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絡學說(王雄整理)

雙擊自動滾屏發布者:admin 發布時間:2010-4-18 【字體:大中小】經 絡第一節 經絡學說的形成與發展「經絡」一詞作為人體一種組織結構的名稱,首見於《內經》。如《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說:「陰之與陽也,異名同類,上下相會,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研究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之間的關係的理論稱為經絡學說。它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中醫學分析人體生理、病理和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的主要依據之一。經絡學說對指導臨床各科特別是對針灸、推拿(按摩)等治療辦法的運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正如《靈樞·經脈》所說;「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歷代醫家都十分重視經絡學說,甚至認為「不識十二經絡,開口動手便錯」(《醫學入門·運氣》)。經絡學說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經絡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表現,經絡中血氣的運行與自然界(特別是月的盈缺與時間)的關係,經脈循行路線上的穴位(《內經》稱之為「氣穴」。而世又有「腦穴」、「經穴」等名稱)及其主治作用,經絡與臟腑的關係等等。本章主要介紹經絡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並簡要介紹經絡學說的運用。經絡學說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針灸、推拿、氣功等醫療實踐為基礎,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結合當時的解剖知識和藏象學說,逐步上升為理論的。其間並受到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要形成經絡學說,首先要形成經絡概念,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形成經絡概念的客觀依據,主要是施行針灸、推拿、氣功(特別是前二者)等保健、治療過程中,病人的主觀感覺到的傳導現象(簡稱「感傳」或稱「經絡現象」,但「經絡現象」所包括的內容更廣)。但是,1973年底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中與經絡有關的兩份寫本(《五十二病方》,為之定名為《足臂十一脈灸經》及《陰陽十一脈灸經》),只有脈名而無經名。很可能早期的醫學家們認為經絡的感傳現象即是人體中的血管活動,故稱之為脈。另外,這兩份寫本雖各自描述了十一脈的起止及所走線路,但卻沒有個穴位的名稱,「脈」同臟腑的關係也未建立,諸「脈」之間亦無聯繫,這說明,「經」、「絡」名詞的出現較「脈」為晚,它是對「脈」的認識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靈樞·脈度》說:「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即是將「脈」按深淺、大小分別稱為「經脈」、「絡脈」和「孫脈」。由此可見,帛書的記載只是經絡學說的雛形而已。《黃帝內經》的問世,標誌著經絡學說已經形成。在《內經》中系統地論述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屬絡臟腑,以及十二經脈發生病變的證候審記載了十二經別、別經、經筋、皮部等內容,對奇八脈也有分散的論述。《內經》還記載了約160個穴位的名稱。此外.《內經》還提出了經絡中氣血運行同自然界水流和日月運行相聯繫的觀點。《內經》以後,歷代對經絡學說又有一定的發展。如《難經》創「奇經八脈」一詞;晉·皇甫謐集《內經》、《難經》、《明堂孔穴》等書中有關針灸經絡的內容,編成《針灸甲乙經》,書中所載穴位名稱有349個。唐·甄權對古代的「明堂圖」(經絡穴點陣圖)進行修訂,孫思邈說;「舊明堂圖,年代久遠,傳寫錯誤,不足指南,今依甄權等新撰為定雲耳。……其十二經脈,五色作之;奇經八脈,以綠色為之」(《千金要方·明堂三人圖》)。可見原圖是用彩色標線的。宋·王惟一主持鑄造經絡穴位模型「銅人」,並編著《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較之甄權的明堂圖又進了一步。來·王執中編的《針灸資生經》,對穴位又有所增補。元·滑壽在忽泰必烈《金蘭循經取穴圖解》的基礎上編著成《十四經發揮》,以後論經絡者多以此書為主要參考資料。明·李時珍就奇經八脈文獻進行彙集和考證,著《奇經八脈考》。明·楊繼洲《針灸大成》所載經絡穴位資料更為豐富。清代,由於針灸學術很少發展,所以經絡專書很少,但對分經用藥較為重視,姚瀾還編寫了《本草分經》一書。建國以來,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從經絡現象入手,對經絡學說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特別是對經絡的實質提出了多種假設,這不僅使經絡學說有了新的發展,而且對於整個醫學科學的發展也將產生廣泛的影響。第二節 經絡的概念與經絡系統的組成一、經絡的概念《靈樞·本藏》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這兩段文字,說明經絡是運行氣血的通道,又是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道。經絡,包括經脈和絡脈。經脈和絡脈的區別,根據《靈樞·脈度》所說:「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以及《靈樞·經脈》所說「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可以認為經脈是主幹,絡脈是分支;經脈大多循行於深部分肉之間,絡脈則循行於體表較淺的部位;經脈以縱行為主,絡脈則縱橫交錯,網路全身。至於經脈和絡脈中運行的氣血是否相同,各家意見不一。元·滑壽在《十四經發揮》中提出了「經為營氣,絡為衛氣」的觀點、清·喻昌在《醫門法律》中更加詳細論述,他說:「十二經生十二絡,十二絡生一百八十系絡,系絡生一百八十纏絡,纏絡生三萬四千孫絡。自內而生出者,愈多則愈小。稍大者在俞穴肌肉間,營氣為主;外廓繇是出諸皮毛。方為小絡,方為衛氣所主。」這種看法,與《靈樞·營衛生會》說的:「營在脈中,衛在脈外。」和《靈樞·癰疽》所說的:「余聞腸胃受谷……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於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從這段經文看,與津液和調而成血的,當然是營氣)等經文顯然不同,孰者為是尚需進一步探討。二、經絡系統的組成經絡系統由經脈、絡脈、經筋、皮部四部分組成。經脈是經絡的主幹,主要分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兩類。十二正經是氣血在經脈中運行時,每運行一周都必經的道路。如《難經·十三難》曰:「經脈十二,……行氣血,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肺經)、陽明(大腸經);陽明注足陽明(胃經)、太陰(脾經);太陰注手少陰(心經)、太陽(小腸經);太陽注足太陽(膀胱經)、少陰(腎經);少陰注手心主(心包絡經,即手厥陰)、少陽(三焦經);少陽注足少陽(膽經)、厥陰(肝經);厥陰復還注手太陰(肺經)……如環無端,轉相灌溉。」由於十二經脈是每次氣血運行都必定要經過的經脈,故稱常脈。奇經八脈則與之不同,滑壽在《十四經發揮》中說:「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八脈則不拘於常,故謂之奇經。蓋以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其諸經滿溢,則流入奇經焉。奇經有八脈:督脈督於後,任脈任於前,沖脈為諸脈之海,陽維則維絡諸陽,陰維則維絡諸陰,陰陽自相維持,則諸經常調;維脈之外,有帶脈者,束之猶帶也;至於兩足蹺脈,有陰有陽,陽蹺得諸太陽之別,陰蹺得諸少陰之別。譬猶聖人圖設溝渠,以備水潦,斯無濫溢之患。人之奇經,亦若是也。」經脈除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外,尚有十二經別。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中別出的經脈,它們分別起自四肢,循行於體腔臟腑深部,上出於頸項淺部。陽經的經別從本經別出,循行於體內後,仍回到本經;陰經的經別從本經別出,循行於體內後,卻與相為表裡的陽經相合。十二經別的作用,主要是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條經脈間的聯繫。但由於它們所通過的部位是某些正經不能循行到的器官或形體的部位,因而能補正經之不足。絡脈是經脈的分支。有別絡、孫絡、浮絡之分。別絡是絡脈中較大者,它起著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經之間的聯繫,並有統領一身陰陽諸絡的作用。一般認為別絡有十五條,至於哪十五條,歷來有三種不同的意見。《靈樞·經脈》記載十二經脈各有一別絡,加上任脈、督脈各有一別絡,以及脾之大絡,共十五別絡。《難經·二十六難》曰:「經有十二,絡有十五,餘三絡者,是何等絡也?然:有陽絡,有陰絡,有脾之大絡。陽絡者,陽蹺之絡也。陰絡者,陰蹺之絡也。故絡有十五焉。」而清·喻嘉言在《醫門法律》中卻認為:「蓋十二經各有一絡,共十二絡矣。此外,有胃之一大絡,繇胃下直貫膈、肓,統絡諸給脈;於上復有脾之一大絡,繇脾外橫貫脅腹。統絡諸絡脈之中;復有奇經之一大絡,繇奇經環貫諸經之絡於周身上下。蓋十二絡,以絡其經;三大絡以絡其絡也。」現在,多數學者從《靈樞·經脈》之說,全國《中醫基礎理論》教材亦按此編寫。《難經》與喻氏之說,亦不無道理,錄之以供參考。孫絡是絡脈再行分支之最細者,如《靈樞·脈度》所云:「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按喻氏言,孫絡有三萬四千之多,實言數目之多,數不勝數也。所謂浮絡,即在皮膚上可以看到的淺部的絡脈,古代醫家已通過觀察浮絡以察病。《素問·皮部論》說:「視其部中有浮絡者,……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此乃開後世兒科「虎口三關診法」之先河。經筋即經脈之氣所「結、聚、散、絡」的筋肉,也就是經脈所連屬的筋肉系統。由於每一塊筋肉都必須得到經脈氣血的濡養,所以全身所有筋肉必然根據經脈循行途徑而分群。十二經脈就有受它濡養的十二群筋肉,即十二經筋。經筋的命名按其所屬經脈而定。分為足太陽之(經)筋、足少陰(經)筋……等十二群。它們的功能主要是連綴四肢百骸,主司關節運動。經筋患病時,主要表現為痹證、筋肉拘急或痿軟不收等。皮部是經脈及其所屬絡脈在體表的分布部位,也是經絡之氣散布之所在。全身體表的皮膚有十二經脈分布,故按經脈的名稱,分為十二皮部。如《素問·皮部》說:「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綱,諸經皆然」中醫常用觀察皮部及皮部中浮絡的色澤,作為觀察該經絡疾病的指征;並把皮部作為外邪入侵該經絡的起點。如《素問·皮部》說:「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經脈……」。第三節 十二經脈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僅載十一脈的起止及病候。「十二經」一詞最早見於《靈樞》。《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這段文字說明,溝通機體內外上下的,主要是十二經脈。所以,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靈樞·經脈》對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和病候,有詳細地記載,後世論十二經脈者,均依此說。近年來對循經感傳這一經絡現象的調查研究發現,在四肢部,感傳線與古代經絡線路基本相符,在胸腹部則不甚一致,頭部則大半不一致。《靈樞》除了在《經脈》篇具體記載了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和病候外,還在《營氣》、《逆順肥瘦》等篇論述了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走向規律。《素問·血氣形志》論述了十二經脈的表裡關係。這些內容一直為後世論經絡者所宗。本節主要介紹十二經脈的名稱,走向交接分布規律、表裡關係、流往次序,以及循行部位。一、名 稱十二經脈對稱地分布於人體的兩側、分別循行於上肢或下肢內側和外側,每一經脈分別屬於一個臟或一個腑。因此,每一經脈的名稱,包括手或足、陰或陽、臟或腑三個部分。根據陰陽學說,四肢內側為陰,外側為陽;臟為陰,腑為陽。所以,行於上肢的是手經,行於下肢的是足經,行於四肢內側的為陰,屬臟,行於四肢外側的為陽經,屬腑。由於十二經脈分布於上、下肢的內、外兩側共四個側面,所以每一側面有三條經脈分布,這樣,一陰一陽就衍化為三陰三陽,即太陰、少陰、厥陰、陽明、太陽、少陽。三陰三陽是從陰陽氣的盛衰來分的;陰氣最盛為太陰,其次為少陰,再次為厥陰。三陽中何者陽氣最盛,有兩種說法,而其所以有不同,主要是由於對陽明為「兩陽合明」的解釋有分歧。如張介賓說:「陽明者,言陽盛之極也」《類經·經絡類》。「兩陽合明,陽之盛也」(《類經·運氣類》)。則陽氣最盛為陽明,其次為太陽,再次為少陽。而王好古說:「陽明居太陽、少陽之中。二陽合明,故曰陽明」(《此事難知·卷上》)。則陽氣最盛為太陽其次為陽明,再次為少陽。此外,《黃帝內經》還有「一陰」、「二陰」、「三陰」、「一陽」、「二陽」、「三陽」的提法,即厥陰為一陰、少陰為二陰、太陰為三陰、少陽為一陽、陽明為二陽、太陽為三陽。十二經脈「內屬於肺臟」,但臟腑是以臟為主,心(心包)、肺在胸腔,聯繫手陰經;脾、肝、腎在腹腔,聯繫足陰經;六腑則各隨其表裡相合關係與手、足陽經相聯繫(見表4-1)。表4-1 十二經脈名稱分類陰經(屬臟)陽經(屬腑)循行部位(陰經行於內側,陽經行於外側手太陰肺經陽明大腸經上肢前 緣厥陰心包經少陽三焦經中 線少陰心經太陽小腸經後 緣足太陰脾經*陽明胃經下肢前 緣厥陰肝經*少陽膽經中 線少陰腎經太陽膀胱經後 緣*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經在前緣、脾經在中線;至內踝上八寸處交叉之後,脾經在前緣,肝經在中線。二,走向、交接、分布、表裡關係及流注次序(一)走向和交接規律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是有一定的規律的。根據《靈樞·逆順肥瘦》所說「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說明:手三陰經從胸腔的內臟起,行至手指末端;手三陽經從手指末端起,行至頭面部;足三陽經從頭面部起,行至足趾;足三陰經從足趾起,行至腹腔(胸腔)。這是十二經脈的走向。從十二經的走向,可知十二經脈的交接現律。即:手三陰經與手三陽經交接於手指末端,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交接於頭面部,足三陽經與足三陰經交接於足趾,足三陰經與手三陰經交接於胸中。其中,手三陰經與手三陽經以及足三陽經與足三陰經,是相為表裡的兩經交接;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是同名經交接。由於手三陽經止於頭面部,足三陽經起於頭頂部,手、足陽經在頭面部交接,所以說「頭為諸陽之會」。(二)分布規律十二經脈的分布,是指其在體表的循行部位,這也有一定的規律,即基本上是陰在內(腹面),陽在外(背面)以及陽明、太陰在前,太陽、少陰在後,少陽、厥陰居中。具體地說,在四肢部,陰經分布在內側面,陽經分布在外側面。內側面的三陰經和外側面的三陽經,大體上是陽明、太陰在前緣,太陽、少陰在後緣,少陽、厥陰在中線。在頭面部,只有陽經分布,陽明經行於面部、額部(在前),太陽經行於面頰、頭頂及頭後部(在後),少陽經行於頭側部(居中)。在軀幹部,手三陽經行於肩腳部;足三陽經則陽明經行於前(胸、腹面),太陽經行於後(背面),少陽行於側面。手三陰經均從腋下走出;足三陰經均行於腹面。十二經脈中循行於腹面的,自內向外的順序為足少陰、足陽明、足太陰、足厥明。(三)表裡關係十二經脈中的陰經與陽經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通過經別、別絡的溝通,相互聯繫,組成六對「表裡相合」的關係。《素問·血氣形態》說:「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足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心主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手之陰陽也。」相為表裡的兩條經脈,都在四肢的末端交接,都分別循行於四肢內外兩個側面的相對位置(足厥陰肝經與足太陰脾經在下肢內踝上八寸以下的循行部位,是足厥陰行於前緣,足太陰行於中線;在內踝上八寸處交叉後,足太陰行於前緣,足厥陰行於中線),分別絡屬於相為表裡的臟腑(足太陽屬膀胱絡腎,足少陰屬腎絡膀胱,手陽明屬大腸絡肺,於太陰屬肺絡大腸,等等)。十二經脈的表裡關係,不僅由於相為表裡的兩條經脈的銜接及經別、別絡的溝通而加強了聯繫,而且由於相互絡屬於同一臟腑,因而使相為表裡的一臟一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也可相互影響。如:脾主運化、升清,胃上受納、降濁;心炎可下移小腸等等。在治療上,相為表裡的兩條經脈的腧穴可交叉使用,如肺經的穴位可治療大腸或大腸經的疾病。(四)流注次序十二經脈循行於人體,其走向有上行、下行、「從臟走手」、「從足走腹」等等,因而可首尾相貫,構成如環無端的氣血流注關係。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是從下太陰肺經開始依次傳至足厥陰肝經,再傳至手太陰肺經(見表4-2)。表4-2 十二經脈流注次序食指端 足大趾端手太陰肺經 手陽明大腸經 足陰陽胃經 足太陰脾經鼻翼旁心中小指端 足小趾端手少陰心經 手太陽小腸經 足太陽膀胱經 足少陰腎經目內眥胸中無名指端 足大趾手厥陰心包經 手少陽三焦經 足少陽膽經 足厥陰肝經目外眥肺中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營在脈中,衛在脈外。所以,營氣在脈中運行的順序也就是十二經脈的順序。《靈樞·營氣》所說的:「營氣之所行」,除循十二經脈流注外還與督脈、任脈相通。《靈樞·營氣》說:「營氣之道,內(納)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而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趾)間,與太陰合,上行抵髀(脾)。從脾注心中,從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順內,注目內眥,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背下尻,下行注小指(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腋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指(趾)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桑,究於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人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里,人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這種流注次序見表4-3。表4-3 營氣流注次序手太陰·肺 手陽明·大腸任 足太陰·脾 足陽明·胃脈 手少陰·心 手太陽·小腸督 足少陰·腎 足太陽·膀胱脈 手厥陰·心包 手少陽·三焦足厥陰·肝 足少陽·膽三、循行部位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靈樞·經脈》中有詳細的記載,後世醫書所載十二經循行,都以此為據,但所繪經穴圖,與《靈樞·經脈》所述各經的循行不盡相同。《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把經脈(包括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的循行圖與穴圖並列,即可從中看出經脈循行路線與經穴連線的差異。現行教材中的經脈循行部點陣圖,多為循行圖和穴圖的結合。教材中關於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是依據《靈樞·經脈》原文來介紹的。由於手足三陽經均交於督脈的大椎穴,而《靈樞·經脈》除手陽明大腸經「上出於柱骨之會上」外,其餘五條陽經均未明言行經大椎穴,教材對此作了補充。現將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依次介紹如下:(一)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下行絡於大腸,回過來沿著胃的下口、上口上行,通過膈肌,進入胸腔,屬於肺到達喉部,橫行到胸部外上方中府穴處腋下,下行沿著上臂內側,行於手少陰心經和手厥陰心包經之前,向下到肘中,沿前臂內側橈骨邊緣,進入寸口,上向手魚際部,沿魚際,出大指的末端(少商穴)。它的支脈,從手腕後方(列缺穴),沿掌背側走向食指橈側,出其端,交於手陽明大腸經。(二)手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橈側端(商陽穴),沿食指橈側緣出第一、第二掌骨間(合谷穴),上行進行兩筋(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的中間,沿前臂橈側,進入肘外側,上行經過上臂伸側前緣,上肩,至肩關節前緣,向後到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鎖骨上窩(缺盆),進入胸腔絡於肺,向下通過膈肌下行,屬於大腸。它的支脈,從鎖骨上窩上行,經頸部至面頰,進入下齒中,回出夾口兩旁,左右交叉於人中。左邊的向右,右邊的向左,上行至鼻翼旁(迎香穴)入交於足陽明胃經。(三)足陽明胃經起於鼻翼旁(迎香穴),夾鼻上行,左右交會於鼻根部,旁行入目內眥與足太陽經相交,向下沿著鼻柱外側,進入上齒中,回出夾口兩旁,環繞嘴唇,在承漿穴處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頜骨後下緣到大迎穴處,沿下頜角上行過耳前,經過上關穴(客主人),沿著髮際,到額前。它的支脈,從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嚨向下後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進入體腔,下行穿過膈肌,屬於胃,絡於脾。直行者,從缺盆出體表沿乳中線下行,夾臍兩旁(旁開二寸),下行至腹股溝處的氣街穴。它的支脈,從胃下口幽門處分出,沿腹腔內下行至氣街穴,與直行之脈會合,而後下行於大腿的內側至膝髕中,沿下肢脛骨前緣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側端(厲兌穴)。它的支脈,從膝下三寸處(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側端。它的支脈,從足背上沖陽穴處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交於足太陰脾經。(四)足太陰脾經起於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沿大趾內側赤白肉際,經核骨(第一蹠骨)後,上行過內踝前緣,沿小腿內側正中線上行,在內踝上八寸處,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上行沿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於脾,絡於胃。向上穿過膈肌,夾食管兩旁,連舌根,散布舌下。它的支脈,從胃別出,上行通過膈肌,注入心中,交於手少陰心經。(五)手少陰心經起於心中,走出後屬於心系,向下穿過膈肌,絡於小腸。它的支脈從心系分出,夾食管上行,連於目系(《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註:「目睛入腦之系也」)。直行者,從心系出來,退回上行經過肺,向下淺出腋下(極泉穴),沿上臂內側後緣,下行至肘內,沿前臂內側後緣,到掌後銳骨(豌豆骨)端,進入掌內後緣,沿小指橈側出其端(少沖穴),交於手太陽小腸經。(六)手太陽小腸經起於小指外側端(少澤穴),沿手背尺側上向腕部,出尺骨小頭部,直上沿尺骨下邊,出肘內側兩骨(指尺骨鷹嘴和肱骨內上踝)之間,向上沿上臂外側後緣,出肩關節部,繞肩胛部,交會於肩上(大椎穴),前行進入缺盆,深入體腔,絡於心,沿食管,穿過膈肌,到達胃部,下行,屬於小腸。它的支脈,從缺盆出來,沿頸部上行到面頰,到目外眥後,退行入耳中(聽官穴)。它的支脈,從面頰部分出,向上行到目眥下,再到達鼻,至目內眥(睛明穴)。交於足太陽膀胱經。(七)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目內眥(睛明穴),向上到達額部,在右交會於頭頂部(百會穴)。它的支脈,從頭頂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者,從頭頂部入絡於腦,回出來分別下行到項部(天柱穴),下行交會於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內側,夾脊柱兩旁(旁開一寸五分),進入脊柱兩旁的肌肉(膂),絡於腎,屬於膀胱。它的支脈,從腰部分出,沿脊柱兩旁下行,穿過臀部,進入腘窩中(委中穴)。它的支脈,從項部分出下行,經過肩胛內側,從附分穴夾脊(旁開三寸)下行至髖關節部(脾樞),沿大腿外側後線下行至腘窩中與前一支脈會合,然後下行穿過腓腸肌,出走於足外踝後方,沿足背外側緣至足小趾外側端(至陰穴),交於足少陰腎經。(八)足少陰腎經起於足小趾下,斜行於足心(湧泉穴),出行於舟骨粗隆之下,沿內踝的後緣,分支進入腳跟中,向上沿小腿內側後緣,至腘窩內側,上股內側後緣,入脊內(長強穴),穿過脊柱,屬於腎,絡於膀胱。直行者,從腎上行,穿過肝和膈肌,進入肺中,沿喉嚨,夾舌根兩旁。它的支脈,從肺中分出,絡於心,注於胸中,交於手厥陰心包經。(九)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中,淺出屬於心包絡,向下穿過膈肌,依次絡於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脈,沿胸內淺出脅部,當腋下三寸處(天地穴),向上至腋窩下,沿上臂內側中線進入肘中,下行至前臂,行於「兩筋」(橈側腕屈肌腱與掌肌腱)之間,進入掌中(勞宮穴),沿中指橈側,出中指橈側端(中沖穴)。它的支脈,從掌中分出,沿無名指出其尺側端(關沖穴),交於手少陽三焦經。(十)手少陽三焦經起於無名指尺側端(關沖穴),上行於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沿手背,淺出於前臂伸側橈骨、尺骨之間,通過肘尖,沿上臂外側向上至肩部,向前行進入缺盆,分布於膻中,散絡於心包,穿過膈肌,依次屬於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脈,從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會於大椎,上行到項,連繫耳後(翳風穴),直上出耳上角,然後屈曲向下經面頰部至目眶下。它的支脈,從耳後分出,進入耳中,出走耳前,經過上關穴前,在面額部與前一支脈相交,至目外眥(瞳子髎穴),交於足少陽膽經。(十一)足少陽膽經起於目外眥(瞳子髎穴),上行至頭角(頜厭穴),再向下到耳後(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經額部至眉上(陽白穴),又向後折至風池穴,沿頸下行至肩上,退回交出手少陽三焦經之後,左右交會於大椎穴,然後前行進入缺盆。它的支脈,從耳後進入其中,出走耳前,至目外眥後方。它的支脈,從目外眥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陽三焦經分布於面頰部的支脈相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的經過下頜角部下行至頸部,與前脈會合於頸部,進入體腔,穿過膈肌,終於肝,屬於膽,沿脅里淺出氣街,繞陰部毛際,橫向進入髖關節部(環跳穴)。直行者,從缺盆下行至腋,沿著胸側,過季肋,下行至髖關節部與前脈會合後,再向下沿大腿外側、膝關節外緣,行於腓骨的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淺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進入足第四趾外側端(竅陰穴)。它的支脈,從足背(臨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側端,折回穿過爪甲,分布於足大趾爪甲後叢毛處,交於足厥陰肝經。(十二)足厥陰肝經起於大足趾爪甲後叢毛處,向上沿足背至內踝前一寸處(中封穴),向上沿脛骨內緣,在內踝上八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後,上行過膝腘內側,沿大腿內側中線進入陰毛中,環繞陰部,至小腹,夾胃兩旁,屬於肝,絡於膽,向上穿過膈肌,分布於脅肋部,沿喉嚨的後邊,向上進入鼻咽部,上行連接目系,上行出於額部,與督脈會於頭頂部。它的支脈,從目系分出,下行於頰里,環繞在口唇的裡邊。它的支脈,從肝分出,穿過膈肌,向上注入肺,交於手太陰肺經。第四節 奇經八脈奇經八脈是十二經脈之外的八條經脈,包括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和陽維脈。奇經八脈的內容,最早散見於《內經》各篇,而「奇經八脈」這一名稱,則首見於《難經》。為什麼這八條經脈為「奇經」?《難經集注·二十七難》:「楊曰:奇,異也。此之八脈,與十二正經不相拘制,別道而行,與正經有異,故曰奇經也。……虞(庶)曰:奇,音基也。奇,斜也。奇,零也,不偶之意。謂此八脈,不系正經陰陽,無表裡配合,別道奇行,故曰奇經也。」兩家注釋「奇」字之義雖不同,但都指出這八脈有異於十二正經。奇經與正經的主要差異,在於分布與作用。奇經的分布不像十二正經那樣的規則,與五臟六腑沒有直接的屬絡(僅督脈「屬腎」、「貫心」),相互間也沒有表裡關係。其作用《聖濟總錄》說:「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其諸經滿溢則流入奇經焉」。由於奇經八脈縱橫交叉於十二經脈之間,所以它們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①進一步密切十二正經之間的聯繫。如「陽維維於陽」,組合所有的陽經,「陰維維於陰」,組合所有的陰經;帶脈「狀如束帶,所以總約諸脈者也」(《奇經八脈考·八脈總論》),溝通腰腹部的經脈;沖脈通行上下,「滲諸陽,灌諸精」,「滲三陰」(《靈樞·逆順肥瘦》); 督脈總督諸陽經;任脈總任諸陰經等。②調節十二經氣血。十二經脈氣血滿溢時,則流注於奇經八脈,蓄以備用。《難經·二十八難》說;「比於聖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故聖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③與肝、腎等臟及女子胞、腦、髓等奇恆之腑的關係較為密切,相互之間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聯繫。如清·葉天士說:「八脈隸於肝腎」(《臨證指南醫案》)。督脈入屬於腦;督、任、沖均起於「胞中」等。本節主要介紹奇經八脈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一、督 脈(一)循行部位《素問·骨空論》說;「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空之端也。其絡,絡陰器,合篡(《甲乙經》)、《太素》作「纂」)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這段文字並見於《甲乙經》、《太素》。《難經·二十八難》說:「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甲乙經》引此,下有「上巔,循額,至鼻柱」)。《奇經八脈考》說:「督乃陽脈之海,其脈起於腎下胞中,至於少腹,乃下行於腰橫骨圍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莖下至篡,女子絡陰器合篡間;具繞篡後屏翳穴,別繞臀,至少陰與太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廉,由會陽貫脊,會於長強穴。在骶骨端與少陰會,並脊里,上行歷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與手足三陽會合,上啞門,會陽維,入系舌本,上至風府,會足太陽、陽維,同入腦中,循腦戶、強間、後項、上巔,歷百會、前頂、囟會、上星,至神庭,為足太陽督脈之會,循額中,至鼻柱,經素髎、水溝會於足陽明,至兌端,入齦交,與任脈足陽明交會而終。」《靈樞·營氣》是論述「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但其中有一段文字與督脈循行部位有關:「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將上述四種論述比較,可以看出:1.關於督脈的起點有「少腹以下骨中央」、「下極之俞」、與「腎下胞中」三種不同說法。少腹指小腹部;「骨中央」,《類經》注為「橫骨下近外之中央也」,意思就是骨盆的中央;「下極之俞」,指脊柱下端的長強穴。其實,「骨中央」正是胞官所在。對於女子,可以說督脈起於腎下胞中;對於男子,只能說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了。至於長強穴,則是督脈自「胞中」下行淺出體表的第一位穴位。《難經》論八脈的循行部位,著重於體表的線路,所以說「起於下極之俞」。2.關於督脈的循行部位的兩種說法《難經》、《甲乙經》及《靈樞·營氣》所說的部位,是背面正中線以及項、後頭部、巔頂、額部的正中線,至鼻柱為止。《素問·骨空論》所說的部位比較複雜,沒有背面正中線的線路,卻有三條分支:①分布於外陰部,繞向肛門之後,別行繞臀部,到足少陰與足太陽的分支相合,從股內後緣上行,貫通脊柱而出屬於腎;②與太陽經起於目內眥,上行至額,交會於巔,入絡於腦,又退出下項,循行於肩胛內側,夾脊柱,抵達腰中,入循膂,絡於腎。③從小腹直上,穿過臍中央,向上通過心,入於喉嚨,上至下頜部,環繞口唇,向上聯繫兩目之下中央。《奇經八脈考》所說的部位,是把上述兩種說法揉合在一起,但略去了與足太陽經起於目內眥,以及從小腹直上的兩條分支,而把《難經》、《甲乙經》所說的那條幹線從鼻柱延伸至齦交。其實,「與太陽起於目內眥」的那條分支,是足太陽經的循行部位;「其少腹直上者」的那條分支,又與同篇(《素問·骨空論》)中任脈的循行部位一致,所以李時珍略去這兩條分支是有道理的。但是,王冰所說:「督脈,亦奇經也,然任脈、沖脈,督脈者,一源而三歧也,故經或謂沖脈為督脈也。何以明之?今《甲乙》及古《經脈流注圖解》以任脈循背著謂之督脈,自少腹直上者謂之任脈,亦謂之督脈,是以背腹陰陽別為名目爾。」又說:「自其少腹直上,至兩目之下中央,並任脈之行,而雲是督脈所系,由此言之,則任脈、沖脈、督脈名異而同體也。」楊上善也說:「舊來相傳為督脈當脊中唯為一脈者,不可為正也。」本教材對督脈循行部位的描述,主要採用了《難經》的說法,結合《素問·骨空論》所說的「督脈為病,脊強反折」,以起於「胞中」,下出會陰,沿背部在中線上行,經巔額、鼻柱、至齦交,為其主幹;以《素問·骨空論》中的部分內容作為兩條分支,說明督脈與腎、心的聯繫;略去「與太陽起於目內眥」的那條分支。(二)基本功能1.為陽脈之海《難經·二十八難》呂廣註:「督脈者,陽脈之海也」。楊玄操註:「督之為言都也,是人陽脈之都綱。人脈比於水,故呂氏曰陽脈之海。」督,有總督之意。督脈行於背,背為陽。「陽脈之海」,是說督脈對全身陽經的脈氣有統率、總督的作用。這是因為督脈與足太陽會於百會、腦戶、陶道等穴,與手、足三陽會於大椎,與陽維會於風府、啞門(以上均據《針灸甲乙經》)。帶脈出於十四椎(第二腰椎),所以督脈與各陽經都有聯繫。2.與腦、脊髓和腎有密切的聯繫督脈循行於脊里,入絡於腦,所以與腦和脊髓有密切的聯繫。《素問·骨空淪》說:「督脈為病,脊強反折」,《難經·二十九難》說:「督之為病,脊強而厥」。脊強、厥是脊髓和腦的病變,兩書都歸之於督脈,說明督脈與腦、脊髓有密切的聯繫。督脈又「屬腎」,所以與腎臟也有密切的聯繫。腎為先天之本,主生殖,督脈起於「胞中」而屬腎,所以,歷代醫家治生殖功能障礙的疾患,多用補督脈之法。二、任 脈(一)循行部位《素問·骨空論》說:「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中極穴在臍下四寸,正中線上。毛際即長陰毛處。從「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二句來看,任脈是起於少腹下,陰毛之下方。關元亦在腹中線上,當臍下三寸處。從「循里上關元,至咽喉」二句看,任脈當從少腹下,沿腹正中線,經下腹、上腹、胸部的正中線直到頸正中線的咽喉。頤即下巴。「上頤循面入目」即任脈到咽喉後,再繼續上行,沿中線至下巴。然後左右分為二支,經面部,到目下。這段文字在《難經·二十八難》與《針灸甲乙經》中均有記載,只是二書皆無「上頤循面入目」這一句。任脈的循行路線還有另一種記載。《靈樞·五音五味》說:「黃帝曰:婦人之無須者,無氣血乎?岐伯曰:任脈、沖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脊里,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澹滲皮膚,生毫毛。今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甲乙經》此後有「月水下」三字)數脫血故也,任沖之脈。不營口唇,故須不生焉。」這段文字,在《黃帝內經太素·任脈》與《針灸甲乙經》都有內容相同的記載。這些經文認為:任脈與沖脈都起於胞中,任脈出胞中後分為二支,一支行於脊柱的裡面(即前面)與沖脈偕行,為「經絡之海」。另一支出胞中後,前行於腹面正中線,循腹上行,至咽喉,絡唇口。將上述兩種論述進行比較,可以看出:1)《素問·骨空論》說任脈起於中極之下,《太素·任脈》與《靈樞·五音五味》都說任脈起於胞中。初看似有不同,其實胞宮的位置正好在中極之下,所以楊上善注《太素·任脈》時說:「中極之下,即是胞中,亦是胞門子戶。是則任脈起處同也。」對於女子,可以說任脈起於胞中;對於男子,體內無胞,就只能說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了。2)認為任脈從少腹,循腹正中線上行,經臍、脘、胸、咽喉到口唇的看法,兩種論述基本上是一致的。3)任脈在脊內的一支,《素問》一 難經》均未詳述。五版教材採用兩種論述的相同之點。即任脈起於胞中,下出會陰,經陰阜,沿腹部與胸部正中線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頜部。環繞口唇,沿面頰,分行至目眶下。對任脈脊內的一條,「經絡之海」則沒有提及,由於任脈的這一部位在體內深處,體表沒有穴位,所以也為針灸界所忽視。其實《內經》認為任脈也是「經絡之海」的理論,對後世的影響不小,尤其對婦產科的辨證論治理論的影響特別明顯。(二)基本功能1.為陰脈之海根據《針灸甲乙經·卷三》的記載,任脈與足三陰會於中極、關元,與足厥陰會於曲骨;與足太陰會於下脘,與手太陰會於上脘,與陰維會於廉泉、天突。由於任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所以元·滑壽在《十四經發揮》中說:「雲陰脈之海者,亦以人之脈絡,周流於諸陰之分,譬猶水也。而任脈則為之總任焉。故曰陰脈之海。」也就是說,全身的陰脈都交匯於任脈,如江河之匯流大海,故曰「陰脈之海」。可見任脈在全身陰脈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葉天土治虛勞證之陰虛而精傷者,用滋陰填精,介類潛陽之葯,以達「靜攝任陰」的目的。任為陰脈之海,督為陽脈之海,二脈同起於胞中,會於會陰(據《針灸甲乙經·卷三》),相互交通,有密切的聯繫與配合。滑壽在《十四經發揮》中說:「任督二脈,一源而二歧,一行於身之前,一行於身之後,人身之有任督,猶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見陰陽之不離,合之以見渾淪之無間。一而二,二而一者也。」鑒於任脈與督脈存在於人身相反的兩面,對人體的陰與陽有重要的作用,而二脈又同出一源,且相互貫通,所以清·陳士鐸在《石室秘錄》中說:「二經之病,各有不同,而治法實相同也。蓋六經之脈絡,原相貫通,治任脈之疝瘕,而督脈之遺溺脊強亦愈也。然此二脈者,為胞胎之主脈;無則女子不受孕,男子難作強以射精。此脈之宜補,而不宜瀉明矣。補則外腎壯大而陽旺,瀉則外腎縮細而陽衰;補則子宮熱而受胎,瀉則子宮冷而難妊矣。」總之,任督二脈,分之有陰陽之別,合之則渾淪不間,且督脈屬腎,任脈通督,任脈與腎相通可知矣。2.主胞胎《難經集注·二十八難》:「楊曰:任者,妊也。此是人之生養之本。」虞庶認為,楊氏此說,其根據是《素問》,因為《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這段文字說明,由於任沖二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脊里,為經絡之海,只有當沖任二脈之氣血旺盛而通調時,其血方能下注胞中,或瀉出為月經,或養胚胎而妊娠。若沖任二脈虛衰而不通暢,其血不下注胞宮,則經絕而無子。而沖任之所以通盛,必須「天癸」之促進;「天癸」之所以產生,全賴腎中精氣之旺盛。所以說,腎中精氣是月經與生育能力的根本,腎氣盛則產生「天癸」。「天癸」促使任沖二脈之氣血旺盛與暢通,二脈之血下注胞宮,女子才有月經和具備懷孕的能力,故《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女子不孕之故,由傷其任沖也。……若為三因之邪,傷其沖任之脈,則有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經漏、經崩等病生焉。」所以中醫治療月經病與不孕症,皆以調理沖任二脈為要務。三、沖 脈(一)循行部位《素問·骨空論》說:「沖脈者,起於氣街,並少陰(《難經》作足「陽明」)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靈樞·五音五味》說:「任脈、沖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脊里,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靈樞·逆順肥瘦》說:「夫沖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其上者,出於頏桑,滲諸陽,灌諸精(《針灸甲乙經》作「灌諸陰」);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腘中,伏行骭(脛骨)內,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其下者,並於少陰之經,滲三陰;其前者,伏行出跗屬,下循跗,入大指(趾)」間。《靈樞·動輸》說:「沖脈者,十二經脈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邪入腘中,循脛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斜入踝,出屬跗上,入大指(趾)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內經》關於沖脈循行部位的記載,較為複雜,自《難經》以下,則多較簡略,如《十四經發揮》說:「沖脈者,與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脊里,為經絡之海,其浮於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故曰:沖脈者,起於氣沖。並足少陰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奇經八脈考》說:「沖為經脈之海,又曰血海,其脈與任脈皆起於少腹之內胞中,其浮而外者,起於氣沖。並足陽明、少陰之間,循腹上行至橫骨,夾臍左右各五分上行,歷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至胸中而散。」《難經·二十八難》說:「沖脈者,起於氣沖,並足陽明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宋·虞庶注曰:「《索問》曰;『並足少陰之經』,《難經》卻言『並陽明之經』。況少陰之經夾臍左右各五分,陽明之經夾臍左右各二寸,氣沖又是陽明脈氣所發,如此推之,則沖脈自氣衝起。在陽明、少陰二經之內,夾臍上行,其理明矣。」但後世醫家多從《素問》「並足少陰之經」的說法而否定《難經》「並足陽明之經」之說。如《聖濟總錄·奇經八脈·沖脈》說:「在《難經》則曰『並足陽明之經』,以穴考之,陽明之經夾臍左右各二寸而上行,少陰之經夾臍左右各五分而上。《針經》所載,沖脈與督脈同起於會陰,其在腹也。行乎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肓俞、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凡二十二穴,皆足少陰之分也。然則沖脈並足少陰之經明矣。」根據《內經》的記載闡述沖脈的循行部位概括起來是:①起於胞中,下出會陰後,從氣沖部起與足少陰腎經相併,夾臍上行,到達胸中而散布;②從胸中再向上行,經喉,環繞口唇,到目眶下;③與足少陰腎經的大絡同起於腎下,向下從氣街部淺出體表。沿大腿內側進入腘窩,再沿脛骨內緣,下行到內踝的後面,進入足底;④沿脛骨內緣進入內踝後分出,向前斜入足背進入大足趾;⑤從胞中分出,向後與督脈相通,上行於脊柱內。(二)基本功能「沖」,有要衝,要道的意思。《難經集往·二十八難》沖脈條楊注曰;「沖者,通也。言此脈下至於足,上至於頭,通受十二經之氣血,故曰『沖』焉」。又是一種解釋。且指出沖脈有「通受十二經之氣血」的功能,這正為《靈樞·逆順肥瘦》稱沖脈為「五臟六腑之海」與《靈樞·動輸》稱「沖脈為十二經之海」作了註解。這就是說,由於沖脈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串全身,且「其上者,出於頏桑,滲諸陽」,「其下者,並少陰之經,滲三陰」,故能容納和調節十二經脈、五臟六腑的氣血,成為「十二經脈之海」、「五臟六腑之海」。』《靈樞·海論》說:「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應四海也」但下文定四海之「陰陽表裡滎輸所在」卻沒有「血海」,而有「沖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下言「四海之逆順」時,又有「血海」而無「十二經之海」,可見沖脈既是「十二經之海」,也就成為「血海」了。沖脈是血海,又起於胞中,所以婦女的月經來潮同沖脈有密切的關係。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這裡說的「太沖脈」就是沖脈,說明女子的月經來潮和胎孕,與沖脈有著密切的聯繫。四、帶 脈(一)循行部位帶脈的循行部位《內經》沒有具體的描述,僅《靈樞·經別》闡述足少陰經別的循行路線時,間接地提到帶脈在背部的位置是在「十四椎」,原文是:「足少陰之正,至腘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難經·二十八難》說:「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後世論帶脈者均從之,只是把循行部位描述得更具體些而已。如滑壽《十四經發揮》說:「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其脈氣所發,在季脅下一寸八分。正名帶脈,以其回身一周如帶也。又與足少陽會於維道,此帶脈所發,凡四穴。」明·李時珍《奇經八脈考》說:「帶脈者,起於季脅,足厥陰之章門穴,同足少陽循帶脈穴,圍身一周一如束帶然,又與足少陽會於五樞,維道。」(二)基本功能帶脈圍腰一周,猶如束帶,所以它的功能主要是約束縱行諸脈,由於它從「十四椎」(第二腰椎)出發。所以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都受其約束。五、陰蹺脈、陽蹺脈(一)循行部位《靈樞·寒熱病》說:「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在項中兩筋間,入腦乃別。陰蹺陽蹺,陰陽相交……交於目銳(應作『內』)毗」。《靈樞·脈度》說:「蹺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人頄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難經·二十八難》說:「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沖脈。」《內經》關於蹺脈循行部位的記載,陰蹺脈稍詳而陽蹺脈甚略。《難經》雖指出陽蹺脈,陰蹺脈均起於跟中,陽蹺脈「入風池」,但其循行部位亦不具體。《聖濟總錄》除重複《內經》、《難經》之文外,還提出陽蹺脈「所發之穴,生於申脈。以跗陽為郄,本於仆參,與足少陽會於居髎,又與手足陽明會於肩髎及巨骨。又與手足太陽、陽維會於臑腧,與手足陽明會於地倉,又與手足陽明會於巨窌,又與任脈足陽明會於承泣」,「陰蹺郄在交信」。《奇經八脈考》說:「陰蹺者,足少陰之別脈,其脈起於跟中足少陰然谷穴之後,同足少陰循內踝下照海穴,上內踝之上二寸,以交信為郄,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咽喉,交貫沖脈,入頄內廉,上行屬目內眥,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五脈會於睛明而上行。」「陽蹺者,足太陽之別脈,其脈起於跟中,出於外踝下足太陽申脈穴,當踝後繞跟,以仆參為本,上外踝上三寸,以跗陽為郄,直上循股外廉循脅後髀,上會手太陽、陽維於臑腧,上行肩膊外廉,會手陽明於巨骨,會手陽明、少陽於肩髃,上人迎夾口吻,會手足陽明、任脈於地倉,同足陽明上行巨窌,復會任脈於承泣,至目內眥,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五脈會於睛明穴,從睛明上行入髮際,下耳後,入風池而終」。本教材主要根據《奇經八脈考》描述陰蹺脈和陽蹺脈的循行部位;陰蹺脈、陽蹺脈均起於足踝下。陰蹺脈從內踝下照海穴分出,沿內踝後直上下肢內側,經前陰,沿腹,胸進入缺盆,出行於人迎之前,經鼻旁,到目內眥,與手足太陽經陽蹺脈會合。陽蹺脈從外踝下申脈穴分出。沿外踝後上行,經肩部,頸外側,上夾口角,到達目內眥,與手足太陽經、陰蹺脈會合,再上行進入髮際。向下到達耳後,與足少陽經會於項後。(二)基本功能《難經集注·二十八難》陽蹺脈註:「楊曰:蹺,捷疾也。言此脈是人行走之機要,動足之所由,故日蹺脈焉。」說明蹺脈有主司下肢運動的功能,又因陰陽蹺脈交會於目內眥,《靈樞·寒熱病》說:「陰蹺、陽蹺,陰陽相支……交於目銳(應作「內」)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說明蹺脈有司眼瞼開合的功能。六、陰維脈、陽維脈(一)循行部位關於維脈的循行部位,《內經》沒有具體的描述,在《素問·刺腰痛論》中提到「陽維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腫,刺陽維之脈,脈與太陽合腨下間,去地一尺所……飛陽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則悲以恐,刺飛陽之脈,在內踝上五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其中「與太陽合腨下間,去地一尺所」是承山穴;「在內踝上五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是築賓穴。《難經·二十八難》說;「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陰維起於諸陰交也。」只提「起於」,未言具體循行部位。《聖濟總錄》說:「陽維維於陽,其脈起於諸陽之會,與陰維皆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其脈氣所發。別於金門。以陽交為部郄,與手足太陽及蹺脈會於臑腧,與手足少陽會與於天窌,又會於肩井;其在頭也,與足少陽會於陽白,上於本神及臨泣,上至正營,循於腦空,下至風池,其與督脈會則在風府及啞門。」「陰維者,亦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陰維則維於陰,其脈起於諸陰之交……其脈氣所發者,陰維之郄,名曰築賓,與足太陰會於腹哀及大橫,又與足太陰、厥陰會於府舍及期門,與任脈會於天突及廉泉」。《奇經八脈考》對維脈循行部位的描述較《聖濟總錄》又稍詳,它說:「陰維起於諸陰之交,其脈發於足少陰築賓穴,為陰維之郄,在內踝上五寸腨肉分中,上循股內廉上行入小腹,會足太陰、厥陰、少陰、陽明於府舍,上會足太陰於大橫、腹哀,循脅助會足厥陰於期門,上胸膈夾咽,與任脈會於天突、廉泉,上至頂前而終。凡一十四穴。」「陽維起於諸陽之會,其脈發於足太陽金門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會足少陽於陽交,為陽維之郄,循膝外廉上髀厭抵少腹側,會足少陽於居髎,循脅肋斜上肘,上會手陽明,手足太陽於臂臑,過肩前,與手少陽會於臑會、天髎、卻會手足少陽、足陽明於肩井,入肩後,會手太陽、陽蹺於臑腧,上循耳後,會手足少陽於風池,上腦空、承靈、正營、目窗、臨泣,下額與手足少陽、陽明五脈會於陽白,循頭入耳,上至本神而止。凡三十二穴。」。五版教材對循行部位的描述,主要是綜合《聖濟總錄》及《奇經八脈考》之說而簡略;陰維脈起於小腿內側足三陰經交會之處。沿下肢內側上行,至腹部,與足太陰脾經同行,到脅部,與足厥陰經相合,然後上行至咽喉,與任脈相會。陽維脈起於外踝下,與足少陽膽經並行,沿下肢外側向上,經軀幹部後外側,從腋後上肩,經頸部、耳後,前行到額部,分布於頭側及項後與督脈會合。(二)基本功能維脈的「維」字,有維繫、維絡的意思。《難經集注·二十八難》說:「陽維者,維絡諸陽……陰維者,維絡諸陰」,說明陽維脈有維繫、聯絡全身陽經的作用,陰維脈有維繫、聯絡全身陰經的作用。第五節 經別、別絡、經筋、皮部一、經 別經別,是從經脈分出的支脈,十二經別,就是從十二經脈別行分出,循行於胸、腹及頭部的重要支脈。《靈樞·經別》是現存最早記載十二經別的文獻。從該篇所載,可看出十二經別的分布特點是:都從十二經脈的四肢部分(多為肘、膝以上)別出(稱為「離」),走入體腔深部(稱為「入」),然後淺出體表(稱為「出」)而上頭面,陰經的經別合入陽經的經別而分別注入六陽經脈(稱為「合」)。所以,十二經別的循行(分布)特點,可用「離、合、出、入」來概括。每一對相為表裡的經別組成一「合」,十二經別共組成「六合」。(一)生理功能十二經別是十二經脈別行分出的重要支脈,它們的循行部位,有些是十二經脈未循行到的器官和形體部位,所以在生理、病理及治療等方面都有它一定的作用。主要的有如下幾個方面:1.加強了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條經脈在體內的聯繫十二經別進入體腔後,表裡兩經的經別相併而行,經過相為表裡的臟腑,並在淺出體表後,陰經經別合入陽經經別,共同注入體表的陽經。這樣,就加強了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條經脈的聯繫。2.加強了體表與體內、四肢與軀幹的向心性聯繫由於十二經別一般都是從十二經脈的四肢部分別出,進入體內向心循行,這對於擴大經絡的聯繫和由外而內地傳遞信息,起著重要的作用。3.加強了十二經脈對頭面的聯繫十二經脈循行於頭面部的主要是六條陽經。十二經別則不僅六條陽經的經別循行於頭面部,而且六條陰經的經別亦上達頭部:足三陰經的經別,在合入陽經經別之後上達頭部。手三陰經經別均經喉嚨,其中手少陰經經別淺出面部後與手太陽經會合於目內眥,手厥陰經經別淺出於耳後,與手少陽經會合於乳突下,手太陰經經別則沿喉嚨再合入手陽明經經別。這樣,不僅加強了十二經脈對頭面的聯繫,而且為「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注於面而走空竅」的理論奠定了基礎,也是近代發展的面針、鼻針等的理論依據。4.擴大了十二經脈的主治範圍由於十二經別分布彌補了十二經脈所不到之處,而相應地擴大了經絡穴位的主治範圍。例如:足太陽經脈並不到達肛門,但該經的經別「別入於肛」。所以足太陽經的承山、承筋等穴,可取以治肛門病。5.加強了足三陰、足三陽經脈與心臟的聯繫足三陰經的經別在下肢(或毛際)分別與相為表裡的陽經經別相合併行,足三陽經的經別都通達心臟。這樣,就使足三陰經、足三陽經都與心臟相聯繫。根據這一關係,可以解釋腹腔中內髒髮生病變可出現心病癥狀的理由,這對於分析生理、病理都有重要意義。此外,對「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的理論亦提供了一定的依據。(二)循行部位十二經別的循行部位,首載於《靈樞·經別》,後世言經別者皆宗之。五版教材就是根據《靈樞·經別》而以現代漢語闡述的。現將《靈樞·經別》關於十二經別循行部位的原文錄之如下:「足太陽之正,別入於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此為一經也。足少陰之正,至腘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直者,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此為一合。成(應據《太素》及《甲乙經》改為『或』)以諸陰之別、皆為正也。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里屬膽,散之肝,上貫心,以上夾咽,出頤頜中。散於面,系目系,合少陽於外眥也。足厥陰之正。別附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與別俱行,此為二合也。足陽明之正,上至髀,入於腹里,屬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頞出,還系目系,合於陽明也。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應據《太素》改為『絡』)於咽,貫舌中,此為三合也。手太陽之正,指地,別於肩解,人腋走心,系小腸也。手少陰之正,別入於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此為四合也。手少陽之正,指天,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出(應據《太素》改為『上』)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此為五合也。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別於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出缺盆,合於陽明也。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陽(應據《太素》改為『大腸』),上出缺盆,循喉嚨,複合陽明,此六合也。」二、別 絡別絡,是從經脈分出的支脈,大多分布於體表。《靈樞·經脈》詳細論述了十五別絡的循行部位和癥候。這「十五別絡」,是十二經脈各有一支別絡,任脈和督脈也各有一支別絡,再加上脾之大絡。十五別絡中,十二經脈的別絡都從四肢肘、膝以下分出,相為表裡的兩經的別絡相互聯絡,加強了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經在體表的聯繫;任脈的別絡分布在腹面,督脈的別絡分布在背面,脾之大絡分布在身側,這樣就加強了人體前、後側面的聯繫。另外,如再加上胃之大絡,也可稱為十六別絡。別絡是絡脈中比較主要的部分,對全身無數細小的絡脈起著主導作用。從別絡分出的細小的絡脈為「孫絡」,即《靈樞·脈度》所謂「絡之別者為孫」。分布在皮膚表面的絡脈稱為「浮絡」,即《靈樞·經脈》所謂「諸脈之浮而常見者。」(一)生理功能1.加強了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經在體表的聯繫十二經脈的別絡,都是在四肢肘、膝以下的部位。陰經的別絡走向其相為表裡的陽經。陽經的別絡走向其相為表裡的陰經,這樣就溝通和加強了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經在體表的聯繫。經別和別絡都是從經脈分出的重要支脈,都有加強相為表裡的兩經的聯繫的作用,所不同的是:經別的分布部位以體內為主,別絡的分布部位以體表為主,在別絡中雖也有進人胸腹腔而與內臟相聯繫的,但不像經別那樣聯絡到相為表裡的臟腑;經別沒有所屬穴位,也沒有所主病症,而別絡則每一別絡有一絡穴,並有所主病症。2.別絡對其他絡脈有統率作用,加強了人體前、後、側面的統一聯繫任脈的別絡散布在腹面,督脈的別絡散布在背面,脾之大絡散布在胸脅部,這樣,就加強了人體前、後、側面的統一聯繫。3.滲灌氣血以濡養全身從別絡分出的孫絡、浮絡,從大到小,分成無數細支遍布全身,呈網狀擴散,同周身組織的接觸面甚廣,這樣,就能使循行於經脈中的氣血,通過別絡、孫絡,滲灌到人體各部組織中去,以充分發揮氣血對整個機體的營養作用。(二)循行部位關於十五別絡的循行部位,首載於《靈樞·經脈》,後世多宗之。五版教材就是根據《靈樞·經脈》而以現代漢語闡述的。現將《靈樞·經脈》關於十五別絡循行部位的原文錄之如下:「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並太陽之經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取之去腕半寸,別走陽明也。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在屬目系,……取之掌(應據《太素》及《甲乙經》改為『腕』)後一寸,別走太陽也。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系。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應據《太素》改為「去」)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髃。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偏齒;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外繞臂,注胸中,合心主。足太陽之別,名曰飛陽,去踝七寸,別走少陰。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隘。足太陽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貫腰脊。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循脛上睾,結於莖。任脈之另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督脈之別、名曰長強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在右。別走太陽,入貫膂。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三、經 筋經筋,就是經脈之氣所「結、聚、散、絡」的筋肉。楊上善說:「十二經筋與十二經脈,俱稟三陰三陽行於手足,故分為十二,但十二經脈主於血氣,內營五臟六腑,外營頭身四肢。十二經筋內行胸腹郭中,不入五臟六腑,除有經脈、絡脈,筋有大筋、小筋、膜筋。十二經筋起處與十二經脈流注並起於四末,然所起處有同有別。其有起維筋、緩筋等,皆是大筋別名」(《黃帝內經太素·經筋》)。筋肉的功能活動有賴於經絡氣血的濡養,並受十二經脈的調節,所以全身的筋肉劃分為十二個系統,稱「十二經筋」。(一)生理功能經筋的主要作用是連接四肢百骸,約束骨骼,主司關節運動,正如《素問·痿論》所說:「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二)循環部位《靈樞·經筋》詳細論述了經筋的循環部位和癥候,後世言經筋者皆宗之。根據《靈樞·經筋》所述,經筋的分布,一般都在淺部,從四肢末端走向頭身,多結聚於關節和骨骼附近;有的進入胸腹腔,但不屬絡臟腑。五版教材根據《靈樞·經筋》,以現代漢語闡述經筋的分布部位,現將《靈樞·經筋》關於十二經筋分布部位的原文錄之如下:「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上,結於踝,邪上結於膝,其下(者)循足外側,結於踵,上循跟,結於腘;其別者,結於踹外,上腘中內廉,與腘中並上結於臀,上夾脊上項;其支者,別入結於舌本;其直者,結於枕骨,上頭下顏。結於鼻;其支者,為目上網(應據《太素》改為『綱』)下結於頄;其支者,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結於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於頄。足少陽之筋,起於足小趾次趾,上給外踝,上循脛外廉,結於膝外廉;其支者,別起外輔骨,上走髀,前者結於伏兔之上,後者結於尻,其直者,上乘季脅,上走腋前廉,繫於膺乳,結於缺盆;直者,上出腋,貫缺盆,出太陽之前,循耳後,上額角,交巔上,下走頷,上結於頄;支者,結於目(外)眥為外維。足陽明之筋,起於中三指,結於跗上,邪外上加於輔骨,上結於膝外廉,直上結於髀樞,上循脅,屬脊;其直者,上循骭,結於膝;其支者,結於外輔骨,合少陽;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結,上頸,上夾口,合於頄,下結於鼻,上合於太陽,太陽為目上網(應據《甲乙經》及《太素》改為『綱』,陽明為目下網,(應據《甲乙經》及《太素》改為『綱』);其支者,從頰結於耳前。足太陽之筋,起於大指之端內側上結於內踝;其直者,絡於膝內輔骨,上循陰股,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結於臍,循腹里,結於肋,散於胸中;其內者,著於脊。足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下,並足太陽之筋邪走內踝之下,結於踵與太陽之筋合而上結於內輔之下,並太陰之筋而上循陰股,結於陰器,循脊內夾膂,上至項,結於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足厥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上結於內踝之前。上循脛,上結內輔之下,上循陰股,結於陰器,絡諸筋。手太陽之筋,起於小指之上,結於腕,上循臂內廉,結於肘內銳骨之後,彈之應小指之上,人結於腋下;其支者,後走腋後廉,上繞肩胛,循頸出走太陽之前,結於耳後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結於頷,上屬目外眥。手少陽之筋,起於小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上循臂結於肘,上繞臑外廉上肩走頸。合手太陽;其支者,當曲頰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屬目外眥,上乘頷,結於角。手陽明之筋,起於大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上循臂,上結於肘外,上臑,結於髃;其支者,繞肩胛,夾脊;直者,從肩髃上頸;其支者,上頰,結於頄;直者,上出手太陽之前,上左角,絡頭,下右頷。手太陽之筋,起於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結於魚後,行寸口外側,上循臂,結肘中,上臑內廉,入腋下,出缺盆,結肩前髃,上結缺盆,下結胸里,散貫貢,合賁(應』據《甲乙經》改為『脅』)下,抵季脅(應據《太素》改為『肋,)。手心主之筋,起於中指、與太陰之筋並行,結於肘內廉,上臂陰,結腋下。下散前後夾脅;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結於臂。手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內側,結於銳骨,上結肘內廉。上入腋,交太陰,夾乳里,結於胸中,循臂,下繫於臍。」四、皮 部皮部,是指體表的皮膚按經絡的分布部位分區。《素問·皮部》說:「應有分部」;「皮者,脈之部也。」十二經脈及其所屬絡脈,在體表各有一定的分布範圍,與之相對應,全身的皮膚也就分為十二個部分,稱十二次部。正如《素問·皮部》所說:「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諸經皆然」;「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因此,皮部就是十二經脈及其所屬絡脈在皮表的分區,也是十二經脈之氣的散布所在。《素問·皮部》說:「皮者,脈之部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肺臟也。」說明了皮膚、絡脈、經脈、腑、臟之間是有聯繫的,病邪可依皮、絡、經、腑、髒的層次逐步深入。也正因為有上述的聯繫,臟腑、經絡的病變能反映到皮部,如《素問·皮部》所說:「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等。因此,觀察不同部位皮膚的色澤和形態變化,有助於診斷某些臟腑、經絡的病變。在治療方面,《靈樞·官針》所載刺皮膚的方法,如「病在皮膚無常處者,取以鋔針於病所,膚白勿取」,「毛刺者,刺浮痹(於)皮膚也」,「半刺者,淺內而疾髮針,無針傷肉。如拔毛狀,以取皮氣」等。還有在皮膚一定部位施行敷貼、溫灸、熱熨等療法,都是皮部理論在治療方面的運用。第六節 經絡的生理及經絡學說的應用一、經絡的生理功能經絡的生理功能,實際上是「經氣」的作用,主要有溝通表裡上下聯繫臟腑器官;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應傳導以及調節人體各部分功能等方面。(一)溝通表裡上下,聯繫臟腑器官人體是由臟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脈筋骨等組成的,它們雖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組成有機的整體活動,使機體內外,上下保持協調統一,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有機的聯繫,主要是依靠經絡的溝通、聯絡作用而得以實現的。由於十二經脈及其分支的縱橫交錯,入里出表,通上達下,相互絡屬於臟腑;奇經八脈聯繫溝 通於十二正經;十二經筋、十二次部聯絡筋肉皮膚。從而使人體的各個臟腑組織器官有機地聯繫起來,構成了一個表裡上下彼此間緊密聯繫、協調共濟的統一體。經絡對全身臟腑組織器官的溝通聯繫,主要的有如下四種:1.臟腑同外周肢節之間的聯繫《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臟腑,外絡於支節。」說明十二經脈是溝通、聯繫臟腑同體表的通路。這是因為十二經脈中每一條經脈既絡屬於一定的臟腑,其經脈之氣又散佈於筋肉、皮膚的緣故。對於「外絡於支節」的「支」、「節」,「支」是指四肢;「節」,指骨節,又可指穴位。如《靈樞·九針十二原》說:「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即指出「節」不是皮肉筋骨,而是「神氣之所遊行出入」的所在,即穴位。《素問·調經論》:「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張介賓注釋說:「所謂節者,神氣之所舍也,以穴俞為言,故有三百六十五節。被,及也」(《類經·疾病類》)。2.臟腑同五官九竅之間的聯繫目、舌、口、鼻、耳、前陰、後陰,都是經脈循行所過的部位,而經脈又多內屬於臟腑,這樣,五官九竅同內臟之間,可通過經脈的溝通而聯繫起來。如:手少陰心經屬心絡小腸,系「目系」,其別絡「系舌本」;足厥陰肝經屬肝,絡膽,繞「陰器」,系「目系」;足陽明胃經屬胃,絡脾,環繞口唇,夾鼻;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均進入耳中;足太陽膀胱經的經別進入肛門等等。3.臟腑之間的聯繫十二經脈中每一經都分別絡屬一勝一腑,從而加強了相為表裡的一臟一腑之間的聯繫。有的經脈還聯繫多個臟腑,如足厥陰肝經屬肝、絡膽、夾胃、注肺中,足少陰腎經屬腎、絡膀眺、貫肝、入肺、絡心等等;再加上經別補正經之不足,如胃經、膽經、膀胱經的經別都通過心,這樣,就構成了臟腑之間的多種聯繫。4.經脈與經脈之間的聯繫十二經脈的陰陽表裡相接,有一定的銜接和流注次序,十二經脈之間的交會;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之間的縱橫交錯;奇經八脈之間又彼此聯繫。從而構成了經脈與經脈之間的多種聯繫。例如:十二正經的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均會於督脈的大椎穴,陽蹺脈與督脈會於風府穴,所以稱督脈為「陽脈之海」;十二正經的足三陰經與奇經中的陰維脈、沖脈均會於任脈,足三陰經又上通手三陰經,所以稱任脈為「陰脈之海」;沖脈,前與任脈相併於胸中,後則通督脈,而督、任兩脈通會於十二經脈,加上沖脈「其上者,出於頏桑,滲諸陽……其下者,並於少陰之陰,滲三陰」(《靈樞·逆順肥瘦》),容納了來自十二經的氣血,所以稱沖脈為「十二經脈之海」;督、任、沖三脈同起於胞中,「一源而三歧」等等。(二)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人體各個組織器官,都要得到氣血的濡養,才能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動。而氣血之所以能通達全身,發揮其營養臟腑組織器官、抗禦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則必須依靠經絡的傳注。經絡遍布全身內外,能將氣血輸送到全身各部,所以《靈樞·本臟》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靈樞·脈度》也說:「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榮其臟,陽脈營其腑,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三)感應傳導感應傳導,是指經絡系統對於針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覺傳遞通導作用。針刺中的「得氣」現象和「行氣」現象,就是經絡感應傳導作用的表現。(四)調節功能平衡經絡能運行氣血和協調陰陽,使人體功能活動保持相對的平衡。當人體發生疾病時,出現氣血不和及陰陽偏盛偏衰時,即可運用針灸等治法以激發經絡的調節作用,以「瀉其有餘,補其不足,陰陽平復」(《靈樞·刺節真邪》)。實驗證明,針刺有關經絡的穴位,可對臟腑功能產生調整作用,即原來亢進的可使之抑制,原來抑制的可使之興奮。早在1956年,張純亮就曾在X線透視下發現針刺中脘、合谷、曲池、胃俞、手三里和承山等穴可使痙攣著的胃立即弛緩,幽門不開的立即開放,蠕動遲緩者立即好轉起來。以後張天皎等用鋇餐檢查進行了72人共77例次的觀察,發現針刺足三里多數表現為胃蠕動波行緩慢,針刺手三里後,多數表現為胃蠕動波行加速。不久以後,汪紹訓等對218例正常人進行胃運動功能影響的觀察,發現針刺手三里後,主要表現為胃蠕動的增強,針刺足三里後,主要表現為胃蠕動的抑制。無論是手三里或足三里,針刺後蠕動弛緩的胃可以加強,緊張的胃可以變松。針刺足三里與中脘後,能使幽門開放時間加速,並對胃蠕動速度有調整作用。二、經絡學說的應用經絡學說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它被廣泛地運用來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及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現就闡釋病理變化和指導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等方面,進行介紹。(一)闡釋病理變化在正常生理情況下,經絡有溝通表裡上下、運行氣血、感應傳導的作用,當人體發生病變時,經絡就成為傳遞病邪和反映病變的途徑了。《素問·皮部》說:「邪客於皮膚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人合於臟腑也。」 由於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肌膚,所以外邪可通過經絡從皮毛肌腠逐步深入,內傳五臟六腑。這就是說,經絡學說可以用來闡釋病邪由表入里傳變的機制。至於臟腑之間病變的相互影響,除運用藏象學說來闡釋外,也需要運用經絡學說,才能作出比較全面的分析。由於經絡的溝通,使臟腑之間有多種聯繫,所以,當一個臟腑發生病變時,即可通過經絡而影響及另外的臟腑。例如:心與小腸通過經脈的相互絡屬而構成表裡關係,所以,心火亢盛,可通過經脈而下移小腸;足厥陰肝經屬肝、夾胃、注肺中,所以肝火可以犯胃、犯肺;足少陰腎經屬腎、入肺、絡心,所以腎虛水泛可以凌心、射肺等等。經絡不僅是傳遞病邪的途徑,而且也是臟腑病變反映於體表的途徑。這就是說,內髒髮生病變時,可通過經絡的傳導,在體表某些特定的部位或與其相應的孔竅,出現各種病理性反應。如《靈樞·九針十二原》說:「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因此,對某些因內臟病變而出現在體表的癥狀、體征可以用經絡學說來闡釋。例如:手少陰心經循行於上肢內側後緣,所以「真心痛」不僅表現為心前區疼痛,且放射至上肢內側尺側緣;足厥陰肝經抵小腹、布脅肋,所以肝氣鬱結常見兩脅少腹脹痛;足陽明胃經入上齒中,手陽明大腸經入下齒中,所以胃腸積熱可見齒齦腫痛;足厥陰肝經系「目系」,所以肝火上炎可見目赤,等等。(二)指導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1.指導對疾病的診斷由於經絡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絡屬的臟腑,經絡又是臟腑病變反映於體表的途徑,所以,可根據疾病癥狀出現的部位,結合經絡的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來辨析病症所屬的經脈和臟腑。這種方法可稱為「分經辨證」。例如頭痛一症,可根據不同的疼痛部位,結合經脈的循行部位,辨明屬於何經的病變。病在前額者,多與陽明經有關;痛在兩項者,多與少陽經有關;痛在後頭部者,多與太陽經有關;痛在巔頂者,多與厥陰經有關。《傷寒論》的六經分證,就是在經絡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辨證體系。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在經絡循行的部位,特別是在經氣聚集的某些穴位處,可出現病理性的反應。這種病理性的反應,有的表現為感覺過敏,即手指輕壓穴位,病人就感覺酸、麻、脹或痛,尤以壓痛為最常見;有的表現為穴位的組織鬆弛、凹陷、隆起或堅硬;有的表現為在穴位皮下出現給節狀或條索狀的反應物。這種反應,常在機體患病時出現,而健康人一般不出現,用此可作為診斷的依據之一。有人對冠心病患者100例和健康人100名作神堂穴的檢查,結果發現冠心病患者95%有壓痛,而健康人只4%為陽性。河南省安陽市人民醫院等單位曾對59例十二指腸潰瘍病人觀察了梁丘、不容、脾俞和胃倉4穴,發現不容穴以壓痛為主,其餘3穴以出現反應物為主。各穴的陽性例數為;梁丘49例,不容45例,脾俞52例,胃倉26例。故認為梁丘、不容及脾俞3穴均呈陽性反應時可能患有十二指腸潰瘍。又據吳秀錦報道,對105例胃病患者(包括胃、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慢性胃炎,胃癌、胃大部切除術後及胃神經官能症等)觀察了胃俞、中脘、足三里、陽陵泉、脾俞、上脘及地機8個穴位,並比較各穴與胃的關係及反應的特點,結果發現,足三里與胃俞的陽性率最多,陽陵泉和中院次之,其餘4穴更少。足三里與陽陵泉以出現條索狀反應物為主,胃俞與脾俞以出現鬆弛或凹陷或酸感為主,但在患胃癌時胃俞即出現結節狀反應物。中脘的反應是出現結節和壓痛,上脘與中脘相似,只陽性率偏低。陽陵泉與地機以出現給節或酸、麻感為主。還有報道在患肺炎時肺俞有梭形或橢圓形結節及壓痛,大椎旁有隆起及壓痛。這種體表的病理反應點,還隨病情的進退而發生變化,病輕者陽性反應的穴位數量較少,反應物也少,反應物較軟;病變嚴重者陽性穴位較多,反應物也多而較硬。例如,患胃癌或肝癌時,一個病例各穴位的反應物總數可達25~50個,此時分別在胃俞或肝俞出現反應物。當胃只有功能紊亂,或輕症肝吸蟲病患者,可能不出現反應物。近年來,在這方面已積累了不少的資料,正如《靈樞·官能》所說:「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溫,何經所在。」經絡學說對於臨床診斷確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2.指導臨床治療經絡學說應用於臨床治療,是很廣泛的,這裡主要介紹「循經取穴」和「分經用藥。」針灸療法和按摩(推拿)療法,主要是對某一經或某一臟腑的病變,在病變的鄰近部位或經絡循行的遠隔部位上取穴,通過針灸或按摩(推拿),以調整經絡氣血的功能活動,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而穴位的選取,則必須先運用經絡學說進行診察和辨證,斷定病症屬於何經或哪一臟腑的病變,然後再按經絡的循行分布路線及聯繫範圍來選定,這就是「循經取穴」。經絡學說應用於藥物治療,主要是「分經用藥」,就是當辨明病症所屬的經絡和臟腑後,選用對某經或某一臟腑有特殊選擇性作用的藥物來治療。某葯對某經或某一臟腑有特殊選擇性的作用,稱為「歸經」。藥物歸經的理論,在宋·寇宗爽的《本草衍義》中才開始提出,他在澤瀉條下說:「張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過引桂附等歸就腎經,別無他意。」後來金元時期的醫家發展了這方面的理論,如張潔古、李東垣等創「引經報使」理論,提出了十二經的引經葯、報使葯。至清代,更有藥物歸經方面的專著,如《得配本草》、《本草分經》等等。此外,當前被廣泛應用於臨床的針刺麻醉,以及耳針、電針、穴位埋線、穴位結紮等治療方法,也都是在經絡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並使經絡學說得以進一步的發展。【文獻摘錄】1.「經絡之數有幾?答曰:十二大經之別,並任督之別。脾之大絡脈別,名曰大包,是為十五絡。諸經皆言之。子謂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出於在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是知絡有十六也」(《此事難知·卷上》)。2.「凡人一身,有經脈、絡脈。直行曰經,旁支曰絡。經凡十二,手之三陰三陽、足之三陰三陽是也;絡凡十五,乃十二經各有一別絡,而脾又有一大絡。並任督二絡,為十五也。共二十七氣。相隨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下得休息。故陰脈營於五臟,陽脈營於六腑,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入於奇經,轉相灌溉,內溫藏府,外濡腠理,奇經凡八脈,不拘於十二正經,無表裡配合,故謂之奇。蓋正經猶夫溝渠;奇經猶夫湖澤。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溝渠溢滿,霶霈妄行,流於湖澤。此發靈、素未發之秘私旨也」(《奇經八脈考·奇經八脈總說》)。3.「奇經八脈者,陰維也、陽維也、陰蹺也、陽蹺也、沖也、任也、督也、帶也。陽維起於諸陽之會,由外踝而上行於衛分。陰維起於諸陰之交,由內踝而上行於營分,所以為一身之綱維也。陽蹺起於跟中,循外踝而上於身之左右;陰蹺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於身之左右百所以使機關之蹺捷也。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沖脈起於會陰,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之衝要,故曰十二經脈之海。帶脈橫圍於腰,狀如束帶,所以總約諸脈者也。是故陽維主一身之表,陰維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陽蹺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蹺主一身左右之陰,以東西言也。督主身後之陽,任、沖主身前之陰,以南北言也。帶脈橫束諸脈,以六合言也」(《奇經八脈考·八脈》)。4.「夫所謂經者,以其氣血流行之大經常而不息也。謂之脈者,以其血理分袤行體者而言也。謂之絡者,本經之旁支而別出,以聯絡於十二經者也。如手太陰經之支者,從腕後出次指端,而交於陽明經者是也。按素問曰:直行者謂之經,旁出者謂之絡。於太陰之支,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是列缺為太陰別走陽明之絡」(《古今醫統·經脈說》)。5.「惟是經有十二,絡有十五,《難經》以陽蹺、陰蹺、脾之大絡,共為十五絡,遂為後世定名,反遺《內經》『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吃緊一段。後人不敢翻越人之案,遂謂當增為十六絡,是十二經有四大絡系,豈不冤乎?昌謂:陽蹺、陰蹺二脈之名原誤,當是共指奇經為一大絡也.蓋十二經各有一絡,共十二絡矣。此外有胃之一大絡,由胃下直貫隔肓,統絡指絡脈於上;復有脾之一大絡,由脾外橫貫脅腹,統絡諸絡脈於中;復有奇經之一大絡,由奇經環貫諸經之絡於周身上下。蓋十二絡以絡其經。三大給以絡其絡也。《難經》原有『絡脈滿溢,諸經不能復拘』之文,是則八奇經出於十二經脈之外,經脈不能拘之,不待言矣。昌嘗推奇經之義,督脈督諸陽而行於背,任脈任指明而行於前,不相絡也。沖脈直衝於胸中,帶脈橫求於腰際。不相結也。陽蹺、陰蹺同起於足跟,一循外踝,一循內踝,並行而斗其捷,全無相絡之意。陽維、陰維,一起於諸陽之會,一起於諸陰之交,名雖曰維,乃是陽自維其陽,陰自維其陰,非交相維絡也。設陽蹺、陰蹺可言二絡,則陽維、陰維更可言二絡矣,督、任、沖、帶俱可共言八絡矣!《難經》又云:奇經之脈,如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故聖人不能圖。是則奇經明等之絡。夫豈有江河大經之水,擬諸溝渠者哉?《難經》又雲;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全是經盛入絡,故溢蓄止在於絡,不能環溉諸經也。然則奇經共為一大絡,夫復何疑?」(《醫門法律·絡脈論》)。6.「夫臟腑陰陽,各有其經;四肢筋骨,各有所主。明其部以定其經,循其流以尋蹤,舍此而欲知病之所在,猶適燕而南行,豈不愈勞而愈遠哉?方書云:不讀十二經絡,開口動手便錯。誠確論也!世人以經絡為針灸家書,皆懵然罔究,委舉妄談。即如頭痛一證,左右分經,前後異位。同一腹痛也.而有中脘、當臍、少腹之分。同一害眼也,而有大眥、小眥、黑珠、白珠、上胞、下胞之異。在肺而用心藥,則肺病不去而復損心經;在血而用氣葯,則真氣反傷而血病益滋。東垣日:傷寒邪在太陽經,誤用葛根湯,則引邪入陽明。是葛根乃陽明引經葯。非太陽經葯也。即此而推之,則夭於葯者,本知其凡幾矣!仁人君子,慎勿輕議,當留心於明部定經焉(《醫學準繩六要·明部定經》)。【醫論選編】奇經何以異於十二經【提要】本文選自《診宗三昧·經絡》,作者張路(1617~1711),字路玉,自號石頑老人;清·江南長洲(今江蘇吳縣)人。著《傷寒纘論》、《傷寒緒論》、《本經逢原》、《診宗三昧》、《張氏醫通》等。張氏在文中論述了十二經脈、絡脈與奇經的區別,主要在於循行路線及與臟腑的聯繫,並指出奇經之奇字下能訓為奇偶之奇。【原文】「或問奇經諸脈何以異於十二經,而以奇經目之?答曰:夫十二經脈者,經脈之常度也。其源各從臟腑而發,雖有枝別,其實一氣貫通,曾無間斷。其經皆直行上下,故謂之經。十五絡者,經脈之聯屬也,其端各從經脈而發,頭緒散漫不一,非若經脈之如環無端也。以其斜行左右,遂名曰絡。奇經為諸經之別貫,經經自為起止,各司前後上下之陰陽血氣,不主一勝一腑。隨邪氣之滿溢而為病。故脈之發現諸部,皆乖戾不和,是古聖以奇字稱之,非若經氣之常升,絡氣之常降也。所以者何?蓋諸經起於中焦,恆隨營氣下行極而上、故其診在寸;絡起下焦,恆附營氣上行極而下,故其診在尺。雖《經》有明諭,而世罕究其旨者。《通評虛實論》云:經絡皆實,寸脈急而尺緩。言經中所受之邪,既隨經而盛於上,絡氣雖實.當無下陷之邪,則尺部不為之熱滿矣。次雲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脈口熱滿,尺部寒澀。有餘則熱而,是指邪氣而言,非經氣之充實也。不足則寒澀,絡氣本由之驗也。又雲經虛絡滿者,尺部熱滿,陸口寒澀。絡滿亦指那氣,以經中之邪陷於絡,故尺部為之熱滿也。按《金匱》云:極寒傷經,極熱傷絡。蓋經受寒邪而發熱,絡受熱鄰而傳次,溢入於奇經矣。然經絡之脈,雖各有疆界,各有司屬。各有交會,而實混然一區,全在大氣鼓運,營血灌注,方無偏勝竭絕之虞……或問奇經之奇字。昔人成以奇聞之奇為訓,未審孰是?因語之曰:讀書須要自立主見。切勿浮隨人腳跟。設泥昔人奇偶之說,不當有陰陽維蹺之配偶也。坐客皆舉手善,請著版,以為奇恆之別鑒。」
推薦閱讀:

認識中醫的脈象
從沒見過這「狠」的中醫
寶寶黃疸好了,只有感恩小兒推拿才能表達我的心情!
唇色知道身體健康,看看你的身體是否健康呢?
中醫的五行五臟學說——轉

TAG:中醫 | 整理 | 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