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理論

自主學習理論

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國外使用自主學習的有關術語很多:

●自我調節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

●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

●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

●自我指導(self-instruction)

●自我計劃學習(self-planned learning)

●自律學習(autonomous learning)

●自我定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

●自我管理學習(self-managed learning)

●自我監控學習(self-monitored learning)

一、自主學習理論的發展歷程

圖1、國內外自主學習階段比較圖

1、國外自主學習發展歷程

國外的自主學習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20 世紀之前國外對的自主學習研究僅僅處於自主學習思想的提出階段;從20 世紀初至 20 世紀 60 年代國外對自主學習的研究有了較大的發展,開始進入自主學習研究的初步實驗階段;到了 20 世紀 60 年代後國外對自主學習研究才逐漸開始進入自主學習的系統研究階段。

2、國內自主學習發展歷程

我國自主學習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可以說是具有悠久的歷史。總體來看,20世紀 20 年代以前可以看作是我國自主學習研究發展的第一階段,即自主學習思想的提出階段;從 20 世紀 20 年代到 70 年代可以看作是我國自主學習研究發展的第二階段,即自主學習研究的初步實驗階段;20 世紀 80 年代以後可以看作是我國自主學習研究的第三階段,即自主學習的系統研究階段。

3、國內外差異

國內外對於自主學習的研究存在較大的差異。國外更側重對自主學習相關理論的研究,雖然因各種觀點的理論立場、研究方法和思路不同,對自主學習的許多基本問題存在認識上的差異,但每種理論觀點在自主學習研究發展的不同時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國內更側重對自主學習實踐的研究,主要限定在相對來說比較具體而微觀的層面,主要是針對基礎教育階段的具體學科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而展開的研究,重點探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教學方法,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比較強。

二、自主學習的概念及特徵

1、關於自主學習概念的理解

1)對自主學習概念理解, 大致分三類。

第一種觀點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模式或學習方式。如余文森等認為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學習, 是與他主學習相對立的一種學習方式。

程曉堂認為自主學習有以下三方面的含義: 一是自主學習是學習者的態度、能力和學習策略等因素綜合而成的一種主導學習的內在機制, 就是學習者指導和控制自己學習的能力; 二是自主學習指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以及使用學習材料的控制權, 就是學習者對這些方面的自由選擇的程度; 三是自主學習是一種模式, 即學習者在總體教育目標的宏觀調控下, 在教師的指導下, 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制訂並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

第二種觀點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建構性的學習, 學生自己確定學習目標, 監視、調控由目標和情境特徵引導和約束的認知、動機和行為。

持相近觀點的還有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Barry J. Zimmerman、SebastianBonner、Robert Kovach等人。他們把自主學習定義為一自主學習的理論基礎影響自主學習的因素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種自我調節的學習過程。自我調節學習是指學習者為了保證學習的成功、提高學習的效果、達到學習的目標, 主動地運用與調控元認知、動機與行為的過程, 自我調節的學習者在獲得知識過程中能自己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

第三種觀點以龐維國為代表, 主張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來定義自主學習。從橫向即學習的各個方面來定義, 自主學習的動機是自我驅動的、內容是自我選擇的、策略是自我調節的、時間是自我管理的, 學生還能主動營造有利於學習的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 並能對學習結果作出自我判斷和評價的學習; 從縱向即學習的整個過程來定義, 自主學習是學習者能自定學習目標、自訂學習計劃、做好學習準備, 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自我監控、自我反饋、自我調節, 對學習結果能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的學習。

2)齊莫曼關於自主學習概念的理解

齊莫曼是當今美國最著名的自主學習研究者之一。1989年, 他提出並不斷修改完善其自主學習理論模型。

齊莫曼還提出了一個六維度的自主學習研究框架,如下圖

2、自主學習的特徵

「自主學習」這一範疇本身就昭示著學習主體自己的事情,體現著「主體」所具有的「能動」品質;學習是「自主」的學習,「自主」是學習的本質,「自主性」是學習的本質屬性。學習的「自主性」具體表現為「自立」「自為」「自律」三個特性,這三個特性構成了「自主學習」的三大支柱及所顯示出的基本特徵。 「自主學習」就是學習主體自立、自為、自律的學習。學習的自立性、自為性和自律性是學習自主性的三個方面的體現,是「自主學習」的三個基本特徵。其中,自立性是自主學習的基礎,自為性是自主學習的實質,自律性則是自主學習的保證。這三個特性都說明了同一個思想:學習主體是自己學習的主人,學習歸根結底是由學習主體自己主導和完成的。承認並肯定這一思想,對於改革矯正曾有的諸多不合理的教育教學手段、模式,從而探索創立嶄新的教育教學手段、模式,無疑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功能和意義。 以上自主學習的三個特點是基於傳統的自主學習理論,那麼信息環境下的自主學習不僅延續了傳統自主學習的理論,而且又增添了基於息環境下的新特點,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終身學習相結合,在「自」性基礎上體現了「共」性,我認為新特點概括為以幾個方面:1.「共學」,合作學習環境下的學習者不僅僅是自己,而是一個團體,一個學習目標的確立以後,團體的每個成員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要共同討論、共同思考,從而達到最終的學習目標,這種學習目標的獲得更有效、更有深度和廣度。2.「共創」,共創要從自我的條件下轉化,我的探索要轉化成共同的探索,自我的選擇要轉化成共同的選擇,自我建構要轉化成共同建構,已有的知識不需要創造,這個過程體現的是學習者們從探索、選擇、建構到創造新知識的過程。3.「共和」,充分實現個人和全體的最大限度的融合,真理只有一個,使每個人為了追求真理而不懈的努力,使多元文化由「多」而合「一」,彼此之間有所共識,把矛盾轉化為和諧。三、自主學習的理論基礎

自主學習模式的興起是與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分不開的。當代教育心理學的三大主要流派———人本主義、認知主義以及建構主義都強調教育必須以學習者為中心,而學習者自主理念正是在這些理論背景下形成發展起來的。

1、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興起的一個心理學流派。Maslow對心理學的最重大貢獻之一是他的基本需要理論。人本主義的另一代表人物Rogers更加強調發揮人的學習潛力。他認為,只有當學習者感覺到所學內容與他個人相關,並積极參与時,學習才是有意義的,這樣的學習才能持久、深入(Williams & Burden 1997 : 35) 。他還指出,人的學習以自主學習的潛能的發揮為基礎,學習的目的是學會自由和自我實現。

人本主義學習論者認為,學習是具有獨特的品質的人的學習;學習者的需要、情感、意願必須得到充分重視與滿足。儘管人本主義思想也受到了不少的批評,但其重視學習者情感因素的學習觀一點不為過。由此可見,學習者自主理念始於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以個人為中心的自主學習策略是人本主義思想的最直接體現。

2、 認知學習理論

認知學習理論有早期認知學習理論與現代學習理論之分。早期認知學習理論有Kohler等人的「頓悟說」,又稱格式塔(Gestalt)理論,還有Tolman的「認知- 期待說」。由於這些理論建立在動物心理學的研究基礎上,他們闡述的實際上是知覺水平的認知,所以對實際教學的意義不大。現代認知學習理論有許多流派。其中Bruner的「認知- 發現說」、Ausubel的有意義言語學習理論及Gagné等人的信息加工理論等是主要認知學習理論。

現代認知心理學對學習者自主理念的啟示在於:首先,強調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研究的主要任務由研究「如何教」到研究「如何學」;其次,Bruner 的認知- 發現說則比較強調學生通過教師指導自主地發現事實、理解概念和原理。當然,現代認知學習理論同樣重視教師如何給學生以有意義的教學指導、如何結合信息加工理論設計更合理的教學大綱等,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它對學習者自主理念的影響相對小於其它兩大學習理論。

3、(社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目前教育心理學最熱門的理論之一。建構主義是受Piaget的認知發展心理學(Cognitive Devel2opmentalPsychology)和Vygotsky的社會互動理論(SocialInter2actionism)的啟發而發展起來的新興的教育心理學流派。Williams和Burden(1997)吸取人本主義、認知主義以及社會互動理論思想精華提出的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完善的建構主義理論。她們提出的社會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包含四個關鍵因素:教師、學生、任務和環境,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不可能孤立於其它因素而存在,它們之間的交互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設置體現自己教學理念的教學任務;學生作為個人理解這些任務的意義和個人相關性;任務則成為教師和學生的連接界面。

自主學習的三個理論基礎之間的關係:自主學習是現代教育心理學尤其是人本主義、認知主義、社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結晶。它吸取了人本主義必須重視人的感情因素的思想,強調在教師指導、幫助下學生參與、甚至決定整個教學過程;它採納了認知主義的認知-發現說,強調知識的獲得主要是通過學生自己發現;它又及時借鑒了建構主義特別是社會建構主義思想,強調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強調學習環境(如自主學習中心)與社會互動(如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可以說,學習者自主是一種起源於人本主義,而隨著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的興起而逐步發展、成熟起來的新的教學理念。

四、影響自主學習的因素

1、內部因素

a)自我效能感

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件任務,是個體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動中的具體體現(班杜拉)。

是主觀評估,不是實際能力。

其強弱不是固定的,而是與具體任務相聯繫。(與自信心不同,自信心是相對穩定的一種個性特徵。)

增強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要讓學生「想學」,並「相信自己能學」

首先要了解學習自我效能感是怎麼形成的,即認識來源:

⑴親身獲得的成就 要通過自己努力獲得成功。

⑵替代性經驗 與他人行為表現比較。(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⑶言語說服 別人的評價。

⑷生理狀態 (考試出汗,是緊張還是天熱造成,效能感是不同的。)

⑸自我效能信息的認知加工(以上四個方面都要通過認知評價才具有指導意義)

可以採取的教育策略

⑴增加學習成功機會

n降低成功評判標準

n展示長處

n設置合適的學習目標

⑵樹立合適的學習榜樣

千萬別把尖子生作榜樣

⑶言語說服

與學業成功相結合,循序漸進。

⑷對學生的學習進步給予適當的歸因反饋

學習能力或努力方向反饋,滲透在教學過程中(表揚)

b)歸 因

指個體對自己的成功或失敗所作的因果解釋。

學生一般從四個因素中歸因:能力、努力、任務難度、運氣

引導學生歸因於努力、任務難度,避免把失敗跟能力聯繫在一起

c)目標設置

n目標起著調控學習過程和學習策略的作用

n近期的、具體的、有一定難度又能夠實現的學習目標,對自主學習具有更大的推動作用。

n「完成以下作業 」、「用10分鐘完成以下作業」(要考慮難度)效果是不同的

d)的獲得

n學習策略:是個體習得、用於改善自己在某一學習任務上的表現的活動、技術和程序。

n分為兩個領域:

n認知策略

n元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

n是指個體對外部信息的加工方法,是個體為了提高自己的認知操作水平而採用的各種程序和方法。

n例如,學習「戊戌變法」就可以採用精加工策略

元認知策略

關係到個體如何選擇、監控和應用個體新建構的認知策略

e)元認知發展水平

n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知,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控等。

n元認知知識:認知主體、認知任務、認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識。

n元認知體驗:是主體在從事認知活動時所產生的認知和情感體驗。

n元認知監控:是指對自己的認知活動進行積極而自覺地監視、控制和調節的過程,包括制定計劃、實際控制、檢查結果、採取補救措施等環節。

f)制水平

g)性別角色

2、外部因素

a) 教學模式

n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和活動程序。

n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教學模式是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

b) 教材的內容和組織

教材不僅僅是教科書,還包括講義、輔助資料和圖片等。

c) 教育技術

多媒體與網路環境下

d) 課堂管理方式

教師的管理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質量

e) 同輩群體

榜樣示範、互相比較。

五、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

提供幾種自主學習教學的模式

教線: (教師)

創設情境提出要求—提供方法巡視指導—組織討論解答疑難—解讀範例提供變式-引導總結參與提煉

(給任務給目標) (給方法給時間) (給機會給措施) (給示範給材料) (給策略給結構)

問題線:

問題情境 ---- 發現問題 ----提出問題----— 解決問題 ----—反思問題

(激發動機) (閱讀分析)(質疑猜測) (驗證證明) (回顧總結)

學線: (學生)

進入情境明確任務-帶著問題自行閱讀-提出問題相互交流—當堂練習進行鞏固—回顧反思進行總結

(激起閱讀動機) (閱讀推敲釋義) (質疑總結討論) (發散收斂活用) (反思回顧引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45920-578902.html 此文來自科學網李磊博客,轉載請註明出處。 上一篇:[轉載]問題教學下一篇:[轉載]《孩子們,你們好!》分享
推薦閱讀:

三刑理論,在應期細節層面,不用于吉凶定性
中醫基本理論 - Qzone日誌
第二章 風水文化中形勢宗的理論基礎
姓名學理論知識(3):姓名與五格取象

TAG:學習 | 自主學習 | 理論 | 學習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