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輕鬆學 卷四(之六)
《楞嚴經》輕鬆學 卷四(之六)
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
「這時,阿難尊者在大眾當中,五體投地禮拜佛陀,起身後恭敬地向佛說道:」
世尊現說殺盜淫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
「世尊您如今所說,如果能夠斷除殺、盜、淫三種業緣,同時息滅妄想,讓『三種相續\\』之因不再發生,那麼,眾生心中猶如演若達多那樣的癲狂之性自然就會歇下來。」
「狂性歇了而心性不會滅,它就是菩提覺性,不是從別處得來的。」
這是前文世尊的開示,阿難尊者卻以為,以「三緣斷故」為緣,以「三因不生」為因,以此「因緣」,才會達成「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的修行之「果」。這不就是「因緣所生」嗎?其中的「因果」很清楚呀。
於是,阿難尊者繼續說道:
斯則因緣皎然明白,云何如來頓棄因緣?我從因緣,心得開悟。
「這顯然屬於『因緣所生\\』之法,非常清楚,為何如來您從前到後,卻堅決地否定菩提覺性屬於『因緣所生\\』呢?我自己就是隨您聽聞『十二因緣\\』法,我的心才開悟的呀。」
據說,阿難尊者是聽佛宣說「十二因緣」,而開悟了空性,得證初果「須陀洹」,也有說法是「須陀洹向」。
不僅阿難尊者自己,在他看來,連許多大阿羅漢也是從「因緣法」而得證無漏聖果的。
尊者繼續說道:
世尊,此義何獨我等年少有學聲聞,今此會中大目犍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從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
「世尊,這從『因緣\\』悟道之法義,何止適用於我們這些有學聲聞呢,就連如今法會當中的大目犍連尊者,以及舍利弗尊者、須菩提尊者,等等,他們先是跟從老梵志修行外道法,後來,都是聽佛宣說十二因緣之法,才發起正道之心而開悟空性,並證得了無漏聖果。」
當時,許多佛弟子都曾經是外道修行人,後來,他們之所以能夠悟道,或者證果,大都是因為見佛聞法之「因緣」。因此,無論佛陀為他們說的是什麼法,他們之所以能夠悟道,所藉助的,就是見佛聞法這個「因緣」。
所以,從現象上來說,悟道或者證果,乃至於成佛,都是需要「因緣」的,那就是所謂的「福德因緣」。這個「福德因緣」來自於修行人生生世世之福慧資糧的積累。
不過,所覺悟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或者「妙明真心」等等,此妙性並不屬於「因緣所生」。關於這一點,其實,世尊在《楞嚴經》第二卷當中已經講得很清楚了,當時,阿難尊者也大體明白了。
然而,人的思維習氣是很堅固的,雖然在第三卷末,阿難尊者已經開悟了「如來藏妙真如性」,已經初步「明心見性」,但這最初的「明心見性」往往不夠透徹,也很容易被以往的分別習氣所影響。所以說,最初「開悟」之後的「廣學多聞」非常重要,既能夠提升悟境,又可以逐漸降伏種種分別習氣,遠離煩惱。
此時的阿難尊者,就是被以往的分別習氣所影響,而誤以為「菩提覺性」來自於「因緣所生」。
阿難尊者繼續說道:
今說菩提不從因緣,則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說自然成第一義?惟垂大悲,開發迷悶。
「如今您從前到後,反覆宣說菩提覺性不屬於『因緣所生\\』,那麼,王舍城的拘舍梨等自然外道們,所說的自然存在之『冥諦\\』豈不成了『第一義諦\\』?」
「但願您以大慈悲心,進一步開解我們心裡的迷惑與苦悶。」
拘舍梨等外道修行人,以為一切存在都源於「冥諦」,它是唯一的自然存在。諸如此類的外道見解,還有許多,例如「梵」、「梵我」、「神我」、「原始能量」等等。
這些見解都是對於「如來藏妙真如性」的錯認,許多禪修的外道大師們由於禪定很深,他們確實都「開悟」了,甚至有神通,不過,他們的悟境不透徹,其中摻雜有無明「錯認」,不是真正的「明心見性」,佛陀稱之為「邪悟」。關於這方面,到了《楞嚴經》第十卷,在「識陰魔」當中,世尊會為大家詳細講解。
以往,世尊為了破斥拘舍梨等外道們的「自然」邪說,便宣講了「因緣果報」之法,「聲聞乘」和「緣覺乘」當中,大多屬於此類法義。「菩薩乘」當中,也不乏此類法義。唯有到了「佛乘」,當宣講「第一義諦」之時,也就是如今,在《楞嚴經》法會上,如實宣說「如來藏性」之時,世尊才「開權顯實」,解開權巧方便,直接顯發「諸法實相」。而此「諸法實相」,即「如來藏妙真如性」等,乃是一切眾生本自具足的,所謂「歇即菩提,不從人得」。
阿難尊者由於以往分別思維之習氣尚有殘留,雖然已經初步「明心見性」,還不夠踏實,才會有這樣的疑問。這是正常的,正如禪宗門下,有「大悟十八,小悟無數」之說,雖然有些誇張,道理不錯。
下面,是世尊的解答:
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滅除,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於是。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就如同舍衛城當中的演若達多一樣,其虛妄的『狂性\\』之因緣一旦滅除,則其本有的『不狂性\\』,自然也就顯現出來了。」
「此『不狂性\\』到底是『因緣所生\\』,還是『自然而有\\』,到這裡,已經圓滿顯發,窮盡無遺了。」
演若達多的「狂性」就是誤以為自己沒頭,是一隻沒頭的鬼魅;其「不狂性」則是本來就有頭,本來就是正常人,不需要到外面找。在這個比喻當中,演若達多比喻一切眾生;其「狂性」,比喻「無始妄想」;而其「不狂性」,則比喻「如來藏妙真如性」。
如前文所論述,演若達多的「狂性」完全是虛妄的,沒有任何原因。而所謂的「狂性因緣若得滅除」,實際上沒啥好滅的,也沒啥好除去的,只需要「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他只要認識到自己的心「發狂了」,那麼,此「狂性」也就滅除了,才覺悟到,自己本來就有頭,不需要從外面尋找。這時,所謂的「不狂性」也就顯現出來了。
一切眾生也是如此,只要認識到自己陷入了「無始妄想」,它虛妄而無因,那麼,此「無始妄想」也就滅除了。於是,大家才覺悟到,自己本來是佛,本來具足「如來藏妙真如性」,根本不從因緣而得。這時,「如來藏妙真如性」也就顯現出來了。
到這裡,因為「如來藏妙真如性」眾生本有,所以,它不屬於「因緣所生」;同時,只有當「無始妄想」滅除了以後,「如來藏妙真如性」才會顯現,所以,它也離不開滅除「無始妄想」這個「因緣」。
此「如來藏妙真如性」不存在永恆的「自然體」,所以,它不屬於「自然而有」;同時,一切眾生本來具足「如來藏妙真如性」,不從外得,所以,也不能否定其乃「自然而有」之妙性。
如世尊第二卷所說:「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
因此世尊才說,「因緣自然,理窮於是」。關於「如來藏妙真如性」到底是「因緣所生」,還是「自然而有」,通過上述演若達多這個比喻,其妙理已經昭然若揭了。
以下,世尊將此「妙理」再予以詳盡解讀,充分顯發「因緣所生」和「自然而有」之虛妄,都是「戲論」而已。
世尊說道:
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
「阿難,如果說演若達多的頭本來就屬於『自然而有\\』;那麼,在這個本來的『自然而有\\』當中,就應當沒有不自然之處,沒有例外才對。」
「既然沒有例外,他到底因為什麼,會以為自己沒有頭(注意,這就與『頭本自然\\』相矛盾了),而恐怖地癲狂奔走呢?」
【無然非自】與「無非自然」同義,也有可能是木刻版流傳當中的誤排。
這段的含義,把比喻解讀出來,那就是:
如果說「如來藏妙真如性」本來就屬於「自然而有」,且無處不在,那麼,在這個本來的「如來藏妙真如性」當中,就不應當有例外。這就意味著,其中,「無始妄想」就不應當發生了。
可實際上,一切眾生卻已經陷入了「無始妄想」當中,於是反證出:「如來藏妙真如性」不屬於「自然而有」。
此段經文,與《六祖法寶壇經》當中,六祖大師為志徹禪師解答《大涅槃經》「常無常義」那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中,六祖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
其中,祖師顯明了「佛性」不屬於「常」之妙義;恰恰即是此處「如來藏妙真如性」不屬於「自然而有」之妙義,名字不同,法義一致。換句話說,「佛性」也罷,「如來藏妙真如性」也罷,雖然不會「斷滅」,但終究是「畢竟空」及「不可得」的。它不屬於「自然而有」,不是永恆的「常」。
可是,如果有人非要認為演若達多的頭確實是「自然而有」,只是因為照鏡子等等「因緣」才發狂的,該如何駁斥呢?
世尊說道:
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
「如果說演若達多的頭屬於『自然而有\\』,卻因為照鏡子等『因緣\\』而發狂,以為自己沒頭;那麼,他這個『自然而有\\』之頭,為何不會因為照鏡子等『因緣\\』而丟失呢?」
後一句的不成立,恰恰反證出前一句也同樣不成立。因此,得出結論:演若達多的頭不屬於「自然而有」。換句話說,其「不狂性」不屬於「自然而有」。否則的話,其「狂性」就不會發生了。
其中的邏輯關係非常嚴密,請大家仔細體會。
以比喻關係來說,則意味著:「如來藏妙真如性」不屬於「自然而有」。否則的話,「無始妄想」就不會發生了。
接下來,演若達多本來有頭,這是他的「不狂性」,此「不狂性」既然不屬於「自然而有」;那麼,它是否屬於「因緣所生」呢?
對此,世尊繼續說道:
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
「其實,演若達多本來有頭,其『不狂性\\』不曾失去;而其癲狂恐怖之『狂性\\』,則完全是虛妄發生的。」
「即便『狂性\\』虛妄發生了,他的頭也不會有絲毫變化,其『不狂性\\』依然如故;在『狂性\\』滅除之後,『不狂性\\』便會顯現,何須藉助於『因緣所生\\』呢?」
結論很清楚:此「不狂性」也不屬於「因緣所生」。
以比喻來說,則「如來藏妙真如性」同樣不屬於「因緣所生」。
既然演若達多之「不狂性」非「自然而有」,也非「因緣所生」;那麼,其「狂性」是否屬於「自然而有」或「因緣所生」呢?
對此,世尊繼續說道: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
「如果說演若達多之『狂性\\』本來是『自然而有\\』的,他本來就擁有癲狂恐怖之性。那麼,在他尚未發狂之時,其『狂性\\』到底潛藏在哪裡呢?」
沒發狂的時候,這個「狂性」根本就找不到。這就證明,演若達多之「狂性」不屬於「自然而有」,完全是虛妄的。
以比喻說來,一切眾生的「無始妄想」也不屬於「自然而有」,完全是虛妄的。
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
「如果說演若達多之『不狂性\\』是『自然而有\\』的,而其『狂性\\』則屬於『因緣所生\\』;可是,在其『自然而有\\』的『不狂性\\』當中,本不具有虛妄『狂性\\』發生之因緣,為何他卻會癲狂奔走呢?」
其中有省略,依據前後文意補了出來。
這就論證出,演若達多之「狂性」也不是「因緣所生」,而完全是虛妄的。
以比喻說來,一切眾生之「無始妄想」也不是「因緣所生」,而完全是虛妄的。
綜上所述,世尊對於「不狂性」和「狂性」,到底是屬於「自然而有」,還是「因緣所生」,做出小結:
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
「如果演若達多一旦覺悟了頭本來在,『不狂性\\』便會顯現;於是,他就明白了,所謂的『不狂性\\』和『狂性\\』,既不屬於『因緣所生\\』,也不屬於『自然而有\\』,這些都是無聊戲論罷了。」
以比喻來說,一切眾生一旦覺悟了「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會明白,說「如來藏妙真如性」是「因緣所生」或「自然而有」,都沒有意義,都是戲論。「無始無明」也一樣,說它是「因緣所生」或「自然而有」,也都沒有意義,都是戲論。
既然「因緣所生」和「自然而有」都是「戲論」,那麼,如何才是「不戲論」呢?
世尊繼續說道:
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滅生俱盡,無功用道。
「因此,我才說『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此\\『如來藏妙真如性』之菩提真心一旦顯現,『無始妄想\\』的生滅之心也就滅除了。」
「這就是用『生滅心\\』滅除『生滅心\\』的修行之路,二心最終一同滅盡,就會到達『無功用道\\』。」
【此但生滅、滅生俱盡】這就是用「生滅心」滅除「生滅心」的修行之路,二心最終一同滅盡。
所謂的「三緣斷故,三因不生」,恰恰是「以幻修幻」的過程。具體可參考《圓覺經》之經文:「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以及:「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
【無功用道】修行人徹證本心,到達無修無證之地,名為「無功用道」。
「無功用道」與「有功用道」相對應,就是指「無修道」和「無學道」。在聲聞乘當中,初果、二果、三果名為「有功用道」,四果阿羅漢名為「無功用道」。在菩薩乘當中,初地至七地名為「有功用道」,八地以上菩薩名為「無功用道」。而最究竟的「無功用道」,是指圓滿法身佛,本自圓滿,不假修證。
這樣的修行,已經超越了「戲論」分別,能夠到達「無功用道」之究竟覺悟。但是,千萬不要把這個「無功用道」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或者說「圓滿法身」,再或者說「菩提心」理解為「自然而有」。因為:
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無生滅者,名為自然。
「如果說有一個『自然而有\\』的『如來藏妙真如性\\』的話,那麼,這就等於說到達『無功用道\\』之時,就會有一個『自然而有\\』的『菩提心\\』產生,而『無始妄想\\』之『生滅心\\』則會消滅。」
「可是,這還屬於有生有滅呀!而只有無生無滅的,才可以叫做『自然而有\\』。」
於是反證出:在「無功用道」當中,終究沒有一個「自然而有」的「菩提真心」或「如來藏妙真如性」可以證得。
因此,所謂的「無戲論」之究竟妙義,便得以顯發,即「菩提真心」乃是「本然具備」的,非「自然而有」與「因緣所生」可以描述。
世尊繼續說道:
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好比世間萬相能夠混雜、融和為一體,這叫做『和合性\\』。而只有超越了『和合性\\』,不會發生混雜與融和的,才叫做『本然性\\』。」
「需知此『菩提真心\\』,說它本然非本然,說它和合非和合;它遠離和合與本然,乃至於,說它『非和合非本然\\』,或『亦和合亦本然\\』都還不是。這句法義,才叫做無戲論法。」
【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世間萬相能夠混雜、融和為一體,這叫做「和合性」。
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一合相」。從現象上來說,世界萬象的確猶如水乳交融一般,是一個整體,相互間密切關聯。
所謂的「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也就是常說的「離四句」,即「如來藏妙真如性」或「菩提真心」遠離如下「四句」:
一句:它是「本然」的
二句:它是「和合」的
三句:它是「亦和合亦本然」的
四句:它是「非和合非本然」的
遠離這「四句」的描述,才是關於「如來藏妙真如性」和「菩提真心」的「無戲論」之法義。
如此之「無戲論法」,直顯「菩提真心」不可說,「如來藏妙真如性」不可說。表明「無功用道」之究竟證悟,並非語言可以企及,而需要踏實修證。
對於此時的阿難尊者來說,雖說他已經初步「明心見性」,並且具備多聞智慧,但是,「無上菩提」與「大涅槃」離他還很遙遠,還需要辛勤修證,才能夠到達「無功用道」。
因此,世尊說道:
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證,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凈妙理如恆河沙,只益戲論。
「對你來說,無上菩提大涅槃之果位,還很遙遠。」
「如果不經歷多生多劫的辛勤修證,就算你能夠記憶守持十方如來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明白其中猶如恆河沙一般多得數不清的清凈妙理,也只不過是徒增戲論罷了。」
有人問道:阿難尊者前文不是已經「不歷僧祇獲法身」了嗎?為何世尊又說他「菩提涅槃尚在遙遠」呢?
答:這就是說,「理悟」與「事修」兩者不可偏廢。菩薩最初「明心見性」之時,通常屬於「理悟」,從法理上覺悟了「法身」本有,不假修證,現前明明朗朗,了無生死可得,一下子就安心了。
此時,菩薩可以方便叫做「不歷僧祇獲法身」,也可以方便叫做「見性成佛」。但是,他只得到了「法身之理體」,還不能夠自在運用,也不能夠充分顯現「法身」之種種功德。他這位「佛」,在天台宗叫做「名字即佛」,知道自己是佛,開始了成佛之路,後面的路還長著呢。
以後的成佛之路,就是無量劫「辛勤修證」,行菩薩道的過程,這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快樂而有意義的,完全不同於一般眾生的生死輪迴;看起來是眾生,實則乃是佛在人間。因為,「明心見性」的菩薩打開了「道眼」,看透了生死輪迴的真面目,也看清了成佛之路。他「理悟」已經透徹,「事修」已經開始,他不僅僅自己走在成佛之路上面,同時還為芸芸眾生做出了表率,可以帶領許多眾生一同走出輪迴怪圈。
不過,最初「明心見性」的時候,菩薩的道力還不充足。猶如阿難尊者一般,即便早就覺悟了空性,聽聞記憶了無量教法,但是,卻無力擺脫摩登伽女的糾纏。
世尊繼續說道:
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
「雖然你談論『因緣所生\\』和『自然而有\\』等法義的時候,確實可以做到清晰明了,因此,人們都尊稱你為『多聞第一\\』。」
「但是,用你這些通過累劫多聞熏習而得來的知識,卻無力擺脫摩登伽女的留難。」
可見,阿難尊者「多聞第一」的稱號來自於大眾,這是大家的共識。同理可知,所謂的佛陀「十大弟子」,也都是大家推舉的,而並非佛陀之欽命。因為,佛陀對待弟子們,完全是慈悲心和平等心,這是正等覺者的必然功德。
同樣,也可以如此觀察善知識。真正的善知識,已經覺悟法性的緣故,必然以慈悲心和平等心對待大眾,而不會任人唯親,不會刻意劃分出親、疏、遠、近,更不會與弟子發生糾纏不清的情感,無論男弟子或女弟子。
而對於那些與個別弟子關係極為密切,行事隱秘的所謂「大師」和「上師」們,還是及時遠離比較明智。
阿難尊者歷劫以來,跟隨無數的佛陀,多聞好學,博聞強記,積累了許多佛法學問。可是,當他遇到了摩登伽女的愛戀,以及「先梵天咒」的攝受之時,卻無力擺脫,險些破了「根本戒」而失去「戒體」。
幸好,世尊及時派遣文殊菩薩持「楞嚴神咒」前往解救,把他倆帶回了祇桓精舍,才開啟了這一場盛大的「首楞嚴」法會。
世尊繼續說道:
何須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乾枯,令汝解脫。
「既然你如此博學多聞,何必等我派文殊菩薩持『佛頂神咒\\』前去解救你,把你倆帶回來。」
「而摩登伽女聽聞佛法之後,她心中的淫慾之火頓時歇滅,直接證得了三果阿那含。在如來教法當中,成就迅速,堪稱精進之林。」
「她得證三果,心中的情愛之河也就乾枯了,才使你解脫了糾纏。」
【精進林】這是一個比喻,在此,世尊以迅速繁茂的樹林,來比喻弟子修行精進,迅速成就道果。
據說,當摩登伽女來到祇桓精舍,佛陀問她:「為何而來?」她回答:「喜愛阿難。」佛陀再問:「喜愛阿難何處?」摩登伽女回答:「喜愛他眉目俊秀。」佛陀便繼續說:「那把他俊秀的眉目割下來給你如何?」
其實,這就是一個「不凈觀」的引導,聰明的摩登伽女一聽,便直接觀想出了阿難眉目被割下來以後,那血淋淋的景象。不過,那樣的阿難卻一點兒都不可愛了。於是,她一下子歇滅了淫慾心,而直接證得了三果阿那含。
所以呀,人不怕有淫慾心,也不怕淫慾心強烈,面對著自己喜愛的對象,只要如摩登伽女一樣觀想一下,想想那美麗或英俊的容顏下面,麵皮里無非是血肉淋漓,白骨森森;肚腸里無非是大小糞便,臭不可聞。究竟有何可愛之處呢?
如此觀修,就可以超越淫慾心,甚至可以證果。
當初的阿難尊者,雖然博學多聞,可就是缺少實際觀修,所以才道力不足,難以抵禦「先梵天咒」的攝受,難以消盡微細的淫慾心。
所以,世尊繼續說道:
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
「因此,阿難,雖然你能夠在多劫當中,記憶持誦如來的秘密微妙莊嚴之法;卻還不如在一天當中,修行『無漏業\\』更殊勝,通過降伏生滅心念,可以徹底遠離人世間的憎愛之苦。」
【如來秘密妙嚴】如來的秘密微妙莊嚴之法。其中,既包含法義,也包含種種不思議境界。阿難尊者常為如來侍者,他有聞法之勝緣,也有親見佛陀顯現不思議神通之勝緣,並能夠憶持不忘。
【無漏業】指觀察回歸「無漏心性」的具體修行,屬於「善業」當中的「清凈業」。而所謂的「無漏心性」,就是「自性清凈心」,也就是內心本有之「不生滅性」。
時常安住於「不生滅性」,讓它自然顯現,這就是「無漏業」之修行,可以從根本上降伏「分別妄想」,而遠離人世間的憎愛之苦。
【憎愛二苦】人世間的苦有無量無邊,簡要說來,主要是「憎愛二苦」,也就是「愛恨二苦」。
其中,「恨苦」是指緣於「分別妄想」而產生的「不滿」、「怨恨」、「憤怒」、「仇視」等等不良情緒。而「愛苦」則是指緣於「分別妄想」而產生的「喜歡」、「流連」、「愛戀」、「貪婪」等等不良情緒。
世間人通常只知道「恨」是苦,殊不知,「愛」也同樣是苦。因為,所有的「愛」當中,都會有一個東西與它相伴隨而生,那就是「牽掛」。有了「牽掛」,也就有了「障礙」,您的心必然因此而感到不自在——這就是「苦」。
所以,真正的菩薩,是超然於「愛」和「恨」的,那樣的心境安詳而寬容,即樂於助人又不會產生牽掛和糾纏,名為「慈悲」。
那麼,該如何「修無漏業」,而「遠離世間憎愛二苦」呢?
對此,世尊舉例說道:
如摩登伽宿為淫女,由神咒力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
「就比如摩登伽女,她向來是一個淫慾心重的女人,所以才會糾纏於你。憑藉佛頂神咒的威力,消滅了她的愛欲之心以後,如今在佛法當中出家修行,得證三果,名為『真性比丘尼\\』。」
【性比丘尼】「真性比丘尼」之略稱。
同樣的例子還有耶輸陀羅,她們的修行如下:
與羅侯母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愛為苦。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
「摩登伽女和羅睺羅的母親耶輸陀羅一樣,她們在出家後都覺悟了宿世因果,知曉自己過去世當中因為貪愛男女情慾,而遭受了無量苦惱。」
「於是,她們在一念間依法熏修『無漏善\\』的緣故,一個證得了三果阿那含,不久將證得阿羅漢果,徹底出離三界生死纏縛;另一個則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並承蒙佛陀給予授記,未來將會成佛。」
【同悟宿因】共同覺悟了宿世因果。或許,具有了部分「宿命通」。
【無漏善】「無漏善法」之簡稱,也就是前文所說的「無漏業」,也叫做「無漏善業」。
【出纏】出離生死纏縛。
嚴格說來,聲聞乘當中,只有四果阿羅漢才叫做「出纏」,摩登伽女已經證得三果阿那含,不久,在《楞嚴經》第六卷當中記載,她將會證得阿羅漢果,而徹底出離生死纏縛。
【授記】通常指聖者對於未來的事情進行預言,往往只是略說,不會很具體,以免違背因果。此處則是特指「授記成佛」。
在《法華經》「勸持品」當中,世尊為耶輸陀羅比丘尼如此授記:「佛告耶輸陀羅,汝於來世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為大法師。漸具佛道,於善國中,當得作佛,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壽無量阿僧祇劫。」
摩登伽女和耶輸陀羅兩位比丘尼可以做到「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而當時的阿難尊者卻只證得了初果須陀洹,還不具備充足的道力,尚未徹底超出「生死纏縛」,原因何在呢?
世尊繼續說道:
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為何你卻自欺欺人,不肯勤奮觀修『無漏善法\\』,仍舊逗留在見、聞、覺、知當中呢?」
【尚留觀聽】仍舊逗留在見、聞、覺、知當中,而不懂得隨時反觀自性、反聞自性,等等。
不僅僅阿難尊者,咱大家也是一樣,在學習了《楞嚴經》之後,必須要依教奉行,勤奮返照內在的「不生滅性」,那就是「無漏善法」之發源地,回到那裡,才可以超脫人世間的愛恨之苦,乃至於徹底超越生死輪迴。
聆聽了世尊的解答和諄諄教誨,阿難尊者對於「如來藏妙覺明心」的體悟加深了,在前文「不歷僧祇獲法身」的基礎上,更深地覺悟了「諸法實相」,受益匪淺。
對此,經文敘述道:
推薦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八
※大佛頂首楞嚴經168個字
※大佛頂首楞嚴經破妄識無處(七處徵心)第1片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綱(目次解說)第5片
※凈空法師:學《楞嚴經》從圓瑛大師《楞嚴經講義》入手,孫仲霞居士的《直解》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