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學習】《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 37 蔡禮旭主講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早安!我們昨天講到,「孝順」具體落實在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而很可能,當我們想孝順的時候,父母有可能不在了。所以歷代的讀書人、歷代的為人子女者都有一個很大的遺憾,「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人生兩件事不能等:行孝要及時,行善要及時。
當這個遺憾已經造成,我們修學要時時是理智的,因為遺憾也是煩惱,在那裡懊惱,對自己、對父母都沒有好處。所以我們學佛知道,「一人得道,九祖生天」,應該用自己的德行能夠讓父母得利益,就是所謂超度的道理。用什麼功德來超度父母?很重要的是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心動念,要與佛菩薩的教誨相應,每天處事待人接物都有功德,這個功德力就大。什麼是功德?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的心去做每一件事,有功德。與這五心相違背,做再大的善事,是福德不是功德。
在歷史當中,梁武帝修福報是修最大的。他建造四百八十座佛寺,這麼多佛寺,在其中修行的出家人,可能就有十幾萬。那個修的福,歷代找不到幾個超過梁武帝的。但是,他心上覺得自己有功德,這個已經落名利,甚至覺得自己了不起,這就是福德,這不是功德。所以要用真實修行來超度父母,讓父母得利。
師長在講經當中有提到,《影塵回憶錄》有一個例子,有一位劉居士,「八載寒窗讀楞嚴」。他讀《楞嚴經》讀了八年,應該是成就了相當的定慧,這定慧是功德,所以他就有功德可以超度自己的家親眷屬。所以他已故的妻兒來找他幫忙,他答應了,就站在他的肩膀就生天了。連冤親債主,曾經跟他打官司打輸了最後自殺的兩個人,也來找他超度。
諸位同仁看了這個例子,有沒有什麼啟示?所以我們聽師父講經,要帶著勇猛心、羞恥心去聽。羞恥心是人家能做得到,我們自己要努力也做到,「恥之於人大矣」。帶著勇猛的心,就精進、用功了。我們的累世父母、親屬,現在在惡道當中應該是非常多。奇怪了,他們為什麼沒來找我們?大家有沒有想過?因為我們沒有這個能力超度他們,他們繼續在苦。我們真有這個功夫了,這個緣就可以接上了。所以勇猛精進,度一切眾生出生死海。我們不一定讀《楞嚴經》才能契入這樣的定慧,我們已經遇到念佛法門,一句萬德洪名,「不假方便」哎喲,下禮拜考,也不會現在都應不上吧?那你們有可能要臨時抱佛腳。「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們念的時候,沒有隨文入觀,「淨念相繼」,好像背這一篇是被逼的。誰逼你們的?那個人已經犯了殺戒了,惱害眾生。
每一句經文,都是很認真的把它念出來,都可以隨文入觀。「淨念相繼」,真正念佛用功念八年,決定有這樣的能力。我們看《淨土聖賢錄》裡面的這些有成就的四眾弟子,在家人不少,念佛三年、五年都有很高的成就。離我們最近的黃忠昌居士,他很年輕,比我年齡還小,人家念兩年十個月,沒有生病就往生了,舍利子現在還供在深圳的佛堂。講到這裡就無地自容,跟著師父學佛這麼多年,自己功夫差這一些同修這麼遠。所以這個勇猛精進對我們很重要,四弘誓願講,「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是根本動力,有沒有把累世的父母、親屬的苦,放在心上,趕緊提升自己,來協助他們。
佛門教誨我們從孝親尊師開始,而這一分孝敬的心也從對父母當中,可以延伸到對一切的眾生。一真一切要真,這才是真心。我們看,我們跟一切眾生相處,我們奉行普賢行,禮敬諸佛,廣修供養,就像恭敬供養父母的心來處世待人。我們跟有緣的親朋好友也要關心他們的生活,「養父母之身」,就是要盡心去關懷、幫助。我們對每一個人,有沒有這樣的心態?你關心他、愛護他,這個緣就會愈來愈好。當然,進一步我們要協助他,要引導他深入聖賢教誨,這是這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提升自己的靈性,提升自己的智慧,這個是這一生唯一真實的事情。所有的東西都是夢幻泡影,過眼雲煙。但是我們要勸他,要善解人意,要體恤人家的心,不能勸的時候,讓人家很難接受。所以「養父母之心」,除了在生活上照顧之外,還要體恤父母的心情,體恤他人的心情,調劑人情,讓他很能接受我們的勸告。
再來才是「養父母之志」。他能接受我們的勸告,我們就能把古聖先賢、諸佛菩薩這些智慧、這些教誨,介紹給他,供養給他。所以要幫助人,要付出、要關懷,還要體恤、還要善巧方便,從中也才能體現我們這一顆心是真誠的,是有耐心的。今天我們想要幫助他人,人家不能接受,還是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心地不夠真切,方法不夠善巧。不能要去幫別人,最後都指責別人,都怨別人,那這個就愈修愈顛倒。
在《彙編》裡面又有提到不孝的原因,有這些情況。我們把這個原因找出來,才能夠用好的方法來教育下一代,好的方法來反省自己來行孝。所以《三字經》講到,「人不學,不知義」;「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每一個人要扮演好自己的本分、角色,都要學習這本分當中的道義、道理。
《彙編》提到小的不孝有幾種原因。第一個,從小「驕寵」。其實所有的問題都在心偏了,心「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教育孩子喜歡這個,討厭另外一個,偏心就出問題。自己的心偏了,孩子的心也隨著我們偏掉。所以教育孩子,安詳恭敬是教小兒第一法,從小要讓孩子不要浮躁,要一舉一動穩重,而且對人事物恭敬,「教小兒第一法」。「公正嚴明」,公平,正直,威嚴,講道理、明理,「是做家長第一法」。這些格言都點得非常的透徹。一驕寵,就沒有公正、嚴明,所以要有理智才能教育好孩子。第二個,是忽略了孩子養成好習慣,從小染上壞習慣就不孝了,就很可能縱欲了。染上這些壞習慣,以後要改就很困難。所以其實我們成年修道,為什麼五年要持戒?那首先得把這一生染上的壞習性去除掉。煩惱去除掉,智慧才能增長。這個習慣的養成,就父母要用心來陪伴,來教導。第三個小不孝是不知足、放縱慾望。所以欲不可縱,這很重要。因為假如孩子貪欲很重,那他這一生就變慾望的奴隸,他就不可能有幸福的人生。第四是「忘恩記怨」,心裡面都裝著不愉快、埋怨父母,這是小不孝的第四個因素。
大不孝有四點,第一個,貪財。面對財物,很可能兄弟都鬧翻,父母就傷心欲絕,甚至現在嚴重到孩子告父母上法院,這大不孝第一個原因。第二個,「戀妻子」。就是心裡面只裝著太太跟孩子,完全不關心父母,這是大不孝第二個原因。第三,「嫖蕩」。這個惡習已經完全控制不住了,好色,然後遊手好閒,每天動歪腦筋,可能就犯罪。第四個,「爭妒」。就是在那裡跟兄弟、跟家裡人嫉妒爭寵,這是大不孝的第四個原因。
所以從小長孩子的善心、孝心,不能長這些壞的習性。所以「蒙以養正,聖功也」,從小把孩子的德行扎了根,這是神聖的功業。所以為什麼我們老祖宗特別強調母親的重要?母親稱為「太太」,代表「太太」是培養出聖人的重要關鍵所在,在母親的教育、德行。之前我們談的都是「忠孝」兩個道德。而常言道:「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什麼樣的人能夠有這樣的吉兆?忠孝之人都有這樣的吉祥。我們在《德育故事》當中看到「李忠避震」,李忠他是孝子,他住的地方大地震,所有的房子都倒了,只有他們家沒有倒。那個地震到他們家,分成兩邊,等經過他們家的時候,又合起來。所以佛門講的,共業當中有別業,而這樣的例子在歷代很多。
宋朝有一個孝子叫朱泰,常常走很遠的路,去給父母買喜歡吃的。他是以砍柴為生,其實賺錢不容易。但是只要能讓父母欣慰歡喜,再怎麼辛苦,他們都覺得很喜悅,就像子路百里負米。觀照我們自己,現在父母要我們做些什麼事,做一會兒就不耐煩,差距就很大。結果有一天早上,他起得很早就到山裡面去。剛好在山腳下休息,遇到一隻老虎,老虎看到他,整個就撲過來,就把他給抓起來。那老虎的力量太大,他被打暈了,等這個老虎咬住他走一百多步了,他才慢慢有點清醒過來。他就大聲說道:今天被你抓了,最讓我遺憾的就是不能奉養我的母親了。結果他這個話一說完,這個老虎就把他放下,然後就快步跑走了,就好像這個老虎有人趕牠一樣,匆忙就走了。
諸位同仁,有沒有人趕牠?有沒有人趕老虎?可能有,我們沒看到,那可能天兵天將下來了,「你這個孽障,連這樣的孝子你都敢欺負。」可能被嚇跑了。這也是感應。當然,我假如往生西方了,我再得把這件事調查清楚。人所能了解的事物有限。結果他已經受傷很嚴重了,沒辦法走,他是這樣爬回去的。結果回去之後,鄉裡的人知道這件事,就覺得這個孝子都能化解這麼大的災難,所以就給他另外取了一個名字叫朱虎殘。他本來叫朱泰,後世的人叫他朱虎殘,就是能在老虎嘴下還活過來的人。
行孝能逢凶化吉,不孝很可能災禍就要現前。為什麼?不孝之人,已經沒有資格做人。沒資格做人,那老天爺就要把他收回去。所以這幾年很可能是老天爺算總帳的時候。人能明理,他能回頭,回頭是岸,他才能逃過這個災難。假如不明理,還繼續造作,那就在劫難逃。所以為什麼辦班教學很重要?因為大眾在這個課程當中,他接觸了,才能把他的善根喚醒。所以孔子教學,釋迦牟尼佛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最重要的就是造眾生可以聞正法的因緣。人生總在遇緣不同,尤其經書介紹給人很重要。
我認識一個企業家,他就很感歎給我講道,他念《太上感應篇》,念第一遍毛骨悚然,因為他沒有一句沒犯的。我很佩服他的福報,沒有一句話沒犯,居然還活著,可見得他的福報大到什麼程度。可是假如他沒有讀經,沒有聞正法,繼續下去,等他福花完了,那鐵定是墮阿鼻地獄。所以覺悟之人、慈悲之人,為什麼一生示現給我們從事講學工作?他體會到眾生太需要聖賢的教誨。所以讀書人講,「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人不明這些道理,一生得了人身,卻做了很多三惡道的事情。
在龍遊這個地方,有一對兄弟姓徐,雙人徐。他們兄弟二人輪流照顧他母親,而且五天輪一次。弟弟家裡比較寬裕一點,哥哥比較緊張。結果輪到剩兩天的時候,他的哥哥已經沒有東西吃,就給他母親講,您到弟弟那裡,跟弟弟商量一下,先到他那去吃飯,之後我再補上這兩天。結果母親去了弟弟那裡,弟弟出來應門,門還沒開,只是先在門內跟母親講話。結果母親講到哥哥的情況,弟弟不開門說:還有兩天,這我不管,反正時間還不到,不關我的事。結果這個母親聞到了飯已經煮熟的味道了,她說:我現在肚子很餓,既然你飯都煮好,那你就先讓我先吃了這頓再說。這弟弟還不開門,叫他的太太:妳把這個飯端到房間裡,用棉被蓋起來,不要給媽聞。他太太還真的跟著他這樣,去把它蓋起來了。
結果這個媽媽就很傷心,沒辦法,就回去了。走了差不多一公里的距離而已,上天就打雷,雷神就發怒了,雷就打在這個不孝弟弟家裡面去,他的太太當場就在大門死了,這個弟弟死在正廳。結果鄰居就很驚訝,那個雷聲大作,就一出來到他們家一看,兩口子都死了。所以為什麼說大不孝遭雷劈?這個不只是在我們的社會裡面看到。在波蘭,有一個兒子,因為錢的問題,就要給他母親要錢,最後居然把他母親給殺害了。結果出門沒多久,也是被雷給劈死。所以大孝是逢凶化吉;大不孝,災難還是會臨頭。結果鄰居進去一看,把那個棉被打開來,那個飯還很熱。
所以,老祖宗教誨我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的道業,我們的家業、事業,要能夠有很好的發展,都要建立在德行、建立在忠孝的基礎之上。有了這個根本,一定能有好的成就。
推薦閱讀:
※螃蟹法考:柏浪濤刑法,音頻17、18學習筆記
※《子平真詮》學習之十三論用神因成得敗因敗得成
※寫作,與作家無關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一0一集)
※不合時宜的人總要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