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劉氏宗譜 揭陽市揭西縣曾大寮宗譜

揭陽市揭西縣京溪園鎮曾大寮村族譜

譜之首閩潮循梅肇基始祖一世祖開七公,字必高,號慎七,又號三郎,謚仁創,劉氏由閩入粵開基始祖官授潮州都統制(潮州總鎮),生於南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壬寅歲正月十九日辰時,生於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鄉,宋寧宗嘉定年間(1208~1224),卒於宋寧宗嘉定十七年(1224)丁酉歲七月十五日,劉開七公原籍福建汀州寧化石壁村,夫人龔氏、黃氏,生一子:劉廣傳。因任職於粵,出任潮州都統制,眷屬從福建遷自寧化遷徙至廣東潮州,後又遷居梅縣。開七公為客屬劉氏太始祖,開字輩,劉氏總一百三十四世祖,潮循梅肇基始祖,率兵赴興寧平黃彥章之亂歿於營。葬於廣東興寧崗背黃彥嶂下土墩嶺村高車頭行山象形鼻穴,巽山乾向,裔孫蕃衍,英才輩出,遍布五湖四海。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十一月廿三日子時重修墓地,並在崗背榕樹下村將本宗私屋由廣東、廣西、江西、福建四省宗親聯合捐資改建為劉氏總祠一座。寅山申向為金蟹游江形。每年正月十九祭祠,二十日掃墓,永為定祀。公元1983年二月十三日寅時泰國劉氏宗親總會鼎力捐資重修祖墓、祖祠。祖祠、祖墓、靈氣重光、千秋祀典、長發其祥。面對開七公墓,妣黃氏葬右上角,妣龔氏葬左上角。祖墳案外乾峰獨秀,崗背河水長流,雄偉壯觀,八百餘年,實為得之不易的吉穴凌。二世祖 廣傳公,名弁,字源遠,號清淑,又號毓正,諱廣傳;官授江西贛州太守(一說瑞金知縣),因築城建學、平洞寇有功,擢遷為奉議郎朝官,即元代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中的議郎官,正四品。廣傳公,南宋嘉定元年(1208)戊辰歲正月廿日辰時,生於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鄉,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乙未歲,27歲登進士第,官授江西瑞金縣令,卒於元至元十八年(1281)辛巳歲三月十五日辰時。妣馬氏,名媧秀,源西北遷江南,生於南宋嘉定六年(1213)癸酉歲正月廿日辰時,卒於元至元十八年(1281)辛巳歲三月十六日辰時。妣楊氏,生卒未詳。生一十四子:巨源、巨湶、巨汌、巨淵、巨海、巨浪、巨波、巨漣、巨江、巨淮、巨河、巨漢、巨浩、巨深。祖與楊妣合葬於江西瑞金縣金雞圩三角塘-龍形眼穴,獅子望月形。是座名墳古穴,在「文化革命」期間建水庫時已平整被毀無存已山兼丙分金。馬氏夫人原葬瑞金縣南門崗黃牛挨磨形,後經程鄉(梅縣)興寧,五華龍川四縣裔孫,將馬夫人金骸移葬廣東河源龍川赤光乾頭村田壠里,蛤蟆伏井形。壬山兼亥分金。2003年12月重修馬夫人墓舉行隆重的竣工慶典儀式,議定每年農曆二月十二日合族祭拜。現祖葬廣東嘉應州興寧縣崗背鎮榕樹村劉氏總祠後。廣傳公十四子次第一、巨源廣傳長子巨源,官授江西南康知府,山東濟南中憲大夫,追贈參三郎,生子八。二、巨湶廣傳次子巨湶,官授湖南寶慶府府尹,享壽八十二歲。生子八。三、巨汌廣傳三子巨汌,官授四川成都府內江縣令,生子二。四、巨淵廣傳四子巨淵,官授寧波府副總府,生子八。五、巨海廣傳五子巨海,官授雲南都轉運使、刺史。生子九。六、巨浪廣傳六子巨浪,登進士第,官授雲南雲陽縣。生子七。七、巨波廣傳七子巨波,官授浙江衢州府判官,左堂,四川學政,享年八十四歲。生子四。八、巨漣廣傳八子巨漣,官授山東泰安府尹、安徽安慶府尹。享年九十五歲。九、巨江廣傳九子巨江,官授廣西太平府知府、浙江寧波府尹,後封為三海關大將軍。享年九十八歲,生子七。十、巨淮廣傳十子巨淮,官授湖南安慶府知府、浙江寧波府尹,後調任河南府。享年七十歲,生子五。十一、巨河廣傳十一子巨河,進士出身,欽點翰林院學士,官授湖南安慶府尹、山西提學使,後調任河南歸德府尹、山西代州府道,享年九十三歲。生子六。十二、巨漢廣傳十二子劉巨漢官授司馬,贈中憲大夫,享年八十四歲。生子四。十三、巨浩廣傳十三子巨浩,官授貴州省提督刑按察使。生子五。十四、巨深廣傳十四子巨深,軍功起家,累官至提領錦衣親軍指揮使司、京師九門提督,即京都指揮使、京府大提督,享年八十歲。生子二。廣傳公十四子3世祖 長房祖 巨源公,字之,號萬一郎,系廣傳公之長子,馬氏生。生於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已亥歲冬月十七日辰時,官授江西南康知府、山東濟南府中憲太夫。追贈參三郎,卒於元泰定四年(1327)丁卯歲九月初九日戌時,享年88歲。妣馮氏、林氏、楊氏,生八子:大萬、福二郎、俊三郎、宗遠、明遠、仲六郎、暫九郎(千七郎)、三十三郎。饒平縣三饒國平家譜載:長房念一郎,諱雲,號巨源公,妣林氏、蘇氏,住興寧縣北廂土名羅崗半徑羅浮司,官莊龍歸洞石馬各處立業。生六子:大萬妣溫氏、梅二妣楊氏、俊三妣謝氏、遷四妣黃氏、宗遠妣陳氏、暫九妣黃氏。豐順縣黃金鎮《劉氏族譜》載:巨源公派下萬一郎公之後裔,一部份由廣東嘉應州遷渡台灣,住新竹、苗栗、嘉義等縣;又有從惠州、陸豐遷台灣,居台中豐原。公原住興寧北廂龍歸洞(今興寧黃陂陶古村)走馬嶺下廣傳公祠。巨源公葬梅縣大坪溫湖尾龍牙村黃龍寨下竹葉掃地形,坐西向東。每年九月十六日掃墓,永為定祀。後裔分居興寧羅浮、羅崗、大坪、坪洋、黃槐、黃陂、崗背、龍北、龍田、石馬、合水、葉塘、新陂、興城、寧中、寧新、刁坊、坭陂等鎮;梅縣、五華、豐順、大埔、平遠、蕉嶺、潮安、龍川、河源、紫金、惠陽、惠東、博羅、龍門、和平、樂昌、湖南、四川、江西興國、尋鄔等處。3世祖 二房祖 諱巨湶公(1359~1440),名生,字睿夫,官授湖南寶慶府尹。生於元朝至正十九年己亥(1359)年六月二十九日子時,卒於明朝正統五年庚申(1440)年七月初九日申時,享壽89歲。妣張氏、李氏、謝氏;生8子次第如下:元浩、法緣、乾正、千四郎、萬五郎、滿江、法宣、念九郎。由江西瑞金徙居廣東梅縣水南壩蛇坑。巨湶公葬惠東縣橫瀝良化圩雲罩鄉船形。又一說葬梅縣水南。後裔分居梅縣龍虎圩石坑、武坑合仔陽門長坑、鬆口龍村、畲坑大湖洋、南口、興寧徑南柏塘,龍北官田,葉南富祝、黃竹塘、鴨池、湯湖、葉塘黃江橋、下洋、徑心臚聲、李連,坭陂將軍、黃垌,壢陂新嶺,新圩大村,平遠、大埔、龍川、五華、惠來、湖北、江華、萬安、廣西梧州,江西尋鄔、吉潭等處。3世祖 三房祖巨汌公(1360~?),字華,明朝洪武年官授成都府內江縣令。生於元至正庚子二十年(1360),卒年不詳。妣馬氏,生二子:致中、致和。居廣東興寧合水雙溪嶺上,建有祖屋「巨汌圍」一座,至今祖屋完整。汌公卒葬廣東興寧合水雙溪園墩肚高墳地象形牙誥穴。妣原葬雙溪,後經葉南子孫移至葉南麻嶺安葬。經子孫合議,每年正月廿一日合族掃墓,永為定祀。後裔分居連平、順天、大埔、韶關、翁源、英德、豐順、拮陽、海陽、江西贛州、陵潭、南康,浙江、湖南、廣西柳州、柳江、慶遠、福建永定、南平松溪、香港、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海外等處。3世祖四房祖 巨淵公,諱葉,字英、漁琴。妣朱氏、練氏、葉氏、陳氏、李氏。馬氏太生也。官授寧波府副總府。居潮州府大埔縣七約潭,因世亂遷居上杭苦竹村,再遷避海陽豐政都,後裔分居興寧、豐順、潮安、惠來、饒平、揭陽、平和,廣西貴港,又分福建漳州、廈門、詔安、雲霄等縣,又分江蘇徐州碣石,山東青州等地。公生於元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公元1362年)十二月十九日戌時,卒於明景泰二年辛未(公元1451年)十月十八日寅時,享壽九十歲。葬於豐順縣大龍華鎮華東管理區園子嶺村夫子彈琴形肚臍穴妣葉氏,生於元至正二十一年辛丑(公元1361年)七月初六日子時,卒年未詳,葬龜形。妣陳氏,生於明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四月十二日卯時,卒於景泰三年壬申(公元1452年)七月初九日未時,享壽八十五歲,葬澄海縣衙背象形。妣朱氏、練氏、李氏,生卒年及葬未詳。共生八子:l濾(致聰)、2澐(致明)、3清(致通)、4瀣(致高)、5澄(致松)、6洤(致祥)、7滄(致滄)、8深(致深)。3世祖 五房祖 諱巨海公(1364~1431),名良、字子華。官授雲南都轉運使、刺史。生於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歲(1364)九月十一日子時,卒於宣德六年辛亥(1431)九月初十日未時,享壽68歲。李氏、胡氏、羅氏、簡氏、高氏、巫氏、方氏;生9子次第如下:貴初、貴寧、貴宗、貴祖、貴科、貴魁、貴林、貴城、貴祥。巨海公居南雄始興縣沙水村珠璣巷。卒葬赤嶺下美女照鏡形。後裔分居順德、新會、江門、曲江、仁化、樂昌、清遠、連山、番禺、南海、中山、增城、河源、肇慶、陽江、高要,江西興國、廣西桂林、四川、雲南、貴州等處。3世祖 六房祖 諱巨浪公(1365~?),名善,字叔平。登進士第。官授雲南雲陽縣縣令。生於元至正二十五年乙巳(1365)年五月二十四日寅時,卒年未詳。妣曾氏、李氏、張氏;生7子次第如下:高千郎、成宗郎、鐵三郎、六十六郎、仕七郎、仕八郎、仕九郎。原住福建汀州上杭。巨浪公與張氏葬大埔縣高陂古野村。一說葬塘嶺西人形。後裔分居興寧羅浮、大信、浮塘、小佑、浮美,大埔、梅縣、五華、龍川、潮陽、豐順、揭西、曲江連州、東莞、河源、廣西博白、四川保寧等處。3世祖七房祖 諱巨波公(1367~1450),名濤、號才、字牧村。官授浙江衢州府判官、左堂,四川學政。生於元至正二十七年丁未(1367)年四月初十日午時,卒於明景泰元年庚午(1450)四月初十日酉時,享壽84歲。妣曾氏、謝氏、梁氏、萬氏;生4子次第如下:登科、登榜、登國、登堂、(四川高縣譜載還有2個兒子:登祥、登榮。登榮公移居四川高縣)。巨波公居廣東惠州歸善縣(惠陽)學堂背。卒葬學堂背掌上懸珠形。後裔分居河源大埔圍、梅縣、大埔、平遠、蕉嶺、翁源、惠東、深圳南頭西麗宮龍村、興寧大坪、羅浮、羅崗、壢陂,江西瑞金、龍泉、會昌、贛州、福建漳州、汀州、武寧、永安等處。3世祖 八房祖 諱巨漣公(1368~1462,享壽95歲),名優,字子威。官授山東泰安、安徽安慶府尹。元至正二十八年戊申(1368)二月十三亥時生,明天順六年壬午(1462)七月十八日戌時卒。妣張氏、白氏、李氏、生8子次第如下:君琳、君玹、君智、儀十郎、十三郎、七十三郎、八十四郎、九十九郎。巨漣公(1368~1398年)於廣東興寧水口鹽米沙築室開基,卒葬興寧水口鹽米沙上角馬鞍山鼠子落田形,坐東向西。1995年農曆三月初七動工,用全海石修復。同年十一月初九竣工園墳,子孫萬人拜祖祭祀。後裔分居興寧水口、下堡、宋聲、新圩、坭陂、壢陂、永和、刁坊、福興、寧新、龍田、大坪、羅崗、羅浮,豐順、梅縣、平遠、蕉嶺、五華、揭東、揭西、潮陽、汕頭饒平、惠來、海豐、陸豐、龍川、河源、紫金、惠陽、惠東、博羅、增城、連平、翁源、韶關、曲江、廣州河南、從化、電白,廣西賀縣、湖南嶽陽、湖北、江西、四川、陝西、北京、江蘇彭城、香港、台灣等處。3世祖 九房祖 諱巨江公(1369~1466),名吉,字元貞,號炎生;官授廣西太平府知府、浙江寧波府尹,後封為三海關大將軍。生於明洪武二年已酉(1369)年正月初四日午時,卒於成化二年丙戌(1466)年三月初十日戌時,享壽98歲。妣許氏、巫氏、楊氏、賴氏、駱氏;生7子次第如下:城清、城河、城海、城沆、城漢、城涌、城池。巨江公居江西南安府大余縣城內,卒葬江西大余祖屋背。後裔分居江西興國、豐城、安福、泰和、尋鄔、吉水、萬載、龍南、定南、廣東南雄、和平、龍川、翁源、興寧、惠州、長寧、廉州、深圳布吉板田村、福建永安,山東等處。3世祖 十房祖 諱巨淮公(1371~1440),名慶、字吾桂。官授湖北保慶府知府,浙江寧波府尹,後調任河南府。生於明洪武四年辛亥(1371)年二月十四日未時,卒於正統五年庚申(1440)七月初十日戌時,享壽70歲。妣余氏、石氏、吳氏、趙氏;生5子次第如下:萬淵、萬習、萬忠、萬宗、萬江。巨淮公居江西南昌府新建縣仙嶂村,卒葬江西會昌雞形甲山庚向。後裔分居廣東曲江、翁源、乳源、高州、廉州、連州、雷州、徐聞、文昌,廣西欽州、萬州、兗州、檳榔,湖南瀏陽、桂陽、長沙,江西會昌、石城、興國等處3世祖 十一房祖 諱巨河公(1372~1464)。名貞,字子笏。進士出身,欽點翰林學士,官授湖南寶慶府、山西提學使,後調任河南歸德府尹、山西代州府道。生於明洪武五年壬子(1372)年三月初三日卯時,卒於天順八年甲申(1464)六月初四日申時,享壽93歲。妣梁氏、顏氏、鄧氏、羅氏,生6子次第如下:時泰、時際、時通、時貴、時吉、時祥。巨河公居江西寧都州瑞金縣塘背。葬武平霸頭鄉四甲豬婆坑旗形合字形。後裔分居江西吉安、尋鄔、盧陵、建昌、瑞金、興國、安福、吉水、龍南、定南、贛州、宜春、貴溪、廣信、南昌,廣東梅縣,興寧寧新、刁坊、永和、新圩、坭陂、寧中,平遠、蕉嶺、紫金、惠州、香港等處。3世祖 十二房祖 諱巨漢公(1374~1457)。名祿,字祥、天閣。官授司馬,贈中憲太夫。生於明洪武年甲寅(1374)年十月初一日寅時,卒於天順元年丁丑(1457)五月廿四日戌時,享壽84歲。妣黃氏、鍾氏、彭氏、古氏;生4子次第如下:念一郎(鳳山)、念二郎(鳳林、念三郎(鳳祥)、念四郎(鳳梅)。巨漢公居安南府大余縣,卒葬新建北門下村鰍形。後裔分居福建汀州、寧化、上杭、永定、永豐、漳州、福州、泉州、廈門、長汀,廣東肇慶、五華、大埔、揭陽、潮陽、翁源,興寧葉塘、新陂、合水,江西,湖北武昌等處。3世祖 十三房祖 諱巨浩公(1382~?),名瑞、字安赴,官授貴州省提督刑按察使。生於明洪武十五年壬戌(1382)年五月十五日寅時,卒年未詳。妣梁氏、羅氏、張氏、胡氏、鄺氏;生5子次第如下:清、昌、利、衍、潛。巨浩公居貴州貴陽城內。卒葬貴州城內。後裔分居廣西桂林、鬱林州、平樂,江西吉安,雲南昆明等處。3世祖 十四房祖 諱巨深公(1388~1467),原名光,字惠華。軍功起家,累官至提領錦衣親軍指揮使司、官授京師(北京)九門提督,即京都指揮使,京府大都督。(相當於現北京衛戍區司令員)。生於明洪武廿一年戊辰(1388)年十一月初七日子時,卒於成化三年丁亥(1467)十月十九日戌時,享壽80歲。妣董氏、田氏、伍氏、邱氏、鍾氏,生2子:湯(集昌)、浪(集文)。巨深公居福建省崇安縣金華圍;卒葬大平山虎形。後裔分居北京海門、順天府良鄉、江西臨江府各縣、廣東翁源、浙江杭州、湖南、廣東省興寧市羅浮下佑村等處。長房巨源公生8子4世祖 大萬公(?~?),巨源公長子。名族萬、字荔涯。官授福建長汀州府。生卒年月日時未詳。妣溫氏、王氏;生4子:罕傑、罕甫、法通(移居新陂雙社裡)、法開(分居梅縣瑤上,有裔孫千多人)。大萬公由興寧黃陂陶古廣傳公祠移居羅崗官莊。卒葬羅浮赤石渡靠椅形坤山兼未。後裔分居羅崗官莊丹陂徑、坳下上下聯、羅浮柏樹下、新陂雙社裡,梅縣西陽、雁陽、紫金上義、河源嶺頭排、江西興國、尋鄔等處。4世祖 福二郎公(?~?),巨源公第2子。諱族福、字蓉湖。官授千總。生卒年月日時未詳。妣楊九娘;生3子:念一郎、念二郎、念三郎。居興寧龍北上官田寨背村石礤峰口胞衣山下開基,建祖屋一座;卒葬有三處墳墓:一是合水豬牯塘崗上仰天海螺形坐南向北坤申山;二是官田胞衣山祖屋下角上片窩裡;三是黃陂石子嶂鹿湖裡。此三墳不知那墳葬真骸?妣楊氏卒葬興寧下官田水口石壁下蝦蟆落井形。後裔分居龍北水羅塘、石陂村、羅英村、龍田麗溪、涼傘、曲塘、洋子嶺、水陂、崗背榕樹下、移民房、石馬大覺村、合水雙溪世祥圍、黃陂甘磚移民房、黃槐雙頭、寧新楓塘圍,惠州、惠東、博羅、紫金、龍川、龍門、和平、海豐鵝塘尾,江西興國、廣西、四川等處。4世祖 俊三郎公。巨源公第3子。字宗文。生卒年月日時未詳。元末由程鄉(梅縣)遷居興寧羅浮高坑村猴子塘避居,由於戶籍和兵亂,於洪武十四年辛酉(1381)年又遷居梅縣龍牙堡。明永樂十年(1412)長次子又分別回遷羅崗白水泮境下窩、上窩;三子回遷羅浮高坑等地立業。妣鍾氏、謝氏、范氏;生5子:世清、世明、世和、四一郎、四二郎。卒葬興寧羅浮高坑蕉頭窩將軍勒馬形。長子遷回興寧羅崗白水泮境下窩、上窩,第3子遷回羅浮高坑等地立業。4子和5子住梅縣龍牙村。後裔分居興寧羅浮高坑村、朱坊村、練優村、石蕉村、岩前、浮美下佑、澄塘社、浮北、井坑村、司城、徐田下洋村、大岸塘、西門寨、浮塘、笠石村、上畲、上洋村、烏坭寨,羅崗白水泮境下窩、上窩、田背村、社咀上、大水坑、礤肚裡、圍崗上、上村、塘李坪、賴畲坑、社排上、棠梨窩、茶壺耳、柿子坪,蕉嶺縣傘子塘、雷公隔、源清,興寧坭陂王村、寧中灌水塘、龍北上官田,廣東龍川、紫金、河源,江西、廣西等處。4世祖宗遠公(?~?),巨源公第4子。字漢巨,號啟高。生卒年月日時未詳。妣陳氏;生3子:法貞(移居紫金秋溪)、法忠、法信號祖續(移居紫金九丫樹,生2子:庄伯、庄仲住樂昌)。公原住黃陂陶古廣傳公祠,後裔分居石馬洋門曾五塘,以及遷居紫金、樂昌縣,四川隆昌縣等處。生、歿、葬失考(待查紫金、樂昌,四川隆昌族譜)4世祖 明遠公(?~?),巨源公第5子。生卒年月日時未詳。妣陳氏、石氏;生4子:天賦、天錦、口口、長二郎。公原住江西尋鄔西北角東團施有雲、蓋庵一所。卒葬興寧坪洋潭坑東山冇塘仔處士公墳右片腳下午山兼丙。公第四子長二郎(生6子:五郎、六郎、七郎、十郎、十一郎、十二郎(住樂昌九峰)。後裔分居興寧崗背黃石下、大坪下大塘、坪洋大坑村、新陂洋崗、葉塘岳橋鴉鵲藪下,廣東紫金、河源、惠州、樂昌九峰,江西興國、尋鄔萬安等處。4世祖 仲六郎公(?~?),巨源公第6子。生卒年月日時未詳。妣鍾氏;生子未詳(待查惠東、惠州、博羅紫金《劉氏族譜》)。原住黃陂陶古廣傳公祠,後遷居惠東、惠州西門外、博羅、紫金、及黃河流域等地。葬未詳待查惠東、惠州、博羅紫金《劉氏族譜》。4世祖 暫九郎公(?~?),又名千七郎,巨源公第7子。生卒年月日時未詳。妣林氏、黃氏;生4子:二郎(移居江西尋鄔晨光高布村)、四郎、劉達、劉進。公原住黃陂陶古廣傳公祠。卒葬梅縣小濁水猛虎跳牆形坤山艮向。一說祖與黃妣合葬博羅。後裔分居興寧黃陂陶古、羅崗官莊旗山下、黃龍出洞、蓑衣塘、桐梓坳、高陂肚、尚德樓、河墩上、鳳鳴窩、萬安圍、墩上、嶺排上、冷水坑、賢珍圍、榮英圍、石炭垸、欽光圍、高陂下、璜光第、玉瑲圍、聯東烏石下、澄清、五福、寧中洋矮嶺,坪洋長坑、黃槐槐東、興城城北壩尾橋、黃竹壢、南郊牛角壠,寧新陽光角嶺、刁坊,廣東平遠石正馬赤村,五華、龍川、紫金、博羅,江西贛州、興國、尋鄔、泰和等處4世祖 三十三郎公(?~?),巨源公第8子。生卒年月日時未詳。妣鍾氏;生子未詳。原住黃陂陶古廣傳公祠。後遷居至河源、潮安、豐順及湖南等處。生卒葬未詳(待查河源、潮安、豐順族譜)。2房巨湶公生8子4世祖 元浩公(1392~1461),巨湶公長子。生於明洪武廿五年壬申(1392)年六月初六日寅時,卒於天順五年辛已(1461)三月初五日已時,享壽70歲。妣馮氏、賴氏、鄭氏;生6子:萬一郎、萬二郎、萬三郎、萬四郎、萬五郎、萬六郎。居梅縣鬆口龍牙村、大埔三河壩井下等處。卒後與鄭妣合葬龍牙村鳳形。4世祖 乾正公(1395~1467歲),巨湶公第2子。字法教、族乾、法通、又名三十七郎。生於明洪武廿八年乙亥(1395)年四月初五日戌時,卒於成化三年丁亥(1467)六月十四日子時,享壽73歲。妣陳氏;生6子:伯一郎(法海)、伯二郎(滿海)、伯三郎(淮海)、伯四郎、伯五郎、伯六郎。居梅縣、平遠等地。卒葬平遠縣八尺溪。(梅縣梅西鎮田福村劉映新宗親佐證:「葬平遠縣八尺溪」是錯誤的。據我族譜所載公與妣陳氏及其兄三十六郎公合葬於我村廣東省梅縣梅西鎮田福村梁屋背喝作烏鴉落洋形。有照片為證。)後裔分居梅縣水南壩龍虎圩鳳坑、三坑、草塘,蕉嶺,平遠東石下茅寮坪小柘鄉八尺溪,江西興國等處。4世祖 法緣公(1398~1478)巨湶公第3子,號族緣,字伯遴、文隆。生於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1398)年九月廿八日子時,卒於成化十四年戊戌(1478)三月初七日卯時,享壽81歲。妣吳氏、溫氏、黃氏;生6子:法傳、法孺、法河、法付、法倫、法治。居梅縣蛇坑大湖洋坪逕心。卒葬梅縣畲坑大湖洋梅子崗仰天海螺形艮山兼寅。每年農曆九月十三日為掃墓祭祀日。在豐順縣清堡崗下圍坪上坪於清光緒戊申歲(1908年)建有劉氏宗祠一座。以法緣公為開基祖,祖祠正廳有源明公、祥公、開七公牌位。後裔分居畲坑大湖洋、三坑、五華、豐順、惠東、平遠山口龍溪茅寮坪,廣西、江西興國大坑等處。⑾4世祖 千四郎公(1399~1487)巨湶公第4子,字族千、梅初、法遠,又名千三郎。生於明建文元年已卯(1399)年十月十八日戌時,卒於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九月十五日寅時,享壽89歲。妣凌氏、何氏;生5子:文一(玉川)、文二、文三、文四、文五。卒葬興寧徑心半徑。後裔分居徑心臚坑、李連、徑南柏塘;梅縣石扇、東廂;大埔三河壩;豐順縣徑塘、隍、潮安、普寧等處。4世祖 萬五郎公(1403~1489),巨湶公第5子。原名萬郎,字伯培、法湘、號文禮、族萬。生於明永樂元年癸未(1403)年十月初四日申時,卒於弘治二年已酉(1489)六月十九日未時,享壽87歲。妣黃氏、朱氏、葉氏;生4子:東盛、東正、榮貴、德英。居平遠大湖嶺庄頭。卒葬平遠東石下。後裔分居平遠葉畲頭石正、梅縣南口、蕉嶺縣游坑,大埔縣高陂、潮安瀏隴井尾、夏校,惠來,廣西梧州等處。4世祖 滿江公(1408~1459),巨湶公第6子。字文明,號法道、族衡。生於明永樂六年戊子(1408)年十一月初八日子時,卒於天順三年已卯(1459)六月初十日亥時,享年52歲。妣楊氏、賴氏、李氏;生5子:法明、法聰、法旺、法交、玉清(未詳)。居梅縣龍虎溪。卒葬興寧龍北官田長沙徑菜子窩大坐人形。後裔分居興寧龍北官田,梅縣龍虎坪,五華、龍川,蕉嶺,湖南省道州、江華,江西萬安等處。4世祖 法宣公(1408~?),巨湶公第7子。原名志興,號族志,又名宣教。官授明代處士。生於明永樂六年戊子(1408)年十一月十八日子時,卒年不詳。妣馬氏、楊氏;生5子:德廣、德升、德清、德富(未詳)、德福(未詳)。居梅縣龍虎圩,後移居興寧葉南黃竹塘坳背、又遷葉塘井窩裡。以農為主養鴨為副業,經常到葉南富祝白樓下放鴨,築茅屋暫居。後由長子德廣買屋定居(買下李屋),次子德升遷居葉塘黃江橋,直至10世瓚公在白樓下建圍龍屋一座。卒葬興寧葉塘李大塘面上,乾山巽向。第3子德清官授韶州府總督(德清生9子後裔分居南雄、翁源、始興、基德、雲浮等處)後裔分居興寧黃竹塘、洋嶺下、和雙樓、井頭、山下、下洋田心,廣東惠州、始興、英德、翁源、雲浮、陽春、龍川、潮州,四川、湖南等處。4世祖 念九郎公(?~?),巨湶公第8子。生、歿未詳。妣朱氏、馬氏;生4子:德哉、敬哉、善哉(朱氏生)、仕什郎(馬氏生)。居興寧徑心臚聲官堂。卒葬一說葬梅縣南口天子坡上岌坐西向東;一說與馬妣及子仕什郎媳廖氏、練氏合葬興寧新圩大村天子印醉翁靠椅形後裔分居徑南先鋒村蓮塘、周坑、坭陂將軍白石下中心屋、黃垌村、永和中心嶺,石馬秀水,壢陂煙墩、壢陂壩,新圩大村裡、官峰、曹田,梅縣南口小乍沙坪里、畲江汀洞,江西尋鄔吉潭古豐村等處。3房巨汌公生2子4世祖 致中公(?~?),巨汌公長子。妣李氏、潘氏;生4子:(俱李氏生)法聰、法明、法旭、法惠。致中公生於興寧合水雙溪嶺上「巨汌圍」祖屋。卒葬廣東興寧合水雙溪園墩肚高墳地象形牙誥穴。與巨汌公墳平排左邊。二妣合葬於李田堡大麻嶺(今合水二電站對面)獅形坐北向南。後裔分居合水雙溪各屋,上下最美,下洋,上、下麻坑,芽仔寨、龍田陂頭下,坪垷上、居公橋、苑塘、龍北上官、葉塘留橋、勝青、下洋、彭陂、同眾、李塘、甘塘、石壁寨,新陂管嶺百尚圍,福興三里、高田,羅崗官莊高陂下、大坪吳田石牙頭、葉南麻嶺高崗圍、鴨池、梅縣、大埔、豐順、潮安、拮陽、韶關、廣西柳州、柳江基隆、沙子、福建南平松溪、四川、浙江、台灣、香港及各國。(巨汌公第4子5世法惠生8子:淵、浩、漢、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第8子銓公,6世銓公生1子榮公,7世榮公生1子柏茂,移居坪垷,後裔分居連平、韶關、翁源、英德、曲江、樂昌。4世祖 致和公(?~?),巨汌公第2子。官授循州知縣。妣傅氏、王氏;生3子:仁濟(清)、仁壽(七九)、仁傑(元奇)。生於興合水雙溪嶺上「巨汌圍」祖屋。卒葬廣東省興市合水鎮雙溪村園墩肚高墳地象形牙誥穴巨汌公墳平排右邊。後裔分居葉塘甘塘排上各屋、東壩劉屋、鯉子塘剦雞劉、彭陂、岳橋黃塘背、甘塘下村各屋,新陂華新小河背、小河角、下馬石、上長嶺、樂仙、福慶、家莊、洋崗、管嶺、米寨、葉南麻嶺、河西、上下徑、鴨池、留聖塘福興神光、高田、五里、刁坊長段、棉子壩、寧新烏雲崗、黃嶺、永和大成大坪嶺背河、龍田龍華壩、梅縣、五華、龍門、惠東、肇慶、連平、紫金、江西、湖北等處。4房巨淵公生8子4世祖 濾公(1381~?)原名致聰、字族聰、星堂。處士。巨淵公長子。官授寧波府副總府。生於明洪武十四年辛酉(1381)年四月十五日戌時,卒年不詳。妣盧氏、陳氏、駱氏;生6子:善士、隱士、士、康士、惟信、惟亮。居海陽縣(潮安湖洋)。卒葬興寧石馬李塘龍寨下羊棲坑觀音坐蓮形,與巨淵公紀念墳平排,內午山兼丁星宿七度,外已山兼丙翌宿十一度,坐北向南。1794年第次重修、1993年第二次重修。豐順大龍華華東桂角村亦有濾公墓,鳳形。後裔分居潮陽新陂,大埔百候、豐順大龍華,興寧石馬、永和、龍田等處。由豐順移居興寧石馬洋門三眼橋開基,創建三棟圍龍屋一座辛山兼酉。4世祖 澐公(1383~?)巨淵公2子。原名致明,字明欽,號族明。生於明洪武十六年癸亥(1383)年八月初九日已時,卒年不詳。妣饒氏、鍾氏;生5子:宗禮、宗貴、宗用、宗和、宗為。居澄海縣陰月窟。卒葬澄海縣。後裔分居潮安庵埠瀏隴、饒平黃崗白付村、豐順石坪兩公寨、錫坑、下埔、紅全,興寧龍田、刁坊,大埔、拮陽、博羅、河源、普寧、惠來、江西贛州、江蘇徐州、山東、福建平和、清流等地。6世宗貴之子賓由龍川通衢遷興寧龍田環陂富口窟開基立業。4世祖 清公(1387~1438,享壽52歲),巨淵公3子,原名致通,號希信,字吉士、族通。生於明洪武二十年丁卯(1387)年二月十四日未時,卒於正統三年戊午(1438)九月十三日申時,享壽歲。妣廖氏、鄒氏;生7子:宗責、宗賢、宗源、宗文、宗昌、宗道、宗法。居大埔公州,奉父回住福建寧化縣城,因宋元之亂,遷居上坑苦竹村,隨父避居潮安、清遠、大埔松柏坑開基。後裔分居饒平、拮陽、豐順、五華、博羅、河源、普寧、潮州、惠來、和平、江西、福建平和、清流等處。4世祖 瀣公(1368~1467),原名致高,諱溉,字惕安、海同、族高。巨淵公第4子。官授瓊州府孺學正堂。生於明洪武二十年丁卯(1387)年九月廿九日未時,卒於成化三年丁亥(1467)正月初七日未時,享壽歲。妣黃氏、江氏、嚴氏;生1子:福祥。居惠來縣東門外大林村白蓮塘。卒葬漳州下門。後裔分居晉寧城州,福建詔安三里門、漳州等處。4世祖 澄公(1390~?),原名致松,字族松,巨淵公第5子。生於明洪武廿三年庚午(1390)年正月初四日戌時,卒年未詳。妣古氏、董氏、范氏;生2子:登龍、登虎。居揭陽縣萬里橋。後裔分居河源、誨豐、普寧、陸豐、豐順、江西興國陽口田村。卒葬河源馬頭寨下。4世祖 洤公(1399~1469),原名致祥,字志萬。巨淵公第6子。生於明建文元已卯(1399)年十月直八日已時,卒於成化五年已丑(1469)十月初三日亥時,享壽71歲。妣吳氏;生3子:十三郎、十四郎、文震。居福建漳州、廈門、新安、詔安、雲霄。後裔分居江西萬安、興國、贛州、廣東汕頭市昇平區鮀浦鎮玉井)等處。4世祖 滄公(1401~1468),原名致滄,字正青、志遠,號族滄、度念四郎。巨淵公第7子。官授翰林院調任於陝西提督學院。生於明建文三年辛已(1401)年八月初十日辰時,卒於成化四年(1468)七月十九日已時,享壽68歲。妣趙氏;生子未詳。住興寧雷公山沿陂橋,後裔分居和平、豐順、潮陽、潮安、揭陽、江西等處。卒葬大埔縣人形。4世祖 深公(?~?),原名致深,字方淑,巨淵公第8子。妣洪氏、林氏;生子未詳。生卒年及葬未詳。後裔分居南雄、始興、普寧、海豐等處。5房巨海公生9子4世祖 貴初公(1384~1466),巨海公長子。字漢省,號族初;官授山西太原府尹。生於明洪武十七年甲子(1384)年六月十三日已時,卒於成化二年丙戌(1466)十月初十日午時,享壽83歲。妣盧氏、郭氏、包氏;生4子:福法、福成、福源、福遠。居南雄府始興縣珠璣巷。卒葬南海赤嶺下象形丙山壬向。(274世祖 貴寧公(?~?),巨海公第2子。原名貴能,字漢明,號族能,官授雲南省元江州新平縣令。生卒年月日未詳.妣洪氏、何氏、王氏、蔡氏;生子未詳(待查《劉氏族譜》樂昌卷)。居韶州府樂昌縣。卒葬(待查《劉氏族譜》樂昌卷)。後裔分居長樂七都、曲江黃渡湖、增城石車白石、樂昌、寶昌、仁化、海豐、雲浮、潮安等處。4世祖 貴宗公(1390~1467),巨海公第3子。字漢宗,號族宗。生於明洪武廿三年庚午(1390)年二月初四日子時,卒於成化三年丁亥(1467)六月十八日未時,享壽78歲。妣鄧氏、林氏、金氏;生子未詳(待查《劉氏族譜》番禺卷)。居番禺縣下茅岡。卒葬雙頭嶺虎形;後改葬金貓形。後裔分居南江頭東堡、新會、長樂、河源、地海、中山、大埔等處。4世祖 貴祖公(1393~1461),巨海公第4子。字漢源,號族祖。官授雲南鎮源州知府。生於明洪武二十六年癸酉(1393)年二月十六日未時,卒於天順五年辛巳(1461)八月十八日子時,享壽69歲。妣邱氏、孔氏、巫氏;生子未詳(待查《劉氏族譜》中山卷)。居中山縣城內。卒葬龜形。後裔分居長樂董源橋蓮塘桐樹下、龍川、從化、番禺、東莞、增城、麻車塘等處。4世祖 貴科公(1394~?)字漢友,號族科。巨海公第5子。生於明洪武二十七年甲戌(1394)年三月十四日酉時,卒年不詳。妣陳氏;生子未詳(待查《劉氏族譜》三水卷)。居三水縣高塘。卒葬長樂潭獅形庚山甲向。後裔分居清遠江口、連山、陽山、長樂、雷州、博羅、陽江、陸豐、番禺、肇慶、海豐石陂約等處。4世祖 貴魁公(1394~1466),巨海公第6子。字漢遠,號族魁。官授廣西桂林府總鎮。生於明洪武廿七年甲戌(1394)年五月廿五日未時,卒於成化二年丙戌(1466)三月初九日戌時,享壽73歲。妣熊氏、卜氏;生子未詳(待查《劉氏族譜》新會卷)。居新會縣江門橋九眼坑。卒葬長樂潭下獅形庚山甲向。後裔分居東莞常平、順德等處。4世祖 貴林公(1399~1452),巨海公第7子。字漢城,號族林。生於明建文元年已卯(1399)年十一月初十日未時,卒於景泰三年壬申(1452)七月十九日戌時,享壽歲。妣孫氏、邱氏;生子未詳(待查《劉氏族譜》順德卷)。居順德大良洪簡村。卒葬長樂(五華)雙頭嶺仙人插旗形丙山壬向。後裔分居東莞、肇慶、陽江、龍川等處。4世祖 貴誠公(1402~1458),巨海公第8子。又名仲八郎,字漢茂,號族誠。生於明建文四年壬午(1402)年七月十日午時,卒於天順二年戊寅(1458)九月初十日亥時,享壽47歲。妣高氏、王氏;生2子:仕魁、仕達。居東莞茶園。卒葬茶園人形庚山甲向。後裔分居增城平湖、東莞常平西牛陂松柏朗,東源縣駱湖等處。4世祖 貴祥公(1404~1469),巨海公第9子。字漢略,漢城,號桂秋、族祥。生於明永樂二年甲申(1404)年十一月初四日辰時,卒於成化五年已丑(1469)二月十八日寅時,享壽66歲。妣徐氏;生1子:十二郎。居肇慶府高明縣塘背。卒葬龜形。後裔分居高要、江西瑞金,四川等處。6房巨浪公生7子(豐順譜載生9子)4世祖 高千郎公(1383~1446),巨浪公長子。又名千一郎,字子謀,號十一郎,族高。生於明洪武十六年癸亥(1383)年七月廿三日卯時,卒於正統十一年丙寅(1446)九月初三日已時,享壽64歲。妣程氏、麥氏;生2子:左朋、給儀。居長樂赤嶺上清溪。卒葬長樂(今五華)船形坐北向南。後裔分居福建上杭,廣西博白、廣東省五華縣雙頭赤嶺下(千一郎為開基祖),大埔、樂昌、揭西龍潭大埔頭(能臣公為開基祖),江蘇寧縣、泰和、興國等處。4世祖 成宗郎公(1383~1459),巨浪公第2子。又名成宗、千七郎,字法成、子舟,號族宗。生於明洪武十六年癸亥(1383)年十二月廿七日午時,卒於天順三年已卯(1459)八月十三日子時,享壽77歲。妣李氏、陳氏;生1子:伯盛。居黃肚筲箕洞。卒葬五華潭下龍形,後改葬蛇形。後裔分居五華七都黃坭洞、梅縣大壢口、西陽、丙村等處。4世祖 鐵三郎公(1386~1450),巨浪公第3子。字子瑞,號族鐵。生於明洪武十九年丙寅(1386)年三月十五日卯時,卒於景泰元庚午(1450)九月十三日酉時,享壽65歲。妣陳氏、程氏;生子未詳(待查五華卷)。卒葬登文村甲山庚向。居長樂(今五華)龍村。後裔分居五華大坪村、大方村、董源橋小村新橋坳下、潭下、金坑安流黃泥坳,龍川、曲江、紫金、河源、四川等處。4世祖 六十六郎公(1389~1459),巨浪公4子。原名四十八郎,字族四,號拾録,諱法榮。生於明洪武廿二年已已(1389)年二月廿四日卯時,卒於天順三年已卯(1459)二月初九日卯時,享壽71歲。妣張氏、黃氏;生2子:伯瑯、伯七郎。居五華雙頭林湖口荷樹下。卒葬石馬埔象形丙山壬向。後裔分居潭洋渡童子園袁州宜春萬載、興寧羅浮浮塘、龍川、曲江等處。4世祖 仕七郎公(1392~1458),巨浪公第5子。字法昌、法廣,號千九郎、族七。官授江西省定南縣正堂。生於明洪武廿五年壬申(1392)年三月十二日未時,卒於天順二年戊寅(1458)九月十八日戌時,享壽67歲。妣呂氏、黃氏;生3子:伯一郎、伯三郎、伯十郎。仕七郎公原居長樂縣(今廣東五華縣)潭下桐子園,後遷居興寧縣羅浮城南門外,又遷東門大街。卒葬羅浮和興下佑岐山下蛇形眼睛穴已山兼丙。後裔分居羅浮大信、小佑、浮美鹹水村,龍川、揭西河婆營盤甘園劉,江西永修縣大平坑等處。4世祖 仕八郎公(1401~1474),巨浪公第6子。字石真,號族八、千六郎、十二郎。生於明建文三年辛已(1401)年三月初一日午時,卒於成化十年甲午(1474)十月十三日未時,享壽74歲。妣張氏、余氏;生1子:子玉。居五華天洋渡。卒葬和平白鵝形。後裔分居五華雙頭、安流、潭下、梅縣洋門、古田、丙村、蕉嶺金沙、東莞黃洞、江西興國茶園崗等處。4世祖 仕九郎公(1405~?),巨浪公第7子。字人俊,號千八郎,族九。生於明永樂三年乙酉(1405)年十月初四日午時,卒年不詳。妣呂氏;生2子:大八郎、三郎。居五華安流政上。卒葬龜形。後裔分居五華大都、董源橋,江西興國、萬安等處。(新編豐順《劉氏族譜》載:巨浪公三妣(庶妣)陳氏生有二子:孟寬,孟仁。公與三妣陳氏合葬於大埔古野南坑庵門前癸山丁向,墓於1985年重修。據此,說巨浪公是生子九人)7房巨波公生4子(四川高縣譜載生6子)4世祖 登科公(1386~1458),巨波公長子。字漱荃、樂耕、族科。官授湖南常德府武陵縣令。生於明洪武十九年丙寅(1386)年二月初十日午時,卒於天順二年戊寅(1458)九月初二日戌時,享壽73歲。妣范氏、萬氏;生2子:獻夫、榮夫(未詳)。由興寧黃陂龍龜洞遷居江西瑞金縣,居寧都瑞金縣塘背。卒葬瑞瑞金縣三角塘背龍形。後裔分居歸善、宜春、梅縣扶貴、古塘,大埔、惠陽、蕉嶺,興寧大坪蘭坑裡,羅崗德豐、壢陂大窩裡及細窩裡,羅浮岩前、上佑、江西信豐等處。4世祖 登榜公(1393~1467),巨波公第2子。字仲咸,號族榜。進士及第。官授江西會昌、龍泉(今遂州)知縣。生於明洪武廿六年癸酉(1393)年七月十九日戌時,卒於成化三年丁亥(1467)正月初十日卯時,享壽75歲。妣徐氏;生7子:乾清、法憲、欽郎、法明、欽三、法旺、萬五郎。居江西贛州府會昌縣城內。卒葬會昌竹子壩鳳形,壬山丙向。後裔分居江西龍泉縣羅昌百家村三角塘新安上猶,廣東梅縣南口、丙村、西陽、豐順湯坑、朝陽深溪等處。4世祖 登國公(1394~1447),巨波公第3子。字炳寅、陶發,號柱用、族國。進士。官授四川重慶知府。榮祿大夫。生於明洪武廿七年甲戌(1394)年十一月初六日子時,卒於正統十二年丁卯(1447)二月廿日午時,享壽54歲。妣鄺氏、黃氏、郭氏;生2子:促清、仲平。居贛州府信豐縣。卒葬江西梅林獅子滾球形。後裔分居贛州南林、南安、南康、崇義、興國、永豐等處。4世祖 登堂公(1399~1478),巨波公第4子。字壽山、樂善,號族堂。生於明建文元年已卯(1399)年正月十八日未時,卒於成化十四年戊戌(1478)八月初九日未時,享壽80歲。妣周氏、易氏;生子:百一郎。居贛州府信豐縣三江城內。卒葬信豐三隔坑五馬歸槽形。後裔分居江西萬安、泰和、武寧、永新、永寧,福建漳州、長汀、永安等處。(海豐縣譜載四世祖登祥公,生於1402年,卒於1436年。巨波公第五子,妣朱氏、賴氏;住廣東博羅縣橫塘圳)、登榮(四川高縣譜載登榮公,巨波公第六子,妣易、王、周氏,生二子:景效、景祥。移居四川高縣月江三勝劉家灣開基立業)。8房巨漣公生8子4世祖 君琳公(1386~1465),巨漣公長子。原名法清,字受海、諱族清。明洪武十九年丙寅(1386)五月十八已時生,成化元年乙酉年(1465)三月初十卯時卒。妣曾氏、彭氏、羅氏;生4子:貴山、貴廷、貴游、壽山。居興寧水口鹽米沙、石子頭建屋一座。卒葬興寧水口鹽米沙石子頭仙人下寨形,坐南向北。後裔分居興寧下堡光夏、河口、水口水洋、鹽新、新圩石崖、藍布、官峰、坭陂黃垌、柏塘、將軍白石下、刁坊大橋曲角里、壢陂赤子樹下、福興烏嶂坑、羅崗中心街、永和盤古石下,海豐、陸豐、豐順、五華、曲江、四川、江西、興國、合富縣等處。4世祖 君玹公(1390~1458),巨漣公第2子。原名法傳,號君元,諱族傳。明洪武二十三年庚午(1390)年二月初一辰時生,天順二年戊寅(1458)年十月初九酉時卒。妣曾氏;生2子:法清、廷海(移居江西上饒萬羅坑)。居興寧水口鹽米沙。卒葬興寧水口水洋小河背貴竹坑織女挑梭形陰穴,坐北,子山兼癸。後裔分居水口洋坳、上石塘、留名堂、洋槐趲布崗、米篩塘、上石、新圩虎洞、鯉湖、坭陂將軍,壢陂煙墩、永和鶴子塘、豐順、五華、蕉嶺潮陽深溪、饒平洋桃、惠來北溪石古、下埔、神泉、揭西良田、博羅、惠州、翁源、從化、四川、江西、湖北、陝西等處4世祖 君智公(1392~1461),巨漣公第3子。原名元浩,字帥腿,號君聖。又名萬十郎,諱族元、又諱導。明封帥隊將軍馳馬游庄,官授鎮國大將軍。明洪武二十五年壬申(1392)年六月初六寅時生,天順五年辛已(1461)年三月初五已時卒。妣鄭氏;生1子:法先(他譜載法先有兄弟6人)。由興寧水口鹽米沙移居梅縣松源。卒葬梅縣龍牙村衝天鳳形已山。傳至六世文聰由梅縣松源遷回興寧水口井溪井聯,光華管嶺,新圩洋洞坑、老虎塘、坭陂將軍大陂頭、壢陂鯉塘,梅縣、連平、四川、廣西等處。4世祖 儀十郎公(1395~1449),巨漣公第4子。原名儀四郎,字君達,號宣猶,又號伯傳、諱族議。明洪武二十八年乙亥(1395)年九月初四未時生,正統十四年已已(1449)年八月初十未時卒。妣柯氏;生5子:千廿一郎、法聰、寧忠(未詳)、寧乾(未詳)、寧(未詳)。由水口鹽米沙移居新圩船添天子印開基立業。卒葬豐順縣湯坑赤草村。後裔分居新圩船添天子印、壢陂南方(毛公寨、李陂嶺)、寧新城南街背、大坪布駱赤禾塘、肇慶、廣州河南寶崗河源、連平、惠東良化、惠陽、龍川,四川、江西等處。4世祖 十三郎公(1399~1487),巨漣公第5子。字伯州,諱族昌。明建文元年年已卯(1399)年十月初三戌時生,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年十月初五辰時卒。妣黃氏;生1子:桂。居五華。卒葬五華縣布尾大塘肚宮背嶺,妣葬五華縣東十里銀坑水。後裔分居興寧刁坊大橋上、下洋,大橋圍、新老寺里、矮嶺子、斷下壩、黃沙嶂,坭陂鐵爐咀、壢陂赤子樹下、龍田曲塘、五華、和平、惠陽、河源古嶺、高田鎮,紫金縣古竹、中溪、茶園、柳布、大楓樹、陳坑、赤水、龍富,南海、高要,四川、廣西、湖南嶽陽、江西尋鄔、台灣等處。4世祖 七十三郎公(1402~1467),巨漣公第6子。字君祿,號叔平,諱族發。明建文四年壬午(1402)年四月十四日辰時生,成化三年丁亥(1467)年九月廿四日已時卒。妣楊氏、何氏、王氏;生1子:文貴。始在興寧下堡峭陂社側上片建屋一座,後遷至下堡松林壩龍崗上建屋立業。祖與楊、何妣卒葬下堡松林壩黃坭塘荷畲嶺猛虎跳牆形,已山。後裔分居下堡松林壩、先鋒社屋角、博溪劉屋角、東坑、光夏柏樹下、水口荷樹藍田、達新赤黎角、宋聲塘子坳、小坪畲、灌菜塘、狗臂坑、黃沙洋、大坪畲、刀石背、黃竹藪、官頭坪、深壢坭陂理中齊陂橋,梅縣徑義葉華、畲坑、瑤上東門村梅子樹下、上黃塘、念橋赤竹坳背、廣東惠東、五華、豐順、澄海、河源、紫金、連平連州、陽山、廣西賀縣、四川白沙、江西遂川、湖北等處。4世祖 八十四郎(1405~1489),巨漣公第7子。字松睦,號季甫,又名十八郎,諱族城。明永樂三年乙酉(1405)年九月初八戌時生,弘治二年乙酉(1489)年二月初十未時卒。妣姜氏;生1子:得清。居興寧水口司背村。卒葬連平州。後裔分居興寧水口、五華水寨、紫金、惠州、連平等處。4世祖九十九郎公(1408~?),巨漣公第8子。字伯玉、子宏,諱族宏。洪熙年,官授興寧儒學正堂。明永樂六年戊子(1408)年九月初十戌時生,卒未詳。妣候氏;生子:長子(名未詳)移居河源,二子雷絲(雷絲妣謝氏生3子:仕晟、仕賢、仕宗)。遂爰居下堡柏樹下橫嶺背寨上,冊於上六都民籍,在柏樹下開基立業。卒葬宋聲鎮宋坑尾風吹羅帶形。後裔分居宋聲漸里、坪畲李子壢、水口岐嶺下、鄒洞璜塘、達新松樹塘、黎湖寨、白照牆,刁坊橫江排子嶺、福興高田曾崗圍、桃禾墩,五華布美(舊稱布尾)西山下,豐順東門外茅坪,紫金龍窩、藍塘、黃潭浦,蕉嶺、平遠、河源、增城、高州、電白、連平、陽山、惠東三多祝、潮州、汕頭、揭東、揭西良田、四川內江、資州、盧州、鐵蛇壩、犍為,江西贛州、吉水、上猶,廣西賀縣芳林、柳州,湖南、湖北、陝西、北京、香港、台灣等處。9房巨江公生7子4世祖 城清公(1387~1488),巨江公長子。字理青、貴初、號族清。生於明洪武廿年丁卯(1387)年七月初十日未時,卒於弘治元年戊申(1488)十月十九日申時,享壽102歲。妣唐氏、甘氏;生子未詳(待查龍川族譜)。居龍川南門黃塘文峰林。卒葬龍川文峰林美女梳妝形。後裔分支七約鐵龍潭黃塘文峰林公門、和平、長樂、進賢、興國、長寧、贛州、大庚、萬載等處。4世祖 城河公(1392~1461)、巨江公第2子。原名城柯,字貴東、號族柯,仕十。生於明洪武廿五年壬申(1392)年正月初八日未時,卒於天順五年辛巳(1461)十月初五日戌時,享壽70歲。妣廖氏、郭氏、練氏;生2子:法緣、法興(福保)。居長寧百口塘。卒葬龍川平越村象形甲山庚向。後裔分居五華萬家塘、軍屯、二子福保後裔分居連平、仁化臘口、樂昌劉屋、坑背等處。4世祖 城海公(1393~1465)、巨江公第3子。原名城概,諱海,字貴科、祿昌,號族概。生於明洪武廿六年癸酉(1393)年十月十八日未時,卒於成化元年乙酉(1465)七月十八日未時,享壽73歲。妣黃氏、溫氏、歐氏;生1子:千四郎。由梅縣遷龍川平越七約潭村居住。卒葬牛塘頭海螺形丙山壬向。後裔分居萬載、新喻、義寧州瀏陽、安福、興寧羅浮中村等處4世祖 城沆公(1394~1467)、巨江公4子。原名城疆,諱江,字芳宇,號族矼。官授廉州孺學正堂。立業於廉州。生於明洪武廿七年甲戌(1394)年五月十八日寅時,卒於明成化三年丁亥(1467)月初十日未時,享壽74歲。妣郭氏;生子未詳(待查廉州譜)。卒葬青龍約坪上仙女踏車形。4世祖 城漢公(1397~1465),巨江公第5子。原名城瀚,諱漢,字三德,號族瀚。生於明洪武三十七年丁丑(1397)年八月十四日酉時,卒於成化元年乙酉(1465)三月初十日戌時,享壽69歲。妣張氏;生4子:宗禮、宗用、宗利、宗貴。居龍川庄頭。卒葬龍川馬埔美女形丁山癸向。後裔分居龍川畲頭、拱門裡、崗頭、馬埔、馬塘、東水等處。4世祖 城涌公(1398~1484)、巨江公第6子。字四宣,號族涌。官授雲南平西守備。生於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1398)年十月十五日戌時,卒於成化廿年甲辰(1484)九月十八日戌時,享壽87歲。妣駱氏;生5子:富一郎、富二郎、富三郎、富四郎、富五郎。居廣東龍川黃廟嶺西廂。卒葬黃廟嶺蛇形。後裔分居龍川貝嶺、東水、和平雙頭黃沙浪,惠州學背等處。4世祖 城池公(1404~1487)、巨江公第7子。字貴城、五茂、號族馳。官授河南懷慶府副總。生於明建文三年辛巳(1401)年七月十四日酉時,卒於明成化廿三年丁未(1487)九月十五日申時,享壽87歲。妣羅氏、嚴氏、程氏;生4子:文聰、文聯、文(目+元)、文(目+全)。居龍川七約平越村。後裔分居龍川、興寧城鎮、五華、江西進賢、清江、長寧、池江、臨江、萬載、泰和、安福、吉水、龍南、定南、贛州、信豐、安遠、湖南醴陵等處。10房巨淮公生5子4世祖 萬淵公(1397~1469),巨淮公長子。字宗源、天錫、號族淵。生於明洪武三十年丁丑(1397)年正月初十日卯時,卒於成化五年已丑(1469)六月十八日未時,享壽73歲。妣馮氏、曾氏;生4子:法泉、法強、法雷、法升。居韶關翁源。卒葬翁下坑獅形。後裔分居江西南昌、會城、石城、廣東乳源、翁源、海康、電白、徐聞、海南文昌、湖南長沙、瑞州新昌天寶等處4世祖 萬習公(1406~1485),巨淮公第2子。字宗泰、號族習。官授山西提督學政。生於明永樂四年丙戌(1406)年正月十八日午時,卒於成化廿一年乙巳(1485)三月初五日巳時,享壽80歲。妣歐氏、楊氏、馮氏;生1子:志高。居連平州城內。卒葬新安安石連埔甲山庚向。後裔分居徐聞、廉州等處4世祖 萬忠公(1410~1488),巨淮公第3子。字宗貴、號族忠。官授高州府茂名縣儒學。生於明永樂八年庚寅(1410)年五月十日戌時,卒於明弘治元年戊申(1488)三月十四日酉時,享壽79歲。妣康氏蔡氏、陳氏;生子未詳(待查高州族譜)。居高州吉落司前。卒葬廣信府貴溪東門外象形癸山丁向。後裔分居新義、廣寧,江西龍泉(今遂州)、興國等處。4世祖 萬宗公(1410~1445),巨淮公第4子。字宗文,號族宗。生於明永樂八年庚寅(1410)年五月初十日戌時,卒於正統十年乙丑(1445)四月初九日丑時,享年36歲。妣沈氏;生子未詳(待查南族譜)。居雷州府海康縣。卒葬雷州龍山仙人插旗形。後裔分居電白、化州白石城、江西石城等處4世祖 萬江公(1413~1491),巨淮公第5子。原名萬崗,字宗振,號族崗。官授瓊州府文昌縣城守營。生於明永樂十一年癸巳(1413)年二月十七日亥時,卒於弘治四年辛亥(1491)四月初九日丑時,享壽79歲。。妣卜氏;生3子:永崇、永正、永隆。居海南文昌市。卒葬檳榔市金鉤形。後裔分居文昌、檳榔市、廉江、萬州、欽州、袁州、湖南長沙、瀏陽、桂東、桂陽、醴陵等處。11房巨河公生6子4世祖 時泰公(1397~1470),巨河公長子。原名能達,字世泰、寧遠,號族達、大官。官授朝內大司馬。生於明洪武三十年丁丑(1397)年八月初四日巳時,卒於成化六年庚寅(1470)八月十六日巳時,享壽74歲。妣董氏、鄺氏、謝氏、黎氏;生2子:均盛、均玉。居盧陵縣城內。卒葬武平縣西門外將軍下馬形,後遷葬小頭村烏鴉落洋形庚山甲向。後裔分居江西吉安、興國、安福、盧陵、廣東五華政上、豐順、揭陽、萍鄉、萬載、平江、湖南、陝西、四川等處4世祖時際公(1400~1472),巨河公2子。原名能原,字時濟,號族原。官授南京承宣使、布政司。生於明建文二年庚辰(1400)年十一月初一日子時,卒於成化八年壬辰(1472)十月初九日子時,享壽73歲。妣易氏、羅氏、洪氏、湯氏;生3子:世瑾、世潤、世芳。居吉水縣康村。卒葬康村虎形。後裔分居江西吉水、海城,廣東蕉嶺等處。4世祖 時通公(1400~1493),巨河公3子。原名能淵,又名千三郎,號族時。進士及第。官授潮陽縣令。生於明建文二年庚辰(1400)年十一月廿日卯時,卒於弘治六年癸丑(1493)二月廿五日三時,享壽94歲。妣蕭氏、程氏、康氏;生2子:志聰、志亮。居盧陵東安村。卒葬平遠縣小柘鄉三摺嶺下犀牛潭面上飛鵝形。後裔分居龍泉水南壩、長寧,廣東興寧新圩大村高塘井頭窩、楊閣山等處。4世祖 時貴公(?~?),巨河公4子。原名能佩,字宗憲,號族佩,鎮四郎,會昌。進士及第。官授永昌府尹,後升兵部員外郎。生卒年未詳;享壽93歲。妣程氏、蕭氏、孟氏、胡氏;生2子:志學、志黌。告老還鄉。卒葬平遠小柘犀牛潭蛇形坐東向西。後裔分居江西龍南、尋鄔、興國,廣東梅縣、連平忠信老鴉沙等處4世祖 時吉公(1407~1489,享壽83歲),巨河公5子。原名能文,字族文,諱顯五郎,號龍桂。官授潮陽縣指揮使。生於明永樂五年丁亥(1407)年二月十五日未時,卒於弘治二年已酉(1489)十月十二日酉時,享壽83歲。妣古氏、嚴氏、高氏、李氏;生3子:仕誠、仕傑(未詳)、仕耀(未詳)。居江西建昌府城。後裔分居廣東興寧城南義尚圍三角塘,寧中鵝一巒頭嶺,刁坊坪塘、湖崗嶺、角子窩,坭陂松塘窩白石下陰城背,永和廉子路新明新柳塘、中心嶺禾倉棟、軍社圍子壩,寧新橫湖長壩里等處。4世祖 時祥公(1414~1492),巨河公6子。原名能壽,號族壽。官授江西廣信副總、知府事陛兵部員外。生於明永樂十二年甲午(1414)年十月初一日寅時,卒於弘治五年壬子(1492)十一月十一日申時,享壽79歲。妣鄒氏、程氏;生子未詳。居貴溪縣。卒葬平遠縣西牛溪虎形。後裔分居江西龍南、定南、宜春、豐宜、廣東平遠等處。12房巨漢公生4子4世祖 念一郎公(1392~1457),巨漢公長子。字鳳山,號傳遜、萬球、族鳳。官授肇慶、武昌府尹。生於明洪武廿五年壬申(1392)年五月廿五日辰時,卒於天順元年丁丑(1457)三月十八日卯時,享壽66歲。妣邱氏;生3子:寧遠(萬深)、萬濟、萬河。居福建寧化石壁洞。祖妣原葬五華梅林游魚上水形,後遷葬汀州府西門外烏鴉落洋形。祖原住福建寧化石壁洞。後裔分居廣東興寧坪洋潭坑埔尾、葉塘大眾擔水塘、合水龍池頭、新陂華新崩崗下,肇慶、紫金、五華、江西會昌、興國,湖北武昌,四川等處。4世祖 念二郎公(1393~1465),巨漢公第2子。字鳳淑,鳳林,號族林。生於明洪武廿六年癸酉(1393)年二月初三日未時,卒於成化元年乙酉(1465)三月二十八日亥時,享壽73歲。妣朱氏、張氏;生2子:紹祖(月華)、紹宗(月梅)。居福建上杭中都司田背。卒葬蜈蚣形。後裔分居長汀、福州、廣東五華棉洋、揭陽、海豐、陸豐等處。4世祖 念三郎公(1399~1462),巨漢公第3子。字鳳祥,號萬庄、族祥。官授肇慶府陽春知縣。生於明建文元年已卯(1399)年六月初五日未時,卒於天順六年壬午(1462)七月十三日未時,享壽64歲。妣賴氏、曾氏;生3子:口口、口口、旭源。後裔分居福建永安、廣東潮安、梅縣、大埔等處。卒葬三甲塘。4世祖 念四郎公(1403~?),巨漢公第4子。字鳳梅,號族梅。生於明永樂元年癸未(1403)年十月初六日未時,卒年不詳。妣游氏、方氏、陳氏、趙氏;生2子:日貴、月貴。居福建漳州府廈門。卒葬福建泉坑弓形丙山壬向。後裔分居福州、泉州等處。13房巨浩公生5子4世祖 清公(1403~?),巨浩公長子。字廣,號月波,盛坤,諱清益。生於明永樂元年癸未(1403)年三月十七日亥時,卒年不詳。妣陳氏、魏氏、沈氏、范氏;生子未詳。居廣東惠州府龍川縣。卒葬龍川鳳形。後裔分居江西吉安、興國、安福、梧城,廣東蕉嶺、梅縣等處。4世祖昌公(1405~1489),巨浩公第2子。字坤,盛廣,號月灝,族灝。欽點(官授)翰林院大學士。生於明永樂三年乙酉(1405)年十二月二十日卯時,卒於弘治二年已酉(1489)二月廿八日卯時,享壽85歲。妣唐氏、黃氏、巫氏;生2子:志學、志黌。居貴州城內。卒葬瓊州縣南門外仙人背劍形。後裔分居江西宜春、萍鄉,廣西桂林、貴陽、廣東平遠、四川會理等處。4世祖 利公(1408~1466),巨浩公第3子。原名月慶,字盛薰,號族慶。官授雲南都司轉運使。生於明永樂六年戊子(1408)年八月初九日申時,卒於成化二年丙戌(1466)正月初四日戌時,享年59歲。妣金氏、孔氏、;生1子:德儀。居龍泉縣曹林馬下橋。卒葬虎形。4世祖 衍公(1410~1494),巨浩公第4子。原名月桃,字盛,號族桃。官授廣西平樂知府。生於明永樂八年庚寅(1410)年正月初十日現時,卒於弘治七年甲寅(1494)九月吉日時,享壽85歲。妣馮氏;生子未詳(待查《劉氏族譜》撫州卷)。居撫州府許家灣。卒葬撫州府許家灣鳳形。4世祖 潛公(?~?),巨浩公第5子。原名月池,字盛福,號族池。官授廣西鬱林(今貴縣)知府、尋州府永安司。生卒年未詳。妣樂氏、鄧氏、鄒氏;生子未詳(待查劉氏族譜)貴陽卷)。居貴陽城內。後裔分居江西興國等處。據1957年泰國版《劉氏宗譜》載:巨浩公生有六子,第六子慶公,字盛祿,號月梅,妣丁氏,後裔居汀洲上杭,永定等地.)。14房巨深公生2子4世祖 湯公(?~1490),巨深公長子。原名集昌,號族昌、祥德。官授天津衛總兵、陲三邊總制。生年不詳,卒於明弘治三年庚戌(1490)三月二十日午時。妣韋氏、閔氏、洪氏、馮氏;生2子:發枝、志融。居北京城海內門。卒葬建昌府蓮花形。後裔分居建昌、吉安、福建武平廂坑湖等處。4世祖 浪公(1409~1497),巨深公第2子。原名集文,字公平,號崇祥,族文。官授朝內一品,榮封三代。生於明永樂七年已丑(1409)年五月初七日未時,卒於弘治十年丁已(1497)年十一月初九日時,享壽89歲。妣包氏、孔氏,生1子:宗達。居順天府(北京)良鄉縣。後裔分居廣東興寧羅浮浮美下佑小佑、福建、江西臨江、興國、浙江杭州,湖北等處。祖妣卒葬何處未詳(待查《劉氏族譜》北京卷)廣傳公八十三孫簡介長房巨源長房巨源長子大萬,官授福建長汀州府尹。生子四。長房巨源二子福二郎,官授千總。生子三。長房巨源三子俊三郎,生子五。長房巨源四子宗遠,生子三。長房巨源五子明遠,生子四。長房巨源六子仲六郎,生子未詳,遷惠東、惠州西門外、博羅、紫金及黃河流域。長房巨源七子暫九郎,生子二。長房巨源八子三十三郎,遷居河源、潮安及湖南等地,生子未詳。二房巨湶長子元浩,生子六。二房巨湶二房巨湶次子乾正,生子六。二房巨湶三子法緣,生子六。二房巨湶四子千四郎,生子五。二房巨湶五子萬五郎,生子四。二房巨湶六子滿江,生子五。二房巨湶七子法宣,明代處士。生子五。二房巨湶八子念九郎,生四子。三房巨汌三房巨汌長子致中,生子四。三房巨汌次子致和,官授循州知縣。生子三。四房巨淵四房巨淵長子濾,官授寧波府副總府。生子六。四房巨淵次子致明,生子五。四房巨淵三子清,生子七。四房巨淵四子致高,官授瓊州府儒學正堂。生子一。四房巨淵五子澄,生子二。四房巨淵六子致祥,生子三。四房巨淵七子滄,官授翰林院調任於陝西提督學院。子未詳。四房巨淵八子深,後裔分居南雄、始興、普寧、海豐等地。五房巨海五房巨海長子貴初,官授山西太原府尹,生子四。五房巨海次子貴寧,官授雲南省元江州新平縣令。後裔分居長樂七都、曲江黃渡湖、增城石車白石、樂昌寶昌、仁化、海豐、雲浮、潮安等地。五房巨海三子貴宗,生子二。後裔分居南江頭東堡、新會、長樂、河源、南海、清遠崗頭、中山、大埔等地。五房巨海四子貴祖,官授雲南鎮源州知府。後裔分居長樂、龍川、從化、番禺、東莞、增城等地。四品五房巨海五子貴科,後裔分居清遠、連山、陽山、長樂、雷州、博羅、陽江、陸豐、番禺、肇慶、海豐等地。五房巨海六子貴魁,官授廣西桂林府總鎮。後裔分居東莞常平、順德等地。五房巨海七子貴林,後裔分居東莞、肇慶、陽江、龍川等地。五房巨海八子貴誠,生子二。五房巨海九子貴祥,生一子。六房巨浪六房巨浪長子高千,生子二。六房巨浪次子成宗,生子一。六房巨浪三子鐵三郎,後裔分居五華、龍川、曲江、河源、四川保寧等地。六房巨浪四子六十六郎,生子二。六房巨浪五子仕七郎,官授江西定南縣正堂。生子三。六房巨浪六子仕八郎,生子一。六房巨浪七子仕九郎,生子二。七房巨波七房巨波長子登科,官授湖南常德府武陵縣令。生子二。七房巨波次子登榜,官授江西會昌龍泉(今遂州)知縣。生子七。七房巨波三子登國,進士,官授四川重慶知府,榮祿大夫。生子二。七房巨波四子登堂,生子一。八房巨漣八房巨漣長子君琳,後裔分居興寧、海豐、陸豐、豐順、五華、曲江、四川、江西等地。八房巨漣次子君玹,生子二。八房巨漣三子君智,封帥隊將軍馳馬游庄,官授鎮國大將軍。生子一。八房巨漣四子君達,生子五。八房巨漣五子十三郎,生子一。八房巨漣六子君淑,生子一。八房巨漣七子八十四郎,生子一。八房巨漣八子九十九郎,官授興寧縣儒學正堂。生五子。九房巨江九房巨江長子城清,後裔分支七,分居和平、長樂、進賢、興國、長寧(今尋烏)、贛州、大余、萬載等地。九房巨江次子城河,生子二。九房巨江三子城海,生子一。九房巨江四子城沆,官授廉州儒學正堂。立基於廉江。九房巨江五子城漢,生子四。九房巨江六子城涌,生子五。九房巨江七子城池,官授河南懷慶府副總。生子四。十房巨淮十房巨淮長子萬淵,生子四。十房巨淮次子萬習,官授山西提督學政。生子一。十房巨淮三子萬忠,官授高州府茂名縣儒學。後裔分居新義、廣寧、江西遂川、興國等地。十房巨淮四子萬宗,後裔分居電白、化州、江西石城等地。十房巨淮五子萬江,官授瓊州府文昌縣城守營。生子三。十一房巨河十一房巨河長子時泰,官授朝內大司馬。生子二。十一房巨河次子時際,官授南京承宣使,布政司。生子三。十一房巨河三子時通,進士及第,官授朝陽縣令。生二子。十一房巨河四子時貴,進士及第,官授永昌府尹。後升兵部員外郎。生子二。十一房巨河五子時吉,官授潮陽指揮使。生子三。十一房巨河六子時祥,官授江西廣信副總、知府事陸兵部員外,後裔分居龍南、定南、宜春、豐宜、平遠等地。十二房巨漢十二房巨漢長子念一郎,官授肇慶府尹、武昌府尹,生子三。十二房巨漢次子念二郎,生子二。十二房巨漢三子念三郎,官授肇慶府陽春縣令。生子三。十二房巨漢四子念四郎,官授肇慶府陽春知縣,生子二。十三房巨浩十三房巨浩長子清,後裔分居吉安、興國、安福、梧城、蕉嶺、梅縣等地。十三房巨浩次子昌,欽點翰林院大學士。生子二。十三房巨浩三子利,官授雲南都司轉運使。生子一。十三房巨浩四子衍,官授廣西平樂知府。生子未詳。十三房巨浩五子潛,官授鬱林(今貴縣)知府。後裔分居興國等地。十四房巨深十四房巨深長子湯,官授天津衛總兵、陲三邊總制。生子二。十四房巨深次子浪,官授朝內一品榮封三代。生子一。83個孫中37個顯貴,最高者一品官銜;曾孫輩中,惟二房無貴。( 三世祖四房祖巨淵公,第三子 清公(致通))四世祖清公,名致通,號希信,字吉士,族通,生於明洪武二十年丁卯(1387)年二月十四日未時,卒於正統三年戊午(1438)九月十三日申時享壽五十二歲,妣廖氏鄒氏生七子,宗責,宗賢,宗源,宗文,宗昌,宗道,宗法,祖葬於潮陽縣東門外虎形,妣廖氏生於明洪武二十二年庚午(1390)十月初三戍時,卒於明洪熙元年乙己(1925)年七月初九日未時,葬龜地。鄒氏未祥,祖原居大埔公洲,後遷居福建寧化縣因宋元之亂,再遷上抗苦竹村隨父避居潮安.清遠.祖為大埔縣松柏坑開基祖後裔分居揭陽.惠來.福建.江西.豐順.河源.五華.博羅.和平.饒平等處。五世祖宗責公,號祥富,字孚妣謝氏,生八子,文聰,文明,文竣,文達,文榮,文和,文甫,文貴,公葬大埔縣百侯鎮舊寨村松柏坑口寒虎咬尾形,每年八月初一掃墓,妣謝氏往饒平探親攜帶六,七,八,子同去。因避宋元之亂故在饒平另立創居,謝氏葬饒平石井茅屋地。六世祖文聰公,妣黃氏,先居豐順縣後遷居揭陽分居狗眼埔藍田都尖山下湯湖溏,祖葬藍田都湯湖溏,妣葬坑尾寮阿吉山,生一子;祖太。七世祖諱 念四郎祖太公,妣惠德.曹氏,祖居廣東省潮州府揭陽大埔縣百侯松柏坑白堠鄉,後移居豐順縣湯坑黃屋壩。祖葬揭陽縣在藍田都八面地名尖山下湯湖溏面上坐丑向未,清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重修,更號曰祖太。妣葬坑尾頭河髻山坐東南向西北。祖現移葬揭西縣五經富鎮坑尾頭村順水流蛇地龍上,每年揭西曾大寮村九月初八祭祀,生一子;天嚴。八世祖諱大四郎 天嚴公,妣惠淑.張氏,祖居揭陽縣藍田都八面。祖原葬馬子腰高車逢雙墓。葬雍正癸未年立自天嚴字。祖現葬揭西縣京溪園鎮曾大寮鄉石船山石牛後。每年九月初八日祭祀。生一子;生申。天嚴公是京溪園鎮曾大寮開基始祖,他從大埔縣遷豐順縣再遷入揭西縣五經富鎮,於清朝初年遷至揭西縣京溪園鎮曾大寮立業,再繁衍發展至鵝毛溪、石湖山、龍子園等村寨。巳繁衍20多代,人口約11000人。九世祖諱 十五郎生申公,妣三娘何氏佛號純良,五娘呂氏佛號和德,籣菊張氏,祖原葬揭西縣五經富黃龍寺逆大溪水上角。坐南向北。妣何氏葬坑尾頭黃蔴嶺,亥山己向。清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重修一次,生一子思莪。呂氏媽葬青塘坑又名蔴竹窩鳥石頭下坐東向西,生一子思孝。張氏媽合葬,清 雍正十一年癸丑年重修。又有庶妣葬官生系龜甲穴。無生子。祖現移葬揭西曾大寮田螺丕地,每年九月初八日祭祀,思茂,思孝。思孝公未詳。十世祖諱百一郎 思莪公,妣滿娘張氏,葬於高車園仔又曰下圍塘尾。今五經富寨坐北向南。祖現移葬揭西曾大寮村,仙曡石嶺頂。妣合葬。生八子;淑義,淑招,淑禮,淑 ,淑恭,淑 ,淑寬,淑 。每年九月初八日祭祀。十一世祖長房諱 千一郎 淑義公.字鳳山,妣晚娘謝氏號克儉,葬於尖下扁頭石山戍山辰向。康熙四十五年重修,立碑名號鳳山。妣葬於白憤坑貉獠塘坐丑向未。祖現移葬揭西曾大寮石船山仙曡石,生八子;希孟,希顏,希 ,希 ,希興,希 ,希賢,希 。每年九月初八祭祀。十一世祖二房 諱 千二郎淑招公,妣江氏葬石湖山坐午向未分金。十一世祖三房諱 千三郎淑禮公,妣巫氏葬白藤嶺坐辛向乙分金。十一世祖四房諱 千四郎淑 公,妣曾氏葬龍鬚頸坐乾向巽分金。十一世祖五房諱 千五郎 淑恭公,妣羅氏葬五經富坐丑向未分金。十一世祖六房諱 千六郎 淑 公,妣曾氏劍門黃泥鰍坐坤向艮分金。生於正德十一年丙子十一月初六日午時。十一世祖七房諱 千七郎 淑寬公,妣藍氏葬長埔尾坐申向寅分金。十一世祖八房諱 千八郎 淑 公,妣林氏葬不詳。十二世祖諱萬一郎希孟公,字龍興,妣妙貞鄒氏,生二子;有聖,起聖,祖現葬於揭西縣,五經富鎮,黃龍寺庵廟旁順水大溪上,五經富村對面山。清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重修立碑號曰龍興。生明 正德七年壬申九月十八日戍時。終於萬曆十六年戊子七月二十五日酉時。歲次癸己年2013農曆二月十三日興工二月二十二日竣工祭拜。十二世祖諱萬二郎希顏公,妣藍氏。生一子;默軒。祖葬鷂婆山膨肚。妣葬老虎坑。十二世祖諱萬三郎希 公,妣陳氏。遷居潮陽縣深溪居住。十二世祖諱萬四郎希 公,妣陳氏。未詳十二世祖諱萬五郎希興公,妣王氏。祖葬坡頭嶺坐子向午。十二世祖諱萬六郎希 公,妣鍾氏。祖遷居潮陽縣深溪居住。十二世祖諱萬七郎希賢公,妣曾氏。祖被虎傷死,葬鷂婆嶺下旱窩仔。坐南向北。妣葬豐田尾。十二世祖諱萬八郎希 公,妣鍾氏。未詳十三世祖諱念一郎有聖公,號祖軒。妣巫氏,張氏。生二子;心起,濟廷。祖葬不詳。後裔遷居未詳。十三世祖諱念二郎起聖公,字若軒,妣克勤丘氏,祖原葬揭西縣半坑楊厝寮石壁村,坐北向南。祖本是曾大寮村生男孫者每年三月初三日祭祀,後半坑人把祖偷移走了,所以現在不知去向。妣丘氏葬霖田都湖口約曾大寮鄉匏瓠坑,坐西向東,坤山艮向有巽峰,現改為每年三月初四日為生男孫者祭祀,生六子;衷銘,衷實,衷瑞,衷常,振乾,起秀、十四世祖長房衷銘公,妣貞靜巫氏,祖生於明崇禎年間距今三百餘載,生於揭西五經富鎮。祖原葬揭西縣,京溪園鎮,長灘白石嶺祠堂下。改革開放時間開荒造田,祖墳被破壞,只剩後背石帶。老穴石碑乾隆庚申年重修(1740年)距今250多年。2014年四月初八子時竣工。八月十七日金斗進佳城,農曆八月十九日修山。重修佳城,氣勢磅礴。現遷移曾大寮,池美村,後旁龍頂。分金辛乙兼酉卯。生四子;從宜,從實,從先,從寬。明亂時期、世道荒落、自然災害,頻頻發生。兄弟四人、難以同居。各自謀生髮展。十四世祖二房衷實公,妣張氏。葬於籃田都八面地名石山鯉魚塘坐西向東。遷居揭西縣塔頭鎮鵝毛溪傳下。十四世祖三房衷瑞公,妣蔡氏,鄒氏,生二子;遒伯,旭貞,祖原葬揭西縣東園鎮古福山地名苦山庵坐北向南。祖現移葬揭西曾大寮鄉石船山石牛後與天嚴公同葬。祖五月初八忌神。祖妣四月三十忌神。十四世祖四房衷常公,未詳十四世祖五房振乾公,未詳十四世祖六房起秀公,妣李氏,生五子。遷居廣西賀州市沙田鎮沙田村。(三房衷瑞公長子)十五世祖遒伯公,字元、號遒。妣淑勤汪氏生一子;天客。妣陳氏婆生四子;輔尹,智用,國輔,智者。妣陳氏婆葬曾大寮老寨前磨埕尾草埔。祖葬馬坑寨牛牯嶺山。坐艮向坤。合共五子俗稱五房眾。陳氏婆十一月十五忌神。十五世祖旭貞公,祖原葬巷口鄉寨前山後。遷居揭西縣長灘龍子園。十六世祖天客公,妣楊氏。庠生( 明清時期學校稱庠,故學生稱庠生, 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學校,秀才向官署呈文時自稱庠生、生員等)。祖葬揭西曾大寮池美村後畔龍,坐西向東。祖為曾大寮寨里大房。十六世祖輔尹公,妣鄒氏,江氏。祖為曾大寮鄉湳池村湳池二房。十六世祖智用公,葬曾大寮門口山東面張厝坑嶺龍。祖為曾大寮三房。後裔不詳。十六世祖國輔公,妣黃氏二娘,添福吳氏生三子;長不詳,二子純,三淑寶,淑寶無嗣與吳氏媽合葬。祖與妣黃氏合葬唵埔大松柏腳,後移去它方不詳。吳氏葬於曾大寮寨前應菜墩。祖為曾大寮四房。十六世祖智者公,妣馬氏生二子;道振,善朋。祖為曾大寮尾房。十七世祖子純公,號士淑、太學生,乳名良。妣惠嘉黃氏妣葬白銀嶺腳郭厝墳坐北向南,亥山己向。生六子;紹魯,紹岐,紹起,紹樂,五不詳,紹經。1986年乙丑年農曆十二月十六日重修。妣庶房妙順黃氏。妣葬揭西上鹿村阿嫲池山。坐西向東。生三子;紹典,紹漢,紹興。祖葬揭西京溪園上鹿村蹲貓山後地名四面觀音,坐北向南癸丁兼子午。合共九子俗稱九房頭。祖二月十二忌神,惠嘉黃氏媽五月二十五忌神。十八世祖長房紹魯公,妣勤福蔡氏葬水大池亥己兼乾巽分金妣福成黃氏,葬曾大寮竹圍嶺頂。亥己兼乾巽分金。生三子;應斌,二房失傳,圖鳳。祖葬曾大寮虎尾咬珠,未丑兼坤艮分金。十八世祖二房紹岐公,妣陳氏,生三子;葬曾大寮東龍頭。十八世祖三房紹起公,妣吳氏,生二子;葬曾大寮。十八世祖四房紹樂公,妣趙氏鄒氏,生二子;葬曾大寮柴頭池。後裔不詳十八世祖五房名諱不詳生二子;後裔不詳。十八世祖六房紹經公,號學詩。妣林氏,生二子;應從,應濟。葬曾大寮池美村後畔龍。現在在曾大寮稱六房。十八世祖七房紹典公,妣汪氏,張氏。生六子;葬曾大寮。十八世祖八房紹漢公,生四子。不詳十八世祖九房紹興公,妣林氏,生五子;葬曾大寮馬坑尾頭巾石頭。十九世祖圖南公,妣十九世祖失傳,十九世祖圖鳳公,妙賢趙氏,生三子;運長,運籌,運棟。祖與妣合葬曾大寮門口山,坐辰向戍。1983癸亥年七月初八重修。二十世祖運長公,號房,字世美,妣義明郭氏,生五子;祖與妣合葬曾大寮惜魏目坐巽乾兼己亥分金。二十世祖運籌公,號縣,字世貴,妣義安黃氏,祖葬曾大寮石船山劉厝墳。生四子。二十世祖運棟公,號柱,字世樑,妣義和吳氏,妣葬曾大寮北清王,辛乙兼戍辰。祖葬曾大寮杉坑,甲寅兼坤艮分金。生三子;興基,興立,興佳。二十一世祖興基公,又名造利。妣,祖葬東園鎮白目城虎佰坑生四子;燕標,燕榜,燕漣,燕彬。二十一世祖興立公,二十一世祖興佳公,二十二世祖燕標公,妣黃氏,祖葬馬坑村學校後牛牯嶺。生五子;光前,光裕,光宗,光祿,光慶。(衷瑞公派下寨里傳下)(十四世祖長房衷銘公派下)十五世祖從宜公,字憲、妣赤崗李氏,生二子;懷鏡,同任,公葬曾大寮,池美村,後邊龍頂。每年定九月初九日溝圍大和二房永奉祭祀。十五世祖從實公,公後裔居石湖山。石湖山開基祖十五世祖從先公,居曾大寮寨里。十五世祖從寬公,後裔不詳十六世祖懷鏡公,妣諄厚鄒氏,生一子;任勇,祖葬曾大寮門口山,竹林上。乾隆戊寅年重修(1758年)。每年清明日祭祀。十七世祖任勇公,字謙也,妣慈勤張氏,生二子;子危,子儀。祖葬揭西縣,京溪園鎮,石湖山,老寨祠堂邊山上。妣葬曾大寮溝圍麻埕頂。清明祭祀。十八世祖子危公,字允藏,妣謝氏,生五子;名宋,名獎,名忠,名蓁。祖葬曾大寮。十九世祖名獎公,後裔燕輩遷居楊美劉十九世祖名忠公,不詳十九世祖名蓁公,不詳二十世祖 名諱不詳,二十一世祖名諱不詳,文革期間,貧窮憐苦,祖因饑荒,乞偷番薯被大寨人打死,子妻無法生存攜帶倆子流落行乞,行乞楊尾招入宗房方才安居。祖婆出家為尼,妣老祖母興輩帶倆子燕輩進先,進來。遷居楊美壇墘村。為器輩。後裔楊美傳下。二十二世祖進先公,妣生一子;才輝 遷居楊美劉二十二世祖進先公,妣 生一子;才詞 遷居楊美劉十九世祖名宋公,妣胡氏,生三子;振興。祖葬曾大寮,唵埔老祖仙人墓,每年八月十三日祭祀。二十世祖振興公,妣高氏,生二子;興早,興成。祖葬曾大寮村,大元窩。每年清明祭祀。興成無傳。二十一世祖興早公,妣吳氏,生二子;燕秀,燕禮。祖葬曾大寮村,石船山,石牛下。清明祭祀。二十二世祖燕秀公,妣林氏,生四子;翼中,和娟,翼樂,和春。祖葬曾大寮村,石牛下。附葬弟燕禮,清明祭祀。翼中、和娟無傳。二十三世祖翼樂公,妣沈氏,生二子;亞客,亞鵝。祖葬曾大寮村,劉厝墳地。每年清明祭祀。二十四世祖亞客公,妣阿女丘氏,生一子;映國。祖葬二十五世祖映國公,妣蜜卿劉氏,生三子;潮發,潮利,桂發。二十六世祖潮發,妣素洪陳氏,生一子;穗傑。二十七世祖穗傑,二十六世祖潮利,妣粉蓉劉氏,生一子;東傑。二十七世祖東傑,二十六世祖桂發,妣紹珊劉氏,生二子;燦豪,燦傑。二十七世祖燦豪,二十七世祖燦傑,二十四世祖亞鵝公,字輝,妣鳳湖楊氏。生一子;木佳。祖葬曾大寮村,劉厝墳。清明日祭祀。二十五世祖木佳公,妣嬋嫥劉氏。生二子;雪亮,秋亮。二十六世祖雪亮,妣福梅鄒氏。生一子;小元。二十七世祖小元,二十六世祖秋亮,妣秀和吳氏。生一子;偉明。二十七世祖偉明,二十三世祖和春公,妣大園林氏。生二子;錦遠,錦搖。錦搖無傳。二十四世祖錦遠公,妣嫣清林氏。生三子;培泉,秀利,金利。祖葬牛厝池,荔枝山。二十五世祖培泉公,字香,百輩,妣秀芬劉氏。生三子;文正,文發,龍發。二十六世祖文正,妣妙芬劉氏。生三子;茂源,志豪,家豪。二十七世祖茂源,二十七世祖志豪,二十七世祖家豪,二十六世祖文發,妣文珍劉氏。生一子;茂林。二十七世祖茂林,二十六世祖龍發,妣雲霞許氏。生一子;俊豪。二十七世祖俊豪,二十五世祖秀利公,妣淑芝林氏。生一子;俊元。二十六世祖俊元,二十六世祖金利公,妣貴枝林氏。生一子;曉青。十八世祖子儀公,字允象。妣鄒氏,生二子;名攀,名標。祖葬曾大寮村,溝圍麻埕頂。分金為戍辰兼乾巽。大石穴,進士公。十九世祖 名攀公,妣吳氏李氏。生三子;大不詳二不詳運季。二十世祖公,生五子;烏,木,澄,清,盪。遷居不詳二十世祖公,生五子;成,熟,得,古,恩。遷居不詳二十世祖運季公,妣李氏,生三子;季宏。祖葬新地坪艮坤兼丑未二十一世祖季宏公,妣張氏,生三子;奎合,祖葬崎坑,戍辰兼庚乙二十二世祖奎合公,妣林氏,生五子;明京,明城,明府,明其,明仙。公葬曾大寮,麻埕頂。考分金戍辰兼庚乙妣葬崎坑丙向壬二十三世祖明京公,妣鄒氏。生四子;順記,順龍,順茨,順鎦。祖葬曾大寮,石船山。二十四世祖順記公,妣郭氏,生二子;如羊,如意,祖葬二十五世祖如羊公,妣瑤籣郭氏,生四子;錦端,應端,宋端。祖葬倒插窩,樹泥山。二十五世祖如意公,無傳二十六世祖錦端公,妣巧如黃氏,生一子;育松。二十七世祖育松,妣桂芳陳氏,二十六世祖應端公,妣培鑾劉氏,生一子;惠生。二十七世祖惠生,妣少金劉氏,生一子;俊傑。二十八世祖俊傑二十六世祖宋端公,妣漢嫥郭氏,生一子;祚桂。祖葬曾大寮溝圍後,獅球頂。二十七世祖祚桂,妣秋潔林氏,生子;樹濤。二十八世祖樹濤,二十四世祖順龍公,妣愛娥吳氏,生三子;如存,書存,敬存。祖葬台灣省台中縣二十五世祖如存公,妣御華李氏,生三子;潮雁,潮武。祖葬曾大寮,石船山。二十六世祖潮雁,妣漢珊劉氏,生二子;澤鑫,澤楠。二十七世祖澤鑫,二十七世祖澤楠,二十六世祖潮武公,妣秀芬侯氏,生一子;良達。二十七世祖良達,二十五世祖書存公,妣益卿劉氏生四女;惠珊,鳳珊,小鳳,惠潔。各成家後,定居廣州。二十五世祖敬存公,妣麗芬劉氏,生一子;潮飛。二十六世祖潮飛,妣氏,生子;二十四世祖順茨公,妣吳氏,生一子;喜存。祖葬二十五世祖喜存公,妣子卿劉氏,生一子;宏武。二十六世祖宏武,妣淑嬌鄒氏,生一子;穎鋒。二十七世祖穎鋒,二十四世祖順鎦公,妣如珍侯氏,生二子;邦興,錠林。祖葬曾大寮村,劉厝墳。二十五世祖邦興公,妣錠卿侯氏,生一子;玉賜。二十六世祖玉賜,妣秋桃吳氏,生二子;凱彬,旭彬二十七世祖凱彬,二十七世祖旭彬,二十五世祖錠林公,妣美卿劉氏,生一子;冠群。二十六世祖冠群,妣 氏,生 子;二十三世祖明城公,妣阿包林氏。生三子;順強,長先,長泉。祖葬曾大寮,尾益地。二十四世祖順強公,妣吳氏,生二子;慶坤,從坤。祖葬曾大寮村,崎坑地。二十五世祖慶坤公,字百地。妣穎鈶曹氏,生三子;漢德,漢鵬,漢興。祖葬曾大寮溝圍麻埕頂。二十六世祖漢德,二十六世祖漢鵬,妣佩萍劉氏,生二子;彬,琦。二十六世祖漢興,妣靜麗張氏,生一子;貝傑。二十五世祖從坤公,字百本。妣惠娟劉氏,生二子;漢歡,文歡。祖葬曾大寮,倒插窩。二十六世祖漢歡,妣倍端方氏,生一子;燦豪二十六世祖文歡,妣麗燕吳氏,生一子;楷楠二十四世祖長先公,妣粧花卓氏,生六子;公遷居泰國二十四世祖長泉公,字先深,妣梅音吳氏,生二子;慶隆,慶輝。祖葬曾大寮村,麻埕頂,赤崗山。二十五世祖慶隆,妣培芬劉氏,生一子;澤週。二十六世祖澤週,二十五世祖慶輝,妣勤珊林氏,生一子;勇嘉。二十六世祖勇嘉,二十三世祖明府公,妣林氏。生二子;羅文,羅通。祖遷居泰國。二十四世祖羅通公,妣泰氏,生五子;玉海,玉賢,玉綱,玉常,玉維。祖遷居泰國。二十三世祖明其公,妣邱氏。生三子;榮興,榮清,榮才。祖葬曾大寮,石船山。二十四世祖榮興公,妣岳嫥陳氏,生二子;建文,淑文。二十五世祖建文,妣細華劉氏,生二子;志濱,樂濱。二十六世祖志濱,二十六世祖樂濱,二十五世祖淑文,妣蓮香籃氏,生二子;漢鋒,。二十六世祖漢鋒二十六世祖二十四世祖榮清公,妣彩玉劉氏,生一子;秋波。二十五世祖秋波公,妣月秀劉氏,生二子;偉濤,偉鋒。二十六世祖偉濤,妣氏,生子;二十六世祖偉鋒,妣氏,生子;二十四世祖榮才公,妣邱氏,生一子;炎忠。二十五世祖炎忠,妣春蘭劉氏,生一子;二十三世祖明仙公,妣吳,邱氏。生三子;紹平,紹龍,紹榮。祖葬曾大寮,膠走坑。二十四世祖紹平公,妣仁香丘氏,生三子;建中,裕中,子中。祖葬曾大寮,牛湳窩。二十五世祖建中公,妣遺娟吳氏,生二子;海銳,海通。二十六世祖海銳,妣偉春劉氏,生二子;沛青,燦青。二十七世祖沛青,二十七世祖燦青,二十六世祖海通公,妣紅麗張氏,生子;二十五世祖子中公,妣魏氏,生子;遷居斗山井岸。二十四世祖紹龍公,妣介惜王氏,生二子;慶瑞,慶中。二十五世祖慶瑞,妣姚氏,生二子;啟增,啟暢。二十六世祖啟增,妣氏,生子;二十六世祖啟暢,妣氏,生子;二十五世祖慶中,妣劉氏,生子;二十四世祖紹榮公,妣麗蓉楊氏,生三子;漢忠,益忠,武忠。二十五世祖漢忠公,妣靜華劉氏,生一子;賢南。遷居珠海斗門。二十六世祖賢南,妣氏,生子二十五世祖益忠公,妣自惜林氏,生一子;錦南。二十六世祖錦南,二十五世祖武忠,妣宋氏,生子;(十八世祖子儀公第二子名標公)十九世祖名標公,妣楊氏。生六子;楊文,楊武,楊昆,楊崙,楊山,楊岳。祖葬曾大寮,劉厝墳。俗稱溝圍六家頭。二十世祖楊文公,妣林氏,生一子;興城。二十一世祖興城公,妣吳氏,生一子;燕光。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二世祖燕光公,妣侯氏,生一子;協命。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三世祖協命公,妣王氏,生三子;武安,大聲,亞保。葬曾大寮村二十四世祖武安公,妣賴氏,生二子;永東,永書。遷居江西魯山。二十五世祖永書公,妣陳氏,生二子;遷居江西。二十四世祖大聲公,妣王氏,生二子;永興,永盛。遷居江西。二十五世祖永興公,妣吳氏,生子;遷居江西。二十四世祖亞保公,妣吳氏,生子;遷居馬來西亞。二十世祖楊昆公,妣林氏,生一子;興運。祖葬曾大寮。二十一世祖興運公,妣吳氏,生二子;燕待,燕政。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二世祖燕待公,妣王氏,生一子;翼致。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三世祖翼致公,妣陳氏,生二子;素洪,亞命。素洪無傳。二十四世祖亞命公,妣元珠侯氏,生七子;漢盛,漢榮,漢發,漢葵,漢利,少河,燕仕。祖葬曾大寮村,深池仔。妣合葬。每年清明祭祀。二十五世祖漢盛公,妣芝芳林氏,生二子;桂松,桂南。二十六世祖桂松,妣良虹傅氏,生二子;佳俊,子彥。二十七世祖佳俊,二十七世祖子彥,二十六世祖桂南,妣劉氏,生二子;二十五世祖漢榮公,妣素玉卓氏,生二子;曉生,澤標。二十六世祖曉生,二十六世祖澤標,二十五世祖漢發公,妣雪芬吳氏,生一子;海東。二十六世祖海東,二十五世祖漢葵公,妣建華潘氏,生二子;浩川,佳彬。遷居普寧,果隴。回鄉承祖、複姓為庄。二十六世祖浩川,妣氏,二十六世祖佳彬,二十五世祖漢利公,妣妹君劉氏,生三子;文東,曉文,澤汕。二十六世祖文東,妣麗佳李氏,生一子;錦濠。二十六世祖曉文,二十六世祖澤汕,二十五世祖少河公,妣素琴李氏,生二子;烔立,禮立。遷居浦溪李。為李姓。二十六世祖烔立,二十六世祖禮立,二十五世祖燕仕公,妣電卿曾氏,生二子;純濤,文濤。遷居揭西,塔頭龍角池。為林姓。二十六世祖純濤,二十六世祖 文 濤二十二世祖燕政公,妣王氏,生二子;必枝,石林。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三世祖石林公,妣瓘蔡氏,生二子;素泉,素昌。祖葬曾大寮村二十四世祖 素泉公,二十四世祖素昌公,妣嬋蓮吳氏,生三子;武書,桂書,如書。二十五世祖武書,妣美吟劉氏,生一子;澤彬。二十六世祖澤彬,二十五世祖桂書,妣氏,二十五世祖 如書,二十世祖楊崙公,妣林氏,生一子;興益。祖葬曾大寮,過路池。二十一世祖興益公,妣林氏,生一子;朱。祖葬曾大寮村,石船山,石牛下。二十二世祖朱公,妣吳氏,生二子;其珍,其明。祖葬曾大寮村,溝圍麻埕頂。其明公不詳。二十三世祖其珍公,妣吳氏,生一子;奉敬。祖葬曾大寮村二十四世祖奉敬公,妣蘇氏,生四子;遷居泰國。二十四世祖奉龍公,字高龍,妣娥嬌劉氏,生三子;協武,協文,協書。祖葬二十五世祖協武公,妣惠清劉氏,生二子;澤豐,澤祥。二十六世祖澤豐,妣氏,二十六世祖澤祥,二十五世祖協文公,妣雪庄劉氏,生二子;澤濤,澤湧。二十六世祖澤濤,二十六世祖澤湧,二十五世祖協書公,妣妙君徐氏,生二子;澤松,澤茂,燦鋒。二十六世祖澤松,二十六世祖澤茂,二十六世祖燦鋒,二十世祖楊山公,妣林氏,生一子;興道。祖葬曾大寮,二十一世祖興道公,妣吳氏,生一子;燕樂。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二世祖燕樂公,妣王氏,生一子;添發。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三世祖添發公,妣李氏,生三子;合意,合足,合惜。祖葬曾大寮村二十四世祖合意公,妣林氏,生一子;遷居泰國。二十四世祖合惜公,妣陳氏,生一子;遷居泰國。二十四世祖合足公,妣林氏,生一子;素坤。遷居泰國。二十世祖楊岳公,妣林氏,生一子;興爵。祖葬曾大寮,麻埕頂,水溝大魚池上。二十一世祖興爵公,妣吳氏,生一子;輕豐。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二世祖輕豐公,妣林氏,生二子;秀加,長加。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三世祖秀加公,妣陳氏,生二子;文龍,文虎。祖葬曾大寮村,石船山腳下。二十四世祖 文龍公,妣,生三子;少發,少葵,少忠。祖葬二十五世祖 少 發 。妣 氏,二十六世祖二十五世祖 少葵 。妣 氏,二十六世祖二十五世祖 少忠 。妣 氏,二十六世祖二十四世祖文虎公,妣月嬋吳氏,生三子;少書,少德,東書。祖葬曾大寮劉厝墳。二十五世祖少書。二十五世祖少德,妣綺珊楊氏,生三子;浩佳,浩暢,浩傑。二十六世祖浩佳二十六世祖浩暢二十六世祖浩傑二十五世祖東書,妣碧瓊昌氏,生二子;金山,曉山。二十六世祖金山二十六世祖曉山二十三世祖長加公,妣炎惜林氏,生二子;映波,漢文。祖葬曾大寮村。二十四世祖映波公,妣美容陳氏,生二子;木春,建春。祖葬曾大寮。二十五世祖木春,妣秀香劉氏,生一子;鴻偉。二十六世祖鴻偉,二十五世祖建春,妣丹梅鄧氏,生一子;凱豪。二十六世祖凱豪,二十四世祖漢文公,妣武卿楊氏,生四子;春林,海林,飛林,雁林。二十五世祖春林,妣氏,生子;二十五世祖海林,妣氏,生子;二十五世祖飛林,妣氏,生子;二十五世祖雁林,妣氏,生子;十六世祖同任公,字岡伍。妣鄒氏,生一子;岐峰,祖葬曾大寮,竹圍山銅鑼盆。十七世祖岐峰公,妣林氏,生四子;漢文,漢德,漢和,漢龍。祖葬曾大寮林尾池。漢德,漢和,漢龍。不詳。十八世祖漢文公,妣謝氏,生一子;應武。祖葬曾大寮,唵埔仙人墓。十九世祖應武公,妣王氏,生一子;運德。祖葬曾大寮,二十世祖運德公,妣陳氏,生一子;較發。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一世祖較發公,字伏興。妣林氏,生二子;武吉,武全。祖葬曾大寮村,林尾池。二十二世祖武吉公,妣王氏,生二子;加音,母音。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三世祖加音公,妣林氏,生三子;搖強,搖書,搖江。祖葬曾寮二十四世祖搖強公,妣冰吟林氏,生三子;協龍,奕龍,奕生。二十五世祖協龍公,妣羅氏,生子;二十六世祖二十五世祖奕龍公,妣少娜劉氏,生一子;錦豪。二十六世祖錦豪,二十五世祖奕生,妣陳氏,生子;二十四世祖搖書公,妣桂芳林氏,生二子;偉宏,奕宏。二十五世祖偉宏,妣氏,生子;二十五世祖奕宏,二十四世祖搖江公,妣淑吟吳氏,生三子;永生,永發,永茂。二十五世祖永生,妣沈氏,生子;二十五世祖永茂,二十三世祖母音公,妣張氏,生五子;搖林,搖和,搖泉,搖松,搖明。祖遷居泰國。二十二世祖武全公,妣沈氏,生三子;清河,清良,清意。祖遷居泰國。二十三世祖清河公,妣阿簪泰氏,生三子;木戍,木嚴,木除。祖遷居泰國。木嚴與木除。居泰國二十四世祖木戍公,字松。妣嬋卿吳氏,生三子;桂發,文發,瑞發。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五世祖桂發公,妣益娟劉氏,生二子;海龍,海楊。二十六世祖海龍,二十六世祖海楊,二十五世祖文發,妣岳芬林氏,生一子;東穎。二十六世祖東穎,二十五世祖瑞發,妣靜芬吳氏,生二子;如龍,浩龍。二十六世祖如龍,二十六世祖浩龍,(溝圍村二房遷居揭西石湖山老寨村)十五世祖從實公,字聲粵,妣陳氏,生二子;明德,明魁。祖為揭西,京溪園,石湖山開基祖,祖葬半坑猛虎跳牆地。十六世祖明德公,妣高氏,生一子;質輝。祖葬大坪山地。十六世祖明魁公,妣王氏,生一子;岳臣,祖葬石湖山佛子嶺。(石湖山老寨村新宗譜傳下)(溝圍村三房衷銘公派下裔孫)十五世祖從先公,妣張氏,生一子;應利。祖葬曾大寮村,十六世祖應利公,妣高氏,生一子;運時。祖葬曾大寮村,十七世祖運時公,妣林氏,生二子;學義,學勇。葬曾大寮村十八世祖 學勇公,十八世祖學義公,妣鄒氏,生一子;應文,葬曾大寮村十九世祖應文公,妣王氏,生一子;運高,葬曾大寮村二十世祖運高公,妣陳氏,生二子;興財,興居。祖葬曾大寮村,興居公不詳。二十一世祖興財公,妣李氏,生二子;燕訟,燕輝。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二世祖燕訟公,妣林氏,生六子;武吉,武仕,武用,武高,翼思,翼雲。祖遷居泰國。二十三世祖武吉公,武用公,武高公,遷居泰國。二十三世祖武仕公,妣林氏,生一子;轉黨。祖遷居泰國。二十三世祖翼思公,妣曾氏,生一子;錫泉。祖葬曾大寮村,二十四世祖錫泉公,妣吳氏,生六子;錦波,益波,益安,益群,益亮,益宏。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五世祖錦波公,妣林氏,生一子;海心。二十六世祖海心公,妣氏,二十五世祖益波公,妣曾氏,生一子;海中二十六世祖海中公,妣氏,二十五世祖益安,妣漢英劉氏,生一子;澤龍。二十六世祖澤龍,二十五世祖益群公,妣桂蘭劉氏,生一子;海生。二十七世祖海生,二十五世祖益亮公,妣俊吟劉氏,生二子;海城,海武。二十六世祖海城公,妣氏,二十六世祖海武,二十五世祖益宏,妣文娜劉氏,生一子;森。二十六世祖森二十三世祖翼雲公,妣李氏,生一子;再庚。祖葬曾大寮村,二十四世祖再庚公,妣吳氏,生二子;樂宏,悅宏。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五世祖樂宏公,妣陳氏,生二子;喜水,喜平。二十六世祖喜水,二十七世祖二十六世祖喜平,二十七世祖二十四世祖悅宏公,妣劉氏,生子;遷居廣東,韶關。二十一世祖興居公,妣林氏,生五子;成文,長漢,長光,長能,長波。二十二世祖成文公,遷居泰國。二十二世祖長能公,長波公。遷居馬來西亞。二十二世祖長光公,妣吳氏,生三子;仕隆,武週,記隆。葬曾大寮村,二十三世祖仕隆公,妣林氏,生二子;賢足,賢俊。祖葬曾大寮村二十四世祖賢足公,妣吳氏,生二子;樂波,樂琳。二十五世祖樂波公,妣錦蓮劉氏,生一子;曉東。二十六世祖曉東,妣氏,生子;二十七世祖二十五世祖樂琳公,妣 氏,生一子;育純。二十六世祖育純,妣林氏,生子;二十七世祖二十四世祖賢俊公,妣艷惜劉氏,生一子;耀城。二十五世祖耀城,妣劉氏,生子;二十六世祖二十三世祖武週公,妣林氏,生一子;俊謙。祖葬曾大寮村二十四世祖俊謙公,妣愛吳吳氏,生一子;楚龍。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五世祖楚龍公,妣樂娟劉氏二十三世祖記隆公,妣周惜林氏,生二子;俊義,義昌。祖葬曾大寮村二十四世祖俊義公,字先秀。妣明昭劉氏,生二子;樂龍,樂雲。祖葬曾大寮村二十五世祖樂龍,妣氏,生子;二十六世祖二十五世祖樂雲,妣氏,生子二十六世祖二十六世祖二十四世祖義昌公,妣俊娟劉氏,生一子;樂松。二十五世祖樂松公,妣林氏,生一子;度青。(溝圍房宗譜各列圓滿)開七公系「狀元及弟」劉氏總祠在距祖墳五里許建狀元及弟劉氏總祠一座,是為紀念入粵始祖開七公而興建,位於興寧縣崗背鎮榕樹村,佔地一千多平方米,三堂二十四條柱,二橫一圍五十六間,大門口有寬敞場地,下有半月形大池塘一口,該祠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歲(公元1700年),於十一月二十三日子時修建,最近於公元1983年重修祠墓,祖祠寅山申向,為金蟹游江形,每年逢正月十九日在總祠祭祖,正月二十日為始祖掃墓,永為定祀劉氏入粵始祖——開七公南宋末年,外侵內憂、國家民族處於危亡關頭,黃彥章聚眾騷擾國家民生。和金國遙相呼應,搞得天下大亂,民無寧日,時任潮州都統制的劉開七公,奉命統率仁義之師轉戰沙場,指揮作戰有方、每戰必勝、屢建奇功、英勇忠烈,賊寇聞風而逃,開七公率部乘勝追擊,把賊寇圍堵在黃蜂嶂上,這一天戰鬥異常激烈,直殺得天昏地暗,終於殲滅了黃彥章賊寇的叛亂,在鏖戰中,劉開七公遭奸賊暗算,不幸中矢為國捐軀,一代朝臣名將盡節盡忠。朝廷為表彰劉開七公平息叛亂、精忠報國、盡忠死節的偉大著績,便在這塊他戰鬥過的黃蜂嶂上,用生鐵鑄澆了劉開七公墳園。這就是千百年來凝聚著偉大民族精神的金象鎮水口、巽山乾向的風水寶地一一開七公祖墳。贊曰一代忠烈偉績彰,智勇仁義九州揚;七公厚德賜洪福,彭城兒郎慶永昌。贊曰贊曰振奮威武衛四方,安民息盜書稱揚; 每思族譜冊中人,常慕肝膽天地心;臨機決策明如鏡,壺漿歡迎佩不忘。 上陣敢入龍虎穴,報國不惜榮辱身。膽氣衝天橫北斗,令嚴肅殺若冰霜; 鞠躬長圖安社稷,俯首渴望衛黎民;功動歷史傳千古,奕世流芳姓字香。襟懷坦蕩昭日月,氣節浩然撼鬼神。開七公墓頌其一:開七公墓頌其二:劉姓始於堯九郎,族修祖墓誌軒昂。 有根開七數無窮,世世榮昌仰太宗。開發中外四方地,七公育男系廣傳。 遠溯有德彭城郡,近看無功炭子沖。祖德蕃衍孫十四,墓映群峰水繞堂。 象行宮中田步穩,馬飲龍川鐵蹄雄。長頌象形穴結鼻,青松翠柏萬古芳。羊母乳豐哺千代,滴水思源天下同。劉氏二世祖廣傳公囑十四子詩一首:劉氏祖訓族詩駿馬騎行各出疆, 任從隨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皆吾境, 日久他鄉即故鄉。早晚勿忘親命語, 晨昏須顧祖爐香。蒼天佑我卯金氏, 二七男兒共熾昌。內應傳詩源湶淵海及漣江, 淮漢與浩共馬娘。汌浪波河深同腹,歷傳五子是從楊。廣傳公十四家訓一:敦孝弟:孝弟為百行之首,凡為人子弟者,不可忍滅天性,茲我族子孫,宜敦孝弟於一家。二:睦宗族:宗族為萬年所同,雖分房系支派,實源同一脈,不可視為秦越,茲我宗族宜敦一本之誼,篤親親之道。三:和鄉鄰:鄉鄰同井而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可相殘相鬥,宜視異姓如骨肉之親。四:明禮讓:禮讓為處世之道,非拜跪坐揖之文,必使亢淚不萌驕泰不作庶成謙遜之風。五:務本業:士農工賈,各有其業,業精於勤、荒於嬉。凡務其業者,宜自食其力,切戒盤游無度。六:端士品:士為名之首,隆其名,貴有其實,凡為士者,宜居仁由義,以成明體,達用之學,若盪檢偷閑,不求上進,後悔莫及。七:隆師道:師道為教化之源,隆師重道,正以崇其教也,尊之崇之。八:修墳墓:墳墓為藏祖先之魂骸,每年宜整修祭掃,切勿挖掘拋露,致祖宗怨恨。九:戒犯諱:同姓子侄,每派宜擇定名字以為名,凡屬內之嗣孫,不得犯父兄伯叔之名,當諱之。十:戒爭訟:爭訟非立身保家之道,爭必有失,訟則終凶,宜以忍處之,勿致傾家蕩產之悔。十一:戒賭博:賭博非人生正業,一入場中,百業俱廢,人格亦輕,宜自守本分,切勿貪財,害累終身。十二:戒淫惡:淫為萬惡之源,宜檢身防過,免損名節。十三:戒犯上:自古尊卑上下名分昭然,不得以卑凌尊,以下犯上,宜尊長敬老。十四:戒輕譜:家譜是一家一族之寶,宜珍重收藏,以傳後世詳悉源流,查考世系。興寧崗背客家開七公劉氏世輩五言詩開廣巨天潢,伊祈祖澤長。手文垂法象,龍瑞發祥光。西泰儒功茂,東都武業昌。敏元真義士,安世肅朝綱玉佩相弘治,書香啟墨庄。一編昭令德,人譜比輝煌。泰國劉氏輩序書序:沛澤布聲遠,仰崇仁禮詩;孝友蕃良統,芳榮益延年;盛世標新象,嘉猷啟彥賢;紹業宏宗訓,貽謀永發揚。族輩:春輝耀漢字,應運定乾坤;群豪展壯志,偉績史長存。桂蘭恆暢茂,嗣續競鵬程;建勛時作述,昭著奕斯名曾大寮祖太公之子天嚴公傳下輩序天生思淑希聖銘, 元文士子應運興。燕翼詒謀錫祚胤, 種玉遞及成家珍。克繩祖武紹基業, 垂裕後昆敘彝倫。禮樂詩書傳世訓,仁慈孝友篤宗親。開七公一世祖 開 輩廣傳公二世祖 廣輩巨淵公三世祖 巨輩致通公四世祖 天輩宗責公五世祖 潢 輩文聰公六世祖 伊 輩祖太公七世祖 祈 輩曾大寮輩序;天嚴公 八世祖天 輩 十六世祖文輩生申公 九世祖生輩 十七世祖士輩思茂公 十 世 祖 思輩十八世祖子 輩淑義公 十一世祖 淑 輩十九世祖 應輩希孟公 十二世祖 希輩 二十世祖 運輩起聖公十三世祖 聖 輩 二十一世祖興輩衷銘公十四世祖 銘輩 二十二世祖燕輩從宜公十五世祖 元輩 二十三世祖翼 輩二十四世祖詒輩二十五世祖 謀 輩二十六世祖 錫 輩二十七世祖 祚輩二十八世祖胤 輩公元2012年歲次壬辰仲秋月編製開七公派下裔孫第二十六世孫。曾大寮輩序排下第十九世--------劉澤汕 輩錫字明。


推薦閱讀:

游潮汕,看庵寺(揭陽市)
揭陽市揭西縣京溪園鎮曾大寮村劉氏族譜

TAG:揭陽 | 揭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