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排名錄

金庸小說排名錄  在港台武俠小說家中,金庸是寧少勿濫的作家。金庸寫了多少武俠小說?他曾將其作品的第一字作一對聯,十四個字正好是十四部武俠小說:  飛——《飛狐外傳》  雪——《雪山飛狐》  連——《連城訣》  天——《天龍八部》  射——《射鵰英雄傳》  白——《白馬嘯西風》  鹿——《鹿鼎記》  笑——《笑傲江湖》  書——《書劍恩仇錄》  神——《神鵰俠侶》  俠——《俠客行》  倚——《倚天屠龍記》  碧——《碧血劍》  鴛——《鴛鴦刀》</PGN0009.TXT/PGN>  另有《越女劍》短篇(1970 年),因其容量較小,又受對聯字數限制,金庸不列其內。筆者試以十四部作品作品評。  品評之前,我先列出兩張排名錄,一為按金庸創作時間順序的排名:  1.《書劍恩仇錄》(1955 年)  2.《碧血劍》(1956 年)  3.《雪山飛狐》(1957 年)  4.《射鵰英雄傳》(1958 年)  5.《神鵰俠侶》(1959 年)  6.《飛狐外傳》 (1959 年)  7.《白馬嘯西風》(1960 年)  8.《鴛鴦刀》(1961 年)  9.《連城訣》(又名《素心劍》)(1963 年) 10.《倚天屠龍記》(1964 年) 11.《天龍八部》(1965 年)  12.《俠客行》(1965 年)  13.《笑傲江湖》(1967 年)  14.《鹿鼎記》(1969-1972 年)  需要說明的是,金庸自1955 年闖入武俠世界,至1972 年9 月封筆, 前後十七年寫了十五部作品。70 年代中期,金庸對其作品作了逐字逐句的修訂;有些作品刪改較大,某些章節甚至重寫,至80 年代中期才完</PGN0010.TXT/PGN>成全部修訂工作,可見金庸創作態度之嚴謹。  另一種排名錄,為金庸的好友倪匡所列。小說家兼評論家倪匡的金庸小說排名錄如下:  1.《鹿鼎記》(倪匡稱之為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說)  2.《天龍八部》  3.《笑傲江湖》  4.《神鵰俠侶》  5.《雪山飛狐》  6.《倚天屠龍記》  7.《射鵰英雄傳》  8.《書劍恩仇錄》  9.《連城訣》  10.《俠客行》  11.《飛狐外傳》  12.《碧血劍》  13.《鴛鴦刀》  14.《白馬嘯西風》  倪匡是以排名開金學研究之先河,他從《我看金庸小說》寫到《五看金庸小說》,文字活潑、調侃,見解標新立異,可謂精心研究「金學」  之傑出成果。  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面對博大精深的金庸</PGN0011.TXT/PGN>  小說世界,愛好者各有所見,如作家三毛與評論家董千里,就認為金庸作品最佳者是《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筆者試以自己一得之見,另作一種新的排名,以期引起金庸小說研究者的爭鳴。  《書劍恩仇錄》  《書劍恩仇錄》(又名《書劍江山》),為金庸武俠小說之處女作。  要認識新派武俠小說的本來面目,此書不可不讀。  《書劍恩仇錄》寫紅花會群雄,如同《水滸傳》寫梁山泊好漢。書與劍的衝突,江山與江湖的對抗,史實與藝術的結合,武學與奇情的交融,顯出金庸出手不凡。其語言之生動流暢,人物群像之多姿多采,都超出了一般舊派武俠小說的水準。  但《書劍恩仇錄》並未達到倪匡所譽之「光芒萬丈」的境界。其不足有三:  其一,故事結構以平鋪直敘為主,寫人狀物還沿襲舊派武俠小說的傳統手法,缺少懸念與細膩的心理活動描寫。情節的焊接上也欠緊湊,少奇特之筆。  其二,塑造人物形象,以群像為主,儘管文泰來、余魚同、駱冰、徐天宏都有戲,但全書缺少一個震撼人心的大英雄。寫兒女情長之感人,還欠功力。  其三,書中第一主角陳家洛是個失敗的藝術形象。他背後拖著宋江的辮子。對乾隆一讓再讓,甚至把深愛自己的女人送給哥哥當玩物,陳家洛的致命</PGN0012.TXT/PGN>弱點,給全書蒙上了一層陰影。  因上述三大缺陷,《書劍恩仇錄》只能成為新日兩派武俠小說的交接點。它在金庸小說中排名第十四位。  《白馬嘯西風》  此書為中篇,僅六七萬字,創作於金庸寫武俠小說的中期。  雖然《白馬嘯西風》在容量上不及《書劍恩仇錄》宏大,故事情節也不如《書劍恩仇錄》好看,但金學研究者將其列為末位,我以為有欠公允。  《白馬嘯西風》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有其獨特的地位,它是一篇別具一格的武俠散文詩。  它的特點有三:  其一,在結構上,比《書劍恩仇錄》成熟。情節雖不夠曲折,但處處有伏筆。李三之死,李文秀的感情波瀾,華輝與馬家駿的師徒恩仇,都有巧妙的鋪墊。  其二,人物形象鮮明,不僅書中主角李文秀的遭遇寫得極其感人,而且寫蘇普與阿曼一家四人皆有個性。假扮計爺爺的馬家駿的心理活動也可見金庸用筆之細膩。能通過武打場面與兇殺氛圍來映襯出人物的內心活動。這些都是《書劍恩仇錄》未能達到的。  其三,《白馬嘯西風》的主題比傳統武俠小說</PGN0013.TXT/PGN>  那種快意恩仇的主題深刻。全書自始至終以情孽為主線。白馬李三之死,看來是為了一張地圖,其實是死於情敵史仲俊之手;馬家駿出手相救李文秀,也是為情而捨命;華輝臨終前想殺死李文秀,只是李文秀無意中問起他心中戀人阿曼母親的容貌,心靈顫抖使他下不了毒手。因情而活,為情而死,情之所在,孽之所存。這便是《白馬嘯西風》的成功之處。  《白馬嘯西風》可排名第十三位。  《鴛鴦刀》  《鴛鴦刀》亦為小中篇,也是金庸小說中別具面目的藝術作品。  《白馬嘯西風》以情感人,《鴛鴦刀》以趣動人。  在這幅「江湖諧趣圖」中,武林英雄、江湖好漢,個個妙趣橫生。  武功平平的「太岳四俠」大言不慚;信奉「江湖妙訣」的周威信總鏢頭大出洋相;林玉龍、任飛燕這對歡喜冤家大打出手;袁冠南與蕭中慧的喜結良緣;蕭半和突然露出太監的真面目。真是趣中有噱,笑中有諧。  武俠小說中文字之調侃,非《鴛鴦刀》特有,但通篇皆有喜劇之色彩,這在武俠小說中實屬罕見。  《鴛鴦刀》的缺陷是:表現「武」與「俠」的場面不夠淋漓盡致,情節中巧合太多,作品缺乏思想深度,人物感染力稍遜,結尾又落入「大團圓」的窠臼。</PGN0014.TXT/PGN>  《鴛鴦刀》的排名應在第十二位。  《碧血劍》  《碧血劍》是金庸創作的第二部武俠小說。  金庸說此書的主角是明末忠臣袁崇煥,但袁崇煥未出場,雖補《袁祟煥評傳》一篇,終歸與武俠脫節,這是不成功處之一。  其二,《碧血劍》事實上的主角袁承志,寫得與陳家洛一樣叫人失望。這位袁公子東奔西走串戲,不倫不類,又莫名其妙愛上一個撒嬌胡鬧的溫青青,實在丟男人的臉。  其三,《碧血劍》在結構上不夠緊湊,故事焊接上有裂縫,語言表達上也未必比《書劍恩仇錄》嫻熟,這可能與金庸初涉武俠世界、駕馭語言的功力無法做到遊刃有餘有關。  倪匡兄因此認定《碧血劍》不如《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小說創作中的一個停頓,甚至是倒退。我卻不同意這一論斷。  《碧血劍》是金庸新派武俠小說從摸索走向成功的一個重要轉換點。  它的成功之處,是作者吸取新文藝手法(或者說西洋文學表現手法),第一次在他的武俠小說中運用倒敘形式來展示故事的起伏曲折。請注意,書中真正的主角金蛇郎君夏雪宜自始至終沒有出場,他的個性特點以及有關他的故事,全部依靠溫儀與何紅葯</PGN0015.TXT/PGN>兩個女人的動人回敘,這個手法正是新派武俠小說與舊派武俠小說的重要區別;而這種手法的運用為以後武俠小說情節的跌宕起伏開了先河,金庸在以後的《雪山飛狐》中運用得更加嫻熟,古龍在《名劍風流》中也借鑒了這一手法。  《碧血劍》第二個貢獻,是金庸小說中第一次出現了一個半正半邪的藝術典型。金蛇郎君夏雪宜這一形象的誕生,大大增加了武俠世界中人性的複雜性,也為金庸以後小說中出現各種亦好亦壞的武林高手開了先例。  僅此兩點,已足見《碧血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重要性。  可惜此書寫法上還欠嚴謹,敗筆時有所見,因此,它只能屈居金庸小說排名之第十一位。  《連城訣》  讀金庸小說,《連城訣》讀得我最苦。  也許在我讀過的武俠小說中,它是一部內容最殘酷、基調最沉悶、回味最苦澀的作品。  父親活埋青春正好、芳心萌動的女兒。  師父教武功,故意讓徒弟誤入迷途。  師兄弟為貪慾二字,勾心鬥角,相互陷害。  為爭奪一個女人,不惜設下種種陰謀圈套。  一個善良的女人為救丈夫而死在丈夫劍下。  把活人埋在牆中活活悶死。</PGN0016.TXT/PGN>  爾虞我詐,借刀殺人,貓哭老鼠,慘絕人寰,凡此種種,透溢在字裡行間。  圈套中的圈套,陰謀中的陰謀,叫人領略人性之惡原來是如此卑鄙、無恥、陰鷙、刁猾、殘忍與虛偽,貪婪醜惡的世態萬象,讀得教人簡直透不過氣來。  在《連城訣》中,尤見金庸冷峻的描述功夫,他不加任何評議,完全讓殘酷的真相說話。這種純客觀地描繪出的世界,足以和古今中外的悲慘世界媲美。其藝術感染力是震撼人心的,令人不忍讀第二遍。  《連城訣》之前,金庸在《白馬嘯西風》中也寫過師徒恩怨,但直到《連城訣》問世,才充分顯示了金庸寫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入與細膩,也為他以後寫《倚天屠龍記》中謝遜師徒的仇殺,打下了基礎。  《連城訣》在結構上大起大伏,伏筆甚多。它的弱點是寫情太苦,不符合一般讀者的閱讀心理。儘管添了一條光明的尾巴,但還是超出了審美主體的接受能力。  因此,《連城訣》只能排名第十位。  《俠客行》  以一對極其相像的雙胞胎的活動構成故事線索,並非金庸獨創。  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寫過《錯誤的喜劇》,日本推理小說作家西村京太郎寫過《雙曲線的殺人案》,前一幕寫成喜劇,後一部寫成悲劇,但《俠客</PGN0017.TXT/PGN>行》的雙生子故事是一出悲喜劇。  被稱為「狗雜種」的石中堅從小失去母愛,在歲月磨練中成為一代大俠;而深受父母寵愛的石中玉,卻成為一個無恥小人。兩兄弟的奇遇,引出一連串奇人奇事,如性格古怪的謝煙客,狂妄自大的白自在,胡鬧有趣的丁氏兄弟,痴情報復的梅芳姑,性情剛烈的史小翠,一直到那個如同神話世界中的俠客島中的神秘人物。這些頗為好看的情節看得人眼花繚亂,但一旦冷靜下來,便會發現作者有點故弄玄虛,比如貝大夫將錯就錯,就經不起邏輯的推敲。全書中的第一主人公石中堅,還缺乏一種英氣逼人的藝術光彩。在人物的出場上,也有呼之即來的毛病。  我以為《俠客行》排名是第九位。  《鹿鼎記》  《鹿鼎記》是金庸小說的封筆之作,也是武俠小說中的「四不像」  作品。  倪匡稱它為不是武俠小說的武俠小說,應為武俠小說的極品,又斷言稱得上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說。在金庸小說中,理所當然排名第一。  持倪匡兄這種觀點的人可能不少,但也有不少武俠小說愛好者對此持截然相反的觀點。據我所知,有人(包括武俠小說研究者)至今未讀完《鹿鼎記》,理由是讀不下去。  一部小說能引出兩種截然對立的看法,至少說</PGN0018.TXT/PGN>  明《鹿鼎記》的長處與欠缺都是明顯存在的。  文學是人學。《鹿鼎記》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大膽的創新與突破。  韋小寶無疑是一個成功的藝術典型。他的機智、油滑以及無賴的本色都表現得淋漓盡致。一個從妓院走向宮廷的無賴(完全不懂武功),居然成為武俠小說中的第一主角,這是金庸的一大創新。  金庸以韋小寶作突破,其實是要突破武俠小說的傳統格局,並深化武俠小說的主題。《鹿鼎記》超出了江湖恩怨、武林奪寶的舊模式,通過壯闊的畫面與多彩的人物個性,運用調侃的語言,去表現中國「國民性的悲劇」與「文化的悲劇」。這種立意是相當成功的。  關於《鹿鼎記》的成功,倪匡論述極多,無須重複。  但問題是,不像武俠小說的武俠小說,是否真的是武俠小說的最高境界?我以為大可商榷。  《鹿鼎記》至少有三個弱點:  第一,結構鬆散。故事情節缺少一個整體的框架。  第二,太少武俠味。除了海大富與太后比武一節極為精彩,其他武打如同兒戲。  第三,全書中缺少一個可愛的正面藝術典型(陳近南犯了陳家洛同樣的毛病)。  從我個人愛好來說,我不喜歡被美化的小人(韋小寶)與被美化的皇帝(康熙)。</PGN0019.TXT/PGN>  金庸從寫好皇帝起筆(《書劍恩仇錄》),又以寫好皇帝收筆(《鹿鼎記》),這是他寫武俠小說的一大失敗。  《鹿鼎記》排名為第八。  《飛狐外傳》  如果把金庸十五部小說作「七上八下」排列,「飛狐外傳」應為「七上」之作。  我是從讀《飛狐外傳》開始迷上金庸武俠小說的。至今重讀,仍讚歎其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尤其開幕那場「惡戰商家堡」,可稱得上金庸武俠小說中最精彩的片斷之一。  《飛狐外傳》的成功,不單單是這部書懸念迭起,情節精彩紛呈,還因為作者第一次完成了一個既有俠義心腸又具有一般人弱點的少年英雄的塑造。胡斐的天真、調皮、機智、不拘小節,都顯示了一個少年人的特點,讀來十分親切(這些性格後來在令狐沖與韋小寶身上各有體現)。  他不懂武藝,但膽子大,在大是大非上善惡分明。從陳家洛、袁承志到胡斐,這是金庸小說中的正面人物形象的一次大突破。  胡斐形象的唯一缺點是莫名其妙地愛上了袁紫衣,這種敗筆後來在張無忌身上也未能避免。由於袁紫衣這一人物寫得不倫不類,致使《飛狐外傳》大傷元氣, 故此書只能排在金庸小說「 七上」 之末位。  《神鵰俠侶》  和《飛狐外傳》同時創作的《神鵰俠侶》,比《飛狐外傳》有更明顯的優點。  《神鵰俠侶》的主題是一個「情」字:「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說明金庸小說除了表現傳統武俠小說「忠奸」、「恩仇」  的主題外又有了新的變化。金庸塑造了社會叛逆楊過與任情而為的小龍女(武俠世界中的兩大藝術典型),並通過楊過與郭靖的矛盾衝突,去表現社會與人的本性的不可調和。就主題而言,此書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佳作。  但我以為,在「射鵰三部曲」中,它還排在最末。它既沒有寫出《射鵰英雄傳》中氣勢宏偉的場面,其人物典型也不如《倚天屠龍記》那麼豐富多彩。它的弱點還在於寫幾次戰爭都有點鬆散,其中的主角楊過與小龍女,也不十分可愛。書中的配角如郭靖、黃蓉,失去了在《射鵰英雄傳》中的魅力。令人難忘的郭襄又出場太晚。只有她姐姐郭芙尚不失為成功的藝術典型,雖然她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女人。  《神鵰俠侶》在金庸小說中排名第六。  《射鵰英雄傳》  金庸小說在大陸掀起狂瀾,首先要歸功於《射鵰英雄傳》的魅力。  這部書據說在大陸印了八十萬冊,至今猶令無數讀者爭相傳閱。倪匡兄認為,它的成功,奠定了金庸武俠小說大宗帥的地位。  《射鵰英雄傳》在藝術上顯示了金庸大手筆的氣度,作品以豐富的想像、瑰麗的文筆和壯闊的場面,展示了武俠世界的神奇魅力。  武俠與歷史結合,不是金庸首創,但金庸卻是第一個駕馭歷史而又能隨心所欲編寫故事與塑造人物的高手。他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充分運用文學手段,寫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傳奇故事,以筆掀驚濤的巧妙安排和細膩入微的心理描寫,使武俠小說變成一種令人讀之不忍釋卷、回味再三、擊掌叫好的藝術品。  《射鵰英雄傳》在氣勢上幾乎可以壓倒所有的武俠小說:山水為之動色,日月為之慘淡,可謂古今罕見。但說到人物感情的糾葛,郭靖與黃蓉之間只有一個虛設的蒙古公主,層次未免太單調。再說次要人物的活動場面,寫得不甚精彩,也顯出其旁枝的蒼白。同時在結構與語言上,可看出金庸小說還未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將其排名第五位,相信大陸的武俠小說愛好者會表示贊同。  《雪山飛狐》  倪匡兄認為金庸取得武俠小說大宗師的地位,應從他寫出《射鵰英雄傳》開始。我以為還可拔前一點。《雪山飛狐》的問世,標誌了金庸武俠小說已開創新派武俠小說的新天地。  我以為,《雪山飛狐》宣告了新派武俠小說時代的到來,儘管金庸在此之前就創作出了《書劍恩仇錄》與《碧血劍》。《書劍恩仇錄》介於新舊兩派武俠小說之間,《碧血劍》在運用回述與塑造半正半邪的人物形象上為新派武俠小說的成熟提供了基礎,而《雪山飛狐》才達到讓人耳目一新的武俠小說的新面目。  《雪山飛狐》更成功、更完美地運用了回述形式,書中的主角是倒敘中的苗人鳳。對苗人鳳的倒敘,又通過各個不同的人物站在不同的角度來描述,也就增加了苗大俠的立體感,這是可贊可嘆處之一。  其二,《雪山飛狐》情節撲朔迷離,但懸念解開之後卻合情合理。  其結構之嚴謹,正如金庸本人所說:「也許只有《雪山飛狐》一部,是在結構上比較花了點心思..有點一氣呵成的味道。」這也是《雪山飛狐》可列為金庸小說前五部的原因之一。  說《雪山飛狐》是石破天驚之作,還因為金庸運用了電影手法與西洋文學手法來渲染惡戰前的氛圍以及各人的心理活動。以一天來寫一百年的恩怨糾葛,這種精妙的構思與立體框架,在金庸創作前期未曾見之,在以後的精品中也極少見之。至於故事的結局,作者留給讀者去想像,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安排。  《雪山飛狐》可名列第四。  《倚天屠龍記》  《倚天屠龍記》和《射鵰英雄傳》屬於一種類型,都是氣勢磅礴、場面壯闊的宏偉畫卷。可秉燭夜讀而不知東方欲曉,可心搖神奪而不知美味佳肴,可生砥礪之心,可去榮辱之念。  但《倚天屠龍記》在「射鵰三部曲」中,層次更為豐富,寫人言情更加惟妙惟肖。  在金庸小說中,人物之多姿多采,唯有《倚天屠龍記》可與《天龍八部》媲美。金庸寫此小說,不僅出場人物繁多,令人目不暇給;而且獨具個性者不勝枚舉。武當七俠,魔教二使者與四大護法,趙敏、蒙古高手,三派人物,旗鼓相當,以人齣戲,這是《倚天屠龍記》的妙處之一。  第二,《倚天屠龍記》寫情,實不在《神鵰俠侶》之下。寫張無忌與殷離、周芷若、趙敏、小昭之間的瓜葛,可視為以後寫段正淳與韋小寶的嘗試之筆。至於楊逍與紀曉芙、何太沖與班淑嫻、王難姑與胡青牛,都寫得一波三折,在迂迴變幻中見齣兒女情長。即使只是神龍一現的何足道,也顯出金庸不愧為寫情之高手。  《倚天屠龍記》最震撼人心弦的,是作者巧妙運用情節去表現那種無奈的悲劇氛圍:  寫俞岱岩無辜被金剛指斷其四肢;  寫張三丰七十高齡為救稚子委曲求全;  寫殷素素改邪歸正後難以求生;  寫殷離苦練蜘蛛手;  寫朱長齡父女假戲真做;  寫張無忌被攆下明教教主之位。  這種種場面並非兵刃相見,而又比刀光劍影的拚死一搏更叫人蕩氣迴腸,感嘆不已。  通過個性與偶然性來展示人生世界的複雜性,這一點在《倚天屠龍記》中也有上乘表現。  紀曉芙被迫失身於楊逍,又為女兒取名不悔。  周芷若明明愛上張無忌卻要與張無忌為敵。  謝遜因妻子被辱而充當製造武林慘案的兇手。  這種偶然中的必然,人性中的複雜與難測,都是過去的武俠小說中很難見到的。  《倚天屠龍記》的不足,與第一主角張無忌的天性有關。張無忌與其父張翠山一樣,還缺少一種大英雄的光彩。他們在愛情上的表現,從另一個側面暗示他們在事業上的必然失敗。  儘管如此,《倚天屠龍記》排名第三,還是無可厚非的。  《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充分顯示金庸博大精深的學問的一部武俠小說精品。  在《天龍八部》之前,金庸用傳統的儒學來回述和解說武學。從陳家洛、袁承志到郭靖、張無忌,都有主動或被動的報國之心。作者以郭靖的入世愛國</PGN0025.TXT/PGN>來表現自己的人生觀。至《天龍八部》問世,金庸才以佛教的「大悲大憫」來破孽化痴,用佛教的去貪、去愛、去取、去纏來開導讀者,這就增加了武俠小說的思想深度與哲學內涵。  《天龍八部》中有三個主角:段譽、喬峰、虛竹,一公子一英雄一和尚。三人身分不同,經歷不同,性格不同,但各佔一台戲,既前後交錯,又相互映襯,既層次鮮明,又一氣呵成。這種結構與人物刻畫手法,開創了武俠小說寫人敘事的新路子。  《天龍八部》是一部成功的悲喜劇。  由悲而喜的有:  段譽所愛的女人竟是他的妹妹,但她母親刀白鳳說出他的生父是段延慶而非段正淳;虛竹歷經磨難,卻誤打誤撞解了玲瓏棋局之謎;蕭遠山與慕容博結仇多年,拚死相搏,經無名老僧妙語點撥,死而復活,投身佛門;鳩摩智逞凶稱霸,吃足苦頭,後大徹大悟,泥井中成佛;段延慶從皇子變為乞丐,在欲殺段譽之時,不料得了一個兒子。  也有由喜而悲的:  喬峰為丐幫之主,何等威風!後來他明白真相,愧對眾人,誤傷少女阿朱;段正淳處處留情,不料其夫人刀白鳳由妒而憤,紅杏出牆,自己的兒子原來是老婆與他人所生;阿碧吳語款款何等動人,與阿朱戲弄凶僧,後又</PGN0026.TXT/PGN>  陪發瘋的慕容公子流淚;  慕容復出場,風采照人,又有王語嫣美人依戀愛慕,結局發瘋,頭戴紙冠,受小孩朝拜,做稱帝白日夢。  由此可見,《天龍八部》寫武寫俠,寫人寫情,皆大起大伏,曲盡其妙。讀武俠小說不讀《天龍八部》,實在是人生一大遺憾。  《天龍八部》還有妙處:段延慶為雪受辱之恥,處處與段譽作對,幾次欲置段譽於死地,一旦達到目的,卻不知所害之人原來是他的兒子,此中哲理豈非大可供世人玩味?  若論此書之缺陷,書名《天龍八部》,指哪八個人物?作者沒有明言。此其一。第二,《天龍八部》寫得最有趣的人物是段正淳,他奪了段譽不少戲,有喧賓奪主之弊。第三,《天龍八部》放得開,但情節上的分枝太多,稍有鬆散之嫌。此三點,雖為枝節,但已使它屈居《笑傲江湖》之後。  《天龍八部》排名為金庸小說第二位。  《笑傲江湖》  一部真正偉大的文學巨著,必然同時具有結構上的嚴謹與豐富,內容上的壯闊與細膩,語言上的生動與流暢,情節上的跌宕與曲折,主題上的深刻與浩瀚。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去認識《笑傲江湖》,我們都不會感到失望。它可以說是武俠世界中空前的驚世</PGN0027.TXT/PGN>之作。  《笑傲江湖》最大的成功是塑造了武林中最出眾而又最平凡、最誠實而又最聰明的大英雄,他的名字便叫令狐沖。  令狐沖武功不是最高,外貌不是最俊,氣度不是最高貴,智謀不是最出眾,但他卻超越傳統儒家文化思想的局限,又不為佛教的清規戒律所束縛,於是,他在自由自在中體現了武學的最高境界。  要懂得武俠小說如何開導一個人走向自由王國,《笑傲江湖》不可不讀。  要認識武林中的世態萬象,去除名利之念與貪慾,《笑傲江湖》不可不讀。  要體味風趣調侃的語言藝術,《笑傲江湖》不可不讀。  要明白偽君子的騙術與領悟什麼是真善美,《笑傲江湖》不可不讀。  要去除世俗門閥之念,要知道友情高於生命,《笑傲江湖》不可不讀。  讀《笑傲江湖》可讀得熱血沸騰,大汗淋漓,振聾發聵,目不暇給。  讀《笑傲江湖》可讀得忍俊不禁,捧腹大笑,拍案叫絕,心曠神怡。  讀《笑傲江湖》可讀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慄,愁眉苦臉,不忍卒讀。  讀《笑傲江湖》可讀得心平氣和,浮想聯翩,大徹大悟,榮辱不驚。  </PGN0028.TXT/PGN>  《笑傲江湖》有驚心動魄的格鬥,有令人莫測的陰謀,有情趣盎然的戀情,有豐富無比的哲理。  《笑傲江湖》是金庸武俠小說的最高峰。  《笑傲江湖》是新派武俠小說的最高峰。  《笑傲江湖》是歷代武俠小說的最高峰。  列《笑傲江湖》為金庸小說第一,不為虛譽。因為《笑傲江湖》已經超出了武俠小說本身的內涵,讀者可以從中體味成敗、榮辱、功利、情愛的哲理。  《笑傲江湖》在寫情、敘事、述景、言志各方面,皆能匠心獨運,完全可和古今中外的第一流好小說相媲美。  此書為第一,世人不可不讀。  笑傲江湖  令狐沖  在金庸小說中,我最推崇《笑傲江湖》;在金庸小說的男主角中,我最傾心於令狐沖。  令狐沖沒有段譽那樣顯赫的門第,他連自己的父母是誰也不知道,從小由師父師娘撫養成人。  令狐沖不像陳家洛、袁承志那樣知書達禮,他自稱從不讀書。  令狐沖的武藝絕對比不上喬峰,他曾戲謔地稱自己的武功在武林中排名第八十九位。  令狐沖自負而口出狂言,但與楊過那種孤傲自大不同。  令狐沖善良誠實也與郭靖的樸實愚鈍相異,他是個極有趣的人物,但決不像韋小寶那樣惡作劇。  倪匡兄認為令狐沖身上有韋小寶的影子,這是一種曲解。雖然兩個人都愛開玩笑,都是口齒伶俐,口沒遮攔,但卻是形似而非神似。因為令狐沖雖自稱萬不得已才用點手段,其實他根本沒有用過任何卑鄙的手段,他的一生光明磊落。  吳靄儀女士說令狐沖毫無心機,我也以為此說</PGN0033.TXT/PGN>  不妥。令狐衝殺羅人傑,救儀琳,都是極有心機,只不過他的心機是聰明正直的表演,決無半點害人之心。  令狐沖看來曠達洒脫,但又多愁善感,當他見到小師妹岳靈珊與林平之稍稍親熱,心中便湧出一股說不出的煩惱。可見他也是武俠世界中的「情種」。  但這一些,還不足以道出他的可愛之處。令狐沖最令我傾心的,是他把功名利祿看得極為淡薄,又不為世俗之念所動。他只想做一個普通人。後來,他退出武林,醉心於綠竹巷中,過起神仙般的日子。這種境界,超出武林中人的一般追求。  金庸寫令狐沖,頗具匠心。他人未出場,已給讀者諸多印象。第一次通過他師弟勞德諾說他酒癮大發,向叫花子討酒,一口氣喝了大半葫蘆的酒,點出他個性的放蕩不羈;接著由儀琳追述令狐沖救人經過,作者用的是先抑後揚、欲貶實褒之技,並穿插了誤會法,把令狐沖仗義救人、光明磊落的性格,通過一連串撲朔迷離的情節,有層次地逐步展示出來。這兩段皆為倒敘,讀來頗為生動,不是大手筆寫不出來。  金庸寫令狐沖,還把他放到九死一生的境地,讓他受苦受難,多病多傷,令讀者不由不為他提心弔膽。他的不幸與幸運都是大起大落。令狐沖在金庸筆下實在磨難太重,經歷太慘,但反過來卻更顯出令狐沖百折不撓的精神與樂觀豁達的天性。  令狐沖放任性情,口沒遮攔,正好體現出他的胸無雜念;令狐沖的處事隨意,遊戲人生,正顯出他的</PGN0034.TXT/PGN>藐視禮教。由此可見,有功利之心的人,難以領略令狐沖處世的妙處;有世俗之念的人,也決不會像他那樣活得如此洒脫。  我想,倘若一個人真正進入令狐沖這般境界,他便可以放縱自己內心的情感,即使有些波折,有些煩惱,也算不虛度此生了。因此,在陳家洛、袁承志、郭靖、楊過、張無忌、喬峰與令狐沖之間,我只能引令狐沖為自己的同調知交。我從他的身上,找到了自己所要追求的東西。  任盈盈  《笑傲江湖》中的任盈盈,與《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蓉,都可稱為「妖女」,但她與黃蓉的身分大不相同。她是魔教教主的女兒,手段半正半邪。她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居然令十五個漢子自己刺瞎眼睛,並永世不得返回中原,這自然是名門正派的黃蓉做不出來的。  金庸寫任盈盈出場,極為精彩。令狐沖初會任盈盈於洛陽城中的綠竹巷中,不見其人但聞其聲,那叮咚叮咚的柔和琴音如同仙樂,讓令狐沖相信奏琴者是一位「婆婆」,從而肅然起敬。後來,令狐沖為了保護這位婆婆,不惜生命與少林派格鬥廝殺。雖然方生大師說得明白:「這婆娘是邪教魔女」,可是令狐衝天性善良,想到婆婆身逢大難,豈能見危不救!  竟自不量力,願為她拚死一搏。後來令狐沖為了讓婆婆吃藥,捨身滾入山澗,急得那婆婆也順坡滾下,方才露出「廬山真面目」,原來婆婆是位武功甚高的絕色少女。這一場戲緊張中顯得有趣,比郭靖初見黃蓉寫得更為出色。  任盈盈是任我行之女,又被東方不敗封為「聖</PGN0036.TXT/PGN>  姑」,這樣的地位對她心理上影響甚大。她自尊而大度,手段潑辣卻不乘人之危。作為一個女人,她也像黃蓉一樣有執著的追求,但任大小姐的身分,又使她處處想維護自己的尊嚴。她深愛令狐沖,卻不會像黃蓉那樣大膽表露,後來情敵岳靈珊死了,她又為其厚葬修墓,顯示了大家氣度,這不是尋常女人所能做到的。  若論心機,任盈盈其實也不在黃蓉之下。她早料到令狐衝要當主要由女尼組成的恆山派掌門,所以預先收了不少男徒,為他做該派領袖解決了尷尬問題。她與人交鋒,從不輕易出手,林平之學成「辟邪劍法」之後,她先要看個明白,方敢採取克敵制勝之法。最妙的是寫她與令狐沖洞房花燭之夜,淘氣的「桃谷六仙」藏在床下,想偷聽新婚夫妻的悄悄話,令狐沖一時不察,幸虧任大小姐多個心眼。這說明任盈盈不僅藝高膽大,而且心細如髮,對人窺測之深,令人嘆為觀止。  大凡古代淑女,對丈夫總是極為尊重,這位邪教魔女居然表現尤為出色。她明知所愛之人深愛岳靈珊,但在岳靈珊危急時她卻能出手相助。  令狐沖拒絕當日月教副教主,任我行大為掃興,但任盈盈卻不勉強丈夫。  任我行死後,她也看破名利地位,甘心情願與心愛之人令狐沖歸隱於綠竹巷中。這幾筆描寫,大大拔高了一個魔女的人品。  任盈盈屈居黃蓉之下,自然也是世俗之見,但《笑傲江湖》畢竟為邪派翻了案,任盈盈也成了魔教中最有魅力、最有個性的文學女性。  儀琳  儀琳,是金庸筆下的「聖女」。  武俠小說被稱為「男人的童話」,其主角當然十有八九是男人,如《鹿鼎記》中的韋小寶,如《天龍八部》中的喬峰,如《碧血劍》中的袁承志。書中的女主角大都是陪襯人物,儀琳在《笑傲江湖》中的地位便是如此。  在金庸筆下的女性人物中,我對儀琳取愛憐的態度。她的最可愛之處,是心地極其善良而又富有自我犧牲精神。這個純潔的俏尼姑被「採花大盜」田伯光擒住,欲施非禮,在千鈞一髮之際,讓令狐衝撞見了。這一段令狐沖救儀琳的經過,由儀琳口中敘出,十分動人。這自然是金庸特有的本事,他善於從旁人的回敘中來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徐徐道出,層層挖掘,既顯示出令狐沖的高風亮節,又讓儀琳的單純可愛躍然紙上。  尼姑接受的是宗教思想,一是要虔誠,二是要禁慾。對於第一條,儀琳整個身心都接受了;對於第二條,一個年輕美貌的尼姑的內心世界裡因為闖入了一個令狐沖,便掀起她心靈深處的層層波瀾。她自知</PGN0039.TXT/PGN>尼姑不可動凡心,但又因為欽佩令狐沖而暗生愛念,自知不對,卻又無法解脫。這種心理刻畫十分成功。比如令狐沖身受重傷,口渴得很,想吃西瓜,儀琳對著瓜田猶豫再三,佛門弟子戒偷戒盜,她為令狐沖偷摘西瓜,豈不犯戒?但愛情的神奇力量終於戰勝了宗教思想。儀琳摘瓜之時暗暗自責:「是我儀琳犯了戒律,這與令狐大哥無干!」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境界,恐怕在金庸筆下的女子中絕無僅有。  儀琳的故事,又引出她父親不戒和尚與她母親啞婆婆的一起風流韻事。當啞婆婆知曉了女兒的心事,不由蠻橫起來,擄來令狐沖,強迫他當場娶儀琳。這一段故事,粗讀引人發噱,但細細回味,卻在筆墨間反襯出儀琳如同璞玉般的高尚人格。她起初不信令狐沖愛上自己,但當啞婆婆騙女兒說令狐沖已經出家當了和尚,她心中好難過,不願令狐衝去當和尚;啞婆婆又說要讓令狐沖當太監,儀琳更是堅決反對,她的理由是像令狐沖這般好人不能當太監。她明知令狐沖深愛小師妹岳靈珊,但從不嫉妒,她的心愿只有一個,只要令狐沖快樂,她就十分滿足了。  我初識儀琳,只覺得這個純潔無邪的小尼姑是《聖經》中的人物。  後來重讀,又發現金庸寫她確實合乎情理。因為她的心底無私,並不是沒有內心衝突,只因她秉性太善良,又從小信仰宗教,她依靠這一精神支柱,戰勝了各種誘惑。她在情竇初開、芳心萌動之際,進行了一次又一次內心的爭鬥,使處世宗旨始終不變,不愧「聖女」之美譽後來,儀琳偶然中殺了岳不群,眾人推她為恆山派掌門,她堅決推辭,可見她與令狐沖的精神境界十分相似,但金庸卻讓令狐沖與任盈盈結成伉儷。我對此大抱不平,如果儀琳與令狐沖結百年之好,豈不令人快哉!  岳不群  岳不群是個了不起的偽君子。  他的外表是君子,面如冠玉,一臉正氣,頦下五綹長須,手執君子劍。他的談吐與劍法一樣,都是儒雅蘊藉,令見者自有景仰高山之情。他又處事謹慎,在各大門派中威信極高,謙遜寬容,頗有長者之風。  但這一切都是假的,一旦偽裝的畫皮揭去,岳不群成了一個真小人。  小人要打扮成君子,並非易事。首先,岳不群不是鼠目寸光之輩,他能洞察武林一切;其次,他又是自控能力極強的人,雖有野心,但表面上卻能做得不露聲色,不僅騙了徒兒,還讓夫人寧中則與女兒岳靈珊都蒙在鼓裡,這一手不是高明的偽君子做不出來,不是金庸這樣的文學高手也寫不出來。  金庸塑造岳不群,極有分寸。岳不群粉墨登場之前,先有徒弟襯托出華山派的正氣凜然,從而為岳不群亮相作了一個鋪墊。劉正風金盆洗手之際,岳不群大談做人道德、江湖義氣,字字鏗鏘有力,句句擲地有聲,為眾人所折服。後來,岳不群與人交手,處處保持君子之風,得饒人處且饒人,也令人嘆為觀止。他</PGN0042.TXT/PGN>明知勞德諾是混入華山派的姦細,卻故意容忍,借刀殺人,不露痕迹。如查岳不群不是偽君子,只怕林平之、令狐沖早就慘遭毒手,只因為他要戴著君子的面具處世,也就不敢輕易下手。可見,偽君子縱然可恨,但畢竟做事要給自己留一點餘地。  古今中外名著中寫偽君子的,可謂不少,有的是官場中的偽君子,有的是情場中的偽君子,但比起岳不群的眼力與手段,恐怕很少有人超過他。因為岳不群文武雙全,又有謀略,又有武功,其偽裝的本事,居然把歷經江湖風浪、見多識廣的方證大師與沖虛道長也騙過了,把他稱為「正義的象徵」。岳不群可謂是偽君子中的「帥才」。  由此可見,岳不群是小人,但又不是一般的小人。他是《笑傲江湖》中最有野心、也最有心機的小人。他終於奪得《辟邪劍譜》,但如願以償之後,岳不群又贏得了什麼呢?他以陰謀起家,最後死在陰謀之中,他死而有憾。這個偽君子中的佼佼者在人生舞台上演完了最後一幕,留給讀者無窮的回味。  野心是誘導人的天性走向深淵的魔鬼。一個人要趕走自己心中的魔鬼, 不妨從克制膨脹的貪慾做起, 並以岳不群的悲劇為鑒。  寧中則  寧中則是華山派掌門人岳不群的妻子,武功不凡,「無雙無對,寧氏一劍」。她在教令狐沖學武時大顯身手,面對強敵時又臨危不懼,確實無愧「寧女俠」的美譽。  但寧中則令讀者傾心的,不是她的武藝,而是她剛中有柔的性格。  她是一個好妻子,賢惠而溫情;她又是一個好師娘,對華山弟子,尤其對令狐沖充滿了慈愛。她的剛烈正氣令人起敬;她的仁慈溫柔委實可愛。  可惜「寧女俠」嫁了個偽君子,她與岳不群朝夕相處,居然對丈夫的陰險伎倆一無所知,一直到真相大白,她才不得不自殺而死。她的自殺,是一個善良女子的自尊心受到莫大傷害之後不得已而採取的解脫痛苦之法。  令狐沖的遇險,真正為他擔心的是師娘寧中則。她的心與令狐沖一脈相通。眾人都懷疑令狐沖,只有她相信自己徒弟的光明正大,純凈無瑕。  可惜她太少心機,又因為岳不群作偽的本事非同一般,於是她只能以死來結束她本該轟轟烈烈的一生。</PGN0044.TXT/PGN>  女人的幸福,一半靠在男人身上,這雖然有點貶低女人的自身價值,但事實往往如此。寧女俠雖然有「寧氏一劍,天下無雙」的本事,但她在處世上畢竟是被動的,隨著丈夫的真面目大白於世,她也無顏在世上活下去。她不是以死殉情,而是因心靈上遭受莫大打擊而失去了立足世上的勇氣。  在古代,也不乏大義滅親的壯舉。洪承疇叛明降清,他的母親拒不見這個獲得榮華富貴的兒子;明末清初的李香君、柳如是,都是有見識、有正義感的歌妓,她們對丈夫的有辱氣節,都表現出女人的剛烈。在這一點上,武藝高超的寧中則卻比不上淪落風塵的青樓女子。可見,「女俠」  不一定指武林中的女流,真正的「俠義」還在人的內心深處。「俠」是一種品格,「俠」又是一種氣節。  寧中則的悲劇至少證明了這一點。  岳靈珊  不知哪位哲人說過:「在愛情面前,任何理論都是荒謬的。」岳靈珊撇下令狐沖而愛上林平之,便是一例。  岳靈珊是華山派掌門岳不群的獨生女,令狐沖的小師妹。她在《笑傲江湖》中出場時,假扮醜女,由於被人欺侮,林平之挺身而出,為她打抱不平,從而拉開了一場惡戰的序幕。  女孩子在少女時代的愛情,大抵帶有盲目性,但岳靈珊在初戀時愛上師兄令狐沖卻並不盲目,因為令狐沖確有個性,心胸開朗,毫無雜念,是值得岳靈珊鍾愛的。岳靈珊愛他也確實情摯意切。令狐沖被師父罰在玉女峰上面壁思過,岳靈珊瞞了父親,上山送飯,在金庸筆下,這一段寫得很有人情味。時間是大雪封山的一個黃昏,岳靈珊突然出現在鵝毛大雪中的懸崖上。為了送飯,她摔了一跤,飯籃掉入山谷,人也險遭不測。令狐沖看了又是感激又是憐惜,責怪她不該上山。岳靈珊說:「我挂念你沒飯吃,再說..再說,我要見你。」寥寥數語,把一個純情少女的愛情心態寫得惟妙惟肖。看來他們心心相印,情投意合,愛情之路必然鋪滿了玫瑰,但事情的發展大出意外,最終岳靈珊竟愛上了林平之。  岳靈珊愛林平之什麼?金庸沒有細表。這恐怕是小說家很難言述的。富家公子林平之是個狠毒的小人,但他外貌英俊,肯吃苦,受盡折磨而報仇之志不衰,這恐怕也會使少女動心。不過,依我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岳靈珊與令狐沖同門十幾載,彼此太熟悉了。愛情本來就追求刺激與新鮮,林平之又是岳靈珊過去不曾見過的一類男人。岳靈珊的愛情的轉移,也許與少女心理上這種連她自己也未必意識到的隱秘的變化有關。  岳靈珊是個深情女子,她一旦傾心於林平之,就會豁出命去相愛,甚至當她發現了林平之的種種古怪行為之後,也不加深究,依舊一往情深,直至死在林平之手下,還竭力為心愛的人辯護。現代人恐怕對此不大好理解,但在古代女子中卻是屢見不鮮。  岳靈珊的人生旅程,前一段充滿了鮮花,後一段則經歷情感上的跌宕起伏。她的死似乎有點不值得,這是局外人的感嘆,局內人也許「死而不侮」,這大概就是愛情本身無法言喻的最好說明。  林平之  林平之這個人物的命運大起大落,因此讀者對他的看法恐怕和我一樣,也是先褒後貶,厭惡中略帶惋惜。  初看林平之,這位福威鏢局的少爺,有七分任性三分正氣。他路見不平,見義勇為,出手相救假扮醜女的岳靈珊的一節,足見他有幾分可愛之處。  再看林平之,鏢局被毀,家破人亡,浪跡江湖,身處危境,卻浩然正氣尚存,藝不高膽卻很大,敢與余滄海橫眉,至死不肯給木高峰磕頭,拚死為令狐沖助上一臂之力,這個少年的所作所為頗令人起敬。  三看林平之,他已投在岳不群門下,渾身上下都是復仇的熱血,為了報仇雪恥,「引刀自宮」,終於練成了辟邪劍法。可憐他雖成了武林高手,卻又變成一個心理畸形的男人,他恨世上所有的人,包括深愛他的岳靈珊。林平之終於在大起大落中再塑了他的個性,成為一個不可救藥的悲劇人物。  合上《笑傲江湖》,林平之的形象躍然紙上。一個天真的富家子弟,居然變成虛偽而殘忍的狠毒之輩。他殺死熱戀他的少女岳靈珊,成了一個心理變態的復仇狂。  林平之縱然成了反面人物,但他的所作所為,從封建倫理關係上去分析,似乎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他忍受了極大的痛苦,最終為父母報仇雪恥,不愧為林家的後代;但從今天的道德觀念上去認識,他自然只能屬於可憐的性變態者。  復仇,是武俠小說中一個常見的主題,但優秀的武俠小說總是通過人物形象的突變來揭示復仇的可怕性。林平之心靈的畸形,正說明金庸小說的境界高於其他二三流武俠小說,由此可見,「金學研究」的產生決非偶然。  劉正風  劉正風「金盆洗手」一幕,讀來驚心動魄,又令人嘆息不已。  這位衡山派的高手突然宣布退出江湖,這是令人驚嘆處之一;劉正風不僅退出武林,而且還接受了朝廷授予的參將之職,這是令人驚嘆處之二。五嶽各派掌門人對此大惑不解,原因是劉正風一向操守謹嚴,為人光明磊落,且武功卓絕,像他這樣一個義薄雲天的錚錚男子漢居然會希罕一個芝麻綠豆官,會選擇一條貪圖升官發財的道路,這當然令武林中人大為驚嘆而產生懷疑了。  答案是劉正風結交了一位魔教中人。他與魔教長老曲洋由琴瑟唱和而心意相通,於是結為知音。他自知五嶽劍派與魔教之間必有一場惡戰。  一邊是他的同盟師父兄弟,一邊是他的知交好友,劉正風夾在當中,左右為難,這才出此下策,以金盆洗手,去捐了一個武官自污。他的苦心只是為了置身於腥風血雨的鬥毆之外,不料這種躲避矛盾的辦法也行不通。  嵩山派掌門人左冷禪設下毒計,連下殺手;劉正風為了曲洋,弟子死於非命,連妻子兒女都慘遭不幸。這一場戲,表面上是寫名門正派嚴懲劉正風的背叛行為,其實是寫出了以左冷禪為首的嵩山派的狠毒兇殘,反而激起讀者對劉正風的同情,對名門正派的鄙視與憤恨。主持正義的定逸師太終於看不下去,出手相助不成,帶領群尼含憤出走。  劉正風為結交一個朋友,弄得家破人亡。讀者不免對這種私人情誼的可信性表示懷疑。金庸寫劉正風與曲洋,當然有史借鑒,古代伯牙彈琴為鍾子期所賞識,成為知音,鍾子期卒,伯牙破琴斷弦。但問題是劉正風結交的曲洋,是江湖上視為邪教的長老,連定逸師太也認為劉正風不可與武功陰毒的魔教中人相交。對此劉正風自有劉正風的解釋:「言語文字可以撒謊作偽,琴瑟之音卻是心聲,萬萬裝不得假。」因為我輩不知音樂之妙,也無從反駁劉正風的高論了。但古人說「士為知己者死」,這一名言在這部小說中有了形象的註腳。  金庸後來寫曲洋出手相救令狐沖,不願濫殺無辜,處處為劉正風犧牲妻兒的行為作註腳。曲洋也因為劉正風為自己落得家破人亡而大為內疚,但劉正風依然認定:「此輩俗人,怎懂得你我以音律相交的高情雅緻?」他們二人臨終之前,琴簫合奏了一次《笑傲江湖之曲》。可見,劉正風與曲洋的志趣與胸懷不是凡人所具備的。  劉正風「金盆洗手」的故事,其實是整部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嵩山派、華山派、恆山派的頭目相繼亮相,為他們以後的歸宿埋下了伏筆,其旨意便是說明名門正派未必是君子,邪道魔教中也有好人善者;而劉正風全家老幼慘遭滅門屠殺的結局,大大增強了這種藝術感染力。  莫大先生  五嶽劍派中的衡山派高手,居然都是音樂愛好者。  莫大先生與劉正風這對師兄弟,表面上看來相似,都有極高的演奏技能,其實形似而神不似,有地下天上之別。  我們不妨從琴音來識別二人。劉正風,臨終前與曲洋同奏一曲《笑傲江湖》而長逝。他奏的曲子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正如他的為人光明磊落,正氣凜然。縱然在嵩山派的圍攻下,劉正風依舊臨危不懼,言辭擲地有聲,那股正氣融入琴音之中,自然高雅脫俗。因此他是一個天上人物。  莫大先生則不同。他瘦得像癆病鬼,外貌猥瑣,使一把又薄又窄的利劍,劍法怪異,如出洞靈蛇,顫動不絕。他殺大嵩陽手費彬,也是搞突然偷襲,先將劍光罩住對方,其劍法變幻,猶如鬼魅。莫大先生殺了費彬後又悄然退去,真是來去匆匆,給人一種神秘感。  曲洋對莫大先生的高超劍法甚為欽佩,但對他演奏的《瀟湘夜雨》大感失望。曲洋如是評價:「所奏胡琴一味凄苦,引人下淚,未免也太俗氣,脫不了市井的味兒。」劉正風對此也有同感,說:  「我一聽到他的胡琴,就想避而遠之。」  由此從琴音的格調來對比,便知莫大先生與劉正風是兩種不同類型的人。莫大先生凄苦哀怨的琴音,令人想起陰森森的地獄之聲。也正因為莫大先生是地獄中人,他的行蹤才會如此神出鬼沒。他縱然出手相救師弟劉正風,以後又幾次幫令狐沖的忙,並推倒世俗之見,為令狐沖與任盈盈成婚時演奏一曲《鳳求凰》,但這一切都是暗中相助,他始終不肯公開露面。無論是殺人還是救人,他都不願顯示自己的本來面目。  平心而論,莫大先生不失為一個具有正義感的俠客。他也有古道熱腸,也好打不平;但是,身懷絕技的莫大先生,又實在稱不上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從他悲愴的琴音來猜測,莫大先生也許因為自己長相猥瑣,也許因為憂鬱古怪的性格所致,或者他曾在生活中遭受了罕見的不幸命運擺布,這一些原因不知金庸可曾替莫大先生設想過?  吳靄儀女士在《金庸小說的男子》一書中指出莫大先生面對亂世,處於一種不能進也不能退的無可奈何的境地。凡人處於這種境地,豈不可悲!  左冷禪  金庸塑造反面人物很講究層次。  《笑傲江湖》中最早露面的反面角色是青城派松風觀主余滄海。余滄海殺害林平之一家的手段,既狠毒又殘忍,而且帶有恐怖色彩;但一到左冷禪上台亮相,余滄海也就無戲可唱了。  左冷禪是個有能量的反面人物。他一是打著「名門正派」的旗號,二是仗著嵩山派五嶽盟主的地位。他為了實現自己獨霸武林的野心,大幹殺戮的勾當。左冷禪慘殺劉正風一家,其實並不是因為劉正風與魔教中人曲洋結為好友,而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從而鞏固他在「名門正派」中的領導地位。後來,他又暗布埋伏,擄殺恆山派弟子,以蒙面強盜去襲擊華山派弟子,手段之卑劣,正合任我行對他的評價:鬼鬼祟祟。  與他爭霸的岳不群,是他最大的敵手。這一點他當然不會不知道,因此他早就派勞德諾到華山派去卧底。這一手不能說不高明,但他最終還是輸給了岳不群,因為左冷禪在「殺戮」上比岳不群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若論玩陰謀,他確實比岳不群差一個檔次。</PGN0055.TXT/PGN>他手段狠毒,慘無人道,在殺戮劉正風一家時,連天真的小孩子也不放過,無所顧忌地殺人,達到喪心病狂的地步。但這種惡人缺少耐性,也缺少一種迷惑人的欺騙性,因此他一出場,就讓明眼人看出其惡人的真面目。再則,江湖險惡,武林多變,左冷禪企圖憑一味殺戮稱霸武林,是很難成大氣候的。  頭兒任我行曾說左冷禪武功了得,心機也深,但終究不是英雄行徑。左冷禪其實也不在乎當英雄。他是一個十足的功利主義者,不像岳不群又想摘桃子,又要裝門面。因此他在某種程度上更能激起讀者的憎惡與仇視。他在殘殺無辜上也比岳不群更殘忍、更兇惡,在兩個「小人」之中要選擇一個較好的「小人」,我只能投岳不群一票。  左冷禪的可怕在於他永遠不甘心失敗,他在敗給岳不群之後,不會像慕容復(《天龍八部》中的反面人物)那樣發瘋。他驚怒之下,冷靜退場,時時想捲土重來。對現實生活中的這類「小人」,我們切不可取寬恕的態度。  金庸寫左冷禪與岳不群,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揭示反面形象的個性。一個是兇狠成性,一個是道貌岸然,兩人終於殊途同歸;而共同的命運又揭示了「名門正派」中也有惡人,而「魔教邪派」中也不乏好不戒和尚  不戒和尚這個人物,粗看似乎脫胎於《水滸》中的魯智深,他們都有粗魯獷悍、敢作敢為的一面,又都是武藝驚人的高手;但金庸寫「花和尚」比施耐庵更注重於刻畫人情味。不戒和尚的痴情與父愛,都是毫無牽掛的魯智深所沒有的。  金庸寫不戒和尚出場一幕戲,十分精彩。令狐沖身受重傷,對他一往情深的儀琳心中著急萬分。這時嵩山派高手狄修欲置儀琳於死地,剛一出手,就被一個胖和尚扼住咽喉,這個七尺高的胖和尚正是儀琳的生父不戒和尚。  不戒和尚本來是殺豬屠夫,因為看中了一個美貌的尼姑,心中便產生了奇怪的念頭:「尼姑不愛屠夫,多半會愛和尚。」於是因愛出家。後來,其妻啞婆婆因妒出走,不戒和尚居然為她奔走天涯。這份痴情大可列入武林情人辭典。  我喜歡不戒和尚,因為他雖然出言粗俗,但對女兒愛之甚深。他聽說女兒愛上了令狐沖,便動用一切手段把令狐沖捉來,為了給令狐沖治病,累得衣褲濕透。不戒和尚的有趣之處,是處處弄巧成拙,他用真</PGN0057.TXT/PGN>氣灌入令狐沖體內,害得令狐沖大吃苦頭。這種「拉郎配」的把戲,也只有不戒和尚才做得出來。他自稱丈人老頭,又把女兒的心事在令狐沖面前全部吐露出來,他對儀琳說:「你日思夜想地記掛著他,難道不是想嫁給他做老婆?就算嫁不成,難道不想跟他生個美貌的小尼姑?」害得儀琳害羞不已。真是一個有趣之極的父親。  不戒和尚與他的醋娘子啞婆婆的故事,也令人發噱。不戒和尚與啞婆婆(其實她裝聾作啞)生下儀琳之後,一天,不戒和尚抱著女兒在曬太陽。有個美貌少婦見大和尚抱個女娃娃,心生好奇,與不戒和尚說了幾句話。不戒和尚天生好開玩笑,幾句戲言,居然讓啞婆婆大發醋勁,她一怒之下,寫下「負心薄倖,好色無厭」八個字,扔下丈夫與女兒一走了事。  由此可見啞婆婆確是個性子剛烈的醋缸子。後來,啞婆婆行走江湖,凡見到男子稍有輕薄之行,就視作淫棍給予教訓,連令狐沖也不明不白地被她侮辱一番。  不戒和尚與啞婆婆後來竟重歸於好。金庸這樣寫,其實合乎邏輯,因為這對夫妻看來大鬧矛盾,其實他們有著許多共同點:腦筋都容易搭錯,為了女兒的婚事都強迫令狐沖做女婿,在思想上又都是不合常理。不戒和尚比妻子可愛之處,就是更加曠達開放,比如他聽說令狐沖與任盈盈已結為夫妻,居然有意讓女兒當令狐公子的偏房,這種丈人老頭倒是罕見。  桃谷六仙  桃谷六仙是六胞胎孿生兄弟。因為他們行動一致,心思相通,連語言與口氣也如出一轍,實在分不出彼此,我索性把他們作為一個人來點評。  在金庸小說人物中,桃谷六仙是寫得極為成功的藝術典型之一。這六個傻得可愛的怪人,為這部波瀾起伏、扣人心弦的小說平添了詼諧的趣味。  如若單論武功,桃谷六仙不能不算一流高手。他們武功怪異,六個人又配合得天衣無縫,同時出手,常令對手不知所措;但勝負不能僅看武功高低,應以智取為高。在這方面,天真如稚童的桃谷六仙,既無心機,又無謀略,被人作弄了還自似為做了一件聰明事。桃谷六他又往往好心做錯事,他們給令狐沖治病,亂治一通,把他治得死去活來。最有趣的是他們的胡言亂語,互相抬杠。比如見了「楊公再興之神位」,一個說是紀念楊四郎,另一個說是紀念楊七郎,還有一個杜撰出個「楊公再」來,爭得不亦樂乎,叫人忍俊不禁。  桃谷六仙見識極低,但個個口齒伶俐,歪理十足。有一次華山派掌門岳不群嫌他們;啰嗦,想把桃谷六仙趕走,便自稱自己好靜,不想聽他們亂說一通,不料此話剛剛出口,桃谷六仙就大談嘴巴的用處,使岳不群對六兄弟的強詞奪理只能甘心認輸,閉口不言。  桃谷六仙的可愛,不僅僅在於他們的語言好笑,我欣賞這類人物是因為他們心地極其善良,他們表面上凶蠻得很,其實內心誠實,很講義氣。  為了救令狐沖,恭恭敬敬去請大夫平一指,平一指讓他們乖乖坐在船上,他們就不敢亂說亂動。桃谷六仙自稱是彬彬君子,這當然是戲謔之詞,但他們淳厚的本性,與真君子的胸懷也相差無幾,因為他們從無害人之心。  金庸寫活桃谷六仙,是借鑒了中國古代話本小說的藝術手法。《隋唐演義》中的程咬金,《英烈傳》中的胡大海,《水滸》中的李逵,都是噱得可愛的戇大。金庸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塑造了六個叫人笑也不是、哭也不是的有趣人物,在劍拔弩張中製造了一點輕鬆情調。當然桃谷六仙的鬥嘴謔語,也只有金庸想得出來。  據《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記載,多胞胎的壽命大多極短,平均五千萬對雙胞胎中只有一對可活到一百歲。至於六胞胎能同時活到五十歲的,至今還未見到。桃谷六仙居然活了六七十歲,還有這麼高的武功,大可列入最新版的《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  田伯光  舊武俠小說中的反面角色,除了奸臣佞人、無賴潑皮,要數採花大盜最令人深惡痛絕。  田伯光在《笑傲江湖》中一亮相,讀者便認定他是《三俠五義》中那個花蝴蝶花沖之流的淫棍;但再讀下去,才發現中了金庸的圈套,因為這個出了名的「採花賊」,其實是個假壞人。  新編的《武俠大觀》一書中,有一條「採花賊」條目,其定義是指專門利用武功強姦民女。以此來對照田伯光,田伯光實在不夠格。正如吳靄儀女士在《金庸小說的男子》一書中論及:讀完全書並未發現田伯光有採花之行徑。他擒住了儀琳,心生慾念,卻未動手動腳。他客客氣氣地愛慕儀琳,決不做強扭苦瓜之行。  讀者對田伯光不反感,是因為發現他有諸多可愛之處。比如他舉止坦蕩,對自己的慾念並不隱諱;又比如他既重義氣又講信義,他與令狐沖對打,幾次可置對方於死地,但因為有約定在先,居然表現出極高的君子風度。當然田伯光最令人可敬的是,他寧可受桃谷六仙「痛加折磨」,拚死不講出令狐沖告訴他的秘密。當令狐沖問起此事,田伯光只輕描淡寫說了</PGN0061.TXT/PGN>「痛加折磨」四個字,頗有大丈夫氣概。  讀者對田伯光有好感,還因為他終於成了令狐沖的朋友。田伯光中毒之後,也表現出不凡的洒脫,他對令狐沖說:「田某縱橫江湖,生平無一知己,與令狐兄一起死在這裡,倒也開心。」臨死前還想與令沖沖握一握手,可見他對自己過去的惡行已有了認識。從氣質上去分析,田伯光能與令狐沖成為朋友,也有思想上的聯繫,儘管他過去有輕薄的行為,但他言行疏狂不羈,有一仲豪氣貫虹的氣概,也與令狐沖的作為有相通之處。  在一部《笑傲江湖》中,田伯光還是一個滑稽的角色。他為不戒和尚所制服,去尋找令狐沖一節,頗為好看。後來他打賭輸了,甘心情願認儀琳做師父,也有趣之極。  金庸通過塑造田伯光這個藝術典型,寫出了一個人的兩面性,也說明壞人是可以轉變為好人的。  分析田伯光這人物也很有意思。採花賊用強制的手段姦淫婦女雖然可惡,但像福公子這類達官貴人,用權勢、金錢、用手腕來勾引和玩弄女人,他們算不算採花大盜呢?馬春花被福公子佔據了身子,還佔據了心靈,並且至死不悟。這類達官貴人行徑不是比採花賊更令人憤慨嗎?  任我行  我讀任我行的故事,很自然地把這位武林高手與三國時的亂世梟雄曹操聯繫起來。  任我行確實與曹操有相像之處。  第一,任我行談吐豪邁,不拘小節,專橫驕傲,處事不合常理,與曹操的性格特徵相似。  第二,任我行與曹操都極有心機,識見非凡,謀略頗高,只講目的而不擇手段,比如任我行騙令狐沖代他坐牢兩個月,又比如設計害東方不敗,都與奸詐的曹操酷肖。  第三,任我行被東方不敗囚禁在西湖地牢十二年,受盡種種折磨,都不氣餒,居然練成了絕世武功「吸星大法」,這也與曹操起兵後屢次失利而重整旗鼓的雄心壯志相合。  第四,曹操打天下時禮賢下士,求才若渴,一旦功成名就,便誅殺功臣荀彧、荀攸;而任我行一方面反對小人吹捧,另一方面又落入諛詞的包圍之中。這種不能免俗的下場,曹操與任我行可謂形似神合。  一個是歷史人物,一個是文學人物,但從性格上去探究,我們可以找到他們性格相似的思想根源。</PGN0063.TXT/PGN>  任我行是個快意恩仇、殺人如麻的男子漢,他的城府與謀略均高於武功,透過這些表層的特徵,可以知道任我行是個有野心的人,他想獨霸武林、揚名青史,在本質上與曹操一統天下、建功立業的抱負是一致的。  他們都不甘寂寞,不甘虛度人生,為了求取功利可以表現出驚人的忍耐力,可以使用種種為正人君子所不齒的手段。他們一方面顯示英武的氣概、過人的急智和臨危不懼的風度,另一方面又表現出兇殘、狠毒、陰險與唯我獨尊的某些獨裁者的性格特徵。  儘管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把曹操塑造成大白臉,但曹操畢竟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能夠在軍閥混戰中以弱勝強,統一北方,發展文化,這些都是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任我行的某些性格特徵惹人反感,但讀完《笑傲江湖》,讀者也會和令狐沖一樣承認他是一位罕見的大豪傑。任我行在處事上,確有超越常人氣度的可貴之處,比如他認為自己生平最可佩服的三個半人中,第一位就是把他關在西湖黑牢中的對手東方不敗。這一點也與曹操極相似,曹操在「煮酒論英雄」中就稱讚過劉備是英雄,又發出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慨;可見他們都有深遠的目光與寬宏的胸懷。  沒有這些過人之處, 曹操與任我行也就稱不上是一代梟雄了。  </PGN0064.TXT/PGN>  東方不敗  只要不是一個同性戀者,對東方不敗的嗲聲嗲氣的神態以及關在繡房中學做女人的種種表現,不能不持反感的態度。  東方不敗是靠陰謀代任我行當上魔教教主的。他原來只是任我行手下的小頭目,後來被任我行一手提拔起來。東方不敗利用任我行專心苦研「吸星大法」,乘機發動政變,把任我行關入黑牢,於是自己當上了教主。  照理來說,東方不敗應該吸取任我行的教訓,但人類的思想感情並不能完全納入理智的軌道。他奪取權力之後又對權力失去興趣,步任我行後塵,對《葵花寶典》著了迷。要學習《葵花寶典》中神奇的武功,首先要「揮劍自宮」,男人變成女人。由於這種性變態,東方不敗不僅羨慕當一個女人的種種好處,還迷上了楊蓮亭這樣一個弄權的小人,於是東方不敗終於敗得一塌糊塗。  任我行、東方不敗的命運,似乎都在昭示一個道理:對武功入迷會毀了一個人。這似乎不可思議,其實正與金庸寫武俠小說的宗旨相合。金庸推崇的是</PGN0065.TXT/PGN>俠義而不是武功。如果真正練成了絕世武功而不講俠義之道,當然稱不上是義薄雲天的大俠。  東方不敗的悲劇比任我行更有典型性。他與楊蓮亭的纏綿關係,在點像歷史上皇帝對太監的倚重。宦官弄權造成的政治悲劇,可從《笑傲江湖》中領略到。東方不敗不理武林中事,任楊蓮亭在外胡作非為。與東方不敗有生死交情的童百熊,最後慘死在東方不敗手中,倒像歷史上的忠臣義士被昏君無情處死一樣令人悲憤。由此可見,金庸寫武俠小說並非只是供讀者消遣,如果細細探究,武林中的故事原來也寓含值得鑒的歷史教訓。  東方不敗是個可悲的藝術典型,但他身上也表現出許多不同凡響之處。比如他當對擒住任我行,並沒有一劍斬了這個可怕的對手,而是把他囚禁起來,又讓江南四友給他送水送飯,這或許是他想慢慢折磨任我行;但東方不敗對任我行的女兒任盈盈始終不錯,他沒有斬草除根。我想他一方面對除掉任我行一事畢竟有點內疚,另一方面他又時時羨慕做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的幸福。還有東方不敗與任我行等四人交手之際,也顯出他的大家風範。他本來足以戰勝四大高手,只因為有同性戀的怪癖,楊蓮亭受傷讓他分心,以致落敗。東方不敗與其說輸在任我行手中,不如說死在楊蓮亭手中更恰當。但可憐的東方不敗臨死前還在為「寵男」求情,這個武林中同性戀故事讀得人又噁心又嘆息。</PGN0066.TXT/PGN>  向問天  東方不敗曾對向問天說:「日月神教之中,除了任我行和我東方不敗之外,要算你是個人才了。」此論把向問天列為日月神教的第三號人物。  如以武功而言,這排列也算妥切,但如從一個人的人品以及各方面來衡量,向問天其實還在任我行與東方不敗之上。  應該承認,日月神教的三位主角確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是武功特高、性格倨傲、又具謀略的一流人物,尤其在只求目的而不擇手段這一點上,更是如出一轍;但比較而言,向問天是個可交的人物。  向問天在魔教中與曲洋並列,他自然比不上曲洋脫俗。他自稱「天王老子」,性格兇悍不馴,但究其思想境界,向問天又對名利看得比較淡薄。他幾次出手相救令狐沖,只因為這個年輕後生仗義,夠朋友。他後來與令狐沖結為兄弟,情同手足,他勸令狐沖當日月神教教主,令狐沖不允,向問天發表了一席高見:「名門正派中也有邪惡之輩,魔教邪派中也不乏好人善者。你一旦當上教主,只要對內整頓,也可讓邪教轉化為正教。」  這種思想境界自然是東方不敗、</PGN0067.TXT/PGN>任我行所沒有達到的。    金庸寫向問天出場極有氣勢。他是一個白衣老者,容貌清癯,頦下疏疏朗朗一叢花白長須,縱然雙手之間系著一根鐵鏈,依然手持酒杯,開懷豪飲。他出手如風,功夫好俊,談吐爽朗恣肆,像個粗人,其實應變能力極強,比如正邪兩派人物追殺向問天與令狐沖,向問天故意說自己中了飛錐,似乎身受重傷,急得令狐沖大驚失色,待追兵逼近,向問天隨手使出「滿天花雨」的暗器,將敵手全部殺盡。從中可見此人的狡詐與老謀深算。  向問天神力驚人,但不是勇而無謀之輩。我以為他有一點像明末農民領袖張獻忠,只是他的野心沒有張獻忠大。《笑傲江湖》收尾時,向問天收斂了霸氣,談吐文雅了許多,似乎真的已經改邪歸正,其實從藝術典型而言,後期的向問天反而失去了光彩與特色。  金庸寫向問天,處處與令狐沖對比。令狐沖也是疏狂豪爽之輩,但其一言一行決不違反做人原則,寧可玉碎,也不使用任何卑鄙的手段;向問天則完全不同。由此寫出兩人思想境界之高低。在某種意義上說,威風凜凜、武藝驚人的向問天只能是令狐沖的一個配角。這便是「武」與「俠」之間的最大差別了。</PGN0068.TXT/PGN>  天龍八部  喬峰  在金庸小說的人物譜中,真正能當武林盟主的正面人物,當推喬峰。  金庸寫喬峰,是用了「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的藝術手法。  喬峰在丐幫叛亂中,充分顯示了他鎮靜自若、臨危不懼的英雄氣派。他有剛直不阿的一面,又有善解人意的一面。他是一個剛烈的男子漢,有度量,兼有寬容之心;有急智,更有高瞻遠矚之見。他的武功已趨爐火純青,他的智慧更是高出眾人之上。他和郭靖一樣,學的都是「降龍十八掌」,走的都是穩健紮實的武功套路,但由於喬峰的聰明超過了郭靖,因此他戰勝對手,一半靠武功,一半靠智慧。從表面上看,喬峰是個威風凜凜的俠士,但他粗中有細,處事心細如髮,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武林帥才。金庸自述,他最偏愛的人物,一個是楊過,另一個是喬峰。  無論從人品還是從英雄氣質上,喬峰都勝過了楊過,但喬峰的結局卻比楊過悲慘。他苦苦尋找事物的真相,一旦水落石出,他從人人擁戴的丐幫幫主、中原武林之中個個傾慕的「北喬峰」,變成了中原武</PGN0071.TXT/PGN>林之敵。父輩的冤孽,民族的戰爭,使他成為悲劇中的主角。他的父母原來是契丹人。他的生父蕭遠山殺死了他的養父喬三槐與恩師玄慈大師,又逼死了他義弟虛竹的父親,這血腥殘酷的現實,使他愧對世人,尤其是愧對養他愛他的親人。精神支柱一旦崩潰,喬峰也就走向了死亡——自然是悲壯的死。  與喬峰交朋友,可以從容感受到一個男人博大的胸襟和無窮的智慧。他是一個理想的領袖,一個有事業心的男子漢,任何一個有思想的女人都會鍾情於他,美人自古愛英雄,這可以從喬峰身上應驗。我以為,喬峰與西方的斯巴達克思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是悲劇中的不朽英雄。  喬峰的弱點,是不甘心於做一個普通人。他潛在的能量使他不能寂寞於人生。不成功,便成仁,大抵失敗的英雄只能演一幕壯烈的悲劇,金庸的處理是合乎情理、合乎人物命運的邏輯的。</PGN0072.TXT/PGN>  段譽  段譽是一個很經得起比較的人物。  《天龍八部》中有三個主角:段譽、喬峰、虛竹。喬峰是喜劇中的悲劇人物,虛竹是悲劇中的喜劇人物,段譽卻是喜劇中的喜劇人物。  段譽身上缺少喬峰那種勇武剛猛、豪放粗獷的個性。喬峰是真正的大豪傑、武林盟主,段譽不是。  段譽身上也缺少虛竹那種迂腐無為的個性,虛竹對一切都能逆來順受,段譽做不到。  說段譽是個不好女色的君子,當然不是事實。他迷戀王語嫣,而且一往情深,就如他父親段正淳對每一個漂亮的女人一樣;但段譽並不主動處處留情,他對木婉清、鍾靈都不濫用感情。  段譽竭力追求自由豁達,也敢作敢為,但他決不是具有無賴本色的韋小寶。他自有一種高貴的氣質,儘管他被人捆綁,掉入泥井,出盡洋相,但他始終保持尊嚴,又與那個外表高貴、內心貪圖名利的慕容公子大不一樣。  段譽與令狐沖都天生宅心仁厚,敢打抱不平,為救弱者不惜生命;但令狐沖始終不願從政,段譽卻終</PGN0073.TXT/PGN>於當上了一國之君。還有他受佛學熏陶,並以之左右自己的行為,也與令狐沖追求絕對自由的情趣有異。  吳靄儀女士曾把段譽與賈寶玉作過比較,段譽的行為好像使自己置身於武俠世界中的「大觀園」。他對女人的尊重與輕視世俗價值,確與賈寶玉相似,但段譽畢竟與風流情種賈寶玉兩樣,他有天生的幽默感,於是段譽之痴,快樂多於悲傷,因而更可愛。  通過以上這些比較,可見段譽是個非常有趣的可愛人物。讀者對他的喜歡,一半是因為他的善良與仁厚;另一半是金庸讓他屢涉險境,他好像只懂一點武功,什麼朱蛤神功,什麼六脈神劍,他都用不上,只有那套凌虛微步用得恰到好處,但也只是幫他作逃命的護身符(這一點與韋小寶相似)。  我不欣賞段譽的「痴」,因為他「痴」於情,尤其對王語嫣的迷戀,實在可悲可笑;但我欣賞段譽的誠實。他自始至終說實話,不違背自己的內心去迎合世俗,去躲避危險。當他得知自已是段延慶的兒子,他沒有去隱瞞這一事實,而是如實告訴了保定帝。由此可見,段譽的氣度不凡,是由於他內心有一種不可動搖的尊嚴,而這種高貴的尊嚴出於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不在乎王位與虛名,因此他才能得到別人想追求而無法得到的一切。  段譽唯一的失誤,是娶了王語嫣當皇后。他如何擺平皇后與妃子之間的關係?這或許又有好戲可看。</PGN0074.TXT/PGN>  虛竹  金庸小說中的主人公,大抵每部小說只有一個,如《書劍恩仇錄》中的陳家洛,《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飛狐外傳》中的胡斐。有的小說中也有兩位,如《碧血劍》中有袁承志與金蛇郎君,《神鵰俠侶》中有郭靖與楊過。以三個主角同唱一台戲的,唯有《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的三位主人公:毀譽、虛竹與喬峰,可以稱為一公子一和尚一豪傑。他們是奇妙的搭配,不僅身世上互有牽連,而且個性反差極大。段譽風流多情,虛竹善良迂腐,喬峰豪邁剛猛。三人義結金蘭,大概也屬性格互補。  虛竹出場時,外表醜陋,濃厚大眼,鼻孔上翻,雙耳招風,嘴唇甚厚,又不善於詞令;但就是這個「好生醜陋的小和尚」,居然無意中破了玲瓏棋局,令武林高手大為驚嘆。後來虛竹被迫成了逍遙子的關門弟子、靈鷲宮的掌門人,又得到天山童姥的武功秘訣。這一個接一個的故事,都無非想證明虛竹成為武林高手純屬偶然,與喬峰刻意學習武功、主動改造社會完全不同。正因為他無意得之, 也就有心躲避聲名之</PGN0075.TXT/PGN>累。虛竹信奉佛、道,以慈悲為本,棄名利與女色於腦後;但另一方面他又畢竟是一個凡夫俗子,他明知不可食酒肉,但被騙吃酒肉之後,又不得不承認酒肉的鮮美;他明知不可犯女戒,但他懷中一投入女人的身體,又不由得慾念躁動。  虛竹本是一張白紙,一無所有,正如他的名字,虛為空也,竹為清也;但正因為「空」與「清」,才能從容容納世界的一切。他後來的作為,又與老莊的「無為」相吻合。虛竹處世是被動的,與人相處也是隨意的,他不大有主見,常常遷就對方的意念。金庸通過虛竹這個人物寫活了「黃老之道」,也寫出了濁世與浮塵對道教的引誘。  虛竹儘管醜陋,但他給人的印象卻是可愛的。因為他雖然「迂」之極,勸說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不要殺生,這未免可笑,但反映了虛竹的人性之善;他破了殺戒、酒戒、色戒,這些都可以原諒,因為他內心深處不想當至高無上的靈鷲宮主人而一心一意想當一個小和尚。他身上的弱點,是少了一點情趣。虛竹這麼一個人,竟然有那麼多女人會深情愛他,這一點金庸以他心地善良作註解,恐怕有點牽強。  虛竹在《天龍八部》中的地位之所以舉足輕重,還與他的身世有關。  他的生身之父玄慈方丈與喬峰有殺母傷父之仇,他的生身之母又是那個殺死無辜嬰兒的「四大惡人」之一的葉二娘。這段經歷給虛竹日後帶來了恩怨糾葛、冤孽牽連的複雜命運,於是,虛竹想樂天於人世,也就不大可能了。他在茫然</PGN0076.TXT/PGN>與痛苦的人生舞台上,做了一個不是出家人的「出家人」。</PGN0077.TXT/PGN>  段正淳  段正淳在《天龍八部》中的地位,如同《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  雖然這兩個人都不是第一主角,但卻是書中不可缺少的牽線人物。  也許吳靄儀女士與其他女讀者都有同感,對這個處處留情的男人有點不滿。一部《天龍八部》中,段正淳風流自賞,與他有瓜葛的女人實在不少,他有妻子刀白鳳,還有情人甘寶寶、秦紅棉、阮星竹、王夫人、康敏,一個老婆加五個情人,難怪女讀者要對此提出異議。  倪匡兄評點段正淳,說他並非薄倖之輩,只是天生對女人的感情特別豐富罷了。段正淳縱然有了一個老婆加五個情人,但一旦遇到吸引他、他又愛的女人,說不定又會另結新歡。這是段正淳這類男人的致命弱點。  但平心而論,段正淳不是一個壞男人。他為人正直,性格幽默,儘管拈花惹草,但從不輕薄和傷害女人。他有地位,有名氣,有金錢,也有美男子的外貌與風度;但他吸引女人的,似乎並不在此。段正淳對女人自有一種熾熱濃烈的感情。他愛得太濫,但又愛得</PGN0078.TXT/PGN>太真。甘寶寶因吃醋與刀白鳳拚命,他一會兒救這個,一會兒救那個,老婆與情人,他一個也捨不得。這一段寫得極為風趣。他愛康敏(那位馬夫人),差點送了命,卻在所不惜。大概正因為如此,阮星竹、王夫人才會對他恨之愈切,愛之愈深。  有人怪金庸對段正淳的玩世不恭採取了縱容的態度,我不以為然。  段正淳處處留情的後果,是給兒子段譽留下了諸多麻煩,但最大的苦果作者還是讓段正淳本人來咀嚼。他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居然是刀白鳳與段延慶所生,他得到了了女人太多的深情,卻失去了兒子;他付出了極高的風流代價,受到了最大的懲罰。  《天龍八部》的結局大出人意外,段正淳最終成了悲劇人物。也許對他不滿的讀者,會對他產生一無可奈何的同情,而嫉妒心極強的女人則轉怒為喜,大嘆其自作自受了。</PGN0079.TXT/PGN>  刀白鳳  女人愛吃醋就像女人多眼淚一樣尋常。  女人吃醋,表現的方式多種多樣,或是大吵大鬧,或是要死要活;但《天龍八部》中的刀白鳳卻異想天開,吃醋吃到極端,由報復而作踐自身,實在令男士們害怕。  刀白鳳是多情王爺段正淳的妻子,又是段譽的母親。她貴為王妃,卻取了個「玉虛散人」的道號。木婉清初見她時就納悶:「段郎的母親怎地是個出家人?」原因是刀白鳳因丈夫處處留情,傷心之極,便去「玉虛觀」消磨青春。  段正淳是個風流情種,此話不假,但說他不愛結髮妻子,卻又有點冤枉他了。他戲稱刀白鳳為「鳳凰兒」,後來刀白鳳與秦紅棉大打出手,秦紅棉連發三支毒箭,情急之際,段正淳奮不顧身撲過來救妻子的性命,而當刀白鳳欲取秦紅棉的性命時,段正淳又反過來竭力保護情人,弄得兩個女人對他又愛又恨。  刀白鳳的名字有點古怪,其實她是一個美人兒。她人到中年,徐娘半老,風韻猶存。段譽與娘親熱,竟讓不明真相的木婉清大吃其醋,由此可見,做了母親</PGN0080.TXT/PGN>的刀白鳳還相當年輕美貌。可惜刀白鳳縱有美色,卻牽不住多情的丈夫,那個段正淳一見漂亮女人就恨不得都捧在懷裡,想來刀白鳳開始也惱過他、罵過他,後來惱罵都不濟事,女人在寂寞中終於步入邪道。說出來叫人吃驚,刀白鳳不僅找了個情人,而且找了個又丑又髒的乞丐。她為了報復丈夫不惜作踐自己:「我要找一個天下最醜陋、最污穢、最卑賤的男人來和他相好,你是王爺、是大將軍,我偏偏去和一個臭叫化相好。」這種奇怪的報復,居然讓她懷了孕,生下了段譽,而她的那個乞丐情人正是她丈夫的死對頭段延慶。  這段往事自然在她心底埋得很深。她本來不想讓丈夫與兒子知道,但哪裡知道天意有如此的巧安排,她的兒子落入段延慶之手,兒子要死在父親手下,刀白鳳這才不得不吐露這段隱情。後來段延慶沒有死於段譽之手,也因為段譽信了母親的臨終之言。  這幕悲劇派生出來的喜劇,便是那些本來與段譽為同胞兄妹的女孩子,都可以讓段譽一個個娶過來做王妃,因為段譽的生父是段延慶,生母是刀白鳳,那些女孩子卻是段正淳與秦紅棉、甘寶寶、阮星竹、王夫人生的,與段譽沒有半點血緣關係。  刀白鳳不僅貌美,武功也不弱。她因怨入邪,讓丈夫戴了一頂綠帽子,其實她依舊愛那個風流情種的段正淳,不妨聽聽刀白鳳的臨終之言:  「你便有一千個、一萬個女人,我也是一般愛你。」  女人的愛,便是如此不可思議。</PGN0081.TXT/PGN>  康敏  妻子對拈花惹草的丈夫大吃其醋,這是符合常理的,但幾個女人為同一個男人醋勁大發,卻不多見。金庸寫段正淳的幾個情人,想必把筆在醋缸里浸透了,寫起來才能如此鮮龍活跳。  段正淳到底有多少情人?恐怕說不清楚。單有姓有名的,依次(以她們女兒的年紀為序)排列是:秦紅棉、阿蘿王夫人、甘寶寶、阮星竹,還有一個康敏。  甘寶寶是個多情的美人,她未婚時為中年男子的魅力所引誘,珠胎暗結,後來當了鍾萬仇的老婆,總算掩飾過去。鍾萬仇愛她疼她,但甘寶寶卻嫌這個莽漢子不解風情,心中還思念著棄她而去的段郎。  相比之下,秦紅棉比甘寶寶對段正淳愛得更加濃烈,恨得更加厲害。  她恨段正淳恨法有點擴大化,恨不得一棍子把天下男人都打死。她教導女兒以面紗遮去面龐,誰見了女兒臉,便嫁給誰。木婉清便是這般調教出來的。表面上看秦紅棉早已割斷情絲,其實她心中對段正淳的愛卻比甘寶寶埋得更深。  阮星竹的外貌與她的名字一樣秀美。她的戲不多,但與段正淳纏綿的時間不短,為他生下兩個女</PGN0082.TXT/PGN>兒;阿朱與阿紫。她的脾氣被女兒阿紫一語中的:「嘴硬骨頭酥!」她也恨段正淳處處留情,但心中卻一直想和他重溫鴛夢。  論心機與手段厲害,甘寶寶、秦紅棉與阮星竹都比不上阿蘿,那位王夫人吃醋的方法與眾不同。她不恨段正淳用情不專,而是遷怒天下美婦引誘她的段郎。在她看來,只有把稍有姿色的女人全部斬盡殺絕,段正淳也就歸她一人獨佔了。當慕容復抓住段正淳情人之際,她便鼓動慕容復將這幾個女人一一刺死,她的霸道只反映了一個普通女子的愚蠢。  真正令段正淳害怕的情人只有一個——康敏。  康敏名義上是馬大元的遺孀,但這位馬夫人與段正淳也有一段情。  段正淳愛她,因為康敏天生嫵媚。她出場時身穿素服,臉施脂粉,眉梢眼角都是盈盈笑意,那對似笑非笑、似嗔非嗔的眸子極會傳情。她的本事是柔到極處,媚到極處,又膩到極處。纏綿宛轉,嬌羞不勝,是個叫男人一見之下便心搖神馳的天生尤物;但這位美人兒卻又心似毒蛇,用「十香迷魂散」制住了段正淳,用櫻桃小嘴一口口把段正淳肩上的肉咬下來,還想一刀結果他的性命。叫人更為驚愕的是,她一邊殘忍地折磨人,一邊仍是媚態十足。女人可以媚死人不賠命,康敏可算一個。  馬夫人謀殺親夫,作弄段正淳,或許她還有自己的理由,但她設下圈套,欲置喬峰於死地,這卻叫人不可思議。喬峰與她無所糾纏,她恨喬峰,只因為自恃美艷,足以顛倒天下男子,偏偏喬峰不為美色所</PGN0083.TXT/PGN>動。從她的內心世界去分析,康敏屬於那種極端利己的女人,她一旦得不到某些東西,寧可毀壞它也不允許它存在。因情生怨,那種怨恨便化為毒藥。男人對這類女人避而遠之,溜之大吉,是為上策。  康敏這類藝術典型,與《斯巴達克思》中那個希臘妓女愛芙姬琵達有點相像。愛芙姬琵達因為得不到斯巴達克思的愛,就破壞和離間了這支奴隸起義軍;而喬峰也差點毀在康敏手中。至於段正淳所受的折磨,只不過是康敏略施小技罷了。</PGN0084.TXT/PGN>  阿朱  《天龍八部》中的段正淳是個風流情種,處處留情,生下許多女兒,阿朱便是其中一個。  阿朱出場時,是慕容復府上的丫鬟。她扮作老夫人戲弄鳩摩智,其易容術之妙,令人嘆為觀止。她表面上活潑調皮,其實卻頗有見識,是個有情有義的奇女子。  阿朱與喬峰的愛情,發生得有點突然,但其志甚堅,其情甚篤。當喬峰由於身世之謎解開,一下子從丐幫之主變成「大惡人」時,天下人都對他抱有厭惡之心,唯有阿朱仍真情相隨,矢志不移。雁門關外,也變成纏綿多情之地。她在喬峰受盡輕視污辱之際,竟一口氣說了下面一段擲地有聲的話:「有一個人敬重你、欽佩你、感激你,願意永永遠遠、生生世世陪在你身邊,和你一同經受患難屈辱,艱難困苦。」喬峰怎能不感動地嘆曰:「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可惜這對真正相愛的戀人不僅沒有能結伴去雁門關外放牧,反而成了你死我活的冤家對頭。原來,阿朱的父親是喬峰的殺父仇人。喬峰為報殺父之仇,決定以五掌回報段正淳,不料被擊殺的不是段正淳,</PGN0085.TXT/PGN>而是假扮段正淳的阿朱。一個心愛的女人死於她傾心相愛的男人之手,此事何等殘酷!  初看阿朱是代父受過,孝心可嘉;細細探究,才知道阿朱之所以玉殞香銷,是為了保護情郎喬峰。因為她知道大理國兵強馬壯,人才濟濟,喬峰一旦殺了段正淳,將難以對付仇家的報復。唉,阿朱原是為愛情而死的!  在金庸手下的女俠中,阿朱的武功實在不算高超,但她的易容術卻能以假亂真,達到惟妙惟肖的地步;但世上事物總是一分為二,有利有弊。  她的易容術巧奪天工,卻反而成為致自己於死命的原因。倘若她不是易容專家,那麼喬峰就可能識破假段正淳,阿朱便決不會死,可見有些悲劇恰恰是聰明才智的產物,正合曹雪芹那句話:「巧者勞而智者憂。」  倪匡評論阿朱,說她萬般柔情。這話不假。但阿朱是個有見識的女子,決不泛愛,喬峰與她相配,是很完美的伉儷。  但自古有情人難成眷屬,這便應了法國文豪羅曼·羅蘭的一句名言:  「你愛她,她不愛你,她愛你,你又不愛她,而真正相愛的早晚要分離。」  這話縱然悲苦, 卻反映了部分實情。阿朱的故事便是如此。  </PGN0086.TXT/PGN>  阿碧  因為我是蘇州人,阿碧一出場我就喜歡她。  論外貌,段譽也承認她不如木婉清美艷,當然更比不上王語嫣了,但這個姑蘇少女卻滿臉都是溫柔,滿身透溢秀氣。她亮相前先有一曲動人的吳歌,一見面就有一口甜美的「軟語」。再說她膚色白皙,如新剝鮮菱。  小家碧玉,不也教人覺得楚楚可愛嗎?  但阿碧的可愛還不在於她的音容,而在於她的心地善良、性格溫和。  阿碧初見段譽時,見到鳩摩智欺侮弱者,就同情段譽;後來段譽被王夫人責罵以及段譽與喬峰處於困境,阿碧也是暗暗擔心。最有趣的是她與阿朱送段譽進慕容府的路上,阿碧在船上想解手,那種又害羞又體貼人的表情,實在令人感到她處處可愛。她的心腸極軟,善解人意,又燒得一手好菜,金庸曲盡其妙地寫活了一個姑蘇少女的種種好處。  阿碧身世凄慘,她爹不知犯了什麼罪,把她送到慕容府避難。雖然慕容復並不把她當丫鬟使喚,但阿碧的下場比全書中任何一個女子更值得惋惜。  在《天龍八部》中,阿碧是個配角,她在感情世</PGN0087.TXT/PGN>  界中也是個陪襯角色。她和王語嫣都愛慕容公子,王語嫣愛心上人是取主動態度,痴情而有心機,各種手段都用得出來;而阿碧只會默默地愛。表面上看,她的愛沒有王語嫣強烈,實際上這種埋在心底的愛情卻更能持久。  在尾聲中,慕容復破滅了稱雄天下的富貴夢,他頭戴紙冠,接受七八個稚童的跪拜。在這可笑的場面上,那些慕容府的家人早已離去,連願為慕容公子而死的王語嫣也甘心去當段譽的妃子,唯有阿碧還伴隨舊主人。她明艷的臉上頗有凄慘憔悴之色,一邊從籃中取出糖果分給眾小兒,一邊語音嗚咽地說:「大家好乖,明天再來玩,又有糖果糕餅吃!」話音才落,幾顆晶瑩的淚珠便入了竹藍之中。這分明不是在安慰眾小兒,而是讓發痴的慕容公子多幾分歡喜。在這裡,神志不清而志得意滿的慕容復與面有柔情而心態凄涼的阿碧形成強烈對比,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感染力。  在《天龍八部》中,金庸對「貪、嗔、痴」三毒作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慕容復做白日夢即是典型一例;但金庸讓溫柔鄉里的姑蘇小美人阿碧與白痴長期廝守,用筆未免太殘忍。</PGN0088.TXT/PGN>  鍾靈  《天龍八部》中的鐘靈,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她出場的一幕戲,寫得既緊張又有趣之極。「無量劍」的東西兩宗比武正處在劍拔弩張之時,大理國王子段譽因為笑了一笑,差點送上一條小命。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樑上飛出一串清脆悅耳的笑聲,鍾靈這一亮相,很有點戲劇色彩。  若論武藝,鍾靈在金庸筆下的女將中排名在後,但她是鍾萬仇的愛女,母親又是江湖上叫人頭疼的「俏葯叉」。她武藝不高,卻善於玩弄毒藥,腰間皮囊中的那隻閃電貂,是一支「奇兵」,堂堂男子漢龔光傑在閃電貂面前,差點脫褲子顯丑。  鍾靈的可愛,緣於她天真爛漫,又能臨危不懼。她的秉性與母親甘寶寶很相似,都是天生的風流情種。她與段譽困在石屋中,被騙服了春藥,與段譽裸裎相見。這樣寫法,自然是為了讓鍾萬仇吞下一枚自作自受的苦果,但我總覺得金庸對鍾靈玩笑開得太過分。鍾靈後來成了段王子眾多妃子中的一位,不知她的下場是否和母親甘寶寶一樣令人傷心?  在段譽的情侶中,鍾靈屬於靈秀的一類,她外表</PGN0089.TXT/PGN>  清秀而俏麗,更惹人愛憐的是她具有少女的洒脫。金庸沒有細描她的姿容風采,用旁筆寫她穿了一雙蔥綠綉黃線的小鞋。她在刀戈場中穩坐樑上吃瓜子,看熱鬧,其悠閑之風度,大可令男人著迷。  在《天龍八部中》中,鍾靈被寫得虎頭蛇尾,可能是段譽的愛情糾葛太多,活潑可愛的鐘靈最後被冷落在一旁,對此我很為她惋惜。  </PGN0090.TXT/PGN>  木婉清  清代乾隆宮中有個香妃,據說她死後仍香氣四溢,令乾隆帝思念不已(金庸把她寫入《書劍恩仇錄》,取名香香公主)。這類女子,自然不容易見到,但金庸筆下的木婉清卻是這類香美人。  木婉清綽號叫「香葯叉」。她出場時騎著一匹黑駿馬,初見大理國皇子段譽就蠻不講理,出手潑辣,說起話來冷言冷語,一路同行,對段譽百般虐待,淋漓盡致地顯出了「母夜叉」的厲害。  一個人外表兇狠,內心卻未必兇狠,木婉清便是如此,一旦揭去她那神秘的外衣,便顯出她本性的善良與處事的幼稚。段譽為她治傷,偷看了她面紗後的真面目,她便以身相許,一副女孩子溫柔天真的情態躍然紙上,原來這個「兇狠」的少女竟是男人溫柔鄉里的可人兒。  木婉清戴著兇狠的面紗出現時,儘管可怕可憎,卻充滿了戲劇性。  揭去這幅面紗時,可怕可憎不見了,但與此同時她也就無戲可演。此刻的木婉清只知以滿懷柔情對待情郎,甘心情願當大理王國的妃子,原先那種高貴氣派無影無蹤,但這並不奇怪,因為木</PGN0091.TXT/PGN>婉清本來就是個柔美天真的尋常女子。  段譽品行不壞,但天生情種,見色生愛,又仗著他的高貴貴身分,因而贏得了許多美人的青睞。木婉清從主動轉變為被動,眼看著段譽被比自己更美的女子王語嫣迷得神魂顛倒,只能暗暗擔心。她隨段譽去大理王宮路上的種種複雜心情,表明她其實不過是一個純樸的鄉村少女。  我對木婉清下嫁段譽,甚感惋惜。古代的專制帝王,見異思遷,六宮粉黛,昨愛今棄。段譽愛木婉清,也逃不過這條規律,不過是求一時之歡娛。木婉清愛段譽,最終只有空守閨房、獨自嘆息的份兒。這愛情悲劇的由來,是少女犯了太輕信與從一而終的通病。</PGN0092.TXT/PGN>  王語嫣  段正淳的幾個女兒中,王語嫣生得最為標緻。  段譽初見她時,幾乎要暈眩,便喚她「神仙姐姐」。王語嫣之美,不似鍾靈的靈秀,也不似木婉清的明麗,與阿朱的精靈俏皮、阿紫的冷艷窈窕,絕無雷同之處。王語嫣是姑蘇燕子塢的大小姐,生得端莊曼妙,儀態萬方,江南的山水與吳歌熏陶了她的心靈,而富裕的環境又使她氣度不凡。  王語嫣不僅熟讀詩書,而且對天下武功來歷瞭如指掌。喬峰、司馬林、姚伯當、褚保昆一出手,她就能說出對方所用的招式。在對陣中,她還能臨陣指點,每一招都說得恰到好處。可惜她本人不是武林高手,只是一位武術理論家。不過書中有這樣一位女將,也為金庸小說的人物譜大為生色。  論到王語嫣的品性,就不及她外表那麼漂亮了。她不能說不多情,她對錶哥慕容公子愛之甚深,連學習武功也是為了迎合心中的戀人。她為了得到慕容復的愛,不知受了多少苦,但到頭來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還是做了她一向冷淡的段譽的妃子。  吳靄儀女士認為王語嫣是金庸筆下最令人討厭</PGN0093.TXT/PGN>  的女子之一。吳女士討厭其饒舌迂腐,對什麼都喜歡評點一番。這自然不錯。我認為這類饒舌的女子大都有點小聰明,表面上極穩重,內心一定喜歡想入非非,又仗著門第高貴,動不動摜出小姐派頭。和這種女子相處一天二天,尚覺得與她有話可談,但久而久之,便發覺她的可膩可厭。當然,王語嫣的可厭之處,還在於她酷肖她的母親,痴情過了分,邪念就會乘虛而入,比如段譽這般對她好,她卻為了表哥讓段譽去送死。從感情上說她也沒有大錯,但從道義去研究王語嫣,這種女子未必稱得上良善樸實。  王語嫣戲雖不多,但極熱鬧。她因為慕容復想去當西夏駙馬居然想跳崖尋死,後來果然又投井自殺,這便引出許多情節與人物來。因為她的美艷,段譽的多情郎角色也更加突出。可見在一部《天龍八部》中,王語嫣是少不了的。她既襯托出段譽的多情善良,又從旁勾勒出「名利」二字教慕容復變得多麼冷酷與殘忍。  尾聲中,王語嫣儘管當了段譽的王妃,但當她看見神志迷亂的慕容復在土墳上頭戴紙冠,口中喃喃而語,她內心凄然,卻終於從痴情的單相思中醒悟過來。  段譽的妃子甚多,他是否能像當初那樣愛王語嫣直到白頭,我看很成問題。</PGN0094.TXT/PGN>  慕容復  「南慕容,北喬峰」,這是《天龍八部》中的兩個主角。喬峰是正面人物的主角,慕容復是反面人物的主角。  「姑蘇慕容」是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家族。慕容復上場前,作者就通過武林高手之口來點出慕容公子的威名遠揚。後來段譽、鳩摩智等人來到燕子塢參合莊上,作者又通過阿朱、阿碧與王語嫣對慕容公子的崇拜,襯托慕容復不僅武藝精嫻,還是個儀錶不凡、風采四溢的美男子。《天龍八部》讀完一半,慕容復始終沒有亮相,但其人其事早已通過旁敘吸引讀者,好像讀《安娜·卡列寧娜》,主人公出場前用了許多伏筆。  待等慕容復亮相,令人感到失望。無論是武藝還是氣度,他都遠遜喬峰。他陰險卑鄙,只有表面功夫。鳩摩智與他鬥智,他又欠謀略。金庸說他所恃者不過武功高明,形象俊雅。確實,慕容復縱然用心險惡,但使出來的詭計,也並不見得如何高明,也就稱不上是反面人物中的奇才了。  慕容復的冷酷無情,在深愛他的表妹王語嫣面</PGN0095.TXT/PGN>  前暴露無遺。唯一可以令人諒解的是,慕容復時時不忘恢復他的大燕王朝,為了復國大業,他可以犧牲私情,克服人性上種種弱點,但單就這麼一點而論,慕容復也不夠眼光遠大。他志大才疏,又偏激自傲,脫不盡落魄王孫的習氣,終於自釀悲劇,成了一個可憐的瘋子。  《天龍八部》結尾中寫不可一世的慕容復頭戴高高的紙冠,用糖與糕餅來接受一群小孩的朝拜,口中念道:「眾愛卿平身,朕既興復大燕,身登大寶,人人皆有封賞。」那一幕情景,令人好笑中又不覺對做皇帝夢的慕容復產生一絲同情。  功名利祿,害人至深。金庸通過一個反面藝術典型,寫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PGN0096.TXT/PGN>  包不同  在一部情節緊張的小說中,高明的作者常常會塑造一個或幾個有趣的人物。  這種發噱的角色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戇大,如《隋唐演義》中的程咬金,《英烈傳》中的胡大海,《笑傲江湖》中的桃谷六仙。另一類人物以機智令人發噱,如《三俠五義》中的翻江鼠蔣平。《天龍八部》中的包不同也是一個成功的典型。  包不同亮相在劍拔弩張的香水榭,當時雲州秦家寨寨主姚伯當與四川青城派高手司馬林正在慕容復府鬥毆,人稱包三先生的包不同像耍小孩子一樣,把兩派武林高手戲弄一番。  讀者看好包不同,不僅因為他武藝出眾,而是他出口便是「非也非也」。包不同當然不是咬文嚼字的書獃子,他脾氣剛烈,出手狠毒,但為人正直,「以彼之道,還施其身」。金庸寫包不同讓姚伯當、司馬林大出洋相,是為了襯托出喬峰的拔俗超群。包不同在一般好手面前如魚得水,但在喬峰手下,他精嫻的武藝卻一點也施展不出來,於是,學乖的包不同性子再怪, 也自知與喬峰交手只是雞蛋碰石頭, 自己多說一</PGN0097.TXT/PGN>句話,就是多丟一分臉。他輸得極為瀟洒:「走罷,走罷,技不如人兮,臉上無光,再待十年兮,又輸精光!不如罷休兮,吃盡當光!」包三先生高聲而吟,揚長而去。可見包不同是一個表面上看來魯莽有趣其實卻很有心機的睿智人物。  慕容復手下有四員大將:鄧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風波惡。這四人的相貌也與其性格相仿:鄧百川方面大耳,身形魁悟,身穿棗紅長袍;公冶乾五十上下,青色儒巾,微眯眼睛,背了個酒葫蘆;包不同瘦骨稜稜,身材極高,滿臉病容,大有戾色;風波惡則身材瘦小,神色剽悍。這四個人的外貌與個性,大抵與《三俠五義》中的五鼠相似。鄧百川寬厚,公冶乾風雅,包不同精怪,風波惡勇猛,金庸都寫得恰到好處,其中寫風波惡的喜歡打架與包不同的胡扯爭鬧最為傳神。  包不同與人爭辯,一是引經據典,常常搬出不相關的古人來與人胡纏;二是好開玩笑,嘴巴上佔人便宜。正因如此,他的手上功夫還不如嘴上功夫厲害,沒理也要說成有理,是個武林中的有名「鐵嘴」。  鄧、公冶、包、風四人隨慕容復多年,一直以為慕容復是人中龍鳳,直到慕容復認段延慶為父,他們才與主人絕交。其中以包不同最為大義凜然,痛斥慕容復那番話,令人肅然起敬。慕容復惱羞成怒,居然將這個看著他長大的包三先生一掌斃命。包三先生雖死猶榮,而慕容復則如行屍走肉。</PGN0098.TXT/PGN>  蕭遠山  在武俠小說中,常常有一些死後復活的武林高手,蕭遠山便是塑造得極為成功的這類典型。  蕭遠山在雁門關惡戰中寡不敵眾,不願死於敵手,乃抱妻兒屍首投崖自盡。如此悲壯之舉,令人惋惜。金庸有感於此,不忍讓蕭遠山輕易冤死於九泉之下,於是在蕭遠山留言題壁之後,忽見兒子未死,頓生父愛之情,將其子蕭峰(即喬峰)回擲崖上。後來他又絕處逢生,埋名隱姓藏在少林寺內。這固然與他求生之念未滅有關,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緣於他的性格特徵。蕭遠山有天生的神勇與過人的機智,這些性格決定了他是一個生活中的強者,他雖受挫於漢人,但決不甘心失敗,於是復仇的慾望讓他死而復活。他的復活,目的在於復仇。  一個死而復活的人,他的慘痛經歷必然導致他性格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他的勇武不屈會走向極端,於是變得兇狠、無情、偏激與蠻橫。他一方面苦研武技,另一方面又大開殺戒,製造冤案,殘殺無辜,其目的當然是為了發泄仇緒、離間南朝漢人,殊不知他讓自己的兒子從此在江湖上遇到一連串的麻煩。</PGN0099.TXT/PGN>  金庸寫蕭遠山,是處處用伏筆,寫得隱隱約約。一是通過智光大師的悲憤回述,二是通過蕭遠山以鬼魂與黑衣蒙面人來製造懸念。前一筆寫得凄慘悲涼,後一筆寫得神秘離奇。這兩筆正好預示了蕭遠山一生的命運。  毫無疑問,喬峰(蕭峰)是《天龍八部》中最重要的主角,而喬峰所有的戲,卻都是他父親蕭遠山一手導演的。世代的恩怨,南人與北人的對峙,都是蕭遠山留給兒子的沉重「遺產」。再從性格上分析,喬峰也確實受父親蕭遠山「遺傳因子」的影響,蕭遠山的冷靜、英武與外貌上的魁梧高大,都被兒子全盤繼承下來。所幸的是,喬峰的經歷致使他比父親更加具備一個偉大人物的性格特徵。  不管蕭遠山殺了多少無辜,他畢竟是一條好漢,他的狠毒是由悲慘世界導致的。後來他與慕容博在無名老僧佛法點化之下,在少林寺出家,一對仇敵成了師兄弟,這隻能證明金庸信奉佛法無邊。原來解決世上恩怨的最好辦法是:皈依三寶、回頭是岸。  《天龍八部》雖是寫武林中事,但其作品的核心還是以禪釋世。驚心動魄的情節原來是一本佛經的生動註腳。</PGN0100.TXT/PGN>  無名老僧  讀過武俠小說的人,大都明白武俠小說家擅長故弄玄虛。那些劍拔弩張、耀武揚威的會家子不一定是一流高手,真正的武術大家恰恰是不露聲色的尋常角色。  《天龍八部》的無名老僧,便是這樣一個藝術典型。  無名老僧出場於蕭遠山與慕容博作生死一搏之際。這個身穿青袍、手執掃帚的枯瘦僧人,第一句話便是:「善哉,善哉!」蕭遠山父子與慕容博父子當時都吃了一驚,因為這個枯瘦僧人,年已高齡,鬍子全白,行動遲緩,有氣無力,完全不像一個武林高手。但更令兩大高手吃驚的是,蕭遠山與慕容博偷研武功、借閱經書的全過程,居然被這無名老僧一一點破,而大輪明王鳩摩智的絕技,在無名老僧口中道出不過是小兒遊戲。後來,蕭氏父子與慕容父子都與無名老僧交手,他們的蓋世武功在無名老僧面前,竟然不堪一擊。無名老僧為了化解他們的怨仇,讓蕭遠山與慕容博各自死去一次,又把他們救活過來,並從容地受了喬峰一擊,折斷了幾根肋骨也毫不在乎。這時,讀者</PGN0101.TXT/PGN>才知道無名老僧才是金庸筆下真正的武林高手。  如果把無名老僧與張三丰相比,恐怕我們無法判斷他們中誰為武功第一。他們自然不可能在武術上一見高低,但無名老僧與張三丰慈悲為懷的處世之道卻一脈相通。儘管一個代表了佛家,一個代表了道家,但他們都有超越眾人的神奇功夫,更有勸人為善的脫俗高見。  蕭遠山與慕容博後來都拜無名老僧為師。我想,他們不僅僅屈服於他的武功,主要是為他的思想所折服。無名老僧有幾句妙語:「王霸雄圖,血海深仇,盡掃塵土,消於無形」,「不存慈悲布施、普度眾生之念,雖然典籍淹通,妙辯無礙,卻終不能消解修習這些上乘武功時聽鐘的戾氣」。  前一句講稱霸與報仇是多餘的;後一句講上乘武功在於健身修心,如不去除戾氣則會讓人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  無名老僧的妙語,當然是勸人為善,並揭示了武俠之宗旨:俠為主,武為輔。所謂俠,即替天行道,舍已救人。從此也可見佛家與俠義的關係。  佛家主張慈悲,比儒家提倡仁義更為透徹地解釋了「俠」的精神。  這位高僧以「無名」為名,也深含寓意。一個人連自己的名字也不要了, 那麼世人爭奪相向的名位利祿, 豈不是空空如也?  </PGN0102.TXT/PGN>  鳩摩智  鳩摩智來頭不小,他是吐蕃國的護國法王,精通佛法,開壇講經,連大理國保定帝也去聽過,聞者無不讚歎。但鳩摩智又不僅僅是說教者,還是一個武林高手。他自稱與慕容博結為知已,曾在一起切磋武功。枯榮大師的武功甚妙,但鳩摩智一眼就看出其所參枯禪的來歷。凡此種種,皆可見鳩摩智確是佛道中人。  金庸本人信佛,但他在《天龍八部》中屢次讓鳩摩智大出洋相,先是讓鳩摩智在天龍寺連栽幾個跟頭,後來又在燕子塢上阿朱的當,對小丫鬟連連磕頭。一路寫下去,鳩摩智的品行越來越差,保定帝說的「暗算偷襲,卑鄙無恥」,正好與他所作所為相合。我開始奇怪金庸的寫法,後來才明白他的寓意,真正的佛教中人,並不是口吐蓮花的鳩摩智之流。  鳩摩智對佛經不是不精,他的武功也不能算不高。他出場時,段譽曾被他的儀容所吸引,他的談吐與舉止都顯示其人的高雅與莊嚴。但儀容與武功只是一個人的表相。他在少林寺眾僧前演示大力金剛拳、般若掌法、摩訶指法,也令玄慈大師仰天長嘆。鳩</PGN0103.TXT/PGN>摩智以為眾人為他的神功所懾服,就大言不慚,顯出其內心的「貪、嗔、痴」三欲。  就類型而言,鳩摩智與慕容復是犯了同樣的毛病,一個想為吐蕃國爭利,一個為興復大燕捨命,說到底,都是逃脫不了名利的引誘。在個性上說,鳩摩智不及慕容復冷靜陰險,他身上多了一點戾氣與蠻橫。  金庸寫鳩摩智,是想揭示表裡不一的社會現象,鳩摩智言辭高雅,內心粗俗,「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是一。第二,鳩摩智縱然講解佛經頭頭是道,但對佛學中的核心卻一竅不通。因為貪慾之念未絕,終究無法成為一代高僧。鳩摩智後來在枯井中喪失武功,悲恨交集,終於在反省中悟到如來佛的訓誡,去貪、去愛、去取、去纏。他將《易筋經》送給段譽,回頭是岸,泥地成佛,這才為弘揚佛教立下大功。  大輪明王鳩摩智的故事足可回味。一個人縱然熟知理論,又有智謀,但一旦沾上霸氣,就會變得淺薄無知,變得蔑視眾生,變得一意孤行,那麼他多年修鍊的武藝只會害了自身,而狂妄之心的必然表現便是兇殘猙獰,這樣的人雖能橫行一時,卻最終必然歸於失敗。  世人大可從鳩摩智的泥地成佛認識到人生的真諦。  </PGN0104.TXT/PGN>  段延慶  優秀的文學作品常常通過描述人的經歷來揭示人性的善惡。因此它既符合生活的辯證法,又讓藝術典型從他自身的磨鍊中完成他性格的組合。比如《復活》中瑪絲洛娃從天真少女墮落為淫蕩婦人,其生活經歷讀來令人既感動又覺可信。  金庸在《天龍八部》中寫段延慶,其手法之妙,我認為不在列夫·托爾斯泰之下。  段延慶居「四大惡人」之首。在他出場之前,三大惡人已經相繼亮相,葉二娘每天要殘殺一個無辜嬰兒,南海鱷神岳老三兇狠蠻橫之極,老四雲中鶴是一個好色如命的淫棍。這三個惡人的表現已足夠讓人駭怕,但他們還稱不上「惡貫滿盈」,因為只有段延慶才真正稱得上天下第一惡人。  邪惡的分類有許多種,段延慶的邪惡表現在他的殘忍與無情。南海鱷神岳老三稱他為老大,對他言聽計從,岳一旦不肯加害段譽,居然被段延慶一杖致死,手段狠毒,全無半點哥們情分。後來,段延慶還將他的對頭段正淳與他的情人一起擒獲,想一個個殺死,他的冷酷,實在令人髮指。  </PGN0105.TXT/PGN>  但段延慶天性並不殘忍,並不是一個生來就是冷酷無情的惡人。他本是尊貴英俊的大理國皇子,繼承皇位的應該是他而不是段正明。父皇被奸臣所殺,他在混亂中逃出大理國,歷經磨難,但當他重返家園時,大理國已經有了新皇帝,誰會相信這個重傷殘疾的乞丐才是真正的皇位繼承者呢?世道之不公,使他的心態發生了畸形變化,邪惡一旦戰勝了良善,段延慶便轉化為一個對人世充滿仇視的惡人。  金庸讓段延慶走出惡魔泥潭的一筆是寫父子相認。這也是整個《天龍八部》中最有戲劇性的一幕。段延慶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千方百計欲置之於死地的段譽,其實不是段正淳的兒子,居然是自己的親生骨肉。這一現實,讓一個對人世充滿絕望與仇恨的惡人,突然看到世界原來存在著希望與光明。  這一幕戲的尾聲也是妙極。段譽不肯認段延慶為父,段延慶不由凶性大發,想殺段譽,但他終究又下不了手,他寧可讓兒子殺自己也不肯絕後,結果是段譽相信了母親的話,不肯殺他。於是,這個陰險狠毒的人居然大動感情,發出稚童般的哈哈大笑。因為他的心花怒放,正是他確信自已真正有了兒子。  段延慶的下場無須細表,因為一個有了希望而看到光明的人,決計不會作惡於世,他要考慮自己是一個父親,是一個擁有如此驕傲的兒子的父親。  經歷造就人的性格。金庸通過寫活段延慶證明了這一客觀規律。  </PGN0106.TXT/PGN>  倚天屠龍記  張翠山  有情有義,是構成大俠的兩個基本點。《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翠山做到了這兩點,卻成為戲中的一個悲劇性角色。  張翠山是武當張三丰的弟子,武當七俠中的第五俠。他接受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教育,勇於扶弱除奸,行事頗有君子之風。這一點,可從他與都大錦、殷素素、謝遜的接觸中看出。都大錦為了貪圖錢財,護送俞岱岩上武當,途中受騙,後來被張翠山發現車中藏了金子。張翠山對都大錦的處置,便是命令他把金子全部送給災民。這便是武當派的行俠作風。他後來遇見了「清麗不可方物」的殷素素,心中一動,但表面上還要嚴守欲戒。張翠山與殷素素在冰火島上幾次遇險,殷素素要殺謝遜,但張翠山在生命危急之時,仍告誡殷素素不可暗算謝遜。最後,他自知對不起師兄俞岱岩,又為了武當的聲譽,一劍結果了自己性命。可見,張翠山是死於義的錚錚男子漢。  但另一方面,張翠山又死於情,他是一個俊俏美男子,是個很重感情而無識見的武林高手。他在處世上,遠不如謝遜敢作敢為,既少謀略,也無心機。他與</PGN0109.TXT/PGN>殷素素的結合,完全是女人在唱主角。他與素素在六和塔的約會,處於被動的位置;他與素素在冰火島上的結合,也只有歡喜而缺乏男子漢的激動,當然,張翠山是深愛殷素素的。  他自知師兄俞岱岩致殘的原因與愛妻素素有關,他既重情又重義,於是只能自刎而死。但他以一死來告慰師兄,看來很勇敢,其實也算不上一個強者對待生活的態度。  論武藝,張翠山決不遜色。他與謝遜比劍寫字,連謝遜也自甘認輸。  可惜翠山天生性格軟弱,掉入情網而不能自拔,使他無法做出一番大事業來。對於這樣厚道的男人,我們可視他為自己的朋友。</PGN0110.TXT/PGN>  殷素素  「清麗不可方物」的殷素素,在《倚天屠龍記》中出場時的一段描寫,很有詩情畫意。  武當五俠張翠山遠觀她是個風流俊俏的公子,近看才知是個女扮男裝的妙齡麗人。在縹緲旖旎的湖光水色之間,張翠山與殷素素初會於小舟之中。殷素素玉頰微瘦,眉彎而鼻秀,手如雪潔,笑如花綻,其清麗之美不可描繪,但更妙的是佳人撫琴,引喉唱曲,這錢塘江畔的此情此景,叫一個多情的青年男子張翠山怎能不動心?  殷素素之可愛,不僅由於才貌雙全,而且由於她是個深情的女子。  她原是天鷹教主之女,武功謀略之高都不在任盈盈之下,但她與張翠山一見之下,卻為他「英姿颯爽」所動,不惜拋棄一切,以身相隨。後來與張翠山相伴於孤島之上,儘管受盡苦難,卻無半點怨言。正因為她有難得的真情,名門正派的張翠山才會置清規戒律於度外,嚮往與殷素素結百年之好。  但真情自古多磨難。殷素素縱然聰明機智過人,又有改邪歸正的決心,但殘酷的往事不會輕易饒過殷素素。張翠山為情而死,殷素素也只能成為愛情悲</PGN0111.TXT/PGN>劇中的犧牲品。  儘管如此,殷素素依舊引起了讀者的留戀,她與張翠山違背門規的愛情還是給人以百般的回味。至於她的驕傲任性以及狠毒手段,讀者也很難從道德角度去加以深究和譴責。因為一個美麗的女人,能如此決然地殉情而死,她縱有一千個錯,也是可以原諒的。  至少在張翠山心目中, 殷素素始終是他愛情的偶像。  </PGN0112.TXT/PGN>  俞岱岩  在武當七俠中,四俠俞岱岩下場最為悲慘。他先是遭殷素素暗算,掌心被刺了七個小孔,腰腿間又被上了毒藥的暗器擊中。殷素素本不要他性命,讓龍門鏢局都大錦把他送上武當山,不料被「玄冥二老」冒充武當七俠,將其四肢骨節折斷。張翠山見到他時,俞岱岩的指骨、腕骨、臂骨、腿骨到處冒血,其狀慘不忍睹。俞岱岩如何受傷?書中沒有具體交代;但據張松溪分析,斷其四肢是讓俞岱岩遭受異常痛苦的折磨,是用金剛指力捏斷的。讀到這裡,真令人掩卷長嘆,悲憤難抑。  俞岱岩的悲劇,之所以令人惋惜悲憤,是因為他本人是無辜的。  在武當七俠中,俞岱岩精幹而穩重,他奉師父張三丰之命赴福建誅殺一個殘害良民、無惡不作的盜賊。完事之後,在歸途中意外發現海沙派與天鷹教為一把屠龍刀大打出手。俞岱岩無意中得到屠龍刀,並無半點貪心,而是認為此刀乃天下異物,如落入惡人手中,助紂為虐,勢必貽禍人世。他只想把屠龍刀帶回武當山,由張三丰去處置。卻不料因為身上帶了這</PGN0113.TXT/PGN>把武林中人人為之爭奪的寶刀,竟落得這樣一個可悲的下場。  俞岱岩的戲不多,他被師父張三丰救活之後,空掛俠客之名,只能整日睡在床上。後來,少林三大僧人赴武當山挑戰,正好張翠山攜妻子殷素素回來。殷素素願當俞岱岩替身,代俞三俠布陣斗敵,不料她一語出口,竟讓俞岱岩認出殷素素就是委託都大錦送他上武當山的女子。在這一幕戲中,俞岱岩雖說出幾句悲憤的話來,卻依舊不願因為自己遭此慘禍而有有礙翠山與素素的夫婦之情。讀到此處,鐵石心腸者也莫不為之掉淚。從中可知俞三俠品格之高尚,心底之無私。  應該說,張翠山與殷素素的自盡,與俞岱岩有關,但俞岱岩並沒有想傷害他們。張翠山是受不了這一殘酷的事實而自刎,殷素素也因為丈夫之死並且親眼目睹俞岱岩的慘狀而內疚,以致失去生活的勇氣。這對夫婦自盡都與情理相合,儘管這幕戲演得太令人痛苦而壓抑了。  一部《倚天屠龍記》中,俞岱岩確實是個關鍵人物,一場武林惡戰由他而拉開序幕。他的悲劇似乎啟示人們:對於價值連城的寶物,世人還是少沾邊為妙,最好的辦法是遠而避之。不然殺身之禍將會隨時落到你身上。我這個想法雖然有點消極,但對於善良的人們來說,俞三俠的悲劇確堪為一面鏡子。</PGN0114.TXT/PGN>  俞蓮舟  武當派開山之祖張三丰有七個弟子,他認為七個弟子中,張翠山悟性最高,又文武雙全,是他衣缽門戶的理想繼承者。  金庸本人也持這個觀點,他給張翠山的戲最多,以致吳靄儀女士在《金庸小說的男子》一書中認為,《倚天屠龍記》中最有吸引力的男子首推張翠山。  以我管見,能繼承武當衣缽的不應該是張翠山,而應該是俞蓮舟。  俞蓮舟在武當七俠中排行第二,因為他平時不苟言笑,幾個師弟對他的敬畏比大師兄宋遠橋還多幾分。但俞蓮舟並不是一個板著面孔的師兄,他對幾個師弟情誼之深,甚於他人。張翠山攜殷素素歸來,俞蓮舟表面上語氣冷淡,口中只稱她為「殷姑娘」,但待殷素素走開,他卻對翠山說出一番肝膽相照、情逾骨肉的肺腑之言:「便有天大的禍事,二哥也跟你生死與共。」可見俞蓮舟心中早已打定主意,寧可不要自己性命,也要保全翠山夫婦。</PGN0115.TXT/PGN>  在武當七俠中,武功以宋遠橋與俞蓮舟為最高。虎踞鏢局總鏢頭祁天彪等三人要闖武當見張三丰,宋遠橋露了一手,衣袖揮出,三個總鏢頭頓時氣息逆行倒沖,差點斃命,可見宋遠橋內功深厚。但宋遠橋性格淡泊謙和,為人端嚴慈祥,是個佛面善心的老好人。以才幹與膽略而言,他都不如俞蓮舟。  宋遠橋的性格導致他生下逆子宋青書,張三丰後來把掌門人的位子傳給俞蓮舟,可見是明智之舉。我之所以認為俞蓮舟可當一大門派的繼承人,還因為他潛心武學,無妻無子,不像張翠山、殷梨亭在處世中有太多的感情糾葛。張松溪的急智,莫聲谷的剛勇,都十分難得,但從全面來衡量他們,又不及俞蓮舟可以獨當一面。當然,俞蓮舟還具備一個領袖的風度:為人正直,以理服人。他在送翠山夫婦回武當山途中,眼觀四路,耳聽八方。一路上風雲突變,都被他一一化解,可見他確是個文武雙全的武林高手。  《倚天屠龍記》的戲後來轉到張無忌身上,武當七俠也就沒有多少作為。但在張三丰救少年無忌之際,宋遠橋、張松溪、殷梨亭、莫聲谷都有不凡的表現,可見武當弟子情義之深,這與少林寺中師兄弟大打出手,形成了明顯的對照。</PGN0116.TXT/PGN>  殷梨亭  男人的痴情也有兩類。  一類是剛直而熱情如火,為了所愛的女子不惜犧牲自己生命與榮譽。這類男子可以楊過為例。他愛小龍女既深情又聰明,敢作敢為,女人不能不被他所吸引。  另一類男子個性軟弱,情意纏綿,一旦失意就痛苦萬狀。《倚天屠龍記》中的殷梨亭,便是這一類掉了魂的痴情男子。  殷梨亭是「武當七俠」中的第六俠,他年紀輕,社會閱歷也就相對貧乏。他的處事天真,歸根結底還是與他的個性有關。他欠缺楊過的剛強堅毅,感情上又很脆弱,尤其對待愛情上的突變,往往表現得一籌莫展,頗像痴情的女子。他的未婚妻紀曉芙失貞於楊逍,叫他難過得死去活來;他又不像楊過那樣想報仇雪恥,而是依舊留戀紀曉芙曾經給他的一點溫情,並且至死不忘。他負傷之後,還在昏迷中拉著自己戀人紀曉芙的女兒楊不悔的手,叫著紀曉芙的名字。  如果細細分析,殷梨亭是個感情至上的天真男子。他的師兄張翠山娶了天鷹教教主的女兒殷素素,</PGN0117.TXT/PGN>旁人都以為大逆不道,唯有殷梨亭首先承認她是嫂子,對張翠山更是十分親熱。在他看來,什麼道義與門派,都不必放在眼裡,只有兩個人有感情才是真正重要的。  他對紀曉芙更是如此,寬恕她的失身,心中對她的追求始終不變。即使是面對情敵楊逍,他也沒有乘對方重傷之際報奪妻之仇。這類痴情男人的優點也是弱點,讀者可能和我一樣,覺得殷梨亭多情得有點傻氣。  這種感情至上而又天性軟弱的男人,在事業上大抵無所作為,在感情世界中也往往沒有立足之地。試想起紀曉芙若真的與他結為夫妻,恐怕一遇到強有力的男人進攻,給殷梨亭戴頂綠帽子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因此,我一方面欣賞殷梨亭的善良單純,另一方面又對他缺少一種男子漢氣概表示遺憾。他可以成為男人的朋友,但卻不是女人心目中的偶像,至少在一些有主見的女人心目中,對他的同情往往多於愛情,因此殷梨亭只能成為愛情中的悲劇角色。  據史記載,張三丰確有七個弟子,其他六人姓名與金庸小說中的人物相同,唯有殷梨亭原名殷利亭,金庸感到其名與六位武俠之名不符,乃作了改動。</PGN0118.TXT/PGN>  紀曉芙  談到愛情的不可思議又無法解釋,那麼請讀一讀紀曉芙的故事。  紀曉芙在《倚天屠龍記》中出場時,正值張翠山攜妻子殷素素回歸武當,峨眉派靜玄師太前去興師問罪,當時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但見神情威嚴的靜玄師太背後站著一個身材高挑、膚色白皙的年輕女俠,她低著頭弄衣角,那副神態就顯示她很擔心峨眉與武當發生衝突。原來那個美貌少女正是武當第六俠殷梨亭的未婚妻紀曉芙。張翠山自刎之後,峨眉派揚長而去,唯有紀曉芙大為傷感,可見她是感情勝於理智的女人。  這個柔情女子的遭遇很值得同情。因其美貌,被明教光明左使楊逍擒去,因奸而孕,生下一女。據她向師父滅絕師太供認,她完全是被迫的,但令人納悶的是,紀曉芙居然給女兒取名楊不悔。她不僅對自己的失身表示不悔,而且對強姦她的楊逍不恨。紀曉芙在師父與師姐的威逼之下,寧可身敗名裂,慘遭毒手,也要保護她的丈夫楊逍。  楊逍是個有魅力的中年男子,這無容置疑,但他</PGN0119.TXT/PGN>  畢竟是用了強制手段。遇害的紀曉芙何以不怨?這理由恐怕有兩個:一是女子一旦失身,生米煮成熟飯,她就認了命,二是那個強姦她的男人本來值得她愛。楊逍儘管在年紀上不佔優勢,但他比起那個軟弱天真的殷梨亭確實多了幾分男人味。再說紀曉芙與殷梨亭的姻緣,本來也只見過幾面,談不上有感情基礎。紀曉芙移情於楊逍,大可原諒。  芙自然不是輕浮的女子。她除了被迫失身,處處顯示一個女俠的風範。丁敏君殘殺彭和尚時,曾以紀曉芙私生一女要挾,紀曉芙寧可聲名俱毀,也不願強加無辜;滅絕師太有意傳衣缽給她,只要她誘殺楊逍,可紀曉芙寧可被師父處死,也不願害丈夫。她臨終前把女兒楊不悔托給張無忌,並要求把女兒交給楊逍。楊逍因紀曉芙之死而傷心落魄,這實在是情理之中的。  令人大為感動的是,紀曉芙雖然被奸而孕,但她不把責任全部推在男人身上。她面對世俗的責備與冷漠,依然用誠實的心地來支配自己的一言一行。可見紀曉芙在感情世界中是個了不起的女人。  </PGN0120.TXT/PGN>  張無忌  《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與郭靖有相似之處,心地皆寬厚善良,武功皆精嫻過人;但張無忌不是郭靖。  首先,張無忌比木訥的郭靖多了一點男子漢的溫情;其次,張無忌為人隨和,容易與人相處;第三點,也是兩人最大的區別,郭靖處事固執己見,原則性極強,抱定的主意雷打不動;而張無忌生來毫無主見,在處世上隨意性很大。這一點,無忌與其父張翠山酷肖。  張無忌的隨意性,一方面表現在愛情上。他不是那個處處留情的風流情種段正淳,他從不勾搭女人,但一旦有某個女子鍾情於他,他總是不忍心拒絕。小昭、周芷若、趙敏愛上了他,張無忌時時記著她們的好處,以致不知選擇誰人為妻,使得幾個女孩子都很痛苦。  在事業上,他也是當斷不斷,雖然被推上領袖寶座,但他並非出色的武林盟主。真正的政治領袖總是有謀略,有城府,可惜張無忌久經世面,仍對權術一竅不通,又無掌握權力的野心。張無忌在《倚天屠龍</PGN0121.TXT/PGN>記》中出場頗多,但真正顯示其光彩的場面很少。他的可愛之處,不在於對女人的吸引(我始終弄不明白那麼多女孩子為何鍾情於一個渾渾噩噩的男人),而在於他對謝遜的一片至誠友情。他還有一個弱點,一生太相信別人,儘管他有仁愛之心與出眾的武藝,結果仍被攆下明教教主的位子。好在張無忌對此並不介意,他從不想當決策者。  與張無忌交朋友,無所顧忌。你對他一分好,他還你三分好。你與他相處日久,會發現張無忌從不苛責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如果衝撞了他,他也不記恨。但你與張無忌交友,還得注意一點,不可把什麼話都和盤托出,他對任何人都不設防,很可能把你的秘密無意中泄露給另外一個人。至於遇到疑難問題,你要聽聽張無忌的高見,那就讓你為難也讓他為難了。</PGN0122.TXT/PGN>  周芷若  一個毒誓,可以讓人背上一副沉重的枷鎖,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這類近於殘酷故事居然被金庸描寫得有聲有色。  我們不妨讀一讀周芷若的人生際遇。她在《倚天屠龍記》中出場時,還是個容貌秀麗、性格柔順的船家女。她天生是美人坯子,小小年紀就長得楚楚動人。父親死於非命,幸虧張三丰出手相救,她才倖免毒手。周芷若與身受重傷的張無忌相遇,應該說有點緣分。她在舟中精心照顧張無忌一段細節,活現出這個小女孩可愛的性格。她再度亮相,已成為峨眉派掌門人滅絕師太的女弟子。金庸極寫丁敏君的刁鑽凶蠻,來襯托周芷若的柔弱仁懦。後來滅絕師太突然選定周芷若為掌門繼承人,條件是要周芷若發一個毒誓:不能和張無忌相愛;如若與張無忌結為夫妻,父母屍骨不得安寧,生下兒女,兒子代代為奴,女兒世世為娼。這個毒誓可謂惡毒之極。  應該說,周芷若發這個毒誓是被迫的。她心中早就愛上了張無忌,不然她為何一劍刺中張無忌時,居然手下留情。但後來情節的發展似乎有點違反人之</PGN0123.TXT/PGN>常情。周芷若儘管在江湖的磨練中逐漸顯示出剛毅、堅強的一方面,但實在算不上心狠手辣。金庸可能為了追求撲朔迷離的藝術效果,把趙敏的某些性格特徵移植到了周芷若身上,讓她用迷藥迷倒眾人,用利刃在殷離臉上划了十幾條傷痕,又自殘左耳,嫁禍趙敏。她後來與張無忌交手之際,又突然自稱「宋夫人」,以此擾亂張無忌的心,這種陰險狠毒無情的伎倆,恐怕遊離了周芷若性格發展的脈絡。我總感到金庸塑造這個藝術典型不是很成功。  我說金庸沒有正確把握周芷若的性格脈絡,主要是說他寫周芷若與張無忌之間的關係有點矛盾。她一方面愛張無忌,一劍不刺中張無忌的心臟是一例;後來她落敗在鹿杖客的「玄冥神掌」之下,臨危之際還要出手擊殺趙敏,把自己體內寒毒傳到趙敏身上,這些都可以證明她內心世界仍然無法擺脫對張無忌的依戀,不然為何對為張無忌所愛的趙敏會恨之入骨呢?但另一方面她又幾次要置張無忌於死地,給張無忌造成諸多麻煩。這樣愛與恨交織在一起,表現一個人的雙重性格,也無不可。但金庸對這種感情的基礎缺少令人信服的交代。  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把周芷若與趙敏並提,聲稱周、趙二人都是很有野心的女人。周芷若因為有野心,才練成猶如鬼魅的「九陰白骨爪」,其出手詭奇狠毒,自然毫不奇怪,但讓一個毒誓改變她的全部性格特徵,我總覺得不大可信。儘管在此書的尾聲中,周芷若還是由鬼變成了人,這種大起大伏的人格</PGN0124.TXT/PGN>塑造,顯然不合邏輯,只是文學家隨心所欲的想像罷了。</PGN0125.TXT/PGN>  趙敏  如果一個女人只是本性殘忍,有點邪氣,那麼至多是一個無用黑心人;但如果她生來頗有姿色又有野心更兼機智過人,那麼這類女人的可怕,就不可低估了。  《倚天屠龍記》中的蒙古貴族小姐趙敏,便屬於後者。  趙小姐是汝陽王的女兒,美貌無與倫比,其媚態足以顛倒任何一個男子。她武功不算高,但工於心計,使出的手段令人咋舌。她小小年紀,膽子甚大,帶了「玄冥二老」兩位高手闖蕩江湖,其目的就是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那麼,趙小姐心中的事業是什麼呢?照她自己的話說:「我年紀大了,要殺很多人。」把殺人視若兒戲,難怪她詐騙明教高手、暗襲張三丰,在她看來都是略使小技。至於她為了引張無忌入彀,用有毒的「七蟲七花膏」代替「黑玉續斷膏」,讓張無忌用在俞岱岩、殷梨亭的傷口上,這種不惜讓兩大高手陡增萬般痛苦的欺騙伎倆,可見趙敏的狠毒心腸,簡直匪夷所思。  我初讀《倚天屠龍記》,對張無忌與趙敏的感</PGN0126.TXT/PGN>  情糾纏實在不理解。這個魔女輕易地擺布男人,張無忌居然被其玩弄得心甘情願,真坍盡了天下男子漢的台!但一讀再讀,又漸漸悟出:掉入情網的男人無法抵抗的無限嬌媚、無限深情。再從張無忌性格來分析,他縱然學成了蓋世武功,當上了明教教主,其實他本性軟弱,天生沒有主張,遇到什麼事都從好的、善的方面去忖度,一旦吃了虧,又善於原諒對方的種種惡行。這種男人處事猶豫不決,如果遇上一個柔順的女孩子,也未必能做出什麼大事業來。趙敏與他相處,正好彌補了他的不足。  金庸寫趙敏,一方面寫她的麗色生春與一往情深,比如她愛張無忌,就會不顧一切地去追求,甚至不擇手段地佔有這個男人。殷離在張無忌手上咬了一口,她也在張無忌手上猛咬一口,目的是讓張無忌不會忘記自己;另一方面又極寫她的機智過人,張無忌幾次遇騙,都是趙敏及時識破對方伎倆,如陳友諒的偷襲與偽裝,可以把張無忌矇騙在鼓裡,但卻騙不了趙小姐的「火眼金睛」,因此,張無忌縱然對殷離、周芷若、小昭都有愛憐之情,但與他真正相愛的女人,卻只有一個趙敏。  還值得指出的是,趙敏的所作所為都是主動的,不僅僅因為她是任性的千金小姐,還因為她身上有蒙古人的血統,與中原女子的溫柔性格大不相同。</PGN0127.TXT/PGN>  殷離  殷離是個性格倔強的傷心女子。她的悲劇緣於她的個性太強,一方面表現在她為母親復仇上,另一方面表現在她對張無忌的一片痴情之中。  她本來生活極為優裕,她是魔教四大護法之一「白眉鷹王」殷天正的孫女,父親殷野王武功也十分了得。後來殷野王娶妾,殷離為母親報仇,跟隨金花婆婆闖蕩江湖。為了修鍊歹毒無比的「千蛛絕戶手」,朝夕與毒蜘蛛相伴,久而久之,容貌變醜。殷離熱衷這邪門功夫看來不可思議,其實是她從母親的悲劇中汲取的。殷離的母親原來也練這功夫,已練至一百隻花蛛,為了保持容貌美麗,棄功不練,但她依舊牽不住丈夫的心。殷離親眼目睹母親的傷心遭遇,就狠心苦練。她要練成這門功夫,與其說為了母親,還不如說為了懲罰天下的薄倖男子。  殷離心目中薄倖男子,原來是多情善良的張無忌。她隨金花婆婆在蝴蝶谷見到張無忌,就有了朦朧的愛情,她只想把這個俊俏的男孩子帶回靈蛇島,與他一起玩耍。不料張無忌不肯,還在她手背上咬了一口,於是,處世簡單的殷離對張無忌便又恨又愛。後</PGN0128.TXT/PGN>來,張無忌成了曾阿牛,殷離也成了「蛛兒」,兩人互不相識。殷離對關心她的阿牛百般挑剔,時時流露出對張無忌的情愛,令人感到又可惜又可憐。  金庸塑造殷離這個人物,可以說處處有伏筆。比如張無忌一見蛛兒,便說她像他母親殷素素;殷離還以為無忌取笑她太老,其實正是暗中寫出殷離的身世,原來無忌的母親正是殷離的姑姑。又如寫張無忌情急之中咬了殷離一口,卻對後面戲的發展起了那麼大的作用,這都是寫書人的巧妙安排。殷離的結局也大出意外,張無忌見蛛兒昏死過去,為她立了木條墓碑,不料殷離未死,她從墓中走出,方知待她十萬分好的曾阿牛正是她朝思暮想的張無忌。殷離在尾聲中飄然而去,心中卻仍然保留著那一份幼年時的感情。  我對殷離既同情又不大喜歡。殷離傷心的遭遇,雖是經歷所致,但一大半還是個性太強造成的。她恩怨之念太分明,處事會走極端。比如她因為母親求美而得不到愛情,就把自己的美貌毀了;又如張無忌說一個人貌美並不可愛,可愛的是心地善良,她又以母親的悲劇來把善良說得一無是處。儘管她本質上還是一副好心腸,但像這類古怪偏激的女子,除了張無忌,恐怕其他男子都吃不消。</PGN0129.TXT/PGN>  小昭  我曾經在拙著《古龍小說藝術談》中談到新派武俠小說與舊武俠小說(指狹義的武俠小說)有很大差別,差別之一便是對愛情所取的不同態度。以《三俠五義》為代表的舊武俠小說渲染忠義而排斥愛情,或者說這類小說中的愛情關係,只是俠客生活的一個點綴。新派武俠小說則不同,書中男女主角具有強烈的愛情吸引力,《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便是一例。  同時愛上張無忌的四個女子:殷離、周芷若、趙敏、小昭,都是絕色佳人,又都愛得死去活來。殷離、周芷若、趙敏已另文談過,這裡再來談一談小昭。  小昭出場時,帶點神秘感。她容貌奇醜,又是跛子,楊逍見她可憐,便讓她當女兒楊不悔的丫頭,後來楊逍發現這一切都是偽裝的。楊逍那日教楊不悔練武,小昭居然識得六十四卦之方位。楊逍是機智過人的高手,他一眼看出小昭大有來歷,疑心她來明教卧底,便餓了小昭七天七夜,小昭依然不露半句口風,只得用玄鐵鐐銬把她鎖住。後來,張無忌動了善念,讓這個醜丫頭服侍自己。小昭隨張無忌上靈蛇島</PGN0130.TXT/PGN>之前,張已察覺小昭非尋常女子:自己行步如飛,小昭居然能和自己並肩而行。當然更出意料的是,小昭的本來面目是混血的美人,她後來又成了波斯明教總教的教主。  小昭到光明頂卧底的故事,很落俗套。因為她的母親黛綺絲遇上銀葉先生,因情生愛,叛教嫁人,生下小昭。黛綺絲為了贖罪,讓女兒喬裝改扮混上光明頂,盜取乾坤大挪移心法。這個故事有點離奇荒謬,其中值得回味的只是突出了楊逍的成熟與老練。  小昭光彩奪目之處,是她真心誠意地愛上了張無忌。她縱然也騙過無忌,但從未下過毒手。她和趙敏、周芷若都有做作功夫,但她對人並不殘忍。小昭的可愛遠遠勝過趙敏與周芷若。她知道自己要與張無忌分手,便說出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話來:「公子,這件事我一直在騙你。但在我心中,我卻沒對不起你。因為我決不願做波斯明教的教主,我只盼做你的小丫頭,一生一世服侍你。我跟你說過的,是不是?你也應允過我的。」她與張無忌含淚訣別,並將倚天劍與屠龍刀一起交給了張無忌。金庸比較了幾個女子對張無忌的愛情之後,在此書《後記》中寫道:「我自己心中,最愛小昭,只可惜不能讓她跟張無忌在一起,想起來常常有些惆悵。」  小昭愛張無忌什麼呢?是愛他的善良還是愛他的英俊?我實在想不出來。對這樣一個在愛情上毫無主見的男子,有那麼多女人肯傾心相愛,除了說明愛情本來是不可思議的, 答案便是金庸太會編故事。  </PGN0131.TXT/PGN>  黛綺絲  金庸寫武俠小說喜歡異想天開,比如把洋美人搬來充當中國小說中的俠客,即為一例。  《鹿鼎記》中塑造了一個蘇菲亞,縱然媚態十足,畢竟沒有高明的武功。《倚天屠龍記》中的黛綺絲則不同。她是明教「四大護法」之一,排名還在「白眉鷹王」、「金毛獅王」、「青翼蝠王」之前。她初次亮相是在蝴蝶谷,她扮作一個老態龍鍾、久病纏身而又出手怪異的金花婆婆,胡青牛與王難姑死於她手,足以顯示她的心狠手辣。她再度亮相是在靈蛇島與謝遜相見,此時金花婆婆才顯出「紫衫龍王」的真面目;但且慢,「紫衫龍王」還是她的喬裝改扮,她真正的身分是波斯明教的教主之一。這個「聖處女」原來是位徐娘半老的絕色佳人。  在明教「四大護法」之中,黛綺絲雖然身居首位,其實她除了水底功夫出眾之外,論武藝還算不上一流高手。令人驚嘆的是她很有心機與善於偽裝。黛綺絲的動人之處,是因情下嫁銀葉先生,但她熱情如火的戀愛生活,金庸並沒有細緻交代。在我的印象中,銀葉先生是書中子虛烏有的人物。黛綺絲後來為了</PGN0132.TXT/PGN>免受火禁之刑,居然讓自己女兒扮作醜女,混上光明頂卧底,這似乎與中國傳統的母愛大相違背,我只能從她的波斯人血統去圓金庸的想像之說。    黛綺絲扮作金花婆婆與謝遜鬥法一段,更令讀者不可思議。她一方面命令女兒小昭去偷學「乾坤大挪移法」,另一方面又想爭奪屠龍刀,這一切好像都是為了她可以向自己背叛的波斯明教有一個交代,將功贖罪。  但黛綺絲從未想過要返回波斯,試想中原之大,她完全可以隱姓埋名,與女兒小昭舒舒服服過日子。這些念頭在初讀《倚天屠龍記》時我也沒有想過,但掩卷之後,總覺得金庸寫黛綺絲這個人物是個敗筆。  武俠小說的人物與情節,應該講究一點離奇與驚險的味道。平鋪直敘,沒有波瀾起伏與意料之外的東西,讀者一定大失所望。但為了吸引讀者,就故弄玄虛,使意料之外不在情理之中,讀者對這類人物的可信性便大生懷疑。我讀「紫衫龍王」黛綺絲的故事,便有如此感受。  吳靄儀女士在《金庸小說的女子》一書中,也認為金庸對黛綺絲所作所為的答案解釋得十分勉強。我則進一步認為,黛綺絲是金庸筆下失敗的人物形象之一。</PGN0133.TXT/PGN>  謝遜  一部《倚天屠龍記》跌宕起伏,波瀾叢生,皆由一把「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的屠龍刀引起,而屠龍刀的得主是金毛獅王謝遜,因此,謝遜在書中的地位,決不在張翠山、張無忌父子之下。  謝遜初看是個威猛兇狠的粗人,其實他粗中有細。他身材魁偉,滿頭黃髮,兩眼發光,威風凜凜。他一出場,就將白龜壽、常金鵬、麥鯨等四大幫主斃命,一聲長嘯,幾十個人都成了白痴。後來他在冰火島上幾乎殺死張翠山與殷素素,但更令人震驚的是,武林中許多兇殺懸案居然也是他假冒師父成昆之名製造的。謝遜一生殺人無數,許多無辜者死於他手下,連仁慈的空見大帥也未倖免。金毛獅王的所作所為,足以令人髮指。  但細讀全書,謝遜卻又是一個值得同情的英雄。他憎恨人類,連及蒼天,都是事出有因。他本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因為師父成昆見色動心,強姦了他的妻子,殘殺了他一家,連他的幼子也被成昆摔成血團。一個人遭受了家破人亡的巨大痛苦,豈能性格不變!謝遜在痛苦的煎熬下終於成了叛逆者,他要奪</PGN0134.TXT/PGN>取屠龍刀,為他父母、妻子報仇雪恨,這是可以理解的。  謝遜給世人的印象由可憎變為可愛,是因為他聽到張無忌一聲啼哭之後,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兒子,於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謝遜在後半場戲中,成了讀者崇拜的英雄。他雙眼已瞎,明明可置成昆於死地,卻不殺死對方,他對成昆說道:「你殺我全家,我今日毀你雙目,廢去你的一身武功,以此相報。師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盡數毀了,還了給你。從此你和我無恩無怨,你永遠瞧不見我,我也永遠瞧不見你。」  這種境界,正是佛家所推崇的「寬恕」。  應該說,謝遜的思想轉變,是因為受到善的影響,空見、張翠山、張無忌的品行,都曾對他改變性格產生了很大作用。從謝遜身上,一方面體現了惡的誘惑,另一方面又表現了善的感召力量。  作為一個藝術典型,謝遜是個力量型的武林高手。他的倔強、剛猛、兇狠使人生畏,但他又不僅僅是一員猛將。謝遜有思想而且有見解。他曾例舉岳飛被宋高宗錯殺,中原百姓慘遭屠殺,來說明上天的不公正,好人未必有好報。正因為他看到了這一點,他才憤世嫉俗,敢於向人類和蒼天公開宣戰。  謝遜練成了絕技,又奪得了屠龍刀,但他一生卻是在品嘗種種痛苦與悲憤。他的復仇也只是為了解脫痛苦,但最後還是佛法無邊,使他回頭上岸。這顯然是金庸對佛教的理解。</PGN0135.TXT/PGN>  朱長齡  《倚天屠龍記》中的朱長齡與《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應該屬於一種類型,都是做功十足的偽君子。不過,岳不群是一派掌門人,氣度不凡;而朱長齡卻以忠良後代自居,貌似忠厚,言談懇切。這兩種假象都值得世人去玩味。  朱長齡出場之際,正是張無忌危急之時。朱九真與她表哥衛璧和她的情敵武青嬰,三個人圍攻一個不會武功的張無忌。衛璧是惱怒張無忌沒有輸得服服帖帖,朱九真是見自己心愛的表哥沒有取勝,武青嬰也是為心愛的師兄出氣。三個人一起下毒手,想置張無忌於死地。就在這時,朱長齡出手相援,救下張無忌,並把他送到家中養傷。他一番忠義之詞說得何等慷慨激昂,令人肅然起敬。  後來,朱長齡連用苦肉計、美人計,又自毀庭院,設下張翠山恩公的畫像,把張無忌與讀者都騙得暈頭轉向。無忌在吐露真相之後,無意中洞察了朱長齡的險惡用心,原來這個忠良之後的厚道長者也是為了奪取「武林至尊」的屠龍刀而設下層層圈套,其騙術之高明,委實令人咋舌。  </PGN0136.TXT/PGN>  世間惡事之源,大抵皆因貪婪。朱長齡因為貪心二字,費盡心機,玩足花樣,最後又死得尷尬可笑。這自然是個老套的故事,但由於金庸善於寫戲,朱長齡外忠內奸的個性被寫得淋漓盡致,其下場又處理得極妙。  張無忌識破其伎倆,投崖自盡;朱長齡為了屠龍刀,居然也一起摔下山崖,險而不死,為捉拿無忌,在窄洞內進退兩難,一呆五年,最後仍為貪心所害,活活困死在荒山野嶺。這個結局實在用意頗深,對世上貪婪之人無疑是一帖靈丹妙藥。  金庸塑造朱長齡這類人物,另一寓意是想寫出血統論的可笑。朱長齡本是輔助一燈大師的朱子柳之後代,朱子柳品行之高,在《神鵰俠侶》中表現具足。不料他的後裔朱長齡、朱九真父女,品行如此惡劣。這雖然是藝術創造,其實歷史上這類例子並不罕見。岳飛是有名的忠臣義士,但他的後裔岳鍾琪,在清代當總督時,貪婪兇殘,搞了一個「曾靜獄案」,不知屈死了多少無辜百姓。大奸臣秦檜的曾孫秦子野,捨命抗金,為國盡忠,因其事迹感人,被列入《宋史》的《忠義傳》內。由此可見,人之忠奸, 非門第可定, 而世情之變遷, 又是一門難測的學問。  </PGN0137.TXT/PGN>  朱九真  吳靄儀女士在《金庸小說的女子》一書中,曾把小龍女與王語嫣列為第一、二號可討厭的女子。對此我不敢苟同,我心目中討厭的女子,朱九真可算是一個。  朱九真是華廈莊院的大小姐。她未出場時就先傳其聲。張無忌路遇十餘條身高齒利的惡犬圍撲,他在群犬利齒亂咬之際,忽聽幾聲清脆嬌嫩的呼叱。待他在昏死中醒來,才知那群惡犬的主人居然是一位美艷無比的少女。他本來以為那位少女是他的救命恩人,後來才知自己遍體鱗傷居然是美貌少女的「恩賜」。那位朱大小姐養了一群惡犬,給每條狗取了「折衝將軍」、「平寇將軍」等名字,令它們撲咬假人,以此訓練它們的兇猛。  這個容貌嬌媚、又白又嫩的女子自己出手極狠,打得一條惡犬鮮血淋漓,還輕描淡寫地說:「你瞧這些畜生賤么?不狠狠地打上一頓鞭子,怎會聽話?」這寥寥幾筆,把一個美麗卻又狠毒的朱九真寫得躍然紙上。  說朱九真可厭,還不僅僅因為她性格兇狠,出手無情,仗勢欺人;更因為她是騙人的好手。因為她美</PGN0138.TXT/PGN>麗,騙人更有很高的命中率。她是張無忌平生第一次見到的絕色佳人,張無忌和他老子張翠山一樣,見了美貌的女子便禁不住心中怦怦亂跳,以致差點被騙了性命。  朱長齡用「美人計」,朱九真又有上乘表現,表現得又溫柔又多情,但這種溫柔多情的背後卻是極其兇殘與無情。她乘張無忌睡著時暗暗點了他五處大穴,不提防張無忌會解穴,跟隨她出外,聽她親口說出:「我侍候這小鬼,這些日子來吃的苦頭真不小。要到踏上冰火島,殺了謝遜,時候還長著呢,不知道要受多少罪。等你取到屠龍刀後,我可要將這小鬼一刀殺死!」一個女子利用她的美貌害人不擇手段,已經十分可憎,但朱九真不僅手段兇狠,其心地之毒如蛇蠍,不在其父朱長齡之下。  我以為朱九真之可厭,還因為她的愛情觀也很乏味。她追求的表哥衛璧,也是名門之後,衛璧一方面愛千金小姐朱九真,一方面又愛自己的師妹武青嬰。朱九真充當「二女爭寵」的角色之一,一點沒有溫柔的情分,而是富而矜持,貴而造作。她對張無忌、殷離毫無同情之念,對衛璧的愛情雖然專一,但終究沒有成功。她死在殷離之手,也與情理相合。  朱九真的狠毒,與趙敏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但趙敏身上畢竟有許多優點,朱九真只是一個令人可厭的小角色而已。</PGN0139.TXT/PGN>  楊逍  現在有些女孩子談戀愛,居然不愛與他們年齡相近的男孩子,而鍾情於中年男子。這看來不可思議的愛情其實古已有之。《倚天屠龍記》中紀曉芙愛上明教大魔頭「光明左使者」楊逍,即是一例。  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寫楊逍,其表現手法與他在《笑傲江湖》中寫令狐沖有點相仿,都是通過女子的回述。但儀琳追述令狐沖,是極寫令狐沖的種種好處,而紀曉芙口中的楊逍,其行為則不夠光明磊落。  紀曉芙是峨眉派掌門滅絕師太的得意門生,她本來已許配給武當七俠之一的殷梨亭為妻。不料她在途中被一個說話瘋瘋癲癲的中年男子跟蹤,此人武功極高,強行佔有了她的身子,而且讓紀曉芙生下一個女兒。  據紀曉芙說:「力不能拒,失身於他,他監視極嚴,教弟子求死不得。」  由此可見,這段姻緣是強制下的「生米煮成熟飯」。  但問題是,紀曉芙失身之後,不僅不恨楊逍,還把女兒取名楊不悔,表示對這段姻緣永不後悔。而且,滅絕師太獲悉此事,沒有對紀曉芙重責,反而要</PGN0140.TXT/PGN>讓紀曉芙當峨眉派掌門的繼承人,條件是要紀曉芙回到楊逍身邊卧底,乘其不備殺了「光明左使者」。但是,紀曉芙寧可死在師父掌下,也不願意充當殺楊逍的兇手。讀到這裡,我們不能不對楊逍這個人物發生興趣。  楊逍是怎樣一個人呢?從滅絕師太嘴裡知道,他武功高不可測,當年手執倚天劍的武林高手孤鴻子與年輕的楊逍交手,連拔劍的機會也沒有就敗於楊逍手下;而那把武林高手爭奪已久的倚天劍,楊逍居然看也不看,飄然而去。可見他的傲慢比武功更令人讚歎。在張無忌的眼裡,他約摸四十來歲年紀,相貌俊雅,不言不語,神色漠然,似乎心馳遠處,正在想甚麼事情,他仰天長嘯,凄然苦笑。這是寫一個中年男子的孤獨感。另一方面,金庸又通過幾次驚心動魄的廝殺,寫出楊逍的智謀遠遠高出韋一笑、周顛等人;他對當時形勢的分析也足見其人有雄才大略。總之,楊逍處處顯示出一個中年男子成熟的風采。連張無忌也不得不承認,楊逍在女孩子心目中比六叔殷梨亭更具有吸引力。  楊逍表面上看來冷漠孤傲,其實內心熱情如火。他愛上紀曉芙,儘管不擇手段,但他對紀曉芙確有深摯的愛。當得知紀曉芙的死訊,他居然突然暈到,差點喪生於何太沖與班淑嫻的雙劍之下,這一細節活現出楊逍原來是個多情的男子。至於他與紀曉芙生下的女兒楊不悔,願與身受重傷的殷梨亭結為夫妻,楊逍的應允,一方面是尊重女兒的選擇,另一方面也</PGN0141.TXT/PGN>是他對殷梨亭內疚的補償。  一個風度超群、行為邪氣的中年男子為年輕女子所青睞,其原因何在,也許只有紀曉芙之類的女人心中最清楚了。</PGN0142.TXT/PGN>  范遙  武俠小說中常有一些武林高手隱姓埋名、忍辱負重,暗中到對手眼皮底下卧底。這類角色大概與現代驚險小說中的間諜相似,武功與智謀極高,又有可怕的忍耐性與剋制能力。金庸筆下的范遙,便是這樣一個成功的藝術典型。  范遙的身分是光明右使。早在他出場之前,金庸就設下多處伏筆,寫陽頂天失蹤,明教內部分裂,光明右使也不知去了何方;又側筆寫出光明左使楊逍武功與謀略都在「四大護法」之上。由此可以推想,光明右使也必定是個出類拔萃的人物。  趙敏出場之後,才發現這位郡主身旁高手如雲,其中之一便是啞巴苦頭陀。這個相貌醜陋的男子居然就是光明右使范遙。他因為怕成昆認出自己的本來面目,自毀瀟洒容貌,又扮作啞巴一呆十幾年,這番苦心可見其人識見與毅力的非凡。他與楊逍、韋一笑等人相認,也是先試了新任明教教主張無忌的武功之後,才肯露出其廬山真面目。後來他又在萬安寺救明教與各大門派武林高手,一靠機智,二靠詐騙,比如他亂說滅絕師太是他的情人,周芷若是他與滅</PGN0143.TXT/PGN>絕師太生下的私生女,都可見其人半正半邪。他行事之詭秘莫測,確可和楊逍相配,難怪世人稱他們二位是「逍遙二仙」。  如果說楊逍是天上人物,范遙則是地下人物。楊逍以冷漠傲視世間萬物如糞土,范遙則敢於自進墳墓潛伏。他們智勇雙全,不是尋常武林高手可以比擬的。  金庸寫楊、范二人,其實是寫明教中人的特點。在金庸看來,明教與武當、少林、峨眉這些名門正派的區別之處,就是他們做事只要成功,可以不擇手段。楊逍得到紀曉芙的愛情是如此,范遙救人也是如此。范遙進一步宣稱,仁義道德之類的倫理,可以完全不顧,什麼殺人滅口、嫁禍於人,只要達到目的,都可以一試。這一點分明與出身武當派的張無忌相違。後來張無忌被趕下明教教主的寶座,這與朱元璋用計有關,但畢竟還因為張無忌與范遙他們不是同一類人。范遙歸順張無忌之後,也有一些不凡的表現,但以後的戲就不如萬安寺那一幕精彩了。還有范遙的形象不及楊逍光彩奪目,可能是因為他的感情世界不如楊逍豐富,可見武俠小說寫武寫俠之中,如果沒有一點羅曼諦克,這個人物形象難免顯得蒼白。  </PGN0144.TXT/PGN>  滅絕師太  《倚天屠龍記》講的是兩件神秘兵器引出的一段武林故事。這兩件兵器,一曰倚天劍,一曰屠龍刀。關於屠龍刀的故事,是由俞岱岩涉足引起的,後來又由謝遜充當主角,從而引起武林一場頃爭奪。相比之下,倚天劍的故事比較平淡。  關於倚天劍與屠龍刀的關係,江湖上曾流傳著一個神秘的口訣:「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幾句話雖人人皆知,但其中的奧秘,知之者甚少,滅絕師太是知情者之一。  據她所說,郭靖與黃蓉認為兵法與武功是兩大法寶,他們把兵法藏在刀中,武學秘籍藏在劍內。只有一個人獨得兩件兵器,並將刀劍互斫,才能獲取這刀劍中的秘密。郭靖黃蓉夫婦將屠龍刀傳給兒子郭破虜,將倚天劍傳給女兒郭襄,寄託了他們的良苦用心。  郭襄與張三丰分別之後,獨創峨眉派。她逝世之後,倚天劍傳給峨眉派第二代掌人風陵師太,後來又傳到第三代掌門人滅絕師太手中,於是滅絕師太便成了《倚天屠龍記》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一。  </PGN0145.TXT/PGN>  滅絕師太本人極有個性,她不僅武功極高,出手極狠,而且性情剛烈,舉止很有風範。她要殺張無忌,說好讓對方接她三招,三招未能取勝,便就此罷休。即使她在生命危急之際,也不肯占他人便宜。她被趙敏用「十香軟筋散」困在萬安寺內。趙敏讓武林高手比武,加以羞辱,只有滅絕師太一個人自行絕食,可見她抱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必死之念。最後以自殺決絕,其情甚為慘烈,可見其行與其名相符。  滅絕師太的戲,一是做在她的性格上。作者以剛烈、固執、冷酷、無情來展示其個性的各個方面;二是做在她的信念上。滅絕師太殺死紀曉芙,又迫使周芷若發下毒誓,其目的就是消滅明教。在她看來正邪不兩立,峨眉、少林、武當派是代表了滅絕之人。另外,滅絕師太對男女之情視為空幻,她不理解紀曉芙為何愛上楊逍,又以她心目中的神聖事業去拆散周芷若與張無忌的愛情關係。  吳靄儀女士在分析滅絕師太這一藝術典型時,曾猜測滅絕師太的背後,似乎有太多沒有說出來的隱秘故事。換句話說,金庸沒有像寫《天龍八部》中葉二娘那樣深刻地揭示古怪行為背後的內在因素;於是,令人費解的現象只能留給讀者自己去忖度了。  金庸寫正邪兩派人物,常常寫名門正派也有惡行,如身為名門正派掌門人的滅絕師太居然教唆女弟子紀曉芙去用色相引誘楊逍然後殺之,這種手段實在與光明正大的宗旨背道而馳。可見,嘴巴上標榜正義二字的人,內心世界也未必是一片純凈,這一筆</PGN0146.TXT/PGN>實在是寫活了人類個性中的複雜性。</PGN0147.TXT/PGN>  何足道  看西域痴人何足道的出場,便知金庸寫人的手法何等高明。  《倚天屠龍記》開卷時,寫郭襄為尋楊過上了少林寺。當時少林寺正發生了一件怪事。有人闖入羅漢堂,在降龍羅漢佛像手中放了一張紙,那紙上寫了兩行字:「少林派武功,稱雄中原、西域有年。十天之後,崑崙三聖前來一併領教。」那少林寺羅漢堂日夜有八名弟子輪值,竟無人發現有人進來,可見「崑崙三聖」武藝高超。這一紙箋引起了少林寺的一片混亂。  後來,郭襄遇見三個武林高手,誤以為是「崑崙三聖」。郭襄武藝不弱,但不是他們的對手。正在這時,來了一位長臉深目、瘦骨伶仃的白衣男子,此人出手不凡,奏琴之際,居然連敗三個武林高手。原來此人才是號稱「崑崙三聖」的何足道。  何足道以琴、棋、劍為三絕,他自負才高,上少林寺論劍,風度脫俗,清純不染;引郭襄為知音,本是奇緣,可惜金庸沒有寫下去。他在少林寺比武,雖敗猶榮。他孤寂而不盛氣凌人,處世中有書獃子氣,這種</PGN0148.TXT/PGN>獨特的藝術典型,在金庸筆下可謂絕無僅有。  我最欣賞何足道空山撫琴一幕。其琴音招來百鳥相伴,又劃地為局,自己與自己對弈。那種對藝術專註入神的迷戀,看似怪異,其實卻說明何足道秉性善良,胸無雜念。他受一個不相識的人委託,居然千里迢迢從西域趕到少林寺。他的出場頗為好看,但後來再無戲做,因此讀者難免怪金庸寫何足道有點虎頭蛇尾。  何足道多才多藝,又自憐自嘆,一腔知音難覓的書生意氣。他眼界很高,這才給自己取了何足道的名字。像這類男人一旦遇上真心相愛的女子,是會傾心去愛的,但郭襄與他只有一面之緣,他重返西域,能否尋到知音,大可懷疑。平庸的人會有許多朋友,而何足道的結局可能是寂寞一生而已。我想金庸有意給何足道安排這樣一個來去匆匆的人生,也許正蘊含了這層寓意。  如果從哲學上去觀察何足道的人生觀,讀者也許會從他身上得到一點有益的啟迪。</PGN0149.TXT/PGN>  胡青牛  武俠小說極盡寫人之能事,可謂花樣百出。有的劍快如風,有的力大無窮,有的擅長暗器,有的則用起毒藥來得心應手。既然有人用毒藥,那麼就有人妙手回春。這種相生相剋的關係,金庸當然不會不知道。  金庸寫過好幾位如扁鵲再生、華佗復活之類的神醫,寫得最有趣的便是《倚天屠龍記》中的胡青牛。  胡青牛是明教中人。他外表神清骨秀,又住在蝴蝶谷,我忖度他是個極風雅的「醫仙」。但他一出場,我就覺得此人不可親近。他性格怪僻,近似蠻橫。張無忌危在旦夕,他居然見死不救;常遇春為之求情,他連自己的師侄常遇春的生死也置之不理。他發起脾氣來雙眉豎起,執拗異常。  他後來救張無忌,並不是存心讓無忌活命,而是因為無忌受「玄冥神掌」  的毒,是他從未見到過的,他想先治好無忌的病,然後再把無忌弄死。  一個人性格怪僻,往往不是天生的,而是與他的經歷有關。胡青牛不肯救武當派的張無忌,因為他少</PGN0150.TXT/PGN>年時救活了一個中了金蠶蠱毒的名門正派的武林高手,此人卻恩將仇報,害死了胡青牛的妹妹;而胡青牛見死不救他人,又因為他不肯得罪妻子王難姑。王難姑外號「毒仙」,中她之毒者一旦被胡青牛救活,她就要惱怒生氣。胡青牛對他人冷若冰霜,正是因為不敢得罪自己的老婆,由此反襯這種愛得不得了的夫妻關係。由於這兩個原因,胡青牛才變成一個「見死不救」的怪人。  《水滸傳》中有地靈星神醫安道全,寫一個神醫,其實沒有多少戲可寫。但金庸寫胡青牛,卻令人目不暇接,寫蝴蝶谷中奇事迭涌,叫人讀了又驚又怕。尤其是胡青牛後來與王難姑假戲真做,差點騙過了老謀深算的金花婆婆。這對夫妻又恩愛又賭氣的故事,讀來令人發噱。而那個蠻不講理的胡青牛原來並不蠻橫,真正不講道理的卻是那個一心逞能的王難姑。  至於寫胡青牛與張無忌的關係,也很有意思。胡青牛不肯救張無忌,但最後他自己的性命卻是張無忌救的;自比百世未遇的「醫仙」,卻有如此一幕戲,不是金庸這樣的大手筆恐怕寫不出來。  胡青牛與王難姑終於還是死在金花婆婆手中,他們在人間的賭氣相爭不知在死後還會不會繼續下去。只有一點可以告慰「醫仙」:他畢竟還是與他所愛的女人同日而卒了。</PGN0151.TXT/PGN>  射鵰英雄傳  郭靖  《射鵰英雄傳》在大陸風靡一時,至今令無數武俠小說愛好者如醉如痴。倪匡兄認為:《射鵰英雄傳》奠定了金庸武俠小說大宗師的地位。  這評價是有道理的。  在一部文學作品中,正面形象往往比反面形象難寫,稍有偏差,作者的意圖會適得其反。如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揚劉抑曹」,但讀者並不覺得劉備比曹操英雄;弄得不好,戲就被反面人物奪去。但《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卻能自始終令人佩服。  這個郭靖本是個尋常男兒,他既無陳家洛的書卷氣,又無袁承志的公子味,他也不像胡斐調皮得有趣。他出身農家,皮膚黧黑,天性愚鈍,說話木訥。這個貌不出眾的少年卻成了人人佩服的大英雄,其魅力何在,頗可令讀者玩味。  我以為金庸寫郭靖,不同於寫胡斐。胡斐的可愛是從劍拔弩張中體現的,而郭靖卻是從一件件小事上來見其個性。寫郭靖如何做人,如何對朋友講義氣,如何不說假話,不貪生怕死,不貪圖錢財,看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做人規範,但以小見大,處處顯出一個</PGN0155.TXT/PGN>錚錚男子漢應有的風度與襟懷。  郭靖這個人的最可愛之處,一是他非常刻苦,他是「笨鳥先飛」的典型,天資並不高,卻兢兢業業,不甘自棄。這自然是令世人嘆服的。二是他極講原則,說一不二,縱然固執,但交上這樣的朋友,一定是靠得住的。  與郭靖交朋友,也有遺憾之處。第一,郭靖的社會責任感太重,做什麼事都要與報國這個大題目聯繫起來,未免令人感到不自在。第二,郭靖不擅長言談,與他聊天,他必定是聽得多講得少,你徵求他的意見,他不是搖頭便是點頭。  郭靖是個厚道的男人,他在工作中會受人器重,但恐怕不是理想的丈夫。幸虧金庸給郭靖介紹了黃蓉,黃蓉能言善語,又智變百出,很會玩花樣, 這樣的家庭自然不會寂寞。金庸這個媒人做得妙極! </PGN0156.TXT/PGN>  黃蓉  金庸筆下的女主角,女中丈夫甚多,但若論文武雙全者,當推黃蓉為第一。  黃蓉來頭不小,乃「東邪」黃藥師之女,北丐洪七公的女弟子。雖然武藝未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其聰穎才智卻不在父親與師傅之下。  黃蓉在《射鵰英雄傳》中出場時,女扮男裝,活像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叫化,把郭靖騙得好苦。她天性調皮古怪,略施小技,便將「黃河四鬼」吊在樹上。她後來闖蕩江湖,如魚得水,鐵掌幫主裘千仞被她戲弄得無地自容,「西毒」歐陽鋒也栽在她手下。我最佩服黃蓉面對險境能鎮定自若,又能急中生智,實非尋常女子可比。  在《神鵰俠侶》中,黃蓉已為人婦,有了二女一男,性格上似乎成熟了許多,不再刁蠻任性,卻依舊纏綿萬狀。後來她當上丐幫幫主,則有大家風範,當斷則斷,又深謀遠慮,不愧為金庸筆下光彩照人的女首領。  作為一個妻子,黃蓉是較為理想的。她是天生的美人,白皙嬌艷,笑靨生春;又能體貼丈夫,愛憐兒女。她讀書不多,卻有文學天賦,雖對詩詞謎語一知</PGN0157.TXT/PGN>半解,但記憶力驚人。她還燒得一手好菜,常在灶台上別出心裁,巧手製作各色點心,讓每一餐各不相同。郭靖有了這位賢內助,想必是前世修來的。  黃蓉自然不是古代的淑女,她口沒遮攔,敢作敢為,一肚子古怪念頭;但她也非「小東邪」,她珍惜感情,面對現實,渴望享受人間的種種歡樂。在道德規範上,她最終還是為儒家思想所支配。由於她生性敏感,又有江湖閱歷,對人難免多所戒備,層層設防。聰明的女人總是多一個心眼,她的不可愛之處,是她性格上有支配欲,她時而左右丈夫,時而嬌寵女兒,處世太好逞強,幸虧她有個厚道的丈夫,使她的缺點不至於破壞她一家人的人際關係。</PGN0158.TXT/PGN>  黃藥師  武功與弈棋一樣,是一門廝殺的藝術。作為藝術,就會產生各種流派。日本棋手武宮正樹開創的「宇宙流」,如天馬行空,瀟洒好看,他有時為了追求一種美的布局,寧可敗北而不失其追求的風格。看黃藥師的武功招式,如同觀武宮正樹之弈棋。  黃藥師初次亮相,便知他是一個脫俗的智者。他貌相清癯,丰姿雋爽,蕭疏軒豁,湛然如神。他居住在詩情畫意的桃花島上,那地方如同仙境。其實在這幽深的藝術天地中,卻暗伏重重殺機,如同他的「落英掌」  與「蘭花拂穴手」,表面上看來姿勢優美,但卻是置人於死地的殺手。  金庸筆下的正面人物,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剛猛厚道,如喬峰、郭靖;另一類是灑離線智,如令狐沖、胡斐。前者堪稱江湖上的一流高手,後者的武功雖然不錯,但還排不上高手之列。黃藥師卻是例外,他風流自賞而又有蓋世武功,他的造詣恐怕與他的天賦有關。  黃藥師眼界極高,見識又廣,上知天文,下通地</PGN0159.TXT/PGN>  理,又精於陰陽五行與八卦術數。至於琴棋詩畫更是無所不曉。正因如此,他以撫琴吹簫、聽潮烹茶為樂事,他寓武功於藝術之中,又在藝術中從容地展現他的武功絕技。  在《射鵰英雄傳》里的五大高手中,黃藥師號稱「東邪」,榮居首位。這一方面是說他武功之高,另一方面又點出他處世不合俗流。他身懷絕技而不慕功名利祿,但他又自恃武功,目空一切。他為人極為自負,對江湖上頗有名氣的「江南六怪」視而不見;聽說郭靖是洪七公的徒兒,硬逼對方過招,差點要了郭靖的命。他任性得似乎蠻橫,聽說郭靖與華箏早有婚約,便要郭靖去殺了華箏。由此可見,黃藥師縱然武功可橫行天下,但識見實在不高。  最可令人惋惜的是,黃藥師的是非觀念模糊。他看中歐陽克而不喜歡郭靖當女婿,原因是歐陽克也出自名門;他鄙視「西毒」歐陽鋒的為人,卻又覺得與他成為親家才門當戶對。他的門戶之見,其實是他託大自負的表現。郭靖說傷了陳玄風,他明知陳玄風不對,卻說:「陳玄風雖是我門下叛徒,自有我門中人殺他,桃花島的門人能教外人殺的么?」由此可見,黃藥師過高地看重自己的大宗師地位,在是非觀念上並未真正脫俗。  黃藥師的可愛,是對妻女而言的。他是好丈夫,亡妻馮蘅與他一別十餘載,他對她的深情不減,做了花船,想攜她的玉棺去大海尋魂。他也是一個好父親, 對女兒一味遷就。總之他是個性情中人。  </PGN0160.TXT/PGN>  「東邪」的性格近於怪異,一言不合即大動干戈,但他畢竟為人正直。洪七公斗敗歐陽鋒,欲與他一比高低,黃藥師卻說:「你適才與老毒物打了這麼久,雖說不上精疲力盡,卻也是大累一場,黃某豈能撿這個便宜?咱們還是等到正午再比,你好好養力罷。」儼然是武林大宗師的氣派。  </PGN0161.TXT/PGN>  洪七公  拿號稱「北丐」的洪七公與「東邪」黃藥師相比,你便會覺得與洪七公打交道有趣多了。洪七公是武林五大高手之一,又是丐幫幫主,但這位洪幫主在服飾與舉止上實在不像一代武學大宗師。他長得粗手大腳,身上衣服東一塊西一塊打滿補丁,手執一根綠竹杖(他自稱打狗棒),背上負著個朱紅的大葫蘆,臉上一副饞涎欲滴的表情。黃蓉丟給他一隻雞屁股,他居然在片刻之間,風捲殘雲般吃得乾乾淨淨,其氣度自然比不上桃花島主黃藥師的威嚴;如論琴棋詩畫,他更是一竅不通。  但這位洪幫主自有可愛之處。第一,他不看重門第,也從不板起面孔來教訓人。第二,他輩分很高,卻從不依仗幫主身分與蓋世武功居高臨下;因為徒弟黃蓉喜歡郭靖,他放下架子(其實他也沒有架子),親自跑到桃花島去扮演媒人。第三,洪七公救了歐陽鋒反遭其偷襲,這說明洪幫主幾無城府又有善心。他在受制之際,言辭大方,置生命於度外,非一流高手,委實難以有如此心胸。  洪七公一生殺人無數,他自稱殺過二百三十一</PGN0162.TXT/PGN>  人,但他頗為自信地宣布:「我所殺之人,皆是惡徒,個個死有餘辜。」  洪七公有沒有錯殺人?金庸沒有細表,但金庸寫洪七公不殺裘千仞。裘千仞自有可殺之處,洪以為裘不可殺,即可反證洪七公殺人殺得必有一定道理。  在《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有幾場好戲。他折歐陽克鋒芒,一根打狗棒驅走成群毒蛇,露了一手絕技。他後來幫助郭靖比武招親,也極為風趣。但金庸寫洪七公的最妙處,是寫他的嘴饞。他與歐陽鋒比武,一指點出,歐陽鋒用嘴來咬,黃藥師吃過這個虧,眾人都為洪七公捏了一身汗,但洪七公安然無恙,原因是他當年因貪吃誤了救人,悔恨之餘,將自己食指發狠砍下,這一筆正點出這位「美食家」的因禍得福。還有寫洪七公喜歡黃蓉,原因是黃蓉會燒一手好菜。他為了每日都能一飽口福,便把天下無雙的「降龍十八掌」傳授給郭靖。至於洪七公一見佳肴美味,頓時現出一副猴急饞相,大可令人發噱。  洪七公是個可親的長者。他洒脫中略顯滑稽,機智中又兼有寬厚之風。交上這樣的朋友,你一定會感到很有趣。</PGN0163.TXT/PGN>  周伯通  周伯通出場時年紀已過花甲,輩分又頗高。他是天下武功第一的全真教主王重陽的師弟,馬鈺、丘處機這些高手都是他的師侄;他的武功也屬大師級的,與「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不相上下。可是這位周伯通一會兒裝個鬼臉,一會兒胡言亂語,一聽說郭靖會降龍十八掌,就想拜他為師,後來又生出一個怪念頭,逼著比自己輩分低兩輩的郭靖與他義結金蘭,於是,周伯通就有了一個「老頑童」的愛稱。  金庸在《射鵰英雄傳》中寫「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大高手,各有各的特點,東邪黃藥師的任性自負,西毒歐陽鋒的陰險狠毒,南帝段皇爺的寬恕仁慈,北丐洪七公的熱心滑稽,都恰到好處;但我以為寫得最為成功的是周伯通。  周伯通的天真好玩,不受天地人倫之拘禁,已經成為自由王國中的神仙中人。他學武功純粹是為了好玩,因為武功好玩,他才成了一流高手。  他從不知功名為何物,因此黃藥師等人故意不把他列入高手之列,他不僅沒有半點不快,而且欣喜異常。  有意思的是,周伯通與劉貴妃(瑛姑)有一段「情</PGN0164.TXT/PGN>  緣」,劉貴妃還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因為兒子的夭折,劉貴妃差點置南帝於死地,但周伯通對此也不留戀。他後來遇見黃藥師,聽說黃藥師因為愛妻逝世,心智失常,周伯通便說:「你是習武之人,把夫妻之情瞧得這麼重,也不怕人笑話?你死了夫人,正好專心練功,若是換了我,那正是求之不得!老婆死得越早越好,恭喜恭喜!」這番話倘若叫劉貴妃聽見了,豈不教這個深情的女人氣死!也因為這幾句話,黃藥師與他打了一仗,結果周伯通被囚在桃花島上一關十五年。可是,周伯通對此並不後悔。他在囚禁的歲月中,居然練成了更高深的武功。由此可見,周伯通的天性確是與眾不同。  金庸寫周伯通對常人迷戀的功名與愛情看得毫無價值,其實是寫老頑童的反叛性格。在周伯通看來,一切建功立業與愛恨別離都是身外之物。一個人只有順從天性,遊戲人生,才能獲得最大的快樂。周伯通的處世之見,當然未必行得通,但他無疑是金庸筆下最可愛、最有趣的人物之一。  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永葆青春,永存赤誠之心,對於周伯通的胡鬧與闖禍,世人也只能寬容地給予諒解了。</PGN0165.TXT/PGN>  歐陽鋒  一部《射鵰英雄傳》,充滿了驚濤駭浪。「老毒物」歐陽鋒是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反面主角。  歐陽鋒與黃藥師、段智興、洪七公並列,合稱「東邪西毒南帝北丐」。  「東邪」、「南帝」、「北丐」都是正面人物,因此,「西毒」歐陽鋒的戲就顯得特別重。  歐陽鋒的厲害之處,是有一肚子毒計。他城府極深,謀略極高,口蜜腹劍,喜怒不形於色,且口才極好,談吐風雅。至於武功更是十分了得,其「蛤蟆功」當可獨步天下。他先後與「東邪」黃藥師、「北丐」洪七公、「老頑童」周伯通交手,彼此不分高低。後來華山比武,輸給洪七公,其實是洪七公與黃蓉聯手,勝之不武,也不公平。  金庸塑造歐陽鋒這一反面典型,並沒有簡單化。歐陽鋒自稱大丈夫一諾千金,他為人自信,老謀深算,偶爾也偷襲洪七公,違背諾言,但總體上說,歐陽鋒確實是個人物,不乏高手風範。連黃藥師也認為西毒與自己是「門當戶對」,洪七公最後也稱他為鋒兄。歐陽鋒雖然不擇手段,但氣度卻是他的侄子歐陽克所無法比擬的。</PGN0166.TXT/PGN>  歐陽鋒鼓動侄子歐陽克向黃蓉求婚,其實也是為了自己。一來歐陽克是他的私生子,二則他千方百計想奪取《九陰真經》,使自己成為天下第一高手。最後他學經走火入魔,成了瘋子。他的發瘋與慕容復殊途同歸,都是為名利所惑,以致自毀前途,落個可悲的下場。  「西毒」歐陽鋒有幾場好戲,除桃花島與華山比武之外,還用蛇毒驅走上千鯊魚。他用毒固然高明,但更令人寒心的是歐陽鋒在危險時表現出冷靜自若、詭計百出的心機。這般惡人,自然令人難忘。  歐陽鋒雖為惡人,但與《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與左冷禪相比,他既比不上岳不群虛偽陰險,又及不上左冷禪兇殘狠毒,因此他還算不上惡人中的大惡人。</PGN0167.TXT/PGN>  穆念慈  《射鵰英雄傳》中的穆念慈,她的戲其實並不多,但卻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女性。她自幼失去雙親,隨著義父楊鐵心闖蕩江湖,既無驚人絕技,也不夠聰明靈活。她的可愛之處是秉性善良,心地正直,即使對所愛的人,也很講究原則。  穆念慈的戲是單線條的,是楊康的陪襯。一個純情少女,意外中遇見了英俊風流的男子,自然芳心萌動,再說楊康生來會花言巧語,逗得穆念慈撲出心來愛他,這與情理相合。後來這位痴情女子吃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被囚禁的楊康。在舊版《射鵰英雄傳》中,楊康曾姦汙了捕蛇少女秦南琴,南琴懷孕生子,後托給郭靖撫養,這一情節,穆念慈看在眼中,卻仍執迷不悟。金庸大概認為這有違常情,就一筆刪去了。新版《射鵰英雄傳》中的穆念慈,戲更少,令人難忘的無非是楊康被陸莊主擒住關在小屋中,穆念慈見了楊康,喜出望外,恨不得立即救了意中人遠走高飛。楊康說出真相,要她當大金國王妃,穆念慈也頓時又氣又急,心中十分矛盾:  一方面愛他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一方面又恨他認賊作父,這種矛盾心態寫</PGN0168.TXT/PGN>得躍然紙上。她逼著楊康立誓,不賣國求榮,這說明她良心未泯,但投入情網中的女子終究還是被情所毀。楊康中毒而死,穆念慈以自盡解脫愛情之苦。這令讀者既惋惜又無法可想。  金庸寫穆念慈之苦,其實是愛情之苦。一個痴情女子若愛上了奸滑的小人,終會無法自拔,其下場也必然與穆念慈相仿。倘若楊康不死,依我看,穆念慈日後也未必能過上稱心如意的日子。  穆念慈的外形,金庸沒有細細描繪,但黃蓉曾悄悄耽心:「穆念慈既無丈夫,旁人多管閑事,多半又會推給郭靖承受,那就糟了。」由此可見,穆念慈姿色不在黃蓉之下,不然黃蓉為什麼會暗中吃醋呢?看來聰明的女人對待丈夫總有點小心眼,這一筆既寫出黃蓉的心機,又點出了穆念慈的動人。  穆念慈的名字,也暗喻她自幼失去慈母。古人對「念慈」的理解,便是懷念雙親的慈愛。</PGN0169.TXT/PGN>  楊過  我總覺得金庸有點偏愛楊過。  我不喜歡楊過,不僅不願和他交朋友,而且在我的社交圈中,一旦遇到楊過這類人物,只能退避三舍。  楊過不是壞男人,至少在多情女人的眼中,他還是一個理想的丈夫。  他剛猛放肆,敢作敢為,比郭靖更有男子味。愛情本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奇妙感情,小龍女傾心於他,是符合女人心理特點的。  從心理分析,楊過是個反叛少年。有人認為他的叛逆性格,乃幼年父母雙亡、從小受到壓抑所致,我卻以為這是遺傳因子在作怪。他的父親楊康就是一個偏執而報復心極重的人,有其父必有其子,楊過至少在血液中繼承了楊康的某種劣根性。當然,楊過比他老子可愛,他有熱情,有主見,在委屈中顯出多姿多採的性格特徵。  郭靖夫婦待楊過不薄,但楊過一直仇視養父母。因為他是一個看重感情而輕視原則的人,他吃誰的奶,就對誰好。如楊過認惡人歐陽鋒為義父就是善惡不分的表現。楊過處處與社會規範對立, 為了報私</PGN0173.TXT/PGN>仇,可以不擇手段。他天性狡猾,長大後心胸極狹窄,所以做出種種違背常理的事來,也就不足為怪了。  有人同情楊過,因為他一生很不幸,一出生就背上了父親是賣國求榮的小人的包袱;後來住在窯洞里,為郭靖夫婦所收養,他又與郭靖的處世觀相對立,黃蓉對他處處設防;再後來投在全真教下,受盡種種歧視;他與小龍女的戀愛,也是多災多難;因此同情楊過,無可厚非,但有人推崇和讚揚他的叛逆性格與愛情至上的精神。我認為這從感情上去理解,完全可以成立,但並不值得推崇。我並不否認楊過的叛逆具有反世俗的進步意識,也肯定他對小龍女的感情十分深摯,而問題的實質是,為了至死不渝的愛情,楊過卻可以隨意傷害他人,比如他為救小龍女,便想用卑鄙的手段去殺死郭靖,甚至讓滿城嬰兒慘遭屠殺,這種愛情觀不是大成問題嗎?  楊過是個有獨特光彩的藝術典型,但並不是生活中可交的朋友。  </PGN0174.TXT/PGN>  小龍女  小龍女,不是金庸筆下最出色的女性,但她個性之鮮明,卻能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據倪匡兄說,有讀者讀金庸小說,最羨慕小道士尹志平,原因何在?因為尹志平與小龍女有過一次歡娛,可見小龍女自有吸引男人的特殊魅力。  我分金庸筆下人物為三等,即天上人物、人間人物與地下人物。小龍女應列為第一類。她自幼在古墓中修鍊,琴音為言,玉峰為友,清靜寡慾,心無世塵。她本是天上仙女,若不是遇見情深如海、敢作敢為的楊過,她禁慾之門是撞不開的。後來,她終於成為至愛主義者的典型,顯示了愛情的偉大力量。  小龍女武藝雖高,但她遠離江湖,缺少應敵經驗。她師姐李莫愁的惡毒伎倆,她一輩子也無法理解;而在機智多變上,她也遠遜於黃蓉與任盈盈。她若算得上是一員女將,也只能聽人調遣,而調遣她的人是楊過。  離開了楊過,小龍女的絕技恐怕很難全部施展出來。  她外貌淡雅絕俗,白衣飄飄,略顯嬌弱與病態,個性又有點古怪,很容易令人想起《紅樓夢》中的</PGN0175.TXT/PGN>林妹妹,但兩者卻有很大的區別。小龍女是個能容忍一切的女子,她可以忍受歲月的磨蝕,又能忍受痛苦的煎熬,她善於諒解對方,無論是愛她的人還是恨她的人,她都以善心去對待,這說明她的精神世界是受佛教觀念支配的。她因楊過而下凡,但其神韻仍留在天上,或者說她始終是個古墓中的美人。  金庸讓小龍女始終不老,這是沖虛的生命境界,有點類似神話中人物。她在絕情谷中不食五穀,吸風飲露,祛毒修身,這似乎與莊子筆下的神女相差無幾。</PGN0176.TXT/PGN>  郭芙  在《神鵰俠侶》中,郭芙算不上主角,但她的戲舉足輕重。楊過與小龍女的姻緣波折貫穿全書,那層層波瀾,與郭芙的魯莽任性有關。郭芙用淑女劍斬下楊過一條手臂,又用毒針傷了小龍女,致使這對恩愛夫妻一別十六年。郭芙罪名不小。  郭芙在金庸筆下的女子中,很有個性。她心胸狹窄,又無頭腦,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魯莽姑娘,這性格自然與家庭環境有關。她是名門之女,父親郭靖是一代大俠,母親黃蓉是丐幫幫主,外公黃藥師更是名震武林,再說她成年時,妹妹郭襄與弟弟郭破虜還未出世,一個獨生女兒由寵愛而變得任性刁蠻,也不奇怪。  但郭芙的不可愛之處,還在於她生性浮躁,沾染上了仗勢欺人的惡習。她幼年與武氏兄弟學武,調皮中帶點撒潑,這還不失為頑女的天真;後來她在襄陽城中誤傷楊過,或許也有情可原。但過了十六年,三十而立的郭芙帶了弟妹外出,其識見居然在妹妹郭襄之下。她說話傲慢無禮,一張嘴便教訓人,動不動</PGN0177.TXT/PGN>就出手傷人,我實在為郭靖、黃蓉夫婦有這麼一個不講道理的女兒而深感遺憾。  郭芙的任性,粗看與其母黃蓉酷肖,少女時代的黃蓉又何嘗不調皮刁蠻?但黃蓉所作所為,畢竟很有分寸,她對惡人毫不留情,對善者又有同情之心,並且黃蓉的聰明與武功,也是郭芙所比不上的。郭芙不看場合,對任何人都會耍脾氣,自以為姑娘天下第一。這與父親郭靖不擅管教、母親黃蓉處處護短有關。養不教,父母之過也。  郭芙的結局,表面上看來很幸運。她嫁給了英俊而有地位的耶律齊,耶律齊又輕而易舉地當上了丐幫幫主。郭芙的後半輩子自然會很舒服,但從她的精神世界去探索,郭芙卻不是一個活得很高興的人。她雖然要啥有啥,一呼百應,但內心深處卻充滿了煩惱。她常常在別人高興時自己很不自在,究其原因,是郭芙隨心所欲慣了,她這種以我為中心的性格,與大環境必然不會合拍,而這種性格上的陰影,會讓她染上心理孤獨憂鬱症。  在今天這個世界上,我們還可以看到類似郭芙這樣的人產生的心理悲劇。  </PGN0178.TXT/PGN>  郭襄  郭襄是連接《神鵰俠侶》與《倚天屠龍記》的奇女子。她所佔筆墨不多,但此女之風采,已足夠令讀者讚歎。  在「風陵夜話」一節中,郭襄與其姐郭芙同行。郭芙長她十六歲,但處世幼稚魯莽,反襯出郭襄的大家風度。如果說郭芙集父母之短,那麼郭襄恰恰集父母之長。她既有其父郭靖的誠實寬容,又有其母黃蓉之機智深情。她初見楊過,楊過戴著面具,醜陋無比,她卻無半點名門閨秀的傲氣。作為一個女性,郭襄比黃蓉、郭芙更討人喜歡,這不是她外貌俊俏,而是她胸襟開闊,善解人意,又處處為他人著想。這美好品行在古代女子中並不多見。  更難得的是,郭襄是一個榮辱不驚的少女。她屢涉險境,舉止自若,置個人安危於度外;當她生日那天,楊過為她準備了隆重的賀儀,場面之大,眾人大為驚羨,可郭襄本人卻絲毫沒有得意忘形之態。這種氣度與風采,恐怕在金庸筆下的女將中,僅此一人。  郭襄性情如何,只消看她在斷腸崖一幕。楊過與小龍女一別十六年,趕到斷腸崖不見小龍女,悲從心</PGN0179.TXT/PGN>生,乃投谷自盡。郭襄面對此景,居然捨身跳下,為救楊過,反以楊過允她三個心愿來求他不可殉情。這番深情,自然是寫郭襄心中敬仰楊過。黃蓉曾經以為郭襄為楊過誘惑,一度懷疑女兒與楊過有私。當她偷聽了郭襄的三個心愿,才深知女兒心地純潔。後來,楊過與小龍女團圓,郭襄歡喜中又有一點茫然若失的惆悵,她既說:「只有龍姐姐之樣的人物,才配得上他(楊過)。」又心中自語:「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這份痴情,豈不是郭襄心中對楊過的深深依戀?郭襄不知不覺中愛上比她大二十歲的楊過,在現實生活中也可找到這類深情少女,但郭襄痴情而不嫉妒,又極力成全自己意中人與舊戀人團聚,這委實不大容易做到。  金庸寫郭襄情蕾初開,點到為止。郭襄在《倚天屠龍記》中的亮相,已成了出世的女子,其心態幾近佛的境界。這是進一步刻畫郭襄的洒脫俊爽,拿得起又放得下。她終於成為一代女俠,當上峨眉派的開山之祖。  郭襄在《神鵰俠侶》中的重要性,不妨看她出世時那場驚心動魄的廝殺。她在李莫愁等人的爭搶中,屢次落入險境,又吸獸奶為生。這近乎誇張,但這一節已點出郭襄的來歷不凡,日後必有一場好戲可看。從郭襄的例子,可知金庸武俠小說構思之精妙嚴謹。</PGN0180.TXT/PGN>  一燈和尚  一燈大師,與天南一帝段智興本是一人。大理國的皇帝怎麼會皈依三寶,剃度做了和尚?原來有一段傷心的故事。  這位段皇爺年輕時醉心於名譽地位,他為了奪得天下武功第一,整日習武,少近婦人,連皇后也數日難見一面。被他冷落的妃子中,有一位絕頂聰明而又多情的劉貴妃,她愛好習武,無意中與周伯通親近,兩人有了一段短暫情緣。周伯通被師兄王重陽察覺後一頓責備,便一走了事。哪知劉貴妃已有身孕,生下一個男嬰。段皇爺知道後,也不罵她,反而待她更好。不久那個男嬰遭人暗算,劉貴妃懷疑段皇爺暗中下了毒手,便求段皇爺醫治。段皇爺見那男嬰痛苦萬狀,卻無憐憫之心,其原因是他消釋不掉人所常有的妒恨,自己的老婆與人私通,已是奇恥大辱,要救那個使他蒙受「綠帽子」恥辱的私生兒,段皇爺武藝縱高,卻無如此博大的胸襟,於是他冷漠地看著那男嬰慘死。  這件事,對於女人來說,是極大的痛苦。身為母親的劉貴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兒子在痛苦萬狀中慘</PGN0181.TXT/PGN>死,她因悲憤而頭白,由一個軟弱的妃子變成了一個復仇的女人。她後來明白自己的孩子是裘千仞假扮侍衛下的的毒手,但她仍然不肯原諒段皇爺,於是她改名瑛姑,在黑龍潭潛心苦修,終於練成泥鰍功絕技,目的是為了刺段皇爺一刀。  這事讓郭靖知道了,他假扮段皇爺挨了一刀。  瑛姑苦修十餘年,卻不知段皇爺在十餘年中已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那個孩子慘死之後,他的內心受到了莫大震動。他為了懺悔自己的罪孽,拋棄榮華富貴,出家為僧,從英武豪邁的南帝一變為眉帶愁苦的老僧。  他心甘情願受瑛姑一刀,因為他要以自己的痛苦來了卻多年的恩怨,因此,段皇爺一變為一燈大師,令人同情,也令人肅然起敬。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跳出了私人感情的天地,以博大的胸襟去大徹大悟,從而懂得了「寬恕」這一崇高境界,他的思想已從武學進入了宗教的範疇。  南帝的一陽指,威力無比,但在《射鵰英雄傳》中並無具體詳盡的描寫。金庸只寫西毒歐陽鋒在神志迷亂中脫口喊出:「段皇爺,我不怕你的一陽指!」他說不怕,其實卻是怕得厲害,這正好用側筆點出南帝在武林中的大宗師地位。</PGN0182.TXT/PGN>  裘千尺  嫉妒是人類最難克服的天性之一,而女人的嫉妒往往表現在吃醋方面。比如妻子見自己所愛的丈夫另有所愛,就會暴跳如雷,甚至不顧性命去與他拼個你死我活。這類鬧劇在金庸小說出現過不少,《神鵰俠侶》中的裘千尺也是這類成功的藝術典型。  裘千尺是武林高手「鐵掌水上飄」裘千仞的妹妹,她從小脾氣怪異,與哥哥一言不合就掉頭而去,嫁給絕情谷的公孫止。公孫止的武功不及妻子,於是處處受妻子擺布。裘千尺對丈夫要罵就罵,要打就打,隨心所欲,根本不把丈夫當人看。公孫止自然受不了,便背著妻子與侍婢柔兒偷情,並想帶著柔兒遠走高飛,但這一計劃未及實現,便被一向對丈夫管束甚嚴的裘千尺察覺,於是,她便採取了極其惡毒的辦法對待丈夫與情敵,讓他們每人服下一顆毒丸,然後又拿出解毒藥,讓公孫止自己決定,給柔兒服下還是自己服下。公孫止是個薄倖的男人,為救自己性命便殺了柔兒。事後,公孫止又恨極裘千尺,騙妻子服下迷藥,把裘千尺的手足筋絡挑斷,拋入深穴。這對夫妻都是狠毒之人,因此想出來的辦法一樣叫人寒心。  </PGN0183.TXT/PGN>  後來,裘千尺頑強地活在世上,無法走路,十多年來靠爬行苟生。  為了向丈夫復仇,她居然又練成了絕技。這個因愛生恨的故事過於殘酷,因此,吳靄儀女士稱公孫止與裘千尺是「恩怨夫妻」,但我總覺得雙方無恩可言,只有從嫉妒的膨脹中滋長出來的怨毒與仇恨。  在這對惡毒的夫妻之間,有兩個善良的女子做了無辜的犧牲品。一個是柔兒,另一個是他們的女兒公孫綠萼。  自然,裘千尺的故事只不過是金庸的虛構,為了取得強烈的藝術效果,未免有些過甚其辭,但是,蘊藏其中的,卻是一個萬古常新的普遍真理:嫉妒是必須加以克服的惡德,否則,它就會變成一個魔鬼,害人害己害社會。</PGN0184.TXT/PGN>  雪山飛狐  胡一刀  新派武俠小說與舊派武俠小說之間的區別之一,便是倒敘形式的運用。在王度廬、朱貞木的武俠小說中,交代往事往往用「花開兩枝,各表一頭」的套話,對書中人物過去的經歷也總是運用一大段甚至一章的回敘。這種手法雖然可以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但總覺得太煞風景。  開創新派武俠小說的金庸則不同,他巧妙運用人物對話,通過一問一答,把人物的過去經歷全部追溯交代,令讀者如身臨其境。這辦法實在聰明,也實在不易。更令人讚歎的是,有些人物的典型性格,居然也能在對話中塑造得光彩奪目。其中寫得最成功的便是《雪山飛狐》中的胡一刀。  胡一刀的故事是通過幾個人物輪流倒敘的。胡一刀初次亮相,是用一枚金錢鏢打倒十幾個壯士。范幫主雖然學過三十六道大穴的解穴法,卻對此一籌莫展。還是胡一刀再次打出十幾枚銅錢,才為那些壯士解開了穴道。由此可見,胡一刀的武藝驚人之極。  胡一刀夫婦的外貌,也由寶樹和尚(閻基)倒敘出來。他初見胡一刀嚇了一跳。胡一刀有一張黑漆臉</PGN0187.TXT/PGN>皮,滿腮濃須,頭髮蓬鬆松,生相兇惡之極,而他那個娘子卻是艷麗的美人。用閻基的話說:  這對夫妻是張飛娶了貂蟬。但胡夫人不僅敬重丈夫,愛慕丈夫,而且還是女中丈夫,她在胡一刀與苗人鳳交手之際,看出了對方的破綻。難怪苗人鳳見到胡一刀夫人之後,在自己漂亮的妻子南蘭面前要誇獎不已。  胡一刀與苗人鳳的交鋒,也是金庸寫武打最為精彩的場面之一。比武的經過是通過寶樹與苗人鳳女兒苗若蘭分別倒敘的。一個用刀,硬劈狠斬;一個使劍,輕靈變幻;打了四天,居然不分高低,而且越打越默契,越打越是惺惺惜惺惺。田歸農見苗人鳳有落敗之勢,暗中用彈弓偷襲,卻被苗人鳳一劍撥開,又上去把田歸農的彈弓一折兩截;而胡一刀聽說商劍鳴要與苗人鳳比武,就在夜裡換了四五匹馬來回跑了三百里,用苗家劍法取了商劍鳴的首級來送給苗人鳳。後來田歸農與范幫主見胡、苗二人不分勝負,在夜裡派人去擾亂,想使胡一刀睡不好,苗人鳳當即將田、范二人痛斥一頓:「不要臉!算什麼男子漢!都給我滾開!」這場生死之搏原來可以化敵為友的,但因小人用計,致使胡一刀死於非命,而胡夫人因為敬重苗人鳳的為人,居然違背了丈夫的重託,也殉情而死,臨終前把兒子胡斐託付給苗人鳳。這場面悲壯之極,也感人之極。  胡一刀雖然死於苗人鳳之前,但個豪邁的男子漢居然能得到美艷女子的垂青,又生了一個了不起的兒子。一個人能做到胡一刀這樣也死而無憾了。</PGN0188.TXT/PGN>  苗人鳳  苗人鳳這個人物很值得一寫,因為他的故事給世人諸多回味。  自古英雄愛美人,這話並不錯。劉邦娶戚夫人,李隆基迷楊貴妃,曹操為了一個鄒氏兵敗宛城,長子曹昂、愛將典韋死於敵手。歷代英雄無不見美人而折腰,但美人是否真心愛慕英雄,這就很難說了。比如《飛狐外傳》中那個苗人鳳,打遍天下無敵手,稱得上是武林英豪,但他娶了美人兒南蘭,卻不知如何愛惜她、欣賞她,結果讓田歸農乘虛而入,南蘭棄苗大俠而走,這便是美人不愛英雄的典型一例。當然我還可以舉出閻婆惜背叛宋江的例子作旁證。  苗人鳳為南蘭所棄,這恐怕不是他對南蘭用情不專,而是由他性格上的弱點所決定的。苗大俠是個沉默寡言、性格內向的男子漢,他既沒有英俊的外貌,更缺少一種女人喜歡的倜儻風流的個性。在感情世界中,苗人鳳屬於粗線條的,他對南蘭不知道如何體貼,正如他對付敵手,只知在武藝上一試高低,而少了一點機智與謀略。苗人鳳也許可以公平地打贏胡一刀,但在小人偷襲中卻幾次受挫。比如他誤中蔣</PGN0189.TXT/PGN>  調侯的「絕門毒針」,又比如他中了劉鶴奸計,被信中的毒藥差點害成瞎子。由此可見,苗人鳳縱然武功卓絕,卻並無防人的應變之術,因此他成為悲劇中的主角,也就勢所難免從苗人鳳的故事中還可悟到:一個人名氣越大,處世越危險。苗人鳳被各路武林高手視為攻擊目標,就因為他有一個「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稱號。人往往為盛名所累,為盛名所害,古往今來,莫不如此。大概因為「樹大招風」的緣故,許多聰明的武林高手,都不得不隱姓埋名,不露鋒芒,這或許說是一種老練的處世藝術了。  鳳最讓人欽佩的是兩點:一是他襟懷坦蕩,行事光明磊落,所作所為都具備一個大丈夫的氣度。比如他明明見愛妻南蘭為田歸農所奪,他可以殺死田歸農,卻不動手,他不想用武功讓南蘭傷心。又叫他與胡斐一見如故,把自己的女兒托給對方,說明他有過人的膽識。第二,苗人鳳是個好父親,他失妻之後,把全部感情傾注在女兒身上,儘管身受重傷,危在旦夕,還怕驚醒愛女。這份深沉的父愛之情,令人感之嘆之。  </PGN0190.TXT/PGN>  田歸農  吳靄儀女士在《金庸筆下的男子》中沒有把田歸農列入。我倒以為此人很值得一寫。  關於李自成之死,有五種不同說法。金庸取的是《澧州志》的記載,認為李自成兵敗後逃到夾山出家為僧。這一記載至今未有定論,但小說家盡可以借題發揮。  《雪山飛狐》便是金庸的想像:據說李自成手下有胡、苗、范、田四名衛士。李闖王被困九宮山,苗、范、田三衛士突圍求援,胡衛士留下保衛闖王。後來闖王被害,那個胡衛士又將闖王首級獻給吳三桂,於是當了大官。苗、范、田三個衛士聯手,欲殺吳三桂,結果又被胡衛士撞見。  胡、苗、范、田四個衛士本來情同手足,苗、田、范三人見義兄不義,便將他殺了。胡衛士臨死之時只說出了「可惜大事未成」幾個字。  事實的真相當然不是如此。李自成出家做了和尚,胡衛士為了矇騙朝廷,寧可背上不義之名,用另一個人的頭顱當成李自成首級去獻給吳三桂。他假意在吳三桂手下當差,其實是離間清廷與吳三桂的關係,挑動他們火併,他說的「可惜大事未成」,即指</PGN0191.TXT/PGN>這件「大事」。  關於李自成的故事,小說家寫得很多,影響最大的便是姚雪垠寫的《李自成》。經查考,李闖王的部屬中未見胡、苗、范三人的記載,倒有一個忠厚的儒將叫田見秀。如果推想成立,田歸農即是田見秀的後代。金庸喜歡推倒「老子英雄兒好漢」的結論,忠良之後卻成了奸佞之徒。田歸農的所作所為,也可說是金庸理論的一個實例。  田歸農是個相貌英俊、談吐風雅的中年男子,他還有低聲下氣、柔言蜜語討女人歡喜的本事,結果把苗人鳳的妻子南蘭誘騙到手。《飛狐外傳》中寫商家堡一場戲中,南蘭與田歸農神態親密,似是一對恩愛伉儷。  後來苗人鳳突然現身,欲置田歸農於死地,但因為南蘭情之所鐘不是丈夫,才使苗人鳳心頭一顫,滿懷無限痛苦與嫉妒之情匆匆離去。  俗話說「朋友妻,不可欺」。苗人鳳不解人意,不會與妻子調情,南蘭投入田歸農懷中,也許自有女人的苦衷。或者田歸農也有可諒之處,但他的形象總不夠高大。在《雪山飛狐》中,田歸農偷襲胡一刀,用計暗害兩個大俠,更是徹頭徹尾地暴露出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恥小人。  原來田歸農愛南蘭,不是愛她的美貌與柔情,而是想奪取藏寶之圖。  南蘭與他相處日久,終於察覺他的野心,她在悔恨中死去,臨終前把藏寶之圖還給了丈夫。田歸農知道了這一切,他才發覺自己徹底失敗,他要苗人鳳殺了自己,苗人鳳笑道:「我何必殺</PGN0192.TXT/PGN>你,一個人活著,就未必比死了的人快活..這張地圖在你身邊這麼多年,你始終不知,卻又親手交給我。我何必殺你?讓你懊惱一輩子,那不是強得多麼?」  苗人鳳一走,田歸農長嘆一聲:「蘭啊蘭,你為我失足,我為你失足!」  說罷,便自盡了。  其實,田歸農的失足與南蘭的失足大不相同。南蘭為愛情而失足,而田歸農卻掉入了貪慾的陷阱。南蘭雖然愛他一時,最終還是回到了粗莽的丈夫身邊, 田歸農獲悉此情, 豈能不死在絕望之中?  </PGN0193.TXT/PGN>  飛狐外傳  胡斐  《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的相繼問世,使新派武俠小說走上了一條光輝奪目的道路。其書中主角胡斐這一形象的誕生,不是陳家洛、袁承志所能比擬的。  金庸擅長寫小孩,比如韋小寶,又比如段譽,都寫得呼之欲出,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胡斐。  胡斐是個頑皮而機靈的鄉下小子,他不像袁承志那麼懂事拘謹,也不像韋小寶那樣刁滑有趣。他天性純樸而倔強,從小善惡分明,極富俠義精神。他的起點頗低,幾乎沒有什麼武功,但天生不怕吃苦,好打抱不平。  由於歷經磨難,吃盡苦頭,便令讀者大生好感。在「商家堡惡戰」一場戲中,他的所作所為,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他屢次受挫,明寫胡斐經驗不足,暗寫他心地善良,不知世情險惡難測。金庸還寫活了一個程靈素,以其聰睿來補胡斐的誠實,這一對比手法,功力不弱。  到了《雪山飛狐》中,長大成人胡斐少了一點調皮,也就少了一點趣味;多了一點江湖經驗,也就多了一點世故,幸虧他善心未泯,終究是個好人。</PGN0197.TXT/PGN>  《雪山飛狐》寫在《飛狐外傳》之前,想來金庸也對這鄉下小子大感興趣,於是就補寫《飛狐外傳》,描寫胡斐的少年生活。不料這一補寫,反而把個少年英雄寫活了,也顯示了金庸獨特的藝術風格。  我是從讀《雪山飛狐》與《飛狐外傳》起愛上金庸小說的,其結構和語言,都堪為武俠小說之精品。倪匡兄將《飛狐外傳》排名金庸小說第十一位,我以為有欠公正;他認為胡斐這一形象寫得很不成功,我也不能贊同。胡斐這一形象當然有欠缺,就是他莫名其妙地愛上袁紫衣,但自古以來愛情往往是盲目的,很難從理論上給予解釋。  有人問金庸:「你最喜歡自己哪一部作品?」金庸表示很難回答,但又補充說:「其中也許只有《雪山飛狐》一部,是在結構上比較花了點心思的..有點一氣呵成的味道。」</PGN0198.TXT/PGN>  程靈素  金庸筆下的女主角,幾乎個個月貌花容,或妖艷嫵媚,或明麗端秀,《飛狐外傳》中的程靈素卻是例外。  程靈素在貌不出眾,身材矮小,雙肩如削,頭髮稀疏,肌膚枯黃,臉有菜色;小小年紀,不見一點青春氣息。唯一引人注目的是她有一對墨黑如漆、精光四射的眸子,這大概是練武之後的奇蹟。  但這個醜女子的心靈卻美得動人。胡斐初見她時,她只是一個瘦弱的村女。胡斐向她問路,她卻讓胡斐為她澆花擔糞,看似不近人情,其實卻顯出她的心機。正因胡斐厚道,終於讓程靈素暗暗愛上了他。她愛得堅貞,處處幫胡斐大忙:布局使師兄妹和解,又巧手治好苗人風的眼睛,在掌門會上大顯身手,捨身救了胡斐。這一路讀來,誰不對這個貌不出眾的女子大為讚歎與佩服!  可惜醜女子的命運比女強人更不如,胡斐受盡她的恩惠,只是對她感激不盡,卻從未對她有一絲愛意。程靈素眼睜睜看著胡斐苦戀袁紫衣,心中痛苦萬狀,表面上還要聲色不露。更難能可貴的是,她至死</PGN0199.TXT/PGN>沒有怨恨胡斐,臨終前為了不讓胡斐內疚,居然找了一個理由,讓心上人在世上快活。這種痴情女子的心態,豈不讓人嘆為觀止!  程靈素的武藝不能算第一流,但她精通藥草,既是個下毒的行家,又是個治病的高手。她的名字靈素,正是取自《靈樞》與《素問》兩本中醫學經典。看她給苗人鳳治眼中之毒,冷靜自若,頃刻之間妙手回春。她的智商極高,又能臨危不懼,急中生智,連胡斐也不得不誇她:「這位靈姑娘的聰明才智,勝我十倍!」  不知讀者可曾注意,程靈素也有容光煥發的一現。當胡斐說她是好人時,她一笑之下,猶如春花初綻,枯黃的臉上也顯出紅暈。可見愛情能使人變美。  在愛情長河中,心地善良而有思想和程靈素,只是一個旁觀者。她的感情結局,大可令世人去回味,去思索。</PGN0200.TXT/PGN>  馬春花  馬春花本是個尋常女人。她父親馬行空是飛馬鏢局的總鏢頭。馬行空號稱「百勝神拳」,其實在一部《飛狐外傳》中,馬鏢頭的武功只能列入中下之流。馬行空帶了女兒與徒弟徐錚護送三十萬兩銀子,在途中遇到閻基劫鏢,於是引出一個波瀾曲折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馬行空沒有起多少作用,戲劇性的人物卻是他的女兒馬春花。  馬行空本來想把女兒配給徒弟徐錚為妻。馬春花對性格厚道的師兄原有好感,但商家堡的一場惡戰,引起了她感情的變化。她先是認識了英俊少年商寶震,就不把徐錚放在眼中;後來又被權傾天下、富甲萬戶的福公子所勾引,為他生下兩個兒子。福公子離她而去,馬春花只得有孕之身當了徐錚的老婆。這個故事的高潮還在後頭。馬行空死後,徐錚帶了馬春花再次當保鏢,他們只保了幾千兩銀子,居然在途中遇到各大高手襲擊,其目的並不是銀子,而是奪取馬春花和她的兩個兒子。  原來福公子回京之後,無聊中想起那艷遇。他玩夠了宮廷女子,突然心血為潮,又想起那個有點武功</PGN0201.TXT/PGN>又有點野性的馬春花來。他一聲令下,派出幾十名武林高手,要把馬春花帶回宮中去重溫鴛夢。結果,商寶震殺死了徐錚,馬春花又殺死了商寶震,她又心甘情願地到福公子府中去充當情婦的角色,最終死於相國夫人之手。  馬春花的悲劇,是由她的無知自釀的。她本是民間女子,因為生得頗有姿色,稍稍開了眼界,就先愛上了面目英俊的商寶震,但福公子一出場,商寶震就在她心目中失去了吸引力。福公子不僅相貌堂堂,而且氣派非凡。大凡一個女人有了虛榮心,就抵制不了富貴與權勢的引誘,當然福公子還有玩弄女人的經驗與技巧,一個單純的鏢局女流,怎能不落圈套!  馬春花除了無知之外,還是一個情種。她對胡斐說過,她與福公子是一見鍾情,而且至死沒有想到自己只是達官貴人的消閑玩物,她把自己的悲劇歸為前生冤孽。  由馬春花還可想到那個南蘭。她們都不愛厚道的丈夫,一個嫌徐錚粗莽,一個怪苗人鳳不解人意。她們都需要一個欣賞自己的男人,如遇到一個有細膩感情的男人,她們都可以為了愛情而獻身,不惜拋棄一切。這兩個女子的經歷,或許對今天的男人有一點啟示,那就是在尋找對象之前,先要衡量一下自己有沒有征服女人的魅力,萬萬不可一見美貌女子就匆匆求婚, 即使「 生米成了熟飯」 , 也難保她紅杏不出牆。  </PGN0202.TXT/PGN>  俠客行  石中堅  中國有句俗話叫「歪打正著」,《俠客行》中的石中堅的一生,便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解釋。  石中堅是石清與閔柔的兒子,因為石清不愛梅芳姑,梅芳姑便因愛生恨,把他擄去收養。石中堅長在荒山野嶺之中,到十二三歲,既不識字,更不知世事,只知道自己的名字叫「狗雜種」。這樣一個小孩子,後來被牽連到兇殺迭起的武林糾紛之中,是因為撿了一個燒餅,那個燒餅中正好藏有玄鐵令,於是他差點成為各派高手攻擊的目標。他被摩天居士謝煙客騙上摩天嶺後,又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謝煙客因為發過重誓,怕他提出要求,就讓他學大悲老人的絕世武功,並故意引他走火入魔,讓他練內功練得岔氣而送命。不料,因為他的弟弟石中玉當上了長樂幫幫主,結果他被長樂幫救了,並把他當作幫主來供奉。期間石中堅死過一次,因為貝大夫為了保全自己性命,將錯就錯,出手相救;後來展飛因妻子被石中玉強姦,便想結果他性命,不料這一掌正好打在他的「膻中穴」上,讓他內息龍虎交會,逼他吐出毒血,這歪打誤撞,反而讓石中堅練成了一門亘古未有的</PGN0205.TXT/PGN>古怪武功。  這些描寫不算太稀奇,好戲還在後頭。當許多武林高手被逼上俠客島之後,這才明白俠客島石壁上有一門絕世武功,但這古詩圖解令眾人疑惑不解。白自在、溫仁厚、天虛道人、丁不四以及龍、木兩位島主都精嫻武術,卻苦思良久而不知如何破謎。這個謎底居然叫目不識丁的石中堅給破譯了,石中堅終於成為武林第一高手。  這種「歪打正著」的故事,多少有點令人難以相信。但因為是故事,讀起來卻叫人感到撲朔迷離。細細一想,金庸對石中堅的安排也合乎讀者的願望,因為只有像石中堅這樣一個天性厚道的人,才配得上做一個真正的大英雄。  石中堅身上最可貴的品行是淳樸、善良與勇敢無畏。他見大悲老人被三人圍攻,便不顧知身安危,挺身而出。長樂幫的米香主連劈三十二刀,把石中堅的頭髮削得不成模樣,石中堅居然為維護大悲老人的安危,在刀風中一動不動,這種勇氣令人可敬可嘆。謝煙客對他的兇殘,他反而以善心去理解。閔柔因為送了他一錠銀子,他就想報恩。後來與謝煙客在路上吃飯,他把銀子全部給了對方。這種極其可貴的品質,正說明了石中堅儘管沒有受過良好的文明教育,但他的本性是:不貪財,無私心,處處想到他人。尤其在那個爾虞我詐的世俗社會中,石中堅確實是一塊純樸的好玉。    他無意之中洞悉了武功秘籍,這彷彿體現了老</PGN0206.TXT/PGN>  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再進一步去研究,「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奇妙結局絕非只發生在武林之中,機緣可以造就意想不到的結果,這恐怕也合乎唯物辯證法的觀點。</PGN0207.TXT/PGN>  謝煙客  摩天居士謝煙客的戲並不多,但他卻是《俠客行》中必不可少的穿線人物。  他容貌清癯,臉上隱隱有一股青氣。他出場時見各派武林高手在爭奪一枚玄鐵令。金刀寨寨主安奉日的武藝不能說不高,雪山派弟子更是眾志成城,再加上使黑白雙劍的石清、閔柔夫婦,這些武林高手在謝煙客面前比武,好像是小孩子玩遊戲。他一出手,就收了一把金刀與七柄長劍。  石清夫婦的雙劍雖未被奪去,但虎口發麻,長劍幾乎脫手。這一場面,足以顯出摩天居士的武功蓋世。  謝煙客當年將三枚玄鐵令分贈三位有恩於他的朋友,並發一重誓,無論誰得了玄鐵令,都可求他去做一件事。因為謝煙客是個武藝高強又言而有信的梟雄,引起江湖上人人都想得到玄鐵令,不料這玄鐵令卻偶然為目不識丁的少年石中堅得到。謝煙客怕他受人挾持,於是把他帶上摩天嶺。石中堅的離奇故事便由此拉開了驚心動魄的序幕。  平心而論,謝煙客絕對不是仁厚的君子。他脾氣古怪,性子暴躁,手段兇狠。他自稱不是好人,也不承</PGN0208.TXT/PGN>認自己是壞人。  他喜歡玩一點小花招,比如冒充石清夫婦奪回雙劍,讓雪山派與黑白雙劍結仇;又冒充白自在殺人,嫁禍與雪山派。其實謝煙客是自作聰明而毫無見識,他考慮問題往往失之偏頗。他幾次想難倒石中堅,結果自己反而被對方難倒。後來石中堅托他管教石中玉,他無法拒絕,只有認命。有趣的是謝煙客明明自己輸了,還要安慰自己,用「幸虧」的字眼來自我安慰,足見其智力之低。  謝煙客的可愛之處,是他極重承諾。比如他發了誓,就一定要去辦。  這一方面是他自恃名氣,看重江湖上的「信義」二字;另一方面他相信天命,他收下石中玉便是一例。謝煙客在與石中堅相處之時,多少也受到了一種善心的誘導。他處處想作弄石中堅,其結果是讓他自慚不已。後來他遇見石中玉,以為是石中堅,他臉上有了喜色,可見他表面上兇狠,內心還是懂得好壞的。他之所以對世情看得十分冷酷,是因為自己曾教了一個徒弟,那孽徒害得他好苦,那段經歷養成了他的暴戾之氣。  一生行事任己好惡的謝煙客,雖然武藝極高,但一輩子都在提心弔膽過日子。他怕石中堅讓他自斷手臂,又怕石中堅要他去天涯海角找石中堅的媽媽與阿黃。這些聯想都令人好笑之極。  我想,金庸可能想告訴世人一個道理:一個人一旦背上了十字架,無論做什麼都不可能隨心所欲;有人入了情魔,有人掉入了名利的陷阱。  謝煙客只為一個然諾,日子就過得很不自在了。</PGN0209.TXT/PGN>  梅芳姑  金庸小說中塑造了許多痴情女子的形象,《俠客行》中的梅芳姑便是令人感到別開生面的一位。  女人的痴情,一類是溫情脈脈,堅貞不渝,一旦不能得到對方的愛,也就非常寬容地諒解他,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感情去成全對方,讓他快樂;另一類則為了愛一男人,感情濃烈到不顧一切,愛到極處反成恨,得不到對方就把對方視為仇敵,破壞他的前程,下定與他玉石俱焚的決心。  梅芳姑的所作所為,與這兩類痴情女子都有一點差別。  梅芳姑出身於武術世家,父親丁不四有一套希奇古怪的武功,母親梅文馨又繼承了家傳的頗為厲害的「梅花拳」。梅芳姑不僅武藝甚高,而且會做詩填詞,精於女紅,又是一個天生美人。她看上石清,以為石清定會被她所吸引,但石清偏偏不愛她,卻愛上了一個各方面都不如她的閔柔。梅芳姑一氣之下,自毀容貌,又將石清與閔柔所生的雙胞胎中的一個擄走。以後,變成醜女子的梅芳姑形影相弔地居住在荒山野嶺之中,把自己的愛化作強烈的恨,把石清的兒子叫做「狗雜種」,一味冷落和折磨一顆童心。她不許他</PGN0210.TXT/PGN>求人,說人家心裡想給的,不求也可以得到;人家不想給的,就不要去求人家。這其實正是梅芳姑發泄自己對石清的一腔怨憤。可憐石清的兒子十一二歲,對世事還一竅不通,卻為父親忍受了種種非人的迫害與辱罵。  從本性去探索,梅芳姑並不是很兇殘的女人。她雖然擄走了石清的兒子,但並沒有殺害他,只是送去一具血肉模糊的童屍欺騙石清夫婦,讓他們好傷心。她因為愛石清,幾十年守身如玉,自己折磨自己,一旦聽石清親口說出「我和你在一起,自慚形穢,配不上你」,就決定自盡。因為一個在愛的幻想中構築空中樓閣的女子,一朝夢醒便無所寄託,死了豈非比活著好?  梅芳姑之死,論情論理,石清都不必負任何責任,因為愛的發生可能是單方面的,而愛的完成卻須由雙方共同合作。梅芳姑當然是一個有個性、有愛的慾望的女人,可惜她熱得不是地方,強加於人,愛得人家危機四伏。這種單相思的痴情方式,很不浪漫,只能落得一個可憐可笑的下場。  不過,梅芳姑的愛情悲劇至少可以告訴我們:一廂情願的愛情只是苦了自己,天下的多情男女應以梅芳姑為戒。第二,石清的選擇並沒有錯,一個成功的男人找一個溫柔的女子。反而過得愜意之極,倘若他真的與強過自己的梅芳姑配對成雙,他們之間真會合得來嗎?我至今對此持懷疑的態度。</PGN0211.TXT/PGN>  閔柔  閔柔這個人物,在《俠客行》中並非十分重要,但金庸在此書《後記》中寫道:「我所想寫的主要是石清夫婦愛憐兒子的感情,所以石破天和石中玉相貌相似,並不是重心之所在。」如果作者的意圖在書中得到體現,那麼閔柔的母愛很值得探討一番。  《俠客行》的故事是以一對孿生兄弟的經歷為線索展開的。石中堅被梅芳姑擄走之後,吃盡苦頭,後來巧得玄鐵令,又被推上長樂幫幫主的位子。他由於兄弟石中玉做盡壞事,替石中玉背上黑鍋,幾涉險境。最後真相大白,石中堅成了一代大俠,石中玉卻跟了謝煙客去經受磨練。  這個故事似乎告訴我們:從小得不到父母之愛的石中堅,能在惡劣環境中摔打磨練出淳樸善良高尚的品行;而為父母所寵愛的石中玉卻變成一個劣跡斑斑的浪子。兩相對照,可見優裕的家庭條件與父母寵愛,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而造成願望與現實背道而馳的責任,主要應由其母閔柔來承擔。  閔柔是個天性溫存外貌美麗的女子。石清與她是同門師兄妹,一剛一柔,一個是丰神俊朗的美男</PGN0212.TXT/PGN>子,一個是文雅清秀的賢婦人,配在一起,無論是武藝還是性格,都組合得天衣無縫。她說話輕聲輕氣,態度謙和斯文,性格溫淑可親,即使在刀戈相見的生死搏殺之際,仍不減平時溫雅嫻靜的風度。最難得的是,她處處尊重丈夫的意見,又撲出心來愛自己的兒子,是女俠中標準的賢妻良母。她對石中玉愛之甚深,因為她生下的一對雙胞胎,被人搶走一個,剩下一個,自然要加倍寵愛了,但這種寵愛,卻滋長了石中玉的頑劣與不誠實。石清夫婦不得已,才把兒子交給雪山派去管教,哪知鬧出事端。對於這一切,閔柔還是以深沉的母愛去庇護兒子的種種劣行。當石破天求謝煙客把石中玉帶去管教,閔柔內心實在捨不得。可見母愛的寬容與執著本是只論情而不講理的。  石中玉身上的奸詐浮滑,一方面固然與其天性有關,另一方面卻是後天環境造成的。這一點作為父親的石清早有足夠的認識,他對妻子說:  「師妹,玉兒為什麼會變成這等模樣?..你對玉兒本已太好,自從堅兒給人害死,你對玉兒更是千依百順,我見他小小年紀,已是頑劣異常,礙著你在眼前,我實在難以管教,這才硬著心腸送他上凌霄城。豈知他本性太壞,反而累我夫婦無面目見雪山派諸君。謝先生的心計勝過玉兒,手段勝過玉兒,以毒攻毒,多半有救。」我以為石清這番話說得不錯,可惜閔柔聽了還是流淚躭心,躭心從小嬌生慣養的兒子,怎會煮飯燒菜,怎會..  這種愛豈不是害嗎?</PGN0213.TXT/PGN>  史小翠  一個狂妄自大的男人,配上一個剛烈無比的女子,倘若他們學的又是同道,其婚後生活決計不會平淡無奇。白自在與史小翠的戲劇性故事,太令人嘆息、發笑。  史小翠年輕時美貌如花,武林中青年子弟大有為之傾心者。但史家父母看中了白自在的名望與武功,便把女兒嫁到凌霄城。小翠因為丈夫傲慢自大,心中不大喜歡,尤其是婚後兩人談論武功,數言不合便動手試招,小翠不敵丈夫。白自在武學上有過人之處,但對女人的心理一竅不通,一招得手便自吹自擂,引得妻子越發反感。小翠未嫁時,丁不四也曾追求過她,她就當著丈夫的面埋怨父母,說是當年如嫁了丁不四,決計不會有無窮的苦惱。為了氣氣丈夫,她還故意將自己愛慕丁不四的感情添油加醋地誇張,氣得白自在妒火如焚。婚後第二年,史小翠生下白萬劍,總算太太平平過了幾十年平靜生活。  石清夫婦把逆子石中玉送到雪山派那裡學武,石中玉想強姦史小翠的孫女阿綉,阿綉投崖自盡。白自在性格本來暴躁,一怒之下,打了妻子一記耳光。</PGN0214.TXT/PGN>史小翠這口氣怎忍得下,出了凌霄城,無意中救了孫女阿綉。她本來只想離家一段時間,氣氣丈夫,不料途中遇到丁不四,說起別情,丁不四為了史小翠,至今未娶,苦苦求小翠到他所居的碧螺山上去盤桓數日,還說只要他的心上人雙足沾到碧螺山上一點綠泥,死也甘心。他見史小翠不去,又用武力苦苦相纏,幸虧石破天解圍。  後來,丁不四上凌霄城,捏造謊言,說史小翠曾到過碧螺山。白自在頓時醋性大發。便動起手來,丁不四受傷下山。白自在自覺男人的自尊心受到莫大傷害,怨氣攻心,居然成了瘋子。  這些事當然怪不得史小翠。她後來返家,得知丈夫發瘋,心中也好生難過,並把自己未去碧螺山的事一一說明。白自在後來點了史小翠幾處大穴,也是為了自己去俠客島,不讓小翠去冒險。這對夫妻又吵又鬧,各不相讓,其實骨子裡還是挺恩愛的。  史小翠這個女人最有趣的是死也不服丈夫。她授藝給石破天,讓他與兒子白萬劍比武,其實是為了爭面子,用她的刀法去勝丈夫的劍法。還有她出口粗俗,罵起人來比魯莽男子還要俗不可聽,叫人又好氣又好笑。  她粗中有細之處是,只有她才真正了解丈夫,她讓石破天用內功打敗白自在,就是用心藥治心病。這便應了一句老話:「知夫莫如妻。」  </PGN0215.TXT/PGN>  石中玉  在舊武俠小說中,常常有一些官宦子弟仗著權勢玩弄良家婦女。《三俠五義》中的花花太歲嚴奇便是一個典型。嚴奇在京城內無惡不作,強搶民女,佔為已有。一來是他仗了自己是威烈侯葛登雲的外甥,二來是他學了點三腳貓的武功,又雇了幾十個彪形大漢當保鏢,也就可以橫行一時。  到了新派武俠小說崛起,嚴奇這類膿包人物就無戲可唱了。金庸、古龍的小說不以忠奸為主線來構成故事中的正反面主角。新派武俠小說家著重寫江湖上的幫派之爭、奪寶之爭,而書中的武林高手根本不買官府的帳。一個富家公子想橫行不法,只怕不是對手。於是金庸便塑造了另一種花花公子來。《俠客行》中的石中玉,便屬這類典型的代表人物。  石中玉身上的劣性比嚴奇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天生好色,嫖妓逼奸,無惡不作,這當然只是表面現象,其內心的奸詐浮滑與不誠實,都可令人髮指。他雖然沒有嚴奇的權勢,但他仗著父母石清與閔柔在江湖上的名聲,一樣可以在外作威作福。他最卑鄙的是居然要強姦年幼的小師妹,致使師妹跳入萬丈深</PGN0216.TXT/PGN>淵,又讓師父為此斷了一條手臂。  這種行為連禽獸也不如。  與嚴奇這類花花公子相比,石中玉身上有更可怕的誘惑性。他相貌不差而口齒伶俐,他的拿手好戲是用花言巧語來討女人歡喜。那個丁當姑娘明明知道他有許多情人,依舊愛得他發狂。這類油頭滑腦的男人能騙女人上鉤,在大千世界中也算不上什麼希奇事,因為有些女人一旦鍾情於她心目中的男子,見了陷阱也會毫不猶豫地去跳的。那個丁當姑娘後來錯把石中堅當作石中玉,就恨他太老實、太厚道,沒有嘴巴上的花功。她對石破天說:「你倘若真是個騙子,說不定我反而會喜歡。」由此可見,石中玉的惡行有市場可推銷,一半也是那些女人自願作他玩物的結果。  我討厭石中玉這類無行的浪子,是憎其喪失了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觀念。他見謝煙客與長樂幫為了自己要火併,心中暗暗高興,恨不得他們同歸於盡,自己便可溜之大吉。他與石中堅雖為雙胞胎,但兩人的品行相差何其遠也!金庸為了追求對比的藝術效果,才塑造出一君子一小人這一對孿生兄弟來。  在《俠客行》中,石中玉亮相甚少。他的種種惡行的暴露,一是通過王萬仞的含憤控訴,二是通過展飛的殺石破天,還有便是丁當姑娘的自述與回憶,由此可見,武俠小說寫人寫事,也極講究調動各種藝術手段。  如果我們讀金庸小說只講娛樂性,恐怕便辜負了作者創作的一番苦心。  </PGN0217.TXT/PGN>  鹿鼎記  韋小寶  在金庸的筆下,韋小寶是個最有爭議的人物。  倪匡兄曾為這個小傢伙舌戰「群儒」,為他做辯護律師。據說,不喜歡韋小寶者,舉出三條理由:一是他用下三濫的手段對付他人,比如用石灰撒在對方的眼睛裡;二是他好賭,賭的手法中又用了騙術;三是他先後有七個老婆,比段正淳還風流。這三條理由,倪匡兄一一加以駁斥。看來倪匡與金庸一樣,十分偏愛這個小傢伙。  我的看法,韋小寶確是金庸筆下最成功的藝術典型之一。他的機智、精靈、調皮、世故與無賴功夫,使他脫穎而出,獨具個性。韋小寶是個見過大世面的頑童,他幾乎不懂武術,卻憑著三分機智和七分運氣,做出了一番雖不輝煌卻令人嘆為觀止的事業,以致他的名字至今還在香港大出風頭,不少年輕人視他為流氓英雄。  但我卻不喜歡交韋小寶這樣的朋友。因為他小小年紀,就在那個環境中沾染了油滑、虛偽、好用權術、善於作弊的種種惡習。韋小寶做起壞事來無所顧忌,他的所作所為,透現出人性中的自私與邪惡。這</PGN0221.TXT/PGN>一藝術形象的優點,就是淋漓盡致地撕下了人類的假面具,很真實地寫出了人的慾念。他儘管良心不算太壞,但這些叫人頭疼的毛病,是讓人感到很難與他成為知交的,至少我不願意。  我不喜歡韋小寶,還因為他是康熙的朋友。我一向對皇帝沒有好印象,吳靄儀女士評曰:「康熙是經過美化的君主,韋小寶是個經過美化的小人。」我頗贊同。  單就藝術典型而言,韋小寶確是不可多得。他的語言極有特色,關於他的故事也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韋小寶以他過人的急智,絕處逢生,化險為夷,讀來頗為好看。他的惡作劇也是異想天開,只有像他那樣刁鑽古怪的頭腦,才敢於在戒備森嚴的皇宮中走鋼絲,這點恐怕不喜歡他的人也只能佩服他。  韋小寶實在是個有趣的小人。</PGN0222.TXT/PGN>  雙兒  《鹿鼎記》中的韋小寶,艷福非淺,前後有七位女友。阿珂美艷,曾柔溫柔,蘇荃妖嬈,建寧公主刁蠻,沐劍屏稚氣,方怡則工於心計,這六個女人雖然個個漂亮,卻不可愛,寫法上多半有一點漫畫化。真正令人愛憐的,卻是那個小丫頭雙兒。  雙兒姓甚名誰,書中沒有交代。只知她祖籍江南,父母被貪官殺掉。  她原是庄夫人的丫鬟,因為韋小寶殺了庄夫人的仇敵鰲拜,庄夫人就把雙兒當作禮品送給自己這位恩公。  雙兒跟了韋小寶,百依百順,只是在知道韋小寶是清朝大官、為康熙皇帝做事的時候,想起自己那慘遭不幸的父母,才傷心地哭了,但很快又為韋小寶的花言巧語所矇騙,破涕為笑。這種女人極好擺布,她只講奉獻,不圖報答,一不會像方怡那樣出賣男人,二不會像建寧公主那樣耍脾氣。此外,她還有一身好武藝,可以在男人遇到危急之時,充當貼身保鏢。  有這樣的女人同行,韋小寶豈不快樂死了!  但韋小寶卻不值得雙兒去愛。  以愛情而言,韋小寶既不如令狐沖正直無邪,也</PGN0223.TXT/PGN>  比不上楊過深摯專一,甚至不如好色的段正淳對女人有情有義。他與建寧公主、方怡、沐劍屏的愛戀,純粹是肉慾享受。可悲的是雙兒對他的廬山真面目一點也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是一個低人一等的丫鬟,從未認識到女人自身的價值,也從未想到應該為自己而活著。  在現實生活中,也往往可以找到雙兒這種類型的女人,她們或者有出眾的外貌,或者有過人的才幹,或者有精湛的武技,照理說,她們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但封建觀念卻使她們甘於奴僕的地位;而女人一旦處於奴僕地位,她們就自以為矮人一等,視自己為男人的附庸。  先進思想的重大意義,通過雙兒所走的道路,又得到一次形象的證明。誰說武俠小說只有娛樂價值而沒有認識價值呢!</PGN0224.TXT/PGN>  海大富  我把金庸筆下的人物歸納為三類,一類是天上人物,一類是人間人物,還有一類是地下人物。《鹿鼎記》中的海大富,便屬於第三類。  海大富出場時,臉色蠟黃,弓腰曲背,連連咳嗽,說起話來尖聲細氣,活像個癆病鬼。但江北泰州大盜茅十八出手推他,卻被震得跌出數步,全身發燙,如火燒一般,才知這個老太監原來是一流的武林高手。後來,韋小寶搗鬼,在葯中做了手腳,海大富瞎了雙眼,又因練功受了重傷,躺在床上動彈不得,儘管如此,韋小寶幾次想害他性命,卻又不敢。  海大富是個厲害的角色。他武功極高還在其次,最可怕的是深沉陰險與極端冷酷。他明知服侍他的小太監被韋小寶殺死,來歷不明的韋小寶假冒了小桂子,居然佯裝不知,讓這場假戲做下去。他教韋小寶武功,讓他與小玄子(康熙)交手,從中找出潛伏在宮中的「神秘殺手」。這種老謀深算的涵養功夫,決非尋常之輩可以比擬。  倪匡兄譽《鹿鼎記》為「千古第一奇書」,這隻能算一家之言。我認為在金庸十五部作品中,《鹿鼎</PGN0225.TXT/PGN>記》的藝術成就絕對比不上《笑傲江湖》,還在《天龍八部》《飛狐外傳》之下,但我也承認《鹿鼎記》是一部成功的文學作品,書中的人物形象鮮明而有特色,尤其是對話藝術,完全可以和一些著名的純文學作品的媲美。  海大富對茅十八說那段話時,面帶微笑,開口「閣下」,閉口「老兄」,但幾句話就套出了對方的真話。他說要放茅十八走,但臨走之前又廢了茅十八一隻眼珠子,茅十八走到門口,又被海大富用一塊小木塊制住了穴位。  再讀海大富夜訪慈寧宮,與假太后毛東珠的口舌較量,更顯出這個老太監的陰森可怕。他嘴上說:「奴才海大富,給你老人家請安來啦!」  但語氣殊無恭敬之意。他說是要告密,卻欲言又止,把盛氣凌人的皇太后牽著鼻子走。毛東珠雖非等閑之輩,又自恃皇太后的身分,可是在海大富面前屢次失態,一會兒喘氣,一會兒發怒,儘管厲聲惡語,卻始終遮掩不了她內心的虛弱。而海大富則在恭敬中顯出他的成竹在胸,運用他的邏輯推理,句句緊逼,把毛東珠逼到無路可走的地步,最終被迫出手。儘管海大富死在太后的純鋼蛾眉刺之下,但這場惡戰的真正勝利者卻是海大富,因為他無論在氣勢上還是謀略上都佔盡了上風。  讀海大富的故事,只覺得陰沉恐怖。他活在人間,其靈魂早在陰間,用毒藥治病,用化屍粉消屍滅骨,真令人不寒而慄。他說話陰森森的語調使人聯想</PGN0226.TXT/PGN>到地獄中的可怕人物。  作為一個太監,海大富卻是值得稱道的。他從不擅權,是個極忠實的奴才。順治帝因為心愛的妃子被害,因情而傷心,去五台山當了和尚。  海大富忠於主子,才在宮中潛伏下來,為了查明真相,苦練絕世武功,結果受了極重的內傷,他後來與太后對質,完全置個人生命於度外。這種忠心耿耿的太監,在清朝皇宮中倒是罕見。  海大富的戲並不多,但他與太后較量的一場戲,卻是《鹿鼎記》中最為精彩的一幕。比如他明知自己的眼睛是韋小寶弄瞎的,居然不動聲色;又比如他早知教康熙武功的是高手,卻故意不露自己的武功套數,教韋小寶的武功錯漏百出。毛東珠與海大富,兩人眼睛一明一盲,但實際上海大富料敵甚明。可惜他機關算盡,居然被一個不懂武功的韋小寶害了性命。倘若他雙眼不瞎,那麼慈寧宮的生死之搏,死的應該不是海大富而是毛東珠了。</PGN0227.TXT/PGN>  毛東珠  毛東珠是清宮中的「神秘女殺手」。  她出場時,是個不顯眼的女人。一個三十多歲的貴婦人,雖然沒有傾城之貌,卻也端莊而有氣度。誰能料想這個太后竟是假的,她的真實身分是神龍教的女教徒。  讓毛東珠與海大富較量,這是旗鼓相當的好戲。海大富陰險古怪,毛東珠冷酷詭秘,他們交手之前的唇槍舌劍,十分精彩,把各自的個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儘管毛東珠在計謀上不是海大富的對手,但她出手兇狠,在變招中突然拔刀,也顯出這個女人手段不凡。  毛東珠用「化骨綿掌」殺死了順治帝的寵妃董鄂妃以及其他皇后妃子,又把真太后禁鎖在寢宮的大櫃內,讓真太后過著非人的生活。為了盜取秘密,毛東珠這個女人什麼手段都用得出來。  清宮本來是一個陰森森的地方。皇子之間的明爭暗鬥,妃子之間的爭寵用計,已經夠血腥味了。金庸又編造出一個「神秘女殺手」,讓她製造更多的宮廷兇案,這就使人越發感到「人上人」生活的不自由</PGN0228.TXT/PGN>與不安全。儘管毛東珠這個人物純屬子虛烏有,但藝術地構設這樣一個神秘人物,應該是對清宮戲的一大發明。  毛東珠的典型性,在於她的神秘性,而一旦揭去了神秘的外衣,她也就無戲可演。後來寫毛東珠與情人幽會,誤死宮中,讀來令人乏味。  古人對俠客與刺客是有區別的。俠客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有高尚的品格,有寬厚仁義之心,有正直無邪之行。刺客則不然,為了達到個某個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毛東珠的所作所為,只能歸於刺客之列。她殺害無辜的妃子,多少表現出一種殘忍性。她所屬的神龍教,也不是一種名派正教。儘管邪教中也有好人,但毛東珠的行為,只能說明她並不是一個善良的女人。金庸杜撰毛東珠是清朝大臣毛文龍的女兒,這是小說家的一種附托。  清代的后妃悲劇,大概僅次於明代宮妃的慘聞。封建社會越向高級發展,后妃的命運就越不幸,於是終於產生了慈禧那種女強人,這或許是歷史發展中必然產生的一種奇特現象。至於毛東珠的厲害與冷酷,與西太后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假冒的太后能一時亂真,畢竟比不上有政治手腕的女人能左右天下。</PGN0229.TXT/PGN>  陳近南  金庸小說中有不少悲劇人物,如《天龍八部》中的喬峰,又如《鹿鼎記》中的陳近南。儘管喬峰與陳近南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武功超群,又有組織能力,但造成他們悲劇的原因截然不同。喬峰的悲劇是由客觀因素導致的,而陳近南的不幸卻是由主觀意識決定的。  天地會創辦人兼總舵主陳近南一亮相,就顯示了他與眾不同的風采。他在月夜中救三位反清義士顧炎武、呂留良、黃宗羲,大有俠士之風。  後來他出場見茅十八、韋小寶,更是英氣逼人。韋小寶一向油滑好說謊,但見了陳近南居然不敢亂說亂動,只能吐露真情,作者以此反襯陳近南的政治家風度遠在康熙之上。後來又寫陳近南具有遠見卓識,收韋小寶為徒,又指揮眾弟兄反清,調度有方,顯示了一個政治領袖的謀略與目光。  但陳近南雖然文才武功卓絕,卻死在一個鼠目寸光的鄭克塽手下。有人深表遺憾,依我看來,這個悲劇是遲早要在陳近南身上發生的。  吳靄儀女士曾把陳近南與紅花會首領陳家洛作過比較,認為陳近南政治能力比陳家洛成熟得多。我</PGN0230.TXT/PGN>以為未必。二陳之弱點極為相近,雖有令人欽佩之處,卻都不是真正的政治領袖。陳近南在遭鄭克塽偷襲而死之前,就表現出諸多弱點,比如歸二俠要進宮殺康熙,陳近南想阻止,又無法把對方說服,結果只能聽從韋小寶的餿主意,用擲骰子來碰運氣。他說:「古人占卦決疑,我來擲一把骰子,也是一般意思,大家不用爭執,就憑天意行事罷。」他後來知道這擲骰子也是做假,居然默認了。又比如陳近南處處顧全大局,這是一個優點,但他往往不能決斷,也就是缺少一個政治領袖果斷堅決的處事風度。第三,也是陳近南身上最大的弱點,他感情色彩很濃,寧可當屈死的岳飛,也跳不出「愚忠」的陰影。鄭成功之子鄭徑與他關係非同尋常,他就以鄭家舊臣的忠君意識來左右自己的行動。鄭克塽是個無能小子,陳近南聽憑他作威作福,在正義與邪惡之間,他難以分辨是非。為鄭克塽所害,完全是由他的性格釀成的。  由此看來,陳近南縱然極有才幹,終究缺少一種獨立的人格。他反清是為了復明,說到底是為了「鄭家王朝事業」,直至鄭克塽本人墮落為清朝爪牙,陳近南還是一往情深地跟著打轉轉。由他領導的天地會豈能不敗在心狠手辣的康熙手下!  大凡歷史上成功的政治領袖,除了他具有組織能力與統帥能力之外,還與他們天生冷酷無情的個性有關。「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有這種愚忠與善良天性的人,只能演一幕陳近南式的悲劇。  </PGN0231.TXT/PGN>  連城決  狄雲  金庸筆下的主人公,大抵受苦受難極深,歷經種種磨難。《俠客行》中的石中堅是如此,《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也是如此。但石中堅、令狐沖受人冤枉,歷涉險境,還可入目,他們與《連城訣》中的狄雲相比,實在是幸運多了。  狄雲是金庸筆下受苦最深、經歷最慘的男主角。他本是農家子弟,一個毫無心機的「鄉巴佬」,隨師父戚長發學藝,既無野心,又不想闖蕩江湖。他落入萬圭師兄弟設下的圈套之中,只因為他的師妹戚芳有些姿色,萬圭看上戚芳,就誣陷狄雲強姦萬家小妾桃紅,以此來離間戚芳與狄雲的感情。萬圭把狄雲送入大牢,用金錢買通縣官,用鐵鏈穿了狄雲的琵琶骨,這一段遭遇可謂慘不忍睹。後來,狄雲無意中穿了惡僧寶象的袍子,又被水笙誤當惡人,縱馬踹斷了他的一條腿。在雪谷中,大俠水岱斷了雙腿,怕受血刀僧的污辱,懇求狄雲殺了自己。狄雲被迫下手,又被眾人指為殺人兇手,這一段情節也叫人不忍卒讀。其實,狄雲還未懂事之際,就中了奸計,第一個矇騙他的人正是他尊敬的師父戚長發。戚長發有意把武功</PGN0235.TXT/PGN>套路教錯,讓徒弟與女兒戚芳大上其當。  《連城訣》我讀得最苦,苦得我透不過氣來。讀《連城訣》,讓人在悲憤與痛苦中去體味世道的貪婪、欺詐、卑鄙與殘酷。  狄雲不僅僅在肉體上受到無情摧殘,而且在精神世界上也受到了莫大的創傷,使一個厚道淳樸的好心人面對人世之惡,不知所措,茫然嘆息。  儘管如此,狄雲還是始終保持一顆正直善良之心。萬圭與他有奪妻之恨,又讓他在牢中受盡折磨,但當他看到萬圭中毒已深,居然動了善心,留下解藥;戚長發一直矇騙他,他卻在關鍵時刻出手相救。金庸這樣寫,是讓人體味狄雲的心地厚道。但金庸又讓萬圭獲救後殺死他深深愛戀的師妹戚芳,又讓戚長發刺了他一匕首。這個令人讀之不寒而慄的故事似乎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人性皆惡,善心人決無好報。  當然,故事的結尾是惡人受到懲罰,受盡磨難的狄雲走出了混濁的世界,見到了水笙的笑臉相迎。這是一條光明的尾巴,但還是無法讓人擺脫「人性皆惡」的陰影。  金庸寫狄雲的慘痛遭遇,一方面是因為惡人作弄與陷害,另一方面又是因為偶然因素導致他蒙上「惡人」名聲,從而使人共憎之。金庸這樣用筆,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但作為一部小說來讀,又未免讓人的內心太壓抑,使讀者難以接受如此悲慘的現實。  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主人公冉阿讓也是受</PGN0236.TXT/PGN>  苦受難極深,但他與狄雲相比,面對悲慘的現實只是小巫見大巫了。  東方人的卑鄙與人性的邪惡,在《連城訣》中可謂表現得太淋漓盡致了。</PGN0237.TXT/PGN>  戚芳  戚芳和他的師兄狄雲一樣,本來是個心地善良、毫無處世經驗的鄉下人。她的不幸源於她父親戚長發留給她的唯一遺產——稍有姿色。  讀戚芳的故事,既不新鮮,也算不上精彩。一個鄉村少女因為稍有姿色,給萬圭看上了,萬圭用奸計害狄雲坐了五年大牢。她始終被蒙在鼓裡,還以為萬圭一家是好人。她從沒想到是萬圭陷害自己的師兄,更沒想到公公萬震山對她父親戚長發下了毒手。隨著歲月流逝,她安下心來準備過一輩子少奶奶的享樂生活。她敬重公公,愛戀丈夫,偶然在回憶往事時觸動一點對師兄狄雲的淡淡思念,暗中保佑他找到一個好妻子。這是一個平庸女人的處世觀。  戚芳的單純,一方面緣於她的個性軟弱,另一方面也緣於她父親戚長發善於偽裝。戚長發外號「鐵鎖橫江」,意思是「叫人上也上不得,下也下不得」。他處世精明絕頂,滿肚子壞水,表面上卻偽裝得老實厚道。  純潔的戚芳一直到「東窗事發」,才明白自己嫁給萬圭,狄雲坐牢五年,父親戚長發失蹤,都是萬家設</PGN0238.TXT/PGN>下的圈套。這一連串令人不可思議的殘酷現實活生生地擺在她面前,戚芳不由不茫然若失。照理來說,戚芳在狄雲出手相救之時,應該從噩夢中驚醒,離開罪惡的萬府,但戚芳沒有醒悟,她把夾牆中的萬圭救了出來,結果卻死在丈夫的利刃之下。  戚芳的悲劇,暴露了女人天性上的弱點。戚芳嫁給萬圭之後,就一直想做一個賢妻良母。丈夫中毒之後,她心神不寧,朝夕躭憂。為救萬圭,她費神儘力。後來,萬圭的師弟吳坎貪戀她的美色,以解藥敲詐她,求一時之歡。戚芳毫不猶豫加以拒絕。當她在床底下無意中偷聽了丈夫與公公的奸計,她居然撇不下夫妻之情,還出手相救丈夫。她一度猶豫不決,不願隨狄雲離開萬府,還因為她牽掛自己心愛的女兒。這一切都說明,戚芳被母親與妻子的雙重責任蒙住了眼睛。女人的本性讓她分不清善與惡、是與非,最終害了自己性命。  戚芳是誘發狄雲悲劇的直接因素,這責任當然不應該由她個人來承擔,但讀她的故事,總覺得她欠狄雲太多。故事的結局讓狄雲去撫養她的女兒「空心菜」。這對戚芳來說,足以使她安心長眠;但對狄雲來說,他又怎樣照料這個戀人之女又是仇人之女的孩子呢?我想,他一定會好好照料她長大的。男人的寬容大度與博大胸襟,確實不是女人所能比肩的。  </PGN0239.TXT/PGN>  丁典  狄雲的師父是個戚長發,但真正教他認識人生的老師卻是丁典。  丁典出身武術世家。他是一個血性漢子,武藝雖不高,卻愛打抱不平。後來闖蕩江湖,偶然中發現武林高手梅念笙被他的三個徒弟合力圍攻。梅念笙感激丁典的出手相救,臨死前把絕世武功「神照功」傳給了丁典。丁典年輕時勇武有餘,心計不足。他安葬了梅念笙,又為老人立了一塊墓碑,卻不知道這一塊墓碑給他引來了終生麻煩。各路武林豪客尋訪而來,要探出梅念笙留下的秘密,丁典不得不亡命江湖。他在漢口賞菊時偶遇荊州府知府凌退思的女兒凌霜華,兩人一見鍾情。這本是一件很美滿的姻緣,不料那個凌退思原是江湖大盜,一心想得到絕世神功,設計陷害丁典入了大牢,又用女兒來逼迫丁典。丁典是個硬漢子,寧可在牢中受摧殘,也不願交出梅念笙留下的「連城訣」。  狄雲受誣入獄,丁典以為他是派來的姦細,對狄雲拳打腳踢。狄雲獲悉師妹戚芳做了萬圭的妻子,一氣之下上吊自盡。丁典見死不救,直到狄雲真死後才用「神照功」將他救活。他們結為義兄弟,丁典為狄雲</PGN0240.TXT/PGN>剖明了蒙冤的真相,讓狄雲認識他師父、師伯的奸詐,以及萬圭的手段卑鄙,並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給狄雲上了人生一課。  應該說,狄雲獲得這方面的啟蒙教育,完全是丁典的功勞。  以丁典的個人遭遇而言,並不比受苦受難的狄雲幸運,但他蒙受的摧殘卻是因情而生,不像狄雲是不明不白陷入圈套。丁典知道戀人凌霜華被其父逼死,動了真情,用嘴唇去親棺材,不料人面獸心的凌退思居然在女兒的棺木上塗了毒藥,一個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終於不敵小人的卑鄙手段。  丁典的可愛,在於用情很專。他在臨終前回憶自己與凌霜華的戀情,表白得又深情又令人感動之極,他對義弟狄雲唯一的囑託就是讓自己死後與凌霜華合葬在一處。這個剛武的漢子,也可說是武林中的「情種」了。  讀丁典的故事,同樣可以讓人認識人性之惡。凌退思的「貪、嗔、痴」,遠遠勝過萬震山、言達平、戚長發師兄弟。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凌退思比野獸更加無情,他為了獲得梅念笙留下的秘籍,居然活埋自己的親生女兒,並利用女兒達到自己卑鄙的目的。這樣的構思未免太狠毒,我真懷疑世上竟有這樣狼心狗肺的父親。  丁典與凌霜華的愛情故事,確實是武林中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不過比傳統的愛情悲劇更令人不忍卒讀。</PGN0241.TXT/PGN>  花鐵干  一個人的品行,在尋常的談笑風生中是很難辨別的。只有在生死考驗之際,才能照出他的靈魂是金子還是泥沙。  《連城訣》中花鐵乾的故事,足以說明這一點。  花鐵干本是江湖上的大俠,他與陸天抒、劉乘風、水岱,合稱「落花流水」。行俠鋤強,義薄雲天,這是綠林中人對他們的讚譽。他見劉乘風與血刀僧交手,想上前夾擊,又怕影響自己在武林中的聲望地位,可見他一出場就很有心機,一言一行都夾雜著私心雜念。他的武藝不錯,擅使一條鋼槍,江湖人稱「中原無敵」。他失手傷了義弟劉乘風,心中有說不出的難過。讀到這裡,讀者會認定他是一個正人君子。  但當陸天抒捨身相救義弟之女慘遭不幸,水岱又中奸計斷了雙腿時,花鐵乾麵對血刀僧的淫威,居然變成了另一個人。他不敢與血刀僧動手,反而卑躬屈膝,跪下求饒。他忘記了自己的大俠身分,忘記了情同手足的結義之情,平生豪氣化為烏有,內心世界中的齷齪邪念佔據了上風,於是在正義與邪惡之間選擇了後者。</PGN0242.TXT/PGN>  邪念在花鐵干心中一生根,他後來的所作所為就更加卑鄙無恥。他與狄雲、水笙爭食死鳥,又為了活命,竟掘出義兄弟的屍體當食糧。雪谷雪化之後,花鐵干竟誣陷忠貞的水笙,命人追殺善良的狄雲,恬不知恥地編造自己手刃血刀僧的英雄事迹,並再度以大俠的光輝面目去面對眾人的讚譽。花鐵干這個反面藝術典型,某種程度上比血刀僧之類的惡人更令人深惡痛絕。  金庸層層挖掘了花鐵乾的思想蛻變過程,旨在說明人性變態的奧秘。他把「人性」與「俠義」之間的關係同樣剖析得極為深刻。花鐵干這一形象,可以作為我們認識社會與人生的一面鏡子,以之洞察他人的內心世界,當然也可照出自己的本來面目。  能否拔刀相助,視死如歸,這是判別俠與非俠的一個標準。狄雲雖然不會武功,但他在大是大非前站穩了腳跟;而花鐵干卻選擇了「好死不如賴活」,他為了自己的生存,可以不要名譽、氣節、友情與做人的尊嚴。  「俠」對於他來說,是一件炫耀的衣服,他的靈魂深處沒有一點俠氣。他的卑劣與無恥,歸根結底只能說明他是一條無情無義的軟骨蟲。  </PGN0243.TXT/PGN>  碧雪劍  袁承志  《碧血劍》中有兩個主角,一個是正面人物袁承志,另一個是半正半邪的金蛇郎君夏雪宜。相形之下,袁承志大為遜色。  我以為,《碧血劍》並沒有跳出《書劍恩仇錄》的框框。我們不妨把袁承志與陳家洛略作對比:兩人都有高貴的門第,都是亦文亦武,都是年少英俊而當上了武林盟主,最後都因起義失敗而退出政治舞台。袁承志帶著青青與眾英雄移居海外,陳家洛則退隱回疆,可謂殊途而同歸。  當然,袁承志與陳家洛也有不同之處:陳家洛溫和謙恭,袁承志卻過於自負,正人君子味濃於陳家洛的書卷氣。袁的成名,是靠其父袁崇煥的光彩,儘管金庸花了不少筆墨,寫袁承志急公好義,與江湖中人同道,但其重要言行卻不免遊離於綠林好漢的性格之外。他有時極高傲,有時卻很自卑。李自成對他發怒,袁承志居然躬身道:「屬下不敢!」其思想境界與李岩相去甚遠。又如袁承志一見絕色佳人陳圓圓,便動了聲色之念,又不敢表露出來,這個人物寫得有點不倫不類。</PGN0247.TXT/PGN>  袁承志的愛情生活,也寫得很乏味。青青對他使小性兒,一會兒嬌嗔,一會兒發怒,一會兒熱情如火,一會兒冷若冰霜。他對女友的無理取鬧,只好不作聲。另外幾個女人,除了描繪她們各自的動人美貌,也缺少對她們內心世界的刻畫。  袁承志形象的失敗,我想原因是金庸沒有放開筆墨去寫袁承志的自身磨練。沒有驚濤駭浪式的經歷,終究難以體現大英雄的本色。他的對手金蛇郎君又太有戲。結果作者便犯了羅貫中的毛病,雖旨在揚劉抑曹,但讀者心中佩服的,卻是曹孟德而不是劉皇叔。</PGN0248.TXT/PGN>  溫青青  你要知道女人變臉之快,不妨與溫青青交個朋友。  據倪匡兄排名,《碧血劍》在金庸小說中居第十二位。其中的人物寫得出色的不多,除了金蛇郎君夏雪宜,溫青青也算是個有特點的女性典型。  金庸寫女主角出場,喜歡讓她女扮男裝:黃蓉初見郭靖,扮作小叫化;溫青青初見袁承志,則扮作富家公子。溫青青外表斯文俊秀,動起手來卻潑辣兇狠,殺人手段近乎殘忍。只是在恢復女兒身之後,才顯出她原是個情緒極不穩定的少女,或喜或嗔,或哭或鬧,一會兒溫柔纏綿,一會兒又尖利刻薄。  其實溫青青的偏激,緣於她的身世。她父親金蛇郎君死在陰謀之中,母親溫儀始終抬不起頭,青青則寄人籬下。一個個性極強的女人,處在這種環境之下,有些「歇斯底里」自無足怪,但她畢竟是個內心需要愛撫的女子,一旦對男人動了真情,自會撲出命去。只是具有這種性格特徵的女人射出的愛情之箭,男人不敢輕易接受。幸虧袁承志性格溫和,又有心機,才能越出常軌給溫青青以安慰,把她寵得如嬌女</PGN0249.TXT/PGN>一般。  這樣的女子往往會多愁善感。溫青青明知袁承誌喜歡自己,但高興了一陣,又生出許多古怪的念頭,於是便無緣無故地耍脾氣,變著方法來考驗袁承志對她的愛是否牢固。表面上看溫青青佔了上風,其實袁承志卻是愛情上的勝利者。  溫青青的長輩都是極霸道的,但母親溫儀卻極為善良。溫青青從母親的遺傳因子中繼承了善的一面,對心愛的男人愛得十分執著;同時,又從做強盜的父親那裡繼承了蠻橫的遺傳因子,具有叛逆性格。先天與後天的種種條件,塑造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女性典型。  吳靄儀女士評點溫青青,把她比作《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我以為並不很正確,原因是林黛玉有了委屈便去葬花,便自己對自己慪氣;溫青青卻不同,她心裡有氣憋不住,易哭易鬧,這種潑辣勁文靜的林妹妹決然使不出來,自然這與青青是武俠世界中的女性有關。</PGN0250.TXT/PGN>  夏雪宜  通過對話倒敘的方式來塑造一個人物的性格並交代他的經歷,這是金庸最獨特也最擅長的藝術表現手法。在《雪山飛狐》中刻畫胡一刀是如此,在《碧血劍》中寫活金蛇郎君夏雪宜也是如此。  有關夏雪宜的故事,金庸主要通過兩個愛他的女人來分別倒敘。  何紅葯講了夏雪宜前半生的經歷,溫儀講了夏雪宜後半生的經歷。  兩個女人講的故事,正好組成了金蛇郎君的一生傳奇。溫儀敘述在前,何紅葯敘述在後,這樣有意顛倒次序,讀來更加跌宕起伏,讓讀者通過顛倒了的次序來認識這個半正半邪人物的真面目。  《碧血劍》的第一主角是袁承志,但袁承志的戲大部分並不精彩。  他比較好看的戲是與溫青青的感情糾葛,但牽動這場戲的主角卻是已經死去多年的夏雪宜。袁承志無意中得到「金蛇秘籍」,引起武林震驚,可見金蛇郎君在江湖上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後來袁承志一使「金蛇劍法」,就遭到溫家人的圍攻,通過溫南揚與溫儀之口,講出了一個動人心魄的故</PGN0251.TXT/PGN>事。從溫南揚口中得知,夏雪宜是個長得很俊的年輕漢子,他性格傲慢而怪異。因為他一家五口被溫家殺死,夏雪宜便想出了一個極殘忍的報復方法,比如把溫方祿碎屍八段,又用見血封喉的毒箭藏在包袱中致人死地。夏雪宜還寫了一封信向溫家挑戰,說是因為溫方祿當年污辱其姐,又殺了夏家五人,如今血債要十倍回報,殺溫家五十人,污溫家女子十人,不足此數,誓不為人。這段回敘既寫出夏雪宜的不幸,又寫出他報復手段的殘忍。後來又讓溫儀繼續倒述,進一步刻畫出金蛇郎君多姿多採的性格。夏雪宜因為發了毒誓,就把溫儀搶走,溫儀自知必定被污,想一頭撞死,居然沒有死成。這似乎與楊逍愛紀曉芙一節相同,其實不然。楊逍是先強姦了紀曉芙才讓紀曉芙愛上自己,夏雪宜則更有風度,他怕溫儀自盡,日夜守著她,又煮了好東西給她吃,唱山歌給她聽,還捉了許多小雞、小貓、小烏龜逗她笑,這使溫儀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快樂。他先在心理上佔有了溫儀,並把動了情的溫儀送回家去。溫儀回到家中,反而成了罪人,她得不到家人的諒解,又日夜思念夏雪宜,這才偷偷出來獻身給這個與溫家有仇的男人。最後夏雪宜為了溫儀,又死在溫家的陰謀詭計之中,並至死不悔。於是金蛇郎君形象便立了起來。  何紅葯回憶夏雪宜,則勾勒了金蛇郎君複雜性格的另一面。夏雪宜為了替家人報仇,去五毒教偷取毒液,不慎中了蛇毒,幸得何紅葯相救。  當時的何紅葯絕頂漂亮,又極多情,救了這個小白臉,便被夏雪</PGN0252.TXT/PGN>宜利用,盜走三寶。夏雪宜玩弄了何紅葯,卻輕易把她拋棄,這原因當然可以歸根於他復仇心切,也一筆寫出夏雪宜年輕時的放蕩不羈。何紅葯因為盜寶受罰,變成一個醜女子,但她心中並不恨夏雪宜,還對他存有一片痴情,待到發現情郎已死,又大為悲傷。只是見了夏雪宜死時咬著溫儀的金釵,這才大發醋勁。哪知夏雪宜早已料到,在屍骨中埋了炸藥,何紅葯竟被炸死。何紅葯的死當然比起溫儀之死要委屈得多,也不幸得多。  真正動情的故事恐怕都有點哀怨的味道。何、溫二女與夏雪宜的經歷不是足以讓人感嘆不盡嗎?</PGN0253.TXT/PGN>  溫儀  男女相戀,確有許多無法言喻之處。欲明此理,不妨看《碧血劍》中的溫儀。  溫儀生於石樑溫家。石樑溫家是江南出名的強盜窩,他們偷盜姦淫,無惡不作。他們與金蛇郎君夏雪宜結了仇。夏雪宜因為父母兄姐五人死於溫氏之手,便決心報仇雪恨,一連殺了溫家好幾口,又把溫儀擄到他藏身的洞穴之中。一個天真善良的女子落入虎口,自知難免受辱,便想撞死來保住清白。不料夏雪宜竟不讓她死。溫儀撞昏後醒來,得到夏雪宜種種照顧。他捉了小雞、小貓、小烏龜來給溫儀解悶,後來又看在她份上,決心停止報復行動,並把她送回家去。  溫儀回到家中,她的家人不但不愛憐她,反而懷疑她失貞,對她十分冷淡。溫儀在此時反而想念起夏雪宜對自己的種種好處,終於與冒險來看她的夏雪宜發生了關係,並有了他們愛情的結晶——夏青青。  這以後,溫儀的日子更加難過,家裡人對她的岐視變本加厲,但她卻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毫不後悔。她的母親騙她送一碗有毒的蓮子羹給夏雪宜吃,夏雪</PGN0254.TXT/PGN>宜毫無戒心,結果中計慘死。溫儀為了女兒,忍辱偷生,心中卻時時思念與溫家有血海深仇的丈夫。  溫儀的故事很動人,她主動愛上強迫她的男人,並至死不悔,可見愛情的產生是很神秘的,不能以常理去忖度。夏雪宜是個半正半邪的武林高手,但他在溫儀眼裡卻是個多情多義的男人。當她得知夏雪宜臨終前口中還著咬她的金釵,她便認為作為一個女人,她的愛是值得的。  金庸寫溫儀與夏雪宜的愛情悲劇,只能說明一點:愛情本來就沒有模式。</PGN0255.TXT/PGN>  何紅葯  要知女人如何為情所毀,且讀何紅葯的故事。  《碧血劍》中的何紅葯出場時,是一個臉容奇醜的老乞婆。她滿臉傷疤,鉤鼻深目,相貌兇惡。她站在侄女五毒教教主何鐵手身邊,一言不發。待到溫青青脫口說出金蛇郎君是她的父親,那老乞婆突然動火,她仰天長笑,聲音凄厲。那副神態,令讀者猜想她身世之中必有一個凄慘動人的故事。  何紅葯的故事是由自己回敘的。她見自己侄女何鐵手愛上女扮男裝的溫青青,便一味阻止,原因是怕侄女再次上當。  原來她早先也很俊美,是萬妙山莊莊主,經管蛇窟,巧遇夏雪宜來盜寶。夏雪宜被毒蛇咬傷,危在旦夕。她見那個少年英俊,便動了春心,捨身相救,把五毒教的鎮山之寶金蛇劍盜出來給了夏雪宜。夏雪宜取了寶劍,一去不還。何紅葯只能依著教中規矩,自入蛇窟,身受毒蛇咬嚙之災,以後又被罰討飯三十年。這段故事雖然過去了二十多年,何紅葯因為講給侄女聽,未免對當年深愛夏雪宜的經過說得輕描淡寫。但何紅葯明知盜劍後果之嚴重,仍然捨身成全情</PGN0256.TXT/PGN>郎,單就這一點,就可知道這老乞婆當年是個情種。  女人的愛情比男人持久。這點也可從何紅葯身上得到驗證。  何紅葯被毀容貌,心中不怪夏雪宜。她明知他對不起自己,但對他的負心薄倖卻給予原諒。她一路乞討,尋到江南,後來得知夏雪宜為溫家所擒,已成廢人。何紅葯依舊一往情深,發誓為他報仇。她找到夏雪宜,偷偷與他相見,臨別時想親親他的臉,忽然聞到他胸口有女人香氣,她搜到一隻香荷包,頓時動了怒,非要夏雪宜說出香荷包的主人是誰,不然不救他,夏雪宜居然閉口不言。何紅葯把溫家人嚇走之後,又用刺荊鞭打負心情郎,逼他說出情人的姓名,夏雪宜這才說了心裡話。他說他一生中玩過不知多少女人,但真正放在心中的只有一個溫儀;又說他不喜歡何紅葯,原因並不是她的臉給蛇咬傷了,而是他從未真心喜歡過她。夏雪宜最後說道:「我愛那女子勝過愛自己的性命。」何紅葯聽了氣極,便把夏雪宜雙足打折了。  夏雪宜雖然說出了真相,但何紅葯仍然執迷不悟,她一方面恨他負心,另一方面又難以克制自己對他的痴情。二十年後,她對溫家人大動干戈,不是愛夏雪宜的另一種表現嗎?她對青青說得明白:「你父親雖是個壞蛋,可是我不許別人折辱他。」可見,情孽一旦生根,痴情人就一輩子無法擺脫。  何紅葯最後死得不明不白。但讓她活著,豈不讓她更痛苦?金庸讓她死在情郎的屍骨旁邊,也許是</PGN0257.TXT/PGN>想給她一點可憐的安慰。</PGN0258.TXT/PGN>  何鐵手  苗家女子何鐵手被吳靄儀女士列入妖女之列。  我想,她的「妖」,一是指她外貌妖媚,軟語迷人。她身穿一身粉紅色紗衣,鳳眼含春,長眉入鬢,嘴角時露輕顰淺笑,瞧起人來長袖掩口,天生一副媚態。二是指她行事邪氣十足,出手狠毒無比。她與袁承志交手時出語溫柔,還故作撒嬌之態,其實手段厲害,用起毒器來毫不留情。齊雲璈背了九刀來求饒,何鐵手卻不肯一次拔盡,目的是讓對方多吃一點苦頭。其心腸毒如蛇蠍,不愧為是邪派五毒教的教主。  何鐵手未出場時就顯出她教主身分的威嚴。獨眼神龍單鐵生也算江湖上的行家,但一聽到五毒教主之名,就慌得趕緊避開。何鐵手亮相之後,就讓屬下請出「五聖」,這「五聖」原來是青蛇、蜈蚣、蠍子、蜘蛛、蟾蜍。這些毒物互相爭鬥,其狀慘毒之極,旁人皆大驚失色,但何鐵手卻欣賞得津津有味。這場戲,勾畫了何鐵手怪異狠毒的性格。  後來何鐵手拜在袁承志門下。袁承志原不肯收她,她居然用袁承志與阿九同睡一床的事來脅迫,也可見其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之極。  她雖然</PGN0259.TXT/PGN>在《碧血劍》尾聲中自稱已改邪歸正,但她與華山派弟子交手時,還是用了五毒教對付人的手段。袁承志為她取名「惕守」,是怕她徒有其名而本性難改。  何鐵手的有趣之處,是她錯把溫青青當作男子,陷入相思之苦,並為此叛教。後來她明白青青原來是個女子,又羞得無地自容,想一死了事,幸虧袁承志及時察覺救了她。由此可見,何鐵手畢竟是個無用黑心人。她入了情魔,就如一個普通女子一般,無法自拔而覺得萬事皆空。金庸後來寫她認溫青青為師娘,這轉變之快,大有戲劇性,但仔細咀嚼,又覺得有點不可信。  至於在《鹿鼎記》中出現的何惕守,實在無戲可做。因為她本來很有特點的個性,一旦離開了五毒教教主的位子,實在顯不出什麼作為來。  至於感情上的糾纏,本來也可以順其個性而發展出新套路,但《鹿鼎記》中美人多矣,還輪不上人到中年的何鐵手來當主角。我以為安排何惕守在《鹿鼎記》中出現,實屬多此一舉。  相比之下,何鐵手還不及她姑姑何紅葯有戲,比起金庸筆下的其他「妖女」如黃蓉、殷素素來,也大為遜色,就是與演同一台戲的溫青青相比,其個性的刻畫也相去甚遠。這恐怕與何鐵手的身世不及溫青青哀怨曲折有關。</PGN0260.TXT/PGN>  阿九  阿九出場時,我便認定她是一個有神秘色彩的女子。  袁承志帶了十箱金銀珠寶赴京,途經山東,遇到兩伙劫鏢人:一夥首領是陰陽扇沙天廣,另一伙頭子是青竹幫幫主程青竹。這兩伙人為了十箱珠寶一對一比武,比到第七陣,青竹幫中走出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手裡沒有兵刃,只握著兩根細細的竹竿。看她弱不禁風,出手卻又快又准,把黃石坡褰主秦棟打得不知所措。後來她在分財物時,又把屬於自己的一箱寶物送給袁承志。這種氣度與那些貪得無厭的盜賊顯然有雲泥之別。  後來,袁承志獲悉她是青竹幫幫主程青竹的徒弟阿九,不禁心中納悶。因為在她身上自有一種頤指氣使的派頭,舉止之間,氣度高貴,像是豪門的嬌女。至於她的美麗,在一部《碧血劍》中竟壓倒眾多女子。溫青青、何鐵手也算是明媚嬌艷,但在阿九面前卻矮了一截。她容貌清麗,如同明珠,那種高雅的風采確非尋常美女可比。溫青青一直自負美貌,但相比之下,只有自慚的份兒。</PGN0261.TXT/PGN>  阿九自然大有來歷,她原來是崇禎皇帝的女兒長平公主。因為請人算命,說她如在宮中嬌生慣養,必定夭折,崇禎帝便讓女兒去闖蕩江湖。  阿九在江湖上遇見袁承志,並愛上了他,回到宮中便畫了袁承志的肖像日夜思念;又因為曹化淳捉尋刺客,阿九在情急中把袁承志藏在自己錦被內,與相愛的人有了片刻纏綿。雖然她後來出家當了尼姑,但總算有過春心萌發、春風一度之時。  阿九的可愛,一是她比父皇能看清世道。她闖蕩江湖,洞察民情,勸父皇多行仁政,讓天下百姓衣暖食足,可惜崇禎帝對此充耳不聞。二是她雖然被父親斬去一臂,還念父女之情,不讓袁承志傷害崇禎帝。三是她無論處在何種環境,始終保持一種高貴脫俗的氣質。金庸給她設計了一襲白狐裘裝,越發顯出她清麗萬方。  改名九難的阿九又在《鹿鼎記》中亮相。金庸通過陶紅英的心態來襯寫長平公主依舊氣度不凡。但此時的九難卻少了阿九的天真可愛。當然這是經歷再塑了她的性格。  查《明史》,長平公主確有其人,年十六,原配周顯,因李闖王發難,故未及時嫁出。崇禎帝自縊前用劍斬其左臂。後來嫁給周顯,雖榮華富貴,但長平公主心情憂鬱,逾年病卒。至於長平公主闖蕩江湖、後為尼姑之事,則是小說家的想像與創造了。</PGN0262.TXT/PGN>  鴛鴦刀  周威信  金庸筆下的鏢頭有好幾位,如《飛狐外傳》中的馬鏢頭馬行空,《笑傲江湖》中的林鏢頭林震南,《書劍恩仇錄》中的童鏢頭童兆和,《倚天屠龍記》中的都鏢頭都大錦,這些鏢頭都是書中配角。讓鏢頭唱主角的,便是《鴛鴦刀》中的那個「鐵鞭鎮八方」的周威信周總鏢頭了。周威信在《鴛鴦刀》中算不上一流高手,但金庸著墨,是極寫此人的心理活動,展示鏢局中人的特定身分與個性特色。  周威信是老江湖,他保過四十萬兩銀子,因此保十萬兩銀子對他來說是小事一樁。但周威信這次保鏢分外謹慎,原因是他背上藏有一對鴛鴦刀,此刀名聲極大,據說藏著武林的大秘密,得之者可無敵於天下。周威信受川陝總督大人囑託,從西安護送此刀至北京。他深知一旦成功即可升官發財,但因鴛鴦刀名揚江湖,各路武林高手莫不為之眼紅,弄不好就要丟腦袋。當他看見「太岳四俠」攔路搶劫,也不知對方武藝如何,就一個人捧刀悄悄溜走。後來又想「外松內緊」,哪知半夜裡說夢話,把秘密泄露無遺。這一段描寫,把周威信心神不寧、患得患失的性格刻畫得入木</PGN0265.TXT/PGN>三分。  金庸寫周威信,還寫出了一個老江湖的處世之道。他自信「善者不來,來者不善」,又抱定「忍得一時之氣,可消百日之災」(他肚皮里的江湖俗語實在太多),但這些「江湖妙訣」卻一點不靈。他後來遇上任飛燕夫婦,對方見他背上包袱沉重,問他藏有什麼東西,周威信竟然衝口而出:「鴛鴦刀。」這一節描寫說明一個人一旦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他往日的經驗與老練的處世之道往往會全部化為烏有,結果是弄巧成拙。  憑周威信這點本事,當然擔當不起護送鴛鴦刀的重任,因此金庸又讓大內高手卓天雄及時出場,這就增加了「護刀」一幕戲的分量。周威信在戲中自然不是反面角色,但他私心極重,一心想護刀進京,變周鏢頭為周大老爺,這也就從一定程度上寫出鏢局這一階層向上爬與向官府靠攏的傾向性。  周威信憑著江湖妙訣行事,屢次失風,最後又敗在師伯卓大雄的鞭下。他不怪自己本事太差,反而拿出江湖妙訣「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來自我安慰。周威信大出洋相,為金庸筆下的那幅「江湖諧趣圖」增色不少。  鴦刀》稱不上金庸作品中的力作,但其喜劇性的場面和喜劇性的人物都自有特色。讀武俠小說,令人讀得如此輕鬆快活,《鴛鴦刀》在這方面可謂獨步古今。</PGN0266.TXT/PGN>  太岳四俠  「太岳四俠」是金庸筆下的四個有趣的渾人。  武林中有句俗語,叫做「真人不露相」。自稱「太岳四俠」的四個渾人卻是「露相不真人」。蓋一鳴等四人一出場就口出狂言。當周大鏢頭問他們是哪一路好漢時,蓋一鳴道:「說給你聽也不妨,只是小心別嚇壞了。咱大哥是煙霞神龍逍遙子,二哥是雙掌開碑常長風,三哥是流星趕月花劍影,區區在下是八步趕蟾、賽專諸、踏雪無痕、獨腳水上飛、雙刺蓋七省蓋一鳴!」這些綽號與蓋一鳴的說話氣派,把周大鏢頭果真嚇了一大跳。但若動真刀真槍,這「太岳四俠」實在是武藝低劣,不過是江湖上不入流的龍套角色。  蓋一鳴等人的盎然趣味,在於他們身手平庸卻能自命不凡,結果鬧劇迭出。他們為了給晉陽大俠蕭半和祝壽送禮,便想打劫,又偏偏找的對象是蕭半和的女兒蕭中慧。更有趣的是蓋一鳴想安絆馬索,結果尚未安好就被蕭中慧發現了。蕭女俠問他們幹什麼,蓋一鳴乾脆直說:「絆你的馬兒啊!」蕭女俠說:「你們要留下我馬兒,還不是要欺侮我嗎?」逍遙子居然振振有詞地詭辯: 「 我們不欺侮你, 只欺侮你的坐騎, 一</PGN0267.TXT/PGN>頭畜生,算得什麼?」他們與蕭中慧一交手,常長風手中的石碑先砸了自己的腳趾。逍遙子更不行,用煙管打穴位,卻打錯了地方,被蕭女俠隨手提起。逍遙子大喊:「你抓住了我的風池穴。」蕭中慧將刀刃有意抵錯他穴位,逍遙子大叫:「姑娘錯了,還要上去一寸二分!」  臨危還在研究穴道,可見這個渾人可笑之極。  「太岳四俠」雖武功不濟,但若論為人之道,確有俠士風範。蕭中慧抓了逍遙子,蓋一鳴等三俠不願獨活,情願一起被殺,還大聲表白:「有誰皺一皺眉頭,不算好漢!」袁冠南與他們開玩笑,要他們相助十兩紋銀,常長風一拍胸脯,說:「大丈夫為朋友兩肋插刀尚且不辭,何況區區十兩紋銀!」他們把身邊僅有的銀子全掏出來給了袁冠南。小說的尾聲,任飛燕與他們開玩笑,讓「太岳四俠」到污泥河中捉「碧血金蟾」。這四個渾人信以為真,結果歪打正著,把卓天雄抓了回來,又使鴛鴦刀物歸原主。  金庸在小說中塑造主角極顯功力,但他寫配角也駕輕就熟。這四個插科打諢的角色一會兒大言不慚,攔路打劫,一會兒義薄雲天,濟困扶危,讀得人忍俊不禁。  「太岳四俠」雖是四個人物,但其個性與「桃谷六仙」一般,四個人渾然一體,我便合起來介紹了。</PGN0268.TXT/PGN>  白馬嘯西風  李文秀  《白馬嘯西風》是金庸小說世界中別具一格的作品,像一篇優美感傷的武俠散文詩。  一座存滿珠寶的高昌迷宮,引來武林中人的眼紅與爭奪,於是發生了生死搏鬥。但這只是小說家的故弄玄虛,金庸真正想在作品中表達的是一種人性的美。這種人性之美恰如其分地體現在一個善良的小姑娘身上,這個小姑娘就叫李文秀。  李文秀的父親是白馬李三,母親是金銀小劍上官虹。這對俠客夫婦因藏有高昌迷宮圖,為「呂梁三傑」追殺。李三之死,表面上看來是為貪慾所害,其實是死在情孽之中,致他於死地的一箭,正是他的情敵史仲俊所射。史仲俊與上官虹為同門師兄妹,他因心上人另有所愛,因情入魔。  他射死李三,是為了奪妻,但上官虹卻利用史仲俊的痴情,為丈夫報了仇,同時自盡而死。這三個人都死在情孽之中。  倖存於大沙漠中的李文秀,得到一位計爺爺的保護。在她與華輝交手時,眼看危在旦夕,計爺爺出手相助。計爺爺在臨終時才露出真面目,他原來是個壯年英俊男子,他叫馬家駿,是華輝的徒弟,因為華</PGN0271.TXT/PGN>輝要殺死一褰哈薩克人,馬家駿不忍投毒,怕師父報復,用毒針先下了手。他隱姓埋名多年,但為了李文秀還是捨命相助。馬家駿之死,豈非也為了一個「情」字?華輝臨終時,還想置李文秀於死地。  李文秀只問了一句:「阿曼的媽媽很美麗嗎?」頓時觸動了華輝的情弦,這個惡人居然心頭一震,下不了手。由此可見,《白馬嘯西風》實在是一出情孽戲。  《白馬嘯西風》只是一部六七萬字的中篇,其容量不能與金庸的鴻篇巨製相比。但就人物刻畫而言,李文秀這一形象絲毫不見遜色。  李文秀是金庸人物譜中最可愛的女主人公之一。她天性善良,品行端正。父母慘死之後,她在荒漠中關心計爺爺,愛上了哈薩克少年蘇普,蘇普的父親死在漢人手中,她為了不讓蘇普被祖父鞭打,強忍痛苦不見蘇普。後來蘇普與阿曼相愛,李文秀救了阿曼,還成全了他們的婚姻。華輝要她殺死蘇普,她卻說了這麼一段話:「師父,你得不到心愛的人,就將他殺死;我得不到心愛的人,卻不忍心讓他給人殺死。」這個有深情與愛心的少女能經受這種痛苦,誰不為之讚歎而生愛慕之心!  李文秀的可愛,還在於她永遠以善心來對待世上一切人。華輝在臨終時要向她下毒手,她居然一無所知。她雖然很幸運地走出了兇殺之地,但她內心深處經受的情孽之苦,豈不更加深重!  因情生孽, 自古而然。這永遠是一個美麗而感傷的主題。  </PGN0272.TXT/PGN>  書劍恩仇錄  陳家洛  金庸原籍浙江海寧。海寧乃江南觀潮勝地,蘇軾、周密、蘇曼殊皆寫過「錢江巨浪排空來」之盛景。金庸念及故鄉,必有眷戀之情,但小說家往往更留意故鄉名人行蹤,如乾隆帝南巡至海寧,野史又載乾隆本是漢人,是海寧陳閣老的親骨肉。此說雖查無實據,但是可為文學家留下馳騁想像之天地。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即取材於此。  陳家洛是金庸筆下的第一個正面主角,一個充滿矛盾的大英雄。他出身富貴而投身武林,有志報效國家,為人重情重義,二十來歲的富家公子,居然已當上紅花會的總舵主。紅花會的宗旨是替天行道,與官府為敵,但偏偏官府的總後台乾隆皇帝又是陳家洛的親哥哥。導致陳家洛矛盾心理的另一個緣由,是他自身性格軟弱而極重感情,決策又欠果斷,一遇上私情與公德相違,便進退維谷,優柔寡斷。陳家洛雖率眾起義,但依我看,他還是清代的宋江,一心只想受招安。他在統治階級面前,過高估計情義的力量,其失敗自然勢所難免。天真的幻想孕育了紅花會的一場悲劇,陳家洛的出路只能是退隱回疆。</PGN0275.TXT/PGN>  我不喜歡也不欣賞陳家洛這號男人。他雖與乾隆有同胞之情,但他把與自己愛戀甚深的香香公主送給乾隆,就此斬斷情網。用心愛的女人去換取事業的成功,這種男人縱然有出息,也未必讓人佩服。後來香香公主為他而死,陳家洛只能一生背著沉重的十字架。他在事業與愛情上都是失敗者。  陳家洛不是成功的英雄,他的失敗也是金庸的失敗,這恐怕與作者只有三十多年的閱歷有關。陳家洛起點太高,年紀輕輕就當了江湖領袖,儒雅有餘,豪邁不足。但陳家洛從莊子學說中悟出了武學的精髓,這顯然說明金庸寫武俠小說時已有新的追求:他把人生的至高境界滲透到傳統的俠客義士身上去了。  《書劍恩仇錄》令世人知道香港有位寫武俠小說的新作家金庸,倘若金庸就此擱筆,其武俠小說泰斗的地位只能拱手讓於他人。幸虧金庸不是平庸之輩,他在《書劍恩仇錄》初露鋒芒之後便一發不可收了。  </PGN0276.TXT/PGN>  文泰來  奔雷手文泰來在《書劍恩仇錄》中出場不多,但他是一個關鍵人物。  文泰來出場前,三道溝的安通客棧門口發生了一場惡戰:四個惡漢斗一個以死相拼的少婦。那個少婦不是別人,正是文泰來的妻子駱冰。文泰來身受重傷,駱冰倘若沒有陸菲青師徒出手干預,差點送命。後來,陸菲青推薦文泰來夫婦去投奔鐵膽莊主周仲英,導致周家禍從天降,兒子死於非命,妻子出走,鐵膽庄燒成一片廢墟。陳家洛率領紅花會眾弟兄幾次救文泰來,屢涉險境。由此可見,文泰來確是《書劍恩仇錄》中的牽線人物。  文泰來的重要性,就在於他知道了乾隆帝的秘密,於是乾隆既不敢殺他又不敢放他。一個是蔑視一切的天子,一個是大字不識幾個的草莽英雄,但乾隆幾次審問階下囚,卻半點不佔上風。文泰來泰然自若的冷言冷語,居然讓皇帝出了一身冷汗。乾隆原以為只消把文泰來一刀斬了,他的身世之謎就不會外傳,不料文泰來說:「你一殺我,哈哈,你的秘密就保不住了。」 因為文泰來一死就有人把物證公佈於天下, 急</PGN0277.TXT/PGN>得乾隆連連搓手,焦急之情見於顏色。他想用武力殺人滅口,用金錢收買證人,都無濟於事,這一場戲,把九五之尊的皇帝弄得束手無策,狼狽不堪,當然,也讓一個錚錚硬漢的豪邁與機智躍然紙上。  後來,文泰來脫離險境,重展奔雷手的威風,那幾個場面也頗好看。  可惜金庸寫余魚同把自己暗中愛慕駱冰的心事向文泰來吐露,文泰來只說他早已知道師弟依戀自己的妻子,這場戲似乎沒有做足。此處寫文泰來內心世界的起伏,也未曲盡其妙,不如余魚同這個人物有情有味。  陳家洛救文泰來,是表現一個「義」字,駱冰捨身愛丈夫,是寫一個「情」字。反過來說,文泰來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俠士好漢。他外貌平平,照余魚同看來,文泰來實在配不上皮膚白膩、外貌俊美的駱冰,但文泰來自有男人的陽剛之氣,他勇武剛烈,是一條硬漢。尤其在危難之際,更顯出他鎮定冷靜、不屈不撓的個性。這樣的男子,自有吸引女人的魅力。  金庸寫余魚同愛戀駱冰一往情深,駱冰不為所動,又寫駱冰與文泰來的夫妻之情,讓男人風頭出足,男讀者恐怕下輩子都願意當一迴文泰來。</PGN0278.TXT/PGN>  余魚同  金笛書生余魚同一出場,就喜歡咬文嚼字,性格有點輕狂又有點清高。他自稱在紅花會中是個小角色,坐的是第十四把交椅。他面對北京名捕快吳國棟與三名公差,把笛子揚了一揚,道:「你們不認識這傢伙么?」  可見其人之自負。  余魚同的戲,是圍繞一種非理性的愛展開的。他暗中愛上了師兄文泰來的妻子駱冰,他明知這種感情是非分之念,但又排遣不了,於是一時必熱,居然乘駱冰沉睡之際,把她抱在懷裡,作一深吻。駱冰醒來羞怒交加,狠狠打了他一掌。掉入情網而不可自拔的余魚同卻沒有被打醒,反而求駱冰殺了自己,他顫聲說道:「這五六年來,我為你受了多少苦!我第一次見你,我的心就不是自己的了。」余魚同想躲避駱冰,但哪一天哪一個時辰不想駱冰幾遍!他恨自己心如禽獸,每次恨極就用匕首在手臂上刺一刀,結果一條手臂刺得滿是傷疤。這份痴心,不能不叫人可憐。  愛一個人是沒有任何理論可解釋的。刻骨相思之苦,會讓人失去理智。余魚同無疑是武俠世界</PGN0279.TXT/PGN>的「情種」。他認為駱冰與文泰來不相配,駱冰美貌,文泰來相貌平平,年紀又大。但駱冰卻是一個剛烈的女子,她的愛心不變,只能讓余魚同痛苦一輩子。  金笛書生後來將功補過,為救文泰來差點送了命,又毀了面容,一個英俊後生變成一個醜男子。讀到這裡,讀者也許會原諒他的一時放縱。  吳靄儀女士在評論余魚同時,初覺他太無恥,後來有了閱歷,才對他的看法有了改變。我讀《書劍恩仇錄》時,早已過了而立之年,因此我對余魚同的暗戀駱冰,一開始就不覺得奇怪。因為愛本來不是理性的產物,過分理性的愛織成的愛情故事,我想一定很乏味。  余魚同與李沅芷的結合,是那個女孩子痴心的結果。余魚同真的愛那個女孩子?我看不見得。紅花會的事業,使余魚同還俗結婚,這段姻緣恐怕也未必美滿。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真摯相愛、美滿如意的伴侶呢?  余魚同、駱冰、李沅芷的關係,正應了法國大文豪羅曼·羅蘭的一句名言:「你愛人家,人家不愛你;人家愛你,你又不愛人家。」余魚同的愛情波折,不是一個很好的印證嗎?</PGN0280.TXT/PGN>  駱冰  一個男人能娶到駱冰那樣的妻子,無疑是一種滿足。    駱冰具備女人的諸多好處。  她皮膚白膩,面目俊美,說起話來清脆柔和,有江南美人的韻味。  不要說童兆和這類惡棍一見她外貌、一聽她聲音就著了迷,就是她的同門師弟余魚同也對她暗生愛戀之心。  駱冰之美,當然不止於外貌與聲音。她性格開朗,從小愛笑,一笑起來就笑靨迷人,對人親切隨和,又極關心他人。這是她性格上的吸引人之處。  駱冰還具有一般閨閣女子少有的幽默感,她幾句俏皮話,居然叫當了和尚的余魚同還俗,這也是大家閨秀中罕見的。  駱冰還是武林中的豪爽女俠。她使一對鴛鴦刀,還能放飛刀,武藝不凡,更顯出女中英豪的風采。她「縴手執白刃,如持鮮花枝」,可見她出手打仗也是風姿綽約、光彩照人。  這幾點好處已讓駱冰獨具魅力,但駱冰的魅力還不僅僅於此。她為人隨和,卻又循規蹈矩,嚴守一</PGN0281.TXT/PGN>個婦人的忠貞。余魚同愛她甚深,但駱冰卻不為所動。尤其當余魚同說她丈夫年紀太大,相貌又與她不配之際,駱冰怒目痛斥:「年紀差一大截又怎麼了?四哥是大仁大義的英雄好漢!」她把余魚同狠狠教訓了一頓,但並非不給對方面子。  她見余魚同茫然失措,心中又覺不忍,便勸慰他說:「只要你以後好好給紅花會出力,再不對我無禮,今晚的事我決不對誰提起。以後我給你留心,幫你找一位才貌雙全的好姑娘。」說罷,駱冰又「嗤」的一笑,策馬走了。  這起小風波,足見駱冰不僅賢慧,而且為人善良,又有聰明的處事方法。一個輕浮的女子會無法拒絕青年男人的大獻殷勤,一個剛烈的女子會對求愛的人不留面子,甚至把這種事捅出去。但駱冰不是這樣,既堅持了原則,又不使余魚同難堪。這也是駱冰的可愛之處。  《書劍恩仇錄》的女子中,駱冰雖不及霍青桐能幹,也不及香香公主漂亮,但她無疑是男人心目中最可愛的女人。她有幾場戲最令人難忘。  一是文泰來受傷之際,她一個人拚死斗四個惡漢。二是她與文泰來重逢之後的親熱情態,足見其情意綿綿。三是她在大漠中被清軍圍困之際,眾英雄都很悲傷,唯獨她還在開玩笑。這種爽朗性格是一般漂亮女人少有的。  至於她投奔鐵膽庄,一出手就賞庄丁十兩金子,那闊綽的氣派,不僅因為她父親駱元通是有名的仁義大盜,她從小就有花不盡的錢財,還因為她生就豪爽洒脫的個性。那種女人,難怪余魚同愛之甚深。</PGN0282.TXT/PGN>  陸菲青  吳藹儀女士評點金庸筆下的人物譜,沒有把陸菲青列入其內,我覺得有點可惜,因為陸菲青算得上是個很有個性的武林人物。  陸菲青早在雍正年間就做過一番事業,是武當派大俠,又是屠龍幫中響噹噹的人物。那屠龍幫是反清的秘幫,因反清未成,陸菲青改名陸高止,遠走邊疆。他不僅武功卓絕,而且智慧極高。他深知「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的道理,覺得綠林、寺院、鏢行、武場均非最好的藏身之處,於是扮作一個文質彬彬的教書先生,隱藏在杭州總兵李可秀的衙門內,教李總兵的獨生女兒李沅芷學文談古,以飽學宿儒的面目來躲避清兵搜捕。  關東魔頭焦文期發現陸菲青行藏,約了陝西巡撫府中的兩名高手尋仇廝殺。陸菲青力戰三敵,毫無懼色,幾涉險境,終於用點穴手、大摔碑手、芙蓉金針連斃三敵。這一場戲是極寫陸菲青的武藝高強與智謀出眾。  後來,陸菲青援救了紅花會,也是極其冷靜沉著。他與霍青桐過招,也顯示出他氣度不凡,三言兩語把惱怒倍加的霍青桐說得驕氣全消。紅花會與</PGN0283.TXT/PGN>清兵周旋之際,陸菲青也屢出奇謀,見識不凡。這些情節都點出了陸菲青的處世之道,也顯示了越是武林高手越是不肯輕易露出自己的高超武功,也就越懂得「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便是陸菲青高人一籌的地方。  陸菲青的弱點是天性過分善良,甚至因顧惜同門之誼,處事太天真。  他與張召重過招,處處留有餘地。後來張召重被紅花會生擒,陳家洛看在馬真、陸菲青的情分上,饒了張召重,陸菲青當即向眾人團團作揖:「實在感激不盡!」馬真還說,張召重再要作惡,除非他先把我殺了,否則我第一個容他不得!  馬真被張召重殺害之後,陸菲青應該徹底清醒了,但他還是被同門師兄弟的感情蒙住了眼睛。張召重再次作惡,被紅花會擒住推入狼城。眾人都認為他惡貫滿盈,但陸菲青望著張召重雙目含淚,不由想起當年與張召重的師兄弟之情,居然跳入狼城,叫道:「師弟,我來救你!」不料張召重和身撲上,雙手抱住陸菲青,叫道:「反正是死了,多一個人陪陪也好!」陸菲青失落白龍劍,雙臂又被張召重緊緊抱住,一片憐憫之心差點害了自己性命,幸虧被紅花會群雄奮力救出。  陸菲青的性格悲劇,使他被「義」字所惑而失去辨別正義與邪惡的能力。他的天性善良又差點釀成自己的終生不幸。這些恐怕對今人也有諸多啟迪。</PGN0284.TXT/PGN>  李沅芷  千金小姐李沅芷是個精靈古怪的少女。她一方面活潑可愛,另一方面又任性冷峻。這種性格在千金小姐身上沒有多少典型性。但李沅芷畢竟是李沅芷,她有一種堅韌不拔的耐性兼恆心,她要辦成功一件事,可以想出許多辦法,軟磨硬逼,無所不用其極。這種性格的形成,當然與她所處的環境有關。她父親李可秀是杭州總兵,他對這個獨生女兒百依百順,也就使李沅芷可以為所欲為。  李沅芷在處世上並非一帆風順,至少她在追求余魚同這個婚姻問題上連連碰壁。她想不通余魚同為什麼不愛她,因為她生就一張清秀明艷的臉蛋,渾身透溢出少女的青春氣息,她又確實聰明伶俐,善解人意。可是金笛書生偏偏心有所屬,暗戀駱冰不成,心灰意懶,出家做了和尚。李沅芷一再屈尊求愛,居然白費心思。一般的少女在戀愛上自尊心大受損害,想來會繞道而走,另擇新人,可惜李沅芷不是那種容易氣餒的女子,她向新疆的機謀大師阿凡提求計,阿凡提教她一個辦法:以冷對冷。一個男子如果遇到一個太熱情的女子,反而不愛她,那麼唯一辦法就是故</PGN0285.TXT/PGN>意冷淡他、疏遠他,這樣反而會使高傲的男子改變態度。當然這個辦法只是讓余魚同略為改變了一下對李沅芷的看法,真正促成「針笛奇緣」的,還是因為余魚同為了紅花會的事業,不惜犧牲自己的感情。當然走到這一步,也不能不說李沅芷的愛心之可貴了。  李沅芷的可愛之處,一是她勇敢大膽,愛打抱不平;二是她機警百變。她引開張召重、捉弄關東三魔、用巴豆讓三魔腹瀉,又寫了輓聯開他們玩笑。這一幕幕戲,當然是寫她如何愛余魚同,但也寫出這位千金小姐的心機。後來,她故意讓張召重抓住,又把老謀深算的張召重騙得好苦,令人對她又敬又愛。生活中倘若真有這樣的女人,你不愛她可千萬不要惹她,不然她不讓你吃足苦頭是不會罷休的。  對李沅芷與余魚同的婚姻,我以為金庸寫得比較勉強,因為這種組合很難說兩人婚後會很幸福。余魚同是為了為紅花會除去張召重才向李沅芷求愛的,而李沅芷儘管對余魚同臉形變醜不加考慮,但倘若余魚同婚後依舊無法排遣自己內心深處對另一個女人深戀的陰影,心胸狹窄的李沅芷是不是會後悔卻也難說。  要我來寫「針笛奇緣」,倒不如讓他們不結婚為好,因為追求的過程比真正獲取,在某種程度上更具誘惑力。</PGN0286.TXT/PGN>  徐天宏  貌不出眾的「武諸葛」徐天宏,我初讀他的故事,並不喜歡這個男人。他的機警與心計百出,有點像《三俠五義》中的蔣平。後來重讀《書劍恩仇錄》,才體味出這種男人也自有他的可愛之處。  我開始不喜歡徐天宏,因為這個人太聰明。他不是那種風流瀟洒的聰睿,而有點近似未卜先知的精明。和一個過分精明人交朋友,總覺得有點不安全感。他從你的一言一行,就可忖度出你內心世界想些什麼,會有什麼思想波瀾。紅花會當然需要這樣一個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的軍師,但生活中交了這麼個朋友,你就會渾身不自在。周綺想和他較量,每次捉弄他反而被他捉弄得無地自容。陳家洛對香香公主一動情,旁人都蒙在鼓裡,可徐天宏卻第一個看了出來。這種正確的判斷力在軍事上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乾隆被捉,霍青桐用兵,無一不顯示出徐天宏高人一等的計謀與眼力。幸而這位聰明人是投靠了厚道的陳家洛,要是在曹操帳下效勞,說不定會成為第二個楊修。  徐天宏用計,往往用計謀加騙術對付敵人。他騙</PGN0287.TXT/PGN>  韓文沖說喝了毒酒,又騙王維揚去和張召重比武,這些手段未必光明正大,但因為「兵不厭詐」,讀者都可以諒解他。而徐天宏對同門師兄弟,卻是一片坦誠。由於他處事考慮周密,一切安排皆有章法,紅花會要打天下,徐天宏武藝縱然在文泰來等人之下,卻是一個少不了的奇才。  周綺從討厭他到愛上他,這也是徐天宏的了不起的地方。從外貌上來衡量,周綺下嫁徐天宏,未免委屈了一個美貌少女。但周綺心直口快,性格憨直,倘若嫁個風流後生,未必事事順心;一般的男人恐怕也受不了周綺的古怪脾氣。周綺與徐天宏,一個急性子,一個慢性子,一個毫無心計,一個機變百出,這樣的搭配,倒可以成為一對情深意篤的好伉儷。  周綺下嫁徐天宏,最高興的還是周仲英老英雄。他為紅花會失去愛子,而徐天宏願當兒子又當女婿,還讓第一個外孫姓周,周仲英老夫婦當然悲而轉喜了。再說有了這個女婿,周家也無人敢來欺侮,香火可由外孫來繼承。這一段由陳家洛出面當媒老爺促成的姻緣,也寫得很動感情,徐天宏機智背後的淳樸表現得令人喜歡萬分。</PGN0288.TXT/PGN>  周綺  《書劍恩仇錄》中的周綺,是個極有趣的人物。她有一個外號叫「俏李逵」,一是說她外貌俏麗,二是講她做事魯莽。  文泰來一行去投鐵膽庄,正好周仲英不在家,原因是女兒周綺在外闖禍,周老英雄只得親自出馬去收拾殘局。其實這也不是頭一遭,周綺性格豪邁,好管閑事,經常出外抱打不平,或把人打傷,或闖禍生事,周仲英夫婦為這個寶貝女兒,可算操透了心。  周綺的有趣是她做事從不動腦筋,她看不慣就要管。雖然她為人正直,但因為毫無心機且又口無遮攔,常常把好事做壞,不過這一點並不影響她為人的善良。她見駱冰病了,馬上接對方回庄醫治;後來徐天宏生病,她又用刀子去逼醫生看病。她從不考慮自己有多大本事,遇上不平之事,撲出命也要管上一管。最有趣的是,十八歲的姑娘聽父親與駱冰提到陳家洛尚未娶親,就大聲嚷嚷,發誓不嫁給陳家洛。其實人家並沒有那個意思,她誤會了偏偏還要站出來表白一番,真叫人忍俊不禁。至於周大小姐發起脾氣來, 也沒有少女應有的害羞, 她公開表白什麼人也不</PGN0289.TXT/PGN>打算嫁,結果把她愛慕徐天宏的心事全兜了出來。  周綺縱然脾氣火爆,但仍叫人覺得可愛。她說過兩句心裡話,一句是:「你好好待人家,人家自然好好待你」;另一句是:「寧可自己吃虧,決不能欺侮別人」。可見周綺姑娘確實是個善良的女性,尤其在那險惡的江湖中,她能秉承父親的善良與正直,真是難能可貴。  徐天宏娶了周綺之後,不知婚後生活如何?金庸沒有詳寫。依我的推測,小事還是周綺作主。大事要聽徐天宏安排。小兩口有時會爭吵幾句,周綺表面上佔了上風,但最終還是被丈夫安排得服服帖帖。周綺曾對徐天宏刁鑽古怪的脾氣看不慣,但她要改變丈夫的秉性只怕很難,到頭來她也會學一點乖巧。徐天宏與周仲英夫婦相處,當然也會受到一點感染。如果陳家洛真的打下江山,那麼徐天宏若能不被名利所惑,立即功成身退,那將是他最大的幸運,也是周綺最大的幸運了。</PGN0290.TXT/PGN>  霍青桐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寫武俠小說的處女作,出手不凡,一炮打響。  沒有《書劍恩仇錄》,武俠小說大宗師的地位將非金庸所屬。  平心而論,《書劍恩仇錄》在藝術質量上很是一般,倪匡兄儘管對它有所褒揚,但也不得不把它列為中等偏下的位次。這原因很簡單,金庸不是生來寫武俠小說的,他後來的成功應該歸功於不斷實踐與不斷突破。  他寫這部處女作時年僅三十一,初涉武俠世界,無法得心應手。在塑造人物的形象上,寫得最糟糕的是第一號主角陳家洛。  相比之下,霍青桐寫得還有特色。這位女中丈夫在「黑水河之役」  中,充分顯示了沉著應戰、指揮自如的才能。她的形象也與舊武俠世界中千里獨行的何玉鳳不同,她是女中將才,智勇雙全,不愧為古代的女強人。  但女強人的愛情命運,自古多舛。霍青桐豈能例外!她心中愛著年少英俊的陳家洛,卻不敢吐露心事,只把千縷情思鎖在心中,自己折磨自己。當陳家洛愛上她那位單純美麗的妹妹時, 霍青桐只能接受</PGN0291.TXT/PGN>這一殘酷的現實,對陳家洛虛情假意的解釋信以為真。她在傷心中病倒,吐血氣悶,回到師父身旁,與兒女情長永訣。  分析霍青桐這類女性的愛情悲劇,我們不妨從陳家洛的反省中尋找答案。陳家洛對霍青桐的內心秘密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裝糊塗。他曾經捫心自問:「難道我心底深處,是不喜歡她太能幹么?..陳家洛,你胸襟竟是這般小么?」一個男人自知才幹不如女人,或者那個女人的聰明與能力能與他匹敵,他往往對那個愛他的女人只有感激的情分而不想娶她為妻。陳家洛也犯了這種男人的通病。明白了這個道理,女強人也不必自嘆薄命了。  「翠羽黃衫」霍青桐倘若能活到今天,能否在愛河中找到如意郎君,這倒是現代婚姻問題討論的一個熱門話題。</PGN0292.TXT/PGN>  張召重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處女作,張召重也是金庸筆下第一個較為成功的反面人物。  張召重自幼父母雙亡,投在武當派學藝,與馬真、陸菲青為同門師弟兄。後來,馬真當了武當派掌門人,陸菲青當了屠龍幫的頭兒,張召重則利欲熏心,墮落成清朝官府的爪牙。張召重外號「火手判官」,不僅功夫兇狠,而且詭計多端。他是老江湖,乾隆用他來對付紅花會,確實是紅花會不可輕視的勁敵。  張召重的狡猾與奸惡,一是他做事不擇手段,比如文泰來夫婦藏在鐵膽庄,他知道逼不出真情,就誘騙周仲英的獨生子周英傑,用激將法獲知文泰來躲在石亭下的地窖之中。結果引起紅花會與周仲英誤會,周仲英又在極怒之下打死了兒子。可見張召重的人品太壞。  張召重更令人髮指的是反覆無常、恩將仇報。他被紅花會擒住,幸得師兄馬真救他,他答應不再做官府爪牙,但一回武當山立即變卦,而且乘師兄馬真熟睡之際暗下殺手,把馬真的兩顆眼珠子挖了出來。更</PGN0293.TXT/PGN>歹毒的是他被紅花會丟入狼城,陸菲青念及師兄弟情誼,冒死救他,張召重居然拖人下水,死死抱住陸菲青,並說:「要死一起死!」這種狼心狗肺的無恥小人,死在群狼之口,讀者無不叫好。  金庸寫張召重時畢竟太年輕,寫武俠小說還是初露鋒芒,因此挖掘人物內心世界遠不如他後來寫岳不群、左冷禪、段延慶深刻。對張召重淪為清政府爪牙的原因,只能用利慾二字來作解釋,其思想蛻變過程也輕輕一筆帶過。還有他隨馬真返武當山之後的思想活動,一字未表,未免顯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功力不足。尤其把張召重從頭到腳都寫得劣跡斑斑,也有不可信之處。  生活中如張召重這類惡人不是沒有,他們仗著有一點本事為所欲為,只要有利可圖,從不講究良心與道德,手段之卑鄙不可名狀,心地之險惡又無法盡言。欺侮弱者,欺騙良善,直至死到臨頭,還要玩弄詭計,其人已死,其臭尚存。  這類人雖然不多,但頗值得世人警惕。對於人中之「狼」,我們切不可有半點憐憫之心,這便是作者通過張召重這個反面教員給我們的忠告。</PGN0294.TXT/PGN>  阿凡提  讓少數民族的機謀大師阿凡提到武俠世界中去發揮聰明才智,這是金庸的異想天開。  我小時候就讀過阿凡提的故事,很喜歡這個為貧民主持公道、捉弄財主老爺的滑稽人物。讀他的故事,一方面是佩服,另一方面是舒心。但在我的印象中,阿凡提是位只動腦子而不動手的智者,就像偵探小說中的波洛而不是擅長搏擊的福爾摩斯。不料阿凡提在《書劍恩仇錄》中亮相,居然成了回族的武林高手。  阿凡提的形象,與傳說中相仿。他面容黝黑,一叢大鬍子遮住了半邊臉,眼睛很小,又喜歡笑,和藹可親。他騎了一頭一跛一拐的瘦毛驢,背上負了一隻大鐵鍋,頭戴花帽,有點裝模作樣,還有點瘋瘋癲癲。他最初出場是在一座石墳前,當他從墳墓的洞孔中鑽出頭來,把張召重與關東三魔都嚇了一跳。張召重問他是什麼人,阿凡提說:「我是這墳里的死人!」  又說:「出來散散心。」關東三魔要抓他,不料阿凡提身手敏捷,露了一手漂亮的輕功。後來張召重與阿凡提比武,阿凡提居然在對方凌厲的掌風之下,給武林高</PGN0295.TXT/PGN>手張召重臉上抹了五條煤煙。張召重儘管施展無極玄功拳,攻出一連串兇狠招數,卻被阿凡提一一躲過。張召重身經百戰,從未遇到這樣的怪人怪招。那隻鐵鍋在小說中居然成了最怪異的武器。  金庸筆下的阿凡提,不僅武功高,而且還是一位心理學大師。千金小姐李沅芷苦戀金笛秀才余魚同屢次碰壁,便有心向阿凡提討教征服男人的方法。阿凡提即以驢子為例,妙語點化,他說:「驢子要吃胡蘿蔔,但不給它吃,讓它走到我要去的地方,才給它吃。」這就教李沅芷悟出愛一個人不能一味遷就,「我越是對他好,他越是要避開我,不如冷淡他,覺得他對我好時,才來求自己。」李沅芷用了鬍子大叔這一招,果然使余魚同對李小姐有了好感。  阿凡提最有趣的事,是他有一個三十多歲、皮膚又白又嫩的俊老婆。  那個女人一見阿凡提就罵:「你這大鬍子,滾到哪裡去啦?到這時候才回來,你還記得我么?」這罵人的口吻中帶了十二分的親熱。阿凡提要吃飯,他老婆又說:「你瞧著這樣好看的臉,還不飽嗎?」活現出女人的風情。  後來阿凡提想出去,她居然扭住阿凡提的耳朵說:「我不許你再出去了!」  當著眾人面前打情罵俏,親熱無比,阿凡提真是艷福不淺,看來回族女人愛起男人來別有一種情趣。
推薦閱讀:

[連載]我們離婚了(三十三):被他感動了
村上春樹的《且聽風吟》寫的怎麼樣?
小說,「誰」來說——淺析魯迅小說《祝福》中「我」的選擇
暴雪臨城(五)
諾獎為短篇小說帶來春天?

TAG:小說 | 金庸 | 金庸小說 | 排名 |