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音老人的無相密「心中心法」探究 心中心法 佛教網 般若文海 佛學文章 佛緣網站 -

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

摘要:「心中心法」雖然興起於近代,但母音老人卻認為此法的源頭在唐密,而且與東密、藏密所傳「心中心法」不同。母音老人指出「心中心法」的實質是禪宗,以禪宗為體,以密宗為用,以凈土為止歸,融通了禪宗、密宗和凈土宗,這一思想也是「心中心法」的主軸。我們以母音老人的「心中心法」作一探究,將其歸納為六點。此外,我們還討論了「心中心法」與禪宗、密宗、凈土宗的關係。「心中心法」在修持上融通了禪宗的「明心見性」,密宗的「結印持咒」以及凈土宗的「往生凈土」,融通的邏輯理路是「心中心法」將三宗理論化為實踐,禪、密、凈修持的特點實際上都成為了「心中心法」在修持上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在修持的每一步驟之中。

關鍵詞:母音老人;心中心法;密宗;禪宗;凈土宗

印心宗是中國近代在大陸形成的密宗的一個分支,為近代大愚阿闍黎[1]所創。母音老人名李鐘鼎(1905-2000),安徽合肥人,是印心宗三祖。他在自傳中,提到了印心宗二祖王驤陸阿闍黎[2]對心中心法的種種見解。1、心中心法是密宗的心髓,屬上上乘無相密。2、修心中心法能直下見性,實質是禪。3、修心中心法可往生凈土,融合禪凈密。這三點說出了心中心法的特質,並在母音老人那裡進行了詳細的闡明。無相密是無相三密,三密,指身密、口密(語密)、意密(心密)。有相三密是無相三密的對稱,指密教修行者手結印契,口誦真言,心觀本尊。行者借著有相三密的實際行法,將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轉成如來之身口意三密,藉三密之加持,而成就「即身成佛」的妙行。無相三密,以眾生一切身之所作為身密,一切音聲為語密,一切思念為意密。這三密只是用,心中心法是以禪宗為本的,即是以真心本覺為體,無著無住,性相不二。「我們修的是無相密。一切不住,無相可得」[3]

「隨後經一交道友介紹,往聖壽寺聽王驤陸阿闍黎講《六祖壇經》,頗多契悟。乃於會後隨師至其住所印心精舍請益。師問余習何宗?余具實以告曰:參禪。師問:打開本來,親見本性否?余慚愧囁嚅曰:尚未得見。師曰:何不隨我修行?!余曰:密法儀軌繁複,而我性喜簡潔、純樸,於密不甚相容。師曰:我心中心法乃密宗之心髓,屬上上乘無相密法,修之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能直下見性,不和其它有相密法相共,名雖為密,實際即禪。既無加行與前行的繁瑣儀軌,更無觀相成功後再行化空之煩勞。而且也與凈土宗相通,可以之往生西方與其它諸方佛凈土,實合禪、凈、密為一體之大法也。釋迦文佛在此宗法本《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上說:此法為末法眾生了生脫死最當機法,仗佛密咒與手印之慈力加持,修之既能迅速消障開慧,圓證菩提,也可假第四印之功力往生西方極樂凈土,還可隨願往生諸方佛土。可見此法乃以禪為體、密為用、凈土為歸,攝三宗為一體,適合末法眾生修習成道之大法。」[4]

一 「心中心法」的涵義

心中心法是以大正藏密教部所錄的《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5]為法本,本尊為大隨求菩薩。陀羅尼譯為總持,通常以咒為陀羅尼,大隨求羅尼為咒名。《佛心經》屬密教隨求咒法,主要講大隨求陀羅尼之「心中心咒」的功力廣大。

「唯有如來心中心,余不能及。何以故?能令諸魔生大慈故,能令諸法隨應現故,能令諸佛常不離故,能令諸菩薩為眷屬故,能令諸金剛施威力故,能令諸天眾常擁護故,諸大葯叉羅剎成助法眾故,能令一切諸大鬼神生歡喜故,能令所持誦者等佛力故、等佛心故、等佛智故、等佛威故,能令持者心所為作無不辧故,能令所有障難皆斷絕故,帝釋梵王常扶持故,能令一切直至菩提無退轉故,世間所有事業自明了故。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世界有通無通、有智無智、有賢無賢,盡歸伏故。」[6]

這段文字描述了持誦「心中心咒」的功用,能夠持誦此咒的,就能具有同佛一樣的佛力、佛心、佛智。「即於我所受佛心中心法便得神通。」[7]依此心法即能得到神通。

從印心宗所傳的心中心法來看,應有如下六點涵義:

1、心中心法的概念是顯現如來真心的無上大法。假心和真心都是不能執著的,要證悟的是自己本有的真心。「問:什麼是心中心法?答:全名是「心中心又心」,即假心,真心,真假心都不可得的心,即證悟妙心。心中心法是大圓滿法中的精髓,是中心的中心,是借假心打開真心,徹顯妙心的無上大法。」[8]

2、 心中心法的目的是明心見性。王驤陸阿闍黎認為心中心法的宗旨是以心印心,探

究心中之心,即為直下見性,見到本來的真心。無所執著之心也就是真心,能夠隨緣不變,能起諸妙用。

「性固是不動不變,不生滅,不污染,但能生萬法,起諸妙用,是名心用,乃一時之幻影,所謂不變而能隨緣者也。…心住於物,便成執妄,要無所住而活潑潑地,起諸妙用,這是一心的相貌,名曰真心。以由真如性體中流出,故曰真。一心者,無著無住之心也。雖起萬千變化,本體原不動搖,所謂隨緣而不變者也。今傳心中心法,應先知其義。此法旨在以心印心,求心中之心,究是如何相貌,直下見性,是謂歸宗,是謂盡己,是謂降伏,於是再起大悲妙用以利他,為實實有體有用之學,決能此生見性成佛,故曰佛寶。」[9]

3、 心中心法的層次屬上上乘密法。有相密、無相密是因為眾生根性的不同而設的,

有相密是針對根性差的人說的,佛教根據不同眾生的根性而說有相密與無相密,無相密在層次上是最高的。心中心法是密宗的心髓,屬上上乘無相密法。

「真言門略有三事:一者身密門,二者語密門,三者心密門。是事下當廣說。行者以此三方便自凈三業,即為如來三密之所加持,乃至能於此生滿足地波羅蜜不復經歷劫數,備修諸對治行。」[10]

「然此毘盧遮那內證之德,以加持故從一一智印各現執金剛身,形色性類皆有表象,各隨本緣性慾引攝眾生。若諸行人殷懃修習,能令三業同於本尊,從此一門得入法界。」[11]

「謂口真言、身法印、意觀佛也,然此三事皆緣生法,緣合有,都無自性,不生不滅,即是阿字之門,法界之性,凡夫不知云何得入。故佛先說此三真言門,漸得三昧,乃至親覩本尊,見種種神變之境,猶是心有所著,不得三平等住,今說入三平等法門。若行者於瑜伽心中,而復能如是觀察,離於身、口、意分別戲論,即得現前而證真言實相同於佛住,自體常住同於如來也。」[12]

根據《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二十所說,真言行[13]雖然能夠引攝眾生,但都是緣生法,沒有自性。雖然眾生依此修習而親觀本尊,只不過是應機而設。如果眾生能以無相三密,離於身口意,就能立刻與本尊相應。由此,我們看出無相三密才是至極。

「甚深無相法,劣慧所不堪。為應彼等故,兼說有相說。」[14]

「相無相甚深,小智不能入。依無相說相,攝彼二種人。」[15]

4、心中心法的實質是禪宗。母音老人認為禪凈密是互通互融的,具體的體現就是心中心法,此法是無相密法,以禪宗為體,以密宗為用,以凈土宗為止歸。

「心中心法看是密宗,但它是以禪為體、以密為用、以凈土為歸、融三宗為一體的大法。不同其它有相密法,須從有相過渡到無相而後才能親證本真,它是直下見性不須繞彎的,而且它和禪宗一樣,都是從第八識下手修行的,所以它實質就是禪宗。」[16]

5、心中心法的源頭在唐密。原因老人認為心中心法與東密、藏密都不相同,東密、

藏密都不輕易傳心中心法。其中的因緣是印心宗一祖大愚阿闍梨在廬山東林寺夢中受文殊菩薩灌頂所得。

「『心中心法』並不是從日本學來,也不是從西藏學來,既不屬於東密也不屬於藏密,是我國唐朝固有的密法。因無人傳授,連我師公也不知道有這個密法,直到他出家赴江西廬山凈土宗的祖庭東林寺參學才得此法。」[17]

唐密經會昌法難而斷絕,自蓮花生大士將密宗由印度傳入西藏後,其所傳的密法中有心中心法的傳承,蓮花生大士所傳密法為寧瑪巴,俗稱紅教,但西藏所傳心中心法需要先修而二三十年的有相密後才能修,所以流傳範圍不廣泛。

「心中心法系藏紅教之法,東密也有傳承。昔諾那上師曾在上海授與袁希廉。惜以該法系密部中上乘無相密法,在西藏須修二三十年有相密後,方可傳習,故未廣傳。大法幾將湮沒無聞。今該法得以廣布,端賴大愚阿闍黎於廬山修般舟三昧,備受艱辛,深入禪定,感普賢菩薩現身灌頂傳授,並告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密部內有《佛心經亦通大隨求陀羅尼》,乃該法之法本,可詳為參閱。愚公得法,修習有成,深感佛法衰微,佛恩難報,不辭辛勞,下山廣傳。隨後王公驤陸接法傳授,受法弟子,幾遍全國,法始大興於世。該法簡便快捷,學者咸稱禪密,語似不當,義實相侔。其亦時節因緣到來,法當出興宇內,以利廣大有情乎!」[18]

6、心中心法的優點是直接進入大圓滿次第。密宗判定佛法分九乘次第——外三乘(顯教三乘)、內三乘(外密三乘)、密三乘(內密三乘),內密三乘是大圓滿次第,證悟實相。心中心法能讓修持者直接進入佛地,具有同佛一樣的佛力、佛心、佛智、佛威等。

「唯有如來心中心,余不能及。何以故?…能令所持誦者等佛力故、等佛心故、等佛智故、等佛威故,能令持者心所為作無不辧故,能令所有障難皆斷絕故,帝釋梵王常扶持故,能令一切直至菩提無退轉故,世間所有事業自明了故。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世界有通無通、有智無智、有賢無賢,盡歸伏故。」[19]

二 「心中心法」的修法

三密以禪為體,以密為用,以凈為止歸,融禪凈密於一體。此法的目的在於明心見性,這種明心見性是通過加持力而得。通過密宗特有的修持方式,結印持咒而直了心性。在修心中心法之前首先要發願、灌頂。

「心中心法」首先需要發願。「修心中心法最重要的是要行十種行願,也就是要發十種行願,才有資格修心中心法。修十種行願之後才能與心中心法相應。」[20]

其次還應灌頂。「以上心中心、大圓滿等法,以系密法,未經灌頂不可公開傳示,故不詳言修法。有志者請覓師灌頂傳授,依之修習,自有是處。」[21]

母音老人在說明「心中心法」的修法時,提到了四個重要的問題:

1、什麼是明心見性?2、如何明心見性?3、明心見性後怎麼辦?4、如果沒有明心見性怎麼辦?可見這四個問題都是圍繞明心見性來說的,而且這些問題都是相互聯繫的,第一個屬理論問題,後面三個屬實踐問題。對於修持者來說,都是必須要明了的。我們就此四個問題來一一說明。

1、什麼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從本心的形相、作用而領悟本性的真理。心為念頭和思想,性是心的本原。母音老人以五點來說明明心見性,主要的意思是講心屬於用,是虛妄不真的,性屬於本,是本有的。但是心與性的這種區分也不應執著,即心即性,這才是性相不二的境界。明心見性的根本即為性相不二,空無所得。

「明心見性一詞簡約總括地解釋起來,就是:從究明人們的「心」(本心)的形相與作用,而徹見、領悟、神會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體與真理,以覺醒迷夢,而了生脫死,證大涅槃。」[22]

「那麼心是什麼?性又是何物呢?原來所謂心者,並不是我們胸膛里的肉團心,而是我們對境生起來的念頭和思想,佛經稱為六塵緣影,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落謝的影子,簡稱曰集起為心。」[23]

「心既如斯,性又是何物呢?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原。」[24]

「(一)明心見性者,明心虛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見真性也…故明心見性,乃於打破妄知妄見,狂心息處,身心消殞時,徹見真性也。…(二)明心見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體而起;從用見體,從流得源也。…(三)明心見性者,明心本無,見性本有也。…(四)明心見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五)明心見性者,明心性無住,一物不立,歸無所得也。」[25]

2、如何明心見性?通過六印、一咒而不起妄念。心中心法的特點是不用修持者修加行與前行,也不用觀想,從八識起修,因為有佛力的加持,所以更容易明心見性。母音老人引用憨山大師,講歷代的禪宗大德也是持咒,依佛力加持,而明心見性。

「此法有六個印與一則咒,修法簡練易學,既不用修加行與前行,更不須觀想或觀相,如禪宗一樣從第八識起修,且有佛力加持,故易直下見性。」[26]

「與禪相近者又莫如『心中心密法』,以該法是無相密,無有繁複儀軌,不須建立壇場,任何人隨時隨地俱可修習,而且不用轉彎抹角,修持加行,從有相過渡到無相,可以直接證體起用。故世人嘗贊之為禪密,語雖不當,義有足多者」[27]

「憨山大師云:『歷代禪宗大德,均密持神咒,潛假佛力,但秘而不宣。我今為諸仁公開指呈:參禪參至無始無明種子翻騰煩悶欲絕時,須迅速加持《楞嚴咒心》,仗佛慈力,方可渡過難關。』」[28]

明心見性的階段是在修完六印之後,專修二、四印的時候兒大徹大悟的,有的悟的快,有的悟的慢。一印就是一座,一座是兩個小時。

「一、修六印之期 本法的六個手印須依次而修,…六印修滿…斷除輪迴之因。此既是密法之殊勝處也。二、專修二、四印之期六印之後既進入心中心的專修階段,在此期間以七天為期,第一天修二印後六天修四印,循環往複至大徹大悟止。只要行法者如法而修,不無故缺座,千座之內即可得好消息。至於千座內未曾打開,而繼續努力用功,精勤不懈,至七、八年後方相應者,也有人在。三、打七之期…」[29]

3、明心見性後怎麼辦?明心見性是所證悟之理,雖然和諸佛的境界一樣,但無始以來的習氣還應該逐漸而消除。《楞嚴經》說:「理屬頓悟,乘悟並銷;事則漸除,因次第盡。」密宗最後的修法和禪宗是一樣的,修圓滿次第,逐漸消除習氣,方法就是打座,通過打座培養定力,使妄念不再因緣而生。

「殊不知明心見性所悟之理,雖與諸佛無異,但歷劫多生,習染深厚,卒難頓消。此時只為因地佛,如初生之嬰兒,雖亦是人,但不能起用,有待依悟而修,勤除習氣,長養聖胎,神通方始熏發。《楞嚴經》云:「理屬頓悟,乘悟並銷;事則漸除,因次第盡。」[30]

「密宗後面的修法完全與禪宗的修法一致。密宗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圓滿次第分為大圓滿次第、無比圓滿次第、無上圓滿次第,修到最後和禪宗完全一致。」[31]


推薦閱讀:

你有沒有致命的吸引力? - 甄城冰河火焰 - 世界經理人網站
N個電子類的網站
酷網站:Pocket Explore
個人網站的五個發展階段
十個充滿喪氣的網站

TAG:網站 | 佛教 | 文章 | 佛學 | 般若 | 母音 | 佛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