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娘誕生的根本原因大調查
作為父母,我們的目標就是把兒子從不成熟的、反覆無常的少年轉變成誠實而有愛心的男人,他們林重婦女、忠於婚姻、信守承諾,是果斷有力的領袖、優秀的勞動者、保持著健康的男性氣概。— 威廉·波拉克
目的的缺失:一代男孩成長中最大的問題
Dean Reid的一生非常精彩。「二戰」的時候,他是轟炸機飛行員。在一次轟炸柏林的任務中被炮彈擊中,戰友死了,他一個人一瘸一拐穿越德國北部邊境,到達大海,準備游到挪威,但被德國兵俘虜,那時候他才23歲。在德國戰俘營中度過戰爭的剩餘時間後,他回到家鄉,娶妻生子,養家糊口。
「我不是想做英雄,我只是做一個男人。」80歲的他告訴自己的女婿邁克爾·格瑞恩。邁克爾是一名家庭治療師,美國著名的男孩研究專家,當時他正在寫一本書,叫《男孩的目的》。
半個世紀前,男人對於什麼是「男人」有一種樸素而明確的理解—身為男人,必須獨立、堅強、有勇氣、敢於冒險。
今天,絕大部分的男孩不像D4那樣長大。他們不必年紀輕輕就上戰場殺敵,逃命,人獄,忍受肉體與 精神的折磨。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豐厚的物質條件和父母的過度保護麻痹了他們的努力。但成人世界的壓力從沒有減少過所以他們越來越不願意長大。作為男性的一些基本人格特質沒有在他們身上得到鼓勵和培養,反而在不斷喪失,甚至走向偏執的反面。他們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不知道做一個男人意味著什麼。如果願意,二三十年後,也許他能成為一個男人,但有些男孩永遠也不必長大。
邁克爾醫生在接受採訪中告訴本刊記者,現代學校教育系統是這種全球性的男孩危機的根源—在課堂里「安靜坐著,讀書,寫字、舉手提問,認真做筆記」的教育方式,從本質上就是適合女孩的,而不是男孩的。
男孩與女孩的大腦發育狀況不同,學習方式也不同。一般說,5歲男孩的大腦語言區發育水平只能達到3歲半女孩的水平,但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和運動技巧優於女孩,不過這些優勢在學校里沒有得到發揮,而是要求他們學會如何握鉛筆或畫筆。男孩天性好動,他們不願意安靜坐著。學校里絕大部分的老師對於男孩與女孩之間的這些性別差異毫無意識。
表面上看,男孩的問題似乎是因為女孩的競爭壓力所致。100年前也是同樣的教育方式,但那時只有男孩能接受教育,男孩跟男孩競爭,問題並沒有暴露出來。當然,那時候的男孩也是討厭上學的。
其實,男孩一直是男孩,但學校對他們應該如何行為舉止的期待卻改變了。自從女孩獲得平等的教育權,她們在語言、性格方面的優勢很快就顯示出來。在小學裡,女孩的乖巧被視為黃金規則,男孩被當成「有缺陷的女孩」一樣被教育。從1978年開始,美國大學的女生成績已經普遍比男生優異。
動物學家很早以前就發現了,青年大猩猩打架,不只是為了爭奪食物和母猩猩,更是為了建立自己在族群中的位置。他們總是選擇對抗,而不是示弱。心理學家說,相似的進化驅動使得男孩很難在中學立足—和大猩猩一樣,他們決不願示弱,尤其是公開示弱,亦不肯承認自己需要幫助。受了挫折的男孩之間於是形成一種可怕的刻板印象—上學是女孩和書獃子乾的事情,強硬、攻擊性才是有男性氣概的。於是,他們與學校之間越走越遠,寧可沉迷在電子遊戲里。
在美國,高中輟學率高達30%,中大部分是男生。90年代早期,美國政府還在呼籲,要舉全國之力,幫助女孩提高科學與數學成績。但現在,美國女孩在學業表現上一路領先男孩,2009年拿到碩士學位的女性是男性的1.51倍,甚至在數學等傳統上男孩遙遙領先的學科,男孩領先優勢也在快速縮小中。美國《商業周刊》一篇文章這樣寫道:「在美國各地,女生在學習方面似乎建立了一個羅馬帝國,而男生則像古希臘一樣日趨衰敗。」
中國的數據更加驚人,10年間,女大學生在校人數提高了10.3個百分點,女碩士的比例提高了13.6個百分點,女博士的比例提高了15.9個百分點。
100年前,不是每個男孩都要上大學才能成功,做一個好丈夫,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正派男人。他們可以去工廠,或者當學徒,做生意。但今天,教育變成一個不可逾越的門檻。根據美國2005年的統計,一個年輕男人如果沒上過大學,他的收人不到大學畢業生的一半。他被解僱的風險比大學畢業生高3倍,離婚、犯罪、無家可歸的概率也更大。據統計,美國15一17歲的青少年中,進青少年懲戒所的男孩是女孩的8倍多。
腦神經科學告訴我們,人都有一種天然的要獲得意義和英雄主義的內在驅動力,他們需要被世界所需要。比起女孩,這種驅動力在男孩身上往往表現得更強烈,他們對戰爭、暴力相關的電子遊戲的沉迷正是這種驅動力的一種反映,只不過遊戲中獲得的成就感是虛假的。
「對一個十三四歲的男孩來說,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混個三四年後,等他到20多歲的時候,基本上就放棄了。或者頹廢度日,或者走向憤世嫉俗。」 邁克爾醫生告訴記者,
「一個男人必須有一個目的,為一了這個目的不惜犧牲一切,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在他看來,目的的缺失,是這一代男孩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問題。中國男孩恐怕也不例外。因為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一 男孩從小就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因為所有人都圍著他轉,所有人都告訴他,你很重要,卻沒有人引導他如何靠自己的努力獲得這種重要感。只有親自獲得的成就才能帶來真實的滿足感,蒼白的讚揚絲毫不會增加一個男孩的目的感,反而讓他們困惑。他們在心理上同時被溺愛和被忽略,這讓他們軟弱、無力,甚至對社會生氣。邁克爾醫生認為,這與他們生命中父親角色的缺席有重一要關聯,缺乏父愛的男孩可能成長為危險男人,至少在美國如此。為了證明這一觀點,他為我們提供了一組驚人的數據:
在美國,超過3000萬的孩子沒有與父親一起生活;1/3的人一年之內見不到父親,90%的無家一可歸或離家出走的男孩來自無父家庭;71%的高中輟學生來自無父家庭;63%的自殺青少年來自無父家庭;70%青少年懲戒所里的不良少年來自無父家庭;一個孩子如果沒有父親,他/她長大之後陷人貧困的可能性增加10倍;絕大部分的未婚先孕少女來自無父家庭。美國總統奧巴馬親身體驗到父教缺席的影響,在2009年父親節前夕,他說:「父愛缺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空洞,任何政府都無力填補。」
在最近出版的《拯救男孩》一書中,作者孫雲曉則如此描述中國父親缺席的原因:「整個社會通過許多方式隔絕了父親參與子女的教育。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分工仍然制約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使父親對養育孩子的事情敬而遠之,漠不關心;社會的工作結構和政策制度也在強化父一母角色的差異,將教育孩子的職責指向母親,使父親對孩子教育投人的時間相對減少;另外,傳統『嚴父』刻板印象也降低了父親對孩子表達關愛的意願和能力。這種社會文化的影響如此強大,所以我們看到遠離孩子的教育並不是個別父親的選擇,而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
現實情況是,即使在正常家庭中,父親也已經遠離了孩子的情感中心。中國高中生將父親選為第六傾訴對象,排在同性朋友、母親、異性朋友、兄弟姐妹甚至網友之後。而一個男孩從9歲到15歲之間,正是與父親建立聯繫最關鍵的時期。
在人生的某一階段,尤其是青春期,為了適應未來的社會角色,一個男孩需要通過一個比他年長的男性,最好是父親,理解身為男性的意義。父親是男孩學習自製、冷靜、責任的榜樣。父親以100萬種不同的方式提醒男孩,學習對他們人生的重要性,引導他們將天性里的攻擊性、競爭性和冒險性,找到更富有意義的出口。一個理想的父親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告訴男孩,什麼是真正的男人,什麼是真正的男性氣概。
雙性化教育:男性氣概,還是雌雄同體?哈佛大學的政治哲學教授哈維·曼斯菲爾德在一本叫《男性氣概》的書中曾經這樣定義「男性氣概」—在危險處境里的自信。一個有男子氣概的男人必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儘管現代技術減少了一個男人必須拿生命冒險的場合,但它仍然是一種靈魂的品質。柏拉圖稱這種品質為「血氣」,為人類和動物所共有。雖然並不完全摒除女性—哈維教授認為,撒切爾夫人就是一個具有「男子氣概」的女人—但「男子氣概」主要集中於男人身上。一個具有男性氣概的男人,會為了某一個目的而甘冒生命危險。
哈維教授高度讚揚這種「男性氣概」—「男性氣概尋求和歡迎戲劇性,工它偏愛戰爭、衝突和冒險。當慣例無濟於事,當計劃最終泡湯,當試圖用現代科學的成果理性地控制一切但結果漏洞百出時,男性氣概或者帶來變化,或者恢復秩序。如果說屈從和祈禱是我們最後的力、法,那麼男性氣概就是在它們之前倒數第二位的訴求。」
不過,他哀嘆,這樣的男性氣概在美國己經越來越少了,因為它一再遭到女權主義運動的打擊。今天的美國人生活在一個『性別中立』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裡,性別不再重要,它不再給你權利、義務,不給你加分,不給你減分,也不給你任何位置和角色。
在他看來,為了政治正確而壓制一個男人與生俱來的性別特徵,不僅傷害了男人,也傷害了女人。
我們應該把男孩培養得更具男性氣概。男孩其實很清楚自己的性別,但今天的教育要求他們忽略自己的性別,這讓他們感到困惑。」哈維說。
美國心理學家對2000多名兒童的調查結果發現,過於男性化的男孩和過於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體力乃至智商、情商的發展都相對較低。相反,那些兼有溫柔、細緻等氣質的男孩,和兼有剛強、勇敢等氣質的女孩卻大多智力、體力和性格發展更全面,成年後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裡更具優勢。這一發現促發了「雙性化教育」的家庭教育新理念,比如鼓勵孩子向異性學習,增加男女孩子接觸的機會,避免將性別特徵區分過清等等。
在採訪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教研室講師姚萍博士時,她一再向記者強調,必須先搞清楚「雙性化」的概念。現在國內對「雙性化」的理解有許多誤區,尤其是流行文化製造出來的「中性形象」,比如「快男」「超女」,並不是心理學意義上的「雙性化」。
「雙性化人格」是心理學家A .S.羅西提出來的一個概念:一種兼具男女兩性人格優點的綜合性人格類型。
其實,弗洛伊德早就說過,一個正常人的行為從來不是完全的男性化或者女性化。瑞士心理學家容格則有一個著名的「阿尼瑪(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理論,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兩個術語,說明人類先天具有的雙性化生理和心理特點,即每個人內心都同時住著一個男性人格和一個女性人格,只不過很多時候它們一個睡著,而另一個很清醒。
從雙性化理論的起源看,它本是一個與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歧視)做鬥爭的理論。「雙性化」研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美國心理學家桑德拉·本姆曾經在《性別的濾鏡》一書中指出,社會通過三種濾鏡看待男人和女人,一是大男子主義,將女性視為「他者」;二是性別兩極化,將男人與女人放在一個維度的兩個極端,將男性特徵與女性特徵徹底對立起來,在個人身上這兩種特徵必然互為消長;三是生物決定論,認為一個人的生物學特徵決定他的命運。數千年來,這三種隱藏的、扭曲的濾鏡,已經深深植人人們的靈魂,而她的研究就是為了「使人類個性從個體的性別角色刻板形象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1974年,她根據雙性化概念編製了測量性別角色的貝姆量表(Bem』sSex RoleInventory),將一個人的性別特徵分為四種:男性化,女性化,雙性化和未分化。雙性化理論認為雙性化是一種最為理想的性別模式,它集合了男性和女性的性別優點,在心理健康、自尊、自我評價、受同伴歡迎、適應能力等方面都優於單性化者(典型女性化者、典型男性化者)。
弗洛伊德在談論達·芬奇時曾說,創造力豐富的人往往具有跨性別的特徵。雙性化人格與創造力之間是否真有關聯?有哪些方面的創造力?這是當代心理學家最感興趣的課題之一。
2002年,在觀察了大量創造性行為之後,兩位心理學家(希特納與丹尼爾)發現,與單性化人格的人相比,具有雙性化人格的人在文學、戲劇、攝影等領域都有更大的成就。就像弗吉尼亞·伍爾夫在《一間自己的屋子》里所寫的:「要成為一名理想的作家,必須女人男性化,男人女性化·····一個藝術品的創作完成之前,男人和女人的大腦之間必須發生某種合作,就像性格迥異的婚姻可以非常完美。」在這篇文章里,她稱讚了幾位「雌雄同體」的作家,比如莎士比亞、濟慈、威廉·考伯、查爾斯·蘭姆,但她並不確定米爾頓、約翰遜、托爾斯泰是否可以算在內,而普魯斯特則未免女性化過了頭。
「雙性化教育是有主次區分的。一個男孩的雙性化教育應該強調男性陽剛堅強的一面,而女性化的一面,比如細心、溫柔,則屬於補充,最好是順勢引導,這樣才能讓他將來更加適應社會。很多時候,你不得不承認,一個具有男性氣概的男人,是比較有魅力的。」姚萍告訴本刊記者,「女孩子也一樣,過於剛強的女孩,缺少了女性的溫柔,難免讓人愛慕的心不夠,更重要的是可能會影響將來她身為一名女性最重要的社會功能的執行—養育孩子。」
「男性特徵與女性特徵各有其用武之地。」她說,「通常來說,適宜表現男性特徵的場合是在工作中,而女性特徵的用武之地則主要在人際交往方面。也就是說,男性特徵會讓你的事業更成功,女性特徵會讓你的生活更愉快。」男女有別,但為什麼?
當記者向邁克爾醫生徵詢「雙性化教育」的問題時,他說:「在一個男孩與女孩真正享有平等機會的社會裡,關鍵不是男孩是否應該更陽剛,或者女孩應該更溫柔,而是,無論男孩女孩,是否從他們的父母、家庭、學校和社群中得到他們所需要的。」
所以,無論採取什麼樣的解決方案,起點必然在理解—理解男孩,理解他們與女孩之間學習方式的差異,個性心理的差異,思維方式與行為的差異。邁克爾醫生抽樣調查過美國的小學、中學和大學,發現99%的學校里,老師對於男女學生的大腦差異毫無概念。20多年前,他創辦了一個培訓機構,專門為全國各地的學校培訓老師,讓他們觀察男孩與女孩的大腦掃描圖,了解大腦分泌的激素差異,了解他們的學習機制是如何的不同,性別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行為、思想和感覺。
通過大腦掃描,我們可以發現一般男性的大腦比女性的大腦平均大9%,但這並不能說明男性比女性更聰明.事實上,大部分時候,女性的大腦活躍程度比男性更高(葡萄糖代謝高出(15%一30%),即使在休息狀態下。
男性的小腦活躍程度高於女性,那是一個行動中心.而女性負責左右半腦之間交通的結締組織更密集,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在執行語言任務時,女性的左右半腦同時被激活,而男性只激活左半腦。因此,一般來說,女性的語言能力天生優於男性,她們更適合以靜態讀寫為基礎的教育方式,比如女孩們更擅長寫作文。
一個有效的策略是,先讓他們隨心所欲地跑動一番,激活左右大腦。因為男孩只有左半腦執行語言功能,右半腦是視覺/圖形中心和空間認知中心,所以給男孩布置作文時,可以先讓他畫一個小時的故事板,然後把畫的東西描述出來。這樣一個小小的教學策略改變,讓男孩也能寫出非常精彩的文章。
最近幾年,科學家還發現,隨著女孩年齡的增加,她們的右腦越來越有組織性,也就是說在右腦半球不同腦區之間呈現越來越清晰的聯絡路徑,男孩則在左半腦呈現這種發育趨勢。這一發現為以後進一步研究男孩與女孩的大腦發育與認知能力、學業表現之間的關係指明了方向。
男性和女性處理負面情緒的大腦區域不同,男性在primitive areas of the brain,尤其是杏仁核,而女性在大腦皮層,與語言、推理、反映的區域連。這也是為什麼女孩更願意傾訴,而男孩不願意談自己的感情。所以,如果一個男孩受了挫折,做了錯事,家長最好的處理方式不是與他坐下來談心,而是與他一起做一件事情,比如去超市、打籃球等。
女性的前額葉皮質區更大,成熟更早,這或許能解釋她們的耐心和謹慎。相比之下,男性的杏仁核(處理恐懼、生氣、與強烈情緒)更大,神經細胞更多,這也許能解釋為什麼他們比較好戰、衝動。
比起男性,女性對情感有更強烈的需求。如果說女人有一條八車道的高速公路處理情感信息,那麼男人只有一條鄉間小路。談心能激活女孩大腦的愉悅中心,釋放大量的多巴胺和後葉催產素,其愉悅感僅次於性高潮。
其實,關於男女在心理與認知模式上的差異,腦神經學家的很多結論與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但因為心理學的研究絕大部分是針對成年男女的,這些差異仍然被認為是社會化的結果。這也是20世紀學術界流行的觀點—人類思維本是一張白紙,所有的結構來自後天的社會化、文化、父母教化和個人體驗。男孩、女孩是變得「男性化」、「女性化」的。從四五歲開始,他們會從事一些被他們的社會、文化所認可或期待的,合適於男孩或女孩的活動。他們會尋找同性別的朋友,漸漸發展出男性或女性的個性特徵與思維模式,比如男孩獨立、主動,而女孩溫順、被動。這種被社會設定好的技巧、個性、行為,自我認知被視為是一種「性別刻板化"(sex typing)的過程。
在性別差異上,生理與社會環境因素其實很難剝離。大腦的發育固然是受到激素的影響,但激素同時受到生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而且,大腦有差異,並不代表這些差異是一成不變的。事實上,人類的大腦可塑性很高,它一直在變化著,尤其在青春期,一個男孩的大腦灰質會經歷重大的「修剪」,而女孩的「修剪期」比他們還要早兩年。關於男人與女人的真相:
劍橋大學的神經學教授西蒙·巴倫一科恩(Simon Baron-Cohen)做過一個很有趣的實驗。
他找到100個剛出生24小時的嬰兒。隔著8英尺的距離,嬰兒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臉和一個相同大小的機械車模型。然後根據嬰兒對人臉和球的反應來推測他們的性別。結果發現,盯著機械車模型看的絕大部分是男孩,而女嬰大都盯著人臉看。可見,一個人大腦的「性別差異」在生命的第一天就顯示出來了。當然,這種差異模式只在群組對比時出現,並不適用於個體。
更有趣的是,科恩教授還發現,通過測量羊水中胎兒產前丸我激素的多少,有可能預測他以後的社交能力。
他的實驗是這樣的:劍橋大學的醫學實驗室有一批分別於1996年和1997年收集的孕婦羊水冷凍樣本。利用這些羊水可以測量每個胎兒在妊娠早期(大腦發育關鍵時期)母親子宮中所含的罩丸激素量。罩丸激素是一種激進的雄性激素,對胎兒大腦的發育影響極大。當這些孩子12個月大的時候,科恩教授錄製了20分鐘內他們在地板上玩時抬頭看媽媽的次數。當這些孩子兩歲時,科恩教授對孩子的父母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讓他們評估孩子的辭彙量。結果發現,胎兒產前罩丸激素越高,幼兒期的眼神接觸越少,語言發展越慢,社交能力越弱。 科恩教授對這個結果感到震驚:出生前小小的幾滴化學元素,竟有可能影響一個人的社交能力或語言能力。事實上,科學家很早就發現,當母親懷的是男胎時,子宮內所含罩丸激素的濃度相當於懷女胎時的8倍多。到了五六歲時,男孩體內的罩丸激素仍然比女孩多出10%到20%。他由此推論,罩丸激素是塑造男女大腦差異的關鍵原因之一。這種差異表現在認知模式上,則是女性大腦善於同情(empathy)和交流,而男性大腦則更強烈地趨向於
理解和構建系統,不僅是機械系統,也包括抽象系統,如音樂、繪畫、數學。換句話說,女人善於理解「人」,而男人善於理解「物」。在他看來,這是男女之間最本質的差異。
不過,這種差異並不絕對,即使同性之間,罩丸激素的含量也是很不一樣的。事實上,科恩教授將人類大腦分為三種,一種是同情長於系統(E型大腦),一種是系統長於同情(S型大腦),第三種則是同情與系統同等(B型大腦)。心理測試結果顯示,44%的女性擁有E大腦,17%的男性擁有E大腦。54%的男性擁有S大腦,而17%的女性擁有S大腦。
可見,很可能不是性別,而是產前激素水平決定了你的大腦。一個男人可能擁有一個典型的女性大腦(如果他的罩丸激素很低),而一個女性也可能擁有典型的男性大腦(如果她的罩丸激素很高)。
作為孤獨症的世界級專家,科恩教授還由此提出一個假說,孤獨症很可能是一種「極端的男性大腦」。如果父母雙方都屬於典型的.S型大腦」(系統化),則子女患孤獨症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他發現,患孤獨症的孩子大多是男孩,在一種名為「阿斯伯格」的相對輕微的孤獨症中,.男女比例甚至高達10:1。這些孤獨症男孩的思維呈現一種極度「系統化」的特徵。他們的大腦無法理解或者處理社會化信息,無法建立與他人之間的情感聯繫,只能根據規則或法則理解事物,極善於系統化,常常有一些很偏執的愛好,比如列車時刻表(時間系統)、旋轉的物體(物理系統)、深海魚類的名字(自然的分類學系統)……
患有嚴重孤獨症的男孩,往往還會伴隨出現學習障礙、語言障礙,他們會不停地蹦上蹦下,或者旋轉,因為運動本身是高度規則化和可預測的。還有一些孩子會盯著一片樹葉看上好幾個鐘頭,這些被臨床診斷為「無意義的、重複的行為」很可能是一種高度系統化思維的徵兆。
科恩教授將這一假說寫成一本書,叫《本質的差別:關於男人與女人的真相))。這本書花了5年的時間。一來是因為他的實驗樣本量太少,難免底氣不足,二來則是這個主題過於政治敏感了。
2005年,當時哈佛大學的校長勞倫斯·薩默斯發表了一句政治很不正確的言論—男人比女人更適合搞科學,是他們的心智差異所致。這話犯了眾怒,被認為是性別歧視,惹來女權主義者的炮轟,差點將校長趕下台。
不幸的是,科恩教授的很多實驗結果與生活中的一些「性別刻板印象」是一致的,比如女孩喜歡玩偶,男孩喜歡卡車。即使同樣得到卡車玩具,女孩和男孩的玩法也不一樣:女孩會給它們取名,一個叫「爸爸卡車」,一個叫「媽媽卡車」;男孩卻會翻來覆去地擺弄不停,甚至拆開,直到卡車壞了為止。女孩喜歡八卦,男孩喜歡打架。女孩擅長語言,男孩更有空間感。女孩繞著彎子用語言攻擊敵人(她們需要了解對方的感覺),男孩掄起拳頭直接上。謀殺犯中男性居多,因為他們缺乏同情的能力。男人更容易成為數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或者棒球手—棒球的拋物線取決於投球手的手指握在什麼位置—個可預測的系統。,
為了支持科恩教授,哈佛教授史蒂芬·品克(Steven Pinker)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是一個女性主義者。我相信女性被壓抑、歧視、傷害了數千年。我相信20世紀的兩場女性主義運動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但是,必須認識到,道德的設定—人不應因為自己的性別而被歧視—女性主義的核心,不應否認男女之間生物學上的差異。這是兩碼事。事實上,理解這種差異是符合女性主義的核心哲學的。」女人需要男人,就像魚需要自行車?
其實,很多時候,關於性別的刻板印象是準確的,比如女性對於情感的依戀。女性主義領袖人物葛羅莉亞·史坦能曾說:「女人需要男人,就像魚需要自行車。」但很多情況下,女人和男人之間必須形成一種親密、持續、共生的關係,才能感覺到安全、滿足,也是為了安全地養育下一代。如果過於強調權力,而抹殺女性對情感依戀的深層需要,尤其是對女性身上「母性」的否認,反而是對女性的一種傷害。
在邁克爾醫生看來,母性是女人最重要的天性,即使她們沒有自己的孩子。這是可以得到生物學的解釋的。比起男性,女性的大腦包含更多的催產素,這是一種母性激素,能促進母親與幼兒之間親密的交流和愛撫、建立安全的連接關係。當一個小女孩抱著洋娃娃,或者當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哭泣的寶寶時,大腦會大量分泌催產素。男人並不是不關心嬰兒的哭泣,只是他們的反應會比較慢。
他們還建議,母親在嬰兒出生到2歲之間,最好暫時放棄工作,專心帶孩子,因為這段時間是嬰兒與母親之間聯繫最密切的一段時間。
推薦閱讀:
※一集美劇帶你認識跨性別女孩(葯娘)
※什麼樣的人稱為偽娘?
※女裝教程——如何做一個漂亮的「女「孩子
※家有男兒扮「偽娘」
※男生宿舍里的那些基情事兒,屌絲,偽娘,基情四射,聞基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