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居士太極體悟錄》?全書(二)
轉載▼
標籤: 蘇軾黃山宋體太極拳長江黃河健康 | 分類: 太極養生 |
46、圈內圈外
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幾乎成了廬山的廣告詞。
他的詩一改他詞的豪放,而以理趣見長。這也許就是中國文人品性的雙重特徵。詩言志,文人歷來認真待之。詞寫風花雪月,可以盡情的張揚作為個體人的個性特徵。中國古代文人,在他們的詩詞之中,出圈入圈,把玩著太極。
廬山可以做如是觀。因為廬山是置身其內的玩法。
黃山則不同。登臨黃山,不但有小天下的感覺,所謂「岱宗遜色」,而且頓生無我忘我的境界。所謂「超乎象外」。
沒有了「我」,何來「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看」。何來「不識廬山真面目」的「識」呢?大凡黃山歸來,不只是「黃山歸來不看岳」,而是「登黃山,天下無山」。除卻黃山,人間無仙境矣。
究其原因,黃山不是看的,也不是識的,黃山是讓人「仙」了一把,過足了夢境、仙境的癮!置身於光明頂,我常疑惑:「我是誰。誰又是我二水居士?」
這便是黃山!
之前學太極拳,常用理智去了解太極為何物,太極做何解?也常幻想有朝一日,己身成為了一個「至大無邊,至小無內」的太極球體。後來發現自己一直是在「瞎子摸象」「捫燭揣龠」,總不得要領。大凡象是蘇軾游廬山所感「只緣身在此山中」矣!
在黃山,觀何基洪先生行拳,發現,太極根本是蘊於內而形於外的。執著於己身求太極,呆板無所得,置身於外尋太極,更是緣木求魚。己身之內、己身之外實無太極可尋,惟有「得乎象中,超乎象外」而已。
記得兒時把玩滾鐵圈,一桿鐵鉤粘著一個大鐵圈,可以前行,可以後退,可以左傳,可以右旋。熟練者得心應手,圈人合一,不知圈隨人轉抑或人隨圈移。初學者或執著於圈或執著於桿或執著於己身,終究圈是圈,人是人。即便人仰圈翻也無法滾動鐵圈。
「人圈合一,而意超圈外」是把玩鐵圈的訣竅。「鐵杆是手臂的延伸」「著手輕靈」、「步隨圈移」是基本功了。
把玩鐵圈如斯,把玩太極拳也如斯!
把玩太極,懂得圈內圈外的道理,也許是黃山給於我的靈感了。
47、情景與氣氛
閑來重讀陳從周先生《說園》,悟得「風花雪月,客觀存在,構園者能招之即來,聽我驅使,則境界自出。」一句,方知我丟掉了拳架之外的「風花雪月」。
行拳盤架要有情有景。拳架之中,「情景」二字,絕非行拳之人的刻意作秀,而是拳至妙境的自然流露。身心「中正安舒」了,神清意爽了,氣韻自然生動,情景自然呈現出來。
以前,我常問人「太極味」究竟為何物。就象我常問人「何為詩意」一般。幾乎少有明白人能說得清楚。詩與散文的區別,絕對不是語句的排列以及是否壓韻。散文象是閑庭信步,詩則是夢中即景。太極拳有別於他拳,自然在於這種雅緻的情景。
這份情景,一旦到了推手之中,出現的是另一種景象。那便是老拳師常說的「氣氛」。氣氛是指由己身散發的能夠調動周遭氛圍的一種略帶神秘色彩的無形物質。一份雅緻的情景,流露出生動活潑的氣韻,自然產生出能夠調動對手,影響周遭的氣氛來。所謂「打人如接吻」、「打得人舒服,還想討打」云云。我想就是這種受氣氛感染所致。
何基洪師常說「我抽空了你的氣」事實上就是他的氣氛影響了對手。而對手也便隨之左右,莫知莫覺起來。「抽空了對手的氣,對手就成了稻草人」,大概就是這層意思了。
氣氛由情景而生。情景由氣氛而活。
情景所致,周遭天地、草木皆有靈性,一招一式均與之有交流。陳從周先生在其構園原則中稱之為「借景」,在太極推手之中就是「借力」。借力不但是借對手的勁力,重要的是巧借天地草木之情景。「風花雪月....聽我驅使,則境界自出。」信矣。
二水案:以上五則系二水陪同蔡光圻老師、何基洪老師上黃山後所寫《黃山太極隨感》一文。黃山給予二水的不特太極拳的靈感!
48、手舞足蹈
太極拳在每一階段都會犯不同的「病」。只有逐漸治癒了這些「病」,太極才可以「出門」。
手舞足蹈就是常見的太極「病」。
初學太極拳,照樣畫瓢,常常感覺手不是手,腳不是腳。手足無措也。勉強學會了,手只是手,腳只是腳。手足分離也。太極拳要求「腰帶四肢」、「一動無有不動」。意思是,太極拳是以人的中軸線為軸心,帶動手腳的整體運動。所以,「手舞足蹈」的後果便會將太極拳演變為太極操。
檢驗自己是否犯有此病的方法是:一,原地不開步打拳。在原地不開步的情況下,能將一套拳順利打下來了,說明你的腳上沒有這個毛病了。 二、開步不動手打拳。將手保持無極樁姿勢,用腳能將一套拳順利打下來了,說明你的手上沒有了這個毛病。 三、不動手、不動腳,用意念將一套拳順利想一遍,說明你的整體沒有了這個毛病。
治療方法: 多走貓步。多練單操
49、前赴後仰
糾正了「手舞足蹈」的「病」之後,練拳時,丹田就有「嘜士」了。也開始學會以腰胯帶動四肢的運動方法了。這時,許多人會犯另一種「病」,那便是「前赴後仰」。
原因是,剛剛學會「腰帶四肢」的人,腰胯與整個身體是連成一體的,腰胯一動,他的整個胸背部也隨之運動起來,加上這一階段的習拳者開始品味太極拳中「綿綿不斷」的內涵了,打拳的自我感覺也好了起來。時間一長,他的胸背部幅度越來越大,而他自己常常陶醉在期間,自以為得到了太極拳的精髓。拳論所說的「過猶不及」講的就是這種現象。
糾正的方法:一、木偶人打拳法:用意念將自己模仿成一隻舞台上的木偶,頭上、手上、腳上、身體腰胯部位均有幾個繩子吊拉著,腰胯部位一發動,其他部位象木偶般的跟著運動。寧拙勿巧。保證身體胸背部位的中正安舒。二、重新回到師父那兒,把自己當成一個初學者,從頭開始學一遍拳架。三、每一式單操動作,叫師兄弟按住你的雙手,看看能否順利的打拳。
糾正了「前赴後仰」的太極病之後,你便真正學會了什麼叫「含胸拔背」。你的中丹田也開始運轉起來了。
50、顧此失彼
「顧此失彼」的毛病,常常發生在太極拳的中級階段。那時,習練者的太極拳架已經中正安舒了,下丹田的勁路也順暢了,中丹田的氣血也開始能夠沉降了。勁路也由緊變松,架子也由開始舒展開來。外人看他打拳,能夠感覺得到他的一些神韻來了。
一般的人,逐漸開始獨立行功走架,脫離師父,慢慢「法自修」了。
這時,倘若沒有人及時提醒他「顧此失彼」的毛病,可能他的太極修為就此停頓下來。許多習練太極拳的,「十年不出門」、或者幾十年也沒有多少修為,原因就在於此。許多大師級的太極拳師,也會犯同樣的毛病。而他們自己往往覺察不到。
許多習練太極拳的人,不敢與其他門派的人交手,多半是因為他的推手只能在同門內進行,一旦離開太極推手的規則,他們無所適從(這也就不難理解,如今的太極推手比賽規則中,為何先要讓參賽者表演一套太極套路了)。
自己覺察不到「顧此失彼」的原因,是因為,這種病不是形體上的毛病。中正安舒了,形體上還會有病嗎?!
毛病出在習練者的「意念」上。
因為在這一階段之前,他們過多的注意了自己的勁路與氣血,過多的注意了自己的身體語言。相對忽視了意念。
從來不知道「耳朵」在打拳中作用的人,就有這種太極病。
知道了病因,也就能夠對症下藥了。
耳朵與眼睛在行功走架中的作用很重要。原則上有以下幾點分工:
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眼觀靜態的上下左右四面與運動過程中的「顧盼」
耳聽上述六路外,更重要的是背後「命門」、「神道」兩穴。
二、耳朵與眼睛配合運動中的手足「交替輪班」
三、耳朵「斂內」、眼睛「含外」
學會了眼睛與耳朵的作用,太極拳的修為自然上了一個層次。也就到了「太極出門」的時候了。當然,離真正的太極奧堂還遠呢!
51、神不守舍
學會耳朵在行功走架中的運用,其實不算太難。眼睛的運用確實是一件頭疼的事。
太極高手聽勁,其實是聽你的眼神。你的眼神過了,對手便會乘機打你的回勁;你的眼神丟了,對手便會敷蓋你的勁源。你的眼神正了,對手會顧盼,你的眼神斜了,對手便能騰挪閃賺。之所以你的眼神常被對手所制,原因是,你在拳架中,眼神的運用沒有掌握好!這種太極之病,我將它稱之為「神不守舍」。
翻開現有的任何一本太極拳書籍,對耳朵在拳架中的功用,隻字不題。對眼神在拳架中的運用,無非有兩種觀點:其一,眼隨手移;其二,手隨眼轉。
其實,眼隨手移的結果,便會造成眼神的「丟」;手隨眼轉的結果,會造成眼神的「過」。大多太極拳師只講勁路上的「不丟不頂」、「不即不離」,其實,眼神上的「不丟不頂」、「不即不離」更為重要!因為勁路上的丟頂,可以用眼神來補救,而眼神上的丟頂,是無法彌補的了。拳論云:「勁斷意不斷」。眼神的過或不及就是意念的丟與頂,那是無法補救的。
我前些時日,就處於這種病狀之中。後來採用了下面的方法,如今還在努力之中。
在行功走架時,內斂眼神(眼睛內視至腦後),意念想像自己腦後對應眼球的兩點彷彿能夠看見東西,然後,將「腦後眼睛」的視線,沿自己的兩個耳廓方向朝前面籠罩。餘光管住自己的手指與腳尖。臉部肌肉放鬆,略帶微笑。
52、一氣呵成
行功走架中,「一氣呵成」幾乎是一些拳師刻意的追求。他們還會將拳論中的「綿綿不斷」、「行功如抽絲」等等一大套理論來反駁你。如今的競賽套路的評判標準中好象就將「一氣呵成」作為一個評分值的。
二水以為,太極拳行功走架中的「綿綿不斷」並非指速度均勻的「一氣呵成」。而是應象浩浩長江一般,水流不斷,但洶湧澎湃,錯落有姿,動靜有常,時而涓涓、時而滔滔,有情有景。這樣的拳架,才會練就「輕靈靈、活潑潑」的太極來。
二水案:以上5則,是習練拳架過程中五種常見「病」。當刻刻留意。
53、懶扎衣一說
與人推手,首先要虛懷守中,斂神揚意。太極拳起勢後第一式叫「攬雀尾」,陳式中稱「懶扎衣」,而武當拳中的「懶扎衣」只有一動。即:左手將自己的長衫下擺撩至背後,右手同時隨腰胯由左向右前方伸出,作「請」狀。這其實是標準、經典的推手實戰預備式。
其一,在撩長衫下擺的同時,頂勁虛中,右手作「請」狀時,虛懷沉氣直入湧泉。神情內斂,邀對手上場:而意氣外揚,業已管住對手中心軸線了。可惜這一式在目前流傳下來的各門太極拳中已不復在了。推手時必須時時貫穿太極拳「守中拳」的要義,即「守中、用中、打中」。「守中」的目的是守住自己的中軸,虛藏起來,不讓對手摸碰。「用中」的概念是用手輕扶對手時,聽其勁的來龍去脈,然後用自身的中心軸去擊打對手。「打中」則是指用自身的中心軸的勁貫穿於對手的中心軸,通過對手的指、腕、肘、肩打擊對手。可見,與人推手,首要的是將自己的中心軸固守起來、虛藏起來,而將對手的中心軸牢牢的管住。
其二,聽著對手中心軸線時,可以通過進退顧盼四勁去「欺一欺」、「問一問」,聽聽對手的反映。一問一答、一欺一化,其樂無窮。
其三,拔一拔、沉一沉,看看對手三田能否合一。
其四,管一管對手勁路、管一管對手氣血,不讓對手勁路上升,不讓對手氣血下沉。
其五,沒骨聽勁。送給對手一隻手,任憑對手提拿自己的勁路,將其一一化卻。
其六,拎一拎、稱一稱。發現對手聽不到你的勁路變化時,你可以拎住對手,將意念直貫對手腳跟,看看能否象拎籃子一樣將對手拎起。如同桿稱稱物,拎住稱鈕,將重物稱起。
其七,跳跳太極之舞。當你能化卻對手一切來勁時,你可以將意念管住對手背後一米周身,舒展你的進、退、顧、盼、定,跳跳太極的華爾茲,這更能提高自身的精、氣、神。
54、有關雲手
雲手,又稱「運手」、「抎手」、「金剪手」、「梅花手」等,是中國傳統武術中攻守皆備的常用招數。上架下護、上驚下取、左顧右盼、右進左閃、前行後隨、後撤前范,堪稱經典。在查拳、小洪拳中,更是注重「剪」字與「纏」字,具有守中帶「拿」的用法。
楊式太極拳的「雲手」,看似簡單、平實,動作要求在於「左搬右運」,莊重典雅,沉著練達。不得要領者,只重其形,手隨步移、眼從手轉,形似摸鬼,呆若木雞,了無生趣。關鍵在於右運時應有左顧,左搬時也宜右盼。上架有下護意,上驚寓下取意。如此含蓄中方見端倪,雲岫出始見洞天。
葉大密師深得楊式太極拳「雲手」要旨,將這層內功心要的窗紙一指點破,又將這層意義發揮至極致。象是書法大家沈伊默的隸書,一波三折,在摺疊中見真章。
葉家拳中,綜觀全套動作,三個雲手各有千秋。側重也自有不同。二水在習練過程中,每每有所思,亦似有所得,可是每每執筆,猶如隔靴撾癢。承南方兄青睞,二水只得勉為其難,談些自己的感受:
在葉家拳中,第一個雲手,是中軸帶動陰陽手的交替運行,一鋪一陳、一揮一撤、一剪一裁,與通常楊式架中「搬運」,大相徑庭。猶如玉女裁衣,「裁得雲霓作嫁衣」,重在一個「剪」字。在「剪」字中見「翻雲覆雨」的意味。
第二個雲手,在第一個雲手的基礎上,改「掌」云為「拳」雲,中軸帶動陰陽兩個「空心拳」,交替運行。一拽一扯、一鼓一搗、一提一放,猶如玉兔搗葯,「搗得玉瓊為良藥」,重在一個「搗」字。「搗」字之中見「鼓盪」。
第三個雲手,在第二個雲手的基礎上,又多了一個反覆,多了一個摺疊。在拽扯、鼓搗、提放之中,加了一個類似開弓裂石的動作。猶如后羿射日,「射得神烏烹美餐」,重在一個「射」字。「射」字之中,浩鵠閃爍,意氣牽引,內氣浩然。
常練雲手,讓二水體悟太極拳「中軸」涌動,體悟太極拳攻防意識,體悟內氣的鼓盪....
55、長江黃河
葉大密師講拳,常常長江黃河諸喻答之,迷者雲里霧裡,不知所云;悟者會心開懷,頗富禪機。
太極拳如長江黃河者,視角不同,景緻各異。置身於空中,俯瞰長江黃河,長練掛空,吳風當帶;身臨絕頂,臨頂遠眺,川流不息,周而復始;近身懸岸,貼岸觀之,如置身長江黃河波浪間,驚滔拍岸,洶湧澎湃也。
56、解鈕扣
解鈕扣一說,是聽金仁霖師說起的。
金仁霖師講拳很有特點。他在給我們講解含胸拔背的要求時,往往讓你的手去觸摸他含胸與不含胸的不同感覺,而後再講解老一輩拳師對有關含胸的論述,談到盡興處,他會講述一些老一輩名家的掌故。他說,含胸要求有「掏心掏肺」的感覺。按田兆麟師的說法是「將胸腔肋骨掏空」,郝少如師就說得文明一些,說是將襯衣第二、三兩粒紐扣揭開。
二水觸摸了金仁霖師的含胸之後,覺得含胸一說,其實在於兩肩里根的打開。而心中有「釋懷」之感。這種「釋懷」的感覺來自一種壓抑後的放鬆。如有將紐扣解開的舒暢。
解第三扣簡單,解第二扣卻難。解開了第二扣,胸無掛礙矣。
57、「閃賺」雜論
拳論中常見有「騰挪閃戰」或「閃展」一說。二水不甚了了,詢之於金仁霖師。答曰:「是為閃賺,今人望文生義矣!」二水如夢初醒,大呼得矣。是為識!
考「閃賺」二字,本義為元曲宮調。元人芝庵《唱論》云:「大凡聲音各應於律呂。分做作六呂十一調,共計十七宮調。如下:仙呂宮唱:〔清新綿邈〕、南呂宮唱:〔感嘆傷悲〕、中呂宮唱:〔高下閃賺〕、黃鐘宮唱:〔富貴纏綿〕、正宮唱:〔惆悵雄壯〕....」「中呂宮唱」大凡是高下起伏、懸念頓起之類的唱腔吧,頓收提放一氣呵成,抑揚快慢相間有序。頓收提放、抑揚快慢,也許能夠騙取觀眾的心。就象如今的電視劇,也常以賺取眼淚為宗旨一般。 於是就產生了「誆愚人」一說。《西遊記》有「...如來卻不肯向他說明原委,氣得悟空叫道:可恨!可恨!如來卻也閃賺老孫!」唐寅《解惑歌》云:「佛知過去未來事,仙有通天徹地力。任你嘍羅閃賺高,這兩個人瞞不得。」確切的說,這裡的「閃賺」成了「誆愚人」的種種手段。搜腸刮肚,想方設法去誆愚別人,總是生硬的緊。也難怪在陳鑫的論著里,「閃賺」成了《擖手三十六病》中之兩病:其一,躲閃(躲閃者,以身躲過人手,欲以閃賺跌人也);其二,閃賺(閃賺者,是誆愚人而打之)。可見,「誆愚」一說,也誆愚了不少人了。其失過於「有意」。
查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閃,拋撇之義」。「賺」是「唱賺」的意思,「唱賺」是宋代的一種說唱藝術,常用「平仄韻通葉的變化」,極具扇情之能事。可見「閃賺」二字,還不是簡單的「誆愚」一說所能夠含概的。
看來由元曲宮調,引申為文人對白,還是深得一究。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六回《子牙設計收九公》中有:「...土行孫得空,以手一抱暖玉溫香,已貼滿胸懷。檀口香腮,輕輕緊搵。小姐嬌羞無主,將臉左右閃賺不得,流淚滿面曰:如是恃強,定死不從!...」這裡的「閃賺」是一種近似於人本能自我保護的躲閃動作。然而,純系本能的保護,看來還是難以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少女遇見「土行孫」這般的胡亂的抱、貼、輕浮緊搵,自然反應式的「閃賺」,還是「閃賺不得」,只好「流淚滿面,定死不從...」了。究其因,失過於「無意」。
「閃賺」二字,還得於有意無意間求之!
明.程沖斗《棍法圖說》有載:「或問曰,訣中有穿、提、閃、賺之法,可得聞歟?余曰:斯法也、其機玄、其旨奧。非心精思巧者,不能造。非功深力到者,不可言。閃賺者,手固步小,推棍入彼懷申,左拿閃右,右拿閃左。莫可測度,不至犯硬,此是賺法。若穿提,即非如閃賺者之小可也。局勢闊大,運用圓活。如彼立勢,便於左攔,我則從左上,以湊其攔,及彼攔下,我已先機而穿乎右矣。如彼立勢便於右拿,我即從右上,以湊其拿,及彼拿下,我己先機而穿乎左矣。循環無端,進退無跡,知電飛雷奔,目不暇視,手不暇指。無論圖中諸勢,皆以此為勝算,即破諸家利器,亦恃此而奏功。訣中所謂靜中用亂者,此也,所謂舊力略過,新力未士者,亦此也。所謂彼槍不動,我槍扎者,亦此也。豈非一了百了之說乎。」
「斯法也、其機玄,其旨奧。非心精思巧者,不能造。非功深力到者,不可言。」 何其精闢!閃者,功深力到者,自然反應而已。賺者,心精思巧者,妙手偶得者也。棍法如斯,拳法如斯,曲詞歌調,也復如斯!
58、「閃賺」之後
二水在萬維武術網發表《『閃賺』雜論》一文,遭受了一些人的非議,甚至人身攻擊,意思是二水抄襲了馬明達先生的文字,拾人牙慧云云。二水決定將馬明達先生的文字作一比較。順便聲明一下:二水只是一個網名,二水從沒想過企圖通過與馬明達老師論爭來提高自己的虛名。比較,只是為了說明問題。
比較一:
馬明達老師觀點:讀者可以翻翻《辭海》等工具書。把「閃」和「賺」兩字合併起來,則只出現在武術中,它具有鮮明的武術術語屬性。
二水觀點:元人芝庵《唱論》有「中呂宮唱:高下閃賺」,不是用於武術,而是元曲宮調。唐寅《解惑歌》:「任你嘍羅閃賺高」也與武術無關。明·許仲琳《封神演義 》、《西遊記》中也都是「閃」和「賺」合用,也均與武術無關。
分析:也許馬明達老師也象二水一樣,只是偏重於單方面的知識積累,閑書看的少了,所以才斷論:把「閃」和「賺」兩字合併起來,則只出現在武術中,它具有鮮明的武術術語屬性。
比較二:
馬明達老師觀點:閃賺,本義是誘騙。
二水觀點:一、「誆愚」一說,也誆愚了不少人了。其失過於「有意」。 二、《封神演義》第五十六回《子牙設計收九公》中的「閃賺」,是一種近似於人本能自我保護的躲閃動作。然而,純系本能的保護,看來還是難以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究其因,失過於「無意」。
分析:正因為馬明達老師,少看閑書,所以不知「閃賺」還有其他含義。
比較三:
馬明達老師觀點:明代武術文獻中,「閃賺」先是主要出現在槍法中。
二水觀點:明.程沖斗《棍法圖說》中已經明確有「閃賺」論述。可見「出現在槍法中。」一說,也缺乏依據。
分析:也許馬明達老師還不只少看了閑書,《棍法圖說》也沒加註意。
比較四:
馬明達老師的觀點:顯然「閃賺」既是一個戰術概念....戚繼光《拳經》中沒有出現過「閃賺」一詞,但相近的詞 ,如「閃退」、「閃驚」之類不一而足。
二水觀點:明.程沖斗《棍法圖說》明確指出:「斯法也、其機玄,其旨奧。非心精思巧者,不能造。非功深力到者,不可言。」可見「閃賺」之法,需要兩個條件,其一,「心精思巧」;其二,「功深力到」。不是簡單的「戰術」能夠概括的。更與「閃退」、「閃驚」有雲壤之別。
分析:在馬明達老師看來,「賺」字,只是「騙」的意思。所以,閃騙就與「閃退」、「閃驚」相近了,既然是騙,那麼也就只是一種「戰術」了。二水在金仁霖師的指點下,翻閱了元明相關書籍,發現,「賺」是「唱賺」的意思,「唱賺」是宋代的一種說唱藝術,常用「平仄韻通葉的變化」,極具扇情之能事。既有扇情之能,看來只靠簡單的「噱頭」是不夠的,必須具有深厚的藝術修為。
由此可見「閃賺」二字的演變軌跡:
原本由宋朝的說唱藝術演變為元曲的一種宮調,再流傳於民間,成為老百姓的口頭禪。這是「閃賺」二字第一階段的發展。
第二階段的發展有兩條脈象:
由老百姓的口頭禪,演變為明清小說的文字,這是文人的發展。
由老百姓的口頭禪,演變為武術用語,這是武者的發展。
不管是武者還是文人,在這一發展階段,由於每個個體的修為不同,對「閃賺」二字,就產生了不同的分歧。特別是武者,由於歷史的原因,讀書少了,分歧也就自然大了,也是情有可原。為此,二水對從事武術資料研究的人,由衷的敬佩。在此,向馬明達老師致以敬意!
59、《浮生六記》太極之迷
《浮生六記.卷六》云:
「養生宜常 晨入園林,種蔬芟草,灌花蒔葯;歸來吟古詩,臨古帖,撫古琴。睡不在多,以神凝夢甜為佳。菜根粗飯,勝於珍饌。知已聚談,小飲無醉。勤練太極,寒署不侵。長此以往,乃祛病之方。」
《浮生六記·卷六》又云:
「太極拳非他種拳術可及,太極二字已完全包括此種拳術之意義。太極乃一圓圈,太極拳即由無數圓圈聯貫而成之一種拳術,無論一舉手,一投足,皆不能離此圓圈,離此圓圈,便違太極拳之原理。四肢百骸不動則已,動皆不能離此圓圈,處處成圓,隨虛隨實。練習以前,先須存神納氣,靜坐數刻,並非道家之守竅也,只須屏絕思慮,務使萬緣俱靜。以緩慢為原則,以毫不使力為要義,自首至尾,聯綿不斷。」
經笑我兄提醒,二水居士翻閱了有關沈復和其《浮生六記》的相關資料。
沈復,號三白,元和(今蘇州)人。生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卒年無考,據顧翰《壽沈三白布衣七十》一詩判斷,他至少活了70歲.道光十二年(1832)尚在世。
顧翰,嘉慶十五年舉人,曾任安徽含山、涇縣等地知縣,晚年曾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沈三白曾受聘於顧為幕府。
從他的《養生》一文看來,確實練過太極拳,師從無考。而1832年前,近代的太極拳尚未在江南傳播。其描述的太極拳與當時的陳家溝拳術也不盡相同。
近代各家太極拳主要代表人物生卒:
陳長興 1771一1853 陳家拳。始將拳傳外姓人。
楊祿禪 1799--1874 創楊式太極拳。尚未稱「太極拳」,而叫「綿拳 」
陳清平 1795--1868 趙堡太極拳名家,傳武禹襄。
武禹襄 1812--1880 創武式太極拳。公開稱「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傳自楊式、孫式太極拳傳自武式。
從這些資料看來,沈復在1763--1832間,已經開始練太極拳,並公開稱「太極拳」了。三白先生堪稱近代南方太極拳第一人。
有《養生記逍》和《中山記歷》為後人所補一說。
清道光年間,楊引傳在蘇州冷攤上獲得《浮生六記》手稿,其時後兩記已缺。
光緒三年(1877)楊引傳以王韜之介將此手稿交上海申報館以活字版排印,距成書已70年。而此時,該書已有多種版本。
可見,即便是「後人所補」,該「後人」也在光緒三年(1877)之前的了。
有考證,《中山記歷》一卷系抄襲李鼎元的《使琉球記》,李鼎元是嘉慶五年(1800)冊封琉球國王的副使,去琉球的時間比沈復早8年。
看來是以「前人」補「後人」之缺了。
《養生記道》改為《養生記逍》,據鄭逸梅稱,其內容系剽竊張英《聰訓齋語》和曾國藩《求闕齋日記類抄》等書。二水一時找不到該兩書,不敢判定該兩書中是否有相關的「太極拳」內容。倘若有,則更有考證價值了。
總之,沈復的《浮生六記》以及是否補缺等等,都給原本紛繁複雜的太極拳史界設置了一個迷。為原本神奇的太極拳又添加了神秘色彩。這也是太極拳的魅力所在了。
60、金師回鄉偶記
以前讀賀知章《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總覺得四明狂人除了「狂」之外,還有些須矯情。一個「鄉音無改」的老者,走在回鄉之路上,一般而言,「兒童」也自然將他當作普通鄉翁,不會對他產生任何興趣。「笑問」一節,自然是詩人的「自作多情」。
金仁霖師,字慰倉,嘉興人。幼承庭訓,喜好書刻,曾師從陳澹如、鄧散木學篆刻。印風工雅。 1947年始,師從葉大密師學練武當楊式葉家拳,同時也從田兆麟師學練推手。在葉門內,善化善發,人稱葉門「一大三小」之「小金」。金師不但傳承了葉門完整的拳學體系,還對太極拳的史料研究有較高的造詣,理從徐哲東一脈。金仁霖師1947年離開故鄉嘉興,今年二月,應笑我兄之邀,回鄉小住。「鄉音無改」似乎有些誇張。照金仁霖師自己的說法,「鄉音略改」了。但是他的鄉音情結確是如此的強烈。一說到嘉興地方俚語,就解釋「迪格是嘉興白」(意思:這是嘉興方言)。有人與他聊天,他便會問「儂猜我是啥地方人?」他生怕別人將他當作「外地人」。此中情緒,蕩然沒有賀知章的矯情,有的是遊子的「近鄉情怯」和老人特有的幽默。
61、雪霽遇師
杭城大雪。晨起雪霽,城市分外妖嬈。二水赴武林門賞雪。廣場中人跡罕至。一老者坦然樁立,巍巍然如抱乾坤。忘情於天人之外,融會於五行之中。功畢,又默默然操拳,似太極似形意,嬉戲之作合乎法度,陶醉其中又靈機閃爍。二水好奇,上前打探。老者答曰:自娛而已。二水問其所操何拳,曰:非太極非形意。無招無名。啟齒之間,二水見其牙有煙漬,速速遞煙打火。老者始問及二水身世。二水簡約應答。
二水懇乞與之搭手。老者頓時爽朗起來。老者使一掤勁。掤勁之中有「鑽落起翻」的意味,二水開合吞吐引化。老者笑曰:不錯!不錯!小夥子有東西。松得好,開的好!你的師承正宗,沒走彎路。二水被他誇得受用,老者則中軸靈動,有進圈之意,二水隨即引長意念,含空門戶。老者復呵笑起來。曰:難得!空中有物。松中有節。
之後,老者開始談論起他的師承來。
老者陶姓。老輩杭城拳人稱其「小陶」。而今老輩稀矣。「小陶」也六十有七了。陶師原系杭二棉技術人員。從盧嵩高門下唯一的漢族弟子解興邦老師學拳。初學心意六合,而今年紀大了,始改學太極。18歲開始在杭城教拳,從蕭山到武林門,教學四十餘年,弟子愈千矣。因其推手風格兇悍,架小勁整,含蓄之中,隨處包含攻防意識。一些人不太適應他的推手。始有懼意。也有人戲稱其為「陶式太極」。
二水忙著道別。回辦公室的路上,行人匆匆,雪開始瑟瑟的化卻。遠處飄來老者的感慨的話語:「松得開,才能化得凈....」
二水得意於雪後的奇遇。一位值得景仰的老拳人。
62、打不動的腹部
昨天,二水因浙江大學李式太極拳協會邀請,去浙大玉泉校區,參加他們的太極拳交流活動。並與中國武術六段、國家一級教練、一級裁判、李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馬振華(品三)老師見面。馬振華老師表演了李式太極拳「春夏秋冬」四段中的「春」,如驚蛇、如靈貓、如戾馬、如蒼鷹....古樸典雅。
飯後茶餘,馬振華老師談起他的「打不動的腹部」,說:「沒有內功的人,拳頭沒有滲透性,我便讓他們打。有內功的人,別說打了,碰都不應讓他碰。」
可見,馬振華老師的功夫,不是在於所謂的「打不動的腹部」。而是李式太極拳所稱的「號脈」。
所謂「腎動知竅生」。下丹田的微微鼓盪,自然能夠化卻拙力。
但是,「號脈」(知人的功夫,又叫聽勁),不是其他拳術能夠練就的。外家功夫,在這方面也差火候,沒有太極拳細膩。
63、文人與刀
文人習武,喜劍不善刀。不知源自何時。大凡習刀,有赳赳武夫氣概,與習劍之清靈儒雅不作同日語。夫子執劍,詩仙亦仗劍。後世文士好武者,也自然以習劍為風雅。
襲煒《巢林筆談》有「習刀自豪」一文云:
「予少好武備,嘗竊前人刀法,靜觀而私演之。大要用避為擊,手眼快,身腳輕耳。因系鉛於足,久之解去,超逾(原文為足字旁一個俞)頗便。然法不指授,終是死法。丙年冬,有客從北來,與予講論刀術,與舊說無以異也。遂習之,略知騰縱閃賺、斜提直刺之法,而功疏力拙(原文為言字旁一出),技卒不成。然當酒酣興高,迭躍揮霍,光芒霜落,手臂風生,譴豁不平之懷,洗滌酸腐之胃,衛身雖拙,而吐氣自豪。」
此文能證文人喜刀一例。也佐證「閃賺」一說。
襲煒,字巢林,自稱巢林散人,晚號際熙老民。江蘇崑山人。生於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卒年無考。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猶在世。煒喜經史,工詩文,善絲竹,兼習武備。時人稱其詩文「筆墨間無非香氣,町畦外別具爐錘,極才子之能事,銷騷人之怨思。」而煒年過四十,仍未一第。 此般遭遇,心中自有不平事,腹中除了詩書酸腐外,自然難得坦蕩豪放。「然當酒酣興高,迭躍揮霍,光芒霜落,手臂風生,譴豁不平之懷,洗滌酸腐之胃,衛身雖拙,而吐氣自豪。」刀之於文人的釋泄功能昭然可見。
明五公山人,王姓,名余佑,字介祺,保定之新城人。負王佐才,幼偉岸,有大志。初從定興鹿太常善繼游,既而受業於容城孫征君奇逢,學兵法,究當世之務。習騎射、擊刺,無弗工。甲申國變,歸隱,更與征君往來講學,究經史,授生徒,教以忠孝,務實學,兼文武,遠近從游至數百人....山人學無不究,與太原傅山、同郡張羅喆、呂申諸子日相切劘,又執贄於定興杜紫峰先生。常匯古人經世事為《居諸篇》十卷,《萬勝車圖說》一卷,《兵民經略圖》一卷,皆霸王大略、兵機利害也。著《十三刀法》一卷,開太極十三刀之先河。
一個胸懷經世濟國之才,遭遇甲申國變,歸隱山川,「授生徒,教以忠孝,務實學,兼文武」 ,與同時代歸隱江南四明山上的黃宗羲、王征南、黃百家、甘鳳池等不謀而合。圖的自然是「霸王大略、兵機利害」了。此時的刀在文人眼裡,不只是「譴豁不平之懷,洗滌酸腐之胃」了,而是賦予著「反清復明」的重任。
如果說,劍之於文人,多的是那份古雅,那麼刀之於文人,更注重的是那份豪情。襲煒「有客從北來,與予講論刀術」中的北來之客,是否系五公山人的學子,已無考。而刀之於文人的那份坦蕩豪放的「釋泄」功能,還是一脈相承的。
64、荷葉承露
聆聽金仁霖師講拳,談到「輕靈」,引用葉大密師《柔克齋太極傳心錄。語錄》:「太極輕靈,如荷葉承露,有傾即瀉。」一說,二水茅塞頓開。二水以為此句較之「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其境界也高,其意境也遠。不可同日而語。
此般境界的論述,大凡與葉大密師高超的中醫醫術密不可分。李時珍《瀕湖脈學》有云:「滑脈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如珠之應指,漉漉如欲脫。」「替替然」、「漉漉如」等句比之於太極拳的「聽勁」,何其生動!徐靈胎《洄溪脈學》更是將這一理論發揮得淋漓盡致:「滑脈應指替替然,往來之勢流利圓活,如盤中走珠,如荷葉承露。」葉師將原本喻諸脈學的「荷葉承露」,用以描述太極拳的「流利圓活」,何等靈機!
就脈象的借喻,足以闡發太極拳的「聽勁」,概之「輕靈」,尚嫌不及。「荷葉」一說,二水以為應與佛道切切相關。
浮邱祖云:「玄中之靜,作如是觀......靜之入路,玄之奧區。蓮花出水,亭亭承露。團圓一珠,凝於花跗。碎而破之,成無數珠。露之初零,點滴顆珠。豈知剖碎,滴滴成珠。荷華初著,含而不舒。荷葉拋散,不沾而須。唯不沾故,靈著成珠。靜之妙相,玄之要樞。言難罕譬,略泄天機。」
此章闡發玄中虛靜之旨,以「蓮花出水,亭亭承露」為喻,層層剖析,理得以窮矣。葉師修密經年,自然對「玄中之靜」深有感悟,借「蓮花承露」以宣太極拳「輕靈」妙相,「有傾即瀉」,瀉畢復原,不離虛靜,不住虛靜,分合無礙,妙無以加哉!
65、「斷接俯仰」試譯
田本《楊氏太極拳老譜. 太極字二解》云:「斷接俯仰,此四字關乎意勁也。斷接關乎神氣,俯仰關乎手足也。勁斷意不斷,意斷神可接。勁意神俱斷,則俯仰矣,因手足無著也。俯為一叩,仰為一反。不使叩反,非斷而復接不可。對待之時,俯仰最當留意,時時在心,手足不使斷接之能,非見隱顯微不可。隱微如斷而未斷,見隱如接而未接。接接斷斷,斷斷接接,其心意身體神氣,極於隱顯,又何患不粘黏連隨哉。」此文中,「斷接俯仰」顯然講的是一種「極於隱顯」的高超功法。
而同譜的《懂勁先後論》又云:「未懂勁之先,易犯頂匾丟抗之病,既懂之後,又恐犯斷接俯仰之病。然未懂故犯病,既懂何又犯病?蓋後者在似懂未懂兩可之間,斷接無准,則視聽未正確,尚未達到真懂勁之境焉。」此段文字卻將「斷接俯仰」作為懂勁後的一種易犯之病。
先後兩段文字,粗粗看來,似乎有自相矛盾處。然而,仔細琢磨,老譜揭示了學練太極拳在真假懂勁間的門檻。意思是說,當我們掌握了「斷接俯仰」,便能達真懂勁之域,不掌握「斷接俯仰」,尚在「似懂未懂兩可之間」矣。
何謂「斷接俯仰」?
老譜云:「斷接俯仰,此四字關乎意勁也。斷接關乎神氣,俯仰關乎手足也。」看來,「斷接俯仰」四字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的。此四字與「意」與「勁」有關。其中「斷接」兩字說的是「神氣」層面上的意思,與「手足」無涉。而「俯仰」兩字講的卻是「手足」層面的意思,與「神氣」也無涉。此處的「手足」兩字,因相對「神氣」而言,自然不是具體的手與足,應該理解為手足的同屬----軀體。從老譜《太極體用解》的理論來解釋,「神氣」便是「手足」的「體」;「手足」便是「神氣」的「用」了。由此可見,斷接為俯仰之體,俯仰為斷接之用。這麼說,也許越描越黑,越來越稀里糊塗了。還是二水用自己的概念來理解吧。
斷接俯仰,雖為四字訣,其實談的是兩個層面的意思。而兩個層面的道理,其實講的還是同一個理。就是說:形體上要處理好「俯仰」的問題,意念上就能掌握「斷接」這一技術難點了。同樣反過來說,意念上倘若沒有掌握「斷接」這一技術難點,就會產生形體上的「俯仰」之病。老譜所謂「勁斷意不斷,意斷神可接。勁意神俱斷,則俯仰矣。」
老譜也正是從形體和意氣兩個層面反覆講述了如何解決「斷接俯仰」這一問題。
從形體上看來,在處理好「俯仰」的問題的過程中,常容易犯「手足無著」之病。老譜《太極字二解》中所謂「勁意神俱斷,則俯仰矣,因手足無著也。俯為一叩,仰為一反。」業已指出這一病因。
太極拳在形體上的要求,講的便是「周身一家」、「完整一氣」。「周身一家」、「完整一氣」的要求,在相對靜止的定勢中,也許相對的簡單。一般而言,只要開了胯、鬆了肩,其他各關節節節拔伸舒展了,人體原本表現為由上下、左右兩維而構成的一個平面,由於各關節節節拔伸舒展,幾大關節猶如中國傳統木工使用的「榫頭」,一一入榫了,人體的這一平面便加上了「前後」的維度,成了三維空間。
二水平素講拳,喜歡說,人體原本是一棵樹,而太極拳的要求,是將人體這棵大樹變成一座房屋。這個意義上說,太極拳,就象是一座會跳舞房屋。房屋是相對靜止意義上的「周身一家」和「完整一氣」,而要將這座房屋漂亮的跳起舞,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處理不好「俯仰」的問題,就會造成落門掉窗、少椽移柱、脫榫散架,乃至整座房屋的倒塌。這便是「手足無著」之病了。葉大密老師講到在行拳時必須著著皆有著落,「兩手不知呼應,是謂半無著落。」
「呼應」兩字講透了「著落」的深意!要將自身這座房屋跳起舞來,不但兩手需要「呼應」,兩足需要「呼應」,手足之間需要「呼應」,各個關節均需要「呼應」。每招每式,舉手投足有了「呼應」,就不會出現老譜所謂「俯為一叩,仰為一反」的現象。
在太極拳運動中,人體既然是一座房屋,要將房屋跳起舞來,拳勢中倘若沒有了俯仰,房屋不可能移動。在拳勢中,人體的運動法則是「法守中土」為前提的。老拳譜不止一次的強調「中土」的重要性。在「法守中土」的前提下,人體的運動就表現為:「百會—會陰—腳踵」與「囪門—會陰—湧泉」兩根軸線的相互變換以及前後腳之間的重心轉移。無論是軸線的變換還是重心的轉移,在形體上都會產生「俯仰」。在這一俯仰之中,倘若少了「呼應」,便會出現「俯為一叩,仰為一反」,手足自無著落了。
正確的呼應方法是:在軸線變換中,應該注意上下一體的整體前移後後撤,而不是上半身的「叩」或「反」。「移」「撤」與「叩」「反」自然有著本質的區別,「移」「撤」之間尚有上下前後左右之間若即若離的「牽引」與「拉伸」。這種「牽引」與「拉伸」的感覺表現在人體整體的「移」「撤」中,自然便是一種「呼應」,一種與外界廣袤世界的呼應。
在重心轉移過程中,虛實腳相互變換時,實腳必須實到極限,同側的手與實腳湧泉之間猶如是一根無形的「司的克」,盡量保持形體不動的前提下,輕輕一撐這根虛擬的「司的克」,將身體整體的向後撐開,象是身前有一個無形的大氣球,猶如汽車的內胎往自己身體陰面逼來,將自己的陰面無限的打開。同時自己的背部神道處與虛腳湧泉之間猶如樹起了一道無形的牆,讓己身有了堅實的依靠。 如此,虛腳便成了與前手相呼應的實腳了,前腳原本實腳,被無形的「司的克」替代,成了虛腳。而該虛腳,虛中依然不失準頭。
從意氣角度來看,在掌握「斷接」這一技術難點時,容易犯「斷接無准」的病。老譜《懂勁先後論》所說的在似懂未懂兩可之間,「斷接無准,則視聽未正確,尚未達到真懂勁之境焉。」也詳細分析了這一病因。
那麼斷接的「准」又是什麼呢?老拳譜說:「勁斷意不斷,意斷神可接。」勁斷則意連、意斷則神接。講的便是這一準則。「對待之時,俯仰最當留意,時時在心,手足不使斷接之能,非見隱顯微不可。」可見,斷接講的主要是在「對待」時的要求。根據《太極體用解》的理論,太極拳「自己用功」,論之於身心者,為「體」,「於人對待」,用之於勁力者,為「用」。「於人對待」,講究的是「一觸即發」,而非如今公園所見拖泥帶水,你推我拉般的模樣。楊家三代以往的對待,講究的就是「一觸即發」,倘若在三圈之內,不能將對手發將出去,只好自己認栽。這也是太極拳作為一門傳統武術必不可少的內涵,也是「楊無敵」這塊金字招牌得以立世的根本所在。
一斷則觸,一接則發。觸發之間,斷接無痕,「心意身體神氣,極於隱顯」。倘若斷而有隙,接而露形,則「心意身體神氣」散亂,此為失之「無准」矣。
形意拳有「半步蹦拳」之稱,拳打半步,實則進半步,退全身。進則斷,退則接。巧妙的完成了前後腳虛實的變化。與其虛實相生,才能一觸即發。此理同太極。由此可見,斷接的功夫還是出自俯仰。
觸發兩字,講透了太極拳在推手時的另一個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時間」。倘若說,太極拳行拳走架還只是一個立體的三維空間,那麼在推手之時,這一三維空間里,就加入了時間這一維度。是一個四維空間的概念了。老拳譜所謂「得機得勢」的「勢」,主要是對三維空間所體現的一種矢量,而「機」則重在描述如何讓矢量發揮更大功效的「時間」的把握了。推手之時,時間上的把握,有主動被動之分。所謂「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三者,顯而明矣。只有主動把握了「動靜之機」,才能觸而後法,隨感斯應。
「一觸即發」與人是一氣呵成,與己則有「斷接」。「隱微如斷而未斷,見隱如接而未接。接接斷斷,斷斷接接,其心意身體神氣,極於隱顯,又何患不粘黏連隨哉。」 粘黏連隨講究的是不丟不頂的功夫,而接接斷斷,斷斷接接講究的卻是即丟即頂的功夫。觸發之間,便是即丟即頂,觸發之間,便是斷接之能。老譜《粘黏連隨》結語云:「學者欲求懂勁,當於此四字三注意焉。」可見,先求懂勁,必須時時注意粘黏連隨。而粘黏連隨後的不丟不頂,與人對待,還只是被動的調整陰陽平衡,還只是「似懂未懂兩可之間」的假懂勁。而當掌握了斷接這一技術要領,接接斷斷,斷斷接接,便能即丟即頂,在對待之際,卻是主動調控雙方的陰陽平衡,「又何患不粘黏連隨哉。」
金仁霖老師說過「不丟不頂,還只是基本功夫,即丟即頂,才是一種境界。」這自然是與楊氏老譜中「斷接俯仰」是一脈相承的了。意思是說,只有掌握了「斷接俯仰」這把鑰匙,我們才能真正進入太極拳「懂勁」之門,才能真正有資格去窺探太極拳的奧堂。
寫到這裡,讓我想起前些年在《武林》雜誌刊登的有關葉大密老師的一則佚事。此文的作者大概是孫南馨先生,說的是五十年代,上海民盟支委(葉大密老師曾是農工黨上海支委,大概孫先生記錯了,這次會議應該是上海各民主黨派的聯合會,不但是民盟的)去無錫開會,在游太湖的遊船上,有人想見識葉老師的功夫,便用凳子向葉老師砸來,葉老師隨手用一柄扇子,瀟洒地將凳子粘住,隨即又將凳子拋向其原來位置。極盡「斷接俯仰」之能事,何等的玄妙高深!
66、「車輪兩命門」解
看楊家老拳譜,二水最早看到的是吳公儀編的《太極拳講義》中的影印本和句讀本。吳本拳譜,據稱系楊班侯向全佑授拳之時,由楊班侯傳授於全佑(下稱吳本)。楊家拳譜,則一直密不可宣,楊振基1961年去華北局教拳,其母親才將楊家長期保存的手抄本從箱底翻出來,交給兒子的。而楊振基直到1992年6月20日才公佈於眾。這期間,楊家的外姓弟子如董英傑等曾公開過楊氏拳譜,內容也與吳本大同小異。
楊家雖幾代不文,而拳論卻較陳武諸家獨成體系。二水以為,這大概與楊家早年在京城王府教拳有關。
可是諸本拳譜中,文字多有隱晦不解處。董英傑似乎也發現了這一問題,但是,拳譜得自師父,已彌足珍貴,於不解處自不敢作他想,怕其弟子疑慮,於是乎特加印注,云:「以上各篇均先賢原文,詞義顯淺。讀者自可體會,其難解者,再請教老師為善。」 先賢原文自不會錯的,二水也只得自責功夫未到,無法悉悉領悟了。
而諸本老譜《太極平準腰頂解》一則中「車輪兩命門」句,則象是魚刺哽喉,隱隱作疼之時,也顧不得先賢了。人分明只有一個命門,怎麼會兩命門呢?
前不久,二水從金仁霖老師初覓得《太極拳手冊》油印本。該本有何孔嘉先生於1953年7月1日彙編成集。何序云:「為助成田教師的宏願,特將其平日講授之精義以及寶藏之錦抄,彙集成冊,分贈諸同志,以備析疑並希教正之。」
內容有以下幾個部分:
太極拳釋義 田兆麟
拳譜
太極拳名稱(又名十三勢又名長拳) 田兆麟
太極拳之七腳
小冊子的末葉有金仁霖老師的引語:「此本請大密先生向田兆麟先生處要來,所錄拳譜系楊氏老譜,字句稍有舛誤,已為校正。復手抄一本,以為他日與新譜合刊之用。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 金仁霖」
同樣也是先賢原文,內有《拳譜》系楊健侯傳田兆麟的老譜(下稱田本),字句稍有舛誤,而文理簡約清晰,面目親和可人。閱讀田本老譜,耿懷已久的疑慮也一一釋懷,滿身輕便起來。
為此摘錄田本「太極平準腰頂解 」,與諸本作一對照,無論文詞語意,自可悉心把玩,判若雲泥矣。
田本《太極平準腰頂解》:
頂如准,故云頂頭懸也。二手即平左右之盤也。腰即平之根株也。若平準稍有分毫之輕重浮沉,則偏顯然矣!
故習太極拳者,須立身中正,有如平準,使頂懸腰松,尾閭中正,上下如一線貫串,轉變全憑二平,分毫尺寸,須自己細辯,默識揣摩,融會於心,迨至精熟,自能隨感所應,無往不宜也。 車輪兩,命門一。纛搖又轉,心令氣旗,使自然隨我便。滿身輕利者,金剛羅漢煉。對待有往來,是早或是晚。合則發放去,有如凌霄箭。滋養有多少,一氣哈而遠。口授須秘傅,開門見中天。
吳本《太極平準腰頂解》:
頂如准.故云頂頭懸也.兩手即平左右之盤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準.所謂輕重浮沉.分厘毫絲,則偏顯然矣.歌曰:
有準頂頭懸.腰之根下株(尾閭至囪門也).上下一條線.全憑兩手轉。變換取分毫.尺寸自己辯.車輪兩命門.一纛搖又轉.心令氣旗使.自然隨我便.滿身輕利者.金剛羅漢煉.對待有往來.是早或是晚.合則入發出.不必凌霄前.涵養知多少.一氣哈而遠.口授須秘傅.開門見中天.
田本文句多合義理,譬喻也恰得其解。細心辨析,便能了悟。就此段文字,較他本拳譜,可圈點處如下:
1、田本「若平準稍有分毫之輕重浮沉,則偏顯然矣!」較他本「立如平準。所謂輕重浮沉,分厘毫絲則偏顯然矣。」自然是面目親和的多。
2、田本「須立身中正,有如平準,使頂懸腰松,尾閭中正,上下如一線貫串,轉變全憑二平。」句,值得圈點。他本對「平準」兩字沒作進一步闡述,田本則以「平」與「准」為喻,講明了「腰頂」的身法法則。
「平」者,古代的衡量工具,類似於稱盤,更象後來西方引進的天平托盤。「准」者,古時測量平與直的儀器。象是水準儀或泥工測量牆體是否垂直的繩線。「上下如一線貫串,轉變全憑二平」何等形象。
3、田本「分毫尺寸,須自己細辯,默識揣摩,融會於心,迨至精熟,自能隨感所應,無往不宜也。」也親切可人。他本「變換取分毫,尺寸自己辯。」語意隱晦。
4、 「車輪兩,命門一。纛搖又轉,心令氣旗,使自然隨我便。」此處,二水以為,田本借古代戰場上的作戰指揮車來譬喻太極拳身法心法的一體性。很形象,很生動。「纛」為指揮車上的插令旗的大桿,借喻人的腰軸。車輪兩,自然是指前文的「二平」了。以心為令,以氣為旗。何往不宜焉?!
67、動靜這隻雞
龍龍從二水學拳年余,開始領悟聽勁。二水舉「形」、「勢」、「機」、「寂」四種情形,以古拳譜概析之,並一一喂摸,使其聽而能懂。
形則動而敗勢,當對或化之,對則以梢相牽,彼當自跌;化則以根相吞,彼自落空。
勢則動態已俱,先機得泄,當順勢而作為,或蓋或吞,當順其勢之矢與量而論。去勢則蓋,失勢則成形,當以形之法則應對。
機則動靜未明,其動念始起於心。其念之於身則勢起矣。察機之動念,替替然於剎那間,梢節沾起,中節相隨,如靈貓俘鼠,敷之其失動念。動念既失,茫茫然一片空白,動靜由己矣。
寂則陰陽了無分明,如貓打盹,不可造次,當如魚誘,使之讒,引其動念。所謂一掤則松,五心相會,待其機勢形發,伺機而動矣。
幾番觸摸,龍龍皆能心領神會,獨於「動靜未明,動念始起」的機,了無感覺。或過之或不及,碰壁連連。曰:師父,形是土雞,土雞雖靈巧,黃鼠狼能捕雞,勢是黃鼠狼,黃鼠狼再精明,我龍龍也能捕獲,寂是死雞,不抓也罷了。這隻動靜之雞,比黃鼠狼還狡猾,我抓不著......聽者嘩然。
推薦閱讀:
※太極拳流派 孫式太極拳抻筋拔骨功怎練習(2)
※探究丨皇太極能登上汗位並非其父親之意,而是由此人操縱
※習練太極拳是如何增強內氣的
※太極拳太極十三式
※容齋茶話 王宗岳《太極拳論》 名家闡釋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