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太極、大小太極拳解
我們習練太極拳的人不能不知道有「內」「外」太極與「大」「小」太極的道理。應該承認,這種來自易學的拳理,是國粹的象數思維。
文I梅墨生
太極之為拳,以人身而修鍊證悟於太極哲理也。所以身心契合太極陰陽五行八卦之理,則意、氣、勁、法乃合於太極拳道。有一種說法,謂:太極名為拳年代可考者不久遠;又有種種說法,謂:太極拳與戚繼光所教長拳以及北方所傳通背拳等淵源有自……這些議論皆有道理,其所由來只有一個:尋究可以避開道士張三丰創拳說,試圖找到一個信史脈絡。筆者認為,所以這些如果是學術研究,則可謂用心良苦,但是仍未能令人信服。
太極拳之始創,頗似道家學說之宇宙論,「唯恍唯惚」、「先天地而生」——近乎一個謎,在未得破解之前,無妨各是所是,各非所非。不過有一點應達成共識:即太極拳理的確高深,且不乏儒釋道三教教義之融通,尤以道家玄學為主導。這是不爭之事實。
在《宋書銘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李經梧老師珍藏本)中看:《人身太極解》篇中云:「人之周身,心為一身之主宰,主宰,太極也。」並詳細講述人身各器官部位分別對應於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以及十天干、十二地支之關係。結論云:「亦如此之內外也,明斯理則可與言修身之道也。」因文長而不擬錄,總之,人身為太極,這是該著的總綱。因之,我們習練太極拳的人不能不知道有「內」「外」太極與「大」「小」太極的道理。應該承認,這種來自易學的拳理,是國粹的象數思維。易經學理對於創造太極拳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否定不了的。也不是任何一個後世拳家心血來潮後的刻意比附。
太極拳是內外、身心、性命雙修之功夫。其修鍊方法首先是聯繫外在形體、姿勢、動作招式使之合於「太極一圓也」之理。即由外向內練。向內練,練到一定程度,必然涉及到呼吸與內氣問題。那麼,也就開始了由內向外練的過程,所謂「先在心,後在身」、「心為令,氣為旗」、「以氣運身,務令順遂」的階段。這是重要的太極拳練習階段,是其正內煉內修功夫內容。欲不練成一般的「太極操、舞」,則必於此時用心。由內嚮往,也即「在內不在外」、「重意不重力」的具體化。內主宰外,意主宰勁——但是,它來之不易!必經長期反覆揣摩練習,日積月累,才能逐漸得到。而一旦得到這個東西,老輩人稱之為「有東西了」,才叫「功夫上身」。不然也就是空架子。
要練成「大太極」,必先練成「小太極」。上述的「內太極」經不斷積累練習,最後達於四梢,內外一體,周身一家,完整一氣,始成「小太極「。
其中關鍵是「身形腰頂」的運用把握。《宋譜》有:「身形腰頂豈可無?缺一何必費功夫。腰頂窮研生不已,身形順我自伸舒。舍此其理終何極?十年數載亦糊塗。」這裡點出了「腰」部與「頭」頂是要訣。只有把太極腰練出來,才能達到「身形順我自伸舒」——成「知己之功」,才有了「中定勁」。除了腰,就是頭頂的「頂頭懸」了。頂頭懸是內家拳的要領之一。所謂「不丟」(頂), 「不頂」(勁),不丟不頂,始可知太極勁之妙。立身中正,立如平準,是離不開「頂頭懸」的。即「豎起脊梁」。這是上下的對拔拉長。其間還要注意前後左右的「支撐八面」——「頂匾丟抗」中的「不丟」、「不匾」。自身癟了,當然身形已不圓滿,已有虧,也不行。又不能外凸,那是「抗」,「有凹凸」也不對,讓全身都做到這點並不容易,無凹凸、無缺陷,才是圓滿太極身。但這是言體,體是形上的事兒,有形有象,用則是無形無象的事兒,看不見、摸不著,但欲進不能,欲脫不得,方為得之。《太極圖》式最直覺分明。剛陽欲柔陰、虛實與進退,運用之妙,即在身,更在心,即在我,也在彼,「我順人背」、「所向披靡」全在於此中消息。
說到底,內外小大太極不可分割,又是一回事兒。最上乘是「大太極」,那是「全體透空」境界,是神明境界,當然達者殊少。
原文刊載於《武魂 · 太極》2016年10月號
推薦閱讀:
※何軼群《太極求真錄》[第八篇]太極拳攬雀尾練習談
※太極拳搏擊練法系列
※武當密傳太極拳四十八式
※太極拳基本功
※24式太極拳中「野馬分鬃」的內功修鍊內涵是什麼?他是循經是如何表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