服隨出謀畫策,起了重要作用。斗伯比識人精闢,據史籍《左傳·桓公十三年》記載,他認為「莫敖屈瑕驕傲輕敵,伐羅必敗」,結果,屈瑕在率楚軍討伐羅國時,果然大敗。可見,斗伯比是楚武王身邊很有才幹的最高統治集團成員之一。

前706年,楚國攻打姬姓諸侯國隨,並逼周天子晉陞其爵位。遭拒絕後,熊通親率大軍再次征討隨國,大獲全勝後,熊通自稱"楚武王",成為天下諸侯中第一個敢於自己稱王的國君。

前706年,熊通張其三軍渡漢伐隨。熊通率三軍行近隨都時,採取「伐謀」代「伐兵」。命其侄兒熊章入隨都見隨侯,迫隨侯求和。隨侯無奈,命少師隨熊章到楚師駐地和談。和談中,熊通強求隨國替楚國去要挾周天子,熊通說:「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觀中國之政」即介入中原的政局。隨侯懾於楚國兵威,照辦不誤,派侯使者向周天子進言。

前704年,隨侯通報楚國,說周天子拒絕提高楚君名號。熊通聞訊大怒:「王不加我,我自尊耳!」於是,當即自立為「楚武王」。熊通稱王,開諸侯僭號稱王之先河。周天子、諸夏和群蠻都莫之何。此後,熊通又邀請若干諸侯到沈鹿(湖北鍾祥縣東)會盟,黃、隨兩國的國君缺席。黃國離沈鹿較遠,有情可原。隨國離沈鹿五光十色這而缺席,熊通視隨侯拒不到會分明是藐視自己。

前704年,沈鹿會盟後,武王一面派熊章去責備黃君,一面興師伐隨。隨師大敗,隨侯落荒而逃,他的戊車和右少師一起被楚師俘獲。武王接受大夫斗伯比的意見,不滅掉隨國,而讓隨侯在表示願意侮改之後與武王結盟。從此,隨國再不敢開罪於楚國了。

前704年夏,楚武王邀請諸侯到沈鹿(湖北鍾祥縣東)會盟,與會者有巴、庸、濮、鄧、絞、羅、軫、申、貳、鄖、江諸國,只有黃,隨二國國君未到。楚武王派大夫蒍章去責備黃國,大夫屈瑕去攻伐隨國,隨國大敗,隨侯逃逸,戎右少師為鬬丹俘獲,自此不敢造次。熊通自立為「武王」,標誌著楚國從周朝中正式獨立。自此,楚君皆稱「王」,開諸侯僭號稱王之先河,方時周室衰微,故無可奈何。

前703年夏,因鄧國南鄙鄾人攻殺楚、巴通鄧的使者,斗廉(若敖熊儀之後)率楚、巴之師圍,大敗鄧之援軍,鄾人宵潰。

前701年,楚國確立漢東霸主地位。

前701年,楚為分化漢東諸國,派遣屈瑕、斗廉率師與貳、軫結盟。鄖人聞訊,布軍於蒲騷,擬與隨、絞、州、蓼共擊楚師。屈瑕欲請武王加派楚師增援,斗廉認為不必請求增援,隨即抓住時機,搶在四國之師到來之前,以銳師夜襲蒲騷,擊敗鄖師,終與貳、軫結盟而還。

前701年,楚武王為分化漢江以東諸國,遣其子莫敖屈瑕(屈原先祖)領兵東行,以期與貳、軫兩國會盟。貳、軫兩國的鄰國鄖聞訊後,認為楚與貳、軫結盟將不利鄖國,於是鄖策動隨、絞、州、蓼諸國聯兵截擊楚。隨國沒有響應,絞、州、蓼三國雖表示響應而按兵不動。鄖師急不可耐,布防於鄖效的蒲騷。對這樣的局面應是不難對付的,敵軍又散又弱,楚師可將其逐個擊破。然而屈瑕缺乏主帥應有的素質,稍遇疑難便優柔寡斷。對東渡漢水時收到的上述情報,競不知所措。副帥斗廉建議屈瑕屯兵郊郢(鍾祥縣西北和宜城縣東南),以觀隨、絞、州、蓼的動靜;斗廉自動請示帶領一支精兵奇襲鄖師。屈瑕還是游移不定,打算卜問吉凶。斗廉認為沒有卜問的必要,說:「卜以決疑,不疑何卜?」斗廉異乎尋常的堅定,促使屈瑕打消了憂慮。斗廉帶領的精兵兼程東行,夜襲蒲騷,一舉擊潰了鄖師。鄖人自食狂亡的惡果,楚與貳、軫在勝利的喜悅中會盟不誤。

前700年,楚武王伐絞,問絞侯與鄖合謀襲楚之罪,訂立城下之盟。

前699年,楚武王用莫敖屈瑕伐羅國,屈瑕輕敵,秩序混亂,至羅境,遭到羅人與盧戎兩軍夾擊,楚軍大敗。屈瑕率殘部逃到荒谷(江陵縣境),最後自縊。武王承擔此戰敗之責,下罪責已,余軍皆予以赦免。楚武王曾命人刖卞和之右足。

前690年,隨侯對季梁諸多治國方略始納後棄,致使四面樹敵,在與強楚青林山一役中喪國辱邦,作為亡國之臣的季梁因此鬱鬱而終。(季梁,春秋初期隨國大夫,我國南方第一位文化名人,開儒家學說先河的重要學者。李白譽其為「神農之後,隨之大賢」。季梁對隨楚關係格局影響重大,輔佐隨侯期間,提出「夫民,神之主也」的唯物主義思想、「修政而親兄弟之國」的政治主張以及「避實擊虛」的軍事策略,使隨國成為「漢東大國」,周天子雖「三次征伐」被他稱為「荊蠻」的楚國皆「結盟而還」)。

前690年,周天子召見隨侯,指責他以楚子為楚王而事之。此後,隨國對楚國的態度不免有些冷漠。武王以此為由,便再次大舉伐隨。

前690年,楚武王伐隨國,行逕漢水東岸,心疾猝發,坐在一顆樹下病逝。楚令尹(丹之子) 、莫敖屈重,秘不發喪,率楚師仍按原計劃東進。楚軍兵臨隨國城下,隨國臣服。楚師撤還,濟漢水而後發喪。而後其子楚文王繼位。

前690年,齊國滅紀國。


推薦閱讀:

彼岸花及其傳說
地藏菩薩的前世今生 ,他的故事不是傳說
白雞冠的歷史傳說
河圖洛書的前世今生之一 | 河圖洛書的傳說
酒窩的傳說

TAG: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