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基礎知識 詩詞格律速成(一)至(三)

詩詞格律速成(一)

中華詩詞是我們華民族文化瑰寶,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寶。中華詩詞念起來好聽品起來有味,用起來高雅。很少的文字能表達無盡的思想感情,它是經過千錘百鍊的藝術形式。許多人都想學會它,但它複雜的格律形式又令人生畏。這裡介紹一些便捷的學習途徑,學會格律,就可以開始寫作了。

詩詞格律包括:字數的多少,語音的平仄,節奏的起伏,韻域的寬窄。

1、字數的多少,指的是每句是多少字,每首多少句,一看就明白。

2、語音的平仄是格律的核心。詩和詞,都有聲律定式,句子里每個字的平仄聲都是有規定的。我們知道,一個字分四聲。古時分平上去入四聲,現代分一二三四聲。按古時分,平為平聲,上去入為仄聲,按現代分,一二為平聲,三四為仄聲。我們可以先按現代四聲分平仄,然後對照詩詞聲律定式。定式里標平聲的地方,用平聲字,定式里標仄聲的地方,用仄聲字。

3、節奏的起伏,指的是由平仄聲組成的字與字之間、句與句之間的音樂節奏關係。

4、音域的寬窄,指的是押韻的範圍,不同的詩詞押不同的韻,有的須押平聲韻,有的須押仄聲韻。有的相鄰句押韻,有的隔一句押韻,有的隔好幾句押韻(如詞)。

此外,在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里,還有個對仗的問題。

其實,只要弄明白什麼是平仄聲,懂得押韻,就可以按照聲律定式,去寫四句一首的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了。

詩詞格律速成(二)

詩的聲律

每首詩詞字句的多少,一看就明白。但他的聲律定式(即哪個字用平聲哪個字用仄聲)卻是各不相同了。我們先來談五言絕句。五言絕句一通,別的就好辦了。五言絕句的聲律定式有兩種。一種是第一句話兩字平聲開頭,第四句最後一字平聲收尾的「平起式」,也叫平起平收;另一種是第一句話兩字仄聲開頭,第四句最後一字平聲收尾的「仄起式」,也叫仄起平收。如:

平起平收: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例詩(王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例詩(李白《憶東山》)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研究下上面兩種格式,可以發現:平起式與仄起式的區別,就是前兩句和後兩句的對調。即平起式的一二兩句,是仄起式的三四兩句;平起式的三四兩句,是仄起式的一二兩句。這樣,我們只須記住一種格式就行了。如果要用另一種格式,就將前後兩句對調一下。按此格式寫五言絕句,就是標準的聲律。

我們仔細按聲律定式核對兩首例詩,一定會發現:王維詩中第三句開頭的「春「字,第四句中間那個」歸「字;李白詩中第四句開頭的「明」字,都與定式中的平仄不符。這是否是錯了呢?可以說沒錯!

這涉及到聲律定式中,有的地方平仄可以通用的問題。我們還要按照正規格式去寫。平仄通用問題,今天不研究,以後再說。待續

詩詞格律速成(三)

詩的節奏

五言絕句的聲律定式中,有些地方平仄是可以通用的。就是說,規定是仄聲字,也可以用平聲字;規定用平聲字,也可用仄聲字。通用的原則,就是以不妨礙詩句的音樂美為原則。

這就涉及到詩詞的節奏的問題了。原來,聲律定式中平平仄仄的規定,是為了保證詩句節奏的起伏的。仄聲字為聲調,平聲字為降調,一升一降,使詩句節奏的抑揚起伏。五言絕句,一句五個字,五個字分三個音步。即第一二兩個字為一個音步,三四兩個字為一個音步,最後一個字為一個音步。如:仄仄平平仄,頭二字為升接著二字為降,最後一個字為升。這就形成了升降升的節奏起伏。就句子來說,仄聲結尾為句升,平聲結尾為句降。這又形成了句與句之間的節奏起伏。有了節奏的起伏,就形成了陰陽頓挫,於是,詩歌的音樂就產生了。

以兩個字為一個音步的升降標誌,主要體現後一個字。後一個字是仄聲就是升,後一個字是平聲就是降。一般的說來,前一個字的音步不影響升降的性質。所以,前則所列舉的王維和李白的兩首詩,雖然個別字與標準聲律定式有所不符,但只要細心體察,那不符的地方,都是不影響音步升降之處。就是說,那不符是完全可以通融的。

過去有人說:五言詩「一三不論,二四分明」,七言詩「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對,一般說來,五言詩可變的,確實在句子中的第一第三字處,七言詩一三五字處但變了之後,句末如果出現了三平或三仄,或者句中只有一個孤零零的平聲字,句子念起來就不太好聽,所以是要避開的。


推薦閱讀:

關於「二戰」的冷知識
餐桌禮儀的基本知識——中餐、西餐、自助餐
冷門小知識
佛學基礎知識2
關於內衣的相關知識

TAG:知識 | 詩詞 | 速成 | 詩詞格律 | 格律 | 基礎知識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