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目錄、後記及第一講)

親子關係》課程目錄 第一講:前言 研究親子關係的必要性 第二講:人生本來是一連串的關係 第三講:中西家庭共同的三步驟 第四講:中西家庭有三個大不同 第五講:以人為本VS以神為本 第六講:親子關係大致分成三種 第七講:愛必強求VS完全不求 第八講:父母和子女的真正關係 第九講:家庭需要良好的親子關係 第十講:子女可能教養成三種人 第十一講:有孝經沒有慈經的原因 第十二講:中國人重視兒子的道理 第十三講:父母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第十四講:責罵體罰VS不打不罰 第十五講:個人參與VS家庭參與 第十六講:親子關係兩個主要方向 第十七講:父母有三種可能的狀態 第十八講:子女有三種可能的類型 第十九講:教養子女六大基本原則 第二十講:愛子女必須給子女限制 第二十一講:凡事最好都要約法三章 第二十二講:最好養成子女良好的習慣 第二十三講:子女被寵壞要極力補救 第二十四講:後記-親子關係的普遍與特殊 第一集 研究親子關係的必要性

曾仕強:各位好,這是我的內人劉君政。她是台灣師範大學的正教授。

劉君政:大家好,這是我先生曾仕強。他是台灣交通大學正教授。

曾仕強:我們倆從18歲進大學的時候就認識了。

劉君政:到現在已經五十多年了。

曾仕強:我們在本科的時候學的都是教育。

劉君政:後來我們到美國拿了一個管理碩士。

曾仕強:然後我們到英國。

劉君政:在英國曾教授在Mester大學,獲得了管理哲學博士。

曾仕強:我們一共有三個小孩子,老大是女的,老二、老三是男的,現在都已經成家立業了,而且有一個孫子。但是跟我們關係處的很好其實我從年輕的時候就很忙,小孩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我內人在操心。

劉君政:哪裡,其實有的時候,他也蠻關心孩子的,很多重要的事情,我都跟他商量,來管教孩子。

曾仕強:我們的經歷只能給各位做參考,但是我們是現身說法,來引證很多道理,一定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所以我們要先提出我們的宗旨,一個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沒有,我們也不是,我們沒有資格批評任何的父母,我們沒有資格對任何親子關係說三道四,沒有資格。因為我們也是個平凡的人我們也有缺點,第二個,父母就算他不是十全十美,我們做子女的也沒有權利去批評他,我們很遺憾,我們希望一代比一代好,但是我們辛辛苦苦把下一代栽培出來以後,他就看不起父母,認為你們落伍,認為你們沒有觀念,這種事情,就傷了天下父母的心,這就叫做不孝。我們一直把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解釋錯了,說天下哪裡有一點都不對的父母呢,不是這樣解釋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它的意思是說,天下的父母他基本上都是人,只要是人,他就一定會犯錯,但是我們是他的子女,我們沒有資格,沒有權利,也不可以去說他,別人可以說我父母的不是,我絕對不可以。第三個,愛子女,是母雞也會做的事情,動物也會愛它的子女,所以一天把愛不愛放在口頭上,這不是一個好現象,我們我們寵壞的子女,已經在西方很反省它是二十一世紀必須要改變的,因為大家總結二十世紀最大的禍害就是把小孩子寵壞了,現在這些被寵壞的小孩子,正在為非作歹,我們如果繼續寵壞我們的小孩子,以後的日子怎麼辦,所以,我們在這裡,因為山東教育電視台,它是非常重要質量控制的所以我們兩個人也把書都寫好了,就叫親子關心,我們的副標題是,父父子子的現代化詮釋跟現代化應用,這本書會在清華大學來出版,表示我們是很負責任的。一種言論,它如果沒有經過時代的考驗,我們最好不要輕易去相信它,因為時間會淘汰很多不良的東西。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社會上充滿了一種可怕的現象,我們把它叫做6+1症候群,什麼叫做6,就是兩個加兩個加兩個,一共加起來6個。兩個是祖父母,另外兩個是外祖父母,這四個老人家,在旁邊,只有陪笑臉的份,因為主角是這兩個年輕的父母,他們沒有經驗,他們不懂事,但是他們很也主張,他們認為他了不起所以只有他的兒子和女兒是他掌上的明珠,六對青年,二十對眼睛,就捧著那個小龍女,或者小霸王。

這種狀況在很多地方我們都看得到,使人家非常的擔心,因為這就是中國所講的,富不過三代,為什麼富會不過三代呢,就是因為一有錢就開始把小孩寵壞了,一有錢就開始不孝自己的父母,不孝自己的父母,他們的子女一定會仿效他,將來也不孝,父母把小孩寵壞了,你發現,別人也不會把他當寶貝,我們應該想一想,孩子在家裡是寶貝沒有錯,可是出去以後沒有人拿他當寶貝,這點我希望各位好好的去看一看,我們是不是把我們的心得也向各位分享一下,請你把它翻譯一下。

我想,我們已經教養出三個小孩子,而且我們現在關係也處得很好,我們應該會有一點點的心得,這是心得是什麼呢我們先把它總結起來。成為三點。

第一點:溫室裡面的花朵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你現在過渡保護小孩子,將來一出去,他日子怎麼過,這倒是我們要考慮的一點,我們今天是少生子女,少生子女就應該更加用心去教養他,這一個你再不去好好教養他,那你生小孩幹嗎,第二個,親子關係美好,家庭才美滿,我們看到,很多家庭,事業很成功,住的家很漂亮,吃的東西很奢侈,這樣的人幸福嗎,我碰到太多的人,都跟我講,我樣樣都不錯,就是我那個小孩,我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而一個人,只要拿他自己的小孩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那個家庭就不美滿,這是誰的問題,教子有方比心腸軟更重要。

我們可以看到,父母的心腸都是很軟的,經不起小孩子一哭,好象你感覺對不起他,其實,這不是好現象,對小孩子越客氣,這個小孩子越沒有福氣,他完全沒有福氣,他有什麼福氣,我們再說一遍,你對你的小孩子客氣,將來他到學校去,同學對他不客氣了,將來他到社會上去就業,長官也好,同事也好,對他就是不客氣,你能怎麼樣。沒有理由說神人都要對他客氣,沒有理由。

然後,我們現在發現,我們的危機在哪裡,就是我們都拚命把小孩培養像美國人,美國人有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我們有我們的生活方式,我講一件事情,大家知道,美國跟我們是不一樣的,你要美國的婦產科去看,他小孩一生出來,他的那個出生證明書,只有母親的名字,他沒有爸爸的名字,我沒有看過美國人的出身證明書就爸爸的名字,我沒有看過,可是我們這裡,出生證明,父親誰!母親誰,寫得很清楚,你去問美國的醫生,怎麼不寫父親的名字呢,他會告訴你,我怎麼知道誰是他的父親,我根本不知道。我親眼看到這個小孩子從母親這裡生出來,母親我知道,我敢寫,爸爸是誰,誰知道。

其實他們是很科學的,這種文化不同,沒有好壞之分,沒有對錯之分,他是他們整個的想法就是不一樣,美國的小孩子一生出來,他就單獨住一個房間,他不跟父母一起住,我們做得到嗎,我們作不到。所以我們今天一直將要訓練小孩獨立,我不知道如何訓練他獨立,他一出生,自己一個房間都沒有,你叫他怎麼獨立,美國的小孩子一出生,護士就從冰箱拿一個冰塊就塞到他嘴巴里去我們這裡誰敢,美國的孕婦生了小孩,就可以喝涼水,就可以下床走,我們這裡做得到嗎?我們做不到。生態環境,觀念,生活習慣都不相同,你無法學,可是我們現在呢,因為看到美國國力很強盛,好象他就樣樣都好,拿我們最大的笑話,就是從小叫他學英語,他英語講得很好,中文講得不行,這像中國人嗎,我提供各位兩個數字,一個就是說你根據就學英語,還有一個比較慢的學英語,對他將來營利的程度一點關係都沒有,你那麼急幹嗎,第二個就是你的小孩,一生都沒有出息,一生都沒有表現,那什麼時候學都沒關係,如果你的小孩是個天才,資質好的人,他將來要出人頭地,因為等他要寫論文的時候,他不知道用那種文字比較好,像我寫論文,我用中文寫,一定會寫得很好,用英語寫就不一定了,因為那畢竟不是我的母語,今天你從小,又學這個,又學那個,搞得沒有一樣精通,我沒有反對一樣事情,只是希望大家不要一味的追求新主張,一味的相信新言論,因為那沒有經過失敗的考驗,是非常危險的。

我們看到,你把你的小孩,培養成美國人,百年之後,你怎麼去看你的祖宗,你怎麼面對您自己的祖先,那不是愧對先人,我的孫子都是在美國出生的,但是,他們都講了一口流利的中國話,很多人都不這不可能,但是我們做到了,我女兒,要生小孩的時候,我先告訴她,生出來小孩子在家不許講英語,他們住在英國,所有的語言都是美國話,但是我說,一個中國人,不會講中國人,講不好中國人,這不是丟臉不丟臉的問題而是將來我們對不起祖先,可是我在比利時的時候,我也看到一個年輕的黃種人,穿了個風衣,那時候我跟我內心就在猜,這個到底是韓國,還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就猜他是中國人,結果他靠近以來,你是中國人嗎,他說是,當然是用英語問他,他用英文回答,我就開始跟他講中國人,我說你會講中文嗎,他就搖頭,說不會講,我說你怎麼不會講呢,他跟我講,他說我媽媽就禁止我講中文,我不曉得這樣的媽媽是幹什麼,因為大部分到國外去的年輕的父母,都希望他的後代子女,講的一口流利的英文,並不希望他學中文,這是中國人嗎,中國中華民族的精神嗎?後來我問他,你覺得你母親這樣對嗎,他說這個,他是我父親有點神經失常,小孩大的以後,他就知道媽媽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你害的他不知道是誰。

所以我們今天講親子關係,從夫婦關係開始,沒有一個好的夫婦,你不可能有好的家庭,要從你教養的觀念開始,你把他教成美國人,他就是美國人,那個關係很危險,就叫做朋友關係。你現在看很多的媒體都告訴你,爸爸會做兒子的朋友,我們以後會談,今天先跟你講一句話,如果爸爸做兒子的朋友,這個兒子天下是最不幸的人,為什麼,因為他多了一個年紀大的朋友,他就沒有辦法了。為什麼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聽不懂,都想不通,他沒有辦法,他就多了一個老朋友,年紀大的老朋友,朋友是可以換的,所以他哪天不高興,把朋友換了,因為我換個朋友而已。

我在美國,聽到一個小孩跟他媽媽講說,你是我的好朋友,那個美國人的媽媽很高興,Yes,we are good friends。我們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你去看中國人,只要小女兒跟媽媽講說,媽媽你是我的朋友,媽媽很不高興,我是你媽媽,什麼朋友,小孩說,你是我朋友媽媽說,我是你媽媽,我不是你朋友。我不曉得你會採用哪條路走,但是今天,我們會跟那些很年輕的人,他告訴你,你要做你小孩的朋友,他自己當了父母,我都不知道,有沒有當過,他只是道聽途說,他只是聽到一兩個人進,就認為是對的,這太危險了,中國人講正名,名正,言才順,名不正,言就不順,爸爸就是爸爸,媽媽就是媽媽,沒有什麼朋友不朋友的,你看我們這本,父父子子,就說父親要像父親,兒子要像兒子,我們講,爸爸像爸爸,兒子像兒子,媽媽像媽媽,女兒像女兒,不要搞得不倫不類的,可現在呢,現在真的很危險,因為我們把自己當做好象不是中國人一樣,中國人只講孝道,沒有講孝順,這個順不知道是誰加進去的,沒有講孝順,像這些觀念,我們都會在這個系列裡面,好好把它破解清楚的。我們的毛病有三個。

第一個食古不化。我們把古人的話拿來,也搞不清楚就開始亂講,那種人就叫食古不化,第二種人叫不求甚解,他到了外國,也不曉得了不了解外國,回來就開始講一大堆了,我跟你講,到過東京的人,不會了解東京,到過紐約的人,不可能了解紐約,就好象我到濟南來,已經兩三次了,我真的不了解濟南,因為所接觸的很有限,而且人家都是陪我到最好的地方去,吃最好的東西,住最好的場所,我怎麼可能了解濟南。

所以很多人說,我到過什麼地方,很危險,你到過,並不代表你了解,他不了解外國,回來就開始講怎麼樣,怎麼樣,不求甚解,然後更可怕的就是自以為是,我認為這樣,就是這樣你憑什麼,你不問問你憑什麼,我們還要說清楚,中國只有孝道,沒有講慈道,我們只有孝經,沒有慈經,沒有人敢說,做父母應該怎麼樣,連孔子都不敢說,我們在這裡只能說,天下的父母大家辛苦了,大家辛苦了。

你有什麼資格說人家做的不對,父父子子是相對待的,你有了兒子,你非這樣管教不可,有的兒子,你是可以對他客氣的,你說我要以身作則,不要做爸爸了,只有孔子可以做爸爸別人不可以做爸爸了,我問你,爸爸抽煙你怎麼辦,小孩子生出來就不抽嗎,你做得到嗎,做不到怎麼辦,我再說一個最簡單的,有人家打電話來是媽媽接的,找爸爸,媽媽就說找你的,爸爸給她比劃半天,媽媽馬上知道,就跟對方講,他現在不在家你有什麼時候我可以轉告嗎,那小孩子在旁邊怎麼辦,我現在有這個小孩了,我連這種話都不可以講,那我怎麼辦。

美國人不會這樣子,美國人接到電話,找你的,他跟他比半天,你要說你不在,你自己告訴他,我不可以說這種話,那是美國人,中國有這麼呆的人嗎,你隨便一比,他就懂了,他現在不在家,小孩在旁邊怎麼辦,我們講的很清楚,要以身作則,要做子女的榜樣,他自己做得到嗎,講的人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憑什麼講呢,這是我們非常關心的事情,不要悟道人家,天底下要有各式各樣的父母,天底下要有各色各樣的子女,為什麼,因為我們社會需要各色各樣的人。如果這個社會所有人,讀書都讀得很好,這個社會也很亂,因為就沒人掃地了,天底下需要不同的角色,需要不同的人,我們需要各種不同的關係,而不是說把大家搞得一模一樣,不可以,我們沒有人會說爸爸你這樣錯,沒有,你是誰,我們只能說問你兩個問題,我們提供了一些參考的抑減,你們自己去調整,因為我們的道理只有四個字,天底下每一個人,都是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自己承受,跟別人沒有關係。你想想看,我們把子女教的一模一樣可能嗎,不可能,就算兩個都是你生的,兩個可能有所不同,有一個跟你比較親,有一個看到到你就沒有話講,你能怎麼樣,所以我們要從事實面來了解,親子關係,它是很自然孕育成功的。裡面有很多父母,怎麼看怎麼不對,但小孩子非常好,有很多父母怎麼看怎麼好,小孩子就是不行,因為誰都預料到,你很盡心儘力的跟你的小孩相處,他不一定跟你處的很好,你看有的父母,好象什麼都不管一樣,小孩子卻很好,他有太多的變化因素在裡面,絕對不是一個因,一個果不是這樣的狀況,所以我們這次為什麼要花22次的時間,然後加上一個前言,跟一個結論,就是要把這些東西,慢慢的理清,我們希望大家,既然做了人家的父母,你是什麼樣就是怎麼樣,他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你們互相的去互動,然後共同成長。我們講一句不好聽的話,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子女,什麼樣的子女,就有什麼樣的父母,就好象我們當老師的教學生,我們教很多很多,只能教出幾個好的來,其他不行就是不行, 孔老夫子就好了,弟子三千,講到最後,只有幾個出色的,你有機緣追隨孔老夫子,但你不一定學到最後,所以我們要用平常心來看東西,沒有好看,只有不同,我們出發點把它搞清楚,我們觀念把它理清,我們儘力去做,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誰也改變不了,我們不希望說,為了把親子關係搞好,我們把兒子和父親叫來,說爸爸怎麼不對,兒子怎麼懺悔,那是人間的不幸,要做父母做道這個地步,那乾脆就不要做好了,你看現在的很多人,只要戀愛不結婚,只要結婚不生小孩,他就看透了,我當這個幹嗎,不要當了,等到有一天,就算我們把親子關係搞得很好,大家都不想生小孩,我們就沒有後代了,中華民族就不見了,那樣是好事情,那是很慘的事情,不可苛求什麼,親子關係是個人緣分的互動,我想這是我們這個系列,想要做參考的一個宗旨。謝謝大家!

曾仕強《親子關係》後記

親子關係是果,家庭教養才是因。有什麼樣的因,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果。我們為了掌握根本,所以把重點放在子女的教養上面。希望通過正確的教養,來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現代父母和過去一樣,十分重視子女的教養,可惜所採取的原則和方法,大都學習西方,尤其在管教孩子方面,更是以美國為榜樣。留學回來的教育心理學家,往往鼓吹西方的輔導觀念,忽略了我們中華文化的特質,反而造成學校與家庭的矛盾,使孩子無所適從。

家庭教養的主要內涵,應該是幫助孩子了解所處的環境,確立自己的價值觀、倫理觀和世界觀,並且學會適當地持經達變,以求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制宜。一家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若是相近,彼此的溝通就越暢通,親子關係也就更為和諧而親密。

一些急著趕時髦的父母,非但不對子女灌輸作為中國人應有的歷史認知和語文教育,反而以揠苗助長方式,還沒有把中國話學會,便趕忙送進雙語學校,學習胡言洋語,將來沒有一種語言說得精準,沒有一種文字用得恰當。要子女孝順父母,緬懷祖先,恐怕相當困難。美國年輕人不懂得敬老;美國孩子也不懂得祭祀祖先。這些明顯的事實,最好能夠及時加以注意。

二十一世紀和二十世紀的差異,遠比二十世紀和十九世紀的變化為大。

我們不能夠用過去的眼光和標準,來展望二十一世紀的變遷。由於信息發達,訊息的交流既方便又快速。地球村的形成,使得統一世界的課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我們從世界各國的歷史來看,幾乎都免不了武力統一。然而,以今日的武器如此具有毀滅性的力量,武力統一世界的嘗試,只能算是自取滅亡。於是,大家的注意力不約而同地轉到東方,認為西方的霸道,既然不足為憑,中華文化的王道精神,也就是得人心者昌的懷柔、融合原則,廣大包容的胸懷,幢該是二十一世紀大家共同需要的強烈信念。歐洲長時間的分裂,可以說是霸道思想的必然報應。如今逐漸邁向統一,能不能轉變過去的報應?恐怕還有待較長時間的觀察。

不能走武力統一的道路,就應該重視中華文化的發揚,以促進世界大同,尊重各民族的小異,而互相依存。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J.Toynbee)指出:世界統一是避免人類集體自殺的途徑。在這一方面,現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準備的,是兩千年來培育了獨特思維方法的中華民族。他所說的獨特思維方法,就是中庸之道,也就是合理主義。在二分法的矛盾中,走出三分法的和諧。換句話說,在兩種極端之中,找出合理點。

湯恩比說:「如果我的推測沒有錯誤,估計世界的統一,將在和平中實現。這正是原子能時代惟一可行的道路。但是,雖說是中華民族,也並不是在任何時代都是和平的。戰國時代和古代希臘以及近代歐洲一樣,也有過分裂和抗爭。然而到了漢朝以後,就放棄了戰國時代的好戰精神。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重新完成中國的統一,是遠在公元前202年。在這之前,秦始皇的政治統一,是靠武力完成的。,,他又說:「將來統一世界的人,就要像中國這位第二個取得更大成就的統一者(劉邦)一樣,要具有世界主義思想。

同時也要有達到最終目的所需要的幹練才能。" 現代中國人最好明白,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必須對全世界擔負起十分重大的責任。這種重大的責任,並非少數人所能完成。可以說所有中國家庭,所有中國父母,都應該共同擔負,才有完成的可能。

居於這種時代性的特殊要求,我們提出三點呼籲: 第一,父母把子女教養成為頂天立地、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成為萬物之靈的人。自幼學習並實踐中國良好的道統,長大後以身作則,把優良的中華文化,向外宣揚,擴展到全世界。並且求同存異,尊重各種異文化的差異性,充分展現寬大的包容性。使全世界民族在邁向全球化的時候,不致恐懼本土文化受到侵略或打壓,而極力抗拒,二十一世紀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衝突,因而獲得化解。這樣,中華文化成為人類避免集體自殺的最佳良藥,當然為全世界各民族所共同歡迎,而不構成文化侵略。王道與霸道思想的分野,必然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第二,父母不盲目追逐時尚。把一些尚未經過時間的考驗,還沒有足夠佐證的主張,當做新的觀念,甚至自以為是地看成普世價值,能夠保持高度的冷靜,堅持生活方式可以變,而生活法則不能變的信念。在親子關係方面,尤其不能違反正名的法則。不做子女的父母,只成為子女的朋友,哪裡能夠做到父母慈而子女孝呢?父母管教子女,是天賦的神聖任務,與存心體罰,對子女施暴、虐待,必須做出嚴格而清楚的區隔,以免因噎廢食,造成不敢管教子女的不良後果。

第三,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必須不同於近六百年來的表現,也就是應該特別爭氣,理智而勇敢地走出一條路來,使中華文化現代化,而不是使現代中國人西方化。因為西方哲學家,早已明白東方文化,特別是中華文化,對導引當代世人的重要性。我們的親子關係,必須格外注重子女的教養。惟有培育出堪為時代模範的子女,才是我們這一次為世界做出的真正貢獻。所以我們應該繼舊開新,不可以絲毫有所偏廢。

為了達成這樣的特殊使命,我們才把親子關係界定為教養關係。從懷孕開始,就應該重視教養。甚至於再向前延伸,從擇偶開始,便考慮到子女的教養問題。我們同樣提出三點建議,藉供參考: 第一,從小教導子女,愛情固然沒有條件,結婚卻必須考慮到雙方的互相配合。換句話說,婚姻是有條件的。在陷入愛情的漩渦之前,先理智地慎選戀愛對象,避免愛上不該愛的人,應該是未雨綢繆的最佳原則。未來的親子關係,以眼前的愛情觀為出發點,實在不可不慎。真正的慎始,必須把親子關係提前到自己的擇偶和戀愛。最好及早教導,預先防患。

第二,家庭是子女的第一環境,也是成長的搖籃。我們固然應該尊重單親家庭的存在,卻必須正視單親家庭的親子關係。因為教養的成果,勢將影響到整個社會。父母從小教導子女,什麼叫做單親家庭?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情況?使子女明白家庭和事業至少同樣重要。穩固而和諧的家庭,對子女十分重要,對社會的正常發展,同樣具有重大的影響。結婚之前,應該睜大眼睛,仔細看清楚。而婚後則應該包容對方,互相成全。及早讓子女知道:真正十全十美的人,是能夠包容並不十全十美的事實。一家人互相規勸,同時要彼此成全。

第三,夫婦是五倫的第一倫。夫婦關係不良,親子關係也跟著變樣。父母最好在這方面以身作則,把正常的夫妻關係,持續地表現出來。使子女耳濡目染,將來也能夠仿效父母,保持優良的家風。因為我們生而為人,除了生物性的食色慾望,更應該加上文化的因素,要表現得比一般動物更為體面一些,卧室的門要關好,是對長上和晚輩的一種尊重。相信子女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必然更有把握,長大成為萬物之靈。

最後,我們奉勸所有的父母:凡事盡人事以聽天命,親子關係也不例外。實際上父母子女,彼此之間的因緣,並不是僅憑科學,就能夠解釋得清楚的。我們不斷地提醒,每一個人都是自作自受。在親子關係方面,更會得到快速印證,短短十幾個年頭,因果關係便非常明顯。小時候父母稍有疏失,子女長大後父母就必須承擔隨著而來的惡果。如果說現世報應,恐怕沒有比親子關係更為快速而顯著的。

我們長期觀察,發現下面的四種因果現象,實際上都可能發生: 第一,父母用心教養,子女正常發展。

第二,父母用心教養,子女並不爭氣。

第三,父母並不用心,子女十分出色。

第四,父母並不用心,子女誤入歧途。

換句話說,父母的用心教養,並不能保證和子女的正常發展,維持正面的必然關係。但是,如果深入分析,那就完全不一樣。父母用不用心,並不能從表面形式上來觀察,必須依據實際的方向和功能來體會。凡是父母自身的品德修養良好,教養出來的子女,大多能夠正常發展。反過來說,父母的品德修養較差,對子女的教養,又重學業而輕品德,那麼,子女長大成人之後,表現大多很差。可見德本才末,是千古不移的道理。

我們十分相信:表現良好,有比較大成就的子女,其中有一項重要的共同因素,便是俗語所說的祖上積德。子女獲得良好的庇蔭,加上自己的努力,才能有這樣良好的表現。祖上已經是事實,很難加以改變。父母只好儘力積德,使子女能夠成材。事實上,修造自己的品德,是每一個人都應該終生努力的事情。不但為子女,即使為自己,也應該時刻銘記在心、不斷反省,有過失力求改正。親子關係的基礎,實際上在於父母持續修造自己,在行為上以身作則,或者以身作例。至於成果如何,都要加以笑納,毫無怨尤!


推薦閱讀:

光明佛壇目錄【501
光明佛壇目錄【201
面相算命手相大全 目錄【星座吧】
淳淳之美書屋【編織目錄】
時輪經目錄

TAG:親子關係 | 親子 | 關係 | 目錄 |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